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确地处理好法官与律师的关系
正确地处理好法官与律师的关系,落实司法为民,杜绝司法腐败,树立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公正形象。
第一,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法官职业的崇高感和自豪感。但我们也应有一个崇高的奋斗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而培养自己独立、中立、诚信的法官人格,并以自己独特的人格和独特的法律文化来诠释自己的价值理念:人类社会离不开医生和法官,医生为人类治病,法官为社会治病。对于法官职业,只有有崇高感,才会有使命感,只有有自豪感,才会去珍惜。
第二,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树立反对司法腐败是对自己及家人平安、幸福的有效保障的思想。与自由和人格尊严比起来,金钱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第三,自觉摆正与律师的工作关系,尊重律师的劳动,树立公正的形象。法官工作时没有朋友,面对的只是当事人,律师只是当事人的代言人,律师的职责法律有明文规定,摆正与律师的关系就是严格依法办事,不逾越“隔离带”,不碰撞“高压钱”,常念“紧箍咒”,自守本份,与律师的交往以工作关系为限。只有这样,才会有公正,只有公正才会有权威,只有权威才会有形象!
第四,谨慎吃请,处理好同学、朋友、亲戚与律师之间的关系。中国人讲求民以食为天,而且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吃请的事少不了,法官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吃请也免不了。但吃请一定要看对象,一定不能吃当事人的,即使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请了,也要及时表明态度,消除影响。即便是正常的朋友交往(包括律师以朋友、亲戚、同学身份出现的交往)也要有度、有分寸,宜少不宜多,能不去就不去,因为别人不知道你与他们还有另一层关系;来往多了,客观上也难以说清什么是工作关系什么是私人关系,只能是一种纠缠不清的关系。矜持一点,少吃请一点,于我们也没失去什么,别人可少破财,自己也可免于应酬之累,社会关系可更单纯一些,群众议论会更少一些。善小而为之,有百利而无一害。
第五,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规范八小时之外的行为。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社会心态相对浮躁,各种利益格局也在不断地调整之中,法官工资待遇不高,各种诱惑肯定不少。面对诱惑,头脑一定要清醒,非份之财不要想,意外之财不要伸手,否则会吃不了兜着走。我们要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发展了,我们的待遇自然会提高。抵制诱惑也好,规范8小时之外的行为也好,关键要靠自律,自己把握好自己,自己管理好自己。当你独自一人的时候要把周围想象为到处都是盯着你的目光,到处都有警绳。事实证明,世界上没有别人发现不了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第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处理亲属关系,杜绝人情案。
首先,法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把审判权的“人民性”放在首位,关注民生,保障民利,维护民权。要依法办事,要按照程序办事,绝对不能依靠关系,不择手段,为达到亲属的个人目的,置法律于不顾,把职业纪律当耳旁风。要认清亲情和法律孰重孰轻,宁可让亲朋好友骂你六亲不认,也不能做有损法官形象和职业道德的事情。
其次,法官要铭记自己的使命、人民的期望和信任,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和司法权威的认同。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职业和称号,牢记法律赋予你的使命和职责,不能为私情而妄为,毁了清白。
第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处理同事关系,杜绝关系案。
同事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平级关系、法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关系等都属于同事关系范畴。你日常生活工作在这个环境中,与同事关系的好坏,关乎你的生存发展。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怕得罪领导,怕得罪同事,碍于关系和情面,怕影响自己的升迁荣辱,遇到领导相托,同事相求,而违背原则,出卖法律,把良心和职业道德抛到九霄云外,势必要形成关系案,天平就会倾斜,公平、公正就难以保证。
因此,遇到有领导相托、同事相求的案件,一定要头脑清楚,要讲大局,讲原则,切不可将审判权、执行权当作讨好领导、同事的砝码,违法办理关系案。
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认真做好审判执行工作。既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要铁面无私,严格纪律,确保公正司法。
第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处理社会关系,杜绝金钱案。
社会关系比较复杂,包括了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大凡涉及案件,当事人、被告人家属等会通过各种途径和各种方法,找到承办案件的法官或者其他法官,直接或者斡旋干涉审判执行。这种情况,多数是以重金铺路,金钱开道,甚至美色贿赂,以达到当事人、被告人的目的。在巨大的利益和美色诱惑面前,作为法官要经得起考验和诱惑,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处理好亲属、同事、社会关系,不是说不讲人情,要跟他们讲清利害关系,让他们共同帮助法官调解矛盾,化解纠纷,息诉止争,让他们共同宣传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法官的纪律,了解法院,理解法官。如果遇到真正不通情达理的人,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纪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绝不能姑息迁就,搞下不为例。
法官有了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利益观,能够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廉洁司法就有了保证,法官办“三案”的情况就有可能大大避免和杜绝。要永远铭记各种防腐反腐的规定和措施,绝对不是摆设,而是“高压线”和“打神鞭”,不论你职务和学问多高,本领和法律功底多强,不管你保护伞多大,根基多深,绝对不能触犯法律、纪律,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要懂得畏惧,要坚定信仰,要明确人生的方向,要牢记使命和职责,要不断地检查自己,反省自己,做得正,行得端,无私、无愧,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才能真正廉洁司法,才能树立法官、法院在人民群众中良好的形象。
首先,法官应当自律。应当自觉遵守法官行为规范、法官职业道德准则和廉政纪律,不受人情左右和干扰,不接受社区、企业和单位的任何吃请和送礼,法官要严格遵守《最高
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杜绝在社会上和律师之间要杜绝非正常交往,不能因为正常交往而影响案件的审执公正。不得私自单方面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如果与本案当事人委托的律师有亲朋、同学、师生、曾经同事等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法官应当主动回避自己定点联系企业、单位涉诉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工作。
