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进展(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3 02:2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可控核聚变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进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可控核聚变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进展》。

第一篇:可控核聚变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进展

可控核聚变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进展

张浩然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15级应用物理学 B31514024

摘要:可控核聚变能源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国际磁约束聚变界近期研究的焦点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本文介绍了 ITER 计划的科学目标和工程技术目标中的前沿问题,提出了我国磁约束聚变近期、中期和远期技术目标,制定了中国磁约束聚变发展路线图。

关键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ITER

一、前言

可控核聚变能源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在磁约束聚变领域,托卡马克研究目前处于领先地位。我国正式参加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的建设和研究,同时正在自主设计研发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在惯性约束领域,Z 箍缩作为能源更具潜力,有可能发展成具有竞争力的聚变 – 裂变混合能源。本文重点介绍了磁约束聚变的前沿问题等。

二、磁约束聚变前沿问题

(一)磁约束聚变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磁约束聚变是利用特殊形态的磁场把氘、氚等轻原子核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处于热核反应状态的超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有限的体积内,使等离子体受控制地发生大量的原子核聚变反应,释放出能量。磁约束聚变通过低密度长时间燃烧的方式实现氘、氚等离子体的自持燃烧,并将这种燃烧维持下去。世界上的磁约束聚变装置主要有托卡马克、仿星器、磁镜三种类型,其中托卡马克最容易接近聚变条件而且发展最快。目前,磁约束聚变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正式参加了 ITER 项目的建设和研究;同时作为 ITER 装置与聚变示范堆(DEMO)之间的桥梁,我国正在自主设计、研发 CFETR 项目 [1]。这些措施将使我国的磁约束聚变研究水平位于国际前列。

(二)磁约束聚变的前沿问题

磁约束聚变的研究开发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在科学和技术上充满了挑战,以至于在经历了40多年的较具规模的国际聚变研究之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基本获得可以建造磁约束聚变实验堆的必要知识和技术。磁约束聚变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多物理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国际磁约束聚变界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与 ITER装置相关的各类物理与技术问题 [2]。ITER 装置设计总聚变功率达到 5×105 k W,是一个电站规模的实验反应堆。它的作用和任务是利用具有电站规模的实验堆证明氘、氚等离子体的受控点火和持续燃烧,验证聚变反应堆系统的工程可行性,综合测试聚变发电所需的高热流和核部件,实现稳态运行,从而为建造聚变能示范电站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必要的技术基础。ITER 计划的科学目标具体包括:

①集成验证先进托卡马克运行模式;②验证“稳态燃烧等离子”体物理过程;③聚变阿尔法粒子物理;④燃烧等离子体控制;⑤新参数范围内的约束定标关系;⑥加料和排灰技术。

ITER 装置运行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氘、氚燃烧能产生5×105k W 聚变功率聚变增益系数 Q=

10、脉冲维持大于 400 s 的托卡马克聚变堆。在 ITER 装置中将产生与未来商用聚变反应堆相近的氘、氚燃烧等离子体,供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其性质和控制方法,这是实现聚变能必经的关键一步。ITER 装置运行的第二阶段将探索实现稳态高约束的高性能燃烧等离子体,聚变增益系数Q=

5、脉冲维持大于 3 000 s。这种稳态高性能的“先进燃烧等离子体”是建造托卡马克型商用聚变堆所必需的。ITER 计划在后期还将探索实现高增益的燃烧等离子体。ITER 计划科学目标的实现将为商用聚变堆的建造奠定可靠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

此外,ITER 计划的工程技术目标是通过创造和维持氘、氚燃烧等离子体,检验和实现各种聚变技术的集成,并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能直接用于商用聚变堆的相关技术。上述工作是设计与建造商用聚变堆之前所必须的,而且只能在 ITER 装置上开展。ITER 计划在工程技术方面部分验证的聚变堆的工程技术问题包括以下几个。(1)堆级磁体及其相关的供电与控制技术研究;

(2)稳态燃烧等离子体(产生、维持与控制)技术,即无感应电流驱动技术、堆级高功率辅助加热技术、堆级等离子体诊断技术、等离子体位形控制技术、加料与除灰技术的研究;(3)初步开展高热负荷材料试验;

(4)包层技术、中子能量慢化及能量提取、中子屏蔽及环保技术研究;

(5)低活化结构材料试验(TBM),氚增殖剂试验研究,氚再生、防氚渗透实验研究,氚回收及氚纯化技术研究;

(6)热室技术,堆芯部件远距离控制、操作、更换及维修技术研究。

ITER 将集成当今国际受控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主要科学和技术成果,第一次在地球上实现能与未来实用聚变堆规模相比拟的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堆,解决通向聚变电站的关键问题。

ITER 计划的成功实施,将全面验证聚变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可行性和工程可行性,是人类受控热核聚变研究走向实用的关键一步。

(三)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的技术目标和发展规划

我国核聚变能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尽管经历了长时间非常困难的阶段,但始终能坚持稳定、渐进的发展。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我国集中选择了托卡马克为主要研究途径,先后建成并运行了 CT-

6、KT-

5、HT-6B、HL-

1、HT-6M 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目前,我国的托卡马克装置主要有华中科技大学的 J-TEXT 装置、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 HL-2M 装置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 EAST 装置。在以上这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研制和实验过程中,组建并锻炼了一批聚变工程师队伍,中国科学家在这些托卡马克装置上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研究工作。我国未来聚变发展战略应瞄准国际前沿,广泛利用国际合作,夯实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能源开发研究的坚实基础,加速人才培养,以现有中、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为依托,开展国际核聚变前沿课题研究,建成知名的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实验基地,探索未来稳定、高效、安全、实用的聚变工程堆的物理和工程技术基础问题。我国磁约束聚变的近期、中期和远期技术目标如下[3]。

(1)近期目标(2015—2021 年):建立近堆芯级稳态等离子体实验平台,吸收消化、发展与储备聚变工程实验堆关键技术,设计、预研聚变工程实验堆关键部件等;

(2)中期目标(2021—2035 年):建设、运行聚变工程实验堆,开展稳态、高效、安全聚变堆科学研究;

(3)远期目标(2035—2050 年):发展聚变电站,探索聚变商用电站的工程、安全、经济性。

为了尽早地实现可控聚变核能的商业化,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托卡马克装置和资源,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磁约束聚变(MCF)发展路线示意图。

未来十年,重点在国内磁约束的两个主力装置(EAST、HL-2M)上开展高水平的实验研究。EAST 装置目前基本完成了升级,研究能力和实验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以开展大量的针对未来ITER 装置和下一代聚变工程堆稳态高性能等离子体研究,实现磁场稳定运行在 3.5 T、等离子体电流 1.0 MA,获得 400 s 稳定、可重复的高参数近堆芯等离子体的科学目标,成为能为 ITER 装置提供重要数据库的国际大规模先进试验平台。结合全超导托卡马克新的特性,探索和实现两到三种适合于稳态条件的先进托卡马克运行模式,稳态等离子体 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此阶段,将重点发展专门的物理诊断系统,特别是对深入理解等离子体稳定性、输运、快粒子等密切相关的物理诊断。在深入理解物理机制的基础上,发展对等离子体剖面参数和不稳定性的实时控制理论和技术,探索稳态条件下的先进托卡马克运行模式和手段。实现高功率密度下的适合未来反应堆运行的等离子体放电,为实现近堆芯稳态等离子体放电奠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同时需对装置内部结构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稳态高功率下高参数等离子体放电的要求 [4]。

在未来几年内,HL-2M 装置将完成升级,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近性,进一步发展 20~25 MW 的总加热和电流驱动功率,着重发展高性能中性束注入(NBI)系统(8~10 MW);增加电子回旋、低杂波的功率,新增 2 MW 电子回旋加热系统。利用独特的先进偏滤器位型,重点开展高功率条件下的边界等离子体物理,特别是探索未来示范堆高功率、高热负荷、强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条件下,粒子、热流、氦灰的有效排除方法和手段,与 EAST装置形成互补 [4]。

此外,在全面消化、吸收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设计及工程建设技术的基础上,以我为主开展CFETR 的详细工程设计及必要的关键部件预研,并结合以往的物理设计数据库,在我国的“东方超环”“中国环流器 2 号改进型”托卡马克装置上开展与 CFETR 装置物理相关的验证性实验,为CFETR 装置(大半径 R = 7.2 m,小半径 a = 2.2 m,中心环向磁场 Bt = 6.5T,拉长比 k = 2)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在“十三五”后期,2021 年左右开始独立建设 2×105~1×106 k W 的聚变工程实验堆,在 2035 年前后建成 CFETR 装置。CFETR装置相较于目前在建的 ITER 装置,在科学问题上主要解决未来商用聚变示范堆必需的稳态燃烧等离子体的控制技术,氚的循环与自持,聚变能输出等 ITER 装置未涵盖内容;在工程技术与工艺上,重点研究聚变堆材料、聚变堆包层及聚变能发电等 ITER 装置上不能开展的工作;掌握并完善建设商用聚变示范堆所需的工程技术。CFETR 装置的建设不但能为我国进一步独立自主地开发和利用聚变能奠定坚实的科学技术与工程基础,而且使得我国率先利用聚变能发电、实现能源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 [4]。

三、结论和建议

聚变能源开发难度非常大,需要长期持续攻关。建议我国深入 ITER 国际合作计划,全面掌握聚变实验堆技术;积极推进 CFETR 主机关键部件研发,适时启动 CFETR 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 Wan Y X, Li J G, Liu Y, et al.Overview of the present progress and activities on the CFETR [J].Nuclear Fusion, 2017, 57(10): 102009.[2] Shimada M, Campbell D J, Mukhovatov V, et al.Progress in the ITER physics basis-chapter 1: Overview and summary [J].Nuclear Fusion, 2007, 157(21–22): 44.[3] 李建刚.我国超导托卡马克的现状及发展 [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 22(5): 404–410.Li J G.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research in China [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22(5): 404–410.[4] 李建刚.托卡马克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J].物理 , 2016, 45(2): 88–97.Li J G.The status and progress of tokamak research [J].Physics, 2016, 45(2): 88–97.个人总结

等离子体(Plasma)是一种由自由电子和带电离子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形态,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常被视为是物质的第四态,被称为等离子态,或者“超气态”,也称“电浆体”。等离子体具有很高的电导率,与电磁场存在极强的耦合作用。它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为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空间、空间物理、地球物理等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工艺。

等离子体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如下:

(1)微电子器件的制造。用低气压高密度等离子体源进行等离子体刻蚀。(2)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制造,用PECVD沉积非晶硅、多晶硅薄膜,SiNx膜。(3)LCD,LED,OLED等显示设备的制造。(4)磁约束聚变。

(5)微机电系统(MEMS),微流控,微传感器。(6)电推进。

(7)材料表面处理。

(8)磁控溅射真空镀膜。

(9)消毒、生物、医学领域,包括种子处理,人体组织(伤口)处理等。(10)空间等离子体。

(11)离子束源、中性束源。

等离子体物理学这门学科已经取得多方面的发展,相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是物理学的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学科。

第二篇:非织造材料前沿进展

非织造材料前沿进展

黄婷婷

(南通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南通 226019)

摘要:非织造材料是一类由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结或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是一种介于传统纺织品,塑料,皮革,纸等四大柔性材料之间的一类材料。其按加工方法一般分为三类:干法非织造布、湿法非织造布、聚合物直接成网法非织造布。本文按照加工方法的分类,讨论了各种非织造加工技术的进展现状,并分析了各种技术复合的前沿进展。

关键词:非织造材料;针刺;水刺;纺粘;熔喷;技术复合

非织造材料是一类由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结或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是一种介于传统纺织品,塑料,皮革,纸等四大柔性材料之间的一类材料。其按加工方法一般分为三类:干法非织造布、湿法非织造布、聚合物直接成网法非织造布。干法非织造布一般包括针刺法,水刺法,缝编法,化学黏合法和热黏合法。湿法非织造布与造纸法类似。聚合物直接成网法则主要包括纺粘法、熔喷法、膜裂法和闪蒸法。

目前, 我国已成为非织造布生产大国, 各种工艺装备技术齐全: 针刺法、水刺法、纺粘法、熔喷法等工艺技术交相争辉,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非织造布在纺织行业中虽是后起之秀, 但发展之势一浪高于一浪, 技术水平也日臻提高完善。特别是近年来, 为积极探寻开发一些功能型材料, 行业内通过技术复合[1]杂交淬取,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以南海南欣(PGI)、湖北金龙、东丽世韩(南通)公司为代表用于卫生、医疗SMS类产品的纺粘熔喷复合技术, 以海南欣龙为代表的用于医疗卫材的水刺木浆纸复合技术, 以大连瑞光为代表用于卫材的水刺与气流成网木浆复合技术, 其它诸如纺粘针刺复合、纺粘水刺复合等, 这些复合技术的广泛应用, 大大地推动了我国非织造布向纵深层次发展。本文按照加工方法的分类,讨论了各种非织造加工技术的进展现状,并分析了各种技术复合的前沿进展。

1.干法非织造布

1.1针刺法非织造布[2]

早期的针刺非织造织物一般是厚度较厚、硬度较硬的纺织品,只能用于工业。近年随着技术进步,产品呈现新的面貌,除了其原先在汽车制造、地毯生产、家居装饰和土工纺织物中的发展,还有较薄、较柔软的针刺织物问世,为耐久性和用可弃材料应用打开了大门。同时,针刺技术更富灵活性,一套设备可以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近一二十年,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使针刺机械频率可达每分钟3000次,生产速度提高到150米/分。不仅是针刺机本身,其前道工序,如梳理和交叉铺网等预处理设备亦大有改进。针刺非织造产品以更为随机的针刺方式使得表面外观和纵横向面密度的分布均匀性都得到改善。机械的灵活性更加突出。Orlikon 公司开发了完全新型的Sylus 针刺机,刺针的驱动方式从单纯直上直下发展为带椭圆形轨迹,并优化了针刺区张力,选用配件实现模块化,具有最大的多用性效果。Dilo 公司创制了AlphaLine 经济高效生产线,包括AlphaFeed 喂入装置和AlphaCard 梳理机构,生产标准通用型非织造产品。另外的创新还有多路梳理

喂入机构,采用孪生结构输送纤维流(Twin flow),增加并合效应,改善输出纤维流的均匀性。其三帘子式交叉铺网机DiloLayer 系列的喂入速度高达160米/分,喂入帘子区借助导网机构(Webguide),铺网喂入精确、纤网尺寸稳定性相对更好。NSC公司开发了满足强化针刺要求的新型设备,以较省的纤维材料生产重型产品。

1.2水刺法非织造布

新型的水刺技术包括:提花水刺非织造布技术和间隔水刺非织造布技术。提花水刺非织造布是在水刺生产过程中使用具有特殊花纹的鼓罩, 在布面形成均匀凸起的花纹, 使揩布两面粗糙程度不同。花纹形状取决于所设计的转鼓上的鼓罩花纹结构(或网帘结构)。提花水刺法非织造布与普通平纹水刺法非织造布相比,MD方向回复弹性增大, 纤维间的相互缠结加强,手感柔软丰满,吸湿保湿性佳,清洁效率高。另外还可以用于个人洗浴,替代传统[3]的澡巾、浴花、毛巾。

间隔水刺非织造技术它是一种生产三维功能性产品的水刺非织造布的新技术, 主要是为了改变材料内部的化学物质及生物药剂的释放速率。它是在水刺机上安装一种特殊间隔系统, 并将凝胶、流体、粉末、微粒、长丝等填充物有一定间隔地投放在两层纤维网之间, 再经过水刺加固, 使纤维在三维空间移动,并连接位于间隔元件两侧的纤维层, 然后将水刺布从间隔系统中滑脱, 形成最终产品。对于可溶性填充物, 还可以在织物内部进行聚合物涂层, 当施加外力使内部涂层破裂时, 活性剂可以从内部渗出。相同面密度的样品, 间隔水刺产品是普通平纹水刺布吸声指数的 1.8-3 倍。

木浆复合水刺非织造布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木浆纤维制成浆粕后平铺在非织造布上再经水刺复合而成, 该类木浆复合水刺布产品以三明治结构居多,主要用途是擦拭布和吸湿材料;另一种是木浆纤维先制成纸张, 纸张再与非织造布水刺复合而成, 该类产品一般都是两层结构, 主要用途为医疗卫生材料和工业擦拭布, 如手术服、防护服、印刷擦布等等。目前, 木浆纸水刺复合非织造布的主要应用领域有食品加工、电子工业、医疗卫生等行业, 主要有工作服、防护服、手术衣、手术洞巾和手术帷帘等。

1.3针刺水刺复合技术

针刺水刺复合技术是近年来非织造布领域中衍生的又一新技术, 产品可应用于针刺非织造布、水刺非织造布交集的共性领域, 某些领域如用针刺布嫌厚度太厚, 而用水刺布又嫌物性不够高时, 针刺水刺复合材料将大显身手。

针刺水刺复合可分为在线复合和离线复合两种技术。传统的在线复合是指水刺法工艺中, 纤网在进入水刺固结工序前增设一道针刺工序。这种生产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物性及获得良好的纵横向之比, 如用于皮革领域的合成革基布, 产品独具另类的水刺风格,但又明显高于水刺合成革基布的物性;而离线复合是指把针刺法非织造布和水刺法非织造布进行粘合或用其他工艺进行固结,这类产品一般应用于一些高物性、功能型材料的制作,如高温过滤材料等。上述两种工艺一种是工艺上复合,另一种是产品间复合。其中,在线复合更具有发展前景。

针刺水刺复合材料的开发, 产品主要吸取针刺与水刺产品优点之所长: 一方面具备针刺产品高克重、高物性特点, 另一方面兼顾水刺产品软柔、悬垂性好,纤维间孔隙小、透气性好,具有高强度、低起毛性等特点。同时,产品与同规格水刺、针刺产品相比,还具有密度

[1] 高、厚度薄等优点,而且产品物性在同规格克重的针刺、水刺产品之间。1.4湿法非织造技术与水刺技术的复合

湿法成网工艺一般采用斜网式和圆网式成网工艺,纤网在斜网或圆网上成形并立即进行水刺,利用成网帘作为水刺阶段的支托网,利用安装在两个成形网帘之间的网将纤网从滚筒

成形网帘上转移到第二个成形网帘上,第二个成形网帘再将纤网转移到水刺工序。湿法成形木浆纤网与纺粘长丝非织造布水刺复合产品多用做揩布。在木浆纤网中混入合成短纤,可以提高非织造布的物理特性, 从而改善非织造布的手感和柔软性。

1.5纺粘非织造技术与水刺技术复合

纺粘非织造技术和水刺技术的复合是将纺丝成网的纤网经热辊预加固后, 送入水刺机进行水力加固。“纺丝成网+水刺”比传统“纺丝成网+ 热轧”产品的纵横向强力有很大的提高,厚度也有相对的增加。纺丝成网在成网后直接进行水刺加固, 可以增加产品的立体感, 对蓬松度和柔软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同时产品的强力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如果水刺后再将非织造布进行轻度热轧处理, 可以避免表面长丝的松散, 改善布面效果, 同时可以保持良好的手感。“纺丝成网+水刺+热轧”技术可以改变产品的外观风格, 但强力和厚度会有不[4]同程度的下降。纺粘水刺非织造布可应用于高档擦拭布、服装衬布、高级合成革基布、医疗卫生和个人护理用品、绝缘材料、高精密过滤材料和服装等领域。

2.湿法非织造布

[5]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湿法非织造材料产品的品种和功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合成纤维、无机纤维和各种高强、高模功能纤维的问世, 有机型、无机型的各类黏合剂、助剂的开发成功, 造纸尤其是长纤维造纸工艺技术、设备的改进,适应了这些新原料的抄造, 特别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结合, 研制成综合了不同材料特性的新颖材料, 为满足各行各业尤其是尖端科学技术的需求提供了先决条件。

湿法非织造布在导电、绝缘、过滤、隔热保温、吸附、屏蔽、发热、导热材料等方面均进展较快。许多新型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的使用使湿法非织造布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海藻纤维对生物体具有止血作用, 并可为人体所吸收, 与体液接触生成呈糊状的海藻酸钠, 覆盖在创口上不会与创口粘连, 能促进伤面愈合, 因此特别适合制作治疗烫伤、溃疡用的敷料。甲壳素纤维具有与海藻纤维相似的功能。利用芳纶的耐温、绝缘、不燃、高强、高模等特性, 以湿法工艺制成的非织造制品除作绝缘材料外, 还用作航空航天器、船舶、汽车等的结构材料,可制成隔热阻燃材料、高温腐蚀环境下使用的过滤材料以及装饰材料等, 国内已有单位在进行应用研究。聚苯并醚唑(PBO)纤维的某些特性优于芳纶,华南理工大学已开始其湿法工艺应用研究。聚四氟乙烯(PTFE)的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热性好, 可以在 260 ℃下连续使用, 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低,绝缘性好,难燃,防粘,耐候性好,无毒,摩擦系数低,以 100% PTFE纤维为原料,采用湿法抄纸和热加固技术相结合的工艺, 可制造过滤分离材料、印刷线路板原纸、隔离材料、耐热性设备零件等。利用碳纤维、活性炭纤维优异性能的湿法非织造制品还有待开发。

