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 要:通过道德感化、诵读经典、观看经典影视作品、节庆日文娱活动等形式,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育是德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道德教育 途径 道德感化 诵读经典 观看经典影视作品 节庆日文娱活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个人价值、意愿、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为个性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甚至有些个人欲求无限膨胀,无视道德底线。面对不良社会环境,我们应从客观上正视青少年思想变迁的现实,但也不能忽视一些腐朽文化和思想对青少年道德品质、价值观形成的负面影响和冲击,由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奢靡风气开始在校园这块道德高地上滋生蔓延,学生中出现了道德滑坡、恶习丛生的现象,例如抽烟、喝酒、色情、暴力、吸毒、迷信、轻生、恐怖、破坏公物、仇视社会、反人类等。更让人焦虑的是这些现象没有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相反择校热、留洋热、唯分数论、轻人文等功利化倾向教育愈演愈烈。对此,帮助青少年端正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诊治精神颓废和道德滑坡的弊病,匡正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需要用传统文化精髓去填补青少年内心迷茫和空虚,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育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不是靠国家强制,而是靠传统力量,靠风俗习惯,靠人们的思想信念,靠一定社会舆论,靠教育形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不断砥砺而积淀下来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品格,特别是儒家提出的以 “仁”为核心包括“仁、义、礼、智、信”,“恭、宽、敏、惠、勇”和“温、良、恭、俭、让”等为内容的道德规则,饱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思想精髓,是中华美德不断传承的源泉和生生不息的动力。
对青少年学生而言,道德品质就是指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有:正直无私、忠诚守信、仁爱互助、勇敢进取、敬业好学、勤劳节俭、谦虚谨慎、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等,这完全和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相同,我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摸索出了一些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途径之一――用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道德感化”和“心灵滋养”。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和蕴含着健康的伦理道德观,是德性的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将其引入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并使之常态化,必然对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富精神世界产生积极的效应。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以丰富的文学巨著、史学典籍的形式存在着,而且还以具有民族特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形式广泛存在着,这都为青少年道德教育提供了不竭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源泉。教师要发挥聪明才智,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恰当的衔接、批判地继承,为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注入新鲜的营养,剔除与道德相悖的内心冲突,矫正不合理的认知,培养健全的人格,努力使其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途径之二――诵读经典文献著作,提高文化素养。现在许多中小学都兴起了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等国学经典的热潮,其意义是深远的,不仅有助于文化素养,更有利于道德修养的培育,例如《弟子规》是推进孝道教育的好教材,它讲述的是孝道和做人的道理。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书记讲的“三严三实”就包括“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塑造好的道德品行是成长的必修课。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内容对当下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很有启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该忽视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学生接受传统经典熏陶的过程也就是道德品质培养形成的过程。再例如《论语》对净化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论语》中,勤奋,诚实,节俭,相助相生的伦理观念。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礼仪廉耻,慎独,以礼待人,讲求信用,尊重别人。这正是现代人处理“你”和“我”关系的道德准则。
途径之三――观看优秀经典影视视频是德育工作的捷径。现在教育技术先进了,学生随便在教室里就可以看视频,视频德育这个理念不能忽视。例如,我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观看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节目里所做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讲座视频,让学生欣赏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的无穷魅力,再显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的生动画面,让学生品味古代先贤们的思想智慧的同时,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影视德育以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了正能量,让他们受到感染,净化心灵,起到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良好效果。
途径之四――利用传统节日搞一些文娱活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了让学生得到传统优秀道德的洗礼,我们学校每年坚持开展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组织团员和学生代表到市内烈士陵园开展扫墓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发扬了革命传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意识。在端午节之际,我校围绕“培育传统美德,激扬爱国热情”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活动形式有召开主题班会、围绕端午节办好一期手抄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端午诗文朗诵会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端午的由来及习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活动体验感受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意义,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我班每年都利用中秋节的晚上举行“中秋佳节,共赏明月”班级文艺晚会,这个活动是主要为了留守孩子,让他们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能感受到友情和团圆的气氛,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重阳节开展 “念亲恩、抒亲情”活动,发扬尊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这些文娱活动的开展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从情感体验上激发了学生们的道德认同感,从而固化为稳定的道德情操。
积极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育,不但可以发掘其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利因素,抵制西方的腐朽文化,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第二篇: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养成的主要措施。孔子提出的“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后代儿童教育发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朱熹的“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小学是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的著名论断,一语道破了中学道德教育主要应培养具体的道德行为,大学的道德教育才能揭示其道理。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青少年德育的有效途径。
