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

时间:2019-05-13 20:0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

第一篇: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

一、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新时期军事斗争最重要的准备

高素质军事人才在未来战争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使得军事人才的培养成为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

1、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我军应付未来战争挑战的需要

信息化战争的出现对决定战争胜负的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战争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机械化战争逐渐为信息化战争所取代。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是战斗力的主体,其作用贯穿于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军事思想作战理论、后勤保障等要素之中,是战斗力的灵魂。战斗力其它要素作用的发挥,一刻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离不开官兵的士气、意志、体质、谋略、创新精神。“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同时,信息化战争表现出与机械化战争不同的特点,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在信息化战争中,军队的行动越来越依赖信息的支持,数字化部队的建设成为重点;战场空间空前扩大,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中展开,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成为典型作战样式;武器装备在软件系统的支撑下,更加智能化;指挥手段更加多样、更加迅捷。信息化战争新特点表明,传统型的军事人才已经滞后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复合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新型军事人才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能适应政治性更强的未来战争的需要,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符合打高技术战争的要求,先进的军事思想和高超的作战艺术,胜任对战争的有效指导,健全的身心素质,能应付快节奏、大压力的现代战争。

军事人才的竞争成为当今世界军事争夺的制高点。世界各军事大国都认识到人比武器装备在未来军事斗争中更重要。美国《2010年联合构想》指出:到达2010年,科技力量将极大地提高美军的战斗力,但美军的最大优势是官兵的适应能力、创造精神、集体观念和献身精神;“人”是最根本的力量源泉,胜利最终取决于美国武装力量的每一份子。美国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上将在谈到美国如何打下一场战争时说:“最重要的是我们仍将需要有才能的、足智多谋的和勇敢的男女战士,以实现和指挥我们的军事行动。”俄罗斯的《2005年军事建设构想》,日本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印度的《1995—2015年国防建设规划》,都强调人比武器更重要,要求以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各国都着眼于军事人才的竞争,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保留和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如通过提高军人生活待遇,改革兵役制度,实行募兵制,严格招募标准等,来吸引优秀青年入伍;通过设立超期服役奖金,实施军人各种福利,解决军人后顾之忧,完善晋升激励机制等来留住优秀军事人才;通过依托国民教育拓展军事人才培养渠道,抓好信息战人才的素质教育来培养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伴随着军事人才的激烈竞争,各国军事人才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头号军事强国的美国,26万军官中,硕士就有9万多人,博士近3千人,高学历军官占军官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2、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我军质量建设的客观要求

我军的现状迫切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面对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挑战,我军领导人对我军人员素质的现状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邓小平同志在《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中指出:“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受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们军队的素质确实不如以前了,特别是各级干部的指挥、管理能力弱,指挥现代化战争,包括我们老同志在内,能力都不够。要承认这个现实。”江泽民同志在国防大学学员座谈会上也指出:“邓小平同志早在1977年就曾针对我军的状况指出‘两个不够’的问题„„。十八年过去了,这两个能力现在够不够?我看还是不够,而且按照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来衡量,差距增大了。”我军人员素质的低水平与现代战争高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成为我军战斗力提高的制约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下大力气培养一大批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适应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措施。首先,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是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信息化战争对人的素质的高要求,决定了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而需要很长的周期。如果说在传统战争中,参战人员只需经过短期的训练就能驰骋战场,那么现在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了。没有专业化的知识,没有经过长期的训练,要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曾坦言:美军在“沙漠风暴”中的出色表现,是数十年的精心准备的结果。其次,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加强我军质量建设的重大举措。现代化军队战斗力的生成,不仅需要用高技术物化了的武器装备,更要有能够掌握并发挥其作用的高素质军事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人才的储备是战略性的,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有利于战斗力的迅速生成,有利于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因此,要坚持“宁可人才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才”的人才先行战略,把有限的经费投入的重点放在人才的培养上。这样既符合国情,又能投入少、效益大。

二、时期我军复合型军事人才的素质要求

军事人才的素质随着历史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形态的演变、武器装备的更新而不断发展、丰富。高技术条件下的军事斗争对军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合格的政治素质

我军新型军事人才是未来战争的主导者,要适应政治性更强烈更细腻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就必须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即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坚定的政治信念。政治坚强、信念坚定、精神崇高一直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军队都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技术战争作战环境极端险恶,战争的破坏力空前增大,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强的革命意志,就不能在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战场上临危不惧,战胜困难取得胜利。所以,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我军新型军事人才第一政治要素。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革命化是第一位,必须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突出政治上的忠实可靠和坚定性。”江泽民同志也把“政治合格”放在“五句话”总要求之首。

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我们观察分析战争的科学武器,它的许多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在进行高技术局部战争所必须遵循的,如: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的战争终究会胜利等。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我军新型军事人才所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是军事人才认识战争规律、驾驭战场环境的强大武器。

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我军军事人才的动力之源。军事人才具有了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在未来反侵略、反分裂的斗争中,就会激发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会充分发挥出军事人才的聪明才智,整个军队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政治目的的有限性和打击手段的灵活多样,增加了战争的可控性,也增加了战争的敏感性。新型军事人才在指挥参与战争时,就必须具备这种政治敏感性,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看待指导战争,善于协调战争政治目的与军事目的的关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

2、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

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是复合型军事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它包括强烈的战略意识、快谋速断的决策能力、一流的信息作战能力等。

强烈的战略意识。自古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略、战役、战术衔接更加紧密,战争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一个局部的战斗行动就会关系到整个战争的成败。因此,各级军事人才都要有战略意识,从全局着眼,服从大局。军事人才的战略意识主要表现在:从政治斗争的高度看待军事斗争;立足战场全局看问题;着眼于战局发展趋势看问题。

