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02:5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第一篇: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摘 要: 在外部多元文化和内部文化及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严峻挑战。要有效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代大学生;必须提高教育者素质,使其坚定政治立场;必须加强社会实践,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网站建设,净化网络环境。

关键词: 多元文化 理想信念教育 对策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大众文化多元并存的格局。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使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价值观遭受极大冲击,进而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

多元文化是一种相对的文化形式。“它是相对一元文化而言的,从主体内容来看包括: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等及仍然不断出现和发展着的文化”[1]。对于特定的群体而言,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中存在的多种文化现状。当前我国多元文化主要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与其他各种意识形态并存等。文化的多元不仅表现为具体文化形式和风格的多样性,而且是实质性内容是价值主体、坐标和取向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价值观的根本对立和冲突,使社会失去主导方向,陷入迷茫。

当前多元文化在全球不断深化发展,人们的思想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趋势,同时中国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加剧了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取向的思想交锋,给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带来深刻的挑战。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外部多元文化和内部文化及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给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

1.多元文化的冲击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意识淡薄甚至缺失。

多元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价值观多样化和社会思潮涌现,社会主体无法避免其带来的冲击和洗礼。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时期,尚未走向社会,思想还显稚嫩,并且热衷于理论上的揣摩和效仿,对多元文化中的消极方面没有抵抗能力,容易淡忘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同时,多元文化的差异性和对抗性难以求同存异,容易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前途感到渺茫,甚至怀疑共产主义实现的可能性,最终导致其理想信念缺失。许多调查显示,多元文化的不和谐直接引发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犹豫和盲从。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人生的精神导航和精神支柱,更是有志向者的强大动力。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没有远大理想,缺乏责任心,沉迷于游戏,只剩下扭曲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出现极端行为,做出一些道德失范甚至违法的事情。

2.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教育者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肩负着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按照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教育目的的要求和教育规律本身的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一定阶级需要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当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任务,自身素质和能力不仅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必将接影响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与确立。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总体来看是好的,是值得信任的,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致力于本职工作[2]。但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一些教师出现思想动摇,政治立场不坚定,甚至怀疑社会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信念,导致教学信心不足,对大学生产生极坏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单一。

当前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开展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知识,一方面造成理想信念仅停留在大学生的口头上或思想里,理想信念难以内化成自己的思想,难以做到言行一致,另一方面则造成许多恶劣影响,使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产生消极甚至逆反、抵制的情绪,难以激发他们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而不断奋斗拼搏的热情,更无法使大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4.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日益复杂多变。

与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相比,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变得更加丰富,也更加复杂多变。

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产生了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多,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许多领域出现道德失范甚至腐败现象比较严重,这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

从国际来看,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社会思潮加紧了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渗透,西方思潮文化中的错误甚至反动思想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造成严重冲击。受西方思潮中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金钱至上,贪图享乐,轻艰苦奋斗,漠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甚至动摇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怀疑共产主义能否实现,严重影响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积极性。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1.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代大学生。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积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承载着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任,要求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有针对性的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很强,有着明显的层次性,需要在对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层次性和针对性:让全部学生都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让绝大多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倾向;让部分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提高教育者素质,使其坚定政治立场。

育人先要育己,教育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要做到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忠于马克思主义,认真传播马克思主义,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教师多参加业务培训,把自己培养成政治素质好、学术威望高、教学效果好的教育者。教育者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学校要树立师德典型,对先进教师的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

3.加强社会实践,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学生只有积极进入社会大舞台,才能使自己得到历练,才能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实习,了解所学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景,增强自信,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学校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到革命圣地参观学习,重温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继承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精神,激发大学生为振兴祖国而奋斗。学校还可以邀请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来校做报告,大学生通过聆听他们的理想追求及事业上的奋斗史能够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明白正确理想信念追求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的理想信念得到强化。

4.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净化网络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互联网及博客、微博等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我国要重视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网站,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网站的感召力,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网站的影响力。要利用好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发挥手机阅读、短信微信群发等新业态的教育交流功能,开发多形式、多层次的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俞圆.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2]任福全,黄静,王美娜.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2012(3):88.基金项目:2014年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第二篇: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生活化途径

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生活化途径

摘要: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的学生面临着思想上的冲击,从而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导致因价值目标失落而造成的内心空虚和失衡,阻碍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的思想现状看来,很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学校及家庭在生活中的道德教育不到位有关。因此,我们需要回归生活本位,从各个生活细节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学生德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关键词:多元文化 农村初中 德育 对策思考

多元文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建立及世界人口流动等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由各民族间文化流动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冲撞和交融,由此而产生的特殊文化环境直接影响当下初中生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效的信息传递,农村初中的孩子也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但是因为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的相对薄弱,农村初中所面临的德育问题更为突出。这就需要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者积极寻求良好有效的方式去提高青少年的德育素养。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我认为德育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寻求生活的教育途径,以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事实”,德育教育的生活回归是我们应该切实做好的工作。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生的思想特征分析(1)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的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景观。这些丰富繁杂的信息对身处其中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会导致中学生价值观的冲突及紊乱,而价值多元和价值冲突又使主导价值观进一步淡化和终极价值进一步迷失,进而影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导致因价值目标失落而造成的内心空虚和失衡,阻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2)“非主流”浪潮冲击下的遗失

