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野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创新研究

时间:2019-05-13 19:1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数据视野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创新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数据视野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创新研究》。

第一篇:大数据视野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创新研究

大数据视野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创新研究

摘 要:因市场发展的机遇,在21世纪初兴起了一大批民办高校,这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相应地得到了加强,学生的党建工作已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结合自身工作的性质及当前大数据工作的特点对民办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对策如下:一是利用大数据思维改革、整合传统党建模式;二是发展阶段票决制;三是群众监督公示制;四是不合格党员淘汰制。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数据;学生党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136-02

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21世纪初,全国兴起了一大批民办高校,随着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加,以及民办大学自身的管理特征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转变党建思路、创新党建形式,已经成为新时期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大数据的出现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基础和平台,一方面,大数据可以破除长期以来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孤岛”现象,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大数据有便捷、强大的整合作用,可以将各种分散的教育资源短时间内整合起来,从而使各种分散的、孤立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应用。

一、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高校党建工作和党建阵地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和发展党员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渠道。民办高校在借鉴、学习的过程中也取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学生党建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民办高校一般都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其党组织都不是领导核心,而且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都很大,更多考虑的是招生、就业和教学质量。特别在民办高校的初创时期,对党建工作比较忽视,专职的党务工作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学校发展党员和党员的教育管理等工作一般由辅导员兼职或者几名学生党员协助,这种兼职和协助往往导致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缺乏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导致学生党建工作比较混乱、难以深入。

2.大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民办高校学生大部分是高中落榜生或者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这造成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行为自律能力也不强,多数学生还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大部分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也相对薄弱,这都给民办学校学生党员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学生的入党积极性不高,入党动机也需要矫正和提升,大部分学生把入党作为自己找工作,考公务员等砝码,更有甚者把入党当作是一种荣耀与资本。

3.重数量,轻质量,轻标准。一些高校将加大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力度理解为增加在学生中发展党员的数量,质量意识有所淡化[1]。很多数高校只重视硬指标和数量,民办高校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诸如只重视学习成绩、获奖、德育成绩,以及是否担任班级班干部等这些显在的、可以量化的指标;而对于一些难以量化和不好操作的指标,诸如学生的入党动机、政治素养等下的功夫比较少。民办高校专职党建工作人手的缺乏,导致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不能细致、深入进行和追踪,对入党前后的学生培训往往流于“大锅饭”形式,削弱了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升效用。

4.缺考评,少惩处。建立党员退出和惩处机制,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党建工作的难点,民办高校也不例外。特别对于那些不合格学生党员,如何清退,考验高校党建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从实际党建工作来看,确实存在一些学生进入学生党员队列之后,秉性暴露,组织思想涣散,无视党员标准等情况,这种情况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的信度和信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党员目标管理体系和党员考评体系,从而有效解决党员发展时用劲、转正退步的现象。

5.资金投入欠缺。民办高校是“自给自足”性质的学校,国家及行政不予拨款,这就决定了民办高校办学的资金没有公办高校雄厚。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始终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沉重压力,以及资金不足、创立时间不长等问题,这就导致民办高校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学校正常运行和硬件设施建设上,而在“软件”上,民办高校尽量减少开支,例如在学校党建方面,既想发挥学生党建的重要性,又想减少资金投入,在人力、物力上都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很大束缚。

二、大数据对民办大学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的出现可以整合各种分散的资源,破除“信息孤岛”现象,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查找、补充、完善不足的链条和环节,从而使民办高校在各种工作高度协作的基础上,凸显学校党建工作的应有地位,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1.大数据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带来的机遇。大数据可以便捷、高效地整合各种工作资源,形成高校党建工作合力。通过大数据,高校可以迅速、广泛地将学生党建工作的资源、渠道整合起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大数据可以借鉴和分享丰富的资源和成熟的经验。民办高校抓住大数据这个发展的机会,借鉴其他公办高校或兄弟院校资源共享的便利,搞高自身学生党建工作的水平。

大数据将开辟高校学生党建发展工作的新路径。通过大数据,民办高校可以高效、便捷地考察和掌握学生先进分子和学生党员党校培训、义工志愿服务、宿舍管理、综合测评、图书馆系统、校园卡系统、微博、QQ、教师评议等情况,通过动态数据分析和考查学生入党动机和党员发展质量,以利于全方位考察学生先进分子和学生党员。

大数据可以加强决策的针对性和高效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查找入党学生以及学生党员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大大提升党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增强学生党员发展的实效性。

