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国外教育先进理念,促进中西部大学深化改革
学习国外教育先进理念,促进中西部大学深化改革
-----访英十感
韦 煜
2013年5月,受学院和省教育厅的委派参加由教育部、李兆基基金、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举办的“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6天之后,在5月16日---6月6日在英国研修3周。分别在帝国理工大学、牛津大学、南岸大学以及布鲁克斯大学学习研究,并访问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监督署(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in Higher Education,QAA)。3周的研修,虽没能走访更多学校,也未能就一个学校做“解剖麻雀式”的学习研究,但已深深感到英国高等教育悠久的历史、先进的理念、成功的实践。联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中西部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所要进行的改革,感受和感想颇多。最为深刻、反复出现在脑海是这十组词,是为“访英十感”。
1.自豪与自信。牛津大学、帝国理工辉煌的历史、巨大的成就、卓越的品质,使其员工有着无比的自豪与自信。我们感叹“世界著名大学理应如此”,但在布鲁克斯大学和南岸大学这样在英国排名中后的学校中照样感受到员工的自豪与自信。它们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学校是最优秀的、最杰出的,并以此而自豪。这在所有的访谈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在过去,我们常常以为,他们的民主和自由,常常会导致这些大学里的知识分子会对学校进行激烈的批评,但这次没有听到。这是故意遮蔽了呢还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我倾向于后者。这可能和学校所处的地位及其影响力有关。在国内,我们也经常骂我们自己的学校,有的甚至耻于言说自己的学校,但对外的时候,必须要不断地为自己的学校贴金。在帝国理工大学听演讲时,我就问过演讲人这个问题,他说“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这所学校什么地方不好,如果一定要找到不足的话,可能我们对学生现状的变化可能反映稍慢”。这样的回答其实还是隐含了某种自豪。它引发我们的思考是就是我们应该如何来界定员工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问题。
而自豪与自信,是我国中西部大学最为缺乏的品质。培养、强化师生员工自豪与自信的办好中西部高校重要的思想因素,需下力气有意为之。大学领导首先应当树立办学的自豪与自信,学习英国大学将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愿景内化为员工的思想,用学校发展成就、独到之处和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鼓舞激励师生员工,树立其自豪感和自信心。
2、责任与使命。为期三周的培训,使我们深深感受到英国高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的敬业精神,他们都有很强的归属感。每个人都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都以自己的组织为荣。他们对待工作乐观积极,立足岗位,努力做到最好。不论是哪所学校的校方接待和管理人员,他们都能认真履行职责,既保有西方国家传统的固执刻板,又不乏热情率真。不论是在帝国理工和牛津大学,还是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伦敦南岸大学,每一个讲座者,每一个员工他们的言谈举止,都透出对学校办学传统的认同感,自己置身期间的自豪感和为学校做好本职工作的强烈责任感。他们把引领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服务好教学科研和广大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师生视为自己神圣的职责。这些都已经形成一种传统而被不断的传承,形成办学过程中强大的精神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他们的精神世界。牛津大学强调要在教学和科研的每一个领域都达到和保持卓越;保持和发展作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地位;通过科研成果和毕业生的技能而造福于国际社会、国家和地方。牛津大学不仅在教学和科研领域体现了这种追求,也把这种精神传承给牛津学子和各个社团,牛津创业社团主席在介绍社团工作时强调,牛津的社团都有成为其他社团的示范和领袖的追求,创业社团通过为全球提供风险投资的相关信息库、免费开发并公开一套编程方面的课程,确立起领导地位和影响力。在谈到科研人员的科研态度和经费使用时,帝国理工的讲座讲授、科研管理者说,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帝国理工做科研是由他们的科学精神和职业操守所决定的,与经济收入无关,他们所获得的科研经费完全服务于项目的科学研究,并说:“如果一个教授在帝国理工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那他就应该离开,而去伦敦金融区”。这话很恰当的道出了科学的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是教授们从事科研的原动力。
帝国理工大学和牛津大学学校特别是学术人员着眼于全球、人类、未来,其视野之开阔、深远,使命之崇高、重大,令人敬仰。布鲁克斯大学和南岸大学着眼于社会现实和未来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以此来设立、调整学科专业,确定研究方向、重点,有着强烈的社会需求导向,同样令人赞赏。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对全球、人类、未来的缺乏强烈的责任和使命,对社会需求和市变化也缺乏应有的敏感。而责任和使命在我们,则更多存在于口头和文稿,即使在思想中也是模糊的和概念的。我们必须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充分认识到责任和使命,是我们存在的必要和尊严,并努力成为是深远的思想。
对比国内高校,我们科研的功利性,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浮躁心态,逐利的思想和对学校欠缺认同感,职业操守的缺失都是十分令人忧虑的。这固然是社会转型期我们无法避开的问题,也是高校改革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但这无疑对我们深化高校内部改革,走内涵发展道路带来阻碍,我们必须下大力气着力加以解决。
3、特色与优势。在培训学习中我们充分感受到,英国高校在定位上都是十分准确且长期坚持的。牛津大学、帝国理工等研究型的大学在不同的学科特色鲜明,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伦敦南岸大学等教学型的大学也有着各自明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和重点。在坚持自己办学定位和学校发展方向的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突出的办学特色,这种固守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在帝国理工,我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学院研究中心、实验室,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就是“专注”,这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效避免了“千校一面”的办学现象。如帝国理工只专注于“科学、工科、医学学科和商科”,并在学校、研究中心和科系层面形成各自的重点关注领域。学校层面,长期专注于科学、工学、医学等领域,重点关注战略性、全球性研究方向,并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帝国理工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并成为其科研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他们提出要为工学、医学提供科学支撑,为医学提供工学支持,使三个学科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为此,帝国理工设立了未来能源研究中心、环境健康创新研究中心、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安全科技研究中心。伦敦南岸大学也仅设有4个学院,即艺术和人文学院、商学院、卫生和社会服务学院、工程和建筑环境学院,但他们却创造了全英毕业生起薪前20的业绩,在最新的教学质量评估中,被QAA评为最高级别的良好业绩。四所大学各有特色,帝国理工集中于理、工医、商四个学科,跨学科协、多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世界一流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牛津悠久的办学历史,始终保持世界前茅的办学水平,独特的校、院(系)结构和800多年坚持的导师制。布鲁克斯大学和南岸大学以应用为取向,紧跟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坚持出色的职业培养等。都有自己独到之处后,并以此建立起优势。反观国内高校,都希望自己学校学科齐全,全面出击,贪大求全,反而很难集中精力将适合自己的学科办出特色和水平,我们的特色和水平往往是自己苦心孤诣总结出来的,找出来的,在这点上英国高校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中西部大学只有不断凝练专业学科,始终坚持自己的特色,才有发展的前景和空间。
4.创新与坚守。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这四所大学中都十分注重创新,为适应变化(比如学生学费大幅上涨等),在诸多方面,包括理念、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在学术研究创新则更为突出,不容再言。与创新相对应,坚守给了我更为深刻的感受。比如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坚守800余年,没有因社会动荡、变化,资金紧张而变化,坚守这种低效益但高质量,独特独到培养模式,令人肃然起敬。中西部高校必须在体制机制、培养模式、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创新,这是共识。需要注意的是坚守,对几十年办学的成功经验、形成的校园优秀精神的自信和坚守。而坚守是需要代价的和时间的,为此,也要有足够的准备。
