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社会与民的族地区图书馆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和谐社会与民族地区图书馆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维普资讯 ////0>.第 眷 增刊 年 月 大理学院学报..和谐社会与民族地区图书馆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吴云杉 ,杨 萌.大理州图书馆,云南大理;.云南省图书馆,云南昆明 摘要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
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文化与农村文化及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突出
自身的特点和亮点以及民族地区图书馆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和谐社会;图书馆;农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各 文化。由于受民族区域、环境的限制,它既具有显著
行各业关注的热点。民族地区图书馆也亟需以追求 的民族特色,又蕴含着民族的智慧结晶,包括其形
构建人与社会民族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和谐、平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道德
等、共存,与社会和谐为目标。结合图书馆职能,认 情操等。因而民族文化也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具有特
真充当好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器,发挥好图书文化 色的、内涵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农村文化就
是在广大的农村中从事生产、养殖、种植围土地而 信息枢纽作用。
居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 和谐社会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特征与图书
以及社会结构、政治、文化都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馆三者之间的关系 的历史反映和写照。农村文化,就是在生产的基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民族地区图书馆要 上形成的,包括农村生活方式以及与生活相适应的 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准确地把握好和谐社会的基 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构成的。本特征,民族文化,农村文化概念及与图书馆之间.民族地区图书馆与民族文化、农村文化之间的 的关系。
关系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角度分析。从社会.和谐社会 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 学的角度来说,图书馆本身就属于文化的一个组成 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 部分。作为文化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图书馆就是 基本的和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各种因素中的关键 向社会提供精神和物质的文化机构。图书馆所提供 基石。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图书文献资料对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 社会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有序的 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它提供的图书文献信息能 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是一个安定的社 够满足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另 会。和谐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 外一个角度来说,图书馆在民族文化、农村文化建 谐社会需要诚信、公平与正义、双赢互利、宽容的人 设中又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因为图书馆本身的职 际关系,需要加强民主、法制、道德建设来构建和谐 能作用已成为构建完善的农村文化网络和农村公 社会的人际关系 】。
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图书馆就.民族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基本特征 所谓的民 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就需求角 族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特定的民族区域和自然生 度来讲,有物质需求也就必须有精神需求。对于图 态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优秀的、特有的、独有的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吴云杉一 ,女,云南大理人,助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情报研究.维普资讯 ////.大理 学 院 学 报
书馆就是表现在人民群众对图书文献信息的需求, 纳入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还要突出民族地
有了一定的信息积累,就可以在生产、生活中发挥 区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独有的功能作用。许多
作用。图书馆在民族文化、农村文化建设中能够起 民族地区图书馆已经针对自身的服务工作特点转
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为民族地区农村全面协 变现有的工作模式,服务工作已经变被动为主动, 调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动力。文献信 已将服务工作的触角伸向农村。有的图书馆为壮大
息资源是一项无形的资产,它对于统一思想、价值 农民读者队伍,采取各种形式的服务方式向农村提
导向、凝聚人心、塑造灵魂起到教化职能。通过文献 供大量的优秀文献信息资料。提供了具有实用性、信息传播可以转化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动力,它能 内容丰富、内容新颖的科技信息。还通过文献信息
够化解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对于农村文化建设 资源共建共享等项服务方式,在农村文化建设中, 中还能够起到文化“脱贫”作用。目前农村中普遍存 普及文化知识,科技兴农,富民兴农,占领农村思想
在文化生活缺乏,农村中读书难、读好书更难现象 文化阵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等环节方面,民族地
与农村发展不相适应。文化信息资源的注入对于构 区图书馆职能已得到充分显示。
建健康的、协调的农村文化,发展,和谐社会起到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事
很好的推动作用。例及成绩近年来民族地区图书馆把提高服务质 量,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献信息服务作 民族地区图书馆农村文化建设的特色和
为图书馆服务工作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许多民 亮点
