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

时间:2019-05-13 19:5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

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

发布部门: 广东省政府

发布文号: 粤府[2011]68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全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用两年时间打造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通过样板示范,带动全省农村宜居建设。现就广泛深入开展这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实施农村环境和景观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发掘和拓展各地资源禀赋、整合提升特色优势为基本路径,大力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活动,形

成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全省广大农村地区更好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农村宜居水平。

(二)基本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典型示范。注重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认真编制名镇、名村、示范村发展建设规划。选择基础较好的镇村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成熟一个,认定一个,逐步扩大全省名镇名村示范村比例。二是立足实际,保持风貌。坚持实事求是,从各地实际条件出发,从解决最迫切、最基本的环境问题入手,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最大限度保留乡土元素,体现农家风情,不脱离实际盲目求大、求新、求洋、求全,不搞大拆大建,不“以城代乡”,片面追求镇村“城市化”。三是突出特色,分类指导。依托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开展创建工作,因地制宜、一村(镇)一策,发掘内涵、培育特色,形成亮点、形象和品牌效应,打造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名镇、名村,防止千篇一律。四是以人为本,幸福宜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发挥群众在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着眼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引导广大农民共建宜居村镇,共享幸福家园,实现安居乐业,提升幸福感受。

二、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

(一)目标任务。2011年开始试点,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镇和行政村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发展建设,其中省选择2 个县、各地级以上市选择2个以上镇、各县(市、区)选择2个以上行政村作为示范点;在试点基础上,2012年建成一批名镇名村。从2011年起,全省同步推开示范村建设工作;到2015年底实现全省30%的行政村完成示范村建设,全省10%的镇和行政村完成名镇名村建设,推动全省农村宜居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地区小康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名村、示范村建设以行政村为主体,以自然村为基础。部分自然村特色特别鲜明,资源条件与行政村内其他自然村差别较大的,可适当将创建主体调整为单个或几个自然村。

(二)建设要求。1.示范村。示范村指经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景观改造和绿化美化建设,达到卫生村基本标准,村容整洁、环境宜人、设施配套、生活便利,适宜生存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的宜居村庄。

示范村建设要求:一是环境生态宜居,村内环境整洁,卫生条件良好,无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排放、杂物乱堆放、人畜混居、水道淤塞等现象,绿化美化水平较高;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农房整洁美观,道路、饮水、医疗、文化、电力、电视、通信等设施建设比较完善;三是公共服务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较完善,农民享有规定的公共服务保障;四是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基层党建、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乡风文明,治安良好。

2.名村。名村指达到了示范村建设要求,并具有一种或多种特色优势,农民生活达到较高的小康水平,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代表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农村改革发展方向,代表我省农村建设成果和形象的村庄。名村建设要求:列为名村的行政村,所辖的自然村应有一半以上按示范村的建设要求进行改造整治。名村应依托自身条件,做强个性特点,在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民居风貌、农业渔业、乡村旅游、基层建设和社会管理等一个或多个方面突出特色,打造成为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内涵深厚、韵味独特的村庄,在保护乡村自然风貌和历史建筑,传承人文气息和传统文化,倡导文明风尚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3.名镇。名镇指符合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律,规划科学合理、主导产业突出、城镇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生活水平较高,在产业形态、人文自然、公共服务等方面,特别是在宜居宜业、文明风尚、社会和谐、活力创新上,体现出较强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镇(乡)。

名镇建设要求:要根据其资源禀赋、区域位置、发展优势等要素条件,找准发展定位,突出个性魅力,形成带动效应,成为体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平台,以小城镇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名镇建设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着力打造特色工农业名镇、交通枢纽名镇、商贸中心名镇、生态山水名镇、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旅游名镇等不同类型的名镇,壮大特色经济,体现节约集约导向,率先形成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传导、乡村生态向城市扩展的桥梁。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编制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要认真编制本地区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于2011年7月15日前报省委农办备案。总体发展规划要与本地“十二五”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明确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工作基础、目标任务、选点布局、内容特色、具体措施和进度安排等内容。对每个拟建的名镇、名村、示范村,要逐一编制具体翔实、操作性强的建设规划。编制规划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要强化规划的规范指导作用,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用规划、设计、建设工作“一条龙”的创建模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一年初见成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各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给予一定补助。

