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童蒙养正——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
童蒙养正——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
二十世纪初,欧洲有许多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一个问题: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和中国,此乃人类文明之摇篮),其中三个都已经消失,唯独中国还存在,这是什么原因?欧洲学者讨论的结果,可能是中国人注重「家庭教育」的缘故。这个结论非常正确。师父上人说,家庭教育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之根,是以五伦、八德的伦常之道,落实「修身为本,教学为先」,以此蔚为后世典范。
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父子有亲」,首重孝敬父母,并将此发自于天性的孺慕之心、亲爱精诚,终其一生保持不变。进而推广之,能够爱兄弟、爱家族、爱邻里乡党。《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由此扩大到爱社会、爱国家、爱全人类,此乃「亲亲而仁民」的具体表现。因此,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是爱的教育。
甲、志在圣贤的童蒙教育
清代大儒陈弘谋先生在《养正遗规序》中说:「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于是乎在。故蒙以养正,是为圣功,义至深矣。」这段箴言指明了童蒙教育的重要性。
诚如师父上人所言,童蒙养正的家庭教育首重父母尊长的以身垂范,其目标是成圣成贤,是正知正见的智慧教育。《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语阐明了童蒙养正教育的真谛。人性本善的「善」是指圣人,是纯净纯善的。圣贤教育教人从习性恢复到本性本善,是超凡入圣的教育。中国自古至今,为人父母者都是希望把孩童教导成大圣大贤,并不希望他做大官、发大财。民国以降,时至今日,圣教衰微,物欲横流,名利竞起,此乃社会**真正根源。若不能恢复圣贤教育,此**将永无止息。
远在四千五百年前,尧舜使契为司徒,来主管教育,敬敷五教,五教就是指五伦之道。宋朝的朱熹夫子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一开头就揭示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此言道出中国传统圣贤教育的原则与纲领。
众所周知,圣贤的学问是大自然的法则,它运行不辍,永恒不变,超越时空。五伦是道,天然之道、自然法则;五常是德,五常是「仁义礼智信」,随顺道即是德。五伦五常细说,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此十二德目与道完全相应。若能依教奉行,遵守自然之道,则能生活得幸福、快乐、美满,大自然的规律就是至善至美的道德。
乙、周朝皇室的童蒙教育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注重家庭教育的民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代出贤人。周朝的三太,太姜、太任、太姒,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胎教典范。
周文王母亲太任,十分注重怀孕之时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因为这会直接影响胎儿。因此她怀孕之时,眼不看邪曲不正的场景,耳不听淫逸无礼的声音,口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她从不歪着身子睡,也不偏斜着坐,亦不曾跛着脚站;她不吃气味不正、切割不正的食物,不坐摆放不正的蓆子。所以文王生下来就非常的贤明,圣德卓著。中国古人知道,婴儿一出生,睁开眼睛就会看,竖起耳朵就会听,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都在学习和模仿,并且深受影响。此时父母应当以正面教化之,施以德教,则孩子必然受用终生,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也。
周文王的夫人太姒,是有莘(音伸)国姒姓的女儿,她仁厚和顺、生活俭朴、恭敬老师且深明大义。文王十分仰慕太姒的美德,亲自到渭水去迎娶她。太姒效仿祖母太姜和婆婆太任的德行,勤勤勉勉,相夫教子,恪尽妇道,培养出一代明君圣哲——周武王和周公旦。
在中国古代,帝王培养接班人可谓是用心良苦。皇帝登基后首要大事即是立太子,并延请全国最优秀的老师来培养接班人。这三师即是太保、太傅和太师,合称三公。太保主要是教饮食起居、卫生保健等生活教育;太傅是教导伦理道德,及礼法的制定与颁行;太师是教导如何治理国家,即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周武王过世时,儿子成王才十岁,所以是由周公摄政,延请圣贤人来教导成王。据《大戴礼记》记载:「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成王的太保是召公奭(音是),召公是周武王之弟,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成王的太傅是周公,周公是孔子心目中最为崇拜的圣人,他曾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注重制礼作乐,《周礼》相传即是周公所作;成王的太师是姜太公吕尚,周文王、周武王都是拜姜太公为师。蒙受父母的栽培、老师的教导,周成王果然不负众望,将国家治理得很好。他在位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刑措四十余年不用」,成就了周朝最为鼎盛的「成康之治」。
周公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父亲,对儿子伯禽谆谆善诱。当成王封伯禽于鲁之时,周公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虽然鲁国的文化鼎盛,但是你千万不要以自己是鲁国人而骄傲。周公说:我听说,「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真正有德行的人表现在外都是恭敬,这才是真正的荣耀。孔老夫子一生恪守五德,温良恭俭让,待人恭敬,绝不敢轻慢任何人,成就了万世师表的盛德。
周公诫子说:「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拥有很多的财富,能守之以节俭,才能得到平安;反之,如果拥有财富而却生活奢侈,祸害就会随之而来。「禄位尊荣,而守以卑者贵。」身居高官厚爵却愈是谦卑,不敢在人上,自卑而尊人,这才是真正的贵人。「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知,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周公诫子的金玉良言,是告诫子孙的真实之语,是自己一生智慧经验之谈,教导我们如何立身处世,保全功名富贵,深值世人学习。
丙、言语步趋中的真实学问
在陈弘谋先生《养正遗规》所选录的朱夫子《童蒙须知》序文中说:「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童蒙养正的家庭教育,都是从日常生活的穿衣吃饭、读书写字、洒扫应对进退等杂细的事宜之中,培养孩子的至诚恭敬之心,成为日后进修上达的阶梯。如同弘谋先生所说:「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
在教导子女穿衣吃饭、言语步趋等童蒙养正教育方面,宋朝二程的母亲侯氏蔚为典范。侯氏自幼德才兼备,聪慧好学,「好读史书而不为词章」,且于政事颇有见地,深得父亲疼爱。侯氏七、八岁时,读到古诗:「女子不夜出,夜出秉明烛。」从此之后,她日暮就从不走出房阁。长大之后父亲将其许配给河南青年才俊程垧,程垧乃名臣之后,史称其「温恭待人,率以清慎」。
侯氏于归之后,对公婆非常孝顺,与夫君相敬如宾,虽小事未尝自专,必禀之而后行。且治家有法,对晚辈仁爱宽厚,对庶子视若己出。侯氏前后育有五子一女,但仅有程颢、程颐存活,她亲自教育二子,对其严加管教,未曾溺爱。据《近思录》记载,二程小时候刚学走路,走着走着就跌倒了。家人唯恐孩子啼哭,就走上前去把他扶起来,侯氏呵责说:「汝若安徐,宁至踣乎?」你们如果举止安定徐缓,怎么会跌倒?吃饭的时候,侯氏就让儿子坐在自己身边,见到儿子常常把盐、梅加于羹中以调味,侯氏就训斥、制止说:「幼求称欲,长当如何?」从小就贪图美味,长大后怎么得了!
侯氏训诫儿子不可恶言骂人,曾说:「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儿子有过失时,侯氏从未曾为之掩饰,她常说:「子之所以不孝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因此,程氏兄弟一生都不挑剔衣服、饮食,从不恶口骂人,这都是得力于童蒙养正之时,母亲优良的母教。
在母亲的教导下,程氏兄弟都成为贤德之人,且名扬天下。程颐十八岁就上书宋仁宗,希望「天子黜世俗之论,以王道为心」,引起朝野震动。后来二程都师从周敦颐求学。宋仁宗嘉祐二年,二十六岁的程颢金榜题名,出任主簿官职;二十五岁的程颐以布衣之身在京师授徒讲学,以致「斯文大兴」。后来,他在宫廷中出任经筵讲官,成为宋哲宗的老师,可谓是备极殊荣。仁宗皇帝追封程母侯氏为「上谷郡君」,以示表彰。
由此可知,母教确实是为天下太平之源,仰观前贤,为人父母者怎能不深思与反省!