快谋速断的决策能力。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诱发因素众多,战争的突发性增加;参战兵种多,涉及地域、空域广,组织计划工作复杂,作战准备时间延长;高技术兵器的使用,战场节奏加快,信息情报的临界时间缩短;„„这就要求军事人才快谋速断,及时做好战争准备,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军事人才的快谋速断的决策能力包括:理性的决策思维;科学的决策方法;深刻的洞察力;迅速的决策能力;合理的冒险能力等。

一流的信息作战能力。随着战争的发展,信息作战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军事人才指挥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为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我军军事人才必须具备一流的信息作战能力:一是要有高质量筹划信息作战的能力,能够精通熟悉信息战的作战规律,通晓信息作战的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二是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包括信息识别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制造能力、信息防护能力;三是要有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现代指挥系统和各种决策系统,能把信息化技术为特征的高技术战法研究与教育训练结合起来;四是要有高超的信息谋略水平,对信息谋略的特点和规律有全面的把握,能熟练地组织运用信息谋略,在错综复杂的信息化战场上能识破、挫败敌方的谋略。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军事人才智慧的源泉,胆略的前提,是军事人才政治思想素质、军事指挥能力得以提高的基础。作为军事人才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它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知识,高科技知识,军事专业知识。

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它是军事人才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是军事人才文化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志,它由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组成。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在未来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生动描绘出我军军事人才应该达到的文化层次:“军以上干部普遍获得博士学位,师团干部获得硕士学位,所有干部都大学本科毕业。”

高科技知识。军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提高。高技术战争要求我军军事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高科技知识。战争史反复证明,每当新的武器装备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战术出现之后,那些缺乏新知识新技术的军队,总免不了要吃大亏。例如,伊军在海湾战争中,花巨资购买的“幻影式”战斗机、“飞鱼导弹”、T—72型坦克等先进的武器装备,由于官兵没有掌握相应的科技知识,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军事专业知识。我军的军事人才的知识应是博与专的统一,即不但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精通自己的本行专业,是军队专业分工的行家里手。现代军事科学领域的广泛性,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大容易成为精通一切的“全才”,然而,成为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专才”是应该努力去办到的。军队有了各种专门人才,才能构成一个优秀人才的最佳组合体。

4、良好的身心素质

高技术局部战争充满了艰难、危险、牺牲,军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才能做到准确判断、灵活思维、科学决策、严密组织、正确指挥。强健的身体素质。高技术局部战争突然性、连续性强,电子战、火力战、心理战等交织一起,作战节奏快,作战形式转换频繁,战场环境异常艰苦,部队极易疲劳。这就要求我军军事人才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具有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和生存条件的技能和连续工作的高强耐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技术战场激烈残酷的程度、毁伤破坏程度和心理震慑程度都是传统战争所无法比拟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必须具有高强度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在紧张激烈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能坚定沉着地应付困难;能够始终拥有必胜的信念;能够刚毅果断,而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能够英勇无畏、临危不乱。

三、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全面提高我军军事人才素质

1、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首要的必须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解决人才观和教育观问题。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就无法深入。

树立新的人才观。军事人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它随着人类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军事人才应从传统的事务型、经验型、现实型、保守型,转变为知识型、学者型、未来型、开拓型,即要有丰富的知识、渊博的学识,能适应未来作战需要,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新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树立新的教育观。新军事革命要求新型军事人才,新型军事人才又牵引着军事教育的变革。为适应未来战争对军事人才的要求,军事教育要转变传统的人才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一是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着眼打牢军事人才的素质基础;二是要树立开放教育的观念,利用社会和国外的教育资源;三是要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增强军事人才的自主意识;四是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更新充实军事人才的知识结构。

2、制订规划,分类指导

不同层次、担任不同工作的军事人才,素质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要根据不同人才的不同特点、不同成长规律,区分层次、任务,制订规划,分类指导。

指挥干部的选拔教育。指挥干部是军队中负责作战训练、行政管理、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的各级领导,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初级指挥干部是基础,必须把好入口关,必须经过初级指挥院校培训合格后,才能进入干部行列。中级指挥干部是中间环节,在军队建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对他们的培养要采取进院校深造和在职培训锻炼两条途径。高级指挥干部是军队的顶端,是军队领导的中枢。他们的培养着重在于长期的实践锻炼和系统的理论学习。

科技干部的充实提高。科技干部是军队中各种科技工作的骨干和领导,他们或献身于国防科研战线,或执教于国防教育战线的三尺讲台,或奉献在军队医疗卫生事业。对这类干部的培训要在保证政治思想上合格的前提下,特别重视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科研、教学能力,特别重视发现和培养尖子人才。要实行军队自己培养同从地方引进相结合、院校正规培训同岗位锻炼提高相结合、国内培养同送国外留学深造相结合的多途径、多形式的办法,努力提高科技干部的综合素质。

3、抓重点、抓薄弱环节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军的军事人才的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行政管理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都较强。但应该看到,我军军事人才科学文化水平低,对信息化战争还不熟悉,现代战争的能力素质不能适应“打赢”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应抓住重点,抓住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和培养。

着眼长远发展,打牢军事人才的文化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是军事人才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适应未来高技术战场的基础。没有高的文化素质,没有现代科技知识,就不能驾驭自动化指挥系统,不懂得高等数学就无法掌握军事运筹学,不懂电子技术就无法掌握电子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武器。

着力丰富我军军事人才的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知识。信息化战争有着自身一套独特的作战理论。不熟悉这套作战理论,就无法组织指挥现代高技术战争,就会在战争中吃大亏。因此,军事人才应自觉地加强信息化战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熟悉了解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理论、作战方法,以达到掌握信息化战争基本规律目的。

