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孝道思想(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3 02:2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佛教的孝道思想(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佛教的孝道思想(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佛教的孝道思想(写写帮整理)

佛教的孝道思想

---南师讲座

民间信仰的儱侗佛教

为什么与僧道无缘

韩愈与狄仁杰的忠告

孝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儿子是国家的 女儿是人家的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孝顺父母的佛陀

度化阿阇世王的故事

义在大孝的盂兰盆经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目连尊者救母难

梁武帝倡建盂兰盆法会

放焰口与拜水忏

经忏彰显了孝道思想

行菩萨道济度一切众生 民间信仰的儱侗佛教

今天,我们这里的出家同学们,还有从智法师和书院秘书长章克范居士,促请我为大家作一次讲演,并且给我出了个题目——‘佛教的孝道思想’。由于这个题目,引起了我对中国孝道与家庭、社会的一些意见,很乐意提出来向诸位报告。

我们中国的文化与社会,也同其他国家、民族一样,存在著许多复杂的矛盾与问题。大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但据我个人从小时候所了解,近百年来的状况,以佛教为例,其中充满了新旧文化冲突和东西文化相互激荡所产生的怪现象。中国家庭几乎十之八九都信仰佛教,但是却不知道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把上帝、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如来佛等等,一股邋遢凑在一起礼拜,不以为怪。一般人就是信仰这么一个儱侗的佛教,现在大致上差不多还是一样。

我们年青的时候,因为家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跟著信佛,但是在公共场合又怕被别人知道,给人笑话。上寺庙去游览,如有同学在一起,彼此虽想烧香或者磕头,却又不好意思,只好装成一副我不迷信的样子,悠哉游哉,等到同学走开时,赶紧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偷偷磕两个头,爬起身来,转头就跑。

那时候,同学们上洋教堂,却得意洋洋,神气得很,往往满口英文,又时常跳舞,结交异性朋友,最时髦不过了。如果说谁家的孩子跑庙子,拜菩萨,那这个孩子准没出息,要给人家看不起。因此,当时我很反感,为什么外来的洋教就好一点,我们黄面孔的菩萨就差一点?!然而,社会的情况一直如此,你有什么办法?

一般妇女,平常到寺庙烧香拜拜,就有人说这个女的完了,不可救药;甚之,丈夫也起来反对,家里不得不出问题,往往弄得乌烟瘴气。反过来,如果丈夫喜欢跑庙子,做太太的就会变得神经兮兮,害怕自己的丈夫出家当和尚。我个人就碰到过许多类似的事情。过去几十年,有些朋友跟我来往,往往给我打个学佛的招牌。有次在路上,一位太太看到我,那双眼睛凶巴巴的横瞪过来,很生气的样子,我看了觉得好笑,后来她的先生来找我,我说你太太怎么这样看人呢?!他连忙支支吾吾地说,女人家嘛,老师你不要多心。我说我那里会多心,只是你不要在家吃素好不好?弄得怪里怪气,惹人讨厌。他说,现在吃素吃不成了,我太太常常在饭菜下面,故意埋著鱼肉,吃饭吃了一半,便翻了出来,没办法。

为什么与僧道无缘

诸如此类的现象普遍得很,那怕现在这个时代,那么多的大专学生热衷学佛,也不见得就是佛教兴盛发达的好现象。我在这里讲个老实话,譬如大学里许多性质不同的社团,像音乐、舞蹈社团,演讲或者政治性的社团,乃至基督教的查经班、唱诗班等等,那些参加的同学们,大致都很开朗活泼。但是,一碰到佛学社的这些年青人,你一看,真要命,不是楞头楞脑,便是紧张得神经兮兮的。一见到你,马上畏畏缩缩、忸忸怩怩地合掌,老师您好,阿弥陀佛,婆婆妈妈的,非常放不开,年青人应有的活泼朝气,不知到那里去了,很令人担心。

那么!你说这个佛教就此衰落下去了吗?似乎又不然,因为目前学佛的这一批人,事实上还真不少,佛教当前的境遇就是这么地尴尬,这么地奇怪。

佛教中的若干怪现象,并不是到了现在才形成。我们小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当然这牵涉到许多历史文化和人性的问题。此如,刚才所说,我家里信佛,我的祖母、父亲、母亲都信。同时家中自明、清以来,一直有问家庙(僧寺),族中每一代总有一个人出家到这个庙子当和尚,一切生活所需都由我们这一家族供养,过去还出过三个得道的圣僧。我父亲除了供养这间家庙,其他时常有别的尼姑、道士来化缘,也都高高兴兴地和他们布施结缘。可是奇怪得很,我们家的门口,却又贴了一张——‘僧道无缘’的信条。你说有趣不有趣?

其实,这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一种特殊现象。平常读书人讲的是孔夫子、孟夫子的伦常之道,反对佛教、道教出世间法的做法,因此便有人在自家门口贴一张‘僧道无缘’的纸条,表明是儒者的立场,和尚道士到了门口一看,自然晓得这一家免谈,自动走开。以前在大陆上有句土话:‘和尚进门,不要钱,就要人。’,要钱是化缘,要人是把你家孩子带去出家,这个划不来,一般家庭都怕。可是我家的情况很特别,虽然门口也有这么一张,和尚、尼姑、道士照旧来化缘,这很有意思,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户人家肯布施,不会拒绝。事实上,中国所谓儒家的知识份子,尽管表面不赞成佛教道教,但是骨子里往往免不了对于这二家形而上学的向往。

韩愈与狄仁杰的忠告

‘僧道无缘’的说法究竟从何时开始呢?从唐朝起就有这个迹象,到了宋代更为明显。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为了反对唐宪宗迎取佛骨供奉,闹出了一场**,可以做为代表性的例子。什么叫佛骨?即是平常所谓的舍利子。那时自唐太宗及武则天以后,唐朝的皇帝,大多数都信彿、信道,很重视佛陀舍利子的供养。唐朝皇帝虽奉道教为国教,那是因为道教的教主太上老君同他们一样姓李,不得不捧为国教。一代美人杨贵妃信的是道教,曾经正式受过道家的传戒仪式——受箓,因此唐明皇也跟著去接受道教的戒仪而受箓。至于武则天,那更是既信佛,又信道,像平常我们念‘金刚经’,经文开头四句偈子‘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正是这位高高在上的女皇帝做的开经偈。

并且,中国的许多大寺庙,也都是她那时候以政府的力量修盖的。譬如中国内地许多石窟那些大佛像的艺术杰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武则天喜欢修大庙、造大佛,一而再,再而三,结果将国库的金银财宝都快花光了,宰相狄仁杰、御史张廷圭、李峤等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奏谏,劝告她说,皇上,你要造佛寺佛像那很好,这是大功德,但国家财政,不能再这样耗费了,虽然你是皇帝,一下命令,要修就修,但是也要给老百姓们有机会作功德啊,他们能出一块钱也是植福修德,以后你要修庙子,造佛像,何妨让民众大家捐钱来共襄盛举呢!武则天一听有道理,才稍有改变,如此就给国库节省了不少开销。

我们看看中国那些大佛的建造工程,都很惊人的。当年在四川,看到嘉定的大佛,佛头高高在山顶上,佛顶可摆上十六个人吃饭用的大圆桌,绰绰有余,而佛足则伸到长江水面,人从下面抬头往上看,帽子都要掉下来。像这样的工程花费,非常可观。就在这些种种佛教的形式问题上,韩愈开始反对佛教。当然,他有他的道理,你皇帝信佛就信佛,但不必为了迎接一颗佛的舍利子到宫中供养,便让全国劳师动众,浪费大笔金钱,这样只怕国家会弄穷了的。

另外一个反佛的理由,是反对出家的人‘无父无君’。中国儒家文化反对信仰佛教,这四个字便是最大的理由,最大的罪状。到了宋朝叫得最为激烈。他们认为一个人出家修道,连父母都不顾了,这是‘无父’,还算是人吗?甚至‘无君’,连国家也不要了,那更是要不得。古代男子一出家便免服兵役,什么都不管了,出家前犯了罪,出家后规规矩矩修行便不再深究。并且早期的僧团不从事耕种生产,生活所需皆靠化缘而来。至一切,在我们历代的文化人眼中,认为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但是,除了上述两个理由外,其他佛教所提出的哲学道理、修行法门,许多读书人都反对的很外行,而且就各方面来看佛学,都显得精湛圆明,博大深入。可是儒家知识份子,一直把出家修道这回事,纳入是‘无父无君’的大不韪,当作是不忠不孝。那么,佛教在伦理上,到底是孝道是不孝呢?

孝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现在我告诉诸位,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就是孝道。所以古代臣子对皇帝上有关文化、或社会风气的奏章,如果这个皇帝很倔强,有不是的地方,不肯纳谏,便往往祭出一句很严重的话,‘圣朝以孝治天下’,用来给皇帝当高帽子戴,使他无法胡闹,乖乖做个好皇帝。的确,中国文化最宝贵之处在于提倡孝道。对于那些西洋来的外国朋友,我常说,你们西洋以基督教为主的文化,是‘丁字架文化’,我们东方文化才是道道地地合于十字架的形式。什么道理呢?西方文化偏重父母爱子女,而忽略了子女长大后对父母的孝养,只要儿女一成家,男跟女,女跟男,夫妻一对,其他兄弟姊妹都不大管,代代如此,这不是后代和上一代接不上去,缺了‘十’字上面那个部份,成了‘丁’字了吗?

而我们中国,上自自己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一直通到久远前的老祖宗,乃至佛菩萨、上帝等等都包括在内;下则由自己传至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千代万代,生生不息延续下去。并且横的关连,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同样需要仁爱,形成一个完整的宗族社会,纵横交错,恰是‘十’字形的文化。

但是,现在的中国社会,也差不多削成了丁字架的形象。现在的孝道文化可怜啊!我有许多好朋友,大部份上了年纪,七老八十的,虽然地位钱财不缺,儿女三五个的不在少数,也都受了高等教育,拿到博士、硕士等学位,却一个个飞到国外,再也不回来了,独留两老口子躺在医院不能动,老太婆和老公公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抱怨一阵,生了那么多儿女,读了都么多书,又有什么用?然后,双双对坐,‘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日子一天一天这样过去,唯一的好朋友,便是‘电视机’来陪伴。你说这有多可怜,多悲哀!

儿子是国家的 女儿是人家的

并且,现在一个儿子讨了老婆,等于嫁出去了一样,往往跟岳父母好得很,而疏远了自己亲生的父母。再者,就算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媳妇也不见得能孝敬公婆。我曾经对一个朋友说,你很好,又有儿子又有女儿。他说我有什么好?儿子是国家的,女儿是人家的,我有什么?!这又是一种情况,讲的都是真话。反正这一代的孝道出了问题,文化也出了问题。

我们的孝道文化有几千年历史,同其他民族文化不同。这孝道文化从那里来?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宗族社会来,古代维系这大家庭社会的中心力量就是孝道。孔子的学生曾子还因此著了一部重要的书籍,叫做‘孝经’,作为孝道的典范。这本书现在大家很少看,像我们老一辈的,在小时候便已经读得很熟了。记得民国三十六年我回到家里,父亲听说我研究佛学,研究得还不错,要我讲一点佛经给乡人听,他也要参加,我说千万不要,因为我们家孩子,长到几十岁,从外面回家,看到父母亲都会赶紧跪下来磕头。父母亲坐在旁边时,孩子不敢随便坐。我父亲讲话很威严,我听他讲话有时还会畏惧,畏惧并不是害怕,而是一种很自然诚恳的恭敬而已。

平常家里的客人不少,因为我那时有点小名声,常常有人来找我谈话。每当我父亲走过来,我一定马上站起来听父颊吩咐。他老人家看了便说,你长大了,以后不必这样守礼,马虎一点可以,可是我一直不敢。这是因为自小受了老式文化教育很深影响的关系。我父亲要我讲佛经,他也要听,我说您不能来,您来了我就讲不出来。最后不得已,我对父亲说,您真要来,那我讲孝经好了,父亲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讲这玩意儿?我说现在的青年不得了,家乡的子弟们先要懂一点孝经,不然学个什么佛?!我父亲想想,也认为有道理,因此我在家乡曾经讲过一次孝经。孝经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基础,现代人千万不要忽视了它。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孝子呢?真正的大孝子,不只孝顺自己的父母,还要能孝顺天下人的父母。所以我常常跟一般老年同学和青年同学说,你不要把自己的儿女看得那么重,天下人的儿女都是你的儿女,天下人的父母都是你的父母,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的心量放大呢?如果将心量放大了,以天下人的父母为自己父母,以天下人的儿女为自己儿女,那该多好!

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本来我自己的儿女很反对我这种看法和态度。他们说,爸爸你是看一切众生如自己的儿女?看自己的儿女如一切众生?我说对啊。我一个儿子就曾坦白地跟我讲,他起先很不喜欢这样,反感得很,但是不好明白表示,后来他在社会上经历多了,有更深一层的生活体验,倒反过来赞成我的观念。他说这样很对,又何必一定要只爱自己的儿女呢!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这正是孝经的根本道理。真正令人钦佩的孝子,其行止如何?‘大孝于天下’。这种精神同佛家要救度一切众生的菩萨行愿,正好不谋而合。并且孝与忠也是同样一回事,国家危难时,顾不了自己父母,勇敢地做个忠臣而为国牺牲,一点都不后悔,这也是孝,孝自己的国家,孝自己的民族。孝经的意义太广大了!

由于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始终讲究孝道,因此中国历代皇帝最敬畏的也是自己的父母—‘太上皇’和‘皇太后’。皇帝到前殿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都要向他下跪,威风凛凛。可是一旦皇太后出来,皇帝只好恭恭敬敬侧身肃立,不敢随便坐著,等到皇帝到后宫见太上皇或皇太后,给妈妈请安,那就得跪下来,妈妈要骂照样骂,要打照样打,根本不敢有什么反抗。我们看宋、明、清代的历史,那几个皇帝的太后更是厉害,皇帝怕得很,如果出言顶撞把局面弄僵了,老太太一生气,扳起脸孔,怎么样?!好,你是皇帝,大家听你的,我也听你的。皇帝一看情势不对,赶紧跪下来说,皇太后不要生气,您老人家要怎样,就照著办好了。这是孝道的一种表现,我们并不提倡不合情理的盲目顺从,但是现代尊敬父母的孝道精神,的确逐渐地衰微了。

这个孝道思想表现在中国的政治上、文化上,什么时候最为特出呢?——大约在一千六、七百年前,汉末三国时期这个阶段。东汉以后,中国的儒道文化非常兴盛,当时只要你做人真正合于孝的标准,便有机会出来做官。满清时代功名中的举人,另有一个旧名称,也叫‘孝廉’。孝廉这个制度,在汉朝是由地方上推举品德高尚、孝敬父母的士子出来任职,再由皇帝封给官位,一步一步升迁的。

由于两汉藉仕途来提倡孝道思想,因此到了三国以及两晋以后,直到清末,孝道精神更重视得不得了。一个家族出了个不孝子,那便由这一家族辈份最长的族长出面,开祠堂门,严加惩治,毫不留情。就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佛教传进了中国。若是照一般儒家知识份子所言,佛教是‘无父无君’,不要父母,不要国家,那么佛教又怎能顺利地传入中国大片土地,甚至最后成为民间根深蒂固、最普遍的宗教信仰呢?!

孝顺父母的佛陀

释迦牟尼佛是绝对孝顺父母的。佛经上记载,佛要出家,父亲不准,要他讨了太太才可出家,他只好顺从。娶一个不行,要娶两个,他也照办。后来还要为他家生个儿子传宗接代,也同样没有违背父王的旨意。到最后,一切要求做到了,他父亲再也没有话说了,佛这才在夜里离宫出走,到各处参访明师,探求人生真谛。后来,佛的父亲过世,佛亲自回来举丧,一定要亲自为自己的父亲放入棺木中入殓,然后和他的儿子罗侯罗、堂弟阿难、难陀四人,将父亲的棺木抬上他自己经常讲经说法的地方‘灵山’安葬。像这样合情合理的做法,你说释迦牟尼佛孝还是不孝呢?