目前的初中生大都是90后,而90后通常都被人们贴上“自我”、“叛逆”、“非主流”的标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网络的普及,原本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初中生接收外界讯息的渠道不断增加,他们通过发达的通信可以方便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因此以往认为农村孩子见识少,信息不灵,生活环境封闭的状况已不尽然。其实,在如今的农村初中校园里我们可以随处捕捉“非主流”的痕迹,他们一样地对主流文化认同感淡化,主张个性、自我和另类。例如很多才初一的孩子喜欢将头发剪得特立独行,有时还指导理发师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吹剪,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腾讯账号,且

1网名无一不是是所谓的“火星文”○,大都和情感和伤害有关,并且喜欢将一些较为隐私的内容大方地显示在QQ空间以及个性签名中,充分显示出张扬的个性。这不禁让人感觉到原本农村初中孩子身上特有的质朴、纯真已不复存在,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很多美好的东西正在逐步遗失。(3)理想信念的缺失,崇高情感的淡漠

目前很多农村初中生没有崇高的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淡漠,思想觉悟不高。我曾询问几位初二的学生将来的理想是什么,很多表示从来没有想那么远,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学生家里条件不错,而家长又没有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所以个别学生根本没有树立远大理想的动力。他们中的很多人

不知道钱三强,不知道巴金,却对日韩歌星了若指掌,他们甚至对于汶川地震中的惨烈画面无动于衷,却为争执哪个明星更有影响力而大动干戈。

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因为生活是道德的沃土,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因此我们不能将道德从生活中剥离出来汇集成册,否则脱离了生活滋养的道德将变得没有生命力。而且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的思想现状中可看出,很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社会、学校及家庭在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力度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回归生活本位,从各个生活细节中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学生德育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针对农村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对策思考

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规范教育。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抓住生活中的一切契机去渗透这些教育,在“润物细无声”的生活细节中让学生们自觉地追求崇高价值思想,崇尚优良的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各方面相对落后的农村初中尤其需要我们的关注,如何在农村初中生活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基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制度生活中灌注德育教育

虽然学校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日常性,但学校生活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制度生活。因为学校日常运行是一种制度化的机制运行,每日学校生活的展开不是随意的或按个人意志率性而为的,而是按一套事先规定好的制度来运行。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是道德的“合法后裔”,每一种制度都是建基于一定的道德价值观之上的,正是因为制度与道德的这种内在联系,使制度对生活于其中的人有了道德上的影响,或者说具有道德教育作用。而农村初中生可以说绝大部分的道德规范感均来自于学校制度生活,因此我们应该在制度生活中充分灌注德育教育,从细处来说我觉得可以这样做:

(1)营造正向的“道德价值”。

如果一项制度,其自身在“德性”上是恶的,那么这个制度本身的教育就是不道德的,因此我们在学校乃至班级制度的制定时必须要考虑道德性,例如按成绩排名分班制度,按成绩排座位制度等都是不道德的,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质量而舍弃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

现在有很多学校的德育机构及其人员,主要任务并不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而是接管那些所谓的不利于升学考试的学生,学校的德育处、政教处甚至成为了“问题学生”的“收治所”,很多学生都谈德育处色变。因此,我们必须在学校制度生活中改善此类情况,作为学校的德育机构应该做到以人为本,从思想上情感上感化学生,而不该凭借制度的威慑力让学生服从,否则学生脑海中形成的道德观念也是缺乏根基的。

此外,作为担负学生德育教育重任的班主任尤其要营造正向的“道德价值”。在制定一些班级规则时必须充分地尊重学生,在“爱”和“善”的基础上去认同学生。在多元化的今天,尊重不再是单向的,学生从内心也要求教师把他们当做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来看待,只有尊重他们的人格,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唤起他们成功的联想,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校制度只是一种外化形式,而我们需要的是将道德内化,所以在制度生活中我们首先必须确保制度的公正、向善,在制度生活中让学生实现从“他律”到“自律”。

(2)德育课程回归生活。

农村初中的学生家长大都没有什么文化,因此,他们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是匮乏的,学生的德育教育绝大部分由学校承担,而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主要形式是德育课程。德育课程作为德育活动的中介,是学生道德成长的载体,也是学校制度生活中一个重要部分。目前学校的德育课程主要是在课堂上借助教材,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说理、讲授、讨论与阅读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正确的政治理论,思想观念,道德认识乃至道德信念,是专门培育德性的课程。

现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基本局限于理论,很少有结合生活的实践课程,作为农村初中的学生,这种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认为学校、教师应该多关注德育的实践课,要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从小事入手,从身边事做起,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道德生活。如学习“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身边同学的消费水平和习惯,并请同学互相分析、点评,只有当学生在看到所学知识和自己生活相关时,学生才能更好地记忆、运用知识。

另外,在学科德育中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并找到生活中的契合点,作为德育课程的补充辅助,形成全面的道德教育体系。(3)重视校园文化的道德熏陶

在学校的制度生活中,应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全部空间中去,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一致的。例如学校应该注意利用校园环境的空间对学生进行隐形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在教室走廊、橱窗中可以挂上名言名句、谚语等警示学生;在校园内栽种各种花木,也可以利用农村学生的优势,倡导他们亲手参与学校的绿化工程,使学校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确保学校环境整齐有序,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学校也可以积极举行一些社团活动,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二)学校日常生活中融入德育教育

