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足球特色校自评报告
林西县大川寄宿制小学
“内蒙古自治区校园足球特色校”工作情况
自评报告
林西县大川寄宿制小学以“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为办学理念,以“让学校成为孩子们期待和怀念的地方”为办学目标,以“成长乐园,心灵家园,幸福校园”为办学愿景,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理念,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足球的快乐、享受体育的快乐。结合实际,对我校贯彻落实校园足球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自评,自评情况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3290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7600平方米,是一所成规模的公办学校。教学班6个,学生114人。教职工总数65人,其中专技教师24人。学历情况:合格率100%,学校有专职体育教师1人。
二、组织领导
(一)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国家政策
1.学校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具体负责工作,教务教研主任、政教主任、体育教师为成员,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每个阶段足球工作的进展情况,具体指导本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确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校园足球工作机构
领导小组:
组 长:吴艳波 副组长:张华 赵风合
成 员:史占凌、王建玲、张玉春、郭建民、李凯锋、徐泽华、张晓敏、王亚丽、房芳、邱海燕。工作小组
组 长:史占凌
副组长:张玉春、郭建民
成 员:李凯锋、徐泽华、张晓敏、王亚丽、房芳、邱海燕。2.严格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央7号文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树立“健康第一、以体育人、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理念,倾力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高度重视,纳入学校规划
为保证校园足球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制定了《大川寄宿制小学足球三年规划》,并将足球工作纳入《学校工作三年规划》、《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以及《体育工作年度计划》中,严格执行。
(三)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体育教育法规文件,计划、总结、教学文件等相关资料齐全规范。制定了“校园足球工作管理制度”,“校园足球工作考核办法”,“校园足球训练要求”,“ 校园足球训练要求”等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还建立了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二、保障措施
(一)师资保障
我校共有体育教师2人(其中兼职教师1人),均有合适的教师资格证,老中青结合,其中100%为大专以上学历。体育教师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备从事体育教学所必需的基本功,有较强的组织体育竞赛和训练能力。学校认真做好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观看录像片,举办足球培训等办法提高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素质。
(二)设施保障
我校有东校区有足球场 1 个(建设中),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4个,排球场1个等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数量基本达到器材配备的要求,由张玉春老师负责管理,对体育器材的管理能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体育器材使用的安全性,对体育器材的数量、品种、添置和损坏有明确的记录,并做到了有计划地逐年添置充实体育器材。学校也能考虑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师工作服装配置等有关规定,在体育课课时计算和职务职称评定时与其他科目的老师一视同仁。
(三)资金保障
学校设有专项体育经费,将其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按公用经费的一定比例用于体育日常工作,统筹规划,保证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同时,落实体育教师待遇。每年提供应有的服装、生活用品。将体育教师课外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和足球训练活动均纳入课时工作量考核,在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学生新增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
三、教育与教学管理
(一)教学安排
按照国家要求,定期开展全校性体育教研活动,学校充分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操等多种渠道,开足开齐体育课,切实保证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每个学生从小有机会接触足球,保障他们参与足球运动的权利,提供参与足球活动的平台,从培养对足球的兴趣开始,根植课程,实现全员普及。
1.课程管理
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把足球基础技能教学作为全校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从2015年下期开始,能确保每周一节足球课教学,保证每节体育课至少拿出15分钟进行足球基本技能训练。开发足球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参考《中小学校园足球》教本,因地制宜,由各个年级的体育老师任教,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
2.校园文化
我校有效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例如利用宣传栏,学校广播,黑板报等普及足球知识,加强足球运动的宣传,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足球运动的历史和我国足球运动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经常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朗诵、绘画、征文等),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二)训练与竞赛管理
从2015年上期以来,学校就创建了足球兴趣小组,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长期开展课余足球训练,由张玉春老师执教,在初始训练阶段,着重抓好基础的技术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让队员对足球技术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到综合训练阶段,注入简单战术配合的训练,并在此期间传授足球裁判规则,使队员们掌握一定的战术和规则并可加以运用。2015年10月校队参加“县长杯”足球比赛!
本学期,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的四落实,学校教导处和体育组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由张玉春老师负责,利用每天下午四点半至五点半进行训练,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按时保质抓成效。
四、困惑与展望
1.校园足球场地还在建设当中,学校足球设施还需要继续完善。学校能进行正式比赛的草皮场地没有,塑胶操场也是硬化的,无法满足校园足球联赛的需求。
2.个别家长不是很支持孩子练足球,认为没前途,容易受伤。我们将尽力做好家长工作,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孩子练习足球的好处,并建立起更加科学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监护好队员安全的同时做好学校利益的保护。
3.专业足球教练没有,体育教师没有普及足球知识,到外出学习相关足球知识的名额非常有限,体育教师的培训在短期内还不能全面铺开,体育教师得不到技战术的提高,影响了足球教学质量的提高,校园足球推广普及受到了严重制约。
五、我们的努力 1.正在策划校园足球操,将足球运动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活动形式要求新颖、内容丰富,融健身性、普及性、艺术性于一体;编排上把握“五个着手点”,即有特色、有活力、有艺术、有美感、有运动量;重小技巧,尝试进行几个项目的练习,如:运球、各个部位颠球、各种方法射门、带球过人等。孩子或热情奔放地射门,或紧张激烈的以各种方法颠球,或欢快愉悦地小组游戏。从中发现人才,对技能技巧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了拔高练习,如组织足球对抗赛,吸引到校队训练等。
2.在课堂训练上落实“四个到位”,一是师生对活动各个项目和具体动作的领悟理解到位;二是教学双方沟通交流到位;三是对动作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和锻炼价值感悟到位,在训练中达成目标;四是对动作的整体把握到位。
3.跟踪上级政策的出台,积极准备创建学校足球俱乐部。积极与“湘运动”团队沟通,期望与之合作,引进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我校还将加强档案建设,不断总结创建足球特色校的经验,为今后巩固发展创建成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4.为了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研究如何在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锻炼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和活动方式,构建校园足球特色项目。大川寄宿制小学的足球事业可谓刚刚起步,通过创建足球特色学校活动,校园内焕发了勃勃生机,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足球知识的普及和足球运动的开展,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学生足球知识普及率和运动技能大大提高。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活动,球队积极水平明显提高。
我们的足球之路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还需更多的领导支持。我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定会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2016/11/5
第二篇:永宁学校足球特色校自评报告
延庆区 永宁学校 足球特色校
——自评报告
2018年10月
延庆区 永宁学校足球特色校
——自评报告
