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

时间:2019-05-13 18:1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

第一篇: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

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工作规则》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结合山西省国税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二、省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全面正确履行税务机关职能,努力建设法治、服务、责任、和谐、效能、廉洁的国税机关。

三、省局的工作准则是,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务实清廉。

第二章 省局领导职责

四、省局领导成员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履职,为民务实,严守纪律,清正廉洁。

五、省局实行局长负责制,局长领导省局工作。副局长、纪检组长、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审计师(以下简称总师)协助工作。

六、局长或其委托的局领导召集和主持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省局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局务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七、副局长、纪检组长和总师按分工负责分管工作,受局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同时负责所分管处室、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八、局长外出期间,由委托的其他局领导代行局长职务,副局长、纪检组长、总师原则上实行AB角交叉分管制度,一名局领导外出期间,其分管工作由与之分工交叉的另一名局领导临时代管。

九、省局机关各单位实行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顾全大局,协调配合,团结一致,确保政令畅通,坚决贯彻落实省局各项工作部署。

第三章 全面正确履行工作职能

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省政府要求加快职能转变,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职能体系,全面正确履行工作职能,切实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

十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政府要求参与税收立法,健全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度体系,规范税收执法,强化执法监督,完善— 2 —

执法保障,加强税收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税收法治水平。

十二、围绕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设置要求和建立健全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有关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加强税收调控措施落实力度。

十三、坚持依法征税,加强经济税收分析,提高税收收入质量,促进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努力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供财力保障。

十四、优化纳税服务,创新服务方式,精简税务审批事项,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纳税人权益保护机制,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

十五、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深化专业化管理,强化税务稽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提升跨境税源管理和反避税能力,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十六、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干部队伍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完善人才强税保障机制,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勤政廉洁、团结和谐的高素质专业化税务干部队伍。

第四章 坚持依法行政

十七、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承担责任

十八、省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制定或修改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的建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时修改或废止不相适应的税收规范性文件。

十九、省局制定税收规范性文件要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必须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上级有关部门依法制定和发布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要严格合法性审核,不得设定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增加纳税人和其他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二十、严格税收执法,规范行政裁量权,健全规则,规范程序,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公共利益、纳税人合法权益和税收秩序。

第五章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二十一、完善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机制,增强税收政— 4 —

策制定的透明度和纳税人参与度

二十二、贯彻上级机关的重要政策和重大部署,在全省国税系统组织开展的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上报国家税务总局的重要税收政策建议,省局年度会议、出书、外事、培训计划,省局机关及系统年度预算方案,较大数额的预算调整、大宗政府采购和重大工程项目等重大决策事项,由局务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和决定。

二十三、研究决定重大税收工作事项,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论证评估,涉及相关部门的应充分协商,涉及基层税务机关的应广泛听取意见,涉及重大纳税人权益和公众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应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采取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加强重大决策执行跟踪与反馈,多渠道了解纳税人、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评估决策执行效果。

第六章 推进政务公开

二十四、坚持公开透明,深化政务公开,完善办事公开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推进税收执法依据、过程、结果公开。

二十五、涉及纳税人权益、公共利益,法律、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需要公开的事项,要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税收规范性文件、税收管理制度办法,除依照规定需要

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布。税收规范性文件要与政策解读同步起草、同步审批、同步发布。

第七章 健全监督制度

二十六、省局要自觉接受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监督,认真负责地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省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省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省政协委员提案。

二十七、接受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认真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依法依纪查处并及时整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重大问题要按规定向上级报告。

二十八、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法,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办理工作,加强指导监督,纠正违法或不当税务行政行为,依法化解税务行政争议。

二十九、接受纳税人、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认真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依法及时处理和改进工作。重大问题应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十、重视人民群众信访工作,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省局领导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督促解决重大信访问题。

十一、严格执行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各项规定,加强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

十二、推行绩效管理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部门职责履行、重点工作推进以及自身建设等方面的督查督办和考核评估,完善内控机制,健全纠错制度,严格责任追究,提高税务部门公信力和执行力。

第八章 会议制度

十三、省局实行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和局领导专题会议制度。

十四、局务会议参加人员为省局领导和省局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局长或其委托的局领导召集和主持。局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定、重要会议精神;

(二)通报重大事项;

(三)研究通报经济税收形势,协调省局各处室、单位工作;

(四)讨论决定省局年度工作和全局性重要工作;

(五)审议省局拟出台的重要税收规范性文件、重要制度、办法、意见以及局领导的重要讲话等。

十五、局长办公会议参加人员为省局领导和局内有关单位

负责人,办公室主任、监察室主任为常列席人员;会议由局长或其委托的局领导召集和主持。主要任务是:

(一)研究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以及重要决定指示;

(二)讨论决定省局或全省国税系统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三)讨论决定省局各处室、单位和各市局请示省局的重要事项;

(四)通报重要情况,研究工作措施等;

(五)讨论决定按有关制度规定应该由局领导集体研究的其它重要事项。

十六、局领导专题会议。局领导专题会议根据工作需要由省局领导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主要任务是专题研究、部署、协调和处理省局领导分管的专项工作或专门事项。

十七、局务会议和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的事项,须以签报形式报分管局领导审核同意,提交办公室后报局长确定。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的组织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局领导专题会议的议题由分管局领导确定,会议组织工作由主办单位负责。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由办公室专人负责记录并整理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经办公室主任审核后,由局长或其委托主持会议的局领导签发。局领导专题会议纪要由主持会议的局领导签发。

办公室要及时将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和局领导专题会议决定的重要事项列入督查督办范围,加强督促检查工作。

十八、局领导不能出席局务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应向局长请假;省局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不能出席会议,应向办公室说明原因,由办公室汇总后向局长或主持会议的局领导报告。

会议参加者须对会议内容保密,除会议纪要和局长或会议主持人指定的内容可以按照规定传达外,其余内容不得外传。

十九、省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会议由局长或其委托的局领导主持,会议议题由局长或其委托的会议主持人商其他局领导确定。主要任务是:传达上级重要会议或文件精神,部署省局机关的重大决策和活动。

大会各项准备工作根据议题分别由办公室或其他主办部门组织实施,与会议内容有关的处室、单位应协助配合。参会各单位接到会议通知后,要及时向会议组织单位填报参会人数及名单。

十、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全省国税局长会议、全省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国税工作的实际情况召开,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国税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省专业性工作会议由省局各处室、单位组织召开,主要任务是部署专项国税工作,一般由各市国税局分管局领导和有关科长参加。

十一、全省性会议实行年度计划管理,按程序审批。每年初由各处室根据工作安排提出会议计划,经分管局领导审核后由办公室统一汇总提交局务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每个处室、单位每年最多召开一次全省专业性工作会议。未列入年度会

议计划确需召开的会议,须经局长办公会确定或省局主要领导批准。提倡采用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各类会议都要充分准备,提高效率和质量,重在解决问题。

第九章 公文审批

十二、省局机关各处室、单位要认真落实全国税务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文秘工作规范,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规范公文处理工作。凡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党内法规已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制发文件。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