这些事实,很多研究佛学的人都不大留意,常常忽略过去。释迦牟尼佛的一生言行,无一不是孝的表现和扩大。佛一出生母亲就过世了,由姨妈一手带大,后来姨妈想出家,佛不答应,因为顾虑到女性出家,宗教团体内容易发生问题,恐怕影响佛法在世间的传布,但是由于阿难一再向佛请求,说姨妈自小养育您,您就许她出家修道嘛,最后不得已,佛才答应了这件事。佛在得了道后,也曾为了报答母亲怀胎十月之恩,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那时佛母摩耶夫人已因生佛功德,成为忉利天主,但是佛还是特别为她宣讲了令人感动的‘地藏经’。我们学佛的人对‘地藏经’都很熟悉,也时常诵念,看看它的内容,这不是多么可贵的孝道思想的流露吗?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传布,迅速而普遍地为中国民间社会所接受,正是因为它是一们重视孝道的宗教。中国佛教第一本讲孝道的经典‘父母恩难报经’是在后汉时期(约西元一八九年间)安世高翻译进来的。假使没有这部经的翻译,中国知识份子是会起来抗拒的。他们一看‘父母恩难报经’,哦,原来佛教文化也是讲究孝道的,和中国固有文化精神同路,二者便自然合流了。

度化阿阇世王的故事

然后,过了几十年,在曹魏时候,‘无量寿经’又由康僧铠翻译进来。‘无量寿经’谈的是观想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后代净土宗兴起,无疑是受了它的影响。净土宗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种修持方法,与孝道的关系很大。再来,‘观无量寿经’又跟著传译进来(约当西元四百二十年间)。‘观无量寿经’讲的是什么呢?讲孝道的问题。其缘由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印度有个不孝的国王阿阇世,他为了想早日荣登国王宝座,欲置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于死地,因此把他关在监狱,不给吃,不给喝。阿阇世的母后韦提希夫人为了拯救自己的丈夫,偷偷做面食夹在衣服里层,又将衣服用水浸湿了,带去看老王,把面食剥出来给老王吃,把衣服拧出水来给老王喝。可是,这件事终于给这个棍蛋儿子晓得了,也将她同样关进牢狱。

像这样冥顽不灵的忤逆之子,碰上了也没办法。母亲韦提希夫人想到她认识佛陀的弟子目连尊者,便跪下来祷告,希望目连尊者赶快来救她。结果佛以神通知道了这事,慈悲地赶来帮助,感化了这个不孝的儿子,同时为他们讲‘观无量寿’阿弥陀佛的修持法门。这是‘观无量寿经’形成的来龙去脉,其基础就建立在孝道上面。至于净土宗的另一部经典‘阿弥陀经’,则比较迟一点才翻译进来。

‘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时,中国正处于三国以后,魏晋南北朝战火连绵,文化混乱的动荡时期。可是当时社会上每个家庭的子弟都很遵守孝道,此时正是中国门第观念最严重的时候。嫁个女儿或讨个媳妇,非常重视门当户对。在社会上,一个家庭里孩子的教育好不好,孝顺不孝顺,广为众人所注目。譬如大家会说,某某家里的孩子很有教养啦,他们家的公子、千金都很知书达礼,是世代书香啦,这些观念和宗法社会的孝道思想,非常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义在大孝的盂兰盆经

同时,在西晋初期(约西元二百六十五年),中国佛教到了七月半一定要诵念的‘盂兰盆经’,也经由竺法护的手中译成中文,流传开来。盂兰盆的‘盂兰’两字,原义叫解倒悬,即是解救倒悬的痛苦。这部经同孝道的牵连,那更大更深了。

我的家乡就在台湾海峡对面,小时候,记得每年的农历七月半有个很热闹的节目,叫做‘放河灯’。在夜里,河上驶著做法事的船只,和尚念经,一路叮叮当当,木鱼、铃铛法器等敲得很动听,唱诵的声音也很优美,然后一个莲花一个灯,从船上接连放到河面上,放荡开来,挤得整条河都是闪闪发光的莲花灯,很美丽,也很令人伤感。据说这是为了超度河里淹水死的冤魂,解除他们的痛苦。也算是属于盂兰盆会的一种。一般民间讹传,七月里鬼门关开了,阎罗王一年一度给鬼放假,让他们出来玩玩,到了农历七月三十晚上(地藏菩萨生日)又要回去。这个恩典,据说就从目连救母的盂兰盆开始,又说是地藏王菩萨大发慈悲,出面给阎王讲情。所以每到了七月三十晚上,我们这些孩子便拿著香把,一支支插在地上,然后老祖母叫我们跪下来拜,拜地藏王菩萨,因为菩萨做了保证人,现在他要把放出来的鬼魂收回去,只要有一个鬼留了下来,地藏王菩萨便没面子啦,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构成了这么一套民俗信仰的故事,很严重,其中大有文章呢!

这类的故事,和中国孝道的发展结下了不解缘。因此,有人问我,放焰口啊、烧纸钱啊,这些做法,鬼神收不收得到?会不会得益?我说,只要你确是一番真诚,为了给先人尽一点孝思,舍得这样花费,只要心安理得,还管他收不收得到干嘛?我有个美国朋友过世,我说也要烧一些给他,有同学听了一副很惊讶的样子。我说你不要怀疑,相信我的话去办,这个经办的同学听了,他知道这是外国人,给他做了一套西装,也买一辆汽车,又造一栋洋房,冰箱电话等等一样也不缺,然后找个地方一把火烧了,彼此相顾一笑。你别问有用没用,但问自心诚不诚?舍不舍得?再者,你真能把佛教教理研究透澈,自己有实际的修证,自然能看清这种事的真相,虚还是实。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我们中国文化,尤其信佛的人应该晓得,佛教的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面。如果信佛却不了解这个道理,那么你说信佛,根本是迷信。三世是指前世、今世、来世。前世的前世还有数不完的前世,来世的来世还有连绵不尽的来世。六道轮回包括天道、修罗道、人道(上三道),以及畜牲道、饿鬼道与地狱道(下三道),每一个生命就依他自身所作为,感得各式各样的因果报应,生生世世不停地在宇宙间轮回转世,这是佛教根本的道理所在。

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类警句,我们小时候都念过的,这便是因果观念。佛说:‘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但是这因果观念,全是由佛教传来的吗?不是!中国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因果观念的明显表示。由这种因果观念的推演,发展出中国几千年来一贯的教育目标,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时代不同,现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目标几乎已丧失殆尽,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传授,迟早要出问题的。

不管你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葱卖蒜作小生意,开银行,办贸易公司,做大买卖,那都是职业不同,无论你作什么,人都要学做人。我常常跟一些从政的朋友讲,不要说做官难,把人做好了,做官自然容易。上台做官要做人,下台一鞠躬也要做人。做人别做绝了,做绝了不会有好下场。中国人的教育,一向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观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许多理念,尤其菩萨道的提倡,无不是从此种因果观念和孝道思想立论,扩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于淋漓尽致的地步。

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好,如果你使坏,喜欢做缺德事,就算现在聪明能干、富贵荣华,将来后代子孙必然要糟。这是真的哦!我这辈子几十年来,因果报应的事情看多了,很多都是现世报。错事干下去,没几年光景便自食恶果,惨兮兮的,只是平常不好意思说明罢了。所以我们小时候受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有句话:‘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方寸地指的是良心,就是说为人必须心地善良,后代方能得福。

佛教讲因果涵盖三生,每一个人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由此形成一条无穷尽的横线,和刚才所提祖先、父母、我、后代儿孙的竖线,又交叉成一十字架。其实,依据因果轮回,角色变易的道理来看,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同自己的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二条因果线往往是彼此重叠,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中国民间长久以来,充满了三生因果,七世夫妻,乃至世世互为兄弟,互为夫妻的传奇故事,所在都有。所谓一切皆由因果、因缘而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随人自取。‘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怨不得人。

目连尊者救母难

由于阐扬孝道的几部佛经:‘父母恩难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及‘盂兰盆经’等被介绍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自然而然接受了佛教。至于我们佛学上讲的净土宗、禅宗、华严宗、三论宗等等,在书本上空啊有啊的,那都是一些读书人,以及法师们专门研究佛教哲学,逐渐发展出来的。民间一般老百姓才不管你这么一大堆名词,他们只要报父母恩,念菩萨名号,阿弥陀佛、地藏菩萨、观世音啊!双手直挥直拜,你要快快救我妈妈,快快保佑我爸爸啊!这种真诚,这种孝心,你反对个什么呢?!

‘盂兰盆经’讲的是佛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以神通看到自己的母亲堕落地狱,受极大苦,他很难过,亲自下到地狱要救母亲,但由于业力的关系,地狱门无法打破,只好回转来求佛帮忙。佛说你有孝心,很好;但是真做了坏事犯了罪的人,就是儿子当了皇帝,或是神通第一,也没有用。罪就是罪,善恶之间,和地位、金钱、权势毫无关系。善恶自有果报,不是随便可以了结。因此彿只好教目连尊者举行盂兰盆会,广修一切供养,借重其他出家人(精进用功办道的修行人),由他们多人的福德功勋,深重的业力方由忏悔而得解脱。

这里我们要注意,佛要我们不只求解脱我们这一世父母的痛苦,更要发广大愿,发长远心,连自己七世父母的冤孽,都要超度。佛的这种精神,合于中国‘孝经’所说的‘大孝于天下’。天下人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你不能只孝这一辈子的父母,你前生的父母,再前生,乃至七生、千万生的父母,都一样要追荐。由此而达众生平等,慈云普护一切。

目连尊者是得了道的圣者,但并不保证自己的母亲不下地狱,各自造业,各自感报。并且好的儿女,并不一定有好的父母,好的儿女有时还是坏父母生的。这之间的因果道理,非常复杂。有一些温柔敦厚的夫妻,偏偏生个胡作乱来的坏儿子。这在生理学上,目前还无法理解,不过我已有了答案,这叫做‘遗传反动’,不会错。老老实实的父母,生个儿子特别调皮。当然也有还是生老实的。老实人再生老实儿子,一代一代传下来,那要变笨了的,是不是?真有修证的人,才看得清楚这些千差万别、复杂难测的因果变化。

佛为了目连,开了盂兰盆会幽明两利的方便法门。在印度,每年夏季雨繁虫多,佛才规定弟子们结夏安居,集中在一起,专心修道。等到七月半,天气渐渐放晴,气候较为凉爽,方得解夏,可以到外面活动。就在这一天举行盂兰盆会、供佛斋僧,超冥济幽,乃是中国佛教依据佛典记载所形成的传统仪式,一般佛教徒都很重视这一天的法会活动。

梁武帝倡建盂兰盆法会

可是,后来的外道,却伪造了一本莫名其妙的‘血盆经’,说什么女人生孩子,因为流了一大堆血,血是脏的,死后会下地狱,泡在污秽的血池里受苦。会有这种事吗?这根本是毫无根据的说法。然而那些自称信佛学道的同善社、一贯道信徒,却不明就里地胡乱相信,糟糕透了。

父母亲的血是最干净、最宝贵的,密宗还把人身的血作为供佛的净品。依佛教规矩,我们的生日叫‘母难日’,不宜大事铺张宴客。母亲生我的那一天,正是母亲受苦受难的那一天,为何还兴高彩烈地做生日呢?母亲受苦受难,你还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宰割别人的生命来供自己享受作乐,这合情理吗?应该为父母祈祷求福才是。‘血盆经’绝对是假的,千万别信。如果真的生孩子流血有罪,生孩子那么大的辛劳和功劳,竟然还要下血盆地狱,这真岂有此理!若有这样的一个地狱,那我们首先要打破消灭的便是它。

‘盂兰盆经’刚传进来的时候,还未很普遍,要等到南朝梁武帝以帝王之尊,于梁武大同四年,提倡启建盂兰盆法会,这才广为民间所遵行,成了一种风气,而七月半也被当成了鬼节。鬼门关于七月间开门,放鬼到人间游玩这事,暂且不去讨论。但是你问我信不信传统佛教七月半的做法呢?绝对信,因为我了解其中的理由。我常常劝同学们,真学佛,必须先明理,明白了道理以后,不可再怀疑,能够恭恭敬敬的孝顺天下父母,总没错吧!

梁武帝不但提倡‘盂兰盆经’,他还因为皇后郗氏死后,变成大蟒蛇来托梦,说她在世时嫉妒宫女,凡与皇帝亲近者,多加杀害,现在自己死后,受报为大蟒蛇,不得解脱,希望梁武帝念在过去情份,想法子救她,帮她在佛前求忏悔做功德,因此梁武帝将当时佛经中所有找得到的忏悔经文收集起来,自己又做了一篇祭文,替皇后修法忏悔,这便是后世广为流传的‘梁皇忏’(约西元五○三年间)。

由此看来,梁武帝这个人对夫妻情份还不错,只是没有尽到皇帝所应做的责任,如果他安心出家当和尚,应该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可惜却走错了路。虽然又吃素、又过午不食,夫妻感情也很好,却无法除去想篡夺人家天下,自己当皇帝的野心,后来把佛事与国事纠缠不清,终至失国,令人惋惜不已。

放焰口与拜水忏

历史文化的发展到了唐朝,密宗传来中国,由不空三藏编集‘瑜伽焰口’(约西元七五○年间),于是佛教又有‘放焰口’的法事。‘放焰口’是为了超度孤魂野鬼,其来源是因为佛弟子阿难,有一次看到一个青面獠牙的恶鬼出现在他面前,吓了他一跳,赶快找佛询问所见何物?佛说这是鬼王,叫‘面然大士’,也是菩萨,他带领一些无法饮食的饿鬼,希望你能帮忙超度他们。阿难说:我没有道,怎么度化?于是佛便传了一些咒语给他,教他如何依法而行,解救那些饿鬼众生的痛苦。这便是瑜伽焰口的由来。当然后来加上了密宗一些其他咒语,和各种亡魂的忏文。其中有些凄艳美丽的文字,是经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等的修改。超度的文句,各行各业都有,什么孤魂野鬼啦、红粉佳人啦、文臣武将啦,乃至离家在外做生意客死他乡的,吊死的、溺死的、烧死的,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我小时候寒暑假时,在僧寺读书,翻开焰口的文字,一看便入了迷。那文字太美了,尤其什么‘昔日风流都不见,绿杨芳草髑髅寒’,这类的词句,差点让自己给迷住了。焰口一来中国,配合前述几部经忏,使佛教在当时的社会流布得更广更深。那时教育并不普及,净土、华严、唯识等宗派的佛理哲学研究,只是少数上层的知识份子热衷而已。真正推动民间佛教发展的,倒是这些同孝道思想关系密切的经文和忏文,并且在民间同时流行的道教也受此很大的影响。

后来,到了唐朝末年(约西元八六○年间),又产生一部新的法本——水忏。这是一个和尚——知玄,生了个‘人面疮’,怎么医部无法痊愈,最后碰到一个得道的罗汉,引清水给他一洗,水到病除。乃依此因缘,写下这篇乞法水消衍尤的忏文,受到民间广大的欢迎。

如此,这些焰口、水忏、梁皇忏等等的忏悔行法,形成了中国佛教别具风格的水陆道场等法会。法会期间,白天诵经拜忏,晚上蒙山施食、放焰口,闹闹热热得不得了。这样一场戏唱下来,起码三天,当大和尚的都累死了,不但要唱得好,喉咙也要耐用,手还要不停的比划结印,坐在那个法座上,一下就是三、四个钟头,也是一种不简单的定力呢!

经忏彰显了孝道思想

就这样,刚才所讲的那几部经忏,让佛教在中国各阶层社会稳稳当当生了根。这些经忏,一部一部和孝道相互彰显,彼此发明。尤其盂兰盆会,不只为了超荐此生父母,而是推及七世父母,甚至远至千生万生都在超荐之列。但是大家要注意,佛说是靠得道的人来超度,所以替人家做这个法会时,没有道也要有道。法会期间,必须集中精神,一心不乱才行,一心不乱方合于道。佛家常说:‘一子成道,九族超升’,这是指得道而言,不得道你说出家学佛便成,没这回事。因此出家学佛,一定要精进努力,以悟道为目标。不然恍恍惚惚,得过且过,那要糟的。至于如何方能悟道证道,这便有待多多研究‘心经’‘金刚经’等经典了。

举行盂兰盆法会,依法修持‘盂兰盆经’,这超荐功德如何呢?我告诉大家,绝对有用。我学佛几十年,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希望沦落饿鬼道受苦的众生,早日脱离苦海。我们老一辈子,从小就是在刀枪战火中讨生活,几乎没有一日是安宁的日子。当年我离开家乡,一幌几十年,没办法和亲人联络,父母生死不知。

一、二十年也没消息,所以曾有两句诗说:‘历劫几能全骨肉,对人不敢论亡存。’内心很伤感。别人问超你的父母现在怎样?实在不敢答覆,根本不愿去提,怕讲了会悲伤、会难过。

我母亲信佛,但并不大懂得什么佛理。我在童年的时代,有次问她:妈妈,菩萨的眼睛为什么半开半闭?他为什么不张开眼睛?这个问题不好解释。可是我的妈妈却不假思索地回答,世界上的人太坏了,菩萨只好半闭著眼,不看为妙,如果张开眼睛一看,这么乱糟糟的一个世界,那真要气死了。我一听,哦,原来是这样子啊!也蛮有意思的。

这类往事,一眨眼,已经是几十年前当小孩的记忆了。现在只有早晚给父母念经,事情再忙还是要念,经常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七卷、五卷,一定少不了的。如果不念,觉都睡不著,不施食我也睡不著。有时实在累极了,要休息,请旁边的同学代劳。结果一觉醒来,恐怕别人饭菜做得不好,鬼朋友们不吃,担心亏待了他们,又自己重新来过。

行菩萨道济度一切众生

并且,每一个朋友走了,中元节我照样四十九天,观想他们来接受施食。反正我天天大请客,多一个人,多加一副碗筷,不会有问题。不过我不刻意对别人提倡此事,但是这里的同学,我则严格要求他们做。什么大慈大悲?!花几粒米,用一点水,利用几分钟布施给鬼神吃喝,你都偷懒,舍不得,要真替人煮菜做饭,侍候人家,那就更不可能了,像这样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修个什么道?