永宁学校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办学理念,以“永宁学校办成优质的现代化九年一贯制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学业扎实、品德高尚、全面发展、个性张扬”为培养目标,坚持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通过广泛开展校园欢乐足球活动,在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提高学生的足球兴趣,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为了宣传、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响应“阳光体育,欢乐足球”的号召,弘扬我校足球特色教育。结合实际,对我校贯彻落实校园足球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自评,自评情况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永宁学校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文化名邦”美誉的永宁镇,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前身为永宁中学,建于1956年,是延庆区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2012年依据《延庆县“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由完全中学经教育资源整合(五所学校:永宁中学、永宁小学、左所屯小学、清泉铺小学、民族中学),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2014年九月又有两所小学(民族小学、南张庄小学)并入其中。永宁学校承担着对永宁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进行基础教育的职能。
学校占地面积100亩,有标准的400米环形跑道和标准的人工草皮足球场1个、标准七人制足球场2个、五人制球笼式足球场1个、五人制普通足球场3个。以及四个标准篮球场、体育综合馆、小学生操场、乒乓球专用运动场等活动场所。学校学生生活中心具备同时容纳500名学生住宿、就餐的生活条件。学校现有9个年级,36个教学班,898名学生,12名专职体育教师,其中两名体育教师为足球专业。
二、组织领导
(一)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国家政策
1.学校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具体负责工作,德育主任、体育教师为成员,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每个阶段足球工作的进展情况,具体指导本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确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校园足球工作机构 领导小组:
组 长:张桂书 副组长:尤保民
成 员:彭立峰 翟凤娟 崔建民 工作小组
组 长:尤保民 副组长:彭立峰
成 员:纪金良 孙国兴 郑 华 翟晓刚 徐学荣 张旭国 刘海旺
魏 巍 陈 瑞 武迎新 齐金富 肖利芳 韩艳青及各班班主任
2.严格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央7号文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树立“健康第一、以体育人、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理念,倾力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高度重视,纳入学校规划
为保证校园足球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制定了《延庆区永宁学校足球工作三年规划》,并将足球工作纳入《学校工作三年规划》、《学校工作计划》以及《体育工作计划》中,严格执行。
(三)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体育教育法规文件,计划、总结、教学文件等相关资料齐全规范。制定了“校园足球工作管理制度”,“校园足球工作考核办法”,“校园足球训练要求”等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还建立了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三、保障措施
(一)师资保障
我校共有体育教师12人(其中兼职教师1人),老中青结合,其中100%为大专以上学历。体育教师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备从事体育教学所必需的基本功,有较强的组织体育竞赛和训练能力。学校在确立校园足球发展策略和方向的基础上,依据上级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硬件设施和师资情况,遵从不同年龄段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制定了关于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整体实施方案和预防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规范了包括课堂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课外活动、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组织与管理。学校认真做好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观看录像片,举办足球培训等办法提高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素质。
(二)设施保障
我校有标准的人工草皮足球场1个、标准七人制足球场2个、五人制球笼式足球场1个、五人制普通足球场3个。以及四个标准篮球场、体育综合馆、小学生操场、乒乓球专用运动场等活动场所。体育器材数量基本达到器材配备的要求,场馆及器材由韩艳青、卓新光两位老师负责管理。对体育器材的管理能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体育器材使用的安全性,对体育器材的数量、品种、添置和损坏有明确的记录,并做到了有计划地逐年添置充实体育器材。
(三)资金保障
在校园足球重要性逐渐被大家重视的今天,学校加大了对校园足球的投入力度。在校园足球工作中除了上级专项经费的投入外还有办公经费的补充,且纳入学校经费预算,能够保证学校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做好校方责任险和无过失险的基础上,还为开展足球竞赛和训练的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学生参加足球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也能考虑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师工作服装配置等有关规定,在体育课课时计算和职务职称评定时与其他科目的老师一视同仁。
三、教育与教学管理
(一)教学安排
按照国家要求,定期开展全校性体育教研活动,学校充分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操等多种渠道,开足开齐体育课,切实保证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每个学生从小有机会接触足球,保障他们参与足球运动的权利,提供参与足球活动的平台,从培养对足球的兴趣开始,根植课程,实现全员普及。
1.课程管理
在推进校园足球这项工作中课堂是主渠道。我们在体育课中每周拿出一节课用于足球活动,引进专业足球技术教练为一至四年级孩子每周上一节足球课,培养孩子足球兴趣、了解足球知识、享受足球快乐。以达到各个学段对于足球活动的要求。
在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中开设了小学男女足、中学男女足四个足球兴趣小组,引进专业足球技术教练进行系统训练。生源涵盖了3-9全校的七个年级。既是课堂的延伸,又是课堂的补充,还为学校足球队梯队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校园文化
我校有效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例如利用宣传栏,学校广播,黑板报等普及足球知识,加强足球运动的宣传,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足球运动的历史和我国足球运动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经常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朗诵、绘画、征文等),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二)训练与竞赛管理
足球的魅力之一就是通过足球活动展现自我、张扬个性。我校根据各个学段足球活动要求在每年的4-6月组织开展了不同的足球竞赛活动,用以检验活动成果,展现孩子自我:
小学低段:组织开展班级快乐足球游戏比赛 小学中段:五人制班际足球赛(男女混编)小学高段:五人制班际足球赛(男女混编)初 中(7-8年级)---七人制班际足球赛 初 中(9 年级)---七人制班际足球赛 中小学男子(女子)区级足球联赛
学校以四个(中学男女、小学男女)兴趣小组为依托,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小学三年级以上建有班级、年级代表队,参加校级足球联赛;学校建有校级男、女足球代表队各两支参加区级足球联赛,学生基本达到全员参与足球活动。
本学期,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的四落实,学校德育处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利用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后由引进的专业足球教练员进行一小时训练,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按时保质抓成效。
四、困惑与展望
经过三年多努力,校园足球这项工作在我校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学生对足球的认识从“足球是啥”——“足球真好玩”、——“我喜欢足球”——“我要进校队”发生了质的飞跃。学生在良好的品质的形成、身体素质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也得到了很大改观。用事实验证了我们当初的策略和方向是正确的。
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不足:
1、对校园足球认识还存在不足。
有些干部、老师和家长对校园足球这项工作认识不到位(特别是初中学段)影响工作推进和孩子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个别家长不是很支持孩子练足球,认为没前途,容易受伤。我们将尽力做好家长工作,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孩子练习足球的好处,并建立起更加科学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监护好队员安全的同时做好学校利益的保护。今后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创设良好校园足球氛围,提高工作实效,让大家共享校园足球给我们带来的实惠。
2、体育教师的足球素质有待提高。
我校12名体育教师中只有两名教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足球专业,因此大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对足球理解,知识、技能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技战术得不到提高,影响了足球教学质量的提高,校园足球推广普及受到了严重制约。体育教师外出培训和引进专业足球教练是我们下一步工作重点。
3、足球课、足球课外小组缺乏规范。
由于教师足球专业素质偏低,在组织教学、课外活动、业余训练等都显得不专业、不规范。使学生在培养足球兴趣、提高足球技能方面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提升我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研发《永宁学校足球校本教材》成为下一阶段校园足球工作推进的必须。
五、我们的努力
