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六和敬思想”的启示[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3:0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佛教“六和敬思想”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佛教“六和敬思想”的启示》。

第一篇:佛教“六和敬思想”的启示

版权人: 未知 摘录于浅草导游俱乐部

佛教“六和敬思想”的启示

人们喜欢拿和尚说团队,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寺庙中是如何看待团队精神的。例如,对于被奉为团队合作典范的“唐僧团队”,就存在误解。很多人将“西天取经”作为这个团队的目标。实际上,西天取经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他的目的在于把印度佛经取回来,翻译、整理,之后再寻找到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取经只是整个过程当中的一个环节。就好比企业当中有生产部、市场部、销售部之分,各个部门需要互相合作。如果产品只是生产出来了,而没有最后销售出去、回收货款,这能算是实现目标了吗?我想,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各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甚至冲突的情况,原因大概都与此有关。

在寺庙中,为了维护长远的共住与和谐,组织要有一个机制来做两件事:

一、宣扬核心,保持组织的核心凝聚力;

二、捋顺管理关系,以保持管理的畅通。这两件事可以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佛教的世界观、共住的道德规范以及“六和敬”思想。

“六和敬”思想,是世界三大语系——巴利语、汉语、藏语系佛教的共同依止依止:佛教术语,其本意是“依存而止住”,或以某种事物为所而止住。在佛教寺院里,新学沙弥必须依止于教授师和羯磨(行为规范)师,系统学习教诫和教理。,也是团结与合作的基础。

要真正地了解“六和敬”的实质内涵,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和敬”的概念。“和敬”是之于自己和他人两个方面来说的。所谓“和”,就是“外同他善”;而所谓“敬”,则是“内自谦卑”。

“六和敬”思想具体说来:

第一和:身和同住

丛林清规是僧团的生活规约,是当代三大语系佛教的所有寺院僧团所共同遵守的。僧伽制度通过《寺院规约》,使“六和思想”制度化。制度规定,置身寺院僧团中,大众同住,必须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睦相处,首先要杜绝的行为,就是肢体上的直接冲突。

“身和同住”原则地要求僧团内的每一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责(岗位和职责)。也只有如此,寺院管理的运作才能顺利无碍。当然,企业行为也绝不能例外。在工作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要把这个因工作需求而必然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视作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进而把由此而导致的私愤携带到日后的工作,甚至是生活中,那么,人身的攻击就难以避免了。

我们要时时提醒存在着这样的想法的人,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矛盾和冲突是必然的事情,而且是因为工作而起的,如果大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冲突。所以,不在岗位的时候,要即时消解因工作而带来的冲突和不快,做好及时沟通与交流。而在企业、组织内部,更要建立这样的机制,时时宣传这样的理念,先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来,不要把工作的不快带到日常的生活中。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工作当中的冲突,工作安排尽可能合理化,从制度和岗位设置上减少冲突的可能——减少因推诿和制约带来的结果。

第二和:口和无诤

古人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佛教认为这还不够。所谓“口和无诤”不是讲不要争论,而是说不要做无益的辩论。20世纪中期,著名的藏学家更敦群培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赞同某一个观点,你会寻找到成千上万个论据支持它;如果你反对一个观点,你也同样可以找出成千上万个论据来佐证它。”

如果僧团无法做到口和无诤,而且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找出若干条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否定他人的看法,进而导致无益的争辩。如此,大家也就无法在语言上寻找到共同的方式。除了不做无意义的争论之外,口和无诤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利而去争讼。

林则徐将“慎独”挂在书房里作为自我警策的座右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修正口业、修行语言行为的重要。在佛教丛林规约里,为了避免常住的是非和纷争,在“六和思想”里将“口和无诤”放在第二位,要求大众同住,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即在说话时,语气要谦和礼貌,要和颜悦色,不要因恶口粗声而引人不快;更不能因此而发生激烈的争吵,以至于肢体的冲突。口和无诤的理念来源和注解是四摄当中的“爱语摄”,在佛制戒律中的规定则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要说爱语、柔软语、正语、真实语、实义语。

这样的语言标准,大致包含有六个原则:(1)仔细聆听,三思而后言;(2)语音清楚,言辞得体;(3)语气温和,出言诚恳;(4)精练有度,避免晦涩;(5)善巧方便,讲究方法;(6)不扬他过,严守秘密。第三和:意和同悦

大家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精神和心理的清净,要用意善良、胸怀坦白,一致行为和认识。要记住“与人乐”而避免“独乐”的做法,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共同庆祝,绝不要为了获得个人的快意而不顾大众,更不能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意和同悦还要求寺庙住众遵守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在思想上保持一致。这样一来,全体住众就能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下讨论问题,达成认识上、行动上的一致,和睦相处,为共同的目标与成就而喜悦。如果我们将意和同悦用在企业团队建设上的话,同样适用。

第四和:戒和同修

中国人喜欢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寺庙中“规矩”就是戒,是所有僧人必须共同遵

守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所谓“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规约,在共同组织框架、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之下,共同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行为、形体行为和精神行为。

《西游记》里有一个“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为避免师徒遇袭圈地化界。如果把这个圈定移植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在我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上也划出一个“界”,那么,其结果又将如何呢?这个无形的“界”能保证我们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安全吗?

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我们选择这个抽象的“圈定”,进而能够以此而“非礼勿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思”。那么,完成个人修养的神圣化过程也就开始了——我们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的“修正”程序。于是,这个非具象的圈定就成了遵行者的道德行为规范。

宗教意义上的“戒律”也是一种“界”,就像孙悟空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画出来的,具有保障能力限制。

佛教制订戒律,在寺院管理上的目的、用意和作用,与现代企业管理制订规章制度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够保证组织的良性运作。只是,在根本原则上,佛教除了保证寺院管理的有效性之外,还在于保障生活在其间的人员的自我修正。于此,现代企业可能既不屑,也无能为力;因为,企业觉得:这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很多企业并不缺规章制度,缺的是对规章制度的共同遵守,为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觉得冯玉祥值得学习。冯玉祥为了把他统帅的西北军练成一支有教养的军队,制定了许多军令,其中有一条就是“戒烟”。有次他当众宣布全军戒烟,如有违纪者,就罚其吃烟头。后来,在惩罚一位吸烟士兵时,士兵顶撞说他也吸烟了。原来冯玉祥与友邻部队长官会面时偶尔吸了几口烟。冯玉祥猛地摔下军帽,大声说:“我冯玉祥上梁不正下梁歪。我是吸烟了!”说着从士兵手里抢过烟头,塞进自己嘴里。我个人觉得,这个故事,比我们说“上下同欲者胜”要更具有说服力。

第五和:见和同解

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见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在认识事情的方法上,寻求同样的见解;对一套思想、理念,寻求一致的解答方式。

僧团共住,僧众能够和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所有住众在见解上、思想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只有所有住众成员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僧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每个成员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想法,大家各执己见,自以为是,那么,这个团体也就难有安宁、不能清净,也必将导致整体的精神涣散,不能有所作为。

如果出现不同见解的情况,有时候宁可另外再建立一个僧团,而不要在一起共修。因为,见解不统一的人住在一起共修,彼此就有可能互相妨碍。做企业的道理也是如此,既然大家同在一个公司工作,就应该处处为公司利益着想。一个企业就等于一条船。如果大家不协调,就无法保证船只顺利前行。

第六和:利和同均

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者是知识上、宗教实践上的佛法之利,必须要有共同分享的意识,决不能私藏私匿,也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就会使寺院内部发生利害冲突,更会因营私肥己的恶习而导致争权夺利的纠纷,最终会影响到僧团的根本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冲突大半是由于对资源的争夺。而“六和思想”中的“利和同均”则强调利益的共同分享。这是一个慈悲的、智慧的、和平的、共同繁荣的理念。

一个健全的团体,法治精神自然是不能缺少的,但是,如果缺乏了共同分享意识,那么,使集团趋于分化或崩溃的致命伤就难以治愈。

这里的同均也并非是平均分配,而是指共同分享——分享经历和艰难,分享成就和希望

第二篇:上海一位老菩萨修[六和敬]的心得体会

[上海一位老菩萨修[六和敬]的心得体会]

《张菩萨敬修六和的心得体会》

昨天我们学习会共修的讨论中,张松江菩萨老师对大家分享了他在学习六和敬当中的体会: 他说:

六和合对一个学道的人至关重要,时植末法,我等能有缘在虎山道场得以弘传,正是显我们三世有幸得此妙法,上海一位老菩萨修[六和敬]的心得体会。何以故?因修此能转六尘、六根、六识为---大圆镜智

。成就道果的资粮。何乐不为、何乐不学?

