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慢病公共卫生防治体系,促进健康重庆快速发展
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疾控为主导、综合医院为技术支撑的慢病公共卫生防治体系,促进健康重庆快速发展
摘要: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慢病已经成为当前迫切和优先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市慢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严峻,需要建立社区为平台、疾控为主导、综合医院为技术支撑的慢病公共卫生防治体系,促进健康重庆快速发展。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公共卫生 体系 健康重庆
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重庆市政府“健康重庆”卫生行动计划(2008-2012年)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维护人民健康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并提出健康重庆的总目标是:到2012年,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人民群众享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主要健康指标达到西部领先水平,到2012年,人均期望寿命比2007年增加1岁,达到77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烈性传染病逐渐被消灭或得到有效控制,死亡率大大降低,婴儿死亡率也逐年降低,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的发病和死亡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居民健康指标期望寿命的主要病因,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为配合各级政府打造“健康重庆”,就需要打造全新的慢病公共卫生防治体系,促进健康重庆建设。
一、慢病已经成为当前迫切和优先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病是一大类病程较长,无法彻底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统称,通常病程长,愈后差,易复发,并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受累人群数量众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后果。
20世纪50年代,我国居民疾病死亡原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到21世纪初期,死因则变成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已成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三大杀手”。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慢病导致了45.9%的全球疾病负担,而中国以慢病为主的死亡数占总死亡数近80%,慢病引起的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损失已达70%。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肥胖6000多万、血脂异常1.6亿;其中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8.8%,比1991年上升31%;大城市20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6.4%,比1996年增加39%;成人肥胖率7.1%,比1992年上升97%。
慢病的临床医疗费用十分昂贵,据研究测算,2000年慢病治疗费用高达1215亿元,2030年将达到148947亿元,年均递增17.7%。在慢病治疗费用的推动下,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1994年的3.22%提高到2000年的4.05%,2030年将达24%;而对慢病预防的投入只占治疗的百分之一,却能减少50%的发病和死亡;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通过人群干预能大大降低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例如,芬兰北卡项目通过健康促进干预使男、女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24%和51%;美国通过干预试验使冠心病患病率下降了40%,脑血管患病率下降了50%;我国大庆开展的糖尿病干预试验,6年间使46%糖耐量低减(IGT)人群避免发展成为糖尿病,这一结果首次证明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被称为世界糖尿病预防史上的里程碑。
从我国过去重治轻防的教训来说,没有群体预防,一味依靠临床技术和手段,不仅延误了慢病防治的有利时机,客观上也使慢病的增多成为可能,不利于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区的发展进步。慢病防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迫切和优先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宏观的综合措施,调动医疗、疾控机构和其他社会部门加以控制。
二、重庆市的慢病防治现状
(一)重庆市的死因监测表明慢病是危害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重庆市2008年死因监测资料显示重庆市人均期望寿命为76.27岁,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低于上海(81.25)、北京(80.27)、天津(79.79),四川(76.55);总死亡率为602.57,前五位死因为恶性肿瘤(141.53/10万)、脑血管病(114.84/10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13.64/10万)、心脏病(76.51/10万)、损伤及中毒(52.74/10万),慢病造成的死亡占全部死因的84.48%;其中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为肺癌(41.72/10万)、肝癌(28.84/10万)、胃癌(15.64/10万)、食道癌(14.60/10万)、肠癌(9.36/10万)、白血病(3.78/10万)和乳腺癌(2.78/10万)。
(二)重庆市的慢病形势严峻
重庆市肿瘤新发病例监测表明:重庆市居民的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报告的发病率为197.36/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36.16/10万、女性发病率为156.38/10万。发病率居前六位的肿瘤依次为肺癌(50.45/10万),肝癌(24.54/10万),胃癌(17.89/10万),直肠癌(13.24/10万),食道癌(13.15/10万),乳腺癌(8.52/10万)。前六位的肿瘤占报告总数的64.74%,发病率为127.78/10万。重庆市主城区肺癌总发病率为北京城区的1.34倍,为杭州市区的1.57倍。重庆市主城区男性肺癌发病率高达67.27/10万,占男性发病数的35.6%,是居发病第二位的肝癌的2.83倍。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重庆市的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为20.7%;糖尿病城市患病率为7.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主要慢病知晓控制情况较差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社区卫生慢病管理的主要疾病,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市城市和农村分别有36.4%、89.6%的人群从未测过血压。在检出的高血压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居民不知道自己已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36.7%。在高血压患者中有29.2%的人接受了规律的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仅为13.9%。89.8%的居民从未检测过血糖,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为81.5%和99.7%.在检出的糖尿病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居民不知道自己已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的知晓率仅为29.6%。社区卫生服务的调查也表明被调查的中心和站对这两类患者的平均管理率均处在较低水平。高血压管理率中心为67.20%、站为44.86%;糖尿病管理率中心为49.90%、站为33.80%。
