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乐校园建设示范校”申报材料
靖远八中创建市级 “快乐校园示范校”申报材料
2015年4月 靖远八中创建市级“快乐校园示范校”申报材料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群众路线为导向,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快乐校园文化体系,形成厚重的快乐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学校领导对甘肃省教育厅、甘肃财政局提出的创建快乐校园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会议。成立了“快乐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任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任组员。领导小组成员及时地学习相关的文件精神,实行校长负责制,制定了学校快乐校园项目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包括: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校园歌声、艺术活动的安排组织,场地安排,人员配备,器械的使用,活动检查评比,学生体艺活动的展示,学生技能标准的测试等内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精神,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经过不懈的努力,快乐校园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已具备申报“白银市快乐校园示范校”的条件。
二、学校概况
靖远八中于2012年8月招生,学校现有学生956人,教学班19个,教师8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体音美专职教师12名,自办学以来,我校相继建成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多个功能教室。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我校与城区中学之间的差距,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按照标准,完善设施。我校现有300米半圆式田径场(中设足球场)一块,篮球场2块,排球场1块,羽毛球场2块,乒乓球台架12副,体育器材室2间。有专门教室供音乐、美术上课和社团使用,每学期都添置相应的设备器材。这些场地设施的配备,为快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备条件。
四、按照课标,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
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原则,我们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出相关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做到教师到位,课时落实到位,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删减挤占体音美课程,坚决执行体音美课程设置规定,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体音美素质。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展现校园快乐风采。
1、学校努力创建“快乐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健康校园、和谐校园”,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展示社团文化魅力,营造高品味的学校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深化人格,完善自我。社团活动定于每周星期五,共70分钟。学校社团活动的口号是“人人都参与,个个有活动,队队有特色”。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师生校园生活。
2、丰富多彩的“三操一活动”
我校每天安排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和30分钟的课外活动,三操由跟班老师指导学生活动,并有值周小组监督检查活动开展的情况,课外活动将班级划分活动区域,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包括跳绳、踢毽、跳远、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跑步、韵律操、做游戏等。学校为各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器材,同时根据各项内容的特征,将学校活动场地进行了专门划分,做到定区域、定项目的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各班 主任全程做好学生的运动辅导及安全监护,确保锻炼安全、有序、高效。
3.独具特色的快乐大课间
我校每天在上午安排30-4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活动以阳光体育活动为主,侧重传统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踢毽子、跳绳、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
六、加强常规工作管理,促体音美质量,提高快乐校园气氛 1.强调即使是体音美课,仍旧需要备课的原则,增强备课的实效性,引导教师在钻研教材、优化设计和提高备课效能上下工夫。
2.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同时,也重视特长生的培养。
3.平时注重加强体音美教师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提高业务能力,接受教学的前沿信息,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4.注重社团活动的训练,认真做好特长学生的摸底工作,做好特长学生的档案整理,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出培训计划,扎实抓好平时各社团活动的训练工作。音乐方面的有声乐等培训;体育方面有乒乓球训练等,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竞技水平;美术通过书画展等形式展示学生的美术天赋。
5.加强检查监督,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计划、教案,促使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教案,“不打无准备之仗”,并加强看课的力度,促使教师认真上课,不随意调课,保证体音美功课不被易用、占用。
6.加大学校快乐校园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快乐校园活动的氛围。制订了详细的宣传计划,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体 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全校师生对健康的关注,大张旗鼓地宣传“快乐校园”,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七、以体艺项目为载体,掀起快乐校园活动高潮
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艺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赛促练,推动发展学校每学年开展各种比赛活动,要求各班全体参与。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太极拳比赛、广播操比赛及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等.学校还成立了学生男女篮球社团、马琳社团、排球、羽毛等社团,不定期地举行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艺组认真计划、组织好一学期内学生体艺活动和每天的早操活动,并把开展课外体艺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多样化。本学年主要开展了健美操比赛、经典诗文诵读赛、欢送毕业生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书画比赛,美术老师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到宣传橱窗上,同时,这些活动也提高了学生、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广大师生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同学间及师生间增进了相互的信任和了解,班级体的荣誉感在活动期间得到集中体现。从而促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发展,并进一步推动了我校体艺发展的进程。在县第一届中小学运动会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获团体总分第四名的成绩。
八、今后工作打算
1.学校要进一步健全相关奖励考核制度,积极争取、配备体美音教师和相关器材、场地,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专职体音美教师队伍。打造好快乐校园的规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在快乐 中教学。
2.体艺组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重视和加强体音美课程教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体音美工作的规范要求,定期召开体音美学科教师会议,按时开展教研活动,主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深入教研活动,了解教学情况,帮助提高体音美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
