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释迦佛及其学说的一些问题之探讨
关于释迦佛及其学说的一些问题之探讨
根元
前言
佛教从公元前五世纪初创立流传至今,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流派众多,异彩纷呈,面对浩浩三藏,真使人有望洋兴叹之感。但不论大乘小乘、南传北传,八万四千法门,林林总总,追其根溯其源,总有其根本的思想法则,而欲探求佛法的根本大义,必不能离开创教者现实的心路历程而妄生猜测,不管是高推圣意、虚构神话传说,还是贬损先圣,把佛陀庸俗化,都不免失之偏颇、离佛甚远。因此,本文尝试着以平和的态度,从现实的角度去探讨佛教的创始者释迦佛(以下简称释迦)其人及其学说的一些问题,倘能使阅者得到一丝半毫的启发,则吾之大幸也。
一、锦衣玉食,辞亲割爱为哪般
出家前的释迦,过的是优裕华贵的贵族生活,他为什么要踏上一条独身寂寞的修行之路呢?圣人之所以为圣,就在于他的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但每个人要作出人生的关键抉择,总有其必然的一些因缘,我想从三个方面去分析释迦的出家之因:
(一)政治环境。许多书上宣称释迦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王子”,咋一听好似权势显赫、身价无量,殊不知处于东北印度之喜马拉雅山麓的迦毗罗卫国,只是一个方圆面积才320平方里的小国,乃是由互相邻近的以释迦族人为主的十个小城邦,根据贵族民主共和制联建而成,推选其中最有势力的迦毗罗卫城城主净饭为国王,国名也即由此而来。这个小国虽然内部实行民主制,但它附属于当时比较强盛的君主制拘萨罗国,正所谓国土危脆,风雨飘摇,弱小的迦毗罗卫国随时都有覆巢之危。据说释迦刚出生不久,就有一位名叫阿私陀仙人的相士为他看相,预言他将来不是成为统治全印度的转轮圣王就是成为出世的思想界领袖转轮法王。姑且不论有无其事,却也从侧面反映出迦毗罗卫国亟需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将其整治振兴。可是以释迦的性格,天性仁慈宽厚,见到田间的小虫被鸟儿叼吃都大生怜惜之情,更何况要在那种野蛮、混乱的社会中去征伐杀戮、于腥风血雨中周旋过活,他又于心何忍呢?
(二)内部权力之争。这一点素为学者所忽略,但从现实的人生,推今及古,却不能完全否认。我们知道释迦出生后才七天,其母摩耶夫人即因产病而逝,而后他由当年同时嫁给净饭王的摩耶之妹------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净饭王固然很疼爱正妻遗下的独生子,比如按照婆罗门教的规定和刹帝利种姓的传统习俗,培养他从八岁起学习字书、吠陀、武艺,据说他精通六十四种书,武艺超群,可见是自幼受过完备的贵族教育。但须知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后来也生下一子名叫难陀,很难说她就完全没有亲疏之分,况且释迦的堂兄弟又不少,因此内部之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情况可以想见。再者,迦毗罗卫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净饭王为稳固其国王地位也的煞费苦心,从释迦成年后迎娶的乃是其亲舅善觉大王(十城邦之一的天智城城主)的女儿耶输陀罗一事就可嗅出浓厚的政治联姻的气味。显然地,以释迦的沉静性格,他对政治舞台上的勾心斗角并无兴趣。
(三)对生死问题的思考。释迦自小好静,爱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人生的大问题。叔本华说:“死亡是产生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源。”任何人,不管贫富贵贱,上至帝王,下至乞丐,都有老死的一天。死亡,是每个人的归宿,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惑,乃是困扰人生的最大问题。当时印度的思想界可分为两大对立派别:一是以正统自居的婆罗门教思想,一是以“六师外道”为代表的反婆罗门的沙门思潮。在生死问题上,婆罗门教宣扬的善恶业报、三世轮回、梵我同一的观点固然令人宁信其有,但“婆罗门至上”的种姓制度和劳民伤财的“祭祀万能”的做法总让人觉得那些道德的说教是婆罗门教徒为维护其自身利益而虚构起来的。当自身的行为腐朽堕落时,再圆满的说教也显得苍白无力。六师中的不兰那迦叶就倡导“无善恶报论”,他说:“无福无施,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世无阿罗汉等成就者。”①“大王,若以利剑脔割一切众生以为肉聚,弥满世间,此非为恶,亦无罪报;于恒水南岸脔割众生,无有恶报,于恒水北岸为大施会,施一切众,亦无福报。”②认为一个人即使是杀盗淫妄、翻墙抢劫、放火烧屋,都不算行恶,反之,一个人即使大行布施、克己、诚实也毫无善报,这就否定了因果关系。顺世论师阿耆多则认为:“受四大取命终时,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皆悉坏败,诸根归空。若人死时,床舆举身,置于冢间,火烧其骨如鸽色,或变灰土。若愚若智取命终者,皆悉坏败为断灭法。”③反对天堂、祭祀、果报等说法。至于末伽梨瞿舍利倡导的宿命论自然更不能为释迦所介接受。总之,人皆有死的悲哀感令释迦无比痛苦和烦恼,而各种纷繁对立的哲学理论并无释去他心头的疑虑,生死事大,正如他所言:“诸有生者,会有别离,若人觉知世间之中皆有别离而不能捐别离法者,此非善利。又如有人作事不成,死时将至,而不疾为善,此非善智。”④他决心亲自去揭开生命的谜底。因此,尽管是“我时年少,童子清净,青发盛年,年二十九,尔时极多乐戏,装饰游行”,他还是毅然“不顾父母啼哭,诸亲不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出家学道”⑤
二、圣人也有磨难吗?