4、拓展渠道,建立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依托国民教育,拓展军事人才培养渠道。我军军事教育机制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和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生长干部多年来以部队士兵为主,文化基础薄弱;军校办学条件有限,专业覆盖面窄,高新技术知识比重小:等等。相比,地方高等院校则数量多、规模大、学科齐全、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因此,依托国民教育的资源办国防教育,能够弥补军队院校整体办学能力的不足,对于解决我军军事人才培养的矛盾和困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建立科学的人才交流机制,促进军事人才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军干部交流渠道的不畅,不仅严重地制约了复合型人才的形成,而且干部容易失去锐意进取的动力,有的甚至形成小圈子和滋生腐败。建立科学的人才交流机制,实行部队与机关、院校与部队、军兵种之间的交流制度,就能从组织制度上促进军事人才的健康发展。据报道,美军认为,培养一名能够胜任现代战争指挥的师长需要25年,要担任过各种职务。有学者认为,我军的师长第一学历应是本科,之后要有硕士学位,应担任过连长、作训参谋、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最好还要当一当院校的教员或军科的研究员,23—25年到师长位置。这样的师长既有必要的理论水平,有带兵、练兵、用兵的实际经验,既了解部队的实际,又具有宏观控制能力。

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开阔军事人才的视野。军队建设需要吸取外军建设的有益经验,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加强与外军交流,可以使军事人才感受新军事革命带来的冲击,而自觉地在新军事革命的大背景下观察、思考问题,能够强化对外军的感性认识,提高增强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和训练改革的针对性,能够使军事人才正确看待我军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能力。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开阔我军军事人才的视野。

5、改革院校体制和教学方法

改革军队院校体制,奠定军事人才复合的基础。我军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整、具有我军特色,符合我军实际和军事人才生长规律的较为完整的院校教育体制。然而,按照“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来衡量,我军院校教育体制存在着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生长干部培养层次低、合成性不强、军兵种各自为政、轮训体制不健全等缺点。因此,院校体制的改革调整方向应当是:提高培训起点,切实打牢基础;初、中、高三级联合办校;办综合性院校;指挥院校与技术院校联合办学;强化干部轮训,促进知识更新;各军兵种交叉培训。

深化院校教学改革,适应打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战争形态的转变使院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打赢信息化战争,院校教学改革一是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二是要加大科学文化知识、现代战争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的比重;三是要设置综合化、动态化的教学课程,跟踪世界军事革命的发展;四是要加强网络化、模拟化的教学,提高教育效果。

第二篇:对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几点思考

对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几点思考

知识和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军事领域的竞争更加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竞争。11月5日,习主席在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就指出,要努力把国防科大办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可见,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当前我军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着力点。

一、要充分认识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战略意义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是我党、我军历来的一贯思想。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十七年来,我们党已经培养了不少领导人才,军事、政治、文化、党务、民运各方面,都有我们的骨干,这是党的光荣,也是全民族的光荣。但是,现有的骨干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还须广泛地培养人才。”1977年,邓小平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点,对于军队,他特别提出,“在军队中,科研和教育也要一起抓,进行现代战争没有现代战争的知识怎么行?要使军队领导干部自己有知识而且尊重知识。要办各级学校,经过训练,使军队领导干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战争知识。”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江泽民指出,“面向二十一世纪,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历史任务”,“要跟踪现代科技和军事发展的前沿,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培训层次,造就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指出,“人才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资源”,“要把大规模培养人才、大幅度提高人才素质作为军队人才建设的战略抓手,健全培养体系,拓宽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努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而现在习主席再次强调,“要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

从党的历代领导人的论述可知,重视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党、我军一贯坚持的重要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三位党的领导人都特别强调了“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一词。这是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未来战争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更高了。而我军是否拥有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能否在未来战争中取得军事制高点的关键因素。因此,人才优势是军事竞争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是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保证,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迫切需 —1—

要。

二、要深刻把握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科学内涵和培养方向

所谓的军事人才,是能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进步的军事活动(或者可以表述为“正义战争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军队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事业”)作出较大贡献的人。那么什么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呢?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军事人才中的精华和中坚力量,他们担负着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和永葆人民军队本色的历史使命。他们除具备一般军事人才的所有素质和条件外,还必须具有敢打敢胜、敢打必胜、屡打屡胜的特殊素质和才能,他们是以政治合格为首要条件的知识型、专业型、综合型、适应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军事人才。

2003年以来,我军启动实施了人才战略工程,把加强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五支队伍”作为人才建设的目标。在新形势下,胡锦涛指出,要进一步抓好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新装备操作维护人才的培养。这实际上明确了深入推进人才战略工程的重点。“五支队伍”和“四个方面人才”,是信息化条件下新型军事人才的基本形态,平时是生成与提高战斗力的主要人才资源,战时是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的骨干力量,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中之重,必须放在优先培养、优先发展的位置,以此牵引带动军队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跃升。

“五支队伍”建设目标和“四个方面人才”重点,具体构划了我军人才培养的基本战略,是加强我军人才建设的基本依据和科学指南。按照这一思路,新世纪新阶段的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应具备四个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当前,在坚持把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建设第一位任务的同时,极为迫切的是适应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潮流,大力提高官兵科技素质尤其是信息素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是具备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的知识型军人。不具备良好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高素质就无从谈起。新世纪新阶段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应着眼于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要在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信息化素质上下大功夫、长功夫,努力培养造就知识型军人、信息化人才。

三、要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方法途径

从目前我军的实际情况来看,关注军事人才、重视军事人才建设已成为各级党委、领导的共识。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及受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军在军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培养与使用、流动与稳定等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数量上看,军事人才的供给状况不合理,不能满足部队建设发展的需要;从质量上看,军事人才的整体素质偏弱,不能适应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客观需要;从军事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上看,与我党我军的干部制度和原则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军事人才流动与稳定状况来看,不正常流动的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着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队伍的长远建设。针对我军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从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一)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要走从实践中学习提高的路子