十三、省局制发或以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由分管局领导签发,发布命令(令)、重大决定、重要人事任免等公文由局长签发。向上级机关行文,经分管局领导审核后,由局长签发。制发下行文或平行文,由分管局领导签发;涉及重要税收政策或重大问题的公文,经分管局领导审核后报局长签发;涉及两个(含)以上局领导分管工作的公文,经拟文单位分管局领导批示,征求相关局领导的意见,由拟文单位分管局领导或局长签发。

省局机关各内设机构制发的便函,由各内设机构负责人签发。四

十四、省局主办与其他部门联合或会签发文,由公文拟稿单位分管局领导签发后,送其他部门领导签发;协办与其他部门联合或会签发文,由办公室统一登记后交承办单位提出意见并报— 10 —

分管局领导审签,涉及重大事项的由分管局领导审签后报局长签发。

十五、省局机关各单位要切实提高公文处理效率,限时办理公文。对公文内容有分歧并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主办单位应列明各方理由、依据并提出办理建议,报分管局领导决定,涉及重大事项的应报局长或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十六、省局机关的各类正式公文(包括收文和发文)均应由办公室进行统一处理。局领导传阅的文件,应由办公室文秘人员或机要人员负责传递;省局各处室、单位发文应由办公室审核后送局领导签发;省局各处室、单位通过其他渠道收到的各类正式公文,除特殊紧急事项外,须先交由办公室统一登记、提出拟办意见。办公室在传递公文时应做到及时、有序。

十七、凡公文内容涉及税收政策和纳税人权利、义务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应当按规定送政策法规处审核会签;凡公文内容涉及局内其他处室、单位业务的,应当送有关处室、单位会签;需要会签的文件,会签处室、单位一般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急件应及时会签;需要会签多个处室、单位的,主办处室、单位应将文件同时分送各会签处室、单位会签。应经但未经省局有关处室、单位会签的,办公室不予核稿,局领导不予签发。

十八、各市国税局报送省局的公文,原则上不报送省局领导个人。

十九、加强对公文的督查督办。经省局领导批示交有关处

室、单位办理的公文,办公室要负责督查督办。

十、主送税务总局的报告、意见,抄送税务总局的有关文件,报送税务总局备查备案的税收规范性文件,主送或抄送税务总局内部各单位的文件一般只报送电子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主送税务总局的请示,同时报送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和不便于电子化传输的文件,只报送纸质文件。

十一、省局转发或下发的各类会议(培训)通知、工作制度、情况通报等系统内部管理性非涉密公文,只通过公文处理系统向各市局发送电子文件,省局转发或下发、或与有关部门联合转发、下发的涉及税收政策和征管的非涉密公文,在发送电子文件的同时邮寄纸质文件。各市局向省局报送的公文,一般只报电子文件,省局另有要求报送纸质文件的除外。

省局机关内部要加快文件运转,省局各处室、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电子公文的接收和处理工作。每天上班后、下班前必须按时开机处理电子文件。

十二、省局内设机构中除办公室和法律规定具有独立执法权的机构外,其他单位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各种向国税系统发送或向总局报送的信息简报统一由省局办公室编发。省局各处室、单位的情况分析等一般不下发,确实需要下发的要报分管局领导审核签发。

十三、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和有关材料(文书档案、会议资料、会计档案、科技档案、案件档案、统计档案、声像档案、— 12 —

实物档案等),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省局各处室、单位整理、立卷,于次年3月底前交省局档案室归档。电子公文的归档办法按照《全省国税机关计算机公文处理规则(暂行)》的规定执行。

第十章 请示报告制度

十四、省局各处室、单位和各市国税局每年年末应向省局办公室报送次年全年工作计划建议。

十五、省局各处室、单位和各市国税局每年年中应按要求向省局办公室报送半年工作总结,年末报送全年工作总结。省局组织开展的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工作结束后,有关处室、单位要及时向省局办公室报送单项工作总结。

十六、保证政令畅通,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及问题,各市国税局要及时向省局请示、报告,不得延误。

十七、省局各处室、单位请示局领导作出决定的事项实行签报制度。涉及两个以上处室、单位的事项,由主办处室、单位商有关处室、单位后报主办处室、单位分管局领导签批。分管局领导批示要求征求其他局领导意见的,主办处室、单位呈送有关局领导签批意见。需提报局长签批的事项,由分管局领导提出意见报局长签批。

十八、认真落实政务值班制度、紧急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和

应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类应急管理预案,及时向上级报告紧急重大情况,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第十一章 工作纪律

十九、省局各处室、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严格遵守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十、省局工作人员必须坚决执行省局的决定,有不同意见可在省局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作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代表省局发表讲话或文章,以个人名义发表涉及省局重大事项的讲话或文章,须事先报经省局领导同意。

十一、省局领导参加国家税务总局、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或者有关部门召开的会议,以及出席重大社会活动,由局长统一协调安排,办公室通知。省局各处室、单位接到涉及省局领导参加活动的通知,应提前转至办公室,办公室请示局长统一安排。省局领导外出,应提前通知办公室。

十二、省局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局长出国、到省外出差或休假等,按规定程序向税务总局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报告。副局长、纪检组长及总师出国、出差或休假等,应当经局长批准,由省局办公室通报其他局领导。省局机关各处室、单位、各市局主要负责人出国、出差或休假等,应经局长批准;— 14 —

其他处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出差或休假等,应按规定程序报分管局领导批准。出差费用报销要严格执行省局机关差旅费管理制度和办法。省局机关考勤情况纳入公务员考核。

十三、省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总局和省局有关保密、安全、外事等方面的规定,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因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

十四、涉及省局领导的对外宣传报道要严格按程序进行。省局领导出席局内外会议、活动,到基层调研的宣传报道,以省局领导名义公开发表的文章,以及其他涉及省局领导重要活动、讲话的稿件,涉及重要税收政策发布、调整,全省国税收入情况以及涉税大要案等稿件,应由办公室审核报省局领导批准送有关新闻媒体刊发,省局各处室、单位不得擅自发布。未经省局领导批准,不得以个人名义对外发表与工作有关的数字和内容的文章。

未经办公室审核并报省局领导同意,任何处室、单位不得以省局名义自行或与其他单位、个人联合制作、出版、发行税收宣传品,不得向国税系统和纳税人推荐各类税收宣传品。

第十二章 廉政和作风建设

十五、省局各处室、单位和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

十六、省局各处室、单位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认真负责地按程序和时限办理,不符合规定的事项不得办理。对推诿扯皮、拖延及失职、渎职行为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以及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省局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服从和执行上级工作安排,增强服务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省局要加强督查督办,督办结果纳入工作绩效管理,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

十七、省局各处室、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省局各处室、单位举办培训班、开展各类检查和调查,须按要求向主管处室报送计划。经主管处室统筹报局长办公会议或局务会议研究同意后,按规定实施。安排非常规性的检查、评估和调查事项应当经过省局主要负责人同意。各类检查、评估和调查事项应当合理安排,避免出现重复与交叉。

十八、省局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建设节约型机关。严格执行住房、办公用房、车辆配备等方面的规定,严格控制差旅费、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类会议、论坛、庆典等活动。规范公务接待工作,不得违反规定用公款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纳税人和下级税务机关的礼品和宴请。

