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

时间:2019-05-13 20:2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

第一篇:论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

上海代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论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

名称:论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 文章整理:

上海代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日期

2014 年

07 月日

联系电话;0451-51806797 第 1 页

上海代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论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

摘要:在媒介高度融合的全媒体传播时代,政府形象塑造作为常态的沟通与传播管理,使执政理念得以流通,让百姓在知情的前提下参与社会管理。本文将重点讨论在新媒体时代对政府形象的影响以及如何塑造政府形象。关键词:新媒体

政府形象

塑造

近几年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政府执政环境也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鉴于当前网络融合、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从广义的网络层面说,新媒体也可以称之为网络媒体。而政府形象塑造与网络媒体之间关系密切,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政府执政能力建设与形象塑造都受到新媒体的巨大挑战。

一、新媒体在塑造政府形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公众社会,政府形象如何,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特别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媒体在这方面有不可替代的责任。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进一步凸现了公民社会的地位与作用,而公民社会的日显重要与新闻媒介的社会参与及舆论监督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政治国家相对独立的社会自治领域,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在相当程度上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与代表政治国家的官方进行沟通、对话,进而实现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

联系电话;0451-51806797

第 2 页

上海代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由于广大公民享有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可以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评议和监督,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进行揭露、谴责和控诉,因而公众的舆论监督可以形成一种无形而又巨大的舆论压力,督促国家机关切实履行其为公民服务、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承诺和职责,同时对有被滥用危险的公共权力进行有力的制约,对关涉国计民生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显然,在这里,媒体作为具有一种特殊性质的社会公器,是一个舆论载体,而公民社会中的公众,则是一个民间的舆论场,两者共存于当下这个社会中,形成了特殊的公共部分。媒体通过自身的得天独厚的舆论监督加大增进了公众对媒体的介入和信任;反过来,公众通过媒体的舆论监督,促进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这两个舆论场的重合、互动,构成了现代社会健康文明发展的有效机制。新闻舆论监督通过公民社会的形成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新闻媒体已经成为建构公民社会的重要机制之一。而这种机制,在今天,已经通过媒体、网络,包括手机短讯等领域,深入到社会,深入到千家万户,深入到人的思想、行为之中。

二、新媒体时代对政府形象的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引入我国以来,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日益成为社会舆论集散地和放大器,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从2003年的“网络舆论年”、2006年的“网络暴力”到2008年的“网络监督”,新媒体在舆论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已完成了从配角到主角的转换,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网络结合手机成为最强舆论载体。特别是由于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和矛盾凸显期,作为社会矛盾和社会利益冲突表现形式的突发公共事件频频发生,互联网作为一种便捷而有效的工具,与各类突发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舆论超强磁场。与此同时,新媒体舆论关注的议题正在向社会议题、政治议题快速转化,新媒体舆论

联系电话;0451-51806797

第 3 页

上海代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流化、政治化、现实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影响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危害意识形态安全

新媒体作为公共信息传播技术平台,很容易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腐朽文化传播的新渠道,思想交锋和舆论斗争的新阵地。近年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借助国内重大政治活动、公共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等机会,不断地肆意夸大和歪曲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矛盾,煽动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挑动民族分裂,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企图达到“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比如在2008年的藏独事件等,借助新媒体的意识形态斗争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很容易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这一点尤其值得警惕。

(二)损害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容易造成信任危机

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失去了公信力的政府无法得到公众支持,也无法实现对经济社会的有效治理,甚至难以为继。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非物质文化总是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快于观念和制度的变革,因而人们总是生活在不适应状态中,极易滋生诸如浮躁、失衡、焦虑、空虚、郁闷、偏激等不良心态。如果这种新媒体时代政府所面临的舆论挑战及应对策略的心态得不到有效引导,往往会形成“仇官”、“仇富”等情绪化舆论,从政府及其官员身上找到“渲泄口”,而新媒体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条件。

(三)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舆论领域的秩序较为混乱

新媒体消解了国家对媒体的绝对控制以及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使传统的“把关人”作用弱化以致丧失,导致舆论的源头不可控,传播速度不可控,内容分散不可控,舆论容易放大不可控。由于传统的舆论引导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失灵,而新的引导模式又未建立,联系电话;0451-51806797 第 4 页

上海代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形成了舆论引导空白环节,舆论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社会舆论分散、网络色情泛滥、隐私披露、谣言增多导致妖言惑众、偏激和非理性、谩骂与攻击、群体盲从与冲动、国外文

[3]舆论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的失控、失范现象,造成了思想意化入侵等问题相继出现。识领域的混乱,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风险和隐患。

(四)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危害公共管理秩序。

凭借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微博等载体,新媒体舆论已具备社会动员效应,“组织化”、“落地化”成为现实,网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相互影响,特别是病毒式传播的情绪舆论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声势,引发群体性、政治性突发事件。政府为了处理这些事件不得不耗费大量的行政资源,影响正常的公共管理秩序。此外,涉官、涉法、涉富的“人肉搜索”的滥用,导致诸如“网上审判”、“网上罢官”等极端个案的出现,干扰了社会秩序,影响了政府权力的正常行使。

