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新版课纲会计基础【第一章】第五讲讲义
本文由福州市升大培训学校内部叁考资料不得复制、翻印。本校同学可以登入福州升大模拟平台查找本套卷的参考答案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五节 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二、代理记账
(一)概念:
指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委托办理会计业务。注意:个人可以兼职会计,但不得代理记账。
(二)代理记账业务范围
1、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2、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3、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4、向税务机构提供税务资料
(三)设立代理记账机构的条件
1、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并领取由财政部统一印制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不含注册会计师事务所)2、3名以上持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专职从业人员;
3、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4、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5、有健全的代理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四)代理记账双方的义务
(五)法律责任
1、代理记账机构违反本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造成委托人会计核算混乱、损害国家和委托人利益的,承担法律责任;
2、代理记账机构对其专、兼职从业人员的业务活动承担法律责任。
3、委托人对代理记账机构在合同约定范围内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4、委托人故意向代理记账机构隐瞒真实情况要承担法律责任;
5、委托人会同代理记账机构共同提供不真实会计资料,均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课堂练习】
1、根据会计法规定,代理记账机构可以接受委托,代表委托人办理的业务事项的有()。
A、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B、登记会计账簿
C、编制财务报告 D、向税务机构提供纳税资料
2、根据《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代理记账机构可以接受委托,代表委托人办理的业务主要有()。
A、根据受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等,进行会计核算
B、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会计报表
C、定期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D、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审计报告
三、会计从业资格
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法定要求。
(一)从业证书的适用范围:
1、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2、出纳;
3、稽核;
4、资本、基金核算;
5、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
6、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
7、总账;
8、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9、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
10、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二)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
1、从业考试大纲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并公布。考试由各省(直辖市)厅、新疆建设兵团财务局、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武警后勤部、总后组织实施。
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略,但,被依法吊销从业资格证书的,吊销日起5年内不得参考;
3、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违法行为。
(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全国有效,属地管理)
1、上岗注册登记: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90日内,办理注册登记。
2、离岗备案:离开会计岗位超过6个月,应向原注册登记的管理机构备案。
3、调转登记。换单位继续从事会计工作,90日内办理调转登记。
4、变更登记:学历或学位、技术职务资格。
(四)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和特点:
对象:取得并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特点:(1)对象的针对性;(2)内容的适应性;(3)方式方法的灵活性。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1)会计理论与实务(2)财会政策法规(3)职业道德(4)其它相关。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学时要求
(1)形式:接受教培训和自学两种
(2)学时要求: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少于24小时。【课堂练习】
1、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关管理中规定,持证人员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单)的,应当办理离岗备案。
A、1年 B、6个月
C、90天
D、180天
2、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内容的有(多)。
A、上岗从事会计工作的,办理注册登记
B、离开会计工作岗位的,办理备案手续
C、持证人员调转工作单位,办理调转登记
D、会计人员变更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应办理变更登记
3、以下人员(多)可以不要求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A、兼任的N公司出纳人员
B、稽核人员
C、财产物资收发人员 D、公司会计档案管理人员
4、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属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的有(多)
A、会计理论与实务 B、财会政策法规 C、职业道德 D、其它相关。
四、会计专业职务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一)专业职务: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和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不包括总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
1、会计员:专科或中专毕业在财会岗位上工见习一年。
2、助理会计师:中专担任会计员四年;专科担任会计员二年;本科财会岗位上见习一年;硕士或双学位毕业即可。
3、会计师:专本科担任助理四年;双学位或研究生结业证书担任助理两至三年;硕士担任助理两年;博士毕业即可。
4、高级会计师:博士担任会计师两至三年,本、硕、双学位及研究生结业班担任会计师五年以上。
第二篇:2015年新版课纲会计基础【第一章】第一讲讲义
本文由福州市升大培训学校内部叁考资料不得复制、翻印。本校同学可以登入福州升大模拟平台查找本套卷的参考答案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定义:
会计法律制度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关于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法规和统一会计制度,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二、体系:
1、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1)《会计法》:会计法律制度中最高层次法律规范,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立法宗旨: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财务管理、提高
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注册会计师法》:规范注册会计师及其行为的最高准则。
2、法规:由国务院或财政部、税务总局等拟定但由国务院批准实施。条例:《总会计师条
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3、统一的会计制度:有关部委制定“制度、办法、细则、规范”
(1)部门规章:财政部制定、以“令”的形式颁布实施,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规范性文件:财政部制定、以“文件”的形式颁布实施。
【课堂练习】
1、《会计法》的立法宗旨是:
A、以立法“规范会计行为”B、通过立法“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C、通过立法“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效益”
D、通过立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单)
A、《会计法》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D、《企业会计制度》