其次,法官应当规范与社区和公众的接触行为。法官与当事人在法院办公场所与社会公众和当事人的接触,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阳光接触,在指定的有录像设施的公开场所接触,而不得在办公室内接触;二是替代身份接触,如可以通过书记员或法官助理接触;三是双方当事人同时在场单独接触;四是两名以上法官在场的情况下单独接触。法官在社区与公众和诉讼参与人的接触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集体接触;二是公开接触,不在隐秘场所接触;三是接触报告制度;四是对定点指导的单位涉讼案件,主动采取回避制度。
第二,纪检监督触角应当适时跟进。要完善对法官的监督机制,法官到哪里,监督范围和措施应当跟进到哪里,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对法官进社区的司法行为和业外活动进行监督,要经常驻到社区以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求群众及廉政监督员对法官的进社区的司法行为规范及廉洁纪律遵守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违反规定与社区不正当接触的,及时予以纠正或批评教育,对于违反规定收受律师和当事人财物的法官一经发现即给纪律处分,以有效防止司法腐败现象的产生,确保司法廉洁、公正。
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案件在进入执行程序后,未能得到执行。执行难是指由于执行人员的内在因素、执行环境的外在干预、以及被执行人的执行能力、法律素质等综合因素, 所造成的执行案件在执行过程中的阻力。一些案件虽然法院出了判决,但案件却未能执行,其原因是由于被执行人无执行能力,而社会舆论也将其列入执行难范围,是不适当的。在市场
经济社会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当事人出了诉讼费、赢了官司,对方却无履行能力,这个风险不能加在法院头上。只要法院穷尽执行措施,就不能称之为执行难。
执行难到底是怎么形成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社会诚信的缺失;二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干预;三是法院执行人员消极执行;四是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的体制改革和执行法律滞后。
针对现实中确实存在的执行难,该如何解决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建立高素质的执行队伍
消极执行,在法院执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要解决执行难,必须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都要过硬的执行队伍。在过去,由于重审判轻执行现象的影响,法院精干力量往往被派遣到审判一线,使执行人员的队伍素质偏弱偏低。现在我们意识到,执行人员不光是能吃苦受累就行,更需要的是扎实的法律根底和丰富的执行智慧。没有较强的业务技能,是干不好执行的。除法律知识外、执行人员更要考虑社会风俗、人们的生活习惯等等。认为执行员的选任应当通过法定的任命程序,在任命前一要考察,二要考核,三要见习,不适合执行的人员要及时更换。同时,对执行人员要及时地、不断地进行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建立过错追究制度,彻底地消除不请不送不执行,又请又送才执行的现象。只有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执行难才有希望得以解决。
二、排除干预执行的各种障碍
为了解决执行难,中共中央专门作出了决定,提出党政机关要支持法院依法执行,不得干预法院执行工作。维护稳定是重要的,但依法执行、依法办事,建立法治社会不是中央一直在努力推行的吗?以维护稳定为借口,干预案件的执行,长远看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会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法院的努力也是不行的。法院的工作需要党委的领导,政府的支持,人大的监督,但笔者认为重要的还是要有人民法院独立依法办案的
意识。同时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要考虑到维护稳定,有不稳定因素的,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在依法执行的前提下维护稳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党政干预,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建立诚信社会
欠债还钱,自古一理。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诚信度却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以致一些人欠的钱能拖就拖、能赖就赖。更有甚者如借银行款,开始就不想还,想方设法逃避债务。有些债务人大着胆子让债权人告他,就是知道他不讲诚信在社会上对他的生活基本上没影响。法院执行时,则转移财产,变更主体等。现在全社会已认识到社会诚信的重要,在积极地呼唤诚信。但只靠宣传教育是不够的,应当有一定的制度来促进诚信,使不讲诚信的人就在社会上寸步难行。现在最高法院正在建立全社会执行威慑机制,使不讲诚信的人有钱不能花、不能投资等,但笔者认为仅靠法院的力量,还是不够的,一定要以立法的形式,让全社会参与。例如加强身份管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对不讲信用的人设立严格的障碍。对企业单位的资金加强监督,每个单位在银行只能开设一个账户。不按规定设立账户、违规转移资金的,对银行等单位要加以重罚等。有的被执行人欠他人巨款,但住的豪房、开的名车都在他人名下登记,夫妻离婚,财产全在债务人的配偶名下,两个却仍然生活在一起等。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支持法院执行,强势打造诚信社会。
五、建立高效的执行法律体系
拒不执行案件的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虽是法律的明文规定,但实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笔者认为,对拒不执行涉嫌犯罪的,证据充分的,人民法院可以径行判决。对证据不足,被执行人逃避执行,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机关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对人民法院进行判处的案件,可规定由检察机关派员到场进行监督等。从国外立法实践看,这样也是可行的。拒不执行,损害的不仅是对方当事人的权益,它对抗的是国家的法律,影响的是社会的诚信和经济的发展,更影响社会的稳定。从立法和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看,约束执行人员的规定越来越
多,这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但为了有利于执行,要授予执行员更便于执行的权力。如对协助执行的人拒不协助的,除处罚外可以强制执行;对到期债权第三人提出的异议,执行人员有权审查,并有权排除无理异议,强制执行等。
解决执行难是全社会的问题,但如果把执行难形成的原因归责于法院一家,解决执行难的责任也都由法院承担,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客观的。解决执行难,只有靠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
二、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必须解决好创新执行方法这一关键
