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实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
大力实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 切实增强农村地区防御地震灾害能力
——平凉市推进农居地震安全工程方法与措施
平凉地处南北地震带北段、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六盘山地震带中部,七县(区)均位于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境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静宁、庄浪、灵台三县曾发生过5级及以上破坏性地震,七县(区)均遭受过邻区大震的波及和影响。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波及平凉市,造成5万多人死亡。近年来华亭矿区小震频发,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严峻复杂的震情,平凉市地震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经济适用、抗震安全的原则,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从2006年开始,结合新农村小康住宅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矿区塌陷治理、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的实施,抓建了32个示范点、2806户农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抗震性能好,带动作用强,开始改变农村民居不设防的现状,有效增强了农村地区防震减灾能力,经受住了“5.12”特大地震的考验,受到了农村群众的好评。今年来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对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平凉市现有190多万农村人口,农村房屋建筑面积5484.9万平方米,砖、土木等抗震性能低下的3089.5万平方米,占56.3%。根据以往发生的破坏性地震,6级左右甚至更低级别的地震,可能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毁损和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5.12”汶川地震造成平凉市9.5万间农村住房倒塌损坏,紧急转移受灾人口9000多人,全市需要重建的灾民房屋9841户、30562间,需要维修加固的19042户、57185间。针对这一现状,把加快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作为有效增强农村震害防御能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及时部署安排,广泛宣传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在全市营造了这项德政民心工程必须要抓、而且必须抓紧抓好的共识。
二、精心部署,稳步推进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早在2005年,市地震局就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开始探索抓建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取得了一些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地震局等6部门关于实施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意见的通知》下发后,市地震局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加强与发改、建设、民政、农办等部门衔接,报请市政府批转了实施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的意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正式列入了政府议事日程。市上成立了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地震、发改、建设、扶贫、民政、农牧六部门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区也制定了实施办法,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了这项工作顺利实施。市地震局按照市政府的实施意见,制定责任目标,明确职责分工,下发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实施标准和要求,指导县区地震局办狠抓了工作落实。省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地震局《关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居防震保安工作通知》下发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增补地震部门为全市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成员,主抓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纳入了全市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考核目标,明确相关部门工作目标和任务,强化督查调度,做到了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2007年,全省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上,省地震局组织在我市召开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现场观摩会后,我们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完善措施, 进一步推动了农居示范工程的实施。
三、广泛宣传,增强调动群众参与实施的积极性。长期以来,农民群众受科技文化、传统观念、经济条件和地方习俗的影响,建设住宅时往往是房子越盖越高、跨度越来越大、装饰越来越多,普遍存在只注重外表,不注重抗震设计的问题,房屋抗震能力较差。为此,我们借助“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科普周等集中宣传活动和科普知识“三进”宣传活动,深入农村集市、建设工地,展示挂图、散发资料、现场宣讲、播放光盘,大力宣传历史地震对民房造成的破坏,推广农居抗震设防实用技术。特别是抓住“5.12”汶川地震对平凉市农村民房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以鲜活的事例、强烈的对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引导群众转变建房观念,提高对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
四、明确职责,努力形成齐抓共建的合力。实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更需要相关部门紧密协作。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市政府实施意见,结合各自职责,配合地震部门全力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搞好服务。建设部门在开展农村公用设施和民居基础资料调查与抗震能力评价的基础下,提供了适合不同经济水平、地震环境、房屋类型和风俗习惯的房屋抗震技术和建造图集。地震部门指导重点乡镇编制了村镇抗震减灾专项规划,提供了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财政、物价等部门加强监督检查,清理农民建房不合理收费,减免相关税费,减轻农民负担。发改、民政、扶贫等部门整合项目资金,对民居工程给予倾斜支持,形成了统筹兼顾、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工作合力。