三、政府运用新媒体塑造政府形象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政府的信息公开立法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必需。但如果没有信息公开立法的保障,并不能必然使公众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从全国范围看,信息公开的法律保障方面还很不完善。但由于缺少统一的法律对有关问题进行明确和规范,许多所谓的政务公开和新闻发布只是停留于形式和表面。政府是信息公开的义务人,公众是信息公开的权利者,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限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就无从谈起。2003年的非典和2004年的禽流感事件都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现代社会,突发性事件越来越多,隐瞒公开信息必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保证突发信息在内的所有信息的自由、全面、联系电话;0451-51806797 第 5 页

上海代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有序地公开。

(二)引人并强化政府公关意识,创新政府对媒体的监管调控方式,营造相对宽松的媒介环境,促进媒介健康发展

当前正处在政府职能转换的时期,政府由过去的大包大揽,转向服务型政府。要由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性的政府到一个廉洁、高效、透明、亲和的政府,这其中政府公关行为和公关意识的引人和强化至关重要。所谓政府公关,就是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事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进行信息沟通的过程。政府公关意识的引入,也还意味着一种积极主动的意识和平等意识。避免随便动用政府的行政命令,而是主动去掌握和适应新闻传播规律,使自身具备主动利用新闻媒体的基础。具体而言,就是不能用新闻宣传来取代信息传播,而是选取二者的交叉处人手,使宣传更潜移默化。在公共信息传播方面,与媒体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三)推动新闻立法,将政府与传媒的关系纳人法制化轨道

构建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要依靠法制的力量。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同时在报告还首次写入了公民的“表达权”。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新闻法》,政府对传媒的管理主要还是以行政手段为主,依据的主要是行业协会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有的法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已不适应今天的传媒实践,有的规定不具有强制性,形同虚设。如禁止有偿新闻的规定。一方面,新闻媒介的报道权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另一方面,在多重利益的争夺下,传媒有失操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而加快新闻立法,保障新闻传媒的权利,使传媒在反映民清民意,代表公众行使舆论监督权方面有法可依,同时也规范传媒的操守,监督其行为,确保其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平台。

为此,对于新闻媒体在政府形象建构中的作用我们也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首先,新闻媒体在政府形象构建中并不居于主体位置,它只是对主体(政府)形象的传播。对政府形象起 联系电话;0451-51806797 第 6 页

上海代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根源性、基础性制约的是政府的实际运转。因此决不可能不顾及政府的实际运转状况,一味地去谈论和追求政府的所谓良好形象。另外新闻媒体对政府形象的构建有时也可能起负面效应:一种情况是新闻媒体对政府形象大发脱离实际的、溢美之词,导致公众的反感;另一种情况是在政府形象建构中采取偏激或歪曲态度,导致公众对政府的厌恶和排斥。故政府在利用媒体宣传自身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建设,首先“做出个好形象来”。媒体在政府形象建构中,既要自觉维护,更要实事求是,要把自身利益与社会责任意识结合起来,真正的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田卉,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J].现代传播,2010[2]钟瑛,余秀才.1998—2009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及其传播特征探析[J].新闻与传播,2011,(1).[3]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M].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4]周洋.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J].新闻前哨,2009(11).[5]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2).[6]郭庆光.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联系电话;0451-51806797 第 7 页

第二篇: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形象塑造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形象及其塑造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任课教师

钟 谟 智 教授 年

2015级 专

文化研究 班

3班 学

2015167 姓

郭云玲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形象及其塑造 姓名:郭云玲(文化研究、2015167)

摘要: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的飞快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方式,随着一些“后台”行为的曝光,政府工作人员的言行,无论好坏,会迅速通过新媒体传播到民众当中,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下对行政管理的要求,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政府必须利用新媒体优势,展现公平、正义、民主的执政作风,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以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形象;塑造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时代特征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就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来说,在基于网络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如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等,它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变为多点对多点的互动传播。在新媒体环境里,人人皆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生产者。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网上论坛、QQ等多种传播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拥有了即时传播手段,这种交互性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超越于传统媒体的强大的舆论影响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2.新媒体信息传播效率更为快捷。目前,国内很多新闻网站都开设了即时新闻专栏,随采随传随编随发。手机用户可以随时拍摄现场视频,并迅速传输到互联网上“发表”。网络直播、QQ群、BBS论坛、微博,微信等,都以即时传播为突出特征。在这种传播技术的支持下,一条信息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获得千万次的阅读,并能够在瞬间传遍世界各地。

3.新媒体信息内容难以管控。虚拟空间的匿名性使其传播的信息、表达的意见真伪难辨,极易造成思想观念的混乱。 4.新媒体群体的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从孙志刚事件促使《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到“我爸是李刚”,到有些官员被网络“人肉搜索”,其腐败事实被揭露被爆料,被网民跟踪质询直至绳之以法,无不显示了新媒体参与公共治理的强大力量。

二、新媒体对政府形象塑造的机遇和挑战

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随着明星、草根网民在网络上掀起舆论热潮的同时,网络在公众中的信息传播交流和舆论监督效应日益明显,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政府的重视,许多领导和政府部门已经将新媒体看作政民互动、树立政府形象的一大重要途径。但是网络新媒体给政府形象塑造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的并存,是政府形象建设的一把“双刃剑”。

