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三集中三到位”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

时间:2019-05-13 20:2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绍兴县“三集中三到位”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绍兴县“三集中三到位”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

第一篇:绍兴县“三集中三到位”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

绍兴县“三集中三到位”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自2009年开始,绍兴县按照“依法整合、精简效能、积极稳妥、集中办理”的工作原则,提出了以“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服务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审批职能归并到位、审批职能授权到位、网上审批到位”为主要内容的“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的领导小组,抽调县纪委(监察局)、县法制办、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县发改局、县司法局等单位有关人员,在全县38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中开展了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抓梳理,做到事项清理到位。为摸清全县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和执行上级行政许可事项的底数,县审改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事项清理的范围、设定依据和清理标准。全县38个部门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全面梳理了本部门、本系统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及执行上级许可的事项。县审改办对项目名称、设定依据和承诺时限等内容进行审核。全县共清理规范审批事项823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301项,执行上级行政许可事项139项,非行政许可事项383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4项,清理规范行政收费项目123项,取消收费项目7项。同时,对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流程进行再造,特别是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承诺时限等进行规范,清理规范后,审批时限缩短70%。2009年7月,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分别以《关于重新公布行政许可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公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通知》文件形式进行发文,规定未公布的事项一律不再实施审批,并在县报和县政府信息公开网上进行公布,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二)抓整合,做到职能归并到位。为使行政审批归职到位,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县级行政机关内部实行行政审批职能归并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依法整合、精简效能”的原则,在坚持编制数、内设机构数和中层领导职数不增加的前提下,38个单位根据“撤一建

一、并一设一和挂牌”等三种方式,进行行政审批职能归并,调整好内设机构,成立行政审批服务科,统一行使行政审批职能。经调整,该县发改、经贸、外经贸、公安、建设、建管(房管)、交通“撤一建一”的单位 18个,“并一设一”的单位5个,挂牌的单位14个,“撤一建一” 和“并一设一”独立设立行政审批服务科的部门共23家,占总数的60.5%。697项审批事项归并到行政审批服务科办理,归并率达85%。全县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内设机构数从原先129个减少到45个,基本上到达了预期的目标。

(三)抓集中,做到进驻“中心”到位。考虑到“中心”现有场地和节约行政成本等因素,38个单位进驻“中心”分三类情况分批进驻。一是立即进驻“中心”。对办件量多、急需进中心的劳动局(不含社保局)、民政局、安监局等三个单位,64项审批事项16名工作人员进驻“中心”,已进“中心”19个部门再新进“中心”审批事项66项,办理有关审批业务。二是进驻新“中心”。司法、科技、药监、档案局、农办、外侨办等六个部门60项审批事项,等“新中心”建成后进驻“中心”办理。三是拟不进“中心”办理。人事局、台办、民宗、残联、粮食、国资办、旅游、人口计生、教育、统计等10家单位,考虑到涉及审批事项不多,审批具有阶段性等因素,不进“中心”办理。至此,全县共有22个部门的549项审批事项在“中心”集中受理办理,占全县行政审批事项总数的66%,其中,行政许可事项352项,占全县行政许可事项总数的80%。同时,按照“审批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群众办事最便、涉企收费最低”的要求,各部门配齐配好行政审批服务科科长和工作人员,安排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到行政审批科工作,切实提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形象。

(四)抓简化,做到窗口授权到位。各部门确定一名分管领导负责全局的行政审批工作,改原先多人分管为一人负责。行政审批服务科成建制进驻“中心”后,进一步加大窗口授权力度,简化审批流程,提高“一审一核”事项比例。本次审改,新增“一审一核”事项133项,到目前为止,实行“一审一核”事项达440项,占进“中心”事项总数的80%。同时,进一步优化审批方式,简化审批流程,实行窗口受理、审核、审批、盖章、证照制作“一条龙”服务,确保行政审批服务科独立运作。

(五)抓监督,做到电子监察到位。按照“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网上审批到位”的工作要求,把进驻“中心”的549项审批事项统一纳入“中心”的审批管理系统实行一体化的管理和监督。此外,549项行政审批事项还同时被纳入省纪委电子监察系统,县纪委(监察局)通过运用系统具有的预警纠错、投诉处理、绩效评估和信息服务等监察平台,对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程序、审批环节和审批时效等内容进行实时监控,促使部门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