日常生活先天地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教育。由此可见,日常生活的德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学校生活虽以制度生活为主,却也不可能颠覆学校生活的全部,学校生活也包含日常性,主要体现在个人交往、自由支配时间、日常生活的范式、日常的游戏与语言方式。

学校必须清楚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并适度予以干预。例如学生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作为学校、教师最好不要横加干涉,“传帮带”、“结对子”的活动是有益的,但需要合理引导,切忌强行“搭配”,但是如果出现了“小团体”、“小帮派”等现象又应加以疏导、矫治。一些农村初中的孩子,容易滋生以村子为单位的小团体意识,还有的孩子喜欢结交同村的学长、学姐等,一旦同学之间出现矛盾,这些学长、学姐便会成为靠山,一些打架斗殴事件往往是从这些方面衍生而来的,因此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在思想上进行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结交朋友时不要过于狭隘,但是应该注意选择,对于和一些同村的校外青年交往时尤其要注意,切忌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性带进校园,造成不好的影响。

再如目前的初中生学业繁忙,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而那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便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保证。因此,我们应尽量保证学生拥有自己的时间,不得将其剥夺,否则可能导致学生日常生活时间的“空壳”,妨碍他们的正常成长。

总之,学生有自己的日常生活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不应以自己的标准、模式去对学生进行改造、取舍,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均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另一方面,学校在“有所不为”的情况下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班主任就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融入学生,经常和学生拉拉家常,一起游戏,这都是拉近彼此心理距离的好方法。在这种融入学生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往积极向善的方面发展,遇见问题时及时处理,做到于无声处不断渗透道德教育。

(三)家庭日常生活中重视德育教育

作为农村初中的孩子,家庭教育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因为农村家庭最大的特点是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对学生关心不够或者仅仅是生活上的关心,无法满足学生心理交流的需要。一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和约束,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个别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道德水平低下,如有些父母沉溺于搓麻将、打牌,对子女的负面影响较大。平时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使孩子学习负担很重,心理压力很大。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父母都远在外地打工,学生在周末和假期里完全放任自流,往往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作为学校,必须要认清家庭德育教育的缺位现象,德育教育不仅仅在于学校,更在于家庭。因此,必须要做好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教师和家长相结合的工作。例如学校应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并且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校联合活动。

此外,作为农村初中,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提高家长综合素质,比如学校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家长培训班,系统地告诉家长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只有让学生“第一课堂”的“教师”充满知识和力量,才能更好地促使德育教育的开展。

从细节上来说,学校和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日常生活,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有的学生在家不尊重父母,什么家务都不肯做,但是在学校却十分听老师的话,而且很勤快。那么作为这样的孩子,老师首先应该实地家访,然后结合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沟通,让孩子明白父母和老师都是一样需要尊重的,勤劳是美德,到哪里都应该坚持。学校还应该多布置一些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德育作业,比如在母亲节时为妈妈洗一次脚,在感恩节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在家长的生日时给他们一个惊喜,并开展班会组织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班主任还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家庭生活日记,记录生活的点滴,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进行自我检查,是一个促使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

总之,孩子的心不是真理的仓库,苍白的道德说教换不来实际意义的“真善美”。因此,在这样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教育者应该从实实在在的生活着手,在细水长流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冷漠的心灵激起情感的浪花,让学生迷惘的灵魂找到正确的方向,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土壤去体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张扬生命之美,从而实现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也是初中德育工作者应该一直追求的目标。

注释:

1火星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轻网民为求彰显个性,开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特○

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文法也相当奇异,所以亦称火星文,意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火星文这种称法最早出现于台湾社会,随即流行于中国大陆、香港和海外华人社会,成为中文互联网上的一种普遍用法,并逐渐向现实社会中渗透。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 ○3李康平,德育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第三篇: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生活方式及价值观教育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生活方式及价值观教育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主持人:南京师大教科院

冯建军

一、问题的提出

与过去单

一、稳定、封闭的环境不同,当今社会的开放使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文化的多元挑战人类原有的一元价值和霸权文化,尊重个人的主体自由和选择,使人类原有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渐趋多元化、离散化、冲突化。随着现代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完成,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受到严重的冲击。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怎样重新认识和评价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

普遍的交往促成了多元文化的出现。任何的文化都是时代和特定地域的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文化之间因时代、同一时代因民族、国家与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彼此之间不能完全同化与代替,这是文化自身产生的规律。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交往程度不够,文化基本是以各自孤立的状态存在的,不同的民族、国家按照自己的文化价值生活,不存在冲突的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出现,“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这意味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马克思),建立在各自文化独特性基础上的世界多元文化正式形成了。

全球化进程的影响。随着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全球化趋势作为现代化的一种展现方式和历史形式,使不同地域、不同传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从而构成一幅“众声喧哗”的当代景观,形成了一种世界范围的多元文化格局。全球化要求文化的同一性,但这种同一性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以文化的一体化来否认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是文化自身的特性,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尊重多元文化。