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或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若我们在“和”字前面加个不字,那糟了,往下看看,身不和,入不了西方,口不和吵架闯祸;意不和,鬼头鬼脑,戒不和不像道人,见不和,人头像长个角,利不和睡觉不安稳。所谓时至末法,人心不和,所致灾难也多,这是从外面来讲;若从我们每个人内在的身心来讲,那也更糟,何以故?人的身心不和,生理杂乱,百病丛生,胰岛素杂乱--糖尿病,心肺杂乱--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心肌梗塞,脑供血不足。然而人的六尘、六根、六识不和,那就更加糟了。六识不和精神有病,乃至老年痴呆,六根不和,残障不全,心得体会《上海一位老菩萨修[六和敬]的心得体会》。六尘不和,永堕凡界受苦无边,不能自拨。

若学道人持此六和,就六六大顺。身和与法相应,往极乐国。口和老小无欺,人人开心,意和受人尊敬,戒和像个道人。见和同一往西方。利和心态无骄不躁,那不是很好吗?

和的解读就是和人能结合在一起而快乐。不和,得一个闷闷不乐,何苦?所以我们应该协助道场弘传六和敬,宣传学道的人要以六和敬团结一致,产生互动,与各位佛友分享法乐,增强凝聚力。

愿以我们一起念佛的力量传遍法界。求世尊和诸佛菩萨共同慈悲加持结缘,慈悲加持法界每个角落。慈悲接引每一个如母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将末日的灾难降到最低点。

我们修心的人好比那种子,众生好比土地,我们到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众生结合起来,在人生心中生根开花!

智海(老菩萨)2011.农历二月初11.我们大家都赞叹老菩萨的修为,是真正把六和敬融入日常生活的修行。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学习。感恩老菩萨教诲,并祝愿他继续化育这一方土地,使人心得安乐。愿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六和敬

amtb!

第三篇:佛教的孝道思想

佛教的孝道思想

民间信仰的儱侗佛教

今天,我们这里的出家同学们,还有从智法师和书院秘书长章克范居士,促请我为大家作一次讲演,并且给我出了个题目——‘佛教的孝道思想’。由于这个题目,引起了我对中国孝道与家庭、社会的一些意见,很乐意提出来向诸位报告。

我们中国的文化与社会,也同其他国家、民族一样,存在著许多复杂的矛盾与问题。大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但据我个人从小时候所了解,近百年来的状况,以佛教为例,其中充满了新旧文化冲突和东西文化相互激荡所产生的怪现象。中国家庭几乎十之八九都信仰佛教,但是却不知道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把上帝、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如来佛等等,一股邋遢凑在一起礼拜,不以为怪。一般人就是信仰这么一个儱侗的佛教,现在大致上差不多还是一样。

我们年青的时候,因为家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跟著信佛,但是在公共场合又怕被别人知道,给人笑话。上寺庙去游览,如有同学在一起,彼此虽想烧香或者磕头,却又不好意思,只好装成一副我不迷信的样子,悠哉游哉,等到同学走开时,赶紧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偷偷磕两个头,爬起身来,转头就跑。

那时候,同学们上洋教堂,却得意洋洋,神气得很,往往满口英文,又时常跳舞,结交异性朋友,最时髦不过了。如果说谁家的孩子跑庙子,拜菩萨,那这个孩子准没出息,要给人家看不起。因此,当时我很反感,为什么外来的洋教就好一点,我们黄面孔的菩萨就差一点?!然而,社会的情况一直如此,你有什么办法?

一般妇女,平常到寺庙烧香拜拜,就有人说这个女的完了,不可救药;甚之,丈夫也起来反对,家里不得不出问题,往往弄得乌烟瘴气。反过来,如果丈夫喜欢跑庙子,做太太的就会变得神经兮兮,害怕自己的丈夫出家当和尚。我个人就碰到过许多类似的事情。过去几十年,有些朋友跟我来往,往往给我打个学佛的招牌。有次在路上,一位太太看到我,那双眼睛凶巴巴的横瞪过来,很生气的样子,我看了觉得好笑,后来她的先生来找我,我说你太太怎么这样看人呢?!他连忙支支吾吾地说,女人家嘛,老师你不要多心。我说我那里会多心,只是你不要在家吃素好不好?弄得怪里怪气,惹人讨厌。他说,现在吃素吃不成了,我太太常常在饭菜下面,故意埋著鱼肉,吃饭吃了一半,便翻了出来,没办法。

为什么与僧道无缘

诸如此类的现象普遍得很,那怕现在这个时代,那么多的大专学生热衷学佛,也不见得就是佛教兴盛发达的好现象。我在这里讲个老实话,譬如大学里许多性质不同的社团,像音乐、舞蹈社团,演讲或者政治性的社团,乃至基督教的查经班、唱诗班等等,那些参加的同学们,大致都很开朗活泼。但是,一碰到佛学社的这些年青人,你一看,真要命,不是楞头楞脑,便是紧张得神经兮兮的。一见到你,马上畏畏缩缩、忸忸怩怩地合掌,老师您好,阿弥陀佛,婆婆妈妈的,非常放不开,年青人应有的活泼朝气,不知到那里去了,很令人担心。

那么!你说这个佛教就此衰落下去了吗?似乎又不然,因为目前学佛的这一批人,事实上还真不少,佛教当前的境遇就是这么地尴尬,这么地奇怪。

佛教中的若干怪现象,并不是到了现在才形成。我们小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当然这牵涉到许多历史文化和人性的问题。此如,刚才所说,我家里信佛,我的祖母、父亲、母亲都信。同时家中自明、清以来,一直有问家庙(僧寺),族中每一代总有一个人出家到这个 1 庙子当和尚,一切生活所需都由我们这一家族供养,过去还出过三个得道的圣僧。我父亲除了供养这间家庙,其他时常有别的尼姑、道士来化缘,也都高高兴兴地和他们布施结缘。可是奇怪得很,我们家的门口,却又贴了一张——‘僧道无缘’的信条。你说有趣不有趣?