二、初步成效

(一)理顺了部门职能。此次审改,清理规范了全县的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了34项于法无据或不属于行政机关职能的办事项目。规范后的事项发文予以公布,并规定未经公布事项今后一律不再实施审批,明确了部门履行行政审批法定职责。同时,在部门内部建立审批与监管职能分离的工作机制,由行政审批服务科承担审批职能,原负责审批的业务科室承担监管职能,促进部门在做好行政审批的同时,加强后续监管,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二)提升了审批效率。审批时限进一步缩短,通过对非行政许可类事项承诺时限进行规范,极大提高了绍兴县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整体效率。规范后,各类非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均被压缩至20天以内,全县行政审批事项的平均承诺时限为6.1个工作日,比法定办理许可事项20个工作日缩短了70%;窗口授权力度进一步加大,“一审一核”事项占进“中心”事项的80%,行政审批效率大大提升。

(三)方便了群众办事。开展职能归并,审批事项在“中心”集中办理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县共有22个部门549项审批事项在“中心”集中受理办理,占全县行政审批事项总数的66%,其中行政许可事项352项,占全县行政许可事项总数的80%,“中心”方便群众集中办理行政审批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同时,通过各部门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载体,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优质的办事平台。

第二篇: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魏礼群

《 人民日报 》(2014年07月30日07 版)

行政审批是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体制的重点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作出了具体部署。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坚定不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这项关系全局的改革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义重大

在以往30多年的改革进程中,伴随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但这项改革远没有完成。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看,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然要求。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目前,在很多方面市场尚不能起到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政府以行政审批为主要形式和手段过度干预微观经济事务、不当干预市场运行。因此,需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包括多方面任务,而转变政府职能是核心。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必须突出这个核心,把 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作为优先任务。目前,我国政府职能仍然存在越位、缺位、错位以及运行低效、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其中很多表现在行政审批上。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各种名目的管理事项,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只有继续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才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制约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作用的发挥,抑制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只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进一步给市场主体“松绑”、为社会组织“腾位”,才能更好地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防治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行政审批过多过滥,不仅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有效发挥,抑制社会投资创业积极性,增加交易成本,也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是滋生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现实中,一些部门和人员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审批权吃拿卡要,少数人甚至通过倒卖批文牟取私利,败坏党风政纪,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可以减少利用审批权进行寻租的机会,从源头上遏制和防治权力腐败。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新一届政府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开门的第一件大事,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突破口,持续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数量超过预期。从去年5月至今年1月,国务院各部门分4批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416项,其中行政审批事项超过300项。按照本届政府任期内将行政审批事项减少1/3以上的目标,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量已经过半,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力度和进度都超出了社会预期。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一年来,政府不仅注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数量,而且注重其“含金量”,着力推动那些涉及利益深、对有关主体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的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随着改革的深入,在投资项目核准、生产经营活动许可、资质资格认定等方面取消和下放了一批审批事项,啃了不少“硬骨头”。

规范行政审批取得重要进展。国务院各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和核实,摸清了“底数”。对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有些纳入行政许可事项,其余的则要逐步取消。强调设立行政审批事项的法律依据和程序,推进取消于法无据的审批事项和各种名目的准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事项,防止边减边增。对于各部门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向社会公开清单,接受社会的评估和监督。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也加紧对行政审批事项和各种以“红头文件”设定的管理事项进行清理,促进了行政审批的规范化。简政放权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降低了行政成本,减少了寻租和腐败空间,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本届中央政府不仅具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而且具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勇气和能力。

不断有新作为、新突破

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局很好,但改革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必须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不断有新作为、新突破。

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目前,国务院各部门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还有约1300项,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数量更多。仔细分析已向社会公开的审批事项清单可以看出,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还有很大空间。应继续做好政府“瘦身”、取消审批权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向市场、向社会放权,把市场能自行调节的交给市场,把社会组织能自行承担和自律管理的交给社会组织;同时,坚决把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优势、有利于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方便服务的事项下放给地方政府。不仅应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的数量,而且应注重取消和下放更多“含金量”高、对市场和社会影响大的审批事项,特别是逐步减少对投资项目的层层审批,以激发社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