释迦成道后,被人尊为“佛陀”,那么,身为佛陀的释迦,以后是否就事事如意、完美无缺呢?对这个问题,通常有两种过偏的说法和解释:
(一)认为释迦既已成圣,就应当是全知全能的神,因为唯有全知全能的神,才能保佑他人财源茂盛、事业发达、身体健康、平安无灾,若连佛陀自己都有诸多不遂意事,又怎么可能去庇护别人呢?因此,当听说佛陀赤足行路时若不小心,地上的木刺也会刺伤他的脚之事,就惊疑不信。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
(二)虽然迫于现实佛陀的事迹勉强承认佛也遭受种种逆难,但他们仍以理想的“示现”说来解释发生在佛身上的这些逆难。比如,释迦刚成道,第一个想到要去波罗奈附附近度化曾经追随他修习苦行的乔成如等五比丘,在途中遇到一个命定论信徒郁婆伽,郁婆伽见释迦精神饱满,春风满面,也不由大受感染,便问他师从何人而喜悦如此,释迦答言我无所师从,乃是自己解脱、漏尽成道。“奧,也许罢”,郁婆伽半信半疑,摇摇头走了。这是释迦在初转法轮前碰的一次不大不小的壁。又如释迦成道后第二十年,因为时值饥荒、托钵无着,与五百弟子在毗兰邑被困了三个月,幸有马商供养麦粒,众弟子分吃麦糠,节省一点麦仁孝敬给师父吃,艰难度日,圣人在世时的遭遇之坎坷由此可见!但一些学人偏偏牵强附会地解释成那是佛陀以身教告诫世人人生的痛苦可厌,这是一种故意示现的权巧方便。若说佛陀有时示现病痛,尚可令人接受,因为那纯属个人的事。但要把所有的逆难都跟示现扯在一起,吾断断不敢苟同,为什么呢?佛说:“因缘所生法”,任何人事的发生都自有其因缘,因缘际会、大势所趋之处,往往非个人的一己之力所能挽回,比如在释迦的晚年,拘萨罗国的琉璃太子,驱逐了亲佛的父王波斯匿王夺得王位,亲率大军袭击了释迦的祖国迦毗罗卫国,屠城灭族,释迦族人几乎绝种,这对年迈的释迦来说不啻是一个惨重的打击。
释迦是如何对待诸多之逆缘的呢?这才是学佛者所要学习的地方。比如有一次他正在为众多的信众说法时,突然一位妇女腆着大肚子站出来走到他跟前大骂他是个伪君子,指责他曾暗中引诱与她发生性关系,而后又狠心将其抛弃,现在她来找薄情郎讨回公道云云。此举令整个会场一片哗然,因为释迦素来是主张清净无欲的呀!但只见释迦沉稳不惊,默然无诤,任由众人议论猜疑,事后大家才查明这是异教徒为贬损他日隆的声誉,特意雇了此一妓女,把一个木盘扣在肚皮上专门来诬陷他。还有,在释迦的晚年,其堂兄弟提婆达多企图篡夺佛位,先是派刺客行刺释迦未遂,再是以醉象踏佛、巨石砸佛又未遂,硬的不行来软的,竟不惜标新立异,提出极端的“五法”来分裂僧团。五法是指:尽形寿著粪扫衣;尽形寿常乞食;尽形寿唯一坐食;尽形寿不食一切鱼、肉、血味、盐、酥、乳等;尽形寿常露坐。在苦行盛行的古印度,僧团内好大一部分人竟被他拉走。释迦是如何看待提婆达多分裂僧团的行为的呢?他只是谆谆地告诫大家“莫斗诤;莫共相骂诽谤,伺求长短,汝等一切当共齐集;同一师学,如水乳合,利益佛法,要乐住尔。”⑥他希望大家能分辨是非,提防提婆达多的狼子野心,但也仅此而已,并未采取针锋相对的什么报复措施。总之:佛观缘起,对一切逆缘持的是随缘、默忍以了缘的态度。
三、佛涅槃后弟子们将何以依归
释迦的逝世,一般尊敬地称作“涅槃”,但是,学佛者还须了解涅槃的真义。为什么呢?修行佛法的最终解脱之境是证得涅槃寂静,如果仅仅从外相上知道涅槃------即把死逝称作涅槃的话,则会落刻意谤佛者之口实。某些学者还真有这样发现新大陆似的浅薄之论:“佛陀教导僧徒脱离苦恼的办法不过一死,他的全部学说说穿了就是这么回事。这对于佛教的信仰者可能不容易接受,然而,事实如此。”⑦按他这种说法,释迦还不如给每人分把刀子叫人自戕好了,何苦那么劳碌奔波地说法传教四十几年呢?真是胡言乱语,不值一辩。从佛法上讲涅槃的真义到底是什么呢?《杂阿含经》卷十八云“贪欲永尽,嗔瞶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已经讲得十分明白。