(1)进一步提高认识。
学校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实施“快乐校园项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要按照“大思路、小切入、求长效、出精品”的工作思路,从本校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把“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做实、做精、做出特色。
(2)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要成立“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快乐校园项目”推行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快乐校园项目”实施方案,加强对“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2+1项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督查力度,确保取得成效。
(3)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把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快乐校园项目”的先导条件,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内引外联等多种渠道储备“快乐校园项目”所需教师,积极开展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快乐校园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数量的要求,确保高质量地实施“快乐校园项目”。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学校要根据“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的需要,大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教育活动的条件,加大体育、艺术器材配备的力度,合理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努力挖掘社会资源,设法拓展学生体育、艺术活动空间,不断满足“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条件的要求,以保证“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落到实处。
(5)完善评价机制。
学校要改进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工作,科学反映教师的工作成绩和学生的成长历程。
(6)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严禁挤占体、音、美课时。要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快乐校园项目”实施有充分的时间保障。开展好“体育大课间”和“第二课堂”活动,举办好运动会(体育节)、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开展多样的学生才艺展示、文体比赛活动。鼓励支持各类有助于学生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社团,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
对照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校评估标准,我校各项工作均已达到要求。我们希望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能顺利通过考评验收。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不断创新,把我校建设成为快乐教育强校,成为播撒艺术和知识的摇篮。
靖远八中
2015年4月13日
第二篇:“快乐校园建设示范校”申报材料
加强快乐校园建设 构建快乐育人环境
六坝寄宿制小学“快乐校园示范校”申报材料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群众路线为导向,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快乐校园文化体系,形成厚重的快乐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我校领导对甘肃省教育厅、甘肃财政局提出的创建快乐校园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会议。成立了“快乐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任组员。领导小组成员及时地学习相关的文件精神,实行校长负责制,制定了学校快乐校园项目工程实施方案快乐校园项目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包括:学生兴趣小组的选定,大课间活动、艺术活动的安排组织,场地安排,人员配备,器械的使用,活动检查评比,学生体艺活动的展示,学生技能标准的测试等内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精神,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经过不懈的努力,快乐校园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已具备申报“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校”的条件。
二、学校概况
甘肃省六坝寄宿制小学是在2010年甘肃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新创建的一所寄宿制小学。学校位于六坝镇六坝村,占地总面积29675平方米,建筑面积9758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566人,教学班14个,教师45人,其中专任教师39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音体美专职教师各1名,近几年我校相继建成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仪器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及少先队活动室等多个功能教室。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大程 度上缩小了我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差距,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按照标准,完善设施。
我校现有250米半圆式田径场(中设足球场)一块,篮球场3块,排球场1块,羽毛球场2块,乒乓球场地450平方米,乒乓球台架10副,体育器材室3间。学校在紧张的用房情况下,抽出专门教室供音乐、美术上课和社团使用,每学期都添置相应的设备器材,将旧的器材予以报废。这些场地设施的配备,为快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备条件。
四、按照课标,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
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原则,我们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出相关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做到教师到位,课时落实到位,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删减挤占音体美课程,坚决执行音体美课程设置规定,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体美素质。
五、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展现校园快乐风采。1.丰富多彩的“三操一活动”
我校每天安排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和40分钟的课外活动,三操由跟班老师指导学生活动,并有值周小组监督检查活动开展的情况,课外活动将班级划分活动区域,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包括跳绳、踢毽、跳远、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跑步、韵律操、做游戏等。学校为各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器材,同时根据各项内容的特征,将学校活动场地进行了专门划分,做到定区域、定项目的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各班主任全程做好学生的运动辅导及安全监护,确保锻炼安全、有序、高效。
2.独具特色的快乐大课间
我校每天在上午安排30-4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根据我校场地的特 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活动以阳光体育活动为主,侧重我县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踢毽子、跳绳、滚铁环、掷沙包、呼啦圈、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另外,为突出我校特色,我校大力普及太极拳和青年长拳,利用太极拳的“柔”与长拳的“刚”对对学生身体进行锻炼,使学生养成刚柔相济的学习和生活作风。