十九、省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廉政规定,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领导干— 16 —

部要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不得违反规定干预或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

十、省局领导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到基层考察调研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下级国税机关接待人员不到车站、高速路口及辖区分界处迎送;住宿应安排在当地政府指定的接待宾馆或者内部招待所、培训中心;就餐应安排工作餐或自助餐。不接收任何礼品、礼金和土特产。

十一、省局领导一般不参加各市国税局及各基层单位召开的会议、礼仪和事务活动,不为此类活动签发贺信、贺电或题词、题名。

十二、省局各直属单位适用本规则。七

十三、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013年9月25日

第二篇: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

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工作规则》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结合山西省国税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二、省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全面正确履行税务机关职能,努力建设法治、服务、责任、和谐、效能、廉洁的国税机关。

三、省局的工作准则是,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务实清廉。

第二章 省局领导职责

四、省局领导成员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履职,为民务实,严守纪律,清正廉洁。

五、省局实行局长负责制,局长领导省局工作。副局长、纪检组长、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审计师(以下简称总师)协助工作。

六、局长或其委托的局领导召集和主持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省局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局务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七、副局长、纪检组长和总师按分工负责分管工作,受局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同时负责所分管处室、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八、局长外出期间,由委托的其他局领导代行局长职务,副局长、纪检组长、总师原则上实行AB角交叉分管制度,一名局领导外出期间,其分管工作由与之分工交叉的另一名局领导临时代管。

九、省局机关各单位实行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顾全大局,协调配合,团结一致,确保政令畅通,坚决贯彻落实省局各项工作部署。

第三章 全面正确履行工作职能

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省政府要求加快职能转变,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职能体系,全面正确履行工作职能,切实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

十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政府要求参与税收立法,健全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度体系,规范税收执法,强化执法监督,完善— 2 —

执法保障,加强税收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税收法治水平。

十二、围绕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设置要求和建立健全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有关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加强税收调控措施落实力度。

十三、坚持依法征税,加强经济税收分析,提高税收收入质量,促进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努力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供财力保障。

十四、优化纳税服务,创新服务方式,精简税务审批事项,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纳税人权益保护机制,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

十五、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深化专业化管理,强化税务稽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提升跨境税源管理和反避税能力,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十六、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干部队伍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完善人才强税保障机制,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勤政廉洁、团结和谐的高素质专业化税务干部队伍。

第四章 坚持依法行政

十七、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承担责任

十八、省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制定或修改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的建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时修改或废止不相适应的税收规范性文件。

十九、省局制定税收规范性文件要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必须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上级有关部门依法制定和发布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要严格合法性审核,不得设定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增加纳税人和其他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二十、严格税收执法,规范行政裁量权,健全规则,规范程序,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公共利益、纳税人合法权益和税收秩序。

第五章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二十一、完善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机制,增强税收政— 4 —

策制定的透明度和纳税人参与度

二十二、贯彻上级机关的重要政策和重大部署,在全省国税系统组织开展的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上报国家税务总局的重要税收政策建议,省局会议、出书、外事、培训计划,省局机关及系统预算方案,较大数额的预算调整、大宗政府采购和重大工程项目等重大决策事项,由局务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和决定。

二十三、研究决定重大税收工作事项,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论证评估,涉及相关部门的应充分协商,涉及基层税务机关的应广泛听取意见,涉及重大纳税人权益和公众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应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采取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加强重大决策执行跟踪与反馈,多渠道了解纳税人、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评估决策执行效果。

第六章 推进政务公开

二十四、坚持公开透明,深化政务公开,完善办事公开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推进税收执法依据、过程、结果公开。

二十五、涉及纳税人权益、公共利益,法律、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需要公开的事项,要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税收规范性文件、税收管理制度办法,除依照规定需要

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布。税收规范性文件要与政策解读同步起草、同步审批、同步发布。

第七章 健全监督制度

二十六、省局要自觉接受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监督,认真负责地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省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省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省政协委员提案。

二十七、接受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认真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依法依纪查处并及时整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重大问题要按规定向上级报告。

二十八、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法,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办理工作,加强指导监督,纠正违法或不当税务行政行为,依法化解税务行政争议。

二十九、接受纳税人、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认真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依法及时处理和改进工作。重大问题应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十、重视人民群众信访工作,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省局领导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督促解决重大信访问题。

十一、严格执行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各项规定,加强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

十二、推行绩效管理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部门职责履行、重点工作推进以及自身建设等方面的督查督办和考核评估,完善内控机制,健全纠错制度,严格责任追究,提高税务部门公信力和执行力。

第八章 会议制度

十三、省局实行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和局领导专题会议制度。

十四、局务会议参加人员为省局领导和省局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局长或其委托的局领导召集和主持。局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定、重要会议精神;

(二)通报重大事项;

(三)研究通报经济税收形势,协调省局各处室、单位工作;

(四)讨论决定省局工作和全局性重要工作;

(五)审议省局拟出台的重要税收规范性文件、重要制度、办法、意见以及局领导的重要讲话等。

十五、局长办公会议参加人员为省局领导和局内有关单位

十八、局领导不能出席局务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应向局长请假;省局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不能出席会议,应向办公室说明原因,由办公室汇总后向局长或主持会议的局领导报告。

会议参加者须对会议内容保密,除会议纪要和局长或会议主持人指定的内容可以按照规定传达外,其余内容不得外传。

十九、省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会议由局长或其委托的局领导主持,会议议题由局长或其委托的会议主持人商其他局领导确定。主要任务是:传达上级重要会议或文件精神,部署省局机关的重大决策和活动。

大会各项准备工作根据议题分别由办公室或其他主办部门组织实施,与会议内容有关的处室、单位应协助配合。参会各单位接到会议通知后,要及时向会议组织单位填报参会人数及名单。

十、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全省国税局长会议、全省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国税工作的实际情况召开,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国税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省专业性工作会议由省局各处室、单位组织召开,主要任务是部署专项国税工作,一般由各市国税局分管局领导和有关科长参加。

十一、全省性会议实行计划管理,按程序审批。每年初由各处室根据工作安排提出会议计划,经分管局领导审核后由办公室统一汇总提交局务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每个处室、单位每年最多召开一次全省专业性工作会议。未列入会

议计划确需召开的会议,须经局长办公会确定或省局主要领导批准。提倡采用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各类会议都要充分准备,提高效率和质量,重在解决问题。

第九章 公文审批

十二、省局机关各处室、单位要认真落实全国税务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文秘工作规范,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规范公文处理工作。凡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党内法规已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制发文件。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

十三、省局制发或以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由分管局领导签发,发布命令(令)、重大决定、重要人事任免等公文由局长签发。向上级机关行文,经分管局领导审核后,由局长签发。制发下行文或平行文,由分管局领导签发;涉及重要税收政策或重大问题的公文,经分管局领导审核后报局长签发;涉及两个(含)以上局领导分管工作的公文,经拟文单位分管局领导批示,征求相关局领导的意见,由拟文单位分管局领导或局长签发。