3、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是(多)
A、《企业会计准则》B、《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D、《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4、会计法律制度指的就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二节会计管理工作体制
一、行政管理:
1、管理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1)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会计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3)审计、税务、人行、证监、保监等依照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
查。
2、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1)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并公布。
(2)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3、会计市场管理
(1)准入管理:从业资格和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取得、代理记账机构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等。
上岗注册、离岗备案、调转登记,县级管考。
(2)运行管理:财政部门进入会计市场的机构和人员执业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和检查。
(3)退出管理:对违法违规机构和个人进行处罚,情节严重吊销执业资格,强制退出会计
市场。
4、人才评价:阶梯式的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机制,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才。
5、监督检查:国务院派出机构和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是执法主体、监督检查主体.内容:行业自律情况、执业质量、信息质量
二、自律管理:
1、注册会计师协会:法人团体,属行业自律组织。
2、会计学会: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三、单位工作管理:
1、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由所在单位具体负责
(1)会计必须具有从业资格证;
(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同时具有会计师以上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2、单位负责人要组织、管理好本单位会计工作。
(1)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2)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3)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性负责。
补充:单位负责人分法人单位的负责人和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
【课堂练习】
1、根据《会计法》规定,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是(单)
A、财政部B、税务总局C、审计署D、商务部
2、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由(单)管理。
A、国务院B、财政部C、市级以上财政部门D、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3、会计市场管理包括:(多)
A、准入管理B、退出管理C、运行管理D、人才评价
4、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5、财政部门对获准进入会计市场的机构和人员是否遵守法律法规,依据相关准则、制度和
规范执行业务的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监督和检查,称为(单)
A、会计市场准入管理B、会计市场运行管理
C、会计市场退出管理D、会计市场培训管理
6、财政部门在会计人员管理中的工作职责不包括(单)
A、会计从业资格管理B、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管理
C、追究违法会计人员的刑事责任D、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
第三节 会计核算
一、总体要求:
1、核算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违
法行为。
2、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1)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完整。
(3)伪造(无中生有)、编造(篡改事实)、提供虚假会计资料(以假乱真)是违法行为。
二、会计凭证
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可以明确经济责任,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首要环节。
(一)原始凭证:经济业务发生时或完成后,由业务经办人员直接取得或者填制。
1、内容,略
2、要求:
(1)取得要求:经济业务发生时或完成后必须填制或取得,取得后必须及时送交会计部门。
(2)内容要求:从外单位取得,必须盖有填制单位公章;从个人取得,必须有出具人员签
名或盖章;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或者其指定人员的签名、盖章;对外开出,必须加盖公章。
(3)审核要求: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
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4)更正要求: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有错误的,应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
处应加盖出具单位印章;金额有错误的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开具单位应当依法开具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对于填制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法律义务,不得拒绝
【课堂练习】
1、某地方财政部门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一单位以虚假的经济事项编造了会计凭证和会计
账簿,并据此编制了财务会计报告。对此,财政部门对该单位的违法行为应认定为(多)。
A、伪造会计凭证行为B、伪造会计账簿行为
C、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行为D、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
2、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应(单)
A、拒绝接受,并报告领导,要求查明原因
B、应予以销毁,并报告领导,要求查明原因
C、予以退回,并要经办人员按规定更正、补充
D、拒绝接受,且不能让经办人员进行更正、补充
第三篇:第五讲党建讲义和习题
第五讲 农村基层党建常识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
意义:在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中,领导班子的建设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状况如何,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能否带领群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问题。
建设过程
(1)首先要选好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应该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的方针,那些热心并且能够带领群众治穷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优秀党员选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2)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和领导工作能力。培训的内容应当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知识、文化专业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常识结合起来进行。通过培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还要提高他们的领导工作能力。
(3)关心和爱护农村干部。具体来讲,应该从三个方面做工作:一是政治上关心。作为农村第一线的村级干部,他们与党政机关的干部有很大的不同。二是工作上支持。三是生活上关心。
(4)实行分类指导。一般来讲,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都存在着好、中、差,几种类型。这就要求我们们在领导班子建设上,应根据不同类型领导班子的特点,实行分类指导,而不能搞一个模式,搞一刀切。对后进支部领导班子,就应该把组织调整与思想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实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成效。
