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治安好转率和群众满意度的实施意见
意见、字„2011‟16号
关于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治安好转率及
政法部门满意度的意见
各村、各有关单位:
为营造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大力提升公众安全感、治安好转率及政法部门满意度指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期盼、最迫切、最关注的治安问题,竭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经乡综治办研究决定,就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治安好转率及政法部门满意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展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大排查,竭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我乡将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及时发现和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突发性问题,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明确责任主体,逐一落实领导包案,落实办结时限,力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未通过评估的项目,采取暂缓实施或者暂不实施的办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因决策失当引发的矛盾纠纷,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派出所、消防、安监、工商、文化等部门对民爆物品、烟花爆竹经营场所、非煤矿山、建筑工地、油库、变电站、金融网点、中小学校、宾馆、网吧、歌舞厅、大型超市、农贸市场、游戏机室等进行地毯式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指定专人负责监督整改到位,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的职能作用
乡综治办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建立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和对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对黑恶势力犯罪,坚持露头就打,做到除恶务尽,斩草除根;对“两抢一盗”犯罪、流窜犯罪等突出犯罪,从提高破案率、抓捕率和处罚率入手,力争抓获一批、惩治一批、震慑一批,切实遏制案件高发势头,绝不让违法犯罪活动发展蔓延,形成规模;对近年来未侦破的有影响的案件,要认真梳理,明确职责,组织专案警力限期攻克。
三、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净化社会风气
本着什么治安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哪个区域 —2—
问题突出,就在哪里开展整治行动的原则。对治安复杂场所、区域存在的治安混乱局面,采取“短平快”的专项整治,尽快改变面貌,达到整治一个,安定一方的目的。对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林区秩序、校园周边环境、盗窃、赌博、消防安全、客运货运市场秩序等热点和突出问题,进行一系列整治活动,净化社会风气,确保社会稳定。
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一)乡综治办将组织一次提升公众安全感、治安好转率及政法部门满意度系列报道。按照本次活动要求,做好提升公众安全感、治安好转率及政法部门满意度宣传工作。
(二)要做好固定电话用户宣传工作,每个村(居)委会至少宣传100户以上。采取向居民发放平安创建、社会治安情况宣传单的方式,有效提高辖区民众的公众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知晓率。
(三)至少要悬挂3条横幅标语,刊出1期永久性的平安创建宣传长廊,每个村(居)委会至少要悬挂1条横幅标语,每个村民小组张贴1条宣传标语。
(四)全乡各学校召开一次教师大会,各个班级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开展“小手牵大手,学法一起走”活动,要求学生带信(公开信)回家,协助做好其家长的宣传工作,共同感受我乡法治环境建设成就。
五、开展下基层大走访活动,密切干群、警民关系
(一)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按照“进千家门、认千家人、—3—
访千家事、解千家难”的要求,组织乡、机关、村组干部围绕“民生热点、民生政策、惠民效果”对基层群众进行一次入户走访,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排忧解难。重点抓好三查四包:查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查干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包走访、包排查、包反馈、包落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开展政法干警大走访活动。政法各部门要认真开展政法干警下基层大走访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深入乡村、社区、学校、企业了解群众对社会治安整治的期盼和要求,确立整治重点,沟通民情。在大走访过程中,要做到“六必进”: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五必访”:重点人员必访、下岗困难工人必访、流动人口必访、案件和矛盾纠纷当事人必访、弱势群体必访,努力通过走访送温暖、送服务、送平安,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有效促进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
(三)巩固大走访活动成效。对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和建议要认真梳理研判,是本乡、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由乡、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和分析,合理的要解决到位,不合理的要教育、解释到位,并做好“回头看”工作,巩固走访活动的成效。对不属本地区、本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上报县综治办,由县综治办按职能分工分解到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4—
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防范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技防建设。按照“全面建设、一体运作、有效管理、精确打击”的要求,以构建街面防控网为龙头,积极推进“天网”工程建设,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网络体系,大大压缩违法犯罪空间,提升公众安全感。