5.自主与自律。英国大学有着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是独立的办学组织。无论发展规划、治理结构、资金筹措乃至学科专业设置、人员聘用、学位授予等都自主进行,独立办学,自我发展,高度自治。政府对大学没有直接的管控,只是通过制定《教育改革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来实施对大学的管控,质量监督等都通过中介组织来实现。我国高校缺乏办学的自主权、积极性;大学过分依赖政府,成为政府的附属,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容易造成“千校一面”,难以形成特色;经费来源单一,多方筹资能力缺乏,依赖性强;在学科专业建设等大多数学术行为,由于仰仗政府,使得行政决策取代学术决策,大学行政化难以避免;创新动力不足,影响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实现自主办学,需要充分的自律,在我们研修的大学,无论在人才培养质量、社会作为,还是 对师生权益保障等各方面,在自律上都表现非常突出。否则,则会遭到社会自然的淘汰。
面对高等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学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英国大学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办学高度自治的基础上,他们依然强烈的意识到了要保障学校的竞争力,巩固地位,就必须思考如何激励更好的教学。因此,有些学校在晋升上专门设计了教学岗位或者只招聘教学人员,对于教学好的教师给予激励。也就是说,作为全球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并不是一味地强调研究,对于教学他们也是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各学校均有相应的委员会,如评议会、教学委员会等负责评估学校的教学质量,每个科系都有主持本科教学的负责人负责本科系的教学质量,这点与国内学校相比是独具特点的。在帝国理工大学任何做学术研究的人员必须做教学工作,教学考核和科研一样重要,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为每一位新教师安排一位高级导师,全方位指导新教师。由于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因此要求他们上课前一个小时到场,与指导教师进行一小时的交流,探讨授课内容和方法,保证所有授课都能达到课程的总体要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一开始适当地减少新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是不让他们上课,而是使其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以便更好地教学。同时,大学还专注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所有的教师以及行政管理人员都要参加培训,以保证所有的教师能高水平面向学生授课,服务于教学的人员知道教学上的要求后如何做好服务。
其中有一个小问题使我更加体会到了他们是如何自我反思教学的。他们的科系和教师十分关注排名,一旦排名下滑,他们就会主动对下滑原因进行分析,查找根源,分析问题,甚至细到某一门课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影响的了我们系的排名,以便能更好的提高今后的质量。而这些工作并不是学校要求的,而是系和教师个人的自发行为,这样的理念和做法充分体现的就是大学自身对质量的自觉重视和自律。而社会对学校质量的认可,才是学校自主办学的根本,而不在于政府对学校的评价。
再如布鲁克斯大学,他们的理念就是学校要能更好的经营,就必须重视教学质量,要更加优化教学这个“产品”。如何优化呢?他们的作法其实我们高校也在做,如重视评估结果、对教员进行技能培训、鼓励学生对教学进行评价等等,而他们优化的过程则体现了学校自身对自己发展的责任感,对于每次评估和外部评估结果,无论是学校,还是各科系和个人都要有一个自评报告,以及下一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这些举措就切实保证了国家和学校质量标准能够得到切实的贯彻,而不是只做做表面文章。有一件小事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自身质量的自觉意识,在英国,学生转学是比较自由的,在我们国内还有许多的限制,但是我们高校对学生的转学、转专业考虑更多的是让不让转的问题,而在英国高校,他们对学生转学转专业所关注的点,却是从自身寻找原因,为什么学生要转走?我们的教学出什么问题了?我们如何能让以后的学生不再离开等,而这恰恰是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自主自觉自律意识体现。
这些都印证了在英国,教学质量的提高完全是学校自己的事情,高校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对质量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律性,有着强烈的执行力。英国高校的全体员工都在办学过程中,对于教育教学的质量态度就是服务着质量、关注着质量、创造着质量、享受着质量,而不是外界强加给自己的。对此,我们可以从英国教育质量评估的运作规程来审视我们的办学,尤其是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要想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学习英国高校对教学质量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这也许就是作为地方高校在实现内涵发展中的一个新视角。在我国,政府要放权,给高校充分的自主权,高校要在标准、质量、行为等各方面自律,才能形成共识,实现高等教育良性健康发展。
6.交流与合作。异常重视交流、沟通,不仅在于文化间的认同、人际的交往,更在于思维的碰撞、思想的激荡,这是创新的源泉。交流与合作,在办学理念、机构设置、机制运行、学术人员的愿望及行为,无不突出体现,这是现代大学必须突出的理念,应渗透到学校各个角落、每个人的思想深处。学科的合作、学术的交融,文化的交流国际的合作,体现在教学、科研,更应该体现在学生、教师等所有的学术者的思想中,成为其根深蒂固的思维和行为的方式,成为一所大学的风格和品质,南岸大学把交流与合作作为学生的软实力来看待和培养,很值得我们学习。
7.平等与包容。平等与包容是我在英国大学的深刻感受。主要体现在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并举。比如教师可以商量自己的工作时间,特别是对行政人员而言,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要求特殊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申请者90%都能够达到要求。对学生而言,他们一直强调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学习体验”,只有学生有了充分的能够学习和喜欢学习的体验,才能算是一种成功的学习和教育。
学校高层管理与普通职员,教授与助教,教师与学生,无不体现人格上的平等。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平等合作。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思想、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理解和包容,对于有残疾、来自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家庭学生的理解和包容,无处不在。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而被提倡和推崇。值得一提的是“以学生为本”观念,贯彻落实于学校各层各方各处。无论学校的决策、管理等所有的委员会都要规定有学生参与,表达学生意愿,学校的所有涉及学生的事项都要做学生的调查,倾听学生的意见。学校的行为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利益而展开,尤其在学费上涨之后,把学生作为消费者而不是单纯的培养对象来看待。“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学校每个成员的意识和所有决策和行动的前提和目标。英国设有专门机构,专门受理和落实学生的投诉,保护学生利益。更值得一提的是对待学生观念,把学生作成人看待,用契约规定彼此的责任和义务,更多的由法律来解决学生的问题,学校承担只承担有限责任。国内大学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上,都把学生看成受教育者,而不是责任义务的双方;看成是孩子而不是成人,学校承担学生的无限责任。这并不是负责的态度,而更多的是适得其反。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人看,以此为出发点,深刻审视、变革我们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和行为,强化平等意识、服务意识,让他们真正的成长成熟起来,这才是培养有用人才的取向,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8.商业与产业。英国大学坚持为行业产业服务,鼓励和推进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商业化与产业化,设立专门行政管理、服务机构、专注学校成果转化的公司、孵化器、产业基地,有一大批人服务于此、专注于此。通过对商业化和产业化投入,促进学校成果的转化,促进学术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推动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紧密的结合,通过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反哺学校。商业和产业是他们的办学理念,大学就是要通过研究成果促进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对未来发生作用。我们要学习其“为商业化和产业化为目的”而科研价值取向,解放思想、有所作为,在舆论氛围、政策导向、资金人力资源等诸方面支持,同时树立科研人员职业精神和道德,抵制那种为科研而科研、为学术晋升为目的”的科研。
9.就业与创业。原本以为英国大学在就业方面的作为不如我们,不成想无论世界一流大学还是一般大学,都非常重视就业。英国高校在学生毕业6个月后要调查就业情况,每年都必须向社会公布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水平是质量评价和社会认可的重要因子。尤其在南岸大学和布鲁克斯大学不仅有机构、专门指导服务人员和完备的指导服务体系,而且把就业融合、渗透到专业课程之中,把就业水平作为学校社会影响和认可的主要因素,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南岸大学对外宣传的第一条就是“我们的毕业生起薪在英国高校名列前茅”。创业是英国高校更加重视的问题,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重要的在于融入课堂、融入培养方式中,同时有机构组织、平台场所促进学生的创业实践,有很好支持服务体系和鼓励政策。