3.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
为营造校园快乐氛围,培育学生兴趣爱好和审美情趣,我校按照教体局三个指导意见精神,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包括:读书阅览、经典诵读、文学写作、演讲、书画等、爱国影片观看、手工制作、电脑操作、舞蹈、合唱、声乐、器乐、摄影、科技、棋牌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师生校园生活。
六、加强常规工作管理,促音体美质量,提高快乐校园气氛
1.强调即使是音体美课,仍旧需要备课的原则,增强备课的实效性,引导教师在钻研教材、优化设计和提高备课效能上下工夫。
2.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同时,也重视特长生的培养。
3.平时注重加强音体美教师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和在职进修,提高业务能力,接受教学的前沿信息,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4.注重兴趣小组的训练,认真做好特长学生的摸底工作,做好特长学生的档案整理,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出培训计划,扎实抓好平时各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音乐方面的有声乐等培训;体育方面有乒乓球训练等,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竞技水平;美术通过书画展等形式展示学生的美术天赋。5.加强检查监督,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计划、教案,促使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教案,“不打无准备之仗”,并加强看课的力度,促使教师认真上课,不随意调课,保证音体美功课不被易用、占用。
6.加大学校快乐校园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快乐校园活动的氛围。制订了详细的宣传计划,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全校师生对健康的关注,大张旗鼓地宣传“快乐校园”,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七、以体艺项目为载体,掀起快乐校园活动高潮
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艺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赛促练,推动发展学校每学年开展各种比赛活动,要求各班全体参与。如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太极拳比赛、广播操比赛及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等.学校还成立了学生男女篮球队、乒乓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等,不定期地举行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政教处认真计划、组织好一学期内学生体艺活动和每天的早操活动,并把开展课外体艺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多样化。本学年主要开展了庆六
一、演讲赛、文艺展演、大合唱、书画比赛,美术老师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到宣传橱窗上,装裱挂到走廊上,同时,这些活动也提高了学生、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广大师生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同学间及师生间增进了相互的信任和了解,班级体的荣誉感在活动期间得到集中体现。从而促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发 展,并进一步推动了我校体艺发展的进程。在县球类运会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县羽毛球比赛中男女混双荣获第一名、单打也荣获二、三、四名的好成绩,男子篮球也获得小学组第二名。在甘肃省 “思温杯”书法大赛中我校也获了傲人成绩。
八、今后工作打算
1.学校要进一步健全相关奖励考核制度,积极争取、配备音体美教师和相关器材、场地,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专职音体美教师队伍。打造好快乐校园的规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在快乐中职教。
2.政教处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重视和加强音体美课程教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音体美工作的规范要求,定期召开音体美学科教师会议,按时开展教研活动,主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深入教研活动,了解教学情况,帮助提高音体美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
(1)进一步提高认识。
学校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实施“快乐校园项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要按照“大思路、小切入、求长效、出精品”的工作思路,从本校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把“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做实、做精、做出特色。
(2)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要成立“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快乐校园项目”推行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快乐校园项目”实施方案,加强对“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2+1项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督查力度,确保取得成效。
(3)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把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快乐校园项目”的先导条件,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内引外联等多种渠道储备“快乐校 园项目”所需教师,积极开展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快乐校园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数量的要求,确保高质量地实施“快乐校园项目”。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学校要根据“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的需要,大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教育活动的条件,加大体育、艺术场馆建设和器材配备的力度,合理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努力挖掘社会资源,设法拓展学生体育、艺术活动空间,不断满足“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条件的要求,以保证“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落到实处。
(5)完善评价机制。
学校要改进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工作,科学反映教师的工作成绩和学生的成长历程。
(6)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严禁挤占音、体、美课时。要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快乐校园项目”实施有充分的时间保障。开展好“体育大课间”和“第二课堂”活动,举办好运动会(体育节)、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开展多样的学生才艺展示、文体比赛活动。鼓励支持各类有助于学生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社团,如“经典诵读社团”、“顶碗舞社团”、“合唱团”、绘画、电子琴等,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
对照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校评估标准,我校各项工作均已达到要求。我们希望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能顺利通过考评验收。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不断创新,把我校建设成为快乐教育强校,成为播撒艺术和知识的摇篮。
2014年6月23日
第三篇:松林初中“快乐校园建设示范校”申报材料
营造快乐育人环境 建设特色地域学校
---天祝县松林初中“快乐校园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甘肃省教育厅 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快乐校园”创建工作的通知》,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快乐校园文化体系,形成厚重的快乐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快乐健康成长。
