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析上市公司的年报掘金股
透 1过表面、财务数税
据,挖项
掘指标对分
照分析 析
如果是一家小型的上市公司,竟然欠税几千万元,这欠税很可能就是虚构的。税既然是虚构的,收入和利润自然也是虚假的,其造假的手法就是虚开发票。我们可以倒挤计算本年到底应该交多少税,如果发现它与实际余额相差甚远,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该公司在造假;如果发现一家上市公司税赋非常低,与其主营收入根本不能相配比,那么也有理由怀疑
2、应
收
款
和
存
货
分
析
现在有些上市公司利用开发票虚增收入和利润,为了在税赋上不会出现巨额欠税,但上市公司很少同时等额增加收入和成本,它必须虚增存货来消化一些购货发票,这样,它的存货就出现了异常的增加。这些虚构收入的上市公司往往表现为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急剧地增加(注意:不能仅仅看应收账款,实际上往来账要结合在一起看,如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和其它应付款),应收账款周转率急剧下降;存货急剧增加,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此外,还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也担心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会引起投资者和专业分析师的怀疑,他就把应收账款往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进行转移,手法是上市公司先把资金打出去,再叫客户把资金打回来,打出去时挂在其它应收款或预付账款,打回来作货款,确认收入,所以要注意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往往名不符实;为了提高存货周转率,上市公司故意推迟办理入库手续,存货挂在预付账款上,然后少结转成本,以使*跽耸捣庋还苷馔疚鲜泄拘樵龅囊豢槔
蠊以谠じ墩丝钌稀K家
⌒模
裕
酝
凑丝罱洗蟮纳鲜泄
荆凑斯以谀且桓隹颇浚
憧赡芑嵘闲楣够虿涣甲什
牡薄R恍┥鲜泄该公
司
业
绩的真
实
性。
吮苊饧铺峋薅畹幕嫡俗急福谡肆渖献鑫恼隆S械纳鲜泄臼盏揭槐?年以上账龄的巨额应收款,据此调减巨额的减值准备,这笔钱的真实性就会有很大的疑问。也许根本是上市公司代替的,以此来操纵账龄,以粉饰它的业绩。
3、毛
利
分
析
识别上市公司造假,还有一个简单方法是测试其毛利率,毛利是衡量公司生产效率的高低,是公司利润最根本的体现。但是如果这家上市公司某块主营业务收益大大超过同行业水平或者波动比较大,它就有可能在造假。上市公司虚构收入之后,往往会有一些迹象,如毛利高得惊人,比如银广夏。所以,你应对行业有个基本了解,包括同行上市公司盈利的
4、现
金
流
分
析
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将意味着与已经确认为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若反差数额极为强烈或反差持续时间过长,必然说明有关利润项目可能存在挂账利润或虚拟利润迹象。如每股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如果其每股
能
力
。收益很高,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是负的,这样的上市公司往往在造假。
[4]
5、子孙公司分析
现在上市公司造假有两种作法:一种是集中在某家子公司作假(母公司及其它子公司也有作假,但所占份额不大);另一种是造假分散,几乎所有子公司及母公司都在造假。现在许多上市公司都有一些神奇子公司,业绩好得不得了,这样的子公司往往是造假造出来的。还有一些子公司,是年底才并购进来的,这时要注意其并购日是否合适;另外一些子公司,在母公司报表里进进出出,这些子公司都很值得怀疑:刚并入母公司时,业绩好得出奇,可过了几年,就要置换出去,这些子公司也往往在造假。
6、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分析
现在很多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往往是不公允的,这些不公允的交易背后往往是欺诈。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主业关联交易占较大比重,其业绩往往也不可靠;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创造投资收益也一定要小心,如果往来账在增加,这里面也往往蕴含造假。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交易发生交易进行会计报表粉饰,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就可能意味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包装注入”上市公司。最近财政部发出文件规定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应作为资本公积,对于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一定要注意是否合法。
关联方的交易。是我们看年报时应特别关注的,你在其他报表里是看不出来的,但年报里面是有披露的,我们要仔细分析公司经营业绩里面道理有多少是非关联的业绩。关联方分销售和采购两块,在我们报告摘要里面有一个表,采购多少、销售多少。关联销售和主营业务是第一项比例,看比例有多大。如果一家公司主要的销售收入50%以上全是靠一家公司,靠大股东或者或者一家子公司,如果卖给市场上其它非关联方不太好卖,卖给子公司如果集中度太高的话,关联风险就很大。如果一家公司靠一两家来左右命运肯定是不正常的,这不是市场经济风险发散应有的基础。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重大资产重组情况。收购的公司一般都不是上市公司,我们对他的关注平时肯定不多,信息不透明,在报纸上说我们要收购哪家哪家公司,然后公司的重组收益就会很大。如果超过30%就是重大异常变动,非经常性损益占公司利润构成的30%就有点病,如果50%到70%要重点关注。关联交易、会计政策变动、非经常性损益这些东西会在年报的某一个重要部分写出来。大家只要稍稍有点耐心就能够找到。
7、资产质量分析
由于虚构收入等原因,上市公司账面有很多资产可能是不良资产,如子公司长期亏损或业绩平平;另外,在建工程一直挂在账上,这也很可能是不良资产,尤其是工期长及过时的生产设备等。不良资产要逐项分析,现在上市公司往往乱投资,所以很多长期投资实际上要做减值准备,有些投资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对一些租赁、承包、托管子公司或分公司更要小心,租赁、承包、托管的背后往往是这个子公司或分公司不行了或根本就不存在。上市公司还喜欢虚增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虚构的收入一定要消化掉,如果一直挂在账上,总有一天会出事的。那怎么办呢?就是通过虚增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消化应收款项,对于固定资产虚构,要结合各种情况分析,如某家上市公司,一年就1个亿的销售额,但生产设备却值3个亿,如果是这样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把成本收回来?这里面蕴含的可能性是这些生产设备根本就不值3个亿。这家上市公司虚增固定资产同时,也把自己给套住了,因为每年要计提巨额折旧费,为了保配,必须虚增收入将虚增的折旧费消化掉。
B、非财务信息 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都是同等重要的,却有很多人会忽视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如会计师更换、管理层的变更、大股东的变动诉讼、公司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垄断、专利发明是不是自身的,专利的有效期等,如果拥有低成本的发明或专利的企业,对它未来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都是非常重要的。非财务信息主要是看董事会的讨论和分析。
最后,要关注非标审计报告及管理层对此作出的说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往往蕴含着这家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问题,会计师往往不是不知道上市公司在造假,但一般不会直接指出上市公司造假,在措辞时往往避重就轻,非常委婉,用说明段和解释段内容暗示该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财务问题。如会计师强调“应收款项金额巨大”时,这时投资者就要注意可能这些应收款项目很难收回或者是虚构的;会计师强调“主营收入主要来源于某家公司,尤其是境外公司”,这时,投资者就要注意这些收入可能是虚构的。