丁、启蒙教育的成功典范
当今之世,习近平主席大力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家庭教育。二0一五年二月十七日,习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此乃真知灼见,古今皆然。家庭教育须从胎教始,且于童蒙养正之时,即以身教化之、言教导之,循循善诱,厚积德本,则三岁、七岁前所涵养的纯净纯善性情,尽其一生都不会改变。
十年前,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经感慨的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并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在民国以前,中国人的德行、学问是如何培养出来的?首先是自小于童蒙养正时期,即施以德行教育,使其品行端正,恪守伦理,深明因果。于此基础上再「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奠定传统学术的根基,目的是回归自性。其教学的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以此开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学者能依此行之,则一生道德学问必有真实成就,成圣成贤亦是指日可待。
中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民国时期的许多家庭之中屡见不鲜。中国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于一九一一年出生于湖南的书香世家,父亲终身研究朴学,擅长天文算法。张舜徽禀受家学,由父亲亲自授业,后转益多师,虽未曾上过一天学,却成为当代著作等身的国学家,并于华中师范大学任教四十年。
张舜徽七岁时,父亲就以王筠的《文字蒙求》为其发蒙读本,稍长即读《说文解字》;十六岁后,开始研究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并于十七岁撰写了《尔雅义疏跋》一文,奠定了文字、训诂学的深厚功底。父亲去世后,十七岁的张舜徽负笈出去寻师访友,他的姑父余嘉锡先生,是著名的目录学家,《四库提要辩证》作者,时任教于辅仁大学。张舜徽住在姑父家中,广泛求教于京城名流学者,这段期间成为他一生读书进展最速的时期。
张舜徽先生在《八十自叙》中总结自己一生的治学,始于仰慕乾嘉诸儒,从而潜心研究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而后才进一步的研究儒家经学。因此,小学和经学是他一生研究国学的基础,这个基础正是在家庭教育的浓郁国学氛围中奠定的。因此,他才得以为《说文解字》作《约注》,为郑氏经学作《丛着》,且博治子书,匡正旧史,辨章学术,这不能不归功于父亲、姑父所施行的家庭教育之效。
中国传统童子功的教学方法,曾引起现代众多教育者的深思。为此,热心于为民族培养人才的吴鸿清教授曾经感慨的说:「无数事实证明,中国传统教育曾经为中华民族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启蒙教育有很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汲取、继承,让它在现代社会重放光芒。钱学森之问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需要用实践来证明的问题。」禀承着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理念,吴教授在大西北的偏远乡村办起了伏羲班,取得明显的成效。他深深的相信,用童子功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戊、勤俭节约的家教德范
中国自古至今的家庭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三国时期的蜀国名相诸葛孔明,曾经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短短数言,尽述一生修德,父母之爱,发自肺腑至诚,是传之后世的箴言良鉴。
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祕书长的习仲勋老先生,年少之时很喜欢学习古文。自入小学起,擅长古文背诵,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经典,都倒背如流、熟谙于胸。他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谈举止,效仿先辈为人处世的风范,培养出忠孝友爱、勤劳俭朴的优良品德。
夫人齐心回忆,习老先生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虽然身兼要职,但是在家庭中,他不仅利用业余时间亲自照顾孩子,帮孩子洗澡、洗衣服(这是父子有亲的真情流露)。而且他自己言传身教,对子女从严要求,注重教育孩子自小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培养了勤俭节约的家风。在穿着上,孩子们的衣服、鞋袜都是接力着穿,大的穿旧了,再让小的穿;在吃饭上,掉在桌子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吃完后还要用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在用水、用电方面,习老先生是用浴盆洗澡,洗完后留给孩子们接着再洗,然后还要用澡水洗衣服。厅堂的灯晚上很少打开,习老先生要求,只要房间里没人,一定要随手关灯。习家俭朴的作风对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习仲勋老先生给孙女起名明泽,就是希望她将来能够清清白白的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习明泽从小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爷爷的教育方式使她受益匪浅,连过年所收到的小红包,都是爷爷从疗养院积攒下来的小牙签,她感到很高兴,至今还保存在家里。和父亲习近平在一起的时候,习明泽从不让父亲多点一盏灯,餐巾纸也时常撕一半给父亲,一半给自己留着用,这都是得力于爷爷身教的影响。
在写给父亲八十八岁「米寿」的贺信中,习近平写道,自己与父母的感情久而弥深,从父亲那里继承和吸取很多宝贵与高尚的质量:学父亲做人(坚持真理),学父亲做事(从不居功),学父亲的信仰(心中始终有一盏明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博大的爱),学父亲的俭朴生活(勤俭持家)等。父亲的高尚品德,使子女终生受用。
诚如古人所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深以为借镜的历史经验。「俭以养德」这是明智的父母留给子孙最为珍贵的传家之宝,也是习老先生以身垂范、福佑子孙的纯朴家风。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教育,是千百年来的祖先智慧经验的总结,是代出圣哲的不二法门,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瑰宝。它跨越时空,纵贯古今,行之当世仍是深具实效。普愿华夏子孙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家庭教育为核心,进而扩展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宗教教育,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延续亘古永恒的灿烂文化,为世界缔造长治久安的永久和平。
第二篇:童蒙养正 立德树人
童蒙养正 立德树人
一、前言
转型时期中国出现的文化失序、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种种社会现象,极不利于中国社会公民的成长和中华文化的发扬。
正是在这种青少年道德发展需求和整个民族文化建设关键历史时机,“唯时代之所适,为道变化之所需”,催生了广大中小学的国学教育热。但在发展进程中,国学教育价值取向模糊、内容随意零乱、方式简单机械、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越来越集中突出,严重制约着它的健康发展。宁波市镇安小学所实践的国学是从“童蒙养正、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与围学精粹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国学教育的内在精神,强调“古为今用”。从教育规律、儿童特点出发构建适合小学生的国学启蒙教育的课程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探索国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渗透和融合之法。以国学教育促进学生学习态度、方法等转变,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方法的转变,以国学教育反哺学科教育,为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中国人”而奠基。
二、实践
1.以“养正启智”为核心确立课程目标
以同学文化蕴含着的丰厚的人生哲理、智慧、情趣,滋养儿童道德信念、人格熏陶、文化智慧、精神价值、文化能力、习惯养成,将同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融合,将文句诵溃与精神移植相结合、与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铭言、知理”的基础上不断“塑形、矫行”,并以此培养“尚雅崇信,笃行创新,既具浓郁民族情怀的,又具国际视野”的现代小公民.2.以“精粹适切”为标准设汁课程内容
我们所说的“围学”厘清了国学教育中的国故之学与国粹之学的关系,所甄选的围学内容和价值皆与现代社会的普适价值观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相契合。内容由浅人深,循序渐进,体现国学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见图1)
校本教材之一《小学国语读本》精选了适合各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经学篇章115篇和精粹古诗词90首,分上下册,每年级由4个经典篇章单元和1个精粹古诗词单元组成。例:五年级国学文化的学习内容目录。(见表1)
校本教材之二《养正毓德》读本分上下2册,每册12个主题。教材编写时梳理了国学经典名句,并以价值内涵的时代变迁来整合这些内容。这种编撰方式有利于学生感受传统国学的德性之光,领会国学的时代性和发展性。例:一年级国学德育素养教学内容。(见表2)
校本教材之三《国艺社团》学校依托“四点钟学校”为阵地,现已开设了“篆刻、书法、京剧、民乐”等36个菜单式的精品社团。每日3:30-5:00活动。每学期有800多名学生参与,占学校总人数的70%左右。被称为学校少年宫,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典型。
3.以“扎实有效”为基准构建实施模式
(1)实施校本课程
在专家团指导下,全校参与,从“文化层面、精神层面、技艺层面”,研发了三大国学校本课程,构建了国学启蒙教育的课程体系。(见表3)
在课程实施方面,我们遵循“教学设计整体化”,“教学过程主题性”,“教学时空转化性”的原则,提倡“实践体悟”的教育方式,采用游戏活动法、情景再现法、吟诵涵咏法、实践表达法等教学方式。同时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每周一下午进行教学研讨,引导教师感悟、挖掘课程背后的精神内涵和国学本身的文字和意境之魅力,鼓励教师采用展示、活动、讨论、表演、沉思等方式学习和感受课程内容,尽量避免过分地强调讲授、诵读、记忆、复述等。
(2)践行主题活动
在国学教育实践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为核心,坚持“古为今用”,坚持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与现代公民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践行,将国学精粹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五大“仁、责、孝”主题活动分别为:校训实践系列活动,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内容;修身教育系列活动,以“日正一行”为内容;校园义工系列活动,以“日行一善”为内容;孝德教育系列活动,以“百善孝为先”为内容;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以“相伴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为内容。