五、严把四关,有效保证农居示范工程质量。地震部门在农居工程实施中如何介入,如何落实抗震设防措施,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以建设群众满意工程、放心工程为目标,密切与相关部门和乡镇协作,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严把了抗震设防关口。一是严把选址关。在选择场地时,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断层分布、土层性质、地下水等方面进行指导,避开活动断层、地震滑坡以及可能遭受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地段,选取地基稳定、方便群众生活的场区作为工程选址。在灵台县百里乡新集村、静宁县李店乡五方河村等工程的选址上,针对场地位于河床,地势低洼,处在易液化砂土地,易受洪水侵害等情况,建议乡镇做了变更。二是严把设计关。按照经济、安全、适用的原则,由工程建设乡镇依据地震部门提供的抗震设防参数,委托具有资质的勘查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将设计图纸提交建设、地震部门审查备案。总体要求房屋平面、立面要尽量规则对称,基础要有可靠的锚固,按标准设置过梁、圈梁、构造柱,确保纵横墙体之间有必要的拉结,总体上要达到遭受本地基本设防烈度房屋不倒塌的要求。三是严把施工关。通过工程招投标,选择具有一定施工经验的工程队和农村建筑工匠,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施工,要求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在构造柱施工时,先砌墙后浇注,并砌成马牙搓且先退后进,砌筑砂浆符合强度标号。同时把好砖、钢筋、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聘请工程监理或农民义务监督员,层层把关落实抗震设计,监督工程质量。四是严把验收关。由乡镇和质检部门分基础、主体、竣工三个阶段进行工程验收。地震、发改、建设等部门采取现场察看、查阅基建档案、走访农户等形式,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发现有设计与施工不符、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建筑材料质量不高等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了工程抗震设防质量。
六、整合资金, 找准实施地震安全民居示范工程的切入点。针对抓建地震安全民居示范工程扶持政策少、群众建房资金短缺的实际,出台了整合农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采取财政挤一点、向上争一点、银行贷一点、部门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拿一点的“六个一点”办法,加大对实施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的投入。一是结合矿区塌陷治理实施农居示范工程。近几年,随着华亭矿区煤电产业的不断发展,煤炭开采量逐年增加,东华、砚峡两个乡镇部分村民住房和乡镇公用设施出现不同程度塌陷裂缝,华亭县政府协调煤业集团从每吨煤中提取6元钱,用于塌陷区治理和灾民安置。县地震办抓住这一机遇,有效利用420多万元治理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监理、统一验收的“六统一”办法,建成经济、安全、适用的农居示范工程460户。二是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农居示范工程。积极与发改、扶贫部门衔接,整合移民搬迁等项目资金,建成了泾川城关共池、静宁威戎镇南关、庄浪南坪沈坪等农居示范工程355户。三是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实施农居示范工程。抓住国家和省上投入资金扶持受灾农户重建家园的有利时机,对全市确定的33个灾民集中安置点,加强指导监管,明确设防要求,对抗震措施不落实、质量不达标的不予拨付补助资金,确保了工程质量。目前,共建成9841户,普遍达到了设防烈度要求,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七、因地制宜,指导推进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七县(区)农村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差别较大。在工程实施中,我们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尊重农民意愿,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川区,高标准、严要求,在保证落实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前提下,允许适度负债把房子建的更结实、更美观。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山塬区,首先保证住人房屋设防质量,其它房屋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切忌“四个不”,即不搞一刀切,不搞形象工程,不贪大求洋,不增加农民负担和乡村债务,严格按照农居示范工程标准实施,注重实效,量力而行,确保了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的稳步推进。
平凉市虽然在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广大群众对建设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认知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乡镇总体规划与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结合还不够紧密;指导抓建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技术与服务能力还不高。我们将以这次培训研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思路,强化措施,在健全工作机制、研发实用技术、强化宣传培训、完善配套政策上狠下功夫,努力推动我市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意见(精选)
xx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意见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及省、xx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部署要求,现就全面推进我市农居地震安全工程,提高农村民居防震能力,提出以下意见: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
法制,依靠科技,通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全面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要在继续大力提高城区防震减灾能力的同时,以发生中等强度地震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基本目标,将村镇民房和公用设施抗震防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动用有关力量,启动“农村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力争使我市农村民居在2020年前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能力。“十一五”期间,建立完善适合我市农民需要的房屋抗震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在各镇乡(街道)建设一批分布范围较广、能影响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区、示范户,并逐步推广。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在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扶助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通过典型宣传、科学指导、政策扶持等多种途径,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愿参与。防止违背农民意愿,脱离实际,盲目建设,硬性推进。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我市农村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3、坚持经济实用、抗震安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帮助和引导农民建造抗震性能好、造价合理的房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4、坚持统筹安排、协调发展。把实施农居安全工程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面貌的整体改善。
二、主要任务
(一)制定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规划
在市建设、规划、地震部门的指导下,各镇乡(街道)应制定本区域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分阶段目标、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规划要紧密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村建房抗震管理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选址、配套建设的原则,做好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把抗震设防作为村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镇规划的调控作用,使农民建房避开地震断裂带、抗震不良场地和滑坡、泥石流、塌陷、洪水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对统一规划建设和改造的民居,要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抗震设防,明确施工和验收要求,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抗震质量。对村民自行建设和改造的房屋,要严格规划、建设审批,积极探索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抗震设防质量管理机制和办法。
