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实施(思考题作业)(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20:0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育的实施(思考题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育的实施(思考题作业)》。

第一篇:美育的实施(思考题作业)

思考题作业

(lhsmsy学校)

美育的实施包括哪些?结合你的教学工作,谈谈对学习美育的认识?

答: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除此之外,自然美育和艺术美育虽然已经渗透于以上三个方面,但由于其内容的丰富与影响的广泛,也有将之另列为实施的途径。

一、家庭美育

家庭美育是美育的起点。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生的起点,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一个人最早接受美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美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通过长时间的熏陶,可以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从这个角度来讲,家庭美育开始得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对人的影响最深。家庭美育的实施途径和方式有许多种,从总体上讲大致可以分为家庭环境美育、家庭游戏美育、家庭艺术美育等。

二、学校美育

学校美育是美育的重点。学校是从家庭到社会的中间环节,它对学生施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因此,比起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来,学校美育的时间更有保证、条件更加优越、美育更加系统、效

果更加明显。尤其是当前,美育已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美育的途径和方式,包括课堂教学的美育、课外活动的美育、校园环境的美育等三个方面。

三、社会美育

社会美育是美育的大课堂。社会美育是指借助社会上各种专门的美育设施和环境所施行的美育。比起家庭美育和学校美育来,社会美育具有更加广阔的范围和鲜明的特点。

社会美育的途径和方式,是指社会设施的美育、社会环境的美育和社会日常生活的美育这样三个方面。

四、自然美育

自然美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美。自然美对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体验人生、激发情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作用。

五、艺术美育

艺术美育是美育的核心与主要手段。艺术美育在审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作用。艺术美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与途径。

综上所述,美育的途径主要是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而自然美育、艺术美育则渗透其中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途径和手段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结合我的教学工作,谈一谈我对学校美育的一些认识。我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面对的是十二到十六这个年龄段的少男少女,正式逐步形成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时候,也开始对美有了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对学校美育要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在教学活动及校园活动中渗透美的教育。我的浅显理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我们的教育方针也已经明确地将美育增列其中,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美育与艺术教育被纳入素质教育之中,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我国第一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规定:“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美育和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校美育的途径和方式,包括课堂教学的美育、课外活动的美育、校园环境的美育等三个方面。课堂教学的美育应当是学校美育的核心,因为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课堂教学自然也是学校美育的主要方式。

学校美育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如中小学的音乐、美术、书法、手工和艺术欣赏课程等,以及高等院校开设的各种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或 通识课程等。这个是比较专门性的美育教育。

另一方面是在非艺术类课程,如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融入语言美、意境美、人文美、自然美的因素;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融入形式美、科学美、技术美等因素,将美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但影响一点不比专门教授美育小。

在数学教学中就要体现形式美、科学美、技术美。例如我们在教授轴对称内容时,我们用了蝴蝶等的美丽图案,在课件演示上也注意排版、插图等的协调统一。

在教学活动及非教学的校园活动中,要处处有美。在上课、课外、活动的语言美、仪表美、心灵美、艺术美等方方面面给学生美的感受又何尝不是一种美的教育。美在当下,美在校园,进而美化心灵,美化我们的社会。

第二篇:2014图书资料思考题作业

图书资料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如何进行信息服务业及信息服务职业分类?信息服务行业结构如何? 信息服务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其服务对象是对服务具有客观需求的社会主体(包括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在服务中,这些主体称之为用户。信息服务具有如下的特性: 社会性、知识性、关联性、时效性、指向性、伴随性、共用性和控制性。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信息传递与交流服务、信息加工与发布服务、信息提供与利用服务、用户信息活动组织与信息保障服务等。信息服务从单一形式的服务向综合性服务发展,从以部门为主体的信息服务向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各种专项信息服务和系统化信息保证服务成为信息服务业务发展的一大主流;信息服务向多元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信息服务的体系构成,可以从服务范围、对象、内容和方式等属性入手,讨论基本的信息服务业务。

信息服务职业类型:通信服务者、信息传播者、文献信息服务者等

从体制角度划分:公益性信息服务业和产业制信息服务业;从业务角度划分:公共信息服务业、其他信息产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工业产业和农业产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服务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

2.试述用户信息需求的分布规律。

用户信息需求规律可以概括为信息需求的静态规律和信息需求的动态规律。前者指某一个时期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规律,后者指用户的信息需求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用户信息需求的静态规律。包括:用户信息需求的分布规律、信息产生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规律、用户的信息需求心理和行为规律等。用户的信息需求心理和行为规律包括:穆斯(Mooers)定律、齐夫(Zipf)最小努力原则、马太效应与罗宾汉效应等。