(3)强化学科渗透
以学科教材为依托,以《有趣的传统数学》、《有趣的传统科技》、《有趣的传统游戏》《国艺社团》等为拓展教材,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包含的国学经典底蕴,多层次地渗透国学教育。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探索不同的教学策略。主题式策略:以单元主题为中轴来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题居于中心位置,教学目标、形式、方法、评价以及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等均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整合式策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国学素材,抓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和小细节有机渗透,课前导入巧结合,课中渗透抓融合,课后提升显巩固。如数学学科中传统数学思想元素;音乐课堂上欣赏民族经典乐章;美术课堂上民间工艺的欣赏与制作;体育课堂上渗透传统体育游戏的教学,让孩子零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悠远流长。实践式策略:根据学科特点和国学教育特征,寻求二者之问的最佳结合点,创设类似学科综合性学习的学科和同学结合的特定课型,提高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科的学习功效。
(4)彰显文化浸润
以同学精神为内涵构建文化特色,使校园成为一本立体的、会说话的传承国学经典的教科书。通过“走廊文化、墙面文化、柱子文化”、阵地文化、网站文化”等浸润学生。并与校园传统节日紧密结合,在文化实践活动中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自觉地融人并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潜意识地调整价值认同和行为倾向,精彩地演绎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七大校园传统节日活动分别为:“欢乐一家亲万里大团圆”春节、元宵活动;“网上祭英烈文明寄追思”清明节活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阳节活动;“诗句话明月千里共婵娟”巾秋节活动;“绿叶对根的情谊”毕业典礼和“感恩”开笔礼;“高雅艺术进校园亲近国粹共赏玩”艺术节活动;“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阅读节活动。
4.以“真实成长”为导向构建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国学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发发展的过程,关注学生国学教育中的学习兴趣、习惯、态度和力‘法,重点考察学生践行国学精神的行动表现。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专家等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制定了各年段国学评价目标;开展校园十大“仁爱”之星、“孝敬”之星、“责任”之星的美德少年评比;“礼尚国学,魅力国韵”国学小达人评选;国学有德家庭的评选等。
三、成效
1.“育人”之效:国学文化滋养了学生的道德、文化、才艺素养
全校1175名学生,近三年涌现了宁波市美德少年1名(全大市仅10名),校同“孝敬之星、仁爱之星、责任之星”美德少年90名;各类捐赠善款三年近38万之多(如数交予红十字会、慈善机构、受赠人手中);微公益事例367篇;结对3所学校,资助176名学生。表扬信9封,旌旗2面,国学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尤其学生的语言质量、写作水平明显提高(如下文学生创作的古诗)。近三年省级以上获奖人数达24人次。通过学区房进入我校的学生激增,连续三年扩张教学班。
春闹
501班 阙铮
二月春风拂丝绦,三款蜻蜓嬉碧叶
叶中黄鹂倾情叫,垂髫庭院嬉闹萦
吟屈原
502班 陈婧柔 王嵩川
汨罗江水向东流,点点烟雨缀其中
一卷离骚可凭吊?后人惆怅感千秋
2.“强师”功效:教师国学素养明显提升,深程开发能力大幅增强
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校”(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授予),宁波市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培训实践基地和巾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宁波市教育局授予),为省校长班和骨干教师班授课9期,接待各地教育考察团30多个,承担国学素养提高班培训项目4期,为海内外各地学校传授国学教学,其中《启智博雅》课程被评为优秀拓展课程。目前,学校已拥有推广实践学校11所。班主任团队被评为宁波市“育有道德的人”巾帼文明岗;多名教师被授予浙江省师德模范、省春蚕奖、省少先队功勋奖和宁波市百强班主任。
3.“社会”效应: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国学精神促进文明建设
通过全国“做有道德的人”联系点学校、浙江省“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宁波市青少年道德讲堂等重要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力地向社会辐射了文明正能量。中央文明办、浙江省纪委、省文明办、宁波市政府、教育局相关领导在视察时,高度赞誉了国学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所起的作用和成效。《光明日报》、《中国纪检报》、《浙江教育报》、《少年素质报》、《全国未成年人网》、《中央文明网》、浙江、宁波电视台等共报道国学教育情况43次。
2011年7月,学校赴台湾、新加坡进行“共承同根文化,同育桃李芬芳”国学文化教育交流。
2012年3月,在徐州举行的首届“国学与教育”全国研讨会上,顾秋红作精彩发言,与会专家、代表认为我们的国学教育已走出了一条特色创新之路。
2012年4月,宁波市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授牌“宁波市青少年道德讲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研讨会既现场推进会在镇安小学举行。顾秋红校长做“国学养正做有道德的中国人”发言。甬城书法名家陈启元先生亲自题匾。讲堂收集了“永恒的雷锋――镇安感动微故事357篇”。“毓德大会堂”和“廉孝课堂”无偿向社区、共建单位、兄弟学校开放,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2012年10月,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文明办,少先队联合举行的喜迎十八大大型新闻行动――《种信仰,谈信仰,守信仰,传信仰》未成年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巡礼,浙江少儿频道播出我校《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国学精神》节目。
2012年10月22日,镇安小学开展“孝德感恩教育活动”获得社会极大关注。腾讯头版、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网等全国50多家重要权威网站均发布和转摘,浙江和宁波电视台大篇幅加以报道。
2014年3月,南浙江省纪委、宁波市纪委、教育局等多次调研、视察后,联合举行的“童蒙养正立德树人――宁波市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现场会”在镇安小学举行。“国学养正 廉洁毓德”的经验做法得到广泛推广。
四、反思
实践证明,小学阶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国学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围学启蒙教育是可以按照现代教育课程理念和模式进行重构,并且对学生的素质提升,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具有显著的教育功效。在孩童天性未然之际,语言学习敏感期、记忆黄金期,以精粹国学文化来启发蒙童,滋养其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才艺素质,促进儿童情感、意志、智慧生成和激发创造潜能,激发其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兴趣,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童蒙阶段,养正尤为重要,国学教育的有效性也相对较高。
国学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全方位地加强国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渗透和融合,同时需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教育规律。
国学教育不仅要“启蒙学习”,更要“养正践行”。小学国学启蒙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国学学习的兴趣,良好习惯的养成,激发其中华民族文化自豪感。既要强调立德树人,为仁而学;也要促进教学理念、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体验践行。
第三篇:“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在数千年的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浩瀚的文献,其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训是我们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因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一
家训是指历代家长为教育子孙专门撰写的训导之辞,诸如家诫、家范、家规、家书等等。它是古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子女最基本的形式。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著名的“畴人之学”,即家庭世代相传的学问。西周时周公曾诫子伯禽修养德行,礼贤下士。《论语》中也载有孔子教儿子孔鲤“学礼”的故事。不过当时的家训以口头训诫、家书、遗书等形式为主,由后人记载而流传。秦汉以降,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家训已从一家一族的训示,逐渐繁衍成为全社会乃至全民族教育后代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说从先秦到秦汉是家训从萌芽到初步形成阶段的话,那么此后,家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理论越来越系统,种类越来越繁多,影响越来越深远。在《古今图书集成》中,《家范典》多达116卷,分31部,各又再分5类,辑录了先秦至清初的大量家训资料,真可谓浩如烟海。其中,特别值得提出的三部家训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和朱伯庐的《治家格言》。它们分别代表了古代家训的成熟期、繁荣期和广泛推广期三个不同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总结了前人家庭教育理论的成果,对治家修身、求学处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一些理论和范畴,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在家庭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人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评此书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清人王钺在《读书丛残》中也盛赞此书是“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可见其在士人心目中的地位。到了宋代,家训进入繁荣阶段,不仅文献资料数量多,而且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也有了大的发展。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等著作,继承和发展了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封建伦理关系、治家方法、身心修养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堪称家训中集大成者。此间在理学的影响之下,家训中“礼教”的气氛更为浓重,名分的拘束更为严格。明清时期是传统家训广泛推广的时期。由于家训作用的日益彰显和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家训理论在广大民众中广泛传播,形成了家训教育空前繁盛的局面。明末清初朱伯庐的《治家格言》流传很广,影响巨大。它集中了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仅用五百余字,阐述了人生的深刻道理,总结了古代的治家之道,语言平实,脍炙人口,三百年来盛传不衰,成为官宦士绅、书香世家乃至普通百姓津津乐道的教子妙方和治家良策。