“五个好”村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活动开展好、制度建设好、作用发挥好。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0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考察学习,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位领导干部做起。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居安思危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法宝,是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章程》由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共十一章五十三条。
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
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党费,或不做党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党组织讨论决定的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具体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党的建设四个基本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坚持民主集中制。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三个方面。
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按期交给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自觉地在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中起堡垒和表率作用。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敬重、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其中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2年。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有:1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2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委员会的报告、3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4修改党的章程、5选举中央委员会、6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农村党的基层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强党性锻炼,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2)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坚持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3)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
(4)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工作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廉政制度、联系群众制度等,使领导班子建设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现在有些领导班子弱,除了个人素质的原因外,还有班子结构问题。调整和配备领导班子,关键是要选好“班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民利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从我国基本国情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需要、是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需要、有利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加快土地流转,解决农业规模问题;第二,加大政府支持,解决农业风险问题,因此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党的基层组包括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以及共青团、妇联、民兵、工会等党组织系统。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队伍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章程》由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共()
A.十一章五十三条B.十章五十四条
C.十一章五十二条D十章五十一条
2.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是指()。
A.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正规化
B.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
G.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D.革命化、正规化、知识化、专业化
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军事建设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以上都不是
5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要有()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A1名B 2名C3名D4名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 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 二年
7党组织讨论决定的问题,必须执行()原则。
A 少数服从多数B 民主集中制C领导决策制D 以上都不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具体指()。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相结合。
A.以人为本B.以德治国C.依法治国D.科技强国
3.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基本要求()。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民主集中制
4.党的领导主要是()。
A.政治领导B.经济领导C.思想领导D.组织领导
5.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A.执行党的决议B.履行党员义务
C 注意廉洁自律D 按期交给党费
6.党员在()、在社会生活、生产、工作、学习中应起先锋模范作用。
A 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B 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
D 带头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党的纪律处分有:警告、()开除党籍。
A 严重敬重B 罚款C 撤销党内职务D留党察看 8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A 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B 修改党的章程
C 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委员会的报告D 选举中央委员会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现在有些领导班子弱,除了个人素质的原因外,还有()。
A.制度建设问题B.团结协作问题
C.体制合理问题D 班子结构问题
2.调整和配备领导班子,关键是要()。
A.搞好群体结构B.管好成员C.选好“班长”D 配好副职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经济增长B.四个现代化C.可持续发展D 人民利益
4.()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解放思想D 共同富裕
二、多项选择题
1.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从我国基本国情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
A.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
B.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需要
C.是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需要
D.有利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D.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3.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
A.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的过程
B.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
C.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D.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的过程
三、判断题
1.党的纪律处分共有7种,其中对党员的处分有6种。()
2.党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的基层组织包括乡镇党委、党的基层支部和党组。()
四、简答题
1怎样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
2农村党的基层领导班子如何加强自身建设?