(三)提高执行艺术,最大限度地做到案结事了。针对案情,在最适当的时机,摸清被执行人的心理和财产状况,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做当事人的和解工作,促进案件顺利执结,确保案件案结事了,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讲究执行艺术要求执行人员不仅熟悉法律,而且要吃透案情,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执行和解中,必须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努力做好当事人及亲属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依法,促进案件以和解的方式得以执行。
《民诉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起前一年的财产状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231 执行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
【论文摘要】法院执行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执行难已成为阻碍法院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障碍,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研究和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切实保障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法院执行难的现状
(一)公民法制观念淡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观滑坡,没有在全社会普遍形成靠诚实信用经营的价值观念。相应的法制方面的发展没有跟上,守法经营的观
念很差,大量的债务人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淡薄,逃债、废债、赖债的思想严重。认为赖债不会坐牢,有的债务人甚至目无法纪,视法律和法院判决书为儿戏,公开肆意对抗法院执行。有些个人经法院多次传票传唤才到局,最后使法院不得不加大执行力度,强制其履行义务。这是“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建立执行工作联动机制
各级行政机关要加强对执行工作的协助和配合。工商、税务、城建、公安、国土资源、金融、电信等部门,要配合人民法院建立相关信息通报、情况反馈和协作配合机制,尽快实现本部门信息系统与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互联共享。负有法定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要积极协助人民法院依法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拖延、阻碍执行,不得违规收取手续费。拒不履行协助义务或妨碍执行的,人民法院除责令其履行协助执行义务外,可以依法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并向纪检监察部门提出纪律处分建议。律责任。
(八)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克服执行难问题
1、要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构建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执行积案的长效机制。
2、要进一步健全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确定重点措施,确保法院对案件的执行。
3、对执行案件的进展情况要定期通报,对相关部门的配合要明确责任,实行对领导追究责任制度。
4、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以法院为主,各部门共同
关心和支持执行工作,对于工作中发现的法律手续、程序等方面的问题应进行思考和总结,为完善执行工作管理的长效机制作好基础数据准备。
5、要提高标准、严格要求,为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思路、建立执行威慑机制、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打好坚实基础。
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长远目标看,执行难无疑是法治建设进程中某一阶段的特有历史现象。执行难问题的形成,是思想意识、道德水准、文化传统以及体制、机制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执行难问题,必须理念先行,必须长期坚持学习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有利于实现建设法治国家这一根本目标的法治理念,摒弃与法治目标相悖、短期、近视的行为,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必须找准突破口,从解决体制、制度、机制等阻碍执行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性问题入手,依法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必须使法院系统内外的力量积极联动,形成合力,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只有这样那个执行难问题才会会得到妥善解决。
第二篇: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法官与律师的关系
浅谈正确地处理好法官与律师的关系
法官与律师都是司法工作的从业人员,是国家法治建设的两支队伍,尽管他们工作的内容不同,但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律师已从国家公职人员序列中退出,市场化的经营运作,使律师不得不为自已生计而采用各种各样的竞争手段。法官成了律师拉拢、腐蚀的对象,乃至于少数法官甚至成了他们挖空心思进行诬告、陷害的牺牲品。从最高法院,到基层各级人民法院,都相继出台和制定了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的规定。不难看出,这些规定和措施的初衷是好的,对阻断法官与律师的不良交往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应看到, 少数法院在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的同时,矫枉过正,把一些应该正常交往的同志关系、同学关系、亲友、战友关系都规定在禁止之列。
律师与法官之间种种不正常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究其原因,律师与法官的看法各执一词。大部分律师认为,这都是无奈的选择,有些律师请客送礼并非为谋取非法利益,只是希望法官能够依法办案、公正审案、尽快结案。律师的不正常行为是被法官、被社会环境逼出来的。而一些法官却认为,这样的律师不读书、不学习、不钻研业务,欺骗当事人,充当掮客,这是投怀送抱,拉人下水。两种说法各执一词,貌似有理,但均为表面现象,并各有偏颇和片面。综合客观地分析,之所以产生这些不正常关系,则有其更深刻的社会原因。
1、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朝里有人好做官”、“衙门有人好办事”,这是中国几千年“人情社会”封建传统思想的真实写照。这种观念至今依然固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法官与律师的关系自然难以摆脱这种影响。
2、司法独立在现实中遭遇尴尬。
“依法治国”作为宪法原则写进我国宪法。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司法独立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政府领导却把法院看做是政府的职能机关,法院与法官也无法摆脱在人、财、物上对政府的依赖。面对政府对具体案件审判的干涉,法官更是处于无奈之中。司法不独立现象的存在,导致当事人或者律师去分析、挖掘、利用能够影响法官裁判的各种社会因素。使法官与律师原本正常的关系变得不正常。
3、法官较低生活待遇,让法官难守清规。