其实,这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一种特殊现象。平常读书人讲的是孔夫子、孟夫子的伦常之道,反对佛教、道教出世间法的做法,因此便有人在自家门口贴一张‘僧道无缘’的纸条,表明是儒者的立场,和尚道士到了门口一看,自然晓得这一家免谈,自动走开。以前在大陆上有句土话:‘和尚进门,不要钱,就要人。’,要钱是化缘,要人是把你家孩子带去出家,这个划不来,一般家庭都怕。可是我家的情况很特别,虽然门口也有这么一张,和尚、尼姑、道士照旧来化缘,这很有意思,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户人家肯布施,不会拒绝。事实上,中国所谓儒家的知识份子,尽管表面不赞成佛教道教,但是骨子里往往免不了对于这二家形而上学的向往。

韩愈与狄仁杰的忠告

‘僧道无缘’的说法究竟从何时开始呢?从唐朝起就有这个迹象,到了宋代更为明显。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为了反对唐宪宗迎取佛骨供奉,闹出了一场**,可以做为代表性的例子。什么叫佛骨?即是平常所谓的舍利子。那时自唐太宗及武则天以后,唐朝的皇帝,大多数都信彿、信道,很重视佛陀舍利子的供养。唐朝皇帝虽奉道教为国教,那是因为道教的教主太上老君同他们一样姓李,不得不捧为国教。一代美人杨贵妃信的是道教,曾经正式受过道家的传戒仪式——受箓,因此唐明皇也跟著去接受道教的戒仪而受箓。至于武则天,那更是既信佛,又信道,像平常我们念‘金刚经’,经文开头四句偈子‘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正是这位高高在上的女皇帝做的开经偈。

并且,中国的许多大寺庙,也都是她那时候以政府的力量修盖的。譬如中国内地许多石窟那些大佛像的艺术杰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武则天喜欢修大庙、造大佛,一而再,再而三,结果将国库的金银财宝都快花光了,宰相狄仁杰、御史张廷圭、李峤等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奏谏,劝告她说,皇上,你要造佛寺佛像那很好,这是大功德,但国家财政,不能再这样耗费了,虽然你是皇帝,一下命令,要修就修,但是也要给老百姓们有机会作功德啊,他们能出一块钱也是植福修德,以后你要修庙子,造佛像,何妨让民众大家捐钱来共襄盛举呢!武则天一听有道理,才稍有改变,如此就给国库节省了不少开销。

我们看看中国那些大佛的建造工程,都很惊人的。当年在四川,看到嘉定的大佛,佛头高高在山顶上,佛顶可摆上十六个人吃饭用的大圆桌,绰绰有余,而佛足则伸到长江水面,人从下面抬头往上看,帽子都要掉下来。像这样的工程花费,非常可观。就在这些种种佛教的形式问题上,韩愈开始反对佛教。当然,他有他的道理,你皇帝信佛就信佛,但不必为了迎接一颗佛的舍利子到宫中供养,便让全国劳师动众,浪费大笔金钱,这样只怕国家会弄穷了的。

另外一个反佛的理由,是反对出家的人‘无父无君’。中国儒家文化反对信仰佛教,这四个字便是最大的理由,最大的罪状。到了宋朝叫得最为激烈。他们认为一个人出家修道,连父母都不顾了,这是‘无父’,还算是人吗?甚至‘无君’,连国家也不要了,那更是要不得。古代男子一出家便免服兵役,什么都不管了,出家前犯了罪,出家后规规矩矩修行便不再深究。并且早期的僧团不从事耕种生产,生活所需皆靠化缘而来。至一切,在我们历代的文化人眼中,认为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但是,除了上述两个理由外,其他佛教所提出的哲学道理、修行法门,许多读书人都反对的很外行,而且就各方面来看佛学,都显得精湛圆明,博大深入。可是儒家知识份子,一直把出家修道这回事,纳入是‘无父无君’的大不韪,当作是不忠不孝。那么,佛教在伦理 2 上,到底是孝道是不孝呢?

孝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现在我告诉诸位,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就是孝道。所以古代臣子对皇帝上有关文化、或社会风气的奏章,如果这个皇帝很倔强,有不是的地方,不肯纳谏,便往往祭出一句很严重的话,‘圣朝以孝治天下’,用来给皇帝当高帽子戴,使他无法胡闹,乖乖做个好皇帝。

的确,中国文化最宝贵之处在于提倡孝道。对于那些西洋来的外国朋友,我常说,你们西洋以基督教为主的文化,是‘丁字架文化’,我们东方文化才是道道地地合于十字架的形式。什么道理呢?西方文化偏重父母爱子女,而忽略了子女长大后对父母的孝养,只要儿女一成家,男跟女,女跟男,夫妻一对,其他兄弟姊妹都不大管,代代如此,这不是后代和上一代接不上去,缺了‘十’字上面那个部份,成了‘丁’字了吗?

而我们中国,上自自己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一直通到久远前的老祖宗,乃至佛菩萨、上帝等等都包括在内;下则由自己传至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千代万代,生生不息延续下去。并且横的关连,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同样需要仁爱,形成一个完整的宗族社会,纵横交错,恰是‘十’字形的文化。

但是,现在的中国社会,也差不多削成了丁字架的形象。现在的孝道文化可怜啊!我有许多好朋友,大部份上了年纪,七老八十的,虽然地位钱财不缺,儿女三五个的不在少数,也都受了高等教育,拿到博士、硕士等学位,却一个个飞到国外,再也不回来了,独留两老口子躺在医院不能动,老太婆和老公公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抱怨一阵,生了那么多儿女,读了都么多书,又有什么用?然后,双双对坐,‘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日子一天一天这样过去,唯一的好朋友,便是‘电视机’来陪伴。你说这有多可怜,多悲哀!

儿子是国家的 女儿是人家的

并且,现在一个儿子讨了老婆,等于嫁出去了一样,往往跟岳父母好得很,而疏远了自己亲生的父母。再者,就算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媳妇也不见得能孝敬公婆。我曾经对一个朋友说,你很好,又有儿子又有女儿。他说我有什么好?儿子是国家的,女儿是人家的,我有什么?!这又是一种情况,讲的都是真话。反正这一代的孝道出了问题,文化也出了问题。

我们的孝道文化有几千年历史,同其他民族文化不同。这孝道文化从那里来?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宗族社会来,古代维系这大家庭社会的中心力量就是孝道。孔子的学生曾子还因此著了一部重要的书籍,叫做‘孝经’,作为孝道的典范。这本书现在大家很少看,像我们老一辈的,在小时候便已经读得很熟了。记得民国三十六年我回到家里,父亲听说我研究佛学,研究得还不错,要我讲一点佛经给乡人听,他也要参加,我说千万不要,因为我们家孩子,长到几十岁,从外面回家,看到父母亲都会赶紧跪下来磕头。父母亲坐在旁边时,孩子不敢随便坐。我父亲讲话很威严,我听他讲话有时还会畏惧,畏惧并不是害怕,而是一种很自然诚恳的恭敬而已。

平常家里的客人不少,因为我那时有点小名声,常常有人来找我谈话。每当我父亲走过来,我一定马上站起来听父颊吩咐。他老人家看了便说,你长大了,以后不必这样守礼,马虎一点可以,可是我一直不敢。这是因为自小受了老式文化教育很深影响的关系。我父亲要我讲佛经,他也要听,我说您不能来,您来了我就讲不出来。最后不得已,我对父亲说,您真要来,那我讲孝经好了,父亲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讲这玩意儿?我说现在的青年不得了,家乡的子弟们先要懂一点孝经,不然学个什么佛?!我父亲想想,也认为有道理,因此我在 3 家乡曾经讲过一次孝经。孝经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基础,现代人千万不要忽视了它。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孝子呢?真正的大孝子,不只孝顺自己的父母,还要能孝顺天下人的父母。所以我常常跟一般老年同学和青年同学说,你不要把自己的儿女看得那么重,天下人的儿女都是你的儿女,天下人的父母都是你的父母,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的心量放大呢?如果将心量放大了,以天下人的父母为自己父母,以天下人的儿女为自己儿女,那该多好!