本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特征,认为小学儿童的完整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他们强调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儿童个性形成与品德发展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他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由于年龄所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人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
一九九八年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从而把养成教育提高到德育的高度,摆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
一、养成教育的内容
从当今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养成教育的内容主要指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平时要遵守的一些行为原则和一些有关礼仪常规。凡公民要做到的,中学生都要努力逐步做到。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还有地方政府提出的对“中学生的礼仪常规”、“市民公约”等都是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综合归纳为十个必须培养的良好习惯。包括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良好的礼仪习惯,良好的礼貌待人习惯,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劳动习惯,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良好的安全习惯。
二、养成教育的实施方略(1)构建全方位结构系统
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们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从各自分担的任务看,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接纳学生的行为评价。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我们着重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子女、教化子女,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社会教育则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建立宏观结构框架的同时,我们又从微观上想问题,尤其是对学校教育,我们也找到了三结合的教育关系,那就是在校长统一领导下的政教处、教导处、共青团。这三者之间除具有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关系之外,各自还有独立联系的线索。政教处对内可以直接管理班主任,对外我们规定与家庭教育接轨;共青团对内有各团队辅导员属于直辖的对象,对外让它与社会教育直接挂钩;教导处的主要管理对象为各任课教师。宏观与微观结合,自然形成了一个双重正三角形关系的养成教育结构体系。
(2)制定双元制实施制度
所谓双元制制度,即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给实施单位或教师制定出落实养成计划的管理职责、制度等。我们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制度的落实是养成计划具体付诸于实践的有效措施,或者说,制度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这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曾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性内容先后制定了《六合镇中心学校校园常规》、《六合镇中心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制定了《中心学校德育工作纲要》、《养成教育实施条例》、《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等。双元制如同两条轨,并行不悖,学生教育有方向,教师执行有动。与此同时,双元制还能起到禁于未发的作用,具体明确的各种规范、守则、制度,还可以收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效果。
(3)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鉴于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德育生活充满七彩阳光。实施过程中,我们既注意从不同渠道设计活动,又重视从不同性质的养成内容方面设计活动。比如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成立了“学雷锋小组”等,围绕爱国注意教育,我们开展的升旗仪式、我最敬仰的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重大节日颂祖国、春游等,都为学生开辟了实践的天地,创造了熏陶的氛围,提供了教育机会,锤炼了道德行为。
(4)注重多角度因材施教
人们一直把因材施教作为智育中的原则和方法,其实它同样适用于德育工作。我国古代荀况在他的沉气、养心艺术中,就非常主张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实施德育,且对后代的影响极大。我们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个性方面的因材施教。我们责成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加强扬其长补其短的训练。比如,对于倔强刚强的,要注意养成柔顺调和的品质;对于个性内向的人,注意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对于气量狭小的,遇事就犯愁的,要注意开阔其胸怀;对于没有学习志向,把学习看成是给来势和家长学的,要树立其远大理想„„。除注意性格方面的因材施教外,我们还注意特殊家庭学生行为习惯的因材施教。例如,对于近几年来,社会上一些“大款”的孩子,家庭往往给予孩子过多的溺爱,学生花钱如流水,勤俭节约习惯极差;再如,受不良思潮的侵袭,目前社会上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生长在这些家庭的孩子,家境是极其不理想的,他们不仅失去了父母的严教,而且整天遇到的不是父母的痛苦流涕,就是痛骂,更或许是皮肉难以忍受的痛打,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染上恶习„„。对于上述种种类型,学校都非常重视,分别建立了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并采取一些特殊补救的措施,进行因材施教。.(5)建立立体式评价模式
加强养成教育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不仅可以优化养成教育的方法体系,更能促进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从评价的内容上,我们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编制了《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评价细则》,对常见的道德行为习惯分类编制了指标体系;从评价的时间上,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日一对照,每周一小结,双周雏鹰争章,每学期一表彰的作法;从评价的方式上则采取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如,我们设立的“日常行为监督岗”旨在强调他评,团队设立的“自律信箱”目的又在于自评。这样,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相结合,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立体式评价模式。养成教育即培养青少年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体现,古代人民宣扬“椎刺骨,头悬梁”的精神教育青少年刻苦学习;歌颂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迹感染青少年机智勇敢;称赞孔融让梨给哥哥吃学习他从小就懂得礼让。这些也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更应把养成教育提高到德育的高度,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养成教育成了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以培养青少年各种良好习惯为主线,渗透于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个领域之中,所以实施养成教育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它需要中小学教师坚持长期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它需要家长同志积极配合,它需要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形成一个广泛的教育网络,使青少年按照我们指导的规范得到健康的成长。
第三篇: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爱是核心
——贵州省“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十五期学员 学号:081104015056 黔西南安龙县新安镇作坊小学 王信国