信息化进程的影响。信息化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更是由技术带来的社会存在和个人存在形态的变化。信息化时代,是“快餐文化”的时代,它不允许任何一个信息长时间占据主导甚至霸权地位,信息更换的速度会加快,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或兴趣也日益个人化,这意味着信息时代的文化日益变得多元和多岐。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当今中国正在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两大转型。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催生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个人主体意识觉醒,不仅使他们追求自由,维护自己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他会带着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想法重构社会的文化,使文化变得个人化和多元化。另外,社会转型中的文化,依然保留着双重成分,传统的农业社会、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与先进的工业社会的、市场经济的文化会发生一定的冲突。

2、多元文化带来的绝对价值的消解及其后果

传统社会的封闭维护着一元的文化、一元的价值观。一元文化、一元价值意味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认同一个共同的善为绝对的价值,这一共同的善是所有人的行为规范,评价着所有人的生活。也正是对一元价值观的维护,生产着一元社会的生活秩序。进入现代社会,文化多元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一元化的价值体系被颠覆和解构掉了,不同的个体或小群体可以按照自己认定的善的价值展开自己的生活。“后现代性之父”尼采提出“上帝死了”的口号,象征地表达了“永恒”和“绝对”价值的被颠覆。因为在一定意义上,“上帝”不过是绝对价值的宗教表达而已。“上帝之死”究竟意味着什么?陀斯托耶夫斯基和萨特都说过,上帝死了,意味着我们最高的约束者不存在了,这样我们怎么做都行,可以为所欲为。

由于文化多元格局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以绝对价值为内核的意义世界日益被遮蔽。它所导致的历史后果主要在于:个人价值的相对化、社会整合度的下降。社会失却了一个共同的价值,人们的行为方式就会出现冲突,社会本身就会瓦解。20世纪60年代,作为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回应,在西方出现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学派,甚至还有人提出学校教育去道德化的立场。这种基于自由主义哲学的道德理念,今天已经受到了社群主义的批判,麦金泰尔的《德性之后》就是一个批判价值相对主义的典型。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不仅包括政治的和谐、经济的和谐,也包括文化的和谐,而且文化和谐更具有根基性的意义。我们已经走进了文化多元时代,文化多元时代是不是必然带来绝对价值的消失以及价值相对主义,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危及社会的文化和谐?我们不可能回到文化闭关自守的时代,就像我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因为我们已经生活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之中。在这个文化多元的社会,我们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吸收西方的教训,我们必须探索一个中国建设和谐文化的新路子,在和谐文化中,引导青少年重构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是我们必须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多元”是指文化主体在价值取向上的异质性、多样性。异质的文化共同、平等地存在于一个时代的社会中,构成互动的文化体系,即多元文化。在西方,“多元文化”的概念多立足于不同的民族或种族,多元文化就是对弱势民族、种族文化的尊重和平等相待。本研究的“多元文化”主要不是就民族文化而言的,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指的是由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存在一定冲突的文化所构成的一个系统。

2、生活方式:心理学家认为,生活方式是指一个人在早期社会生活道路上所形成和固定下来的行为模式。社会学认为,生活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我们在综合的基础上提出:生活方式是生活主体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受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指导而选择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按内容划分包括职业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和家庭婚姻生活方式。本研究中的儿童主要指处于中小学阶段的中小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初步的社会化,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其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学习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

3、价值观:价值观是有别于事实判断和科学知识的另一类认识形势,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是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精神所在。在伦理学、心理学上都有关于价值观的研究。英国学者Halstead认为,“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作为制定决策,或者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人们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的信念、理想、标准或生活态度”。我国学者编撰的《心理学大辞典》指出,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经济的、逻辑的、科学的、艺术的、道德的、美学的、宗教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价值观涉及的领域不同,就有不同的价值观的表现。本研究将中学生的价值观划分为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

4、价值观教育:是使人们形成特定文化所要求的价值观的教育。它在内容上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包罗性的术语,包括一系列共同的内容: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教育;个人的和社会的教育;宗教教育;多元文化的/反对种族主义的教育;公民教育;精神关怀以及理想教育等。在形式上,它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和教学进行,也可以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价值观。

5、学生:本研究中的学生主要指中小学生,其中考虑到小学生的价值观还不成熟,甚至缺少必要的认识,对价值观的研究主要偏重中学,包括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

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教育,西方大致经历了从价值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的过程。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进步主义教育的出现,受个人主义、多元主义、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的影响,在道德教育中价值澄清学派应运而生,60-70年代达到了顶峰。价值澄清学派以价值相对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所有的价值观都是平等的,道德教育不是认同和教授某种“正确”的价值观,而是帮助学生选择能指导其行为的价值观,强调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70年代后期,因为缺少共同的价值观的指导,最终导致了道德价值的混乱和“中空”,价值澄清学派开始受到批评。于是,80年代以后,在美国开始出现品格教育。品格教育学派不赞成价值澄清学派否认存在公认的普遍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看法,相反,它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些诸如关爱、诚实、公平、责任、尊重自我和他人等普通共享的价值观,可以作为多元社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品格教育就是要把这些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形成的基础,用这些核心的价值观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强调共同的核心价值的品格教育已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从价值相对主义到强调共同的核心价值,西方发达国家大致都经历了这个过程。英国《道德教育杂志》的主编Monica J.Taylor在一篇《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长文中(发表在《教育研究》,2003年第5、6、7期),全面介绍了在多元社会的价值危机中,英国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政策制定中如何体现价值观的目标,学校的教规和实践中如何在目标、教师、教学、学校生活、课外活动等方面实施价值观的教育,以及评价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这篇长文提出的很多问题,对于我们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教育,非常具有借鉴和启迪。