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本来我自己的儿女很反对我这种看法和态度。他们说,爸爸你是看一切众生如自己的儿女?看自己的儿女如一切众生?我说对啊。我一个儿子就曾坦白地跟我讲,他起先很不喜欢这样,反感得很,但是不好明白表示,后来他在社会上经历多了,有更深一层的生活体验,倒反过来赞成我的观念。他说这样很对,又何必一定要只爱自己的儿女呢!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这正是孝经的根本道理。真正令人钦佩的孝子,其行止如何?‘大孝于天下’。这种精神同佛家要救度一切众生的菩萨行愿,正好不谋而合。并且孝与忠也是同样一回事,国家危难时,顾不了自己父母,勇敢地做个忠臣而为国牺牲,一点都不后悔,这也是孝,孝自己的国家,孝自己的民族。孝经的意义太广大了!

由于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始终讲究孝道,因此中国历代皇帝最敬畏的也是自己的父母—‘太上皇’和‘皇太后’。皇帝到前殿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都要向他下跪,威风凛凛。可是一旦皇太后出来,皇帝只好恭恭敬敬侧身肃立,不敢随便坐著,等到皇帝到后宫见太上皇或皇太后,给妈妈请安,那就得跪下来,妈妈要骂照样骂,要打照样打,根本不敢有什么反抗。我们看宋、明、清代的历史,那几个皇帝的太后更是厉害,皇帝怕得很,如果出言顶撞把局面弄僵了,老太太一生气,扳起脸孔,怎么样?!好,你是皇帝,大家听你的,我也听你的。皇帝一看情势不对,赶紧跪下来说,皇太后不要生气,您老人家要怎样,就照著办好了。这是孝道的一种表现,我们并不提倡不合情理的盲目顺从,但是现代尊敬父母的孝道精神,的确逐渐地衰微了。

这个孝道思想表现在中国的政治上、文化上,什么时候最为特出呢?——大约在一千六、七百年前,汉末三国时期这个阶段。东汉以后,中国的儒道文化非常兴盛,当时只要你做人真正合于孝的标准,便有机会出来做官。满清时代功名中的举人,另有一个旧名称,也叫‘孝廉’。孝廉这个制度,在汉朝是由地方上推举品德高尚、孝敬父母的士子出来任职,再由皇帝封给官位,一步一步升迁的。

由于两汉藉仕途来提倡孝道思想,因此到了三国以及两晋以后,直到清末,孝道精神更重视得不得了。一个家族出了个不孝子,那便由这一家族辈份最长的族长出面,开祠堂门,严加惩治,毫不留情。就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佛教传进了中国。若是照一般儒家知识份子所言,佛教是‘无父无君’,不要父母,不要国家,那么佛教又怎能顺利地传入中国大片土地,甚至最后成为民间根深蒂固、最普遍的宗教信仰呢?!

孝顺父母的佛陀

释迦牟尼佛是绝对孝顺父母的。佛经上记载,佛要出家,父亲不准,要他讨了太太才可出家,他只好顺从。娶一个不行,要娶两个,他也照办。后来还要为他家生个儿子传宗接代,也同样没有违背父王的旨意。到最后,一切要求做到了,他父亲再也没有话说了,佛这才在夜里离宫出走,到各处参访明师,探求人生真谛。后来,佛的父亲过世,佛亲自回来举丧,一定要亲自为自己的父亲放入棺木中入殓,然后和他的儿子罗侯罗、堂弟阿难、难陀四人,4 将父亲的棺木抬上他自己经常讲经说法的地方‘灵山’安葬。像这样合情合理的做法,你说释迦牟尼佛孝还是不孝呢?

这些事实,很多研究佛学的人都不大留意,常常忽略过去。释迦牟尼佛的一生言行,无一不是孝的表现和扩大。佛一出生母亲就过世了,由姨妈一手带大,后来姨妈想出家,佛不答应,因为顾虑到女性出家,宗教团体内容易发生问题,恐怕影响佛法在世间的传布,但是由于阿难一再向佛请求,说姨妈自小养育您,您就许她出家修道嘛,最后不得已,佛才答应了这件事。佛在得了道后,也曾为了报答母亲怀胎十月之恩,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那时佛母摩耶夫人已因生佛功德,成为忉利天主,但是佛还是特别为她宣讲了令人感动的‘地藏经’。我们学佛的人对‘地藏经’都很熟悉,也时常诵念,看看它的内容,这不是多么可贵的孝道思想的流露吗?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传布,迅速而普遍地为中国民间社会所接受,正是因为它是一们重视孝道的宗教。中国佛教第一本讲孝道的经典‘父母恩难报经’是在后汉时期(约西元一八九年间)安世高翻译进来的。假使没有这部经的翻译,中国知识份子是会起来抗拒的。他们一看‘父母恩难报经’,哦,原来佛教文化也是讲究孝道的,和中国固有文化精神同路,二者便自然合流了。

度化阿阇世王的故事

然后,过了几十年,在曹魏时候,‘无量寿经’又由康僧铠翻译进来。‘无量寿经’谈的是观想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后代净土宗兴起,无疑是受了它的影响。净土宗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种修持方法,与孝道的关系很大。再来,‘观无量寿经’又跟著传译进来(约当西元四百二十年间)。‘观无量寿经’讲的是什么呢?讲孝道的问题。其缘由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印度有个不孝的国王阿阇世,他为了想早日荣登国王宝座,欲置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于死地,因此把他关在监狱,不给吃,不给喝。阿阇世的母后韦提希夫人为了拯救自己的丈夫,偷偷做面食夹在衣服里层,又将衣服用水浸湿了,带去看老王,把面食剥出来给老王吃,把衣服拧出水来给老王喝。可是,这件事终于给这个混蛋儿子晓得了,也将她同样关进牢狱。

像这样冥顽不灵的忤逆之子,碰上了也没办法。母亲韦提希夫人想到她认识佛陀的弟子目连尊者,便跪下来祷告,希望目连尊者赶快来救她。结果佛以神通知道了这事,慈悲地赶来帮助,感化了这个不孝的儿子,同时为他们讲‘观无量寿’阿弥陀佛的修持法门。这是‘观无量寿经’形成的来龙去脉,其基础就建立在孝道上面。至于净土宗的另一部经典‘阿弥陀经’,则比较迟一点才翻译进来。

‘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时,中国正处于三国以后,魏晋南北朝战火连绵,文化混乱的动荡时期。可是当时社会上每个家庭的子弟都很遵守孝道,此时正是中国门第观念最严重的时候。嫁个女儿或讨个媳妇,非常重视门当户对。在社会上,一个家庭里孩子的教育好不好,孝顺不孝顺,广为众人所注目。譬如大家会说,某某家里的孩子很有教养啦,他们家的公子、千金都很知书达礼,是世代书香啦,这些观念和宗法社会的孝道思想,非常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义在大孝的盂兰盆经

同时,在西晋初期(约西元二百六十五年),中国佛教到了七月半一定要诵念的‘盂兰盆经’,也经由竺法护的手中译成中文,流传开来。盂兰盆的‘盂兰’两字,原义叫解倒悬,即是解救倒悬的痛苦。这部经同孝道的牵连,那更大更深了。

我的家乡就在台湾海峡对面,小时候,记得每年的农历七月半有个很热闹的节目,叫做‘放河灯’。在夜里,河上驶著做法事的船只,和尚念经,一路叮叮当当,木鱼、铃铛法器等敲得很动听,唱诵的声音也很优美,然后一个莲花一个灯,从船上接连放到河面上,放荡开来,挤得整条河都是闪闪发光的莲花灯,很美丽,也很令人伤感。据说这是为了超度河里淹水死的冤魂,解除他们的痛苦。也算是属于盂兰盆会的一种。

一般民间讹传,七月里鬼门关开了,阎罗王一年一度给鬼放假,让他们出来玩玩,到了农历七月三十晚上(地藏菩萨生日)又要回去。这个恩典,据说就从目连救母的盂兰盆开始,又说是地藏王菩萨大发慈悲,出面给阎王讲情。所以每到了七月三十晚上,我们这些孩子便拿著香把,一支支插在地上,然后老祖母叫我们跪下来拜,拜地藏王菩萨,因为菩萨做了保证人,现在他要把放出来的鬼魂收回去,只要有一个鬼留了下来,地藏王菩萨便没面子啦,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构成了这么一套民俗信仰的故事,很严重,其中大有文章呢!

