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意见
附件:
山 东 省 水 利 厅
关于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以下称“1号文件”)关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依法对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区域外调入水等各类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配置。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统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防洪排涝等涉水事务,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的要求,为进一步强化对全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促进用水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各类水资源管理。全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强化对当地各类可利用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要依据省政府批准的《水资源综合规划》,修订完善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及其相关水资源专项规划,将当地地表水、地下水、污水处理再生水、淡化海水、矿坑水、微咸水以及黄河水、引江水、其他外来客水等各类可利用水资源纳入统一规划,实行统一配置。要依
据当地水资源供需状况和水资源配置方案,以省厅下达的区域年度用水控制指标为依据,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再生水、淡化海水以及矿坑水、微咸水利用,分类制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取水(用水)户年度取用水计划,对各类取水(用水)户取水(用水)实行计划管理。要依据《水资源综合规划》及其配置方案,制定《水量调度方案》,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可利用水资源实行调度令统一调度。不服从统一调度的要依法查处。
二、严格水资源论证管理。所有需要取水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无论是直接从河流、湖泊、水库或者地下取水,还是从公共供水管网取水或者从污水处理厂取用再生水等,都必须依据《山东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实施细则》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并严格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查。建设项目的水源配置,必须满足“先外调水、后当地水,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再生水、后优质水”的要求,必须符合省和当地用水定额标准,取用水量必须控制在当地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内,用水效率必须达到当地考核标准。占用农业灌溉水源和灌排工程设施的,必须依据《山东省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实施细则》规定,落实对占用的农业灌溉水源和灌排工程设施的补偿措施。必须通过防洪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未进行水资源论证或论证审查未通过的,以及未落实对占用的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措施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均不得批准取水许可
申请。违反规定批准取水许可申请的,对相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
三、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前,都必须依据水资源论证审查意见,对取水水源、取水设施、计量设施、节水设施、退水水量水质和去向以及对占用的农业灌溉水源和灌排工程设施的补偿落实情况进行验收,对未按审查意见取水、装置计量设施、建设节水设施、退水水量水质不能满足水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要求的,未对占用的农业灌溉水源和灌排工程设施进行补偿的或者补偿标准不到位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均不得予以验收,不得发放取水许可证。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新增的取水许可水量必须严格限制在上级下达的区域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内,必须承诺及时足额交纳水资源费。要加强对各类取用水户的日常监督管理,对取水期满需要延长取水许可的,要严格按照水资源配置方案及用水定额标准重新核定其取用水源和取用水量,该调整的坚决予以调整,该核减的坚决核减其取用水量,该吊销的坚决依法予以吊销。对违反上述规定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的,省厅在对各市年度重点水利工作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
四、严格用水定额管理。依据《山东省重点工业产品取水定额》(DB37/1639—2010)、《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
(DB37/T1640—2010)、《山东省饮用水生产企业产水率标准》等用水定额标准,制定下达农业、工业及服务业等各类取水(用水)户年度取水(用水)计划。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取水)计划要按年度制定,按月下达,按月考核,超计划(定额)取水(用水)的,对超计划或者定额部分,要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农业灌溉用水(取水)计划要按年度制定,按年度下达,按年度考核,农业灌溉超计划(定额)取水(用水)的,要相应核减其下一年度用水指标。
五、严格水功能区纳污控制管理。要依据省政府批准的《山东省水功能区划》,制定本行政区域《水功能区划》,科学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提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依法送达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为开展水污染防治的依据。严格入河湖排污口审批,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一律不得批准新建、改建或扩大入河湖排污口;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退水水质超出水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的,一律不得审批入河湖排污口。对造成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降低的,在制定区域年度用水控制指标时,相应核减该区域年度用水控制指标。