(四)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较低
据专项调查表明社区健康档案建档率仅9.2%,慢病中高血压、糖尿病建档率分别为45.4%和47.4%,慢病患者建档率较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知之较少。在被调查人员中,只有12.90%的人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三、目前慢病防治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不力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问题
慢病的防治必须从预防保健入手,走社区综合防治的道路。目前,重庆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65个,覆盖了35个区县,90个街道办事处,327个社区,服务人口约500万人,占城镇总人口数近40%。总体来看,重庆市已基本建立起新型城市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公共卫生服务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存在重医轻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不力的问题。主要原因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缺乏必要的补偿、双向转诊渠道不畅,分级医疗格局尚未形成、缺乏组织引导和监管考核的部门及机制有关。
1、补偿机制缺乏。目前重庆市政府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按照每人年15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并规定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由区县政府承担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的主要责任。但目前政府加大投入的详细规划和经费使用的系统运行机制与监督机制尚不健全。
2、双向转诊实施困难。部分社区机构与上级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合作关系,但实际运作中,这种合作是松散型的,往往以上转为主,而下转患者较少,其原因主要与经济利益、相关制度及考核标准均未完善、部分医生不了解转诊程序等有关,也与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信任感,不愿转回社区医院治疗有关;还与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完善有关,重庆市仅有7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并且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报销费用间差距不明显。这些现象均使双向转诊实施困难,造成卫生资源浪费,也是大医院“看病贵、看病难”的直接原因之一。
3、缺乏组织引导和监管考核的部门及机制也是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不力的主要原因。重庆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市卫生局统一负责建设并考核,由于要管理的机构众多,而且行政单位也缺乏相关人手,往往是聘请几个专家每年进行一两次培训和考核,缺乏日常的管理、系统的培训和严密的考核制度和措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医为主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二)疾控系统及综合医院在慢病防治中的定位不准确
1、疾控机构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当前,重庆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逐步建立和完善,而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虽然建立了一支慢病防治队伍,但没有一个单位是成立了独立的慢病防治科(所)的,大多是地慢科(地方病、慢性病)、或在疾控科中指派人员临时负责慢病工作;主要原因与以前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工作任务及专项经费有关,往往是有监测任务或项目的区县慢病防治队伍比较整齐,这种现状已经不适应慢病防治工作发展的需要。
2、综合医院的技术优势无用武之处。综合医院一般都是公益性的机构,应该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承担科研研究、培训基层医生、解决疑难杂症等重要任务,而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双向转诊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社区医生把关,知名专家往往要看普通医生都能解决的病,而不是需要他们解决的疑难杂症,浪费了资源;同时,由于与基层社区卫生机构缺乏像疾控机构这样的纽带进行联系,医院专家想开展相关基层医生的培训工作和社区人群的科研研究等却没有相关平台和资源。
四、打造以社区为平台、疾控为主导、综合医院为技术支撑的慢病公共卫生防治体系,是做好慢病防治工作,促进健康重庆快速发展的基础
(一)以社区为平台开展慢病防治工作是卫生工作发展的方向
首先、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符合人口动力学原则,是对全人群、全生命过程的服务;其次、社区为基础的疾病防治能最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符合健康促进策略原则;第三、社区综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健康促进策略与公共卫生措施原则,它是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康复医学、自我保健医学的综合;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与三级预防的综合;是医疗卫生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综合;也是社区居民中患者、高危个体、健康群体的综合;还是不同疾病相同危险因素或不同危险因素相同疾病防治的综合;第四、社区综合防治最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
(二)以疾控机构为主导,是开展好慢病防治工作的前提
WHO明确提出,慢病防治要以公共卫生系统为主导。疾控机构在控制传染病,消除重大疫情,延长人群平均期望寿命,彻底改变中国人贫穷落后面貌的第一次卫生革命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预防和综合防治以及群体性的工作手段正是疾控机构的专长。目前疾控机构已经组织开展了一些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的工作,建立了全市的死因监测系统及肿瘤新发病例监测系统,并承担了如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中国慢病成人危险因素调查等大型工作,并与市内知名综合医院在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口腔等方面进行合作,并依托社区开展工作,在组织、协调、评估、督导等方面展现了疾控机构特有的优势。