这类的故事,和中国孝道的发展结下了不解缘。因此,有人问我,放焰口啊、烧纸钱啊,这些做法,鬼神收不收得到?会不会得益?我说,只要你确是一番真诚,为了给先人尽一点孝思,舍得这样花费,只要心安理得,还管他收不收得到干嘛?我有个美国朋友过世,我说也要烧一些给他,有同学听了一副很惊讶的样子。我说你不要怀疑,相信我的话去办,这个经办的同学听了,他知道这是外国人,给他做了一套西装,也买一辆汽车,又造一栋洋房,冰箱电话等等一样也不缺,然后找个地方一把火烧了,彼此相顾一笑。你别问有用没用,但问自心诚不诚?舍不舍得?再者,你真能把佛教教理研究透澈,自己有实际的修证,自然能看清这种事的真相,虚还是实。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我们中国文化,尤其信佛的人应该晓得,佛教的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面。如果信佛却不了解这个道理,那么你说信佛,根本是迷信。三世是指前世、今世、来世。前世的前世还有数不完的前世,来世的来世还有连绵不尽的来世。六道轮回包括天道、修罗道、人道(上三道),以及畜牲道、饿鬼道与地狱道(下三道),每一个生命就依他自身所作为,感得各式各样的因果报应,生生世世不停地在宇宙间轮回转世,这是佛教根本的道理所在。

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类警句,我们小时候都念过的,这便是因果观念。佛说:‘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但是这因果观念,全是由佛教传来的吗?不是!中国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因果观念的明显表示。由这种因果观念的推演,发展出中国几千年来一贯的教育目标,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时代不同,现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目标几乎已丧失殆尽,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传授,迟早要出问题的。

不管你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葱卖蒜作小生意,开银行,办贸易公司,做大买卖,那都是职业不同,无论你作什么,人都要学做人。我常常跟一些从政的朋友讲,不要说做官难,把人做好了,做官自然容易。上台做官要做人,下台一鞠躬也要做人。做人别做绝了,做绝了不会有好下场。中国人的教育,一向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观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许多理念,尤其菩萨道的提倡,无不是从此种因果观念和孝道思想立论,扩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于淋漓尽致的地步。

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好,如果你使坏,喜欢做缺德事,就算现在聪明能干、富贵荣华,将来后代子孙必然要糟。这是真的哦!我这辈子几十年来,因果报应的事情看多了,很多都是现世报。错事干下去,没几年光景便自食恶果,惨兮兮的,只是平常不 6 好意思说明罢了。所以我们小时候受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有句话:‘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方寸地指的是良心,就是说为人必须心地善良,后代方能得福。

佛教讲因果涵盖三生,每一个人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由此形成一条无穷尽的横线,和刚才所提祖先、父母、我、后代儿孙的竖线,又交叉成一十字架。其实,依据因果轮回,角色变易的道理来看,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同自己的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二条因果线往往是彼此重叠,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中国民间长久以来,充满了三生因果,七世夫妻,乃至世世互为兄弟,互为夫妻的传奇故事,所在都有。所谓一切皆由因果、因缘而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随人自取。‘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怨不得人。

目连尊者救母难

由于阐扬孝道的几部佛经:‘父母恩难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及‘盂兰盆经’等被介绍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自然而然接受了佛教。至于我们佛学上讲的净土宗、禅宗、华严宗、三论宗等等,在书本上空啊有啊的,那都是一些读书人,以及法师们专门研究佛教哲学,逐渐发展出来的。民间一般老百姓才不管你这么一大堆名词,他们只要报父母恩,念菩萨名号,阿弥陀佛、地藏菩萨、观世音啊!双手直挥直拜,你要快快救我妈妈,快快保佑我爸爸啊!这种真诚,这种孝心,你反对个什么呢?!

‘盂兰盆经’讲的是佛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以神通看到自己的母亲堕落地狱,受极大苦,他很难过,亲自下到地狱要救母亲,但由于业力的关系,地狱门无法打破,只好回转来求佛帮忙。佛说你有孝心,很好;但是真做了坏事犯了罪的人,就是儿子当了皇帝,或是神通第一,也没有用。罪就是罪,善恶之间,和地位、金钱、权势毫无关系。善恶自有果报,不是随便可以了结。因此彿只好教目连尊者举行盂兰盆会,广修一切供养,借重其他出家人(精进用功办道的修行人),由他们多人的福德功勋,深重的业力方由忏悔而得解脱。

这里我们要注意,佛要我们不只求解脱我们这一世父母的痛苦,更要发广大愿,发长远心,连自己七世父母的冤孽,都要超度。佛的这种精神,合于中国‘孝经’所说的‘大孝于天下’。天下人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你不能只孝这一辈子的父母,你前生的父母,再前生,乃至七生、千万生的父母,都一样要追荐。由此而达众生平等,慈云普护一切。

目连尊者是得了道的圣者,但并不保证自己的母亲不下地狱,各自造业,各自感报。并且好的儿女,并不一定有好的父母,好的儿女有时还是坏父母生的。这之间的因果道理,非常复杂。有一些温柔敦厚的夫妻,偏偏生个胡作乱来的坏儿子。这在生理学上,目前还无法理解,不过我已有了答案,这叫做‘遗传反动’,不会错。老老实实的父母,生个儿子特别调皮。当然也有还是生老实的。老实人再生老实儿子,一代一代传下来,那要变笨了的,是不是?真有修证的人,才看得清楚这些千差万别、复杂难测的因果变化。

佛为了目连,开了盂兰盆会幽明两利的方便法门。在印度,每年夏季雨繁虫多,佛才规定弟子们结夏安居,集中在一起,专心修道。等到七月半,天气渐渐放晴,气候较为凉爽,方得解夏,可以到外面活动。就在这一天举行盂兰盆会、供佛斋僧,超冥济幽,乃是中国佛教依据佛典记载所形成的传统仪式,一般佛教徒都很重视这一天的法会活动。

梁武帝倡建盂兰盆法会

可是,后来的外道,却伪造了一本莫名其妙的‘血盆经’,说什么女人生孩子,因为流了一大堆血,血是脏的,死后会下地狱,泡在污秽的血池里受苦。会有这种事吗?这根本是毫无根据的说法。然而那些自称信佛学道的同善社、一贯道信徒,却不明就里地胡乱相信,糟糕透了。

父母亲的血是最干净、最宝贵的,密宗还把人身的血作为供佛的净品。依佛教规矩,我们的生日叫‘母难日’,不宜大事铺张宴客。母亲生我的那一天,正是母亲受苦受难的那一天,为何还兴高彩烈地做生日呢?母亲受苦受难,你还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宰割别人的生命来供自己享受作乐,这合情理吗?应该为父母祈祷求福才是。‘血盆经’绝对是假的,千万别信。如果真的生孩子流血有罪,生孩子那么大的辛劳和功劳,竟然还要下血盆地狱,这真岂有此理!若有这样的一个地狱,那我们首先要打破消灭的便是它。

‘盂兰盆经’刚传进来的时候,还未很普遍,要等到南朝梁武帝以帝王之尊,于梁武大同四年,提倡启建盂兰盆法会,这才广为民间所遵行,成了一种风气,而七月半也被当成了鬼节。鬼门关于七月间开门,放鬼到人间游玩这事,暂且不去讨论。但是你问我信不信传统佛教七月半的做法呢?绝对信,因为我了解其中的理由。我常常劝同学们,真学佛,必须先明理,明白了道理以后,不可再怀疑,能够恭恭敬敬的孝顺天下父母,总没错吧!