(一)网络对政府形象塑造的机遇

当前,我们能看到各级政府都在完善和加强政府网站建设,许多政府网站已兼有了新闻发布、形象展示、舆论引导等职能,逐渐成为展现政府形象和传播政府精神的主要载体,也成为社会公众认知政府的重要窗口,推进了我国社会的信息公开、舆论监督、文化建设和对外传播,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网络对政府形象塑造的挑战

1、网络新媒体传播的普遍性和匿名性给政府形象塑造带来了难以控制的挑战。传统媒体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党和政府喉舌的职能,新闻报道要经过层层把关。然而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人人都可以讨论交流涉及政府的一切问题并自由发布信息,同时由于可以匿名发表言论,网络空间也容易成为谣言的集散地及传播方式,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网上信息来源的多渠道及网络意见的多元化使得网络成为政府无法完全控制的媒介,对政府应急反应能力提出挑战。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来源渠道增多,人们能够获取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网络新媒体传播具有“染缸效应”,传统意义上的“把关”在网络中往往无效,这一特点决定了政府形象危机事件一旦发生,负面新闻报道就会在网络上被广泛迅速传播,损害政府形象。

从以上两点来看,无论是机遇或是挑战,都要求政府在自我的形象塑造上必须与时俱进。将政府形象塑造提升到一个与时代同步的角度和进程,使之为当代社会、人民所接受,不被社会淘汰。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形象定位

尼葛洛·庞帝在其经典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指出:“作为信息时代的‘DNA’,‘比特’正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数字化将开始决定我们的生存”。

这里的数字化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意味着媒体形态的变化与传播速度的提升,更意味着信息传播主体与受众的关系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对话与互动成为新媒体的特征。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政府不再是信息与话语权的垄断者,它必须与公众进行平等的协商与对话,努力寻求共识,才能获得公众的接受与赞同,从而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总体来说,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更加民主的政府形象

民主是现代政治权力合法性与权威性的基础,也是合法公民以平等身份获得政治尊严与政治权利的根本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网络技术以及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创造了一个个性化、自主化的传播空间,网民的自由性、交互性、创造性、便捷性得到了极大彰显。在这样一个虚拟空间里,学识的深浅、财富的多寡、权力的大小都不会给对方的话语权带来任何威胁,政治精英与普通网民、政府与公众都处在互不相知的平等地位。任何一个话题的评论都是自主的,只要不违犯相关规定,网民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因此,在全民参与政治成为可能的时代,政府必须以民主的态度对待舆论,以民主的方式进行行政管理,这样才有可能获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并与其达成共识。否则必然引起民众的质疑与反感,形成不良的舆论环境,从而有损政府形象。

2、树立更加公平正义的政府形象

公平正义的政府形象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决定着每一位公民的人格尊严。人们既通过公平与正义衡量自己的行为,也评判着当权者是否称职。因此,公平与正义成为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首要标准。

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捷的沟通方式,使人们得到更多的表达机会。当政府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当执政者的行为失当时、当公众对社会公平与正义价值的诉求受挫时,人们的情绪就会通过网络表达出来,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不断放大,最后成为普遍的社会意识。

3、树立更加高效的政府形象

首先,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如何提高公共服务绩效,促进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形象问题。另外,政府部门在处理民生问题的时候,尤其是处理一些大众都比较关注的突发事件的时候,其处事效率与质量不仅关系到事件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关系到自身的整体形象。新媒体为政府的信息公开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使政府的公共事务处理绩效等问题面向公众并接受其监督。因此,能否适应社会的变化,能否提供及时的公共服务,能否有效地配置政治、经济、文化资源时刻考验着政府的应对能力及其形象问题。

4、树立更加廉政的政府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一些人的仇富心理变得日益严重,而且,这种心理在“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刺激作用下愈演愈烈。政府作为社会的服务机构,其在此过程中的平衡与调节行为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四、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塑造政府形象

对于当前网络环境下,政府形象塑造而言,网络这一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政府既要利用网络优势推动形象塑造工程,也要防止因网络引发的问题演变成政府形象危机。针对当前的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从网络环境中,常态下的政府形象塑造和危机处理中政府形象的塑造来分析,总结以下几点对策:

(一)常态下的政府形象塑造有四条途径

1、切实建设好政府门户网站。不仅要开通政府门户网站,而且要维护好政府门户网站,对需要公开的政府信息开辟专栏、及时发布,对网民提出的问题要按时回复,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作用,打造民主、“阳光”的政府的形象。

2、准确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政府要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发布权威信息,使不实的传闻和谣言没有产生、传播的空间和事件从而塑造一个有责任的政府形象。

3、提高政府官员的素养以及对网络舆论的反应素养。

4、建立网络的舆论分层反馈机制。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网络上舆论波及的范围,明确分部门、分级别的进行管理和处理。

(二)危机处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

在危机发生初期,强调政府形象塑造的应急性和实时性。

1、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第一责任人应同时对突发事件处理和新闻发布负总责,“主动、及时、统一”发布信息,不断引领主流舆论。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将事实真相以微博、论坛、博客、贴吧、聊天网站等形式以最快速度传达出去,形成远远优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

2、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形象在网络传播中可从多渠道进行建构,因为网络传播拥有比传统媒体更丰富的传播手段:网站新闻可以通过链接相关政府的权威机构消息以加强信息真实性,或者制作专题以提供充分背景信息,使受众能更加公正、客观的判断新闻。

3、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可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特点,通过在线访谈、在线直播、领导答网友问等形式及时与网民交流,了解当前群众关注的焦点,从而有针对性解决群众的疑惑,避免网民谣言的误导。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府而言,面对网络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政府形象宣传体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解释政府行为,增进公众认可政府的信心,增强政府的凝聚力,推销政府施政理念等,通过遵循网络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发挥其对政府形象的解读功能进而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唐钧.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3.王天意.网络舆论的功能及社会效应.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3期.2006:7273.4.曹劲松.政府网络形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5.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6.田卉,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J].现代传播,2010,(1).

