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主要问题特点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18:1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主要问题特点原因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主要问题特点原因及对策》。

第一篇: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主要问题特点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主要问题、特点、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宁阳县纪委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涉及农村党员干部的各种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加强信访分析,探索工作规律,超前预测防范,促进各种问题的有效彻底解决,促进了农村基层的和谐发展稳定。

一、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2004年以来群众信访反映问题的分析,群众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9个方面:

1、个别村财务账目管理混乱,财务不公开。个别村收入不记账、下账不及时,隐匿集体收入,形成“包袱账”;个别村收支不清,有关占地补偿、集体土地承包费、宅基地审批收费去向不明,财务不公开;个别村频繁更换会计、出纳,致使村内财务管理混乱,村会计更换,账目不交接、不衔接,造成“断头账”现象发生;个别村基层组织不健全,村干部一人兼任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出纳三职,没有账目,形成一包糊涂帐。个别村民主理财流于形式,民主理财章由村支书或村会计保管,随用随盖。

2、集体资产处置情况不明。个别村未经公开竞标,低价处置集体资产(房产、树木、荒山、荒滩、砂资源等),随意租赁、拍卖集体土地,致使集体资产流失。

3、乱收费,加强群众负担。个别村借村民落户、审批建房之机,违规乱收费、多收费;各别村借机向群众收取集资、捐资,加重群众负担。

4、违反土地承包法,违规发包土地。个别村违反土地承包政策,超标准预留机动地,在未征求群众意见和招标的情况下,私自发包土地,引发事端;个别村干部为了花钱方便,甚至把超标准预留的机动地一次十年、十几年的时间承包出去,承包费交了、花了,群众要求把土地分下去,而承包户又不答应,造成矛盾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5、违法占用耕地。个别村违法占用耕地,乱批乱建宅基地,造成村庄规划、建设混乱,借机向群众乱收费、多收费,引发群众不满,这也给有关执法部门依法处理带来困难,形成一些社会问题。个别村为了增加收入,违法占用耕地开沙场、建窑厂,违规发包土地,引发事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

6、违反惠农、支农政策。个别村截留、挪用中央惠农、支农资金,如粮食直补款、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用来抵顶往来账,引发群众不满。近年来,县纪委每年都查处一些类似的案例。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上级惠农、支农的政策和资金也越来越多,政策的落实、资金的管理使用,既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重点。

7、计划生育工作失职、渎职,造成违法生育。个别村干部工作不细致、不到位,造成一些村民违法生育、多胎生育现象,带来一些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8、自身经济不清、以权谋私。个别村干部贪污、受贿,吃喝挥霍浪费,侵占或变相侵占集体群众利益,个别村干部任职时间不长,集体的山林、房屋、河塘变来变去,都变到自己或亲属名下,在承包协议中明确规定,个人可以在河塘中采砂。

9、工作作风简单、粗暴,激化矛盾。个别村干部工作中与群众发生纠纷,不属耐心说服解释,积极依靠、协助上级党政组织处理问题,化解矛盾,而是与群众产生对立对抗情绪,激化矛盾,酿成群体性事件,有的甚至与社会不法人员联系,威胁殴打群众,打击报复举报人,致使矛盾进一步升级。

二、群众信访活动的主要特点

1、信访形式的多样性。由于个别信访反映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个别群众的信访活动呈现多样性,在反映自身利益诉求时,采取信访的、行政的、法律的、舆论的等形式,多管齐下,以求受到重视;而个别基层干部激化矛盾,威胁、打击报复举报人,给问题的处理解决,带来难度。由于多种原因,个别群众反映的问题较长时间内没有依法依纪处理到位,群众信访不断,形成重复越级上访,乃至缠访,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2、信访产生的“两极性”。经过近年来的排查分析,农村涉及村干部的信访问题多集中发生在两类不同情况的村。一类是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村干部不健全的村。这类村基础差、底子薄,村内派性斗争比较严重,一些新当选或勉强当选的村干部如果不注意自身形象,投机取巧,工作失职,违法办事,很容易被有对立情绪的群众盯上,向上级举报。另一类是个别红旗村、强村。这类村村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在村内长期任职,各项工作在乡镇位居前列,有的在县里还比较有名,但村干部作风武断、霸道,不注意工作方式方法,造成与一些群众的矛盾越积越深,在加上在村里长期掌权,个人廉洁方面存在问题,矛盾一旦爆发,便不可收拾,村干部必定倒台。

3、信访发生的突发性、群体性。一些村干部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如果方法不当、作风粗拉,将导致矛盾激化,而矛盾的对立对抗,群众直接到上级反映。对于涉及一些群体性利益问题,如土地承包、占地补偿、库区移民补贴等,如果处理不公、违法办事、政策宣传引导不及时、不到位,再加上一些人为的派性因素,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

4、信访活动变化的规律性。近年来的信访工作实践表明,信访量在一定时期突然增多,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一是村两委换届。村两委换届后,一些上台村干部审查前任村干部帐目,下台村干部反映在任村干部问题,新当选村干部之间的磨合又产生一些问题。二是乡镇党政主要了领导集中调整时期。个别乡镇党委主要领导调整后,一些问题集中集中暴露,一些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信访问题相对集中发生。三是重要节日或党和国家重大活动期间。这突出表现在春节期间,一些打工返乡人员集中反映问题,全国“两会”期间,个别信访老户择机上访。另外,一些信访问题在一定时间内呈区域性分布,如个别乡镇在一定时期内分别较为集中反映农村财务管理、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等问题。

三、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政策公开透明,信访渠道畅通。农村税费改革后,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均在媒体中进行公开,透明度增加,监督电话随之公布,一有风吹草动,群众便可反映。

2、反腐倡廉力度加大,群众格外关注。对于媒体曝光的一些涉及村级事务的典型案例,群众容易对号入座,寻找村干部问题。对于基层查办的一些案件,由于群众的关注,往往会波及相邻有类似问题的村庄,产生连锁反映。