释迦在涅槃前,再次地对众弟子们殷勤劝勉,然后安详而逝,何其洒脱自在!在他语重心长的叮嘱中,有四个方面尤其值得分析:
(一)他说:“天地人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我亦先说恩爱无常,合必有离,身非己有,命不长存”。⑧这正是他青年时期立志出家修道的内在原因。他还现身说法:“我今虽是金刚之体,亦复不免无常所迁,生死之中极为可畏。”目的是劝诫弟子们珍惜光阴,“无为放逸”,应当“勤行精进,速求离此生死火炕”,他自己正是“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法显译《大般涅槃经》及《长阿含•游行经》)一般人总以为出家者的人生是消极的、颓废的人生,那是外行的看法。一个人真能彻底放下个人的名利事功,可谓了不起的大丈夫。但放下世间的种种追求并不意味着以后就天天躺下睡大觉,相反地,是要把“生死”二字时刻提在心头,不能放逸,更加勇猛精进地持戒修定成就大慧。
(二)他说:“我成佛以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当所恃”。⑨而且,释迦希望弟子们也能象自己那样具有无比的自信力,他本人就是“自致正觉”的,佛教本就是注重自力而非他力的宗教。所以他寄望“现在生者,后我生者,以己为岛(安全岛),以己为归(归依处),舍己而外,他无所依;以法为岛,以法为归,舍法而外,他无所依。一切比丘,乐我教者,如斯人等,其中第一。”简而言之,释迦死后,弟子们“当自归依,归依于法”,相信自己,依法而行,一定可得解脱。这种教法说辞是何等的平实!
(三)释迦深知人的根性有利有钝、心性有强有弱,针对一般人的依赖心理,他告诉阿难在他涅槃后要“先以香汤洗浴,用新具周遍缠身,用五百张毷次如缠之。内身金棺,灌以麻油比毕,举金棺置第二大铁中,旃檀香次重于外。积重名香,厚衣其上而阇维(火化)之,讫,收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造化”,⑩这样,释迦佛虽然涅槃而去,但还留有舍利塔供人礼拜瞻仰,以增加对佛法的信仰,“供养舍利即是见佛,见佛即见法身,见法身即见圣贤,见圣贤即见四谛,见四谛即见涅槃”,因此“三宝四谛常住于世”、“能为世间作大归依”。⑾由此也可见释迦对身后之事考虑得非常慎重周密。据说释迦死后火化一结束,各国就来争夺佛舍利,后经调解,把舍利分为八份,由八国请回去各各建塔供养。
(四)有弟子想:僧团如此庞大,人数众多,佛在世时,大家唯佛马首是瞻,一旦佛涅槃而去,大家群龙无首,恐怕造成混乱的局面,佛是不是可以在涅槃前发布有关组织管理办法之类的“谕旨”来监护、指导诸比丘呢?阿难把这些人的疑问拿来请示释迦,释迦答言我没有这种想法,我只是僧教中的一份子,从来不以最高权位者自居。为什么呢?我想主要从经济因素中去分析。释迦明确要求“沙门释子,不应受取金银。除舍珠宝,不著饰好。”⑿应当“衣取覆形,食取充饥,随所游至,与衣钵倶,行无顾恋。”⒀出家佛子既无钱财经济上的瓜葛纠纷,唯以了生脱死为己务,设立权力机构自然并无多大意义,反易引起类似世俗利益集团的权力之争,则又何苦来哉!至于对僧团内部的破坏份子,释迦主张实行“梵罚”,何谓梵罚呢?就是大众“与之拒绝交谈,不与劝告,不与教导”,亦即“默摈”的办法。而且,释迦在涅槃前一段时期曾召集诸弟子们开会,特意讲了欲使僧团兴盛的几条原则:经常集会讲论正法,取得一致意见,行动一致;遵守已确定的修行规则;尊敬教团中的年长者,懂得孝敬之道;清净少欲,先人后己;时常要想到会有修行同道到来,已来者应尽量照顾令他们生活安适,等等。⒁尽管因为世易时移、地域文化的差异,现代僧团的实际生活情况迥异古时,对治方法的侧重面也不一样,但释迦的这些建议无疑地具有不可磨灭的指导意义。
四、中道的人生观和实践论
