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群众重复信访增多的原因及对策(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10:0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群众重复信访增多的原因及对策(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群众重复信访增多的原因及对策(范文模版)》。

第一篇:当前群众重复信访增多的原因及对策(范文模版)

当前群众重复信访增多的原因及对策

近几年来,双龙场乡认真开展了重点疑难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信访总量,特别是赴县上市进京越级上访总量明显下降。但是,重复信访问题仍较突出,已经成为困扰乡党委政府和信访部门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群众重复信访问题突出的表现

一是重复信访率高。今年1至6月份,群众向乡、县、市信访部门重复信访率达45%。其中,来访批次重复率33%,人次重复率37%。二是息信止访难。重复信访问题大多是时间跨度长、具体情况复杂,虽经乡村基层多次处理,但仍难息信止访的问题。如今年全乡开展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干部大下访”等信访工作专项治理活动中,乡信访办收到的重复信访案件,已经处理到位达100%,但群众满意并息信止访的只有66.67%,尚有33.33%已经结案的信访案件仍需做好稳控工作,存在着案结事难了问题。三是上访行为过激,社会危害大。一些群众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和越到上级越重视、越容易得到解决的错误思想不断重复信访,从到乡重复上访发展到赴县上市越级上访,从开始的依法有序信访发展为异常访。今年以来我乡受理的重复访中有一半以上属于异常访,特别是个别上访老户不断去县上重复上访,甚至制造事端发动其他上访户越级上访,以求引起轰动效应,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双龙和丰都形象。

二、群众重复信访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大调整是群众重复信访增多的深层次原因。30多年的改革,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趋向的改革,使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各个利益群体总是想方设法去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尤其是一些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利益群体,在解决诉求中能够动用的社会资源有限,而其他一些解决利益诉求的渠道有的门槛较高,有的成本较高,上访人在权衡比较之后往往“信访不信法”,选择通过坚持不懈的重复信访来达到目的。

(二)有的基层领导和干部存在作风不实、就地化解矛盾能力不强的问题。一是有的基层单位和部门对初信初访处理重视不够,对群众合理的诉求推诿扯皮、久拖不决,一些原本简单的问题发展成复杂的问题,引发重复上访。二是有的基层领导和干部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不强,不敢到第一线面对面做群众工作;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致使矛盾激化。三是少数基层领导和干部在处理矛盾和纠纷时,深陷人情网、关系网,存在为政不廉、处事不公问题,引发利益受损方不断重复信访。

(三)疑难信访问题解决存在难协调的问题。当一些群众反映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几个部门协同配合调处时,往往出现互相推诿扯皮,难以形成综合处理问题的合力,加之协调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致使问题久拖不决,最终造成了群众重复越级上访。

(四)某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存在照顾群众利益不够的问题。一是政策制定不民主不科学。一些涉及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受政绩观和利益观的影响,存在决策损害群众的具体利益的问题,造成群众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断重复上访,最终也使决策难执行。二是政策的宣传不够,群众不理解。一些政策由于区域之间的差异,历史条件不一,造成一些信访人不理解,仿效攀比,引发重复上访。三是基层随意曲解政策的问题。有的政策虽深受群众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打了折扣,导致群众反响强烈。

(五)缠访闹访无理访存在处置难的问题。当发生违法违规上访行为时,虽然《信访条例》明确规定对几类禁止性行为要依法予以处理,但由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具体规定不明确或操作性不强,导致依法处理不到位问题,致使一些群众产生了“闹一闹问题不大”的错觉,有些上访老户有恃无恐不断重复上访甚至制造事端。

(六)惠农政策的出台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引发了部分深层次的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陆续出台了各种惠农政策,逐步完善了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因为利益的驱动,原来得到解决的不少问题又被引发了出来。

(七)信访部门建设与信访任务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面对当前信访问题高发、接访处访难度加大的信访形势,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但有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信访机构建设落后,信访干部人员老化、力量配备薄弱,没有专职的信访干部,多数乡镇一级的都是兼职,接访和办公场所狭小,无专门的信访工作用车,工作经费难以保障等问题,难以适应规范化、法制化的信访工作新要求。一些信访部门由于工作人员少,只能忙于应付接访办信等常规工作,而无力顾及信访问题的协调处理、督察督办、复查复核等工作,从而出现重接待、重交办而轻督办或协调不力,也是一些信访问题久拖不决,造成重复信访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解决群众重复信访问题突出的对策建议