当前,随着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控制,疾控机构将面临功能调整扩充和职能深化的问题,中共中央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议中指出,疾控机构必须在对区域经济、人口、健康模式和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等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主要卫生问题和优先领域,同时对疾控机构职责中要求各级疾控机构要根据疾病模式的变化及时调整功能,在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性疾病控制和监测的同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日益增多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三)综合医院是开展慢病防治工作的技术保障
市内几家大型综合医院是重医大、三医大的附属医院,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并希望与疾控机构在基层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平台开展以人群为目标的科学研究。
五、如何打造慢病公共卫生防治体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各级政府要成立慢病防治协调领导小组。协调领导小组以政府主管领导(副市长、副县长或副区长)、卫生、财政、计委、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 负责审议慢病防治规划和年度计划,制订有关政策, 明确部门职责, 搞好工作协调, 保证各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协调领导小组在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办公室, 负责制订防治方案, 协调卫生系统内部预防、医疗、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等部门在慢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评价防治效果。
其次,要明确疾控机构在慢病防治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慢病防治工作的载体,疾控机构慢病队伍成立后,要能像传染病、计划免疫等一样行使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估等功能,否则不利于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疾控机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模式就不能形成。因此,应当尽快在各级疾控机构建立和完善慢病专业防治科(所),明确职责,为慢病防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疾控机构慢病队伍应能以社区为平台,认真贯彻卫生防病工作方针,按照能级管理的要求,发挥自身优势,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同作战。负责组织慢病防治计划的实施、业务指导、培训和信息收集与反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地和载体,以社区团队形式开展工作,实现慢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重心下移。
第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慢病防治工作的载体。慢病通常为终身性疾病, 并伴有多功能障碍, 需要方便、连续的医疗照顾和服务, 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休”的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单位, 它的功能发挥使慢病病人及社区人群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社区卫生服务站具体负责健康教育和慢病病人的规范化管理。
第四、充分利用综合医院专家的技术优势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对疾控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病防治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在慢病管理、社区诊断、社区干预、健康教育和促进、效果评估、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慢病防治工作队伍。
六、经费保障是开展慢病防治工作的基础
首先应按服务人口预算各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并要落到此处;充分利用疾控机构建立的慢病防治队伍,系统地开展社区慢病防治管理工作,开展考核评估,并按考核评估结果拨给经费,以调动社区开展慢病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各级财政应计划慢病防治的工作经费、监测经费、人员的培训、组织协调等专项经费;今后,慢病防治工作应象传染病防治一样作为常规性的工作,特别是在工作启动初期,需要开展大量的培训工作,各级财政应有专项经费进行保障。考核评估离不开日常的监测工作,监测工作也需要有专项经费进行保障。例如,健康重庆提出的“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这项指标就需要进行死因监测,目前每个点2万元的监测经费只够医生填卡的劳务费,无法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而肿瘤新发病例监测等工作甚至连经费都没有,就更谈不上保证质量了。
七、结束语
总之,启动慢病防治的首要任务是要逐步建立形成“在慢病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立足社区, 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载体,以疾控机构为主导,综合医院为业务和技术指导部门, 由社区医生完成在人群中的慢病防治工作”的防治模式,为慢病防治的制度化、系统化打下基础,并经过数年的努力,才能取得对慢病防治的成效,促进健康重庆的建设。
第二篇:慢病健康管理-泰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
泰州市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平台-管理用户
操作说明
徐州市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目 录
泰州市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平台-管理用户.....................................................................................1 系统登录...........................................................................................................................................3 居民档案管理...................................................................................................................................4