10.本土与国际。立足英国,面向欧盟,注重国际化,是英国大学的普遍行为。感触更深的还在于国际化。一是其员工、学生的组成的国际化;二是主动寻求国际交流与合作;三是大力吸引国际生源;四是培养思考全球、全人类问题(著名大学)和国际视野、国际交往参与能力,特别是具有国际意识的学生(普通大学)。在考察学习期间,我们深深了解到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第一大生源地是美国。排在第二位的就是中国,在牛津大学,他的国际学生所占比例达到49%。即使如伦敦南岸大学这样的教学为主的大学,它的本科生中也有10%是中国学生。这一方面是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办学的历史积淀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它开放办学的理念和良好的文化包容心态所带来的。在帝国理工,他们办学的理念是,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研究者和最优秀的学生。不管怎样说,在国外如此规模的国内学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优质的生源到海外就读,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应该唤起我们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紧迫感,把高等教育大国变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步伐必须加快。欧洲的金融危机引发英国高校学费由三千英镑猛涨到九千英镑,也迫使各高校更加重视海外生源的延揽。当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的增长,以及家长肯于在子女教育上投入,也自然成为欧美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瞄准的生源市场。在伦敦南岸大学,其实负责承接我们培训的就是该校的国际交流部门和孔子学院,期间他们对扩大在中国交往,拓展中国市场的意愿显而易见。今年我国普通高考考生是912万,是连续5年下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中国作为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国,参与国际竞争,保持持续的发展要靠人才的支撑,优先发展教育的策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那么我们既要有走出去的,也要有走进来的。但是我们拿什么吸引更多的国外优质资源?这要求我们高等教育管理者要树立忧患意识,认真应对这样的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国外对中国高等教育生源的争夺会十分激烈,到那时,不管我们是否准备好了,都得去接受这样的现实。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切实将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内功做好。当然,注重吸引国际学生,还在于补充国内生源不足、增加办学收入上。中西部地方大学也要在“国际化”方面有思考、有规划、有作为,要在学习国外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有效的组织管理,引进、吸收、消化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注重与国外大学的交流合作,注意培养学生面向本土但却具有国际视野和交往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有作为。
十组词十个方面,每个都是大话题。本文因时间和篇幅,只是简单提出简单介绍简单论证,挂一漏万,尤其是例证大部分没有写入,有待以后完善。十个词十个方面,是办好大学的共同取向。感触最深的,不在于我们缺乏思想与意识,而在于我们缺乏行动与落实。
第二篇:国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
国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
艺术教育现代化理论构架是构建艺术教育现代化模式的理论支撑,是艺术教育现代化活动的理论指南。艺术教育现代化理论构架是多种教育理论构成的理论网络结构。国外教育理论是跨学科的综合性教育理论的集合。为了构建艺术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框架,我们有必要对有关的国外教育理论进行学习和借鉴。
一、艺术教育现代化社会学理论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涂而干认为教育实践不是孤立的现实,在同一社会里,莫如说所有部分都是为了同一目的通力合作而结合在同一体系里,只有这个体系,才是特定国家和特定时代所固有的教育制度。
根据涂而干的教育理论,艺术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与现代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既受社会现代化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因素所制约,也直接影响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艺术教育在推进个人和社会现代化发展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从对社会看,艺术教育既是推动现代化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也是现代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对个体看,艺术教育促进个体适应现代社会和平等方式和生活方式,接受现存社会秩序和观念,并按照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已露端倪的未来要求,实现个体化社会化发展。因此,艺术教育和现代化社会的互动,形成了艺术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自组织过程。
二、艺术教育现代化的哲学理论
苏霍姆斯基指出,美育是情感教育。美的本身无须解释就可影响人的心灵。
艺术教育现代化的哲学理论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给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的探讨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于这些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作了很好的回答。
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这种情感是具有时代特色的高尚情感,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学生个体情感得到充分的释放和满足,同时,学生个体的情感又按社会现代化的要求进行规范和升华,这两者统一于艺术审美表现之中。因此,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的情感教育,这是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具有作为审美情感的艺术教育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德、智、体诸教育的特征,这就是:在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中偏于感性特征,在抽象思维训练与形象思维训练统一中偏于形象思维训练的特征,在学科教学与整体素质教育的统一中偏于整体素质教育的特征,在身心协调中偏于心灵塑造的特征,在规范和自由的统一中偏于自由特征,在严肃与愉悦的统一中偏于愉悦的特征,在社会性和发展个性的统一中偏于个性的特征等。艺术教育的这种本质特征本现在它的功能和形式中。
艺术教育的功能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开发功能。艺术教育能开发学生大脑的功能。研究表明,艺术作品是开发大脑潜能的有效信息源。加强艺术教育,能促进大脑两半球整体协调发展,有效地发展个体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忽视艺术教育,只注重科学知识教育,就有可能导致大脑和心理发展的倾斜,影响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二是促进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形成和发展。二是促进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形成和发展,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渗透性的感情形象教育。在艺术形象教育活动中,个体能陶冶性情,净化情感欲念,使现代社会的要求渗入个体心灵,使感性和理性统一,变被动为主动,自然而然地获得既合乎社会现代化要求又合乎个体需求的自由愉悦。所以,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来了令人解放的性质。同时,在一系列艺术教育活动中,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学生个体认识和感受社会现代化的理想教材;一系列的集体艺术活动,有助于学生个体心灵开放和在交流的氛围中培养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格的社会化发展。
艺术教育既是小学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又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而音乐和美术是小学艺术教育的最主要形式。音乐是运用音响、节奏、旋律来塑造艺术形象,以声音的艺术力唤起学生的感受,并从感受中产生某种观念、联想和情感等,人们把音乐称为“心灵的直接语言”是很有道理的。美术包括图画、工艺、欣赏等内容。图画是小学美术的基本内容,它是通过平面描绘,以构图、造型和涂色表现手法,创造事物的形象和周围的现实情景,与音乐一样具有很大的形象教育作用。
三、艺术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学理论 夸美纽斯认为,绘画和***是训练发展儿童内部感觉的必要条件。杜威认为,今日的艺术决不是“奢侈品”,或多余物。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看,它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力量。艺术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学的问题必须明确这三个问题:
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艺术教育现代化框架的理论基础,艺术教育现代化理论框架的理论基础,艺术教育现代化理论框架的构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早就有过科学和全面的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学说的内涵中无疑包括了人的精神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而人的精神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不仅包括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而且也包括人对社会已有的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马克思认为,精神活动是最使人向往的一个活动领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的智力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他强调,人也要按美的规律来塑造。马克思对于精神活动能力中对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为重视,他认为,必须在一切个人的自由时间内,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并且使大家都能享受这一手段。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一个人要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么他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根据马克思对艺术教育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是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对德、智、体诸素质有着独特的促进机制。艺术教育效益不仅在于完善人的艺术心理结构,提高艺术素质,而且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以美储善”、“以美启真”和“以美助健”。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年强大源泉。”“没有美育,也就没有任何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P146)“以美储善”,就是说艺术教育有助于伦理道德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艺术情感活动在艺术审美结构与伦理结构之间作为一种信息通道把二者联系起来。艺术教育是情感活动伦理道德结构联系的渠道和中介,它能使艺术审美情感成为一种行为动力推动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以美启真”,就是有助于智力结构的发展。艺术美感作为自由感受具有自由直观的因素,有助于创造心理的形成。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过程是教师交给学生由认识走向创造的钥匙的过程。“以美助健”即是指艺术教育能增强学生的体质,造就健全的体魄,促进心理健康。
其次,艺术教育有着其它诸育不能与之相比的特殊优越性。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整体的反应式的教育,具有完整性和和谐性的特征。在艺术教育中,主体进入艺术审美状态,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是因为他把握到了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特定社会内容,所以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思维、意志等心理因素,使他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与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各种能力都得到最大发展,但又相互协调、互促进,整体发展。因此,艺术教育在内容、方式和效果方面都有其明显的特点: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深远性和整体性。国内外教育家分析了艺术教育在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教育中的作用,认为艺术教育对儿童所有的生活领域都有渗透。
四、艺术教育现代化心理学理论
原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认为人的思维过程乃是外部实践内化和特殊改变的结果,存在着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不断转化,是人对现实及其变化的一种占有形式。
根据列昂捷夫内化的理论,艺术教育现代化心理问题主要解决在现代化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机制问题。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理论问题:
1现代艺术是人类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所形成的艺术心理结构的历史性的积淀。社会现代化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继续,延伸,而历史又总是在现实中得到某种程度的凝聚和折射,或以新的方式加以再现。人类艺术实践经过无数代人、无数次的反复、印证、总结、补充、修正,日积月累形成了丰富的多种多样的艺术观念、艺术情感,锻炼了日益发展的艺术能力。艺术意识和能力既逐步地沉淀、积聚为相对稳定的艺术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所事例而成的艺术心理结构;又以物化的形态沉淀,凝聚于各种具有艺术特质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之中,这些产品就成了人类艺术心理结构外化的结晶品,也是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这种人类内在的艺术心理结构和外化的结晶品逐步形成和丰富化以后,又制约着后人的艺术心理活动和心理结构的建构与积淀。因此,艺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2完善个体艺术心理结构的最重要途径是增强个体艺术心理因素的功能。主要包括培养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丰富的艺术想象能力、强烈的艺术情感和深刻的艺术想象能力、强烈的艺术情感和深刻的艺术理解能力。个体艺术心理结构的完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建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大体可分为产生艺术愿望、输入艺术信息、进入艺术状态、获得艺术体验、形成艺术意识、发展艺术能力、完善艺术心理结构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阶段。个体艺术心理结构的完善既以人类艺术积淀为前提,并且是它的结果和现实的表现,又为人类艺术历史性积淀输送了新的血液和充实了新的现实内容。
3艺术教育既是对于艺术作品美的认识、接纳的过程,又是展形象思维进行能动创造的过程。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主体通过求同、求异探究把握艺术对象美的特征,使主管体之间、主体艺术审美心理要素之间的矛盾、差异达到了和谐、统一,获得艺术美感;或保持主体的差异、矛盾、树立,以确保自己艺术审美、创造美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独特性。这一过程是各种有着内在节奏的有序运动的过程,是艺术审美心理由相对平衡到失衡,再到新的动态平衡的过程,也是艺术心理结构不断改进、重构和发展的过程。我们把握个体艺术教育心理活动规律对促进个体艺术心理结构的完善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艺术教育现代化的方法论
艺术教育现代化方法论是完成艺术教育现代化任务,实现艺术教育现代化功能的操作原则,是艺术教育现代化理论与艺术教育现代化实践相结合、对艺术教育现代化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的中介环节。根据国外教育理论,主要遵循以下方法论原则。
1活动性原则。
艺术教育的活动是指主体身心参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艺术审美经验的过程,它具有知与行、身体动作与心理感受有机联系的特征。活动性原则是现代心理学理论的支柱。活动心理学的创始人列昂捷夫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在它完成某种活动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人是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掌握社会历史文化经验,促进心理发展的。”(《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杜殿坤P399)。印度教育家泰戈尔认为,儿童艺术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摒弃陈腐的习俗、单调乏味的惯例,不断给予儿童机会,使他们“透过所达到的惊异之心挖掘自身无限潜能。”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认识艺术和欣赏艺术,而不是培养艺术家。活动性原则也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个体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审美意识的发展,个体艺术情感的满足和升华都是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实现的。离开了具体的、活生生的艺术活动,艺术教育现代化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把活动性原则贯穿于艺术教育的全过程,在活动中求发展、出成效。
2主体性原则。
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师生双方相互协调的过程。其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艺术审美愿望、兴趣以及表现能力是活动开展的根本动力。“教为主导”则着眼于“学要主动”。艺术教育现代化更加要重视和提供学生教育活动中的主要性,要把艺术教育活动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切实唤起和激励学生的艺术审美冲动,使他们主动投入艺术教育活动,真正成为艺术教育活动的主人。
3差异性原则
由于存在着艺术审美的个性差异,所以应充分注意到艺术审美的个性化特征,即艺术心理结构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先天的遗传和后天艺术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差异会引起各种艺术审美形态和审美风格的不同的选择和评价。因此,注意艺术审美信息供给的丰富性和鼓励个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艺术教育现代化功能的发挥。