培养军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但是最基本、最现实、最管用的还是院校培养和实践培养。军事人才的培养,走院校正规化培训的路子,无疑是非常明智和正确的。但从实际情况看,不可能同时有大批干部离开岗位到院校深造。这些干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是部队建设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从整体上有大的更替。这就决定了我军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大量的、经常的要在立足本职岗位、立足工作实践中完成。因此,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加强在职学习,加强院校培训,加强实践锻炼,要在完成任务的实践中培养人才、锻炼人才,也要在这个实践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军事人才的实践培养,是立足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实践,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与院校培养紧密衔接,进行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我军军事训练转型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践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部队在人才培养、提高干部素质上,要充分发挥本级的主观能动性,围绕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素质要求,扩展培训内容,改革培训手段,完善培训机制,把那些具有潜质的优秀干部放在关键岗位,通过执行重大军事行动和参加大规模军事演习等有利时机,在实践中锻炼和摔打,磨练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的组织指挥能力,使军事人才的素质在部队实践中全面得到提升。军事人才的实践培养要注意,进一步发挥部队重要岗位培养的效能,进一步加强军事人才的培养性交流,进一步加强人才实践培养与院校培养的衔接。

(二)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要建立科学高效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培养造就,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我军内部不乏高素质的人才,有的单位甚至人才济济。但是,许多部队需要的人才,非但没有得以重用,甚至大量流失,虽然原因多种多样,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缺乏一个良好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因此,要保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就必须认真总结我军干部培养选拔的经验教训,认真借鉴现代科学方法和外军有益做法,从我们的国情、军事情况出发,认真探索优化军事人才选拔任用的途径和方法。从我军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看,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是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要按照“四个尊重”的要求,克服求全责备的心理偏差,改变过去那种凭感觉、靠印象带来的片面性,把人才的特点与缺点、大节与小过区别开来,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干部考核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立起能够客观反映干部德才表现和真实业绩的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确保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二是扩大选拔范围和规范明确的交流机制。扩大选拔用人的视野和范围,不仅重视从本部队选拔任用干部,而且重视从外单位引进使用干部,利用

政策优势从地方积极引进尖端技术人才。进一步完善机关、部队、院校干部交流机制,逐步走开跨军种、跨军政后装交流干部的路子,变单一岗位任职为多岗位任职,变单一兵种任职为多军种任职。这样不仅能够克服过去干部选拔使用中出现“近亲繁殖”的弊病,而且也为新型军事人才创造了空间和舞台。三是健全有利于提高干部素质的竞争激励机制。克服目前我们在选人用人中出现的平均主义、照顾平衡、齐步走“大锅饭”等现象,建立和完善竞争上岗、择优选拔机制,按照能级匹配原理,使人才的德才素质与职务职位相对称,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使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优先得到重用;建立成就激励机制,针对人才注重才能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心理追求,建立成果评价认可机制,对人才作出的成就和贡献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待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才对施展才能的渴望。四是建立才能发展机制。探索建立学历工资制,将学历与工资级别、职务晋升挂钩。提高利用军内外教育资源的能力,实现军事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要把继续教育制度化,建立终身化、网络化、开发化、规范化的继续教育体系。

(三)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训体制

信息化时代,军事技术、军事装备和军事思想变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传统的人才培训体制难以完成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应该在充分认清院校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的同时,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进一步发挥军队院校的主渠道作用。应该参照世界各国军事教育的有益做法,学习地方院校改革经验,深化军队院校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五个转变”:由同步教育向前瞻教育转变、由单一素质教育向复合素质教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由知识型教学向能力型教学转变、由理论教学向模拟教学转变。二是健全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机制。军地双方应该按照“突出重点、整体优化、增强适应性和发展后劲”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建立和健全规范的培养机制,重点围绕“选、育、考、训”四个方面来实施。三是不断完善继续教育体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只有不断给其“充电”,才能使其保持发展后劲。必须加大军事人才继续教育的投入,从观念上要舍得将人才送到院校,为人才长远发展着想;从体制上要扩大军官继续教育规模,增加晋职转岗前培训任务;从制度上要完善,达到指挥人才逐级进修,专业技术人才多层次深造的目标。

第三篇: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育

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育

摘 要: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军队建设之基,是实现强军目标之本。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学历层次大幅提升,专业素质不断增强,信息素养逐步提高。但也有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现代作战指挥人才缺乏,高科技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等。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至关重要的是营造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良好环境,做到环境影响人,机制激励人。

关键词:培育;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要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落实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军队建设之基,是实现强军目标之本。

一、认清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育的意义和目的(一)人才强军是我党的一贯思想

从历史上看,我党一贯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军队发展的根本大计。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才极其缺乏,我军多渠道挖掘人才。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特别强调:“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强调:要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取得重大突破,必须有一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高新技术的高素质科技专家。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主席十分重视人才兴军。他明确指出“人才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资源。要坚持人才强军、科技强军,着眼于履行新形势下军队历史使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大规模培养人才、大幅度提高人才素质作为军队人才建设的战略抓手,健全培养体系,拓宽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努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表明人才强军是我党的一贯思想。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强军目标,必须把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强军之本。

(二)实现强军目标靠人才

习近平主席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实现强军目标,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强军之本。“黄金累千,不如一贤”。“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对于军事领域来说,更是如此。翻开世界军事史,这样的事例俯拾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戴高乐写出《机械化战争》一书,提出生产坦克打“闪击战”的思想,遭到法军首脑的冷遇。而希特勒花1.5马克买了这本书。戴高乐提出的生产坦克打“闪击战”的思想引起希特勒的重视。他指示德国装甲兵总监兼陆军参谋长古德里安建了3个坦克师。在二战初期的1940年5月,德军运用集群坦克闪击法国,横扫号称欧洲第一的法军,法国只支持了一个半月,就俯首称臣。人们戏称,德军花1.5马克赢得了战争。对我军来说,人才为政事之本,也是强军之本。没有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就无法创造先进的作战理论,无法形成高超的军事谋略和战法,武器装备再先进,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越是先进的武器装备,越需要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来掌握和运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掌握现代军事技术、懂得现代战争指挥艺术的优秀人才,是实现我军现代化之基,是实现强军目标之本。