价值观的教育在国内研究中也比较多。目前有学者以此为博士论文的选题,比如刘济良的“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辛志勇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其与行为关系的研究”,裴娣娜教授和文喆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首都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也将“社会转型期中学生的价值观”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但其中对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较少,而且调查局限于北京市。该领域研究出版的著作有黄希庭等人的《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杨德广、晏开利主编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刘济良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另外还有一些关于价值观教育的论文,一些思想道德的调查报告也会涉及价值观。综观这些研究,就学科视野而言,它们主要立足于心理学,或立足于思想政治的角度;就涉及的对象而言,主要是大学生,研究他们在当代的价值取向的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教育举措。相比而言,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探讨价值教育或道德教育的研究很少,除了不多的几篇文章外,突出的一项研究是王学风的博士论文《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不过这项研究的对象是新加坡的道德教育,新加坡多元文化与中国当前的多元文化不尽相同,因此,其道德教育面临的难题与中国也不尽相同。针对中国多元文化背景探讨价值观教育或道德教育的专门研究尚没发现。

本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于中小学生,所立足的学科主要是教育学的视野。与其他研究的一个最大不同是,本研究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研究多元文化给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带来的挑战,以及给中小学德育所带来的难题,试图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教育模式。

四、研究的目标与价值

研究目标:本研究针对多元文化所带来的挑战,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小学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为我国学校德育适应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趋势提供理论见识和操作模式,以提高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的价值: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深层的精神内涵,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完全汇集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可能导致文化认同的迷茫,价值选择的迷茫,导致社会的道德混乱或道德的“中空”,甚至会重演西方社会的价值相对主义。所以,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教育极具有时代的价值。

在理论上,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开拓了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研究的新视阈。在实践上,本研究试图解决时代的价值冲突,为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发展的路向,为走出灌输的道德教育,尊重个人的道德主体性,提供可以操作的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五、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子课题设计 围绕研究的目标,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多元文化对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影响

2、江苏省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方式的现状

3、江苏省中小学生校外生活方式的现状

4、江苏省城乡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比较

5、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生价值观现状

6、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7、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引导

8、多元文化背景下(和谐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构想与实践探索

根据以上8个拟解决的问题,相应设计了8个研究子课题:

子课题1:多元文化与生活方式、价值观的互动关系研究(承担人:冯建军)

1、文化、生活方式、价值、价值观的内涵与关系;

2、文化转型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变迁的历史考察;

3、多元文化的含义、特点、表现及其对价值观的挑战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和谐德育

子课题2:江苏省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承担人:郝永贞)

1、关于生活方式与人的发展理论

2、社会转型对学生生活方式带来的挑战

3、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方式的现状及特点

4、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方式的新问题(自杀、网瘾、校园暴力等)

5、当前中小学生健康学校生活方式的价值引导

子课题3:江苏省中小学生校外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承担人:王亚琼)

1、校外生活方式的界定、类型

2、中小学生家庭生活方式现状与教育引导

3、中小学生社区生活方式与教育引导

4、中小学生闲暇生活方式与教育引导

子课题4:城乡儿童生活方式的比较研究(承担人:马多秀)

1、城乡儿童生活方式(包括学习、交往、闲暇、消费、家庭)调查的分类比较

2、城乡特殊儿童的生活方式研究(包括城市流动儿童生活方式和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方式)

3、城乡儿童生活方式差异性因素分析

4、构建城乡儿童和谐共在的生活方式的建议

子课题

5、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承担人:白莲莲)

1、多元文化时代中学生面临的多元价值选择 2.中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3、影响中学生价值观的文化生态因素分析 4.多元文化时代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子课题6: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及其启示(承担人:柴华丽)

1、一元价值观与道德教育

2、自由主义与相对主义价值观教育

3、社群主义与核心价值观教育

4、启示与借鉴

子课题7: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引导(承担人:提秀雷)

1、核心价值观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2、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及其论证(拟采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四个维度来寻找核心价值观)

3、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以某一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例 子课题8:“价值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与试验探索(承担人:冯建军)

1、理论基础

2、教育原则

3、方法与措施

4、试验学校的情况总结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实践研究于一体。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弄清多元文化与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内在关系,论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了解国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实施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与问题。实证研究主要了解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现状,并进行比较和差异性分析、因素分析。实践研究一是针对中小学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策略或建议;二是探讨理想的价值观教育的模式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总体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证研究到应然建构、再到试验研究的路径。研究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文献分析、理论论证和试验研究。

问卷的设计:根据中小学生的五大生活领域(学习、交往、消费、闲暇、家庭)和他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设计《江苏省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问卷》;根据价值观的领域(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生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结合中学生的实际,设计《江苏省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问卷》。问卷在周密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试测,然后再进行大范围发放。