有效解决群众重复信访,是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作为信访工作的第一任务,积极探索从源头上减少群众重复访的治本之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强化领导包案和责任追究,着力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做好信访工作,关键在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因此必须经常性的对本地区存在的疑难信访问题进行专项排查调处,对重复赴县上市进京上访缠访闹访不息的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调处,按照“包协调、包督办、包落实、包稳控”的要求,要象我乡今年抓各种疑难信访问题专项治理一样做到真包案真调处,要象抓落实经济项目一样抓好疑难信访问题的处理,克服包案不办案、“挂帅不出征”等现象。对因严重失职、渎职损害群众利益,因处理不及时、措施不得力、方法不妥当或重大信访问题失察,致使激化矛盾导致恶性事件发生,造成重大政治影响等,信访部门要敢于和善于履行好处分建议权,向党委政府报告对责任人严肃进行责任追究。

(二)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从源头上、体制上减少重复信访问题的产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出台前,要深入调研,认真听取群众和专家的意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力和支持度,考虑政策措施的可行性和连贯性。政策出台后,要广泛宣传,规范运作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反馈决策层,及时研究调整。

(三)及时办理好初信初访,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要加强基层干部对成功办理初信初访的责任意识,要落实初信初访的“首问责任制”、“首办责任制”,在群众信访问题产生的初始阶段解决好信访问题,避免造成群众越级信访或重复信访。同时要鼓励群众网上信访,继续实行好领导接待日和领导下访制度,畅通反映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双向渠道”,使群众的信访问题在刚产生时,就能得到就地就近及时解决,提高初信初访的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减少群众越级上访。

(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就地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信访重点地区的基层组织建设,要配备对群众有感情,善于做群众工作,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的干部担任主要领导。强调解决问题应该一步到位,能够解决的要及时彻底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对群众讲清楚,防止因同一问题处置不当,引发群众重复信访。要完善基层考核机制,象考核经济工作一样考核社会稳定工作,把握导向,激励基层干部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增进感情,化解矛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五)加强法制教育,加大依法处置违法上访的工作力度。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建设法治社会就不能任由非正常上访问题滋生蔓延。要按照建设“法治社会”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信访条例》,推动信访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必须坚持一手抓解决信访人的实际问题,一手抓加强法制教育、依法信访,既解决信访人的合理诉求,又不一味迁就、退让。对组织策划大规模集体上访,严重干扰机关办公秩序或社会治安秩序的骨干人员,要通过信访学习班等形式,加强法制教育;对多次上市赴京非正常无理上访的、组织非正常上访的信访“蛇头”、甚至在市在京闹事“告洋状”的,要加强警告训诫;对违法的,要做好证据固定工作,进行依法处理,并通过以案说法,达到“处理个别,教育大多数”的目的,建立起“依法、逐级、理性、有序”的信访新秩序。

(六)加强督查督办,认真开展复查复核,做好信访问题终结工作。必须切实履行好《信访条例》赋予信访部门在督促检查、协调指导、分析研究,及时提出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建议等方面的职能。信访督查督办工作要与党委、政府督查工作相互配合;与机关效能投诉连为一体,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动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要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和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行信访事项终结制和信访问题听证制度,广泛开展复查复核。对信访群众申请复查复核的信访案件,按照专业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切实承担起复查复核任务。对重大疑难重复访案件要按照终结程序进行处理、复查与复核,并选择一些典型案件举办听证会。通过复查、复核和听证工作,终结和息访一批重复访老户。

(七)切实加强信访部门建设,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背景下谋划,放到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能力的大局中去推进。要切实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本地区本部门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信访干部身处社会矛盾的第一线,信访部门是锻炼干部的一个阵地,既要对信访干部严格要求,又要对信访干部悉心爱护,切实做好信访干部的交流工作,使信访部门和干部队伍富有生机活力。要进一步改善信访部门的工作条件,积极为信访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在人、财、物上给予更大的支持,为有效处置各类信访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各级信访部门和信访干部也要高度认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自己所肩负的艰巨而光荣的历史责任,科学把握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强化宗旨意识,自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着力化解重复信访问题,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篇:不作为行政案件增多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相对人起诉行政机关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至2003年共受理各类一审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69件,年均增长42%.行政不作为不仅直接危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损害了行政机关的形象,已成为当前严重干扰依法行政的顽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

一、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的特点

1、不作为类型以不履行法定职责居多。在2003年受理的21件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中,因不履行法定职责而引起诉讼的有14件,占67%;因不履行法定义务引起的有7件,占33%.2、被诉行政机关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对公民人身、财产权利实现有决定权或保护职责的公安、劳动等部门。在受理的21件案件中,被告为公安、劳动、房管、国土部门的有13件,占62%.3、不作为表现形式多样化。有对当事人的请求明确拒绝履行的,有故意回避或不答复的,也有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故意拖延履行的。