3.聚合物直接成网法非织造布

3.1纺粘非织造布[6]

纺粘法非织造布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技术, 是目前加工非织造布的主要工艺方法之一。纺粘法的先进进展体现在:(1)纺丝纤维趋于细旦化。采用高速狭缝牵伸纺丝技术可以使纺粘非织造布纤维的细度大大降低, 采用高速狭缝牵伸工艺时, PP 纺丝速度达4500 m/min, 纤维细度达 0.7dtex, PET 纺丝速度达6000m /min, 纤维细度达0.5dtex,超细纤维的细度达0.0074dtex,加工的纺粘非织造布产品热稳定性好,均匀性佳。(2)设备走向多功能化。先进的纺粘设备不仅可以生产 PP 纺粘非织造布, 而且也可以加工 PET 纺粘非织造布。可以生产单一组分的纺粘非织造布, 也可以加工双组分的纺粘非织造布, 一条生产线能生产多种纺粘产品。日本神户公司利用抽气式双螺杆挤压机,除纺涤纶纺粘非织造布不需要干燥设备外, 还可以生产 PP、PET、PA6、PA66、尼龙、双组分和可降解树脂等。(3)采用高速度。主要方法是通过提高纺丝牵伸速

度、增加喷丝板的孔数及采用多模头的技术等。美国 Nordson 公司采用捷迈J&M Laboratories和日本NKK 技术,开发了Microfil设备,它采用狭缝牵伸,同时也开发了双模头Reicofil 设备,门幅是3.6m,最大可达5m, 能采用涤纶/丙纶和其他多种高聚物,纺涤纶PET 时,速度达8000m/min,纺丙纶时,速度达5000~ 6000 m/min,喷丝板孔数达5000孔/m

2以上,纺粘法非织造布克重最轻达10g/m,纤维细度最细达0.8旦。

3.2双组份复合纺粘非织造布[7]

双组分复合纺粘技术是纺粘非织造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优点是可用不同原料,通过不同复合形式生产出不同性能的产品,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纺粘技术的发展空间。双组分纤维主要分为皮芯型、海岛型、桔瓣型。双组分复合纺粘法非织造布是由两种组分的切片由各自独立的螺杆挤出机挤出后经熔融复合纺丝成网、加固而形成的。皮芯型双组分纤维的皮层为低熔点组分,芯层为高熔点组分。产品的断裂强度、撕裂强度都很高,且柔软性和悬垂性好,还能进行亲水、拒水和抗静电等后整理。代表性产品为荷兰AkzoNobe(l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的“COLBOND”,皮层为20%的PA6,芯层为80%的PET,克重为2100 g/m,断裂强力可达265 ~ 274N/5cm,断裂伸长率为30%(纵横向接近),纤维细度为11 ~ 16 dtex。纺粘非织造布桔瓣型纤维一般以PET/PA为原料,比例大多为70/30(PET/PA),其分裂前的单丝纤度大多为1.1 ~ 3 dtex,分裂的片数有8、16、32片,分裂后的单丝平均纤度可达0.03 dtex,是一种超细纤维。这种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只能用水刺法实现加固和纤维分裂。桔瓣型超细纤维产品柔软性、悬垂性和蓬松性均较好,尺寸稳定性好,吸音效果好,主要用于聚氨酯(PU)革基布、高级揩布和过滤材料、汽车用纺织品、医疗卫生用品。海岛型双组分纤维开纤后获得的超细纤维纤度比桔瓣型更小。如果海岛型开纤前原丝为3.33 dtex,若为34个岛,则其纤度为0.09 dtex;若为64岛,开纤后其纤度可达到0.05 dtex。不定岛的甚至达到0.001dtex以下,比现在的桔瓣型细很

TM多。日本可乐丽(Kuraray)公司用一种名为Exceval的可生物降解的可溶性树脂,与

TMPP、PE或PA等树脂进行复合纺丝,热粘合加固成非织造布,经90 ℃水洗后将Exceval组分溶去即可形成单纤细度达0.1 dtex的超细纤维纺粘非织造布。

3.3熔喷非织造布

自熔喷法非织造技术出现以来,其技术革新就一直不断地在进行。首先是新型熔喷原料的开发。在常规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上,聚丙烯(PP)一直是熔喷法非织造布使用最多的原料,聚酯(PET)、聚酰胺(PA)、聚乙烯(PE)、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PTFE)、沥青和聚乙烯醇(PVA)等原料也可用于熔喷工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熔喷工艺中,用于生产环境友好型材料。2009年美国Nature Works公司

TM开发了新型的低碳足迹的Ingeo聚乳酸切片6252D和6201D。Biax Fiberfilm公司与美国田纳西大学均对这两种聚乳酸切片进行了熔喷试验与评估,确认Ingeo聚乳酸切片可用来[8]制备熔喷法非织造布。近年来,一些可耐高温的聚合物也被用来生产熔喷产品。如 Ticona公司推出了熔喷级聚苯硫醚树脂Fortron PPS 0203HS,该树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在聚丙烯熔喷设备上进行加工,制得的熔喷纤维单丝直径在2~4µm,熔喷PPS产品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及阻燃性能。德国STFI研究所以刚性蜜胺树脂为原料,在改进的熔喷装置上成功制备了熔喷纤网,所得纤网的单纤维直径为1µm。以该树脂制得的熔喷法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及耐热性能,可在200℃下持续使用,热降解温度达400℃,可用作工业过滤材料及防护服等。此外,热塑性聚氨酯(PU)弹性体是生产弹性熔喷法非织造布的主要原料。

熔喷设备的改进主要是熔喷模头改进,及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3.4双组分熔喷技术[9]

双组分熔喷技术能制备更为卷曲或扭曲形态的纤维,所生产的双组分熔喷法非织造布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如更好的蓬松性和弹性、良好的抗渗性能、纤网结构一体化、组分

多元化,并可通过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获得更细的熔喷纤维。近十几年来,双组分熔喷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其中,美国的Nordson公司与Hills 公司发展尤为迅速,为双组分熔喷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目前国际上提供双组分熔喷装置及技术的主要厂商。在国内,双组分熔喷技术正在研发。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已从Nordson公司引进了一条双组分熔喷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双组分熔喷产品的空白,还将促进国内双组分熔喷技术的进步。

3.5纺粘和熔喷复合技术

SMS型生产线的基础技术是纺粘法、熔喷法非织造布技术。国产的SMS设备基本都采用大板、宽狭缝、低压力(<(4 ~ 6)kPa)的纺丝牵伸工艺;而配套的熔喷系统均采用单排喷丝孔、低压力(<0.13 MPa)的Exxon工艺,牵伸动力已实现了从使用空气压缩机-螺茨风机-螺旋风机的转型过渡。在国内SMS生产线中,除了个别生产线的纺粘系统曾试纺过PET、PLA原料外,仅有一条商品生产线是双组分生产线,其余均使用清一色的PP材料;国产的SMS型生产线主要有SMS、SMXS、SMMS、SSMMS和SSM-MS等 5 种基本配置形式,产品幅宽有1.6、2.4和3.2m等 3 种规格。迄今为止,我国SMS非织造布行业已配置了各种幅宽、纺丝系统以各种形式进行排列和组合的SMS生产线,形成了全球设备门类最丰富的SMS产业。我国纺粘和熔喷复合技术的进展体现在纺丝稳定性的提高,牵伸速度稳步提高,运行速度提高,核心设备的性能和自给率上升等。

近年来我国SMS核心设备研发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①实际运行速度为400m/min 的成网机已配套在多条3.2m幅宽的生产线上使用;②应用“均匀辊”变形自动补偿技术的23.2m国产热轧机,其运行速度已达400 ~ 450m/min,能满足生产(13 ~ 80)g/m规格SMS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③应用恒张力控制原理的3.2m幅宽国产卷绕机,其实际运行速度可达450m/min,产品布卷最大直径为2000mm;④高速、大卷径非织造布分切加工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分切机基本上都应用了国外主流先进机型的主动退卷、恒张力卷绕的运行模式。母卷的最大直径为2000mm,子卷最大直径一般为800 ~ 1000mm;⑤速度达600m/min的分切机已成功运行多年,800m/min的机型已配套在生产线中使用,1000 m/min

[10]的机型已通过试运行考验。

4.结论

非织造技术是一门源于纺织,但又超越纺织的材料加工技术。它结合了纺织、造纸、皮革和塑料四大柔性材料加工技术,并充分结合和运用了诸多现代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控制、信息技术、高压射流、等离子体、红外、激光技术等。非织造技术正在成为提供新型纤维状材料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新兴的材料工业分支,无论在航天技术、环保治理、农业技术、医用保健或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等许多领域,非织造新材料已成为一种愈来愈广泛的重要产品。非织造产业被誉为纺织工业中的“朝阳工业”。近年来,随着各种技术的创新和技术复合的不断拓展,各种高新产品不断涌现,非织造材料将朝着更加尖端、更加功能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何建江.针刺水刺复合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探讨[J].非织造布,2011,19(1):20-22.[2] 叶奕梁.针刺非织造生产东山再起[J].非织造布,2011,06:39-40.[3] 陈涵,靳向煜,殷保璞,等.提花水刺法非织造布的结构与性能[J].非织造布,2007,(10):20-25.[4] 李宁.水刺非织造技术新发展[J].非织造布,2010,18(3):6-9.[5] 汤人望.我国湿法非织造功能材料的开发现状与发展设想[J].产业用纺织品,2010,(5):1-4.[6] 赵博.纺粘非织造布的新技术和进展[J].纺织机械,2010,(1):15-19.[7] 刘伟媛,陈廷.纺粘非织造技术的发展现状[J].纺织导报,2012,(9):34-38.[8] 魏建斐,庞飞.聚乳酸熔喷非织造布的产业化开发[J].合成纤维,2010,(6):11-14.[9] 李顺希,杨革生,邵慧丽,等.熔喷法非织造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产业用纺织品,2012,(11):1-5.[10] 司徒元舜,李孙辉,刘志贵.我国SMS非织造装备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方向[J].纺织导报,2013,(9):40-47.

