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1加强学生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的措施、办法
2.1加强学生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的措施、办法
根据学院的教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我系制定的措施与办法如下:
(一)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
提高实验、实习和设计的质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术,培养能力。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突出专业课内容的应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让企业参与专业设置,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保证专业发展的社会性、企业性、行业性、就业性;与企业合作落实实习和实习基地,保证专业教学的实践性;与企业联合科学研究保证课题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二)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我系重视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建设,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认真组织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宣传活动,先后结合我系实际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量化管理规定》、《坐班人员量化管理规定》、《辅导员量化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和规定,对教师师德师风、教书育人、敬业爱岗提出了具体要求。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情况与其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紧密结合。
每学期组织评选“三育人”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一大批先进人物和事迹涌现出来,为全体教师树立榜样。
针对“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特色和年轻教师居多的特点,建立了备课、听课、调课等有关教学秩序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认真加以执行。每学期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内容包括教师的备课笔记、听课记录、教学计划实施、批改作业、教学实践等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情况。我系还组织“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工作水平。开展了辅导员下宿舍活动,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各教研室根据各自的教学特点,开展教研活动,并建立了青年教师指导制度。教师治学严谨,上课精神饱满,严格要求学生,教学效果良好。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敬业爱岗、默默奉献的先进个人及集体。
(三)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我系重视并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构筑大专业平台,实施模块化建设。
2.系领导组织教师经常听课(尤其是系内年轻教师),通过听课了解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达到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提高全系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3.加强学生课堂教学的管理力度,促进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系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教学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评估得到促进,平时的教学检查有制度、有记录,并经常化,有教师考核记录,从而稳定了教学秩序,调动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
5.鼓励教师接受学历与学位教育(如攻读博士、硕士等)、非学历与学位教育(如赴企事业单位进行培训,参加国内外访问、进修培训班、研修班、学术讲座等),并按照相关的规定给予一定得补助。
6.提高科研能力。开展科研工作是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措施。我系为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采用以下积极举措:①鼓励撰写论文、出版相关教材、实习指导书、实验设备使用说明书等;②与企业携手,进行应用项目开发。
(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按照学院要求加强课程建设,有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措施与成效。以培养具有扎实基础,适应科技创新、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为目标,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整合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加快网络教学进程,创造多样化育人环境。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近三年我系承担省部级教学研究课题三项;搞好调查研究,修订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本科课程教学体系。
(五)、精选优质教材
有我系的教材建设规划,并有一定的措施。系内教师积极参与“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等国家规划教材编写工作,目前我系教师参与编写的规划教材已出版十四部,编写中的五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我院教材建设与选用的有关规定,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据统计,选用近三年出版或修订再版的教材的比例达到100%。所有课程都能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及参考书。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方法,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工程现场教学等,同时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取得一定成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手段改革,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实现,教师积极制作课件,目前我系通过学院鉴定的课件有8门课程,上课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师有24个,且用多媒体授课比例达到15%的要求。考试方法改革,主要实行了考教分离、现场操作、口试等考试方法,并建立了2门课程的试题库。
