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网络传播中个人隐私的侵犯和保护
浅析网络传播中个人隐私的侵犯和保护
当下,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无处不在,大到国家安全,小到个人情感,都会受到网络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个人隐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被泄露而对个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所谓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而网络隐私包括个人信息、个人通讯内容、QQ号码、邮件等的密码、IP地址、个人在网上的活动踪迹等在内的一切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在网络传播的大环境下,只要上网,这些个人隐私就面临着被泄露的危险,个人隐私权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008年香港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自此以后,可以说网络上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个“××门”被爆出来:短信门、烧钱点烟门、兽兽门、海运门、护士门、激吻门、日记门……信息化时代,电脑、互联网、手机这些先进的电子设备,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随时可能出卖它们的主人。个人隐私在信息社会和发达的通讯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
2010年,“3Q 大战”再度引发网络安全争议, 事件以“隐私保护”为导火索引爆。360推出一款名为“360 隐私保护器”的个人隐私保护工具, 针对的就是腾讯旗下即时通信软件有偷窥用户隐私的可能,并称“能将那些窥视用户隐私的行为实时曝光。”于是, 在双方一系列戏剧性的争执之后, 引发了广大用户对自己电脑里的隐私文件是否安全、是否存在不经意间外泄的关注。
如果说“3Q大战”是引发社会关于网络传播中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被侵与保护大讨论的前奏,那么2010年底到2011年初百度文库所引起的全民讨伐则成为隐私问题的“延伸段”。有人将百度文库形容为个人信息的“批发市场”, 而出现大量泄露各地用户信息的文档, 全国各地老板、大小业主的手机号、家庭地址等隐私, 这又让受众不得不为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隐私安全而再度焦虑惶恐。
上世纪90 年代时, 一句名言曾风行一时, 即“在互联网上, 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 而今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不得不说, 如果网络隐私不被保护, 甚至有人会知道“你是一只有着什么喜好的狗”。
网络具有“双刃剑”的性质,一方面,它具有揭露和监督的作用,但同时,网络又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当我们在为“日记门”主角韩峰的落马欢呼时,有没有人去想韩峰的个人隐私权又由谁来保护。进入网络时代,大量个人隐私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被获取、传播和利用,可以说每一个“××门”的背后,是狂欢的旁观者和被侮辱被损害的当事人。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在隐私权保护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备,还无法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免受侵害。从这个层面上讲,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门”的受害者。
对于以上种种个人隐私被泄露或侵犯的生动案例,笔者总结后得出以下原因。
1.网民本身的好奇感和窥私欲导致个人隐私保护不到位隐而遭泄露以致被人侵犯利用。与之对应的便是网民对个人隐私并没有很好的安全保护意识。
2.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隐私成为网站或个人牟取经济利益的一个低成本、低门槛的获益渠道,这是导致个人隐私备受青睐的根本原因。
在网络中,衡量一个网站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主要是网页访问量的大小。访问网页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看”,网页要多多地被“看”,就要有出彩的内容和精彩的噱头来吸引注意的眼球。什么内容出彩?什么才是噱头?无论答案的范围有多广,个人隐秘信息、私密照片、情爱日记等毫无疑问都包含在内,甚至是最主要的部分。当年的“木子美”着实火了一把,一旦这样的甜头被更多的网络商家注意到,就会被大肆加以利用。
3.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成为个人隐私泄露、侵犯事件频繁的加速剂。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以保护个人隐私在网络传播中的安全问题。
1.加强网络自律,净化网络传播环境。
首先,加强网络媒体行业自律。网络媒体的经营者拥有网络这个虚拟环境最真实的把关人身份,可以在第一时间从源头上对网络信息筛选过滤,从源头上切断隐私信息的泄露。
其次,加强网民个人自律。在网络面前,对于个人来说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切不可肆无忌惮地四处透露个人信息。否则,在网络中个人隐私将无处可逃。
2.加强法治建设,保护个人隐私
网络要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强制性制约。从法律层面规定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最有效力的措施。
3.个人隐私的技术保护 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促使了网络的发展,网络的繁荣又带来诸如隐私泄露等负面效果。要将这些负面影响最小化,最终有赖于技术的进步。例如:防火墙技术可以加强两个或多个网络间的边界防卫能力,在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之间设立一道隔离墙,阻止黑客入侵;反病毒技术有助于对由于黑客入侵和病毒污染造成的个人隐私泄露进行防范和补救。
网络时代,技术的发展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也引发了诸如个人隐私泄露等很多问题。在网络传播环境下,个人隐私泄露尤其严重,泄露的目的也日趋商业化,要保护好个人隐私虽然难上加难,但只要加强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同时注重技术上的开发,就可以防止个人隐私在网络的催化之下到处泛滥。
第二篇:6.3保护个人隐私
6.3保护个人隐私
1、尊重自己的隐私和他人的隐私,是我们人格尊严的体现。
2、个人隐私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3、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4、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5、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人格权利,我国宪法、民法等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
6、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7、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2)邮政法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拆阅他人信件。
(3)律师法规定:律师对于业务中接触到的个人隐私有保密责任等。