第三篇: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教师该如何阅读

当下,随着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新媒体时代。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阅读,提升专业素养,助力教育教学实践?

一些教师更看重传统的纸质阅读,排斥手机、网络等新媒体阅读。其实,新媒体阅读与纸质阅读一样,都是全民阅读的一种体现,以什么方式读书,读传统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完全在于个人选择。两者并不冲突,阅读的深浅并不会因介质而决定。

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并不一定是浅尝辄止的。从甲骨文、竹简书、帛书、手抄纸书到今天的大批量印刷书籍,人类阅读的介质在不断变化,但人类思想的传承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

作为教师,海量的知识存储十分必要。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在新媒体时代,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而快捷地获取大量的知识,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而是以“学习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新媒体阅读可以扩大教师的知识存储量,拓展教师的阅读视野。教师只有广泛地吸收各门类知识,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贮备,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教师阅读需要分享,基于阅读的专业对话、合作互动,对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在传统阅读时代,阅读是一种相对独立和私密的行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缺少即时互动。但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情况大大改变了,“私人笔记”变成了“公开日志”,读书的乐趣也从“好读书,不求甚解”变成了“评论”和“分享”。新媒体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聆听”到教育大家的谆谆教诲,“观摩”到杰出名师的教育示范,从他们身上找到成长的路径,获取提升的力量,这是传统阅读难以做到的。志趣相同、有共同成长意愿的教师,无论身处何方,都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等阅读群,共同制订阅读计划,同步完成阅读内容,读后分享阅读心得……借助新媒体,教师阅读由个人行为扩展为群体行为,让阅读更有动力。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让阅读成为一种生命状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能力,做新媒体时代的优秀阅读者,时刻成长自己,才能成就学生!

第四篇:论“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新思路

早些时候,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提到,三类人将成重点团结对象:“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这是习近平在统战工作中,首次提到“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亦意味着“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已将“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列为重要团结人群。而这种新提法的出现,显然与近几年中国媒体舆论格局的变化有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网络的兴起,媒体呈现碎片化趋势。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媒体,这个媒体既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发布信息。这种新媒体则是以互联网为代表,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以及移动网络。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即时化和交互性特征的媒体形态均可称之为新媒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3日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政企服务多元化、移动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自然成为爱国统一战线急需发展的人群。做好这些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对今天的爱国统一战线而言,自然也属于“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这也对统战工作提出了新思路。

一、“新媒体”下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

党的互联网工作逐渐成为党的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志互联网统一战线时代的来临。习近平同志在首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这是“新媒体”下统战工作的精髓。

二、“新媒体”下统战工作存在的困难

一方面,信息传播是无中心的,网络空间是流动的。与工业社会的市民不同,网络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某一地区、某一国家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网民就是世界公民,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群体,他们超越了地域、民族和国家的限制,这使得爱国主义在网络世界公民面前难以避免会出现认同力量减弱的情况。

另一方面,新媒体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丰富和便利地同时,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第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由于准入机制的零门槛和信息互动的无边界,使得其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阵地和党的宣传机关难以把控的媒介平台,而且大多被称之为“网络大v”的微博发布者大多学历高、观念新、个性强,对他们的事前评估、事中监管和事后追责等极易引发人权、法律等争议问题,显然统战难度大于其他社会群体。第二,新媒体从业人员负责网络内容的筛选和过滤,或者说是媒介的“把关人”,他们的价值态度、政治倾向、利益诉求和社会责任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网民的思想意识和情绪情感,有较强的舆论引导作用。这是新时期党的统战工作面临的客观现实。第三,由于新媒体具有的平台低、发布广、传播快的特征,信息发布者极易成为国外敌对势力和反华势力争取和诱惑的对象,从而在网络世界中传播政治“负面声音”以对抗政府发出的“正面声音”,甚至采取编造谣言、歪曲事实、故意诋毁等手段混淆视听,这样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隐患,因此,对他们的统战工作还面临着其他势力的干扰。

所以从互联网时代的统一战线来看,我们既要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者两面旗帜,同时又要根据互联网的特征而在互联网上建构各方都能接受的新的政治价值,发现和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好、社会影响较大的党外代表人士,为他们提供政治归属感,并由其协助统战部门做好政策宣传、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反映意见等工作,以便最大限度地把这一新兴群体团结起来,“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