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热点前沿问题

1、浅析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中国劳动力流动及户籍问题研究

3、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4、中华民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5、现代企业薪酬设计

6、现代企业人事测评技术及其应用

7、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培训问题研究

8、研发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9、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的建立

10、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应用

11、关于经营管理者称奇报酬激励机制的探讨

12、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思考

13、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14、论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5、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

16、绩效考评方法体系研究

17、小型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

18、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研究

19、工资管理制度的比较分析

20、公司如何平衡各部门员工的绩效工资

21、企业销售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22、浅议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23、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初探

24、工资决定因素与企业劳动工资改革分析

25、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26、中小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探讨

27、成才素质研究系统

28、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完善

29、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员工持股计划 30、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31、职工持股计划在高技术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32、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新发展

33、关于企业职工持股若干问题的研究

34、关于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研究

35、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36、战略与绩效考核的桥梁------平衡计分卡实施研究

37、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

38、招聘面试的方案设计与研究

39、国有企业绩效考评问题研究 40、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41、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应用

42、手机终端零售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研究

43、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研究

44、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

45、企业培训资源研究

46、浅析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工具-----平衡计分卡

47、我国劳动力移动与灵活就业研究

48、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49、信息不对称与绩效评价研究

50、我国高科技企业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障碍因素

51、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52、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问题研究

53、产业结构变动与宏观人力资源开发

54、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分析

55、创新经济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56、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57、从成功企业看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58、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促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59、论岗位分析和人力资源测评

60、岗位管理技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61、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 62、高科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 63、高科技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研究 64、关于弱势群体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 65、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挖掘人的潜能 66、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分析 67、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

68、组织结构对服务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69、女企业家人力资源开发障碍分析 70、激活潜能-----人力资源管理之根本 71、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开发

72、激励性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核 73、技术传新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74、教育与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作用的调查与分析 75、经济全球化时期的职业技术人力资源开发 76、经济全球化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77、国企经营者薪酬创新激励的微观分析

78、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思路 79、国有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的选择与创新 80、国有企业推行“经理股票期权”薪酬制的思考 81、浅论现代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

82、国有企业如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 83、IT企业如何应对员工流失

84、高科技产业人才流失率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85、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的原因分析 86、浅谈民营企业员工流失与管理

87、从“委托———代理”关系看现代公司激励 88、对企业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思考 89、对失业者再就业激励机制的探索 90、对我国实行经理股权激励的理性思考 91、公司治理与管理者长期报酬激励

92、股权激励——国有企业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探讨 93、企业留住知识型员工的新思路

94、浅淡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机制构建 95、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

96、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97、增强国企科技人员向心力问题的探讨 98、知识产业员工的特点及其管理策略 99、我国行业工资差异之演进及其原因 100、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101、知识型员工的能力及其测度研究 102、关于知识型员工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 103、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员工的激励

104、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实施薪酬激励的对策 105、中国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研究

106、IT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薪酬制度设计 107、高科技企业的薪酬战略设计 108、弹性就业与灵活就业问题的研究 109、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初探

110、在我国推行工资集体协议的研究

111、关键绩效考核法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篇: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门前沿学科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门前沿学科,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使它能模拟、延伸扩展人类智能的学科。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具体领域进行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自从人工智能技术问世以来,它的研究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果。人工智能应用于信息检索系统的成果——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给信息检索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一、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概述 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它模拟人类关于信息处理的思维过程和智能活动,实现信息知识的存储,检索和推理,并向用户提供智能辅助。由于人工智能的引入,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优势明显: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使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更确切地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模拟专家的检索方法,把用户所表达的信息需求,制定解决策略以及分析结果的工作转移到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来处理;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能自动地获取知识,能直接向书本学习,并在实践中实现自我完善。

二、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 www.xiexiebang.com 智能信息检索系统与专家系统有很大的相似性,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2.1 人机接口部分 人机接口是信息检索系统和用户交流的界面,它能理解、分析用户的自然语言提问,并产生适合用户的结果,还具有解释功能。它由一组程序相应的硬件组成,用于完成输入输出工作。系统通过它输入知识更新完善知识库,一般用户通过它输入信息需求。2.2 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 知识库是知识存储机构,用于存储解决用户信息需求所需的原理性知识、专家的经验性知识以及有关的事实等。知识库中的知识来源于知识获取机构,同时它又为推理机提供求解问题所需的知识,与两者都有密切关系。2.3 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它存放用户提供的初始事实、问题描述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运行信息(如推出结果的知识链)等。www.xiexiebang.com 2.4 检索推理机构 它综合应用各种信息检索策略与推理技术,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按一定的推理策略解决用户的问题。2.5 知识获取 这是获取知识的机构,由一组程序组成。其基本任务是把知识输入到知识库中,并负责维护知识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建立起性能良好的知识库。2.6 解释机构 它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回答用户提出的“为什么?”、“结论是怎么出来的?”等问题,是信息检索系统取信于用户的一个重要措施。

三、智能信息检索面临的问题 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研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研究出了一些实用性的智能信息检索系统。但是,人工智能信息检索在下列领域依然无法得到根本性的突破。3.1 自然语言理解 自然语言理解是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基础。自然语言是极其复杂的。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以我们的全部知识来理解语言的。机器理解自然语言需要把每个人脑都拥有的高度相似的、有关的“背景知识”存入计算机中,利用这种上下文相关知识进行推理,但这是难以做到的。3.2 知识的表示 人类的智能活动主要是一个获得并运用知识的过程,知识是智能的基础。为了让计算机具有智能,就必须使它具有知识。但知识是需要用适当的模式表示出来才能存储到计算机中去的,因此知识表示是长期以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智能信息检索系统设计中,知识表示则成为一个核心部分。在人工智能中,知识表示就是要把问题求解中所需要的对象、前提条件、算法等知识构造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据结构以及解释这种结构的某些过程。在信息检索中,同一条知识对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重要性。因此,在信息检索中,知识的表示与利用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例如,如何从询问中获得领域知识,信息表示要达到怎样的深度等。3.3 知识的获取 拥有知识是智能信息检索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检索系统的重要标志,而知识的质量与数量又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如何使智能信息检索系统获得高质量的知识,这正是知识获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知识获取至今仍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虽然已有许多人工智能学者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希望实现知识的自动获取,即由信息检索系统自动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离知识的完全自动获取这一目标相距甚远,还需要走一段漫长的道路,解决许多理论及技术上的问题。

四、从人工智能研究的成果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 4.1 自然语言理解 在人工智能领域,自然语言理解就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一个研究领域。具体的说他要达到如下三个目标:(1)计算机能理解人们用自然语言输入的信息,并能正确回答输入信息中的有关问题。(2)对输入信息,计算机能产生相应的摘要,能用不同词语复述输入的内容。(3)计算机能把某一种自然语言表示的信息自动的翻译为另一种自然语言。对于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来说,主要是要达到前面两个目标。关于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但大多集中在将一种自然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研究上。进入20 世纪70 年代,一批采用句法— 一语义分析技术的自然语言理解系统脱颖而出,在语言分析的深度和难度方面都比早期的系统有了长足的进步。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后,更强调知识在自然语言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近十年来在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语料库语言学的崛起,它认为语言学知识来自语料,人们只有从大规模语料库中获取理解语言的知识,才能真正实现对语言的理解。目前,虽然基于语料库的自然语言理解方法还不成熟,正处于研究之中,但它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方向。而且我们可以将已经取得的成果用于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自然语言处理上。4.2 知识的表示 在人工智能中,知识表示实际上就是对知识的一种描述,或者说是一组约定,一种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用于描述知识的数据结构。对知识进行表示的过程就是把知识编码成某种数据结构的过程。www.xiexiebang.com 对于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离不开对知识的研究与认识。由于目前对人类知识的结构及机制还没完全搞清楚,因此关于知识表示的理论及规范尚未建立起来。尽管如此,人们在对智能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建立过程中,还是结合具体研究提出了一些知识表示方法。概括起来,这些表示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符号表示法,连接机制表示法。对同一知识,一般都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表示,但其效果却不相同。因为不同领域中的知识一般都有不同的特点,而每一种表示方法也各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因而,有些领域的知识可能采用这种表示模式比较合适,而有些领域的知识可能采用另一种表示模式更好。有时还可能把几种表示模式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示领域知识,以取得取长补短的效果。另外,上述各种知识表示方法大都是在进行某项具体研究或者建立某个智能系统时提出来的,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应用时需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改变。在建立一个具体的智能系统时,究竟采用哪种表示模式,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存在一个万能的知识表示模式。但一般来说,在选择知识表示方法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要充分表示领域知识,即在确定一个知识表示模式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它能否充分地表示领域知识;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对知识的利用;是否便于对知识的组织、维护与管理;是否便于理解和实现。4.3 知识的获取 目前,知识获取通常是由知识工程师与系统中的知识获取机构共同完成的。知识工程师负责从领域专家那里抽取知识,并用适当的模式把知识表示出来,而系统中的知识获取机构负责把知识转换为计算机可存储的内部形式,然后把他们存入知识库。在存储的过程中,要对知识进行一致性、完整性的检测。知识获取的任务是为信息系统或者专家系统获取知识,建立起健全、完善、有效的知识库,以满足求解领域的问题的需要。对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来说,就是要满足信息检索这一具体领域的需要。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知识获取必须做到:(1)抽取知识:即把蕴含于知识源(领域专家,书本,相关论文及系统的运行实践等)中的知识经识别,理解,筛选,归纳等抽取出来,以便建立知识库。(2)知识转换:即把知识由一种表示形式变换为另一种表示形式。(3)知识的输入:即把用适当模式表示的知识经编辑、编译送入知识库的过程;(4)知识的检测:知识库的建立是通过对知识进行抽取、转换和输入等环节实现的,这一过程中的任何环节上的失误都会造成知识的错误,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因此必须对知识进行检测,以便尽早发现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按知识获取的自动化程度划分,可分为非自动知识获取和自动知识获取两种方式。自动知识获取是知识获取最终的目标,它是一种理想的知识获取方式,但它却涉及到人工智能的多个领域。例如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等。而这一理论目前尚处在研究阶段,由许多技术上的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就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而言,尚不足于真正实现自动知识获取。因此,知识的完全自动获取目前还只能作为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但是,人工智能的研究毕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等的研究也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关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学习算法,这都为知识获取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建造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时,应充分利用这些成果,逐渐向知识的自动获取过渡,提高其智能程度。事实上,在近年来建造的智能信息系统中,也都不同程度的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在非自动知识获取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学习功能,使系统能从大量事例中归纳出某些知识。