六、严格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管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文水资源勘测机构,要严格执行《山东省水文监测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鲁水发规字[2010]145号)规定,规划、建设、调整、完善水量水质监测及水位监测站网,建立覆盖全省各级行政区域
及各类取用水户的取水、用水和水质监测系统。有条件的市、县(市、区)要规划建设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对取用水量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取用水户实行在线监测。水文水资源勘测机构要加强对各市、县(市、区)的地表水利用量、地下水开采量、区域外调入水量以及水功能区水量水质的监测,监测数据作为考核各市、县(市、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制定年度用水指标的主要依据。各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取水户实际取用水量的监测,监测数据作为核定取水户是否超计划(定额)取用水的主要依据。水文水资源勘测机构与各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测数据要及时相互汇交,实现信息共享。
七、严格水资源管理执法监督。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都必须按照对各类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要求,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有偿使用、节水“三同时”、水功能区管理、入河排污口审批等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适时组织开展水资源管理执法检查,加强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各类取水(用水)户的取水、用水、节水、排水以及污废水处理回用情况,用水(定额)计划执行情况,水资源费缴纳情况的监督,依法严厉查处无证取水、违规取水、乱开乱采地下水、拒绝缴纳水资源费以及违反规定审批取水许可、擅自减免水资源费等各类水资源违法行为。
八、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要协助组织部门把水资源管
理,纳入当地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依法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和发展实绩的重要依据。对未将水资源管理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强令水行政主管部门违规批准取水许可、擅自减免水资源费以及未达到区域年度用水效率考核指标的,在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时扣减相应得分,并报请相应领导机关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以促进各级政府水资源管理责任和相关措施的落实,确保全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篇:吉林省水利厅关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通知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通知
发布机构: 吉林省水利厅
文
号: 吉水政资〔2010〕517号 发文日期: 2010年08月02日
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水利(水务)局,各县(市)水利(水务、水电)局:
当前,我省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生态与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根本改变,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重点,全面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节约和保护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强化水资源配置与管理
要以全国水利普查为契机,调查分析本地区各业用水量和需水预测,为即将开展的全省江河水量分配和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做好充分准备。要以取水许可为重点,规范取用水户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审批权限、查清越权审批。对应办理而未办理取水许可的,要进行登记补办。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要切实做好水资源规划等基础性工作,实行水资源总量控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提升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二、落实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要逐步建立健全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考核指标,严格用水效率管理,遏制用水浪费。认真贯彻吉林省行业《用水定额》,加强对高用水行业企业的用水管理,推动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各地要切实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工作。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水权、水价、水市场、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制度建设。要根据本地水资源状况和各业用水变化情况,分解、下达计划用水指标,规范计划用水的下达程序,提高计划用水的实施效果。取用水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省有关规定安装经检验合格的取水计量设施,使用先进的节水器具、工艺和设备。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应当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加强农业节水工作。
三、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维护河道健康生命