3、一些村干部自身存在问题。由于村干部素质的不平衡性,一些村干部当干部动机不存,不是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而是出于个人家族或少数人利益的考虑,以权谋私,办事不公,违法施政,侵占集体或他人利益,逐步走向村民对立面。

4、信访人自身利益受到影响。尽管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千差万别,但深层次原因是信访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或影响,通过向党委、政府反映村干部问题,促进自身问题的解决,不达目的不罢休。

5、个别基层单位处理信访问题欠妥。出于对基层实际工作的考虑,个别乡镇处理信访问题时,担心处理一个村干部,会波及其它村,影响面上的稳定,因此,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久拖不决,不能依纪依法处理到位,群众失去信任感,越级到上级反映。

四、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1、加强基层基础,抓好预测防范。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民主决策、科学管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超前谋划,做好村两委换届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对一些有不稳定倾向的红旗村、强村,提前进行必要的财务审计,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有了问题再去处理,给工作带来被动,影响大局稳定。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监察员作用,加强村级“六监督”(廉政监督、政策监督、财务监督、重大事项监督、党务监督、信访监督),完善信访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及时掌握信访动态,化解矛盾纠纷。

2、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抓好村务公开和农村财务管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施“阳光村务入户”工程,实行工作职责、涉农政策、重大事项、财务管理、审批事项、监督反馈“六入户”,将监督内容公开到各家各户,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度,按照村级工作“双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健全民主理财制度,规范农村集体收支程序,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强化对农村财务的审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形。

3、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好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农村税费改革后,有关乡镇干部要切实转换角色、为农村基层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指导农村干部依法办事,有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土地管理和乡村建设部门,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配合协调、衔接沟通,避免乱批乱建、违法占用耕地建房现象的发生。采取有效措施,指导村级化解和解决土地承包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有效维护农村稳定。

4、加大信访案件查办力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做到“三突出三促进”,即:突出查办农村“三资”问题信访案件,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运作;突出查办违反惠农支农政策信访案件,促进惠农支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突出查办反映基层干部作风粗暴、办事不公、侵害群众利益等信访案件,促进基层党员干部作风转变。认真落实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案件管理规定,实行初信初访首次处理不力责任追究,提高一次办结率和按期办结率,有效预防和解决重复越级信访问题,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省纪检监察信息网刊登)

第二篇:浅议边远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受理群众信访反映问题特点原因及对策

浅议边远贫困地区基层检察机关 受理群众信访反映问题特点原因及对策

那坡县院

梁桂英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法制进程的向前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在不断增强,同时,各种社会矛盾日显突出和复杂化。基层群众信访案件数量也呈逐日上升趋势,而检察信访工作既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窗口,更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挖掘案源、惩治腐败的重要形式和主要渠道之一。当前,边远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信访工作,妥善处理群众信访案件,依然是今后较长时期边远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当前群众信访的特点和原因及对策,提出以下几点个人粗浅见解。

关键词:贫困地区 基层检察 信访特点 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加快西部大建设步伐向前推进,边远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受理群众信访案件呈现逐年增多,信访反映的问题呈各种各样,且反映的问题范围广、内容复杂、影响面宽、解决难度大,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社会治安稳定和产生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如何做好检察信访工作,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既是基层检察院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体现。因此,笔者认为认真分析和研究边远贫困地区产生群众信访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对于基层检察机关做好人民群众控告、举 报、申诉、赔偿等各类信访案件处理工作,对维护稳定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边远地区基层检察院受理群众信访反映问题的特点 群众信访是指人民群众因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生某些问题或应当被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受理或已经进入诉讼程序或已经办结的各类纠纷和案件,因当事人、近亲属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未得到及时处理或是处理结果不公平时,以书面形式或亲自到检察机关或反映、咨询、控告、举报等,并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积极行为。

1、群众信访案件呈现逐年增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法制进程向前推进,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边远贫困地区群众受经济、文化、地域等因素差别的制约,不免产生一些不同于以往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各种矛盾,群众信访不断增多,如我院2005年受理群众信访43件60人;2006年受理群众信访58件88人;2007年受理群众信访64件100人,2008年受理群众信访70件123人,2009年受理群众信访86件146人,从这几年来受理群众信访看出,多数群众信访反映问题是客观的,有理有据的,但也还存在着少数信访群众受“法不责众”、“民意难违”的心理因素影响较为严重,抱着“久访必办”、“多访多办”的心态,到检察院上访或写信四处投诉,给检察机关和有关部门带来不少工作压力。

2、信访主体表现多元化、择机性。近年来,改革开放政策政策的实施,国家加强西部大开发建设,特别是对边远贫困地区老城市、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难免会暂时地产生眼前与长远、个人与国家和集体利益上的冲击波,加之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思想 工作没做好,农民对国家的政策一知半解、模糊不清,群众信访不断,造成了近年来边远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受理各类纠纷信访案件不但在数量上逐年增多,而且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除有农民、工人、城镇居民外,还有离退休干部、毕业学生、企事业单位改制人员、代课教师、下岗职工、军队退役人员等等;应有尽有,信访主体遍布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信访人员身份错综复杂。部分上访群众还很会选择上访时间,往往选择在国家重大节日和重要政治、社会活动的前夕和期间,便到有关机关和检察院进行上访,动辄以不解决或达不到目的就到省级机关和进京为要挟,有的采取散发上访材料、扯横幅、拦截领导车辆、在公共场所聚众静坐;围堵法院、检察院、政府机关大门,指名要求某某主要领导人接待、要上级领导立刻满足其高要求等等,制造扩大社会影响,并为更多的信访人所效仿,带来社会负面效应,影响社会稳定。