除了自己阅读审计报告,对审计报告的重视度还嫌不够,审计报告是大量的专业金融分析师一些人要看的内容。报告多出一两个字都要猜测半天,因为对注册会计师的压力很大,拿人钱不容易,现在委托关系很糟糕,跟律师不一样,律师只要拿了钱,律师说怎么干,怎么干。而注册会计师给上市公司服务则不能完全不理他的服务对象,还要照顾到后面的债权人、银行、投资者,拿人钱财为人消灾,为人说话,干这样的事情是很尴尬的,被迫把很多实话在报告里面被隐含,所以你要仔细地分析。
报告大类分四种意见,报表使用者包括债权人、投资者、分析师、银行等等,要看背后的信息。第一种叫做标准审计报告,就是表述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这三张表的在意见段的结论是:我们认为……;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有这种报告就不用看别的年报,基本上财务信息方面和其它方面可以研究,其它方面不应该有太多的东西。除非注册会计师被买通则另当别论,只要没有意外,就没有太离谱的东西。
第二种报告保留意见,意见段前面插入“我们注意到……”说明这个报告不完全健康,病灶有严重,有不太严重的,看措词有几种,如果说不让人看,由于子公司没审就比较严重了,没审一定有原因。这就要特别注意了。仔细阅读审计报告,从而发现财务报表粉饰的可能性、动机、严重的程度。
总之,我们在对公司的年度报告分析时,要把他和整个市场结合起来看,和同行横向进行比较、和历年纵向进行比较,等等,需要多方面的研究、分析,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理想的结论。
第二篇:A股垃圾处理上市公司
A股垃圾处理上市公司
1、富春环保(002479):公司是杭州地区最大的环保公用型垃圾发电热电企业,主要从事垃圾发电、热
电联产业务,承担了街道以及企业的供热任务。
2、华光股份(600475):垃圾焚烧锅炉、余热锅炉、IGCC气化炉三大品种。国内垃圾焚烧炉制造龙头企
业,国内200吨/天以上垃圾焚烧锅炉国内占有率第一。
3、盛运股份(300090):国内首家将干法脱硫与除尘工艺融为一体,生产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尾气净化
处理设备的企业,主要承包烟气尾气处理,一般尾气处理装置占垃圾焚烧设备总投入的10%左右,只做烟气
处理的竞争对手一般集中在国外,国内的公司也是做半干法和湿法,因此竞争并不激烈。公司主要生产“盛
运”牌各系列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20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连
续输送机机械设备以及新型环保干法脱硫除尘和垃圾焚烧处理设备。
4、桑德环境(000826):主要业务方向是生活垃圾,同时公司也在工业及医疗危险废弃物、城市污泥等
方面有一定的涉及。该公司在固废处理行业一直以领跑者姿态出现,公司的未来看点在固废处理设备设计和
施工建设上。公司固废业务仍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为主。唯一一家固体废物处理工程类上市公司,在技术、项目经验等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国家第一批12 个省级危废处理设施招标中拿下4 个。
5、东湖高新(600133):向环保能源产业转型,秸秆发电和垃圾发电将成为东湖高新主营业务的重要组
成部分。垃圾发电、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国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在凯迪电力入主后主业转变为发展
包括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发电、生物质能源等在内的高科技清洁再生能源业;收购凯迪电力持有的义马环保电
力公司,拟采用先进的旋风炉高温解毒封固法,处理化工企业的有毒废料铭渣,可供水泥厂综合利用。
6、南海发展(600323):垃圾转运垃圾发电 预计至2011 年达产3000 吨/日处理产能(投资近8亿)。公司
计划将控股70%的佛山市南海绿电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500万元增至2.77亿元(在2年内分期增资,首
期增资额为2000万元,其中公司于2006年4月按70%增资1400万元),绿电公司从事的南海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2200吨,总投资7.91亿元,该项目共分二期,一期日处理规模400吨,已建成投产,二期计划于2008年投产运营。
7、泰达股份(000652):垃圾发电2009年增资4亿泰达环保:天津双港垃圾发电厂。控股子公司(持股
99.87%)泰达环保的双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2005年投入运营。该项目总投资5.4亿元,日处理垃圾1200吨,是国内已建的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公司将投资2亿元建设垃圾发电二期(日处理1000吨垃圾),2008年内完成,项目预计收入9328万元/年,建成后,泰达环保的垃圾处理规模将占天津生活垃圾总量的50%
以上。同时公司正在开展成都等地的垃圾发电项目投标工作。公司在建设第二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达成后
日垃圾处理能力将达到1,000吨。
8、哈投股份(600864):合资6000万元成立的黑龙江新世纪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元)哈尔滨最
大的发电、供电企业,建设了哈尔滨垃圾焚烧发电厂——东北三省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公司利用“
中日绿色援助计划”日方无偿提供的垃圾焚烧处理设备,配套建设了东北三省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哈尔滨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该电厂日处理城市垃圾200吨,发电装机容量3000千瓦,垃圾焚烧每年可供应
电能2100万千瓦,使哈尔滨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9、凯迪电力(000939):公司以城市垃圾发电和生物质发电为重点,公司从1997年开始,已在环保产业
上拥有先进的清洁燃烧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处于领先地位。全资子公司河南蓝光环保电厂系环保型的发电
公司,主要致力于河南平顶山地区的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10、城投股份(600649):垃圾发电2010年1月拟投资近4亿元漳洲垃圾发电项目,拥有环境集团100%股权
是垃圾处理核心企业之一。公司持有环境集团60%股权(美国WMI公司持40%股权。WMI公司名列世界财富五百
强,在纽交所上市,是美国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环境集团以垃圾发电为主的固废处理业务居核心地位。
垃圾发电规模居全国第一,垃圾填埋规模居全国第二,垃圾综合处理规模为全国第三。现处理垃圾能力为
1500吨/日,公司计划到2010年将垃圾处理能力翻一番。
11、山鹰纸业(600567):公司拥有固体垃圾焚烧技术及废物综合利用的非专利技术,坚持以废纸为主要
原料,辅以商品木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发展,目前公司废纸用量占全部原材料的
92%以上;公司主导产品箱纸板和瓦楞原纸属于包装用纸板,具有经济便宜、重量轻、易加工、废弃物可自
行降解且易回收利用等绿色包装材料的特点。
12、广州控股(600098):公司成立了新能源业务部门,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在风力发电,垃圾发电,生
物质发电,煤气化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业务领域的研究,布局和开拓力度,全资子公司广州发展电力投资
公司(注册资本18亿元)获广东省惠东县政府授权进行风力发电项目开发,该项目总规模计划约为120MW,计
划投资额约12亿元,首期拟建设规模计划约为49.5MW。
13、深圳能源(000027):2010年1月8日,深圳能源与吉宝企业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双
方同意在包括垃圾焚烧发电等环保产业上进行全方位合作,优势互补,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共同
开拓环保市场,实现双赢的目的;深圳能源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和吉宝组合工程有限公司作
为代表履行合作意向书,商讨具体合作模式。公告显示,吉宝企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新加坡注册的多元化企
业集团,其控股的吉宝组合工程有限公司拥有世界先进和成熟的环保技术和经验,并在国外已有多个投资运
营的环保项目,同时也是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第三篇:2014 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职业分析报告
2014 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职业分析报告
