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实施《关于提高基层国家农业技术人员退休费标准的通知》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江苏省人事厅 江苏省农林厅
关于实施《关于提高基层国家农业 技术人员退休费标准的通知》中
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苏人险[1997]11号 苏农科[1997]20号
各省辖市人事局、农(林)业局、水利局、水产局、多种经营管理局、农机局,省各有关部门:
自江苏省人事局、财政厅、农林厅《关于提高基层国家农业技术人员退休费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出以来,有些地区和部门在实施中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经研究,现答复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关于列入享受提高退休费标准的范围
1县(市)、乡(镇)推广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机、水利和农业经营管理等农业技术的全民事业单位中,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在编在岗国家农业技术干部和经省人事、业务主管部门批准聘用的农业技术干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人员”)。
2原在农业技术推广岗位工作,且聘任了农艺、农经、畜牧、兽医、工程等农业技术专业职务,后经组织调动到本单位生产、销售、会计等与推广农业技术密切相关岗位工作至退休的农业技术人员,也可以作为退休时在岗列入实施范围。
二、关于直接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年限(以下简称“专业年限”)的计算
1经当地人事、业务主管部门批准聘用的农业技术人员,其聘用前直接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时间,可与现专业年限合并计算。计算方法按周年计算,不足一年的尾数超过半年的,按一年计算。专业年限有中断的,可按“去中间,接两头”的办法,扣除其实际中断农技工作的时间。
2单位驻在乡、镇(非区、县政府所在地)的省辖市区(县)属农业技术全民事业单位中直接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其专业年限可以作为乡农技推广工作时间,但单位驻在城郊结合部区(县)政府所在地同类人员的专业年限,只能作为县农技推广工作时间。
3经组织同意,农业院校教师调入县(市)、乡(镇)农业技术全民事业单位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其原在农业院校的教龄可以与现专业年限合并计算。
其他非农业院校的教师调入县(市)、乡(镇)农业技术全民事业单位,也可以参照上述办法计算专业年限。
4农业技术人员中,在“反右”和“文革”期间,被下放农村务农、厂(矿)做工的时间,可以与落实政策后继续直接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时间合并计算。
5农业技术人员由组织派遣出国直接从事或考察农业技术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专业年限。
6企业农业技术人员调入县(市)、乡(镇)农业技术全民事业单位后继续直接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其原专业年限可与现专业年限合并计算。
7农业技术人员中,按我省有关规定,在担任村(队)党支部书记、村(队)长、村(队)主办会计期间计算的工作年限,不得与其在农业技术全民事业单位聘用为干部后的专业年限合并计算。
8农业技术人员中,按我省有关规定,在担任乡村医生、民办教师、乡(镇)半脱产干部、税务、财政、工商所协管员和文化、广播(电视)站工作人员时计算的工作年限,不得与现专业年限合并计算。
9农业技术人员因组织决定,借调到县(市)、乡(镇)非农业技术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时间,一律不得计算专业年限。
10农业技术人员离岗参加非农业技术业务培训或进修的时间,一年内连续超过8个月的,专业年限应据实扣除。
11农业技术人员请病假连续满6个月,事假或其他个人原因假期连续满3个月的,专业年限应据实扣除。
三、其他有关问题
1《通知》中规定的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应具有的中等学历,包括国家学籍管理部门确认的中专、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历,不包括技术培训专业证书。
2《通知》中规定的国家农业技术人员获得的技术员以上职称,是指经政府职改主管部门批准设置,单位正式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不包括乡(镇)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
3《通知》中规定的设在乡、村的小三场,是指全民事业性质的良(原)种繁育场、种畜(蜂、禽)场、蚕桑茶果园艺特产场和林场、鱼种场、海带育苗场(不包括企业性质的农场和畜牧场)。设在乡、村的农业、水利等技术推广机构或单位,是指推广农业技术的全民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中,参照《通知》精神执行的人员,亦指农业技术人员。
4《通知》中规定的提高退休费标准所需经费按省有关规定解决,是指将所需经费列入本单位现行退休费开支渠道。
5本处理意见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一九九七年八月八日
第二篇:关于印发《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四川省人事厅
四川省财政厅
关于印发《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川人发〔 2006 〕 48 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经国家人事部和省政府批准,现将《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 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此次增加离退休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广大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关怀。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部署认真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切实把好事办好。为维护政策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政策规定执行,不准新开口子。在实施工作中要注意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二00 六年十二月八日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