(三)村镇房屋抗震防震技术研究开发
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各种典型结构类型的村镇房屋,研究开发出成套的村镇抗震防震技术,制定当地群众经济上能承受、简单易行的抗震技术措施、方案和指导性建议;提出不同地域村镇房屋的抗震设防目标,并通过编制地区性村镇房屋抗震技术标准和抗震构造图集的形式,指导村镇房屋建造,提高村镇房屋综合抗震能力。
(四)村镇抗震防震示范工程建设
由于我市各镇乡(街道)在经济发展水平、村镇房屋结构、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及抗震防灾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可能在全市使用一套模式推广。要在对我市村镇地震构造环境和建筑物普查及村镇地震灾害防御能力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村镇抗震防震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已开发的村镇房屋抗震防震技术措施,提高村镇房屋的抗震防震能力,以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五)技术培训与推广
农居地震安全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批掌握民居抗震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农村建筑工匠来指导或完成抗震农居的建造工作。要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适当培训,提高其抗震意识和民居抗震设计的基础知识与能力。
(六)村镇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要针对我市农村农民防震减灾意识淡薄,对抗震知识了解甚少的状况,加大农村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有效提高农民群众防震意识和建设安全家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宣传教育内容:⑴地震基本知识宣传教育;⑵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⑶村镇房屋建设抗震知识宣传;⑷地震时人员自救互救知识宣传。
2、宣传教育方法和渠道
⑴制作各类防震减灾知识专题片,通过电视、广播媒体
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⑵制定针对村镇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政府组织和管理规范,通过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进行宣传;
⑶编制各类适合村镇的防震减灾宣传材料,以各种方式进行宣传;
⑷建设村镇抗震防震服务网站。
(七)村镇抗震防震技术服务网建设
农居地震安全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为
保证工程的长期顺利实施,需要完善的技术与法规服务体系。要逐步建立农村抗震防震服务网,长期为村镇建设提供法规、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服务网应能及时提供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支持,并根据农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服务网应先在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开展程度较高的镇乡(街道)建立,再逐步推广到其他镇乡(街道)。
在全市分层次建立服务网,市地震办作为主管部门,在有条件的相关机构建立较高层次的技术支撑服务网,承担长期为当地住户和建筑工匠等提供咨询服务与技术推广的任务,逐步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形式多样的服务网。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各镇乡(街道)、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加强领导,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各镇乡(街道)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发改部门要切实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以促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二)规范执法、依法行政。按照依法治国的战略指导思想,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法制观念。加强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严格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法制化。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我市重大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工作,加强对地震监测环境和观测设施的保护力度,确保防震减灾工作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三)健全机制,协调发展。建立健全我市防震减灾经费的投入渠道,发改、财政部门对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的投入作出统筹安排,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资金投入,使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四)加速基建,培养人才。根据当前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攻关,大力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手段,推进地震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促进科技与防震减灾事业紧密结合,提高我市地震监测预报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理论水平高、熟悉监测预报技术的优秀科技人才和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知识的管理人才。
第三篇: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
镇安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
时间:2011-11-15 11:01:57 作者:就业办浏览量:7
镇安县就业管理局按照“安置一名下岗职工,解决一户实际困难,促进一方社会稳定”的新思路,从制度、政策、资金、培训平台等多方面加大对下岗职工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目前全县已有294名下岗职工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94家,同时还带动了农村80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业。
为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镇安县就业管理局建立了下岗职工创办实体的“绿色通道”,在办理注册登记、项目申请、土地使用等方面简化相关手续,同时,主动帮助申请国家政策性资金,及时协调小额贷款或贴息贷款等信贷支持,使下岗职工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各乡镇还建立了下岗职工登记站,落实帮扶政策和维权服务。
镇安县城下岗职工陈国洪、文炜夫妻俩,原在县缫丝厂上班,因缫丝厂倒闭下岗在家没有工作,家里日子过得很艰难。今年初,陈国洪、文炜夫妻俩参加了县就业管理局举办的烹饪技术培训班,在县就业管理局的帮助下贷款4万多元,办起了“迎宾农家乐”,现在月收入1万多元,生意十分红火。据了解,像陈国洪、文炜这样受益于再就业工程而重新当上小老板的下岗职工,在镇安县已有294名,他们把在县就业管理局举办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上学到的技术,兴办餐饮、规模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起一批个体经济组织。
文:赵亚芳
第四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状况汇报