族地区图书馆通过争取各级政府重视,通过创办文 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包 化站、图书室、民办图书馆、图书箱等多种图书服务 括几个方面:主观方面:民族地区图书馆方面;农村 形式,使民族地区贫瘠的土地上涌现出了各具特色 个体自身方面。客观方面:主要指各级政府及有关 的图书服务网点,为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引导农村 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以及所提供的物 科技兴农,文化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云南 质条件,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及农村文化建设的基 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努力, 础。民族地区图书馆方面:主要指图书馆在农村文化 已经在 个乡镇组建了以图书室为主的文化站 建设中具体化的措施和内容,它是图书馆构建农村 个,已经巩固发展了 个图书流通箱。这些不同类 文化建设的归宿点。农村个体自身方面:是指人民 型的图书流通箱各具特色,其比较突出有一定影响 群众对图书馆提供的精神文化产品得到的受益度, 力的流通箱有:陪嫁图书箱、人民代表图书箱、民兵 包括思想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提高程度。近年来许 图书箱、姐妹图书箱、连珠图书箱、集市图书箱等多 多民族地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农村文化建 种形式。陪嫁图书箱:是由一位叫杨若坤的农村白 设中无论从任何方面都显现出特色和亮点。族姑娘担任图书流动箱管理员,她十分热爱农村文.民族地区图书馆及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农村 化建设工作,自年创建以来利用图书流通箱为 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需要 这是一项与农民息息 当地群众提供科技资料、实用科技信息,指导村民 相关的,具有理论支持的,非常有必要的工程。随着 科学种田,为村民致富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杨若坤 农村经济日益好转,农村中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 姑娘结婚成家后,为了不使心爱的图书箱中断,她 需求矛盾日益突现出来。广大农民群众在物质条件 征得双方家庭和县图书馆同意,把图书流通箱当嫁 保证的基础上,对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又有新的需 妆从娘家背到婆家。多年来这个“陪嫁图书箱”工 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观上已经充分认识到, 作从未间断,现在杨若坤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 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的图书箱还在农村,还在孩子所在的学校发挥作 民族地区图书馆也已经认识到处在转型期的图书 用,借阅范围,受益的群众越来越广,读者已扩大到 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透过农村文化生活贫 附近的几个民族乡村【。人民代表图书箱由一位白 乏、精神生活单调的需求,其重心已经向农村进行 族老人负责,为了创建图书室,这位老人以人民代 转向与延伸。已经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是图书馆在 表的身份,四处奔走筹集资金,自己添置设备,在图 构建和谐社会中重新赢得社会、自身价值体现的需 书箱的基础上成立了图书室,除借阅图书外,还进 要。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综合实力的重要表 行科技知识、时事政治宣传。姐妹图书箱是白族山
现,是民族精神价值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维普资讯 ////.吴云衫.扬 葫 和 化建设的思考
如大理白族地区天池乡图书室,结合群众读书活动 村一位叫李慧英的姑娘远嫁到另一个地区,出嫁前 成立了“农民读书会”、“农村科普协会”。读书会、科 将图书箱郑重移交给妹妹,妹妹李爱英接过书箱后
也像姐姐一样认真负责。连珠图书箱是离县城 公 普协会成立既能争取到各级部门的支持,又加大普
里,海拔 米的特困高寒山区白石乡一位叫杨贤 及科学知识力度。有的图书室还创办农村科技普及
立的退休教师负责管理图书箱。自创建以来,由于 学校。如云南省图书馆、大理州图书馆、永平县图书
文献信息资料的传播,帮助穷得买不起盐巴的农民 馆在永平县水泄乡创办第一个三级联办图书室。图
走上脱贫之路。在白石乡陆续办起了一串图书箱, 书管理员刘建云组织开办农业科技夜校,参加人员
近人次,还利用民族节日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 宛如山乡的一串明珠。集市图书箱是在各地集贸市
场更加繁荣的形势下,荡涧乡的农村集市上,有一 并且结合乡镇中心工作写出“烤烟种植知识法制教
位叫施红星的白族青年,在集市上租了一间铺面, 育不得忘”等节目,用彝族小调进行宣传演出,生动
风趣,受到群众欢迎。水泄乡图书室自创建以来定 在借阅图书的同时开展缝纫加工,因为图书报刊吸
引读者,缝纫加工也蓬勃兴旺。这些不同形式的图 期不定期采用黑板报推荐新书,结合当地土壤气候
书箱,图书室管理人员通过创办图书箱执着的追求 和经营特点制定公益活动措施。自图书室创建以来
乡里群众看书读报的多了,吵架斗殴的少了,并且 丰富的精神境界。他们不仅自己爱看书,而且愿意
把获得的知识与别人分享,乐于为群众服务,把人 能够自觉遵纪守法。水泄乡图书室管理员向村民提
生的价值立足点放在无私的奉献上。当看到所提供 供实用信息,开始许多彝族社员只抱着试试看的心 的实用信息变为生产生活的成果就感到幸福和满 态被动接受,当他们从所提供的信息中寻求到解决
足。如大理州甸南乡文化站一位叫张新春的白族青 现实问题的方法,从所提供的信息中学会地膜栽培
年,担任文化站管理员 多年如一日,热情为本乡 包谷、地膜种栽白芸豆、嫁接柑橘核桃、改能节灶等
群众服务,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他本人则通过刻 技术时,更多的彝族群众开始接受实用技术,现在
群众把图书室称为“农村生产生活的致富室”。
苦学习,目前已掌握信息共享工程网络技术工程技术并且能够根据群众需要下载各种信息资.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农村稳步 料。在这些图书管理员身上集中表现出农村文化工 推进 送书下乡工程解决了贫困农村藏书贫乏,购
书经费缺少的问题,促进了图书室的发展。文化信
作者的优秀素质和奉献精神。民族地区农村中各种形式图书馆 室得到不 息资源共享工程具有服务形式方便、灵活、服务内
断涌现和巩固发展 民族地区由于受多方面因素 容雅俗共赏、投人少、见效快、站点直布农村,能使
广大的农村群众享受到城市人同等的文化教育权 制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因而 利,是农村群众接受文化科技信息的绿色通道。大 创办文化站,图书室已经成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 一
件大事。近年来许多民族地区涌现出由政府投资 理白族自治州已在农村创建了 个共享工程网点, 建设一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十 创办,公助民办,群众集资创办的文化站,图书室。一
如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近年来采取政府投资、各 五”期间地方财政准备投人 万元专项资金继
续分批建设个网点,达到县级图书馆 %,乡镇 级有关部门向上争取、社会各界捐赠等多渠道筹集
资金,使文化站、图书室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得到较 文化站%,村文化室%的比例建成文化信息资
快发展。实施的“二馆一站”建设中,共建设 个项 源共享工程农村服务网点。从目前创建的 个网点
目,其中乡镇文化站 个,总投资 万元,县级配 反馈的信息看,永平水泄乡图书室、宾川鸡足山图
套万元,乡镇自筹万元,社会捐赠 万元,截 书室自 年由省、州、县三级共同创建以来,能够
止 年, 个项目已完成 个。大理州 个县市 充分发挥共享工程作用,能够定期向农村干部、群
目前为止已建成文化站 个,图书室 个。其中 众传播农村实用信息,能够通过网络下载党建法制
知识,农民群众关心的热门实用技术知识,种植、养 有 个文化站达到云南省三级以上建设标准。一级 殖及相关的经济发展知识。水泄乡青年对劳务输出 文化站 个,二级 个,三级 个,文化站达级率为
%。由于硬件设施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速度也 增加了自信心,目前全乡已经向全州各地输出近百
比较快?,一些县、市由于文化站工作做得扎实。能 名劳务青年。通过共享工程水泄乡图书馆开展送理
够因地制宜的开展活动满足群众更多方面的需要。论、送政策、送知识、送观念的宣传教育活动。乡政
第二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高邮市龙虬镇 刘宏秀