二、学校概况
松林初中始建于1965年,2010年改制为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2013年增设幼儿园。占地面积2735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341平方米,运动场面积45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510人,其中小学183人,中学257人,幼儿园70人,住宿生418人,教职工65人,专任体育教师5人。
近年来,学校注重精细化管理,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兴教研之风,狠抓课堂教学,突出艺体教育特色,逐步形成了以“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人人成才”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促使优等生更加优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转化、提高和发展。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设施齐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突出。2013年,争取到“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现全面投入使用,成立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腰鼓、呼啦圈、踢毽子、滚铁环、跳绳等兴趣小组17个,其中有舞蹈室、音乐室、电子琴室、书法室、棋艺室、美术室、科技制作室7个专用室内活动室,按照“为每个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的办学宗旨和“合格+特长”的人才标准,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一位学生 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挖掘,特长得到发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全面、和谐、快乐、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目前,艺体教学已成为我校的特色亮点。
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获得 “武威市示范性普通初中”、“武威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武威市督导评估工作先进集体”、“武威市校园环境建设先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先进职工小家”等10多项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甘肃省德育示范学校”,并于2015年4月底通过武威市市教育局“阳光体育示范学校” 创建工作组的验收。
三、具体做法
(一)抓好环境建设,构建轻松快乐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校长亲自把关,高度重视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建设,把乐教乐学的思想融入到了各项管理制度中,并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1、宣传阵地。学校在教学楼前设立宣传长廊,共制作涉及领导关怀、学校发展规划、学校章程、校史、校徽、校歌、学校特色、活动掠影、安全教育、毕业生名人榜等方面的近40块展板,展示学校办学水平,树立典型,激励师生攻坚克难,达到了处处育人、活动育人、榜样育人的教育效果。
2、班级环境布置。将班级展板及“三表一简介”(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班级简介)粘贴在各班教室前,便于师生浏览;室内布置学校进行统一规划和各班学生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力求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育人,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突出环境育人的育人理念、创造安全文明的育人氛围,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我们尊重一部分学生喜欢花的天性,学校还专门要求各班搞一些绿化活动,各班师生自发
行动,让他们亲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带进学校,带进教室,使学习环境更具优雅,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
3、美化绿化校园,突出环境育人,创设学习生活的乐园。校园绿化是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够很好地表现一种校园精神与文化内涵。为了美化校园,为师生创建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气氛。几年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大绿化建设,创造环境优雅的校园整体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科学规划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校园绿化美化布局,通过建造雕塑、学校标志性艺术造型、培植草坪等,如今的校园绿化已与以往大不相同,我们看到了属于自己的绿色,校园里到处飘满了花香的味道。二是不断改善校园配套设施,通过铺设花砖,美化校园设施,设置人性化的上课铃声、校园广播、及时排除校园安全隐患等一系列改善办学条件的措施,让校园处处彰显集现代与人文性于一体的育人特色。
(二)抓好课堂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1、紧扣课堂教育这一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加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要求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教育、遇到情况及时汇报”,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政教处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每学期根据教育月主题确定班会主题,由班主任依托班干部组织设计形式新颖、有思想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活动。
2、发挥课余教育这一主渠道。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班级板报、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规范升旗仪式、运动会、学生内务比赛、文艺汇演、歌咏比赛、“国学经典”诵读等大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大力开展了讲礼貌、讲礼仪、讲礼节的“三礼”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开展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全体教师进宿舍谈心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展了吸烟有害健康知识讲座、自救自护知识讲座、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加强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优化了学生的心理品质。
3、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校园环境,承担起更多的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责任。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帮扶人员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儿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4、关照“双困生”存在的危险因素。我校针对生源的实际,把“双困生”转化工作当作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筛查,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单亲家庭学生、“高危学生”)档案,使政教处对双困生有了总体了解。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教师,不定期让“问题学生”在这里接受单独对话。具体内容涉及学习方法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健全人格培养、抗耐挫力和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使学生们学会科学地理解人生、客观地面对现实、合理地对待自我和评价自我,正确地处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挫折、冲突和矛盾。
(三)保障艺体设施的投入,开足开齐体育、艺术课程,结合“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成立艺术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提高快乐校园气氛。
1、学校严格执行艺术教育课程计划,在“开全、上足、教好”上落实管理措施,彻底杜绝了停、甩、占艺术课现象,确保艺术课程开课率100%。重视艺术教育在相关学科中的渗透,在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的学科中有目的的进课本剧表演、英语故事表演、英语演讲、朗诵等的尝试,着力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2、依托乡村少年宫项目,开展校级兴趣小组活动。