(二)突出抓好镇村环境“四整治一美化”。整治镇村生活垃圾脏乱现象,形成符合本地实际,有效防治卫生脏乱、环境污染的垃圾处理方法和卫生保洁机制。整治镇村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村庄内畜禽养殖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整治镇村厕所卫生设施,推动镇村内无害化公厕建设,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全面提高农村绿化美化水平,结合“绿道网”建设、“万村绿”活动,加大村镇道路、河涌堤岸和农家庭院的绿化美化力度,建设公共绿地,拓展绿色空间;推广河道池塘水沟生态整治技术,修复镇村水系水景,形成亲水环境,增强南国水乡特色。

(三)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和整体风貌建设。进一步完善村镇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连接名镇名村与周边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公用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名镇、名村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结合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统筹考虑和设计本地区的整体风格和形象。加强对农村住宅建设的指引和指导,向农村居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体现地方民居特色的住宅设计方案,形成整村整镇的统一协调风貌。依托山水自然条件,因形就势,合理布局房、田、林、路等元素,提高意蕴品味和审美价值。对经过名镇、名村、示范村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要开展既鲜明醒目又朴

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岭南风貌和地域特色。

(四)充分发掘、培育和增强特色优势。名镇名村建设,要善于挖掘和整合各地独特资源,促进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形成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创建亮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现代创意文化,展示当地人文历史。充分发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切实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进一步形成品牌特色,提高各地文化软实力;拥有比较富集的古迹名人、民俗风情、古村落、老街区等资源,能较完整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地方特色、传统风貌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镇村,要进一步增强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知名镇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风景秀美、环境良好,能较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镇村,要进一步增强自然休闲特色;产业基础良好、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的镇村,要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农村基层党建、民主管理、社会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创造积累了经验,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镇村,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增创优势,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发展规律的 新路子。

(五)统筹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改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与各地开展的历史文化名镇(村)、卫生镇(村)、旅游名镇(村)、综合改革试点镇以及专业镇(村)、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创建)活动紧密结合,统筹运作,协调推进,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将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与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搬迁安置和危房改造中集中建设或改造的自然村,必须按照示范村建设要求进行建设;对其他享受各级财政补助开展住房改造建设的村庄,必须要求村民在住房改造建设中服从本地乡镇、村庄规划以

及有关部门的建设指引,确保住房建设、村庄改造后风格统一、整洁美观。

(六)推动名镇名村示范村科学发展。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夯实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不断增强镇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安定安居的社会环境。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镇村两级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形成文明向上的村镇社会风貌。以建设“六好”(党建好、自治好、管理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农村社区为载体,全面提升名镇名村示范村的科学内涵和综合实力,使名镇名村示范村成为农村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县级人民政府是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的责任主体,要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实现目标”要求,做好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要加强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地可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不同的建设模式和方法。省委农办(省农业厅)负责全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统筹组织和协调指导,省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在产业发展、用地保障、生态建设、特色培育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合力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

(二)加大投入。省财政从2011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1.5亿元用于全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省对欠发达地区各县级政府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开展考核,省财政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以奖代补,具体奖补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委农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另行制定。各地要加大投入力度,统筹整合有关资金,为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民主管理。各地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必须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名村、示范村建设,必须在村“两委”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实现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和“四民主工作法”(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督)的程序决策和实施,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发动引导、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四)广泛动员。各地要积极动员引导工商企业、社会团体、海外侨胞和在外创业的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其中公益性项目可采取捐助的形式,经营性项目按规定采取合作的形式。鼓励发达地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镇结对挂钩,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力支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大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广泛推介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成果和经验,宣传为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并及时通报捐助资金使用情况和捐助项目建设情况。

(五)严格管理。要加大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省将对各地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并向全省通报。要加强项目建设、财政资金安排使用等环节的

监督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全过程合法合规、资金使用安全高效。省委农办(省农业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名镇、名村、示范村具体建设标准,严格依照标准进行认定考核。要探索建立名镇名村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名镇名村建成后不断提高发展水平。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六月十七日

