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四有第4稿”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四有”
云南省罗平县阿岗第二中学
李光艳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主阵地,如何最大限度地创造接近现实的语言环境,把“听、说、读、写、用”等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中学生学英语的能力和教学质量呢?那就是“四有”课堂,即:有目标、有精讲、有互动、有训练。如何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把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四有”课堂来实现呢?笔者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做法。关键词: 英语教学 “四有”课堂
实现
当前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许多学生三年初中读完后,还是没能记住几个单词,知识面狭窄,根本开不了口说英语、用英语。这主要是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手段落后,英语教学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课堂上、课后,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机会不多;学习也不够主动积极,兴趣不浓厚,不够活跃。教师组织教学仍是传统的“讲解—翻译—朗读—做题”。并且课堂上基本使用汉语,以中考为指挥棒,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实际上,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时代要求今日的中学英语要与时俱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改革和创新呢?
作为一名从教十多年的英语教师,我认为应在英语课堂中实现“四有”,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目标、有精讲、有互动、有训练的新型课堂教学 模式。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把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四有”课堂来实现呢?笔者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做法。
一、有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针。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一节课质量好坏的标准。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特点、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农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知识水平,通过教学目标分步细化的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首先根据整册课本制定一个总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总目标和各单元的内容特点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课时目标,最后按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实施课时教学目标。把一个大的教学目标分解到具体的每一课时,通过课时教学目标实现单元目标,从而实现该册课本的总目标。如: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我制定的总体目标是: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爱好,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灵活开发,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生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留意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英语知识的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现在 进行时,掌握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掌握五种基本句型;掌握450多个单词或短语的运用;掌握像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 I sometimes go to the beach.一样的常用的60多句交际用语(每个单元的target language)。具体如本册第2单元 What’s the matter? 的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使用英语询问病情并用英语进行回答,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本单元需5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和生活实际确定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以生词的听说读写为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以句型和对话的听说练为教学目标;第三课时,以语法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为教学目标;第四课时,以根据单元知识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为教学目标;第五课时,以巩固和应用知识为教学目标。这样,我把这单元教学目标分解到具体的课时中并给予实施。有了这些整体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指针,教学中师生将不再茫然,教学目的更容易实现。
二、有精讲
——精讲有度是方法。
目标明确之后,紧接着要做的当然是如何实现的事。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讲解,教学是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 展。但授课教师要做到精讲有度,让学生有动手动脑的学习空间。对于英语课堂教学来说,就是有度地精讲。也就是教师讲解要精而少。教师的讲一定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力求做到语言精练、表达精准、文辞精美、展示精华,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增长学生的才干,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快速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延伸。授课教师的精讲可以从七方面来考虑。一讲方法技巧,即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讲重点,即重点内容重点讲;三讲难点,即难点内容分解讲,使学生对疑难问题有“柳暗花明”之感;四讲关键,即关键内容反复讲,使学生理解深、掌握透、用得活,避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能力;五讲联系点,即联系点联系讲,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六讲易混点,即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准确讲;七讲易错点,即学生经常出错的知识点要对比讲,增强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教师的讲授就会变得苍白无力。授课教师可以把精讲放在生词、短语、易混词、重点句型和语法的学习以及应用上。如:在对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2单元 What’s the matter?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精讲分别在第一课时:10—15分钟,对生词的读和记忆进行讲授;第三课时:15—25分钟,对语法和知识点做出讲解;第五课时: 15—25分钟,对知识点在练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讲解的时间不宜过长,并且在讲的同时还应伴随相应知识的练习,做到讲中有练、练中配讲、讲练结合。
三、有互动
——互动有效是途径。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新课程强调,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课堂上的教与学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实现的,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往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使师生智慧在互动中增值。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怎样做才能互动有效呢?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互动有很大的空间,也有很多的方法和途径。但引发互动的核心就在于教师能科学地设计课堂问题。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力求做到科学性、可直接性、导向性、新奇性、联系性、启发性、适宜性评价性的有机统一。有效的互动要把握以下原则:
1、根据单元内容和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互动的话题,2、互动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材内容潜移到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循序渐进地进行,对生词的互动可采用:跟我读—仿我读—自己读—大家读的方式;
4、互动的方式要灵活多变。在对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2单元 What’s the matter?笔者这样设计互动话题:根据该单元询问病情的交际主题,结合各种病情的不同特点,让学生扮演各种病况来练习对话。这样,把书本上的知识融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玩乐中进行了互动,提高了英语交际的水平。同时,教师能从与现实的交流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及时生成动态的课程资源,使教学过 程超越预设的制约,体现生成的意义,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情趣。
四、有训练
——训练到位是目的。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为了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交际,也是为了在考试时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考试目标和考题特点,结合教学重点设计有效的练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目标性,在设计训练题目是要做到以下五点:第一,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强化,以增强课堂训练针对性和实效性,训练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好是历年中考和期末的精选题目;第二,课堂练习的设计要体现多元化的训练方式,使显示的听、说、读、写、思、议与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训练;第三,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要难易适中,以保证不同层次的显示均有适合自己的课堂练习;第四,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兼顾基础性、实践性、科学性、灵活性和综合性,既有利于显示的考试,又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培养和训练。第五,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重知识的有机整合,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生活世界的联系,才能增长学生的智慧、“活化”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做,还要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浅出,找到每一种考题的题眼。这就要求我们讲练结合,精讲有度。总之,“四有”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创造最大限度接近现实的语言环境,把“听、说、读、写、用”等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中学生学英语的能力,来提高教学质量。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四有”,既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也不能虎头蛇尾、避重就轻,让单元教学目标无法在课时教学中实现。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侧重某一方面来实施教学目标,真正做到课时教学目标是指针,精讲有度是方法,互动有效是途径,训练到位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向45分钟要成绩、要效率,才能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课程目标》的第二部分。
2、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教案》八年级上册。
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教材。
4、罗平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意见。
个人简介:李光艳,男,汉族,1976年4月5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96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初中英语教学19年,履职中学一级教师8年,现计划晋升副高级职称,敬请曲靖师院学报编辑部老师帮我这篇论文给予指导修改作为晋级使用。并希望在2015年内定稿为谢谢。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云南省罗平县阿岗第二中 邮政编码:655816QQ信箱:2542075607.com
第二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用户名:okjxf 作者:姜晓峰
现代课程理论和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能力发展是核心,知识、文化积累是基础,情感态度养成是灵魂,是保证能力发展和知识、文化积累的必要条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课程目标,都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提出来的,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是当今教师必须研究的话题。
一、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
当今的课堂教学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较强的主体作用,能够自我定向,自我选题,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借助小组和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探究的方式,是一种在设定的情境下的探究,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选题、调查、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交流材料,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有机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
二、在指导的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都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提出来的,淡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体现出来的。布鲁纳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能够使学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探索者。”课堂教学虽然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但教师绝不是袖手的旁观者。教师应当积极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采取适当的学习方法。并且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主动积极的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参与的基础上指导。教师第一要利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第二要千方百计拓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第三,适当组织专题性探究活动。
教师要注意在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方法,在指导的过程中和指导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 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生组织教学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学生的实践过程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收集和处理信息、绘图、计算、测量、制作等实践活动。教师要注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都是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和升华。
四、利用课程资源实现三维目标。