金字塔顶端的人---2014,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薪酬与持股
(一)薪酬情况
(二)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持股情况分析
二、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个人背景
(一)性别与年龄
(二)学历与毕业院校
(三)7.5%的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有财会类背景
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是中国一群金字塔顶端的人。他们有是什么身份特征?有什么样的职业背景?什么样教育背景的人?这是容易引发民众关心的话题。在金字塔顶端的董事长,与财务负责人CFO又有什么样的职场差异?
为回答上述问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视野网在发布《2014年A股上市公司CFO扫描》后,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高管信息,对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性别与年龄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统计分析。相关数据截至2014年4月30日。
一、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薪酬与持股
(一)薪酬情况
表1: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薪酬情况
根据上表可见,上市公司董事长年薪在50~100万元的占比较大。
董事长的薪酬平均71.41万,比CFO人均的40.32万多77%,也即CFO薪酬比董事长低43%。差异是相当的明显。
76%的CFO年薪在50万以下(董事长人群仅为35%);仅4.5%的CFO薪酬超过100万(董事长人群为11%)。
董事长最高年薪情况为:
男,钟崇武(方大特钢,600507,1973.54万元);
女,董明珠(格力电器,000651,499万元)
(需说明的是:最低年薪因任期可能较短等原因,批露金额可能不完整故不做分析;因统计数据中,男女人数比例相差悬殊,故男女差异实际意义不大)
(二)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持股情况分析
中国会计视野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高管信息,对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的持股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详细情况如下表:
表2: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持股情况统计表
表3:上市公司董事长中股份市值最高的10人持股情况表
二、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个人背景
(一)性别与年龄
表4: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性别与年龄分析总表:
董事长的主流是60后、50后,平均52.62岁。财务负责人的主流年龄是70后、60后,平均45.18岁。显著的,董事长要“成熟”一个年代。
1、女性董事长仅3%,男性占绝对优势
男性占比96.94%,女性占比3.06%。职业的金字塔的最顶层,女性再一次的处于少数的角色。但是,男女董事长在年龄上并无明显区别,女性年龄稍微年轻(男平均近53岁、女51岁),在年龄段的分布上也区别很小。
男女在薪酬上也没有区别(详见表1),平均的看,男董事长的年薪平均为70.71万,女董事长平均为70.64万,差异可以忽略。
2、年龄现状:平均52岁,60后是主力
有2145名上市公司董事长公布了年龄,其平均年龄为52岁(上市公司CFO的平均年龄为45岁),男女的平均年龄差异极小。
按照年龄段划分,60后年龄段占比最高,为56%,其次是50后,占到28.9%。统计表明,有12位80后已经走上了职业的金字塔顶部。
3、上市公司董事长,年龄最大78岁,最小27岁
表5:上市公司董事长年龄最大最小情况
年龄最长者:
男性为南大光电(300346)孙祥祯,1936年生,78岁;
女性为东方通(300379)张齐春,1939年2月出生,75岁。
年龄最小者:
男性为创兴资源(600139)的陈冠全,1986年生,28岁。
女性为ST宏盛(600817)的马婷婷,1985年7月出生,29岁。
(二)学历与毕业院校 有775位上市公司董事长披露了个人的学历情况,其中本科与硕士学历者近半。相比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的情况,董事长硕士和博士的比例更高,本科学历及以下则都低于财务负责人详细情况如下表:
表6:上市公司董事长与财务负责人(CFO)的学历对比表
有584名董事长披露了毕业院校类的信息,一共涉及311所国内外院校,清华大学以53名校友位居第一、北京大学以43名校友位列第二。浙江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26名校友位并列第三。与之对比的,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毕业院校排行榜中,前三的则是中国人民大学(26人)、上海财经大学(26人)、中央财经大学(24人)、复旦大学(17人)、西安交通大学(17人)。
表7: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毕业院校排行榜(前42名,按校友总人数排序)
本表披露了有3名以上校友的院校,一共58所。合计数剔除了重复,即对于一个人在同一个院校获得多个学历的,只计算为一人。
(三)7.5%的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有财会类背景
“《财富》500强的企业中,大约有1/3的CEO都做过CFO以及类似的角色类似的角色。”这样的说法¹在国内流传很广泛。CFO很有机会做CEO,这在很多报道中,被当做了财会职业发展愿景来展望。
2006年的一篇报道²,则引用麦肯锡的一项调查称:在英国和美国有五分之一的CEO曾经担任过CFO,成为比例最高的国家。而在其他欧洲国家和亚洲地区,比例也在5%~10%之间。该报道还引用英国《财务总监》杂志的说法:在财富100强企业的CEO中,有20%曾担任过CFO。
在中国,多少CFO能做到CEO呢?外国的月亮,在中国到底如何呢?
根据A股上市公司的公开披露的相关信息,中国会计视野统计发现,189家上市公司企业董事长有财务相关背景,占上市公司2516位董事长数量的7.51%。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8: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财务类背景:
第四篇:XX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年报
XX公司 【2014年年报】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内主要业务回顾
2014年,公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行业市场竞争继续加剧。公司全体员工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实施管理变革,转变经营理念,坚持以客户为本,以使客户120%满意为目标,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公司行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4,849,688.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23%;营业利润66,317,685.3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48,749.22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9%。报告期净利润水平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为保证市场份额、提高产能利用率,产品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按照25%执行,对公司净利润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14年,公司按照经营计划,积极推进并落实公司发展战略,主要工作如下:(1)实施管理变革,转变经营理念。公司先后同两家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就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制定公司《共同纲领》和《行为准则》,为全体员工思想和行动统一了方向,树立了衡量价值的标准;明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并组织各部门分别制定部门战略规划和工作计划;对公司所有部门和岗位的职责说明书进行修订,为公司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结合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及公司发展战略,调整营销模式。