2.大数据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挑战。大数据对原有的工作方式产生冲击。大数据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数据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基本特征是整合性、便捷性、针对性、高效性以及透明性和公开性,这都对传统党建工作中的部门性、滞后性、过程封闭性以及低效率等产生冲击,要求传统的党建工作机制、机构及工作思路和方式必须调整或改革,甚至是必要的整合、割舍或创新。在这种调整中,如何跟上时代,保持工作机制和方式的与时俱进,以及把传统党建工作中的优秀做法传承到新的大数据工作方式中去,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磨合甚至冲突的过程,需要认真对待和把握。

大数据产生隐私泄漏等新的问题。大数据的兴起无疑要涉及入党学生以及学生党员的个人隐私,怎样保护好学生的个人隐私是一个大问题。况且民办高校很多硬件设施也不到位,对保护好学生隐私也是一大挑战。在运用大数据进行学生党建工作的时候,必须始终树立保护隐私和信息安全意识,特别要有隐私信息被不正当泄漏和不正当使用的危机管控意识和防范措施。另外要加强大数据的管理,在管理经验信息共享的同时,要对管理大数据者进行保密原则的培训。

三、构建大数据民办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新契合点

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必须抓紧抓好。随着民办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必须更加重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不但关系民办教育的发展,而且关系社会的发展。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办,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还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成果,转变民办高校大学生工作思路和机制,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生机和活力。

1.利用大数据思维改革、整合传统党建模式。对传统民办高校学生党建中存在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不顺畅的问题,基于网络大数据基础,通过大数据倒逼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进行整合和调整,形成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的整体联动、各负其责,高效便捷的格局。而对党建中存在的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培养环节不科学、奖惩流于形式等具体技术问题,更可以利用大数据的透明性、针对性等特点设置和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

2.发展阶段票决制。这是对入党动机效果的进一步验证,投票制是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成果,要多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票决制对一个党员成长过程包括推选入党积极分子、确定计划发展对象、发展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这四个阶段都是一个有力的见证。在培养发展党员的每个阶段,培养联系人和介绍人也应该对培养发展的对象这一年来的思想情况、学业情况、政治学习情况等简述概括。在票决制的每个阶段,要成立测评小组,测评小组应由教师、学生党员和学生群众组成。一般来说,党员投决定票,群众投信任票,但投票都遵循无记名投票的原则。根据票数的多少和比例,依据大数据的分析,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个培养考察阶段。当然,要注意的是,党员发展中不可避免存在的“人情票”、“面子票”等问题,这就需要以大数据的客观、精确分析为依据,先在基本原则上杜绝主观成分,同时,要加强制度配备,比如不同学院学生调整投票,还要加强监督,对在投票过程中不作为、不负责的行为要追究,而且要给予一定的处分。

3.群众监督公示制。党员发展工作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群众监督和公示制度,自觉地接受学生的监督。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要及时、广泛的公示,公示内容要尽量全面,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把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学习成绩、思想进步情况、群众认可度、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情况,全面、及时地公示和分析。同时,也要利用大数据科技,建立便捷、有效的监督反馈通道,对反馈的意见进行收集、整合,加以及时、有效的回应,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科学管理。

4.不合格党员的淘汰制。淘汰制是保持党员纯洁性的重要制度,是保持党员自觉性和先进性的有效机制。对那些入党动机不纯、功利性强、思想行为退步,特别是通过自己的思想行为给党员队伍抹黑的学生党员,要敢于进行惩戒,敢于把他们清除出党员队伍。

总之,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工程的核心是“培养教育”。在培养过程中,要及时运用大数据考察和分析学生入党动机、发展进步情况,把制度和机制建设同大数据建设结合起来,提高党员发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在学生党员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的优势,真正在学校建立一批素质高、业务强,思想先进的学生党员,给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曹文军.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手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1(32):47-49.

第二篇:高校学生社团党建的研究

高校学生社团党建的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素质拓展工作的逐渐深入,高校学生社团已经日益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抓手和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载体,而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抓手开展工作,尤其是如何通过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是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课题。为此,本文着重就如何在学生社团中发挥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党建工作进行了探索,重点对在社团中开展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社团党建的具体措施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途径,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新三进”。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社团 党建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以共同的兴趣为出发点自由结合的青年群众性团体。高校学生社团凭借其广泛的校园影响力和群众基础,正日益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现有注册登记的学生社团119个,社团类型也几乎涵盖了政治理论、科技学术、社会实践、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各个方面;组织形式包括学校直属、院系直属和学生自发构建等多种形式。学生参与社团的活动积极性高,一次全校性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87%的在校学生参与过学生社团的活动,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内容。在高校逐渐实行完全学分制的背景下,面对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日趋薄弱的传统班团组织概念,高校学生社团正逐渐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学生社团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维护学校教学工作的稳步发展、维系校园文化的持续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群众组织,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区别于院系的学生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当成为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延伸和补充。因此,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应提升到政治的高度上来抓。