(2)用户信息需求的动态规律。包括:用户信息需求的增长规律、用户所需信息的内容变化规律。它又含:用户信息需求的阶段性、用户信息需求随用户知识结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和用户信息需求的综合化与专门化。

3.从社会学理论入手,对其进行综合性探讨,重点在于揭示社会信息流通的基本模式,以便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中的用户与服务问题。

(1)信息的社会流通方式。包括:人际信息传播与流通、组织信息传播与流通和信息的大众传播与流通。

(2)信息交流系统及其特性。信息交流系统的特征:科技信息交流系统的两种交流方式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科技信息交流系统是一个广泛的系统。等级结构是科技信息交流系统最稳定的结构。

用户的信息获取途径:用户不依赖于任何信息服务系统获取信息、用户借助于信息人员提供的服务获取信息和用户通过“技术”直接使用信息查询设备获取信息。用户获取信息的影响因素:主观的信息意识、客观的工作需要、易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和新颖性原则。

4.解释:信息意识、信息意志、信息兴趣、信息情绪与情感。

信息意识则是专指信息使用者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心理反应,它使信息用户能够从客观信息现实中引出概念、思想、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信息行为,使信息活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

意志行动的特征表现:行动目的的自觉性和克服达到目的途径中的各种困难。意志的品质决定着意志行动: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和意志的自制力。

用户个体的能力是影响个性信息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活动的快慢、难易和巩固程度。信息活动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它要求用户具备多种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测定用户从事信息活动的能力,可从分析信息活动机理出发,找出它所要求的心理特征,然后设计测试项目,进行能力测定。

概括地说,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现。用户对信息的情感则是用户对信息的态度,是与自己的信息需求密切相关的。用户对信息的吸收的分类级别:“零”级、“低”级、“中”级、“高”级和“特”级。用户的情绪和情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两种心理活动。

5.试述我国公共信息服务的跨平台系统构建情况。

6.信息法律的形式、内容与体系?加强我国信息法律建设的要点有哪些?。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试述我国信息系统构成。

国家信息系统及其结构。在长期发展中,国家信息机构具有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从而构成了国家信息系统结构。为了突出其事业性、公益性和公共性,我们将其称为国家信息工作系统。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国家信息工作系统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各国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本国的事业型信息工作系统,所不同的是,系统的结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因社会体制和发展状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2.试述国内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1)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背景。个性化服务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服务时空的个性化,要求按用户信息需求的时空变化组织面向用户的服务;服务方式的个性化,要求按用户个人化信息利用方式来组织服务;服务内容个性化,要求按用户信息需求认识和表达的个性特征组织服务。

(2)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与类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以用户为中心,重视与用户交互,服务方式灵活多样;个性化信息服务类型有个性化内容定制服务、个性化信息检索定制服务、个性化信息显示定制服务和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

(3)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在国内外正成为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3.信息服务商品有哪些定价方法。

信息服务商品的定价包括反映信息服务商品生产过程的定价和反映信息服务商品流通过程的定价两大类。

4.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如何?用户信息心理––––行为过程如何?如何利用“内驱力理论”控制用户的信息行为?

用户信息行为的主要特征:信息行为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因而可以从认识论的角度加以研究。信息行为由信息心理活动决定,因而可以利用心理学理论方法研究信息心理—行为规律。信息行为始终伴随着人的主体工作而发生,研究信息行为应与研究主体工作行为相结合。信息行为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主动行为,对人的信息行为可以从总体上控制和优化。用户的一切信息行为都处于适应信息环境的自我控制之中,他们力图使信息行为最优化。

用户的信息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用户个体的信息心理特征:用户个体的信息心理特征主要指用户个体的差异,它表现在用户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受各种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的影响。

内驱力理论是心理学家希尔加(Hilgard)在赫尔(Hill)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用于解释生物控制现象。诱发力期望论是心理学家弗雷姆(Vroom)创立的。他将某个人要采取某种行为的内力看作是外界诱发的结果,称某诱发力作用结果。在诱发力作用下,人们产生完成某一工作的期望和行动。用户行为的提前控制是在开展用户服务工作中,时常要预测用户未来的行为,从而实现提前控制,以便于有目的地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或对用户进行管理。

第三篇:信息技术作业思考题

1.你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你如何认识整合中技术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答: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也可以说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课程整合的过程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