1.档案查询...........................................................................................................................4 2.档案激活...........................................................................................................................4 3.新增档案...........................................................................................................................5 4.档案注销...........................................................................................................................5 妇幼保健管理...................................................................................................................................6
1.新生儿保健.......................................................................................................................6 2.孕产妇保健.......................................................................................................................7 老年人保健.......................................................................................................................................8
1.生活能力管理...................................................................................................................8 2.体质辨识管理...................................................................................................................8 3.健康体检管理...................................................................................................................9 成人健康检查.................................................................................................................................10 1.健康体检提醒.................................................................................................................10 2.健康体检管理.................................................................................................................10 3.浏览体检记录.................................................................................................................11 学生健康检查.................................................................................................................................11 1.学生健康检查.................................................................................................................11 2.检查情况分析.................................................................................................................12 慢病健康管理.................................................................................................................................12 1.高血压管理.....................................................................................................................12 2.糖尿病管理.....................................................................................................................14 3.精神病管理.....................................................................................................................17 报表统计分析.................................................................................................................................18 1.健康档案统计.................................................................................................................18 2.慢病登记统计.................................................................................................................19 3.医生工作量统计.............................................................................................................19 4.工作量及经费统计.........................................................................................................19 系统登录
打开IE浏览器输入网址: http://ggws.tzcdc.org/ 打开泰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登录界面。
选择网络模式,用户选择为管理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
系统主要由居民档案管理、妇幼保健管理、中医体质辨识、成人健康检查、学生健康检查、慢病健康管理,报表统计分析、系统设置等部分组成。各个项目通过刷二代身份证进行档案的建立和使用。居民档案管理
包括健康档案查询、新增和注销
1.档案查询
全市所有数据必须通过读取二代身份证才可以使用档案,通过其他查询条件查询的档案只可以查看但不能修改。未激活的数据呈灰化状态。如下图
2.档案激活
第一次使用档案必须先激活以来确定档案的真实性,通过读取身份证打开个人档案点激活按钮补充完个人所有信息后保存档案便可以激活。3.新增档案
如果档案查询不到说明档案没有建立,需要新增。根据身份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否则无法建立,如下图
4.档案注销
对于迁出、死亡、和重复的档案需要做档案的注销。在浏览档案信息里先查到此人点后面的注销打开注销界面,选择注销类型注销档案。妇幼保健管理
主要包括新生儿保健、孕产妇保健。
1.新生儿保健
可以通过刷监护人身份证查询出管理的新生儿童。如下图