近年来,各高校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并根据高校改革与发展实际,建立了诸如教研室党支部、学生生活社区党支部、青年教师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有效地增强了党的基层工作基础,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研究基点,主要采用问卷调研、专题研讨、实证研究以及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对现有的党建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多次召开座谈会,与社团管理者、社团骨干以及广大社团人进行了交流座谈,论证了党建工作进社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邓研会,乒协,蒲公英等三个有代表性的社团进行了分析,同时在这几个社团进行了党建工作的初步探索和实践,根据社团的不同性质及规模,探索党建工作进社团的工作机制,以期为高校社团党建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党建工作进社团的必要性

1、学生党建进社团是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人才越来越主要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不仅包括专业素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而且也包括思想素质教育。最近,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更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素质培养是素质拓展的核心内容,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其中开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理应成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学生党建进社团是进一步完善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

随着学分制、公寓制的实施,班级观念正逐步淡化,高校传统组织结构上的基层党组织构建即由各院系的党组织,各系的党支部乃至下属的班团组织的组织形式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减。如何通过党的基层组织的有效领导来传达、实施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好高校的政治思想和稳定团结工作,成为了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的新课题。

近年来,根据高校改革与发展实际,一些高校建立了诸如教研室党支部、学生生活社区党支部、青年教师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有效地增强了党的基层工作基础,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的学生群众组织,区别于院系的学生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应当成为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的延伸和补充。

3、学生党建进社团是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有序建设的需要

由于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和自主管理的特点,学生社团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和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正由于学生社团的特殊性质造成学生社团的结构相对松散,人员流动相对频繁,如何有效组织和妥善管理社团的各项工作,就成为社团发展的关键。而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开展党建工作,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社团的政治导向;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同学们的奉献精神和思想觉悟。通过党建工作,加强对社团内部党员的管理和监督,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在社团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社团内开展政治思想的学习,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风气,能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社会意识和政治认识,从而为学生社团健康的发展、有序的建设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党建工作进社团的可行性

1、政策上:党建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根据2003年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需要,我校已经制定了《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加强在青年学生中党的建设“两年”规划》,作为当前我校党建工作的重心,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校鼓励对大学生党建工作进行创新。

2、形式上:团建促党建的不断成熟是基础

随着近几年我校团组织建设逐渐推进,社团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团组织。同时在团组织建设中,积极发挥组织作用,形成了“团建促党建,党建带团建”的良好局面,因此为社团开展党建工作打下了很好的组织基础。而且,我校社区党建工作已经比较成熟,为上海市乃至全国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也为社团党建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有效借鉴。

3、内容上:严密的组织体系是保证

根据我校社团自身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有的放矢地在组织体系上确立了 “学生工作党委——社团联合工作党总支——社团工作党支部(小组)”的模式,在发展党员流程中纳入院系党组织意见,在组织生活上主要在社团工作党支部中进行,由社团联合工作党总支进行召集,同时学生根据要求在院系参加有关组织生活。

(三)党建工作进社团的实践和探索

1、党建工作进社团的基本模式构建

从形式上说,我们根据高校学生特点,初步确立了学生工作党委——社团联合工作党总支——社团工作党支部的有效模式作为探索和研究的出发点,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根据社团的规模以及发展情况,在不同的社团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党建工作。对于一些表现比较突出的,并且具有一定党政基础的模范社团,学校可以尝试在社团内部成立工作党支部;对于发展较好、比较成熟的社团,可以由几个社团联合成立工作党支部;对于规模较小、发展不成熟的社团,可以成立工作党小组。

从内容上说,在高校社团党建工作的基本模式构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党员的发展流程以及党员的组织生活形式。在发展党员流程中,由学生向其所在的社团工作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经审议后报至社团联合工作党总支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考察合格后确定为发展对象,报请学生工作党委审查,然后由学生工作党委协调社团与院系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结合两者的情况,确定发展对象的表现,并把有关材料交学生社团联合工作党总支具体办理。另外,在党员组织生活上,主要在学生社团工作党支部开展,由社团联合工作党总支召集,同时学生根据要求在院系参加有关组织生活。

2、党建工作进社团的具体操作与实践

社团党建模式构建只是社团党建的一种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通过对学校各类社团进行分析,我们对不同类型的社团实行不同的模式,例如,对于邓小平研究会、“三个代表”实践团这样大型的以理论学习和理论实践为宗旨的社团,在社团内部成立工作党支部,由具备条件的指导老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分别由社团骨干学生党员担任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在下属院系分会中成立工作党小组,其各个主要负责人与总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共同构成执行委员会的模式。主要由总会工作党支部研讨、决定支部发展规划、方向等重要问题;由各个院系分会工作党小组主要负责人结合具体情况,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活动,并及时向总会党支部进行汇报;同时,各院系分会工作党小组可以在支部的组织下进行定期、不定形式的经验交流,以促进邓研会、“三个代表”实践团整体的不断发展前进。