1.答:在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中,领导班子的建设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状况如何,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能否带领群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问题。
(1)首先要选好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应该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的方针,那些热心并且能够带领群众治穷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优秀党员选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2)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和领导工作能力。培训的内容应当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知识、文化专业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常识结合起来进行。通过培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还要提高他们的领导工作能力。
(3)关心和爱护农村干部。具体来讲,应该从三个方面做工作:一是政治上关心。作为农村第一线的村级干部,他们与党政机关的干部有很大的不同。二是工作上支持。三是生活上关心。
(4)实行分类指导。一般来讲,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都存在着好、中、差,几种类型。这就要求我们们在领导班子建设上,应根据不同类型领导班子的特点,实行分类指导,而不能搞一个模式,搞一刀切。对后进支部领导班子,就应该把组织调整与思想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实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成效。
2.答: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强党性锻炼,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2)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坚持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3)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
(4)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工作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廉政制度、联系群众制度等,使领导班子建设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饶平谢老师整理
第四篇: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及基本职能
一、会计的概述
(一)定义: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
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1、从本质上看,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计量形式: 实物计量
劳动计量
货币计量(最基本的计量形式)
(二)会计的特点:教材第2页
(三)会计的分类:(按报告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侧重于向企业关系人提供信息,侧重于信息。
管理会计——侧重于向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侧重于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核算(反映)——观念的总结
监督——过程的控制
1.核算
(1)定义:教材第3页
(2)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
计量
记录
报告
(3)会计核算所做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4)会计核算的方法:(七种)教材第4页
2.监督
(1)定义:教材第5页
(2)内容: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
3.核算与监督的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
(二)其他职能: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
控制经济活动过程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含义
~也称会计客体或会计内容,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具体而言,就是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资金运动的内容
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资金的退出
注:企业的资金运动既有一定时期内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也有一定日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衡等关系)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及会计基础
一、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1.定义:~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注:会计主体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2.意义:
(1)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2)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不对等
法律主体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企业集团,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但是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1.定义:~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注: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2.意义:教材第9-10页
(三)会计分期
1.定义:~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注:会计分期是持续经营前提的必要补充,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2.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的报告期间。包括月、季、半年。
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
我国采用公历制。
3.意义:教材第11页
(四)货币计量
二、会计基础(新增)
(一)权责发生制
(二)收付实现制
第四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定义、内容和分类
1.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第一层次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设置账
户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依据。
2.内容:(六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3.分类:
(1)按反映的会计信息不同分类:
a.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2)按资金运动的状态分类:
a.资金相对静止状态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金显著运动状态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3)按构成会计报表的不同分类:
a.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利润表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1)定义: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2)特点: a.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
b.它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财产。
c.它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d.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
(3)分类:(按流动性或变现能力的强弱)
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注:了解上述各类资产的概念。
(4)资产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资产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2.负债
(1)定义: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特点:
a.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现时义务;
b.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c.负债是企业将来要清偿的义务。
(3)分类:(按偿还期限的长短)
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注:了解上述负债的含义和包含的内容。
(4)负债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负债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c.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3.所有者权益
(1)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 = 资产 - 负债(即:净资产)
(2)特点:
a.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配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b.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负债后,剩余的财产才能分配给所有者;
c.所有者凭借所有权能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3)内容: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包括股本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即: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注: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4)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1)定义: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
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分类:
A.按其内容分类:
a.销售商品收入
b.提供劳务收入
c.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如: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
B.按经济业务主次分类: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3)特点
a.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b.收入产生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注: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要素)
c.收入的取得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
d.收入的取得能使所有者权益增加;
e.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4)收入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收入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d.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费用
(1)定义: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分类:(按是否构成产品成本)
a.产品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b.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3)特点:
a.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b.费用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c.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4)费用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费用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c.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d.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利润
(1)定义: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 = 收入-费用
(2)内容:
a.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反映的是日常活动的业绩)
b.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3)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确认依赖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二、会计计量属性(新增)