法官是人不是神。法官也食人间烟火,也有妻儿老小,也要供孩子上学,也要购车买房。但面对这些高额的消费支出,法官的低收入让其捉襟见肘。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商品经济的熏风,一些法官心态难免失衡,难守清规。手中的审判权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诉讼掮客”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法官与律师的不正常关系,从某个角度上可以理解,但绝不允许。既然选择了法官职业,就应当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规戒律。
在当今我国司法实践中,面对已出现了法官与律师相互关系不规范的问题。例如,一些案件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为了寻求有利于对自己一方的裁判结果,违法对法官进行拉拢、贿赂、腐蚀;也有少数法官利用手中的审判权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办“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也有少数法官与律师相互串通,利用各自的职业优势,形成了经济利益共同体,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损害当事人的利益等等。这种现象已成为社会生活中议论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对此也是深恶痛绝的。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司法权威产生怀疑,败坏了法官和律师的公众形象,严重地影响了司法公正,损害了司法权威,有的已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已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
针对当今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官和律师存在这种不适当关系的实际情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法官职业的崇高感和自豪感。美国法学家亨利•梅利曼对普通法系国家法官职业这样说过,“生活在普通法系国家中的人们,对于法官是熟悉的。在我们看来,法官是有修养的伟人,甚至是有父亲般的慈严。普通法系中有许多伟大的名字属于法官。普通法系的最初创建、形成和发展,正是出自他们的贡献。”英美法系国家法官的崇高地位,也不是一夜铸就的,而是一代又一代法官不懈努力的结果。大陆法系的法官,尤其是现代中国的法官(人民的公仆、机关的职员)的地位与英美法系的法官虽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也应有一个崇高的奋斗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而培养自己独立、中立、诚信的法官人格,并以自己独特的人格和独特的法律文化来诠释自己的价值理念:人类社会离不开医生和法官,医生为人类治病,法官为社会治病。对于法官职业,只有有崇高感,才会有使命感,只有有自豪感,才会去珍惜。
2、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树立反对司法腐败是对自己及家人平安、幸福的有效保障的思想。反腐败问题年年喊,但收效不大,前车之鉴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总认为事不关己。原因是什么?其中的一条就是倡导者没有在成效上下功夫,讲大道理多,没提起大家的兴趣,大家都仿佛置身事外,不是反腐败的主体。我认为这个问题,从小道理讲起,从自身的利益说起,成效可能会好一些。人非圣贤,走错路是很有可能的,一旦你走错了路,受害的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跟着受牵连,你的家人永远抬不起头,甚至失去唯一的生活来源和精神支柱,妻儿孤苦伶仃,老人晚景悲凉,亲戚朋友说不起话。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这个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面对诱惑的时候,只要稍加联想,后果就会出现在脑海。失去自由,失去一切的风险是不值得冒的。我们都办过案件,同被告打过交道,有多少人是因一时的侥幸而酿成千古恨,有多少人在我们面前悔恨交加。如果不守住最后一道防线,说不定有一天忏悔的就是自己。稍有不慎,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3、自觉摆正与律师的工作关系,尊重律师的劳动,树立公正的形象。法官工作时没有朋友,面对的只是当事人,律师只是当事人的代言人,律师的职责法律有明文规定,摆正与律师的关系就是严格依法办事,不逾越“隔离带”,不碰撞“高压钱”,常念“紧箍咒”,自守本份,与律师的交往以工作关系为限。
4、谨慎吃请,处理好同学、朋友、亲戚与律师之间的关系。中国人讲求民以食为天,而且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吃请的事少不了,法官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吃请也免不了。但吃请一定要看对象,一定不能吃当事人的,即使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请了,也要及时表明态度,消除影响。
5、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规范八小时之外的行为。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社会心态相对浮躁,各种利益格局也在不断地调整之中,法官工资待遇不高,各种诱惑肯定不少。面对诱惑,头脑一定要清醒,非份之财不要想,意外之财不要伸手。我们要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发展了,我们的待遇自然会提高。抵制诱惑也好,规范8小时之外的行为也好,关键要靠自律,自己把握好自己,自己管理好自己。当你独自一人的时候要把周围想象为到处都是盯着你的目光,到处都有警绳。事实证明,世界上没有别人发现不了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第三篇:正确地处理好法官与律师的关系
正确地处理好法官与律师的关系,落实司法为民,杜绝司法腐败,树立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公正形象。
第一,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法官职业的崇高感和自豪感。美国法学家亨利·梅利曼对普通法系国家法官职业这样说过,“生活在普通法系国家中的人们,对于法官是熟悉的。在我们看来,法官是有修养的伟人,甚至是有父亲般的慈严。普通法系中有许多伟大的名字属于法官。普通法系的最初创建、形成和发展,正是出自他们的贡献。”英美法系国家法官的崇高地位,也不是一夜铸就的,而是一代又一代法官不懈努力的结果。大陆法系的法官,尤其是现代中国的法官(人民的公仆、机关的职员)的地位与英美法系的法官虽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也应有一个崇高的奋斗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而培养自己独立、中立、诚信的法官人格,并以自己独特的人格和独特的法律文化来诠释自己的价值理念:人类社会离不开医生和法官,医生为人类治病,法官为社会治病。对于法官职业,只有有崇高感,才会有使命感,只有有自豪感,才会去珍惜。