4立体性原则。艺术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教育,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丰富性、综合性和渗透性。各种艺术是互通的,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与想象艺术、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等结合起来,可以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激发学生艺术兴趣,提高教育质量。另外,艺术作品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强调在艺术审美体验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把握其历史、哲学、伦理等内涵,提高整体素质。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世界大学城
第三篇:借助先进教育理念,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高君
在现阶段教育中,要借助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和推动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学习和领会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是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前提。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爱生幼儿园”,所倡导的就是:保障儿童权力,实施以幼儿为本的教育。它是针对全体儿童提出来的,其出发点具有公平性和均衡性,因而也就有了可推广性。
一、借力“爱生幼儿园”,提升办园水平
先进的理念,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参与,也仅仅是纸上谈兵。有了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就使得真正的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了可能,进而成为现实。
以灾后重建的什邡市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灾后政府为每一个乡镇修建了规范的中心幼儿园,提出按照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规范、办学自主的原则,办好办活灾后重建的幼儿园。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灾后重建的什邡市幼儿教育依托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爱生幼儿园”平台,借助“保障儿童权力,实施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的理念,丰富了灾后学前教育重建的内涵,推动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灾后幼儿园的规范管理,有效促进灾后城乡学前教育持续、均衡的发展。
为了使“爱生幼儿园”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个幼儿园,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采用专家讲座、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汇报展示、模拟课堂等一系列活动,让“爱生幼儿园”教育理念植入每个教师的脑海。创设环境、制定计划、组织活动、评价儿童发展,让每个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大幅提高,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开展梯级培训,促进城乡幼教队伍专业提升
如何持续有效的让理念和实践磨合,寻求和实施更大力度的培训,是不容忽视的。为此,提前设置培训目的,制定培训流程,让每一次培训或能解决问题、或能得到启示、或能更新做法,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培训过程中,提高教师能力、转变观念。具体做法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
(一)保证培训“面”的覆盖
确立梯级培训的思路,将培训分四个层次进行:国家(省级)-市级-镇级-园级。抽派本地幼儿教育骨干力量参加省级培训,回来后进行市内培训,再进行镇级培训,最后是园级培训。在这种有梯度的培训中,所有的幼儿教师逐步理解、接受、运用爱生理念。不过,仅仅只是面的覆盖是不够的,还积极想办法增加培训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创设基本的学习环境”培训时,老师们共同参与区角的规划,讨论幼儿年龄段特点,确定投放什么材料;进行“入学准备活动”培训时,让参培教师们分组模拟课堂,结束时专家作点评等等。尽量让每个受训者参与其中,最大限度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二)保证培训“质”的提升
经常请参与省级培训的老师一同下到各园,指导、检查、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和专家组一起寻求解决的策略,促进工作的开展,基本形成一条“培训-实践-督查-研究-再培训”的完整培训链条,按照各园的发展情况,寻找最近发展区,不做机械重复,沿着幼儿园不同发展阶段循环运转,让每次循环的过程成为幼儿园质量提升的过程,让爱生理念深入每个幼儿园、每个老师,让孩子真正受益。通过一系列措施,幼儿园教师整体的水平和理念得到了极大提升。
为了有效发挥省级示范园、中心幼儿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推动教育均衡,采用了一级带动一级的措施,制订了相应的工作方法:将幼儿园划分为6个小组。市级6个示范园园长分别担任小组组长,2个省级示范园作为省级指导园,各指导联系3个小组。示范园通过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定点帮扶、入园指导、开展教科研活动、进行培训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努力实现保育、教育、信息等资源共享,为农村幼教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下面这个例子极具典型性。
在“让优质幼教资源向乡镇扩展”的思想引领下,作为推动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尝试,省示范幼儿园领办了一所农村幼儿园。几年过去了,在园幼儿由开园时101人发展到现在近300人的规模,这所农村幼儿园正逐渐蜕变成为“农村的城市幼儿园”,办学规模和理念都有了质的飞跃。
办园初始,负责领办师古镇平桥幼儿园的省级示范幼儿园什邡一幼,派出两名幼儿园骨干担任平桥幼儿园执行园长和保教主任。幼儿园设想六个班,240人的规模。但到开学的时候,招生人数只有8人。尴尬的局面,更多的解释工作之后,最终101名孩子选择留下,六个班规模缩减到四个班,8名教师、4名保育员、2名炊事人员、2名保安共117人组成了新的平桥幼儿园。
**之后,冷静地分析原因,发现归根结底是办园理念的冲突。在这种冲突的背后,幼教人需要坚守的是什么?是要迎合家长,还是对孩子的终身教育负责?什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幼儿教育?面对问题,老师们选择将它转变为发展的动力,选择为家长、为社会呈现幼儿教育的本真。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决定分两步走:
一抓教职工培训,更新理念,提高素养,让每个教师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二抓家长工作,让家长们从质疑——半信半疑——满意——积极配合。
三、更新家长幼教观念,促进城乡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为了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结合爱生理念,更要积极做好家长工作。为此,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还应做到:
(一)定期向家长宣传介绍幼儿园教育,改变认识
利用每期班级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本学期的教育内容、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一日常规活动安排,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活动情况,使家长对以后怎样配合老师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定期邀请幼教专家、知名园长、优秀教师及有相关知识的优秀家长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知识方面的培训,并接受现场咨询,进一步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二)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最新育儿动态
通过展板、家教园地、校讯通、留言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推荐科学育儿的报刊、杂志,如:幼儿画报、幼儿教育、学前教育、育儿报等等。让家长们通过读书、看报、看影片及时了解国内外科学教育孩子的观念,及时调整、改变自己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三)邀请家长亲身参与幼儿园活动,促进对幼儿园工作的配合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既有利于让家长更深入了解幼儿园的全面工作,更利于有效促进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幼儿园每期安排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根据家长的爱好特长、工作性质,结合教学需要,发动和组织家长来园当“家长义工”(即家长老师、家长助教、家长保育员等),使家长发挥各自的专长,既配合幼儿园教育活动,又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形式。通过一系列的家长工作的开展,城乡学前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总之,借助“以幼儿为本”的“爱生幼儿园”教育理念,有效促进了区域内学前教育持续、均衡的发展。
第四篇:汲取先进教育理念