公司改变了过去完全依靠区域客服中心了解市场、收集信息、开发和服务客户的营销模式,成立了四个事业部,进行市场信息收集、行业状况分析、营销策略把控、重点客户的维护与开发等工作。通过营销模式的调整,公司所有的资源、工作和服务都指向了外部客户,既强化了公司对市场和客户的了解,又加强了公司对区域市场的管理和服务支持,为及时地解决客户问题、满足客户需求、达到客户满意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3)研发资源向生产和市场服务倾斜,为市场营销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公司充分利用募资金建设的“塑料改性剂研发中心项目”,结合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加大了为市场和生产提供支持的力度,对生产和市场反馈的产品问题(如产品转化率、流动性、析出、稳定性等)持续进行试验,解决了部分型号产品析出、稳定性等14个问题,并为各事业部提供部分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技术人员协助走访客户的方式,为开拓市场、开发客户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4)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公司充分利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的产能,暂停使用日科新材料厂区落后产能,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同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产品的能耗和损失进步一步降低;不断加强安全环保管理,加强安全环保宣传、培训,为安全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基础。
(5)深入开展成本核算和财务分析,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依据。报告期内每月开展成本核算和财务分析工作,对成本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对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状况进行分析,为成本的降低和各项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1)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公司自设立以来至报告期末,一直致力于PVC塑料改性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过变更。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是ACR抗冲加工改性剂、AMB抗冲改性剂和ACM低温增韧剂,专门用于提高PVC塑料加工时的加工性能、抗冲击强度和低温韧性等,公司的产品被广泛用于管道、建筑材料、注塑、吹塑制品等领域。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1,304,849,688.39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23%;营业成本金额为1,123,990,070.6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68%;研发投入金额为51,103,232.25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2%。
二、主营业务分部报告
1)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利润的构成 单位:元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 分行业
PVC改性剂
1,287,200,439.58 176,920,661.98 分产品
ACR
791,370,786.90
111,384,590.78
ACM
371,154,335.54
43,532,616.05
AMB
122,792,029.22
22,708,646.84 其他
1,883,287.92
-705,191.69 分地区
国内
888,341,466.05
116,656,019.93 国外及港台地区 398,858,973.53
60,264,642.05
2)占比10%以上的产品、行业或地区情况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营业成本比上毛利率比上年 年同期增减年同期增减同期增减 分行业
PVC改性剂
1,287,200,439.58 1,110,279,777.60 13.74% 31.02%
36.88%
-3.70% 分产品
ACR
791,370,786.90
679,986,196.12
14.07% 9.38%
13.91%
-3.43%
ACM
371,154,335.54
327,621,719.49
11.73% 143.79%
159.76%
-5.42%
AMB
122,792,029.22
100,083,382.38
18.49% 16.88%
15.45%
1.01% 其他
1,883,287.92
2,588,479.61
-37.44% 18.75%
89.07%
-51.12% 分地区
国内
888,341,466.05
771,685,446.12
13.13% 34.86%
42.10%
-4.43% 国外及港台 398,858,973.53
338,594,331.48
15.11% 23.21%
26.31%
-2.08% 地区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外部经营环境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公司所处行业为PVC塑料改性剂行业,为化工新材料的细分行业。PVC塑料改性剂的下游行业是PVC塑料加工行业,包括各种管材、板材、型材、发泡材料、木塑制品等生产厂家,这些PVC制品主要用作建筑材料、包装材料和电器材料等领域。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20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03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增速比比2013年回落9.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26,4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2%;房屋新开工面积726,48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7%;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的阵痛在传统行业、传统领域比较大,建筑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压力,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面临较大地挑战。
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向促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上增加投入,城镇化稳步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房地产投资的持续走弱。因此,未来城镇化的推进、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大量增加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将继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PVC改性剂行业的发展。
未来PVC改性剂行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将持续并存,房地产业的整合将进一步促进塑料加工业的整合。在传统产业转型的“新常态”中,公司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行业竞争将会加速市场整合,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由于PVC制品的性能、功能要求千差万别,塑料改性剂行业的本质类似于服务业,能够适用经营环境变化、准确掌握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将进一步占据行业的领先地位。