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绝不是简单的纳入或功能的叠加,也不仅仅是工具或技术手段层面的应用,而是如何将信息技术实际地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使其成为整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应该在以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2)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进行知识重构。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具有双向性,应该是双向整合,即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和学科课程整合于信息技术,两者应该做到各取所需,前者是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后者是研究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建构信息文化背景里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以及如何利用各学科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问题。

整合中技术与课程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课程,不是信息技术,是“课程整合”,而非“技术整合”。二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叠加、关联、组合、它应该是一种“融入/融合”的关系,应该体现技术与课程之间“整合”的渗透性、整体性、协调性,是关于技术与课程相互作用“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

三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关注技术应用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实际上,还涉及技术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资源、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关联和多项互动。

四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非仅指“学科教学”或“学科课程”的整合,它有远超单学科整合的含义,其目的是利用技术来支持课程实践中的设计、开发与实施,支持学习者和教师通过技术与他人、情境和现实社会之间的互动联系。

第四篇:美育工作实施意见

美育工作实施意见

学校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提升学校美育工作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注重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相互融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思路

以学校美育为特色,以打造校园文明建设、校园文化为切入点;坚持“以环境美育为基础,以艺术教育为重点,以自我教育为途径”的基本思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着眼点;以学科美育特色课程的实施和社团活动为亮点;以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为载体,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使学生确立自己美的追求,建立自己美的品质。

三、工作目标

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育,使中小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工作任务

1、统一思想,突出美育的重要地位。加强美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大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美育提到应有重要位置。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浓厚的创建美育特色学校的氛围,做到人人知创建、人人懂创建、人人会创建。

2、发挥学科课程实施美育的主渠道作用。艺术学科是美育的主阵地,要严格执行学校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在音乐、美术和艺术欣赏等艺术类课程中,系统普及美育知识,使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方法,培养和发展艺术特长。要积极积极推进课程创新,开发美育校本课程,为美育的实施提供重要的课程资源。各学科教学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素材。全体教师要重视学科课程美育功能,积极挖掘学科中美育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艺术性,寓教于美,引导学生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3、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让学生自觉在社团活动中实施美育。扎实做好社团的指导,在学校现有学生社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组建更多社团,逐步将社团活动做大做强,将社团真正建成学生全面发展的舞台和美育实施的平台,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体验美、享受美,自觉实施美育。

4、积极搭建艺术体验实施平台。充分发挥艺术学科教师和特长生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诗歌朗诵会、演唱演奏会、书画比赛(展)等文艺类活动,在举办有关活动过程中,要突出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同时,体现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和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学有所长,为全体学生搭建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

5、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美育功能。学校文化蕴含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具备强大的美育功能。要结合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美育功能,创新美育载体,丰富美育内涵,打造各具特色的美育文化,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接受美的熏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要重视教师的美育“身教”作用,通过教师美的仪表、美的言行为学生树立美的典范。

6、以美辅德,德美融合,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研究布置学生行为美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美育德育活动,落实美育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对学生美育的影响因素,大力倡导家庭美育,促进家校合作,改善学生发展氛围,使美育特色教育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处处体现学生言行美。

7、加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使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组织适当公益劳动、兴趣活动、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好品质。

8、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美育上台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情景交融、色彩丰富和直观互动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具有现代气息和美感的美育资源和美育载体,有效支持各学科教学与美育的融合,积极构建美的数字化生存空间。

9、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力求突出教育功能,营造育人氛围,展示学校特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对美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学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监督美育实施活动,对美育工作进行评价。

2、加强美育工作队伍建设,构建全员美育机制。学校着力培育美育师资队伍,通过校干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外出参观考察、课题研究等途径,提升教师的美学素养,为全员美育奠定坚实基础。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挥好美育的骨干作用。

3、加强美育教科研工作。要将学校美育作为一个系统的科研课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制定科研方案,确定子课题,围绕学科教学三维目标,确定学科美育教学计划,整合课程方

案,指导教师实施美育。各级部要通过教科研提高师资水平,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营造浓厚的美育教科研氛围,不断提升美育效果。

4、加强美育考核与评价。各部门要认真制定美育工作实施细则,并将美育实施情况纳入到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和班级考核中,发挥好考核评价的引导作用。

第五篇:浅议学校如何实施美育教育

浅议学校如何实施美育教育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作为审美和教育的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课题。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在城邦保卫者的教育中就有艺术教育的内容,而我国春秋时期更是十分重视“诗教”与“乐教”。但美育这一概念和对它进行独立进行研究的理论,则是由德国的伟大诗人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首先提出和建立的。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美术教学中往往是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蕴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