为拓展我校少年宫活动项目,我校实现了教室和活动室,教师和辅导员“一室(师)双用”,根据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配备,以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实践活动,每周一至四下午3点30分至4点30分的课外活动时段开展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全员参
与,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少年宫活动项目设置共17项,具体分类项目如下: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腰鼓、呼啦圈、踢毽子、滚铁环、跳绳、舞蹈、音乐、电子琴、书法、棋艺、美术、科技制作,以上17项都有专人负责指导。为使所分设项目有序开展,制定了“五有”、“四定”、“三落实” 管理制度:“五有”即有计划、有制度、有检查、有总结、有专人负责;“四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时间、定人员;“三落实”即活动保障落实、管理评价落实、发展目标落实。
为使少年宫活动的开展不与教学活动冲突,结合关于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要求,学校以每天下午1个小时的课外活动和音体美学科教学课时为主,进行项目训练,既不影响课程目标,又把少年宫活动项目融入其中,做到有机结合。另外,根据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配备,以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智体美劳等主题实践活动,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活动项目实行的选择,兼顾整体与个体差异原则参与实施,生生要参与的良好氛围,既要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特长。
3、结合传统节假日,开展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我校以艺术与体育共同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活动,每一学期举行一届体育运动会,以竞赛促进体育运动的原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会以田径、球类运动项目为主,拔河、跳绳、踢毽、滚铁环、呼啦圈等常规活动项目会一一登场,各种棋类活动也是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既让学生赛出特长,又能让学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4、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艺体竞赛活动。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校积极参加县上举行的各类体育竞技和文艺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2年,我校体育运动队参加了天祝县第一届运动会,在田径项目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4年校舞蹈兴趣小组、民乐兴趣小组、电子琴兴趣小组参加了天祝县艺术节文艺汇演,其中选送的三个节目均获奖,特别是由28人组成的民乐合奏团,受到了在场评
委和观众的高度赞赏。2014年武威市常委宣传部长曹永健同志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尤其对我校的艺体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15年4月创建市级“阳光体育学校”的验收过程中,武威市评估小组对我校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5、落实保障措施,强化激励机制。学校现有一个标准的200米田径场、2个标准的篮球场、20张室外乒乓球台,2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课后全面向全体师生开放。在发挥体育传统校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拓展艺体发展新模式,丰富艺体活动平台。尤其在实施“阳光体育工程”以来,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财力,共同推动其向前规范、持续的发展。近几年,我校在运动会、艺术节、艺体训练、师资培训、外出比赛、专项发展等方面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其中2013年修整操场投资20万元,2014年购置体育器材耗资3万余元。
6、打造高素质专业团队,发展艺体教育。学校现有专职美术教师1人,专职音乐教师2人,体育教师5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我们一是要求这些教师除注重上好专业知识课外,自己要有一技之长,要具有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的能力和意识。二是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拜师结队,互帮互助。三是学校领导经常组织听课评课,引导青年教师尽快在教学上入格、升格,让教师逐步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四是带领艺术教师走出去,到外校交流学习,取人之长,不断提升自己业务水平。五是制定艺术教师考核条例,把指导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和取得成绩作为重要的评定项目,有力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总之,我校推行的阳光快乐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整个过程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融德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减负,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和乐园,增强学生“乐学”的情感,以阳光般的热情去温暖学 生,引导学生快乐充分的参与,让他们展示个人特长,获得成功 的喜悦,他们才会快乐健康的成长,科学全面的发展。
三、今后工作打算
1、进一步提高认识
学校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实施“快乐校园项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要按照“大思路、小切入、求长效、出精品”的工作思路,从本校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把“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做实、做精、做出特色。
2、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要加强“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快乐校园项目”推行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快乐校园项目”实施方案,加强对“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督查力度,确保取得成效。
3、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把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快乐校园项目”的先导条件,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内引外联等多种渠道储备“快乐校园项目”所需教师,积极开展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快乐校园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数量的要求,确保高质量地实施“快乐校园项目”。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学校要根据“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的需要,大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教育活动的条件,加大体育、艺术场地建设和器材配备的力度,合理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努力挖掘社会资源,设法拓展学生体育、艺术活动空间,不断满足“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条件的要求,以保证“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落到实处。
5、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严禁挤占音、体、美课时。要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快乐校园项目”实施有充分的时间保障。开展好“艺体大课间”和“第二课堂”活动,举办好运动会、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开展多样的学生才艺展示、文体比赛活动。鼓励支持各类有助于学
生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社团,如“经典诵读社团”、“球类社团”、“合唱团”、绘画、电子琴等,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