汲取先进教育理念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张家口市“十二五”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报告
张家口市涿鹿县张家堡镇中学 宋春
4月 日—— 日,我参加了张家口市教育局中学校长高级培训班。培训期间,聆听了于伟、李元昌、关尚敏等11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在专家指导下和同行的校长进行专题研讨,就当前困扰学校办学和发展的新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会后还到 学校进行了参观和学习。
这次培训学习,我汲取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了教育管理水平,加深了对教育观念、校本教研和素质教育的理解,增强了自己干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定了自己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信心。现将培训学习有关情况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培训学习内容
本次培训,我们聆听了11位专 家 教授的专题报告(每个报告半天时间),分别是:东师大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 师于伟 博士的《校长的教育观与学校发展》(月日上午),教授、博导邬志辉的《学校发展规划与经费管理》(),副教授陈欣的《国内外基础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李元昌的《主题教研与教师素质的提高》(月日),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柳海民的《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和实践》(),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校长、特级教师、博士李颖的《走特色创新之路,建构现代型学校》(月日午),吉林省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黄宝国的《校长如何引领校本教研》(月日午),二实验副校长关尚敏的《教育的自然、文明与理性——谈中小学德育方法与内容的建构》(),副校长李明霞的《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与升学率》(),东师大副教授、博士后姜英杰的《人格魅力:传奇与解析》(月日午),东师大 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晓明 博士的《以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校教育和谐发展》(月日);会后,我们考察了 所学校,分别是 中学(月日上午),中学(月18日午);我们还进行了教育影视赏析(月日),研讨的主题是。
三、体会与感想
1、全面提高校长的自身素质,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好校长,带出一所好学校。一个教育家型的校长,带出一支教育家型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
于伟教授的报告——《校长的教育观与学校发展》告诉我们:校长是实践型的教育家。要做实践着的思考者,钻研教育理论耐得寂寞,反思实践;要做思想着的行动者,开展教育改革实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校长要“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不仅要做好学校工作的教育者、管理者,更要做好引领学校与时俱进的领导者。
姜英杰副教授的报告——《领导者人格魅力与管理》,使我懂得了一位领导如果缺乏优秀的品格和个性魅力,领导者的能力即便再出色,人们对他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他的威信和影响力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要发挥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的作用,使被领导者心甘情愿地为实现既定目标努力奋斗。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 师柳海民 教授作了题为《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和实践》的专题报告。报告中,柳海民凭借他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想,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家办学”的指示,在分析“教育家办学”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联系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成长历程指出,教育家大多产生于在教育第一线的实践者。柳海民认为,教育家就是人师,教育家教人以道义、知识、智慧,给学生以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和神圣的责任感。他提出成为教育家的四条标准:一是教育专业思想坚定不移(热爱和专注教育事业),二是教育思想系统独到(有系统的教育思想和明确的教育理念),三是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能融会贯通地把握学科知识),四是专业能力卓著出色(能出色地进行教育教学)。
2、正确的办学理念引领正确的办学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我们: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当前的办学目标。先进的办学理念对校外是一面旗帜,对校内是一个纲领,对历史是一个总结,对未来是一个目标。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是引导学校教育走向成功的金钥匙。
先进的办学思想就是根据实际校情,确切对学校进行定位,实施可行的办学模式,要真正做到这些,必须有支持自己办学思想的教育理论。从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看到,办学理念的正确确定对一所学校成功开展工作将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该校以“管理治校、科研兴校、名师扬校”的办学方略,还有“关注个性、开发潜能、科学施教、全面育人、走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 的办学理念,言简意赅、清楚明了地反映了该校的办学思想、工作方法、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我们所参观的学校校长均有一套切合学校自身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每一所学校都有其办学的宏伟目标。
3、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根本,而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黄宝国副校长在《校长如何引领校本教研》报告中讲道:管理是把事做正确,科研能够帮助校长和教师把事情做正确。其科研定位:为校长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为学科建设服务。“服务”的理念使得他们学校的教科研人员主动为教师精选好文章,为各学科选题、出测试题、建立题库,帮助教师梳理、总结教学特色,帮助教师把教学问题变成课题--开展小课题研究。由于服务到位,使得教师有责任、有能力、有条件把科研工作做好。在管理中他们采用“流程”管理,而不是会议布置和强调,变权利管理为制度管理。
所参观考察的学校都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在校长的带领下,大胆实验,勇担风险,进行了大量的教改实验与教学研究。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而促使学校教育质量大面积的提升。
4、实际的德育工作才有有效的教育效应。
近年来,一直困扰我们德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就是德育的实效性,这也是我们苦苦思索的难点和德育出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信息量的增加,空洞的说教,在学生面前显得乏力,很多教师抱怨,打他不行,说他不听,没有办法,德育效果不佳。因此,德育的实效性已成为所有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
如何使德育工作产生巨大的教育力,切实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质,规范的行为习惯?关尚敏 教授的报告,恰好解决了这个难题。她的报告使我明确了教育的自然、文明和理性的道理,也明确到体验式教育的重要以及有意、多方位的德育活动的潜在感召力和感染力。(我们的德育工作活动搞了不少,形式也很多样,但是教育方法单调,说教太多,教育内容老化,没有贴近学生,没有走进学生心灵,没有真正突出了体验式教育?缺乏自然、文明与理性,以致我们的德育效果不理想。所以,德育工作要选择合理的内容,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正确途径,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括号内是否可以去掉 应该加入一些参观学校的德育活动
5、创新是兴校的根本,特色发展是兴校之路。
特色办学是任何一个学校发展的核心和根本。东北师大附中的李颖校长《走特色创新之路构建现代型学校》的报告中,向我们讲述了学校“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其“生命教育”内涵为: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反映教育的丰富内涵;促进生命的全面发展;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追求教育的艺术境界;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学校通过遵循一个教育教学策略;运行两个课题;突出三个教育;打造“四精”助推学校特色的形成。
补充一些考察学校的特色办学
四、几点启示