(4)我国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8、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1)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2)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就是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还包括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3)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包括:未经同意,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4)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为了使自己健康成长,我们也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分享欢乐与苦恼,困惑的时候,应及时与老师、家长或亲密的朋友沟通,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和支持。
9、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三篇:保护个人隐私教案
个人隐私权属于人格尊严权中的一种,是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但在皇权至上的国和父权至上的家里,向来得不到承认和尊重,更不要说未成年的孩子了。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孩子们进行保护个人隐私的教育,无论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还是建设文明法制的现代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时代和社会意义。但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惯势力,学生对于个人的隐私权缺乏自觉的认识。故而在教材编写上,将其专门作为一节,足见本课在第六单元中,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2本课的基础知识有:
a隐私权以及对隐私权的尊重程度的社会意义;
b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特别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3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
a了解个人隐私的内涵及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b理解个人隐私权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c学会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从个人隐私权的被尊重体会人的尊严;
b学习我国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建设现代文明国家。
5教学重点:什么是个人隐私权和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因为现代社会中,信息传媒手段越来越进步和普及,人们更加需要保护个人的隐私和空间。
6教学难点:在接受教育时,未成年人如何维护个人隐私权。因为在传统教育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缺乏未成年人的隐私意识;再者,个人隐私的界定也难于把握。
二说教法
1引导和阅读教学
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在阅读教材时设置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2情景式教学
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景,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体验式教学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在讨论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思想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参与学习的方法。
1、自主探究:针对一些案例要求学生首先认真阅读分析,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培养情感。
2、参与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尽可能多制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使学生都能动起来,活起来,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一)名画欣赏导入课题
通过欣赏土耳其著名漫画家奥斯曼的杰作《偷窥》,提出若干问题,初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二)新课教学
因为教学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我把本节内容设计成两个板块,每一板块重点解决一个问题:
第一板块:解决“‘隐私’是什么”的问题即什么是个人隐私,什么是个人隐私权。这是本节重点。为了突出这个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追根溯源――案例分析――火眼金晴
追根溯源:用引导和阅读法,通过学生阅读课本p44法律导航第一部分“个人隐私权”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从阅读到归纳的能力。
案例分析:
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李某认为警方这么做是侵犯他的个人隐私权。你们觉得李某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对个人隐私权的含义的理解。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火眼金睛:
给出实例,判断是非
a小琳在取款机前取钱时,好几个等待取钱的人围着她。
b李某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发现有多名实习医生在观摩自己的手术过程。
c2004年10月某娱乐周刊在报上以地图的形式登出了冯小刚的家庭地址。
d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白宫5月13日公布的一份联邦财务报告,布什和他妻子劳拉申报了2004年拥有的财产。布什总统还汇报了所收礼品情况,其中包括价值400美元的随手小折刀,最贵的礼物是一辆价值2700美元的山地自行车。
活动要求:每一小组组员合作判断上述材料哪些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哪些没有。如果其中一小组的剖析,另一小组有不同看法,可以直接提出。
通过此活动,学生能更好理解个人隐私权的范围以及对生活的意义。提高学生认识和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合作能力。
第二板块:解决“请保护我的隐私”的问题即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和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两个内容。这板块是本节难点,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我安排了三个环节:法律导航——角色扮演——老师支招
法律导航:用引导和阅读法,通过学生查阅课本p44“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归纳总结出法律对保护公民隐私权有哪些规定,培养学生的从阅读到归纳的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来表演课本p43情境研讨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当这些矛盾激化时,究竟该如何处理?