严格规范行政审批。目前,行政审批不规范问题很突出,主要表现为行政审批事项的设立不规范和审批实施过程不规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公开透明和严格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的设立和实施。应推行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并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向社会公开,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还在实施的审批事项应尽快公布目录清单。在目录之外,一律不得实施行政审批。适应情况的发展变化需要新设的行政审批事项,应遵循法律程序,经过严格论证才能设立。对于一些地方和部门不符合法律规定设立的各种名目的行政管理事项,应切实加以清理和废止。为规范行政审批的实施,应对审批程序、条件和标准、时限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向社会公开。着力优化创新行政审批。优化审批权的配置,对过于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审批事项进行整合,按照有利于提升管理效果、方便行政相对人的原则进行重新配置,解决多头审批、重复审批问题。改进审批流程,对现有审批流程进行梳理和评估,重新设计工作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创新审批方式,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通过网上审批等新方式提供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做到放管结合。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管。审批是一次性的源头管理,监管是长期性的过程管理。减少审批、强化监管,对于各级行政机关而言,是由行使权力向承担责任转变、由实施管理向提供服务转变,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在监管对象量大面广、监管事务环节多链条长的情况下,必须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切实加强监管和服务。至关重要的是,多设路标、少设路障,抓紧把规范市场运行、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规则、标准、治理体系建立起来。

把握好放权的进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方向要坚定、决心要大,但取消和下放什么事权,下放到什么程度,应综合考虑市场自行调节的外部环境、社会组织的发育成熟程度、政府的监管能力等各方面条件和能力,把握好放权的力度和节奏,提前谋划应对下放权力后的新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风险,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能带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又能与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相适应。

加快推进法治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遵循法治轨道。坚持法治基本要求,依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和行为;同时,加快清理、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进程。特别应强化执法,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经济、法治社会,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从而真正做到市场、企业、社会活中有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让社会参与改革。政府取消哪些事项、下放哪些事项、保留哪些事项,下放的事项由谁承接、保留的事项由哪些政府部门负责,需要通过适当形式组织相关群体代表和专家进行讨论和评估。改革方案的执行、审批行为的实施,需要社会各方面通过相应的渠道开展监督。社会广泛参与和监督,有利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拥护,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入,取得预期效果。(作者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第三篇:深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doc

探索先行先试 推进审改工作

深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XX作为XX推行此项工作的试点区之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XX区卫生监督所是XX卫生行政许可的具体执行单位,在区卫生局和区审改办的领导下,在市卫监所的指导下,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提高行政效能为突破口,以理念转变和制度革新为抓手,不断适应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多管齐下稳步推进审改工作

对政府而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管理相对人而言,审改工作使其能享受到更高效、便捷、规范的行政许可服务,有利于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XX卫监所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推进各项审改工作.

一是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2009年XX开始对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作优化和调整。在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核方面,率先将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合并,一次受理,同时核发;行政划拨用地的建设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一次审批;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方案合并办理(特殊项目除外)。此外,XX还强化并联审批,对项目立项会审、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方案评审等由牵头部门组织会审或以召开评审会的方式,形成会议纪要,开发单位据此办理手续,各职能部门不再分别审核盖章。做到“集中会审、内部流转、同步办理”,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2011年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在全市推开,XX也积极配合市所做好项目审核、资料移交等方面的工作。

二是企业设立并联审批工作。区卫监所积极配合区审改办、区工商分局等相关部门不断摸索企业设立并联审批的新举措,最终明确了七大类二十九种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涉及企业设立的全部实现并联审批。区卫监所结合自身机构设置特点,按照□科室负责新证许可、分所负责承诺许可口的分工要求开展工作。今年8月起,还实现了该项工作在XX区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上的顺利运行,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行政透明度,真正实现了“一口收件,一口发证”。