情感教育是美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力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需要。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级发展阶段,较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影响,可塑性极强。因此,我们对学校实施美育教育有如下建议。

一、寓美育教育于各学科教学

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是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如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热爱、欣赏音乐美,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感享感;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认识色彩美、线条美、图形美、造型美,学会观察、捕捉、表现美的事物,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体育教学中可让学生认识人体的运动美、力量美……当然,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也有美育教育的内容,在各科教学中均应渗透美育。此外,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去开拓视野,发展形象思维,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寻大自然的韵律美,认识事物的规律是获得美感享受的关键因素。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美育教育

1、开展课外美育活动。

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活泼、求异心理,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这种美育活动之中,因而能够收到较好的美育效果。如举行定期的文艺汇演、比赛活动,举办艺术节、知识节、美术作品和书画展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个性。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之中,到社会之中,领略、认识美好的事物,净化情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认识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伟力,增进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游览名胜古迹,鉴赏历史文物,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走向社会,参观现代建筑、现代企业及现代设施等,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劳动创造的美,认识科学技术、人类劳动的伟大力量,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热情。当然,应当注意的是,开展课外美育活动,应当加强指导,有计划、有目的,而不能流于形式,流于一般性活动,否则就会失去美育活动的意义。在活动进行之前,应当向学生讲明活动的要求、意义,避免走马观花看热闹倾向,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思考、探求。活动之后,进行总结,应当布置相应的“作业”,使美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2、建立课外美育活动小组。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建立课外美育活动小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深化、延伸课内学习,“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课外美育活动小组的天地里,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会投入极大的热情,自觉地、努力地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爱好、专长得到培养、提高和发展,在某一方面获得更深层次的美感。例如,在泥塑小组,学会把普通的泥土变成美丽可爱的塑像。在刺绣小组,学会用平常的针线绣出精美的图案。在花卉小组,学会种植花草,栽培出亮丽缤纷的鲜花。在音乐小组,学会用双手弹奏悦耳动听的乐曲。在野外写生小组,学会用彩笔展现美丽的大自然。在文学小组,学会用语言描绘、歌颂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事物。在书画小组,用自己的笔墨绘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美育小组活动中,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心灵去感受、去欣赏、去创造一片片美的世界,在思想情感的深处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获得美的深层次体验、认识。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美育教育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浸入学生心灵的美育。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美育功能。校园环境包括操场绿化、标语、景点、塑像、长廊、教室等诸多方面。作为求学求知场所的校园环境应当追求洁净、井然、宁静、典雅的格调,能够显示一种校园文化氛围。翠绿缤纷的花草树木,给学生以清新、恬静、生机蓬勃之感。积极奋进的雕塑,给学生以鼓舞、启迪,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简洁有力的标语、名言、警句,昭示一种精神,规范鲜红的路标,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一幅科学家画像,就是一座丰碑,在无言中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向着科学的峰巅攀登。一个整洁、明朗、有序的教室,能够给学生愉悦、欢快之感,给学生美化、清新的感受。美化校园、绿化校园,使学生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之中,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鼓舞学生的意志,振奋学生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文明形象。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熏陶是积极的、深远的,学生总是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这种影响、熏陶。

美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建立学生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美育,肩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在社会经济日益繁荣、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美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关心学生的成长,着力实施美育,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形成合力,使美育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时代制约于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又由于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内在的、超功利的,所以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至善”。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倡导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

美育是一个近代的概念,是近代教育的特有范畴,是为了解决近代工业化社会给人类提出的诸多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深刻理解美育的现代意义并建立美育的学科理论,就必须从美育的情感教育本质和它作为近代教育范畴的事实出发。

美育与学科教学渗透:

(一):美育与教师本人 1.教师教态美。

教态美是教师形象美的重要内容,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仪表、表情、姿态、动作诸方面的综合审美评价。教师是教学艺术的创造者,其形象和行为参与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平时,教师的服饰、言行、仪表和精神面貌都直接影响学生。例如,体育教学中遇到天气突然变化,教师应保持沉着,冷静处置;教学中如出现意外事故,教师不能慌张,要稳定学生情绪,及时妥善处理。

总之,教师在日常生活特别是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塑造良好的风度、形态、教态,给学生以美的感染。