此环节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合理的解决孩子的隐私权和父母及老师的监护、教育权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树立隐私意识,懂得要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这样就突破了本课的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懂得维权的方法是法律。
老师支招:学生现在知道出现问题时要运用法律,但法律并不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所以老师应该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几种更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子女与父母、老师之间矛盾
具体方法:
1、当未成年人发现父母、老师想打听自己的秘密或侵犯自己的隐私时,应该平心静气的告诉父母老师这是自己的隐私,自己有权得守护这些秘密;
2、如果父母老师已经偷看、窥探,那么就违反了法律,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以向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等机构反映,请相关机构对父母老师进行批评教育;
3、如果父母老师侵犯自己的隐私给自己带来很大伤害,未成年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父母停止侵害、陪礼道歉甚至赔偿相应损失。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请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今天这堂课的感言。这句话里应包括“社会、隐私、法律、道德”
小结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并能体会隐私与法律的关系,为下一课时“如何依法保护隐私权”做准备。
(四)作业布置:
辩论会:“分数属不属于隐私”要求明确自己的观点,准备好辩论资料。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关于隐私权学习的实际效果,在生活与法律的矛盾冲突中去学习隐私权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6.3保护个人隐私
一、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的含义
2、尊重个人隐私的意义
3、个人隐私权的含义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规定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系统、一目了然,即体现教材的知识点,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四篇:网络个人隐私调查报告
“网络个人隐私”调查报告
——关于网络个人隐私的调查
关键词:隐私权网络隐私法律保护
xxxx中学“网络个人隐私调查”研究性学习小组面向高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调查。从学生对隐私权、网络上个人隐私的保护和对法律的保护个人隐私的认识和看法等3个方面,对中学生网络个人隐私情况进行调查和测试,本小组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先回收96份,经对全部的问卷进行分析汇总后,得出如下调查数据及信息: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高速普及,信息网络已经与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当今社会对网络的深度依赖以及个人隐私在网络环境下极易遭受侵害,亦使得我们急需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加强信息技术防范,以规范网络行为,提高技术保护水平,强化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促进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隐私权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人格权,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遭遇许多新问题,如何强化对网络空间个人隐私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一词源于英文Privacy,又被称为私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
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保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和公开等。自1890年美国法学家布兰蒂斯和华伦首次提出隐私权(tl1e right to privacy)概念至今,国内外学者们对此概念的界定仍有不同的意见、但一般都认为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它的主体只限于自然人,其客体是隐私,包括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个人领域;其内容包括隐私的隐瞒权、维护权、利用权和支配权。
二、网络隐私权
1、网络隐私权的界定
网络隐私权并非一种完全新型的隐私权,而是作为隐私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目前学界对此尚没有明确的概念。小组成员认为,网络隐私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利用或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2、网络隐私权的内容
个人信息、私人生活安宁、私人活动与私人领域是网络隐私包含的重要内容,其中尤以个人信息最为重要。
个人信息,又被称为个人识别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通常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号码、通讯地址、血型、民族、文化程度、婚姻家庭状况、病史、职业经历、财务资料、犯罪记录等内容,在网络环境中的个人信息是以个人数据的形式存在。
3、网络个人(数据)信息隐私权的内容具体包括:
(1)知情权:任何个人都有权知道网站收集了关于自己的哪些信息,这些信息的用途、目的和使用等情况。
(2)选择权:即个人在知情权的基础上享有对网上个人资料的使用用途拥有选择权。
(3)控制权:即个人能够通过合理的途径访问、查阅、修改、删除网络个人信息
资料,同时,个人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被随意公开、处置的权利。
(4)安全请求权:个人有权要求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持有人采取必要、合理的技
术措施,保证其资料的安全;当要求被拒绝或个人信息被泄露后,有权提起
司法或者行政救济。
4、此外,网络隐私权还应包括个人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在网上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网上交易、通信、下载文件等),不受他人的干
扰、干涉、破坏或支配。任何人包括网络服务商、不得不当侵入他人的网络空
间和窥视、泄漏他人的私事。
三、当前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主要现象:
1、大量的网站通过合法的手段(要求用户填写注册表格)或者是隐蔽的技术手段搜
集到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由于缺少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网站可能不当使用个
人信息(如共享、出租或转售)从而泄露用户的个人资料。
2、由于利益的驱使,网络中产生了大批专门从事网上调查业务的公司,进行窥探
业务,非法获取、利用他人的隐私。此类公司使用具有跟踪功能的cookie工具