3、缠诉、无理性信访仍然存在。近年来,信访规模变大,参与集访人数多,有些上访群众认为:“人多势众,人越多越能受到领导和接待单位的重视,事情变解决得越快”。因此,仅就某个人的问题上访,也极力联合亲属、邻居、同事等等多人一同上访,有时会形成多达几十至几百人的大型集访,或者鼓动无关群众在访材料上署名,有时署名后还分别按手印,以示上访的决心和反映情况真实,且不达个人目的决不罢休,提出过高的要求,给检察机关施加压力。如2010年1月7日我院受理孔某等几十人来访反映:“2008年3月19日傍晚我母亲李某被霍某用的两轮摩托车撞伤住院,因他不付医药费,我们没钱医治,只好回家,2008年5月20日我母亲过逝,他到我家,我们问他要点钱,他就讲我没有钱了,要命有一条,当时我们很生气,就用手打了他两巴掌。现在县公安人员说我丈夫方某因涉嫌故 意伤害检察院已批准逮捕我们不服,要求你们在春节前一定放我丈夫回家”。处理中当我们逐一向来访人了解情况时,大多数人都说:“当天我不在场,只是大家都邻居,孔某说有事帮忙到检察院就行,所以也就跟来了”。事实上,2008年5月21日霍某在朋友的陪同下拿钱给李某家属,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争执后霍某被孔某丈夫方某、亲属李某殴打并被从二楼拖到一楼转台处。经法医鉴定霍某的伤势属于轻伤。经我们解释相关法律后和对来访人作思想工作,当事人才信服,表示不再上访。

4、反映问题内容复杂,处理难度大。在计划经济时期,群众信访反映的矛盾纠纷主要以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为主,但是这一格局随着改革开放各项政策实施和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被打破,群众信访所反映的问题错综复杂,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牵扯多方利益,触及面宽,内容繁杂多样。如在农村,由于我国农村土地延包三十年不变,这一政策时间跨度大,极易发生在土地转包、退包、反包、继承等现象出现,导致纠纷产生。在城镇,因改制企业职工就业、社会保障、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征地拆迁补偿等方面,部分信访群众只考虑个人得失或相互攀比,提出过高要求,难于达到其要求时反复上访,不达个人目的决不罢休,如有的村民要求对其被征收的农村土地或拆迁要按外地或大城市的高标准实行补偿和安臵;在企事业中,一些由机关调入企业的退休人员、复退转业军人要求出台政策享受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同等待遇等等;在涉诉方面,有对法院裁判不服的“申诉”、要求对生效裁判的执行,有被执行人或案外人对执行提出异议的,既有对实体处理不服的,也有对审判执行程序不满的诉求等;有些案件是十几年以前的历史沉年积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案件时的情况与现在的实际情况 有很大变化,带来案件侦破、化解难度的加大。例如我院受理的韦明朋信访案,上访时间长达十多年,再如我院2007年受理劳动刑事申诉信访案,此案距今更是长达五十年,其反映的大部分问题均已查无对证,给调处工作带来相当难度。

二、边远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受理群众信访反映增多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法制进程的向前推进,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和受境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边远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信访案件呈现逐年增多趋势,一方面表明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政议政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期,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导致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利益结构的深刻变化,以民生为重点的各种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一些积累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导致群众上访量增多,影响社会稳定性,笔者从本院多年的控申工作实践总结,认为引发群众信访量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利益调整的结果也是引发群众上访原因之一。在我国人们早已习惯实行了相当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改革浪潮的推进下,原有的“铁饭碗”分配格局被打破,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势必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如在计划经济时期,一些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经营良好,随着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效益下滑,职工的工资、福利等难以兑现,或是企业进行改制,部分职工转岗、下岗失业安臵、还有征地拆迁、农村土地调整等过程中,都会产生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调整与冲突,影响了群众个人切身利益,在向有关机关反映得不到处理或处理结果不满意时,转向检察机关投 诉,势必增加检察机关受理信访量。

2、不清楚案件的管辖分工而到检察机关上访。有不少的信访群众文化知识有限,加上由于不明白我国现有的司法体制和行政职能分工,遇到具体问题时搞不清楚具体的受案机关,把本来不应是检察院管辖的纠纷与案件也要到检察院机关反映。如有的应由公安机关侦察的涉税案件、不服治安处罚,轻微伤害、单纯的民事经济合同纠纷、甚至少数办身份证、婚前检查、户口分立等,也要上书或亲自到检察机关上访反映要求处理,由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受理条件,检察机关不能受理。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往往误认为检察院不履行职责,不监督公安,不秉公办案,于是反复、越级上访现象时有发生。

3、部份信访群众对基层行政机关有抵触情绪。由于个别基层机关衙门作风严重,群众反映的问题本来属于某些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但工作人员存在办事拖拉,致使一些简单问题久拖不办,有的基层干部轻视矛盾,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或工作作风简单、粗暴,态度生硬,还有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远远跟不上现代形势的发展,遇事不是以积极的态度想方设法加以解决,而是以躲避、推诿、敷衍或者搪塞,或主观思想严重,在工作中搞瞎指挥、乱承诺不兑现,造成群众不满,产生群众产生逆反心理,而将希望寄托在司法机关,转而向检察机关上访或越级访要求处理行政工作人员不作为行为。

4、部分上访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无理纠缠上访。从总体上看,基层政府、司法机关处理的绝大部分问题和案件都是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的。但是有的信访人由于个人法制观念淡薄,私欲过高,涉及及利益问题时往往站在自身利益上考虑问题,且以 自身利益的得失来理解法律,提出超越法律和规定的过高无理要求,只要是有关机关处理问题的结果对自己不利,就认为不公正,拒不接受有关机关的调处,试图通过信访得到补偿,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经济问题。尽管有关机关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付出了极大的诚意和努力,但仍不能使信访人息诉罢访,认为是“执法不公”。如2008年我院申诉人李珍妮(被害人生前养女)不服我院对犯罪涉嫌周建国不起诉而向我院提出申诉,此案经市院经审查认为:“本案有一定的证据,但还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仍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我院对周建国作存疑不起诉处理是正确的,但是李珍妮之生母情绪非常激动,要求我院一定要对被不起诉人周建国判处刑罚和赔偿损失,并扬言不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就将李珍妮放在检察院,由检察院供养到成人、、、、、、。这一类信访人在基层检察机关受理信访件中所占比例较大。