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加强地表水功能区管理。要做好地表水功能区基数调查和监测能力清查等基础工作。做好江河水域纳污能力的测算核定工作,并将核定结果抄送环境保护部门。研究探讨地表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管理统计办法、监测评价办法。做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工作。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查和已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检查等工作。积极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农村水环境整治,开展城市水系规划与整治,打造人水和谐的优良环境。加强地下水保护,严格限制城市自来水可供区域内各种自备水源,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不得批准新建自备水源。地下水超采区,要限制开采地下水;地下水已严重超采城市,严禁在超采区新建地下水供水设施。严格审查高耗水、高污染建设项目,对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退水水质不达标的一律不予审批。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水资源管理作为水利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要依法切实履行职责,不得弱化、分割、转移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目前在没有法定依据情况下,不得委托实施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费征收,已经委托或者变相委托的,应立即收回委托事项。因上述问题造成水行政主管部门不能对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水资源管理工作混乱、管理队伍不稳定的地方,省水利厅将考虑调整涉及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投资方向。水资源管理机构是实施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水资源管理政策,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着行政执法、规划编制、监督监测、行政征收等重要水资源管理任务,责任重大。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地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人员配备,保证工作经费。加强内部管理,认真完成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责。
五、加强领导,深化改革,为实现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提供保障
各地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的领导,纳入重要议事议程,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定明确工作目标。要认真调查研究,总结成功经验,推进和深化城乡一体的水务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研究探索加强水务市场化的政府监管手段和措施。要加强城乡供水水源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城乡供水应急预案,做好城乡供水安全保障工作。要加快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水平。加强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充分用好用足水资源费等各种资金,重点加强水资源规划、监测、计量信息统计和执法能力建设工作,使各项基础工作尽快适应实施三条红线的要求,为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第三篇:山东省水利厅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山东省水利厅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精神,山东省水利厅应急工作办公室成立于2007年12月,设在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全省水利突发事件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处置,人员编制在防办内部调剂。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调研的通知》,现将我厅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省防汛抗旱形势特殊而严峻,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在应急体系建设上,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足实用,建立健全预案体系。按照应急预案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实现全覆盖的要求,全省17市、140个县(市、区)均制定印发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189座大中型水库、15条骨干河道和绝大部分小型水库都修订完善了防汛预案。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从总体到个体、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线及点的整体预案体系,预案也从最初的粗糙、不实用逐步转向全面、细致、科学。特别是去年,我们针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精神和实施三年来的工作实际,并结合省政府机构改革后机 1
构调整情况,对省防指成员行业防汛职责、分包防汛职责、预警预报职责等内容进行了重点完善,并于2009年7月29日经省政府并印发实施。同时,省政府对省管骨干河道防洪预案一并做出批复印发。
二是着眼管用,认真搞好预案演练。为使防汛预案更能发挥效益,在省防办的统一部署下,全省各级每年均举办多次防汛抗旱应急演练,切实提高预案实施能力,而且通过演练,大大提高了社会重视程度,为防汛抗旱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省防指也连续举办大规模的防汛抗旱演习,演习科目多,实战性、针对性、技术性强,各市均派防汛队伍参加演习,实施联合抢险、救灾,为各地应对防汛紧急状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今年为调动各市预案演练的主动性,我们创新思路,实行省防指统一场景,统一参数设置,各市申报演习方案,批准后自行组织演练,省防指择机观摩,目前已有部分市举行了防汛演练,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是力求够用,打牢应急工作基础。为适应我省防汛抗旱应急工作需要,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省防办组织成立了17支防汛抗旱专业机动队,拥有大型机械设备1000多台套,总价值1亿多元,市县落实了500万人的防汛抢险后备队伍,各级抗旱服务队1500支,基本覆盖全省。此外,全省还储备了总值近1.6亿元的防汛物资,其中省级防汛物资3000万元左右,采购了包含水下机器人、移动指
挥车、抛投式救生衣等一批新设备,使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以“两网、三库、四大应用系统”为平台,建设了防汛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具有的防汛信息查询检索、工程定位、预警预报、图形化会商、移动终端查询等功能,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实时查询雨情、水情、工情、气象信息、预警信息等,方便了应急指挥决策。