三、“新媒体”下统战工作的方法

对新媒体从业人员开展统战工作是当前回避不了、轻视不了、敷衍不了的一项任务。这既是统战工作所面临的客观现实,也对统战工作的传统领域、传统方法和传统模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据此,各级统战部门和统战工作者必须以“同心、聚力”为目的,结合已有的工作成就和经验,理性的提出可行的统战策略。

互联网统战工作肯定是线上与线下有机统一的统战工作。绝大部分统战人士都是网民,在互联网与个人相互连接后,网民便具有了线上与线下的双重身份。所以在网络社会条件下,党要有效地开展统战工作,这就毫无疑问地要进入网络领域,实行线上与线下统战工作的有机互动。具体来讲:在线上要关注统战人士的建议、批评、观点等,对于合理的建议要积极采纳,对于不合理的建议要及时解释;

对于批评,要及时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做出响应,该整改的整改,该道歉的道歉,该解释的解释,做到如实相待;

对于正能量的观点,要及时支持和鼓励,对于负能量的观点,要有原则地批评,做到对事不对人,不搞人身攻击,要做到“既批评,又团结“,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在线下,做到前面几点的同时,更要团结统战人士,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做君子朋友,不做酒肉朋友,线上线下言行一致,做人做事表里如一。

“新媒体”时代下更要多管齐下,多方努力,抓住“云端”,合力“落地”。

(一)建立多样化的政策渗透平台,转化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高度。

新媒体从业人员大多具有较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政治认知度,但是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现状的理解往往容易浮于表面和片面,对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可能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对他们的统战工作关键在于“正心”,即政策的渗透和理解的释疑,目的是让他们能够借助工作机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家底、现状和愿景做到“全面性的了解,深刻性的体会”。

1、网络渗透:新媒体从业人员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网络上度过的,而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也是在这中间慢慢发生变化的。因此,统战部门人员要主动学习新媒体领域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自己与新媒体从业人员对话的专业能力,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借助各种网络交往平台以“自己人”、“圈内人”、“行业人”的虚拟身份融入新媒体从业人员之中,深入统战对象内部进行政治渗透。同时,可以开通统战人士服务热线,为新媒体从业人员提供相关的政治理论普及、政策热点探讨、思想困惑解疑等帮助,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能力。

2、社区渗透:新媒体工作者仍然是工作和生活在特定的社区中,因此我们充分发挥社区统战工作的优势。以社区、镇街统战人员牵头组织,以生活利益、兴趣爱好等为凝聚点吸引新媒体发布者的参与,而社区统战人员从中发挥“无意识”的教育引导、交友联谊、团结凝聚等统战工作理念,达到寓团结凝聚于生活联谊之中的目的。

3、同行渗透:委派新媒体从业人员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党员,采取“有意识的串门”的方式,在有意识的聊天和业务交流中渗透党的相关政策,以便达到同行之间诉求相仿、认识接近、无障碍沟通的目的。

(二)树立“间接统战”的新型统战观,调动新媒体从业人员中的活跃分子为统战工作服务。

1、建立“新媒体从业人员代表人士信息库”,全面掌握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和社会活动情况,着力发现其中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养、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在该群体中有较大影响的活跃分子,经由有关的专业团体和协会推荐并由统战部门考察培训之后,发展其为编外统战工作人员。

2、利用新媒体机构的网络编辑、新闻记者、社区版主等人员对本地网络论坛上比较活跃、粉丝较多、影响较大的一些“网络大v”、“意见领袖”、“意见人士”了解和交往较多的优势,协助统战部门掌握他们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和思想动态,以便使他们能够在出现重大的社会舆论事件时发出正面的声音,引导正确的导向。

(三)加强制度建设,多部门合作,形成一系列工作机制。

1、定期和系统地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发展变化、利益需求和政治诉求等基本情况进行跟踪调研的机制。

2、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团体各负其责、顺畅沟通协调的机制。

3、推动有关部门制定和调整相关法律法规的机制,使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活动有法可依。

4、帮助建立和完善新媒体从业人员准人制度,引导和促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提高职业素养的工作机制。

5、统战部联合宣传、网管、文化、新闻出版、工商、税务、民主党派、工商联等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新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联动管理机制。

(四)统战工作也要注重“暖心”策略。

大多数新媒体的从业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社会法制观念、人文道德境界都还处于社会中上等水平。很多党的宣传的大道理他们不是不懂,不是不能理解,而是有时“心理上转不过弯”或“情绪上难以控制”。在这种情况之下,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也许就能为开展统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认识基础。

1、根据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不同情况,找到他们的心理慰藉切入口。比如由统战部牵头组织行业内部的同乡联谊会、专业联谊会、兴趣爱好联谊会等,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够舒展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或者委托某一机构建立新媒体业者联谊会网站等。

2、年轻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特别是抵御国际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西化、分化的前沿阵地,是否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也是检验统战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结语

新媒体从业人员以党外人士为主,他们既负有引导公众舆论并进而引导公众参与政治的社会责任,又是社会民主政治的亲身实践者。他们普遍关注社会民主政治,对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持有自己的看法,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职责,进行舆论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推进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统一战线工作应当重视整合这支特别的队伍,为其搭建发挥政治作用的平台,引导他们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篇:论司法警察形象的塑造