我国是农村大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一中、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无疑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历史新时期要求发展农村文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个转变不仅表现在对物质的要求,而且是对社会文化的进步的要求。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四是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就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这就从执政党的执政要求上明确了农村文化必须是先进的文化。在广大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上应该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是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把文化建设的重点向农村转移。
二是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
三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善城市对农村、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支援机制,支援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三、从五个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一是要加快县、乡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转换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市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大多数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场所”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大投入,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继续加大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力度,在某些方面006年、2007年12个乡镇文化站达标的基础上,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所有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任务。
三是要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四是要继续推进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和全面启动乡镇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及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争取用三年时间在大多数行政村建成文化室(农家书屋),并且力争完成所有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和实现有线电视全覆盖。
五是要精心组织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结合农民艺术节、读书节、“三下乡”等活动,送戏下乡、送电影到村,积极引导市里的各种社会群众文化团体和业余文艺演出队到农村演出,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三篇: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发展呈区域差异。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不平衡性。纵向看是县城较乡镇、乡镇较农村丰富。在县城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丰富,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从横向看,经济发达乡镇强于经济落后乡镇,交通发达乡镇丰富于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丰富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
2、农村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但反应农村生活的文化产品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民间文艺社团稀少,而文化“三下乡”的内容与农民贴的不是很紧密,所提供的简明法律、农业科技知识较少,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3、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对物质、精神建设上仍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着认为把经济搞上去了,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得到加强的“自然论”;先搞经济建设,然后再腾时间来抓文化建设的“先后论”;认为文化建设要难度大,不能立竿见影、不出政绩的“无用论”;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和谐农村的促进作用。
4、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调查发现,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打麻将等,象棋球类活动开展甚少,少数的几个网吧也主要是以玩游戏为主,这些无不反映出农民文化生活的单调。由于缺乏适合农民的活动平台和正确的引导,导致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赌博之风蔓延。
5、农村文化阵地日趋萎缩。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成立了全镇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镇党委政府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创建工作宣传组、规划建设组、综合执法组、督促检查组等,负责文明创建具体工作。
缑氏镇文化建设:规范和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制订下发了《缑氏镇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目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方案,明确了各单位创建活动的任务、目的、各自职责和达标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和带领下,全镇的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老百姓物质生活条件好了,自然就开始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我们村子有自己的文化广场,有自己的农家书屋、文艺室、娱乐室,村民素质也在逐渐的提高。我们农村不比城里差!”岳滩镇岳滩村党支部书记李宏廷在说起自己村子的文化广场时自豪地介绍道。
走进岳滩村,入目的是一排排整洁的楼房,广场上不时有锻炼身体的村民走过。村子里为丰富村民生活,建立了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设置了廉政文化长廊,并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民在茶余饭后,或来到娱乐室里下棋、或在文艺室里扭秧歌、或在书屋里看书读报。