省局机关各内设机构制发的便函,由各内设机构负责人签发。四

十四、省局主办与其他部门联合或会签发文,由公文拟稿单位分管局领导签发后,送其他部门领导签发;协办与其他部门联合或会签发文,由办公室统一登记后交承办单位提出意见并报— 10 —

分管局领导审签,涉及重大事项的由分管局领导审签后报局长签发。

十五、省局机关各单位要切实提高公文处理效率,限时办理公文。对公文内容有分歧并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主办单位应列明各方理由、依据并提出办理建议,报分管局领导决定,涉及重大事项的应报局长或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十六、省局机关的各类正式公文(包括收文和发文)均应由办公室进行统一处理。局领导传阅的文件,应由办公室文秘人员或机要人员负责传递;省局各处室、单位发文应由办公室审核后送局领导签发;省局各处室、单位通过其他渠道收到的各类正式公文,除特殊紧急事项外,须先交由办公室统一登记、提出拟办意见。办公室在传递公文时应做到及时、有序。

十七、凡公文内容涉及税收政策和纳税人权利、义务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应当按规定送政策法规处审核会签;凡公文内容涉及局内其他处室、单位业务的,应当送有关处室、单位会签;需要会签的文件,会签处室、单位一般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急件应及时会签;需要会签多个处室、单位的,主办处室、单位应将文件同时分送各会签处室、单位会签。应经但未经省局有关处室、单位会签的,办公室不予核稿,局领导不予签发。

十八、各市国税局报送省局的公文,原则上不报送省局领导个人。

十九、加强对公文的督查督办。经省局领导批示交有关处

室、单位办理的公文,办公室要负责督查督办。

十、主送税务总局的报告、意见,抄送税务总局的有关文件,报送税务总局备查备案的税收规范性文件,主送或抄送税务总局内部各单位的文件一般只报送电子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主送税务总局的请示,同时报送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和不便于电子化传输的文件,只报送纸质文件。

十一、省局转发或下发的各类会议(培训)通知、工作制度、情况通报等系统内部管理性非涉密公文,只通过公文处理系统向各市局发送电子文件,省局转发或下发、或与有关部门联合转发、下发的涉及税收政策和征管的非涉密公文,在发送电子文件的同时邮寄纸质文件。各市局向省局报送的公文,一般只报电子文件,省局另有要求报送纸质文件的除外。

省局机关内部要加快文件运转,省局各处室、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电子公文的接收和处理工作。每天上班后、下班前必须按时开机处理电子文件。

十二、省局内设机构中除办公室和法律规定具有独立执法权的机构外,其他单位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各种向国税系统发送或向总局报送的信息简报统一由省局办公室编发。省局各处室、单位的情况分析等一般不下发,确实需要下发的要报分管局领导审核签发。

十三、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和有关材料(文书档案、会议资料、会计档案、科技档案、案件档案、统计档案、声像档案、— 12 —

实物档案等),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省局各处室、单位整理、立卷,于次年3月底前交省局档案室归档。电子公文的归档办法按照《全省国税机关计算机公文处理规则(暂行)》的规定执行。

第十章 请示报告制度

十四、省局各处室、单位和各市国税局每年年末应向省局办公室报送次年全年工作计划建议。

十五、省局各处室、单位和各市国税局每年年中应按要求向省局办公室报送半年工作总结,年末报送全年工作总结。省局组织开展的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工作结束后,有关处室、单位要及时向省局办公室报送单项工作总结。

十六、保证政令畅通,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及问题,各市国税局要及时向省局请示、报告,不得延误。

十七、省局各处室、单位请示局领导作出决定的事项实行签报制度。涉及两个以上处室、单位的事项,由主办处室、单位商有关处室、单位后报主办处室、单位分管局领导签批。分管局领导批示要求征求其他局领导意见的,主办处室、单位呈送有关局领导签批意见。需提报局长签批的事项,由分管局领导提出意见报局长签批。

十八、认真落实政务值班制度、紧急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和

应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类应急管理预案,及时向上级报告紧急重大情况,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第十一章 工作纪律

十九、省局各处室、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严格遵守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十、省局工作人员必须坚决执行省局的决定,有不同意见可在省局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作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代表省局发表讲话或文章,以个人名义发表涉及省局重大事项的讲话或文章,须事先报经省局领导同意。

十一、省局领导参加国家税务总局、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或者有关部门召开的会议,以及出席重大社会活动,由局长统一协调安排,办公室通知。省局各处室、单位接到涉及省局领导参加活动的通知,应提前转至办公室,办公室请示局长统一安排。省局领导外出,应提前通知办公室。

十二、省局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局长出国、到省外出差或休假等,按规定程序向税务总局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报告。副局长、纪检组长及总师出国、出差或休假等,应当经局长批准,由省局办公室通报其他局领导。省局机关各处室、单位、各市局主要负责人出国、出差或休假等,应经局长批准;— 14 —

其他处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出差或休假等,应按规定程序报分管局领导批准。出差费用报销要严格执行省局机关差旅费管理制度和办法。省局机关考勤情况纳入公务员考核。

十三、省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总局和省局有关保密、安全、外事等方面的规定,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因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

十四、涉及省局领导的对外宣传报道要严格按程序进行。省局领导出席局内外会议、活动,到基层调研的宣传报道,以省局领导名义公开发表的文章,以及其他涉及省局领导重要活动、讲话的稿件,涉及重要税收政策发布、调整,全省国税收入情况以及涉税大要案等稿件,应由办公室审核报省局领导批准送有关新闻媒体刊发,省局各处室、单位不得擅自发布。未经省局领导批准,不得以个人名义对外发表与工作有关的数字和内容的文章。

未经办公室审核并报省局领导同意,任何处室、单位不得以省局名义自行或与其他单位、个人联合制作、出版、发行税收宣传品,不得向国税系统和纳税人推荐各类税收宣传品。

第十二章 廉政和作风建设

十五、省局各处室、单位和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

十六、省局各处室、单位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认真负责地按程序和时限办理,不符合规定的事项不得办理。对推诿扯皮、拖延及失职、渎职行为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以及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省局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服从和执行上级工作安排,增强服务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省局要加强督查督办,督办结果纳入工作绩效管理,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

十七、省局各处室、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省局各处室、单位举办培训班、开展各类检查和调查,须按要求向主管处室报送计划。经主管处室统筹报局长办公会议或局务会议研究同意后,按规定实施。安排非常规性的检查、评估和调查事项应当经过省局主要负责人同意。各类检查、评估和调查事项应当合理安排,避免出现重复与交叉。

十八、省局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建设节约型机关。严格执行住房、办公用房、车辆配备等方面的规定,严格控制差旅费、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类会议、论坛、庆典等活动。规范公务接待工作,不得违反规定用公款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纳税人和下级税务机关的礼品和宴请。

十九、省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廉政规定,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领导干— 16 —

部要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不得违反规定干预或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

十、省局领导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到基层考察调研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下级国税机关接待人员不到车站、高速路口及辖区分界处迎送;住宿应安排在当地政府指定的接待宾馆或者内部招待所、培训中心;就餐应安排工作餐或自助餐。不接收任何礼品、礼金和土特产。