4、出现当事人连续起诉数个行政机关。有的当事人先后要求不同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在有关行政机关均未答复或履行的情况下,连续起诉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行政机关。

5、案件审理有“四难”,即原告举证难、法定职责确认难、起诉期限确定难、纠纷解决难。

二、引起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上升的原因

1、立法上的原因。首先,我国大量的法律、法规未对行政行为的方式、时效等作出明确规定,加之我国国家赔偿法未明确规定行政不作为损害要承担赔偿责任,使得一些行政机关随意不作为。这是不作为行政诉讼上升的一个根本原因。其次,有些法律、法规或规章之间出现规范冲突或管辖权交叉,令行政执法人员无所适从。

2、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部分行政机关执法具有一定的趋利性,对自身有利的就管,而对自身无利的就不管,导致行政执法出现无人管地带。另一方面,部分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职权的理解出现偏差,忽视了对一些法定职责的履行;有的行政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缺乏应有的了解,从而对自身的法定职责心中无数。

3、行政机关职能重叠、交叉方面的原因。尽管已经过机构改革,但行政机构的设置仍不尽合理,以致出现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行政机关趋于充当享受权力的角色,而努力排斥需要承担责任的那部分重叠角色;行政执法人员在其所扮演的角色与个人无益或相悖时,在主观上不愿意承担角色责任。

4、监督力度不大也是不作为行政诉讼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践中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偏重对作为行为的监督,而对不作为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加之行政不作为本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不作为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发生又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也给监督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5、行政相对人因对行政诉讼缺乏了解而盲目诉讼也是此类案件上升的一个原因。

三、遏制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上升过快的对策一是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其积极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意识,使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内化为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准则,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同时,行政执法机关还应配备法律专业人才,增强行政程序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二是积极推广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制度。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城市试行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制度,即将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权交由一个行政机关,如成立行政执法大队统一行使,从而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三是完善立法,减少法律冲突,拓宽行政不作为的救济途径。首先,应尽快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明确规定行政行为的实施主体、方式和时效。其次,应修改国家赔偿法,明确规定行政不作为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再次,应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修改,对于一些需由数个行政机关共同履行的职能,尽可能具体划分各行政机关的职责,或明确职能交叉时各行政机关的职责分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最后,还应修改行政诉讼法,扩大行政不作为的受案范围,规定对行政复议不作为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行政复议不作为的法律救济空白,而且可以督促行政复议机关通过行政复议,解决一部分行政不作为纠纷,从而避免此类案件形成诉讼。四是在行政机关内部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规定对因不作为导致相对人损失的,在行政机关内部追究当事者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以督促和震慑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五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要健全内部监督,在行政系统内部设立专门的行政监督监察部门,实行执法与执法监督职能的分离,不断加强行政自控;同时要健全外部监督,建立健全各级人大监督检查行政机关工作制度、行政长官定期汇报制度、专门的行政监督检查机构等,努力从监督机制上预防不作为行政行为的发生。六是加强法制教育宣传。积极宣传有关行政法律、法规,帮助公民、法人认清各行政机关应履行法定职责范围,避免因错告引起的讼累;教育公民认识不作为行政诉讼是在要求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果的情况下采取的司法救济手段,必须在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的前提下方可行使,以减少不必要的不作为行政纠纷;还要通过宣传进一步强化当事人的证据意识,使其有意识地收集相关证据,充分运用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刘志明

第三篇:医患纠纷案件增多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医疗纠纷;诉讼;原因

【中图分类号】i)91

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3—0161—0

4医患关系本应是和谐相处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

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

院。然而,近年来医患纠纷案件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

势。而发生

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取550

万余元天价医药费的事件,在充分暴露医疗卫生体制

弊端的同时,显然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为此,笔者

对江苏省丰县人民法院十多年来审结的48起医患纠

纷案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寻求解决医患纠纷案

件增多的对策。

一、丰县人民法院1996年来审理医患纠纷案件

统计情况

· 161 ·

· 医疗纠纷与诉讼·

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法院审理的医患纠纷

案件基本上是逐年递增.尤其是2001年以来,这一趋

势更加凸现。2001—2005年5年间医患纠纷案件数达

到34件,是此前1996—2000年5年间案件数(3件)的ll倍之多。2006年1~6月又结案ll件。医患纠纷案

件的增多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今的医患关系究

竟怎么了?它有什么特点和原因?如何有效地预防和

遏制医患纠纷案件的发生?