乒乓球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等体育类社团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相当的规模,已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工作理念和相对合理的组织结构,在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上具有一定的成熟性,而且本身各体育类社团已经联合成立了体育总会,但没有院系分支组织,所以,类似这样的社团可以由几个社团联合成立工作党支部。

而在其他一些社团,其规模相对较小,社团发展具有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在这样的社团成立工作党支部的条件不太成熟,可以先成立工作党小组,通过工作党小组来发挥党员在社团中的作用和影响。

3、党建工作进社团存在的困难及原因

通过调研和论证分析,我们认为学生社团党建对于社团自身建设和发展,学校对社团的监管以及党组织的进一步深入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调研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惑,包括如何处理党员具备的院系和社团双重属性问题,如何有效地组织党员考核问题,如何进一步理顺社团党组织与传统的院系——班级党组织的关系,等等。这些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以邓研会、“三个代表”实践团为例,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主要的困难就在于与各个院系党组织的沟通合作上。在邓研会党建开展初期,主要问题是各院系对于邓研会所提出的工作考评参考的态度。这直接影响到邓研会工作党支部活动的开展以及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于会员参与邓研会党建活动的积极性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这也是社团在开展党建活动时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需要社团党组织与各个院系党支部的交流沟通,同样需要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帮助。进一步说,当邓研会党建进行到发展党员这一阶段时,需要与积极分子所在院系的党组织进行必要的协调。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高校学生社团党建的组织与管理

1、规模较小的社团党组织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

对于一些资历较浅、规模较小、社团内部拥有学生党员过少的学生社团,因为其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可以成立工作党小组,由社团联合工作党总支统一组织、统一管理这些社团的党建工作。这样一方面加强对这些小规模社团的统一规划和调控,防止社团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现象、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从而维护校园社团文化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另一方面,避免了工作的重复性和复杂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发展较成熟的社团党组织实行自行组织自行管理

对于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组织结构比较完善、运营模式比较合理的大规模学生社团,因为这些社团已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工作理念和相对合理的组织结构,在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上具有一定的成熟性。所以,类似这样的社团可以由几个社团联合成立工作党支部,社团联合工作党总支要做好该社团的党建工作情况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并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扶持。

3、有党建基础的社团党组织要发挥模范作用和引导作用

对于一些发展非常好、表现很突出并且具有一定党政基础的模范社团,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实践团、青年志愿者队伍等社团,可以尝试直接在社团内部成立工作党支部。一方面,把学校的行政机构引入学生社团,有利于对这些社团的统一监督和统筹管理,维护这些重点优秀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学生社团党建新模式的探索,以扩大党在基层的覆盖面。

(二)党建工作进社团应注意的问题

1、传统的校园基层党建仍然要坚持

高校学生社团党建目前尚处于尝试阶段,在形式上、规模上和职能的完善上仍然有很多的不成熟。因此,高校学生社团党建作为高校传统基层党建的延伸和补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党建工作尤其是院系形式的基层党建工作仍将占据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导地位。在这一点上,广大的基层党建工作者和社团工作者还要提高认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学习和理论研究,正确地对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避免盲目发展,盲目扩张。要使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在继承中发展,逐步走上科学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注重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学生社团因其人员流动较大,组织管理人员的水平良莠不齐,造成了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广大社团工作者还要注重工作方式、工作方法,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水平,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激发学生对党政思想教育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避免空洞说教,避免形而上学。另外,校团委也应结合管理职能,加强社团党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条件成熟的,做到核准登记与党建工作协调同步。把社团党建工作的情况纳入社团年检与考核的体系,并与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建立沟通、协调的工作机制。

3、加强与各党政机构及其他社团的联系

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不能孤立的进行,孤立发展必然导致盲目和闭塞。因此,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必须加强与上层党组织以及其他党政类机构、各类社团的联系与交流,在联系和交流中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不仅能够吸取他人的长处,并且能够及时地发现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避免闭门造车,避免做井底之蛙;同时能够在与上级党组织联系和交流的过程中及时传达上级党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基层社团党建工作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4、坚持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服务性社团发展方向

学生社团是依照民主方式自我管理的组织,其松散性特点决定了党在社团中很难有严密的组织体系,主要依靠党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崇高地位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各个社团内部党组织及党员对本社团发展所作的贡献及党员个人品质等,对加强和巩固党的地位和形象,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管理和服务之间,社团党组织应更侧重服务,为社团的发展服务,为社团成员服务,以此加强党组织在学生社团中的地位,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三篇: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摘 要 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做好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保证学生安全。管理者需要认真研究当前我姑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塑造德才兼备,遵纪守法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就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学生管理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4.074