(二)切实发挥群防群治队伍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群防群治队伍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群防群治中来,积极引导治安积极分子有序开展治安巡逻活动。义务巡防队伍要加强自然村内巡逻,看楼护院队伍要加大居民区、楼栋内部巡逻工作,着重提高居民防火防盗等防范意识。
七、强化各项措施,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
(一)开展主题教育。各部门要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一广大政法干警的执法思想,切实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等根本性问题,促进思想上的“大解放”、行动上的“大转变”。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做细、实事做实、好事做好。要坚持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人民群众期盼的事情做起,解决好政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人民群
—5—
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
(二)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出台惠民利民的服务措施,集中向社会公布服务承诺,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强化窗口服务功能,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特别对户口迁移、办证签证、法律服务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工作,要实行“一站式”服务。借鉴金融系统的做法,筹措资金购买服务窗口评价器,在各部门所有对外接待窗口安装,群众在办理户口簿、身份证、驾驶证,办理公证业务,进行诉求举报等工作后,可以当场对政法干警的工作效率、服务态度等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窗口单位实行首问负责、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限时审批、一次告知制度,做到窗口一站式、告知一口清、一事一公示、咨询一拨灵,行群众一个方便,给群众一个明白。要继续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切实解决特殊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得不到救助的问题。
(三)推行回告、回访制度,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完善执法执勤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执法办案回告制和回访制,即:立案回告、破案(逮捕、起诉)回告、结案(审结)回告;回访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属、回访被害人或其家属、回访工作对象和案件举报人。同时,向社会作出承诺:有案必立、立案必查、办案必速,结案必果、查案必反馈、破案必追赃。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举报权、控告权和监督权。
(四)畅通群众诉求和信息渠道。在充分运用群众来信来 —6—
访、110报警服务、举报电话等常规渠道倾听群众呼声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建立完善“网上所、队、庭”及“网上警务室”,开通“开门评警信箱”、“乡长信箱”,进一步完善政法干警“QQ群”、“微博”、“民意直通车”、“在线问卷调查”等网络交流平台,将打击违法犯罪、治安防控、服务民生等群众关心的内容不定期“晒”出去,并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倾听群众心声,解答群众疑问,解决群众诉求。
八、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按照“公平对待、搞好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着力打击各类流窜犯罪。
(二)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要切实做好服刑在教人员教育改造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适应社会、就业谋生的能力;认真做好安置帮教对象衔接工作,落实衔接措施,落实帮扶措施,切实做到无缝衔接;切实加强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安置帮教政策,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和就学问题。要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开展“四送活动”即:与普法相结合,开展“送法律”活动;与解决就业相结合,开展“送技术”活动;与政策支持相结合,开展“送温暖”活动;与法律援助相结合,开展“送保障”活动,提升帮教安置能力。
(三)加强未成年人管理和教育。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和救助服务工作,要进行综合治理,发挥整个社会的力
—7—
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建立由党委、政府、综治、教育、司法部门组成的社会闲散青少年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定期研究社会闲散青少年工作的现状和对策,整合各方资源,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把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努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九、严格考核监督,确保取得实效
建立完善检查监督、考核评比、奖励惩罚和责任追究制度,把提升公众安全感、治安好转率及政法部门满意度活动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记入领导干部综治工作实绩档案。
附:宣传标语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提升公众安全感 治安好转率 政法部门满意度 实施意见 抄 报:县综治委、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5月28日印发(共印12份)
—8—
附:
宣 传 标 语
1、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全力创建平安修水
2、大力开展群防群治 实现治安持续稳定
3、深化综合治理 创建平安修水
4、发展是第一要务 稳定是第一责任
5、创建平安修水 构建和谐社会
6、化解矛盾保平安 维护稳定促发展
7、全面开展平安创建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8、稳定才能发展平安才能和谐
9、平安建设各级抓 和谐社会全民建
10、我为人人勤防范 人人为我保平安