2011年4月10日,迎着春天朦胧的细雨,辞别荷城热恋的黄土。怀着喜悦的心情,带着领导的期望,乘着奔驰的大客,我来到了贵州省“花园”团校,参加贵州省第十五期“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的学习。此次培训时间原本是定于元月9日至15日,然而苍天无情,那段时间更是将贵黄公路凝冻结冰,迫使我们无法抵达贵阳学习。苍天无情人有情,负责培训的省团校领导、老师们考虑到我们的安全等诸多问题,很人性化地将我们培训时间延缓到4月10日至15日,让我们穿越寒冷的冬季来到百花盛开的春天,特别是星期二晩上十点半后,省团校黄文校长到住宿处与我亲切的交谈,让我倍感来到这里学习真是荣幸之至,在此我要由衷感谢省团校的领导、老师们。短暂的六天的学习时间,弹指而过。可是,给我心灵世界的震撼,却是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这是一次学习之旅。我认真观看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同志的讲话:“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贵州这块红色之州永葆革命本色的战略工程,是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工程,是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关系每个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要通过实施‘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培训工程,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确保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确保全省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确保我们的各项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和根本,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广大教师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通过深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育,深化共同理想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着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加强培训管理,确保培训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谌贻琴部长的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当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省政法委干部牛贵军导师用“天、地、人,精、气、神,真、善、美”九个铿锵有力的字眼精辟地演讲《德育教育,学校是根本》,赢得了所有在座学员称赞不绝。贵州大学教授谢萍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师人文素养》为我们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找到了支撑点;贵州省未成年人劳动教养所李婧警官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思考》不仅为我们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法理依据,系统地分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思考面临的问题,分析存在的原因,解决的办法等,而且为我们理性地思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思路,她所列举的一个个案例催人泪下、令人揪心。省团校李志东讲师的《青少年行为规范》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中让我们倍受洗礼,使我深刻认识到在学 校工作中“五育并重,德育为首”这一说法的由来。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何克老师的《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为我们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寓教于乐的方法。
这也是一次精神之旅。团校禄红老师组织的《励志训练在未成年人工作中的运用》教会我们团队协作作用,沟通的力量,改变了我们为教育而教育的传统思想,让我们认识到励志在细节中成长,素质在团队中茁壮;贵州省道德模范彭旸老师投身山区教育六年的事迹,像是一股清泉,洗涤着我的灵魂,她的爱心、对教育的执着和奉献是我们常人很难做到的,一下子让我觉得平时的渺小庸俗都在她的面前暴露无余,甚至无地自容,这人活着的意义突然之间得到升华,心胸得到开阔。省团校熊权老师“祖国好家乡美”短片中的三首歌曲,让我们在三天紧张的学习后得到轻松释放,感受到家乡祖国的美好,激发起为家乡为祖国而投身教育的热情;贵州省军区军史馆组织的“红色基地参观”让我真正领悟爱国主义的真谛,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耕耘。团省委春晖中心蔡顺华主编的“春晖感恩教育”《播撒感恩的种子》开启我坚定继续为家乡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信念,增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理念;省委政策研究室吴祖平主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阐述了马克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总结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要德才兼备,且以德为先。
这更是一次友谊之旅。省团校组织的形式多样的、内容各异的分组讨论,让来自全省各地、州、市的117名学员,彼此之间得到了沟通,各地、州、市的代表将各自的德育教育经验彰显三尺讲台,让大家分享,彼此之间的友情在接触中建立,在互相学习中浓郁;联欢晚会内容精练,形式多样,各地教师尽显风流,尽展才艺,学员之间,师生之间也在歌舞中、逗趣中加强了解,升华友情,最后在洋溢的歌舞中落下帷幕。
通过培训,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行为修养,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挑好肩上教书育人的重担,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今后学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打得坚实牢固,他们就能够健康成长;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常开不谢。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造就一代新人,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上新台阶。
2011.4.15.于省团校
第四篇:如何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如何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构建和维护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肩负着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其应遵循的原则和完成任务。
(一)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评价机制还不尽合理。学校工作不同程度地存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升学率的倾向;学校思想政治课还存在生硬说教现象。学校过分看重教学成绩,不注重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少先队、团支部、学生会的作用,随着年级的递升,这些曾经对学生布满吸引力和号召力的未成年人组织正逐渐失去魅力。
(二)社会环境中仍存在消极的诱导因素。内容低俗的书刊杂志、电子游戏,强烈刺激着缺乏分辨判定能力、布满好奇心。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甚至邪教观点,也是影响未成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争夺未成年人思想的重要战场”,也是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消极因素之一。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从城市家庭与农村家庭比较,城市家庭抓得比较好,农村家庭就差些;从油田与地方比较,油田抓得比较好,地方抓得相对差些;就城市组织而言,学校、机关抓得较好,企业抓得差些。近年来,中心城区一些外来经商创业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赚钱、发展上,疏于对子女的教育治理,导致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不良,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