二、当前医患纠纷案件的主要特点

通过翻阅48起医患纠纷案件的卷宗并进行分

析,可以看出当前医患纠纷案件有以下主要特点。

1.患者法律意识增强,案件数量逐年增多 2000

年以来此类案件每年都要上升,说明患者从以前习惯

性找医院私了或忍气吞声发展为用法律武器来保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其维权意识显著增强

2.医院败诉的多。48起案件中,除1件移送、3件

驳回患者起诉或者诉讼请求外,其余44起案件患者

均获得了赔偿,即医院败诉的比例为91.67%。

3.患者索赔的数额盲目攀高,与获赔数额往往相

差过大。据统计,48起案件中除1件涉及医疗服务纠

纷外,最少的索赔6 177元,其他案件标的额多数在10万元到30万元之间,最多的竟达到256万元。但在44起患者获得赔偿的案件中,法院支持的赔偿数额有

7件为患者诉讼请求的20%以下,30件为患者诉讼请

求的20%~30%,6件为患者诉讼请求的30%~60%,1件为患者诉讼请求的72%。

4.医患矛盾对立突出,案件审理难度大。由于患

者往往出现伤残甚至死亡,易引起医患之间的对立,尤其是起诉到法院的案件.双方的矛盾冲突更加尖

锐、激化,导致法院不得不考虑息诉止争、缓解当事人

上访。48起案件只有3件调解结案,且有40件适用普

通程序审结,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特点。

5.涉诉纠纷表现形式多样化。包括输血感染、手

术失误、孕妇分娩引发伤亡、延误诊断时间等原因,以

及因误诊、漏诊等引发的纠纷,另外还有患者要求复

制病历资料遭到拒绝而起诉医院的案件。

【作者简介】刘秋苏(1976一),男,汉族,江苏丰县人,大学学历,现任江苏省丰县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四级法官,研究方向:民事、行政

法律。tel:+86—516—85689587,e—mail:l_ qiusu@ 163.eom。

· 162 ·

三、医患纠纷案件增多的原因分析

1.医患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是医患纠纷案件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医方和患方之间普遍缺乏沟通、理解

和信任。医方较多考虑自身的利益,不能将病情、治疗

手段等及时告知患者及其亲属,导致患方的知情权、选择权难以实现,而患方对医方也缺乏理解,不了解

医学的复杂性

2.医疗不规范和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发

生医疗损害,使医患纠纷案件增多。如医方违反操作

规程、相关手续不齐备,或手术前不将医疗措施、风险

等如实告知患方,或对并发症防范意识不强,或医护

人员职业道德丧失、服务态度恶劣等等,都会使双方

产生矛盾。

3.患方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及维权渠

道的畅通,也使得医患纠纷案件不断增多。2002年9

月开始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允许患方复印

病历等规定,以及法院在审理中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

则.给处于弱势地位的患方解决医患纠纷提供了一条

相对畅通的途径,使医患双方地位更加平等。

4.患方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期望值过高,一旦达

不到其预期目动辄就起诉医方。由于受医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之患者个体疾病的千差万别,治疗中

不可

避免出现一些无法预知的情况。不少患者视医患关系

为消费关系,认为自己是“上帝”,过分强调自我权利,对治疗结果抱有太大希望,一旦病情不见好转或恶

化,达不到其预期的效果时就认为是医疗事故,从而

诉至法院要求医方赔偿损失。如48起案件中就有

3起案件患方因自身原因导致病情恶化而起诉医院,结

被法院驳回起诉或诉讼请求。

5.医疗费用的日益增长与百姓收人之间的矛盾是

医患纠纷案件增多的又一个导火索。目前大多数医院

是公益医院,但由于政府对医疗事业投人较少,相当

多医院正常运行主要靠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这

在一定程度上使医院或多或少注重经济收入,从而增

加了群众负担,又激化了本来就紧张的医患矛盾。对

于花费巨额医疗费用后患者又出现伤残或死亡,患者

家属就有一种“人财两空”的感觉,促使其产生从医疗

机构“弥补”一下损失的可能,从而加剧医疗纠纷。

6.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不客观、不全面的报道,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是引起医患纠纷高发的又一诱因。新闻媒体对医生这个行业的风险宣传不

够。社会舆论往往同情患者,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权益

较易被忽视。医方的权益没有得到公正、合理的维护,动辄以损害医方的利益来平息医患纠纷,一些得不到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13卷(第3期)