第五篇:中国物流成本前沿问题考察报告

中国物流成本前沿问题考察报告

作者: 宋 则 常东亮来源: 时间:2007-7-3 15:19:58访问次数:554

内容提要:优化经济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发展中国现代物流产业,迫切需要有符合自己要求、经得住推敲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及其实际数据的支撑。而从国内外的差异和混乱中理出头绪,探索科学实用的物流成本宏观和微观分析框架与核算方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性工作。造成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是制造业,困扰商品流程优化的还是制造业。因此,制造业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应该是,也必将成为物流成本研究的重点领域。

关键词:物流成本 核算体系 流程优化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不仅带来了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而且越来越无法容忍陈旧低效粗放的商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在经济―总量块头‖急剧增大的场合显得尤为迫切。而从动感、节奏和流程优化的竞争、较量中获取经济利益,恰好是新世纪的新动向和新特点。种种迹象显示,无论是出于内因还是外因、主动还是被动,中国正在进入以优化整合产供销流程和内外贸一体化为基础,求解实体经济运行质量长期偏低难题的新阶段。其中,实行流通创新、加快流通现代化,是中国加入这一国际化新潮流的前导性战略步骤,紧随其后的将会是整个制造业的陈旧流程得到全面改造和提升,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得到全面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贯穿中国制造业和流通业的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实体经济角度观察,物流经济活动及其衍生出的物流成本几乎无处不在,从而使物流成本核算成为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且,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链条的拉长,导致物流时间、物流成本在产品总时间和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使得物流成本核算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越来越复杂,对物流成本状况的客观描述越来越困难。因此,我们认为,促进流通现代化,加快发展中国现代物流产业,迫切需要符合自己要求、经得住推敲的、可靠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及其实际数据的支撑。

二、物流成本的分析框架:概念、分类、特征及影响因素 从扫描、甄别已有的文献、方法和思路入手,有助于新的发现。纵观物流运作在国外的发展,由重视功能到重视成本,再到重视服务,物流管理的发展进程始终没有停止。而物流管理的核心是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的关键是物流成本的核算。换句话说,物流成本是物流管理的手段,是衡量物流运作绩效的工具,自然也就是物流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物流成本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一是因为物流成本忠实地反映着物流活动的实态;二是因为物流成本能作为评价所有物流活动的共同尺度。

在这种背景下,物流成本的研究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简单照搬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理念和核算结果;另一方面是不同组织机构对中国国内物流成本数据的估算、分析,无论在总量,还是企业的实际支出,甚或行业标准,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我们发现,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物流成本具有模糊性的特点,造成了统计范围与口径大小不一,或者干脆是概念界定混乱,混淆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物流成本的边界。

如前所述,从实体经济角度观察,物流经济活动及其衍生出的物流成本几乎无处不在,从而使物流成本核算成为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且,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链条的拉长,使得物流时间、物流成本在产品总时间和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使得物流成本核算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越来越复杂,对物流成本状况的客观描述越来越困难。在在这种场合,为避免―一锅煮‖,物流成本考察需要区分层次。

我们认为,讨论物流成本问题,首先应该界定说明是哪一个层次的物流成本。宏观物流成本是从国民经济总量的角度出发,分析国内物流活动的总开支水平,常见的指标是国内物流成本与一国GDP的比例,该比例越小,说明其物流业越发达。

中观物流成本是采用标准管理的理念,研究某个行业、产品,甚至是某项服务的―平均物流成本‖数据,从而建立分行业或分产品的物流成本参考标准。既然是一项基准型指标,就必须要求一定的样本数量和时间跨度,相比发达国家动辄二三十年的行业数据积累,在中国该项研究还尚未起步。微观物流成本简单地讲,就是单个具体企业的物流支出,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相对比较充分,不过争论和分歧也较大。现有文献谈及物流成本的概念,通常是基于微观物流成本而言。1956年,美国一本讨论航空运输经济的著作首次论述了现代物流成本的雏形。随后,刘易斯•克林顿和斯蒂尔把物流成本定位于实现物流需求所必须的全部开支,包括从供应商到消费者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参考《日本物流手册》,所谓物流成本被理解为用金额评价物流活动的实际情况。物流成本的大小,取决于物流活动的范围和采用的评价方法。在中国2001年制定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主要有客户服务成本、库存管理成本、运输成本、批量成本、仓储成本、订货处理和信息成本 6 类。国内部分学者在撰文分析物流成本时,大多沿用了上述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观物流成本的概念相对接近的同时,对其核算范围的解释则大相径庭。丹麦学者Frede Kristensen(1997)认为,指出物流成本是识别物流环节持续的成本改善的战略工具。物流成本核算的对象包括两类:一类是资本成本,指的是产品被―锁闭‖在物流环节,从而导致事实上被企业所占用的资金成本;另一类是运作成本,包括物流人员的薪水和办公开支、仓储、流通加工、物流设施维护、信息技术、包装、损耗、税收、水电热、租金、保险、清扫费用等等。这种分类办法的优点在于指出了成本改善的取向是减少原材料和产成品在物流环节的耽搁及时滞,降低资金占用成本;物流运作费用由于受物理极限的约束,并不是成本改善的主要对象。

1999年,Carlos, F.Dagazo在其出版的《物流系统分析》一书中把物流成本归结为克服商品空间障碍的移动成本和克服商品时间障碍的持有成本;前者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运输成本及装卸成本;后者则对应地分为租金成本及等候成本。它从物流功能的角度诠释了物流成本的边界,显得直观明了。

此外,为了核算和分析的方便,物流成本通常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1)以财务会计中费用发生为基础,按照交付形态的不同,可以把物流成本分为本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和向其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其中本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又进一步细分为企业本身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工艺费、维护费、一般经费、特殊经费和委托物流费用。(2)按照物流功能的差别,物流成本可分为实物流通费用、信息流通费用和物流管理费用三类。(3)按照物流活动的不同阶段划分,物流成本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阶段的物流成本。另一种说法是包括供应、内部和销售物流成本(倪国爱,2000)。比较国内外学者关于物流成本的分类办法,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外学者更注重企业的物流隐性成本和资金的机会成本,而国内学者更强调企业实际发生的物流显性成本。这反映出二者在物流理念上的差别和对成本指标的不同理解。由于中国内资企业管理的粗放和融资方面存在的软预算约束,导致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时间价值的现象比比皆是。可喜的是,国内部分学者正逐步认识到物流隐性成本的重要性,并开始对此加以研究(张梅琳,2002)。由于前述的原因,物流成本最值得关注的特征主要有两点。第一,界定和核算的复杂性,由于物流活动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导致很多成本项目都无法准确掌握,统计时难免挂一漏万;更主要的是,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成本的,因此在企业的损益表中并没有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厂内运输成本通常被计入生产成本,订单处理成本可能包含在销售费用当中,部分存活持有成本又可能算作财务费用。如此种种,不仅影响到物流成本的准确性,也制约了物流成本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性。第二,物流成本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现象,一种物流功能的成本削减可能会使另一种功能的成本增加;对于企业物流的决策者而言,必须记住唐纳德在《物流管理》一书中的提醒,研究企业物流成本时应该着眼于供应链的整体而不是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

影响微观物流成本的因素包括物流结构、客户服务水平和物流规模三个方面。首先,单个企业的物流活动作为生产环节的辅助和延伸,受到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特点的影响,当内部的物流结构因此确定之后,物流成本也就不只是物流部门可以控制的,如过多进货或过多生产造成积压的库存费用,以及紧急运输发货的费用等。其次,物流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其本质是一种服务,不同的服务水平将会产生不同的物流成本,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正比关系。最后,物流成本随着物流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主要针对物流配送的半径和物流中心的数量而言,适度的物流规模通常对应着最低的物流成本。

确定了微观物流成本的概念、范围、特征及影响因素之后,中观和宏观物流成本的基本理论体系对此加以引申即可得到。诚如前文所言,中观物流成本分析的对象是某个行业、产品,甚至是某项服务的平均物流成本水平,数据来源于对企业的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进而通过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来推断经验性的物流成本参考标准。因此,它的可靠性依赖于微观物流成本核算的准确程度。采集数据时,必须注意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成本主体(核算对象)的一致性,二是核算标准的一致性。特别是第二点,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中介组织在统一核算方法和标准方面承担许多基础性的工作。

就宏观物流成本而言,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参照对微观物流成本的论述,本报告认为,宏观物流成本指的是全社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为了消除时间和空间障碍而发生的有价值的商品运动和静止行为所耗费的成本开支总额。在此,突出―有价值的商品运动和静止行为‖,旨在反映物流活动创造社会价值的增值型服务本质。具体来讲,宏观物流成本包括了有形的物质成本与无形的资金成本的总和,物质成本又包含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人员管理、信息处理、物流设施投资及运营费用等各项开支。探讨微观物流成本与宏观物流成本的关系不能简单化。在理论上,宏观数据应该由成千上万个微观数据累积迭加而成;但在实践中,由于物流系统的开放性和企业边界的模糊性,导致微观求和的办法行不通。从两种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改善来看,即使微观企业物流实现了帕雷托效率,但是全社会物流系统不一定就处于最优化状态,二者不是简单的倍乘关系,这也算是一种―合成的谬误‖吧!而中国脱胎于条块分割计划管理体制,物流系统和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反帕雷托效率‖的状况尤其值得关注。