On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Innovation Model

LI Qifeng,ZHANG Zizhen

(Hu'nan Polytechnic of Environment and Biology,Hengyang,Hu'nan 421005)

Abstract Student mana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university management,management of students to promote student learning and growth,to ensure the safety of students.Managers need to carefully study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my aunt problems and issues for innovation management,update management concepts,improv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quality,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ideological level,shaping ability and integrity,law-abiding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employment development,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training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community.Key words college;student management;innovation model

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做好学生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和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才能保证学生安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是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才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走向大众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对高校管理提出更多的挑战,高校不仅要重视教育管理,更应重视学生管理,注重管理模式创新。当前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校学生管理必须靠完善的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管理体制,制定明确的学生管理目标,明确管理权限、责任和义务,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考核体系,促进管理的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形成全方位的学生管理体系,管理有法可依。当前不少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有明显的随意性,管理方式较为随意。很多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才刚刚起步,也有一些高校开始推行服务型管理模式,但从整体来看,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少高校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管理方式和手段,没有形成稳定的管理团队,也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无法形成持续有效的影响和教育,开展循序渐进的养成教育,也有不少高校的校级管理和越级管理不平衡,权力不能下放到位,责任不明确,效率效益低下,单一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成长。

1.2 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当前,我国不少高校的学生管理方式较为落后,很多管理都是依靠行政方式,以命令口吻对学生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带有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很多学生不喜欢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学生的叛逆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地位的不平等,自然就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同心理,激发学生反感,管理效率低下。而且这种管理方法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只有创新管理模式,依靠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管理方式的落后自然影响学生管理的质量。

1.3 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主体,一方面,所有的管理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和成长,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另一方面,管理学生不仅仅依靠学校的管理者,更多的依靠学生,学生最了解,他们能够从学生实际,利用学生会,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好学生的帮扶,依靠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规划,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是,当前不少高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管理能力,单一的依靠教师,显得捉襟见肘,学生会管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

1.4 忽视学生的心理思想教育和疏导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更多地重视物质方面的帮助,忽视精神方面的教育;注重有形的管理,而忽视无形的疏导。对学生的帮助很多都是贫困补助,行为约束,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心理疏通,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能在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思维,增强他们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塑造德才兼备,遵纪守法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创新学生管理模式的策略

2.1 树立现代学生管理理念

首先,树立民主管理理念。高校学生都是受到多年教育的群体,他们有着很强的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他们的思想相对较为前卫,对各种事物有了判断能力,对各种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不会轻易地人云亦云。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不能采取专制强迫方式,不能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现和表达诉求的通道,不能堵塞学生的思想和要求,坚持发扬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权力,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价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项。作为管理者,应该保持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不能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平等,满足学生的发展愿望。

其次,树立法制观念。我国正在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我国的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学生管理必须树立法制观念,既是高校现代管理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管理的具体体现。学生和学校存在明显的法律关系,我国法律赋予学生明确的权利,要求学校必须给学生提供应有的教育和服务义务,对学生负有各方面的责任。高校学生管理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学生进行管理,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2 变革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作为高校管理者必须勇于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桎梏,打破以往管理模式的惯性,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学生管理与社会发展相接轨,我国的高等院校不是义务教育,是面向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从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学生发展进步,塑造学生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人格,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尊重和鼓励。既要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更应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发展进步。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必须依照我国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坚持教学、教育和管理的有机统一,注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的平等相处,不断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划和发展。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就业、创业发展当作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把提高学生就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看做学生管理工作的归宿,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

其次,坚持民主管理,发挥法制管理作用。高校学生管理必须树立民主管理和法制管理的理念,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民主,依法管理,将民主与法制相结合,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学生发展进步。高校学生管理需要更好地发扬民主,给学生更多自我管理权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增强学生的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率。一切管理都要在学生那里得到落实,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果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管理成效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为此,高校学生管理必须发扬民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反映问题,提出更好地管理建议,尤其是引导学生参与学生管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管理决策,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提高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学生管理必须依法管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依照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教育管理法律管理学生,不断强化法制意识,对学生进行管理难免要实行一定的惩罚,对学生的惩罚处罚是以促进学生发展进步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法律为基本底线,以此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