梁武帝不但提倡‘盂兰盆经’,他还因为皇后郗氏死后,变成大蟒蛇来托梦,说她在世时嫉妒宫女,凡与皇帝亲近者,多加杀害,现在自己死后,受报为大蟒蛇,不得解脱,希望梁武帝念在过去情份,想法子救她,帮她在佛前求忏悔做功德,因此梁武帝将当时佛经中所有找得到的忏悔经文收集起来,自己又做了一篇祭文,替皇后修法忏悔,这便是后世广为流传的‘梁皇忏’(约西元五○三年间)。

由此看来,梁武帝这个人对夫妻情份还不错,只是没有尽到皇帝所应做的责任,如果他安心出家当和尚,应该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可惜却走错了路。虽然又吃素、又过午不食,夫妻感情也很好,却无法除去想篡夺人家天下,自己当皇帝的野心,后来把佛事与国事纠缠不清,终至失国,令人惋惜不已。

放焰口与拜水忏

历史文化的发展到了唐朝,密宗传来中国,由不空三藏编集‘瑜伽焰口’(约西元七五○年间),于是佛教又有‘放焰口’的法事。‘放焰口’是为了超度孤魂野鬼,其来源是因为佛弟子阿难,有一次看到一个青面獠牙的恶鬼出现在他面前,吓了他一跳,赶快找佛询问所见何物?佛说这是鬼王,叫‘面然大士’,也是菩萨,他带领一些无法饮食的饿鬼,希望你能帮忙超度他们。阿难说:我没有道,怎么度化?于是佛便传了一些咒语给他,教他如何依法而行,解救那些饿鬼众生的痛苦。这便是瑜伽焰口的由来。当然后来加上了密宗一些其他咒语,和各种亡魂的忏文。其中有些凄艳美丽的文字,是经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等的修改。超度的文句,各行各业都有,什么孤魂野鬼啦、红粉佳人啦、文臣武将啦,乃至离家在外做生意客死他乡的,吊死的、溺死的、烧死的,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我小时候寒暑假时,在僧寺读书,翻开焰口的文字,一看便入了迷。那文字太美了,尤其什么‘昔日风流都不见,绿杨芳草髑髅寒’,这类的词句,差点让自己给迷住了。焰口一来中国,配合前述几部经忏,使佛教在当时的社会流布得更广更深。那时教育并不普及,净土、华严、唯识等宗派的佛理哲学研究,只是少数上层的知识份子热衷而已。真正推动民间佛教发展的,倒是这些同孝道思想关系密切的经文和忏文,并且在民间同时流行的道教也受此很大的影响。

后来,到了唐朝末年(约西元八六○年间),又产生一部新的法本——水忏。这是一个和尚——知玄,生了个‘人面疮’,怎么医部无法痊愈,最后碰到一个得道的罗汉,引清水给他一洗,水到病除。乃依此因缘,写下这篇乞法水消衍尤的忏文,受到民间广大的欢迎。

如此,这些焰口、水忏、梁皇忏等等的忏悔行法,形成了中国佛教别具风格的水陆道场等法会。法会期间,白天诵经拜忏,晚上蒙山施食、放焰口,闹闹热热得不得了。这样一场戏唱下来,起码三天,当大和尚的都累死了,不但要唱得好,喉咙也要耐用,手还要不停的 8 比划结印,坐在那个法座上,一下就是三、四个钟头,也是一种不简单的定力呢!

经忏彰显了孝道思想

就这样,刚才所讲的那几部经忏,让佛教在中国各阶层社会稳稳当当生了根。这些经忏,一部一部和孝道相互彰显,彼此发明。尤其盂兰盆会,不只为了超荐此生父母,而是推及七世父母,甚至远至千生万生都在超荐之列。但是大家要注意,佛说是靠得道的人来超度,所以替人家做这个法会时,没有道也要有道。法会期间,必须集中精神,一心不乱才行,一心不乱方合于道。佛家常说:‘一子成道,九族超升’,这是指得道而言,不得道你说出家学佛便成,没这回事。因此出家学佛,一定要精进努力,以悟道为目标。不然恍恍惚惚,得过且过,那要糟的。至于如何方能悟道证道,这便有待多多研究‘心经’‘金刚经’等经典了。

举行盂兰盆法会,依法修持‘盂兰盆经’,这超荐功德如何呢?我告诉大家,绝对有用。我学佛几十年,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希望沦落饿鬼道受苦的众生,早日脱离苦海。我们老一辈子,从小就是在刀枪战火中讨生活,几乎没有一日是安宁的日子。当年我离开家乡,一幌几十年,没办法和亲人联络,父母生死不知。

一、二十年也没消息,所以曾有两句诗说:‘历劫几能全骨肉,对人不敢论亡存。’内心很伤感。别人问超你的父母现在怎样?实在不敢答覆,根本不愿去提,怕讲了会悲伤、会难过。

我母亲信佛,但并不大懂得什么佛理。我在童年的时代,有次问她:妈妈,菩萨的眼睛为什么半开半闭?他为什么不张开眼睛?这个问题不好解释。可是我的妈妈却不假思索地回答,世界上的人太坏了,菩萨只好半闭著眼,不看为妙,如果张开眼睛一看,这么乱糟糟的一个世界,那真要气死了。我一听,哦,原来是这样子啊!也蛮有意思的。

这类往事,一眨眼,已经是几十年前当小孩的记忆了。现在只有早晚给父母念经,事情再忙还是要念,经常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七卷、五卷,一定少不了的。如果不念,觉都睡不著,不施食我也睡不著。有时实在累极了,要休息,请旁边的同学代劳。结果一觉醒来,恐怕别人饭菜做得不好,鬼朋友们不吃,担心亏待了他们,又自己重新来过。

行菩萨道济度一切众生

并且,每一个朋友走了,中元节我照样四十九天,观想他们来接受施食。反正我天天大请客,多一个人,多加一副碗筷,不会有问题。不过我不刻意对别人提倡此事,但是这里的同学,我则严格要求他们做。什么大慈大悲?!花几粒米,用一点水,利用几分钟布施给鬼神吃喝,你都偷懒,舍不得,要真替人煮菜做饭,侍候人家,那就更不可能了,像这样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修个什么道?

我这么讲,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换句话说,鬼神之道,确有其事。总之,这种包含著可贵道德观念的轮回思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要信而不迷,同于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敬而远之’。远之不是要你不理不睬,而是保持一个恭敬的距离,那就对了。鬼神绝不害你,鬼神若害你,那你要自己检点,看看自己的思想行为有无缺失,是否做了亏心事?世上的鬼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啊!人是活鬼,鬼是死人,这道理须得好好的弄清楚。

佛教的经典,没有不教人规规矩矩做人的,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更要孝敬天下人的父母,视一切众生如己出,如自己的兄弟姊妹。宋儒反对佛教,说佛教是‘无父无君’的,这误解太大了。真正的佛法——‘至孝’。出了家,为了解救自己和别人的痛苦,应该赶紧用功,修道成道,使亲生的父母眷属得到好处,并且利及七世的父母亲友,更扩而大之,行菩萨道,救济法界一切众生。这才是伟大孝道的充份发挥,又有什么好争论怀疑的呢?!