我这么讲,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换句话说,鬼神之道,确有其事。总之,这种包含著可贵道德观念的轮回思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要信而不迷,同于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敬而远之’。远之不是要你不理不睬,而是保持一个恭敬的距离,那就对了。鬼神绝不害你,鬼神若害你,那你要自己检点,看看自己的思想行为有无缺失,是否做了亏心事?世上的鬼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啊!人是活鬼,鬼是死人,这道理须得好好的弄清楚。

佛教的经典,没有不教人规规矩矩做人的,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更要孝敬天下人的父母,视一切众生如己出,如自己的兄弟姊妹。宋儒反对佛教,说佛教是‘无父无君’的,这误解太大了。真正的佛法——‘至孝’。出了家,为了解救自己和别人的痛苦,应该赶紧用功,修道成道,使亲生的父母眷属得到好处,并且利及七世的父母亲友,更扩而大之,行菩萨道,救济法界一切众生。这才是伟大孝道的充份发挥,又有什么好争论怀疑的呢?!

《南师讲座》

下一篇:观心--万缘放下

网站首页

第二篇:佛教的孝道思想

佛教的孝道思想

民间信仰的儱侗佛教

今天,我们这里的出家同学们,还有从智法师和书院秘书长章克范居士,促请我为大家作一次讲演,并且给我出了个题目——‘佛教的孝道思想’。由于这个题目,引起了我对中国孝道与家庭、社会的一些意见,很乐意提出来向诸位报告。

我们中国的文化与社会,也同其他国家、民族一样,存在著许多复杂的矛盾与问题。大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但据我个人从小时候所了解,近百年来的状况,以佛教为例,其中充满了新旧文化冲突和东西文化相互激荡所产生的怪现象。中国家庭几乎十之八九都信仰佛教,但是却不知道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把上帝、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如来佛等等,一股邋遢凑在一起礼拜,不以为怪。一般人就是信仰这么一个儱侗的佛教,现在大致上差不多还是一样。

我们年青的时候,因为家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跟著信佛,但是在公共场合又怕被别人知道,给人笑话。上寺庙去游览,如有同学在一起,彼此虽想烧香或者磕头,却又不好意思,只好装成一副我不迷信的样子,悠哉游哉,等到同学走开时,赶紧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偷偷磕两个头,爬起身来,转头就跑。

那时候,同学们上洋教堂,却得意洋洋,神气得很,往往满口英文,又时常跳舞,结交异性朋友,最时髦不过了。如果说谁家的孩子跑庙子,拜菩萨,那这个孩子准没出息,要给人家看不起。因此,当时我很反感,为什么外来的洋教就好一点,我们黄面孔的菩萨就差一点?!然而,社会的情况一直如此,你有什么办法?

一般妇女,平常到寺庙烧香拜拜,就有人说这个女的完了,不可救药;甚之,丈夫也起来反对,家里不得不出问题,往往弄得乌烟瘴气。反过来,如果丈夫喜欢跑庙子,做太太的就会变得神经兮兮,害怕自己的丈夫出家当和尚。我个人就碰到过许多类似的事情。过去几十年,有些朋友跟我来往,往往给我打个学佛的招牌。有次在路上,一位太太看到我,那双眼睛凶巴巴的横瞪过来,很生气的样子,我看了觉得好笑,后来她的先生来找我,我说你太太怎么这样看人呢?!他连忙支支吾吾地说,女人家嘛,老师你不要多心。我说我那里会多心,只是你不要在家吃素好不好?弄得怪里怪气,惹人讨厌。他说,现在吃素吃不成了,我太太常常在饭菜下面,故意埋著鱼肉,吃饭吃了一半,便翻了出来,没办法。

为什么与僧道无缘

诸如此类的现象普遍得很,那怕现在这个时代,那么多的大专学生热衷学佛,也不见得就是佛教兴盛发达的好现象。我在这里讲个老实话,譬如大学里许多性质不同的社团,像音乐、舞蹈社团,演讲或者政治性的社团,乃至基督教的查经班、唱诗班等等,那些参加的同学们,大致都很开朗活泼。但是,一碰到佛学社的这些年青人,你一看,真要命,不是楞头楞脑,便是紧张得神经兮兮的。一见到你,马上畏畏缩缩、忸忸怩怩地合掌,老师您好,阿弥陀佛,婆婆妈妈的,非常放不开,年青人应有的活泼朝气,不知到那里去了,很令人担心。

那么!你说这个佛教就此衰落下去了吗?似乎又不然,因为目前学佛的这一批人,事实上还真不少,佛教当前的境遇就是这么地尴尬,这么地奇怪。

佛教中的若干怪现象,并不是到了现在才形成。我们小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当然这牵涉到许多历史文化和人性的问题。此如,刚才所说,我家里信佛,我的祖母、父亲、母亲都信。同时家中自明、清以来,一直有问家庙(僧寺),族中每一代总有一个人出家到这个 1 庙子当和尚,一切生活所需都由我们这一家族供养,过去还出过三个得道的圣僧。我父亲除了供养这间家庙,其他时常有别的尼姑、道士来化缘,也都高高兴兴地和他们布施结缘。可是奇怪得很,我们家的门口,却又贴了一张——‘僧道无缘’的信条。你说有趣不有趣?

其实,这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一种特殊现象。平常读书人讲的是孔夫子、孟夫子的伦常之道,反对佛教、道教出世间法的做法,因此便有人在自家门口贴一张‘僧道无缘’的纸条,表明是儒者的立场,和尚道士到了门口一看,自然晓得这一家免谈,自动走开。以前在大陆上有句土话:‘和尚进门,不要钱,就要人。’,要钱是化缘,要人是把你家孩子带去出家,这个划不来,一般家庭都怕。可是我家的情况很特别,虽然门口也有这么一张,和尚、尼姑、道士照旧来化缘,这很有意思,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户人家肯布施,不会拒绝。事实上,中国所谓儒家的知识份子,尽管表面不赞成佛教道教,但是骨子里往往免不了对于这二家形而上学的向往。

韩愈与狄仁杰的忠告

‘僧道无缘’的说法究竟从何时开始呢?从唐朝起就有这个迹象,到了宋代更为明显。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为了反对唐宪宗迎取佛骨供奉,闹出了一场**,可以做为代表性的例子。什么叫佛骨?即是平常所谓的舍利子。那时自唐太宗及武则天以后,唐朝的皇帝,大多数都信彿、信道,很重视佛陀舍利子的供养。唐朝皇帝虽奉道教为国教,那是因为道教的教主太上老君同他们一样姓李,不得不捧为国教。一代美人杨贵妃信的是道教,曾经正式受过道家的传戒仪式——受箓,因此唐明皇也跟著去接受道教的戒仪而受箓。至于武则天,那更是既信佛,又信道,像平常我们念‘金刚经’,经文开头四句偈子‘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正是这位高高在上的女皇帝做的开经偈。

并且,中国的许多大寺庙,也都是她那时候以政府的力量修盖的。譬如中国内地许多石窟那些大佛像的艺术杰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武则天喜欢修大庙、造大佛,一而再,再而三,结果将国库的金银财宝都快花光了,宰相狄仁杰、御史张廷圭、李峤等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奏谏,劝告她说,皇上,你要造佛寺佛像那很好,这是大功德,但国家财政,不能再这样耗费了,虽然你是皇帝,一下命令,要修就修,但是也要给老百姓们有机会作功德啊,他们能出一块钱也是植福修德,以后你要修庙子,造佛像,何妨让民众大家捐钱来共襄盛举呢!武则天一听有道理,才稍有改变,如此就给国库节省了不少开销。

我们看看中国那些大佛的建造工程,都很惊人的。当年在四川,看到嘉定的大佛,佛头高高在山顶上,佛顶可摆上十六个人吃饭用的大圆桌,绰绰有余,而佛足则伸到长江水面,人从下面抬头往上看,帽子都要掉下来。像这样的工程花费,非常可观。就在这些种种佛教的形式问题上,韩愈开始反对佛教。当然,他有他的道理,你皇帝信佛就信佛,但不必为了迎接一颗佛的舍利子到宫中供养,便让全国劳师动众,浪费大笔金钱,这样只怕国家会弄穷了的。

另外一个反佛的理由,是反对出家的人‘无父无君’。中国儒家文化反对信仰佛教,这四个字便是最大的理由,最大的罪状。到了宋朝叫得最为激烈。他们认为一个人出家修道,连父母都不顾了,这是‘无父’,还算是人吗?甚至‘无君’,连国家也不要了,那更是要不得。古代男子一出家便免服兵役,什么都不管了,出家前犯了罪,出家后规规矩矩修行便不再深究。并且早期的僧团不从事耕种生产,生活所需皆靠化缘而来。至一切,在我们历代的文化人眼中,认为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但是,除了上述两个理由外,其他佛教所提出的哲学道理、修行法门,许多读书人都反对的很外行,而且就各方面来看佛学,都显得精湛圆明,博大深入。可是儒家知识份子,一直把出家修道这回事,纳入是‘无父无君’的大不韪,当作是不忠不孝。那么,佛教在伦理 2 上,到底是孝道是不孝呢?

孝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现在我告诉诸位,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就是孝道。所以古代臣子对皇帝上有关文化、或社会风气的奏章,如果这个皇帝很倔强,有不是的地方,不肯纳谏,便往往祭出一句很严重的话,‘圣朝以孝治天下’,用来给皇帝当高帽子戴,使他无法胡闹,乖乖做个好皇帝。

的确,中国文化最宝贵之处在于提倡孝道。对于那些西洋来的外国朋友,我常说,你们西洋以基督教为主的文化,是‘丁字架文化’,我们东方文化才是道道地地合于十字架的形式。什么道理呢?西方文化偏重父母爱子女,而忽略了子女长大后对父母的孝养,只要儿女一成家,男跟女,女跟男,夫妻一对,其他兄弟姊妹都不大管,代代如此,这不是后代和上一代接不上去,缺了‘十’字上面那个部份,成了‘丁’字了吗?

而我们中国,上自自己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一直通到久远前的老祖宗,乃至佛菩萨、上帝等等都包括在内;下则由自己传至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千代万代,生生不息延续下去。并且横的关连,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同样需要仁爱,形成一个完整的宗族社会,纵横交错,恰是‘十’字形的文化。

但是,现在的中国社会,也差不多削成了丁字架的形象。现在的孝道文化可怜啊!我有许多好朋友,大部份上了年纪,七老八十的,虽然地位钱财不缺,儿女三五个的不在少数,也都受了高等教育,拿到博士、硕士等学位,却一个个飞到国外,再也不回来了,独留两老口子躺在医院不能动,老太婆和老公公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抱怨一阵,生了那么多儿女,读了都么多书,又有什么用?然后,双双对坐,‘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日子一天一天这样过去,唯一的好朋友,便是‘电视机’来陪伴。你说这有多可怜,多悲哀!

儿子是国家的 女儿是人家的

并且,现在一个儿子讨了老婆,等于嫁出去了一样,往往跟岳父母好得很,而疏远了自己亲生的父母。再者,就算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媳妇也不见得能孝敬公婆。我曾经对一个朋友说,你很好,又有儿子又有女儿。他说我有什么好?儿子是国家的,女儿是人家的,我有什么?!这又是一种情况,讲的都是真话。反正这一代的孝道出了问题,文化也出了问题。

我们的孝道文化有几千年历史,同其他民族文化不同。这孝道文化从那里来?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宗族社会来,古代维系这大家庭社会的中心力量就是孝道。孔子的学生曾子还因此著了一部重要的书籍,叫做‘孝经’,作为孝道的典范。这本书现在大家很少看,像我们老一辈的,在小时候便已经读得很熟了。记得民国三十六年我回到家里,父亲听说我研究佛学,研究得还不错,要我讲一点佛经给乡人听,他也要参加,我说千万不要,因为我们家孩子,长到几十岁,从外面回家,看到父母亲都会赶紧跪下来磕头。父母亲坐在旁边时,孩子不敢随便坐。我父亲讲话很威严,我听他讲话有时还会畏惧,畏惧并不是害怕,而是一种很自然诚恳的恭敬而已。

平常家里的客人不少,因为我那时有点小名声,常常有人来找我谈话。每当我父亲走过来,我一定马上站起来听父颊吩咐。他老人家看了便说,你长大了,以后不必这样守礼,马虎一点可以,可是我一直不敢。这是因为自小受了老式文化教育很深影响的关系。我父亲要我讲佛经,他也要听,我说您不能来,您来了我就讲不出来。最后不得已,我对父亲说,您真要来,那我讲孝经好了,父亲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讲这玩意儿?我说现在的青年不得了,家乡的子弟们先要懂一点孝经,不然学个什么佛?!我父亲想想,也认为有道理,因此我在 3 家乡曾经讲过一次孝经。孝经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基础,现代人千万不要忽视了它。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孝子呢?真正的大孝子,不只孝顺自己的父母,还要能孝顺天下人的父母。所以我常常跟一般老年同学和青年同学说,你不要把自己的儿女看得那么重,天下人的儿女都是你的儿女,天下人的父母都是你的父母,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的心量放大呢?如果将心量放大了,以天下人的父母为自己父母,以天下人的儿女为自己儿女,那该多好!

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本来我自己的儿女很反对我这种看法和态度。他们说,爸爸你是看一切众生如自己的儿女?看自己的儿女如一切众生?我说对啊。我一个儿子就曾坦白地跟我讲,他起先很不喜欢这样,反感得很,但是不好明白表示,后来他在社会上经历多了,有更深一层的生活体验,倒反过来赞成我的观念。他说这样很对,又何必一定要只爱自己的儿女呢!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这正是孝经的根本道理。真正令人钦佩的孝子,其行止如何?‘大孝于天下’。这种精神同佛家要救度一切众生的菩萨行愿,正好不谋而合。并且孝与忠也是同样一回事,国家危难时,顾不了自己父母,勇敢地做个忠臣而为国牺牲,一点都不后悔,这也是孝,孝自己的国家,孝自己的民族。孝经的意义太广大了!

由于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始终讲究孝道,因此中国历代皇帝最敬畏的也是自己的父母—‘太上皇’和‘皇太后’。皇帝到前殿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都要向他下跪,威风凛凛。可是一旦皇太后出来,皇帝只好恭恭敬敬侧身肃立,不敢随便坐著,等到皇帝到后宫见太上皇或皇太后,给妈妈请安,那就得跪下来,妈妈要骂照样骂,要打照样打,根本不敢有什么反抗。我们看宋、明、清代的历史,那几个皇帝的太后更是厉害,皇帝怕得很,如果出言顶撞把局面弄僵了,老太太一生气,扳起脸孔,怎么样?!好,你是皇帝,大家听你的,我也听你的。皇帝一看情势不对,赶紧跪下来说,皇太后不要生气,您老人家要怎样,就照著办好了。这是孝道的一种表现,我们并不提倡不合情理的盲目顺从,但是现代尊敬父母的孝道精神,的确逐渐地衰微了。

这个孝道思想表现在中国的政治上、文化上,什么时候最为特出呢?——大约在一千六、七百年前,汉末三国时期这个阶段。东汉以后,中国的儒道文化非常兴盛,当时只要你做人真正合于孝的标准,便有机会出来做官。满清时代功名中的举人,另有一个旧名称,也叫‘孝廉’。孝廉这个制度,在汉朝是由地方上推举品德高尚、孝敬父母的士子出来任职,再由皇帝封给官位,一步一步升迁的。

由于两汉藉仕途来提倡孝道思想,因此到了三国以及两晋以后,直到清末,孝道精神更重视得不得了。一个家族出了个不孝子,那便由这一家族辈份最长的族长出面,开祠堂门,严加惩治,毫不留情。就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佛教传进了中国。若是照一般儒家知识份子所言,佛教是‘无父无君’,不要父母,不要国家,那么佛教又怎能顺利地传入中国大片土地,甚至最后成为民间根深蒂固、最普遍的宗教信仰呢?!

孝顺父母的佛陀

释迦牟尼佛是绝对孝顺父母的。佛经上记载,佛要出家,父亲不准,要他讨了太太才可出家,他只好顺从。娶一个不行,要娶两个,他也照办。后来还要为他家生个儿子传宗接代,也同样没有违背父王的旨意。到最后,一切要求做到了,他父亲再也没有话说了,佛这才在夜里离宫出走,到各处参访明师,探求人生真谛。后来,佛的父亲过世,佛亲自回来举丧,一定要亲自为自己的父亲放入棺木中入殓,然后和他的儿子罗侯罗、堂弟阿难、难陀四人,4 将父亲的棺木抬上他自己经常讲经说法的地方‘灵山’安葬。像这样合情合理的做法,你说释迦牟尼佛孝还是不孝呢?