第二篇:和谐宜居示范村建设方案

ww镇和谐宜居示范村建设方案

为推进我镇“和谐宜居示范村建设”工作,根据《郁南县“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实施方案》(郁办发„2010‟7号)、郁南县推进和谐宜居试点村(社区)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郁南县“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实施方案》的要求,以郁南县推进和谐宜居试点村(社区)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结合我镇实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规划城乡建设,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分阶段实施,在我镇营造健康、生态、幸福的美好环境,将我镇打造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乡镇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探索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通过“和谐宜居示范村建设”工作,建设“健康、生态、幸福、宜居”的新ww。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走生态文明发展路子,引导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群众安居,将ww建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乡镇。

(二)具体目标:

1.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打造沙糖桔种植,绿色蔬菜种植,生猪养殖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基地。不断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支持与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农村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全面实行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蓬勃发展;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改善农村卫生院条件;文体设施建设配套;农村“五保户”供养机制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农村人口增长得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3.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脏、乱、差”得到治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环境美化绿化。加强乡村道路、乡村改厕、乡村公厕等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4.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使ww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创业技能全面提高,法制观念、道德观念、诚信意识不断增强,早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5.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依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村干部勤政廉洁,农民群众满意。6.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建立起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购买力不断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部分农民生活达到富裕安康。村级集体经济逐年增长,具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以人为本”为理念,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和归宿。

2.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理念,实践科学发展第一要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以推广高标准种植无核黄皮、沙糖桔“两大名果”技术为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以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科学化生猪养殖基地来优化、提升ww农业生产结构;

3.坚持公共服务的原则。着力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推进学校和卫生院改造提升,加强乡村道路、乡村改厕等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

4.坚持全民参与的原则。以“宜居乡村村民建,村民管好宜居村”的理念,激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引导有序自治,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通过发动群众 积极参与,更好地凝聚民智,树立ww人新风貌;以推进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为着力点,不断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确保我镇宜居乡村建设工作顺利实施,ww镇成立ww镇和谐宜居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X XX(镇人大主席、镇党委书记)副组长:X XX(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X XX(镇党委副书记)

成 员:X XX(镇党委委员、镇纪委书记)

X XX(镇党委委员)X XX(镇农办)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我镇创建宜居乡村的实施方案,联系市、县有关部门给予指导支持,沟通协调有镇关部门,指导督促ww全面开展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向上级汇报宜居乡村建设情况等。

五、实施办法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大力宣传和谐宜居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和谐宜居乡村建设可以给群众带来的实际好处和实惠,从而使和谐宜居示乡村建设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和谐宜居乡村中的主体作用。主要通过大小会议、电 视广播、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和谐宜居乡村的建设的工作思路,宣传“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在和谐宜居乡村建设中,注意培育和总结如何通过和谐宜居乡村建设化解历史矛盾纠纷,构建新型的邻里、干群关系,共创和谐新生活的典型,以榜样的示范作用推动和谐宜居乡村的建设。

(二)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在整个和谐宜居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环节,突出群众的主体作用,按照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村、组两级干部的积极性,广泛发动和组织辖区的干部群众支持、参与建设,使群众成为建设的主体。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发挥群众的“共谋、共建、共管、共享”作用。在规划时,镇村干部召开征询意见会、发放征询意见表,集思广益,听取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的意愿。在建设过程中,根据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调整、完善,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美化亮化村庄,大搞清洁卫生工作。

大抓植树种花美化村庄、大搞清洁卫生净化环境,营造洁净村庄、绿色生态家园,打牢宜居村的基础。和谐宜居乡村建设的首要条件是环境干净、整洁。各村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组织群众开展村庄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为和谐宜居乡村建设提供洁净的卫生环境。要引导群众在屋前、屋后和 山上、山下搞好绿化,体现环境优美、生态和谐,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加强对农村“脏、乱、差”的治理,使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加强农村环境美化绿化工作。加强乡村道路、乡村改厕、乡村公厕等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新建农村文化舞台、乡村休闲凉亭、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娱乐设施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

(五)打造三大农业生产基地,促进经济发展。打造沙糖桔种植,绿色蔬菜种植,生猪养殖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基地,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支持与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三大农业生产项目为基础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长,使和谐宜居乡村具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