第二,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树立反对司法腐败是对自己及家人平安、幸福的有效保障的思想。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本来与司法腐败风马牛不相及,但近年来揭露出来的法官腐败案件,无一不涉及法官与律师的不正常的关系,本院的问题就是明证。中共十六大的政治报告,直接点明的一个行业腐败就是司法腐败。反腐败问题年年喊,但收效不大,前车之鉴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总认为事不关己。原因是什么?其中的一条就是倡导者没有在成效上下功夫,讲大道理多,没提起大家的兴趣,大家都仿佛置身事外,不是反腐败的主体。我认为这个问题,从小道理讲起,从自身的利益说起,成效可能会好一些。人非圣贤,走错路是很有可能的,一旦你走错了路,受害的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跟着受牵连,你的家人永远抬不起头,甚至失去唯一的生活来源和精神支柱,妻儿孤苦伶仃,老人晚景悲凉,亲戚朋友说不起话。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这个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面对诱惑的时候,只要稍加联想,后果就会出现在脑海。失去自由,失去一切的风险是不值得冒的。我们都办过案件,同被告打过交道,有多少人是因一时的侥幸而酿成千古恨,有多少人在我们面前悔恨交加。如果不守住最后一道防线,说不定有一天忏悔的就是自己。稍有不慎,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阳××就是例子。与自由和人格尊严比起来,金钱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第三,自觉摆正与律师的工作关系,尊重律师的劳动,树立公正的形象。法官工作时没有朋友,面对的只是当事人,律师只是当事人的代言人,律师的职责法律有明文规定,摆正与律师的关系就是严格依法办事,不逾越“隔离带”,不碰撞“高压钱”,常念“紧箍咒”,自守本份,与律师的交往以工作关系为限。关于尊重律师的劳动,前面已述及,在此不重复。法官在人们的心目中要有形象,不是靠能说会道,不是靠喝酒拉关系,而是靠处事公正,不偏不倚,唯有司法公正,当事人才服你,社会才认可你。打官司必有输赢之分,当事人双方及其律师都想赢,而赢的只有一方。其实,各方心里对输赢都有一本帐,明知会输者,寄希望于赢了更好(输是正常的),如果真赢了,他在高兴之余内心里在鄙视你:颠倒黑白,这样的人靠不住;明知会赢者,如果输了,他除了诉讼不止外,还会公开骂你枉法裁判,狗官昏官。不公正,谁都不服你!如果你公正裁判,使对立双方各得其所,赢者自然服,输者口里可能不服,但内心却是服的。当事人的口碑是一个流动的广告,法官的丰碑就是由当事人的口碑铸就的!现在有不少刑事案件,当事人家里穷,请不起律师,找不到关系,但也有不少当事人家属找关系说情。说情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对待,要有一颗公正心。应该改判的案件,我们不能因为当事人没找人说情而维持原判,不应该改判的或可改可不改的案件,我们不能因有人说情而予以改判!只有这样,才会有公正,只有公正才会有权威,只有权威才会有形象!
第四,谨慎吃请,处理好同学、朋友、亲戚与律师之间的关系。中国人讲求民以食为天,而且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吃请的事少不了,法官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吃请也免不了。但吃请一定要看对象,一定不能吃当事人的,即使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请了,也要及时表明态度,消除影响。即便是正常的朋友交往(包括律师以朋友、亲戚、同学身份出现的交往)也要有度、有分寸,宜少不宜多,能不去就不去,因为别人不知道你与他们还有另一层关系;来往多了,客观上也难以说清什么是工作关系什么是私人关系,只能是一种纠缠不清的关系。矜持一点,少吃请一点,于我们也没失去什么,别人可少破财,自己也可免于应酬之累,社会关系可更单纯一些,群众议论会更少一些。善小而为之,有百利而无一害。
第五,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规范八小时之外的行为。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社会心态相对浮躁,各种利益格局也在不断地调整之中,法官工资待遇不高,各种诱惑肯定不少。面对诱惑,头脑一定要清醒,非份之财不要想,意外之财不要伸手,否则会吃不了兜着走。我们要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发展了,我们的待遇自然会提高。与8、90年代相比,我们的收入在不断增长,与高收入行业差距在逐渐缩小,况且高收入行业往往有市场风险,三十年河东三十河西,我们可是旱涝保收。该有的最终会有,不要太拘泥于眼前得失。抵制诱惑也好,规范8小时之外的行为也好,关键要靠自律,自己把握好自己,自己管理好自己。当你独自一人的时候要把周围想象为到处都是盯着你的目光,到处都有警绳。事实证明,世界上没有别人发现不了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第四篇:重庆全面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
重庆全面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
2011-05-09system
日前,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律师阅卷管理规定》,明确刑辩律师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材料,这是重庆法院全面规范法官与律师的关系的又一举措。
据介绍,重庆法院在规范法官与律师的关系上,坚持标本兼治,疏堵并重,通过既搭“连心桥”又筑“防火墙”的一系列组合拳,最大限度减少司法不廉,提升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在便利律师阅卷方面,重庆高院还规定,代理民事、行政诉讼和执行、国家赔偿等案件的律师有权查阅所代理案件的有关材料、终结案件的有关材料,并针对法院严格安保措施后部分律师出庭不便的问题,专项明确律师持相关证件即可免安检进入法院审判区域。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在“涉黑”案件审理中,全面保障全国各地共600多名律师参与“涉黑”案件辩护,法庭给律师的发言时间累计超过控方23.5%,对定罪量刑有实质影响的辩护意见在15件案件中被采纳95次。
“法官平等对待公诉人和辩护人,对律师在代理权限内发表的意见,制作裁判文书时应归纳评述并明确告知是否予纳”作为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刚性要求,写入重庆高院与重庆市司法局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维护司法公正的意见》。
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法官与律师这对敏感群体之间如何实现良性沟通?重庆高院有这样一些做法:重庆高院与市司法局建立常态工作联系机制,每年召开一次工作座谈会,相互听取意见和建议。每年年底重庆高院会同市司法局收集律师群体对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作风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并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律师在执业活动中遇到有关法律适用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法院统一规范或明确指导意见的,可通过重庆市律协向重庆高院提出建议,法院应予答复等。
重庆高院出台了《关于配偶父母子女从事律师工作的审判岗位领导干部任职限制的规定》,全面调查法官配偶、父母、子女从业情况,对配偶、父母、子女在本地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实行了严格的任职回避。
在清理“显性代理”的同时,重庆高院通过与重庆市司法局共同建立“隐性代理”的信息库。重庆高院每年向重庆市司法局通报离任法官名单,重庆市司法局每年向重庆高院通报一次离任法官、法官近亲属“隐性代理”的情况。
第五篇:浅谈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映辉教育
目录
【摘要】...................................................................2 引言.......................................................................3
(一)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概述...............................................3(二)法官与律师相互勾通影响案件判决.......................................3
(三)法官与律师互不交流,相互分立.......................................3