这些事实,很多研究佛学的人都不大留意,常常忽略过去。释迦牟尼佛的一生言行,无一不是孝的表现和扩大。佛一出生母亲就过世了,由姨妈一手带大,后来姨妈想出家,佛不答应,因为顾虑到女性出家,宗教团体内容易发生问题,恐怕影响佛法在世间的传布,但是由于阿难一再向佛请求,说姨妈自小养育您,您就许她出家修道嘛,最后不得已,佛才答应了这件事。佛在得了道后,也曾为了报答母亲怀胎十月之恩,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那时佛母摩耶夫人已因生佛功德,成为忉利天主,但是佛还是特别为她宣讲了令人感动的‘地藏经’。我们学佛的人对‘地藏经’都很熟悉,也时常诵念,看看它的内容,这不是多么可贵的孝道思想的流露吗?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传布,迅速而普遍地为中国民间社会所接受,正是因为它是一们重视孝道的宗教。中国佛教第一本讲孝道的经典‘父母恩难报经’是在后汉时期(约西元一八九年间)安世高翻译进来的。假使没有这部经的翻译,中国知识份子是会起来抗拒的。他们一看‘父母恩难报经’,哦,原来佛教文化也是讲究孝道的,和中国固有文化精神同路,二者便自然合流了。

度化阿阇世王的故事

然后,过了几十年,在曹魏时候,‘无量寿经’又由康僧铠翻译进来。‘无量寿经’谈的是观想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后代净土宗兴起,无疑是受了它的影响。净土宗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种修持方法,与孝道的关系很大。再来,‘观无量寿经’又跟著传译进来(约当西元四百二十年间)。‘观无量寿经’讲的是什么呢?讲孝道的问题。其缘由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印度有个不孝的国王阿阇世,他为了想早日荣登国王宝座,欲置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于死地,因此把他关在监狱,不给吃,不给喝。阿阇世的母后韦提希夫人为了拯救自己的丈夫,偷偷做面食夹在衣服里层,又将衣服用水浸湿了,带去看老王,把面食剥出来给老王吃,把衣服拧出水来给老王喝。可是,这件事终于给这个混蛋儿子晓得了,也将她同样关进牢狱。

像这样冥顽不灵的忤逆之子,碰上了也没办法。母亲韦提希夫人想到她认识佛陀的弟子目连尊者,便跪下来祷告,希望目连尊者赶快来救她。结果佛以神通知道了这事,慈悲地赶来帮助,感化了这个不孝的儿子,同时为他们讲‘观无量寿’阿弥陀佛的修持法门。这是‘观无量寿经’形成的来龙去脉,其基础就建立在孝道上面。至于净土宗的另一部经典‘阿弥陀经’,则比较迟一点才翻译进来。

‘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时,中国正处于三国以后,魏晋南北朝战火连绵,文化混乱的动荡时期。可是当时社会上每个家庭的子弟都很遵守孝道,此时正是中国门第观念最严重的时候。嫁个女儿或讨个媳妇,非常重视门当户对。在社会上,一个家庭里孩子的教育好不好,孝顺不孝顺,广为众人所注目。譬如大家会说,某某家里的孩子很有教养啦,他们家的公子、千金都很知书达礼,是世代书香啦,这些观念和宗法社会的孝道思想,非常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义在大孝的盂兰盆经

同时,在西晋初期(约西元二百六十五年),中国佛教到了七月半一定要诵念的‘盂兰盆经’,也经由竺法护的手中译成中文,流传开来。盂兰盆的‘盂兰’两字,原义叫解倒悬,即是解救倒悬的痛苦。这部经同孝道的牵连,那更大更深了。

我的家乡就在台湾海峡对面,小时候,记得每年的农历七月半有个很热闹的节目,叫做‘放河灯’。在夜里,河上驶著做法事的船只,和尚念经,一路叮叮当当,木鱼、铃铛法器等敲得很动听,唱诵的声音也很优美,然后一个莲花一个灯,从船上接连放到河面上,放荡开来,挤得整条河都是闪闪发光的莲花灯,很美丽,也很令人伤感。据说这是为了超度河里淹水死的冤魂,解除他们的痛苦。也算是属于盂兰盆会的一种。

一般民间讹传,七月里鬼门关开了,阎罗王一年一度给鬼放假,让他们出来玩玩,到了农历七月三十晚上(地藏菩萨生日)又要回去。这个恩典,据说就从目连救母的盂兰盆开始,又说是地藏王菩萨大发慈悲,出面给阎王讲情。所以每到了七月三十晚上,我们这些孩子便拿著香把,一支支插在地上,然后老祖母叫我们跪下来拜,拜地藏王菩萨,因为菩萨做了保证人,现在他要把放出来的鬼魂收回去,只要有一个鬼留了下来,地藏王菩萨便没面子啦,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构成了这么一套民俗信仰的故事,很严重,其中大有文章呢!

这类的故事,和中国孝道的发展结下了不解缘。因此,有人问我,放焰口啊、烧纸钱啊,这些做法,鬼神收不收得到?会不会得益?我说,只要你确是一番真诚,为了给先人尽一点孝思,舍得这样花费,只要心安理得,还管他收不收得到干嘛?我有个美国朋友过世,我说也要烧一些给他,有同学听了一副很惊讶的样子。我说你不要怀疑,相信我的话去办,这个经办的同学听了,他知道这是外国人,给他做了一套西装,也买一辆汽车,又造一栋洋房,冰箱电话等等一样也不缺,然后找个地方一把火烧了,彼此相顾一笑。你别问有用没用,但问自心诚不诚?舍不舍得?再者,你真能把佛教教理研究透澈,自己有实际的修证,自然能看清这种事的真相,虚还是实。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我们中国文化,尤其信佛的人应该晓得,佛教的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面。如果信佛却不了解这个道理,那么你说信佛,根本是迷信。三世是指前世、今世、来世。前世的前世还有数不完的前世,来世的来世还有连绵不尽的来世。六道轮回包括天道、修罗道、人道(上三道),以及畜牲道、饿鬼道与地狱道(下三道),每一个生命就依他自身所作为,感得各式各样的因果报应,生生世世不停地在宇宙间轮回转世,这是佛教根本的道理所在。

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类警句,我们小时候都念过的,这便是因果观念。佛说:‘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但是这因果观念,全是由佛教传来的吗?不是!中国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因果观念的明显表示。由这种因果观念的推演,发展出中国几千年来一贯的教育目标,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时代不同,现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目标几乎已丧失殆尽,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传授,迟早要出问题的。

不管你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葱卖蒜作小生意,开银行,办贸易公司,做大买卖,那都是职业不同,无论你作什么,人都要学做人。我常常跟一些从政的朋友讲,不要说做官难,把人做好了,做官自然容易。上台做官要做人,下台一鞠躬也要做人。做人别做绝了,做绝了不会有好下场。中国人的教育,一向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观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许多理念,尤其菩萨道的提倡,无不是从此种因果观念和孝道思想立论,扩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于淋漓尽致的地步。

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好,如果你使坏,喜欢做缺德事,就算现在聪明能干、富贵荣华,将来后代子孙必然要糟。这是真的哦!我这辈子几十年来,因果报应的事情看多了,很多都是现世报。错事干下去,没几年光景便自食恶果,惨兮兮的,只是平常不 6 好意思说明罢了。所以我们小时候受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有句话:‘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方寸地指的是良心,就是说为人必须心地善良,后代方能得福。

佛教讲因果涵盖三生,每一个人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由此形成一条无穷尽的横线,和刚才所提祖先、父母、我、后代儿孙的竖线,又交叉成一十字架。其实,依据因果轮回,角色变易的道理来看,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同自己的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二条因果线往往是彼此重叠,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中国民间长久以来,充满了三生因果,七世夫妻,乃至世世互为兄弟,互为夫妻的传奇故事,所在都有。所谓一切皆由因果、因缘而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随人自取。‘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怨不得人。

目连尊者救母难

由于阐扬孝道的几部佛经:‘父母恩难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及‘盂兰盆经’等被介绍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自然而然接受了佛教。至于我们佛学上讲的净土宗、禅宗、华严宗、三论宗等等,在书本上空啊有啊的,那都是一些读书人,以及法师们专门研究佛教哲学,逐渐发展出来的。民间一般老百姓才不管你这么一大堆名词,他们只要报父母恩,念菩萨名号,阿弥陀佛、地藏菩萨、观世音啊!双手直挥直拜,你要快快救我妈妈,快快保佑我爸爸啊!这种真诚,这种孝心,你反对个什么呢?!

‘盂兰盆经’讲的是佛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以神通看到自己的母亲堕落地狱,受极大苦,他很难过,亲自下到地狱要救母亲,但由于业力的关系,地狱门无法打破,只好回转来求佛帮忙。佛说你有孝心,很好;但是真做了坏事犯了罪的人,就是儿子当了皇帝,或是神通第一,也没有用。罪就是罪,善恶之间,和地位、金钱、权势毫无关系。善恶自有果报,不是随便可以了结。因此彿只好教目连尊者举行盂兰盆会,广修一切供养,借重其他出家人(精进用功办道的修行人),由他们多人的福德功勋,深重的业力方由忏悔而得解脱。

这里我们要注意,佛要我们不只求解脱我们这一世父母的痛苦,更要发广大愿,发长远心,连自己七世父母的冤孽,都要超度。佛的这种精神,合于中国‘孝经’所说的‘大孝于天下’。天下人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你不能只孝这一辈子的父母,你前生的父母,再前生,乃至七生、千万生的父母,都一样要追荐。由此而达众生平等,慈云普护一切。

目连尊者是得了道的圣者,但并不保证自己的母亲不下地狱,各自造业,各自感报。并且好的儿女,并不一定有好的父母,好的儿女有时还是坏父母生的。这之间的因果道理,非常复杂。有一些温柔敦厚的夫妻,偏偏生个胡作乱来的坏儿子。这在生理学上,目前还无法理解,不过我已有了答案,这叫做‘遗传反动’,不会错。老老实实的父母,生个儿子特别调皮。当然也有还是生老实的。老实人再生老实儿子,一代一代传下来,那要变笨了的,是不是?真有修证的人,才看得清楚这些千差万别、复杂难测的因果变化。

佛为了目连,开了盂兰盆会幽明两利的方便法门。在印度,每年夏季雨繁虫多,佛才规定弟子们结夏安居,集中在一起,专心修道。等到七月半,天气渐渐放晴,气候较为凉爽,方得解夏,可以到外面活动。就在这一天举行盂兰盆会、供佛斋僧,超冥济幽,乃是中国佛教依据佛典记载所形成的传统仪式,一般佛教徒都很重视这一天的法会活动。

梁武帝倡建盂兰盆法会

可是,后来的外道,却伪造了一本莫名其妙的‘血盆经’,说什么女人生孩子,因为流了一大堆血,血是脏的,死后会下地狱,泡在污秽的血池里受苦。会有这种事吗?这根本是毫无根据的说法。然而那些自称信佛学道的同善社、一贯道信徒,却不明就里地胡乱相信,糟糕透了。

父母亲的血是最干净、最宝贵的,密宗还把人身的血作为供佛的净品。依佛教规矩,我们的生日叫‘母难日’,不宜大事铺张宴客。母亲生我的那一天,正是母亲受苦受难的那一天,为何还兴高彩烈地做生日呢?母亲受苦受难,你还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宰割别人的生命来供自己享受作乐,这合情理吗?应该为父母祈祷求福才是。‘血盆经’绝对是假的,千万别信。如果真的生孩子流血有罪,生孩子那么大的辛劳和功劳,竟然还要下血盆地狱,这真岂有此理!若有这样的一个地狱,那我们首先要打破消灭的便是它。

‘盂兰盆经’刚传进来的时候,还未很普遍,要等到南朝梁武帝以帝王之尊,于梁武大同四年,提倡启建盂兰盆法会,这才广为民间所遵行,成了一种风气,而七月半也被当成了鬼节。鬼门关于七月间开门,放鬼到人间游玩这事,暂且不去讨论。但是你问我信不信传统佛教七月半的做法呢?绝对信,因为我了解其中的理由。我常常劝同学们,真学佛,必须先明理,明白了道理以后,不可再怀疑,能够恭恭敬敬的孝顺天下父母,总没错吧!

梁武帝不但提倡‘盂兰盆经’,他还因为皇后郗氏死后,变成大蟒蛇来托梦,说她在世时嫉妒宫女,凡与皇帝亲近者,多加杀害,现在自己死后,受报为大蟒蛇,不得解脱,希望梁武帝念在过去情份,想法子救她,帮她在佛前求忏悔做功德,因此梁武帝将当时佛经中所有找得到的忏悔经文收集起来,自己又做了一篇祭文,替皇后修法忏悔,这便是后世广为流传的‘梁皇忏’(约西元五○三年间)。

由此看来,梁武帝这个人对夫妻情份还不错,只是没有尽到皇帝所应做的责任,如果他安心出家当和尚,应该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可惜却走错了路。虽然又吃素、又过午不食,夫妻感情也很好,却无法除去想篡夺人家天下,自己当皇帝的野心,后来把佛事与国事纠缠不清,终至失国,令人惋惜不已。

放焰口与拜水忏

历史文化的发展到了唐朝,密宗传来中国,由不空三藏编集‘瑜伽焰口’(约西元七五○年间),于是佛教又有‘放焰口’的法事。‘放焰口’是为了超度孤魂野鬼,其来源是因为佛弟子阿难,有一次看到一个青面獠牙的恶鬼出现在他面前,吓了他一跳,赶快找佛询问所见何物?佛说这是鬼王,叫‘面然大士’,也是菩萨,他带领一些无法饮食的饿鬼,希望你能帮忙超度他们。阿难说:我没有道,怎么度化?于是佛便传了一些咒语给他,教他如何依法而行,解救那些饿鬼众生的痛苦。这便是瑜伽焰口的由来。当然后来加上了密宗一些其他咒语,和各种亡魂的忏文。其中有些凄艳美丽的文字,是经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等的修改。超度的文句,各行各业都有,什么孤魂野鬼啦、红粉佳人啦、文臣武将啦,乃至离家在外做生意客死他乡的,吊死的、溺死的、烧死的,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我小时候寒暑假时,在僧寺读书,翻开焰口的文字,一看便入了迷。那文字太美了,尤其什么‘昔日风流都不见,绿杨芳草髑髅寒’,这类的词句,差点让自己给迷住了。焰口一来中国,配合前述几部经忏,使佛教在当时的社会流布得更广更深。那时教育并不普及,净土、华严、唯识等宗派的佛理哲学研究,只是少数上层的知识份子热衷而已。真正推动民间佛教发展的,倒是这些同孝道思想关系密切的经文和忏文,并且在民间同时流行的道教也受此很大的影响。

后来,到了唐朝末年(约西元八六○年间),又产生一部新的法本——水忏。这是一个和尚——知玄,生了个‘人面疮’,怎么医部无法痊愈,最后碰到一个得道的罗汉,引清水给他一洗,水到病除。乃依此因缘,写下这篇乞法水消衍尤的忏文,受到民间广大的欢迎。

如此,这些焰口、水忏、梁皇忏等等的忏悔行法,形成了中国佛教别具风格的水陆道场等法会。法会期间,白天诵经拜忏,晚上蒙山施食、放焰口,闹闹热热得不得了。这样一场戏唱下来,起码三天,当大和尚的都累死了,不但要唱得好,喉咙也要耐用,手还要不停的 8 比划结印,坐在那个法座上,一下就是三、四个钟头,也是一种不简单的定力呢!