论司法警察形象的塑造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塑造司法警察的含义是指司法机关在有序地情况下建立一个良好的、正面的、合格的司法警察的形象的过程。司法警察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意义重大。可是,现实情况是司法警察形象塑造的现状并不理想,而且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分析司法警察形象塑造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途径:

1、内强素质,2、外树形象。

关键词:司法警察;形象;问题;解决

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队伍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警种,是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准军事化的司法力量。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贯彻实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司法警察作为法律权威的维护者和执行者,直接影响着社会各界对法治社会的评价,关系着构建法治社会的成败。司法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司法警察在与当事人、旁听公民以及社会公众交往中时间上的短暂性、对象上的不稳定性和认识上的不完整性。这种一带而过接触形成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全部印象和终极印象,恰恰这一印象又与司法警察乃至人民法院整体形象紧密相关,因此司法警察的良好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给警察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并轰动全国的案件不断发生。公民开始对警察不信任,有更多的抱怨指责,警民关系变得不和谐,警察在执行公务中得不到公民的帮助,常处在孤立无援的状态。因而进行警察形象研究,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还是现实的需要。本文以司法系统的司法警察为研究对象,对警察形象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对警察 形象建设工作的建议,并初步探索警察形象定位问题,为塑造新时期警察形象,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提供参考依据。

司法警察形象塑造这个论文题目的研究意义在于: 第一、警察形象是警察组织的生命,对警察形象的研究,可以提高警察组织自我管理水平。进行形象的建设,是对警察组织自身优势的进一步提炼和挖掘,增强警察组织公关和角色意识,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为职能的行使创造条件。第二、警察形象与警察职能密切相关,形象的转变是职能转变的要求和折射,并且可以反作用于职能的行使。对警察形象的研究,可以深化和拓展对警察职能的研究,为新时期警务改革提供借鉴。

第三、从当前的社会背景出发,根据时代特点对警察形象进行重新定位,使警察的形象更加鲜明高大,增强亲和力,改善警民关系,提高警察美誉度,促进警民和谐。

一、司法警察形象塑造的含义

什么是形象?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的特征和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是公众对一个组织的总体评价。组织的形象信息是公众对组织形象构成要素的反映或评价。形象构成要素可分为两大类:内在形象要素和外在形象要素,其实就是指形象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形象的内涵是指这一形象的本质属性,它构成了不同形象之间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就是形象独特的感性特征,如人物的具体外观及其言谈举止、心理活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等等,它是作家明确写进作品之中、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的部分,形象的外延是指形象以其独特的感性特征所包含的具有本特征的对象。在公共关系领域,形象被界定为组织的整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什么是警察形象?《辞海》中解释“警察”,意思是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国家公职人员。司法警察形象是指司法机关和警察个体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是社会公众对它们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司法警察形象体现了司法机关的精神风貌,是司法警察内在精神品质和 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警容形象、执法形象、服务形象、素质形象四个主要部分,它是警察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正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

司法警察的塑造是指司法机关在有序地情况下建立一个良好的、正面的、合格的司法警察的形象的过程。

二、司法警察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及意义

司法警察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司法警察是司法机关联系和伸向社会公众的触角,扮演着司法机关的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司法警察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以及司法机关的形象。因此,建立司法警察的良好形象,意义重大。

(一)加强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是新时期司法机关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审理各类案件,制定司法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并依照法律确定的职责范围,管理全国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等,这些都是司法机关的主要责任。没有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司法工作就很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不可能出色完满地完成这些任务。只有加强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才能造就出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合格人才,才能与广大民众契合,从容应对并正确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更好地完成司法机关的光荣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做出司法机关应有的贡献。

(二)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是建立合格高效司法警察队伍的前提要求之一。

司法警察形象的塑造,可以保证检察工作顺利进行,因为司法警察形象塑造的要求中包括了健全办事机构,提高人员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装备良好、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检察机关司法警察队伍;同时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管理,依法参与办案,这些要求能从根本 上提高司法警察的工作效率,建立合格高效的司法警察队伍,切实发挥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

(三)加强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针的需要。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开展司法工作对司法警察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警察的言行不当也越来越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误解或纠纷。因此,只有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更好地实施依法治国的方针。

(四)加强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是树立新形势下警察公共关系理念的需要。

加强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有利于不断促进司法警察与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沟通,实现司法警察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与群众密切接触中树立和改善司法警察形象,在经常沟通与交流中达到对司法工作的理解,从而树立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使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五)塑造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是借用社会力量解决警力不足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基层警力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司法工作发展的“瓶颈”之一。基于我国财力和物力,大量增加警察数量来满足警务需要和社会需要是不现实、不科学的。因此,无增长改善论成为国内外解决警力不足的共识。无增长改善论就是在不增加警察数量的情况下努力提高警察素质,从而增强警力的理论。这与塑造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的内含与外延不谋而合的。

(六)塑造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是应对入世,与国际警务接轨的客观要求。

国际合作在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市场体制、法律体系以及各种相关的管理机制逐渐与国际接轨,政府职能迅速转 变,国民素质快速提高。这些都对警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国际警务合作的广泛深入,对当代中国警察工作开展的方式、信息交流渠道、沟通协调途径都提出了更为具体、更为国际化的标准。上述问题的解决必须要着力塑造好司法警察的形象,切实提高司法警察的综合素质,提升国际影响力,实现与国际警务接轨的目的,达到有效合作。