对于新增的儿童需要建立儿童档案后才可以管理。父母身份证可以直接刷身份证,其他监护人可自行输入,方便其以后管理。
新生儿管理项目包括家庭访视、1岁内、1-2岁、3-6岁健康检查。每项检查记录需刷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身份证号码才可以登记管理,且管理时间不能改动,并自动生成下次的检查的时间,对于检查时间不到的最多可提前5天否则不能登记。2.孕产妇保健
通过刷本人身份证查询出管理情况,如下图
对于新增的要登记孕产妇保健登记首页,如下图。如果没有健康档案需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孕产妇管理项目包括第一次,2-9次产前随访、产后访视和产后42天检查组成。每项检查记录需刷本人身份证号码才可以登记管理,且管理时间不能改动,并自动生成下次的检查的时间,对于检查时间不到的最多可提前5天否则不能登记。老年人保健
老年人保健包括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管理、中医药管理和健康体检组成。
1.生活能力管理
能力评定:通过读身份证打开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登记界面,需刷医生身份证完成登记。
登记完成后医生可在老年人健康体检后60天内刷医生身份证不用再次刷老年人身份证即可完成健康体检的录入,过期不能录入。
2.体质辨识管理
体质辨识管理:在老年人体质辨识管理里查询到未管理的老年人,如下图。
点击操作下面的健康档案按钮打开居民档案信息,如下图
点击上面的老年人体质打开老人年中医药管理服务记录表
中医药管理一年可登记一次,在老年人登记健康体检时中医体质辨识可以根据上表中的33项自动生成不用在次选择,并计算工作量和资金核算。
3.健康体检管理
完成老年人能力评定和中医药管理后便可以登记老年人健康体检。如下图
点击登记打开老年人的健康体检信息表,如下图
老年人健康体检一年只能登记一次,并计算工作量和资金核算。老年人健康体检也可以作为慢病人群的健康检查,不用负责慢病的医生再次登记。
成人健康检查
1.健康体检提醒
健康体检的间隔时间为一年,如果时间到但还未登记的可以通过查询功能查询出来。如下图
可在健康档案管理里读取身份证查询出健康档案,点健康体检完成体检信息的录入。
2.健康体检管理
未登记:查询出未登记过健康体检的居民信息。如下图
可在健康档案管理里读取身份证查询出健康档案,点健康体检完成体检信息的录入。
已登记:查询出已经登记过健康体检的居民信息。如下图
点查看可以查出以往的体检信息记录,也可以修改和删除。如下图
3.浏览体检记录
可查询出时间范围内录入的健康体检的次数。如下图
学生健康检查
1.学生健康检查
查询:浏览录入的学生健康检查的信息,如下图
新增:点击新增按钮打开新增界面,如下图
录入完信息后点保存按钮保存本次的记录,下次会自动记录本次的学校信息。
2.检查情况分析
慢病健康管理
1.高血压管理
判断:根据健康档案的疾病史和体检时的血压值可以判定是否为高血压患者。
在体检时如果血压值大于140/90需要分不同时间段量3次,如果平均值均大于140/90后在录入体检里的血压值项目。保存成功后,需要在次确定审核方可判定为高血压患者。
确定后在档案查询里人群分类就会变成高血压患者。
新增:确定为高血压患者后即可对其进行高血压的管理。首先打开个人信息。
点击上面的高血压连接打开高血压首页登记界面
保存成功之后便可以完成高血压的新增,并计算工作量和资金核算。随访:点击随访记录打开查询随访记录
点新增可以进行随访记录的登记
保存成功后便可以完成高血压的随访,并计算工作量和资金核算。
2.糖尿病管理
判断:根据健康档案的疾病史和体检时的血糖值可以判定是否为糖尿病患者。在体检时如果血糖值大于7.0,保存成功后,需要在次确定审核方可判定为糖尿病患者。
确定后在档案查询里人群分类就会变成糖尿病患者。
新增:确定为糖尿病患者后即可对其进行糖尿病的管理。首先打开个人信息。
点击上面的糖尿病连接打开糖尿病首页登记界面
保存成功之后便可以完成糖尿病的新增,并计算工作量和资金核算。随访:点击随访记录打开查询随访记录
点新增可以进行随访记录的登记
保存成功后便可以完成糖尿病的随访,并计算工作量和资金核算。3.精神病管理
新增:打开精神病管理信息界面
刷患者身份证可打开精神病专项信息登记表
输入完项目之后点保存完成精神病的新增。随访:打开专项信息登记表上面的随访记录 点新增可以进行随访记录的登记
保存成功后便可以完成精神病的随访,并计算工作量和资金核算。
报表统计分析
1.健康档案统计 2.慢病登记统计
3.医生工作量统计
4.工作量及经费统计
总经费项目合计情况统计,如下图
总经费项目明细情况统计,如下图
下属单位经费汇总情况统计,如下图
单项目统计情况,健康档案统计。如下图
单项目统计情况,新生儿统计。如下图
单项目统计情况,高血压管理统计。如下图
单项目统计情况,老年人保健统计。如下图
维护QQ号:1225078365 交流QQ群1:182024210 交流QQ群2:251344860 维护电话:0516-83816170
(徐州市通用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第三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档案和慢病管理督导表
XX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表
被督导单位: 负 责人: 联系电话:
一、建档质量:
1、个人基本信息: 完整 份,缺项 份,信息不符 份
2、健康体检: 完成体检 份,未体检 份
3、必检项目检查: 完整 份,缺项 份,未检查 份
4、健康指导与评价: 完全符合 份,不符合 份,未开展 份
二、健康档案真实程度情况:
调查 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 人、高血压 人、糖尿病 人、精神病人健康档案各 人,真实有效档案 人,不真实档案 人
三、健康档案建立进度:
辖区人口总数 人,已建居民健康档案人数 人,完成比例 %。
四、慢性病随访
调查被建档 高血压 人、糖尿病 人、精神病人健康档案 人。按时随访: 高血压 人、糖尿病 人、精神病人健康档案 人。未按要求随访: 高血压 人、糖尿病 人、精神病人健康档案 人。未进行随访: 高血压 人、糖尿病 人、精神病人健康档案 人。
被督导单位负责人(签字): 时间:
督导员(签字): 时间:
第四篇:关于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
关于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 为加快我市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湖北省畜牧强县(市、区)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十一五”以来,我市畜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畜牧业发展速度、产业规模、现代化程度等仍有较大差距。各级各部门、单位要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充分认识加快畜牧业发展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进程中的重要性、紧迫性,真正把加快发展畜牧业摆上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努力实现畜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牢牢把握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正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一是政策持续向畜牧业倾斜,国家的投入逐年加大。二是畜产品价格稳中趋升,需求日趋旺盛,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使沿海畜牧产业逐步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北方地区禁牧还草,草地畜牧业正向农区发展。四是以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畜牧业建设正在起步,为我市争先赶超提供了机遇。五是国家支持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畜牧业是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多方争取政策项目支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努力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明确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指导思想。