5、办案效率不高也是引发群众上访的原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更替发展速度很快。加之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职务犯罪的主体和客体都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有些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往往和经济纠纷、合同纠纷案件交织在一起,罪与非罪的界定复杂化,职务犯罪手段越来越高明,犯罪形式逐渐借助高科技向智能型发展,隐蔽性极强,给基层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带来很大困难与挑战,但目前多数基层检察院人才断层现象仍然相当严重,干警的执法水平,办案能力与当前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少数办案人员面对疑难复杂时束手无策,有的干警执法为民的宗旨观念不强,业务素质不高,办案过程中存在执行法定程序不严格,造成在侦查讯问水平不高,甚至个别检察干警出于某种私利,故意不积极采集案件有 重大关联的证据,人为造成个别案件犯罪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导致一些案件久拖不决,直接影响了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由于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走上漫漫信访之路。

三、边远贫困基层检察机关如何处理群众信访的建议和对策 信访自古有之,也是历朝各代统治阶级难以回避的事实,据近年来有关资料统计看出,各地机关受理群众信访案件有增无减,信访反映的问题呈各种各样,且反映的问题范围广、内容复杂、影响面宽、解决难度大成为司法机关、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复杂的问题。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正确处理好群众信访案件,对整个检察工作的全面开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边远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管理,加强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检察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才是基层检察院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群众信访增多之良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不断夯实基层信访基础。基层检察院一把手要端正对信访工作的认识,正确认识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把检察信访工作视为检察系统工程来抓,建立科学合理的信访工作运行机制,整合检察信访资源和力量。一是要加强基层检察信访工作接待场所建设。控告申诉举报工作是检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窗口,检察机关开展文明接待室工作,既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也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的最终体现。要从工作机制方面入手,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入手,努力为来访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接待环境,做到接待设施、便民服务功能齐全,方便实用。二是要不断完善检察信访工作各项制定,切实加强制定和落实《人民检察院文明接待公约》、《人民检察 院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制度》、《检察长接待日制度》、《投诉指南》、《来访须知》、《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下访巡访接待群众信访实施办法》、《群众信答复制度》、《人民检察院控申信访接待工作应急预案》和成立《处理信访接待工作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举报线索统一管理及反馈制度》、《办理服刑人员申诉工作制度》、《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复查制度》、《办案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制度,确保边远贫困地区基层检察信访工作有序开展。三是要加强重视控申队伍力量建设。当前不少边远贫困远地区基层检察院干警力量严重不足,加上对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认识有偏差,导致普遍存在控申部门干警配备不足,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岗位变动频繁等现象存在,极其不利于控申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基层检察院要充分认识检察机关窗口性工作的重要性,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不断充实控申队伍力量,确保群众信访不在控申环节贻误战机。

2、加强法制宣传和注重抓好信访接待工作,依法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胡锦涛主席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基层是信访问题产生的源头,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基层检察机关务必要做好信访工作,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是是注重抓好信访接待工作,依法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不少基层检察院面对的是地处边防一线或贫困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加上近几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下,大力开展兴边富民、西部大开发项目实施,使广大的边民和贫困地区群众从中得到了不少实惠的同时,也产生了眼前的利益与长远发展等诸多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基层检察院要不断完善检察长接待制度和严格推行首办责任制。检察长接待日每月安排四日外,平日里,还要不定期地下到乡村或社区 接待群众,每次接待要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接待记录,增强批办案件的针对性,在处理信访案件时,不仅要了解案子本身的情况,而且还要弄清上访人的家庭状况、生活情况,体谅其难处,同时抓住矛盾的特殊性,把握好政策界线,认真解释合情不合法、合理不合法的原因和依据,特别是把处理集体上访问题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工作来抓。凡到检察机关上访的,都热情接待,在做好耐心疏导、稳定情绪的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妥善处理。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积极受理,查明事实,依法办理;不属检察机关管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为群众解决,对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尽量利用民政、民间力量予以适当救济,帮助解决具体困难,体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已妥善处理但仍提出过高不合理要求的,既要耐心疏导,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又要坚持原则,特别是对上访老户的问题,各地不能搞短期行为,乱开口子,一味迁就。要学会做群众工作,依靠社会群体力量,促使其息诉罢访。对那些经多方作思想工作仍然不听劝告,无理缠访,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也应按照新《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处理,以维护正常信访秩序。二是要不断创新法制宣传内容和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检察机关工作职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以宣传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控告申诉、民事行政工作的职能、性质、作用以及案件管辖范围、立案标准、办案程序为重点,开展《检察服务进社区、下村屯》系列活动,通过开展送法下乡进企业,深入街道理、村屯印发宣传册、资料、制作宣传展板、挂图,到辖区繁华区域开展法制宣传,接受群众举报控告申诉和法律咨询,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向民众宣传法律法规,坚持把法 制宣传、法制教育工作贯穿于检察机关办案和处理信访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做到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心与心交流,对法律知识贫乏的当事人,结合实例通俗讲法,深入浅出,对案子在情理、事理、法理上的冲突,通过用心、用情、用法接待,即使不能给老百姓一个满意,也要给老百姓一个明白。三是以解决问题和息诉罢访为目标,做好信访答复工作。基层是信访问题产生的源头,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基层检察院干警要在思想上形成全院“一盘棋”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努力提高解决涉检信访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可能性,如果说控申部门承担起接访、解答、解决问题的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就是对具体承办人的工作督促和把关,对分流案件的及时查办、适时反馈给控申诉举报部门。控申部门要勇于正视执法办案和处理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信访案件的交办、督办案件及时跟踪和反馈,要求各职能部门对于举报中心、控申部门分流的线索,必须在两个月内查结并将查处情况回复反馈,重大案件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重大案件,由专人进行交办、督办,确保案件依法处理。即使那些一时不能办结、得不到最终处理的案件,控申科保持跟踪掌握案件进展情况,通过适时答复,争得举报、控告人的理解和支持。