1.将足球运动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活动形式要求新颖、内容丰富,融健身性、普及性、艺术性于一体;内容安排上如:运球、各个部位颠球、各种方法射门、带球过人等。孩子或热情奔放地射门,或紧张激烈的以各种方法颠球,或欢快愉悦地小组游戏。从中发现人才,对技能技巧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了拔高练习,如组织足球对抗赛,吸引到校队训练等。
2.在课堂训练上落实“四个到位”,一是师生对活动各个项目和具体动作的领悟理解到位;二是教学双方沟通交流到位;三是对动作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和锻炼价值感悟到位,在训练中达成目标;四是对动作的整体把握到位。
3.跟踪上级政策的出台,积极准备创建学校足球俱乐部。引进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我校还将加强档案建设,不断总结创建足球特色校的经验,为今后巩固发展创建成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4.为了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研究如何在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锻炼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和活动方式,构建校园足球特色项目。永宁学校的足球事业可谓刚刚起步,通过创建足球特色学校活动,校园内焕发了勃勃生机,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足球知识的普及和足球运动的开展,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学生足球知识普及率和运动技能大大提高。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活动,球队积极水平明显提高。校园足球工作在我校刚刚起步,方方面面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去突破。每解决一个问题、每突破一个障碍都是我们推进此项工作的举措。我们的足球之路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还需更多的领导支持。我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定会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2018年10月
第三篇:特色校创建自评报告
武汉市新洲区汪集中学
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申报学校主管部门
新洲区汪集中学 新洲区教育局
年10月
2014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目 录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3
第二部分:自评过程及结果…………………………………………………………3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3
二、广泛宣传,凝聚全智„„„„„„„„„„„„„„„„„„„„„„„3
三、积极行动,边评边改„„„„„„„„„„„„„„„„„„„„„„„4
第三部分:主要做法及成效…………………………………………………………4
一、内涵发展…………………………………………………………………………4 1.1建设诚实教育文化„„„„„„„„„„„„„„„„„„„„„„„„4 1.2深化学校内部管理„„„„„„„„„„„„„„„„„„„„„„„„5 1.3优化学校队伍建设„„„„„„„„„„„„„„„„„„„„„„„„6 1.4提升学校办学条件„„„„„„„„„„„„„„„„„„„„„„„„7 1.5扎实开展教育教学„„„„„„„„„„„„„„„„„„„„„„„„8
二、特色发展…………………………………………………………………………11 2.1定位特色及其发展目标„„„„„„„„„„„„„„„„„„„„„„11 2.2加强学校特色建设„„„„„„„„„„„„„„„„„„„„„„„„12 2.3彰显学校特色品牌„„„„„„„„„„„„„„„„„„„„„„„„13
三、质量发展…………………………………………………………………………14 3.1办学绩效显著提高„„„„„„„„„„„„„„„„„„„„„„„„14 3.2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14 3.3教师专业素养不断增强„„„„„„„„„„„„„„„„„„„„„„15 3.4办学效益明显增值„„„„„„„„„„„„„„„„„„„„„„„„16
第四部分: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16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武汉市新洲区汪集中学
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汪集中学地处新洲腹地,东望举水,西眺倒河,南邻涨渡湖,武英高速、新施公路纵横交贯。学校创建于1986年,原名“群建中学”,2001年更名为“汪集街汪集初级中学”,简称为“汪集中学”。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占地面积26580平方米,生均 33.35平方米,建筑面积14396平方米,生均18.06平方米,学校服务范围24个自然村和1个社区,服务半径6公里。2010年通过武汉市初中标准化建设验收,建有问津楼(教学楼)、科技楼、求实楼(办公楼)、志远楼(男生宿舍楼)、碧桂苑(女生宿舍楼)、思齐轩(教师宿舍楼)、食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实现了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体育场、绿化带、文化长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67人。教职工121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本科学历92人,专科学历14人,学历合格率100%。高级教师18人,中级教师64人,市、区级学带、优青6人。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理念规划学校发展,以理念打造办学特色,以理念凝聚校园文化,以理念建设教师队伍,以理念更新教育观念,以理念引领校风学风教风。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上升,中考成绩连续几年居全区农村学校前列。学校先后获得新洲区“七率”先进学校、“全国平安和谐校园”、武汉市“教师队伍建设年先进学校、绿色学校、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三星级单位”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武汉市评为“人民满意中小学”。
第二部分:自评过程及结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为成员的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自评工作方案,严格按照评估标准开展自评。
二、广泛宣传,凝聚全智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创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既是我校又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学校展示发展实力、提升社会满意度的过程。为了加强创建工作,学校一是多次召开校委会、教师会,专题研究自评工作,让学校全体师生明确创建工作对提升学校、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的重大意义。二是召开家长代表会,宣讲创特的意义,征求他们的意见,为我校的评估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积极行动,边评边改
1、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学校制定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并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讨论如何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下积极地展开各项工作。
2、根据《武汉市初中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督导评估方案》的要求,对照3个A级指标、12个B级指标、33个C级指标,找出实际工作中的差距,进一步明确了评估要求,对照《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督导评估标准》,我校自评达到了评估标准要求。
第三部分: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走内涵发展之路,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一)打造诚实教育文化,奠定学校发展思想基础
1、凸显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
《礼记》的《中庸》篇关于“诚”进行了这样的阐述:“诚”为天道,向“诚”学习为人道;人道就是使“诚”得到实现,并成为人的行为准则,是人道德品质的一种表征,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汪集中学历经30年来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诚实”文化底蕴。校委会一班人通过细致分析,反复论证,把诚实特色学校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头来抓,联系我校一脉相承的办学思想,确立了“诚以立人,实以立业”的办学理念和以“诚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2、制定学校发展目标,提升学校办学境界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汪集中学在“诚以立人,实以立业”理念的指引下,努力让诚信做人和踏实做事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意识深入师生的心中,使广大师生树立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观念,确立了以“塑造爱心教师 培养快乐学生”为师生发展目标,以创建“诚实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厚德、明志、守诚、求实”为校训,形成了“务实 严谨 协作 奉献”的校风,让全体教师牢固树立“忠诚敬业、善教踏实”的教风,从而引导和促进学生形成“质疑善思、诚信博学”的优良学风。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在标准化建设和后标准化发展中,按照“全方位、高标准、创新性、独特性”的目的要求,对校园建筑设施、植物及人文景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大到主体建筑,小到角角落落、一草一木,做到全面规划设计、精心斟酌取舍,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学校内部环境焕然一新,教室窗明几净,食堂清洁卫生,寝室整齐划一,同时,开辟宣传窗、黑板报、图书室等思想文化阵地;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学生书画作品,设置教育格言和警示句;开辟图书角、文化长廊、小品雕塑等育人阵地。矗立在校门显要处的景观石,“学无涯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牛 不用扬鞭自奋蹄”的醒目字样,无不给师生巨大的精神动力。
(二)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提供学校发展制度保障
1、合理设置机构,民主科学管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范明禄为组长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按教育教学、行政后勤和党务群团三条主线设置部门,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党支部、工会、教代会、团支部、学生会,各处室分工协作,管理有序,工作高效。全面整理、修改并完善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诚实教育评价制度,对诚实教育在班级、学科、教学、主题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的同时落实奖励机制。