中国历代家训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霍松林教授在《中国家训经典》一书的序言中举其要者概述为六端,其一,熔铸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其二,重视正确积极的教子方法;其三,培养功业理想和淡泊襟怀;其四,妥善掌握好交友接物之道;其五,明确读书治学的目的和方法;其六,针砭人生各种心理痼疾。[1]1我以为这一概括是较全面准确的。本文拟着重从修身、治家两个方面,探讨家训对传统家庭教育及家内秩序乃至社会秩序的影响。
二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是向子孙进行修身教育。修身,谓修养身心,学会做人,塑造品学兼优的完美人格。由于传统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认为只有做到身修、家齐,才能达到国治、天下平,故而古代家训几无例外,以“修身为本”,将修身提到突出的位置。家训中有关修身的内容甚为宽泛,主要包括立志、读书、待人等几个方面。
立志。立志是修身之基,立志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只有确立志向,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会克服艰难险阻向着目标前进。要想使子孙自立自强,成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关键是鼓励他树立人生志向。家训在这方面多有论述。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21强调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王守仁在《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中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3]《曾国藩家书·修身之道》第一条便是“勉君子应立志”。[4]5同书“述立志之重要”条曰:“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苦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5]反复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立志如此重要,那么该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古人要求子孙要立圣贤之志、立报国之志、立光前裕后之志。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侧然有所感。”[2]23“若志不强毅”,势必永远沦为凡夫俗子。王守仁在《示四侄正思等》中说:“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6]94他期望侄子们以仁礼存心,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根本,努力学习圣贤,为前人争光,为后人造福。又如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的故事,便是家庭教育中教子树立大志,建功立业的典型事例。
人生立志,不能空发誓言,而要落到实处。从道德的角度、从谋生的角度,古代家训非常重视对子孙的技艺(即谋生手段)的培养。《颜氏家训·勉学》云:“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7]84“有学艺者,触地而安”,[7]82谓有学问有才艺的人,走到哪里都可以站稳脚跟,或入仕,或学问,或农工商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首先找准自己的位置,掌握了安身立命的技艺,方可真正自强自立,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南宋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人之有子,须使有业。贫贱而有业,则不至于饥寒;富贵而有业,则不至于为非。凡富贵之子,耽酒色、好博弈、异衣服、饰舆马、与群小为伍,以至破家者,非其本心之不肖,由无业以度日,遂起为非之心。”[8]这些话朴素通俗,但很深刻,阐明了年轻人立大志、务正业,对个人前途和家庭、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性。
读书。在传统家庭教育中,鼓励子弟读书是家训的一大主题。提起读书,人们往往想到“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以为古人读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做官,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对此,霍松林教授在《中国家训经典》序言中指出:“‘学而优则仕’是孔子为知识分子规定的一种行为模式,旨在学以致用,大济苍生,却并不是说学习好了就只求做官,谋取个人利益。”[1]1这一见解在古代家训中得到了印证。
读书以求仕,并非必然。《袁氏世范·子弟不可废学》中说:“大抵富贵之家,教子弟读书,固欲其取科第,及深究圣贤言行之精微。然命有穷达,性有昏明,不可责其必到,尤不可用其不到而使之废学。盖子弟知书,自有所谓无用之用者存焉”。[8]5这里所说“无用之用者”,应解为读书可以学习圣贤的嘉言懿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道德修养和聪明才智。《颜氏家训·勉学》中明确指出:“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7]89人之所以要读书求学,本来是为了开发心智,提高认识力,以有利于自己的行动。正是基于同样的认识,《朱子治家格言》也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6]126
不少家训将读书、进德、做好人摆在第一位。《曾国藩家书·教诸弟进德修业》云:“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9]21即读书首先是为了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诚实正直修身齐家治天下的道理,以无愧于此生;其次才是将读书作为谋生的手段。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中说:“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6]135“明理做个好人”就是要通过读书,作个知书识礼、通情达理,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明代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在多次受苦受辱之后,仍能矢志不移,谆谆告诫儿子:“你读书,若中举进士,思吾之苦,不作官也是,若是作官,必须正直忠厚,赤心随分报国。固不可效吾之狂愚,亦不可因吾为忠受祸,遂改心易行,懈了为善之志,惹人父贤子不肖之笑。”[6]100许多家训作者都以自己的经验教训,激励子弟勤奋读书,从小养成良好的学风。
应当承认,随着科举盛行,读书入仕成为立身扬名、光宗耀祖的捷径,家训中出现一些鼓励子弟应试科举的倾向。如唐代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科举趋之若鹜的社会心态。明代王守仁得知子侄学有所成,获居前列,喜而不寐,连夜命笔:“此是家门好消息。继吾书香者,在尔辈矣。勉之,勉之。”[6]94家长望子成龙的企盼与统治者“劝以官禄”的政策,致使后来一些士子埋头八股,孜孜以求,淡忘了读书明理的初衷,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渐趋于单一化和名利化。
待人。待人接物,指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是修身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代家训强调慎于接物、谦让待人、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先秦时周公旦对其子伯禽的一番训导,堪称典范。伯禽封于鲁,赴任前周公以数事相诫:不要怠慢亲戚,不要使大臣埋怨没被信用,不要轻易舍弃故旧,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并指出:“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10]即使才能过人,也不要与有专长的人争强斗胜。诚实守信是与人相处的一条原则。古人将诚信作为“正性”、“养心”、“成德”的基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载“曾子杀彘”的故事,给信而勿欺作了最好的注脚。曾子为了给儿子树立守信的榜样,不顾妻子的阻拦毅然杀猪,成为千古教子佳话。豁达大度也很重要。王夫之《姜斋文集·丙寅岁寄弟侄》中说:“和睦之道,勿以言语之失,礼节之失,心生芥蒂。如有不是,何妨面责,慎勿藏于心,以积怨恨。”[1]611与人相处,应和睦友善,相互谅解,而不是小肚鸡肠,过分计较。看到对方有不是,不妨当面提出,不要藏在心里,积成怨恨。另外,“宁愿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也是一种美德。《曾国藩家书·持家之道》“情愿人占我便益”条致澄侯等三弟信中说:“兄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告诫诸弟:“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11]
三
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子孙进行“齐家”的教育。齐家,谓和睦家庭,端正门风,垂范后代,即颜之推所谓“整齐门内,提斯子孙”。[7]1《大学》有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齐家既是修身的目标,又是治国的基础。因而,如何齐家便成为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在这方面,家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齐家教育应以什么为核心内容?颜之推指出:“礼为教本。”[7]23司马光也认为:“治家莫如礼。”[12]这里所谓的礼,即指制约家庭中父子、兄弟、夫妇为主的各种人伦关系的规范。以礼教来规范人伦,就是向子孙传授孝悌之道。关于齐家的内容,我以为大致应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以及勤俭持家等方面。
首先是父慈子孝。“父慈子孝”出自《礼记·礼运》篇,意为做父亲的应慈爱子女,做子女的应孝敬父母,重点是强调孝道。孝道是传统社会协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主要表现。对于孝的内涵,可归纳为五层意思:善事父母,养亲敬老;爱护身体,扬名显亲;娶妻生子,传宗接代;顺乎亲意,绝对服从;忠孝合一,移孝忠君。[13]《尔雅》云:“善事父母曰孝。”[14]99何为善事父母?《孝经·纪孝行》讲得很具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察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14]104元代以后的《二十四孝图》则用具体的事例,更加生动地展现了孝的内涵。