再次,树立服务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高校学生管理更多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摒弃传统的管理约束学生的意识。高校学生管理者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服务学生发展进步为根本管理宗旨,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学习和就业。围绕学生的发展进步,提供各种帮扶工作,让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道德境界,不断丰富他们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给他们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学生的贫困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培养他们坚定的意志和信念,不断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2.3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灵活管理方式,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方式也有很多值得继承的,需要做好取舍,并针对社会发展,及时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学生思想解放,引导学生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结合最新的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运用生动鲜活的案例,给学生进行分析,变革传统的空洞理论说教。完善学生管理激励机制,注重物质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坚持以激励为主,不断增强学生信心。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网络教育是最方便快捷的手段,建立学生管理QQ群,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加强学生沟通与交流;利用微博、微信平台,结合现在流行的交流方式,围绕学生管理需要及时转发各种有利于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微博、微信,促进思想进步,尤其是建立有学生参与管理的微信平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随着我国新课改不断走向深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学生管理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学生全面发展成长的需要,从社会对人才的整体要求出发,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方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管理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进步,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通讯作者:张自珍

参考文献

[1] 刘子佳.以人为本与依法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创新之路[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 陈光亮.从管理走向服务――谈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创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1).[3] 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第四篇:高校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创新机制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创新机制研究

摘 要: 学风,是校风的一部分,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都需要大力加强学风建设。而现今,大学校园内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的迟到、早退、旷课等行为时有发生。学生的出勤率不能得到保证,成绩自然随之下滑,也容易带给周围学子一股不正之风。恰恰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对周围同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带头作用。我们试图以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出发点,将学生党员队伍素质建设和学院学风建设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探索完善学风建设之路,也进一步提高党支部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

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是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的、主管学院学生入党及党内事务的学生组织,由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构成,是学生工作的核心灵魂。而学风建设,则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学风代表着成绩,代表着在校生的学习情况,更代表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所以,学风建设便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

那么,什么是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呢?为什么要将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呢?如何才能将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呢?

首先,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服务我院学生学风建设,联系广大师生,以党风促学风,践行党员先进性。我院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出发点,将学生党员队伍素质建设和学院学风建设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探索完善学风建设之路。这还要从学风建设制度说起,我院学风建设制度包括日常考勤制度和学业考察制度两大方面,现介绍如下:

日常考勤制度,是指从本院入党积极分子中选取若干学习成绩优异、有责任心与上进心、对党忠诚、乐于奉献的同学作为“学风督察员”,学风督察员主要的职责为协助学生党建办公室与任课教师做好对本院同学日常课堂出勤情况的监督,使学院能够及早发现不良现象的苗头并加以遏制,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学业考察制度,是指在所修课程的考试中,对挂科同学进行提醒,对不及格的科目达到一定数量的同学做出学业警示、学业警告、学业留级与学业淘汰的处罚,从而加强对同学们学业情况的监督。

在日常考勤工作中,严格课堂和考试纪律,检查情况随时通报,建立周反馈、月反馈等预警机制,对于周、月学期考勤数据进行公示。对旷课、迟到、早退等非正常出勤的学生,按照有关管理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在开展的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中,要求学生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在“学风建设”活动中带领全院学生深入开展优良学风建设。学期中不定期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党员会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各年级学风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定期召开学生代表,老师交流座谈会,并向老师同学汇报各科各班考勤情况,对阶段累计次数较多的学生进行口头批评警告。听取相关教师对我院学风情况指出的不足和提出的解决办法,讨论分析缺勤同学的学习状态和近期思想动态,以便更好的“对症下药”,及时解决该同学的困惑,提高全院学生出勤率。实施过程中将缺勤记录分为周、月、学期三个时间段进行总结,并在我院公告栏中进行公示。同时在每周学院教师会议上由辅导员老师将考勤记录反馈给各班班主任,以便班主任及时了解与缺勤严重的同学联系。对于学风督查员贯彻严格责任制,由其入党培养人定期对其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进行考察。

其次,督察员本身意识到自己的带头作用,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不断自省并发现身边朋友的不足,共同改正、进步,真正成为周围学生群体的榜样,发挥出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充分带动同学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考勤制度实施过程中,更多同学发现身边党员与积极分子的改变并反省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部分还能积极参与到学院的学风建设当中,促使大家共同进步。对于小部分仍需督促的学生,考勤制度能成为一种约束力。通过学风督察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各个班级的出勤率,使同学们逐渐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在适应中认识到身为学生的中心任务,找到自己的目标,令自身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课堂出勤率得到保证,学生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自然逐步高涨。良好的学习风气得到任课教师与同学们的一致认可,这将成为整个学院乃至全校的宝贵财富。