(七)、加强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加强学风、教风、考风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系每年都结合实际进行学风纪律整顿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多方位开展素质教育,先后制定了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今年还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自习课、早、晚自习管理的规定》、《关于提高英语成绩的措施》、《关于系实验室对全系学生开放的规定》等措施,举办了英语辩论赛、四级模拟考试级培训,聘请葛喜斌、刘法炎等老教师举行学术报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报告会,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八)、丰富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每年寒暑假都对学生提出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注重学生社团建设和作用的发挥,先后组建了科技协会分会、英语协会,集邮协会,摄影协会,象棋协会等,经常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九)、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状况
从教学计划入手,抓好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性环节,加强计算机、外语能力和“两课”教学,增设人文及学科前沿性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系学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组建了学生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取得较好成绩,目前存在科技创新不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不足等问题。今后一定要加大教师科研力度,努力使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大力支持科技小组、兴趣小组的活动。
第二篇:xxx人才培养措施及办法1
xxxxx有限公司 人才培养措施及办法
为认真贯彻集团公司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夯实集团公司管理基础,壮大企业实力,加快人才的培养、使用,使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满足公司对人才的需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人才储备库
(一)、人才培养坚持“甄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用人方针,实行目标管理策略,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有落实,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扎实肯干的企业人才队伍。并将符合条件的人才及时纳入人才储备库进行管理。
(二)、进入人才储备库的条件 1.在本单位工作满三年以上; 2.年龄在25--40岁之间;
3.大专以上学历,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作为特殊条件优先考虑;
4.身体健康,敬业爱岗、服从组织安排,工作能力强、业绩好,各方面表现均比较突出。
(三)、对进入人才储备库的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公司人才培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办法。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公司人才需求计划的制定,并对符合条件进入人才储备库的人员每年以书面形式,将该同志一年内的工作学习等情况上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以备考核。对考核不符合提拔条件的,可自动从人才库中退出。
二、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
(一)、对每年引进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都要列为人才培养对象,并根据所学专业和特长制定培养目标及措施,做好人才培养规划。支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尽快考取各类证件。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持证人员达到一定规模。
(二)、对符合报考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条件的,及时通知,组织参加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按期申报或考试取证;
(三)、积极组织各类专业人员参加全国性取证考试
(四)、加大培训取证力度,根据集团公司统一规划,结合本公司实际,有目的的培养一批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到质检员、安全员、施工员等岗位工作,实现岗位转换。
三、人才的跟踪考评
对纳入人才培养规划的各类人员要实行动态管理,人事部门应跟踪考评,并根据培养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思想情况在培养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激励人才增强自我完善意识,珍惜机遇,自我加压,早日成才。
四、人才的培养方式:
(一)、以老带新。对新引进的各类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在培养期内,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帮助,使他们能快速的成长,尽快地成长为企业的有用之才。
(二)、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积极组织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增强其综合知识水平,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三)、加强锻炼,促其成长。对人才培养对象要敢于压担子,提要求。在用人机制上,应提供更多的竞争上岗机会,通过挂职、定岗等多种形式,促进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
(四)、加强交流、取长补短。通过多种渠道,为各类人才提供技术交流的机会。
(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青年人才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积极组织各种健康文明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创造成就事业的良好氛围
结合本单位实际,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坚持“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注重改善人才工作条件及生活待遇,拓展创业空间,为企业及个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第三篇:艺术设计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综述
艺术设计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综述
在阐述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之前,必须弄懂艺术设计人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必备的行业素质,本文将艺术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所必备的技能与理论素养阐述如下。
一、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