满意效果的患方往往以为有社会舆论的支持和新闻

媒体的同情,就会将医院告上法院。

四、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1】2000年8月18日,原告刘某因身体不

适到被告某医院治疗,诊断为结肠癌。手术中发现是

肠套叠.改行套叠复位回盲固定术,诊断为淋巴结慢

性炎.10日后出院。2001年8月、2002年5月、7月,刘某又3次入住医院,均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然而

在2002年9月的一次ct检查中,刘某被告知患有结

肠癌,她即赴南京求治,经南京军区医院进行病理检

验.结论为非霍杰金恶性淋巴瘤,并进行7次化疗。

2004年3月.医疗事故鉴定机构作出鉴定结论:医院

因技术水平原因,病理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属误诊,导致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刘某将医院告上

法院,索赔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损失256万余

元。

丰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患病后到医院就

诊,双方建立了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刘某被误诊误治

是事实。医院将恶性淋巴癌误诊为淋巴结慢性炎、粘

连性肠梗阻治疗,贻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应承担民

事责任。刘某身体存在恶性淋巴瘤是主要原因,误诊

只是导致其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对其身体健康的损害

是次要原因.医院以承担45%的责任为宜。法院据此

判令医院赔偿刘某医疗费等经济损失62 674.68元。

宣判后,双方不服判,均提起上诉。

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医院将患者

恶性淋巴癌误诊为淋巴结慢性炎、粘连性肠梗阻治

疗,错误认识病情达两年之久,严重贻误了患者的最

佳治疗时机,致使患者发展为恶性淋巴瘤晚期,治愈

难度加大,存活率降低。根据目前的医疗文献,恶性淋

巴瘤的治愈率在20%至60%之间,但早期诊断、早期

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故医院对刘某误诊的过错行为对

其治疗有较大影响,对损害后果应承担主要责任

(75%)。由于刘某恶性淋巴瘤疾病源发于自身,且此疾

病是疑难病症,具有相当的侵害性和难治愈性,故刘

某应自负30%损失。二审法院终审判令医院赔偿刘女

士医疗费等经济损失99 301.80元。

评析:医院误诊应当承担责任,但患者索赔的数

额盲目攀高,获赔比例仅为3.88%。

【案例2】2002年12月22日,彭某因与他人发

生交通事故受伤,住进医院,诊断为左股骨骨折、头顶

皮肤挫裂伤及皮下血肿、脑震荡。后医生对彭某施行

了切开复位内定手术,将两根髓内针在髓腔内套叠固

定。12天后彭某出院。医生在医嘱中载明:院外抗炎治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l3卷(第3期)

疗.术后2周拆线。卧床休息2月,定期摄片复查,门

诊随访。2003年6月至2005年3月间,彭某先后5次

在医院做x线检查,前4次均提示骨折线可见,最后

1次显示:患者左股骨中段骨折术后,局部有明显骨痂

生成,骨折线基本消失。随后彭某在另一家医院拔除

髓内针。由于走路跛行,彭某怀疑医院存在医疗不当

行为。遂起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医院赔偿护理费、误工

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经济损近

4万元。经法医及医疗专家测量鉴定,彭某的左下肢骨

折治疗后,较右下肢缩短3厘米,已构成十级伤残。

法院审理此案后认为,彭某因车祸人住医院治疗

后.双方即建立了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医院有义务按

照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

范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并应尽到充分谨慎、积极注

意的义务。彭某手术后左下肢缩短3厘米,明显不符

合股骨骨折复位标准,存在人身损害的事实;并且从

2002年l2月手术开始到2005年3月骨折线基本消

失并拔除内套叠固定物髓内针结束长达27个月,超

出正常8个月的愈合期达l9个月,延长了患者的病

程.按照过错推定原则,应当认为其行为符合民事侵

权的构成。彭某系车祸后骨折手术,其自身伤病是不

当医疗行为造成左下肢缩短3厘米的前提原因,且未

按出院医嘱定期摄片复查,未能尽早发现迟延愈合,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亦有一定过错,故应减轻医院的民

事赔偿责任。综合本案实际情况,医院以承担70%的赔偿责任为宜。法院遂判令医院赔偿彭某误工费269.10元、护理费5 269.10元、残疾赔偿金6 655.60

元、残疾用具费3 500元、交通费95.20元、精神损害

抚慰金l 400元,各项经济损合计22 189元。

评析:医院注意义务不够.导致赔偿结果发生。

【案例3】2003年初单女士身体不适,出现头痛、头晕、视力下降、手无力、下肢发紧等症状。1月12日

住进沛县某某医院,经诊断为颈椎病、脊髓交感神经

混合型。该医院的医师与某某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

施某联系行前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当月

14日上午10:30至12:30,由施某主刀,某某医院医生

刘某某、郭某某作助手为单女士实施手术。手术完毕

后.单女士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经抢救恢复呼吸,但

仍神志不清,四肢抽动。次日8时许,某某医院将单女

士转院治疗。经徐州矿务局总医院诊断,单女士为缺

氧性脑病,伴有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在以后的治疗中,单女士长期鼻饲流质、气管切开、保留导尿.