二、应急处置事件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们先后三次启动省级防汛应急响应,派专家组赴一线指导,组织省级抢险队伍,调配防汛物资。参与济南银座地下广场排涝、柴汶河抢险、莱阳群众转移、烟台河道抢险、济宁泗河抢险。在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抢结合,将工作环节前移,因时因势采取对策,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开展有关工作。同时,强化依法调度,充分发挥各类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抗旱工作按照抗旱预案,不等不靠,全面算清水帐,迅速发动,多措并举,保障缺水城乡的供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据统计,近3年来全省防汛抗旱直接经济效益达600多亿元。在应急管理中,我们的主要体会在三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应急工作的基础。省委、省政府历来对防汛工作高度重视,对每年的防汛工作密切关注。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防汛抗旱工作,关键时刻做出指示,莅临一线视察指导。为切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姜大明省长亲自担任省防指指挥。省政府对防汛工作实行省长分工负责制,每一片安排一位副省长督导调度。分管副省长更是靠上抓防汛,台风暴雨期间坚持坐镇省防办,昼夜指挥调度。为强化防汛工作的组织保障,省防指狠抓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层级责任制、包工程责任制、行业防汛责任制等各项防汛责任制的落实,从责任制的种类、范围、深度等都得到了强化,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地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靠上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防汛抗旱工程体系的日益完备是应急工作的保障。今年是三年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最后一年,其中列入全国规划的158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已完成投资计划的82.6%,列入省规划的小型水库累计完成除险加固2819座,今年计划除险加固的1190座全部开工,有525座完成了主体工程。列入省规划的重点河道治理项目已开工25条,完成6条。同时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复水毁工程4084处,加高加固堤防1214公里,疏浚河道3533公里,清淤渠道12583公里。随着大量的病险工程得到彻底整治,工程的防洪减灾能力得到大大恢复和强化,为近几年的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以人为本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个应急防范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
产安全放在首位,突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人员转移、海上作业安全、城市防汛等工作重点,兼顾面上防风、防雨、防潮,强化措施落实。在应对2007局部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我省转移26万余人,疏散群众40多万人;在应对13号台风时,全省沿海各市4.3万余艘海上捕捞渔船、养殖船和运输船舶进港避风,各市采取督导和检查结合的方式,重点落实,确保人员安全。
三、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建议
尽管我们在应急管理中取得一点成绩,但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防汛抗旱信息平台建设、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还不能完全适应应急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部分应急预案在科学、管用、演练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公众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地区、单位应急管理的专门机构及人员也亟需组建和充实。
在下步工作中,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物资储备。结合防汛抢险实际需要,对已消耗和急需的物资及时补充更新,并对仓库设施进行适当改善和提高,尽量增加仓库库容和物资的储备量。同时增加必要的抗旱物资储备。另外,结合科技发展,增加现代化物资比重,应用信息科技强化防汛物资管理。
二是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按照抢险救灾实用性、高效率的要求,重点加强现代化、机械化设备的配备,以切实
满足抢险队伍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要求。重点加强抢险队伍的培训和防汛抢险实战演练,全面提高应急抢险救灾能力。
三是加强防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加强重点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面提高我省防汛抗旱现代化水平。
四是强化宣传。坚持走群众路线,扩大群众参与,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着力增强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日常管理中,注重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使应急管理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切实培养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保自救意识。
第四篇:关于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工作调研几点建议
关于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工作调研几点建议
省水利厅水政水资源处:
呼兰县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于1993年,按照水资源管理“五统一一加强”的原则,从“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质水量,全面加强为用水企业单位服务”出发,在全县的行政区域内较全面地开展了以取水许可证制度实施为龙头,以计划用水与节约用水为内容,以贯彻《水法》等水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证,以全面征收水资源费为财力物质基础,以涵养和保护水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水利工作的部署与要求,在新的治水思路的指引下开展有特点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前题下,也暴露出了些不足,这即有机制中的原因,也有管理过程中职责不协同的地方,具体表现为:
一、重管理,轻执法。一谈水资源管理,一般的 水资源管理人员可以说出几条,对开展水资源的具体管理工作项目也相对顺手,路数较熟,但对于管理不到位,进行不下去,遇到阻力时,运用起执法手段来