与传统伦理所倡导的孝道及齐家思想相适应,古代家训普遍强调孝亲敬长、睦亲齐家的重要性。如《颜氏家训·勉学》云:“孝为百行之首。”[7]101北宋范质《戒从子诗》开头就提出:“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悌。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15]唐代柳玭《柳氏家训》曰:“立身以孝悌为基”,“肥家以忍顺”。[1]335明代孙奇逢《孝友堂家训》认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16]是“家道隆昌”的必要条件。清代王夫之《姜斋文集补遗》指出:“孝友之风坠,则家必不长。”[17]
要治理好一个家庭,家长先要以身作则。古人非常重视身教的作用。《颜氏家训·治家》中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7]26在生活中很难设想那些虐待自己老人的人能得到孩子的孝敬。司马光《涑水家仪》指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2]201李昌龄《乐善录》云:“为父为师之道者无他,惟严与正而已。”[18]只有家长正身率下,公正不偏,才能使家人和睦融洽,家庭秩序井然。
其次是兄友弟恭。《礼记·礼运》讲“兄良弟悌”,意为兄弟间要团结友爱,相让不争,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为儒家所称赞。《颜氏家训》专列“兄弟”篇,论述颇为深刻:“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7]14组成家庭,始于夫妇,夫妇是父子关系的前提。子非一人,就有了兄弟关系。“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7]14许多家训对兄弟关系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认为兄弟乃一母所生,有共同的血缘关系,从小在一起生活、学习、玩耍,关系密切,理应互相友爱,特别是弟弟应向对父亲那样敬事兄长。宋苏洵《安乐铭》曰:“兄弟同胞一体,弟敬兄爱殷勤。须要同心竭力,毋分尔我才真。”[1]364唐僧人王梵志《世训格言诗》云:“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务同箱柜,房中莫蓄私。”[1]273兄弟关系有其特殊性,它牵涉其他多种关系,诸如子侄间关系、妯娌间关系、奴仆间关系等。兄弟不睦,就会淡漠以上各种关系,破坏整个家庭的和谐,甚至造成众叛亲离的局面。正如颜之推所说:“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踏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7]16可见兄友弟恭是十分重要的家庭准则。
与兄弟关系相连的是妯娌间的关系。妯娌不和往往是家庭争斗的导火索。要维护好妯娌关系,重要的是在家庭事务上,家长要秉公、兄弟要礼让、妯娌要以恕道给予谅解之心。按照颜之推所说:“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7]17如果能够本着仁爱之心行事,把兄弟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加以爱抚,则这种弊端就不会产生了。
再次是夫义妇顺。《礼记·礼运》讲:“夫义妇听”,意为做丈夫的要处事得当,重点是做妻子的要能随顺。传统家训遵循儒家倡导的“夫为妻纲”、“三从四德”,对妻子提出了一整套顺从丈夫的清规戒律。其中最典型最集中的便是唐代女诗人宋若昭写的《女论语》。它从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和柔、守节等12个方面,要求妻子温柔贞顺、谨慎洁身、勤俭持家、通情达理、礼待亲朋、尊敬长者、善待夫君、关爱儿女。如《事夫章》云:“女子出嫁,夫主为亲”,“将夫比天,其义非轻。夫刚妻柔,恩爱相因。居家相待,敬重如宾。夫有言语,侧耳详听。夫有恶事, 劝谏谆谆。”“夫若发怒,不可生嗔。退身相让,忍气吞声。”“同甘共苦,同富同贫。„„能依此语,和乐瑟琴。如此之女,贤德声闻。”[1]336又如汉代著名女学者班昭在《女戒》中也指出,女子“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故曰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1]33-34强调女子修行没有比恭敬更重要的了,避免过于刚强没有比柔顺更重要的了。所以说恭敬柔顺是做女人最大的礼仪了。她在论夫妇关系时说:“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恩义俱废,夫妇离矣。”[1]34作为夫妻,本应以礼义互相亲善和睦,以恩爱相互亲密合作,礼义恩爱都没有了,夫妻也就该离异了。
以上这一套,其中片面要求妻子顺从丈夫、为丈夫保持贞操等男尊女卑的规范,显然是值得批判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数千年来,在“夫义妇顺”、“夫和妻柔”、“夫妇和睦”等理论的倡导和实践中,历史上也不乏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的事例;贤妻良母助夫成功、教子成才的事例;夫妻同甘共苦,不嫌贫爱富的事例,等等。
第四是勤俭持家。勤俭持家是齐家的重要环节。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19]俭成奢败是一条历史规律。不论豪门显贵,还是普通百姓,在其家训中无不谆谆告诫子孙要勤劳节俭。司马光在《训俭示康》的家训中,列举历史上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论述了“俭养德,侈招恶”的道理: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1]392
这些议论真是鞭辟近理,入木三分。一千多年前的古训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如诸葛亮《戒子书》要求儿子“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6]30陆游《放翁家训》认为,“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20]唐代韩休训子以俭德为法。韩休官至宰相,生活俭朴,教子甚严。所生七子,皆有父风。如第五子韩湟“性持节俭,志在奉公,衣裘茵衽,十年一易,居处陋薄,才蔽风雨。”为官四十年,“家人资产,未尝在意”。(《旧唐书·韩湟传》)朱伯庐在《治家格言》中教导后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居身务期质朴”。[2]217-218他在《劝言》中论勤俭曰:“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费,则财匮。财匮则苟取。愚者以为寡廉鲜耻之事,黠者入行险侥幸之途。生平行止,于此而丧祖宗家声,于此而坠生理绝矣”。[21]这些勤俭持家的理论,深刻而精辟,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第五是谈家门的盛衰。在浩瀚的家训中,有许多是从正反两方面来教育子弟,藉以阐发家门盛衰的真谛。魏晋南北朝颜之推,饱经乱世,亲眼目睹梁朝士族子弟不学无术,靠祖上庇荫养尊处优,整曰“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游手好闲。及至遭逢乱离,无一技之长,便陷于穷途末路。他在《勉学》篇中告诫儿孙:“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6]47须靠勤学以谋自立,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6]48北宋黄庭坚在《家戒》中采用对话体,叙述那些豪门富族由“蕃衍盛大”到迅速衰败的景况,申明了家和则兴,不和则败的道理,深有感慨地说:“家之不齐,遂至如是之甚,可志此以为吾族之鉴”。[1]419崇尚节俭,力戒奢侈,以之齐家则家齐,以之治国则国治。唐太宗晚年作《帝范》时,承认自己:“在位已来,所缺多矣”。[1]286他历数未能节俭等过失后告诫太子:“若崇善之广德,则业泰而身安。若肆情以纵非,则业倾而身丧。”[1]287
在古代家训中,唐人柳玭的许多高见受到人们的推崇。他在《戒子孙》文中探讨了家业兴衰的缘由。他说:“夫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俭以成立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1]339他在《柳氏家训》中总结祖上的家教传统,结合自己的经验,归纳为四个方面:即“立身以孝悌”(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肥家以忍顺”(以忍让、和顺使家庭和睦富足)、“保友以简敬”(以检点和尊敬来保持友情)、“莅官则洁己省事”(以洁身自好、减省繁务为官)。柳玭在罗列了家族子孙不肖的状况后,尖锐地指出败家的五大过失:即“其一,自求安逸,靡甘淡薄”。“其二,不知儒术,不悦古道”。“其三,胜几者厌之,佞己者悦之”。“其四,崇好漫游,耽嗜曲蕖”。“其五,急于名宦,昵近权要”。所论情辞恳切,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1]33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他的家训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见解。如他在《曾国藩家书·修身之道》写给澄侯等四弟的信中说:
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士宦之家。[4]47
这些议论入情入理,发人深省。他在写给儿子《谕纪鸿》的信中说:“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反俭难。„„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6]149清史专家萧一山在《曾国藩传》中写道:“国藩治家,标其祖德”,归纳为八个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读书,种菜,养鱼,养猪,谓可以“觇人家兴衰气象”;早起,扫屋,祭祀祖先,亲睦乡里,因他祖父常说:“人待人无价之宝也”,这完全可以看出他们的家风了。
由上可以看出,在齐家教育中,重名声,讲节操,倡导良好的家风,是古代家训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此外,在家训中还有一些内容,像救难济贫,报国恤民,见义勇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友善乡邻,等等。所有这些足以说明,古人对子孙的教育是全面的、细致的,而且是严格的。其核心是围绕教子做人、修身治家展开,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旨在使子孙具备为人处世所需的各种品德和能力,甚至包括了对子女健康心理和良好性格的养成。就在今天看来,大多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四
应当承认,传统家训多为封建社会的产物,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阶级的烙印。为了适应当时礼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历代家训中掺杂了一些不合理的消极的东西,诸如愚忠愚孝、男尊女卑的思想,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思想,以及一些宿命论和庸俗哲学等等。即使在一些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中,也难免交织融合一些消极的东西,可谓是良莠并存,金沙相杂。但就总体而言,它仍无愧是先人留下的一笔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更应当看到,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人生的哲理、处世的德行,熔铸在家训的警句格言中,薪尽火传,绵延不绝,使中华儿女从小在家训的熏陶中,学会做人、处世,培养了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因而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大批名垂千古的人物。其中有创基立业、开国治世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有胸怀大志、目光犀利的思想家;有才智超群、创造无穷的科学家;有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在他们身上凝结着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着民族的精神,展示着对民族和世界的贡献。《中国家训经典》一书所选历代二百多位出色的家长,诸如周公、孔子、曹操、诸葛亮、颜之推、李世民、姚崇、颜真卿、杜甫、柳玭、范仲淹、司马光、黄庭坚、朱熹、陆游、袁采、王守仁、孙奇逢、史可法、王夫之、朱伯庐、袁枚、章学诚、林则徐、曾国藩、孙中山、鲁迅、陶行知、毛泽东、傅雷,等等,他们都是有成就的历史名人,既是著名家训的作者,本身又都是传统家庭教育培养出的典型代表。他们以自己及子孙的实践,验证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成功。