存在意识障碍,对光、声痛有反应.不能用眼睛及其他

感情反应作答.对熟人、朋友的言语无反应.大小便不

· l63 ·

能自理。经某某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某

某医院超越国家规定的手术范围.手术环境不具备行

该类手术的条件,由于临床经验不足,抢救措施不力,致患者出现严重后果,属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医方应

负主要责任。经鉴定。单女士的损伤为一级残疾。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单女士患病到被告某某医

院住院诊治,确诊后医院会同外请专家实施手术.双

方已形成医疗合同法律关系,医院应按照医疗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的要求为单女士治疗。医院不具

备手术环境、术后抢救措施不力的过错行为使单女士

身体受伤害,发生医疗事故,导致单女士一级伤残,应

承担主要的侵权责任(80%)。法院据此依照《民法通

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判决医院赔偿单女

士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

l 6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合计240 136元;并自

2004年8月之后每l2个月为一时间段赔偿单女士继

续治疗期间的基本医疗费、护理费、住宿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合计96 171元,直至其治疗终结为

止。

评析:医院违反操作规程,术后抢救措施不力.理

应承担责任。

【案例4】2005年6月8日,周某某因发热、咳嗽

而感到胸闷,到医院住院治疗。医生初步诊断为右肺

阴影待查,疑为肺炎或者肺占位,暂给予抗细菌、抗病

毒治疗。后又多次复查确诊为肺炎。7月22日周某某

好转出院。周出院回家几天后,又感到身体不适,于8

月23日前往徐州市铁路医院诊治,经ct检查,疑为

肺肿瘤。9月6日,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肺肿

瘤晚期。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周某某到医院诊治,双方建

立了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周某某有义务支付医疗费,医院有义务按照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规章制度

对患者诊断治疗。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已尽到积极注

意义务,其医疗行为无过错。医院未查出肺肿瘤,系疾

病的发展转归情况影响疾病的发现与治疗。周某某现

确诊为肺肿瘤.系其自身存在疾病,而非医院误诊导

致的结果.故医院不承担责任,遂驳回其诉讼请求。

评析:患方对疾病的治疗期望值过高,过分强调

自我权利 病情达不到目的就认为是医疗事故,其实

是疾病的发展所然.结果诉讼请求自然得不到支持。

五、解决医患纠纷案件增多的对策

1.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之间关系紧张是没

有赢家的对立.对医方、对患方双方都不利,但在这场

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建立健康、· 164 ·

和谐、良性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换位思考,增进相互

理解。医方作为主导的一方,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

权和选择权.履行治疗告知的义务,提供诚信优质的服务.增加医患沟通.引导双方关系最终走向和谐,走

向双赢。患方也要理性看待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

险和误差.尊重事实和法律。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才是化解医患纠纷的关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遏制医患纠纷案件的渐增势头。

2.医院要完善医疗管理体制,尽力化解医患矛盾。

医院要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规章制度建

设.用制度和法律规范医患双方之间的行为.并不断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以

救死扶伤为天职,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医疗管理制

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办事,时刻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

识。要建立患者查阅和复印病历制度.让患者随时能

够查阅和复印自己的病历材料。另外.一旦出现医疗

纠纷.医方要积极主动地将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防

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既不能回避矛盾.又要站在患

方的立场考虑。

3.政府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针对一些

医院盲目追求高收入、严重侵害患者利益的现象.政

府应当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整顿医疗

价格秩序.促使其规范诊疗行为,推行价格和收费公

· 医疗纠纷与诉讼·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l3卷(第3期)

开.增强透明度.切实保障老百姓的健康权益。要建立

政府、行业、群众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确保医院提高服

务质量。对那些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应公开曝光.并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直至