(三)扭住强军之要靠人才

新形势下,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扭住强军之要,提高部队战斗力,靠的是人才。因为战斗力是军队克敌制胜的能力,它由人和武器装备两大因素构成。武器装备是战斗力的物质基础,人是战斗力的主体。毛泽东早就明确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武器装备无论怎样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但它终究是由人来掌握的,不可能代替和取消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仍然是战争的主体。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调动了军用卫星、精确制导等多种高新武器,但南联盟军队利用复杂的地形条件,采取各种隐真示伪措施,使敌方作战效能大打折扣,甚至用比较老式的装备击落了美国最先进的隐形战斗轰炸机。这表明在信息化现代战争条件下,武器装备的发展不仅没有也不可能削弱人的决定作用,相反却显得更加重要更加突出了。无论军事高科技怎么发展、无论武器装备如何改善,人的素质始终是影响军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实现强军目标,扭住强军之要,提高部队战斗力,靠的是人才。我们要遵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

二、正视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的成就和问题

(一)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取得的成就

从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的现状上分析,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军培养了大批人才,官兵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一是学历层次大幅提升。近年来全军生长干部培养基本实现本科化;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总量达到1万多名;全军共有博士学位授予点51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156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目前,全军干部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到72.4%,其中研究生达到12.3%,分别比1995年提高51和10个百分点。

二是专业素质不断增强。适应军队建设转型、军事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需要,通过加强专业培训、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模式、强化岗位任职培训、组织新装备接装训练等措施,干部队伍专业素质明显提升。以复合型舰长柏耀平、全天候飞行员李中华、技术精湛的导弹发射指挥员曾满军、“陆航尖兵”孙凤阳、“航天英雄”杨利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专业素质过硬的新型军事人才,正在军事斗争准备一线担当重任。

三是信息素养逐步提高。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注重加大教育训练的信息化含量,广泛开展高科技知识培训,加强网上对抗演练和计算机仿真训练,干部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普遍提高。近年来,全军每年有超过10万人次通过国家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战部队干部普遍能够熟练使用相关信息化装备及信息应用系统。依托培养工作全面推开。已有117所普通高校签约为军队培养人才,共招收选拔国防生近7万名,已有3万名毕业补充部队。每年选送1800名专业技术干部攻读普通高校“强军计划”研究生。上述表明,近年来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

(二)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军官兵在学历结构、现代科技知识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军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现代战争的要求还很不适应。

一是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偏低。仅从学历来看,美国军官几乎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中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军官高达近50%。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陆军参战的第3机步师、第4机步师、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中突击师四个主力师师长,有3个是硕士,1个是博士,操纵“爱国者”防空导弹、“捕食者”无人驾驶飞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等高技术兵器的军人有1/3是技术专家。俄罗斯98%的军官都受过高等教育,指挥军官全部是大学本科毕业,并有相当数量的博士和副博士。日军和以色列军队要求军官必须全部达到大学以上文化水平,以色列军队还要求少校以上军官必须获得硕士学位。即使波兰、印度这样的国家,其军官90%以上是学士。而我军目前全军干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72.4%,研究生学历的达到12.3%。虽然学历不完全等同于素质,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素质的高低,并制约着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现代作战指挥人才缺乏。各级干部特别是高中级指挥干部中仍然是经验型、管理型的多,熟悉军兵种知识、军政兼通、指技合一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少,联合作战指挥能力普遍欠缺。当前,尤其是缺乏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部队培养信息系统体系作战指挥人才的观念还比较滞后、思路还不够开阔、有效的方法不是很多,没有真正形成切合自身特有规律、符合部队客观实际的培养模式。我国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界定过宽,存在着范围扩大化的问题。此外我军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层次界定不明确,缺乏培养的连续性,尤其是对初级指挥人才培养的力度还不大。这样就导致我们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明确、重点不清楚,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同时,我军院校培养模式还比较单一,难以形成适合信息化战场的有效战斗力。

三是高科技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作战部队专业技术保障干部缺编较多,全军通用装备科技干部紧缺。一些新建和扩编的部队不少技术岗位还是空缺,从事高新武器装备研制的高层次人才更是匮乏。特别是基层专业技术保障人员缺编,从事高新武器装备研制的高层次人才匮乏。这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瓶颈。在军地之间,社会上的优秀拔尖人才也难以吸引进来,现在的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一些单位高学历年轻人才严重流失。在军队内部,人才存在逆向流动现象,造成人才资源布局失衡。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现在军队人才不但严重短缺,还严重流失。可见,如果不解决人才队伍建设这个“瓶颈”问题,我军的发展就受到严重制约。我们必须增强人才培养的紧迫感,把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军队建设的第一要务,视为军队建设之基,实现强军目标之本。

三、营造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机制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措施是多方面的,但至关重要的是营造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良好环境,做到环境影响人,机制激励人。

(一)坚持用人的政治标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营造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良好环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把那些政治可靠、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用起来。“选拔人,第一个是政治条件。”这是邓小平用人标准思想的一贯要求。从 50年代开始,邓小平在讲到用人的标准问题时,就着重强调要坚持用人的政治标准。改革开放之后,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邓小平对用人标准问题不断赋予新的内容。80年代初,他提出选拔干部一定要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到了90年代,他对这一思想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用人思想的完整体系。

(二)按战斗力标准选人用人

我们在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使用上,要大力纠正用人不正之风,杜绝靠关系,找路子,跑官、要官等现象。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引导他们以素质立身,靠成绩进步。对军事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成绩突出者,要破格晋升职务,提前晋升专业技术等级。在部队要树起按战斗力标准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努力形成人才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为了确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懂打仗、会打仗”的选拔标准,根据不同级别和方位,全方位综合选拔干部。如基层要突出一线“作战”能力,机关要强调指挥协调能力,司政干部则注重参谋助手作用,后勤干部要强化保障技能;营以下干部要求军政兼通,一专多能,营以上干部突出理性思维层次。