问卷调查样本选取的几个维度:(1)苏南、苏北和苏中三类地区;(2)城市、城镇、农村不同类型;(3)好、中、差不同办学水平的学校;(3)随机抽样学生。生活方式的问卷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发放,价值观的问卷在初中和高中发放。

问卷发放的数量:生活方式的问卷为3000份,价值观的问卷为2000份。访谈:按照上述的几个维度,综合考虑学生的性别、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及学生个人的学习表现等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访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访谈,对特殊类型的学生或特殊问题实行个别访谈,比如城市的流动儿童和农村的留守儿童。作好访谈记录,访谈的资料可以加深我们对调查数据的理解,访谈中的典型可以作案例材料使用。

文献分析和理论论证:对于西方实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于我国和谐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分析,使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相结合,将有关学者对核心价值观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政府提出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整理、分类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公众调查、学生调查等,选取他们最认可的价值观,进行理论论证。

试验研究:在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教育模式时,运用试验研究法。在对“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相结合”的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教育原则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取二所不同中学的一、两个班级在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班队主题活动两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从中发现实践中的问题,总结经验,完善该模式的操作体系。

七、课题的组织架构和研究进度安排

组织架构:本课题研究坚持集体讨论和资源共享,总课题负责人领导下的子课题承担制。对于课题中的核心概念,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贯彻于各子课题之中。课题的问卷,共同设计,共同使用,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分类选取、统计其中的研究主题。课题在总负责人的召集下,定期交流研究的进展情况,课题经费共同使用,不进行分割。

研究进度:

1、自2006年底课题批准后,立即召集课题主要成员的会议,根据课题申报书的内容进行课题的分割,大致分为8个研究的子课题,落实子课题研究的承担者,并就各子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3次协商。2、2007年3月底,除课题总负责人承担了2个子课题外,其他6个子课题负责人都完成了子课题论证报告,并以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形式,在南京师大教科院教育学原理硕士点接受诸位老师的指导,之后,根据开题意见,各子课题又进一步修改、完善。3、2007年3月20日到4月底,子课题4位成员先后到南京市29中、南师大附小进行1周的学生生活跟踪体验。之后,根据已经收集的资料和自己的思考,初步完成了《江苏省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问卷》和《江苏省中学生的价值观问卷》,并于4月25日,征求了四位中小学教师对该问卷的意见。5、2007年5月,经总课题负责人的修改和认可,完成问卷的设计,进行小范围的初步调查,发现问卷中的问题,进行修改。5月20日后,印制问卷,大范围发放,回收问卷。6、2007年6月,课题组成员分别到苏南、苏北、苏中的不同学校进行访谈,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确定访谈的次数和学校类型、访谈的对象。7、2007年7-9月,进行问卷的数据处理和访谈资料的整理。8、2007年10月-2008年3月,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

9、理论研究同步进行,其中,价值观教育的模式构建的理论论证在9月之前完成,2007年9月开始指导试验学校进行试验,2008年9月,进行试验总结。10、2008年底,进行课题成果的梳理,申请结题。

第四篇: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人才资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现阶段和将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随着教育体制和高校招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不断变化和发展,出现多元化趋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都要重要。

所谓“理想”通常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所谓“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由此可见,理想的确立是信念形成的基础,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没有信念,理想就可能发生动摇。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当代大学生他们不仅系统地掌握了某一方面和某一领域的现代专门科学知识,而且拥有较系统的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是未来知识 和科技创新的主体,毕业后将成为各部门或各领域的骨干。所以说,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2、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始终是我们实践发展的根本目标和精神支柱。我国社会发展正进入关键时期,即表现为进入“黄金发展期”也表现为“矛盾凸显期”,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作为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对其他素质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首要的标准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因此,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所在。大学时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理想信念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跨世纪的大学生,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希望,更应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尤其是目前经济全球化使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相互影响,激烈碰撞,而且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难免会侵蚀大学校园,加之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这使得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对理想信念本身还是对理想信念的选 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因此,新时期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其根源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1、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

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导向型经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通过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导致了人们利益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通过制度保证了公民合法利益的实现。社会对物质利益的重视,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追求物质利益已不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但一些大学生却走向追求物质利益的极端,把“金钱至上”、“当官发财”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淡化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崇尚金钱,出现了信仰危机。

2、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很多都认同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国家和集体利益,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更加注重个人专业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更加关注个人健康、幸福、名誉、地位、前途、发展、爱情、家庭等,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关心不够。

3、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

很多大学生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拥有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术、较强的能力就足够了,就能够顺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目标,至于德行修养问题,做到遵纪守法就可以了。当代大学崇尚知识能力,重视生活理想的确立和追求,看不到道德修养、道德品质在人生与成才道路上的积极作用,忽视道德修养、忽视规范,社会公德意识差。

4、社会政治理想模糊

一个国家、社会的政治理想分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两个层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由于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得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了一个新的低潮;由于市场经济给社会主义信仰造成的冲击以及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对重大现实问题理论阐述滞后性的相互影响,造成社会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由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发展,较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存有怀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失去信心,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根源

1、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带来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流动,而且带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侵蚀到大学生的价值观领域是不可避免的。从国内形势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但也会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思想领域的复杂矛盾和斗争会更多更直接地反映到高等院校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一些消极落后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各种错误思潮以及腐朽思想文化,通过多种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渗透和影响,使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缺乏为国家、为民族发展作贡献的远大目标和应有的社会责任。