十一、省局领导一般不参加各市国税局及各基层单位召开的会议、礼仪和事务活动,不为此类活动签发贺信、贺电或题词、题名。

十二、省局各直属单位适用本规则。七

十三、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013年9月25日

第三篇:山西省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山西省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12-02-17

根据全国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为确保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积极开展,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依托,以风险分析和纳税评估为重点,以完善运行机制和人才队伍为保障,努力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机构稳定职能转换的原则。在现有组织框架下,调整和转换现有税源管理科(股)的管理职能,优化资源配置,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

(二)坚持基于信息化的原则。适应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税收管理带来的深刻变化,加强征管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切实为税源专业化管理提供依托和支撑。

(三)坚持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税收规模、行业及其风险发生特征,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等基础管理实行属地管理的前提下,将税源专业化管理职责在不同层级、部门间进行合理划分,创新管理方式,探索管理规律,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坚持“一体化”工作制度原则。按照总局和省局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一体化工作制度要求,统筹指导和协调税源专业化管理各项工作,推动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工作目标

(一)建立风险目标规划、征管信息管理、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应对、过程监控和绩效考评等为主要环节和顺序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流程。

(二)构建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衔接有序、运转顺畅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岗责体系。

(三)建立全省统一的风险管理应用平台。

(四)逐步建立与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试点单位税收分析人员要占税收管理人员数量的10%以上,从事纳税评估的人员要占税收管理员数量的30%以上。

(五)纳税遵从度得到较大提高。风险应对(纳税评估、稽查)收入占年税收任务的3%以上。

四、工作内容

(一)实施税源科学分类。按照“规模+行业”及其风险发生规律进行分类。首先,按规模大小分为重点税源、中小税源和个体工商户三类;其次,根据当地税源结构和行业分布状况,对同一管理层级的纳税人可再按行业进行分类。税源分类,总体上要体现有利于筛选、查找风险群体、风险行业、具体风险纳税人的要求。

(二)合理划分税源管理职责

税源管理职责分为税源专业化管理职责和税收基础管理职责两大类。

1、税源专业化管理职责

(1)制定风险目标规划:指各级国税机关对一定时期内税源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阶段重点、方针策略、主要措施、实施步骤等做出的具有系统性、全局性的谋划。主要包括:

A、编制中长期战略规划;

B、及各阶段重点工作安排。

(2)征管信息管理:指税务机关对税收数据信息的采集、筛选、量化、归集以及加工、分析、共享、传递、交换等工作。主要包括:

A、综合税收数据信息管理,包括与税收相关的区域、产业、行业等宏观经济部门税收数据信息管理等;

B、征管基础数据信息管理,包括纳税人身份、户籍、普通发票等方面的税收数据信息管理;

C、增值税数据信息管理,包括增值税抵扣凭证、行业管理等方面的税收数据信息管理;

D、消费税数据信息管理,包括消费税应税产品(应税行为)、行业管理等方面的税收数据信息管理;

E、所得税数据信息管理,包括行业、地区分布、总分支机构、关联交易等方面的税收数据信息管理;

F、大企业和国际税收数据信息管理,包括大企业集团架构、大企业和涉外企业经营、跨国交易、关联交易、居民企业对外支付、非居民企业等方面的税收数据情报管理;

G、出口退税数据信息管理,包括进出口报关、外汇核销等方面的税收数据信息管理;

H、税务稽查数据信息管理,包括举报、涉税违法违章、案件调查等方面的税收数据信息管理;

I、其他税收数据信息管理。

(3)风险分析识别:指根据风险发生的规律,通过确定风险特征指标和建立风险特征指标库,研究、开发风险分析数据模型、工具,开展各类税收风险分析,对风险数据信息进行扫描、分析和筛选,找出遵从风险易发生的领域、环节和纳税人群体。主要包括:

A、经济税收风险分析:根据经济与税收的相关关系,开展区域、产业、行业等经济税收偏离度的税收风险分析;开展税收收入与政策相关的风险因素分析;

B、综合税收风险分析:开展跨税种、跨专业的税收遵从风险分析和税收管理风险分析;

C、大企业(重点税源)风险分析:针对大企业(重点税源)的税收遵从行为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险分析识别;

D、行业税收风险分析:按照相同行业纳税人税收风险发生规律的趋同性或相似性等特点,开展分行业的税收风险分析识别;

E、税种风险分析:根据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等税种特点,深入分析识别增值税、消费税、车购税、企业所得税管理中的风险领域、环节和风险纳税人群体;

F、征管基础类风险分析:根据纳税人基本情况变化、发票使用等方面的税收遵从行为特点,开展征管基础环节的税收风险分析识别;

G、出口退税风险分析:根据出口退税环节纳税人税收遵从行为特点,深入分析识别出口退税管理中的风险领域、环节和风险纳税人群体;

H、国际税收风险分析:根据跨国交易纳税人税收遵从行为特点,深入分析跨国交易税收管理中的风险领域、环节和风险纳税人群体;

I、稽查案例风险分析:根据一段时期税务稽查案例的综合统计分析和样本典型分析,识别纳税人遵从风险发生的规律性和动态趋势;

J、其他税收风险分析。

(4)风险等级排序:指根据风险分析识别成果,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估值计算,评定纳税人风险等级。主要包括:

A、风险等级排序规则的制定和改进;

B、特殊情况下纳税人风险等级的调整;

C、风险应对对象的优先排序。

(5)风险应对管理:指税务机关内部强化联动,做好风险应对的总体规划、分层级、分部门风险应对的工作计划安排和任务分配,为有效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提供专业支持。主要包括:

A、研究不同时期主要税收风险的应对工作规划;

B、探究设计特定风险应对的有效方法和针对性措施;

C、收集编制风险应对操作模版、指南;

D、风险应对任务分配、跟踪和反馈。

(6)风险应对实施:指税务机关在风险分析识别和等级排序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配置征管资源,采取提醒、申报初步审核评定、案头审核评定、实地审核评定、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各种应对措施,消除税收风险,提高纳税遵从度的过程。主要包括:

A、高风险纳税人的风险应对;

B、大企业(重点税源)的风险应对;

C、分行业风险应对;

D、分税种风险应对;

E、征管基础环节风险应对;

F、出口退税风险应对;

G、国际税收风险应对;

H、其他特殊类型的风险应对。

(7)过程监控:风险管理过程监控,指税务机关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及时纠正风险管理的具体运行与风险管理总体目标之间的偏差。

(8)风险绩效评估:指税务机关对风险过程的各主要环节做出的评价,并从税法遵从度和征管成本效益两方面对风险管理质量和效率做出评判,促进风险管理持续改进。

2、税收基础管理职责

(1)征管基础管理

A、户籍管理:清理漏征漏管户,开展税务登记事项的调查核实,注销管理,非正常户管理,掌握纳税人户籍变化情况等;

B、发票管理:对纳税人使用发票情况进行日常管理和检查,督导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要求安装和使用税控装置等;

C、定额管理:依托计算机定额核定系统,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定额管理;

D、调查核实:调查核实纳税人减、免、缓、抵、退税及核定、认定申请等涉税事项;