二、司法警察形象塑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司法警察队伍的主流形象是好的。司法警察通过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公众提供服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在公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警察形象,同时还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人物。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一)警力严重不足,影响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正常进行。一个案件的执行,从送达执行通知、张贴公告、强制搜查、强制扣押到强制移交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司法警察的参与。司法警察还担任着维护民商事案件庭审秩序、院机关安全执勤等其他方面的安全保障工作,人员调配上捉襟见肘,警力不足,连正常工作都无法完成,这严重影响了司法警察在民众中的形象。

(二)司法警察人员编制偏少,不能满足当前执法工作的需要。

法院系统的人员编制基本上是1983年国家核定的,后来有少量增加,但2001年机构改革精简了10%,司法警察占法院人员数量12%的比例也没有调整,而当前的案件数是八九十年代的几十倍。案件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司法警察工作量的增加,不断加大的法警工作量和人员编制少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了缓解人员紧缺的情况,法院只能从社会上聘用人员担任司法警察工作,而聘用法警没有执法资格,也不具备司法警察需要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不能很好地完成法院的工作,严重影响了司法警察在民众中的形象。

(三)警务装备落后,远不能满足司法警察工作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警察警用装备配备标准》规定,对基层法院法警大队的武器、警械、通讯器材、交通工具等都有相应的配置标准,警务装备是确保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物质保障。但目前司法警察专项经费不能保障,法警大队必要的装备很多不能按标准落实。这不仅使法警队伍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制约了警务任务的完成,而且严重影响了司法警察的外在形象,给人一种落后、不专业的错误想法。

(四)司法警察素质参差不齐,不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录用和聘用司法警察是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有部分法警有文凭没有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差,协调与处置能力低,稍微碰到复杂一点的事情就手忙脚乱、不会处理。另外,有个别法警的身体素质较差、业务技能不高,这就严重影响了司法警察在民众严重的形象。

(五)组织纪律松散、团队意识不强。

司法警察是司法警察的一支特殊警种,是人民法院的一支准军事化的队伍,应当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如果一支不讲政治、没有组织纪律、没有团队意识、你行我素的队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肯定是一盘散沙,不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重影响了司法警察在民众严重的形象。

三、造成司法警察形象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一)、来自司法机关内部的原因。

1、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第一,由于人事管理上进口不严,导致少数素质低下的法警进入了司法队伍,影响了队伍的整体形象;第二,少数法警受不良风气影响,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反映到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 纪律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社会群众不满意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司法警察身上,但性质恶劣,但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司法警察整体形象。

2、日常执法工作不力。

一是落后的管理方式与公众需求产生较大差距,机械呆板的工作方法和无法适应形式发展的要求,造成群众对司法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声誉,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三是法制宣传不力,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监督机制不健全。

治警不严,惩处不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一方面,队伍中少数害群之马未能得到及时处置,不能使得后来者引以为戒;另一方面,无法约束法警的思想、行为,导致法警违纪现象屡禁不止。

4、缺乏现代法治能力。

这是警察素质和警察文化的软肋。不少警察我行我素,不管不顾,普遍缺乏人权观念、程序习惯、取证能力和公关意识。

(二)、来自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

1、群众容易以偏概全,混淆视听。

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一些群众由对少数警察形象、作风的非议而形成对警察群体的错误认识;由极少数警察身上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产生对整个警察队伍的不信任。这些有偏颇的认识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警民隔阂。

2、保障不力,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公安及司法机关的问题之一。致使正常工作无法开展,“以罚代刑”、“以罚代拘”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文明的执法形象。其次,警力不足,任务繁重,基层警察超负荷工作,经济利益却得不到保障,挫伤了广大警察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影响了警察的执法服务形象。

四、司法警察形象塑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司法警察良好的岗位形象塑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靠一朝一夕,不能单看一时一事,更不能随意应付,必须进行长期的修养和锻炼,坚持系统的学习和提高。要以文明执勤、礼貌待人、规范化作业为体现,塑造司法警察良好的岗位新形象,推动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警察的形象应是公仆形象,让人民满意的形象。因此,司法警察形象建设的目标就是提高全体警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树立起成心为民的公仆形象。加强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改善警民关系,就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多策并举,多管齐下,使司法警察高大形象在群众中得到升华。

(一)、内强素质。一个部门形象是自己树立的,警察形象的好坏不是由别人吹捧或批评所决定的,是警察自己掌握着形象毁誉的“切换键”。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只是个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警察形象中的仪表形象、社会形象是外在的,而服务形象、执法形象是内在的,内在形象决定和制约外在形象,而内在形象又是由警察自身的内在素质决定的,如何保持威严、高效、文明、廉洁的“警察形象”,就要培养每个警察的各种自身素质。

1、政治素质:信念为立身之本,人民群众往往把头戴国徽的司法警察视作党和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代言人。所以,削弱党的领导,就会使警察队伍偏离航线,迷失方向。因此,每一位在职警察和每一位警校学员,尤其是共产党员,都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在实际工作中,能正确运用党先进的思想理论,去观察、判断、处理问题,努力培育自己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唯有如此,才能在大是大非前保持清醒坚定,自觉严守政治纪律;才能成为党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让党和人民放心、满意。