根据国家人事部、财政部《 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 2006 〕 60 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离退休(职)费计发办法
2006 年7 月1 日及以后离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暂按下列办法计发离退休费:
(一)离休人员
离休费按本人离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或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全额计发。
(二)退休人员.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 年的,按90 %计发;工作年限满30 年不满35 年的,按85 %计发;工作年限满20 年不满30 年的,按80 %计发;工作年限满10 年不满20 年的,按70 % 计发;工作年限不满10 年的,按50 %计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 年的,按90 %计发;工作年限满30 年不满35 年的,按85 %计发;工作年限满20 年不满30 年的,按80 %计发;工作年限满10 年不满20 年的,按70 %
计发。.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的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 年的,按90 %计发;工作年限满30 年不满35 年的,按85 %计发;工作年限满20 年不满30 年的,按80 %计发;工作年限满10 年不满20 年的,按70 %计发。
(三)退职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病退职后的退职费按本人退职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不满10 年的,按50 %计发;工作年限满10 年不满20 年的,按60 %计发;工作年限满20 年的,按70 %计发。.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因病退职后的退职费按本人退职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不满10 年的,按50 %计发;工作年限满10 年不满20 年的,按60 %计发;工作年限满20 年的,按70 %计发。
二、增加离退休(职)费的办法
2006 年6 月30 日前已办理离退休(职)手续的人员,从2006 年7 月1 日起相应增加离退休(职)费。
(一)增加离休费
离休人员以离休时职务或享受工资待遇的职务层次,按下列标准增加离休费:厅局级正职1220 元,厅局级副职940 元,县处级正职670 元,县处级副职490 元;教授及相当职务990 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540 元,讲师及相当职务350 元。
(二)增加退休费
退休人员以办理退休手续计发退休费的职务序列,按下列标准增加退休费:行政管理人员,厅局级750 元,县处级450 元,乡科级275 元,科员及办事员180 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700 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400 元,讲师及相当职务275 元,助教(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180 元;工人,高级技师和技师275 元,高级工以下(含高级工)及普通工180 元。属以下情况的,分别按以下办法增加退休费:.1993 年工改前退休的只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机关人员,可按原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增加退休费。.符合国务院国发〔 1986 〕 26 号文件规定的高级专家,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厅字〔 1985 〕 67 号文件规定的原国民党招商局驾船起义人员,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厅字〔 1985 〕 340 号文件规定的“两航”起义人员,劳动人事部劳人薪〔 1985 〕 22 号文件规定的原国民党海军起义人员,凡按照上述文件规定享受了原工资100 %退休费的,按下列标准增加退休费:行政管理人员,厅局级880 元,县处级510 元,科及以下干部犯O 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820 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470 元,讲师及以下干部320 元;工人320 元。.符合劳动人事部《 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 〔 1983 〕 3 号)规定的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增加340 元退休费。
(三)增加退职费
依据国务院《 关于颁发<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 1978 〕 104 号)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以退职时所任职务或技术等级,按下列标准增加退职生活费:行政管理人员,厅局级525 元,县处级315 元,乡科级195 元,科员及办事员125 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490 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280 元,讲师及相当职务195 元,助教(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125 元;工人,高级技师和技师195 元,高级工以下(含高级工)及普通工125 元。