刑事责任。

4.强化社会舆论的引导,正视生命现象的复杂性

与医疗行为所固有的风险性。新闻媒体在报道医患纠

纷时要客观、公正、全面,并要大力加强对医疗卫生行

业的高风险性的宣传和引导,医院也要加强自身宣

传,使群众增强对医疗行为高风险的认识,从而沟通

和融洽医患双方之间的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案件的发

生。

5.加大医疗投入,建立医疗责任保险体系。医疗

机构承受的特殊职业风险日益加重.若任其发展必然

导致医患双方产生强烈的自卫防范心理.不利于双方

利益的平衡。因此,要加大国家和政府对医疗卫生事

业的投入.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完善的医疗责任保

险体系,譬如建立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保险.由医患双

方共同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合理分担医疗风险.从而

减轻医患双方的负担,这有利于医患双方利益的协调

平衡和医疗事业的长足发展。

(收稿:2006—0l一24;修回:2006—08—03)

第四篇:我县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县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

析及对策建议

2017年县信访局通过湖南省信访信息系统转送、交办信访件856件,其中交办件68件,转送件788件,到期应办理734件,已办理734件,办理期限中正在办理122件;年内群众网上信访368件,占我县全年信访总量的42.6%。随着我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调整,群众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露,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困扰信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有些难点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下面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情况,就当前的热点问题浅谈一下看法。

(一)当前群众信访的几个焦点问题

一是农村土地承包、征用方面。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向农业倾斜,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土地越来越值钱,农业承包案件也大量增多。该类案件涉及农村土地、荒山、荒滩、鱼塘、林地、草地等多种类型。由于它们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不妥善处理,就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上访、缠诉等事件。另外,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征地面积也不断加大,开发区日益增多,拆迁安臵量随之增长。在农村几乎是乡乡有开发区、村村有拆迁户,普遍采用一次性解决方式,安臵费和补偿费较低,农民钱用完后,存在着没钱养老、无钱看病的现实问题,于是找政府解决,解决不了就上访。

二是城市房屋拆迁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建设工作一直是政府的重点工作和实事项目。经过大拆大建、功能再造,我县的城市基础建设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个人的利益、诉求、对拆迁政策理解角度不同及其他社会问题,引发了诸多拆迁纠纷。和前些年相比,近几年来群众在这方面的信访内容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地方性拆迁政策与国家、省拆迁法规不匹配;开发商无证经营导致房产证难以办理以及一房多卖等违规情况;城市建设和拆迁速度过快、安臵条件不合理等问题。

(二)当前信访焦点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当前信访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法规滞后。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级政府对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工作力度逐年加大,新城建设、交通道路、工业用地的规模急剧扩张,围绕土地占用产生的矛盾也越来越多,由此而带来一系列法律问题。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具体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偏差较大。二是政府的职能转变滞后。政府直接组织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土地流转,利用行政手段调节当事人的民事关系,已不适应依法治国、转变政府职能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可以通过市场调节、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解决以及民事法律关系调整的事项,都应当从行政管理职能中剥离出来。政府及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土地流转主管部门主要职责应该是制定评估规则、公布市场信息、调解纠纷等。如拆迁征用补偿价格的确定,本属于拆迁人或征用人与被拆迁人或被征用人之间的民事行为,政府一旦介入,如遇到被征用和拆迁人不满意时,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政府身上,造成政府与群众的矛盾。

三是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基层党政干部基本素质较低,“官本位”思想和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较差,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诱拖拉,对正当要求臵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调处,甚至酿成严重事件,从而引发干群矛盾,甚至民族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不好影响。

四是农村城市化加重了农民的心理负担。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的变化和变革加剧了农村社会矛盾,传统的农村社会观念和体制被打破,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社会在城市社会扩张中处于两难的境地以及强烈改变现状的愿望与对现状担忧和对未来前景预期的不足,使多数人放弃农村,走入城市,由此又导致了这些进城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他们只能以“边缘群体”的身份在城乡社会的夹缝中生存。绝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薄弱,心理承受力差,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一旦生活无着,就可能在群体性上访中采取一种反社会的行为,以此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

五是个别信访人员对信访问题的处理要求过高。有的信访人员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尤其是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国企改制等群众性上访事件,往往涉及较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有些人企图通过反复上访获取更大的利益。有的信访人员为满足私欲的心理,往往利用一些小问题借题发挥或趁火打劫,煽动群众,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制造混乱,致使群体访事件越闹越大,甚至以堵塞交通、冲击党政机关相要挟,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

六是部分司法判决缺乏公信力,司法权威得不到保障。司法权威不仅表现在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制度建设上,还应当表现为司法机关依法裁判的结果公正、公平,并为人们普遍认可和信仰。实践证明,部分司法人员执法不公,判决不透明,程序不合法,其表现主要有:有些诉讼程序不公开、不透明,暗箱操作的情况严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有些办案人员故意拖案,案件严重超期,当事人催促无果,从而引发申诉上访不断。