11、手牵手共创平安修水 心连心共建和谐校园
12、平安修水人人出力 修水平安家家受益
13、平安连着你我他平安建设靠大家
14、平安修水全民共建平安修水全民共享
15、创建平安修水人人参与 构建和谐社会从我做起
16、美丽修水是我家 修水平安靠大家
17、平安是福千家盼 社会和谐万民乐
18、家家拥有平安 人人共享和谐
—9—
19、畅行万里平安路 一路平安行万里 20、警民携手共创平安 邻里协作共建家园
21、警民携手保平安 维护稳定促发展
22、群策群力共创平安修水 互助互爱同筑和谐家园
23、安居乐业千家富
24、社区住着你我他
25、创建平安修水
2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7、全党动员
28、倡导见义勇为
29、加强法制教育30、维护社会治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1、用今天的平安托起明天的幸福
32、齐抓共管
33、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10 —
修水平安百业兴
平安建设靠大家
实现和谐发展
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全民动手 齐抓共管 共创平安
弘扬社会正气
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综合治理 共同打造平安社区
积极打造平安修水
第二篇: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思考
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思考
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根本所在。开展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测评工作,把评判权、审议权、考核权交给群众,以“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双测评直观地评价和衡量公安工作的优劣,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总体要求。如何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以强有力的便民举措和切实可行的服务渠道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满意,逐渐成为实现公安发展和群众满意双赢的瓶颈性、症结性问题。公安工作要取得群众满意,须举“六常”,克“六重”、避“六轻”,以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贯穿于工作始终。
一要“常练平日之功”,克服“重突击、轻平常”的思想。任何事物没有量变的积累,不会有质变的飞跃。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的提升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公安机关只有坚持不懈地走群众路线,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扎扎实实开展工作,群众才会满意。反之,仅靠一时一事做表面文章、搞突击应付是万万行不通的。要真正赢得群众的满意,须常练平日之功。公安机关作为时时处处都和群众打交道的刑事司法力量和治安行政力量,与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对公安工作的评价会随着一时一事而发生变化,弹性大,波动性强。因此,功夫必
须下在平时,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把群众需求、群众意见放在第一位,关注服务民生,真抓实干,不搞虚夸,通过平常的功夫去赢民心、创佳绩,只要工夫到,工到自然成。
二要“常行打防之举”,走出“重打击、轻防范”的误区。打击和防范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打击的同时要抓防范,防范的同时力促打击,唯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方能实现治安大局的平稳。然而,在有些公安机关存在着“重打击,轻防范”的误区,谈及打击,兴奋不已;说起防范,萎靡不振。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放在防范上,这种此消彼长的做法,势必会造成案件高发,特别是侵财类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可防性案件高发,打不胜打,防不胜防。要想赢得群众满意,必须不发案、少发案,切实摆正打和防的位臵,做到打防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首先要善打,没有主动有力的打击,案件破不了,群众损失挽不回,群众不会满意。同时要重防,无论从经济效益角度,还是从社会效益角度,预防一起案件的社会价值,要远远超过破获一起案件的价值。今年,我局从实际出发开展了“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涉赌、涉毒、黑恶势力犯罪,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秩序、城区居民和社区秩序、集贸市场秩序、公复娱乐场所。在有效打击的同时,积极布建城乡巡防网络,以快侦快处打
击犯罪,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
三要“常办大小之案”,杜绝“重大案、轻小案”的做法。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多次强调,公安机关“既要重大案,又要管小案”,要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小案牵大案,小案连民心,量大面广的多发性侵财案件已经成为社会治安和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件件连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起起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然而,在一些公安机关重大案轻小案的思想依然存在。遇大案领导亲自挂帅快侦快破,见小案往往重视不够、办理不好、侦破不了,在破大案维护一方平安的同时,也导致了不起眼的小案多发、常发、频发,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社会治安热点问题出发,重大案不轻小案,对小案同样要“重视、重防、重侦、重破、重沟通”,坚决杜绝对待小案“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接而不处、处而不破、破而不馈”。要逐步建立小案接处监督机制和沟通反馈机制,破的案件,告知结果,在侦案件,告知进展。要想尽一切办法消除误解争取理解,积小安为大安,积小益为大益。
四要“常抓管理之能”,摒弃 “重执法、轻管理”的理念。要处理好这个问题,首先要明晰二者关系。事实上,管理是影响更广的执法。在群众眼中,民警的一言一行、一