三、离退休费调整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在职人员调整工资标准时,离休人员相应增加离休费,退休人员适当增加退休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后,离退休人员离退休待遇调整办法另行研究制定。
四、审批办法
省人事厅、财政厅负责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增加离退休(职)费工作。
省人事厅负责省级机关、省直属事业单位增加离退休(职)费的审批工作。省级机关按规定填写《 四川省机关增加离退休(职)费审批(汇总)表》(附件1)和《 四川省机关增加离退休(职)费明细表》(附件2),省直属事业单位按规定填写《四川省事业单位增加离退休(职)费审批(汇总)表》(附件3)和《 四川省事业单位增加离退休(职)费明细表》(附件 4),报省人事厅审批后执行。省级各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增加离退休(职)费的审批工作。
各市(州)贯彻增加离退休(职)费方案的意见,报省人事厅审批后组织实施。审批办法由市(州)确定。
各市沙,l)、省级各部门在审批工作结束后,及时按《 审批(汇总)表》 要求汇总本地、本部门增加离退休(职)费的情况(省级各部门应附所属事业单位《审批(汇总)表))),用纸质和电子文档报省人事厅、省财政厅各一份。
五、本通知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三篇:关于实施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问题的函
环境保护部函
环函〔2009〕131号
关于实施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问题的函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
你局《关于请明确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属性的请示》(粤环报〔2009〕7号)收悉。现函复如下:
一、环境监测工作中应执行国家有关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在没有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情况下,可使用原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出版物中的方法。
二、为适应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目前我部正在制定相应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在新标准实施后,应停止使用前款所列出版物中的方法。
二○○九年六月十一日
主题词:环保 监测 标准 函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第四篇:关于落实国家审计署审计意见中住房保障工作有关问题处理意见3.11
关于落实国家审计署审计意见中住房 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处理整改情况
根据房保(2010)10号【关于落实国家审计组审计意见中住房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针对审计意见中指出的存在问题的应保未保111户家庭、非保得保170户的家庭,区、街道、社区三级逐户重新进行上门调查审核,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应保未保的2009年享受实物配租的111户家庭(实际是110户家庭),办理补发廉租租金补贴,4月份发放到位。
二、对非保得保的存在问题的170户家庭情况 <一>其中涉及收入超标家庭共有77户,具体整改的措施如下:
1、对审计中收入超标的41户家庭,因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申报的时间在2011年的5月-6月期间,申报家庭成员中有的于2010年的7-12期间退休,或者是近期就业的,取消其今年的申报资格,对不应享受的补助部分已责成街道社区进行收缴。
2、对审计问题中重新调查核实,情况属实,不符合条件的36户家庭,取消其享受保障资格,责令其退回所得补助资金,<二>其中涉及住房超标共有43户,具体整改的措施如下:
1、对审计问题中重新调查核实,情况属实,不符合条件的 36户家庭,取消其享受保障资格,责令其退回所得补助资金,并积极协调申请人单位、社保局等部门协助扣缴;
2、对审计中住房超标的4户家庭,因其挂户、离异未分户,而实际住房没有超标,同意享受补助;
3、对审计中住房超标3户家庭,因实际申报材料与个人电子信息不符,作为疑点进一步进行信息比对核查。
<三>其中涉及房产交易记录共有29户,具体整改的措施如下:
1、对审计问题中重新调查核实,情况属实,不符合条件的17户家庭,取消其享受保障资格,责令其退回所得补助资金,并积极协调申请人单位、社保局等部门协助扣缴;
2、对已买卖房屋超过五年,住房条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的4户家庭,同意享受补助;
3、对因家庭成员中生大病而不得已卖房,现在生活仍然困难的4户家庭,同意享受;
4、因离异但户口还在一起的2户家庭,虽有房产交易记录,但与申报人无关,同意享受补助;
5、对审计中有房产交易记录2户家庭,因实际申报材料与个人电子信息不符,作为疑点进一步进行信息比对核查。
<四>其中涉及车辆登记共有38户,具体整改的措施如下:
1、对审计问题中重新调查核实,情况属实,不符合条件的36户家庭,取消其享受保障资格,责令其退回所得补助资金,并积极协调申请人单位、社保局等部门协助扣缴
2.对于户口在一起,实际不共同生活居住一起非家庭成员的2户家庭,同意享受补助。
二0一一年三月十一日
我们取消资格,在申请时应该是符合条件的,(2)在外打工不稳定,部分人员已经辞职或者与原单位已解除了劳动关系,但个人电子信息资料与实际不符;(3)户口在一起,而实际居住早已分开(离异,挂户等),形成了虚拟的收入等,鉴于这些情况,同意在审计过程中有问题的41户收入超标的家庭享受2009-2010年的廉租补贴(附逐户说明),但作为动态管理的廉租补贴工作,在2011年的工作中,街道社区将逐户上门核对情况,酌情考虑。
住房超标的主要原因在于:(1)户口在一起,实际居住早已分开(离异,挂户等),形成了虚拟的住房等;(2)房子早已拆迁,但个人的电子信息资料显示有房;(3)实际居住面积与个人个人的电子信息资料不相符等,鉴于这些情况,同意在审计过程中有问题的17户面积超标的家庭享受2009-2010年的廉租补贴(附逐户说明),但作为动态管理的廉租补贴工作,在2011年的工作中,街道社区将逐户上门核对情况,酌情考虑。
第五篇:关于印发《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颁布单位】广东省人事厅.财政厅
【文号】粤人发〔2007〕57号
【颁布日期】2007.01.23
【实施日期】