3、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努力从源头遏制信访案件产生。基层检察机关要正确认识法律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紧密联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通过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职责,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严格把握事实、证据、程序关,准确适用法律,依法及时、准确、有力地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切实促进执法公正,努力提高公众 安全感,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治安稳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工作中,发挥好检察机关主力军的作用。一是要加强检察队伍素质建设,不断提升检察执法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以适应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在检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检察机关要从整体上加强队伍力量的建设:通过严格把好进人关,确保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特别是吸收具有财会、审计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材充实到检察队伍中来,不断提升检察队伍整体素质,为充分开展检察各项业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干警政治理论及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防腐拒变能力,加强法学理论、证据理论、侦查业务和经济、科技、财务会计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使检察干警依法办案,文明办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办案工作的需要。二是要依法履行对刑事案件的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职责。对有组织犯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和流氓恶势力犯罪、杀人、抢劫、强奸等犯罪,重点打击盗窃、破坏工、农业生产资料、公民生活资料、国有企事业财产、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严重影响农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犯罪分子作为打击的重中之重,坚决查处,毫不手软。三是要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实行区别对待,注重宽与严的有机统一,对严重犯罪依法从严打击,对轻微犯罪依法从宽处理,对犯罪的实体处理和适用诉讼程序都要体现宽严相济的精神,有利于对犯罪分子悔过自新。对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事件,涉嫌犯罪的,更要严格掌握刑事政策,区分罪与非罪界限,尽量缩小打击面,避免激化社会矛盾,增加社会治安稳定因素。四是要围绕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全面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 监督职责:重点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有罪判无罪、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等问题和民事、行政审判和纠正诉讼活动监督工作中,对于判决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案件,正确把握抗诉条件,依法提起抗诉,努力提高成案率,对正确的判决、裁定耐心做好服判息诉工作,既努力纠正裁判不公的案件,维护司法公正,又着力做好裁判公正案件的服判息诉工作,努力维护司法权威。

4、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的根本方针,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人民的愿望,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治本之策,是新时期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检察机关要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一是要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为综治工作献计献策。稳定压倒一切,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已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有效方法。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利益关系更为复杂,群众上访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群体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涉检涉法涉诉上访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社会的公平状况,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边远贫困地区检察机关要始终把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基层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具体落实和体现。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探 索基层检察机关参与综合治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新途径,为党委、政府各部门和上级机关提出有价值、有质量的对策及建议,不断促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改工作有效运转。二是要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对发现和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办结,要让人民群众看到检察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热心为民的决心和形象。只有着力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下功夫,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才能防止影响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积压和激化。三是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社会治安是关系民生、关系社会各项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才有发展。基层检察机关要主动与党委、政府、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的联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正确引导和处理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努力为建设西部贫困地区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出基层检察机关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第三篇:浅谈引发农村信访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建设和谐新农村

区信访局副局长 刘庆华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农民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露,反映农村各种问题的信访呈上升趋势。如何化解农村信访矛盾,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当前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课题,对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下面结合博山区的实际,浅谈引发农村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一、当前我区农村信访反映的基本问题

今年1-10月份区信访局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961件批,同比下降15.3%,其中接待来访852起6136人次,同比分别下降8.8%和上升39%,其中有关农村的信访问题172起662人次,分别占20%和10.8%。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因重点工程建设、城市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土地整理等引发的信访问题。此类信访反映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征地补偿标准不一致,同类级差的土地,由于用地的项目不同出现不同的征地价格,而且价格

差距很大,同样的失地农民不同的失地养老保险标准,要求统一标准;二是对各村、组在土地征用政策处理、赔偿分配方案不一致相互攀比,引起集体上访;三是土地征用的有关收支帐目及安臵赔偿的政策不够公开,村民对村提留少数的土地征用费、赔偿标准、分配方案有异议,要求公开赔偿安臵政策、公布征用款数额及分配方案等。

(二)村级财务及村干部经济、作风问题。此类信访主要反映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村干部以权谋私、贪污、侵占、挪用公款;二是作风粗暴、独断专行、失职、渎职;三是铺张浪费、挥霍公款;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打击报复。

(三)违章建筑、道路纠纷及建房问题。引发此类信访的原因:一是镇、村及有关部门在审批建房时把关不严;二是调处不力或不及时,致使问题久拖不决;三是农民建房处理相邻关系难;四是部分村村镇规划不明确或不按规划审批建房等。

(四)村委会换届选举遗留问题。此类信访反映的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选举过程中有违反选举法有关规定的行为。二是威胁、贿选问题,利用社会上的黑势力对村民进行威胁,使之不能正常选举;三是新上任的村委会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少数人认为可以脱离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向村支部发难,制造事端,使村两委干部工作不

协调;

(五)历史遗留问题和其他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有:80年代被辞退的民办教师、60年代下放知青、农村电工、乡村医生、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伤残人员等军队退役人员,其他问题主要有生活困难,要求救助;民事纠纷及涉法案件等。

二、产生农村信访问题的根本原因。

引发农村信访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多方面的,既有外部方面的原因,又有内部引发的原因,既有现实原因,又有历史原因。但农村大多数信访问题的引发,究其主要原因都与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密切相关,现着重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基层干群关系不和谐。这是引发当前基层信访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基层干群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村干部方面的原因。(1)少数村干部的思想素质较差,办事不公道,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谋私利的工具。如在农户申请建房时吃、拿、卡、要。对村集体项目不公开招投标,优亲厚友,从中谋利。在土地承包、有关款项分配、处理村民一些纠纷时,不公正、不公平,所有这些都容易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败坏了党风,损害了