(六)发展观光旅游,打造县城休闲后院。

重点以上坦村为建设主体,将上坦建设成为县城休闲后院。在上坦村建设成宜居乡村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搞好“八个一”建设:建设一条环村信用绿道,建设一个信用活动广场,修建一个大型休闲信用湖,湖中建设一个信用观景亭,建设一个信用蜜味馆,建设一个信用农家书屋,新建一个土猪养 殖基地,开发一片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最终把上坦建设成为全国社会主义典型新农村。并以上坦作为ww和谐宜居乡村建设的样板村,以点带面全面推进ww和谐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全面提升ww作为郁南休闲娱乐后院的地位。

六、时间安排

ww上坦建设和谐宜居乡村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规划设计阶段(2010年8月20日—9月17日)

①党委书记卢海文多次走到村干、群众中大力宣传和谐宜居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和谐宜居乡村建设可以给群众带来的实际好处和实惠,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和谐宜居乡村中的主体作用。②科学做好上坦和谐宜居乡村的规划设计工作,邀请省、市相关领导、专家到上坦进行实地考察,对上坦进行和谐宜居乡村建设提出宝贵意见,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做好上坦宜居乡村规划设计工作,科学指导上坦进行和谐宜居乡村建设。

第二阶段:协调联动、筹措建设资金阶段(2010年9月17日—10月27日)

①积极联系沟通县财政局、县宜居办、县发展改革与城乡建设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等有关单位,大力指导、支持我镇上坦宜居乡村建设工作。②积极联系沟通上坦村外出相亲支持家乡宜居乡村建设,由镇党委书记亲自 带队赴珠三角上坦外出相亲家中,详细介绍有关上坦和谐宜居乡村建设的有关系情况,寻求外出相亲的支持。③激发当地群众建设和谐宜居乡村的热情,让群众共建、共管宜居乡村,积极参与到和谐宜居乡村的建设中去,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在建设中充分展现村民的大局观。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实施阶段(2010年10月1日—2011年1月27日)

重点建设好上坦八大工程:①建设一条环村信用绿道。②建设一个信用活动广场。③修建一个大型休闲信用湖。④湖中建设一个信用观景亭。⑤建设一个信用蜜味馆。⑥建设一个信用农家书屋。⑦新建一个土猪养殖基地。⑧开发一片绿色蔬菜种植基地。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2月1日—2011年2月25日)

①ww镇和谐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家、人员对上坦和谐宜居乡村进行现场检查验收。②通过验收达到宜居乡村创建标准后领导小组将对在和谐宜居乡村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先进事迹、突出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ww镇人民政府 2010年8月8日

第三篇:XX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XX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关于“打造一批名镇名村”的决策部署,依据《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粤府„2011‟6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围绕“XXXXXX”这一目标,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实施农村环境和景观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整合提升特色优势为基本路径,大力开展名村示范村创建活动,带动全县广大农村更好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农村宜居水平。

(二)基本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典型示范。名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广筹资金,整合资源,办点示范。二是立足实际,保持风貌。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条件出发,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较好保留乡土元素,体现农家风情,不搞大拆大建,片面追求乡村城市化。三是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发掘内涵,培育特色,形成亮点、形象和品牌效应,打造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名村示范村。四是以人为本,幸福宜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在名村示范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共建宜居乡村,共享幸福家园,实现安居乐业,提升幸福感受。

二、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

(一)目标任务

2011年选择XX村、XX村为名村建设示范点,到2015年底实现全镇30%的村完成示范村建设,全镇10%的村完成名村建设,推动全镇农村宜居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建设要求

1、示范村。示范村指经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景观改造和绿化美化建设,达到卫生村基本标准,村容整洁、环境宜 人、设施配套、生活便利,具有示范作用的宜居村庄。

示范村建设要求:一是环境生态宜居,村内环境整洁,卫生条件良好,无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排放、杂物乱堆放、人畜混居、水道淤塞等现象,绿化美化水平较高;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农房整洁美观,道路、饮水、医疗、文化、电力、电视、通信等设施建设比较完善;三是公共服务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较完善,农民享有规定的公共服务保障;四是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基层党建、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乡风文明,治安良好。

2、名村。名村指达到了示范村建设要求,并具有一种或多种特色优势,农民生活达到了较高的小康水平,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代表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农村改革发展方向,代表我镇农村建设成果和形象的村庄。