然后,考勤制度的总目标不在于强制同学们不旷课,也不仅仅局限于增加上课人数、提高课堂的出勤率,而是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到自己身为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而出勤率则是优异成绩的必要前提,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更加认真的对待我们现阶段所学习的课程,从学习中体会到知识作为一种财富的必要性所在。最后达到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水平与文化素养,能于就业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方面、高素质人才。考勤制度的实施确实具有十分必要的作用并存在着良好的前景成果。它的实施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院至整个学校的出勤情况,以提升我们的学习风气,巩固我们的学校管理,增加学校的人才输出。

从我院的实践中我们得出党员素质建设与学院学风建设息息相关。首先学生党员来源于学生,从源头上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党员素质的基点。其次由学生党员发挥自身模范作用,带头提高自身学业水平,约束自己行为这些都可以反作用于学生群体。在工作中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想结合的工作方法,在确定的制度运行体制下辅以不确定因素能够让制度更加严谨,更灵活处理突发情况,更具活力。最后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必须建立一套量化指标,以便在活动初期起能够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相结合的实施确实具有十分必要的作用并存在着良好的前景成果。它的实施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院至整个学校的出勤情况,以提升我们的学习风气,巩固我们的学校管理,增加学校的人才输出。

作者简介:柴桐(1981.7-),男,天津人,就职于天津商业大学,担任2013年天津商业大学党建创新立项课题负责人。

王舒婷(1985.5-),女,河北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天津商业大学。

第五篇:简论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索

简论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索

论文摘要: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随着大学生价值观取向多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根据形势的发展,以大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思考,力求在理论上创新工作思路,在实践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实效性,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工作取得新突破。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网上党支部

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历来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能否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时代感,探索高校学生党建新途径,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任务。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生党员作为其中的优秀分子,承担着知识学习、传播与创新的重要责任,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保证学生党员队伍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开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新局面的需要,也是探索高教改革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培养一批又一批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的大学生党员,是关系到我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大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又红又专的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不断壮大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基层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学生党建工作的根本就在于培养和教育,随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处环境的变化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所以,改进和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和改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顺应和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局限性

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广大青年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参加党校学习的学员、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不断增多,学生党员队伍迅速壮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低年级有党员,中年级有党小组,高年级有党支部”的良好格局。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学生党建工作中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和薄弱环节。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当前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等日益多样化,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当代大学生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淡化了理想信念方面的追求。此外,市场经济所伴生的消极因素在精神生活领域引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对传统的义利观和荣辱观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面临一个日趋复杂的外围环境。

2.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交互性,科学与谬误、真实与谎言相互交织,鱼龙混杂。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日渐成熟的过渡发展期,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和冲击。作为青年学生,他们的思想倾向具有可塑性、易变性、创新性等特点,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比较浓厚,但判断和甄别能力有限。在来自四面八方的良莠俱存的各种信息的冲击下,青年大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思想产生偏差甚至错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高校学生党建的传统工作方式受到冲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更趋复杂化。过去的自上而下以集中宣讲为主的党内学习模式,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党员的需求。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利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3.发展党员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培养,组织机制有待健全和提高

近年来,高校党员队伍不断扩大,学生党员比例逐年提高,这些为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其中既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也有功利主义的成分。有人认为当党员光荣,入了党个人和家庭都光彩、有面子;有的则是“父母之命”,父母把入党当做一项任务交代下来,个人对党的认识不明确,但为了完成任务,也申请入党;有的学生认为入党既可以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做贡献,又可以增加自己在评优和就业竞争中的砝码,可谓一举两得;有的大学生干脆把入党当成日后找工作的敲门砖,入党只是为了捞取个人资本。这些不正确思想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还有部分高校为了追求发展比例,在党员发展的质量上出现标准降低、把关不严的问题,导致党员发展数量和质量不协调,学生党员不能在同学中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此外,大学生党建工作还存在着发展工作缺乏计划、入党程序不严格、班级院系之间搞平衡、毕业前突击发展、人为划定入党比例等问题。目前,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入党前的教育培养,轻视入党后的再教育现象。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再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连贯性,存在着突击式的做法。多数党支部把党员发展放在首位,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相对淡化、放松,导致其理论知识贫乏,党性修养不高。

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亟待创新。单纯的政治观念说教和思想意识灌输,单向的、居高临下的教育与管理已经不能引起大学生兴趣。静态、单向的网络交流同样解决不了大学生在学习、感情、就业等方面的种种困惑。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必须积极主动地掌握和适应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特点与发展趋势,结合高校特点,通过制度设计、程序设计、主题活动设计优化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

大学生党建工作要做到创新,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1.搞好组织建设,健全学生党员发展体系