经忏彰显了孝道思想

就这样,刚才所讲的那几部经忏,让佛教在中国各阶层社会稳稳当当生了根。这些经忏,一部一部和孝道相互彰显,彼此发明。尤其盂兰盆会,不只为了超荐此生父母,而是推及七世父母,甚至远至千生万生都在超荐之列。但是大家要注意,佛说是靠得道的人来超度,所以替人家做这个法会时,没有道也要有道。法会期间,必须集中精神,一心不乱才行,一心不乱方合于道。佛家常说:‘一子成道,九族超升’,这是指得道而言,不得道你说出家学佛便成,没这回事。因此出家学佛,一定要精进努力,以悟道为目标。不然恍恍惚惚,得过且过,那要糟的。至于如何方能悟道证道,这便有待多多研究‘心经’‘金刚经’等经典了。

举行盂兰盆法会,依法修持‘盂兰盆经’,这超荐功德如何呢?我告诉大家,绝对有用。我学佛几十年,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希望沦落饿鬼道受苦的众生,早日脱离苦海。我们老一辈子,从小就是在刀枪战火中讨生活,几乎没有一日是安宁的日子。当年我离开家乡,一幌几十年,没办法和亲人联络,父母生死不知。

一、二十年也没消息,所以曾有两句诗说:‘历劫几能全骨肉,对人不敢论亡存。’内心很伤感。别人问超你的父母现在怎样?实在不敢答覆,根本不愿去提,怕讲了会悲伤、会难过。

我母亲信佛,但并不大懂得什么佛理。我在童年的时代,有次问她:妈妈,菩萨的眼睛为什么半开半闭?他为什么不张开眼睛?这个问题不好解释。可是我的妈妈却不假思索地回答,世界上的人太坏了,菩萨只好半闭著眼,不看为妙,如果张开眼睛一看,这么乱糟糟的一个世界,那真要气死了。我一听,哦,原来是这样子啊!也蛮有意思的。

这类往事,一眨眼,已经是几十年前当小孩的记忆了。现在只有早晚给父母念经,事情再忙还是要念,经常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七卷、五卷,一定少不了的。如果不念,觉都睡不著,不施食我也睡不著。有时实在累极了,要休息,请旁边的同学代劳。结果一觉醒来,恐怕别人饭菜做得不好,鬼朋友们不吃,担心亏待了他们,又自己重新来过。

行菩萨道济度一切众生

并且,每一个朋友走了,中元节我照样四十九天,观想他们来接受施食。反正我天天大请客,多一个人,多加一副碗筷,不会有问题。不过我不刻意对别人提倡此事,但是这里的同学,我则严格要求他们做。什么大慈大悲?!花几粒米,用一点水,利用几分钟布施给鬼神吃喝,你都偷懒,舍不得,要真替人煮菜做饭,侍候人家,那就更不可能了,像这样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修个什么道?

我这么讲,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换句话说,鬼神之道,确有其事。总之,这种包含著可贵道德观念的轮回思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要信而不迷,同于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敬而远之’。远之不是要你不理不睬,而是保持一个恭敬的距离,那就对了。鬼神绝不害你,鬼神若害你,那你要自己检点,看看自己的思想行为有无缺失,是否做了亏心事?世上的鬼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啊!人是活鬼,鬼是死人,这道理须得好好的弄清楚。

佛教的经典,没有不教人规规矩矩做人的,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更要孝敬天下人的父母,视一切众生如己出,如自己的兄弟姊妹。宋儒反对佛教,说佛教是‘无父无君’的,这误解太大了。真正的佛法——‘至孝’。出了家,为了解救自己和别人的痛苦,应该赶紧用功,修道成道,使亲生的父母眷属得到好处,并且利及七世的父母亲友,更扩而大之,行菩萨道,救济法界一切众生。这才是伟大孝道的充份发挥,又有什么好争论怀疑的呢?!

第三篇:赵朴初佛教“三自”思想论析

赵朴初佛教“三自”思想论析

(山东大学哲学系

山东

济南

250100)

要:赵朴老为振兴新时期的中国佛教,向中国佛教界提出了“自知、自反、自强”的“三自”要求。为区别于中国基督教“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我们姑且把赵朴老的“三自”称为佛教“三自”。佛教“三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因为“自知”、“自反”和“自强”这三者皆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赵朴老以佛教“自知”和“自反”来反思中国佛教在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并在这种反思的基础上,为中国佛教开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自强”之路。

关键词:赵朴老、“三自”、自知、自反、自强

解放后,中国基督教为摆脱对国外教会的依附,开展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运动,自力更生办教,并于1954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此后,“三自”一词就几乎成了中国基督教的代名词。然而本文要谈的“三自”并不是基督教的“三自”,而是佛教的“三自”。

佛教的“三自”是赵朴初先生1995年于《在省级佛教协会工作座谈会闭幕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提出来,他说:

我想到一个问题向各位请教,大家都知道中国基督教有个三自爱国运动组织,我们佛教是否也可以有个“三自”?当然其内涵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三自”是什么呢?就是“自知、自反、自强”。①

赵朴老提出佛教“三自”固然是受了基督教的启发,但是佛教的“三自”和基督教的“三自”,两者的内涵显然是不一样的。基督教的“三自”是指自治、自养、自传,而佛教的“三自”则是指是自知、自反、自强。

一、佛教“三自” 植根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作为佛教“三自”的内容,自知、自反、自强都属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范畴,即便是“自知”、“自反”、“自强”这三个词本身亦是中国古代经典中现成而常用的。

(一)“自知”

赵朴老在《讲语》中界定“自知”是“我们到底知道自己多少?自己认识自己多少?”②“这里谈到自知,就是自己知道自己,自己认识自己。”③可见,“自知”即是指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曰:“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后人曾据此语总结出“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格言)“自知”,不但是要了解自己,更重要的是还要了解自己的得失,如《周易·系辞下》中曰:“《复》以自知”,疏曰:“自知者,既然返复求身,则自知得失也”④,意谓《复》卦讲的是“返复求身,自知得失”的道理,其中,所谓“复”,即是指回复于自身;回复于自身干什么呢?“中以自考”(《复》卦“六五”之象辞),“自考”者,即是考察自己,亦与“自知”同义。

(二)“自反”

①② 《法音》1995年第5期,第6页。

同上。③ 同上,第7页。④ 陈凤高《<周易>白话精解》,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版,第354页。赵朴老在《讲话》中界定“自反”曰:“孔孟讲自反,就是‘事有不得者反求诸己’。我们佛教讲‘自净其意’,这个非常重要。”①“自反”的思想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道德背景,如《礼记·学记》中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孟子·离娄下》中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又,《孟子·公孙丑上》中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赵岐注:“缩,义也,自省有义,虽敌家千万人,我直往突之。”

“自反”也常叫“反求诸已”,如《论语·卫灵公》中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孟子·公孙丑上》中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又,《孟子·离娄上》中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自反”在中国古代经典中还有另一些同义词,如《论语》中的“内省”、“自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礼记·乐记》中的“反躬”:“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周易·蹇卦·象》中的“反身”:“君子以反身修德。”

(三)“自强”

赵朴老在《讲话》中并没有对“自强”作解释,这是因为“自强”的含义人所共知,无须解释。今观“自强”之渊源,亦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周易·乾卦·象》中曰:“天行健,君以自强不息”,这句话非常有名,古往今来,许多中国人都将它当作自己的座佑铭。再如《孔子家语·五仪解》中曰:“笃行信道,自强不息。”《礼记·学记》中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段话在“自反”一节中已有引用,此是重出)。

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三个重要范畴,“自知”、“自反”、“自强”千百年来在中国社会薪火相传,许多有识之士都自觉地将其作为自律或教育他人的精神资源。现在,赵朴老以中国佛教领袖的身份,用“自知”、“自反”、“自强”来要求中国佛教界,提出佛教“三自”,裨使中国佛教能以“三自”的精神来回应时代的挑战,从而发展自身——这无疑是上承传统、返本开新之举。

二、佛教“三自”开出中国佛教发展之路

赵朴老在阐述佛教“三自”时藉“自知”和“自反”以反思中国佛教,并在这种反思的基础上,为中国佛教指出了一条发展“自强”之路。

(一)就“自知”而言,赵朴老认为,“在这方面,由于过去的忽视没有下很大功夫,现在应当下点功夫。……我们佛教徒到底知道佛教的情况有多少?我看作为佛教徒至少要了解佛教的基本理论,要知道什么是佛教。另外要了解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佛教到底作了多少贡献”。②在这里,赵朴老呼吁,佛教徒应该“下点功夫”了解佛教,包括了解佛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中国)佛教史。也许有人要问,难道佛教徒还不了解佛教吗?不了解佛教还算佛教吗?且慢,赵朴老提出这一点并不是空穴来风、杞人忧天,也不是危言耸听、哗众取宠,而是击中了中国佛教之时弊。我们不否认,在今日之中国佛教界,了解佛教甚至对佛教深有研究的佛教徒亦是有的,但放眼整个中国佛教界,不了解佛教的“佛盲”佛教徒实在太多了!“我们最近收到江西一位名叫聂明读者的一封来信,说他参拜 ①② 《法音》1995年第5期,第6页。

同上,第6页。某一禅宗的祖庭时和僧人谈话的情形:‘许多僧尼对佛教知识一无所知,不知道什么是三法印、三世因果,甚至不知道戒腊这个佛教名词是什么意思。’僧尼素质之差,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①连佛教的常用名词都不甚了了,更遑论了解古色古香的佛书,了解深奥的佛学思想以及源远佛教徒不了解佛教,对佛教缺乏“自知”,究其原因,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1、在现实的皈依入佛的游戏规则中,皈依无须以了解佛教为前提。佛教界对皈依者是有流长的佛教史了。

某些要求的(尤其是对要求出家者),但就是没有“了解佛教”这一要求;即使偶尔有这一要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是把握不严,形同虚设,因为“了解佛教”实在是一条“软杠子”,经常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总之,了解佛教并不是皈依成为佛教徒的一个必需条件。原则上讲,任何一个人,只要自己发心,愿意做一个佛教徒,那么他只要找一个依止师,即可皈依入佛。

2、皈依者——这里仅就出家人而言——的动机不纯。许多人出家当和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亦“不在山水之间”),其意根本不在佛教本身,而是有别的非分之想,如想通过出家当和尚来发点财,至少也混口饭吃;或想通过当和尚逃避世俗责任乃至法律的追究;或想通过当和尚以达到出国、做官的目的;有的人甚至还认为自己的命不好,当和尚可以冲冲晦气,等等,动机五花八门。试想,在如此的动机下,出家人还能好好地去了解佛教吗?还能关心佛教的真义吗?

3、佛教徒的文化素质不高,但是了解佛教,尤其是了解精深的佛学理论,却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这种差落使得一些佛教徒即使有心想了解佛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中国佛教界的现状而言,在出家人中,高中毕业的算是不错了,大学毕业的寥若晨星,而许多人则是小学、初中水平,仅能识几个字而已;在在家居土中,中老年人居多,而且大多是中老年妇女,他们很多人小时都没受过多少教育,有的甚至还是文盲,这样一个文化不高的佛教徒群体,你能期望他们对佛教有多深的了解吗?

4、许多佛教徒认为,学佛主要是修心的实践活动,了解不了解的佛教的知识和理论无关大局,有人甚至还拿禅宗的“不立文字”来为自己在佛教上的无知作辩护。他们东施效频地认为学佛只要回到自心自性即可,根本不需要了解佛教的经教文字。殊不知,禅宗的所谓“不立文字”,其意思并不是不要经教文字,而是不要执著于经教文字,亦即经教文字是要了解的,但千万不可执著。如果说“不立文字”是指不要经教文字,那么请问,慧能听《金刚经》而开悟又作何解释?可见,以“不立文字”来为不了解佛教作辩护,尤其是以“不立文字”为借口故意不去了解佛教,这是十分不明智的。

5、在现实的佛教生活中,迷信色彩的佛教大行其道,烧香拜佛,念经做忏,至于真正的以解脱烦恼为本位的佛教却乏人问津,这样一种佛教大环境根本就不利于佛教徒对佛教作正确的了解。

赵朴老在《讲话》中对造成佛教徒不了解佛教、对佛教缺乏“自知”的原因也曾提及,但在这样的大会讲话中没有也不可能充分展开来,我只是照着赵朴老的思路往下说而已。尽管以上对佛教颇有揭短之嫌的话我是照着赵朴老的意思说的,但是,同样的话由赵朴老嘴里说出与由我嘴里说出,其意味是完全不一样的。本来,作为一个世俗人士,我是不应该对佛教界指手划脚的;但是,作为一个学者,我完全有评论乃至批评某种社会现象的责任和自由,毕竟中国佛教界存在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实际上,今天 ① 编后语《自知·自反·自强》,见《法音》1995年第5期,第47页。人们对大学的批评远多于和激烈于对佛教的批评)。赵朴老在《讲话》中只是指陈“佛教徒”不了解佛教,我这里想把“佛教徒”这个概念置换成“佛教人”。所谓“佛教人”,包括出家佛教徒、皈依了的在家佛教徒、没有皈依的佛教徒,各级佛教协会和政府宗教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各级统战部门和政协的相关工作人员、大学和研究机构中的佛教学者以及其他与佛教有关的工作人员,如出版社和杂志社的编辑、旅游社的导游等,总之,举凡一切其生活或工作与佛教有关的人士,皆属于我所说的“佛教人”。在我看来,不但佛教徒应该了解佛教,应该“自知”佛教,而且佛教徒以外的其他一切“佛教人”也应该了解佛教。有这么一件可笑的事:

最近佛学院某学生给上海一家书店写信买书,落款为“某某合十”,因为是竖式书写,书店误认“合十”为“拿”,在回信时的称呼成了“某某拿同志”。①

真是令人喷饭、啼笑皆非。“合十”本是佛教的一种基本礼节,书店的工作人员居然懵懂无知,闹出了如此笑话。我还听某公安局的一位科长说过一件更为可笑的事:他有一次向某佛教协会的副秘书长讨教何为佛教中的“六根”,该副秘书长煞有介事地对他说,“六根”即是指两手、两脚、一头、一阳具!(“六根”应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二)就“自反”而言,赵朴老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国佛教界所做过的事,并就其中的得失作了中肯的评价——有贡献,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他作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种“自反”,他说:“我曾经到梅兰芳的家里去过,他有一个房子设有很多镜子,前面、旁边、后面都有镜子,他不仅要从前面看到自己的表演姿态,也要从各个方面看到自己的形态。”②梅兰芳先生在不同方位设立镜子来观察自己的表演姿态是否适当,赵朴老以此来比喻中国佛教界也应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照自己的得失成败,他认为,在宏观方面,“近十几年来,我国佛教的各项事业逐步振兴,在政策落实、教制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救济、海外联谊、国际交往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开展,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贡献”③,尤其在对外交往方面,佛教的作用是不可替代,是对外交往的一种“特殊渠道”。然而,在微观方面,由于中国佛教界缺乏前面所说的“自知”,缺乏对佛教本身的了解,因而导致在具体的佛教实践中严重偏离佛教的真义和宗旨,“佛教内部还存在着忧患,总的来讲是人才缺乏、素质不高,商业化、庸俗化的现象滋长,突出地表现为信仰淡薄、道风不正、戒律松驰、学修不讲、追逐名利,这些问题应该加以高度警惕和严肃对等。”④“如不‘加以高度警惕和严肃对待’,作为佛教徒来说,不但不能荷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且有损于‘人天师表’这一庄严形象。”⑤

赵朴老发现,中国佛教界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佛教在教外民众中没有什么好印象,如“现在往往有些人把宗教,特别是佛教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⑥,“人家说我们是封建迷信,我们在理论上是不承认的。我举一个例子,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曾经带着一个勤务员出去散步,毛主席说,我们去看看庙好不好?那个勤务员说,那有啥看头,都是些封建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你懂吗?这是毛主席说的。有一次我到四川大足山去视察,那里有一个文物部门贴的条子写的是:佛教是封建迷信,是精神污染。我批评了他们。回来 ①② 《学点儿专业外的学问》,见《灵山海会》2003年春季号,第38页。

《法音》1995年第5期,第6页。③ 赵朴初《在中国佛教协会六届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见《法音》1995年第5期,第5页。④ 同上。⑤ 编后语《自知·自反·自强》,见《法音》1995年第5期,第47页。⑥ 《法音》1995年第5期,第6页。后写了个书面报告,其中一份是给钱学森同志的。钱学钱就写了两封信给我。他说宗教不是迷信,是文化。一个是伟大的革命导师讲的话,一个是伟大的科学家讲的话。我现在给大家讲一讲,我们要有自信,佛教不是迷信。”①从理论上讲,佛教不是迷信而是文化,但是教外将其视为迷信却是一个不争的社会事实,面对这个社会事实,赵朴老认为,这一方面与教外民众不了解佛教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佛教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有关:如果佛教徒自己真懂佛教,不借佛教之名行迷信之实,恐怕教外民众也不会如此普遍且强烈地认为佛教是迷信。在赵朴老看来,中国佛教界不但要自觉地“自反”,而且在面对来自教外民众对佛教的不利评论时更要“自反”,不怨天尤人,只“反求诸已”,从自身找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实际上,在今天商品经济的社会中,佛教最为人所病诟的倒不是它的迷信,而是它的日趋严重的“商业化”,人们对佛教寺院唯利是图、浸淫于赚钱骗供,颇有微词,赵朴老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他一分为二,认为寺院“商业化”这个责任不能全由佛教徒来负,因为许多寺院在体制上并非由佛教徒自己来管理,“许多非宗教部门和单位,利欲熏心,不择手段,滥建寺宇,滥造佛像,借佛敛财,影响极坏,反使佛教蒙受不白之冤。”②但是,在寺院“商业化”的问题上,佛教自身也是难辞其咎的。现在,作为“公开的秘密”,确实有许多佛教寺庙成了“佛教公司”,其方丈或主持就是“佛教公司”的总经理。最近“苦口”写了一篇题为《对方丈导游的思考》的文章,反映南岳衡山佛教寺院,方丈当导游,不讲修行办旅游,破坏了南岳自古以来形成的神圣的佛禅文化,读来发人深思。我想在此摘录文中的几段“苦口婆心”的话以回应赵朴老的“自反”:

具有道眼与可尊之德成了方丈的必备条件,那么,如何指导阖院大众修行,如何开示白衣善信,应当是方丈的重要职责,也是衡量一个方丈是否称职的标准。而方丈放下这些本分事不管,却自觉地来担当导游这个差事,这实在令人百思不解。作为方丈,偶然陪伴道友或贵宾游山,倒是情有可愿的,但毕竟不可以去担当职业的导游,那将是本未倒置的事情,且从根本上违背了佛门的教规。……另外,作为素食餐饮业的开发,也应当由社会来承担,寺院似乎不可过多地涉足于经济的开发。……寺院或出家人出来经营素食餐馆,毕竟与其身份与职业不相符合,也与佛门的清规直接相违。……旅游与餐饮商业对寺院则无时不在产生着负面的影响,寺院中的出家人如何保持自身的清净,坚持远离红尘的梵行,这倒是考验出家众的一个重要关卡了。……如果放弃出家人的本分事,去从事旅游与餐饮等与出家人的身份极不相称的职业,则只恐不但不能提升南岳的历史人文地位,反而会使南岳已经拥有的美好声誉变得黯淡乃至消失。③

(三)赵朴老认为“自强”就是针对“自知”和“自反”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实践中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中国佛教能摆脱旧时习气(中国佛教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实际上都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是旧问题之新反映),“强立潮头”,因应时代之变化。赵朴老在《讲话》中提出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自强”观,换言之即,中国佛教要“自强”,就必须在“自知”和“自反”的认识过程中,不断地去实践,不断地去改正缺点,从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出路,但是赵朴老在《讲话》中并没有提出中国佛教具体的“自强”之路,(整篇《讲话》主要是关于“自知”和“自反”的),尽管如此,“自强”还 ①② 同上,第7页。

赵朴初《在中国佛教协会六届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见《法音》1995年第5期,第5页。③ 《灵山海会》2003年秋季号,第6-8页。是赵朴老“三自”思想的核心,因为“自知”和“自反”都是为“自强”服务的,“三自”的目的乃在“自强”,在中国佛教的“自强”;而且纵观赵朴老一生的工作,尤其在中国佛协主席任上的工作,他一直是在为振兴中国佛教、为中国佛教的“自强”而沤心沥血。这里,我想结合赵朴老历来的思想和实践总结赵朴老为中国佛教设计的“自强”之路,大致有三条:

(一)“人间佛教”。自从近代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以来,中国佛教便在努力开启一条人间之路,直到今天,“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乃成了新时代佛教的发展方向,其理念和实践成为当代有理想的佛教徒的追求。赴朴老顺应了佛教人间化的这一时代潮流,努力引领中国佛教走“人间佛教”之路。台湾佛光山的星云法师在评价赵朴老的“人间佛教”思想时说:“赵朴初先生高瞻远瞩,提出人间佛教、文化佛教的口号,适应了时代发展机缘,扭转了中国佛教局面,再创了近代佛教的复兴,功不可没。”①台湾当代的主流佛教也是“人间佛教”,如刚才说到的星云法师,还有法鼓山的圣严法师,华梵大学的创办人晓云法师等高僧皆是在台湾积极开展“人间佛教”运动的先锋人物,可见赵朴老提倡“人间佛教”,亦表达了台海两岸佛教领导人的共同心声。

说实在的,赵朴老提倡“人间佛教”乃是回归佛教之本来,因为“人间佛教”乃是佛陀的本怀,佛教的真义,君不见,《华严经》中说:“不乐住世间,退失佛法”;君不见,《坛经》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免角。”佛教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芸芸众生解脱烦恼,在人间幸福地生活。现在,河北佛协主席净慧法师所创导的“生活禅”,台湾圣严法师所开辟的“人行道”(他著有《人行道》一书,宣传佛法是人间的“人行道”)等,皆是“人间佛教”实践的注脚。

(二)人材培养。佛教徒文化素质不高,不懂佛教,对佛教缺乏“自知”,这已成了新时期中国佛教发展的瓶颈。一个文化素质不高的佛教徒很难适应知识爆炸、科学发达的当今社会,试想,自身适应尚难,更谈什么弘法利生?有鉴于此,赵朴老在1992年于上海召开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提议将全国佛教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僧伽教育上来,希望通过加强教育来提高佛教徒的素质,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此后,他逢会便讲僧伽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将此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但十分关心各级佛学院和僧伽培训班的发展,而且还亲自选派有潜力的佛教徒到海外留学。赵朴老有一句在教界广为流传的名言,曰:“中国佛教要发展,第一需要人才,第二需要人才,第三还是需要人才”,此话毫不含糊,铿锵有力,如“师子吼”,如“无畏说”,期在引导中国佛教界营造一种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三国两岸交流。三国系指中、日、韩三国。中、日、韩三国的佛教同属汉传佛教系统,历史上本是一家,后来只因政治分区而形成各自的法统。就三国的佛教现状而言,日、韩两国的佛教有许多地方值得中国佛教学习,尤其在佛教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日、韩两国更是走在中国前面。赵朴老积极组织并参与三国佛教的交流,希望通过这种交流取长补短,将中国佛教从封闭演化引上开放发展之路——赵朴老曾将三国之间的交流称为“黄金纽带”。同时,赵朴老也十分重视海峡两岸的佛教交流,因为这样的交流一方面可以藉佛教以沟通两岸同胞的感情;另一方面,台湾佛教在许多方面确实有值得大陆佛教学习的地方。尽管我们不能说日、韩以及台湾的佛教就是大陆佛教的所要仿效样板,但是它们的某些具体做法却无疑是大陆佛教今后发展的目标。

① 学愚《台湾佛教掠影(续一)》,见《法音》1995年第5期,第38页。

三、结语: “旧三自”与 “新三自”

赵朴老提出的自知、自反、自强之佛教“三自”,被教界称作是“振兴中国佛教的庄严理论”①。在佛教“三自”中“自知”和“自反”属于认识范畴,而“自强”则是属于实践范畴;“自强”是目的,而“自知”和“自反”则只是手段。我们不妨将“自治、自养、自传”的基督教“三自”称为中国宗教的“旧三自”,而将赵朴老提出的“自知、自反、自强”的佛教“三自”称为“新三自”。尽管“旧三自”原初是中国基督教的,“新三自”原初是中国佛教的,但是,实际上,对于中国宗教现有的五大组织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来说,“旧三自”和“新三自”都是合适的。比如就佛教而言,“新三自”自不必说,即就“旧三自”而言,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来,一直是走“自治、自养、自传”之路的,因为,当时印度和西域的僧人到中国来传教,都是个人行为,而不是受某佛教组织的派遣,这与当年西方基督教徒受教会组织的派遣到中国来传教的情形是完全不一样的;再者,从传教内容上看,当时传到中国来的也只是佛经、佛教思想和修行方法,而不是印度和西域的佛教组织和制度,因而不管从哪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佛教一开始就与印度和西域的佛教组织没什么瓜葛,而且印度和西域的佛教组织本身也没有在中国佛教界搞“殖民”的意图,因而中国佛教压根儿就不存在“依附”的问题,从而也就不存在“摆脱依附”的问题,中国佛教从来都是独立自主的。我们可以说“旧三自”不但是中国基督教的作风,更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今天,中国佛教若能保持“旧三自”的优良传统(在当今复杂的宗教局势下境外的佛教组织或有插手中国佛教的可能),再以“新三自”开辟出新路向,中国佛教就能大有作为,并可告慰赵朴老在天之灵。

纵观中国佛教发展史,一方面中国佛教从不依附于国外的任何佛教组织;另一方面,佛教在中国的每一步发展又都以吸收中国文化资源为其动力,而且正是在这一动力的支持下,佛教在中国才实现了中国化并成为中国化的佛教。根据前述可知,赵朴老亦是从丰富的中国文化资源中找到了“自知、自反、自强”之“三自”以为新时期中国佛教发展的动力——中国佛教的发展啥时候都离不了中国文化的支持。

① 编后语《自知、自反、自强》,见《法音》1995年第5期,第47页。

第四篇:浅析佛教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

浅析佛教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

摘要:佛教作为由外国传入的宗教,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不断地经由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且深刻的影响。直到今天,即使不信仰佛教的人,佛教的思想也同样的影响着人们对于伦理,社会等等的看法。

关键词:佛教 思想影响 伦理 社会 功效

自传入中国以来,佛教就一直不停的在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因此,现在的佛教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外来宗教,而是中国化的佛教。这也是为什么佛教作为中国的所有宗教中传入中国最早,教义本身又和中国世俗很遥远(讲求出世和远遁),但是影响力却又相对较大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讨论佛教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包含但不是完全的限于作为宗教的范围内。我们更看重佛教作为一种思想,作为一种植根中国文化的观点,对更大范围内的人们的思想的影响。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在论述的过程中,我们不局限于对于佛教经典的摘抄和理解,1

更多的是利用一些现实中普及化了的佛教的观点来作为我们的论据。并非是没有论据,只是我们论证的是佛教的影响,而不是宗教本身。佛教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教思想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

人们接受一个事物,选择对齐的态度,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最早是依赖于审美的好恶而不是理性的分析。佛教之所以能被人们接受,在于他所蕴含的美学价值被人们接受。

佛教可供人们审美的东西很多,佛经本身就是其中之一。佛经的翻译者全是饱学之士,因此佛经既有思想价值,也有文学价值。朴实的深邃的文风,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这一点当代人肯定会有的,但是最著名的例子还是唐代的诗人王维,因为痴迷佛教,把自己的号变成了“摩诘”(化用佛教经典《维摩诘所说经》),其诗画多有禅意,后世人称“诗佛”。这种非喧闹的,素雅的,审美情趣,今天对于人们还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人们选择住所,别墅,旅游地等等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向往具有出世意味的地方,以远离喧嚣和聒噪,求的心灵的宁静。

其次佛教的艺术,包括寺庙,造像,壁画等等的特点,在人们对装饰等的审美选择上也也有着很深远的影响,这里就不在赘述了。2.佛教是人们思想的寄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物质的和精神的欲望被工业文明不停的放大,媒体在其中推波助澜,同时,由于社会

法律和规则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贫富差距尖锐,现代人心灵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普遍表现为对现实社会的不理解和抗拒。人们的压力无处宣泄。

于是佛教的一些思想,就顺势成为了人们寄托心灵,精神上远离社会的庇护者。比如因果报应,比如出世的世界观,比如对财产的淡然,对争斗的弱视,对于名利的回避,都成为了人们回避现实,求得心灵宁静的安慰。

这点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在事业鼎盛之时毅然出家以及越来越旺盛的寺庙香火可以看出。我们仅仅举一个例子,很多人并非佛教徒,可能对于佛教的思想也没有很深入和系统的了解,但是,见到寺庙还是要拜一下,很多人还是选择具有佛教内容的饰品,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求得思想的解脱以及所谓的“神灵庇佑”以减轻在现实社会中的不安全感总是占了很大的部分。因为佛教的思想以及佛教的很多作为,一定意义上对他们起到了心理平衡的参照,同时崇拜偶像又可以使人们获得安全感。这个都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得到严格的论证,这里就不在细说了,大家体会的到。

佛教的艺术也一定意义上起到了这个作用。我们举佛教的音乐来说明。

音乐本身就有使人安静的力量,为人们提供美的感受,缓和情绪。日本江本胜博士的试验小组经过多年的科学试验, 他们发觉: 当水听了优雅的音乐结晶会变得很漂亮, 而听了吵闹的音乐时则变

得扭曲、丑陋, 听过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后, 结晶正如明朗爽快的曲调那样美丽而整齐;听过韩国民谣《阿里朗》的音乐后(该曲描述恋人痛苦分手的情景),结晶呈现分离似的独立的痛苦状态。我们有理由相信,音乐的这种作用同样物理的作用在人的身上。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

佛学的音乐产生于最简单的法器之中,最早是诵念佛经的伴奏。后来人们发现这种声音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于是就把佛学的音乐单独的抽离出来,形成了新的音乐形式。这类佛乐的旋律起伏不大, 节奏简单, 没有大起大落的音浪, 通过反复的唱颂、唱念, 使内心的情感、情绪平稳而达致平静。在佛教音乐中体验的“净”, 则是绝去一切妄念的精神澄炼和在幻象中呈现的随缘自在的真如世界;而在那“静”中, 体验的是有着盎然生机, 有着安闲自在、超然自得的心理状态。平和的音调可以使人保持正常、清醒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更能净化身体内的水, 使体内的水结晶变得更美丽, 令人身心和谐顺畅, 保持神清气爽的精神状态, 利于工作、学习和生活。

我的一个同学并非佛教徒,但是他的手机中就存放着很多佛教的音乐,据他自己说烦躁的时候听一听,可以有豁然的感觉,放在这里算是一个不严谨的例证。

同样可以作为这一点论证的还有大家都熟悉的千手观音的表演,这个就不用赘述了。

总之,佛教的思想及衍生出来的艺术形式确确实实为人们的思想

提供了寄托。同时产生了很多的社会功效,这一点我们后面有论述。

3.佛教影响着人们性和婚姻的观念

这个标题大家看了可能会觉得不靠谱,因为一般认为,佛教和男女之事是没什么关系的,佛教严格的禁止欲望,所以这是一个伪命题。

其实不然。如前所述,我们的佛教是世俗化和改良的,否则他也不可能生存下来,因此佛教本身对于这方面肯定会有迂回的地方。事实上确实如此,这里出于严谨,我们要运用一些佛教的教义了。但是同样,我们不纠缠,只用两句话来作为证明,一,佛教提倡轮回之说,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般人看来,佛教是不能谈“情”说“爱”的,然而色空不二,佛法在最深处,打破一切界限。从一个男性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来解释。对于男人来说女人的概念就代表了性或欲以及情或爱。性与情,或欲和爱乃交织在一起,是无法分开的。常人的爱,男女的爱,没有无欲的情,也没有无性的爱。性或欲乃生命的原动力,藏在情或爱的背后。唯有性或欲,非人也,只认情或爱,不承认有性或欲,人之伪也。性、情、生命三者互动,单有情,不能有生命,但没有性,一定没有生命。各种各样的爱情模式、男女相悦,外在是一种很美的情感,内在是人类传宗接代的欲望驱使。因此承接轮回学说,性、欲爱,正因为能够创造生命,从佛教的角度讲,便成为轮回之因,轮回之根本,因此上,佛教并不反对

性,至少对世俗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在这里得到我们的第一个结论,佛教对这个话题是有关的。

然后佛教认为欲望是人痛苦的根源,因此上绝对的反对纵欲。但是性作为人的生命原动力,想要断除,谈何容易?认清并断除欲望,对于宗教修行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普通的常人呢?这种欲望,是“最深的梦”,是“永远的忧伤”。人们既想超越,又很难脱离这生命的根本,因此,始终处于一种慨叹,一种犹疑之中。悟到了些许个中真味,但又不明晰清朗。不即不离,若即若离,兜兜转转,游行其间。

如前所述,社会的高速发展是人们的欲望膨胀,这个,从当今流行的一些名词,如小三,二奶,婚外情和婚外性,等等以及各种已经蔓延到少年的门事件。各种门事件的爆发其实是对中国社会的严重警告,欲望的泛滥已经到了很小的孩子们的身上,而且他们显然并不打算抑制这种欲望,而且以欲望得到发泄为荣,否则这些东西也不会出现在网上。我们不反对人的正常欲求,但是,这种欲望的泛滥的危害是不言自明的。

由此,我们得出第二个结论,人有欲望是没错了,但是欲望泛滥就显然有他的危害。

佛教不但对人们的欲望提出了解释,而且对人们摆脱欲望带来的痛苦提供了疏导的办法。

出家是最彻底方式。出家修行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断除欲爱,截

断生命之流,为走上解脱之路、济世度人打下第一个基础。因此不再滞着于男女之间人之常情,而将之转移成一种超越的爱。当然这个可行性太低了。于是佛教的思想提供了更加可行的方式。佛教给出经由禅定的不同形式,疏导欲望的有效方法,甚至佛教针对欲念较强但智慧很大的某类根机的人给出一种男女双修的特殊方法,这就是密宗的出现,现在主要是藏密。印度教的性力派与佛教的密宗,只有形式上的类同,但根本理法上则完全不同。但如果佛教密宗行者不能观空执中,g契理契机,克服转化物理的障碍,不但不会解脱,反而会与普通人一样堕入恶道。所以这种修法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危险性,并不是多数人能够承担的。大部分还要从心理上起修,或者渐修,或者导归净土,或者修禅顿悟。能在性事这种生物最难摆脱的生理、物理局限中,观空解脱比在心里上要难得多。