三、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至关重要。物流成本的本质体现在借助数据对物流活动进行评价,从而说明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根据前文对三个层次物流成本的探讨,我们认为,中观物流成本实际上是不需要直接核算的,它可以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采集到的微观物流成本数据样本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一个基准,作为普遍成本改善的目标值。也就是说,它依赖于众多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结果。因此,我们只对微观物流成本和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加以讨论。由于微观物流成本与宏观物流成本在分析角度、成本改善方面的截然不同,特别是传统的企业成本会计与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之间不构成一一对应关系,所以我们认为,两种物流成本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1、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就企业物流成本而言,目前介绍较多也比较完善的统计工具有两个,分别采用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和作业成本会计体系。所谓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也就是利用现有的财务报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而企业的两个主要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分别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收入及费用成本。在此情况下,体现在现有会计报表中的物流成本属于可视成本开支,即显性成本。然而,在部分学者看来,它只是企业物流成本的一部分,另一类隐性成本,如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产品损耗、退货、缺货损失等,也应该计入企业物流成本的范畴(张梅琳,2002)。结合中国企业计算物流成本的实践,我们可以按照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统计物流成本的完备程度,把它们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指物流核算只考虑了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和向公共仓库支付的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而不考虑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这反映了国内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认识层次,对于现代物流成本的核算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第二等级是在企业物流成本的统计框架内不仅包含了运输费(包括包装费与搬运费)、仓储费(仓库的固定资产折旧、设备折旧),也包含了直接人工费、利息费用、办公费、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和存货损失 等,尽可能地把企业发生的显性成本都涵盖了进去。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是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阶段和我们行动的目标。即使如此,对企业总的人工费、办公费在多大程度上用于物流活动,归入物流成本,仍然存在着一个如何剥离的问题。第三等级是同时囊括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在内的企业物流总成本,这对于单个企业的物流管理来说,无疑是极有助益的,它是物流概念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趋势在成本领域的反映,但限于一系列操作上的难题,像如何界定和量化隐性成本等,在现有的成本核算体系内还难以实现。行文至此,我们需要返回去重新强调一下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这就是在于实现物流管理的优化,核算过程并不是企业会计份内的工作。物流成本核算之所以被列入管理会计的范畴,其原因就在于此。我们认为,考虑到企业因核算物流成本而增加的工作量和时间损耗,物流成本计算到第二等级已经够用。

作业成本会计体系,又称为ABC(Active-Based Costing)成本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美国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他首先在1952年出版的《会计师词典》中提出了作业会计的概念。1971年,乔治•斯坦布斯(George Staubus)对此概念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但当时却没有在理论界和企业界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88年,美国学者库伯(Robin Cooper)和开普兰(Robert Kaplan)发展了斯坦布斯的思想,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并在过去10年中受到广泛的关注。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是基于如下理论基础,即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换言之,它突破了产品这个界限,而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它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并把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下图为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逻辑流程。

图1 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逻辑流程 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时,通常会发现核算结果要比基于传统会计体系核算的结果大出许多,这被间接地当作前者优于后者的依据。不过,根据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逻辑流程来看,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即由于它是从作业层次入手,把成本按活动分类,因此便于企业分析成本结构,暴露物流流程问题,改进管理水平。Pohlen and Lalonde(1994)曾阐述了作业成本法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识别冗余活动;发现某一个或多个渠道成员的过多资源消耗;以及渠道结构变更分析。

尽管作业成本法被认为是确定和控制微观物流成本最有前途的方法,但是它的有效使用首先必须有一套能够控制物流活动过程的预算体系和物流服务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相配套;其次,在核算过程中,资源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分配环节会牵涉到分配方法和工作量的问题,大多数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才能完成。目前,对于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除了介绍和应用较多的传统成本会计、作业成本会计之外,也有一些学者基于供应链的思想和隐性成本难以度量的考虑,提出了其他物流成本的统计办法。比如基于成本指数的物流成本评价体系,通过模糊分级办法构建评价指标,确定相应的状态指数和指数权值,进而计算出成本指数 ;或者在分析隐性成本时引入模糊聚类分析法等。它们都是把模糊数学的思想应用到微观物流成本统计的典型例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我们感到,由于其中包含了定性分析的成分,免不了受研究人员主观因素干扰的嫌疑;再者,其可操作性和说服力都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因此,这类方法也只限于对前两种定量统计方法作补充使用。

2、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如果说研究微观物流成本是为了方便企业开展物流管理的话,那么核算宏观物流成本则是为了制定物流政策、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原有的经济学往往把商品流通假设为―无摩擦‖的运动,这在150年前的资本主义早期阶段似乎是可以的,但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成本必须加以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宏观物流成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而言,给以高度重视并尽早开展研究应该是题中应有之意。而这恰恰折射出中国以往在有关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

由于存在―合成的谬误‖,宏观物流成本显然不能用微观物流成本数据简单相加而得。因此,发达国家在核算宏观物流成本时,都采取了另起炉灶的办法,在已有统计体系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包括主要物流功能在内的分析框架。接下来,我们分别探讨美、欧、日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1)美国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美国宏观物流成本核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现在的《美国物流报告》是由美国Cass信息系统公司副总裁罗伯特• 德兰尼(Robert V.Delaney)负责撰写,而这项工作事实上从1973年就开始了。由于德兰尼在给出宏观物流成本的结构时,使用了哈佛大学教授赫斯凯特(J.L.Heskett)在其专著《商业物流》第二版中提到的方法,故而他把美国宏观物流成本称为―美国商业物流系统总成本‖。

美国的宏观物流成本由存货持有成本、运输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存货持有成本除了包括仓储成本、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费用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其中利息是当年美国商业利率乘以全国商业存货总额得到的。仓储成本测算时涉及到公共仓库和企业自有仓库这两块。公共仓库的仓储成本数据可以从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的《服务业调查报告》中获取,而企业自有仓库的仓储成本数据则是德兰尼先生自己测算的。此外,全国商业存货总额涵盖了农业、采矿业、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所有行业门类的数据

第二部分运输成本是直接从美国ENO运输基金会出版的《美国运输报告》中得到的货运数据。分为公路运输、其他运输方式与货主费用三个类别。公路运输包括本地卡车运输费用与城际卡车运输费用。其他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费用、水路运输费用、油料管道运输费用、航空运输费用、货运代理费用。货主费用包括货主企业运输管理部门的运营费用和货物装卸费用,这项成本虽然数额较小,但究竟是如何估算的,目前还不得而知。第三部分物流行政管理成本,是按照美国的历史情况由专家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存货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总和得出的,分别包括订单处理及IT成本、市场预测、计划制定及相关财务人员发生的管理费用。美国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在物流成本总额中的比例一般为4%。(2)欧洲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产业在欧洲已经步入了成熟发展的阶段,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性政策。但在欧洲,宏观物流成本的测算尚没有规定的范式,相关的研究主要是根据调查和预测。从统计学的意义上讲,欧洲的宏观物流成本是指包括了运输、仓储、包装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费用在内的全社会物流总成本。下面让我们分项说明。

首先是运输成本,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轮船运输、航空运输、货主运输等形式,将这些不同形式的运输方式所形成的费用累加,就得出了运输成本。

其次是仓储成本,包括人工费用(工资)、占压资金成本和利息、货物损毁、保险费用等。同样,仓储成本既包括公用仓库,也包括私人仓库。

第三是包装费用以及仓储、搬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费用,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的费用既包括资金方面的投资,也包括设备方面的投资。

从现有的资料分析比较,欧洲的宏观物流成本核算并没有把管理费用单列,而是将其分散在仓储和包装、搬运等各个方面。但其测算方法与美国基本上是大同小异。(3)日本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日本对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主要借鉴了赫斯凯特最早提出的方法,即由每年公布的就业统计和库存统计等各种数据来推算出总体物流费用,此外也参考了德兰尼的推估法,站在货主的立场来推算部分国内物流成本。具体核算时,是将宏观物流成本分为运送费、保管费及物流管理费三者来统计。

一是运送费,分为营业运送费和企业内部运送费,前者又包括卡车货运费、铁路货运费、内海航运货运费、国内航空货运费及货运站收入等项开支,各项累计之和为运送费总额。

二是保管费,将经济企划厅编制的《国民经济计算年报》中的国民资产、负债余额中原材料库存余额、产品库存余额及流通库存余额的合计数乘上日本资材管理学会调查所得的库存费用比例而得。这项保管费不是狭义的保管费,它不仅包括仓储业者的保管费或企业自有仓库的保管费,还包括仓库、物流中心的库内作业费用和库存所发生的利息、损耗费用等。用公式表示为:保管费=(原材料库存余额+产品库存余额+流通库存余额)×原价率×库存费用比例。其中,库存费用比例=利率除外的库存费用比例+利率。

三是物流管理费,由于无法用总体估计的方法求得,所以依据《国民经济计划年报》中的《国内各项经济活动生产要素所得分类统计》,将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产出总额,乘上日本物流协会(JILS)根据行业分类调查出来的各行业物流管理费用比例0.5%计算得出。

四、国内外关于中国物流成本研究的评价

我们发现,中国对物流的引进、研究与欧美及日本有很大的不同,发达国家侧重于研究物流与企业的关系,从微观角度对物流进行研究。而中国,从引进物流的第一天起,主要集中研究和考察国民经济中的物流,从宏观角度和社会再生产领域考察物流,这是由中国的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所决定的。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生产企业及其他流通企业才开始真正关注物流,对物流的研究也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可以说,中国物流的研究,经历了从宏观向微观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对物流成本的研究也概莫能外。

1、国内外对中国宏观物流成本的统计分析 出于种种用途,国外的一些机构和公司最先对中国的宏观物流成本进行了测算。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来源不

一、方法各异的测算结果后来被国内学界广泛引用,这种―不问出身、拿来就用‖的做法反而模糊了人们对中国物流成本的客观判断。归纳起来,报道中的中国物流成本数据有以下几个版本。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的数据,中国的宏观物流成本在1990年为50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4.5%;1997年该比例进一步上升为16.9%。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12%,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出世界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② 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中国2000年全社会物流成本为14863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16.7%,比发达国家高出将近一倍。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中说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讯。从市场运行成本的角度分析,物流业的突出作为是其对普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所做的贡献。③ 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组2001年在其《中国物流报告》中采用了美国经验的方法来测算中国宏观物流成本。它是这样分析的:―2000年末,中国的名义GDP值已达89400亿人民币(10770亿美元),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大致相当于1970年的美国经济规模。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名义GDP(1990-2000)每年增长17%,明显高于美国1960-1970年间的7%的增长率。1970年,美国物流成本占名义GDP的14.7%。库存费用占名义GDP的5.4%,而运输成本占8.8%。在2000年中国名义GDP值达到10770亿美元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中国市场的物流成本可能高于1580亿美元,即名义GDP的15%。‖ ④ 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在2001年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合作,编写了―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认为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

针对上述结果的可信程度,很少有人做出过评论。直接原因是国内的文献在引用时,并没有提及具体的核算框架。更深层次的背景在于宏观物流成本的测算范围广、项目不统一、数据来源各异,有时候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甚至完全依赖人为的估算。

尽管如此,借助于国外的统计结果,我们仍然能够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当前中国确实存在着物流效率不高、运行成本较大的问题;与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相比,物流业的发展已经相对滞后,处于急待改善的境地,未来的宏观物流成本有很大的节约空间。