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非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源都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设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非课堂教学资源包括图书、报纸、刊物、电视、电影、网络环境、校园文化、社区风俗、文物古迹、自然景观、人文精神、国际国内大事、学生的家庭生活和日常生活都是可供利用的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的时候,要指导学生采取适当的学习方式,注意个人的情感体验,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五、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
1、主体参与的有效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选择的能力和履行职责的能力,使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有效地参与学习的过程。
2、情感态度的个性化。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学习地主体,在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场景、学习范畴中,在个人的情感体验上,也会是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并注意保护和开发学生独特的个人情感体验,让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让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的思想感情倾向,能够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学习内容中感人的情境和人物形象,能够说出自己的体验。
3、目标任务的多样化。对每个学生来讲,他们各自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生活阅历,情感倾向,个性特色,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要能够使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所达到的目标任务多样化。让个人基础不同的学生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目标要求。这样,学生在达到自己的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也都能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才会对学习充满信心,才能更顺利的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
三维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将它整合于统一的教学活动过程之中。
教学案例分析
一、课程设计
在上匀速圆周运动第1节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这是一节概念课,内容多且抽象,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将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在南极附近通过慢速暴光得到的星空照片和游乐场的过山车,说明了身边的圆周运动,接着通过运用较多的实验器材配合概念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增加了课堂的情趣。我在处理这一节内容时,除了根据教材要求,运用“过山车模型”替代游乐场的过山车导入外,还视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采用其他的替代实验进行演示。但我认为采用教材的导入还不够,若能增加“水流星”的实验导入将会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节课将成功一半。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在设计时就将“水流星”的实验增加到导入过程里了。
二、教学过程
上课时,我按照设计好的顺序,首先引导学生观看在南极附近通过慢速暴光得到的星空照片,体会地球的圆周运动,接着通过 “过山车模型”说明了游乐场过山车的圆周运动。我发现学生的好奇心开始被激发起来,但还没有达到高潮。这时我拿出了自制的“水流星”装置问:“哪位同学上来表演水流星?”,在大家的推举下,汤新奇同学大胆地走上讲台,在没有任何指点的情况下表演了“水流星”。由于缺乏经验,汤新奇同学在收回“水流星”装置时,不小心将“水流星”中的水洒了一半到地上,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笑声。汤新奇同学有些不好意思,有退缩的表现。这时我鼓励汤新奇同学要大胆表现自己,要勇于克服困难。在我的指导下,汤新奇同学将“水流星”装置重新装满水,再次进行了表演。这次表演“水流星”中的水洒了一点点到地上,只引起同学们轻微的叹息声。接着,我将“水流星”从汤新奇同学的手中接过来亲自表演,并将有关方法向同学们阐述清楚。当表演即将结束时,我照着“水流星”的惯性顺势一带,“水流星”便稳稳当当地停了下来,一滴水都没掉出来。表演获得了圆满成功,全体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课程内容上。接下来可想而知,整堂课上得非常活。
三、反思与评价
我对这一堂课有两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的是我在导入过程增设 “水流星”的实验,原本是要增加一些课堂气氛,没想到课堂气氛会那么热烈。第二个想不到的是原本很枯燥的概念课会上得那么活。
新课程提出 “知识与技能”,即学习物理的概念、定律、模型、理论及实验技能等,认识物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实验,学习科学方法,体会科学思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感受自然的和谐与奇妙,领悟其中的意义,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必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必须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为教学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从本次公开课的导入所产生的效应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第三篇:浅谈在英语学习中如何实现教学相长
浅谈在英语学习中如何实现教学相长
濮阳县第二实验中学 荆杨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夯实基础,点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英语学习是个系统工程,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专心听讲习惯、积极发言习惯、独立作业习惯及自我反馈与查缺补漏习惯,立足课堂,培养学生大声朗读、及时背诵、定期巩固、组词造句及翻译句子的习惯。为语言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相应的氛围中理解并掌握相应语言。对学生进行语音整理,提高学生单词记忆及读书速度,培养学生早晚听英语、随时观察并朗读、口头汇报、记英语及查英汉双解辞典并进行逆思维写作的习惯。八年级时进行泛读,九年级进行专项阅读训练。
二、立足教材,挖掘学生想象力开展活动,巩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口语及写作能力。
教材虽说语法编排有些零散,但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趣味性强,而且每单元阅读文章选材有针对性,有益于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佳篇。七年级上册售货员、服务员的体验,八年级外星人光临地球的解说与对白,九年级时关于校规的辩论,教师精心层层引导,学生在小组表演中给了我们很多的惊喜与快乐。挖掘课文中的角色并进行换位思考写作训练,根据他们生活的感触自由写作,学生的想象力与智慧有时超越我们的想象。
三、合理分组,让组长成为老师的助手,以有效开展任务型合作学习。
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很重要。我们把全班学生按男女、性格特征及成绩的强弱分成若干小组,小组之间开展比评活动。在调查、收集信息、记录及口头汇报等中明确分工,共同完成任务,每个小组在每周都有展现本组每个成员进步的机会,学生受到尊重,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强化,在小组内及小组间互帮互比的活动中,师生角色不断转化,师生与学生间情感得以融洽。
四、师生共同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时做好考情分析。
英语作为语言,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工具之一。如雪灾后,我们和学生共同搜集相应的阅读文章进行阅读训练,并将材料中可以接受的语言信息进行整理巩固,以拓宽学生的词汇及知识面。我们利用地震后的震撼,抓住全校学生即将为灾区捐款的契机,收集整理了关于地震的相关词汇,本次地震及唐山地震中感人事件的英语文章,教师用英语进行为何筹款的课堂活动、学生口语训练之余,进行了《给灾区孩子的一封信》及《我被感动了》的作文训练,学生在数据与事例的暄染中,奉上了他们的悲痛、感动与敬意。在整个复习中,我们将学生手中的资料进行整合,让学生多做与新信息或与教纲相关但学生不熟练的习题,每个学生将一年来的错题集整理,结合手中资料分小组出试卷,结合老师收集的信息测试,对于每一次重要测试,学生都进行细致的试卷分析并将各次考试成绩进行折线统计,以分析学习的扎实状态。
第四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小组活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小组活动
唐华香
广西柳江县百朋中学