在这片孕育了华夏七朝古都文明的土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村委会设立村务公开栏、科学教育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使村民了解村两委干部的工作状况、科普信息、社会新闻、群众中好人好事等,充分满足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走进顾县镇段西村村委,首先看到的是在门口的“独生子女五好家庭评选栏”,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段志明介绍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评比让群众更能践行优生优育政策。此外,段西村还通过“好婆媳评选活动”、建立“家长学校”、建设文化大院、建设农家书屋等措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这是我们全镇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综合性文化大院”,在偃师市庞村镇西庞村文化大院落成庆典上,该村党总支书记张聚芳自豪地说。
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08年以来,在庞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庞村两委采取市、镇财政帮一些、村两委筹一些、企业捐一些的办法,集中精力、多方协调,建成了全镇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专业性文化大院。西庞村文化大院累计投资35万元,建筑面积480平方米,绿化面积660平方米,包括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集体卫生室、棋牌室、健身器材、露天舞场等,配备有活动坐椅、乐器音响、灯光等设施,其中图书阅览室配备了崭新的期刊架、书架、阅览桌,拥有钢制家具产业、种植、养殖、法律法规、人物传记等7大类2万余册图书,借阅制度规范,图书门类齐全。
党总支书记张聚芳信心满怀地告诉我们:“下一步,我们要建设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远程教育电视、乒乓球台、台球桌等,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我们的文化大院将来不仅是农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还应该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阵地,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未见瀑布,先闻水声。还未走进偃师市西李村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便听到了悠扬质朴的戏曲演奏声。跟随曲声而入,这个简单却又热闹非凡、充满着曲声歌声笑声掌声的地方,就是西李村业余剧团排练节目的场所。因为有了这个剧团,西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戏剧之乡。偃师农村业余剧团发展很快,这些由农民组成的剧团,把田间地头、农民大院当成舞台,他们那带有浓郁地区乡土气息的演出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
艰辛起步,群策群力建剧团
2003年,在宋纪斌、宋更周(均84岁)等人的支持下,西李村业余曲剧团在消失多年后再度成立。
近年来,偃师市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了市、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目前,偃师市共建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16个、文化大院190个,建成阅报栏560个、书架1200个,藏书120余万册,偃师图书馆去年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基层文化示范图书馆”。同时,为了搞好文化下乡服务,活跃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偃师市豫剧团和曲剧团每年下乡为农民送戏300场,偃师市演出公司每年组织20多个外地艺术团到农村演出400场,河洛风文化公司每年为农民演出100多场。自2007年12月起,偃师市利用国家投资的17套数字电影设备在全市建立了17个农村电影放映队,每月为每个行政村免费放映一场电影,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在建好文化站和文化大院的基础上,偃师全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偃师市的共享工程建设始于2004年,当时偃师市政府投入20万元在市图书馆建立了自动化服务系统和电子阅览室。2006年被国家列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后,偃师以市图书馆为共享中心,在各乡镇设立基层服务分中心,依托村文化大院设立数十个基层服务点,在321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服务点。市、乡、村三级文化共享网络的建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便捷优质的科技信息服务。
加大对贫困乡镇的文化资金扶持力度,努力使各乡镇文化发展的差距减小。加大对农民文化生活的引导力度,把农民的文化生活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顾县东王村自2005年起先后投资24万元,建成了占地700平方米,包含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综合娱乐室在内的高标准文化大院。文化大院的综合活动室设备齐全,乒乓球、象棋、跳棋、扑克、麻将、军棋等应有尽有,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村委会还设立了村务公开栏、科学教育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使群众能够了解到村两委干部工作状况、科普信息、社会新闻、群众中发生的好人好事等,满足了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偃师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作为新农村文化传播的载体,依托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各个行政村开展了书画、秧歌、腰鼓、排鼓、乒乓球、篮球等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许多乡镇狮舞队、排鼓队走出偃师,参加洛阳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大赛,获得了多项大奖。顾县镇苗湾村建起了偃师农村第一个老年门球场,翟镇镇成立了偃师第一个乡镇书法协会。今年,偃师市以全市高度普及书法艺术的雄厚实力,成为实至名归的“全国书法之乡”。
在这片孕育了华夏七朝古都文明的大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体现在党和政府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体现在农村文化资源总量的大幅增加,体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飞速提升。
三、发展繁荣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体制,理顺农村文化发展的脉络。
1、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心组织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2、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政府部门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职责,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县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专项规划,重点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3、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把城区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由以侧重于“送文化”逐步向“种文化”转变,为农村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群众基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同时要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变“文化下乡”