释迦集古印度哲学智慧之大成,取舍左右,提出了独特的“缘起”说。缘起的人生观,即是中道的人生观,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他反对人死如灯灭、道德无用的断灭见,承认众生是按照善恶业报的机制轮回于三世六道。因为是力求现实人生的解脱的,所以他少言前生后世,在原始圣典中有关三世轮回的话只有几句泛泛之词,如“彼众生者,因自行业、因业得报,缘业,依业,业处众生,随其高下,处妙(天、人道)不妙(畜生、恶鬼、地狱道)”、“随人所作业,则多其报”、“十种不善业道,黑有黑报,自然趣下,必至恶处......十善业道,白有白报,自然升上,必至善处”。⒂尽管如此,我们从这些话也可了知释迦是反对消极的命定论、破坏道德的无善恶报论的。
(二)他反对妄设一个创世主“梵”或常住不变的轮回主体“我”,这是针对婆罗门教而言,婆罗门教一方面讲善恶轮回,另一方面又指出一个创世主梵,说是由梵创造出四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而四种姓制度又是永世不变的。他们认为个体生命中有一不变的轮回主体“我”,修行的最高解脱之道就是达到梵我同一。释迦还反对“要素”说,比如顺世论者阿耆多提出地、水、火、风四元素说,命定论者末伽瞿舍利提出地、水、火、风、空、苦、乐、生、死、得、失、灵魂的要素说。要素论者认为世间事物由几大要素构成,这几大要素不坏不动、不被任何东西所创造、也不创造任何东西(此意是指各要素自身不生成事物,事物乃是由各要素互相聚集而成的)。释迦在静定中观察:每个人的生理有生老病死,心理则念念不住(停留),世间的万事万物有成住坏空,何曾有一个独立不变的东西!因此他提出“缘起无我”说,他自己正是观缘起法而证入“无我我所”、“身心俱寂”的“不可思议”的“涅槃寂静”境界,获致正觉。
但是,现代的一些佛教研究学者,提出了他们认为是原始佛教哲学理论内在矛盾的两个尖锐问题:既然一切现象都是缘起的,缘起则无常,就与涅槃的永恒存在说相矛盾;缘起则无我,否认了轮回的主体,三世轮回说又何以成立呢?杨曾文对此问题的研究是:“大概到了原始佛教的后期,在对十二因缘的解释中出现了把‘识’解释为‘识神’(即灵魂),把‘名色’解释为胎儿的说法,目的是把十二因缘与三世轮回教义结合起来,以便在信徒中宣传。《中阿含经》卷十二《大因经》明确地讲:‘当知所谓缘识有名色......善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无也。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答曰:不会。’这里讲的从识到名色,指人的受胎过程。”这样,“以识或识神作为轮回的主体,在宣传十二因缘的以‘无明’为缘有‘行’时,此‘行’就有业的招果功能的意思,由它推动‘识’转生,还是从‘无我’转到变相的‘有我’说上来。”
那么,释迦本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中阿含•箭喻经》中的故事可谓典型地表明了释迦的态度。鬘童子对释迦提出十四个哲学问题:宇宙是常住的?无常的?既有常又无常?非有常非无常?宇宙是有限的?无限的?既有限又无限?非有限非无限?如来死后是存在的?不存在的?既存在又不存在?非存在非不存在?生命与身体是相同的?或不同的?释迦答言如人被毒箭所伤,他找到医生后,不是请医生帮他拔出箭头、消毒敷药包扎治疗,而是喋喋不休地询问医生这毒箭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估计花了多少时间之类的话,那其命必休矣。因此对你这些问题我不回答、不作判断。这就是有名的“十四无记”的故事。佛法也是如此,你既已明白缘起法的道理,就应观法而行,破除执着,证入“无我我所”的涅槃寂静之境,那种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思议而圆通无碍,三明六通自然具足。如果一个研究佛法的人却毫无实际修证的功夫和气魄,只是在一般的哲学思辨中兜圈子,处处执着、疑虑,本来就是背道而驰,何以还自认高明呢?