围绕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重要农特产品生产基地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特色产业建设为主攻方向,以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为抓手,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突破口,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手段,突出山羊、猪禽、肉牛等发展重点,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狠抓加工增效、强化质量监管、保障产品安全,努力实现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建设重要农特产品生产基地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力争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200万头、12万头、150万只、4000万只,肉、蛋产量分别达到24.7万吨、7.9万吨;畜牧业产值70亿元(现行价);生猪、牛羊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初步建成,全市畜产品加工值达到55亿元,与牧业产值比达到0.8:1,畜牧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到2020年,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250万头、15万头、200万只、6000万只,肉、蛋产量分别达到32.5万吨、11.9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规模,加工值150亿元,与牧业产值比达到1.5:1,畜牧业产业化基本形成。
(三)发展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突破性发展四大优势特色畜牧产业。一是做强山羊产业。房县、郧西县、郧县要集中一切资源支持发展山羊产业,努力建成全省优质山羊供应基地。二是做优生猪产业。郧县、竹山县、竹溪县要发挥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建成全市优质商品猪生产供应基地。三是做大肉鸡产业。丹江口市、十堰城区要利用区位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做大肉鸡产业,满足雨润集团肉鸡加工的需要。四是做精特色产业。竹山、郧县、丹江要加大郧巴黄牛、郧阳大鸡、白羽乌鸡
等特色品牌的开发力度,实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打造绿色、生态、安全无公害品牌。要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具有十堰特色的畜牧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四、加大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力度
(一)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一是加强地方优良品种资源保护。郧西县、竹山县、郧县等主产区要建立马头山羊、郧巴黄牛、郧阳大鸡、白羽乌鸡品种资源保护场,划定保护区,开展选育提纯,提高品种质量。二是大力支持建立种畜禽场。要通过项目争取、财政扶持、民营资本参与、招商引资等措施,建立猪牛羊禽良种场,确保种源供应。鼓励支持规模养殖户建立种源供应基地,实现自繁自养。三是支持乡镇兽医站建立牲畜人工授精站、牛羊冻配罐点建设。通过努力,逐步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二)着力构建饲料饲草生产供应体系。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要高度重视饲料饲草生产体系建设。一是积极引进饲料品牌企业兴办饲料加工厂,完善饲料生产供应体系,保障畜牧业发展需要。二是加大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力度,推广普及青贮、微贮技术,确保牛羊饲草供应。三是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果园套草、天然草场改良,推广割草养畜,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三)积极创建畜牧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各县市区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畜牧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力争创建房县、郧西现代山羊养殖示范区,郧县、竹溪现代生猪养殖示范区,丹江现代肉鸡养殖示范区,郧县、竹山现代肉牛养殖示范区,并积极争创畜牧强县。通过创建畜牧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不断提升我市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四)坚定不移地抓好百万只山羊产业建设。围绕建设重要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坚定不移地抓好百万只山羊产业建设。要以建设山羊养殖大县、大乡、大村、大户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山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建成60个重点乡镇养羊基地,山羊出栏量达到150万只以上,实现产值15亿元,培植1-2个山羊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山羊60万只,加工产值10亿元。努力把马头山羊打造成湖北的著名商标,全国的知名品牌。
(五)扎实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四级联创”和“四大建设”。要大力推进以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为标志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全面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四级联创”(部省市县)和畜禽养殖大县、大乡、大村、大户“四大”建设。到2015年,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达到6000个以上,其中达到“四级联创”标准的4000个;建设山羊养殖大县3个(房县、郧西县、郧县),生猪养殖大县2个(郧县、竹溪县)、肉牛养殖大县3个(丹江口市、郧县、竹山县)、肉鸡养殖大县1个(丹江口市)、蛋鸡养殖大县2个(郧县、竹山县),规模养殖大乡80个,规模养殖大户2万户;畜禽规模养殖的比重占总饲养量的80%以上。
(六)支持移民安置点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为确保库区移民生存发展的需要,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库区有关县市区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采取国家扶持、政府补助、部门支持、业主自筹等方式,在移民安置点内统一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治污、规范养殖。解决移民就业,增加移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
(七)创新和优化畜牧业发展模式。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模式,推行健康养殖,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并举。要大力发展生猪“150”、山羊“1235”、肉牛“165”、蛋鸡“153”、肉鸡“156”等以家庭为主的新型养殖模式,积极推广“畜-沼-茶(菜、果)”等循环经济模式,配套建设沼气设施,优化粪污处理技术,确保排放达标。库区周边适宜畜禽养殖的地区,要全面推行生物发酵床等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粪污零排放。