1却感觉力水从心,不敢应用,回避运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一般管理人员执法活动接触的少,执法实践经验不足,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掌握程度不如管理文件熟知;其次还存在一个执行效果保证问题,“单子”如下了,执行较难,取得预定的效果就更难,一但水行政处罚起不到强制作用,其危害还不如不进行处罚。解决的办法,我们认为:一要加强专业法律法规的学习,执法所必顺的知识要熟知。二要提高执法能力,加大执法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适应执法工作的需要。三要加大培训的力度,督促推动执法人员的自学与集中辅导。四要与法院搞好关系、求得支持。五要加大对执法所必须的基础装备、经费的投入,解决水行政执法没有专项财政科目的状况,即使是从征收的水资源费中列支,也应明确项目,基本基数,取得各级财政的认可。
二、重管理,轻保护。取水许可制度实施以来,较好地从源头,从宏观上控制了水资源的无序、盲目开采状况。在水量与水质的管理上,相对而言,水量管理比较到位,从水资源的开发、取水许可的申请审批,取水许可证的发放,水量的考核,水资源费的征收下的力气较大,管理起来有形,有抓头;但在水质的管理上,一是法律法规不到位,部门职能交叉,说白了是个协同的部门。二是管理手段相对滞后,水质检测、初检,简分析或是当地一些超标的重点控制项目的检查,都要到市里的专职检测单位,费时、费力、费钱,时效差,因此我们建议:由省水利厅与省环保局进一步协调好关系,起码在全省范围内能明确环保管水质与水资源机构管理水质的职责,便于基层单位开展工作;是否省厅集中组织一下县级水资源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化验人员的培训,适当地建立县级的水质初检监测点(站),一般项目的检测不出县,发现问题了再到国家的专业水质检测机构进行全面的检测,这样即起到了时效作用,又解省了资金,使得县级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在水质管理上从定性到定量,从“直”观到科学。
三、重职能,轻体制。各地的水资源实现城乡一 体化管理都有一翻曲折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一般的主观意识为只要是职责划过来了,事管起来了,对于水资源管理机构本身就无所谓了,因而造成县县不一样,有的是事业单位,有的是行政单位,有的是内设,有的是法人实体,有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管理人员,干部也有,工人也有,全民的也有,招聘的也有。
造成了因体制的问题,影响各地工作的同步开展。特别是机关改革后,一些原本在机关任职的同志被派到的水资源机构,由于体制的问题,公务员靠不上,事业单位的职称又不让晋,两头都靠不上,机关工作人员拿卡每月到银行开支,无后顾之忧,可水资源管理人员工作较重,收不来费没人给开支,人心不稳,人员思动,不安心工作。全省的县级水资源管理机构,绝大多数为股级单位,但管理的范围却遍布全县(市),级别相对偏低造成工作的不便影响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制约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理顺各基层水资源管理机构的体制,提升基础水资源管理机构的位次,也是强化水资源管理工作再登新高度的重要一环,希望省水利厅在此方面有突破。
四、重收费,轻投入。水资源费的征收,各县的 水资源机构可为尽职尽责,可以说能收的都全力去收。收回的水资源费不管是收支两条线,还是自收自支,除去人员开支和正常支出外,剩余的部分一是无力回投水资源的涵养与保护,二是有剩余能力的,钱也掌握在县财政手里,做为县级水资源管理机构很难控制,往往管理机构想的与县领导总体平衡的要求相矛盾,从目前的状况来说,大多数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所征
收的水资源费只是用来养活人,说起来涵养与保护水资源还是一句空话。建议省水利厅与省财政在省
[1995]90号文件的水资源费的五项用途的基础上细化项目科目,杜绝征收的水资源费用于县财政平衡预算。
五、凿井资质管理应当进一步细化。省水利厅颁 布《黑龙江省凿井管理暂行规定》以来,对规范凿井行为起到了良好作用。但近一段时间以来,从凿井队伍上来说,呈现出多元化、小型化。一是从事凿井的个企增多,由于工商执照办理的越来越容易,申请凿井工商部门不征求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意见,具不具备资质都可领到工商执照,有执照后来办理资质审核,如按照《办法要求》审核,差距太大,不批准,又有发展经济环境不宽松之疑。二是凿井设备小型化,生产凿井设备的小厂家增多,一些简易的凿井机械也可打大井,这部分凿井队伍按现有的分级标准,那级都不够,但他们都实实在在地从事农业凿井。三是省水利厅下拨的抗旱人畜饮水井,从下拨到审批不让水资源管理机构参与,而且他们对凿井的验收另有一套标准,这部份井不在取水许可的管理之内,事后管理,资料收集困难,此事希望厅内部处之间协调好,在他们的资料中给水资源管理机构备份一份,做为全县地
下水资源开发的资料存档。
六、建议省水利厅,要加强对基层水资源管理人 员的培训,可结合不同工作的开展,举办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专业技术技能与基础素质的培训,提高水资源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
呼兰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二OO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抄报:呼兰县水务局
第五篇:江苏省财政厅派驻统一管理意见
江苏省财政厅派驻统一管理意见
中共江苏省财政厅党组、省纪委驻省财政厅纪检组 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对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 苏财党[2006]4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人事厅、省监察厅〈关于对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5〕2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精神,根据省纪委要求,结合财政厅实际,现对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实行统一管理后的工作,提出以下实施办法:
一、总体工作要求
实行统一管理后,驻厅纪检组监察室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直接领导,业务及干部工作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统一管理,实施监督和查办案件工作直接受省纪委省监察厅领导,重要情况和问题直接向省纪委省监察厅请示、报告。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对厅机关及直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支持并自觉接受驻厅纪检组监察室的监督。驻厅纪检组监察室按照职责要求,强化监督职能,加强对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并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的监督,协助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组织协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厅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主要工作职责及分工