(二)未来发展战略 未来公司将不断从“卖产品”向“为客户提供问题整体解决方案”进行彻底的转方式调结构,准确了解客户需求,聚焦客户的挑战和焦虑,为客户提供简单、适用、恰如其分的现实问题解决方案;以客户为本,以使客户120%满意的人为本,以基于客户价值的绩效为导向,持续共同成长;通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努力,不断积累客户的信任和尊重,努力成为PVC塑料改性领域独一无二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三)2015年经营计划
2015年是公司第二个“十年发展期”的第二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1、坚定不移地推动公司从“卖产品”向“为客户提供问题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型升级,推进从速度规模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方针,正确选择客户、准确了解客户需求,正确辨别机会和陷阱,全员对客户负责、全员以客户为中心、全员为客户创造价值,不断优化“客户价值链”各个环节流程,提供令客户120%满意的综合问题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扩大公司市场占有率、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原材料成本。
2、将企业经营上升为产业链经营,打造“上下游一体化”。通过上下游一体化,将公司打造成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的销售平台和下游客户的采购平台,把企业和企业的竞争升级为产业链和产业链的竞争;通过上下游一体化,与供应商的技术团队融为一体,实现技术领先; 与下游客户的技术团队融为一体,实现商业领先。
3、重点做好对客户和市场的调查、分析、分类和选择,以及对客户需求、问题的掌握与选择。深入理解客户需求的细节,将客户需求的数字化并进行分析,跟随客户需求的变化,消除客户的压力与焦虑,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引入和建设ERP系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化管理为思想,为公司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依据,协调各部门围绕市场导向,更加灵活的开展业务活动,实时地响应市场需求。重新构建公司的业务和信息流程,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大的能动性。通过ERP系统将公司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将公司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从而确保客户导向流程的有效实施。
4、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面临日益增加的应收账款,公司面临的重要工作是在不断提高对销售回款率的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营收规模,用更科学、严谨的尺度来衡量公司的销售业绩;公司将通过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加大业务人员对应收账款催收的责任以及采取法律手段等措施,不断降低应收账款风险。
5、按照“客户价值链”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确保人力资源能够保障“客户价值链”的高效运行;以客户价值创造绩效为导向,加强绩效考核,促进公平、公正;同时以公司《共同纲领》和《行为准则》为基础,建设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令客户120%满意的企业文化,提升品牌竞争力。
6、强化安全环保管理。通过培训树立全体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强化安全环保主体责任;
同时,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检查所有的安全环保隐患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并对培训和检查情况形成报告,持续跟踪和整改不合格项目。
7、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根据公司2014 收到的产品质量投诉信息,利用 SPC/SQC 管理体系,分析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总结解决的办法,不断提高产品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准确率和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的 100%合格。
8、加强仓储管理,提高物流运输的速度和服务质量。加强产品出入库管理,杜绝不合格产品入库,强化仓库6S管理,确保产品整洁、安全、便于查找;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提高物流运输的速度和服务质量,保证产品按时到货以及产品整洁无破损。
四、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的详细情况说明
经山东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2014 母公司实现净利润
60,846,121.84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233,702,817.84 元,减去本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6,084,612.18 元,本末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88,464,327.50 元;资本公积金余额为461,515,964.56 元。公司2014 利润分配预案:以2014 年 12 月31 日的公司总股本40,500 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0.5 元人民币(含税),合计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2,025 万元。
该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2014 年股东大会审议。
第五篇: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 2012年报实证分析报告
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 2012年报实证分析报告
前言
截至2013年4月30 日,深交所1538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12 年年报,主板公司482 家,中小企业板公司701 家,创业板公司355 家。其中,2012年主板因退市减少2 家上市公司,中小板、创业板IPO 分别新增55 家和74 家上市公司。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推进,深交所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特别是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中的代表性不断增强,年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资本市场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转型时期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一些趋势性特征。
全样本统计分析显示:(1)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利润增长承压。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并购重组继续保持活跃并呈现出新特点,现金分红意识和力度进一步增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能力继续提升。(2)三个板块差别化发展特征日益凸显。主板公司业绩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传统行业继续做优做强。中小板优势企业稳步成长,细分行业龙头不断涌现。创业板创新型特征更加突出,部分优质企业脱颖而出。(3)上市公司当前面临一定的经营困难,少数行业出现整体经营困境。要素产出效率下降,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速度减缓。公司业绩分化,优秀企业正在崛起并将产生积极影响。
一、2012上市公司总体情况分析
2012 年是十二五的第二年,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下,“转方式、调结构”逐步向纵深推进,我国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深交所各板块上市公司在取得较好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依托资本市场支持积极创新、做强做大的意识不断增强。