(四)法官与律师不良关系的危害...........................................3
(五)影响司法公平公正...................................................4 二法官与律师不良关系的产生原因..............................................4
(一)历史原因...........................................................4
(二)传统观念影响司法独立...............................................4
(三)律师自身地位法律地位弱小...........................................4 三法官和律师关系应有状态...................................................5
(一)相互尊重方面.......................................................5
(二)相互独立方面.......................................................5
(三)相互监督方面.......................................................6
(四)相互合作方面.......................................................6
(五)强化职业伦理教育...................................................6
(六)建立健全司法独立性和法官独立的机制与体制...........................7 四构建我国法官与律师和谐关系的建议..........................................7
(一)定期组织法学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养.................................7
(二)保障和完善法官独立并听取群众意见...................................7
(三)提高律师地位增强律师的交涉力.......................................7 结语:.....................................................................8 参考文献;.................................................................9
浅谈法官与律师的关系 【摘要】
在我国司法体制中,法官和律师皆为法律工作者,属于法律职业的不同分工。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而律师则是依法取得律师职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两者都负有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相关主题的合法权益的共同目的,他们都是“法律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可近年来,法官和律师的关系却出现了异化,他们相互“勾兑”,“关系案”、“金钱案”,并且相互对抗、刁难。而且这种关系的异化越来越严重,已经极大地危害了司法的公正,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不满。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许多规定进行预防和制止,可都收效甚微,法官与律师关系的错位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一个难以治愈的诟病。
规范律师与法官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树立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帮助律师避免和化解执业风险。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但可以重建法官和律师的健康关系,而且对解决我国司法改革中的一些制度问题也将有所裨益。本文将运用法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的知识,采用逻辑分析、规范分析、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法官和律师关系问题,来发现我国法律制度中存在的弊病,并尝试寻求解决的途径,以求对我国的司法建设有所进言。
【关键词】:法官;律师;产生原因;相互状态;发展途径
引言
(一)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概述
1○法官与律师是当今社会中两种不同的职业,分别履行着不同的职责。在我国,法官是依法行使审判权利的审判人员。而律师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够从事这个行业。法官更可以看作是一个中间人,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审判来对案件作出解决。律师通常作为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通过合法的取证一系列活动尽力来维护当事人的权益。两种工作各自都有其独特的工作性质。一定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的关系,不然就会损害当事人的权益或者影响司法公正。所以两者的工作只有在相互独立的基础上才能公正的展开工作。关于二者的关系要分别遵守自身的工作规范与职业道德。这样,二者的关系才能健康持久发展。(二)法官与律师相互通沟从而影响案件判决
在当今社会,法官与律师相互通沟从而影响案件审判的事情并不在少数,这也是一个长久性的问题了,有时律师和法官是各种关系。所以暗地里相互勾通,当事人并不知情,不仅害损了当事人权益,还影响了司法正公。使国家赋予法官的权利不在神圣与纯洁,影响了法官的权威与威信。从而导致了案件的错判,误判,形成了一系列的错假冤案。自己的私人想法与意识强加给当事人,而律师应该具有自身的独立性,独自搜集资料,调查取证,但有的律师只为判决结果,为了省时省力,与法官相互勾通,影响判决,为了满足于自己的权益与法官勾通干涉案件。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三)法官与律师互不交流,相互分立
法官作为一名司法者根据案件的情况来审理案件,律师用专业的法律知识来为当时人维护权益,开庭审理时应该相互沟通,找到一个最好的渠道来解决当事人的问题,但有时律师或者法官二者互不理睬,法官走自己的审理程序,律师念自己的答辩状,二者都以消极的情绪对待案件,势必一定会影响判决和司法的公正。有的法官不够很能客观,很公正的去去听的律师的辩论意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与意识来,有的律师并不遵守法庭秩序与诉讼程序,不为法庭提供有力的材料与证据,完全敷衍应付了事。法官和律师互不交流,相互分立。这也是我国法官与律师的主要问题。
(四)法官与律师不良关系造成的危害
法官与律师产生的不良关系不仅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且会影响案件的进度,浪费当事人和二者的时间,甚至会浪费一些司法资源,有时会造成某些案件拖很长时间还没有得到解决,当事人的权益因此受损,也造成了一定司法资源的浪费。案件的发展进度受到影响给法院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不管二者是互相利用还是互相对抗,当事人在二者的关系之中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有些法律在法官和律师的手中变成可以任意玩弄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法律的威信与一些硬性需求。若果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发生分化甚至于异化,就会给腐败的滋生增加机会和条件,司法中的腐败会进一步扩大,有可能导致人民群众将会不在相信法律。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火墙是法院,如果因二者的不良关系导致法院失去正义,就会动摇社会正义,最终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五)影响司法公平,正