学习和研究古代家训,使我们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启发。我想至少应当认识到这样两点:
其一,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是传统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经验。《大学》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精辟的阐明了家庭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是对“家国一体”教育思想的经典概括。宋代朱熹讲得更为具体:“有公家之政,有私家之政。士君子修一家之政„„家政修明,内外无怨,上下无怨,子孙世昌。移之于官,则一官之政修,移之于国与天下,则国与天下之政理„„家政不修,其可语国与天下事乎?”[22]作为一个治国的人才,首先必须具备好的道德修养(修身)、能够把家庭治理好(齐家),然后才有可能治理好国家和天下。
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来源于中国盘根错节的家族社会和宗法制度。宗法家族制度的形式是同居共财,聚族而居。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一家之亲,只有父子、兄弟、夫妇三种关系,“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7]14以家族为本,由“三亲”而“九族”的宗法血缘关系,是维系我国传统社会的基础。每个家族如同一个小社会。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内部的和睦,逐渐形成了宗法精神,宗法精神的核心是孝(子女对父母)、悌(兄弟之间)、贞(妻对夫)、顺(媳妇对公婆),其中“孝”又是核心的核心。
前述孝道的内涵之一是“忠孝合一,移孝忠君”。《孝经》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3]就是说,孝行是从事亲开始,事君为中。只有做到孝亲和忠君,才能得到高官厚禄,立身扬名。孝亲本系家庭内的道德规范,与忠君初无直接关系。传统社会把宗族的组织形式用于统治国家,也就把协调父子关系的孝移用到君臣关系上来,即所谓“移孝忠君”。早在周朝,统治者已认识到,国家的稳定,首先是家庭、家族的稳定。而推行孝道,则是稳定家庭、家族生活最有效的手段。正如《论语·学而》所云:“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4]历代统治者注意到“孝道”对巩固、稳定封建秩序的社会作用,出于当时统治的需要,曾大力予以提倡。封建思想家进而宣扬孝是忠的缩小,忠是孝的扩大。“忠臣出孝门”,在家能孝,于国则忠。他们极力把忠孝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且看三国时两则老母戒子的家训。一则是虞潭母孙氏,当儿子兴兵讨贼时临别训诫:“吾闻忠臣出孝子之门。汝当舍生取义,勿以吾老为累也。”另一则是魏国妇人辛宪英在儿子出征时的赠语:“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意为古时的君子,在家孝顺父母,出仕则为国尽忠,在位想着所负的职责,遇事想着所采取的方法,为的是不给父母增加忧患。于此可见忠孝观念之深入人心。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多因为他们在家庭和社会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能从“孝于亲”,“忠于国”的目的出发,勇于奉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扬了堂堂凛凛的民族正气。
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的组成部分。每个家庭有了好的家教、家风,可以影响社会的风尚。在移孝忠君的同时,将家庭内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扩而大之,推己及人,兼顾别人的老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便成为整个社会的敬老风尚。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敬老风尚,堪称举世无双的传统美德。[25]
很显然,在传统社会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目的,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家庭的稳定和谐与国家的稳定和谐,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二者的相辅相成,是古代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其二,家训是一种极好的家庭教育形式,应当继承、发扬光大。如前所述,家训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它浓缩了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饱含着深厚的爱子之情,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教育意义。由于它包罗广泛,情感真挚,言简意赅,说理透辟,针对性强,便于践行,所以深得世人称许。
然而曾几何时,在某种特定的背景下,社会上展开对儒家思想及其伦理道德的批判,古代“家训”自然被列入“横扫”之列,致使一段时期人们对一些文化遗产讳莫如深,更不消说拿家训来教育孩子了。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生活走上正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文化,我们深切地感到:传统家庭教育功不可没。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创造出极其灿烂辉煌的文明,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传统,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是与传统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而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家训,又堪称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家训中充满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修养品德和成就事业的至理名言。我们在剔除、摒弃其糟粕时,更重要的是探寻、发掘其精华,并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汲取,结合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新的理解,使其更加充实完善,在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中更加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翟博.中国家训经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2]汪双久著.余秉颐,李季林编.家训金言[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21.[3]黎明文化事业公司编辑部.王阳明传习录及大学问[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193.[4](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5](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88.[6]史孝贵.古今家训新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7](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9.[8](南宋)袁采.袁氏示范[M].北京:中华书局,1985:5.[9](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陈良煜,译注.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21.[10]陆林.中国家训大观[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1.[11](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训[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3:54.[12]宋涛.中国传世家训(上)[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327.[13]牛志平.唐代孝道研究[A]//黄约瑟,刘健明.隋唐史论集[C].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3.[14]张明亮.中华美德名言[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99.[15]包东波.中国历代名人家训精萃[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112.[16]孙奇逢.孝友堂家训——孙子遗书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1.[17](清)王夫之.姜斋文集补遗[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6.[18]程钧,葛玲.中国家教古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63.[19]邓丹,陈芝国.李商隐诗赏读[M].北京:线装书局,2007:35.[20](南宋)陆游.放翁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1]周秀才.中国历代家训大观(下)[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638.[22]宁业高,等.中国孝文化漫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54.[23]史仲文.儒学经典(1)[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21.[24]论语[M].陈国庆,王翼成,注评.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3.[25]牛志平.唐代的敬老风尚[A]//韩金科.’98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第四篇:经典风雅 润物无声 童蒙养正 国学德育1
经典风雅 润物无声 童蒙养正 国学德育
——镇安小学2011学年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育人”为核心,以“仁、孝、责”为主题,以创建“甬城国学堂”为载体,以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专题网站为宣传阵地,坚定不移地走“童蒙养正,国学德育”品牌建设之路。