三是编制行政审批业务手册及办事指南。行政审批业务手册作为对内的工作指导书,是今后行政部门实施行政审批的操作标准;行政审批办事指南作为对外的告知文书,是相对人申请行政审批的具体依据,业务手册作为基础,办事指南作为导向,让行政部门更加“照章办事”,相对人“有据可循”,以实现行政审批的程序最优化,效率最大化,规范最强化今年上半年区卫监所根据区审改办的要求,共编制了涉及法律法规规定的7个项目的卫生行政许可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内容包含了各项许可的审批依据、审批权限、审批流程、岗位职责等内容。通过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的编写,区卫监所以“精简流程内容、优化流程路线、提高流程效能、加强流程监管、确保流程畅通”为原则,重新梳理工作流程,使整个卫生行政审批程序更清、责任更明、效率更高。

强化保障确保工作高效开展

XX卫监所通过加强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来确保审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在信息化方面,今年为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并联审批的效率,区卫监所就网上并联审批平台的运行环境等内容积极与区审改办信息专员沟通协调,做好网络技术支持,实现了区级平台与所信息系统的顺畅衔接。使涉及企业设立并联审批工作的审核发证科、12个分所以及设在证照中心的卫生综合窗口全部开通了网上并联审批工作平台端口,并能实时更新数据,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

在制度化方面,首先区卫监所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联合现场踏勘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强化对审批过程、审批结果的监督,审批全程“阳光操作”,为管理相对人营造了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次为了提高审批效率,区卫生局自2010年起将除医疗机构新证许可以外的行政许可审批权委托卫监所承担,区卫监所重新制定审批流程,优化工作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文书流转,提高了审批效率。再次是建立证照中心窗口岗位轮转制度。证照中心窗口是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区卫监所通过提升监督员综合能力,实现了窗口4名工作人员前台与后台的纵向轮岗,条线业务之间的横向轮岗,通过人员职能整合和一体化的管理,保证了窗口服务质量能够适应审改工作的需要。

在规范化方面,区卫监所制定了严格的许可质量考核体系除审核发证科对许可文书进行的日常考核外,所领导在每季度稽查或基础考核时对文书进行抽查,业务法制办也定期或不定期对核心业务系统、XX区网上行政审批平台进行监控及时发现信息错误或时效延误。所有考评结果均在所内网站公示,并与科室、监督员的绩效考核挂钩。

重新定位树立“服务”与“合作”新理念

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审改工作是对过去行政审批工作的重大变革,从重监管向重服务转变,从重权力向重责任转变。这需要行政部门重新自我定位,对相对人要树立“为民服务”的公共服务意识,对其他审批部门要树立“沟通合作”的理念

对相对人来说,在熟悉了传统行政审批流程后,对于并联审批这一新生事物反而会不太习惯。区卫监所以人为本,充分做好信息公开和宣传工作。除在所外网、单位大厅电子触摸屏内介绍行政审批流程,在证照中心窗口设立告知单外,还要求证照中心窗口、审核发证科及分所监督员,对前来办理并联审批的相对人要耐心细致介绍该项改革的意义和便利,回答相对人的每一个疑问,做到“一口清”。此外,针对许可过程中常出现的相对人因填写文书不规范而多次往返的问题,区卫监所制定了《XX区卫生局许可服务指南》,发放至区中心受理窗口和各个分所,向相对人提供填写行政许可申请文书所应遵循的模板,提高了许可效率。

与其他审批部门之间则要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由以前的“单打独斗”转变为现在的“群策群力”。由于审改工作涉及面广,一方面区卫监所与市所、区审改办积极沟通,及时汇报在实际操作中发生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审批部门的交流,特别是利用区证照中心这一平台,与其他审批部门的窗口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互相了解各自部门在审改方面的最新要求,防止部门之间有扯皮、互相推诿事项的发生,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全力为相对人服务。

目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处于深人推进时期,区卫监所将继续探索制度创新,强化服务理念,优化工作流程,发扬攻坚克难精神,为建立规范、透明、简便、高效的行政审批制度作出积极的努力。

第四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

--------温家宝

同志们: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进行10年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改革的重要突破,10来这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工作、查找不足、部署任务坚定不移的把这项改革推向前进,我讲几点意见: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十年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我们两次修订国务院工作规则,规定要全面履行职能、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督。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努力健全法制,完善制度,建立运行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改革高度重视,各部门和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做了大量工作。十年来,国务院分五批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183项,占原有总数的60.6%,各地区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占原有总数的一半以上,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我们坚持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把政府不该管的交给企业、社会和市场,逐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有所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级政府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我们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依法行政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更加重视法制建设和依法规范政府行为。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能,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行政许可法》同年7月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各地各部门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全面清理、废止和修订与法律相违背和不一致的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新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行政审批的法规、规章和制度,依法规范政府的权限和履行职能的程序。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建设法治国家迈出重要步伐。