法官与律师不良关系势必会影响到司法的公平公正,人们的共同价值追求就是公平,正,如果失去了司法的公平,正,那么律师与法官的司法活动也失去了任何的意义,如果影响了司法公平公正,甚至对于中国法制建设也会造成影响。
二法官与律师不良关系的产生
(一)历史原因
我国建国这些年已来,历经了一系列的运动,六七十年代期间我国的司法制度陷于瘫痪状态,真正确立司法制度是在八十年代,所以司法制度中存在漏洞与腐败在所难免。,因为司法制度的漏洞中的司法不公成为了一个难以治愈的垢病。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原因:法官和律师关系的异化,通俗的说就是法官与律师的不良关系。法官和律师在各自看问题的角度上存在问题与差异,我国有时借鉴外国的司法制度但有时渗透造成我国这两种职业者之间恶性关系的原因,并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框架下才能重新构建出科学、理性的法官和律师间的关系及相应制度。而我国的法律职业者之间形成了法律职业共同体,所以法官和律师便有了共同或近似的知识、经历、思维特性和信仰追求,他们便能够共同分享法律职业的尊严、荣耀,在面对彼此之间的关系时,才得以在享有独立法律人格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协作、相互制约。但司法腐败在我国时有发生,为了金钱的利益,难免有一些金钱缝隙,导致了利益分配不均匀,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制度方面要加强改善,努力完善,修补漏洞。
(二)传统观念影响司法独立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中,“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有人好办事。”这是几千年来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这种思想观念严重的影响着人民的思想观念。当然,法官与律师的关系自然是难以摆脱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古往今来的社会关系中,形成了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当然二者也包含在这种复杂的关网之中,在现实社会中,有的当事人遇到官司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法院有没有熟人,其次考虑律师在法院有没有熟人。这些都是影响法官与律师关系的重要原因。如果法官和律师利用这些社会关系网来影响司法公正,必然会影响二者的关系。
(三)律师自身地位法律地位弱小
律师是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人员,但时有律师并不受法官的理睬与接纳,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法官的手里,所以有的律师为了目的不惜陪吃,陪喝,贿赂法官等不正当的手段,并不是以自身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规范行为来赢得法官的尊重,总的说来,律师在总体过程中处于较弱势地位,国家在律师的保护方面不是差强人意,虽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一系列法律,律师制度还有待加强。,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占了很大的主动地位,所以,律师自身法律地位弱小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三法官和律师关系应有状态
(一)相互尊重方面
在庭审中,律师必须尊重法官,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中对国家法律与国家执法者的尊重。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35条规定“严格禁止律师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禁止干扰诉讼、仲裁活动的正常进行。”律师在庭审过程中,不能隐瞒真实情况,提供的证据必须真实,这是作为律师的必须遵守的3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法官不被律师尊重并不是很多见,除了极个别道德要求。○曾经在法院工作过的法官转任律师职业的人,可能对法官“摆老资格,对对法院审判工作强行干涉。法官也必须尊重律师,对律师提供的证据材料一定要仔细阅
4法官和律师“因两类人没有相读,尤其是对那些年轻律师,更要尊重和耐心。○同的生活经历和工作背景,也不存在制度化的交流渠道,因而奠定了两种职业阶层互不认同的心理状态上法官总是比律师更为优秀”。法官和律师如果不相互尊重,那么双方就不会得到对方的尊重。法官作为审判人员,实际上是中立的第三者,作为一名裁判者不能成为法律的支配者。两者是国家法律的“两个车轮”并驾齐驱,但不排除某些法官或律师素质较差,有时法官辱骂律师,有时律师辱骂法官。甚至出现这种情况,律师在法官面前听命是从,没有主见,这些都是胡不尊重的表现。具有高素质,高品格的二者都会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尊重双方的职业与人格。
(二)相互独立方面
在某些方面,双方要保持一定的相互独立性。有些法官和律师经常有一些不
5“有的律师为了赢得官司的胜利,请法正当的往来。最典型的就是金钱往来。○官玩乐吃喝,因此出现了人们所说的“三陪律师”,有的律师整天琢磨同法官拉关系、搞公关。律师在从事自己的案件活动时,要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不能与法官组成一丘之貉,保持好自己的形象,要与法官保持独立,不受其他机关的干6有的法官不顾自己的道德形象,经常与律师吃喝玩乐,出入高档会所,有涉。○的法官以给律师介绍案件为由,收取回扣,利用职权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此种状况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列不满。我们要有对法官和律师有正确的认识,搞清二者的关系。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强有力的制度,能保障二者的正常交往。另一方面,法官要抵制各种诱惑,不主动接受律师吃喝的邀请,认清自己的法律地位与角色,不与律师建立不正当的关系。在办理案件业务时,不得夸大和持续与律师的关系,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对某些素质过差,甘愿当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过低的二者,可以在司法队伍中清理出去,不然的话,中国司法的前途将和方向将会不清晰,也会阻碍中国司法的健康建设。所以二者只有保持了相互独立性,才能让司法具有公正性和纯洁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35条。○3参见杜钢健、李轩:○《中国当代律师的命运》第134、261页。
4参见杜钢健、李轩:○《中国当代律师的命运》第194页。5参见杜钢健、李轩:○《中国当代律师的命运》第136页,第145页。改革,1997
6蔡定剑“走向法治,敢问路在何方”第402页。载刘海年主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402页,中国法治出版社,1996年版
(三)相互监督方面
关于二者的相互监督活动,还没有特别的高度重视。因为两者之间不存在附属和支配的关系,所以就不会产生单方面权力制约问题。因为法官有对律师活动权力的制约,律师也可以通过某些律师协会机构对法官进行相互制约,这种良好的监督机制是进行司法建设的良好手段。但有些人认为,当今律师的地位和法官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如果法官在享有监督律师的权力,二者的地位反而会相差更大。2因此,对于不遵守职业道德的律师,法官应该主动向司法行政部门和律师协会间距,一旦查证属实,应当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应吊销执照。