二、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①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②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使班主任管理网络化、规范化、制度化;
③加强岗位业务学习,提高班主任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管理技能;
④实施班主任考核机制《镇安小学先进班集体考核细则》,促进班主任素质的提高; ⑤坚持以科研为先导,注重对德育论文、课题的研究,要求每位班主任每学年上交一篇德育论文或德育案例。
2、三、主要工作。
1、组织排练校庆节目。
2、申报“童蒙养正,国学德育”品牌学校。
3、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有机整合家长的优质资源,统筹推进家长学校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家长学校工作水平。
4、加强国防教育,组织第23期儿童军校集训。
5、参加第三届中国•宁波•江东教育论坛:聚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6、参加江东区首届中小学德育副校长论坛。
7、以重大节日、社会事件为契机,广泛开展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我们的假日”等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8、增强少先队组织的活力。大力开展少先队礼仪教育,规范少先队队会、队礼、队旗、队歌等;进一步巩固少先队大、中、小队建设,开展好校、班级中队观摩活动、队会、队日活动,积极发挥少先队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对值周队员的培训和管理,办好“童心飞扬”广播站、队室等宣传阵地,营造和传播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少先队组织文化。
四、每月安排。
九月份:(行为规范月)
1、作好暑假活动小结、表彰。
2、开学典礼。
3、制定、实施德育工作计划。
4、“生命绿卡”捐款活动。
5、班级环境布置。
6、“老师,我想对您说”教师节活动。
7、班主任培训。
8、一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活动。
9、校庆节目排练。
10、参加“书香伴我行” 征文、“宁波书城杯”征文比赛。
11、国庆活动。
十月份:(爱国月)
1、组织第23期儿童军校集训。
2、大、中队委员选举活动。
3、建队节活动:新队员入队仪式、队礼仪大比拼、聘请二年级中队辅导员。
4、班主任工作例会
(二)5、一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活动。
6、校庆。
十一月份:(读书月)
1、申报“童蒙养正 国学德育”品牌学校。
2、参加第三届中国•宁波•江东教育论坛:聚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参加江东区首届中小学德育副校长论坛。
4、规范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做好排摸、营造氛围、做好照片文字等资料的积累。
5、期中家长会暨一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活动。
十二月份:(爱心月)
1、一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活动。
2、庆祝元旦。
一月份:(安全月)
1、德育工作总结。
2、班级博客检查。
3、一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活动。
4、先进班集体考核。
5、制定寒假活动计划,举行休业式并进行表彰。
三月份:(环保月)
1、新学期班容班貌评比。
2、春游。
3、雏鹰小队在行动(学雷锋活动:感恩社会)4——6年级
4、三八妇女节:感恩母亲(1——3年级)
5、植树节活动。
6、一年级家长学校沙龙:教子经验交流
四月份:(励志月)
1、清明节:缅怀先烈 励志向前。
2、一年级家长学校。
五月份:(感恩月)
1、一年级家长学校。
2、母亲节
3、劳动节(加强劳动光荣意识培养,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六月份:(童玩月)
1、“凝廉洁之气,铸国学之魂”庆祝六一文艺演出。
2、端午节活动。
3、毕业典礼。
4、先进班集体考核。
5、制定暑假活动计划,举行休业式并进行表彰。
第五篇:传承儒学童蒙养正思想,追求艺术教育特色发展(朝业)
传承儒学童蒙养正思想,追求艺术教育特色发展
霞浦八中
马朝业
摘要: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层面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艺术教育风貌上。学校的特色教育发展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方向。可以说学校特色就是效益,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而通过艺术相关活动引导、熏陶、塑造、培养学生的潜在创造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其心智人格,通过儒学童蒙养正思想教育,来追求艺术教育特色的发展,是实现我校“让我们的教育适应每个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儒学 艺术教育 特色学校 跨越式发展
初中学生正处于学习过程的分化期,身心发展的巨变期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些特点决定了初中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基础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中小学校的教育必须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素质结构立体多面的人才。2011年10月,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认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并指出当今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特色底蕴,是创造不出新的文化来的。因此,办出学校特色,推进学校特色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学校有特色,已成为八中追求的理想办学境界。
(1)当前教育现状的思考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使更多的孩子在接受科学知识、人文教育的同时,也享受着德育、美育、体育的熏陶。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所见到的一些教育现象,却让我产生了些许担忧。
1.中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偏差,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我们的教材普遍偏难,且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让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得不到真切的感性认识。对于童心未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2.多年以来形成的以分数衡量学生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学习能力有强弱,而品质与成绩无关,如果用分数来衡量,会把虽然成绩差但本性善良的孩子推向恶的一面。以分数论成败,会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关注;学生一味追求高分,忽视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最后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3.当下的中学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表现为课程设置还不够科学全面、资源配置还不到位、学生的真实参与面偏小,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文化内涵不足,教育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吸引力。
(2)新学校新目标新理念
2009年6月15日,霞浦县委、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霞浦六中整体搬迁后旧址办学问题,同意在六中旧址设置独立初级中学,校名为“霞浦县第八中学”,并确定八中办学规模为30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作为霞浦八中首任校长——苏安国校长,高瞻远瞩地确立符合科学有效、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目标。那就是学校必须树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的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为此提出了“建设办独具特色的精品初中和魅力名校”的发展目标;确立了“厚德、博学、自强、至善”的培养目标;我校的办学理念强调特色立校,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特色追求。“让我们 的教育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表达了全体八中人对办学理想的渴望与追求,体现了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体现了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的勇气与魄力,强调教育主动适应学生的发展及学生个性的张扬,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蕴涵于学校的文化品质中,内化为师生的共识。
(3)整合地方和校本课程资源,形成适应学生发展的儒学特色课程 学校特色就是效益,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学校特色教育发展有助于教育更充分地实现其功能。育人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因而在学校特色的构建中始终离不开对人的发展的关注。
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教育主管部门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我校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的,开设《思齐》儒学校本课程,把儒学的童蒙养正思想贯穿到我们现代教育中,体现八中教育的独创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形成的理论依据,是我们现代创造和谐社会、适应先进文化的重要资源之一。儒学是中国的传统国学,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几千年后的今天,对现代教育仍然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并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基础,引领现代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成功之路。《思齐》课程作为霞浦八中开发的特色校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们倾听精彩演讲,感悟独到见地,领略名家风范,传承优秀文化,积淀充足养分,养成良好习惯,不断提高综合素养,从而真正做到与先贤交友“见贤思齐”。在我们学校层面上,最重要的就是实行课程设置改革,变传统的应试课程设置为培养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新德育课程模式,突出传统文化的渗透,推进学校课程向纵深发展,把德育工作贯彻于个性化的课程实施过程中。