(一)厅党组对厅机关及直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厅党组按照《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的落实。
1、厅党组书记对全厅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各负其责,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
2、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把反腐倡廉工作与财政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3、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积极构建财政部门惩防体系,落实并完善厅党组反腐倡廉预警机制;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对厅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各项规定,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制定并落实反腐败源头治本的措施;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
4、财政改革和管理方面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及干部人事调动任免等重要事项主动接受驻厅纪检组监察室的监督。及时与驻厅纪检组监察室沟通重要情况,研究加强改进工作的措施。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应及时报告驻厅纪检组监察室,接受指导和检查。
5、继续关心支持驻厅纪检组监察室的工作,努力为其履行职责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干部工资、工资外津(补)贴以及生活福利、住房、医疗、退休等方面享受厅内同职级干部待遇。在干部交流、挂职锻炼、晋升提拔、竞争上岗、教育培训、出国(境)学习考察等方面与厅内其他处室单位同等对待。保证必要的办公条件、业务经费和办案经费。
(二)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全面履行工作职责
驻厅纪检组监察室按照规定全面履行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各项职能,处理好监督检查与协助厅党组组织协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关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监督。
1、监督检查厅机关及直属单位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定、命令的情况。
2、监督检查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的情况。
3、经省纪委省监察厅批准,初步核实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政纪的问题;参与调查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调查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处级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及其他重要案件。
4、协助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组织协调反腐倡廉工作,抓好任务分解和工作部署,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督促检查厅机关及直属单位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协助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开展财政牵头的源头治理腐败各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协助总结厅机关、直属单位及全省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以及改进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继续做好指导全省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5、受理对厅机关及直属单位各级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受理厅机关及直属单位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不服处分的申诉。
6、承办省纪委省监察厅交办的其他事项,协助厅党组办理有关事宜。
(三)切实抓好日常工作的落实
实行统一管理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由厅党组全面负责,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协助、配合,通过建立和完善有关工作机制和制度,确保厅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日常工作的落实。
1、传达、贯彻省纪委全会和省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厅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大会、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会、反腐倡廉形势报告会、述职述廉大会等,由厅党组统一安排,驻厅纪检组监察室牵头组织,厅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教育处等有关处室参与。有关财政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结、厅领导讲话,由厅办公室负责准备,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及有关处室协助。
2、思想政治教育及宣传工作,按照厅“大宣教”工作格局的要求,由厅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办公室、税政法制处等负责,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协助。根据上级工作安排和厅党组的要求,由人事教育处牵头,制定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党的基础知识、干部教育、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等在内的宣教工作计划,由相关职能处室分别组织实施。