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是艺术设计师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在学校系统地学习和培训,可以迅速提高本科生的基础绘画造型能力、色彩感知与表现能力以及立体造型能力;一个设计工作者如果不能很好地用绘画方式表达设计理念的话,那将为自己将来的设计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了培养学生的绘画基础能力与造型能力,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以下课程:“素描与速写、”“设计素描
(一)”、“设计素描
(二)”、“色彩构成”,该类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理解和造型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素描或者色彩语言进行基本型塑造和造型设计的能力。
二、丰富的想象力与扎实的设计创意思维能力
独创性和想象力是艺术设计师的翅膀,没有丰富想象力的设计师技能再好也只能称为工匠,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设计师。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涉及本身就包含了创新、独特之意。自然界中的花鸟树木、我们身边的装饰器物、丰富的民族和民俗题材,音乐、舞蹈、诗歌、文学甚至现代的生活方式都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迪和设计灵感。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正是由于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创的精神才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宝贵财富。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心理学”课程,该类课程从理论的层面对学生的创意思维方法、创意表达能力以及基本的创意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与提高,为后期学生在其他设计类核心课程中进行创意思维的表达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对艺术设计理论及历史的了解
艺术设计的初级阶段是对一些基础技法和技能的掌握,而成功的艺术设计师更重要的是应具备设计的头脑和敏锐的创作思维,只掌握 基础技能、能画漂亮的效果图是远远不够的。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有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学生通过“艺术概论”、“现代设计史”、“ 设计美学”、“ 中外化妆史”、“服装学概论”这些课程可以了解中外美学理论、中外艺术史、基本设计理论等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宽设计思路,启发他们的设计灵感。
四、了解市场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
一名成功的设计师首先应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要根据企业的品牌定位规范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路线。
艺术设计师最终要在市场中体现其价值。只有真正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掌握真正的市场流行。并将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完美的结合,配合适当的营销途径,真正体现其艺术设计产品的价值,才算成功完成了艺术设计的全部过程。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广告策划与创意”、“服装消费心理学”、“服装企业管理”、“服饰品牌策划”等课程。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相应设计企业的运作与管理模式、相关品牌的策划与设计的方法、相关消费群体的基本心理特征等知识,为学生进入社会正式设计岗位之前打下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
五、电脑运用能力
随着电脑技术在设计领域的不断渗透,无论是在设计作品的前期创意、构思过程中,还是中、后期的设计、制作期间,电脑已经成为艺术设计师手中最有效、最快捷的设计工具,特别是在一些较正规的设计部门和单位中对CAD、Photoshop等设计软件的运用十分普及,各种设计品的样稿输出也是靠计算机来完成。未来的设计从业人员如果不能熟练运用电脑作为设计的基本工具与媒介,将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设计市场变化与繁重的设计任务,为此,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相关的设计软件课程,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计算机辅助设计(CORELDRAW、ILLSTRATOR)”、“数码插画(PAINTER)”、“服装设计CAD”、“动画制作(FLASH)”等课程,通过这一类课程,使得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电脑在设计工作中的重要 作用,能够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能够锻炼学生利用电脑进行设计素材收集与整理以及进行设计创意构思的能力。
六、观察力和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过多地强调基础技能和技法训练,学生往往市场意识淡薄,缺乏明晰的思路、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整体的思维能力,毕业后经常不能很快适应设计师的工作。完成一个主题或者系列设计,要靠设计师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创意,还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市场,找准定位,有计划地操作、有目的地推广品牌。所以,如何体现你的设计风格,如何吸引你的顾客,获得更大附加值,创造品牌效应等等,是艺术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技能。
七、要重视专业资料和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我们需要更广泛地获取专业以外的各种信息,比如科技发展的成果、文化的发展动态、各种艺术门类的作品以及存在于文学、哲学、音乐中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思潮和观念等,以此来拓宽知识面,增长见闻,博采众长,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进而产生更好的想法。
八、要善于在模仿中学习提高
模仿行为是高级生命共有的本性特征。记得美国心理学家称:作为人行为模式之一,模仿是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模仿手段,从行为本身来看,应该算是一种抄袭,是创造的反义词,它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技术或能力有多好,但是,应该看到,许多成功的发明或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应该视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从经典设计案例中吸取别人成功经验的能力,比如在风景写生实践教学环节中,积极鼓励学生先进行大量的临摹练习,讲解临摹的方法与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临摹这一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尽快提高自己的风景绘画能力。