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党组织的辐射作用,是培养和锻炼党的事业可靠接班人的有效措施。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做好支部发展工作。建立“三项制度”,为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提供质量保证。首先是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制。党组织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与团组织推优是大学生党建的重要程序和工作环节。其次是发展对象测评制。对发展对象进行测评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重要步骤。最后是发展党员公示制。这是新时期强化组织发展工作监督机制,完善发展党员程序的一种探索,是对组织考察和党内监督的一种补充。发展党员在公示的基础上可以开展党员公开答辩活动。“入党公开答辩”使发展党员的“公示制”由原来静态的接受信息反馈转化为动态的活动过程,使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更加民主、公开,增强学生党员发展的透明度和普通同学的认同度。改变过去发展党员举手表决的方式,实行票决制。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是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和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重要途径。票决制可以有效地避免举手表决方式存在的“人情票”、“关系票”,获得公正、客观、真实的表决结果,真正把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如果把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党支部等在内的“党建工作对象”看做是“顾客”,把“党建工作”看做是“产品”,则其“生产过程”就是运用一套规范、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培训、教育“党建工作对象”的过程。其基本环节包括:党建工作对象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提交入党申请书(输入)→进入党校学习(生产)→党校结业考试(考核)→发展为预备党员,一年后转正(输出)→党员在党组织以及今后的工作岗位的表现(反馈)。[3]这样才可以使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及管理学生党员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

2.党建进公寓,开拓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形空间

在大学生公寓建立党组织,努力做到学生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进公寓,消灭党的工作的“空白点”。在每个学生公寓区设一个党员工作站,具体负责协调公寓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育学习活动,以楼栋为单位建立“党员挂牌承诺”、“党员示范公寓”、“党员接待室”、“党员先锋岗”等制度,主动为学生提供服务。上述做法可以有效地把分散在公寓区的学生党员组织起来,既为学生锻炼提供了舞台,也有力地推动了公寓区精神文明建设。学生党员工作站的创设,创新了党建工作载体,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在参与公寓管理与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了学生党员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红色家园”党员工作站作为党组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党员和学生的非正式管理载体,集教育、服务、管理、活动于一身,具有教育学习、先锋示范、爱心帮扶和交流沟通等功能。还可以发挥学生党员在联系群众、促进校风学风建设等方面的带头作用。

3.党建进传媒,开拓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无形空间

高校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要在加强网络管理的同时,努力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党建工作网站,推出一批导向正确、体现时代特色、符合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要求的主页和栏目。具体措施有下面三点。

(1)建立网上党支部。网上党支部可以解决作息时间差异和流动党员过组织生活的问题,在寒暑假期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学校网站上查找党组织信息,过“虚拟支部”生活。这样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确保党员和积极分子正常的学习工作,同时提高了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2)建立网上党校。运用网络载体开展新时期的高校党建的关键是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善于做思想工作又具备一定的网络管理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高校党建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包括党员班导师、辅导员、学生党建专职干部、“两课”教师、学校党支部书记、团干部和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校园网站长等。网上党校可以将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上网发布,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介绍和讲解党的政策和形势任务,组织优秀的共产党员和普通群众、学生党员直接对话等。通过网上宣传、网上信箱、网上评议、网上学习活动等使网络成为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宣传观点、引导学生的舆论阵地。

(3)建设一支精干的网络党建队伍,创建红色阵地专题网站。运用网络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网络党建队伍,从人员构成、分工协作、工作制度等方面整合现有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和成果。通过培训研讨使队伍成员了解网络,能够运用网络,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把现有工作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特点开展相关工作,保证这支队伍的高效运作。在加强专职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注重学生网络工作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建设立足于学生党员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具有信息库功能的红色阵地专题网站,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普遍喜爱新奇有趣的事物,在红色阵地专题网站上,将准确、权威、有用的信息做得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提高点击率。可以发动大学生参与红色阵地专题网站的建设、维护工作,由学生参与管理,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随着时代发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也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作为高校的党务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党的基层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成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实现高校的跨越式发展。

http://

下载大数据视野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创新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数据视野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创新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实践及思考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实践及思考摘要: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党建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

    对新媒体视野下基层检察机关创新党建工作问题研究

    学习贯彻《准则》《条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理论研讨活动 对新媒体视野下基层检察机关创新党建工作问题研究 李昱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共5篇)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不断深化和创新的系统工程。新时期,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大......

    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对于高校教育来讲,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下需要严格关注的工作重点,且二者互促互进,共同发展。学生党建是到大学生思......

    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实践研究

    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实践研究 摘要:党员志愿服务是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有利于优化学生党员志愿活动项目管理,铸就特色党建工作品牌。因此,高校基层党建......

    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建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也面临着重要的挑战。作为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担任着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物质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柱作用,国有企业自身发展和进步关系到社会......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创新研究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创新研究 2016-04-29 15:55:57 作者:7天论文网 【大 中 小】 浏览:5次 评论:0条 摘要:大数据时代,给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发展带来良机,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