我校老师编订的儒学课本《弟子规》是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做人的根本指导,是当今净化社会人心的良药,是启迪我们心灵的钥匙,也与当前我国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十分应机;儒学课本《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不可多得的儿童
入门之书,它对培养学生的品德、礼貌、文化素养,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儒学课本《论语》的价值,决不仅仅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更为学生提供了思想给养,对他们的理想、志向、人生目标以及为人处世,交友理念,学习态度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总之,《思齐》校本课程引入课堂,用优秀的国学经典文化涵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将仁、义、礼、智、信的做人道理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根植到孩子心中,在做人上争取与贤人相同与伟人比肩,在做事上求真务实,找到自己的特长,在省内引起了很大反响。
(二)开发学校艺术教育新课程,推进学校课程向纵深方向发展。(1)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创新
孔子说过,一个国家建设得好,可以使你的近邻欢乐、还要使远方的人们仰慕你的文化,到你这里来,正所谓“近者悦,远者来”。21世纪中国的文化,一定会重新焕发这种“近者悦远者来”的魅力和吸引力。从文化的角度看,传承、创新、传播文化,离不开人才培养,离不开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求新求异是艺术的本质属性。好的艺术教育,将有效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叶朗认为:我们要通过学校教育、新闻媒体、文化艺术活动,营造一种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社会文化环境能够使人变得越来越有教养,越来越高雅。自古以来,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那才是真正的教育成效。因此,传承文化需要经典,需要中学的艺术教育真正给力。(2)搭建艺术教育平台,让艺术教育展现无限魅力
“一所学校要有一个文化的蕴涵,文化的底蕴。文化的蕴涵越深厚,学校的基础越深厚。学校本来就是文化的产物,是研究文化、创造知识、创造文化的场所。我校文化传统一旦建立起来,就具有指导学校办学方向、统一价值观念、引领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的作用,就能凝聚全校力量,为实
现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努力。
1.以物质保障夯实艺术教育基础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完善的艺术教育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
因此,我校办学伊始就加强基础建设,为艺术教育特色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创设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学校按要求配备艺术专用教室(钢琴室、舞蹈室、书法室、音乐室、合唱室、篆刻室、国画室、电脑室、航模室等)、活动室、教学和活动器材,及相关图书、音像资料。有满足特色项目活动开展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场地。学校能根据特色项目的设置,添置更新艺术教育设施设备,保证必要的艺术教育和活动经费。
2.以多元的艺术教育成就特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得以充分展示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为此,学校开设了十六门综合活动课程:美术、书法、阅读与写作、篆刻、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合唱、航模、经典诵读、英语课本剧、国画、舞蹈、电脑制作、钢琴等;在班级的安排上,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班结构,让全体学生填报自愿的方式,挑选自己兴趣的专业与学科老师,组合成新的班级,定时、定点、定教师进行授课。学校的定位是,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走“合格+特长”的道路,让学生更健壮、更聪明、更富有。目标是将艺术教育真正推向所有学生,努力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一种艺术技艺,让他们由此领略艺术的美及艺术带给他们的愉悦,并逐步将艺术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努力打造一支支技术上过硬的学生艺术团队,让艺术之花在学校的园地盛开。多元的艺术教育培养体现对“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的理解,体现出艺术教育价值的生命取向,也必将让艺术教育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石。
3.以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引领教学工作。
我校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按有关规定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艺术课等,使综合艺术教育课程化、兴趣化、专业化、规范化、兴趣化,考核措施到位;相关学科的美育渗透工作有特点、有成效;按要求配齐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王双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成员。《晚风》等十多部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性大展并获奖,技法书《工笔人物画法》已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并采取有力措施稳定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聘请了8名我县著名专家与知名人士作为艺术教育的客座教师(闽东著名画家谢岚老师授国画、县文联刘翠婵主席授阅读与写作、县教育督导室陈婉芳副主任授经典颂读等)。同时学校还拟与宁德师范学院共建毕业生岗前培训基地:一方面,宁德师范学院的相关学科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可到校做顶岗实习;另一方面,我校的老师也有机会到贵校进行在岗进修与培训。
4.以艺术欣赏与展现为切入口,让人文走进校园。
为了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开拓艺术文化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品位,营造艺术氛围,引导学生走进“名人名篇名著”。通过彰显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丰富的人文气息,学生将宝贵的文化遗产加以传承,感悟独到见地,领略名家风范,传承优秀文化;音乐合唱教育用艺术美的甘露浇开孩子们心灵美的花朵,优美动听的音乐能丰富美化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陶冶他们的高尚品质和情操,让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和心灵对音乐作品结合起来欣赏,从音乐优美的形象和旋律的陶冶中唤起对美的渴求;通过班级走廊宣传儒学经典名句,让学生汲取了充足的养分,提升文化修养,丰富自身内涵,并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5.以文艺活动为契机,增强艺术教育活力
用艺术润泽学生的心灵,艺术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我校初步探索出一
条在传承中发展、在普及中提高、在活动中育人、在文化中熏陶的艺术教育发展之路,培育并形成了一批教育优质课程和品牌活动,涌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艺术教育成果。开展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还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第一届中学生文艺汇演活动胜利举行,无论是大合唱、歌伴舞、舞蹈、魔术、钢琴演奏、小品等精彩优美的演出内容充分表现出广大师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学生们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总是直观地表达至真至纯的美。演出现场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绚丽的舞台与精彩的表演交相辉映,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文艺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次文艺汇演,既是对我校艺术教育的一次大检阅,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相互交流学习的良好机会,对增强我校艺术教育活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我校艺术教育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校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努力拼搏下,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学校获得“宁德市德育测评先进校”荣誉称号,承担了宁德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工程项目,同时,以音乐、美术为主的艺术教育推陈出新,结出了硕果:在“和谐中国”——第五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声乐比赛中,张杰同学获得初中组一等奖;全县中小学书法比赛,我校有2人荣获一等奖,6人获得二、三等奖,获奖率居全县之首;学生篮球队获得县中学生篮球赛冠军;乒乓球队分别获男、女团体亚军、季军……
勇立潮头,继往开来,我校正处于创办初期,百业待兴,在教育管理和探索新德育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校的新德育教育模式还未完全成熟。但是我们在吸收百家之长,得到各方人士的大力扶持与帮助下,坚定传承儒学童蒙养正思想,追求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一定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一定能办出“让我们的教育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的精品学校,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舒达、蒋长好主编:《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2] 阎德明主编:《现代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中国教育学会主编:《和谐教育实践》,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版。[4] 刘光春:《管理变革与管理进程》,2001年版。
[5]《艺术课程标准》 [6]《福建教育》B1、2,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第2、7期 8
年版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