(一)营业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利润增长承压
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1%,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增长率分别为1.8%、10.36%和15.69%。回顾2009-2012 年,各板块公司在募投项目建设、产能扩大、营销网络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营收规模逐年稳步增长。以各期末上市公司为样本,3 年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营收规模分别增长72.67%、58.9%和65.64%,对应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9.97%、16.69%和18.32%。
表 1: 2012 年上市公司总体业绩情况 单位:亿元,%,元/股
板块平均营业收入平均净利润平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 主板 68.81 3.06 0.34 8.74 中小板21.42 1.40 0.40 8.75 创业板5.40 0.68 0.40 7.30 全部公司32.58 1.75 0.37 8.59
2012 年,深交所770 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公司占比50.07%,768家公司利润下降,占比49.93%。2012 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出现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11.52%,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下降12.87%、10.2%和8.34%。同时,上市公司亏损面及亏损程度均有所扩大。2012年,深市亏损上市公司共计112 家,较上年增加32 家,亏损公司家数占比7.28%,较上年增加2.08 个百分点。平均亏损金额2.86 亿元,高于上年的2.07 亿元。亏损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为51.61 亿元,远高于上年的25.71 亿元。
分行业看,制造业、农林牧渔、采矿、交通运输仓储及批发和零售贸易等生产性行业和综合行业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其中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由2011年的21.84%降至0.92%,净利润增速则由13.11%降至-22.56%。按证监会行业分类,17 个大类行业中,7 个行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5 个行业首次出现下降。
(二)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在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为把握转型机遇期和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多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寻求创新和突破,提高竞争力。2012 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1082.24 亿元,平均每家0.70亿元,较2011 年增加10.76%。同期深市19家公司研发投入规模超过10 亿元,其中7 家超过20 亿元。从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即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区间分布情况看,2012 年有367 家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超过5%,占深市全部上市公司的23.86%,较上年高出5.2 个百分点。就板块而言,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有163 家和172 家公司的研发强度超过5%,而创业板公司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了5.41%,居三板块之首。
图1 深证上市公司研发强度的区间分布
(三)并购重组保持活跃
2012 年,深交所上市公司披露发起713 起并购重组(包括重大资产重组、通过购买或增资标的公司股权实现控股),涉及交易金额1689.42 亿元,较上年增加32.16%,其中创业板公司涉及金额增速为39.4%,居各板块之首。2012 年,产业整合型、市场扩张型、技术和人才引进型等旨在推动企业做优做强的并购重组更加突出。出现了一批影响较大、金额较高的并购重组和吸收合并事件,如:双汇发展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以及换股吸收合并,交易金额246.6 亿元;原深发展吸收合并控股子公司平安银行,交易金额269 亿元。
表 2 各板块公司披露的并购事件数量和交易金额(2010-2012 年)单位:起,亿元
板块 项目名称2010 年2011 年2012 年总计 并购事件数312 250 213 775 主板
交易金额1069.59 887.99 1209.15 3166.93 并购事件数292 401 326 1019 中小板
交易金额354.58 309.17 367.20 1030.95 并购事件数84 159 174 417 创业板
交易金额37.06 81.11 113.07 231.24 并购事件数688 810 713 2211 深市合计
交易金额1461.23 1278.27 1689.42 4429.12 数据来源:WIND 资讯。
注:以并购重组事件初次披露为统计口径。
(四)现金分红意识和力度进一步增强
2012 年,深交所共1160 家上市公司推出现金分红预案,较2011 年增加84家,分红公司占比75.42%,较上年增加5.46 个百分点。2012 年涉及分红金额918.94亿元,同比增长12.04%。2012 年上市公司平均股利支付率34.08%,较上年提高7.17 个百分点。剔除亏损公司,有298 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过50%。截至2012 年年报,689 家公司连续3 年分红。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回报股东的意识和力度日益增强。
(五)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截止2012 年底,深交所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包括QFII、保险公司、基金、企业年金、券商、券商集合理财、社保基金、信托公司)的持股比例为9.86%,较2011 年增长0.6 个百分点。其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10%的公司有449家,占比29.19%。2012 年,机构投资者参与了164 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在114 家上市公司中占有董事席位。2012 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实施《基金管理公司代表基金对外行使投票表决权工作指引》,有助于促进机构投资者履行受托义务,行使股东表决权利。
(六)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能力继续增强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2012 年深交所IPO 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56 家,年末该类上市公司521 家,占深市上市公司总数的33.88%。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各83 家、219 家和219 家,分别占对应板块公司总数的17.22%、31.24%和61.69%。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创业企业的能力不断显现,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全体公司2.35 个百分点。创业板具有可比投资数据的7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在2012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6 亿元,同比增长36.05%,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可能出现阶段性投资高峰。