举一动都是执法行为,管理的对象远远超出执法对象,因此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执法的满意度。公安机关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办案上,同样体现在管理的言行态度上。要赢得群众的满意,必须常抓管理之能。我局认真开展了公安部、省委政法委、市委政法委关于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五个严禁、六个严禁、十条禁令”活动,增强抓好队伍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自身形象。注重在“规范管理、注重言行、改变态度、沟通告知”上抓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沟通制度和强制告知机制,扩大警务公开范围,让群众对警务活动切实明确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以执法管理的透明化、明晰化、规范化,提升群众满意度。
五要“常做服务之事”,转变“重处罚、轻服务”的观念。“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和秉承的宗旨理念和职责任务。严格执法保平安,热情服务促和谐,有机涵盖了公安机关的两项重要职能。坚持严格执法、依法处罚是公安民警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在依法处罚的同时,一些同志却忽略了“服务”职能,没有把执法寓于服务中,摆不正位臵,做不好工作,处不好关系,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没有形成警民的鱼水关系,以致群众满意度不高。要赢得群众满意,公安机关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有警务活动都应寓于服务之中,坚持服务至上、服务至极、服务至本。要通过扎实有效的便民举措,以全警
动员、全员参与、全方位的服务不断改善警民关系,促进和谐发展。今年,我局党委研究出台了“未破案件限期回访,案件物品及时发还,公安工作民意主导,关注民生民警走访,办事办证绿色通道,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公安外网警民互动,重大事项新闻发布,主动汇报提升信任,公安信访限期办结”十件实事,并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将落实十件实事作为创人民满意公安机关的重要举措,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六要“常响外宣之声”,改变“重内报、轻外宣”的现象。宣传增进理解,宣传树立形象,宣传打造成果。公安工作的好坏优劣,需要群众的了解和评价;公安工作的发展进步,需要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而争取群众的了解、理解和支持,需要公安机关主动宣传、沟通和交流。多数情况下,公安机关虽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往往因正面宣传不够、不深、不透,造成了群众不了解、不掌握。相反,对于少数的执法负面效应却以负面报道的形式快速介入群众的思想和生活,直接影响了公安整体形象。要善于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不断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宣传法律政策,征求意见建议,增进群众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要善于做好媒体的宣传工作,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主动占领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舆论阵地,用记者的手、笔和声音客观全面地报道公安工作,唱响主旋律,努
力实现公安工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宣传效果的有机统一。今年,我局采取新闻记者招待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案件通报会等多种方式宣传公安工作,全力塑造了公安机关良好形象。
第三篇: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
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我镇把加强宣传、打防结合、提升形象作为提高公众安全感的重要抓手,拓宽人民群众安全感渠道,优化社会治安环境,扎实推进公众安全感上升,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港头。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港头镇推行四项举措,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维护社会稳定。
一、普及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知晓率
为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和平安建设工作,港头镇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点成面,带动一片,提高广大群众对基层维稳工作的认识度,让公众安全感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一是各自然村充分利用墙报、法制教育等宣传手段,结合本村的实际,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通过采取发放平安创建宣传单、张贴各类标语、悬挂横幅、挂图等形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切实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能力。三是组织乡镇村综治干部以及派出所民警深入村、学校、企业,大力开展送平安、送法律、送服务等实践系列活动,与群众进行零距离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
二、强化治安防控,技防提档升级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我镇政法单位开
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打击防范力度、加强治安整治力度、面启动了治安“大巡逻”,组织派出所民警带领巡防员在复杂场所、重要时节和重要路段巡逻。
在乡镇综治办和村委的组织下,采取“排班轮值”和定
点、定岗、定片等方法开展巡逻防护活动,形成乡镇村组全方位信息沟通及时、发现案情配套联动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
在加强巡防的基础上,对农村各种黑恶势力团伙及其成员,进行全面及时的打击。村委会和其他各单位密切配合,大力开展学校、企业周边环境和重点部位治安整治,打紧筑牢治安防范网,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让村民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公众安全感,提高群众满意度,有效地维护了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三、优化窗口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
港头镇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从群众角度出发开展日常
工作,深化便民、利民措施,并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举措。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杜绝“冷、硬、横、推”等不文明现象,全力推动和谐港头建设。