九、要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要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树立起自我的审美观。审美能力,也称“审 美鉴赏力”。是指人们认识与评价美、美的事物与各种审美特征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们在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作出审美分析和评价时所必须具备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设计师,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审美能力强的人,能迅速地发现美、捕捉住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东西,并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去创造美和设计美。单凭一时感觉的灵性而缺少后天的艺术素养的培植,是难以形成非凡的才情底蕴的。针对该项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艺术作品鉴赏”、“影视艺术欣赏”、“美术鉴赏”、“音乐欣赏(一)”等等,这一类课程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综合艺术素养,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界或者社会生活中的审美对象的分析能力与感受能力。
十、要让自己的设计感官变得敏感起来,对于外界的生活素材有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
设计创作的最初灵感和线索往往来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些事物看似平凡或者微不足道,但其中也许就蕴含着许多闪光之处,如果设计师对此熟视无睹,不能发现它们的存在,就不能及时地去捕捉它们和利用它们,那么,许多有用的设计素材就会失之交臂。
十一、要尽快让自己变得时尚起来
虽然,有时时尚的东西不见得都好、都美,但设计师必须要有接纳的胸怀,对待新观念、新现象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要学会把自己放进去,去接受,去思考,这样才可能使设计作品能与时代同步,甚至引领时尚。
十二、要主动为自己创造实践的机会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本质,才能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有用的设计。
十三、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
作为设计师,必须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注意锻炼和培养,并努力使之成为一种工作习惯,这对今后开展工作会十分有益。艺术设计师首先要热爱艺术、把握流行,再次要有深厚的艺术造诣,扎实地绘画功底。又要有一种理想——创造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希望美梦成真,敢为人先的时尚理念,是时尚的探险者、弄潮儿。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名艺术设计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而且更需要懂得学习方法并为之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专业需要掌握以下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一、基本理论: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良好专业素养,能从事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或从事设计类的技术研究、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女性专业人才。艺术设计专业采用技术结合艺术、思维结合市场、知识结合创业的培养模式,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基本技能:
通过四年本科学习,艺术设计专业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技能:
(一)掌握艺术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从事艺术设计行业设计与技术研究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
(三)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本技能,获得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和艺术研究的基本能力。
(四)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工艺制作、综合策划等业务技能与较好的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开发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
(五)通过国家法定的认证机构组织的岗位职业资格考试,取得 相关证书。
(六)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础;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相关管理工作。
(七)熟悉教育法规和教育学规律,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技术教学及研究的基本能力;
(八)了解本专业前沿及发展趋势,掌握艺术设计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九)能够充分利用图书、期刊和网络等资源,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方法,具有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十)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教学严格遵循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按照学校相关制度,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通识教育与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宽广的知识面、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专业技能,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学生课程考核成绩来看,整体优良率较高;由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得知,绝大部分学生能活学活用,体现了较高的培养质量。
第四篇:《专业特警技能测试办法》
附件2 专业特警技能测试办法
一、狙击职位
(一)考试内容:100米88狙击步枪精度射击(小环靶、卧姿有依托)
(二)考试规则
1、示范员进行规则示范,讲解相关要求。
2、考生抽签决定先后顺序,依次参加考试。
3、考生听到指挥员口令后,由出发地线领取子弹、弹匣;进入射击地线,卧姿装子弹。试射2发子弹,2分钟内完成。记分射击5发子弹,3分钟内完成。射击完毕后,举手报告“射击完毕”,由指挥员下达“退子弹,验枪”口令,完成后将枪支放置靶位指定处,退后三步,等待指挥员指挥离开。
4、考生在射击考试进行中出现枪械或弹药故障未完成射击的,举手示意或报告,经指挥员同意后退出靶位,待首轮考试结束后重新射击。
5、射击完毕后,由考生在靶纸和成绩单上确认签字。
(三)评分标准 1、1环得2分,50环为满分100分。
2、弹着压环线按环内计算。
(四)考场纪律
1、考生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没有指挥员口令,不得私自触摸枪支。除准备指向目标射击外,不得随意扣动扳机。
2、考生将枪口指向不欲射击方向的人或物体时,当场取消资格。
3、考生不按动作程序要求射击时,当场取消资格。
二、排爆职位
(一)考试内容
1、理论考试。考试内容为排爆理论、炸药爆炸基础知识理论。
2、实际操作。考试内容为炸药的识别、爆炸装置的识别、爆炸装置的处置。