为“文化驻乡”。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注入农村文化发展的血液。
1、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投入。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资金投入。创造条件,用好政策,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镇文化建设。支持农民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兴办农民剧团、农家书屋等,使农民群众也成为文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
2、设立专线资金,加快阵地建设。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在乡镇一级建立综合文化站、篮球场、农民学校等公益场所,村一级建立简易图书室、活动室等。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确保文化站工作经费,根据形势的发展购置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图书与报刊。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新妇女学校等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3、以奖代补形式,扶持文艺团体。增加对送戏下乡和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以更好地适应农民需求。采取政府扶持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设立农村文化发展或创作奖励基金,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农村区域性民间民俗活动,对能正常开展文化活动、创作艺术作品的文艺团体和文化能人给予奖励。
(三)、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强壮农村文化发展的筋骨。
1、配齐配强文化站长。通过选送培训一批、本地挖掘一批、引进吸收一批的模式,启用一批具有文艺特长的专职文化站长。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规范相关人员职称、待遇标准、奖励表彰制度,通过组织人事制度稳定人才。确保专职专岗,把文化站长从乡镇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提高文化工作的主动性。
2、利用好村干部队伍。鉴于来自于农民中间的村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意,处于落实政策的最基层,应该充分发挥好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担负起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选用一批村干部和本村残疾人参加农家书屋的日常运作和管理,给予适当补助。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在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
3、培育挖掘文化能人。重视并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力度,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
(四)、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精神。
1、加强宣传,培植传统文化发展土壤。结合开展送科技、送法律下村活动,大力宣传村级特色文化,树立村民对本村、本镇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参与到围屋保护维修、传统手工艺传承等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形成一批特色文化新村。
2、挖掘整理,赋予客家文化时代内涵。努力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对以客家山歌、香火龙、夹湖花鼓等客家文化载体,在创作形式上力求突破和创新,结合现在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作为本乡镇的特色文化进行推广和打造,同时激发起年轻一代人的兴趣,自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3、结合产业,创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为景点,举办农民艺术节或者文艺活动,使产业与文化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产品开发、果园观光、山塘垂钩、农家游于一体的农村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新亮点。
第四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就是人的建设,没有新农民就不可能有新农村,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镇乡、街道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担负着服务农村文化的职能。目前的大多数 镇乡、街道文化站发展困难,巩固率不高,30%的文化站已经名存实亡,成了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镇乡、街道党政领导思想意识存在偏差,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二是取消农业税后,财政困难,对文化建设无力投入。
(二)镇乡、街道文化专干“不专”,待遇不能保证
镇乡、街道文化站是镇乡、街道政府领导下的文化事业单位,缺乏相应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文化专干工资待遇和工作经费得不到妥善解决。乡镇文化建设缺乏规划和具体措施,文化专干不“专”,大多陷于与文化工作不相关的工作中,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主管部门对镇乡、街道的业务工作管理指导不力,也使正常的业务工作无法开展。村社文化组织和建设更加困难,既无活动场所,也无人员经费。
(三)文化投入欠缺,先进文化难以普及。由于镇乡、街道财力不足和农民收入低下,目前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场镇,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很难享受到文化服务,出现了“重场镇阵地、轻边远山区,重大型庆典、轻日常活动,重精美培养、轻大众普及”的现象。虽然太多的村通了广播,但目前相当多的村广播已完全停止播出,还有的村广播虽然存在,但很少利用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解农业知识。村级书刊报纸每年订得较多,但投递后,或无人管理流失,或被村干部独占,一般村民很难看到,大多失去了意义。
(四)有不少村子出现了新的文盲,国家关于扫盲的政策被扭曲,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由于教育费用的不断加码,有些农村贫困户的孩子不能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过程,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上过学,成了新的文盲,据对某村的调查,适龄儿童没有上学的和辍学的达到20%左右。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一些先进思想和主流意识传播较难,农村社会风气表现出一些不良倾向。一是赌博风气比较严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找不到致富门路,无事可做,导致赌博之风比较严重。二是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剩下老弱妇幼留守家园,部分地方立碑、敬神等迷信活动十分突出。