2.教学语言美。

与教态水乳交融般地连在一起的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媒介,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应把握:(1)语言的准确。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例如,语文学科的“近义词”与“反义词”,数学学学科的“正数”与“负数”,以及“某数大于零”与“某数不等于零”等术语是不容混淆的,要做到准确分析,严格区分,使学生感到严密逻辑美。

(2)语言的和谐。古希腊的哲人们首先从数学出发去研究美,发现美便是和谐。例如,音乐节奏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各异的音调,按照一定数量上的比例所组成的。数学的和谐还表现为简洁。例如,用公式C=2πR来表示圆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简洁的表达方式。

(3)语言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是生动的,生动的语言应当包括幽默与含蓄。例如,语文课上,精彩得体的导言,就像戏剧的序幕,如同奏响了的乐曲,它会立即紧紧攫住学生的心神,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兴趣,逐步走进美感洋溢的语文教学殿堂。

(4)语调与情感。马卡连柯说,只有学会十五种乃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够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因此,教学语言的语调应当是高低起伏适当的,缺少变化则令人乏味。语言的情感,则直接影响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没有动情的教学只能使课堂气氛呆滞,学生思想钝化。而教师以饱满的激情、浓烈的爱憎、撼人的语言叩击学生的心扉,则会对学生美感的培育和心灵的雕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语言的节奏。语言似紧锣密鼓,学生会应接不暇;若波澜不惊,又会使学生压抑。由此,教师宜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绪巧妙地调节教学语言的节奏,快慢有致,轻重得当,通过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形成节奏美。

二、关于学科教学:

1、美育渗透与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文章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语文教育中,无论教育内容还是形式,都饱含了丰富的美的素养。因此,语文教育离不开美育,美育必须渗透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

(1)在品词析句中,领悟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文章的特征之一。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抒情语言的动人等等,体现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美。语言审美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最大渗透点。如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显得格外的美:“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每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辅以“静静地”修饰,极为形象贴切地状写出月光的特点——无声幽静而又富有动感,如流水一般倾泻,毫不保留,一泻无余。

(2)在联想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作家创作都讲究意境。一株未眠的海棠花,一棵挺拔的白杨树,一处荒芜冷落的地坛,受尽折磨发奋著书的司马迁,坚贞不渝、毫不气馁、造福人类的诺贝尔,历经坎坷,厄运打不垮的谈迁等等,这些优美的景物和生动的形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欣赏和审美,从而将学生领进文学艺术的殿堂,遨游在美的海洋。

(3)在朗读训练中,体会节奏美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章中的情感美、音乐美,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秀的语言修养。

在古诗教学、诗词鉴赏时,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诵读,创设情境,正确处理轻重、缓急的语调变化,断好句子,尤显重要。这样,通过朗读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美的情趣。

(4)在课堂结构上,发现形式美

审美,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时时可以进行。一堂课既有朗读,又有授课人的阐述,评价,提问,训练,板书等等环节。朗读需要声调的和谐美,需要轻重、缓急的节奏美,需要传情达意的表现美;板书则需要端正美、连贯美、布局美;阐述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精当;分析要全面、深刻、条理;评价要公正、有理、有据;提问要恰当、到位、启发;训练要新颖、严格、求实;一句话,一堂课的总体结构更需要讲究美的设计布局。

(5)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

人们都说当老师的是每天与粉笔打交道。不错,课堂上教师离不开板书。写得一手好字,自然给每天都望着黑板的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板书美,不仅强调老师要写得一手好字,还要求老师在板书时必须注意板书的位置,板书的条理。一句话,板书要合理。有的老师一节课把黑板写得满满的,写了擦,擦了又写;有些老师却不喜欢板书。前者往往给学生以杂乱的感觉,抓不住重点,后者则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所以,该板书的要板书,多余的板书则应省略。板书应力求简洁、明了,既要给学生以美感,又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2、美育渗透与数学教学(1)挖掘数学美,欣赏数学美。

简洁美——数学力图用最简单的语言文字、符号和图形、概念、理论、方法和逻辑结构去解决困难、复杂的问题,简单、清晰、明快、易懂会给人以美感。简洁性几乎成了数学的一种目标:为了避免重复的加法运算,乘法产生了,而乘方则是乘法的又一次简化。

对称美——既相对、又对等的事物给人以美感。数学对这种美直接给出了几何概念包括双侧、旋转和平移的对称,进一步还抓住对称的本质——对等性,将一个领域的认识转移到其对等到的另一个领域。

统一美——在多种多样中求得一致,于部分和整体间实现和谐,这样的美感在数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计算柱体、锥体和圆柱体等到不同形状几何体时有统一公式:有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等。