名村建设要求:列为名村的行政村,所辖自然村应有一半以上按示范村的建设要求进行改造整治。名村应依托自身条件,做强个性特点,在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民居风貌、农业渔业、乡村旅游、基层建设和社会管理等一个或多个方面突出特色,打造成为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内涵深厚、韵味独特的村庄,在保护乡村自然风貌和历史建筑、传承人文气息和传统文化,倡导文明风尚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编制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对每个拟建的名村、示范村,广泛听取听取部门和农民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逐一编制具体翔实、操作性强的建设规划。鼓励有条件的村采用规划、设计、建设工作“一条龙”的创建模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一年初见成效。

(二)突出抓好乡村环境“四整治一美化”。一是整治乡村生活垃圾脏乱现象,形成有效防治卫生脏乱、环境污染的垃圾处理方法和卫生保洁机制。二是整治乡村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利用沼气池等方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三是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村庄内畜禽养殖实行人居与禽畜饲养分开,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四是整治乡村厕所卫生设施,推动村内无害化公厕建设,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五是全面提高农村绿化美化水平,按照“幸福、健康、生态、可持续”的思路,重点以“万村绿”为点,以绿道为线,以生态公益林为面,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生态网络;致力发展低碳生态产业,建立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生态产业体系;培育“健康、生态、文明、法治”的生活方式,打造生态文化品牌。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整体风貌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连接名村与周边地区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公用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名村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强对农村住宅建设的指引和指导,向农村居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体现地方民居特色的住宅设计方案,形成整村的统一协调风貌。依托以水自然条件,因形就势,合理布局房、田、林、路等元素,提高意蕴口味和审美价值。对经过名村、示范村的交通干道以及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醒目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岭南风貌和地域特色。

(四)充分发掘、培育和增强特色优势。名村建设,要善于挖掘和整合各地独特资源,促进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形成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创建亮点。鼓励有条件的村发展现代创意文化,展示当地人文历史。充分发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切实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进一步形成品牌特色,提高文体软实力;拥有比较富集的古迹名人、民俗风情、古村落、老街区等资源,能够完整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地方特色、传统风貌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乡村,要进一步增强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开放中涌现出的知名乡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风貌秀美、环境良好,能较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要进一步增强自然休闲特色;产业基础良好、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的村,要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农村基层党建、民主管理、社会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创造积累了经验,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村,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增创优势,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发展规律的新路子。

(五)统筹开展名村示范村建设改造。将名村示范村建设与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搬迁安置和危房改造中集中建设或改造的自然村,必须按照示范村建设要求进行建设;对其他享受各级财政补助开展住房改造建设的村庄,要求村民在住房改造建设中服从镇政府、村庄规划以及有关部门的建设指引,确保住房建设,村庄改造后风格统一、整洁美观。

(六)推动名村示范村科学发展。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夯实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安定安居的社会环境,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镇村两级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以建设“六好”(党建好、自治好、管理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农村社区为载体,全面提升名村示范村的科学内涵和综合实力,使名村示范村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者的排头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实现目标”要求,做好推进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实施工作。加强对名村示范村建设组织领导,镇成立由分管城建工作的领导任组长,镇属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村要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保障经费投入。各村要本着“花少钱办大事,少花钱办成事”的原则,统筹整合有关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为名村示范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明确工作职责。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配套实施方案,并具体组织落实,村镇站、农业站、文化站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抓好落实。名村示范村建设按照“四议两公开”(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实现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和“四民主工作法”(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督)的程序决策和实施,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发动引导、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使该项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浓厚氛围。

(五)加强指导督促。各村、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将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纳入本村、本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镇委、镇政府督查组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不定期对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使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逐步取得成效。同时,要探索建立名村示范村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名村示范村建成后不断提高发展水平。

第四篇:建设城市精品打造宜居环境

建设精品工程彰显城市魅力

抓好精品工程建设,以精品工程打造城市亮点,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魅力,才能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们通过精品路段、精品区域和精品项目改造建设,进一步加快了精品城市建设进程。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融入“件件是精品、个个是亮点”的理念,建设了惠源东区、天山水榭花都、东坡家园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区,建设了宏达路、泰安商业步行街、省级园林街道惠源路、玉兰大街、樱花大道、西南外环绿化带、神州岛、交通公园等一批精品街道和景观,城市建设亮点纷呈、精品频出,城市功能和形象不断提升,彰显了城市魅力。今年我们又实施了人民公园、樱花公园和大桥路升级改造三项重点城建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目前,三项重点城建工程中,樱花公园提前15天竣工,并正式开园;大桥路升级改造工程也提前竣工通车;人民公园一期工程月底可竣工。