邮编 545102 摘要:课堂教学进行小组活动应建立在学生感兴趣的环境中,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地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赏受到知识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真正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英语教学 小组活动 发展个性 注重反馈效应
英语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强化语言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他直接影响语言交际活动的质量。为了适应新教材突出语言运用、全面发展个性能力的特点,就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取之以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新形式,使英语课堂教学更能适应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一、运用小组活动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关系
目前,一些地方仍然采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即学生是被动的,“填鸭式”的知识接受者,课堂上基本上是教师的舞台,这种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尤其是难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大部分学生均能积极参与,不但提供了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自信心,而且也能使学生有机会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学习方面遇到的难题就迎刃而解,学生的各种能力均得到锻炼和发展,学生成绩能大面积提高。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活动,每个学生均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教师从传播者变为指导者、观察者。教师主要
是向学生讲解小组活动开展的方法和要求学生在开展此活动时所需运用与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二、丰富小组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英语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积极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出语法规则并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语言。维持有效地课堂教学,学生小组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吸引力不是靠规定学生的行为,而是要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小组活动包括以下三点:
1、开展小组演示:新课标英语中编排了许多交际性的活动,如信息交流、、猜谜、扮演角色、做游戏等活动。运用小组演示法,设置情景,让组员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物。在小组共同讨论完整的方案后,教师选出最佳小组让他们在课堂上表演。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把语言知识与实际意义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交际能力。
2、开展小组竞赛:开展小组竞赛方式能不断督促小组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将这一方法应用于教学中,效果尤为显著。正是小组之间的互动,调动了课堂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了课堂潜力的有利渠道,在进行小组活动教学中,传统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从主宰课堂的绝对权威变成组织和参与学生探讨知识的成员;同时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对学生提供帮助。总的说来,教师扮演设计者、引导者、解释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的角色。这样,将课堂交给了学生,教师起到了点拔、补充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了前进的信心,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找回了自信。
3、开展小组阅读训练:阅读教学是应用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训练是对书面信息的理解与吸收,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小组阅读训练是让小组成员在一起共同钻研书本及有关阅读材料,强化巩固知识和提高阅读技能。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源;小组成员阅读后,通过讨论、信息转换、口答、笔答、测验、应用等渠道,把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的信息不断传送给教师和学生。
采用小组阅读训练,可以增强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使这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反馈变得更及时、更详细、更确切,且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曾辟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注重反馈效应
实践证明,应用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与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小组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活动形式要做到:(1)有利于增强学生间学习过程,行为和效果的反馈效应;(2)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关系,又为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创造机会;(3)有利于教学任务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小组活动,可解决因班级学生多,学生急于实践的欲望得到满足,学生积极性受挫等矛盾,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厌学转变为好学,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发展个性、互助共进。
第五篇: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2011年 “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课题论文
题目: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
姓名:安海林
学号:51
工作单位:曲周县第三中学
联系电话:***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
摘要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生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重新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提出要对以下三个目标进行有机的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是教师必须研究的话题。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又反作用于情感与态度。
关键词 英语 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 教学效果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发展是核心,知识、文化积累是基础,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情感态度养成是灵魂,是保证能力发展和知识、文化积累的必要条件,使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这三维目标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课程目标都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提出来的。三个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是教师必须研究的话题。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整合。知识和能力是实施学习、开展活动、获得方法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和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情感态度是学生探究知识与形成能力的源动力,对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价值观则是正确落实其他目标的导向标。