因此我们可以的出第三个结论,接受佛教的思想对于人们缓解欲望带来的痛苦是有作用的。

基于以上三个小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接受佛教的思想并不意味这完全的脱离欲望,可以敦促人们更合理的,更健康的疏导欲望。

上述的思想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性的方面,同样适用于其他的欲求。因此教的思想对于人们的欲望的观念产生了影响,是 不言而喻的了。

关于婚姻。佛教并不干涉世俗人的社会组织——家庭,但是有个

前提,就是婚姻的基础一定是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和思想基础,否则就不会稳定。没有共同利益、共同思想的婚姻,觉得不会产生稳定的家庭。比如,因为人的贪欲而聚合在一起:贪恋性色、贪恋财富或地位、为子嗣而结合等等,都是不同的贪念的表现,这样的婚姻必然是不幸福的。再有婚姻双方没有共同生活目标,彼此不能互相进步,而是贪图个人享受,或好逸恶劳,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这样的婚姻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仍然未脱佛法因、缘、果的解释。因此,一定意义上,佛教的思想也对人们的家庭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维护婚姻的稳定。4.佛教对人们生态思想的影响

佛教的生态思想是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所谓“缘起”,是指现象界的一切都是由各种条件和合形成而不是孤立的存在。宇宙中没有不变的实体,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佛陀的的弟子阿说示曾经转述这一思想:“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因缘灭即道,大师说如是。”“因”就是条件,是内在的直接原因,万法由条件而生,由条件而灭,缘则是外在的起辅助作用的间接原因。因缘的聚散合离导致了事物的生灭,佛教称之为缘集、缘生、缘灭、缘起

根据这个基本理论,佛教认为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也是息息相关、相斥相成的,不能断然分割而单独存在,这是佛教对生命关怀以及生态思想之根本。

因此,接受佛教思想的人们,对于生态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佛教提倡戒杀,佛陀出家、在家的各种戒律都以不杀生为根本重戒,极力宣扬慈悲戒杀。告诫弟子用滤囊取水,这样既卫生也保护水中生物,佛陀甚至禁止弟子残害草木。据说释迦牟尼前世修菩萨道时,在山中坐禅,鸟在其发髻上做巢孵卵,他怕伤幼雏而端坐不动,直到鸟雏生羽。佛陀认为不杀生的理由有二:一是慈悲心,二是避免杀生恶业。因此,为了劝诫人戒杀护生,还以诗、书、画、歌等形式编印宣传资料。

放生是中国佛教徒普遍进行的修行实践,并得到一般社会民众的尊敬。在中国民间,放生是颇受尊敬的善行,人们喜欢在节日放生,也愿意到寺庙放生。为满足教徒的放生意愿,许多寺庙建有专门的放生建筑,叫做“放生池”。放生池一般多设在佛寺门前或周围,池中置水,大的放生池中还有假山、亭子、花草等,供生物生存休栖。佛教还有专门放生的法会,叫“放生会”。我们不管他的具体的理论推理过程,单就效果而言,这一思想就影响着人们去保护生物,仅这一点就够了。

其次,佛教提倡素食。这一点来说,根源于不杀生。接受佛教思想的人,会对素食有所偏爱的。具体的意义及不分析了。再次,佛教思想对人们追求自然的生态环境有积极的影响。佛教徒有植树造林、养林护林、栽花种草的优良传统。佛教寺院通常都是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环境清幽。这既是缘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也是出于参禅修道的环境需要。在佛教寺庙的重重庭院中,教徒们广植花木,或植松或种柏,或栽银杏,或

培育紫荆、藤萝。有的庭院中,还掘有荷池,叠有假山。对于普通人来说,从视觉、听觉、嗅觉诸多方面,顺应自然,点染自然,升华自然,使环境最大程度上与其宗教理念、生命感觉相和谐,这不得不说是佛教思想对人们追求生态观念影响的结果。最后,佛教要求教徒俭朴生活,注重修行,过物质上贫乏、精神上却无尽富有的生活。在简朴的生活中寻求心灵的净化,涵养的提升,这与现代环保运动所推崇的绿色消费有异曲同工之处,佛教徒的这种生活应当是资源节约型的,这对于今天物欲泛滥的生活方式是一个良好的示范。接受佛教思想,对于物质的看法会有很大的改变。不管是出于怎么样的目的。5.佛教对人们社会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方面

(一)以佛教缘起理论和“少欲知足”的思想,引导信徒和社会普通民众在充盈的财富和丰富的消费品面前克制贪欲,淡泊名利,一心为民众和社会努力奉献。这样既能有益于个人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减少烦恼,使身心愉快,也能在关爱和利益群生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受到周围人们的尊敬。

(二)以佛教的教人止恶行善的思想进行教化,使信众乃至一般民众从身、语,意三方面提高道德修养,以慈悲、戒贪、廉洁、宽容、诚实、忍让、和蔼等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并且致力积德行善,以关怀人帮助人为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兴办慈济事业和社会福利机构,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扶危济困,赈灾救难的

活动。

(三)以佛教的“不杀”和慈悲的思想,教导民众爱护人乃至一切生灵,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和睦协调的关系,为促进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共处,和解和合作,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并且积极参加保护动物,保持生态平衡的活动。

这些思想都一定意义上是人们懂得相互尊重和共处,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的看法。

6.佛教影响人们对社会矛盾和公益事业的看法

一般状况下,人们对于公益事业是支持和提倡的,但是,出于种种原因,精神上的层面更多。佛教对于人们的这种思想走向实践有着影响,不管他是出于怎样的动机,背后有着怎样的佛理支持。在贫富矛盾尖锐的情况下,投入公益事业,使人们可以更好的认识社会的矛盾,缓解极端事件的发生。7.佛教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这一点有很多体现,但更多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只举两点。首先,思辨的思维方式。在佛教的思维方式中,最具特色或在思想史上最有价值的是其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式是在吸收和改造印度婆罗门教的相关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

但这种思维方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当代仍值得重视,对

今天的人们仍有借监意义或重要启示。这种思维方式的一大特色是重视用某种形式上的否定手法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这种否定手法并不是虚无主义的否定,而是为了更高层次的肯定,是为了对万有本质进行有效的正确把握。这种思想的有很多来源,尤其是对于教育多元化的今天,但是,佛教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肯定占一定的位置。

还有,业报论。这个太熟悉了,代表就是深入人心的那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多文化中都有这种思想,很难说到底是谁影响了谁,但是,佛教肯定是来源之一。

作为文化层面的,佛教更多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和很多其他的思想缠绕在一起。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他重要把他放在后面,但是篇幅却不长的原因。

8.佛教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作为佛教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疑是最终极的。一旦他的影响到了这个层次,就很说明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思想了,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了。由于他相当的重要,所以我们要提出佛教的理论根据。首先,平等的观念。

佛教认为,不存在一个万有的主宰体,事物是缘起的,是互为因果的,互为条件的。不仅一般的事物中没有这种主宰体,而且在人或人生现象中也没有这种主宰体。如佛教把人分析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要素在佛教(小乘佛教)中无高

低主次之分。佛教的这种无主体或“无我”的理论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显然是相呼应的:既然万有中没有主宰体或一切的主体,又怎么可能会在社会中存在一个永远高于其他种姓的最高种姓呢。佛教教规中规定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无论是杀生还是偷盗或邪淫都是对他人的侵犯,其行为都是建立在一种别人与自己不平等观念的基础之上的。如婆罗门教中的一些派别虽然也讲不杀生和不任意拿走别人的东西等,但这主要是适用于相同种姓之间,而在上等种姓对待下等种姓时,则不受此限;上等种姓在许多场合可以任意处置下等种姓或其物品,包括伤害下等种姓的生命。佛教对于这种不平等的观念是坚决反对的。抛弃了思想的产生背景,单就平等的思想而言,确实有佛教的因素在里面。其次,克己观念。

佛教学说中与克己观念直接相联系(或作为克己观念的直接表现形态)的理论有不少。例如佛教有关“三毒”的理论、有关“三学”的理论等都包含着克己的观念。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与人总是为“烦恼”所缠绕有关。烦恼有多种,但其中主要的有三种,即所谓“三毒”。三毒具体指贪、嗔,以及痴。克己可以使人摆脱这些烦恼。我一直认为,在一个欲望横流的社会,理性与克制是一种美德。但是,克制欲望又似乎很难做到。佛教在提倡克制的同时,也提供了方法。在佛教理论中,关于如何克己的具体方法,直接论及

较多的是所谓“三学”。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或戒条,是信徒必须遵守的规则,佛教以此来约束信奉者的行为。凡是虔诚的佛教徒都把戒律作为克制自己贪欲、戒除不良行为的准则。佛教的戒有多种或不同阶段,如可以分为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佛教的戒一般收在各种“律藏”之中。这些理论人们虽然未必看得到,但是还总是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因为他早以成为了文化,本土化的文化。再次,慈悲利他观念。

佛教讲“平等”,讲“克己”,就自然也要讲“慈悲利他”。在“慈悲利他”中,“慈悲”是佛教一直讲的,而“利他”则主要是在大乘佛教形成后才大力强调的。

佛教的慈悲不仅指要对自己之外的他人慈悲,而且有时也指要对一切有生命之物慈悲佛教的不杀生等戒规就具有这方面的含义。慈悲在佛教教义中也常被包摄在所谓“四无量心”之中。四无量心中除了慈和悲之外,还包括喜和舍。“喜”指看见他人快乐而随之欢喜。“舍”指内心保持不偏执的平衡,平等无差别(舍弃亲疏差别)地利益众生。很多的人也许不懂佛理,但是肯定会在某种程度上践行这些思想。因为文化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而我们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

总之,作为一个充分的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宗教,佛家的一些思想已经深入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现代人也许更多的是无神论者,但是,佛家的思想还是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更多的作为一种文化大环境的背

景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分析佛教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对于人事宗教的价值,分析社会思潮等等都重大的价值,对于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伦理学,等等都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

共15页,7570字。

参考文献:1.胡丽娟,佛教音乐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艺术研究》 2.中国佛教信息网

3.长安万岁,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百度贴吧

4.红尘客,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中国佛教交友网

5.张朝勇,佛教的生态思想及现实意义,中国知网 6.杨曾文,佛教和谐思想诠释及其当代意义 7.百度知道相关条目

8.搜搜问问相关条目

第五篇:《礼记》之孝道思想国学教案

《礼记》之孝道思想

点评:谈到“孝”的前提是要“敬”,要“依礼”,其实还有“顺”。孔子经常谈到“纯孝”,荀子在《子道》中谈“孝”的条件,也有参考价值。(肇庆学院文学院 徐天云副教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理解《礼记》里的孝道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合作,理解并掌握《礼记》的孝道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孝顺父母、长辈和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礼记》里的孝道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礼记》里的孝道思想,培养孝顺父母、长辈和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参考资料】《礼记》、新《二十四孝》、新闻及网络上的孝与不孝的故事、视频。【课前准备】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

2、阅读《礼记》里《为政》《学而》《里仁》《纪孝》等篇章。

3、你听过哪些不孝的故事?听过哪些孝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同学们听完后,老师问同学们听完后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要对父母好,有的说要孝顺父母,有的说要常回家看看。从而引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新规定(投影):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二、为什么要将“常回家看看”纳入法规,你怎么看?(同学们自由发言)很多同学都说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好,很多人没尽孝道。

三、说一说你听到的、看到的不孝的故事。(自由发言)师:是啊,所谓“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礼文化的基础,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想到的事,现代人竟然很多都做不到。看来现在学习孔子的孝道思想很有必要。

四、《礼记》的孝道思想

孔子重视孝悌伦理,他认为“孝,礼之始也”(《坊记》),孝是孔子儒学的基石,也是传统文化的基础。他认为父母之孝尤为重要,而这孝有以下特点:

1、要做到“孝”,先学会 “敬”。(投影相关句子,先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再出示译文,最后齐读句子)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内则》

(译:父母有过错,要气色和悦,态度恭顺地劝说。)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父母有事,主动服其劳。”《为政》

(译: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译: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侍奉父母,[如果他们要干错事,]就要和颜悦色、轻言细语地劝说。如果他们不愿听从自己的意见,还是要恭恭敬敬,但不能违背道理,为他们操劳,也不要怨恨。”)

小结:敬是孝的基础,孔子之孝主要要求敬父母,要敬父母,首先得要心中有爱意。

2、要做到“孝”,不能违背礼。(投影相关句子,让学生和同桌讨论它的意思,再出示译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纪孝·行章》

译:日常在家里的时候,要尽恭敬的孝心,早晚要问候请安,一日三餐,还有以外的饮食,都要敬意,不可有些怠慢。养亲的时候,须要和乐的心情,时常现出和颜悦色,言笑承欢,使父母没有感到不安。父母患病须要尽那忧虑的心。求医诊治,以祈早日痊愈,如果还没见效的话,必要继续就医,不可放任才好。万一不幸父母死亡的时候,当然尽着哀悼的心,悲痛哭泣,遵礼治丧,适合自己的力量。至于死后的祭祀,要尽人子女思慕父母的心,庄严肃静,回想父母生前容貌,宛然如在其上。以上五件,如果都能做到,方才可以叫做能够奉祀双亲啊。

你如何看待这则消息:局长为母风光大葬“轰动”甲子镇。(投影新闻相关内容)(同学们小组内讨论,派代表说自己的看法)

在甲子镇元帝庙前的空地上,一个20多米高的祭台搭起了,随着台上主持人的一声号令,30多人的仪仗队锣鼓喧天、铜铖齐鸣,随着“子孙昌盛、龙凤呈祥”举牌人,16名男子抬着棺木紧跟其后,亲友团分为两个方阵,穿白衣的方阵走在前面,穿麻衣的走在后面。紧跟其后的是一队身穿米黄色服装、吹着唢呐敲打锣鼓的“葬礼队”。参加丧礼的人将近3000人,整个送葬队长达近千米,从甲子镇元帝庙出发,通过甲子镇大街,拐过甲子镇光明路西,最后把棺木停在甲子镇车站旁的一个庙里。从抬起棺木出发到放下棺木,整个送葬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把甲子镇两条大街堵了个水泄不通,一路鞭炮响个不停,大街两旁的店铺在这一个多小时内根本无法做生意。

小结:我们要尽孝,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按照丧礼和祭礼的规定来行孝。但不是说丧亲之礼要非常隆重,这反而会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我们最主要做的是在父母生前好好孝顺他们,切勿让自己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3、要做到“孝”,也要学会“悌”(投影相关句子,先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再出示译文,最后请一位同学读句子)

“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译:在家里面孝顺父母,出门对待友人像对待兄长一样尊重、友爱,说话谨慎,信守承诺,对众人有爱心,亲近有德行的人。这样去做了以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一些知识。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是很少见的……所谓“孝”“悌”,可为“仁”的根本吧。”

看新闻谈感想:她像女儿般照顾瘫痪老人。(投影,同学们自由发言)这个人叫欧阳婉露,家住君逸世家小区,每逢周末总是专程来到龙井社区湖滨花园,照顾朱叔的老伴莫阿婆。莫阿婆全身瘫痪,欧阳婉露为她按摩,陪她聊天,逗她开心。十年来,除了欧阳婉露“坐月子”那四周外,她每周末都会来照顾莫阿婆。

小结:“悌”本义虽指“兄弟之间”,但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对孔子孝道思想解读深透的孟子也说过这么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这种孝道推广到其他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上,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有爱的社会。

五、当今社会,其实也存在着很多感动人的孝的故事。把你知道的孝的故事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同学们自由发言)

六、老师的分享:

1、打工阿姨义务照顾两阿婆

“我做的事情真的没有什么,人都是会老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对待他们。”

两年前,83岁的空巢老人陈润辉与黄凤英相识,此后黄凤英便像对待自己亲生母亲一样照顾老人。陈润辉住院时,黄凤英天天来给老人送饭,陪老人说话。同时,另一位李婆婆也被黄凤英照顾得无微不至,黄凤英说:“我的妈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就是要一代代把这种精神传下去。”

2、视频:《十大孝子事迹:王凯王锐-孝行天下》(共4分钟11秒)

七、新《二十四孝》,你能做到几条?现在没做到的以后能否做到?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八、总结

《礼记》所倡导的孝道思想全面而丰富,它既能稳定家庭内部关系,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青少年一代,在理解了孝道思想的基础上,一定要有实际行动去爱我们的父母及他人,要用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自己的家庭,维护自己社会。我们要用行动为他人树立榜样,要把“孝”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出光大。

【参考资料】

1、局长为母风光大葬“轰动”甲子镇(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赵南坚 实习生/张伟雄 侯玉晓)昨日中午,一场“风光大葬”在陆丰甲子镇上演两个多小时。主角是陆丰市公路局局长谢某的母亲,有些群众说谢某想发死人财。

【大葬】甲子镇沿街商铺失色

在甲子镇元帝庙前的空地上,记者看到,一个20多米高的祭台搭起了,随着台上主持人的一声号令,30多人的仪仗队锣鼓喧天、铜铖齐鸣,随着“子孙昌盛、龙凤呈祥”举牌人,16名男子抬着棺木紧跟其后,亲友团分为两个方阵,穿白衣的方阵走在前面,穿麻衣的走在后面。紧跟其后的是一队身穿米黄色服装、吹着唢呐敲打锣鼓的“葬礼队”。参加丧礼的人将近3000人,整个送葬队长达近千米,从甲子镇元帝庙出发,通过甲子镇大街,拐过甲子镇光明路西,最后把棺木停在甲子镇车站旁的一个庙里。从抬起棺木出发到放下棺木,整个送葬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把甲子镇两条大街堵了个水泄不通,一路鞭炮响个不停,大街两旁的店铺在这一个多小时内根本无法做生意。

【知情人】礼金私下送到局长母亲家

送葬队伍到达预定地点后,参加丧礼的人纷纷涌到甲子镇粮管所、新南小学赴丧宴。记者略略估算了一下,这两个地方摆放的酒席超过300席。

宴间,记者假称是与谢局长有业务来往的外地陶瓷厂负责人。粮管所门前的一位接待员热心地引领记者穿过曲折的小巷,来到甲子元帝祖庙旁边的一座楼房门口并对记者说:“这就是谢局长的母亲家,谢局长现在还在办丧事,我先找他的家人接待你。”不久一位自称是谢局长亲人、披麻戴孝的妇女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并神色谨慎地把靠墙的一道暗门的锁打开。该名妇女从柜台的抽屉里拿出一本空白的账本,要记者签名,要求记者交付礼金,登记入册。

记者假称之前已把5000元的礼金直接送给谢局长。该妇女听后客气地送记者出门。记者问了周边一些参加丧礼的人,他们说:礼金是不公开送的,全都是私下送到谢局长母亲家里的。

【局长】否认其母要土葬传言

记者询问了街道上的群众如何看待这场“风光大葬”。许多商铺老板都抱怨谢家葬礼太铺张,把道路都堵得死死的。“今天的生意无法做了!”一位茶庄的老板抱怨说。

“你看走在最前头的就是谢局长,另外几个是他的兄弟,都做生意,但不如谢局长威风!”