第四篇:佛教哲学给我的启示

佛教哲学给我的启示

很庆幸这学期选修了楼老师的佛教哲学课程,真的受益匪浅,每次上课内心都有一种平静祥和的感觉,也许这就是佛教哲学的魅力所在,再加上楼老师那娓娓道来、淡然祥和的语气,更使我感到平静和舒适,一时之间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似乎都被阻挡在了教室之外。

楼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佛教哲学已经超出了单纯知识的范围,更涉及到人生的感悟、对内在精神和人性的关怀。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从这门课程当中得到的启示:

(一)生死观

“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人人都在追问,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不愿谈论生死的问题,因为对人们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怖,人们总是希望追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生死问题又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众多苦难间题中最突出的。许多的宗教都会谈论到并且都企图来解释它。生死问题不仅是人类的首要问题,也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间题。宗教之所以能被成千上万的信仰者痴迷的尊祟,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他们都包含了对人类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对死亡最终解释的承诺。对现世的态度,将决定一个宗教的生死观的其他方面的许多问题,佛教讲出世,它以现世生活为虚幻,为苦海,而以彼岸世界的生活为幸福和永恒。佛教的理论处处显示了一种脱离现世,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人们的来世,也就是彼岸世界上。这突出表现在“四谛说”和“三发印说”。“四谛”是佛教关于人生的四条真理,集中表达了佛教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即苦、集、灭、道四个方面。佛教在传入中国的初期,所宣讲的内容就是“灵魂不死”、“因果报应”。佛教把人生看作一大苦海,人来到世间,就是来受苦受难,即所谓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聚”。这是人世间的苦海,是由于“无明”(不觉悟)引起的。佛教的教义就是教人如何脱离苦海,要想脱离苦海,就要按照佛教的教诲去做。例如,出家,坐禅,只有在精神上接近佛,拥有佛,人们才能得到解脱。佛教主张“形尽神不灭”,在精神与肉体结合时,人们得不到解脱,这时必然要在其中受苦受难,人生的过程就是在受苦难。而在诸种苦难中的“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与逃脱的。人终不免要生,要死,在“有生”时是精神与肉体结合在一起,精神在得到涅槃之前只能在轮回中受苦难,只有形与神离,超越轮回,精神永归寂灭,才能脱离苦海而达到永久的解脱,但那是菩萨的境界是常人难以达的。

楼老师在课上也讲到“无生即无死、有生即有死”,“往生者无生也”,意在告诫我们超越生死、摆脱轮回。我觉得对于现代人来说,对生死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自自然然的生活,就像宋代禅宗的一首诗中所写“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平常心是道,大自然早就告诉我们这个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平常心就是要眠即眠,要坐就坐,热时取凉,寒时向火,没有矫饰,超越染净的对待自然生活,是本我生活的全然显现。有心造作攀求,反而会丧失平常心的和谐性、平衡性,而成为反常心、异常心。人的欲望越多,痛苦也就越多,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步履匆匆,使我们有浮躁的感觉。面对生活、工作中不断出现问题与难题,心理压力逐渐增大,我们不妨试着打开郁 积的心结,消除烦恼与优郁,不要过于执著地对待身外之物,心灵得到了净化与解脱,才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人与事,才能真正的懂得生活的真谛,懂得生活赋予我们每个人的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今天,对我们来说,生与死依然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也是人生价值观念的间题。每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不同,对待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们所要做到和追求的是除去自己心造的阴影,摆脱挂在心头的“闲事”。想通了,就能从烦恼中解脱,懂得生命中的自在,真正的去享受美好的生活。借用最近很火的一句话:且行且珍惜。

(二)中庸之道

楼老师在课堂上不止一次提到中庸之道,中庸思想要求我们辩证地看问题,不要极端化,要学会包容他人的缺点,发现和学习他人的优点。所谓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中庸之道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天道与人道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理性与情感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外内合一。其主要原则有三: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

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我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诫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三)家庭解体与家庭重构 楼老师在课堂上讲到了现代家庭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面临着分崩离析、家庭解构的风险。尤其是农村家庭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逐渐瓦解着以家庭为重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家庭重构。

婚姻或家庭是合二性之好而形成的,它以责任为纽带,发挥着延续子孙、教育子孙的作用。家庭是一个生命来到世上接触到的第一个场所,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和至关重要的影响。楼老师说,自己的孩子自己管,把孩子交给保姆或者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看管,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因为母爱对孩子安全感的获得至关重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都具有重要影响。对这个问题,我颇有感触。最近在看一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书中提到一个精神病案例,一个小姑娘,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她看外面的世界都是带颜色的,或灰或蓝,或红或绿,不同的颜色预示着这一天将有不同的对应的事情发生。因为父母从小就不管她,把她交给奶奶照看,所以她的这种特殊能力只给奶奶一个人讲了,奶奶很疼爱她,也很理解她的这种特殊能力,奶奶去世后,她伤心欲绝,再也没有开口和其他人说过一句话,包括自己的父母。从此,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具有行为怪癖、从不和人交谈的自闭症患者。

除了上述孩子教育的问题外,现代家庭面临的解构风险还包括留守老人问题、家庭成员之间为了金钱和物质利益而相互伤害等。血缘关系抵不过物质利益的诱惑,于是我们陷入了一种悖论,我们拼命努力地奋斗,原本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却结果,我们伤害最深的人,就是我们最亲的人。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如何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保护家庭中的人性要素不被吞噬,或者如何重构已经分崩离析的家庭要素,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严肃问题。

以上就是我学佛教哲学的一些感想,因为篇幅有限,所以只写了三条对自己触动较大的启示,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有所体悟和运用。

第五篇:佛教中国化给我们的启示

佛教中国化给我们的启示

学院:统计学院 班级:统计班

姓名: 学号:320131

摘要:

由于佛教的中国化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安居乐业,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每朝每代都能延续好几百年,经久不衰。在今天,佛教中国化对我们有重大意义。一切历史上的进步的思想和文化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佛儒道教都是教给我们如何做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人,为此,我们今天才能成为了世界上的伟大民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的骄傲,是不能遗忘的,是我们的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老本。

关键词:

佛教 历史性 启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佛经,出自《金刚经》。大概是说,我们身心以及外界的迁流不止,就如同幻化的梦一样虚伪,也像是泡沫一样脆弱,像露水一样短暂,像电光一样易逝,世界上所有的因为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在我的理解,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不能保持到永远。

更喜欢佛家的“山河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是人类智慧的极限,释迦牟尼佛挑战这个智慧的极限获得成功,使后人获益无穷。

1.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1.1佛教的传入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1.2佛教的发展与融合

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2.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原因

2.1佛教中国化的内因

中国在佛教传入前,儒家法家和道家盛行,儒重礼,法家讲法治,道讲宇宙规律,这正和佛教的事理和佛法相吻合。佛教和儒法道形成了互补的局面,佛教甚至技高一筹,从而佛教极大地发展起来。2.2佛教中国化的外因

哪一个统治者都想建立一个永久的统治,要建立永久的统治,不外乎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下功夫,佛教本身的内涵,决定了中国的开明的帝王肯定选择佛教作为他精神统治的支柱。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在全国建立了寺,甚至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许多街道和胡同里都有了寺,寺就是永久统治的意思,也是永久统治的部门。中国的皇帝有两个参谋部,一个是宰相大臣们,另一个就是寺里的高僧大德,寺里的高僧大德直属皇帝,这些出家的和在家的高僧大德和居士们都具有很高的造诣。皇帝每年都要考核审批选拔出家僧尼,以保证为他服务的质量。2.3 其他原因

任何一个外来宗教想要在新的地域传播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当地的本土文化发生冲突,在冲突中互相排斥,吸收,融合。才能形成最终的稳定形态。佛教传入中国也不可避免的要经历这个阶段。佛教的中国化既有普遍意义,又有特殊意义。普遍意义即如上所说,事实上当佛教传入泰国,越南,日本等地,也不可避免地、适度地当地化了。佛教中国化的特殊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固有的强大包容力,中华民族有比较淡薄的宗教观念,而佛教传入时恰好又填补了我们古代哲学思想、性命修炼上的很多空白。在这些原因综合作用下,终于诞生了佛教中国化的结晶,儒释道三教融汇的禅宗。