与国外研究机构相比,国内对中国宏观物流成本核算的研究略显迟缓。2001年6月,由国家经贸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联合举行的现代物流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中国2000年全社会流通费用 为17880亿元,约占当年GDP(89404亿元)的20%。

200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牵头成立了中国物流成本研究课题组,开始探索建立中国物流成本的分析框架,如下图所示。

在这一核算体系中,宏观物流成本由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三部分组成。其中,基本运输费用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上运输及管道运输等方面的费用;支付给运输辅助业的费用指的是提供搬运、装卸等货运服务而取得的收入;各种运输设备的维护与折旧费用涵盖了运输行业的固定资产(运输工具、铁路、公路等)的运用、维护及折旧所需要的服务费用;企业自家运输费用包括企业自己装卸、搬运、运输和配送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流通中商品等方面的费用;库存占用资金的利息支出是用年末工业和流通环节的库存余额乘以一年期贷款利率求得;货物损耗则是先计算库存余额与工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产出之和,然后乘以平均货损率 ;管理成本主要是指物流企业的人员工资、日常营运开支、水电气、通讯、办公等费用。

该项研究测算了中国1991-2000年的宏观物流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结果显示,2000年中国宏观物流成本为14589亿元,占当年GDP的16.3%。我们认为,尽管这个核算体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宏观物流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具体指标的分类和界定不当,导致测算过程繁琐、人为估计过多,与实际的成本状况偏差较大。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商榷。首先,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在测算基本运输费用、运输辅助费用和仓储费用时,采用了间接统计的办法,而建立数据的间接联系必然需要一些假设前提存在。比如各种运输工具的吨公里运输费率彼此相同,仓储人员、运输人员和运输辅助人员的工资率是一致的等等,而这些假设前提在该报告中没有得到验证。其次,保险费用和企业自家运输费用核算方法有误,与实际出入较大。最后,货损率、管理费率均是基于以前的样本调查而得,其可靠性有待考证,而使用一年期贷款利率作为资金占用的成本,也有不妥。

200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决定建立全国物流统计制度,并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年发布权威统计信息。根据其公布的数据,2000年,中国宏观物流成本为19003亿元,占当年GDP的21.3%。这与2001年中国物流成本研究课题组的测算结果不相吻合,其自身的矛盾反映出宏观物流统计方法的不完善和迟疑态度。

据了解,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并不是唯一一家立项研究宏观物流成本的国内机构。2003年,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和天津市统计局合作,共同完成了《中国物流产业核算制度及统计核算体系研究》的研究项目。据报道,该项目突破了欧美国家学者惯用的统计核算方法,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利用投入产出原理推算中国物流成本,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进一步完善了物流产业的核算体系。遗憾的是,我们没能得到有关该项目更多的信息,无法对其做出评价。

2、国内外对中国中观物流成本的研究

根据上一部分的讨论,中观物流成本是指通过调查统计,得出的行业平均物流成本数据。这一指标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不仅统计涉及的行业很多,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美国Establish咨询公司就是一家统计行业物流成本,并对外发布《物流成本和服务数据库调查》报告的专业机构。迄今,该公司已经积累了包括30个行业,长达28年的基础数据。

在中国,物流成本的数据因经济部门不同而不同。吉布森(Gibson)2001年研究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行业物流成本比欧洲平均要高20%,中国的企业平均物流成本可能占了制成品总成本的30-40%。另一个来源则认为,―与供应链有关的成本可能是中国批发价格的30-40%,而相比之下,美国只有5%到20%。‖香港贸易发展理事会(2002年)也提到了一个评估,它认为中国的企业物流占了生产总成本的40%,占了整个生产周期时间的90%。

在物流部门中,关注的一个重点是货物破损率。据报道,就快运消费品而言,中国的破损率是5%,而发达国家大大低于1%。布瓦约(Boillot)和米歇朗(Michelon)2000年对中国企业物流成本进行了分解。他们的报告说,与运输活动的21%相比,损失和破损占了总成本的48%。他们引用了行业估计的数字,即把目前管理物流的做法改成签定小合同,物流总成本就可以下降37%。在他们的评估中,所出现的成本下降大部分都归因于减少了损失和破损。此时,管理费可能增加,反映了——就时间和经验而论——更高水平的管理投入需要更高的成本。目前,国内尚没有机构建立分行业或分产品的物流成本参考标准,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统计方法缺乏了解,即使调查也不会取得有效的样本数据。虽然国内学者定量分析的能力比较薄弱,但依据对中国物流运作的整体把握,仍然形成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定性分析成果。比如,认识到影响中国物流成本的主要环节在于制造业。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2004年2月16日公布的统计显示,2003年中国内地社会物流总值近3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占社会物流份额最大的是工业品物流,总值约为25万亿元人民币。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放慢,导致巨额资本占用,这是中国物流成本过高的一个根本原因。惠普公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管卡莉•菲奥丽娜女士2002年12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惠普采购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认为: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成本高以及物流企业管理分散正在影响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这与国内部分学者的意见不谋而合。(参见宋则主编:《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当然,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壮大,及企业物流成本理念的逐步深入,通过问卷调查或抽样调查的方式,建立作为标准或基准的中观物流成本体系,将是必然的选择。

3、国内外对中国微观物流成本的研究 根据微观物流成本的概念,它属于单个企业的成本核算范畴。自从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1962)首次提出企业物流管理是―一块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以来,已经过去了40多年。在此期间,美、欧、日等物流研究和实践都很发达的国家一直都把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优化作为重点,予以强调。我们认为,中国物流成本研究的重点未来也必将由宏观层面向企业领域靠拢,并与国际接轨,这本身就算得上是一种进步。鉴于国内企业对物流成本理念知之甚少的状况,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普及和推广微观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有时候,也涉及对某企业采用不同方法核算物流成本的效果比较,在此不多赘言。

日本神奈川大学的唐泽丰教授曾经把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分成四个阶段,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别是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采用预算管理制度、设定基准值或标准值与财务会计制度接轨。他认为日本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基本停留在第三阶段。而中国目前一些先进的企业要解决的还是物流成本的核算以及逐步建立物流预算制度的问题,也就是说,介于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

五、关于物流成本的几个观点辨析

当物流成本及讨论深入以后,迟早会发现某些需要进一步判断并尝试给出答案的重大问题。而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中国构建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至关重要。

1、微观物流成本在精确性和适用性之间如何取舍?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追求管理优化,通常会要求业务部门用精确的数据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对于成本核算来说,更是如此。成本数据的精确性本身就反映了一个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因此,从表面上看,微观物流成本追求精确性的问题是勿庸置疑的。

然而,我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首先,考虑到微观物流成本的复杂性,如何做到精确化本身就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其次,物流成本的核算目的,纯粹是为了进行物流管理。而物流管理既可以涉及整个企业的物流流程优化,也可以只是某一局部功能的提升。如果核算物流成本是为了物流活动的计划、调整或评价,那么只要核算与想要计划、调整或评价的领域相关的部分成本就行了。如果核算的目的是管理整个物流活动,则需要核算物流成本总额。因此,物流管理需要特别注意,制订计划时成本核算的范围与事后评价阶段的成本核算范围是否一致,否则无法进行比较分析。这时,对物流成本的可比性要求比精确性要求更高。最后,成本管理同样需要遵循适度原则,不惜代价追求绝对化的精确可能从经济角度看并不划算,相反,企业更看重的是适度的―准确性‖,而非绝对的―精确化‖。

2、中观物流成本究竟存在不存在?

目前,中国对中观物流成本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除了与物流研究水平整体不高有关之外,还受到某些盛行观念的影响。比如,认为物流不存在所谓的行业平均成本值,因此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首先必须澄清的是,由于各行业的经营特点和产品类别不同,每个行业在物流运作方面都会有一些共性,虽然不同企业在―共性‖的基础上,通过物流结构重组和流通渠道创新会导致―个别物流成本‖的出现,但这并不能抹煞同行业企业之间在物流成本中竞争机制的作用。而竞争会产生相互比较的需求和冲动,会自发地形成―社会平均必要成本‖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物流成本尺度。其次,由于中国在企业层面尚未统一物流成本核算标准,可就造成了不同企业的统计结果彼此失去参照意义,但是这恰好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其实,当企业都可以用同一标准度量物流开支的时候,一个行业平均成本的参照系将会变得异常重要,正如一个行业会自发形成平均利润一样。诚然,物流管理的基本工作主要是按照建立物流结构、合理运用、评价、优化这样一个动态程序,循环往复地进行。但是如果有了一个基于竞争机制之上的行业平均物流成本作为参照系,不啻于为企业的物流管理增添了外部动力,有效地避免了管理盲点的发生。

3、宏观物流成本与GDP在多大程度上相关?

目前,国内外衡量一国物流成本的先进程度时,经常使用的指标是宏观物流成本与GDP的比例。该比例越高,反映出所在国的物流越不发达。针对这种论断,一些有独立创见的学者审慎地注意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即在对比不同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时,不能忽视各国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别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两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之差不能完全由物流成本水平之差来解释,而至少应部分地由两国物质生产及流通部门占GDP的比重之差来说明。因为物流活动基本上是从属于物质生产活动的一种派生性活动,物流业务总量的扩大在总体上取决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及需求规模。在制造业比重较高的场合,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通常较高,这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并不矛盾。从时间纵向来看,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使用同一种方法核算出的宏观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也会在经济低靡、物流需求不足的时候出现下降趋势,此时并非因为物流管理效率提高的缘故。

尽管上述分析具有合理性的成分,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宏观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这一指标的意义,并因此而忽视对宏观物流成本的统计。特别是在较长时间跨度内考察一国的物流成就时,该相对性指标还是有相当的解释力。当然,考虑到该指标确实存在着的内在局限性,我们强调要关注宏观物流成本统计框架内各单项数据的变化情况,用对绝对量和成本结构的分析来弥补原有单一指标的缺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以物流成本为核心指标的社会物流统计体系,加强对物流总额、物流增加值、物流投资、物流基础设施等辅助性指标的统计工作。