2、完善制度建设,追求管理高效
(1)把制度文化建设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为了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培养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学校大刀阔斧,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定岗定员为主要形式的任贤任能,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系统,修订完善学校德育、教学、科研、后勤、卫生、安全等系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列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继续教育,激发教师比业务、比奉献、比成绩的工作热情,优化了教师队伍,增强了师资实力。
(2)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规范,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我校始终认真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教师考核方案》、《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方案》、《教学流程管理制度》,《班主任考核方案》、《体卫艺工作制度》、《教学常规工作制度》,《校本研修制度》,《教师培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通过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全面落实减负爱生活动,按照各项规定组织教学。每学期认真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坚持领导听课评课制度,坚持每周一次业务学习制度,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坚持教学月查制度,坚持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制度,坚持学生满意率问卷调查制度。各项教学流程管理过程的落实,切实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扎实高效地运行。
(三)优化学校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1、思想先行,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政策法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充分发挥行政领导班子的智慧。同时加强勤政廉洁建设,以身作则,争做表率,注重人格的力量,建设了一支团结、民主、积极、进取的领导班子。二是按照德、能、勤、绩的要求,坚持想做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原则,提拔任用干部,落实公示制、任期制、考核制、责任制等相关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战斗力强的领导团队。
2、德能并重,造就优秀教师队伍
一是把师德建设作为切入口,作为弘扬高尚师德的首要任务。开展“师德高、师身正、师心慈、师爱严、师业精”为主题的师风建设活动,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校内外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观看师德教育片,听取《师德报告会》,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年终考核时,加强师德考核,采取自评、他评、问卷调查的形式,坚持学生评议、量化评分、领导小组综合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二是注重师能锤炼。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并进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行严格的考核评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进修活动,仅去年一年,就有50人次外出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提高业务水平。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教师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100%。2011年,我校被评为区“继续教育先进学校”。学校有市级优秀教师5人,区级优秀教师11人,一大批教师被市、区教育局授予“优秀班主任、百优班主任、优秀教师、魅力教师、爱心教育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他们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规范学校装备管理,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1、加大投入,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2009年,新洲区教育局投入600余万元,对学校进行大规模整体改造和重建:新建了1栋教学大楼,4栋师生宿舍楼,改造了1栋教师办公楼。建设了微机室1间、电子备课室1间,配备电脑60台,最大限度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装修改造了学校食堂,建设了放心超市1间,让全校师生无饮食后顾之忧。修建了标准硅胶篮球场、塑胶跑道,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为师生锻炼提供了便利条件。今年,为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区教育局和学校再次投入10余万元,用于添置补充微机室电脑和图书室藏书,确保生均占有率达到国家标准。
2、规范管理,确保装备效益最大化
为了确保各功能室仪器设备管理有序,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制定了完整的功能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安排专人负责物理、化学、生物、微机室、图书室等功能室的使用和维护,定期召开功能室管理人员会议,根据功能室特点开展培训、检查活动。学校图书馆共有36000余册,生均45.17册,并保证师生能全天候借阅和每周三天在阅览室阅读,特别是对理化生实验室的管理,学校均按照科学、规范、合理的原则,对教学仪器、器材分科分类、定室定柜存放,仪器器材定期保养和维护,避免不必要的器材损耗,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率达95%以上。
为充分发挥实验器材效益的最大化,学校还要求相关教师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并按教学进度严格落实,按课标开齐开足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其中,理化演示实验开出率要求达到100%,学生分组开出率达到100%。实验室配有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情况记录,记录及时准确。学校还结合武汉市“教育云”工程,专门制定了“班班通”普及使用计划,邀请区内专家为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全校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装备的适应率和使用率,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五)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规范办学行为,依法治教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方案,端正教育教学行为,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十个坚持”: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精选作业内容,不准随意加大作业量度和难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坚持严格教师管理,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坚持统一一教一辅,杜绝教师随意征订教辅材料;坚持规范办班,最大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坚持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政策,严格实行两免一补,积极做好校务公开工作。
2、实施有效德育,创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格局
(1)德育内容系列化。一是结合我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德育目标,围绕“诚实教育”主体,分年级落实德育目标:七年级侧重“感恩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八年级侧重“务实教育、诚信教育”,九年级侧重“生命教育、前途理想教育”;二是结合重大节日、时事进行德育教育;三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专题讲座进行德育教育;四是结合班主任工作例会制,一月一小结。
(2)德育教育生活化。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课题,创新德育教育形式,将德育目标引入学生的学习、家庭和社会等生活,广泛开展各种生活主题教育,让德育贴近并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促进教育效果向学生的行为习惯转化,让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生活、回归真实。如学校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回归家庭,开展“五要”感恩父母活动;融入校园,开展“牵手同学,共同进步”感恩同学活动;走进社区,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当四好青少年”感恩社会活动。
(3)德育形式多样化。注重开发德育资源:一是学科教育渗透。结合教学内容、教师教学风格、学生实际进行德育渗透。二是环境熏陶。学校有校训,教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室内有班训,有名人名言,有催人奋进的条幅,校园内处处有提示警醒的标牌,使德育工作空间上不空位。三是活动体验。团总支和政教处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宣传栏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结合“诚信教育、务实教育”两大主题,每年组织两次大型文艺汇演,如2012年组织了“感恩于心”五四文艺汇演,2013年组织了“与诚信相伴,让青春激情飞扬”元旦文艺汇演等。四是立体育人。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寒暑假,组建青年志愿队,到街道清扫垃圾,到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带领学生到学农基地体验劳作的辛苦。
(4)德育方法人性化。学校提倡学生工作具备爱心、细心、耐心,反对简单粗暴,并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真实记录学生在校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及时反馈给家长,确立“3+2”(三次家访、两次交流)家访模式,使家长即使身在外地务工,也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成长的状况。