培训考察的目的在于学习借鉴。东北师大各位教授的报告,学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于我们着眼长远推进学校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立足当前做好各项工作,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不断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一个好的校长必须具备先进的、甚至是超前的办学思想,才能够承担引航现代的教育的使命。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无不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作为一校之长,要注意研究各种教育思想、观点,认真学习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要根据本校实际确定自己学校独特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宣传自己学校的独特教育思想,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行动指南。工作中要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做到:转变在观念上,落实在管理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学生观、教师观、知识观和校长管理观,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实现学校整体教育质量质的飞跃;要有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思维,积极探索创新型和试验性的教学改革模式,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2、要在学校师生中努力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就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个质量标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人才培养讲,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才是优质教育,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个体发展和客观个体价值的根本途径,也是人能否适应社会发展,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者的关键所在;第二,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在于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人才支持,通过知识、技能创新,科技革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的兴旺繁荣以及政治、文化的进步。要通过各种途径在广大教师中加强宣传、组织学习、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摒弃狭隘的质量意识,从实际教学工作中改变工作方式,落实措施,促进教育质量科学发展。
3、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创办特色学校。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特色的学校是没有发展潜力和持续发展动力的,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学校必须走特色创新之路,这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特色学校”绝不等同于“特色项目学校”或“特长学校”,绝不只是简单地教学生写一手好字或习得某种技能,它更多地应着眼于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发展,最深层地追求人的发展。“特色项目”也不等同于“体育艺术”,可以是课程特色建设、特色德育资源开发、特色教育改革、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
我们必须结合学校现在的实际,从涿鹿县张家堡镇的文化经济特点入手,深入钻研,竖起创办特色学校的大旗,从管理机制到队伍建设,从课程设置到校园文化,紧紧围绕特色办学的要求,切实把“观”变为“行”,找准着力点,明确主攻方向,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4、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
规章制度是立校之本。张家堡镇中学建校时间较长,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也有着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旧习,今后的发展之路仍旧是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针对《纲要》提出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内涵建设,落实精细管理,做到处处有管理,时时见管理,人人会管理。建立起教育工作精雕细刻、教学工作精耕细作、后勤工作精打细算的运转模式,切实做到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在日常管理中要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老师都要精心、精细,力争把每项工作做成精品。强化后勤保障功能,落实安全教育责任,紧绷安全弦,积极构建和谐安全校园,让平安与教育同行。
5、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学校的发展在教师,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质量。因此,我们要着力做好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素质的提升。我们要加强学习,坚持政治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追求,增强教职工的依法从教的意识。
要以师为本,扎实推进“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营造“人人有激情、时时在状态”工作氛围,带着“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的工作态度进入工作状态中,时刻牢记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对工作的责任之心、对社会的感恩之心,自觉抵制功利思想和浮躁思想,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争当师德表率。
要多方着手,丰富校本培训,搞好校本教研,扎实开展有效教学,坚持培训与教研相结合,不断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立“以有效训练促有效教学、以有效教研推有效教学、以有效管理保有效教学”的教育基本理念,大力提高教师自觉运用课改新理念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校内教师团队优势,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互帮互助,共同成长。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与读书自学,落实好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扶植骨干教师,给他们提供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对青年教师做到“放心、放手、不放松”,鼓励争先,鼓励挑重担,从思想、业务、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要求青年教师“争先、争鸣、不争利 ”,努力建设思想理念新、业务素质优、带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6、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做到尊重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满足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合理要求。只有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从而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作为校长在课程改革中,不仅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学习进步,更要关注师生在校园的生活状态,不断提高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为师生作好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校长要为教师创造有利于发展的生存空间,使教师感到校园生活是幸福的、快乐的。当教师在工作中获得幸福、获得快乐,他才能输出幸福、输出快乐;当教师体验到校长管理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发展为本,他就会把这种信息和体验传递给学生,从而成功的构建起和谐校园。学校要德育工作
这次培训,让我提高了认识,更新了理念,明确了职责,树立了目标。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象教育家一样思考和实践,树立正确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家长满意的学校。
2011年4月 日
第五篇:学习先进理念 借鉴成功经验
学习先进理念 借鉴成功经验----赴新加坡参加公共政策管理专题培训
班心得体会
2011-07-04 22:45:30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9758次 评论:0条
2011年5月21日至6月4日,本人有幸参加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的自治区人大及各市人大厅处领导干部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管理专题培训班。
一、学习基本情况
学校精心设置教学培训计划,教学方式灵活,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内容丰富。既有授课,又有实地考察和走访;既有课堂师生的互动提问,又有分组讨论;既有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又有学习提纲材料。半个月的学习,上了18个涵盖国内和国际的专题辅导课程,聆听了多位名家大师的谆谆教诲,参观了新加坡市容市貌、交通物流、裕廊工业园、生物城、新生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建局城市规划展、建屋局组屋改造实例等,走访了拉丁马士社区俱乐部和人民行动党支部。真是让我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理论,增长知识;解放思想,增添力量;结交朋友,增进友谊;学到经验,增强信心。新加坡花园般的城市面貌和高度发达的现代化文明气息,特别是新加坡政府中西交融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二、新加坡政府独特的治国理念和独到的执政方略