(三)搭建人尽其才的成长平台

要找到人才流失的症结所在,建立人尽其才的成长平台,形成才尽其用的发展机制。各级党委和领导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做到“深怀爱才之心、恪守为才之责、善谋育才之策、多办利才之事”,努力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适当待遇留人”和“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良好氛围。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充分考虑专业优长,量体裁衣、扬长避短、用其所长,做到专业对口、学有所用。坚持在事业发展中培养人才,在建设事业中造就人才,使事业发展与人才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让人才创新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四)积极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各级党委和领导要当好“后勤部长”,关注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注重从政治上关心、从精神上减压、从生活上分忧,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在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婚恋、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转业安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积极申请上级和协调地方帮助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官兵成长成才的积极性,把主要心思和精力聚焦到强军实践上来。在生活上坚持办好部队食堂,不断提高伙食质量,努力创造栓心留人环境,并注重对干部战士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抚慰。

(五)大力宣扬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不少同志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让他们香起来、响起来,引导大家见贤思齐,要大力宣扬这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典型。同时,通过大力宣扬这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典型,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可以更好地激励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版,第187页

[2]中华文本库-www.xiexiebang.com/f...2014-04-26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选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版,第29―30页[5]《解放军报》2013年3月12日

[6]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版,第92页

第四篇:高素质军事人才——保证“打得赢”之本(模版)

高素质军事人才——保证“打得赢”之本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决定》提出了“打得赢”和“不变质”的历史使命,并提出要“造就大批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是中央军委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作出的重要决策。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对于“打得赢”的重要意义。

一、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储备——抢占“打得赢”的制高点

战争是物质力量之间的对抗,更是人才之间的较量,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能在未来战场上获得胜利。

第一,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历来为军事家所重视。我国著名军事家孙子曰:“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就是说,出兵打仗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存亡,而军队的命运则掌握在主将的手中。前苏联军事家伏龙芝说:“指挥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而且要具有丰富的政治和经济知识,因为现在这些知识已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这些知识就不可能出色地指挥部队”。被称为“美国军事心理学之父”的耶尔克斯,在他的一份报告中写到:“在人类的文明史中,从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人的大脑而不是肌肉;从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适当地组织和运用脑力资源对于战争的胜利如此重要。”由于当代高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性与以往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语了。当年,钱学森毅然从国外归来时,美国军界曾惊呼:“他可是值两个机械化师的呀!"“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壮大了国威军威,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建军的重要思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以培养能统兵打仗并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战略目标,以德才兼备为根本标准,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为基本途径,建设一支能够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起支柱作用的宏大军事人才队伍。邓小平强调,我军培养的军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素质,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要努力掌握现代化战争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必须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能力,成为适应军队自身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双重需要的人才。为此,要以实现我军现代化为战略目标,以“四化”为育才模式,以院校培养和部队训练为主要途径,建设一支能够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和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过硬军事人才队伍。近年来,军委江主席多次指出:“人才是兴军之本”、“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人才是确保“打得

赢”之本。

第三,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迎接世界军事革命挑战的需要。世纪之交,一场以网络、信息、生物、核化、光电、航天等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一种知识成为战斗力最新增长点的“知识战争”形态开始显现。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军事战略,加速了应对“知识战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步伐。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美军军官均为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俄军军官98%受过高等教育,我军干部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为625%;从军校师资学历状况看,美军陆、海、空三个军官学校,90%以上的教官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俄军重点院校的教官50%具有副博士、博士的学位或学衔,而我军同类院校教员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比例仅为15%左右。当然,知识军事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优者不可能全优,劣者不可能全劣,我们只有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才能形成我们的优势,在知识军事制高点的争夺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需要。军事向来是科技的吸收器和反光镜,科技含量对未来战争之胜败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而掌握和使用高科技的却是人才。海湾战争中的多国部队发动的“沙漠风暴”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可谓是现代战争的一个缩影。我们看到,美国和北约正是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实力和高素质人才,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的。时下,我军正面临“知识战争”的挑战,那种攻城掠地、两军对垒冲杀的战争形态正在被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一体化的战争形态所取代,战争将更加残酷无情、变幻多端、出人预料。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的电视连续剧《突出重围》,是对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一种诠释:如何从实战出发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量材用人;不用高科技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就不可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就无法打赢未来的战争;“知识战争”就意味着军人必须首先占领高科技知识的前沿,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二、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匮乏——制约“打得赢”的关节点

高素质军事人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军队建设发展的步伐和战争的胜负,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焦灼地炙烤着中国军人的心。要赢得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主动权,必须首先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这已成为我军广大官兵的共识。近几年来,我军认真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江主席关于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以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大军事人才培养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匮乏,仍然是制约我军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第一,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匮乏,制约战斗力的生成。人在战斗力诸因素中是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随着高技术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对战斗力的生成起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离开了高素质的人,再先进的武器装备充其量只是一堆经过加工的钢铁。在高技术战争形态下,人的素质和智能将直接物化为战斗力,使人的知识和智能的战斗力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战斗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将以人的高知识和高智能为标志。“军事人才是军队战斗力之魂”,离开了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军队的战斗力将失去灵魂,战斗力的生成必将受到极大的制约。第二,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匮乏,制约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化。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化,是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在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化中,人的知识、智能等素质充当着“倍乘系数”的角色,对高素质军事人才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军事人员必须具有精湛的维护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掌握高科技武器装备并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的战斗状态。为此,世界主要国家军事改革中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不仅需要加速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化,更需要加速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即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发展要“合拍”,如两者不“合拍”,就会制约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威力、性能的发挥。