E、欠税管理:掌握纳税人欠税及其资产处理等情况,依法实施欠税清理;

F、任务执行:告知纳税人涉税相关事项,执行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做出的处理、处罚等决定;

G、催报催缴:督促纳税人按时办理纳税申报、足额缴纳税款、报送其他涉税资料和信息等;

H、宣传辅导:向纳税人宣传辅导税收政策、法规,解答纳税人提出的涉税问题;

I、档案管理:整理、更新和存储纳税人涉税信息资料,建立纳税人分户档案等。

(2)税种基础管理

A、增值税基础管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防伪税控最大开票限额行政许可,增值税优惠资格认定管理,增值税抵扣凭证管理等;

B、消费税基础管理:外购已税消费品税款抵扣管理,消费税优惠资格认定管理等;

C、所得税基础管理: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及调整,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台账维护管理、预缴管理、汇算清缴基础事项审核、所得税相关事项的调查、核查。

(3)税收法制基础管理

A、纳税人违法违章行为登记;

B、责成提供纳税担保;

C、执行税收保全措施;

D、执行税收强制措施等。

(4)大企业(重点税源)基础管理

(5)出口退税基础管理

A、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管理;

B、出口退税证明管理;

C、退(免)税申报、审核、审批;

D、疑点处理、函调管理;

E、出口退(免)税档案管理等。

(6)国际税收基础管理

A、跨国税源日常管理;

B、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等。

(三)税源管理职责层级分工

1、省、市局职能

省、市局现行机构设置不变,主要负责制定税收风险管理战略规划,进行税收风险分析、排序,统一下发风险应对任务,组织全系统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对下级国税机关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等。具体模式是:在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一体化制度领导组领导下,由征管科技部门牵头、各业务部门参加,开展各类风险分析,大企业、稽查局、国际税务直接实施风险应对。

(1)征管和科技发展处职责

A、汇总各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规划,制定全系统风险管理目标规划;

B、制定涉税信息采集口径、标准及规程;

C、税收数据信息管理以及征管基础数据信息采集与管理;

D、归集、整理、维护各类风险特征指标;

E、征管基础类风险特征指标设置和维护;

F、研究征管基础类税收风险应对的方法和措施;

G、研究、开发风险分析数据模型、工具,研究收集发布风险应对操作模版、指南;

H、征管基础类风险分析;

I、税收风险分析结果的汇总,风险排序规则的制定和完善;

J、统一组织下发各类风险应对任务;

K、对风险管理进行过程监控和绩效考核。

(2)政策法规处职责

A、制定本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规划;

B、税收政策效应分析。

(3)货物和劳务税处职责

A、制定本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规划;

B、增值税、消费税、车购税类信息采集与风险特征指标设置;

C、增值税、消费税、车购税分税种、分行业税收风险分析识别;

D、研究、提供增值税、消费税、车购税类风险分析数据模型、工具,研究收集增值税、消费税、车购税类风险应对操作模版;

E、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增值税、消费税、车购税等专题风险应对。

(4)进出口税收管理处职责

A、制定本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规划;

B、出口退税类信息采集与风险特征指标设置;

C、出口退税类分行业税收风险分析识别;

D、研究、提供出口退税类风险分析数据模型、工具,研究收集出口退税类风险应对操作模版;

E、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进出口税收方面专题风险应对。

(5)所得税处职责

A、制定本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计划;

B、企业所得税信息采集与风险特征指标设置;

C、企业所得税税种、行业税收风险分析;

D、研究、提供所得税类风险分析数据模型、工具,研究收集所得税类风险应对操作模版;

E、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所得税方面专题风险应对。

(6)收入规划核算处职责

A、制定本部门风险管理具体工作规划;

B、对税收相关区域、产业、行业等宏观经济部门税收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

C、经济税收偏离度分析;

D、重点税源风险分析。

(7)国际税务管理处职责

A、制定本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规划;

B、开展国际税收信息情报交换;

C、国际税收类信息采集与风险特征指标设置;

D、国际税收风险分析识别;

E、组织实施反避税调查。

(8)大企业税收管理处职责

A、制定本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规划;

B、大企业税收信息采集与风险特征指标设置

C、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识别;

D、对大企业直接实施风险应对。

(9)信息中心职责

A、税收数据信息情报的存储、整理;

B、提取、传递相关涉税信息,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10)稽查局职责

A、制定本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规划;

B、稽查案件综合分析、典型案例微观风险分析;

C、直接开展风险应对。

各市国税局结合实际,可以成立专门的纳税评估团队,直接开展重点税源纳税评估。

2、县(市、区)局职能

县(市、区)局机关通过转变各部门管理职能实现管理实体化,主要从事风险应对工作。具体模式是:在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一体化制度领导组领导下,征管部门牵头,负责风险分析、汇总、排序、应对任务的整合下达和绩效考核;办税服务厅和税收管理员分别负责申报、财务信息及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工作;一个或两个税源管理科(股)专门从事纳税评估工作,其他税源管理科(股)专门从事税收基础管理。

(1)征收管理科(股)职责

A、根据省市局风险管理规划,制定本级实施方案;

B、组织本级税收数据信息采集工作,整合上级发布的数据信息;

C、牵头开展本级风险分析;

D、对上级发布的征管基础类风险分析结果进行整合筛选和细化分析;

E、建立本级风险指标体系、风险分析模型和应对指南、模版等;

F、组织开展和直接承担部分征管基础类风险应对;

G、对上级下发的风险应对任务统筹实施及反馈;

H、对本级风险管理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四篇:山西省BJ市国家税务局副科级职务竞争上岗工作实施方案

山西省BJ市国家税务局副科级职务竞争上岗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副科级职务竞争上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山西省人事厅《关于山西省省级党政群机关领导、非领导职务设置的意见》以及省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局实际,制定BJ市国家税务局副科级职务竞争上岗工作实施方案。(副科级职务包括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具体职务职数由党组最后确定拟任人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德才兼备为标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坚持个人意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按照工作需要、群众参与、综合考评、组织决定的要求,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促进国税事业更好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党管干部的原则;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民主集中制、依法办事的原则;结构优化、人尽其才的原则。

三、竞争上岗副科级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人员范围:

各单位1962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1994年12月31日(国税机构成立)前参加工作,2011年12月31日以后在职在编干部。

四、基本条件和资格

根据市委组织部《BJ市直部门科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暂行办法》的规定,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为市区正式在编公务员,除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㈠竞争上岗副科级职务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公开、择优和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㈡任职条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应达到相应的任职标准,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国家公务员考核中连续3年以上被评定为称职以上等次,并且具备任职资格、条件的方可竞争上岗。

㈢基本任职资格:

1994年底前参加国税工作,连续工龄满16年及其以上,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任科员职务满14年以上(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以任职文件为准)。

以上科员职务包括担任股(科、所)长正、副职务及只担任科员职务。

五、选拔程序

竞争上岗工作,严格遵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山西省省级党政群机关领导、非领导职务设置的意见》等有关规定执行,并严格按照下列程序组织实施。㈠市局公布下达副科级职务职数以及竞争上岗资格和条件;

㈡市局资格审查,公布符合竞争上岗副科级职务人选名单;