新加坡是一个只有710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人口507万,缺少淡水、土地资源、缺少发展资源的岛国,1965年独立后,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世界人均收入最高,行政效率第一的发达国家,不愧为“小国中的大国”。在治国发展方面确实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创新治国理念,托起国人信念
新加坡独立后,执政党领导李光耀提出了“权力论、特质论、行为论、情境论、权变论、魅力论、转型论”等七大领导理论,构架了“精英治国、贤能制度、实用主义、亚洲价值”的治国理念。建设开放、正义、自由、公平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从而托起新加坡人的信念。
(二)培育优秀政府,凝聚国民信心
新加坡把“建设优秀政府”作为追求目标,即培育高效、清廉、服务人民的政府。建立了“高薪养廉”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巩固国民对政府的信心,团结一致,勇往直前,共同发展。
(三)建设和谐社会,维护长治久安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美后裔等其他种族,是各色人种、各种语言、各教派信仰、各样风俗相互交织的国度。新加坡倡导种族和谐,统一的、一元的法治与多元的社会管理模式,制定民族平等、民主权利公平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按民族结构比例在就业、教育、卫生医疗、住房、选举等方面享有相应的权利,照顾个别民族习惯,推行“严刑峻法”,依法治国,加强治安管理和社区管理,实行邻里守望制度,最终达到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
(四)强化城市建设管理,改善投资软硬环境
新加坡是缺乏资源的国家,长期以来依靠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经济增长。因此,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成为新加坡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两大核心内容。一是城市规划立法。新加坡国土面积有限,力求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好每一块土地,以立法手段加以强化。二是城市建设有序。城市的建设必须按相关审批程序进行。未经审批的建筑都属违法建筑,均被重罚。建设项目重点优先组屋、交通、公共设施,建设过程重视质量监督,减少工程拆了建、建了拆的浪费现象;注重保护历史文物,拆旧建新,旧房翻新改造及拆迁经屋主80%以上同意即可形成决议,建设项目经政府审批后交由市场运作,招标承建公平竞争,减少工程腐败。三是城市管理规范。市容市貌整洁,人车运行顺畅,美丽街道,花园式的城市,这是新加坡精心管理城市的结果。创建绿色交通网络。路上无交警,电子卡收费,行车让行人。创建人文交通文化。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乘坐公交车、打的士均自觉排队候车,不拥挤不抢道,扶老爱幼。规范商业网点布局。商户按规划地点进行商业活动,井然有序,杜绝乱搭乱盖,占道经营。市政设施功能齐全。注重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信息化。路牌、路灯、路标、广告设置人性化,既环保又安全。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污。到处是美丽的公园、绿道,环境谁污染谁治理,否则重罚。
(五)强化政府战略和危机管理,适时调整经济转型
新加坡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样经历经济发展低潮,面临金融危机冲击。但是,由于政府强化战略管理,打造诚信、新知、联系世界相级,打造世界宜居城市来提高竞争力。同时加强危机管理,每次都平稳渡过了危机冲击,经济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得益于新加坡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经济转型。历史上新加坡经历了四次经济转型。当前开放型经济十分活跃,与世界多个国家建立经济联合体,如到我国江苏省建立70平方公里的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范例,新加坡调整经济转型的做法对我国当前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六)完善保障制度,着力改善民生
新加坡是世界少有的公民无福利退休金的国家,也是对国民税收最低,而政府服务效率最高、城市服务功能最好的国家之一,这是新加坡管理模式。一是政府取消福利退休制度,扶助穷人不养懒人,让国民自己创业挣钱养活自己,增强国民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保持活力。二是建立新加坡公积金制度和出台住房保障政策。让国民老有所养,居者有屋。即政府创造国民就业机会赚钱,强制储蓄,多赚多储,鼓励国民买房子,作为抵押贷款保险,公积金不受破产法令影响,鼓励国民买人寿保险,医疗保险。
(七)文化教育强基础,道德修养强素质
新加坡十分重视文化基础教育和国民道德修养的培育,使新加坡人成为拥有文化知识,拥有高素质道德修养,拥有良好信誉的诚信公民,从而为新加坡成为世界枢纽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竞争力。
另外,新加坡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一是权威主义引发危机。民主在发展,权威主义已被民主消化甚至冲击,家长式的领导作风已不适应民主进程,需要改革。二是作风高傲引发危机。公务员必须放下架子,深入基层,勤政为民,才能得到老百姓信任。三是高薪养廉潜在危机。收入差距扩大,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甚至影响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四是新移民、高物价带来危机。移民新加坡人流再度加快、抑制房价和物价上涨是政府面临的严重问题。
三、学习新加坡经验,推动北海经济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的诸多经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更加注重生态宜居文明城市建设
我们要学习新加坡,加强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竞争的高度,坚持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保持并不断增强北海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和竞争力,大力提升城市美誉度,把北海建设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文明城市。
(二)更加注重人才强市建设
我们要科学制定人才战略,完善培养选拔、考核任用干部机制,借助“精英治国”的理念,建立“贤能制度”,任人为贤,大胆使用高技能人才,引进外来人才,引入“鱼缸管理”机制,发挥人才“引爆点”的作用,使人才资源变为人才优势和发展资源,为率先崛起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更加注重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我们北海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继续实施每年办好“十件实事”,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更加注重产业转型提升
我们北海要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机遇,坚持走北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比较优势,依靠技术创新和改造,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效益园区建设,尽快形成产业链条和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五)更加注重城市规划、经营和管理
我们要学习新加坡先进的规划理念,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富有特色;抓好城市的建设,高起点、高质量、高品质,多出精品工程;抓好城市的管理,包括市容市貌,市政交通,商业网点,市场秩序,商品物流,让城市运行畅通有序,服务高效,充满活力,合理有序地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优美整洁的市容市貌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城市。
(六)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北海要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完善行政管理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政府官员和干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转变机关和干部作风,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增强行政透明度。努力建设一个高效、廉洁、透明的政府。同时加强政府“危机管理”,防患于未然。在各方利益碰撞(如城镇化、工业化所遇到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激烈,重大生产事故,物价通胀,经济发展转型带来的劳资政策矛盾等问题)增多的形势下,应当制定自己的“危机管理”措施,才能转危为机,险中取胜。
(七)更加注重人大工作
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加大对“一府两院”监督力度,努力提高政府履职和行政效能,强化法院、检察院廉洁司法,公正执法意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一是大胆监督,按照《监督法》行使监督权。二是善于监督,转变监督方式,力求监督的实效性。三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行使人大代表对重大事务的知情权、话语权、审议权、表决权。特别是今年我市市、县区、乡镇三级人大换届选举,一定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大的要求和部署,依法、扎实做好换届选举各方面的工作,圆满完成我市三级换届选举工作。(北海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副主任 林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