(八)加快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建设是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
要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扶持等形式,重点引进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建立200万头生猪、100万头(只)牛羊以及饲料加工龙头企业。要进一步支持丹江福润肉鸡、城区伊兰清真和郧西天源牛羊、竹山鑫福和竹溪高山腊肉、郧阳松针蛋等本土生产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壮大龙头企业集群。
(九)大力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培育畜禽养殖合作社、畜牧行业协会等社会经济组织,把各企业和养殖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增强畜牧企业和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和保护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十)努力创建特色畜产品品牌。要抓好无公害畜禽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积极申报特色产品地理标志,及时申请马头山羊、郧巴黄牛、郧阳大鸡、白羽乌鸡等特色产品商标注册,打造我市特色畜产品品牌。要加大特色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在大中城市开设销售窗口,提高我市优质特色畜产品的知名度。
五、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进一步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健全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机制,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手段,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要抓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为疫病防控打好坚实基础。要逐年增加动物防疫资金并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需要;要强化动物免疫,提高质量,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抗体合格率达标,把畜禽发病死亡率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要建立完善疫情监测和报告网络,完善预警控制机制。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果断采取综合措施,迅速控制并扑灭疫情。
(二)切实加强畜牧兽医执法监督。要认真贯彻执行《畜牧法》、《草原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督。抓好种畜禽管理,建立和完善畜禽养殖档案;加强草场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强化动物防疫和检疫执法监督,确保畜产品检疫率达到100%;加强对兽药、饲料市场监管,严禁违法使用投入品;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可追溯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绝对安全。
六、努力营造有利于畜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农业法》、《畜牧法》的要求,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市政府将整合竹房城镇带、汉江经济带、“四百万工程”建设资金,支持畜牧业产业化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畜牧强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达标单位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给予奖励。
(二)加大部门扶持力度。各级各部门要从农村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高度倾力支持畜牧业发展。各项扶贫资金、贴息贷款、科技三项经费等涉农资金优先用于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各级财政、发改、扶贫、畜牧、科技、农村能源等部门要积极申报畜牧业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投入;统计部门要做好统计和信息服务工作。
(三)积极争取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创新服务,积极发放小额农贷和联保贷款等惠农产品,支持农民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各政策性农业保险承办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健全服务体系,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和范围。各级政府担保机构对标准化程度高、效益好、守信用的规模养殖户要放宽条件,积极提供担保服务。
(四)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各有关部门要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财税〔2008〕149号文件规定,对企业从事畜禽养殖和畜禽(饲料、牧草)产品初加工,免征企业所得税;
按国税发〔2003〕149号文件规定,对从事畜产品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月销售额未达5000元的免征增值税;按国发〔2010〕40号文件规定,开通畜产品“绿色通道”,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
(五)切实保障发展用地。经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者同意,鼓励以未利用地发展畜禽规模化养殖。临时性畜牧场、饲养场等非固定畜禽养殖场占用农用地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地管理,占用林业用地按林业有关法规管理。建造永久性畜牧生产设施和配套设施确需占用农用地、林用地的,要依法办理农用、林用审批手续。畜产品加工企业征用土地依法报批,除上交中央、省和补偿给村集体及农民个人的费用外,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费等地方留成部分依法按标准下限征收,畜产品加工企业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时,土地价格给予适当优惠。制定畜禽养殖小区、规模饲养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用地规划,鼓励在交通便利的畜产品集中区建设养殖小区。
七、抓好畜牧兽医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
