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论文
关于语文的性质,早在本世纪20年代就开始研究讨论,定论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的性质告诉我们:在信息量剧增、信息交流加速运动的今天,语文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不仅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而且是生产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语文学科的丰富内涵及其突出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也告诉我们,仅认识到语文的基础性和工具性、教语文仅仅是为了“应试”(应付高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语文的社会性予以足够的重视与研究。因此,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使语文教育与时代的进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出大批适应时代的有用人才。
一、在备课时,确立能力训练目标。
高中阶段大纲要求学生“具有敏捷的语文交际能力和较高的语言素养”,“具有较强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简而言之是听、说、读、写的能力。
为了有目的、有系统地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讲述前,都应确立能力训练的目标。
1.确立整体能力的训练点。
备课时,在吃透教材、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确立能力训练目标。《绿》是朱自清的散文,全文洋溢着奋发向上的喜悦之情,我把能力训练放在读上,引导学生读,体会其意境与感情;教师备课时确立训练点,讲课时集中训练,效果甚佳。
2.确立个性能力的训练目标。
人的能力是有个别差异的。教师不仅要有培养学生能力的整体目标,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其个性能力。在备课时,确立读的目标,重点让哪些学生在读的能力上有所发展,胸中要有数;分析能力,想培养哪些人,有所侧重。长此以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训练,学生个性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训练学生的能力。
首先,要打破传统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死板教学方式,采用师生共同讨论,共同质疑的方法传授知识,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其极大的学习热情。
如学习《荷塘月色》时,我先让会画画的学生画“月下荷塘图”,让欣赏能力强的学生口头作文描述月下荷塘的景色;当学生用美术手法勾画荷塘月色——朦朦胧胧的,当学生抓住“田田”、“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品味出“袅娜”“羞涩”的荷花之美时,教师再恰到好处地点拨课文物我同化的意境。“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表明作者的感情是“淡淡的喜悦伴随着淡淡的忧愁。”这样,学生各自发挥特长,深入钻研课文,比教师咬文嚼字分析课文,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不失时机地进行口语训练。我们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每节课必有5分钟左右的口语训练。有时在讲课前,为导入新课烘托渲染气氛;有时讲完课文后回味课文的精彩写法。《欧也妮·葛朗台》刻画了守财奴的形象,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讲述课文时,可先让学生讲守财奴的故事,先了解故事梗概;再找课文中精彩的词句,体会作者画龙点睛之笔;讲完后,让学生讨论“人生的价值”,进行思想教育。学生有三次发言的机会,而想发言必须读懂、读深课文。整个教学过程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
再次,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是今后教改的方向”。在传授语文知识过程中,我注重了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每一个单元教学内容确立后,拿出一篇让学生自学。即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议论文、散文、小说、说明文。如读《灯》,从散文的“形散神凝”的特点入手,找出线索(以灯为线索),从内容入手分析眼前(灯)→回忆(灯)→联想(灯)→眼前(灯),最后揭示灯的象征意义。学生再遇到散文就知道如何分析。遇到议论文懂得从论点、论据、论证的特点入手分析……。由于注意了自学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不再只是机械地记笔记,而是主动研讨课文。
三、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姑且称之为语文能力),其功效远远不止于学好语文这一科,它对于将来学生就业能力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培养的能力得以实践,我们还要注意充分利用课外的一切活动。
1.班级生活中的语文能力培养。
班级、学校每年要开展大量的有益活动,我充分利用这些活动,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充分展现。班级选举,让学生先写自荐书再上台竞选演说;班会时让学生即兴讲演“你为他人做了什么?”为引导追星族追身边的星开展“星”的辩论会;让每一个学生设计一次黑板报等等活动。学生既是在进行语文实践,又是在进行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进行语文训练,又是在进行班级教育,而这一切结合得又是如此巧妙而不露痕迹。
2.社会生活中的语文能力培养。
作为语文教师,应结合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我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社会。要求学生在社会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生活的工具、人生的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通过这类社会参与与语文知识相统一的活动,学生所收获的已远远不止于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要塑造人的灵魂,要培养合格人才,就不能拘泥于死板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学一点,能力得以施展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而实现这个目标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就成了教学的最高目标。传统教学方式重在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以语文课的讲读法为例,在教师设计的思路框架中,学生的思维多处于被动状态,少有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机会,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要求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产生了矛盾。而要想获得素质教育的成功,首先得摆正学生的位置,因为教育教学的关键是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要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更新观念,营造创新环境
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教学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形式要灵活多样,要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议、有讨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善于营造民主、自由、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表达,积极参与,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之所在,体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民主自由的氛围,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独立思考。学生的表现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就要适当地给予表扬,即使有些观点不够成熟,教师也不要急于全盘否定,而要在鼓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要允许学生有质疑的自由,对他人或老师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自由探讨、自由争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为学生的创新发展创造环境。
二、鼓励自信,培养创新品质
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创新离不开自信,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不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绝不可能有创新的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努力完成较难的任务,为其坚定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例如,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微笑的点头,都可以使学生信心倍增。其次,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坚韧性。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没有坚韧性,任何创新的想法都只是空谈。因此,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经得起困难和失败考验的精神,让学生明白一份艰辛一分收获。
三、打破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定势指的是沿着固定的思路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是创新的最大障碍,老师要巧妙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想象思维思考问题,力求求新求异,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欣赏,使学生受到感染;通过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实物、实验、电教化教学手段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当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之后,创造想象能力便会得到逐步发展。其次,在课文已有故事结局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填补可能产生的结局。当然,创造性想象能否产生创新成果,还必须在想象之后引导学生评价自己想象的合理性是否有违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