对照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校评估标准,我校各项工作均已达到要求。我们希望在上级教育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能顺利通过考评验收。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坚持快乐校园创办理念,不断创新,让艺术之花在松林初中这块沃土上尽情绽放。
松林初中 二〇一五年五月八日
第四篇:依法示范校申报
根据《西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市教法发[2005]4号)精神,一年来,我校把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作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好,大大增强了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形成了依法治校的育人氛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学校制度建设
1.修订学校章程。我校依据《西安市教育局关于制定完善学校章程、推进依法治教工作的意见》(市教法发[2004]12号)精神重新修订了《西安市第三十中学校章程》,并严格遵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
2.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管理工作在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下进行。为此,我校重新修订了三十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职工津贴发放暂行办法》、《教职工考核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是经过全体教师几上几下讨论修订后并提交教代会通过后进行实施的,基本上实现了制度化管理。
二、完善管理体制
1.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根据市编委核定的内部机构数额,我校设置有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4个常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有创卫办、创建学习型学校办公室等2个非常设性机构,与校办公室合署办公。所有机构权利与责任对等,协调一致。
2.工作机制规范。
树立领导班子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的新形象。我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把 “艰苦创业、勤政廉洁、同心同德、追求卓越”作为班子建设的目标。行政管理总目标为:“规范、和美。”各部门子目标分别为:教学上“善学、求实、创新;”政教上“耐心、严慈、引导;”后勤上“热情、及时、到位。”着重强调在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谋大事、促发展上下功夫。
三、规范办学活动
1.狠抓教学管理。一是严格按照省物价局和市物价局的文件规定收取费用,无违规征订、使用教材和教辅资料现象,所有教材均按照国家规定由新华书店配送。二是抓学科渗透,抓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汇。把法制教育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把法制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设法做到了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使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2.狠抓教学管理秩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指导家长科学家教,提高家教实效,确保学生安全。主要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实行家长开放日和家长接待日、成立家长委员会、普遍和重点相结合的家访、印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向家长宣传现代化教育理论,使家长更多地、更科学地关注、帮助学生成长。为了提高家教效果,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学生的特殊作用,我们要求家长杜绝“棍棒式教育”,不搞“包办式教育”,丢弃“甩手式教育”。对于少数品行较劣、陋习难改的学生,学校确定党员教师实行一帮一结对帮教工作,并与家长签订“家校共管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共同管好孩子,预防违法犯罪。
四、加强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
1.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工会组织制度,根据学校实际设立了6个工会小组,制定了工会工作人员职责和行为规范,建立了重大问题经教代会通过制度,对工会的议事、决策和监督程序进行了规范。
2.坚持校务公开。凡是涉及学校的重大事项如基建招标、职称评定、教育收费、大宗采购、较大支出等通过校务公开栏及时向职工和家长公布,做到公开、透明。
3.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青少年廉洁教育”活动。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座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将诚信守法、廉洁奉公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德育体系,认真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内容,通过“崇廉憎腐”教育,净化学生心灵,使其从小树立“崇尚廉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五、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1.我校制定了依法治校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有计划地组织每位教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教职工要有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工会每学期都组织教职工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开展先进集体个人的评选活动,并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四五”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等,教职工普法考评人数达到100%,从而增强了教职工的法制观念,为全力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奠定了良好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情感投入。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凝聚力工程建设,根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提出了“目标激励人,榜样教育人,事业提高人,情感温暖人、活动感染人、生活关心人、制度规范人、氛围熏陶人”的要求。重点启动了师徒结对的帮教工程、每年组织全校师生定期全面体检、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等,增强了全校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凝聚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3.校内纠纷申诉和调解机构工作受到好评。校工会为依法调解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特别设立了校内纠纷申诉和调解委员会。申诉和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受理多起小纠纷,经过调解,当事人愉快地达成了和解,促进了良好的校风的形成。
六、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1.突出“法、德、情”三个字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校在学校管理这个系统工程中,一方面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的学校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又始终坚持“以德立校”的原则。我们始终认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塑造民族未来的伟大事业,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不可分,必须从理论上搞清楚三者的辨证关系:家庭教育要适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要求,并支持和配合好学校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要依靠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充当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和纽带;社会教育要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基础。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才能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都是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