㈢进行民主推荐及测评。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民主推荐测评会,对经过资格审查的参加副科级职位报名的人选进行推荐测评。计分方式为,以市区各区分局、市局机关各科室为单位分别进行,把参与竞争人员民主推荐情况折合成分值,满分为100分,按30%计入总分。具体折算方法为,民主推荐及测评分A、B、C票。A票为市局领导,权重为35%,推荐及测评对象为所有经审核符合报名条件的人选;B票为参加竞争人选所在的市区各分局、科(室、中心)的科级以上人员(含非领导职务),权重为30%;C票为被测评人所在的市区各分局、科(室、中心)其他在职干部职工,权重为35%(被测评人所在单位或部门没有其他一般干部的,其C票所占分数并入B票计算,权重为65%)。为确保民主推荐及测评的公开公平公正,各单位(部门)在组织推荐及测评时必须有市局竞争上岗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派的两名工

作人员在场方可进行,推荐测评结束后,各单位(部门)必须将推荐测评表及组织进行民主推荐测评的视频或图片(连续且不少于八张)与推荐测评表密封后加盖公章由市局竞争上岗领导小组办公室两名工作人员签名后一并上报市局竞争上岗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公开拆封、统计数据。

㈣组织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答辩,其中笔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内容主要为税收业务知识、公共知识等,笔试成绩占百分制量化分的40分;面试答辩由市局职务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实施,面试考官由13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市局党组成员全部参加面试组,其余人员必须由人事1人、监察1人、处室代表1人、群众代表1人、外聘专家(不少于5人)等组成,主要考察需竞争上岗职务人员的政治态度、领导能力、政策业务水平、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答辩成绩满分100分,占百分制量化分的30分,打分规则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剩余合计分数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人选可以选择参加笔试或者直接进入面试答辩,选择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答辩的,面试答辩分为两个部分:演讲得分及答辩得分,以上人员需撰写一篇能够反映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演讲稿,其演讲成绩、答辩成绩分别为40分、30分。㈤组织考核考察,提出拟竞争上岗人选名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以上百分制的得分加上加分因素得分,合计后即为参加竞争者的实际总得分,按照排名顺序,取前20名进入组织考察;

㈥党组讨论决定;

㈦公示;

㈧正式任命。

六、具体实施办法

职务竞争上岗工作以量化考核方式为主,实行百分制+加分因素的考核办法,具体依照个人的工龄、考试成绩、面试答辩成绩、民主推荐、所受奖励、考核、日常工作表现、加分因素等综合情况,经市局职务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评议研究后,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报市局党组审批。

㈠竞争上岗副科级职务的加分因素:

为体现工作成绩、工作资历,同时鼓励争先创优、褒扬先进,对下列情形的给予加分,在推荐测评、笔试、面试、答辩环节百分制基础上实行累加计算:

1、工龄分最高为15分,每个工龄0.5分;

2、学历分最高为13分,其中大专4分、具有本科学历同时取得学士学位的7分(只取得学历或学位的5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同时取得硕士学位的10分(只取得学历或学位的8分)、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同时取得博士学位的13分(只取得学历或学位的11分),此项加分以人事档案记载的国家承认学历的最高学历、学位为准,不可累积加分;

3、1995年(国税机构成立时间,下同)以来公务员考核每获得嘉奖一次的加1分、记三等功一次加3分、二等功一次加5分,一等功一次加7分。此项可以累加(以人事档案中的考核结果为准,一个内同时获得多次嘉奖记功的分别累加计算);

4、1995年以来曾获得市级或省局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的加3分,获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的加4分,获得国家级(国务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加5分。此项以个人等级最高的荣誉加分,不累加,县处级及以下“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表彰不加分。

5、1995年以来参加市局级以上税收业务竞赛、评比事项,获得市局级能手、标兵等称号的加2分,获得省局能手、标兵等称号的加3分,获得总局能手、标兵等称号的加4分。同一项目荣誉以最高等级为准,不同项目荣誉可以累加(如既是征管能手又是稽查能手等)。

6、参加总局、省局各类能级考试取得初级资格的加1分、中级加2分、高级加3分。

此项不分参考类别,只能选择一个项目的最高等级计分。

7、1995以来取得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包括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资格证书的加3分。此项可以累加,以参加相应执业、非执业年检记录为准;

8、1995年以来担任分局股(科、所)长正职的,从任职算起每一年加0.5分,担任股(科、所)长副职的,每一年加0.3分;市局机关科员分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在基层单位任股(科、所)长正、副职调入市局的,原任股(科、股)所长职务按照正、副股(科、股)所长任职年限分别计算加分,调入市局机关后按照调入市局时的级别计算加分,无基层股(科、所)长正、副职任职经历的从科员任职之日起一律每年加0.3分,经过基层挂职任职锻炼的从任职之日起按照所任职务级别相应计算加分);部队转业干部在部队服役期间从任副营及以上职务算起至转业止,每一年加0.5分,转业到税务后的职务按照市局文件实际任职时间、级别为准(1995年以前转业的按照转业后国税局职务任命为准,1995年以后转业的其部队副营职及以上职务加分只按照1995年到实际转业时的年限计算加分,每年加0.5分,再加上转业后市局的正式任命职务为准计算加分,以人事档案记录为准)。

9、市局党组考核加分5分,市局党组对被考核人员的政治觉悟、政策业务水平、工作实绩、履职能力、精神状态等综合评分,集体研究或以票决方式给予恰当的得分,被考核人最终得分应在3-5分之间,低于3分或高于5分均为废票;

以上加分因素截至2011年12月31日。由参加竞争上岗者本人填写《**市国家税务局职务 竞争上岗加分审批表》并附相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上报市局职务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局职务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与本人人事档案所记录的内容进行核对、审定后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竞争上岗副科级职务人员的总得分为百分制量化分+符合条件的加分因素,按照得分高低排序,以1:2的比例取前20名进入组织考核考察交市局党组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后予以公示,公示期满正式任命(首期拿出10个副科级职位)。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竞争上岗职务:

⒈截止2011年12月仍在处分期或已立案但尚未结案的;

⒉政治素质差、政策业务水平较低,劳动纪律涣散,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低,完成任务较差的;

⒊1995年以来在国家公务员考核中曾被评定为不称职等次的;

⒋1995年以来累计旷工超过10天以上,或事假累计超过1个月以上,或病假累计超过6个月以上的。

六、其他

㈠副科级职务竞争上岗工作在市局党组领导下实施,市局副科级职务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不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组成,市局副科级职务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

组长:局长***

副组长:副局长******

成员:人事、监察等负责人

市局副科级职务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兼)

副主任:

办公室成员:从人事、监察、党办等部门中挑选3-5名群众基础好、人品佳、能秉公办事且不参加职务竞争上岗的同志具体负责统计、核对、审验等工作。

㈡市局在职务竞争上岗工作中,将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规定程序和量化考核标准,注重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平时工作表现等各项综合指标,打