2、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弥补,是创新的高级思维形式。学生抢答,老师不要认为学生是“出风头”、“爱表现”、“个人主义”,否则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抑制学生的直觉思维。语文课堂还要适当地应用发现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独立发现,而不是越俎代庖,这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又能使学生获得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态度,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立足“终身教育”,改革教学方法
“终身教育”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一生,定位于使人“学会学习”。当今时代,我们培养的学生一旦投身社会,能否立身行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读写能力(不能排除听、说能力),因而,这对学校的语文读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学为理论指导的“文学阅读教学法”,一般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材配套用书《教学参考书》的“参考”内容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练习答案等。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照搬“参考”,用“生理解剖学”的方法和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的教学,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再有,习惯的“文学阅读教学法”是从“读写结合”入手,把对范文的解析同时扩展为模仿范文的写法来进行作文教学。比如,中学语文教科书以体裁编组课文单元,用“单元知识短文”归纳、阐述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知识,学什么文体的范文就设计什么文体的写作。这种编排模式,实际上是把阅读与写作不同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混为了一谈。许多教师视课文为阅读和写作的共同参照物,因而出现了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读写信息处理的现象,从写作的角度解读文章,使语文读写教学处于尴尬境地。由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受到扼制,学生作文出现了千人一面、千腔一调、不使人卒读的现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无所不在。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埋在学生心底的智慧种子早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三篇: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论文
探究性学习,一般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一些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其三个基本目标是理解能力的发展,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应成为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对此,我认为必须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化自主性学习意识,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是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学生直接针对教学活动的诸因素,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评价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过程,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学习的内在动力,也同时具有独立学习的渴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利用语文本身的性质特点,使他们从依赖走向独立,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他们终身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语文素质和能力。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创造各种情境满足他们自主学习的需要,当然,这种独立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教与学的关系上来看,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1.逐步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
2.树立自己的主体意识.即树立自主意识和自强意识,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3.发展自己的主体能力,即发展自我调控技能,创造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塑造自己的主体人格.即塑造独立人格,承认自我,相信自我存在的价值。
二、课文教学中探究性关键在于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情境,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学则须疑,探究学习离不开问题,可以这样说.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核心.在探究学习中,教师或者学习者能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如我们教授《石钟山记》一文,可就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1.郦道元、李渤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结论是否正确?苏轼的最后得出的结论合理吗?
2.关于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既然“人常疑之”在前,作者为何“余尤疑之”?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声 何哉?”这一质疑,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在教学中教师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又以解决问题为最后的归纳。这样.教师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问题意识的培养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文章,都是经典名篇,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我们决不能把它们当作金科玉律照本宣科.即使是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评价,也是要设恰当的问题和情境,对教材进行批判的继承.切忌人云亦云,否则,只能束缚了教师,僵化了学生的头脑,久而久之,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谈何质疑?
三、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过程,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大胆创新
结果和过程历来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接受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所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接受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探究性学习关注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能从中获得一定的体验。探究过程一方面展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暴露的疑问、困难和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个性的过程,这种探究过程是学生在学习成长中所必须的,它是人生发展的宝贵财富。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这种开放式的理论基础是主体创新,探究性学习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断提高学生主体性发展水平。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建设民主、宽松、愉悦、自由、坦然的探究氛围,这是因为探究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如何,而情感对于人的认识和行为有巨大的调节和推动作用,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是语文科固有的特点,也是语文教学发挥探究学习方法的一大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一种饱满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教学氛围,从而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受,以促进学生去体味语文的动人之处,以一颗赤子之心,主动探究它的深刻内涵和言外之意。比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两文,语言有杂文的性质.深刻难懂,使探究产生了一定的难度,但如能把学生笼罩在教师所营造的悲愤的深沉的情感中,使学生的感情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课文中,学生主动探究的驱动力就会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对深邃的语句产生了探究的热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和陶冶的双重效果。