3、规范教学常规,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效课堂”。
(1)强化教学常规机制,实行教学全程管理。学校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学过程和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做好教学计划、教学制度、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管理等常规,规范教学过程中检查、反馈、监控和评价管理机制。加强了教学常规过程的管理意识。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发挥主阵地效益。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在“互动·发展”的前提下,学校构建“六个一”(一说、一备、一讲、一练、一评、一思)教学模式,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学校推行、推广教学开放,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广泛,课堂气氛自由、宽松、平等、和谐。师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加深了师生教学过程的发展意识。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走出去学习市区内外等课改名校的先进教学经验,邀请上海方略、市教科院、区教研室等专家教授来校面对面示范交流,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富有成效的教改尝试。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有了明显变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4、加强体卫艺工作,着力提升学生身心素质和全面发展
(1)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认真贯彻《学生体育工作条例》,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足体育课时,按照课程标准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坚持做好“三操”,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坚持常年组建学校运动队开展训练与竞赛,每学年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校运会,不定期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单项比赛,实现每个学生至少有一项兴趣爱好或特长。2011年,学校获区学生田径运动会第四名;2012年获区中学生篮球运动会第五名。
(2)贯彻学校卫生条例,推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检,做好登录、统计、分析、反馈等工作。二是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定期不定期印发卫生健康宣传材料,设置卫生宣传栏,开展健康预防等宣传,对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做到有宣传、有措施、有成效。开展科学用眼宣传教育,重视教学卫生,坚持眼保操制度,切实保护学生的视力。三是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确保食堂和学生宿舍的安全卫生。2013年8月,市教育局徐定斌局长视察学校时,充分肯定了学校食堂、卫生等管理工作。
(3)大力开展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校组建舞蹈队、书法班、绘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近年来,学生在市、区美术、书法、音乐比赛中获奖达102人次。2012年获区“红歌传唱”三等奖,2013年获区“经典诵读”二等奖、区“艺术小人才”比赛二等奖、“拓展游戏竞赛”铜奖等,2014年,获区“共筑中国梦”艺术节舞蹈银奖。
5、加强科技信息实践活动,不断拓展教育教学活动空间。
(1)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师生应用能力。学校坚持各功能室的使用,上好信息技术课,现有办公计算机60台,全部接入宽带上网,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利用寒暑假,开放计算机室,对部分学生开展特长培训,大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结合教育云平台的学习,请专门技术人员辅导电子白板的应用和PPT制作技术,加强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全面提高师生信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息技术应用能力。2012年,我校获区“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三等奖。(2)推进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学校坚持从所在地实际出发,成立“环保小卫士”、“新时代小雷锋”等兴趣小组,开展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在学校文化艺术节上展示或送市区参评,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年年有人获市级奖。2012年汪思源同学的动漫设计获武汉市一等奖,被免费获邀地铁试运营并终身免费乘坐地铁。
二、立足“诚实教育”特色,精心打造学校教育品牌
(一)准确定位,确立“诚实教育”特色及其发展目标
我校经历30年来的变革与发展,无论是办学规模和各项硬件设施建设,还是师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办学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大量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绝大多数学生成为留守儿童,导致亲情缺失、诚信缺失、生命意识淡漠,给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很多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也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学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经过思考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2010年9月,学校政教处和团总支发出“呼唤诚信,共筑诚信”倡议书,号召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待人,要求学生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知行合一。此倡议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并通过诚信教育主题演讲、征文比赛、“与诚信相伴,让青春激情飞扬”文艺汇演等等活动,迅速在学校掀起了“诚信为人,从我做起”的热潮。活动下来,我们发现,学生变得礼貌了,学习变得务实了,旷课上网的明显变少了,打架闹事的几乎绝迹了,家长感激的话语变多了,社会反响变好了。2011年9月,政教处和团总支又推出了感恩系列教育活动,分阶段进行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和感恩社会系列教育,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善。结合这些学校发展实际,为我校“诚实”文化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也是我校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长足发展的重大举措。
在准确定位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进而提出了“诚实教育”特色发展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规划,以“诚实教育”为龙头,打造两大主题教育:诚信教育——教育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务实教育——教师踏实做事、遵循教育规律、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学生认真学习、掌握适应社会、建设社会的本领。
(二)积极推行,加强学校诚实教育特色建设
1、用诚实教育强化师德建设
诚实教育首先从教师自身做起,只有做到教师讲诚信,特色创建才有诚信可言。汪集中学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诚信意识和实干精神,实现廉洁从教。从而让所有教职工形成“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铸师魂,要求教师忠诚于党,精诚于校,诚信于民,诚心于生,把教书育人作为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职业。
2、用诚实活动感染学生情怀
学校通过利用升旗仪式、在国旗下讲话发出“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倡议书,进行诚实宣誓活动,全校学生集体宣誓要“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举办以“做诚实人,说诚信话,做踏实事”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评比等活动,使诚实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让学生明白“诚实”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利用班团活动,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诚实”视频展播,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将各种良好的习惯内化为行为品质;组织学生通过书籍、报刊、网页浏览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名人传记、名人名言、谚语、俗语、楷模、典故、故事等,并通过诵读会、故事会、表演等形式,潜移默化地激励自己向榜样学习;通过举办“诚实守信学做人”、“诚信伴我成长”等主题班会,对学生集中进行诚实教育,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行动相对照,进一步号召学生“诚信做人,踏实做事”,让“文明、诚信”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3、用诚实典范影响学生言行
学校定期开展“诚实之星”的评选,对有特殊表现的诚实少年进行表彰,并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把其好的行为习惯在宣传栏和校园网上进行展示,为广大学生增强信心,树立榜样。通过组织以“我身边的诚信形象”为主题的演讲及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文明诚信的典型,从而引导学生以这些诚信典型为榜样,见贤思齐,争当文明诚信好学生。去年一次早锻炼后,喜欢打篮球,说话大大咧咧的九
(五)班男生魏灵敏拾到260元人民币,主动地寻找失主,在师生中传为佳话。
4、用诚实文化熏陶学生心灵
我校的诚实教育文化特色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办公楼西侧墙壁上醒目的悬挂着诚实标语,每天穿梭于校园的师生从校门前经过,时刻沐浴着诚实文化;学校每个教室门前的“承诺栏”,张贴着学校领导、班级、教师、学生、家长的承诺,时刻提醒每个人履行“诚实”的承诺;教学楼、科技楼上,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一目了然;楼梯间各楼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别张贴有学生喜闻乐见的“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小故事,以及古今中外名人的诚实守信故事、有关诚实的名人名言。这些名言、故事学生耳熟能详,无形中让学生受到精神的熏陶。