对农业和文化产业等其他重点产业支持力度加强。2012 年底,在深交所上市的涉农企业53 家,其中新增上市2 家。收入较上年增长9.62%,高于全部公司的4.71%的增幅,出现了新希望、海大集团、正邦科技、大北农4 家收入过百亿的公司。文化产业方面,按宽口径计算(不含偏重制造业的设计企业),2012年底文化类上市公司50 家,比2011 年底增加5 家。2012 年收入较上年增长25.56%,净利润增长19.93%,双双高于深市公司整体平均水平。
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2012 年底,深交所上市公司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05 家,其中主板129 家,中小板480 家,创业板296 家。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继续是资
本市场的重点支持对象,中小板和创业板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渠道。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分别为27.76%、68.47%和83.38%。截至2012 年底,深交所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家获得31 项发明专利,62 项实用新型专利,27 项外观设计专利,均超过上市公司的总体平均水平(分别为21 项、46 项和21项)。
图3 深证高新技术公司与全部公司专利对比
继续服务区域和城乡平衡发展。2012 年,中西部地区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总数为222 家(主板为193家),其中中部128 家,西部94家,合计比2011 年增长20 家。中西部企业占两个板块上市公司数的21.02%。2012 年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3.43%,净利润变动好于板块平均水平。截至2012 年底,深交所上市公司中有707 家和160 家分别来自地级和县级市(按公司总部注册地计算,不含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区),合计占深市上市公司总数的56.37%。160 家总部设在县级市的企业中,超过八成在中小板(105家)和创业板(27 家)上市。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提高资本市场的渗透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
就业人数和员工薪酬支出双增长。深交所1538家上市公司领薪员工总人数为564.93 万人,同比增加2.03%,主板就业人数保持稳定,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增长2.51%和14.78%。2012 年深交所上市公司“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合计3757.65 亿元,较上年增长15.46%。2012 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员工人均现金支出6.65 万元,同比上升13.17%,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增幅分别为11.14%、17.55%、15.92%。二、三个板块差别化发展特征进一步明晰
2009 年深交所创业板启动,目前已形成规模,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2009-2012 年,深市上市公司由848 家增至1538 家,增加了690 家,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增加374 家和319 家,主板因吸收合并、亏损退市等减少3家。随着中小板规模继续扩大、创业板初具规模,三个板块的差别化发展具备了较为宽厚的上市公司群体基础,差别化发展的特征逐步形成并日渐明晰。
(一)各板块阶梯状特征日益凸显
公司业绩水平继续呈现阶梯状特征。2012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营业收入依次为68.81 亿元、19.41 亿元和5.4 亿元。营收规模的阶梯状反映了各板块不同规模和阶段的企业发展特点。
毛利率同样体现出不同板块的公司特征。2012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平均毛利率分别为18.1%、21.52%和34.54%。毛利率与公司资产结构、营销模式、所处行业等具有相关性,如轻资产企业毛利高于重资产型企业。各板块行业构成的差异以及企业资产结构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毛利率的阶梯状分布。
资产负债率较为明显的系统性差异继续存在。截至2012 年12 月31 日,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15%、46.11%和23.17%,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系统性差异。相对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轻资产型公司较多,可供债权抵押资产比例较低,资产负债率低于主板,而股权融资对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各板块资产负债水平的差异可能随企业上市后的投融资活动将有所减弱,但短期内差异的微观基础仍然存在。
表 3 深证多层次资本市场各板块发展概况(2009-2012 年)单位:亿元,% 公司家数平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平均营业 收入
2009 485 18.67 60.39 39.85 2010 485 17.97 61.72 54.80 2011 484 17.39 63.27 65.97 主板
2012 482 18.10 64.15 68.81 2009 327 23.20 46.92 13.48 2010 531 23.46 41.19 16.37 2011 646 22.26 43.57 20.19 中小板
2012 701 21.52 46.11 21.42 2009 36 42.18 12.94 3.26 2010 153 35.73 14.22 4.36 2011 281 35.15 18.77 4.90 创业板
2012 355 34.54 23.17 5.40
注:以上数据根据截至当年末已上市公司样本计算得出。
(二)主板公司业绩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传统行业继续做优做强
2012年,主板净利润排名前10 位的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686.25 亿元,占主板公司总体净利润的46.51%,较2011 年上升10.77 个百分点。这10家公司多处于银行、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以及食品饮料、家电等消费型行业,2012年平均净利润增速为19.7%,高于主板公司总体增速近32.6 个百分点。主板公司规模相对较大,但依然保持了相对平稳的成长,平均营业收入由2009年的39.85亿元增至2012 年的68.81 亿元。一批大型企业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2012 年,营业收入过千亿的主板公司由2011 年的河北钢铁1 家增至河北钢铁、太钢不锈、万科和格力电器4 家,其中万科和格力电器目前居所在行业A 股上市公司收入规模之首,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三)中小板优势企业稳步成长,细分行业龙头不断涌现
2012年中小板公司数量突破700家,优势企业群体不断扩大。2012 年净利润超过5 亿元的公司31 家,海康威视、金螳螂、歌尔声学等17 家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超过30%,其中12 家公司近3 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30%,保持相对快速发展态势。中小板出现一批市值居前、规模较大的公司,截至2013 年4 月26 日,深交所市值排名前20 的公司中,海康威视、苏宁云商、歌尔声学等6 家来自中小板,较上年同期增加2 家。
中小板细分行业龙头不断涌现,覆盖面日趋广泛。以2012 年净利润前20 名中小板公司为例,分布于零售、建筑、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等相对传统行业的细分领域,以及生物医药、计算机通信等新兴行业及电子商务等新兴模式。
(四)创业板创新型特征更加突出,部分优质企业脱颖而出
创业板对我国新兴行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覆盖面不断拓宽。公司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技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并涌现一批A股市场此前没有的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如影视传媒、医疗连锁等。创新特征进一步凸显,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83.38%,研发投入继续加大,2012 年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支出收入占比5.41%,高于深市平均水平。创业板主业突出,利润构成以核心业务为主,平均毛利率达34.54%。