一是提升便民利民服务的层次。过设置公示栏、张贴办
事流程图等形式,缩减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对特殊办
理事项采取预约服务、集中办理、延时服务、跟踪服务等人性化措施,满足不同群众的办事需求。在受理报警、求助、举报、信访等方面,细心倾听民言,真心尊重民愿的良好,切实做好便利服务和解难帮困工作。
二是继续强基固本,完善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升法律
保障稳定力。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积极介入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劳动争议等领域的矛盾纠纷的调处,加强与综治、卫生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化解医患纠纷,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发挥司法所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四、强化矛盾化解,提升社会维稳力
我镇通过完善乡镇综治网络建设,加强综治干部队伍建
设,建立健全治安防范机制等一系列措施,筑牢基层基础,确保了公众安全感的提升。
一是在12个行政村建立了综治工作室并设立了治安联
络员,主要负责搜集情报信息、上报社情民意、掌握维稳信
息,实行“每周一报”,特殊情况随时报告的信息报告制度。
二是在加强人防和物防的基础上,加大社会治安技防建
设,投资30万元建成了治安防范监控系统,在镇政府、学校及重点部位、重点路段、公共复杂场所架设了监控设施,在全镇构筑了治安防控第一道屏障,确保了乡镇社会稳定。
三是明确责任制。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安全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矛盾纠纷“大调解”领导小组,明确了组长、副组长、成员的工作职责,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单位和具体工作人员层层落实责任的工作局面,确保了本单位本系统应急管理、信访维稳工作的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提升公众安全感关系全镇大局,关系百姓福祉,关系港头形象,是党和政府保证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各村各部门要扎实实地做好当前政法综治维稳和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近期以来,芝罘公安分局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在窗口部门推出了“五到位”服务措施,全面提升了全区公安机关窗口部门服务水平,促进了警民关系更加和谐。
一是讲敬业,责任到位。牢固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职业追求,坚决避免因粗心大意给当事人带来损失,“窗口”民警严格落实“零距离”指导、“零停留”办公、“零差错”办理、“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的“五零”管理要求,坚决实现不让布置的工作在我这里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事项在我这里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来办事的群众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的“五个不让”工作目标。二是讲礼仪,接待到位。接待群众来访投诉、报警求助、咨询办事,做到讲文明、重礼貌,笑脸相迎,主动让座,热情接待,态度和蔼,耐心倾听,细心答复,诚心帮助,营造一种热情和蔼的氛围,给群众一种亲切感。接待时做到有“三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四难现象发生;开展微笑服务和“零投诉”活动,做到“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的“四好”工程。
三是讲原则,解释到位。按照法律和政策要求,认真向群众做好宣传工作,面对群众的不解和提问,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达到其理解消气;群众有埋怨时做到换位思考,多包容、多体谅,热情沟通,宽怀待人,不生气、不发怒,尽力避免激化矛盾给工作带来不便和阻力,影响警民关系。
四是讲效率,服务到位。树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办事拖拉的不良习气,对群众的报警求助和上级指令做到快捷、迅速上报,及时回复;群众办理业务能当时办结的绝不让其多等,能一次办成的绝不让跑第二次。工作中做到“五个一样”,即“受理咨询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来早来晚一样对待”。
五是讲文明,关怀到位。工作中做到依法办事,文明执法,礼貌待人,对那些心存怨气、情绪冲动的群众,以关怀之心动之以情,以温和之言晓之以理,与他们真诚沟通,让其受到感动,得到教育,尽力在一种平稳、友好、和蔼的环境中开展执法工作和服务行为
第五篇: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同志们:
今天,我讲课的主题是《压实责任,防控风险,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群众安全感是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衡量社会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平安是社会民生的基本需求。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和夯实基层基础,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社会总体保持了稳定,守住了不发生影响社会政治安全的重大案事件,不发生重大暴力恐怖事件,不发生个人极端暴力和严重刑事犯罪等重大恶性案件,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规模性聚集进京上访事件,不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道路交通、火灾等安全案事件的“五个不发生”的平安建设工作的底线。从自治区统计局民意调查中心测评结果分析,我市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总体形势运行良好,呈逐年提升态势。2011-2015年,我市群众安全分别排在全区第8、7、7、5、2位,群众安全感综合得分也由2011年的74.40分提升到2015年的83.66分。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群众安全感分别排在全区第1、4、3位。特别是2015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我市群众安全感综合得分均排在全区第一位。
既然我市群众安全感排名和分数都走在全区前列,为什么我
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命。