(三)广泛认可,彰显“诚实教育”特色品牌
1、两大教育品牌相得益彰
一是诚信教育——学生成长的奠基石。开展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明白诚信的本质和内涵、诚信与道德、诚信与成人的关系,懂得讲诚信是维系一切道德的前提,树立学生“做一个真实的人”的理念,养成“诚信立身,从我做起”的良好习惯,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受损”的校园氛围,每位学生都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知行统一,使诚信观念扎根校园、深入人心。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如宣誓、签名、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定期开展,“诚信大使”、“诚信教师”起到了模范引领作用,校本教材“诚信篇”读本成为学生最爱。二是务实教育——孩子心灵的栖息地。“诚实教育”的终极愿景就是务实,我校在务实教育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师踏实做事,学生认真学习。通过打造教研文化和深化“家文化”制度两大工程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打造教研文化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对话交流为着眼点,实现信息交换和经验共享;以课堂研讨为载体,开展行动研究;以比教学为抓手,着力打造高效课堂。教研文化的引领,使得我校85人次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获奖,其中省市级论文、案例评选、专题交流达40人次,在全省课内比较学活动中,魏群玲老师代表新洲区荣获武汉市比赛二等奖。深化“家文化”制度,学校坚持以“3+2”成长模式构筑师生“成长乐园”,坚持文化建“家”,自主持“家”,制度治“家”,行动管“家”,为学校落实惠民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实施依据,给农村留守子女和贫困家庭带去了温暖和帮助。2013年10月,我校顺利被评选为“武汉市绿色学校”;12月,学校通过了新洲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评估验收。
2、特色效益逐步彰显
通过立师德,正师风,制定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教师清晰地认识到自我的目标及方向,在“实”字上下工夫,在“细”字上求发展,在增强备、教、批、辅、评实效性的同时向课改要效率,形成了学习创新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以“诚信作业”为主题教育,学生摆脱了抄袭作业的坏习惯,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学生有不会的、不明白的及时问老师或同学,而不是抄袭;开设“美术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篮球兴趣小组”、“书法班”等,开发学生潜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展示学生优秀作品以及各项技能,让学生体会到只要踏实做事,终会硕果累累;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提高学生诚信素养,扩大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影响,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以身作则,诚信做人,当好子女的表率,努力为每一名孩子创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
三、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一)办学效益显著提高近几年,我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展。学校对口入学率一直保持在100%,学生流失率一直控制在0.5%以内,非毕业年级学业成绩合格率为99。2%,优秀率为41.1%,学校毕业年级巩固率为97%,中考优良率保持在50.2%,合格率一直保持为100%,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认可度和满意度均大幅提高。
(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首先是思想品行素质方面:学生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突出,一是学生的德育成绩合格率达100%,初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校生共青团员比例高;二是学生踊跃参加爱心助学、扶贫济困、助残救灾的捐款,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出强烈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情感;三是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合格率保持在100%,违法犯罪率保持为零;四是学生懂礼仪、守秩序、讲卫生、有爱心,在各项校内外活动中,着装仪表、举止言谈、精神风貌均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五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具有诚实、守信、正直、谦让的品质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爱心教师、诚信学生”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了大批学习的榜样。其次是学生学业成绩方面:学校建立和健全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严格教学质量监控和测评。学生各门学科成绩合格率均达到99%以上,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达到课程要求,养成了良好的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武汉市中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我校学生获奖人数一直处于全区农村中学前列。第三是学生核心能力方面:学校坚持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创新实践活动方式,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能够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能够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普遍具有学习的愿望、兴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三)教师专业素养不断增强
一是师德水准不断提高。学校教师忠诚教育事业,认真执行教育方针,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努力学习,执着追求,勇于创新,形成了依法执教、爱岗乐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合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师德品质;几年来,没有从事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教师。2012年,学校多次被评为区“师德建设先进学校”。二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本科学历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87%以上,100%的科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熟练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进行学科教学整合;100%的教师完成了教师培训学习任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明显提高,100%的专任教师能适应初中单科循环教学,能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教师教育观念先进,课程执行力接近或达到新课程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优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良率很高,学校科研课题和教师个人课题均顺利结题,初步建立起了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三是教师学术研究能力逐步增强。学校全体教师具备“勤读书、勤思考、勤总结”三种基本功,具备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的好习惯,真正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学术型、研究型教师。几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总共获奖128人次;在各级各类专业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66篇。
(四)办学效益明显增值
近几年来,学校不断物化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彰显特色文化,凝聚“诚实”文化精神,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家访反馈良好度变高了,进入高一级学校升学率提升了,各种途径转学留档的变少了„„学校生源呈稳定增长趋势,《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教育文摘》、新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聚焦学校办学特色、“3+2”学生成长模式、全民阅读等办学经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12年10月上海方略专家、中光中学陆光远校长来校考察时,对学校的“诚实教育”特色高度评价;同年,学校被评为武汉市“人民满意中小学”。
第四部分: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1.教育理念需进一步转变,“诚以立人,实以立业”的办学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扎实有效的深入人心。进一步制度化和科学化值得我们去探索;
2、办学特色需进一步深化。“诚实教育”的成果如何转化为师生服务社会、推动教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3、教师素质需进一步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人才,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做到人尽其才,值得我们去探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创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是我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学校领导班子正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努力做到在“特色”上下功夫,在“改革”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真正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中小学足球特色校园自评报告
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工作情况
自评报告