教学目标是构成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的“指挥棒”,是所有教学行为的“指路明灯”。教学目标引领着师生的教与学,是一堂课教学的终级方向。教师只有在教学前准确、全面地定位好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组织好教学进程,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要体现在教师设计教学过程中,明确它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
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常规性任务。在上述案例中,谈论日期是它的语言目标,学习序数词与会用英语表达月份、日期是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会用英语谈论日期并进行日常交际是其基本技能。“双基”贯穿于这一教学过程的始终。扎实的“双基”功底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初中英语课程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目标进行调整,观察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地进行评价和调整以期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各类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各种感观都动起来。要善于创设情景使学生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学会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总之,每节课都应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毕竟“双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也是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上述案例所反映出来的教学过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要体现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之中。
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目标,是新课程所强调的、被以往课堂教学所
忽略的新要求。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增强过程与方法目标意识,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述案例,采用了情景展示法和实物直观法,如用挂历读认月份和呈现切蛋糕的场面,都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教学法。而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倒好处地运用教具、学具手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发展。上述案例的设计过程正体现了学生认知、探知过程与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与步骤相结合,学生们能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案例,学生学习了月份的英文单词,到用生日话题引出日期的英文表达,最后能通过日期表达来谈论生日,从而强化了谈论日期的语言目标。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不能游离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之外,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不能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整个教学设计过程是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如学习日期表达必须先学会月份和序数词的表达,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如围绕“Birthday”话题的一系列活动,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过程和方法都是紧紧围绕认知月份、序数词和谈论日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所进行的,做到了在过程进行中和方法的展示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因此,那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融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之中。突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和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不能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机械生硬地进行,不能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和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不能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机械而生硬地进行,不能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式的。
新课标指出: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形成运用英语的技能,而且要磨练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能力水平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创造氛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调动他们的情感态度。
新课标指出: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形成运用英语的技能,而且要磨练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能力水平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创造氛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上述案例把学生的情感态度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如以“Birthday”为话题谈论日期,谈论自己的生日,让学生带着积极情感去学习;关于父母的生日,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实际也调查过,的确如此),关于把第一块蛋糕分给谁(Who do you think should get the first cake ?),多数学生没有思考过这一问题,由此教师布置调查身边亲人生日的作业。这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尊敬长辈、关心长辈的教育,教育学
生心中要有他人,从而调动了他们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并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上述案例正体现了这一发展过程:生日→日期→生日(调查),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了兴趣,积极探究,并在探索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也强化了对日期表达的知识掌握,正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总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过程与方法)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发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是始终存在的。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因此,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需要我们英语教师认真领悟透彻,并力求每节课都体现这些目标,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总之,三维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的三个侧面。因此,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课堂教学应该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陈琳、王蔷、程晓堂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现代英语教学》舒白梅1996年
[3]《外语教学法》应云天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
[4]《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 赵伶俐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 [5]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