二、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始终缺乏城市的物质基础作为文化的载体。有史以来,我国对于公益型文化设施的建设都以城市为重点,在农村,农民连最基本的水电路建设都要靠自己投资才能得以完善,更何谈文化设施的兴建呢?休闲广场、影剧院、文化宫、俱乐部对于农民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二)由于农村人口密度不大,国家对于文化机构的设置远不能同城市相比。在这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甚至连一个平均六七万人口才设置的一个乡镇文化站专职文化干部都要去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换言之,在广袤的农村,由国家政策规定的每个乡镇将近200平方公里有一个文化站的现状都将在这次改革中成为历史,可以想象农民文化生活的权利保障到了何等低下的程度。
(三)农村土地承包前后差异太大。土地承包前,农民从事公共劳动,有着集体的优越。开展政治学习、政策宣传、休闲娱乐等各项文化活动,要人力,可以从脱产、半脱产或记误工的形式中得到支持;要资金,可以从公益金中列支予以解决。土地承包后,农民的确是换了一个天地,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也随着分田单干而烟消云散。现在要想组织一些最简单的文体活动都必须是谁组织谁掏钱,其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文化智力资源不断萎缩。农村土地承包之前,要想组织一个宣传队,只须从各村组选派几个爱好文艺且有一定基础的青年人,用记误工的办法解决好个人待遇,由县区组织学习培训,一个架子就搭起来了。现在则没有了这方面的条件。又加上城市和农村所享受的受教育的程度的差别,更加削弱了农村的文化氛围。勿庸讳言,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村也的确有不少有志青年通过刻苦学习的途径考入了大学,然而,这些人在逃也似的离开农村后,就再也不打算回到这个令人生厌的地方来建设这“幸福美好”的家园了。在这种人人都想跳出“农门”,而绝大多数又无法跳出去的世界里,走出去的是强者,而留下来的则再也不作任何拼争,于是乎习惯了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田园生活方式,对毫无政府投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取冷漠和旁观的态度。这倒不是农民不愿意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是他们无法享有这种生活。相反,我们则看到纯朴的乡情正在向着赤裸裸的物欲转化。在农村,一些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正在被“笑贫不笑娼”的低俗物欲所替代,一些遒劲的进行曲和革命歌曲正在逐步被“让我最后再爱你一次”所替代。我们常常听到弱小的幼儿都在哼哼着“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等等,真是令人不敢深想。
(五)“文化下乡”是杯水车薪。“文化下乡”应该说是我国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抓得比较扎实的一项活动,但是这项活动的广度和频率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对于广大农民群众而言,“文化下乡”连毛毛雨都算不上,更多的下乡演出则是有偿的,品位高的农民消费不起,层次太差的农民又不喜闻乐见。
(六)县乡财政分灶吃饭以后,农村基层文化长期被冷落。自从乡镇文化站的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以后,县市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管理上就已无能为 力。自九十年代上中叶开始,涉及文化艺术门类的培训辅导活动处于完全停滞状态,这就导致了乡镇文化工作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和农村文艺爱好者观念陈旧,在文化活动方面没有新的发展,没有新的突破;此后,县市级文化干部也不再下乡;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对农村基层文化的投入除人头经费以外基本为零;县乡两级文化管理与联系关系名存实亡。由于县乡两级对农村文化基本放任不管,大多数县市也不再召集乡镇分管文化的领导和文化站长开会,对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工作结帐,农村基层文化也因此长期处于被冷落状态。
三、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是树立农村“大文化”观念,保障和维护文化生活贫乏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所谓农村“大文化”,就是公益性文体事业、市场文体事业和农民家庭文化的总和。它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文教卫生、体育等诸多方面,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时代性。在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大战略中,农村的文化建设应当跳出固有的、僵化的、封闭的“小文化室”、“小活动站”的思维,确立建设农村“大文化”的思想。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总体是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它是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局面,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文明程度的大事。过去的农村文化工作有着历史的局限性,许多农村文化工作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过程中进行的,管理文化工作的观念、政策、体制、行为等方面 还带有相当的计划经济色彩,一些农村贫困地区的群众处于文化饥渴状态,特定的历史环境对农村文化自然要打上这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烙印。随着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解决好农村文化同农村的经济、政治在发展中共进的关系。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基本职责,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是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方式,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服务队伍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高效、优质服务、覆盖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和政府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只有建立这样一个受益面广、较为完备的文化服务网络,才有可能把文化财富送到农民群众手中,实现文化资源和成果的共享。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基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到2010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要适应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由城市为主向更多地重视农村这一重大转变,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 向农村倾斜,就必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切实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挖掘和保护优秀文化资源,激发农村文化的自身活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拥有了体现民族精神,在人民群众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积累并绵延传承的民族民间文化。这是客观历史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文化发展和延续的根基,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多年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大量流传于农村,这些民间文化的保护主要靠传承人的口头传授,如果传承人消失,就意味着文化的消亡。