三是加强政府管理创新。我们坚持把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

分,更加注重提高行政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我们提出,要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07年,国务院在全面总结政务公开工作基础上,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审批的所有环节,凡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一律向社会公开,实行“阳光审批”。各地在改革中还积极探索,建立了行政审批相对集中办理的政务中心或政务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发展电子政务,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等。这些做法对于减少政府工作流程、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大力加强廉政建设。我们坚持把反腐倡廉的要求贯穿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全过程,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机制和制度建设。反腐倡廉的关键是有效制约权力。行政审批是行政权力最为集中的领域。建立健全有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了行政职责体系和问责制度,完善了政府系统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遏制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和腐败现象蔓延,推动了政府反腐倡廉建设。

在充分肯定改革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包括行政审批制度在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然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突出的问题:一是职能转变不到位,不该管的事没有完全放开,该管的事没有认真管好,特别是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足。政

府还集中了过多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权力部门化、利益化的问题依然存在,造成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较多,清理不彻底,特别是在投资和社会发展领域,许多审批事项还没有有效清理。一些应该取消的审批事项被合并或调整为审核、事前备案等,虽然改变了形式,但没有改变审批的实质。一些审批事项程序繁琐、时限长、办事效率低下。二是对行政审批设定管理不严。特别是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大。一些部门和地区利用“红头文件”、规章等,以登记、备案、年检、监制、认定、审定以及准销证、准运证等形式,变相设置审批事项。三是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还不健全。一些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同时承担审批、执行、监督、评价职能,权力滥用、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腐败现象屡有发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增强针对性,着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措施,坚定不移地把改革继续推向深入。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推动我国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经济社会管理的许多方面,是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及各方面改革取得实质性进

展,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总的方向是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和社会环境。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邀请人大、政协参与,对各地各部门现有的管理职能和审批事项逐一进行审查评议。总的要求是: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凡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就不要设定行政审批;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就不要再搞前置审批。审查评议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凡不涉及国家秘密的,要向社会公开,听取公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要突出三个重点领域:一是投资领域。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真正确立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投资主体地位。国家只批准或核准政府投资项目和关系经济安全、涉及整体布局和影响资源环境的项目,其他原则上由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二是社会事业领域。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精减和调整力度,放宽社会和私人资本进入的限制,打破垄断,扩大开放,公平准入,鼓励竞争。三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领域。要认真清理一些部门和地方利用“红头文件”、规章等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提出的限制性规定,对那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按法定程序设定的登

记、年检、监制、认定、审定以及准销证、准运证等管理措施,要一律取消。力争明年公布第六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为深入推进机构改革打好基础。

(二)严格依法设定和实施审批事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机关设定行政审批事项、履行审批职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设定任何审批事项都要于法有据,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通过公布草案、公开听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任何行政机关不得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事项,尤其不得以“红头文件”等形式,增加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要进一步优化政府部门职能配置,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职能重复或相近的机构,应当整合归并;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要明确牵头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防止多重审批和推诿扯皮。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中央政府重点加强对经济社会事务宏观管理,把更多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直接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具体管理服务事项,要更多地交给地方政府。

(三)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行政审批既是政府对经济社会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形式。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要按照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要求,依法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流程,提高效能。第一,加强政务中心建设。各部门把大

部分接待、受理、咨询、办复等工作转移到政务中心集中办理,这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有利于精简机构和提高效能。要认真总结各地经验,逐步加以规范。原则上实行一个部门、一级地方政府一个窗口对外。不管谁来办事、办什么事,都在一个窗口受理、咨询和办复。把涉及各部门的审批过程,变成政府内部工作,解决一项审批跑多个部门、在一个部门跑多个司局处室的问题。第二,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行和规范网上审批。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公开。把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申报条件、办事方法、办结时限、服务承诺等在网上公布,实行网上公开申报、受理、咨询和办复,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第三,推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和亲切服务。这对于规范政府及公务员服务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承担的包括行政审批在内的各类公共服务,涉及方方面面,许多工作都十分具体,不可能完全做到由法律法规详细规范。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每一项行政审批的特点提出详细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征求公众意见,获得认可后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要把规范服务、便利服务、亲切服务作为公开承诺的重要内容,确定可操作和便于评估的标准。我们不仅要在行政审批领域推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和亲切服务,还要把这个要求推行到所有公共服务领域。