党在农村的形象,从农民反映村干部问题的情况看,相当部分都有村干部以权谋私的问题,因此,村干部为政不廉、办事不公是引起群众不相信干部,农村干部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2)干部在决策时不民主、不科学、不按程序办事、不尊重群众意愿,不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如某村在做村公路时,主要村干部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做“书记路”、“主任路”,引发村民多次集体上访。又如,在承包村集体山林时,未经广大村民同意,暗箱操作,引发农民集体上访多次,最后以终止合同才平息。(3)干部工作作风粗暴,法制观念淡薄,独断专行,民主意识不强。一些村干部在工作中,工作方法简单,不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对有抵触情绪的群众,往往采取压制的办法,有些甚至借机公报私仇,进一步激化了干群矛盾。有的法制观念淡薄,仗势殴打群众,欺压百姓。个别村干部家长制作风严重,议事不民主,个人说了算,给班子内部不团结留下隐患等。(4)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规范,村干部乱吃喝、铺张浪费现象严重。有的村级财务多年不清理、不公开或虽公开但流于形式,有的财务制度不健全,或虽有财务制度但没有认真执行,形同虚设。如各级政府都明文规定取消村组招待费,但这项财务制度有部分村没有执行到位,缺乏相互监督,使村级财务呈失控状态,群众对干部在财务上的收支产生怀疑和猜测心理,进一步使干群之间形成互不信任、有隔阂的状况。(5)乱收费,无故加重农民负担。主要是在农民审批建房时,违反规定乱收费,群众对此虽

有意见,但因有求于村,只能无奈交款。(6)一些村干部自身不过硬,失去了群众的信任,恶化了与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有的自己带头拖欠村集体的承包款,有的平时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参与赌博,生活作风不检点等,使自己在群众中没有威信,说话没有份量,难以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有的在与村民发生个人利益的纠纷时,思想上存在着误区,以为自己有权有势,不管有理无理别人就要让他三分,不然自己就没有面子,一副“土皇帝”的样子,不注意以平等的身份,以理服人的方式处理与群众之间关系,这样虽然自己占了上风,但却失去了群众,积下了矛盾。

二是乡镇党委、政府方面原因:(1)纵容村干部,少数甚至不讲原则地维护村干部的利益和声誉。在下村工作和处理一些问题时,偏听偏信村干部的意见,不愿到群众中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处理问题,甚至怕得罪村干部,在一些问题上无原则地迁就。在村干部做错事时,不敢大胆提出批评意见,听之任之,对村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失之于宽。少数乡镇干部甚至与村干部同出一辙,结成共同利益,这样,不仅使上级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信任度下降,也使自己的权威和对村干部的调控能力下降,致使一些村干部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导致一些村的干群关系进一步恶化。(2)在村主要干

部选拔、村级班子组合、搭配等方面把关不严。如在用人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惯于将一些以为有魄力,但思想道德素质不太好的“强人”选进村领导班子,以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压制村里的一些“刁民”,使工作能顺利开展。但这类人往往在群众中缺乏感召力,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工作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极易得罪群众,使群众产生逆反心理。虽然群众慑于其权威,敢怒不敢言,但一旦群众的承受力超过一定限度,加之有外界因素,群众的不满情绪就会爆发,容易发生大规模集体上访。另外,在村级班子搭配和培养村干部后备力量时,把关不严,出现村干部之间亲连亲、眷连眷,村主要领导和村财会人员是一家的现象,使权力过于集中,给腐败问题的发生带来了隐患,也是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之一。

三是群众方面的原因:(1)农村经过20多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由于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集体主义观念,加之部分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民从集体中得到的福利和实惠很少,农村集体的凝聚力、号召力有所下降,这样,使农民的集体意识淡薄、利己主义的思想增强,客观上给农村干群关系带来了不利影响。(2)对村干部的要求过高,考虑问题不够客观,缺乏从整个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往往以个人、小团体或宗族的利益要求干部怎么做,一旦干部不那样做,就满腹怨言,怀恨在

心。同时,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3)缺乏一种防微杜渐、时常关心集体的意识。平时一般都不太关心村集体的一些事情,总认为与自己不相干,任凭村干部怎么操作,对村干部的一些错误做法不敢指出,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缺乏敢于、善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习惯和勇气,给一些素质差的村干部违法乱纪埋下隐患,往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或忍无可忍时才爆发出来。因此,现在农村上访群众反映村干部问题时,往往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而且一来就是反映一大堆的问题,而在平时却一点反映也没有,也就是缺乏防微杜渐,从小事或小问题就开始监督反映的习惯,殊不知如果平时就多关心集体的事务,多一点儿心眼,多给村干部提提意见,多找刺,许多矛盾就不会发展至此。(4)只要权利不要义务。部分村民在争取自己的权利或利益的时候,忽视自己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也是造成基层工作难做、一些社会矛盾难以调处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邻里关系的处理上,只考虑自身利益,忽视他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在信访过程中,只强调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尽《信访条例》规定的如实、客观、依法上访的义务。

(二)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到位。

随着法制的健全,村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但离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离村民的民主参政议政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基层的

许多信访问题都与缺乏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很大关系,如村级财务问题,这是基层信访的热点、焦点问题,虽然现在村村实行村务公开,但部份村公开内容过于简单,公开程序不够规范,公开时间不定期,使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当前基层组织的一些决策(如公益事业、山林承包等),往往不经过村民代表以上会议讨论,民主议事制度形同虚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村民的利益。基层组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不规范、不到位与村民逐步增强的民主意识产生矛盾,也是造成许多信访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班子内部矛盾引发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1)部分乡村在农村基层党员发展上把关不严。有的村党支部领导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是把那些有能力、有文化、办事公道、群众信任度较高的年青人培养入党,而是把自己的子女、兄弟、亲属拉入党内。如某村共有党员10名,其中支部书记一家就有5人,村民戏称“家族党”,开支部会,村民戏称“家庭会”。这样就给农村基层组织带来三种负面后果:一是群众对党支部的公信度低;二是党支部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调整村支部班子时,回旋余地小、选人面窄。(2)部分乡镇党委、政府对村级班子建设存在着使用多、教育管理少的现象,平时只注重布臵工作任务,而轻视抓好村级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组