因此,传承民族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引起人们极大地关注。为了避免和防止大量民间文化遗产失散,保存历史记忆,就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作。广大农村既存的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更应当看到,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原材料”,它积淀着各个时期的文化元素,在农村挖掘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身就是一种物弃过程。做好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既是满足农村群众文化的需要,也是扩大地方知名度、美誉度的需要,必须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广泛深入地宣传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作的意义,让广大群众懂得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承载着民族精神的民间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保护民族文化不仅是保护几台戏曲、几幅剪纸、几尊雕塑、几栋建筑,更是保留民族走过的痕迹,从而唤起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普查民间文化资源、建立民间艺术保护名录、创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搭建展示优秀民间文化平台、评选特色文化村、开展优秀民间文化创作等措施,让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 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展现,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提升传统文化魅力,让饱含着中国人独特智慧的民间文化艺术找到永留后世的归宿。
(四)是转变农村文化活动方式和手段,开展创建特色文化村活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克服“乡镇所在地就是农村”这一认识上的误区,在这一误导下往往送文化到乡镇就视为到了基层,很难延伸到自然村,造成农村文化阵地不牢、文化生活缺失、文化土壤“板结”、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现状。改造农村落后文化,就必须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基层是自然村,自然村才是聚族而居的最基层,那里存在着封闭、隔离、孤立等问题。改造农村落后文化的出路在于文化创新,包括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这种创新性的文化生活,就是不断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面貌,就是永远让农民群众怀着新奇、幻想和希望去体味文化生活的真正涵义,追求符合农民文化生活习惯的先进文化需要。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是创建特色文化村、建设农村文化室、举办农村文化节。积极挖掘和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将那些切合农村农民审美特点,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地方戏、二人转、花灯、剪纸、舞狮、泥塑、麦秸画等进行扶持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在当地有较高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使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经久不衰。
(五)是努力创新公益文化活动机制,推动重大公共文化工程的实施。创新公共文化活动机制,就是以政府为主导,抓好农村文化活动的示范性和导向性的文艺展演和评奖活动。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文化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多样化。特别要加强流动文化服务,实现流动演出、流动图书馆、流动电影放映、流动公益讲座、流动培训和流动展览等服务网络。在推动重大公益文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扩大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 程,以资源开发、基层网络建设为重点,加大推进共享工程的力度。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由国家财政集中采购一批农村实用性强的图书,送到农村贫困地区的基层文化单位,扩大工程扶助范围和受益面,重点向国家、省扶贫的重点县倾斜,解决农村图书陈旧、新书量少、农民“看书难”问题。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坚持政府政策扶持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电影发展的新途径。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方面的责任,将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保证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同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和监督体系,实行评选、命名、表彰的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估定级机制,将建设农村文化事业的相应目标列入各级政府部门岗位责任制范畴,确立领导干部政绩的量化考核内容。
(六)是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者队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对农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文化队伍。注意发现和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农民文化骨干的培训,组织他们到大专院校进行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通过深入农村基层举办短期培训班、到文化中心户讲课等方式,帮助农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知识、增进艺术技能。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拓宽农村文化人才渠道,动员和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特别是熟悉农村生活、有一定文艺专长的青年学生投身 农村文化建设。鼓励艺术家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艺术精品。
我们坚信,只要各级政府充分重视、艰苦工作,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形式、多种档次的农村大文化建设的壮观景象,必定在不久的将来辉煌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参考书目:
1、郑杭生、李路路:《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周薇、田丰:《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理论与战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4、柯可:《文化广东:现状与前瞻》,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5、樊勇:《文化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五篇: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民革房山支部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结合新房山、新功能、新定位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民革房山支部针对我区存在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活动经费严重短缺、农民文化生活贫乏、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得到了一些启示。我们认为,房山作为农业大区,在“十一五”期间,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安全与发展,还关系到全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提升全民整体素质等各项事业的协调与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我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应引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
一、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全区上下对农村文化建设与推动我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重要性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认为“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把文化工作摆到应有的位臵上,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时不要”的现象。还没有真正形成大力弘扬房山文化,打造文化名区的良好氛围。
建议:各级党、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既关系到每个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也关系到人们心灵的沟通与理解;既关系到历史的继承,也关系到未来的创造;既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凝聚,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关系到综合实力的增强,也关系到地区的稳定与安全。重视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在振奋房山精神、构建和谐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资金投入
我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群众的实际需求。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全区人均文化设施的占有面积不足0.8平方米,按照即将制定实施的《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与验收标准》来衡量,处于初、中级水平,而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地区人均文化设施面积在2.0平米左右,甚至更高。我们与文化建设先进地区的差距还很大。部分乡镇还没有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区域建设总体规划。由于经费紧张,缺少必要的执法设备和专项整治资金,监督力度不够,检查落实不到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速度缓慢。
建议:一是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纳入财政支出预算,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文艺团队建设、文艺创作、图书馆(室)建设等提供必要的、合理的资金保证;二是将民间文化保护、民间技艺特殊人才后备队伍的培养,特别是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的挖掘、抢救、整理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出台相应的政策,形成扶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四是政府部门要创新思维,“以文养文”,增强“造血功能”。发挥社会资本作用,积
极争取资金、项目,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五是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保证资金到位及合理使用。
三、建立农村文化工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由于缺少农村文化工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影响了文化工作干部和群众文化骨干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由于缺乏对农村群众文化组织的有效管理和引导,致使舆论宣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经调查问卷显示,目前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还不高,有超过20%的群众认为“文体活动组织少”。群众对文化生活觉得满意的仅占16.81%。
建议:大力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并作为单位考核、干部晋升的指标;建立农村文化工作和文化干部及热心文化创作群众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把有组织和自发的群众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文化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他们贴进实际、贴近生活、贴进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精心组织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
四、加强和稳定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文化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区文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区人事局、编办下达的文体中心编制指标被有些乡镇挪用,致使部分乡镇文体中心编制得不到落实,基层反映比较强烈。由于群众文化专业干部的短缺,使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此外,现有的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因编制所限,急需的专业人才
难以引进,导致不能有效地组织和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建议:结合新农村发展需要,一是加大优秀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壮大文化干部队伍。二是加强乡镇文化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文体中心人员编制。三是对现有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和考核制度,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强化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全员整体素质。四是实行聘任和流动管理制,区、镇(乡)文化干部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岗。
在构建和谐新农村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文明风气、凝聚人心、愉悦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努力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享有”,不断满足全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面向大众“文化提高”,努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创造”,激发全区人民的文化创新活力,提高全民素质、振奋房山精神,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