城市建设工程,不建则已,建就得建成精品。建设城市精品,必须将精品意识贯穿到每一个工程建设环节, 大手笔、大动作,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全力打造城市建设精品,为城市增添新的亮点,不断彰显城市新的魅力。

一是建设城市精品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城市建筑、广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在考虑视觉效果的同时,坚持宜居舒适原则,要注重在细节上下工夫,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改善民生,让人们共享城市建设的成果,真正把工程建设成为利民惠民工程。

二是建设城市精品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瞄准国内外一流水平,突破规划误区,创新规划理念,高起点编制规划,体现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先导性和科学性。按照“繁荣、舒适”目标,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规划理念和先进技术,充分涵盖地方特点,突出特色,高水平设计,把精品项目打造出来。

三是建设城市精品必须高质量建设。在工程建设中要全程树立精品意识,严格招投标程序,选择高资质、高水平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建设;强化质量监管,增强科技含量,高标准、严要求,把每项工程建设成民心工程、廉政工程。

四是建设城市精品需要全社会参与。建设城市精品仅靠几个部门的力量的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参与,献计出力,齐手建设美好家园。可以通过公示建设项目,提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意识,加强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座谈会等各种方式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促进各项建设工作的不断完善。

第五篇:ww镇宜居村建设情况材料

yy县wt宜居村建设情况材料

宜居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在新时期、新条件下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新一轮大发展,而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ww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宜居村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了市、县有关会议的重要精神,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ww镇宜居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展我镇宜居村建设工作。镇党委书记在烈日下多次去到各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工作,科学的对我镇宜居村建设进行了选点规划,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较好的保障了我镇宜居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一、宜居村建设试点村基本情况

wt村位于山清水秀,景色如画的ww镇西南角,距离镇政府约有2.5公里,有栗罗公路联通外界,交通便利。wt村下辖11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2621人,总户数623户。有水田1630亩,山地12445亩。wt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0%,村中有一片约80亩有百余年历史的茂密荔枝林,村民以糖桔收入为主,以外出打工为辅,是ww镇最早种植沙糖桔的村之一,现有糖桔面积4300多亩,年产量约7500吨,2010年人均收入6815元,村民逐渐富裕起来,大部分农户起了小洋楼,村民过上了小康幸福生活。还有不少 心系家乡的杰出乡亲在珠三角一带新办实业,长期十分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建设情况。

二、宜居村建设推进情况

wt村在创建信用村和实施金融扶贫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宜居村建设工作,并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同关心支持下,在镇干部职工与村干群众的坚决拥护同积极参与下,宜居村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通过党群互动形式,全体镇干部职工与全村上下老小妇幼积极参与到建设美好家园中来,村民共自觉捐出土地2580平方米,共义务投工6150多人次,先后拆除危房、旧房49间3165平方米,大大加快了宜居村的建设进度。目前宜居村建设共计投入资金205万元,铺设水泥硬底化环村信用绿道5.2公里,修筑雨水明渠820米,污水分流沟2300米和生态污水沉淀池1个350平方米,休闲竹桥一个,休闲亭1处,整修休闲湖2处,垃圾屋1个,建设了一个占地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个1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一个占地22平方米的湖面观景台,种植荷花300余株,设置垃圾桶11个,大型宣传栏6块、信用文化牌6块,休闲石凳、竹凳24张,新增村内绿化面积900平方米,建设休闲小花园7处,清理垃圾48个拖拉机。同时,还制订了《村规民约》、《环境卫生管理公约》等规章制度,从而使村规民约在制度上得到规范提升。目前,wt宜居村建设实现 了村庄规划图纸化、环村道硬底化、饮水实现自来化、雨污分流设施化、公厕户厕及垃圾处理无害化、村庄环境生态化、公共设施休闲化、乡规民约制度化等“八化”目标,取得了村容村貌大改变、精神文明水平大提升、文明成果大巩固的可喜成效。