(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存在脱节现象。学校、家庭、社会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仍存在方法、目的上的差异,难以对未成年人形成和谐统一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受家长和诸多社会因素以及消极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比较注重当前利益,存在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一些从富裕家境中、从侥幸暴富家庭中、从溺爱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不懂得用自己的努力换取成功,不懂得珍惜既有的幸福生活。成年人自律意识欠缺,也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五)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直以来,中心城区缺少必要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比较少,这些都制约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对策与建议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身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坚持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领导、引导作用,各级团组织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工作计划,有计划、不间断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利用各级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使他们成为宣传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对网吧、OK厅、游戏厅等场所进行集中整顿,果断消除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消极因素。制定严格的工作落实责任制,积极联合各部门形成完善的责任倒查机制,杜绝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进入未成年人领域,杜绝未成年人出入经营性网吧、OK厅、游戏厅,从源头上建立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的治理机制。三是强化未成年人维权服务。与“平安中心城”创建活动相结合,围绕校园安全、治安防范、交通安全等主题,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防止他们受到伤害。严厉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形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拯救机制,发挥社区未成年人维权服务站、法院“少年法庭”等未成年人维权服务组织的作用,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四是做好队伍建设工作。加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文化市场治理队伍、文化教育设施辅导员队伍、以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的培养建设力度。重视妇儿委、少工委、青联的工作,支持他们以非凡的号召力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
(二)强化教育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学校、家庭、社会的呼声要统一,评价标准要一致,努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网络。一是建立科学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评价机制。学校、班级都要制定具体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把德育教学内容细化分解到每一个教学阶段,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达到教育效果。切实发挥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二是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以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为契机,把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小康文明村等具体创建载体与家庭紧密联系起来,让文明行为从家庭做起,家长为未成年人作出表率,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三是不断强化社会教育。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居等城乡基层单位,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教育引导职工、居民重视对子女非凡是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启蒙和道德培养,支持子女参与道德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经常性、社会性青少年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重视对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工作机制,防止在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出现工作疏漏。
(三)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以新区建设为依托,加强大型文化体育场馆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文明社区、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为契机,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运用市场化手段,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解决政府投资不足的问题。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载体。
要将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去,渗透到各部门的教育管理之中去,同时,还要主动与社会各界加强联系,不能“单打独斗”,要变“让”社会关心教育为社会“要”参与教育,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教育局面。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总的看,我国青少年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成为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他们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一代,是大有希望的一代。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低估。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教育:一是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二是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是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四是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培育青少年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必须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教育网络。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创造条件对全社会开放,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各类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面向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的宗旨,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积极营造有利于青最后,希望中国的青少年越来越好,在新中国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第五篇: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1
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桂富阳
摘要: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十分重要。我们可以从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个体的自我教育和集体的普遍教育相结合、灌输说教与警示惩戒相结合等途径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教育,同时又要从制度方案、环境氛围、创新执行、反馈评估等方面具体地加强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教育。
关键词:领导干部 从政道德 教育 途径 方式 正文:
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问题至关重要。他们的从政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风气,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旺发达。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影响着一个时代民德民风的好坏。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是一种权力道德,影响着权力的行使,影响着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成效,影响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有利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有利于保持领导干部的纯洁性、先进性。所以,加强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教育很重要,也很必要。然而,途径决定结果,方式影响成效。要实现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目标必须要有相应的、有效的途径与方式。