织建设,碰到困难绕道走,造成一些班子内部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致使一些村班子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这些村往往就成为信访高发村。(3)部分村“两委”在运作方面关系还未理顺,影响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稳定。影响村“两委”班子工作不协调的主要因素:一是“两委”班子运作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不规范,有的虽有制度但没有执行到位;二是村党支部长期包揽村里大小事务的思维定势一下子难以改变,对村委会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有时存在着不支持态度或怕失权的心理;三是村委会,特别是新当选的村委会干部,不尊重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总以为自己是全体村民选出来的,公信度比村支部领导高,往往脱离村支部开展工作。如某村,新一届村委会经村民公推直选后,脱离党支部领导,召开村民大会,决定村中大事,将村支部排斥在村民的自治权之外,加深村“两委”之间的矛盾;四是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自身目的或宗族、派性利益,从中挑拨村“两委”班子的矛盾。

三、化解农村信访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密切与群众的鱼水关系。

首先,要加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清楚的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而

没有为自己谋私的权利,否则就会失去群众对你的信任,丧失你手中的权力。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时提醒自己“为什么当官、为谁当官、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群众才能把自己当亲人,干群鱼水关系才能建立起来,干部在群众当中的感召力和疑聚力才能增强,才能有资格有本钱处理好农村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

其次,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作风不民主,工作不深入不细致,是导致一些干部好事办砸、处事不公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应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干部民主意识教育,使干部真正懂得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是干部正确决策,办好实事的必备前提;二是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办事处理问题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多做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本质和矛盾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使问题得到及时公正妥善处理;三是要提倡严于律已宽于待人的好品质好作风,干部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群众做到的,不但自己带头做到,而且还要使自己的家人和亲属也要先做到,干部身教重于言教的表率作用,就能在群众中形成无形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多数群众也会自觉跟进,即使少数群众一时想不通,干部能采取平等的态度,协商的方式做工作,也容易使其思想转化,不会导致干群关系恶化的局面;四是要重用作风民主务实、办事公道、廉洁勤政的干部,形成一种好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切实转变作风。

(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首先,要加强四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受理、民主监督)两公开(即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推进力度。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普遍实行了村民委员会直选;二是初步推行了村务财务公开;三是积极探索出台了一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相关制度措施。但还存在不少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当前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应着重做到三点:(1)努力推进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须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上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把关,对未经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多数同意的重大决策,不准村级组织随意实施。为保障群众的民主决策权利落到实处,建立重大决策上级党委、政府审核制度。对未经审核随意实施,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责任。对其它一些重要问题的决策,也要经过集体讨论,决不能个人说了算,权力过于集中。(2)切实搞好村务公开工作。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

关心的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要加强群众参与和监督的力度,增强村务公开的透明度。要建立完善村务公开的运行机制,确保村务公开健康正常开展,切忌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实行村帐乡管后,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特别是要注意加强村级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功能,通过民主推选,将办事公道、群众公认、懂财务的人推选到民主理财小组,改变部分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干部指定,使第一道监督关口流于形式的局面。同时,建立村主要干部届中、离任审计制度。

再次,要加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普法教育。基层民主政治能否顺利推进,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密不可分。民主的顺利推进要靠法制来保证,更需要知法懂法的干部群众来实行。因此,必需把加强普法教育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切实抓紧抓好。当前应重点抓好宪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刑法、治安处罚条例、信访条例和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自己民主权利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特别要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是相一致的。自己在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时,必需承担法律规定的相应义务,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有义务没有权利,都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基本原则。

(三)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疑聚

力、战斗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农村大量的信访矛盾大多发生在基层,能不能把矛盾化解在前、化解在小、化解在始发地,主要取决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疑聚力、战斗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一些农村矛盾多问题多越级上访多,仔细分析都与当地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工作不力有关。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这才是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的治本之策。抓好基层组织应从五个方面着手:(1)乡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抓好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把它作为化解农村各种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牛鼻子工作来抓,切实摆上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办法新路子。(2)乡镇领导要深入到问题多的村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症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花大力气整治,尽快扭转被动局面。(3)规范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套班子的运作机制,妥善处理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与村民委员会依法自治之间的关系,使两套班子能相互尊重各负其责,团结协调地开展工作。(4)加强动态管理,防范于未燃。要切实改变对基层干部重使用、轻教育管理的情况,平时要及时撑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和班子内部的运行情况,发现干部有情绪有思想疙瘩或班子内部有矛盾,要及时去做工作,把矛盾解决在始发阶段,达到防范在前、化解在小的目的。(5)

乡镇党委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把好关,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作风民主务实、有开拓精神、群众公认的人选配到班子中,改变部分领导凭个人关系、好恶、印象来提拔使用干部的现象。在发展党员时要为村党支部把好关,避免出现一个村党员都是亲连亲、眷连眷的现象发生,切实把有素质群众公认的年青人发展入党,为支部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化解农村信访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既要靠外部环境(如政策法律的完善)的改善,又要靠各级领导重视信访工作,使信访工作做到组织、制度、责任三落实,信访问题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靠密切干群关系、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疑聚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的信访问题,从而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第四篇:我县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县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

析及对策建议

2017年县信访局通过湖南省信访信息系统转送、交办信访件856件,其中交办件68件,转送件788件,到期应办理734件,已办理734件,办理期限中正在办理122件;年内群众网上信访368件,占我县全年信访总量的42.6%。随着我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调整,群众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露,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困扰信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有些难点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下面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情况,就当前的热点问题浅谈一下看法。

(一)当前群众信访的几个焦点问题

一是农村土地承包、征用方面。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向农业倾斜,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土地越来越值钱,农业承包案件也大量增多。该类案件涉及农村土地、荒山、荒滩、鱼塘、林地、草地等多种类型。由于它们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不妥善处理,就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上访、缠诉等事件。另外,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征地面积也不断加大,开发区日益增多,拆迁安臵量随之增长。在农村几乎是乡乡有开发区、村村有拆迁户,普遍采用一次性解决方式,安臵费和补偿费较低,农民钱用完后,存在着没钱养老、无钱看病的现实问题,于是找政府解决,解决不了就上访。