三、宜居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志豪明确要求ww镇要先行先试,转变观念,集聚优点,创新发展模式,全力实施和谐宜居村建设,做到有亮点、有成效,确保顺利通过市的检查验收。2010年9月,ww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细则,落实分工负责,镇党委书记带领工作小组成员到村了解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多次召开相关会议探讨解决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各级党委、政府主导下,广泛发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切实保障了wt村宜居村建设统筹推进,取得成效。

(二)深入调研,科学规划。镇党委书记亲自带队多次到村深入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工作,科学选定了风景秀丽、依山傍水、历史悠久的wt村作为ww镇宜居村建设试点。县委黄志豪书记、廖鹏洲县长等县领导10多次到wt村进行现场办公,有效加快推进了wt宜居村的建设进程。市委王蒙徽书记、黄强市长、姚康副书记先后莅临指导村新农村建设工 作的开展。ww还聘请了广州专业设计队做好wt村“和谐宜居村”新农村规划设计工作。此外,我镇还积极联系沟通省、市有关专家及县财政局、县宜居办、县发展改革与城乡建设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兽医渔业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多方听取各界对于我镇开展wt宜居村建设的宝贵意见及建议,争取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支持,并邀请上述人员到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为科学开展好wt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大力宣传,共谋共建。我镇党委班子成员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先后多次走到村干、群众当中大力宣传宜居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宜居村建设可以给群众带来的实际好处和实惠,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与积极性,让群众共谋、共建新农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发挥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宜居村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多方积极联系沟通村外出乡亲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共筹集建设资金80000多元。此外wt宜居村建设更是出现了极为感人的一幕,万里之外的巴西华侨谢枝女士闻讯家乡建设新农村十分高兴,特从巴西汇款一万元支持家乡建设。

(四)全民参与,美化家园。在推进wt宜居村建设的过程中,我镇尤其注重改变农村地区脏、乱、差的陋习,推进宜居村的美化亮化工作,大抓植树种花美化村庄、大搞清 洁卫生净化环境工作,营造洁净村庄、绿色生态家园,打牢宜居村的基础。近半年时间来,我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村上下老小妇幼均积极参与义务劳动,共义务投工6150多人次,先后18次组织群众开展村庄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清理垃圾,拆除旧房49间3165平方米,修建各类道路6.8公里,大大加快了建设进度,为和谐宜居村建设提供洁净的卫生环境。此外还引导群众在屋前、屋后和山上、山下搞好绿化,体现环境优美、生态和谐,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四、下一阶段宜居村建设工作设想

下一阶段我们将在上级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主动性,重点做好以下四大方面的工作,全面推进wt宜居村建设工作: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wt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村干部勤政廉洁,农民群众满意。

(二)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打造沙糖桔种植,绿色蔬菜种植,生猪养殖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基地。不断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支持与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环境美化绿化。加强乡村道路、乡村改厕、乡村公厕等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四)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村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创业技能,法制观念、道德观念、诚信意识不断增强,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ww镇宜居办 2011年5月9日

下载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

    **镇**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 **村位于**镇西10公里处,国道111线路北,原**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420户1600人,有正式党员25名。全村总土地面积9000亩,其中耕地面积6500亩、经......

    梅州市平远县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模版)

    梅州市平远县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是推进宜居城乡建设、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具体行动,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平远的重要举措,......

    永长河村宜居村庄建设情况汇报

    仙桃市通海口镇永长河村宜居村庄建设情况介绍 (2011年12月3日) 通海口镇永长河村是仙桃市首批14个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村之一,也是仙桃市委组织部、市血防办“城乡互联、结对共......

    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燕窝

    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燕窝打造生态农业基地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一直是燕窝镇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了发挥这一特色,燕窝镇着力打造以蔬菜和生猪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基地。......

    打造城乡环境亮点,建设优美宜居乡镇(最终定稿)

    打造城乡环境亮点 建设优美宜居乡镇xx区xx镇把整治环境卫生作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开展“三成联创”的突破口,坚持教育整治相结合,城乡上下齐互动,加大力度攻薄弱,达到了“整一片......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两篇篇一围绕“一中心、两试点、三条线”,坚持“四个到位”,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实现环境美好、生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特色名镇名村发展的意见[合集5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特色名镇名村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0〕8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推进我区农村经济......

    清远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具体分工方案2

    清远市名镇创建工作方案 根据《清远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分工方案》(清府办函[2011]167号)的分工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