总书记再次强调:近年来,政法综治战线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一手抓突出问题整治、一手抓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效。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知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要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切实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社会治理规律和特点,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是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根本遵循。
2015年年初,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工作目标,作为考核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依据。
2016年3月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对健全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作出明确规定。《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
到90%,2020年全国安全感平均值达到90%。
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2014年,自治区综治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人民群众安全感工作的通知》,并规定单项安全感低于80%的,要取消其平安市、县(市、区)评选资格;综治(平安建设)考评综合得分排名后两位的市和安全感在第80名以后的县(市、区),要取消当平安建设先进市、县(市、区)评选资格。2014年,尽管我市安全感排在全区第五位,但是兴宾区、武宣县因公众安全感低于80%,被自治区综治委取消平安县(区),并实行警示。根据自治区有关规定,申报命名为平安市资格,必须辖区内的平安县(市、区)达到75%以上,2015年我市差点被自治区综治委取消平安市的资格。
为切实扭转被动局面,找准群众安全感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201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群众安全感测评工作,并规定:对每个季度排在后五名的乡镇要约谈,对连续两个季度排在后五名的实行黄牌警告,对连续三个季度排在后五名的实行挂牌重点整治,对两年内两次挂牌整治的实行一票否决,或者两年安全感不到80分并且排在后五位的实行“一票否决”。
二、系统分析,准备把握提升群众安全感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群众安全感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不平衡问题。从全区群众安全感测评数据分析,(四)基层基础建设还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视频监控技防措施欠缺。以乡为例,共安装监控探头15523个,其中高清卡口80套266个、高清监控点1446个。但这些探头大部分安装在道路交通路口、重点部位和重点场所,其他地区探头相对较少,存在死角。特别是乡镇(街道)视频探头覆盖面较低,有的乡镇甚至不到10个;行政村覆盖面更低,大部分行政村没有安装;不少住宅小区视频监控形同虚设,分辩率低,损坏严重,对侦查破案发挥作用不大。二是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氛围还不浓。从全市群众安全感测评结果分析,群众对综治部门的了解和平安建设的参与得分较低,有71%的群众反映对综治部门不了解,有75%的群众反映没有参与基层平安建设工作。三是群防群治的网络体系还未真正形成。从市综治办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共组建乡镇(街道)巡防队56支,占乡镇(街道)的80%,其中正常发挥作用的42支,占乡镇(街道)的60%。村级巡防队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四是公共法律服务还需加强。法治宣传力度还不够,部分群众安防意识不高,容易诱发“两抢一盗”案件的发生;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法律援助等工作还相对滞后,没能满足群众需求,与形势发展还不相适应。等等。
以上问题亟需我们去解决。从市综治办前阶段调查情况看,落后的各乡镇(街道)在落实综治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和落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有的乡镇(街道)没有细致分析辖区内社会治安整体形势;有的乡镇(街道)没有开展有效的打击和防范工作,辖区内治安案件依然高发
家结合实际,做好本县(市、区)区域防控工作,防止“洼地效应”的产生;各居民小区要组织保安队伍进行看护;各企事业单位要健全内部保卫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农村的治安防范能力;四是要加强重点部位安保工作。对发生入室盗窃案件的居民小区,要督促业主安装防盗设施,如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等。
(三)抓排查。各乡镇(街道)要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专项行动,把专项行动转为常态化。坚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着力排查化解一批重大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对重大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亲历亲为、挂号督办。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信访,充分发挥律师代理社会事务和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要一件一件的落实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去突破,理顺情绪,消除群众的怨气。
(四)抓服务。要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为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是,特别是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中要深入那些生活有困难的群众中,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各乡镇(街道)要认真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主要帮助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逐件登记,耐心解答。同时,通过开展活动,定期向群众通报工作,增强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认可。
(五)抓宣传。通过自治区和我市的测评结果,我们在对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