各市、县(区)人事局、财政局,省直各单位: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将《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60号)、《关于印发<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8号)以及我省的实施意见执行,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国发[2006]22号)和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60号)、《关于印发<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
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离退休费计发办法
2006年7月1日后离退休的人员,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暂按下列办法计发离退休费:
(一)离休人员。
离休费按本人离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或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全额计发。
(二)退休人员。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下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下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下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4、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提高退休费比例的人员,继续按现行政策规定执行。
(三)退职人员。
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机关工人,退职生活费按本人退职前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基本工资的5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基本工资的60%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以上的,按基本工资的70%计发。
二、增加离退休费办法
2006年6月30目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及已达到规定退休年龄应办退休手续的人员,从2006年7月1日起增加离退休费。具体办法是:
(一)离休人员按下列标准增加离休费:行政管理人员,正处670元,副处490元,科级及以下职务350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99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540元,讲师(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350元。
(二)退休人员按下列标准增加退休费:行政管理人员,厅局级750元,县处级450元,乡科级275元,科员及办事员180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70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400元,讲师及相当职务275元,助教(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180元;工人,高级技师和技师2万元,高级工以下(含高级工)及普通工180元。其中,按国发[1986]26号、中办发{1985}67号、厅字[1985]340号、劳人薪[1985]22号、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享受原工资100%退休费的老专家、起义人员和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退休工人,按同职务在职人员平均增资额增加退休费,具体标准是:厅局级850元,县处级485元,科级及以下职务330元;教授及相当职务81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480元,讲师(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330元;工人330元。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前退休的无职务人员(不包括工人),按下列办法增加退休费(不涉及职务职级的重新认定问题):工作年限不满20年的180元,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220元,工作年限满30年的270元;对大学专科毕业人员,可在上述标准
基础上增加20元;对大学本科以上毕业人员,可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40元。
(四)退职人员按160元增加退职生活费。
三、离退休费调整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在职人员调整工资标准时,离休人员相应增加离休费,退休人员适当增加退休费,退职人员适当增加退职生活费。
四、有关政策规定
1、根据国家和省的政策规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审批提高了离退休待遇的人员,可接提高后的职务待遇增加离退休费。
2.离退休(退职)人员因违法违纪被查处期间暂缓增加离退休(退职)费,待有结论或处罚期满后再按规定处理。
五、组织实施
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省直单位由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组织实施,各市、县(区)如何实施,由各市人民政府确定。增加离退休费,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附表一至二)。调整离退休人员待遇,政策性强,涉及机关事业单位广太离退休人员切身利益。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同时,要注意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离退休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本实施意见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附表
一、附表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