某某中学建校至今只有13年,是广大群众心目中的一所名校。学校以“止于至善”为办学理念,以“让学校成为孩子们期待和怀念的地方”为办学目标,以“成长乐园,心灵家园,幸福校园”为办学愿景,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理念,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足球的快乐、享受体育的快乐。结合实际,对我校贯彻落实校园足球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自评,自评情况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342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8756平方米,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公办学校。教学班56个(总校38个,东校区18个),学生3428人(总校区2284人,东校1144人)。教职工总数182人,其中专技教师169人。学历情况:本科76人,大专106人,学校有专职体育教师10人。
二、组织领导
(一)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国家政策
1.学校成立了“建宁县城关中学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具体负责工作,教务教研主任、团委书记、体育教师为成员,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每个阶段足球工作的进展情况,具体指导本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确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建宁县城关中学校园足球工作机构 ⑴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⑵工作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体育部部长)、(足球社社长)及各班班主任 2.严格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央7号文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转发关于开展2015—2016全国校园阳光体育足球班级联赛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树立“健康第一、以体育人、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理念,倾力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高度重视,纳入学校规划
为保证校园足球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制定了《建宁县城关中学校园足球三年规划》,并将足球工作纳入《学校工作三年规划》、《学校工作计划》以及《体育工作计划》中,严格执行。
(三)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体育教育法规文件,计划、总结、教学文件等相关资料齐全规范。制定了“校园足球工作管理制度”,“校园足球工作考核办法”,“校园足球训练要求”等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还建立了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二、保障措施
(一)师资保障
我校共有体育教师7人,其中谢志龙老师为校足球队教师,在2015年8月23—29日参加了“三明市2015年全市首批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及2016年7月15—22日参加了“三明市教育局、三明市体育局联合举办在2016年三明市校园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某 某等根据上级要求参加了县教育局举办的“建宁县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的培训”,均有合适的教师资格证,老中青结合,其中100%为大专以上学历。体育教师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备从事体育教学所必需的基本功,有较强的组织体育竞赛和训练能力。学校认真做好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观看录像片,举办足球培训等办法提高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素质。
(二)设施保障
我校有八人制足球场 1 块,篮球场3个,羽毛球场2个,排气场2个等体育场地,足球:70个;标志盘:30个;标志桶:30个;绳梯4个;球袋6个;训练背心20件。五人制球门1副(正在定制8人制足球门1副),体育器材数量基本达到器材配备的要求,由艾永兴、谢志龙老师负责管理,对体育器材的管理能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体育器材使用的安全性,对体育器材的数量、品种、添置和损坏有明确的记录,学校每年还拨款购买一定的体育设施设备。并做到了有计划地逐年添置充实体育器材。学校也能考虑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师工作服装配置等有关规定,在体育课课时计算和职务职称评定时与其他科目的老师一视同仁,自2015年9月以来投入金额为24771.7元,分别用于购置体育器材、2016年参加三明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训练及比赛时费用与分发体育教师福利待遇。
(三)资金保障
学校设有专项体育经费,将其纳入学校经费预算,按公用经费的一定比例用于体育日常工作,统筹规划,保证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同时,落实体育教师待遇。每年提供应有的服装、生活用品。将体育教师课外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和足球训练活动均纳入课时工作量考核,在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学生新增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
三、教育与教学管理
(一)教学安排
我校严格按照省颁课程表安排体健课,每班每星期3节,学年初要求体育教师制定好学年、学期足球教学计划,在教学中有课时计划等,学校足球专项经费有划拨,学校宣传栏有进行足球相关知识的宣传,安保处有制定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有专门的医务室和校医,通过班班通在班上进行足球知识宣传及组织学生观看足球比赛,每班选派两名选手进行足球知识竞赛,在校体育艺术节期间,有安排了男子七、八年级的联队与九年级八制的足球比赛、校男子足球队与一中男子足球队的友谊赛;女子七、八年级的联队与九年级的足球比赛和校女子足球队与一中女子足球队的友谊赛。
定期开展全校性体育教研活动,学校充分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操等多种渠道,开足开齐体育课,切实保证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每个学生从小有机会接触足球,保障他们参与足球运动的权利,提供参与足球活动的平台,从培养对足球的兴趣开始,根植课程,实现全员普及。
1.课程管理
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把足球基础技能教学作为全校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从2015年下期开始,能确保每周一节足球课教学,保证每节体育课至少拿出15分钟进行足球基本技能训练。开发足球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参考《快乐足球》教本,因地制宜,开发编制我校足球校本教案,由各个年级的体育老师任教,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
2.校园文化
我校在2015年9月被教育部评为2015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以后,有效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例如利用宣传橱窗,学校广播,黑板报等普及足球知识,加强足球运动的宣传,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足球运动的历史和我国足球运动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经常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摄影、绘画、征文等),在阳光体育网、学校网站上都创建了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在每年的图书室定书籍的时候都将征订一定数量的足球图书资料,虽然书籍还没有多少,相信以后会积少成多的。
(二)训练与竞赛管理
从2015年上期以来,学校就创建了足球兴趣小组,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长期开展课余足球训练,由谢志龙老师执教,在初始训练阶段,着重抓好基础的技术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让队员对足球技术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到综合训练阶段,注入简单战术配合的训练,并在此期间传授足球裁判规则,使队员们掌握一定的战术和规则并可加以运用。本学期开始周一男子主练战术,周三主练个人技术,基本功等,周一女子主练个人技术、基本功等,周三主练战术。2016年7月校女子队代表本校参加三明市中小学生初中组的女子足球联赛,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学校建有校级男、女足球代表队。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每年的校运动会将足球比赛设为必赛项目之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2016年10月商讨了足球班级联赛事宜,将在在2017年3月份开始举办了首届“新手杯”校园班级足球联赛,制定了可行的方案,有可操作的安全、医疗等应急预案。
让足球在校园里飞起来
本期,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学校足球社团,我们已经邀请建宁一中黄文越老师不定期的到校提供技术指导,由谢志龙老师对非所任教的班级提供免费的足球技能指导,我们期待全面铺开更加专业的足球培训,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努力向上一级特色学校输送足球优秀运动人才。
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的四落实,学校教务处和体育组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由谢志龙老师负责,利用每周一和周三下午5点至6点进行训练,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按时保质抓成效。
四、困惑与展望
1.场地设施还需要继续完善。学校能进行正式比赛的草皮场地只有一块,无法满足校园足球联赛与训练同时进行的需求。
2.个别家长不是很支持孩子练足球,认为没前途,容易受伤。我们将尽力做好家长工作,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孩子练习足球的好处,并建立起更加科学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监护好队员安全的同时做好学校利益的保护。
3.受市级培训的专业足球教练只有1名,多数体育教师只受县级足球知识培训,体育教师得不到技战术的提高,影响了足球教学质量的提高,校园足球推广普及受到了严重制约。
五、我们的努力
1.正在策划校园足球操,将足球运动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活动形式要求新颖、内容丰富,融健身性、普及性、艺术性于一体;编排上把握“五个着手点”,即有特色、有活力、有艺术、有美感、有运动量;重小技巧,尝试进行几个项目的练习,如:运球、各个部位颠球、各种方法射门、带球过人等。运动员或热情奔放地射门,或紧张激烈的以各种方法颠球,或欢快愉悦地小组游戏。从中发现人才,对技能技巧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了拔高练习,如组织足球对抗赛,吸引到校队训练等。