2.抓活动的参与。我校活动主要有升国旗仪式、读书、演讲、竞赛、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学科兴趣小组、艺术节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和拼搏精神;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意志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心灵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得到加强。
3.抓环境的熏陶。我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让学校的每一棵树、每一幅画、每一面墙、每一句话都对学生起着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中成长。提倡学生为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作贡献。宣传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并张贴,建设校园广播站、校训墙、悬挂名人名言、利用黑板报和橱窗等宣传阵地,刊出法制宣传专辑:远离毒品专辑、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专辑、英雄事迹专辑等,给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使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处都能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4.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健全。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校制订有《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流程图》、《学校固定安全部位责任制度》等较为完善的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规章制度,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学校非常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担任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抽调专人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在安排好传达人员的同时,专门成立了校卫队,购置制服和用具,设立值班室,安装了专门的值班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起草了《关于开展学校消防安全大检查的实施意见》、《关于学校安全综合治理宣传活动月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报告》等文件,学校多次开会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在校园内醒目的地方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办理了有关安全知识的板报,对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反复排查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重申了值班纪律,严格了门禁制度,切实保证学校师生的安全。
5.完善学生申诉制度。设立学生申诉箱,每天开箱阅处学生反映的各类问题。接受学生申诉,办公室及时安排有关部门会同年级组调查落实学生申诉情况,查证属实的,对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加强校内法制宣传
将法制教育列入学校重要的重要日常工作,以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中心组学习和教工大会平台,保证学校领导和教师法制学习制度得到落实。我校请西一路派出所所长担任法制副校长,对学生开展如交通法规讲座、青少年违法犯罪讲座等,普及法律知识,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学校采取家长学校形式和深入社区普法、用法,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区。
八、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
任用中层领导、部门负责人时,把德才兼备、群众信得过的同志推荐到学校中层领导岗位上来。在培养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都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的原则,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使每位领导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养,更应具备正确理解和执行政策法规素养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练就了一支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勇挑重担,作风过硬的优秀中层管理队伍,为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推进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学校制定完备的一法治校工作方案、预算专门经费,切实保障了依法治校工作的开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坚定信心,扎实开展依法治校工作,使我校办学条件优良、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学校管理手段优化、教学质量优异,以实际行动创建省级精神文明校园,实现我校跨越式发展。
第五篇: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
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
为促进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根据《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相关精神,特制定《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本指南的适用范围是江苏省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市义务教育改革项目学校和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其他学校可以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一、建设目标
“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更高发展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全市计划通过3年时间,实现适用范围的学校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新跨越,并重点建设20-3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使先进信息技术成为学校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等领域创新的重要手段,让学校系统中各要素的协作与互动更加集约高效、更加便捷智能,形成某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应用。
二、建设内容
“智慧校园”的建设内容包括融合的基础环境、创新的应用服务、共享的数字资源、卓越的信息能力等4个方面。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分阶段、有重点地整体推进。
(一)融合的基础环境
1.校园网升级改造。根据学校实际,利用无线网、物联网、IPV6等技术对校园网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与教育城域网的互联互通,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支持视频点播,以及电视电话会议、数据、语音、图像等各类信息宽带的多媒体运用;采用智能化的装备管理对装备使用情况的自动追踪、管理和控制,全面保障校园信息安全。
2.未来教室与数字实验(实训)室建设。根据学校特色,借助人机交互、传感感应、三维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建设基于电子白板、电子双板的微格教室或未来教室,以及物理、生化、智能机器人、生命科学、科学探究、视听体验、动漫创作、创业实训等数字实验(实训)室或学习体验中心,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智能学习环境,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统一用户认证与门户服务系统建设。根据学校需要,以江苏省教育卡(教师卡)、苏州市教育E卡通或本地市民卡为依托,利用区域师生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统一用户认证与门户服务系统,提供单点登录服务,支持用户一次登录即可在有效期间内访问任何已授权的应用系统;提供综合信息门户服务,支持用户个性化设置各种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
(二)创新的应用服务