3.佛教的中国化的启示

3.1 佛教的中国化的影响

3.1.1 佛教的中国化,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安居乐业,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每朝每代都能延续好几百年,经久不衰,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唐朝的国泰民安,成为世界性的大帝国,就是非常好的例子。从反面的例子来看,据说清朝皇帝规定皇族要定时读经学经,到西太后时,她认为经上讲的有些对她不利,这一规定被她给取消了,这也是淸灭亡的一大因素。

3.1.2 佛教的中国化对中国的文学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比如说对中国的说唱文学、小说和诗歌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自南北朝以来,佛经的宣传有传读、梵呗、唱导三种形式,这是中国说唱文学之滥觞。中国的诗歌也与中国化佛教有密切关系。诗人受禅的影响,以禅助诗,以禅入诗,以禅喻诗,都大大深化了诗歌艺术的创作与审美。

3.1.3 佛教的中国化对中国的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胡适曾说过:“印度的幻想文学之输人确有绝大的解放力。从《列仙传》到《西游记》、《封神榜》,这里面才是印度的幻想文学的大影响。”胡适所说的“印度的幻想文学”,其实就是指的那种充满了想人非非的神话故事的佛经。在佛经的翻译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文体—翻译文学。佛教的传播,创造了变文、俗讲、语录体等新的文体。同样,佛教的那种出世以及因果报应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许多古典作家的头脑。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以及《三言》、《二拍》和许许多多的笔记小说里,无不充满着佛教的各种因果报应之说。

3.1.4 佛教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

比如现在我们常见的各种形式的寺院及塔的建筑,都是佛教传人中国后带来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这在中国建筑史上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从而使建筑科学更加丰富起来,遍布全国的佛教寺、塔,已不再只是一些宗教建筑,都已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结晶。法门寺唐代地宫的面世,同样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佛教绘画和雕刻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仅敦煌壁画连接起来就长达30公里。佛经中动人的故事往往成为画家的题材。以云岗、龙门、敦煌三大石窟为代表的中国石窟艺术,都是以佛经为依据雕刻的。如果中国没有佛教,很难想象会有如此辉煌的石窟艺术。而这些石窟艺术,早已成为世界意义的艺术宝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

3.2 佛教中国化的意义和启示

佛教对我们今天的意义和启示是无处不在的,她是积极进取,也是与时俱进的,她并不抽象,小到我们身边琐事,大到整个宇宙,她的教义渗透在无尽的虚空之中,並且越来越被近代和现代科学所证实。一切历史上的进步的思想和文化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佛儒道教都是教给我们如何做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人,为此,我们今天才能成为了世界上的伟大民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的骄傲,是不能遗忘的,是我们的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老本。今天奉行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应该说也是我们历史上做人标准的继续和发扬。

3.2.1这种中国化的形式,体现了哲学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佛教在印度是印度式的佛教,而当佛教传到中国是,当它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影响下,又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特点的佛教文化。这又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用特殊性的普遍存在的观点看世界看问题。3.2.2佛教中国化启示我们要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任何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较,都有其不足的地方,因此,在他的发展过程中要保持活力,只有不断吸收外来活力,以滋养自己,丰富自己。中国文化因为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才能壮大,更新自己,由此可见,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文化要在全球文化的氛围里,不断的吸取好的文化内容与形式,这样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更新,不断壮大。

3.2.3一个文化总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最基本的特征就需要保存,否则,就会成为历史的沉积,就不能推动现在文化。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是教人入世。儒家的“修、齐、治、平”和印度佛家出世大相径庭,在融合佛教过程中,并且,我们应该在这种文化的碰撞下寻找文化之间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去壮大自己的文化。

3.2.4我们还要从佛教的中国化中明白,在任何的环境之下,我们都得找到适合自己各方面条件的道路。中国就应该走中国式的道路,走中国是的发展道路去适应和发展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而佛教教给我们的正是如何解决当今的时弊,她的意义和启示正在这里。佛不能代替我们成佛,也不能点石成金,让我们瞬间变佛,佛教只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走成佛的道路,和如何走这条路。走不走是你自己的事,佛只是个好老师,“善知识”。佛的教学方法是两手,一是严厉不骄纵,一丝不苟,不打谎言。二是提供善巧与方便,因缘施教,因材施教。佛教之所以不是迷信,原因就在于此。正要压邪,驱弊就利,谈何容易。首先要己正,正大光明,不为私利,不为某国,某个大小集团,某个方面的私利,找任何借口。不能口是心非,做样子,作秀。做官不为官,有权不为权,才能取信于民。

种什么因有什么果,这几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只有自己成为大智慧者,才能带领民众成大智慧者。这样,中国人民才能在正确的道路走的顺利,走上发展的道路。在国外文化的影响之下,我们不能够盲目的跟从,要根据自身国家的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道路的策略。佛教对我们今天的意义和启示是无处不在的,她是积极进取,也是与时俱进的,她并不抽象,小到我们身边琐事,大到整个宇宙,她的教义渗透在无尽的虚空之中,並且越来越被近代和现代科学所证实。

参考文献:

[1]陈登;宗教传播与文化调适——关于佛教儒学化与基督教儒学化比较研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费泳;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传播格局的转变[J];敦煌研究;2004年02期 [3]段玉明;南传佛教入滇考[J];佛学研究;1994年00期

[4]李玉昆;泉州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及其史料价值[J];佛学研究;2000年00期 [5]陈洪;《百喻经》版本校勘佚文等问题考论[J];佛学研究;2003年00期 [6]匡长福:《宗教学导论》2000年版

下载佛教“六和敬思想”的启示[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佛教“六和敬思想”的启示[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佛教的孝道思想(写写帮整理)

    佛教的孝道思想 ---南师讲座 民间信仰的儱侗佛教 为什么与僧道无缘 韩愈与狄仁杰的忠告孝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儿子是国家的 女儿是人家的爱天下人也是一样孝顺父母的佛陀......

    赵朴初佛教“三自”思想论析[合集]

    赵朴初佛教“三自”思想论析 陈坚 (山东大学哲学系山东济南250100) 提要:赵朴老为振兴新时期的中国佛教,向中国佛教界提出了“自知、自反、自强”的“三自”要求。为区别于中国......

    浅析佛教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

    浅析佛教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 摘要:佛教作为由外国传入的宗教,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不断地经由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

    佛教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5则范文

    佛教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原想这个题目的范围蛮大的不好写,加上自己对佛教的了解也不是很多,但想想就算是自己对自己所认知的佛教以及个人的一些看法的一次总结吧! 我个人对......

    佛教思想对唐代诗词的深远影响

    佛教思想对唐代诗词的深远影响 时间:2010-06-24 20:02来源: 作者: 点击: 24次 佛教思想对唐代诗词的深远影响,文化研究论文,文化论文 [摘 要]影响唐代诗词却以佛教为主,主要......

    佛教思想对唐代诗词的深远影响

    佛教思想对唐代诗词的深远影响 唐代的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其内容的丰富、形式绚丽可谓空前绝后。而这一时期宗教也极其盛行,主要以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为主。唐代诗人......

    佛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

    试述佛教在现代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哪些指导意义。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在世界东方文化里占有显要地位。佛教虽为宗教,但思辨性很强,各种文化艺术哲学成分极......

    浅析佛教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_张立君

    第 26 卷 第 1 期 2009 年 1 月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Vol.26 No.1 Jan 2009 浅析佛教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