2、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理想信念从其构成上看由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组成,个人理想中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是社会理想(共同理想、最高理想)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

第一,在理想信念教育目标上,一是在强调方向性的同时,过分强调最高理想的灌输,把对少数优秀分子的高标准要求,扩大到对所有学生的普遍要求,导致认同性不足而知行分离,使最高理想的导向性打了折扣。二是强调务实性时,又降低了要求,更多进行的是个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教育,而较少进行现实社会政治思想教育,导致方向性不明。

第二,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上比较单一。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形式单调,针对性不够强,教育者认识欠缺,底气不足,使理想信念教育流于形式和走过场,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教育方法简单化等问题,使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甚微。

3、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弱点

首先,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天职只是学习,很多人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的生活,这往往易于使他们形成自私自大、只讲索取不愿奉献、害怕艰苦、贪图享受等心理,这些心理不可避免的会在其人生价值观及理想信念中反映出来。

其次,当代大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科学文化知识,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科学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纷 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判断社会现实问题,容易导致理想信念的选择中出现问题、出现偏差。

最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欠缺。就广度而言,他们的实践更多地局限于人际交往、学习、成才、就业等方面,实践面相对狭窄,实践内容单一;就深度而言,他们的实践仅仅接触到个人生存发展的一些现实问题,而较少涉及深层次的道德标准、价值标准等理性层次的问题,极少触及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这种社会实践水平的局限,决定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常常困惑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显现出强烈的“自我性”,对社会价值理念层面的深层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把握。

三、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1、明确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严格地讲,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包含三个层次,一是道德理想、道德信念教育;二是事业(职业)理想、事业信念教育;三是社会政治理想信念教育。道德理想信念是最基本的理想信念,其意义是树立一个道德上的标准和目标,也就是要有一个做人的准则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事业理想信念是指在自己的岗位上,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领域里,要有理想,立志成才,力争做出成绩,做出贡献;社会政治理想信念是实现道德理想信念、事业理想信念的前提和保证,是人生理想信念的归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这是对新时期社会政治理想信念教育内涵的准确界定和概括。

2、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设定和要求上既应体现方向性,又要体现层次性 理想总是随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生实践的不断深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由个人理想向社会理想拓展,最后在一定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确立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的坚信与执着,即信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应遵循认识过程的规律,在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向性的同时,注重务实性,即在进行远大理想教育的同时,应分层次地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作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并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层次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生党员、先进分子,要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普通学生应向他们灌输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共同理想,把理想信念教育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综合起来,使理想信念教育产生实效。3、改进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应把光辉榜样教育与典型示范教育相结合,使理想信念教育具体化、生动化。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各种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杰出人物,使理想信念变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应以此为切入点,用学生周围出现的正反两方面的不同典型,加以具体分析,使理想信念教育具体化、生动化,更加具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第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认识水平。理想信念作为一种高层次、深层次的观念,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客观条件和多种主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往往比较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和实际体验。理论教育只为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提供了认识条件,而理想信念的形成,还取决于大学生的感性体验和自身的思考。也就是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 — 认识 — 实践”反复循环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 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生产劳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在实践活动中使他们亲身体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第三,占领理想信念教育的网络阵地。21 世纪是网络时代,互联网传播信息速度快、容量大,传输方式具有双向性,因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生存的重要方式。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高科技手段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生动的形式、新颖的内容,变灌输式教育为渗透式教育,同时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加强对互联网传播的监控,净化网络信息环境,以增强理想信念网络教育的有效性。

提几点希望 :

“人要有精神,理想信念不能丢;要有勇气面对现实,不怕受挫折,认真做好所从事的任何工作、学习,并从中寻觅乐趣、体会成功;善于用唯物辨证的观点方法去分析对待一切事物”。你们是学校的主人,是来求学的,不是来享受、休闲、逞能的。希望同学们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求真务实,端正学风,通过刻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以肩负历史使命,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发扬主人翁精神,做学校建设发展的参与者,现在以母校为荣,今后为母校争光。珍惜大学学习机会、珍惜青春时光、珍惜亲情和父母血汗钱,树立责任感和压力感并转化为自己学习成才的内在动力。要走好大学里的每一步,不断地完善自我,为自己创造无悔人生。

第五篇: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新形势下大学生如何树立科学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为期一个月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即将结束,在培训期间,重读《共产党宣言》,有了不少新的认识。一年前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上的学习,使我对共产主义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作为国际共产运动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这次重读《宣言》,让我对共产党本身、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新形势下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大学生是跨世纪党的事业的接班人, 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他们的政治和综合素质如何, 将直接关系到我党事业的成败。他们的思想和行动, 既体现新一代党员的自身素质, 又给周围青年乃至整个社会以很大影响, 因此, 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个人追求, 对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建功立业等有着极其重 要的作用。大学生只有具有明确的奋斗日标和远大的事业追求, 才能奋发成才, 奉献社会, 产生经久不衰的前进动力。加速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 发展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 必须具有科学的胆识和开拓精神, 既需要能够经得起鲜花的祝贺, 又要经得起失败的指责和考验, 还要能够抵制歪理学说、封建迷信思想的侵袭。要做到这些, 大学生就必须树立科学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1.2