(一)构成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现值
5、公允价值
注:要求掌握这五种计量属性的概念。
(二)应用原则
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否则不允许采用。
三、会计等式
(一)第一等式(基本等式)
资产 = 权益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是设置帐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二)第二等式
利润 = 收入 - 费用
这一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四、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资产内部此增彼减
2.资产与权益同增(资产与负债同增;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增)
3.资产与权益同减(资产与负债同减;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减)
4.权益内部此增彼减(负债内部此增彼减;所有者权益内部此增彼减;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第五篇:会计基础第一章讲义
第一节 会计概念、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多选)
1.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要点总结】
(1)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
(2)货币是主要、统一计量单位,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3)会计的职能是反映(核算)和监督。
2.会计的特征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判断题)会计采用的尺度有三种: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和货币量度。
(2)为特定会计主体服务(企业、事业、机关、团体)
(3)会计工作既要提供信息,又要强化经济管理
(4)会计信息具有综合性特点(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
【例题1•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错)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多选题)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一)会计核算
1.概念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要点总结】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判断题、单选题)
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为辅,从数量上综合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
2.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多选题)
(1)确认——是指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标准的项目纳入财务报表项目的过程。
(2)计量——是指以货币为单位,将已发生的经济活动或会计事项列示在报表项目中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3)记录——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专门方法按照计量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载体上进行登记。
(4)报告——是指会计工作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例题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A.确定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B.审查经济活动是否违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C.将已经记录的经济活动内容进行计算和汇总
D.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经济信息
[答案]B[解析]选项B属于会计监督职能。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包括参与经济决策、预测经济活动、监督经济过程、考核经营业绩等方面。
(三)两者关系
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会计核算是为会计监督服务的,而会计监督则是会计核算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例题4•判断题】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后,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错)
三、会计对象(简答题)
(一)一般含义(单选题)
1.会计的对象一般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2.凡是特定主体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3.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单选题)
【例题5•单选题】会计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C)。
A.财产物资B.经济资源 C.价值运动 D.劳动耗费
(二)资金运动(多选题)
企业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即资金运用)、资金退出三个环节。因为商业企业是工业企业的供应和销售阶段,因此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资金运动。
【例题6•多选题】(2008年)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ABC)。
A.资金的投入B.资金的循环与周转C.资金的退出D.资金的消耗
【例题7•单选题】下面关于会计对象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B.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C.企业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D.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四、会计目标
(一)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要点总结】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2.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3.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内部经营管理者。
【例题9•多选题】财务会计目标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借以反映企业的(BCD)。
A.成本费用B.经营成果C.财务状况D.现金流量
(二)会计的作用
1.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2.提高经济效益;3.维护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秩序;
五、会计的分类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多选题)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核算的3个环节)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要点总结】
1.基本假设也称为基本前提;2.是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3.设定的是时间和空间范围;4.四项假设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主体
1.概念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重要前提。
【要点总结】
(1)会计主体是特定的单位或组织;(2)确定空间范围;
(3)会计主体是重要前提(会计基本假设是基本前提)。
2.几个问题
(1)会计主体的范围(多选题)只要能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都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不能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比如人事部门、行政部门等则不是会计主体。
(2)明确会计主体的意义(判断题)
①划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②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立场。③识别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单选题、判断题)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总结】会计主体可大可小,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由会计主体引申出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现行会计处理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上的,否则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
(三)会计分期(由持续经营引申出来)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要点总结】
(1)按照公历时间划分(2)会计期间分为、半、季度和月度(3)半、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要点总结】
1.我国的会计核算可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
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判断题)3.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告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判断题)
4.货币计量基本前提隐含了币值稳定不变的假设,通货膨胀严重的话应该采用通货膨胀会计进行调整。(选择题)5.货币计量缺陷,通过财务报告附注等反映的非货币指标弥补。(战略、品牌、信誉、位置、技术开发能力等)总结:四项假设的关系为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会计主体确认的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的是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必要手段。
二、会计核算基础(产生原因: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基础,是指企业以取得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
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收入的归属期间应该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间应该是费用所服务的期间。
【要点总结】
1.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要求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3.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单选)
4.权责发生制的缺陷(报表好看,账上没钱,通过现金流量表弥补)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凡是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反之,凡本期还没有以现款收到的收入和没有以现款支付的费用,即使归属于本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1.区别
区别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别称应计制应付制
收入确认时间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实际收到的现款期间
费用确认时间费用所服务的期间实际现款付出的期间
科目存在预提和待摊不存在预提待摊
适用范围企业、非营利组织等 行政、事业单位等
侧重点侧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盈亏计算准确 侧重现金流量表,盈亏计算不准确
复杂程度复杂 简单
【例题16•判断题】某企业12月与A公司签订了一份明年的供货合同,会计部门应依据该份合同核算当年收益。(×)
【例题17•实务题】某企业1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用银行存款预付明年财产保险费7200元。
(2)通过银行收到上月销货款60 000元。
(3)销售商品18 000元,货款尚未收到。(4)收到购货单位预付货款30 000元,存入银行。(5)计算本月水电费共1 800元,因资金周转困难,暂未支付。(6)销售产品40 000元,款已存入银行。(7)支付上月份房租费1 500元。(8)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份广告费2 000元。(9)计算本月份固定资产折旧费3 000元。(10)预提本月份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600元。要求: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计算12月份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正确答案』(1)权责发生制下: 收入=18 000(3)+40 000(6)=58 000(元)费用=1 800(5)+2 000(8)+3 000(9)+600(10)=7 400(元)利润=58 000-7 400=50 600(元)(2)收付实现制下: 收入=60 000(2)+30 000(4)+40 000(6)=130 000(元)费用=7 200(1)+1 500(7)+2 000(8)=10 700(元)利润=130 000-10 700=119 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