(一)狠抓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快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健全防疫冷链体系,建立村级兽医室。要充实乡镇动物防疫和检疫执法监督人员,配足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为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二)加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要高度重视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县乡畜牧兽医机构缺编人员要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选聘录用。要采取与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办学的形式,为乡村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机构和规模养殖场培养离土不离乡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改善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人员待遇。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是发展畜牧产业的中坚力量。各级政府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要将核定的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工资、养老、医保等事业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钱养事经费的40%以上要用于补助基层畜牧兽医站。乡村畜牧兽医人员年人均补助工资不低于2万元,并全部纳入养老、医保对象。
八、切实加强畜牧业的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各级政府要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畜牧产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发展措施,组织督导检查,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二)建立绩效考核。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畜牧业列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制定考核办法,年终进行考核并作为评先的依据之一。
(三)强化督办落实。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畜牧业发展目标,落实发展措施,加强检查督办,认真解决畜牧业发展中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努力推动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五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县农业局
近年来,县农业局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基本情况
县农业局现有职工总数X名,公务员X名,副科级以上领导X名。事业单位管理人员X名,专业技术人员X名,其中正高X名,副高X名,中级X名,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党管人才机制,创建人才发展优良氛围。一是坚持实行党政领导联系拔尖人才制度, 切实关心爱护人才。每名局班子成员联系一名专业技术带头人,加强走访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达到 “四个掌握、四个帮助、四个满足”的目标要求。二是注意培养年轻干部,建立年轻干部帮带培养责任机制。局领导班子成员为主要责任人,帮带对象为系统内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按照“一对一”结对帮带形式,通过“教、带、帮、促、导”等措施,让帮带对象全程参与一线工作,积极帮助他们出点子、指路子,并适时放手压担,布置任务,锻炼其独当一面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积极向上推荐选拔专业技术人才。注重把我县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向上级部门推荐。同时提升了我县产业的知名度,使我县的高山蔬菜、清江椪柑等产业物病虫害防治、农药管理、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在全省及全国都有一定名气。我局有5名同志先后获得全国、全省专项津贴补助。
(二)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工程。
一是加强人才培育工作不放松。近两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机遇,安排所有农业技术人员到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培训学习一次以上。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广泛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技术研究,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和推广应用性文章。
二是扭住人才成长工作不松劲。我们制定工作责任制和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农业农村的广阔天地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将所有专业技术人员以高山蔬菜、清江椪柑、清江早茶、魔芋等主导产业为基础,分别成立了各自产业的专家技术组,在关键季节和生产关键
2环节,深入田间地头,通过集中培训、田间问诊等多种形式,围绕标准化轻简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等,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到田间活动,近几年来每年培训人数都在45000人次以上。
三是实施人才更新工作不间断。我们按照产业划分,实行了产业首席专家制度,同时为6名首席专家分别配备了1名40岁左右、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首席专家助理,实现人才队伍老中青合理搭配,调动了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近两年,共引进一本以上的农业院校毕业生6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有效解决人才梯队的断档问题。
(三)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人才成长模式。近年来,我们围绕农业板块、配方施肥、绿色植保、高产创建和标准化栽培等农业项目建设,积极探索“项目+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创业和成长模式,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如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农业局负责承建的高山蔬菜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暨工会农民工培训基地,就围绕“把党员培养成人才”、“把人才培养成党员”的目标,聘请农业技术领头人为讲师,以技术培训为先导,开展多层次培训和技术推广活动。在培训过程中,注重以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带动农业技术的推广,为进一步推进“项目+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创业发展模式提供了坚实平台。
三、工作成效
近年来,县农业局人才培育工作成绩斐然,在专业技术人员中,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省管专家3名,省劳模1名,县劳模1名。近两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3个,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个,县科技进步一等奖2个,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研究性论文11篇。9名同志连续两年获得全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