第三,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匮乏,制约指挥效能的发挥。未来高技术战争对军队指挥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大量高技术兵器的运用,要求指挥员不仅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指挥艺术和能力。如果军事指挥员缺乏现代科技知识,不熟悉高科技武器装备,缺少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指挥能力,就不能组织协调好诸军兵种的合同作战,就无法驾驭整个战争。再如,高技术战争形态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在战争中的应用,使部队进行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指挥和控制成为可能和现实,如果军事指挥员不掌握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就不能有效地运用指挥自动化系统,从而直接影响指挥效能的发挥。因此,没有一大批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在未来战争中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保证“打得赢”的着力点

江主席明确指出: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先悟者明,先手者利。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我们必须确立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观念,把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军事人才培养的力度,采取多种途径,快出、多出人才。首先,要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力度。随着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党中央和江主席作出了科技强军、质量建军的重大决策,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走出一条快捷、高效、多渠道吸引人才的道路。从1997年起,我军就在全国30多所地方高校开展了依托国民教育系统培养军队干部的试点,一大批高学历优秀青年步入军营,有力地加快了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据某部的一份调查显示,这几年,高中文化程度的士兵递增较快,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直接应招入伍的数字也逐年上升,他们凭借知识优势和严格的军旅生活磨炼,很快成长为

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成为部队科技练兵的先进典型。最近,我们在某部进行干部队伍素质状况调查时,发现在历年接收的大学生干部中,绝大多数同志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会使用电子计算机,会使用先进的训练装备,会使用外语查阅资料和交流,他们向复合型人才迈出了一大步。实践表明,这是加强军队建设,确保“打得赢”的正确选择。

其次,要充分发挥高学历军事人才的作用,做到人适其位,人尽其才。由于高学历军事人才具有层次起点高、知识结构新、自学和知识更新能力较强等特点,因此,在开展科技大练兵中,我们率先推行了依靠高层次、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来提高与培养尖子人才的计划,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脊梁作用。如今,他们不仅能熟练操作新的武器装备,较好地掌握了高新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而且能娴熟操作计算机,开发应用于部队训练、管理和日常工作的软件,撰写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他们具有成为智能型的现代化军事指挥、管理人才的巨大潜力。

再者,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也是靠竞争激励出来的。因此,在抓好学习培训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为人才的培养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在经费投入、场地、资料、师资、科研等方面对人才培养进行倾斜,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使官兵切身感到学高科技光荣,从而自觉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二是要把人才培养、科技素质的提高与单位和个人的成长进步挂起钩来。把人才培养和官兵科技素质的提高作为争先创优的重要标准,与个人的提拔使用、立功受奖挂起钩来,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缓的优胜劣汰激励机制,逼着大家去学习高科技,加速人才培养的步伐。三是要建立人才保留机制。对那些热爱国防事业、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大胆使用,对那些不思进取的平庸之辈要打破常规,随时淘汰。只有这样国家的军队才能够更加强大,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演讲稿—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建设新型lujun

军交学子梦

改革强军梦

复兴中华梦

关山苍苍,云海茫茫。国风浩荡,源远流长

春秋壮歌起,秦汉云飞扬,豪杰拓疆土,猛士守四方 盛世繁华,唐诗宋词,杏花春雨,明月清风写华章 万里神州,遍地英雄传说,盛世中华,一派凤舞龙翔 只有创造过如此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力量

只有经历过深重的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寒冬盼春的渴望

战友啊,你可曾记得,虎门炮台在残阳下气血呻吟,圆明园断壁在荒草中诉说忧伤 战友啊你可曾记得,刘公岛的铁舰,折戟沉沙,六朝繁华的金陵,尸山血海

我灾难深重的祖**亲啊,这是中国军人永远铭记的耻辱,这是炎黄子孙难以愈合的创伤 一个国家,唯有变革图强才能迸发出前进的力量 一支军队,唯有勇于创新才能决胜未来的战场

强国必强军,强军必改革,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

岁月的指针指向那个伟大的时刻,那个注定载入人民军队史册的时刻 在旗帜飞扬的首都北京,习主席向全世界发出改革强军的郑重宣告 从此新征程号角吹响,三军将士闻令而动,听令而行

从烽火硝烟中,伦军担负中坚力量的职责使命,由区域防卫到全域作战,立体攻防 99A主战坦克,陆地之王,09式步兵战车,纵横沙场

信仰刻在胸膛,信念坚定方向,纪律时刻不忘,担当抗在肩上 金戈铁马,气吞山河,沙场砺兵,舍我其谁

我们是陆地猛虎,热血担当 我们是海上蛟龙,卫我国防 我们是追风雄鹰,空中利剑,我们是林中猎手,决胜千里

我们守卫着每一寸国土,我们紧盯每一片风浪

我们是屹立不倒的万里长城,我么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如果有一天战争来临,我们誓死捍卫先辈的荣光 铁血丹心,亮剑疆场,海陆空天,沸腾滚烫 我们用坚定的信念,铸就胜利的勋章

梦想照亮征程,改革引领方向,当军号吹响,我们抖落征尘,重整行装

走进军校的大门。当往昔的长发飘逸变成今天的刀枪林立;当轻歌曼舞醉明月的都市喧嚣变成瀚海阑干百丈冰的戍边生活;当那个梦中造就英雄的造化世界变成脱皮掉肉的默默无闻,我在问自己:放弃名牌大学的挥斥方遒,选择直线加方块的枯燥军营值得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远跟党走。踏上南湖的红船 思绪悠悠 谁曾在这里笑谈 改变历史的春秋 登上南昌的城头 情怀依旧 谁曾把手一挥 发出革命的怒吼 走进厚重的延安 热泪长流 谁曾以此为营 指挥千军万马战斗 再看XX天安门 愈显永久 谁能弹指风云 把那时代凯歌演奏 党啊 党啊 我亲爱的党啊 你是我们的领路人 我们永远跟你走 沿着改革的路线 不懈追求 是你锐意进取 使那中华傲立潮头 按照科学的发展 更上一层楼 是你高瞻远瞩 期待更大的成就 提