在教学中,通过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敢于超越老师,探究式学习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尽管很多方法是教师早已熟悉和掌握的,但是,对学生来说,有可能就是创新,探究式学习就是培养创新能力,以时代育人为宗旨的。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准确完整地阐释和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实质,对于澄清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强调学生自己读和写”。“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少做题,多读书”。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能力,去搞好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力。明确了语文实践能力重要,于是,我在备课和教学中,力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如果不是好习惯,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述教育的根本宗旨时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以为教育可以把学生所需要的全部给他们,学生出了学校再不用自己探讨追求了。这种认识是根本不对的。”叶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学生在学校期间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以及勤于动笔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课内课外,无论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平时读自己的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子,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片断。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坚持数日,就养成习惯了。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开头时可以非常简单,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文章。关键是培养习惯。日记、随笔,仍然是以片断为主。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另外,还需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的体现,为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经常带好《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一类常用的工具书。给学生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跟学生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设法调动学生对工具书的兴趣,比如,讨论一些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得不出答案时,不必去请教老师,到相关的工具书里查找出来,学生就会对工具书的巨大威力感兴趣。许多工具书查阅方法都有所不同,应该教给学生基本的查阅方法。
要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孕育学生灵性的最佳场所。因此我们创设美的情境,激起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描述美的热情。例如,一年级的韩老师在带领学生上课间操时,感觉风特别大,这是学生都感受到的,韩老师抓住了风大这一天气特点,引领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韩老师神秘的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说着板书“风”,接着问:“今天的风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风特别大。”“你能说说风怎么大吗?”有的同学说:“刮得我不敢睁眼睛了。”有的说:“刮的塑料袋都跑到树上了。”有的说:“刮的我走不动了。”……“同学们,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今天为什么刮大风吗?”学生们稍作思考便纷纷举手,有的说风伯伯喝醉了酒,有的说风爸爸饿了,有的说风爷爷生气了……学生的想象力多么丰富,他们是天生的小诗人。自然界带给我们花红柳绿,送给我们风雪雨露,春天,我们走出校园寻找春的清新、赞美春的温暖;秋天,我们在《美丽的树叶贴画》《秋韵》《落叶情》中,感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冬天,我们和孩子一起站在雪地里,欣赏雪的舞姿,感受雪的快乐。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很多,同学间的、师生间的,课上的、课下的,家里的、学校的,眼见的、听说的……这些事情只要稍微留意,细细体味,都是学生笔下的好文章,教师经常地把这些琐碎的小事作为写作的素材,学生的思维才能扩散出去。例如,二年级的高老师发现讲桌上放着许多没人要的铅笔,就“讲桌上的铅笔”进行了一次说写训练。他指着这些铅笔对学生说:“这些铅笔怎么跑到这儿来了?他们是不是很喜欢我呀?”话这么一说,学生们都笑了,创作的灵感也随之而来了。其中一名学生写得挺有意思。诗中写到“我的铅笔迷路了/我好着急呀/铅笔,铅笔,你在哪/忽然/我看到了他/正在墙角边哭/我急忙把他/送回了家”。这样的作文还有许多,像《进货》、《带你走进卡的世界》、《老师视线之外》等等都是学生关注身边小事的杰作。
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那么“精问”就指教师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这样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如何才能使提问“精炼”呢?我想教师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结构,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智力核心,创新能力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学生只能在宽松环境下才能思维活跃。创新并不是天才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创新精神。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新发现给予表扬、鼓励,为学生营造敢想、敢问、敢说的课堂教学气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
⑴态度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
⑵师生平等。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教师就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指责,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保护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并把微笑、鼓励、活泼的风格,适度的幽默带进课堂,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信任中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主动吸取知识的营养,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⑶民主评价学生。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环境的影响相当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尤其是以班级形式存在的集体环境氛围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能否形成。
4.教师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点拨,启迪,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二、创建教学模式,诱发学生参与
教师要彻底改变教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诱发学生积极参与,使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多项交流过程。
①教师要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出使学生容易接受并感兴趣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
②提问要有新颖性和多面性,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要急于说出答案,需展开讨论,尤其是注意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勤于提问,变传统的“一言堂”为学生自主发挥创造机会。
2.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尤其要重视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训练。发散性表现为对一个问题能从多种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然后从多方面提出新假设或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发散思维可使学生拓宽思维领域,开阔眼界,追寻不同事物、事物的不同方面存在的联系,调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获取众多有利信息,开放性地提出多种解决方法、设想、途径或答案;使学生善于调动知识储备,灵活转换视角,跳出常规套路,获得超越构思,求得与众不同的新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不同凡俗的新的观念,表现自我的独创意识;使学生善于朝着人们思维习惯相反的方向思考,开辟新的领域,发现新的问题,以表现自己对已有认识、已有结论的超越 为搞好发散思维训练,教师就得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正确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则应运而生。
三、加强学法指导,形成创新思维
学习创新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自主发展,同时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行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行为规则。
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为大胆质疑,认真鼓励,积极引导,培养好学生的创新精神。
2.变“任务学习”为“发展学习”。许多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不愿更深地探索未知领域,因而学生的潜能被埋没了,结果培养出了许多知识程度相当,各门功课水平类似的学生,他们由于缺乏某一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将来极少能有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小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3.变“书本学习”为“实践学习”。事实证明,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不仅学得快,而且有利于创新。在实践中学生易于遇到新困难和产生新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四、注重课外阅读,发展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但不是唯一阵地。增加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必要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学生课内所学到知识和技能向课外延伸迁移运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如可以通过阅读在学生间开展演讲会、辩论赛、读书报告会等,可以创办文学社,可以开展个人或集体采访、调查,还可以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思考探究或在自行试验和制作中去大胆创新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和积累教学经验,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科学布置作业,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