(四)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行政审批权过于集中又缺乏有效监督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的行政运行机制。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责任制度,切实做到有权必

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完善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制度,强化行政审批的全过程监控。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转让等涉及市场准入和竞争性事项,要依法公开招标或拍卖;凡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项,要向社会公告,并按法定程序公开举行听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行政审批设定和实施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监督权。对违法设定和实施行政审批事项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并给予当事人合理赔偿。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对不按法定程序办事、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损害人民群众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三、切实把改革的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全局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涉及各级政府和多部门的系统工程。要常抓不懈,措施到位,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克服困难和阻力,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各部门和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推进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要突出改革重点。各地各部门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领域审批事项为重点,主动清理和规范现有审批项目,提出取消和调整建议。对下放、转移的审批项目,要做好工作衔接,防止出现管理真空。

三要强化监督考评。加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严肃处理违法违规审批等问题。特别是对新设行政审批项目要严格审查,防止政府机关不适当增加审批事项。要把这项改革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履行职责和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考评,落实奖惩措施。

四要加强调查研究。围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针对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增强改革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国务院各部门要定期听取地方政府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定期对改革的成效进行评估,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做好新形势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第五篇:在国务院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在国务院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后的讲话

一、10年来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2000年,我县开展了第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之后,相继开展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有效精简、审批时间大幅缩短,机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显著提高。对行政审批提速提质的创新性做法层出不穷,如: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联审会议、餐饮企业注册登记联合现场踏勘、工商营业执照“三证一备案”和房产三证“多证联办”、建设工程施工图联合审查、政府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等,优化了行政审批流程,减少了审批环节,缩短了审批时间,有效地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着力推进了机关提能增效。

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深化我县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审批畅通工程”,开设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度,为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作出贡献。

二、下一阶段对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打算

根据这次电视电话会议和温总理、夏宝龙代省长的重要 1

讲话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下一阶段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主要抓好以下个方面:

1、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

2009年3月,我县开展了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38个县级审批职能部门开展了审批职能归并和事项进驻工作,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和事项进一步提升。但是,限于县行政服务中心场地原因,我县39个县级审批职能部门除25个部门已进驻“中心”外,其余还有14个县级审批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未进驻。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22号《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县委[2009]7号《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对目前尚未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的县级审批职能部门、与行政审批有关联的县级垄断性机构要成建制纳入县行政服务中心,待县行政服务中心新大楼建成启用时同步实施。对一些要求特殊目前尚不能进驻“中心”的单位,也要设立县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纳入县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与考核。

2、继续开展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

根据本次会议精神,结合市委、市政府[2011]12号《关 于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围绕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机构、减少审批时间,以削减非行政许可事项、简化审批环节、精简审批、提高审批效能为重点,着力解决目前行政审批中仍然存在审批事项多、审批环节多、审批机构多和审批时间长等问题。重点开展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对不符合设定依据和上级明令取消的事项,一律取消;对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通过市场机制、行业自律能够解决的,或通过质量认证等事后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的事项,改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管。建立非行政审批事项设定、变更、撤销的审查和报备制度。

3、着力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部门审批授权。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22号文件规定,进驻服务中心的办理事项要充分授权,使不需要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的一般性审批事项能在窗口受理后直接办结。特别是与办事群众、企业关系密切、办件频率高的事项,部门必须派出强有力的业务骨干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对窗口充分授权审批权限,形成窗口受理--初审—审查—审批—制证—发证“一条龙”。

二是要继续创新行政审批方式。要围绕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方便办事群众这个目标,继续探索并推出行政审批方式的新办法、新举措,促进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机关效能的提升。

下载绍兴县“三集中三到位”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绍兴县“三集中三到位”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