“我也去参加葬礼,而且交了礼金。谢局长有权势,不能得罪,而且以后有事还得找他关照啊!”一位参加葬礼的居民向记者倾诉。

还有一位姓陈的居民向记者透露:“听说他们还要在明天凌晨两三点把谢母的尸体偷偷拉到附近山上土葬。土葬是当地风俗,现在一般老百姓土葬是很困难的,但是像谢局长这样的人,肯定有办法搞定。”

丧礼过后,记者与陆丰市公路局局长谢某通了电话。谢某承认他参加了整个丧礼过程,同时强调“当地丧礼风俗都是这样的”,但他坚决否认要将母亲土葬。

2、她像女儿般照顾瘫痪老人(宝安日报)每逢周末,朱叔总会早早出门买青瓜,然后在家等待一个人的到来,他知道来的人最爱吃。

这个人叫欧阳婉露,家住君逸世家小区,每逢周末总是专程来到龙井社区湖滨花园,照顾朱叔的老伴莫阿婆。莫阿婆全身瘫痪,欧阳婉露为她按摩,陪她聊天,逗她开心。十年来,除了欧阳婉露“坐月子”那四周外,她每周末都会来照顾莫阿婆。

朱叔一家人都叫欧阳婉露“宝宝”,这是欧阳婉露在娘家的乳名,在朱叔和老伴眼里,“宝宝”就是他们的亲生女儿,而对于欧阳婉露来说,朱叔一家也成了她的第二个娘家。

临产前一天还在照顾老人 “宝宝来啦!”前天上午,欧阳婉露和往常一样来到莫阿婆家,还没等进门,朱叔就笑呵呵地迎了出来,莫阿婆坐在院子里的轮椅上看着“宝宝”一个劲点头、比划,脸上带着笑意。欧阳婉露走到莫阿婆身边,开始为她按摩,莫阿婆比划着想说什么。

今年62岁的莫阿婆,1999年时查出脑瘤,手术后虽然保住了生命,但从此全身瘫痪,且无法进食、呼吸、正常说话,医生在她的肚子上接了根管子用于进食,在脖子底部开口通了根管子用来呼吸、排痰。莫阿婆上厕所、擦身、外出等都需要有人帮助,请来的保姆常嫌麻烦,干不了多久。2002年,照顾莫阿婆的保姆回了老家,朱叔向宝安区义工联求助。这一年,欧阳婉露刚加入义工联,照顾莫阿婆成了她第一份“一对一”的任务,这次任务让她与莫阿婆一家结缘至今。

第一次见到莫阿婆时,欧阳婉露有些吃惊,心里想打“退堂鼓”,经过一周的心理斗争,她决定坚持下去。

10年来,每个周末,欧阳婉露都坚持抽出一天时间来看莫阿婆,按摩、剪指甲、聊天,推着轮椅上的莫阿婆外出散步,海滨广场、新安公园都留下了她们亲密的身影。甚至在欧阳婉露怀孕临产的前一天,她还挺着大肚子推着莫阿婆在公园晒太阳。

十年来坚持每周陪老人一天

“不要每周都来,一个月来一次就好。”朱叔总是劝欧阳婉露,怕她太辛苦。“不行,那样我会睡不着。”欧阳婉露边说边摸摸莫阿婆的脸,像对待小孩子一样,“每周来看看她,帮她按一按,逗逗她,我才放心。”莫阿婆听得懂,笑着点头。

莫阿婆说话时只能发出“啊啊”的声音,别人都听不懂,但欧阳婉露却能明白她想说什么。“一要看她的嘴形,二要看她的表情和动作,最重要的是要用心。”欧阳婉露说,一开始她也不明白莫阿婆想说什么,每次她结合她的肢体语言猜测,相处久了,两人越来越默契,甚至可以一起聊天。外出时,欧阳婉露既是莫阿婆的“手脚”,也是她的“嘴巴”。两个人在一起时,欧阳婉露还是莫阿婆的“心灵鸡汤”。

“刚做完手术那两年,她一看别人吃饭就大哭。”朱叔说,老伴生病前特别开朗,热爱生活,到处旅游,日子过得挺开心。生病后,不能进食,看到别人吃东西时就会伤心得大哭,一家人吃饭她都要躲到阳台去。整整两年,莫阿婆一直想不开,心情差,经常哭。

欧阳婉露到来后,每次都要推莫阿婆出去散心,反复开导。欧阳婉露很耐心、很努力地听莫阿婆说的每一句话,莫阿婆也开始把自己的一些小心事悄悄告诉欧阳婉露。倾诉和倾听成了她俩的默契,莫阿婆的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她现在不缺吃穿,需要的就是一个心理寄托。”每次欧阳婉露来之前,莫阿婆都让人把轮椅推到大门口等着。为了这个“心理寄托”,欧阳婉露10年来没拥有过一个完整的属于自己的周末。

一家三口常“回家看看” “一开始是宝宝一个人来,后来变成和老公两个人来,现在是带着孩子三个人来。”朱叔说,这些年来,他们看着欧阳婉露恋爱、结婚、生子,而欧阳婉露的关心从未间断。

2005年,当时还是欧阳婉露男朋友的赵先先也一起来照顾莫阿婆,陪着聊天,做些杂事,在朱叔眼里,赵先生就像自己的亲女婿;2008年,欧阳婉露的儿子“仔仔”出生后刚满月,欧阳婉露便抱着“外孙”来给两老看,从那以后,欧阳婉露一家经常带着水果来莫阿婆家,仔仔见莫阿婆比见外婆的次数还多。

也许是在妈妈肚子里就经常来看莫阿婆的缘故,仔仔自小就跟莫阿婆很亲,1岁时就学着妈妈的样子给莫阿婆捶腿,现在4岁的仔仔已经能像模像样地给莫阿婆按摩了,“要让他从小就懂得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欧阳婉露说,一家三口这样过周末也很充实,每次来莫阿婆家都有“回家看看”的感觉。

除了周末,每逢“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欧阳婉露都会给莫阿婆买衣服、礼物,“有一次母亲节,她突然发烧入院,我到医院看到她浑身通红,心里一酸,眼泪就掉了下来。”欧阳婉露说,那种心疼的感觉就像对自己的妈妈一样。

莫阿婆、朱叔以及他们的子女也早把欧阳婉露一家当成自己家庭的一分子。欧阳婉露“坐月子”时,朱叔专门找人从老家买来土鸡,送到欧阳婉露家里给她补身子。每到传统佳节,朱叔就会提前打电话叫欧阳婉露一家人回来过节。

每次欧阳婉露推莫阿婆出门散步如果有人问起,老人家都会自豪地指着欧阳婉露说:“这是我女儿!”莫阿婆的指甲长了,也专门等着女儿“宝宝”来剪。

欧阳婉露档案:

2005年被评为深圳市五星级义工;2006年被评为文明市民道德模范;2009年被评为深圳市爱心大使;2010年被评为最具爱心家庭;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五星级义工。

◎记者手记平凡的爱最真

采访欧阳婉露费了一点周折,因为她几次拒绝采访。她问我:“你说我做了什么?真的没什么,我们现在就像一家人,照顾自己的家人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说,你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这个社会最需要正能量。

欧阳婉露说,其实,一开始是作为义工来帮助别人,可是现在,她和莫阿婆之间已经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欧阳婉露是一个非常干练的漂亮女人,我问她,什么时候逛街?什么时间陪老公儿子度假?她说,逛街就在平时下班后解决,至于老公、儿子,她反复说:“我真的要谢谢我先生对我的支持!”

感到特别累的时候,欧阳婉露就练瑜伽、弹古筝释放压力。因为,牺牲掉自己所有的完整周末,坚持10年去做一件事情,哪怕只是去按按肩、聊聊天,也非常不容易。

离开莫阿婆家之前,欧阳婉露专门把桌上半杯未喝的茶端起来叮嘱我,“把茶喝完不要剩,这是朱叔的心意。”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爱就在每一个微乎其微的体贴与细节里,平凡的爱最真。■本报记者 蒋平通讯员 蒋雷/文 记者 柳影洲 实习生 蔡维泽/图(宝安日报)

3、打工阿姨义务照顾两阿婆(大洋网——广州日报)

“我做的事情真的没有什么,人都是会老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对待他们。”

两年前,83岁的空巢老人陈润辉与黄凤英相识,此后黄凤英便像对待自己亲生母亲一样照顾老人。陈润辉住院时,黄凤英天天来给老人送饭,陪老人说话。同时,另一位李婆婆也被黄凤英照顾得无微不至,黄凤英说:“我的妈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就是要一代代把这种精神传下去。”

本报讯(记者林静 实习生陈令玮)83岁的陈润辉在广州生活30多年,三个儿女都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工作,老伴两年多前去世后,她便成了一位空巢老人。然而,身体每况愈下经常要住院的她并不孤单。两年前,素不相识的黄凤英在晨练中与老人相识,二人一见如故,此后黄凤英便像对待自己亲生母亲一样照顾老人,“妈,我们来看望您了。”黄凤英这句真诚的话,已经成为空巢老人陈润辉生活中的最大慰藉。

老人住院时

她天天料理老人生活

“妈,你好点了么?我们来看望您了。”昨天,黄凤英和丈夫蔡正义一如往常来到民航医院看望陈润辉。刚一进病房,他们就来到了老人的床边,蔡正义将病床摇高了些好让老人坐起来,而黄凤英则轻轻地坐到病床边上,亲切地将脸颊贴到老人的脸上,一面替老人揉搓着背,一面替她理着头发,阿英的贴心让这位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老人脸上充满快乐的神情。

几年前,黄凤英和陈润辉还素不相识。两年多前的一日清晨,当陈润辉在五号停机坪附近晨练打太极的时候,与从海南来广州打工的黄凤英一见如故。

83岁高龄的陈润辉自老伴去世后,身体每况愈下,由于不适应北京的气候,她不愿意和子女生活,独自留在了广州,现在她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当时,黄凤英得知陈润辉的情况后,主动挑起照顾老人的担子。

每次陈润辉身体不适住进医院时,黄凤英天天来看望她,为她排解寂寞。因为黄凤英每天晚上8点到第二天凌晨要帮弟弟看店,为了让老人吃上热粥,她常常是一大早刚从店里出来就赶回家煮粥,煮好后趁热送到医院,有时送到医院时天还没有亮。医院的医生护士们还以为这是陈润辉的女儿,不由得赞叹说:“你女儿真孝顺啊!”

老人病危时

她比亲女儿还着急

陈润辉病危前不久一直住在民航医院,直到有一天突然急性肺脓肿发作,被紧急送往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抢救。

昨天,黄凤英向记者回忆起事发那天的情景。“那天早晨我刚去民航医院给她送饭,中午再来的时候就找不到她了,医生告诉我“快去中山一院看看吧,再不去可能就看不到老人家了。”我特别着急,就叫上我丈夫打车到了那里,在医院里转来转去都找不到老人家。后来,我们再打电话回民航医院后才找到。”

找到老人后,黄凤英和丈夫在重症监护病房外面看到了正在抢救的陈润辉,那时,陈润辉已经不省人事,满身插着管子,病危通知书都下发了几次。“我当时好着急,生怕她会出事。”

陈润辉老人的儿女们也是这次才第一回见到了黄凤英其人。老人的女儿说:“那时候阿英天天给我打电话问我妈怎么样,我让她不要来,因为在重症监护病房,连我们都进不去。”1月11号,捡回一条命的陈润辉病情好转回到民航医院,一得知消息,黄凤英当晚就赶过来看望老人了,还为老人及儿女做了几个菜。黄凤英笑着说:“我就把她当成我妈,那几天我很着急啊。”

这几天,黄凤英一天恨不得要到医院来几趟,给老人送饭,陪老人说话,对陈润辉关怀得无微不至。陈润辉的女儿李女士说:“阿英对我母亲比我们都牵挂,有她在我们也放心不少。阿英什么也不图,我妈也没有什么可图的,她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广州好人。其实人性的闪光点就是在这些普普通通的人身上。”

为后代做榜样

把这种精神传下去

黄凤英不仅照顾着陈润辉,据陈润辉女儿透露,她还另外照顾着一位李婆婆。李婆婆虽然儿女都在广州,却也是一人居住。“李婆婆有高血压、高血糖,腿脚也不好,她无聊的时候就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去陪陪她。身体不舒服也会告诉我,我会帮助她打理日常生活。”

“我做的事情真的没有什么,人都是会老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对待他们。”黄凤英从小在海南长大,因为家境贫困,姐姐结婚有了孩子,弟弟妹妹又都还在上学,未上完高中的她便辍学开始做生意照顾家庭,挣钱供弟弟上大学。

提起自己的父母,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的父亲走得早,是母亲一个人把六个孩子拉扯大的。不仅如此,她的母亲还一直照顾着婆婆,因为母亲把婆婆照顾得很好,老人一直活到99岁。

“我的妈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就是要一代一代把这种精神传下去,我也要为我的子女树立好榜样。”对于自己的母亲,黄凤英也是一直照顾她到80多岁离世,她经常对周围的人说,父亲母亲去世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要善待他们。

4、《十大孝子事迹:王凯王锐-孝行天下》(土豆视频)

http://www.xiexiebang.com/programs/view/OkxI1QBGspY/?union_id=100501_100500_01_01

5、新《二十四孝》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下载佛教的孝道思想(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佛教的孝道思想(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佛教

    浅谈佛教 一、佛教的起源 佛教同基督教一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现象之一。佛教之在东方,亦同基督教之在西方,无论在一般的历史演变上,抑或是在社会生活上以及人类的精神上,都曾......

    佛教(范文模版)

    一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中国四大宗教指那些教? 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公园六世纪发源于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宣扬“众生不等”、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每个人靠自己修行......

    佛教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5则范文

    佛教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原想这个题目的范围蛮大的不好写,加上自己对佛教的了解也不是很多,但想想就算是自己对自己所认知的佛教以及个人的一些看法的一次总结吧! 我个人对......

    佛教思想对唐代诗词的深远影响

    佛教思想对唐代诗词的深远影响 时间:2010-06-24 20:02来源: 作者: 点击: 24次 佛教思想对唐代诗词的深远影响,文化研究论文,文化论文 [摘 要]影响唐代诗词却以佛教为主,主要......

    佛教思想对唐代诗词的深远影响

    佛教思想对唐代诗词的深远影响 唐代的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其内容的丰富、形式绚丽可谓空前绝后。而这一时期宗教也极其盛行,主要以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为主。唐代诗人......

    佛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

    试述佛教在现代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哪些指导意义。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在世界东方文化里占有显要地位。佛教虽为宗教,但思辨性很强,各种文化艺术哲学成分极......

    孝道材料

    我对孝道的一点看法 “百善孝为先”。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乌鸦都懂得“反哺”,人更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不仅......

    浅谈孝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浅 谈 孝 道 引言 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