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战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落后的制度,虚弱的国防,使中华民族“天朝上国”的美梦破灭,逐渐沦为列强在华侵略的工具。中华儿女就萌生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他们怀抱着这个梦开始抗争。农民起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救国活动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最终却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强国之梦,尤其是要建立一支抵抗外国入侵的强大军队的强军之梦,在中国人民心中从未泯灭。中国共产党因运而生,担负起领导人民,领导军队的使命,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从此诞生了一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崭新的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通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此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人民军队已由昔日的“小米加步枪”,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开始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习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富国不等于强国。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又要有强大国防力量作后盾。富国和强军,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或缺。强国梦包含着强军梦,强军梦支撑着强国梦。没有国家的富强,强军就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军队,国家安全和发展也无法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对军队来讲就是强军梦。作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实现强军梦,就要始终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权威,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必须保持严明的作风和铁的纪律,确保部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

每个官兵的发展、每个工作岗位,都和国家的前途、军队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个人的本职岗位是成就梦想的最佳平台。作为部队的一名财务工作者,要以部队财务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扎实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热爱本职,爱岗敬业,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部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热爱本职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同时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严格遵守财务规程。二要熟悉法规,精通业务,依法办事。这是从事本职工作的重要基础和重中之重,要求我要自觉遵守财务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国家、部队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把好关口,依法理财,当一名合格的经济卫士。同时要不断充电学习。三要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对本单位财务秘密,严格保密,不外传。同时,围绕本部队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在上报或审计检查时切实做到诚实可信,不弄虚作假。四要客观、公平、公正。给自己定好位,切实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五要切实搞好服务和保障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益。

“长风破浪会有时”,,将我的军旅梦融入强军梦,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大家好!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演讲比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心系祖国

献身国防》

几年前去北京旅游的时候慕名去了圆明园,虽然看过很多关于圆明园被毁的历史资料、照片,但是亲眼所见的场面远比静止的图片来的更加直观震撼。曾经的万园之园,如今竟是满目疮痍,仅存的残垣断柱上每一根都写满屈辱,写满中国人民屈辱的历史,看到这些不禁心中一酸,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此时心中只有恨哪!恨洋鬼子的残忍,恨清朝政府的无能!也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没能为保卫祖国奉献自己的满腔热忱和血肉之躯。

翻开厚厚的中国近代历史,屈辱的又何止圆明园这一桩。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系列割地卖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城三十万无辜生命的鲜血、旅顺市两万名市民的冤魂;甚至进入二十世纪仍然有银河号事件、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等等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回想起来不让我们恨之入骨、愤意难平。这不禁让我想起原外交部参赞沙祖康先生在回顾银河号事件时,连续用17次“窝囊”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是啊,真是窝囊啊。

为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大声疾呼“上下一心、开创中华”,但中华民族的强国梦依然难以实现?为什么?为什么林则徐、龚自珍的无限憧憬只是一场虚梦?为什么我堂堂中华、泱泱大国竟被曾经的附属蛮夷、倭奴欺辱百年?

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很多。但是最为主要的就是我们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强大的国防,我们只能被动挨打。

古往今来,抚今追昔。我们庆幸,庆幸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和平年代,庆幸我们的国防力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神舟飞天、蛟龙探海、航母列装已经让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我们的天空上还飞行着外国的各种卫星;我们的海底还隐藏着别国的核潜艇;港独分子气焰愈加嚣张;台独势力也愈加猖獗……中国不是避风港,太平洋上不太平。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国防,我们就会像那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而作为新时期一代青年的我们,在先辈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强大国防庇佑下成长茁壮,我们当然有责任、有义务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筑更加强大的国之防线。

有备才能无患,能战方能止戈。我们不能忘记“国不可一日无防”的血泪教训,我们应该顺应时代要求,走高科技强国强军之路,使自己的脉搏与国家的发展和谐一致。为了祖国和人民,时刻准备奔赴“疆场”。将我们的所识所学用之于国防,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筑起一道坚固的国防之墙。只要每一个中国人都把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作为自己的忠诚事业。我坚信,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富强,指日可待。所以,年轻的朋友们啊,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在我们心中树立起国防观念,时刻记住有防才有国,时刻意识国防是我们安定繁荣生活的保障,时刻准备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风潮汹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朋友们,让我们建筑起国防的铜墙铁壁,远离战火的硝烟,捧着鲜花迎接欣欣向荣的明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力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中的政治工作

    大力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中的政治工作 黄金声 唐复全 加快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是新形势下我军最重要、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贯彻落实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最关键、最根本的战......

    胡锦涛关于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胡锦涛关于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胡锦涛关于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论述是胡锦涛同志在深入分析我国的安全形势,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军情,提出的一系列关于......

    着眼军事斗争准备 自觉培育战斗精神

    题 目 :着眼军事斗争准备 自觉培育战斗精神 目的:通过本课让官兵充分理解战斗精神的深刻内涵,在 随时可能出现的军事斗争前作好战斗精神准备 时 间:90 分钟 授课人: 内 容: 战斗......

    军队经费将厉行节约 优先保障军事斗争准备

    军队经费将厉行节约 优先保障军事斗争准备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胥金章)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日前联合印发《厉行节约......

    新型军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我见

    新型军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我见 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我们党就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新世纪的......

    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加强国防动员一体化建设4

    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加强国防动员一体化建设 国防动员一体化,是指以信息系统为支撑,以综合集成为手段,对军事需求、动员保障、作战行动实施有效链接,对各种动员要素进行系统集......

    军事论文写作应重点把握的几个环节

    军事论文写作应着重把握的几个环节 段道湍 加强对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研究,是参谋人员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若能将这些研究成果及时用文字的形式给......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摘要】新军事变革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新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一目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