3、制度建设,按照《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由厅办公室牵头,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协助。年初,根据财政改革、管理和反腐倡廉的需要,制定制度建设规划。财政改革和管理方面的制度由相关业务处室负责起草;行政管理方面的制度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起草;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及反腐倡廉等方面的制度由驻厅纪检组监察室、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等负责起草;驻厅纪检组监察室牵头组织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反腐败源头治理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工作,由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协助党组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年初,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厅机关实际,及时将上级交由省财政厅牵头主办和协办的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将责任分解到有关业务处室。年中,听取各处室、单位落实责任制情况汇报,加强监督。年底,组织对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专项清理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分工负责,有关工作情况应及时向驻厅纪检组监察室通报,驻厅纪检组监察室负责监督检查。个人收入申报由人事教育处负责;收受礼品礼金登记由办公室负责;内部审计由监督检查局负责;专项清理工作根据党组安排,由相关职能处室负责;对处级以上干部人事任免、立功受奖、被授予荣誉称号等提出纪检监察意见由驻厅纪检组监察室负责。
6、政务公开工作由厅办公室牵头,厅机关各处室、单位参加,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协助,并牵头组织对政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由厅办公室、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税政法制处等分别负责,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协助并依法开展监督检查。
8、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由驻厅纪检组监察室牵头,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9、厅机关及直属单位科级及其以下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一般案件和来信来访由厅人事教育处会同机关党委核查。核查情况向驻厅纪检组监察室通报。
10、根据省纪委关于派驻机构面向系统开展工作指导的要求,驻厅纪检组监察室负责每年召开一次全省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和有关工作座谈会,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和厅党组要求,加强工作调研,组织系统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
三、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
为使统一管理后各项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运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需要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并在下一步工作中尽快完善具体配套制度。
(一)建立工作通报、联系制度
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对上级的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工作开展情况及意见和建议应及时向厅党组通报。厅党组及行政领导班子研究有关财政业务工作和重大事项时,应通知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参加,形成的工作文件和资料抄送驻厅纪检组监察室。拟提拔使用、交流轮岗、竞争上岗的干部在提交党组讨论前将名单通报驻厅纪检组监察室,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应提供干部的廉洁从政情况和群众反映,并对任职问题表明态度。厅机关、直属单位录用公务员、接受军转人员、招工、事业单位改革、政府采购、基建工程等工作程序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发展情况,有关职能处室应及时向纪检组监察室通报并接受监督。驻厅纪检组监察室根据工作需要要求有关处室、单位提供的工作资料、文件及工作进展情况的反馈,有关处室、单位应及时报送。
(二)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组长由厅党组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党组副书记和驻厅纪检组组长担任,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厅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教育处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沟通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协调具体工作安排等。厅机关及直属单位根据联席会议的决定,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加强对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建立处理信访举报和查办案件会商制度
信访举报和查办案件会商由驻厅纪检组监察室牵头,办公室、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等职能处室参加,对信访举报和查办案件中遇有需要协调的问题进行会商。
(四)建立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履行职能的保障机制
1、驻厅纪检组组长作为厅党组成员,参加行政领导会议、财政厅召开的全省性会议和有关重要会议;驻厅监察室主任列席上述会议。参加厅党组民主生活会、各处室及直属单位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等活动。厅内各处室、单位召开的系统工作会议及其他重要会议和活动应及时向驻厅纪检组监察室通报,驻厅纪检组监察室视情派人参加。
2、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可根据工作需要,听取厅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单位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和反腐倡廉工作情况的汇报。
3、驻厅纪检组监察室通过不定期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听取对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坚持“两手抓”和勤政廉政等方面的意见,对有关问题及时向厅党组反馈,并对整改情况督促检查。
4、处级及其以上领导干部应按照省委、省纪委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有关事项应及时向驻厅纪检组报告。
5、驻厅监察室依据《行政监察法》,有计划、有重点地会同有关职能处室,对厅机关及直属单位履行行政职能情况,开展廉政、效能和执法监察活动。督促检查厅机关内部审计和离任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