破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的一贯做法,使有工作能力,实绩突出,平时表现良好的同志得到竞争上岗的机会,真正体现“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不干事的人被淘汰,干坏事的人被除名”的选人用人机制。为盘活用人机制、大胆启用有为人才,此次职务竞争上岗工作完成后,市局除任命一批副科级领导职务外,对任命非领导职务的同志中,将在领导职位空缺时,适时选拔部分德才兼备的同志任命为领导职务,发挥他们的专长。

㈢时间安排:副科级职务竞争上岗工作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启动,至3 月10日结束。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2012年 1月1 日,启动竞争上岗工作;

2012年1月 10日,市局副科级竞争上岗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公布符合竞争上岗副科级职务人选名单;

2012年1月20日前,进行民主推荐测评;

2012年1月25日至2月10日,笔试、面试答辩。

2012年2月15日,组织考核,由市局副科级职务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评议,综合评议结果和个人得分情况,提出拟竞争上岗人选名单;

2012年3月1日,市局党组讨论决定;

2012年3月10 日,公示、任命。

第五篇:3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增值税纳税评估办法

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增值税纳税评估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强化税源监控,提高增值税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和《山西省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增值税纳税评估是指国税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资料及其它征管信息,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纳税人纳税情况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的综合评价。是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工作方法,包括确定评估对象、评估分析、约谈举证、实地核查、评估处理五个步骤。

第三条 增值税纳税评估分为行业专项评估和日常个案评估,范围为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以外的增值税纳税人。

第四条 各级国家税务局流转税管理部门负责对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管理考核。省、市国家税务局流转税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全省或本地区的纳税评估指标和评估指标的参数值。县(市、区)国家税务局流转税管理部门负责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纳税评估具体工作由税源管理部门承担。县(市、区)国家税务局要结合实际,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纳税评估运行机制。

第二章 确定评估对象

第五条 评估对象的确定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利用综合征管系统的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第六条 确定评估对象的信息来源包括:

(一)综合征管系统中增值税纳税申报情况及其他征管情况经计算机初审后生成的异常信息;

(二)日常监控管理中存在异常情况的纳税人信息;

(三)上级税务机关发布的纳税评估信息。

第七条 省、市国家税务局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负责按行业确定专项纳税评估对象,县(市、区)国家税务局根据日常管理所掌握的信息按企业确定个案纳税评估对象。纳税评估对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取消,因特殊原因确需终止评估的,应按不同级次确定的纳税评估对象,报各级分管局长批准。

第三章 评估分析

第八条 评估分析是评估人员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运用比较分析、指标测算等方法,对纳税评估对象纳税申报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分析,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的过程。

第九条 审核分析过程中,根据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资料,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计算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对纳税人税负异常及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变动的原因作出初步判断。

第十条 审核分析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地可根据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选用或增减部分指标进行分析。

(一)税负率分析;

(二)应税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配比分析;

(三)进项税额变动率与抵扣项目变动率配比分析;

(四)销售毛利率变动与税负率变动配比分析;

(五)单位电力(动力)占销售额比率分析;

(六)单位运费占销售额比率分析。

第十一条 评估分析环节的人员对评估内容审核分析后,应将审核分析的详细情况列入《纳税评估工作底稿》,并依据审核分析结果,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未发现问题或疑点全部被排除的,直接转评估处理环节;

(二)存在偷骗税或有虚开、接受虚开发票现象的,直接转评估处理环节;

(三)明显存在税负异常或申报应纳税额小于评估分析的应纳税额,直接转实地核查环节;

(四)存在其他疑点的,直接转入约谈举证环节。

第四章 约谈举证

第十二条 约谈举证是评估人员在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对存在的疑点问题,要求纳税人到国税机关约谈并以书面形式举证说明的过程。

第十三条 约谈举证前,应向纳税人发出《税务约谈通知书》,将约谈时间、地点、内容、被约谈人等事项通知纳税人。被约谈人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接受约谈的,可书面委托他人,也可说明情况,经国税机关同意后延期。约谈地点在国税机关。

第十四条 约谈应由两名以上税务人员进行,由专人作好记录,可要求纳税人对评估分析出的疑点问题说明举证,并允许进行自查自纠,纳税人自查、举证的期限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

第十五条 约谈举证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应直接转入实地核查环节。

(一)不接受约谈;

(二)不能举证说明疑点问题的;

(三)对评估出的疑点问题自查自纠不彻底的。

第五章 实地核查

第十六条 实施核查是税务人员根据纳税评估中发现的疑点问题按照日常检查的要求,对纳税人生产经营、会计核算及纳税情况实地检查的过程。

第十七条 对纳税人实地核查时,税务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应围绕疑点问题或线索进行实地核查,并客观记载疑点或线索的查证落实情况。

第十八条 实地核查结束后,税务人员应将核查情况及处理建议书面记载,连同相关取证材料一并转评估处理环节。纳税人以各种方式阻挠、刁难税务人员核查的,可书面说明情况,直接转评估处理环节。

第六章 评估处理

第十九条 评估处理是指税务人员对评估分析和约谈举证、实地核查环节的资料复核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对评估对象存在的疑点和问题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

第二十条 评估处理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纳税评估的各项工作是否符合程序要求;

(二)评估分析、约谈举证和实地核查环节,对发现的疑点问题是否都进行了说明、举证、核查,拟办意见是否有不恰当之处;

(三)确定的其他复核内容。

第二十一条 对复核后的评估处理,按以下原则进行。

(一)工作程序不符合要求,资料不全,疑点问题分析说明不清或有遗漏的,应指出存在问题,退回相关材料,限期补充。

(二)疑点问题被排除,纳税人对提出的疑点问题已说明举证,并自查补缴税款的,应终结评估,将评估资料归档保管。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移送稽查部门查处

⑴ 拒绝、阻挠实地核查,刁难评估人员实地核查的;

⑵ 约谈举证后仍不能排除疑点,自查补缴税款不及时且未向税务机关说明正当理由;

⑶ 存在虚开或接受虚开发票嫌疑的;

⑷ 涉嫌偷税骗税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涉及的文书、资料立卷归档,按照《山西省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的要求办理。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西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数据质量管理办法

    山西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数据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税收征管数据集中后管理的需要,共享税收信息资源,服务税收征管工作,提高税收征管数据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办......

    市国家税务局主要工作情况汇报

    近两年来,我局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各项指示精神,紧紧团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依法治税......

    市国家税务局主要工作情况汇报

    近两年来,我局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各项指示精神,紧紧团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依法治税......

    工作规化[范文]

    工作规化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我镇计划生育整体水平,创建优质服务镇,确保完成人口计划,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特制订200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

    工作规计划[本站推荐]

    浠水县理工中专五五普法工作计划 为了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认真落实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以适应“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

    国家税务局内控机制工作信息

    武威市国家税务局内控机制全面运行 经过市、县两级国税机关近半年的有效工作,内控机制建设的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工作目标基本实现,截止10月中旬,全市国税系统内控机制已全面运行......

    市国家税务局主要工作情况汇报5篇

    市国家税务局主要工作情况汇报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到: QQ 百度 雅虎〗〖在线字典〗 近两年来,我局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江总书记“......

    2011年省国家税务局工作要点

    2011年河南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税务总局的工作部署,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神圣使命,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