一、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理论教育法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途径,也是有效途径之一,它指的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领导干部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领导干部应该遵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的教育方法。采取理论教育法对领导干部进行从政道德教育,首先就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党情、国情、省情、市情、县情、民情的教育。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主要是由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进行党情、国情等的教育有利于领导干部了解我国当前社会的真实情况,了解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情,使他们从中国和世界 其他国家的科学对比中,看到我国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增强使命感和生活责任感,从而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从政道德观。其次,要对领导干部进行‚五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虽然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教育涉及的是道德方面的事情,但是它与其他方面的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政治和法治思想等。世界观是人的思想的核心与标志,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世界观对人的其他思想观念和行为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世界观教育给人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因此要加强领导干部的世界观教育。要加强领导干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要加强领导干部的人生观教育,进行人生理想教育、人生目的教育、人生价值教育和人生态度教育等,端正人生态度,加强人生修养。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社会主义纪律教育特别是反腐倡廉教育、保持先进性教育和纯洁性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等。再次,要加强领导干部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即相关领域的业务知识教育。良好的业务知识修养能够促进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修养,有利于实现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的目的。因此,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考核和提升,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智慧和解决实践中道德冲突的才干。最后,对领导干部灌输理论可以通过理论讲授法、理论学习法、理论宣传费和演讲报告法等方式进行。
实践锻炼法就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领导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在实践中训练、培养领导干部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行为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形成过程的归宿,是从政道德的综合反映和具有稳定倾向性的道德表现。实践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经途径,它使领导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领导干部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提高道德觉悟,确立正确的道德立场、观点和方法。采取实践锻炼法对领导干部进行从政道德教育,首先要把从政道德教育与领导干部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本职工作是领导干部最主要、最根本的实践活动。实践锻炼的从政道德教育方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使领导干部把‚实事求是、勤政为民、公正廉洁、开拓创 2 新‛的从政道德要求贯彻落实于自己的从政行为中。在这个过程中,先要让领导干部获得基本的道德认识,促使其在本职工作中践行这些认识,以此获得正确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提高道德意志,最终又反过来强化和巩固道德行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其次,要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专项的从政道德教育实践锻炼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鼓励领导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生活实践活动,培养领导干部优良的生活习惯。‛①要针对一定的道德主题,组织和引导领导干部开展特定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和社会考察等活动;为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要在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中‚实行同样的劳动义务制,因为‘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②,而且可以增进与群众的联系,树立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再次,要把从政道德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的社会活动中,这个社会活动指的是除本职工作和专项的道德教育活动之外的活动,特别是创建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的活动。在活动中‚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让领导干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弘扬积极向上的文化心态‛。③最后,实践锻炼教育法要遵循一定的要求。第一,要有主题或标准,第二,要专人负责,加强监督,第三,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第四,要总结提高,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单纯的理论教育和单纯的实践锻炼都难以发挥很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将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佳的教育效果。领导干部不仅要学习与从政道德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向实践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并将其及时上升为理论,更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辩证地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使二者产生深刻的互动,‛④实现从政道德形成过程中知、情、意、信、行的良性循环和内外因素的良性互动。
2、个体的自我教育和集体的普遍教育相结合。自我教育主要是指领导干部按照从政道德的标准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等方式,主动接受先进的道德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以及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自我教育就是让领导干部‚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增强自知之明,经常自重、自 ①② 桂富阳: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第51-52页。
桂富阳: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第21页。③ 桂富阳: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第56页。④ 桂富阳: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第51页。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外界的 不良影响,增强自身免疫力。在独处的情况下也能做到‘慎独’,养成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习惯,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①。