2、专业素质:坚持对新入警的警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教育,对其在业务知识方面进行正规化培训,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同时对在岗警察本着“需要什么练什么”的教学原则,组织民警学习经济、学习法律、学习业务、学习做群众工作,根据实战的需要,组织民警进行枪械训练、体能训练、擒拿格斗训练、驾驶训练、游泳泅渡训练等等,培养危机谈判专家和心理咨询师,掌握各种警事技能,对付各种复杂治安情况,使之能在训练中掌握对各种情况处置的技能以服务现实斗争。

3、道德素质:道德是法律最为有效的前沿防线。司法警察的道德素质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两个层面。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是评价警察行为的是非、荣辱、功过的基本原则。纵观公安部、司法部对警察的道德教育历来十分重视。所以,司法警察更应该恪守公共道德,坚守职业公德。

4、法律素质:当代的中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法治迈进的阶段,法律法规逐步健全。但是,形同虚设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作为执法者的司法警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律素质是现代法治国家警察的基本素质。

5、心理素质:司法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复杂性,要求警察在不同情况下,在各种矛盾中担当不同角色,要求警察除具备常人的心理素质外,必须同时具备特殊的职业心理素质,包括,冷静的头脑,稳定的情绪,顽强的意志,过人的胆略,处变不惊,独立果断;还包括具有宽广豁达的心胸,丰富细腻的情感,善于关心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司法警察工作的特殊性还决定了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接触较多的社会阴暗面,这些都构成了对警察自律、自控、自制能力的考验。因此,警察不仅要经常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排遣疏解、自我调节;更要磨砺自己的意志,使自己逐步具备超越常人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对挫折力。党和人民赋予了我们权力,给了我们关心和爱护,我们是人民的警察,应该也必须成为刚强、勇敢、坚韧的人格象征,而不是软弱、虚弱、脆弱的代名词。

(二)、外树形象。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要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除了警察自身良好素质外,更要借助外力,发挥外因的作用,促进内因发展。从而提高警察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公众支持。

1、加强与外部的沟通能力,争取各种组织、团体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与协助。深入社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请人民监督、设立警察违纪举报投诉电话,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改进警察队伍中的不良作风,促进司法警察形象建设。

2、充分发挥新闻媒介作用,增强司法警察工作的透明度。公安及司法机关要充分利用报纸、刊物等传播工具,宣传公安及司法工作。一要向社会宣传有关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使警民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达成共识。从而为公安及司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二要大力宣传公安及司法工作,既要宣传警察的工作,也要反映警察的疾苦,以唤起群众对警察的理解和支持,加深警民之间的感情交流。三是要树立警察队伍的模范典型,感染群众,让群众真正了解、信赖警察。四是要向群众公开和宣传公安及司法机关的办事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构筑一个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的社会环境。五是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减少公开暴光,防止产生负面效应。六是要开设与民沟通的渠道。如设立警民论坛、征集交流话题、组织开展亲民活动,实现警民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司法机关还应加强与罪犯家属的沟通,促进理解,树立形象。

综上所述,塑造新时期的司法警察形象,对公安及司法工作的发展起着实实在在、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安及司法机关应该高度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转变警察形象的长效机制,适时进行警察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只有抓好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才能永葆警察形象的正义性、纯洁性、公正性,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更好地完成司法警察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蔡翠.新时期警察形象建设.山东大学硕士学文论文,2011.[2]胡成胜.人民检察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研究.西南政法大学.[3]任立才.关于公众对警察群体评价的调查报告.中央司法警官学院.[4]熊艳试.试析我国新闻媒体中的警察形象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下载论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媒体时代如何密切联系群众

    试论新媒体时代如何密切联系群众 中共内江市东兴区委党校 刘春雷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政治局随之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

    新媒体时代高校形象宣传的思路创新

    新媒体时代高校形象宣传的思路创新 摘 要: 在以网络传播为主体的新媒体时代,舆情监控已成艰难之势,高校站在风口浪尖也是在所难免。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学生有知识懂网络技术,且爱......

    论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

    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 作者: 学校: 【内容提要】本文叙述了当前警察形象建设的背景,阐述了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详细说明了当前警察形象的状况和表现形式,对影响警察形......

    论《羊脂球》中羊脂球的形象及其塑造

    论《羊脂球》中羊脂球的形象及其塑造 最高贵的是干净的灵魂内容摘要:《羊脂球》中的羊脂球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卑微的女性形象,她是妓,是一个不光彩工作的从业者,在社会底层,她就是......

    论媒体形象广告语创1

    论媒体形象广告语创作 摘要 随着我国媒介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但包括媒体产品和销售网络的竞争,而且包括媒体品牌形象力的竞争。而媒体形象......

    新媒体时代政府管理思维应加速转变

    新媒体时代政府管理思维应加速转变 戴建华 2012-8-28 14:28:26 来源:《学习时报》2012年08月27日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

    论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传播学教学目标

    论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传播学教学目标 ——以中国科技大学《技术传播学概论》为例 徐奇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合肥市230026) 摘要:新媒体时代为技术传播学的实践提出新的挑战......

    网络新媒体营销时代

    网络新媒体营销时代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购物强势崛起冲击着传统商业,互联网也成为了继报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