创业板优质企业脱颖而出。2009-2012 年,创业板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30%的公司共111 家,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的31.26%,其中43 家复合增长率超过50%。2012年创业板公司净利润超过2亿元共24 家,较上年增加10 家,其中碧水源、汇川技术、光线传媒、蓝色光标成为生物环保、电子自动化控制、文化传媒、信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中的创新代表。
三、问题和趋势
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分布于竞争性行业,聚集了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因此,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问题、困难和影响,也间接折射出了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趋势性特征。我们不应忽视这批企业当前面临的经营困境和调整压力,同时也应看到,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培育机制下,一批最具创新活力和能力的企业群体正在崛起,将可能成为我国未来资本市场优秀代表和实体经济发展新动力。
(一)上市公司面临一定的经营困难,少数行业出现整体经营困境
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体小幅增长,净利润下滑。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也逐步下降,由2010 年的11.86%降至2012年的8.43%,下降3.43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下降的同时,上市公司库存和资产负债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 年,剔除金融及房地产行业外的1457 家深市上市公司存货总额为8993.02 亿元,同比增长6.99%。其中,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库存占比分别为26.79%、16.71%和34.35%,较上年变化-0.028%、4.63%、6.47%,上市公司呈现被动加库存特征。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10 年的54.91%上升到2012年的56.5%,上升了1.59 个百分点,去杠杆化压力增加。
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的背后,少数行业出现整体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形。2012 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分别亏损84.1 亿元和4.41亿元。深交所10 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市公司中有5 家出现亏损,8 家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上市公司中则有4 家亏损。
部分前期投资扩张步伐过快、市场变化较为剧烈的行业也面临全行业经营风险上升的状况。以光伏行业为例,2012 年,深交所22 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中,有10家出现亏损,亏损公司数较上年增加8 家;累计亏损27.36 亿元,平均每家亏损2.74 亿元。
(二)要素使用效率下降,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速度减缓
目前,国内外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上升,转方式、调结构目标的实现更加有赖于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驱动,而要素使用效率是关键。但在外部需求不振、产品升级缓慢、结构性失衡以及产能过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上市公司要素使用效率近两年呈逐年下降之势。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要素使用效率
较2011 年下降11 个百分点。上市公司集中分布的13 个行业中,除住宿餐饮业、金融及房地产行业外,其余10 个行业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效率下降问题。其中,2012年行业利润降幅最大的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和制造业,同时也面临更为突出的效率下降问题,要素使用效率分别较上一年下降13.8%、7.3%、7%、13%和13.1%。
从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效率看,剔除金融业后,2012年深市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45.39 天,同比上升了6.37 天;存货周转天数为154.03天,同比增加12.69天。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速度的下降,也意味着上市公司要素使用效率的降低。
(三)公司业绩分化,优秀企业正在崛起并将产生积极影响
深市公司业绩处于日益明显的分化过程。2012 年,部分企业净利润规模创出新高,14.7%的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50%,同时19.18%的公司利润下滑超过50%,一些公司首次出现大额亏损。业绩的分化一方面反映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另一方面也昭示了一批企业努力突围、不断创新发展的应变能力。
借助并购重组、再融资、股权激励等日趋多样化的制度支持,一批优秀企业在资本市场特有的竞争和培养机制中脱颖而出,将助推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并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在深市主板,传统行业企业不断巩固行业地位,成为深市中流砥柱;在中小板,更多公司经过持续发展已跨入深市市值前列,逐渐成长为深市的领先企业;创业板是创新型企业的聚集地,在生物环保、电子自动化控制、文化传媒等领域已经形成较具潜力、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群体。
业绩分化情况下,部分公司因宏观经济波动、要素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等复杂因素的叠加影响业绩下滑,这一状况短期不会完全消除而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公司应提高透明度、强化风险揭示、推进投资者关系管理,要研究建立投资者保护的长效机制。
附:数据说明
1.行业分类采用中国证监会2013 年一季度的分类标准。
2.涉农上市公司样本由中信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加上吉峰农机构成。
3.文化创意产业根据2012 年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确定,并未包 含偏重制造的设计业。
4.光伏行业由WIND资讯“太阳能发电”中深市上市公司构成。
5.上市公司地区分布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口径划分。6.报告中毛利率及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均剔除了金融行业,其他全样本指标,如未专门说 明均包含了金融行业。
7.TFP(全要素生产率),即要素使用效率。通过简化的视角,可将上市公司的要素使用效 率视为投入产出效率,即上市公司利用资金、劳动力等资源提供产品或服务等最终产出品的 效率。上市公司劳动力投入包括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职工薪酬;资本投 入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摊销、支付的利息;产出以营 业总收入为衡量标准。采用DEA 方法计算。
8.并购重组来自WIND,包含重大资产重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以及通过购买或增资标的公 司股权实现控股但未达“重大”标准的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