二是城市房屋拆迁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建设工作一直是政府的重点工作和实事项目。经过大拆大建、功能再造,我县的城市基础建设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个人的利益、诉求、对拆迁政策理解角度不同及其他社会问题,引发了诸多拆迁纠纷。和前些年相比,近几年来群众在这方面的信访内容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地方性拆迁政策与国家、省拆迁法规不匹配;开发商无证经营导致房产证难以办理以及一房多卖等违规情况;城市建设和拆迁速度过快、安臵条件不合理等问题。

(二)当前信访焦点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当前信访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法规滞后。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级政府对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工作力度逐年加大,新城建设、交通道路、工业用地的规模急剧扩张,围绕土地占用产生的矛盾也越来越多,由此而带来一系列法律问题。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具体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偏差较大。二是政府的职能转变滞后。政府直接组织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土地流转,利用行政手段调节当事人的民事关系,已不适应依法治国、转变政府职能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可以通过市场调节、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解决以及民事法律关系调整的事项,都应当从行政管理职能中剥离出来。政府及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土地流转主管部门主要职责应该是制定评估规则、公布市场信息、调解纠纷等。如拆迁征用补偿价格的确定,本属于拆迁人或征用人与被拆迁人或被征用人之间的民事行为,政府一旦介入,如遇到被征用和拆迁人不满意时,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政府身上,造成政府与群众的矛盾。

三是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基层党政干部基本素质较低,“官本位”思想和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较差,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诱拖拉,对正当要求臵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调处,甚至酿成严重事件,从而引发干群矛盾,甚至民族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不好影响。

四是农村城市化加重了农民的心理负担。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的变化和变革加剧了农村社会矛盾,传统的农村社会观念和体制被打破,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社会在城市社会扩张中处于两难的境地以及强烈改变现状的愿望与对现状担忧和对未来前景预期的不足,使多数人放弃农村,走入城市,由此又导致了这些进城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他们只能以“边缘群体”的身份在城乡社会的夹缝中生存。绝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薄弱,心理承受力差,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一旦生活无着,就可能在群体性上访中采取一种反社会的行为,以此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

五是个别信访人员对信访问题的处理要求过高。有的信访人员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尤其是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国企改制等群众性上访事件,往往涉及较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有些人企图通过反复上访获取更大的利益。有的信访人员为满足私欲的心理,往往利用一些小问题借题发挥或趁火打劫,煽动群众,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制造混乱,致使群体访事件越闹越大,甚至以堵塞交通、冲击党政机关相要挟,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

六是部分司法判决缺乏公信力,司法权威得不到保障。司法权威不仅表现在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制度建设上,还应当表现为司法机关依法裁判的结果公正、公平,并为人们普遍认可和信仰。实践证明,部分司法人员执法不公,判决不透明,程序不合法,其表现主要有:有些诉讼程序不公开、不透明,暗箱操作的情况严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有些办案人员故意拖案,案件严重超期,当事人催促无果,从而引发申诉上访不断。

(三)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加强立法工作。立法机关应充分发挥立法主观能动性,制定充分反应社会各方利益的良法。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听取各方群众的意见,考虑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在谋发展、搞建设时,要综合考虑给群众带来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不能顾此失彼;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困难和问题;依照法律精神和公正原则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二、突出司法调解的地位和作用。司法调解不仅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便利的特点,而且也可以弥补法律适用能力的不足。司法调解可以根据自主和自律原则选择适用的规范,如地方惯例、行业习惯和标准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协商,通过调解结案的结果更易得到当事人双方和社会的认可。突出司法调解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不同案件类型,建立庭内、庭外调解制度,根据不同诉讼阶段的特点,建立庭前、庭中、庭后调解制度,明确各环节调解职责和要求,努力把调解贯穿诉讼的全过程。对已达成协议的案件,法官主动与当事人联系,督促其自觉履行义务,提高自动履行率,巩固和落实调解成果。

三、加强人民调解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加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提高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能力。力求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诉讼调解的有机结合与合理衔接。

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信访工作机制。一是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度,完善“一把手”担负信访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人员直接负责、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的责任体系。二是要加强基层调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警应对机制。要以村、街道和社区为工作重点,抓好村(居)委会、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加强“两所一庭”(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调处化解在基层。要立足预防,全面排查隐患,做好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工作。三是强化督查督办。对一些重点突出信访问题,信访部门和党委政府督查室要联合督查督办,确保问题及时处理。要建立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各地区、各单位对所辖范围一段时期内突出的不安定因素要定期报告,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要及时报告,以免贻误处臵时机。四是要坚持依法治防。全面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对鼓动闹事的为首的少数人和无理缠访、闹访者要依法打击,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五、牢固树立司法公正观念。司法是维护公平和正义的重要屏障,对于构建良好法治环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牢固树立公正司法观念是新时期加强政法机关建设和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要继续深入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人员队伍建设,增强司法人员政治业务责任和职业道德,遏制司法腐败,实行公正司法,提高办事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六、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律师是法律服务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律师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是群众的代言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律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人,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群众迫切需要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但有时又请不起律师,加上一些律师不能真正为群众排忧解纷,群众只好通过上访解决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因此,通过加强法律援助,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通过法律服务维护公平和正义,通过法律服务为群众定纷止争,通过法律服务宜传法律知识,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衡东县信访局 2017年11月23日

第五篇: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析

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析 及对策建议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调整,群众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露,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困扰信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热点问题

一是拆迁征地问题。反映未按国家政策进行补偿、补偿款未及时发放、少数基层干部克扣补偿款以及土地征用的有关收支账目及安置赔偿的政策不够公开透明等问题。二是土地延包问题。要求耕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变、新增人口承包耕地和分配宅基地等问题;村民自治村民公约中的一些内容违反耕地承包和宅基地分配法律法规等问题。三是干部违纪问题。主要反映基层干部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以权谋私、贪污、挪用公款、作风粗暴、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四是企业改制问题。反映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履行相关法定改制程序,职工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待遇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对国有或集体资产处置不当、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五是村务公开问题。主要表现在财务收支状况、计划生育证尤其是二孩证的发放、享受低保、五保待遇、集体资产处置、村组财务开支等问题不公开不透明。

下载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主要问题特点原因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主要问题特点原因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