8在我国的一些当然对于不遵守职业道德法官,律师也有权利向司法部门举报。○地方法院与当地的司法行政部门共同制定法官与廉洁执法、职业的具体准则,并9我们认为法官对违反职业道德的律师应有权向有关机构提规定了检察监制度。○出处理意见,但在这方面,不应向英美国家那样赋予法院直接惩戒律师的权利所以,在一方面,要从制度上促使法官在审判过程尊重律师的意见。另一方面,在监督法官是否正确行使审判权方面,应当要充分发挥律师协会的作用。只有这么做,二者的相互监督活动才会有效果。
(四)相互合作方面
二者的相互合作,指的是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实现裁判的公正方面,应该是密切合作并且必要时要进行相互协作。当二者合作的同时,都要有一个共同的理想目标就是追求正义,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如果二者不能相互协作与配合,律师只听取法官的审判,而法官只听取律师的意见,那么司法完全形同虚设。有个别地方的法官不重视律师的地位,只是一味地强调律师与自己配合,要求律师的辩护意见只能在某一个范围之内,这是特别不对的。不能发挥作用不说,甚至有害于司法的公平,公正,公开。随着我国司法建设的进步与发展,并加强改革力度,审判方式也会有进一步突破。因此,更加需要法官与律师的配合与相互合作。
(五)强化职业伦理教育
法官和律师都是从事法律工作的司法人员,应该有志同道合的法律理念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虽然二者有不同的分工和不同职责,但都是民主法治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因为我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处于边缘地位,在培养的目标与层面上某些地区其法学教育缺乏职业伦理教育期待。在这个层面上,本应充分体现出作为法律人才素质重要构成方面的职业伦理。这种认知上的缺位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对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实施没有监督,缺乏实际执行的力度。这也就引出了操作层面展开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紧迫性问题。在操作层面看,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紧迫性更为凸显。一方面,中国的法律职业行业,尤其是律师行业组织受到诸多限制,无力对违反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展开足够力度的惩戒,从而使得商业主义主导着行业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的脱节也使得行业对法学教育的介入不够,准入制度成为引导法学教育发展的唯一中介,而行业在这一中介上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就使得法律职业群体对法学教育,尤其是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要求方面的影响微乎其微。如果说在培养方案这一认知层面,还有一 7参见万鄂湘:○“厉行司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4期。
8丁燮富:“正确处理法官与律师的关系” ○9参见青峰《中国律师法律制度论纲》第531页,中国法治1997年。○ 些地方能够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保持认知,那么在实际操作层面,即便是那些在培养方案中对法律职业伦理必要性的方面,在实际层面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忽略对这一教育的实践要求。在操作层面,展开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紧迫性更为强烈。
(六)建立健全司法独立性和法官独立的机制与体制
所谓司法独立性是指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立法机关以及社会团体与个人的干涉,至今在我国,司法并未是完全的独立,里面含有较多的人为因素,法官独立这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建立健全司法独立性也是我国当前司法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健全法官独立机制与体制,减少一些对法官独立性的不必要因素,建立法官独立制度有利于司法的独立的实现,通过立法建立相关与法官独立及其相应的法官制度,通过合法的法定程序使二者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维护司法权的权威性而又防止其滥用。
四构建我国法官与律师和谐关系的建议
(一)定期组织法学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要对法官和律师定期组织法学学习的活动,多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双方的道德职业修养与个人素质修养。法官与律师共同构建良性和谐的职业关系,增强彼此间的理解、认同和尊重,共同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维护法律职业尊荣,提高法律职业、司法事业的社会公信力,引导和培育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要定期展开法律教育活动,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保障和完善法官独立并听取群众意见 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有效避免各种不当干扰,切实做到居中裁判、不偏不倚的同时,充分发挥律师作用,充分汲取律师意见。律师增强法律人职业意识,切实在充分了解案情、全面搜集证据、深入研究法律上狠下功夫,提供高质量、建设性的辩护代理意见,自觉杜绝拉关系、搞公关、打听案情等不正之风,积极营造良性和谐的法官律师职业关系。要定期展开法律教育活动,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群众的意见往往是最真实的意见,是他们心中最迫切需求的公平公正的司法体系。要做到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提高律师地位增强律师的交涉力 加强在思维方式、审判理念、法律语言、辨析技术和庭审技能等方面的交流,充分尊重和保障律师在庭审中发问、质证、辩论等诉讼权利;裁判文书高度重视、充分载明律师的辩护代理意见,对未予采纳的律师辩护代理意见,在文书中说明理由。律师诚信诉讼,遵守法庭纪律和诉讼规则,杜绝虚假诉讼、恶意诉讼、作伪证,全力维护法庭尊严和庭审秩序。
结语:
本文主要焦点是法官与律师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如何正确良好的展二者的关系,我认为当前出现的冲突和对立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避免的,但只渐的磨合坚持相互独立,相互合作,相互尊重,二者关系一定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和发展,让办理案件过程更加公平,公正,公开,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权益最终推动我国司法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1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35条。
[3]参见杜钢健、李轩:《中国当代律师的命运》第134、261页。[4]参见杜钢健、李轩:《中国当代律师的命运》第194页。
[5]参见杜钢健、李轩:《中国当代律师的命运》第136页,第145页。改革,1997。
[6]蔡定剑“走向法治,敢问路在何方”第402页。载刘海年主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402页,中国法治出版社,1996年版。
[7]参见万鄂湘:“厉行司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4期。
[8]丁燮富:“正确处理法官与律师的关系”
[9]参见青峰《中国律师法律制度论纲》第531页,中国法治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