浏览和定时跟踪用户站上所进行的操作、自动记录用户访问的站点和内容,从
而建立庞大的资料库。任何机构和个人只需支付低廉的费用,都可以获取他人
详细的个人资料。
3、有些软件和硬件厂商开发出的各种互联网跟踪工具。用于收集用户的隐私,加
之网站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对于此类行为有时会听之任之,使得人们在网络上
就像生活在透明玻璃缸里的金鱼,已经没有隐私可言。
4、黑客(Hacker)未经授权进入他人系统收集资料或打扰他人安宁,截获或复制他
人正在传递的电子信息。窃取和篡改网络用户的私人信息,甚至制造、传播计
算机病毒,破坏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从而引发了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的法律问
题。
5、某些网络的所有者或管理者甚至是政府机构都可能通过网络中心监视或窃听局
域网内的其他电脑,监控网内人员的电子邮件。
6、公民个人缺乏隐私权的法律意识,未经授权在网络上公开或转让他人或自己和
他人之间的隐私。
此外,还有垃圾邮件、广告铺天盖地、频频骚扰,对私人领域和私人生活安宁的造成侵害,占据消费者有限的邮箱空间或增加消费者的额外支出。
正是由于互联网络操作简便、管理松散等原因,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不仅干扰了人们的生活秩序和精神的安宁、甚至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美国有6.8万名用户的信用卡被盗刷;中国第一大同学门户网站5460客户资料被Uelo 网站盗取,9000万个人信息泄露。
五、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现状:
由于长期以来受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我国隐私权的文化、法律基础相当薄
弱。至今没有隐私权保护的专门立法,对公民隐私权的规定散见于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之中。例举如下:
(一)、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
《宪法)
38、39条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40条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二)、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
在《民法通则》中,没有直接将隐私权规定为公民的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1款将宣扬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明确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方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将隐私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利益加以保护,体现在该解释的第1条和第3条的相关规定。
(三)、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
如《刑法》第245、252、253条对非法侵犯公民人身、住宅、通信的行为的规定。可以理解为包含着对隐私权的保护。
(四)、诉讼法对隐私权的保护
《民事诉讼法》第120条、《刑事诉讼法》第152条和《行政诉讼法》第45条都规定:
“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关于证据、资料,《民事诉讼法》第66 条规定,对涉及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行政诉讼法》第30条规定,代理诉讼的律师„„对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五)、隐私权的其他法律保护
诸如我国的《律师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都涉及了对隐私权的保护。
(六)、网络隐私权的相关法律保护
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
我国现行法律已经开始重视对隐私的保护,特别是司法解释将其作为一项人格利益加以保护,无疑是立法的一大进步。而一些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法规的颁布。表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开始呈现出独立化和特别化的趋势,制定旨在保护个人网络隐私权的单行法律法规指日可待。
但是我国的隐私权立法存在着极大的不足:
1、我国现行的法律条文中没有直接出现“隐私权”一词,也并没有具体规定隐私权的内容和侵犯隐私权行为的方式,宪法只原则性地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和通信秘密不受非法侵犯,为隐私权在其他法律部门中的保护提供了依
据,却没有相关法律的配套,实际可操作性差。
2、我国法律是通过保护名誉权的方式来间接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尽管名誉权和隐私权存在密切关系,甚至可能重合。
但有很多不同:
(1)权利主体不同。隐私权只有公民才能享有,而名誉权可由公民、法人等民事
主体享有。
(2)权利客体不同。隐私权的客体是隐私,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
(3)侵害方式不同。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多为非法获取、传播有关他人息、私生活的事实。干扰他人私生活等。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
他人的名誉
(4)侵害结果不同。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必然造成他人人格的贬损、名誉的降低而侵害隐私权未必会造成他人的名誉的降低。
(5)弥补手段不同。对名誉权的保护可通过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
影响、恢复名誉等方法进行。对隐私权的保护一般只能通过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的方法进行。因为当事人的私生活秘密一旦被传扬出去,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人格损害难以恢复。由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并不一定会侵犯名誉权,但会给当事人的身心、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故现行的保护方式不利于保护个人隐私权。
3、我国关于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散见于宪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及各种司法解释中,规定比较简单、杂乱,内容缺乏衔接性、统一性,甚至有些无法普遍适用。
4、虽然有些行政规章有涉及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条款,但也为数不多。若要这些系统地对网络隐私权加以保护,不是它们所能胜任的,而且在审判实践中可操作性也不强。
我国隐私权立法上的缺漏与司法的无所适从,必然造成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体制不完善,更谈不上对网络隐私权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
六、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思考:
1、选择“三位一体”的综合保护模式
我国正值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之时,应当抓住时机,积极发展产业经济,但不应以牺牲公民个人隐私权为代价,应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故笔者认为,我国既要立法,也要从行业、技术角度保护个人网络上的隐私。只有更好地保护个人的隐私权,电子商务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鉴于我国保护隐私权的现状,网络隐私权保护可以采取分步走的方式:
(1)率先制定保护网络隐私权的行政规章,在规章中对个人数据的收集和持有、利用与安全、披露和公开,数据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数据持有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当使用个人数据的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且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立法周期、程序过长而导致网络隐私权保护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2)借鉴国际社会的相关规定,完善我国网站传播的行业自律。目前国内一些
网站已制定了保护网络隐私的条款,但这些声明大都由网站单方制定和修改,内容简单,为数不多。所以,我国要在立法的基础上建立行业自律体系,要求各网络经营商必须制定个人隐私保护的自律声明或规章,并公布于其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告知用户所拥有的权利,并对用户个人数据的内容及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安全等方面做出规定。建立网络隐私达标认证体制,推进行业自身发展。
(3)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的规定。将隐私权明确规定为民法中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并对隐私权的主客体、内容、范围、特征以及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侵权责任等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定。逐步建立隐私判例制度与隐私案件审判制度,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司法救济及审判过程中的保护。还可在刑法中增设“侵犯隐私权罪”的罪名,并强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的责任意识,明确其司法、执法过程中的侵权法律责任。
(4)适时制订《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有关数据资料特别是网络通信领域收集、储存、传输、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过程中涉及公民隐私权的问题加以规范,确立个人信息的保护原则。如:采集限制、信息内容正确性、个人参与取用等原则。对当事人权利遭受侵害时的救济途径、信息采集人未按所声明的目的使用信息、不当泄漏或出售信息及其他侵害他人信息情形与法律责任等予以明确。并规定政府合理使用个人信息的例外情况。
(5)大力发展软件业,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
与应用,为用户个人提供隐私权保护的技术支持。
2、建立多角度综合保护的体系
公民的网络隐私权与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网络服务商缺乏尊重与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国家监管不到位,都是阻碍网络个人隐私权保护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保护网络隐权,国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强化公民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意识,建立网络用户自治组织
我国政府应重视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的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公民个人明白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知悉网络隐私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自觉采取防范措施、方法。保护个人隐私,同时尊重他人隐私,从而整体提高社会的隐私权保护意识。
同时,政府应当支持、组织网络用户成立自治组织。教育用户进行自我保护和自律,该组织可以接受网络用户投诉,代表用户同网络服务商沟通、谈判或交涉,参与网站隐私权保护声明的制定与修改,维护声明内容的公平、公正,起到教育和保护网络用户的重要作用。
(2)加强对网络经营者的监督管理
首先,政府应设立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专门机构。如美国的“电子隐私资讯中心”、香港的“个人隐私资料专员公署”。授权他们采用合理的网络监控技术,对有关网络进行跟踪调查,一旦发现网站没有按规定列出保护个人隐私的声明,没有履行保护用户隐私的承诺,就会对其发出警告,责令其限期整改,规范网络经营商的行为。
其次,政府对网络经营商的守法及自律情况要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堵住网络隐私侵权的“源头”,行政执法机关一旦发现违法、违规情况,应及时做出处理,增大网络经营商违法经营的成本,进而加强他们的守法意识。
再者,政府可以牵头成立网络隐私达标认证机构,效仿美TRUSTe和BBBonline,负责对各个网络经营商的个人隐私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和认证、授权使用达标标志。达标认证机制是网络经营者建立公众信任,促进自我规范的重要途径。
(3)加大对侵犯隐私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司法机关应加强对隐私权侵权案件的调查、取证、受理和审判工作。应把网上侵害个人隐私的案件作为司法机关的一项工作新容,通过强有力的司法救济手段树立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威慑力,确保网络用户的隐私不受侵扰,使网络隐私权保护呈现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不仅要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必须提高公民个人法律意识,加强对网络经营者的监管,加大对侵犯隐私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只要社会各有关方面和公民个人共同努力,相互协作,必能营造一个安全、高效、健康的网络新环境。
研究性小组成员:
第五篇:《保护个人隐私》教学设计
《保护个人隐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个人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有关规定。
能力目标: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中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的意义;懂得我国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法律规定,懂得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隐私权的内容具体范围,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未成年人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隐私。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尊重他人的隐私。
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等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今年315晚会中的一幕:《大唐高鸿手机软件窃用户隐私》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受? 【生】 【师】这些你愿意告诉我们吗?你叫什么呢?你家住在哪儿?你多高呢?你多重?你最喜欢谁?你心里最怕谁? 【生】
一、个人隐私权 【师】什么是隐私?