奇异美——情理独特,意料之外的事物,常常会使人惊叹和赞赏,这就是奇异美。发现奇异,大胆创新,这往往成为数学上重大突破的契机。报幕员站在舞台什么位置最美观﹖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归纳出黄金分割的比值,学生的美感意识油然而生。

(2)营造美的环境,建立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环境对学生品格的形成、视野的开扩具有极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育所面对的都是少年儿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的源泉。热爱学生的教师一定是教书育人的表率,一定能把爱生情感渗透到教学中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关爱学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创设教学情景,激励学生创造美。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创造美并不神秘,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如果你希望美——你就得忘我地劳动,直至你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创造者、一名能手,成为自己理想事业的主人;直至你的眼睛,由于感受到人生的最大幸福——创造的幸福,而放射出激情的光彩。”所以,只要我们有激励学生创造美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尝试创造美,就能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在故事中感受美、欣赏美。

教学《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接着以童话故事将小朋友带入新授课的学习:老师一边讲森林里有一棵大树,树上有9只小鸟,另一棵树上有5只小鸟,5只小鸟中有一只飞到那棵树上,一边就在黑板上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了相关的教学内容。一共有多少只小鸟?怎样列式?小朋友都跃跃欲试想表现自己。小学生特别喜爱这种表现美、创造美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充满激情的教学中欣赏着美,学生的学习劲头倍增。

2、在模仿中是体现美、创造美。

数字是数学教学中的主要角色,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的良好素材。如教学数字儿歌:1字像小棒,2字像小鸭,3字像耳朵,4字像小旗,5字像秤钩,6字像豆芽,7字像镰刀,8字像葫芦,9字像气球。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之中,让每个孩子说一说,写一写。给每个孩子一份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

(4)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呈现数学的形象美。

实践证明:凭借直观教学,是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也是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和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因此,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享受到喜悦,产生美感,教师就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的选择一些直观教学手段,尤其是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使数学中的美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触动学生的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当普遍的今天,更可以把情景图等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境。

3、美育渗透与英语教学

(1)挖掘教材潜在美,让学生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就具有语言美。在字里行间,英语语言本身音调的升降,读法的暴破、连读,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散发着无尽的美。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用标准、优美的语音朗读课文,用亲切、温柔的语调和学生交流,充分利用语言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2)展示教学环节形象美,让学生体验美。

现代课堂教学中,难道仍以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巴来完成一次又一次单调乏味的英语教学吗?我们能否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代替我们的辛劳,用多种美育形式打开儿童的心扉呢?多媒体教学就能帮上忙。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颇具吸收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图像、声音、文学、动画于一体,能起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的效果。

英语教学中还常常借助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的魅力实施教学。在画画、说说中,孩子们身心获得的巨大快乐是无可比拟的。音乐、舞蹈本身具有美的感染力。把英语句子融于歌曲之中,学生在手舞足蹈中,可以把枯燥、机械的反复操练变得有声有色。

(3)注重教学语言艺术美,让学生鉴赏美。

教学语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物质外壳,是教师传情达意的符号系统。它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教学活动。枯燥无味的语言缺乏生机,使人产生厌倦的心理情绪,抑扬顿挫的语言充满活力,能吸引学生,激活思维,使课堂生机盎然,优质高效。因此,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音律性,幽默感。

小孩子喜欢朗诵诗歌,充分说明了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对人的作用。抑扬顿挫、韵律和谐、节奏明快的语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下载美育的实施(思考题作业)(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育的实施(思考题作业)(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正确认识和实施学校美育范文大全

    把美育仅仅当作艺术特长或技能技术教育来施行,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既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违背了美育自身的规律和宗旨。下面谈谈笔者的浅见。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

    1-作业与思考题

    作业与思考题一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是什么?3、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阶段?有哪些成果?二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2、如何......

    模块二作业思考题(5篇)

    模块二作业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答: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1993) 教学设计是运用......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思考题作业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以“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引领高......

    美育的正确理解和实施学校美育

    美育的正确理解和实施学校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

    化学美育作业 稀土之父

    “稀土之父”徐光宪 *** 李琴 化学化工学院 摘要:徐光宪,浙江绍兴人,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稀土材料......

    美学与美育作业1

    美学与美育作业1 一填空 1、 席靳 2、无功利性、 3、力量、 4、孔子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B 5、C 6、B 7、A 8、C 三、名词解释 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2014继续教育作业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

    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 论述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新要求。 答:第一,正确把握时代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