(二)考试规则
理论考试结束后,进行实际操作考试。
裁判员讲解相关要求后,考生对准备好的炸药及爆炸装置依次进行识别,并抽签选择一种爆炸装置进行处置。
1、对炸药的识别。要求考生对准备好的四种炸药逐一进行识别,并当场报出炸药名称。
2、对爆炸装置的识别。要求考生对准备好的三种爆炸装置在不引爆的前提下准确报出爆炸装置的种类。
3、对爆炸装置的处置。要求考生对爆炸装置在不引爆的前提下成功处置。
(三)评分标准
1、考试成绩中理论考试40分;实际操作60分,其中:炸药的识别10分、爆炸装置的识别30分、爆炸装置的处置20分。
2、实际操作得分标准
(1)对炸药的识别:每正确识别一种得2.5分。
(2)对爆炸装置的识别:每正确识别一种得10分,在识别过程中如引爆爆炸装置本项不得分。
(3)对爆炸装置的处置(抽签确定一种):
拉发类电发火非制式爆炸装置的处置。打开爆炸装置外包装5分;辨别出电源导线和电雷管脚线5分;剪断电雷管脚线和电源导线5分;分解电雷管、炸药和电池5分。
压发类电发火非制式爆炸装置的处置。打开爆炸装置的外包装5分;辨别出电源导线和电雷管脚线5分;剪断电雷管脚线和电源导线5分;分解电雷管、炸药和电池5分。
遥控类电发火非制式爆炸装置的处置。使用频率干扰仪进行频率干扰4分;打开爆炸装置的外包装4分;辨别出电源导线和电雷管脚线4分;剪断电雷管脚线和电源导线4分;分解电雷管、炸药和电池4分。
在处置过程中如引爆爆炸装置本项不得分。
(四)考试纪律
1、考生不得携带与考试无关的物品进入现场。
2、考生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三、攀登职位
(一)考试内容:10米高度徒手攀绳上。
(二)考试规则
1、示范员进行规则示范,讲解相关要求。
2、考生抽签决定先后顺序,依次参加考试。
3、考前1分钟考生进入攀登起始位置。裁判员再次检查着装和携带装备。
4、考生系好安全带,连接保险绳,经裁判检查合格,进入攀登位置等候裁判员的口令。
5、裁判员下达:“各就各位—预备”口令,稍做停顿后,见无异议,下达:“开始”口令,考生开始攀登。
6、考生在攀登过程中除规定装备外不得借用任何工具,在攀登过程中出现脱手等失误情况不计成绩。每名考生最多可进行两次攀登,取其中一次最好成绩。
(三)评分办法
攀登用时在7秒以内的(含7秒),记100分; 用时8秒以内的(含8秒),记95分; 用时9秒以内的(含9秒),记90分; 依此类推,用时每增加1秒扣5分。
(四)考场纪律:考生必须严格按照裁判的要求进行操作,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四、搏击职位
(一)考试内容:应用搏击实战。
(二)考试规则
1、裁判员讲解相关要求。考生抽签分组,每2人1组,进行三局实战比赛,每局3分钟,每局间隔休息时间1分钟。
2、比赛中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3、比赛中禁用方法:用头、肘、膝和反关节动作进攻;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用任何方法进攻倒地人员和被倒地人员。
(三)评分标准
1、专业基本功:1-20分
2、进攻及防守意识:1-15分
3、进攻及防守实效性:1-20分
4、动作灵敏度和协调性:1-15分
5、综合实战能力:1-30分
现场评委根据上述5项内容打分,取评委打分的平均分,为考生最终得分,满分100分。
(四)考试纪律:考生必须听从考官和考务人员的安排和指挥,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五、突击职位
(一)考试内容:“95”式突击步枪突入房间识别射击和“92式”手枪速射
1、“95”式突击步枪突入房间识别射击
考试条件:战斗着装,目标劫持人质靶2个,距离30-40米,使用弹数4发。
实施方法:示范员进行规则示范,讲解相关要求。考前每人试射2发子弹,试射完毕进行考试。考生领取4发子弹,“95”式步枪1支,弹匣1个,枪弹结合(不上膛、不关保险)在攻击发起位置待命。考官下达开始突击口令,队员自行进入室内,送子弹上膛,在20秒内完成射击。射击顺序由左到右进行,每个劫持人质靶射击2发子弹。完毕后听口令验枪,由考生在靶纸和成绩单上确认成绩后签字。
成绩评定:计算两个靶位命中总环数,每1环对应分值为2.5分,累计确定最终得分成绩,满分100分。每个靶位只取2发有效成绩(按由高到低取),多打不计成绩。命中人质该靶位不得分。射击过程中,如出现枪械故障,举手示意,经考核组检查,如非人为原因引起的故障,安排重新射击考试。
考试纪律:考生必须按照考官口令做动作。考生必须按照左为第一个目标,右为第二个目标的顺序进行射击。时间到必须停止射击,违规者取消考试资格。
2、“92式”手枪速射
考试条件:战斗着装,胸环靶1个,距离20米,使用弹数10发。
实施方法:示范员进行规则示范,讲解相关要求。考前每人试射2发子弹,试射完毕进行考试。考生领取10发子弹,92式手枪1支,弹匣2个,每个弹匣各装弹5发,枪弹结合、不上膛、不关保险,在20米位置处准备射击。当考官下达开始射击口令,队员自行上膛(自行更换弹匣),在30秒内完成射击。射击完毕后听口令验枪,由考生在靶纸和成绩单上确认成绩并签字。
成绩评定: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100环即100分,99环即99分,以此类推。当射击时间30秒到后,考官下达“停止射击”口令,考生应该立即停止射击,否则成绩记为0分。射击过程中,如出现枪械故障,举手示意,经考核组检查,如非人为原因引起的故障,安排重新射击考试。
考试纪律:考生必须听从考官和考务人员的安排和指挥。
第五篇:浅谈临床专业学生实习前技能强化培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范文模版)
浅谈临床专业学生实习前技能强化培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 要】实习前的技能强化培训能帮助学生巩固临床基本技能,但是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教师应针对问题加以改进与完善,以适应新时期的医学教育。
【关键词】临床专业学生 实习前技能强化培训 问题 改进措施
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前均需经过临床实习,并且考核合格后方能毕业。尤其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实习意义重大。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用实践来检验所学。
一、临床实习目的
(一)实习的目的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实习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其关键在于应用。有了理论知识,并不等于认识了疾病并能治疗疾病,只有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临床,用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了解疾病,治疗疾病。这种从理论上的认识疾病到真正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就是一次飞跃。
(二)实习的目的是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还包括思维方式、工作态度、责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转变。在实习中,学生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论上头头是道,而面对实际病人却不知所措。因此,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二、我校临床专业学生实习前技能强化培训开展情况
我校自2009年起针对临床专业学生开展实习前技能强化培训,培训时间选择在每年的5―7月份,为期七周,培训人次共计500余人/年。经过七年的实践证明:它是我校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举措,为医院输送了大量的素质过硬的优秀实习生。但随着医学教育和学生基础能力的变化,在强化培训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只有不断地深入探索和完善实习前专业强化训练,才能使它发挥最大的效能。
三、临床专业学生实习前技能强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