要实现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教育目标,从根本上说要靠领导干部自身的努力,靠内在的自律去解决,因此领导干部的个人自我教育就显得很重要。在从政道德教育实践中可以让领导干部自学相关的理论,写学习理论的心得体会和思想小结,通过自我修养、自我鉴定、自我批评的方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和道德觉悟,通过自我教育让领导干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努力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树立公正廉洁的浩然正气,培养领导干部的高风亮节。
要提高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效果,还必须实施集体的普遍教育,也就是对领导干部进行集中的、普遍性的、集体性的从政道德教育,以便从外部影响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心理,促使领导干部的道德知行发生我们希望看到的变化。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要求,作为共同遵循的行为守则和道德要求,抓载体,分层次,见活动,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比如开展集体讨论、辩论会、座谈会、民主生活会、参观调查、竞赛评比、书评、影评、开展向英雄学习等等活动。另外,还可以营造有利于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的氛围,通过环境这个载体来影响、感染领导干部,实现从政道德教育的目标。
要使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把领导干部个人的自我教育与集体的普遍教育结合起来,既要充分运用内化外化规律引导领导干部进行个体的自我教育,即让领导干部将党和国家制定的从政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并将这种道德认识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又要充分运用协调控制规律,充分发挥集体教育对领导干部的正面影响,充分发挥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单位环境、群体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积极影响。
3、灌输说教与警示惩戒相结合。一种制度或规则会令人信服和遵守,归根结底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它的真理性,它能够令人信服,即它正确的反应了客观情况,在它的指导下人们能够正确地改造世界,并取得预想的效果;二是它具有威慑力,即它的实施有强大的强制力做后盾,这种强制力压迫着制度或规则相对人去 ① 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3页。服从这种管制。据此,要提高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效果,既要通过理论说教,阐明这些道德要求和标准的真理性,令领导干部信服,并自觉地、主动地遵守这些道德要求和标准,甚至可以做到慎独,又要对那些违背道德要求的思想和行为的苗头以及这些思想、行为本身采取必要的警示和惩戒措施,对于那些已经触犯法律的思想和行为,决不能姑息养奸,要彻查到底,并且要利用这些案例在广大领导干部中大力进行警示教育,以儆效尤。
二、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的具体模式
1、制定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制度和具体的实施方案。要结合地区、部门、单位特点,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制度体系。比如,定期教育制度,教育责任制度,教育考核制度,教育方式制度,教育作息制度等等,以此规定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的时间、方式、责任、考核,以此明确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和将会产生的影响等等,以便达到领导干部愿意学、自觉学、努力学、学得好的效果。在制定制度的基础上,要针对每个教育阶段和目标,制定具体的教育方案,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时间、教育地点、教育参加人、教育内容、教育器材和设备、教育评价和教育总结等等。
2、营造良好氛围,构建积极的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环境。为配合从政道德教育,应该营造有利这种教育的环境氛围,包括社会环境、部门环境、单位环境、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要构建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公正廉明的政治环境‛,‚要构建和谐先进、崇俭戒奢、荣辱鲜明的文化环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弘扬积极向上的文化心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共产主义道德和理想,‚要构建尊崇劳动、鼓励创新、节俭朴素的和谐社会环境‛①
3、创新形式,强化执行,实现目标。要推动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坚持因人施教、分类施教,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紧紧抓住容易引起腐败行为的思想心理因素,切实从填鸭式、号召式的单向灌输方式向平等讨论、共同学习的互动交流方式转变,使受教育者思想有收获、心灵受震撼、认识有提高,不断增强的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②要制定从政文化建设规划,拓展从政文化领域,把从政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农村精神文明、青 ①② 桂富阳: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第55-56页。
周波: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思考[J],商洛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加大从政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力度,创作一批富有时代特色、主题昂扬向上、体现人文关怀的优秀从政文化作品,挖掘、整理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地(馆)、历史文化名胜中蕴含的从政道德教育资源。在制定制度和计划的基础上,要加强执行的力度,强化执行的严肃性、强制性,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保障执行过程中人、财、物的配备和落实,以事定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事后反馈、实现目标。
4、信息反馈,考核测评,评估效果,纠偏补漏。信息反馈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在进行自我教育和集体教育之后通过各种途径将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反映给教育者或教育组织者,以便教育者和组织部门及时了解道德教育的成效和失误,并及时采取弥补措施。在每一个阶段的教育任务完成之后,应该对该阶段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质的评判和量的估价,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考核测评,比如笔试、面试、知识竞猜和抢答等等。考核测评之后要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成功之处,找到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且还要比对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既要找到在实际过程中取得的超乎预期的好成果,又要揭示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还存在的差距。这既可以作为上一阶段的总结,又是开展下一阶段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为下一阶段教育提供了方向、条件和目标,并构成了下一阶段的教育过程的起点。
1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韩玉芳
林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8月版。
3、桂富阳: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4、陈伦:切实发挥纪检机关职能作用抓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年16期
5、吴毓秀: 浅谈教育部门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11月,14卷11期。
6、周波: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思考[J],商洛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7、刘亚男:廉洁教育进校园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0年1-2期。
8、周立群:加强对领导干部教育要改进方法[J], 中国监察,2004.15.9、谢玉安:加强对干部从严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领导科学,2010年2月下。
10、李德全:国家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模型建构探讨[J], 探索,2003年第6期。
11、刘秀平:对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 先锋队,2007年24期。
12、陈国权 毛益民:道德制约权力:现实与可能[J],学术月刊,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