为确保我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消除农村民居抗震安全隐患,提高抗震能力,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云政发〔2007〕53号)文件精神,我县认真抓好此项工作的实施,现将我县2008年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8年工作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各部门工作责任
我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明确职责,加强协调,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根据《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积极协调组织各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采取召开群众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各乡(镇)试点村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积极宣传开展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相关政策,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把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认真做好工程项目检查、督查,组织好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工作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县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180多个自然村开展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始终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实用、抗震安全、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方针,无偿提供技术服务、送技术资料上门、送服务上门,切实抓好技术指导关,让群众真正感觉到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同时,县上成立了工程验收小组,对全县6个乡(镇)建设的1600户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状况,进行了县级初步检查验收。全部工程基本达到各项技术要求,对资金使用进行了县级审计,没有发现违规违纪现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民居多为土木结构,抗震性能较差,而且近几年我县茅草房改造的民房也未解决抗震设防问题,致使全县存在安全隐患的民居仍有16000多户,其中危房4000多户。我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如下:
一是各乡(镇)、各试点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离城镇较远、交通相对闭塞的村组,大部分农户仍处于解决温饱阶段,致使群众无资金投入,在省、市专项补助资金有限、建材涨幅较大的情况下,目前的5000元拆除重建和2000元加固改造资金太少,无法彻底解决抗震建设问题,项目实施难度大。
二是我县作为地震带、多震区,而人民群众对防震减灾工作认识较低,对抗震设防安全意识不高,导致参与抗震设防积极性不高。
三是广大农村工匠缺乏抗震技能,只凭经验建盖房屋,在广大农村民居建设缺乏技术保证,施工质量较低,农村工匠抗震技能培训还需不断加强。
三、2009年工作措施
(一)搞好当前工程建设验收扫尾工作,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编。
(二)迎接省、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检查验收。
(三)认真总结2008年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做好我县2009年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各项准备工作。
第五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状况汇报
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状况汇
报
为确保我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消除农村民居抗震安全隐患,提高抗震能力,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云政发〔2007〕53号)文件精神,我县认真抓好此项工作的实施,现将我县2008年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8年工作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各部门工作责任
我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
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明确职责,加强协调,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根据《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积极协调组织各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采取召开群众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各乡(镇)试点村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积极宣传开展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相关政策,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把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认真做好工程项目检查、督查,组织好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工作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县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180多个自然村开展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始终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实用、抗震安全、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方针,无偿提供技术服务、送技术资料上门、送服务上门,切实抓好技术指导关,让群众真正感觉到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同时,县上成立了工程验收小组,对全县6个乡(镇)建设的1600户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状况,进行了县级初步检查验收。全部工程基本达到各项技术要求,对资金使用进行了县级审计,没有发现违规违纪现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民居多为土木结构,抗震性能较差,而且近几年我县茅草房改造的民房也未解决抗震设防问题,致使全县存在安全隐患的民居仍有16000多户,其中危房4000多户。我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如下:
一是各乡(镇)、各试点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离城镇较远、交通相
对闭塞的村组,大部分农户仍处于解决温饱阶段,致使群众无资金投入,在省、市专项补助资金有限、建材涨幅较大的情况下,目前的5000元拆除重建和2000元加固改造资金太少,无法彻底解决抗震建设问题,项目实施难度大。
二是我县作为地震带、多震区,而人民群众对防震减灾工作认识较低,对抗震设防安全意识不高,导致参与抗震设防积极性不高。
三是广大农村工匠缺乏抗震技能,只凭经验建盖房屋,在广大农村民居建设缺乏技术保证,施工质量较低,农村工匠抗震技能培训还需不断加强。
三、2009年工作措施
(一)搞好当前工程建设验收扫尾工作,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编。
(二)迎接省、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检查验收。
(三)认真总结2008年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做好我县2009年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各项
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