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必要性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社会客观现实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变化或一些问题和矛盾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重要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以来, 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 既给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也他们带来很大压力, 每个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以及相应的教育机会的激烈竞争。现实生存的竞争压力使功利主义对一些大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 使他们更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改革事业, 而对政治教育、政治活动缺乏热情, 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与否, 以及采取何种参与方式都直接以其自身利益为衡量标准。

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内在要求, 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寄托之本, 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 就缺乏对事业、生活执著追求和奋斗进取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 他们是青年中的先进分子, 但人的思想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如果放松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就极易造成他们在理想目标认识和追求上的无所适从, 影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形成。在新时期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最科学、最严谨、最有活力, 而且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体系, 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最全面、最科学的工具, 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这一点从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就已经被充分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一经同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 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 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 从理论上看, 是与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基本原理相一致的;从现实中看, 是时代和改革开放对我们党的客观要求和迫切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 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势, 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要大学生党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就是要大学生党员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正确理解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领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 使之成为大学生党员人生的精神支柱。

一是激发大学生的政治热情, 充分发挥其政治先锋作用。大学生具有十分可贵的政治热情和政治积极性, 这是他们在政治上的优势和长处。通过引导, 使他们的政治热情落实到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去,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造社会、改造自我, 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通过引导, 把他们旺盛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能量引导或升华到正确的目标上来。

现实社会的某些调节、制约机制不完善, 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未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也往往使一些大学生产生政治盲动和偏激。这势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校园政治文化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政治文化对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校园政治文化从来都是对大学生影响最深的校园文化。校园政治文化是师生在其政治活动中所形成和创造出来的。置身于大学校园, 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特定的校园政治文化的影响, 并参与到其活动之中,如政治学习、政治生活、政治参与和实践, 一方面自己的政治思想品质受到塑造, 另一方面又创造出新的政治文化氛围和政治文化成果。因此, 努力营造校园政治文化, 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重要途径。

3.4

培养爱国主义政治情感和价值取向

爱国心即对祖国的依恋和对人民的忠诚, 是衡量个人政治情感的重要指标之一。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情感, 而且是基本的政治道德规范, 是社会积极倡导的政治价值取向。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价值取向, 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心理调适的重要任务。爱国主义的政治情感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思想基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不仅是一种现实的价值目标、主观情感和态度, 也是一种实践行为。强化爱国主义情感和教育, 其归宿和价值在于如何把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政治情感在实践中转化成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量。

3.5

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通过政治参与, 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 培养高尚的政治情感, 形成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较强的政治辨析能力;使大学生对现行政治体制和政策方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意见和批评, 有利于促进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对实现和保障党的政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 在新的国际形势面前, 应持之以恒地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关心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生活, 科学合理地把握和引导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激情, 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一是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强化其在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精神。这要求我们加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等现代政治意识、政治思想的教育和灌输;激发他们政治参与的自觉性, 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和思想政治修养, 努力学习、领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学会关注和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 并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意志。

二是加强实践环节, 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的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离不开实践的锻炼和培养。民主管理的教育效果体现在大学生对法律规范和纪律规范的自觉遵守和良好政治参与习惯的养成, 避免政治参与者的失范倾向;同时, 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 即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 使他们能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 自觉地加强成才修养, 自觉地报效祖国、服务于社会。

三是加强心理调控, 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行为。心理调控是通过引导大学生的民主政治心理来调节和控制其政治参与的行为。首先是调节大学生的民主期望值, 预防他们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表现出过度的理想主义倾向。这就需要加强国情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长期的、逐步推进的过程。其次, 调节大学生的民主情感, 提高他们政治参与的理智判断和选择能力, 预防因外界政治文化等环境因素的触发而表现出过于情绪化的政治参与行为。再次, 调节大学生的民主权利意识、参与动机和政治参与效能感。既要预防大学生因其权利意识和自我中心意识过度强化,参与动机不端正, 义务意识和规范意识淡化而引发狂热的政治参与, 也要预防大学生因其参与动机弱化, 政治效能过低而引发普遍的政治冷漠。

本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的系统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使我更进一步的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今后,我将更加认真学习这些科学理论,使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强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努力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团结周围的人,带动他们一起来学习。我会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上进,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下载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近日有幸聆听了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顾沛教授关于数学文化的一堂公开课,受益匪浅。数学文化从狭义方面来理解就是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人生思考(合集5篇)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人生思考 ——人生到底要什么姓名:专业:学号:一、人生意义的反思: 季羡林先生说过:“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

    坚定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思考

    坚定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思考 [摘 要]坚定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

    新时期如何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新时期如何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概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大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

    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

    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

    加强新时代下青年员工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新形势下青年员工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漫漫人生,惟有急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是我们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惠特......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英语PPT演讲稿)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ducation between Asian and western countries. 幻灯1、Topic 幻灯2、新闻联播片头17s 幻灯3、新闻播报:front page news—头条新闻 • There are......

    大学生理想信念

    关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调查报 指导老师:肖干 调查人:简欢建筑城规学院09级建筑专业2班 李一佳建筑城规学院09级建筑专业2班 任艺梅建筑城规学院09级建筑专业2班 杨梦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