(三)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加强立法工作。立法机关应充分发挥立法主观能动性,制定充分反应社会各方利益的良法。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听取各方群众的意见,考虑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在谋发展、搞建设时,要综合考虑给群众带来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不能顾此失彼;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困难和问题;依照法律精神和公正原则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二、突出司法调解的地位和作用。司法调解不仅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便利的特点,而且也可以弥补法律适用能力的不足。司法调解可以根据自主和自律原则选择适用的规范,如地方惯例、行业习惯和标准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协商,通过调解结案的结果更易得到当事人双方和社会的认可。突出司法调解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不同案件类型,建立庭内、庭外调解制度,根据不同诉讼阶段的特点,建立庭前、庭中、庭后调解制度,明确各环节调解职责和要求,努力把调解贯穿诉讼的全过程。对已达成协议的案件,法官主动与当事人联系,督促其自觉履行义务,提高自动履行率,巩固和落实调解成果。

三、加强人民调解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加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提高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能力。力求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诉讼调解的有机结合与合理衔接。

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信访工作机制。一是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度,完善“一把手”担负信访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人员直接负责、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的责任体系。二是要加强基层调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警应对机制。要以村、街道和社区为工作重点,抓好村(居)委会、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加强“两所一庭”(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调处化解在基层。要立足预防,全面排查隐患,做好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工作。三是强化督查督办。对一些重点突出信访问题,信访部门和党委政府督查室要联合督查督办,确保问题及时处理。要建立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各地区、各单位对所辖范围一段时期内突出的不安定因素要定期报告,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要及时报告,以免贻误处臵时机。四是要坚持依法治防。全面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对鼓动闹事的为首的少数人和无理缠访、闹访者要依法打击,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五、牢固树立司法公正观念。司法是维护公平和正义的重要屏障,对于构建良好法治环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牢固树立公正司法观念是新时期加强政法机关建设和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要继续深入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人员队伍建设,增强司法人员政治业务责任和职业道德,遏制司法腐败,实行公正司法,提高办事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六、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律师是法律服务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律师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是群众的代言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律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人,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群众迫切需要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但有时又请不起律师,加上一些律师不能真正为群众排忧解纷,群众只好通过上访解决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因此,通过加强法律援助,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通过法律服务维护公平和正义,通过法律服务为群众定纷止争,通过法律服务宜传法律知识,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衡东县信访局 2017年11月23日

第五篇: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析

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析 及对策建议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调整,群众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露,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困扰信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热点问题

一是拆迁征地问题。反映未按国家政策进行补偿、补偿款未及时发放、少数基层干部克扣补偿款以及土地征用的有关收支账目及安置赔偿的政策不够公开透明等问题。二是土地延包问题。要求耕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变、新增人口承包耕地和分配宅基地等问题;村民自治村民公约中的一些内容违反耕地承包和宅基地分配法律法规等问题。三是干部违纪问题。主要反映基层干部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以权谋私、贪污、挪用公款、作风粗暴、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四是企业改制问题。反映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履行相关法定改制程序,职工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待遇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对国有或集体资产处置不当、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五是村务公开问题。主要表现在财务收支状况、计划生育证尤其是二孩证的发放、享受低保、五保待遇、集体资产处置、村组财务开支等问题不公开不透明。

下载当前群众重复信访增多的原因及对策(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群众重复信访增多的原因及对策(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涉诉信访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为建立健全法院信访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处理涉诉信访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日前,京口区法院对本院当前信访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涉诉信访的特点、原......

    当前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工作对策

    当前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工作对策当前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工作对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信访形势依然......

    当前涉诉信访的特点、原因及对策(范文)

    为建立健全法院信访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处理涉诉信访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日前,京口区法院对本院当前信访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涉诉信访的特点、......

    浅析“马路杀手”的成因及增多的原因和对策

    浅析“马路杀手”的成因及增多的原因和对策 河南省潢川县检察院对近年来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批准逮捕的交通肇事案件进行了调查:2001年为12案12人,占当年受理案件的7%;2002年......

    当前我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高原因及对策

    当前我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高原因及对策 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是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与队伍建设的根本标准。如何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面临......

    浅议当前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浅议当前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书峰乡人大办 郑剑峰 “十一五”期间,我县综合实力明显跃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但仍留下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保障......

    腐败现象增多的原因

    腐败现象增多的原因: 1、 制度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客观上导致腐败分子有机可乘、见缝插针、伺机而动——利令智昏、心存侥幸、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坠入犯罪深渊。 2、 监......

    群众信访原因分析经验材料

    信访制度是除法律之外另一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信访作为法律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的盲区,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