1、个人隐私: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3)个人病情
(4)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
(5)我往来的朋友(6)我双休日的安排(7)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材料:小隐班来了一个新同学小红,小隐主动和她交谈,并问她家里的电话号码,父母工作,家住哪里等,想和她做朋友,也主动告诉了小红自己家的这些情况。可小红说,这是我的隐私,我现在还不想告诉你。于是有同学给小隐打抱不平地说:“我们这么小,怎么可能有隐私呢?不告诉我们肯定是有些见不得人的丑事不肯跟我们说。” 【师】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处理这一议论? 【生】
【师】你有压在心底的小秘密吗?“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生】不正确。隐私简言之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播放音频
【师】对话中,接线员能通过顾客来电掌握哪些顾客的资料? 【生】
【师】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为什么? 【生】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假如生活中没有了隐私会怎样?
【生】如果人没有了隐私,就像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2、个人隐私权:
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具体内容包括:私人生活安宁权、私人通信保密权、私人信息保密权 介绍电影《楚门的世界》 播放视频《楚门的世界》片段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 【生】
【师】你认为西方人是怎样看待隐私权的?他们为什么对隐私权如此重视? 【生】
【师总】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人格权利,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关于保护人格尊严的一般规定,适用于保护个人隐私权。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材料: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师】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 【生】派出所的行为是违法的。法律导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师】我国的《邮政法》也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拆阅他人信件。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师】如果公民自愿公开自己的人生经历等信息,可以吗? 【生】可以
出示明星写的书、情书 【师】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生】
维护人格尊严;保证人格自由和独立;使人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保证私人生活的安宁;有利于社会稳定。【师】未成年人有隐私权吗? 【生】
而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学生被侵犯隐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来被经常提起的偷看日记已经退到第三位,翻看手机短信和QQ聊天内容则上升为第一位,另外还有偷拍等侵犯隐私的方式。
法律导航: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1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查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松查,或者是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师】当自己的隐私和父母的关爱起冲突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生】
1、心平气和的与父母沟通,要求父母尊重我们的隐私
2、理解家长的用心,原谅他们的过错
3、平时要主动与父母交流
4、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
三、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自己的、他人的
故事一:我可以告诉你秘密吗? 小琳最近觉得很烦躁,她觉得被自己的很多秘密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她很想告诉另一个同学小雪。
【师】你觉得小琳可以将自己的秘密告诉小雪吗?为什么? 【生】可以,这样有人分担痛苦会少一些。不过要选择倾诉的对象。【师】在向熟人敞开心扉时,也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因为并非所有的人都具有保守秘密的能力,有的人没有出卖别人隐私的意图,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难以保守秘密。所以我们需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保护自己隐私的方法:
①管好自己的信件、日记等含有个人隐私的物品; ②不向他人讲述自己及家庭的隐私;
③当发现有披露、宣扬自己的隐私和损害自己名誉的行为时,应当依法给予制止。
【师】面对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该怎么办? 【生】 与侵权人协商;
请求司法保护,如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师】常言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我们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权。故事二:我想把你的秘密告诉别人 1)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 2)不私自闯入他人的住宅; 3)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故事三:我把你的秘密告诉别人
小雪最终还是把小琳的秘密告诉了好朋友小冰,小冰又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小丁,于是„„ 【师】这种情况可能会怎样发展? 【生】很多人知道了小琳的秘密 【师】假如你是小琳,你有哪些感受? 【生】生气、愤怒、痛苦 【师】你认为小琳应该怎样做? 【生】
【师】你如何评价小雪的行为?
【生】不尊重她人隐私,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师】你认为小雪应该怎样做? 【生】
自我挑战:下列哪些行为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A.在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
不是
B.我们的习惯用语:你多大了?你多重?每月收入是多少?是 C.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是
D.因为有人曾将厂里的产品藏在厕所里,所以工厂在厕所安装监视器。是
E.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不是 F.进他人房间先敲门 不是
【师总】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播放视频《尊重隐私是现代科学时代的人格》 故事四:感悟隐私
自从小琳的秘密被传开以后,她“恍然大悟”了:我应该学会依法维护隐私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
【师】保护隐私就要与世隔绝吗?
【生】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教师寄语:隐私是绿草地
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愿人人都树立隐私意识 同时尊重他人的隐私 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 才能享受着安宁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