2.在课堂训练上落实“四个到位”,一是师生对活动各个项目和具体动作的领悟理解到位;二是教学双方沟通交流到位;三是对动作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和锻炼价值感悟到位,在训练中达成目标;四是对动作的整体把握到位。
3.跟踪上级政策的出台,积极准备创建学校足球社团。引进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我校还将加强档案建设,不断总结创建足球特色校的经验,为今后巩固发展创建成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4.为了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研究如何在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锻炼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和活动方式,构建校园足球特色项目。我校结合足球教学的现状,努力构建和探索中学校园足球特色项目的实践与研究,希望通过对足球知识和足球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形成学校特色。使师生能够充分体会到体育运动的精神、足球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课余训练水平等进行有益的探索。
建宁县城关中学的足球事业可谓刚刚起步,通过创建足球特色学校活动,校园内焕发了勃勃生机,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足球知识的普及和足球运动的开展,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学生足球知识普及率和运动技能大大提高。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活动,球队积极水平明显提高。
我们的足球之路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还需更多的领导支持。我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定会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第五篇:足球特色校申报材料
“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申报报告
——发展足球教育 打造学校特色
吉林省敦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近年来,我校以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树立“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思想,确定把少儿足球作为我校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真抓实干,使得少儿足球在校园内蓬勃发展,在近期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校开展创建“足球特色学校”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申报背景
敦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创建于1964年,学校占地面积10874平方米,建筑面积5908平方米,绿化面积4167平方米,运动场地3500平方米。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教师110人,体育教师6人,学生1820人,6个幼儿班,幼儿320人。建有春华秋实两栋教学楼,教学设施齐全。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将其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始终秉承“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让“博爱诚信,知行合一”的校训发扬光大,逐步形成了“修身立德,求实创新”的校风、“博学多识,教书育人”的教风,彰显了以“修身立德,行•文明之礼;修身启智,做•博雅之人;修身健体,铸•坚毅之品;修身怡情,育•尚美之心”为内涵的修身教育特色。积
极探索教学改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炼出“四学一导”为主要内容的课题教学模式,不断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培养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多年来,学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获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优秀实验校、全国少先队先进集体、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红旗大队、辽、吉、黑三省美育教育先进单位、省级示范家长学校、吉林省交通安全百强学校、延边州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行为教育先进单位、教研练功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红十字示范校等多项荣誉。
在体育方面,足球教育教学是我校的重中之重。我校足球队伍建设完善,设有两个梯队,足球训练趋于专业化,着重“快乐足球教育”——培养足球兴趣、发扬足球文化、训练足球技术。在学校领导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运用现有条件,大力倡导足球运动,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参加各级足球比赛,足球教育教学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在教育局举办的全市小学足球联赛中我校连夺三冠;全州足球夏令营中,我校夺得季军。
二、主要工作做法及特色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
1.落实国家政策。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工作。
2.纳入发展规划。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
3.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在校长王立光同志领导下,教务处,学工处,体育组共同参加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我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
4.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制定出校园足球工作组织实施、招生、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且不断完善。
(二)、条件保障
1.加强体育师资培训。每位专职足球体育教师每年提供一次体育师资参加培训机会,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
2.落实体育教师待遇。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和活动要计入工作量。保证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3.场地设施建设完备。场地设施、器械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体育工作的需求,不断得到补充,并建设有适合学校条件的足球场地,足球及基本训练竞赛器材数量充足。
4.体育经费保障充足。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为学生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学生新增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
(三)、教育教学
1.教学理念先进。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坚持健康第一,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保证体育时间。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学校开设二课足球选修课;足球运动纳入大课间或课外活动。
3.开发足球课程资源。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足球校本教材,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
4.营造校园足球文化。经常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摄影、绘画、征文、演讲等)。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四)、训练与竞赛
1.成立足球组织。学校有足球俱乐部或兴趣小组,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小学三年级以上建有班级、年级代表队,学校建有校级男、女足球代表队;学生基本达到全员参与足球。
2.开展科学训练。学校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定期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
3.建立竞赛制度。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并趋于稳定;每年组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每个班级参与比赛场次每年不少于10场;积极参加校园足球联赛;主动承办本地足球比赛。
4.支持学生发展。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三、未来三年工作可行性计划
(一)、2016-2017学年:
1.在原有体育课足球兴趣小组的基础上成立敦化市第二实验小学足球俱乐部,保持原有校足球队为敦化市第二实验小学一队、二队,成立足球三队。
2.加强校队战术训练,积极参加地级比赛,加强同广水市业余足球成人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校一对水平,加强宣传,扩大足球俱乐部规模,吸引更多学生参加。
3.2016年夏季开始组建班级足球队,每学期组织一次比赛,鼓励女生参入足球运动,成立敦化市第二实验校小学女子足球队。
4.成立“球迷社团”,教师使用多媒体带领“小球迷”观看各类足球比赛,每周一次。增添校园足球氛围。
(二)、2017-2018学年:
1.加强专职体育教师培训,体育组组织体育教师之间交流学习,达到每位体育教师均可胜任足球兴趣小组课堂教学。
2.增加各年级足球兴趣小组,在第二第三学段体育达标比例中,足球为必考学分,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足球基本技术。
3.每学期组织一次以年级为单位的竞技比赛,每学年组织一次女子比赛,不断扩充校队。
(三)、2018-2019学年:
1.初步形成足球校园特色学校,各项条件达到《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之要求。
2.进一步完善师资水平,足球教学及比赛形成自己特色,编排我校特色教材,比赛出成绩。
3.在校学生100%完成足球兴趣小组教程,每位学生基本掌握足球基本技术;校男女足球队形成传统和特色。
未来,二实验人将不断创新,锐意进取,以“足球”为载体,以“快乐足球、健康成长”为主题,从“体教结合”中挖掘“乐学、苦练”足球特色文化,将之升华为足球精神、校园文化,努力探索足球活动规律,提高我校足球运动水平和足球竞技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校综合素质提高。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深化教学训练改革,强化条件和安全保障,保持鲜明特色,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普及的典范。
2018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