近几年的技能培训暴露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知道具体操作,但是对“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以及“这样操作之后如何进行结果的评判”这两个问题理解不透彻。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已经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但由于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授课时间非常紧张,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探究。
(二)传统技能操作授课形式单一
在传统技能操作中,教师授课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在示教方法准确、规范、熟练的同时,讲解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操作练习,在学生操作练习过程中教师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虽然这种授课方法能保证技能传授覆盖每位学生,但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感到疲惫,学习较被动,依赖性强,对操作缺少思考,需要教师指导督促才能完全掌握操作内容。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加之临近期末情绪浮躁,不能充分调?友?习的积极性,难以达到技能强化训练的效果。
(三)培训教师缺乏临床工作经验
随着近年来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我校临床医学系为例,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约占全系教师总人数的50%,由于绝大多数年轻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参与教学,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难将临床工作中的新思维、新技术贯穿到授课内容当中,特别是在当前医疗环境复杂、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学生的技能培训与临床实际工作脱节。
(四)学生缺乏爱伤意识
在培训过程中尽管教师反复强调要把模拟人当作一个真实的病人看待,但是仍然有学生无法做到这一点。例如:在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时,有的学生操作不规范甚至暴力操作,造成模拟人损坏;有的学生在操作时不注意对患者隐私予以保护,并在操作结束后未将模拟人衣物整理好。
四、改进措施
(一)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时间短、基础薄弱等特点,教师在日常理论教学中应增加基础理论课时数,并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另外,在实习前的技能强化训练内容安排上,应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结合病人的需要,结合人群预防保健、促进健康的需要,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组织强化训练的教学内容要系统全面,使学生在临床中够用、管用、会用,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其中才能充分掌握学科精髓。而传统技能操作授课形式为“我讲你听,我做你看”以及“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学习变得被动。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采用PBL、情景模拟、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相结合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以问题为导向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改变了“我讲你听,我做你看”与“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教学方法,让呆板孤立的知识片化作整体知识链,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如两名肢体创伤病人,一人伤后1小时内就诊,一人受伤12小时后就诊,那么这两名创伤患者处理方法相同吗?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情景模拟教学法(simulation)
临床医学生将来到实习岗位,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病人和疾病。教师创设临床工作场景并指定学生扮演病人和医生,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操作的印象,而且启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加强了学生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使学生更能体会病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缩小了临床与课堂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做好了准备。
3.完善考核、评判制度(examination and judge)
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应该结合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技能操作的要求,采取分站考试方式,如第一站――病史采集、病例分析;第二站――体格检查、基本技能操作;第三站――心肺听诊、影像学检查、心电图、医德医风考察。考核合格者方可安排临床实习并根据全年级培训情况设置一、二、三等奖以鼓励优秀学生,对不合格者要求补考直到通过考核。
(三)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策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年轻教师缺乏临床经验,造成技能培训与临床实际工作的脱轨。因此,要采取“请进来”策略,向医院聘请高素质知名专家来学校给教师与学生授课,拓宽教师视野;采取“走出去”策略,定期选派临床专业年轻教师到医院进修,学习当前医学发展新思路与新技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四)融入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学生“爱伤、护伤”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医学模式逐渐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德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扩充。因此,将医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对于强化医学生的“爱伤、护伤”意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如在进行诊断学体格检查时,要求学生在操作之前焐热双手及听诊器,耐心向病人解释检查目的,并消除病人对检查的疑虑,取得病人配合,动作轻柔,随时关注病人表情变化,适时询问病人感受及需求。学生只有学会想病人之所想,才能在今后从容地应对医患矛盾日益复杂的临床工作。
实习前技能强化训练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巩固临床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与完善,以适应新时期的医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周霞,陈红梅.护生实习前强化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3):162-164.[2]王秀艳,于希军.医学生外科临床实习前期基本技能强化训练的实践与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7(S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