4、宏观物流成本与微观物流成本之间有中间地带吗?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宏观与微观的物流成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它们的分析角度、核算方法、改善思路都大相径庭。同为物流成本,难道仅仅因为核算范围的差异,就能割断它们之间天然的联系吗?显然不能。如果把国民经济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话,单个企业只是其中一个活跃的子细胞。当有机体内部出现血液流通不畅的时候,子细胞的营养供应必然会受到影响。同样,当一国的宏观物流成本与GDP的比例过高,远远超出了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时,国内的企业物流成本必然也会较高。从这一点来看,二者是有对应关系的。目前核算的微观物流成本还只是针对单个企业而言,随着供应链思想的发展,要求企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优化自身的物流运作。即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客户,而且要考虑自己的供应商;不仅要致力于降低企业自身物流作业的成本,而且要考虑使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最低。这恰恰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98年对物流定义更新之后的一个主要思想,即强调―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进一步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我们认为,未来把供应链物流成本作为宏观与微观物流成本之间的中间地带加以研究似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六、促进国内物流成本研究的思路及建议

我们发现,作本报告所尝试的基础性研究虽然十分劳神、颇费时日,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诚心,但收获和心得也是显著的,至少在讨论问题和提出建议的场合,探查了一些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到了下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通过对相关问题的一番全景扫描、甄别和思考,我们初步提出以下思路和建议:

1、加强合作,通力攻关,建立科学合理的宏观物流成本分析框架和数据库,并由政府授权的权威统计机构定期发布物流成本评估报告

中国由于纵向行政体制的影响,至今还没有一个跨行业、跨系统的物流研究、管理机构,物流研究和信息数据分析处于一个个―孤岛状态‖,同物流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南辕北辙。虽然物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各自在其行政体系中有具体行业的研究机构,但研究领域只局限于本行业,行政隶属关系、资料的匮乏,限制了、阻碍了人们对宏观物流成本的系统化研究。表现在物流统计方面,分别有物资统计、商业统计、市场统计、交通运输统计、储运统计等,行业划分过细、条块分割、封闭发展,造成统计核算口径各自为政、宽窄不

一、互不衔接、数据混乱,与现代物流成本的概念差距较大,无法综合反映宏观物流活动。为了改变国内目前有关宏观物流成本说法不

一、莫衷一是的状况,首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宏观物流成本分析框架,彻底摒弃各研究机构和职能部门的门户之见,相互沟通,加强合作。唯其如此,才能避免研究的低水平重复,减少统计口径混乱、数出多门、相互矛盾的现象。其次,通过核算,得到宏观物流成本的数据之后,必须授权权威统计部门定期发布,同时对成本结构和趋势变化情况做出有效地解释分析。再次,对数据信息发布要建立问责制,改变―数出多门、估计推测、随意发布、依据缺失‖的状况。发布机构有责任对数据信息形成的统计框架、来龙去脉和缺失不足等等做出合理的解释。

2、尽快统一中国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规则和方法

企业的物流管理离不开对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正确把握。当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核算方法了解不多,少数先进的企业虽然知道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掌握正确的核算方法。即使勉强算出来,也不能有效地为企业所用。在这方面,国外的做法可资借鉴。例如,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从美国引入现代物流,至1977年,日本运输省流通对策部根据流通理论和经济活动制订了计算物流成本的基本方法,公布了《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1992年,日本通产省政策局流通产业课又编写了《物流成本计算实用手册》,使得日本企业能清楚地了解公司在物流业务方面的费用开销,从此为日本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事关中国物流产业未来发展走向的基础问题上,行业中介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关各方应尽快建立协调机制,确定物流成本指标,统一核算方法,研究数据挖掘和组织实施物流行业信息管理工作。

3、加强对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信息体系的物流管理数据接口研究,同时改革企业会计准则,推进物流成本科目的试点

尽管为了有效地测度宏观和微观物流成本,可以在核算方法上加以创新,但必须认识到,方法创新并不能代替基础数据的统计。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既要注意挖掘现行统计体系中的可用成分,也要逐步构建更加适用的统计框架。

就宏观物流成本而言,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有基本的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的统计,其他相关指标均没有公开的统计资料,或零散、分散在众多的机构组织当中。为了弥补数据的不足,应该充分利用现行统计体系和信息系统资源,反向研究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体系的数据结构及其与物流管理基础数据的接口,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数据剥离、补充专项调查统计和分析测算解决方法。就微观物流成本而言,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现的是产品分类下的权责发生制,而不是围绕着物流功能制订的。因此,利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物流费用自然不够理想。考虑到从物流成本核算到物流管理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未来有必要在会计科目中增设物流成本项目或者分立的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物流管理成本项目。当然,这样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正式推广之前,必须先加强试点工作。

4、开展对物流成本分行业、分地区、分类别的细化考察 企业不仅需要了解自身的物流成本情况,也需要了解同行业企业的物流成本。只要在国内统一了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并且在企业层面加以应用,就有了获取分行业、分地区、分类别的中观物流成本数据的基础。选定行业领先企业,通过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获得行业物流成本的标准化数据,这是一个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获得中观物流成本数据提供了方便的渠道。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积极资助有关的行业中介组织、专业研究机构、期刊杂志和高等院校等开展对行业平均物流成本的抽样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此外,也要创造条件展开与国外咨询机构之间的合作。

5、在具备科学可比性的前提下,加强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的国际比较和国际交流,加强国内物流成本实际状况变动的实时跟踪监测

尽管物流各环节的经济活动很早就客观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但无论是物流的概念,还是物流统计分析体系,在中国都属于舶来品,引入时间并不长。正因为如此,国内对物流成本的研究成果也多是依靠引进、介绍为主。

为了尽快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实践和研究方面的差距,加快经济运行节奏,当前必须广泛地开展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对一些物流指标的比较,如宏观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反映不同国家物流运作的先进程度,从中总结出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和措施。

必须注意的是,数据的可比性首先要求核算方法要保持一致。因为中国已经加入WTO,并参照国际标准颁布了新的《国家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所以,可以考虑参照美、欧、日等国家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来制订我们的测算大纲。进一步来看,还可以仿照这些国家编制物流成本指数,以便加强对国内物流成本实际状况变动的实时跟踪监测。

6、物流成本研究和对策要同国民经济流程优化紧密结合,制造业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应当是研究和对策的重中之重

优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商品流程是物流产业的一个主要任务。流程优化的含义是指在商品流动过程的顺畅程度或流程效率不断提高、流通时间不断缩短的同时,所引起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耗费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这一动态过程可以通过它所形成的个别综合成本不断低于社会平均综合成本的程度加以衡量、比较,还可以表现为某一单项流动成本的下降并不引起其他流通成本或综合成本的上升,我们权且称之为商品流程中的―帕雷托最优‖。物流成本的研究和政策建议,归根结底是为了在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不断减少物流费用的支出。这正是商品流程优化的核心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分析物流成本的目标就在于其能够促进商品流程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到动态化、快节奏的―第三个转变‖。

目前,造成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是制造业,困扰商品流程优化的还是制造业。25为了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要求从业人员能够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以及相关的信息流动做到7R,即正确的产品、正确的质量、正确的条件、正确的顾客、正确的地方、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成本。这也正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实质。因此,制造业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应该是,也必将成为物流成本研究的重点领域。

参考文献

Carlos, F.Dagazo, Logistics Systems Analysis.Springer-Verlag, Berlin, 1999.Kaplan, R.S.and A.A.Atkinson, 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Prentice Hall, New York, 1998.Morgan Stanley, China Logistics.2001.[日]日通综合研究所编著,吴润涛、靳伟、王之泰等译,《物流手册》。1986年2月,中国物资出版社。

香港贸易发展理事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强供应链的效率—运输与物流业》。香港贸易发展理事会,香港,2002年。肯•吉布森,《分析趋势:预测亚洲物流业的前景》。在―迈向最后的疆界:物流业与高效供应链‖大会上的发言,2001年9月27日。约瑟夫•布瓦约、尼古拉斯•米歇朗,《大中华新经济地理》。中国展望,第30:18–30页,2000年7月–8月。

罗文平、科里斯托夫•芬德利,《加之WTO之后的中国的物流业》。为加入世贸组织和消除贫困写作班准备的报告,北京,2001年10月26–27日。唐纳德等著,林国龙译,《物流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宋则,《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6月。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陈小龙、朱文贵、张显东,《ABC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应用》。实用物流技术,2002年第6期。崔南方、钟秀丽,《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42卷。胡晓燕,《基于供应链绩效评定的物流成本评价体系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27卷。王佐,《物流成本怎么算》。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第4期。王佐,《物流到底是什么——兼论物流理念研究》。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第2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成本研究》。中国物流成本研究课题组,2002年12月。成耀荣、严宝杰,《物流成本计算》。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第3卷第1期。李克宁,《谈物流成本与GDP》。中国流通经济,2002年第4期。刘金明、王耀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关系》。物流技术,2004年第5期。徐天亮、刘志学,《中美物流定义的分析与比较》。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年第9期。

下载可控核聚变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进展(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可控核聚变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进展(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婚姻继承法前沿问题研究(精选5篇)

    案例一:延续后代权应是牛育权之外的一种亲属权 原告孙文涛,男、59岁,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某乡村民。 被告赵翠,女,26岁,四川省成都市金午区某乡镇企职工,系原告的儿媳。 原告之子孙......

    体育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

    体育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 一、何为体育?何为体育学?试述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构成及体育学学科属性。 答:(1)体育:是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为目的的一种身体活动。 (2)体育学:体育学是研究......

    《党政管理前沿问题专题研究》复习题(精选合集)

    《党政管理前沿问题专题研究》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中国政府治理变革的主要路线 1.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 治理主体的单一化,即所有权力集中于唯一的权力机构,是改革开放前......

    柯城区招商引资前沿问题的思考

    柯城区招商引资前沿问题的思考柯城区经贸局戴泽军二OO九年十二月当前,柯城区招商引资趋势积极向好,但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不少,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应是我们思考的重点:一、机遇问题......

    唐山市科学技术奖申报存在问题

    唐山市科学技术奖申报存在问题 1、随意变更主研人、不经原课题组人员签字或他人代签; 2、使用其它单位论文、专利等没有知识产权单位及个人授权证明; 3、多项成果合并申报没有......

    经济学前沿问题调查实习报告[五篇材料]

    本科生课程实习论文课程名称:中国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生产运作管理与新农村建设实习报告学生姓名 所在专业 所在班级 学号 杨茵茵 经济学 1113 201111511326 居占杰......

    当前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当前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杨建华 姜方炳 尹鸽 发布时间: 2009-02-22 08:00 光明日报 当前,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领域: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

    党史党建的前沿问题(小编整理)

    党史党建的前沿问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最近,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党建研究基地、政治学教研部、校刊编辑部和科研处联合举办了2006年第6期学术讲坛。主题为“党史党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