1.智能化管理应用服务。依托国家、省、大市、县(市、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了校园进出人员身份管理、考勤管理、学校资产监控与数据泄密管理、办公管理、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设备管理、教务管理和安防管理智能化。其中,重点提供数字行政管理服务,支持学校高效开展文件流转、知识共享、信息发布、公文审批等政务活动,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重点提供数字教务管理服务,支持学校高效开展排课、选课、评课、成绩采集等教务活动;重点提供电子档案袋管理服务,支持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记录和存储;重点提供数字家校互通服务,支持家长与学校进行便捷的沟通交流。
2.智能化教学应用服务。依托华中师范大学“未来教室”、中国联通“班班通”等教学资源云平台,为教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批改作业和辅导答疑提供智能化服务。其中,重点提供电子备课和教研数字资源服务,支持教师开展网络协同备课,支持教师自主学习和协作研究;重点提供网络教学服务,支持教师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泛在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教育教学新模式;重点提供在线学习评估服务,支持教师对学生开展在线测评和评价管理;重点提供远程实时授课服务,支持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教学,支持校际教师间远程评课互动;重点提供教研网络社区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档案袋服务,支持教师在线互动、交流、资源分享、案例研讨等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
3.智能化自主学习服务。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生在相关区域教育云平台上开通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通过网络将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极大地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并帮助学生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讨论、作业、考试、拓展等创新型开放学习,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以电子书包、手机等移动学习终端为载体,帮助学生灵活利用基于统一教育资源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通过电子教材阅读、课堂笔记、课件下载和信息订阅、教学视频点播、作业下载和提交、辅导答疑、考勤信息和成绩查询、学习工具等功能,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个性化学习。
(三)共享的数字资源
1.建设模式。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学校在推进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积极采用由多机构、多用户协同参与编辑的“群建共享”模式,实现数字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传播和共享;要从“以教为主”转向“学教并重”,不仅开发素材、课件类资源,更要开发支持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资源;要善于把学习者在使用资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转换成生成性资源,对后续学习者的学习和课程资源的改进起到重要作用。
2.资源类别。“智慧校园”建设中的资源主要包括三类:(1)学生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或协作学习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系统化的网络课程、数字图书、校本选修课程、个性化辅导的多媒体课件、针对学科专题的探究性主题资源等。(2)教师教学资源:供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备课素材资源等。(3)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资源: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培训资源和供教师开展教研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网络培训课程、专家报告、公开示范课等。
3.资源来源。学校应当本着开放、共享的原则,拓宽资源生产渠道,广纳各方优质教育资源。数字资源主要有四种来源:(1)校本资源:学校开发的自主版权资源,包括学校自主建设或与企业等单位合作研发的教学资源;(2)引进资源:学校以购买、合作等形式从外部引入的非开放性教学资源;(3)开放资源:基于非商业用途,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自由地参考、使用和修改的教育资源,如各种视频公开课、开放课件资源等;(4)国家、省、大市、县(市、区)公共教育资源:是指由各级政府部门主导,组织建设的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如来自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省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渠道资源。
(四)卓越的信息能力
1.学生能力。从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学习方式与技能、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加强学生信息能力建设,努力让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意识,具有利用技术形成创新学习能力的意识,具有利用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安全、合法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尊重知识产权,掌握网络基本礼仪,学做合格的数字化公民,并能影响他人学做合格的数字化公民。
2.教师能力。从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教学理念方法与技能、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加强教师信息能力建设,努力让教师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
三、保障机制
(一)组织架构
1.成立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学校领导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意识、信息化决策与规划能力、信息化组织与管理能力和信息化评价能力,积极参加教育信息化的相关培训。
3.学校要组建具有专业性、针对性的教育信息化专家指导委员会,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数据素养的教师队伍,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
4.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要积极参与本区域“智慧校园”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保障“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二)人员培训
1.凡符合条件的在任教师全部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达到合格要求。2.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3.学校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各种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教育技术与信息化素养。
(三)制度建设
1.建立完备的“智慧校园”管理规章,包括校园网络管理、未来教室、数字实验室管理或学习体验中心、教育E卡通(教育卡)管理、教师培训管理、经费管理等。
2.制定鼓励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考核机制和激励政策,促进智慧教育教学的常规化。
3.鼓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携手共建优质的、个性化的校本资源,建立学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
(四)资金投入
1.“智慧校园”建设经费应列为区域教育事业专项经费。2.学校经费预算中应包括必要的“智慧校园”运维经费,并形成制度化、可持续的经费投入机制。
3.硬件、软件(含资源)和运维(含培训)的经费投入要比例合理。要加大软件资源应用和运维培训方面的经费投入。
四、项目要求
(一)建设要求
“智慧校园”建设应总体规划,整体设计,相互协调,避免出现“孤岛效应”。要充分依托全市智慧教育云服务,提升学校信息化能力;要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学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二)申报要求
“智慧校园”项目选题要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示范性。项目学校申报实行“一校一案”,学校可以就智慧校园整体建设进行申报,也可以就某个突出的特色进行申报,每校限报1个项目方案。
(三)人员要求
各学校项目申报负责人必须是一把手校长。项目组成员应该包括特邀信息化专家、教育教学设计专家、技术开发以及美工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