在修道的实践中,释迦也是主张“中道”而行的。他初转法轮时就明确地说:“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应学。”一边是“享乐”,一边是“苦行”,“舍此二边,有取中道。”⒃须知释迦出家前衣锦食肉、大屋华堂、妻妾成群,终日娱乐声色,出家后又在苦行林长期地自我折磨,“日服一麻一麦”(《普曜经》),搞得“身体羸瘦,喘息甚弱,如八九十衰朽老公,全无气力。”⒄最后感到这样做无甚意义,因而道尼连河痛快地洗了一个澡,并接受牧羊女供献的乳糜,恢复体力后,在一棵优钵罗树下经七日七夜终成正觉。所以,修行须通佛理,无谓的折磨自己并不能表明什么。
五、社会改良观
释迦认为“夫世界者,由众生业而形成”⒅、“其真实者,是依业者!”⒆他的业报轮回说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现实社会的人生之所以有贫富贵贱的种种差异,乃是因每个人过去世所行的善恶业而造成;
(二)如果向善的一面改进自己的身(行为)、口(言论)、意(思想)业,一个人的命运将越来越好,反之亦然;
(三)业报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在社会改良上,他反对婆罗门教规定的四种姓不平等制度,针对婆罗门自吹自擂唯婆罗门种姓的灵魂最清净,死后可返归梵天,四种姓生生世世不可改变的荒谬宣传,他创立“四姓平等”、“众生平等”说,大力地提倡道德和善行。即如在僧团内部,不管是刹帝利、婆罗门还是吠舍、首陀罗,“于如来处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迦弟子”⒇一律平等对待,并希望他们和合相处,互学互助。有一次释迦与阿难在僧团驻地周围散步时,看见一病僧因肠胃不适卧于粪秽之中却无人扶助,从病僧口中得知因为他以前从未替其他比丘效劳,故而现在如此悲惨。释迦和阿难亲自为这位病僧沐浴并将他安置床上,然后召集全体僧众开会,告诉他们作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出家人,更应该互相扶持才对。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一窥释迦可敬的慈悲精神。
释迦还时常向僧俗大众介绍推广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禅法,以净化人心,改良社会。他赞赏品德优良的人,认为他们会获得五种利益:⒈勤劳事务,增产致富;⒉美名广播,人皆称羡;⒊凡有集会,昂然前往,面无愧容;⒋胸襟坦然,死而无憾;⒌及其死后,身化为尘,投生转世,获得好运,或入天界。反之,品质不善、德行恶劣的人也会获取与之相反的五种结果。他劝导大家,一个人要获致今生和来世的幸福的话,应该放弃四恶行(杀盗淫妄)、不要因四恶道(贪嗔痴惧)而做坏事、不要沉湎于六漏厄而丧失财产(六漏厄是指饮酒、经常走街串巷、嗜好赶集娱游、赌博、结交坏友、懒惰),还要搞好同六方(六方指父母、师长、妻子儿女、朋友、奴仆、沙门婆罗门)的关系。对民主共和政制(如跋耆共和国)的国王,他提出诸如经常开会取得一致意见、尊敬老者、保护妇女、尊重宗教场所、欢迎道德高深的修行者来定居之类的建议,对君主集权政制(如摩揭陀国)的国王,他也提出一些利国利民的规劝,特别指出一个国王的职责就是救济资助贫民以防止贫穷。在巴利文长尼柯耶中记载,正是由于国王没发给贫民救济金,结果贫穷蔓延,偷窃、杀人、抢劫、谎言、淫乱等恶法盛行。(以上参考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由此我们知道,释迦虽是栖心物外的圣人,但也不是枯木一棵、百事不闻不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国土即佛土,成佛而不忘国计民生,此正所谓大圣也。
结语
释迦佛的一生,是特立独行、大智大慈的一生,他留下的教法,是佛教文化史上乃至人类文化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更祈望在当今时代这种政治开明、科技发达、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思想自由甚至混乱的国际大社会中,有一两位释迦式的人物出现,身心双修,自证自悟,配合科学的检测,领导世界的思潮,则其于世界文明之贡献,吾何敢妄测!
注释:
①《增一阿含》卷三十九
②③《长阿含》卷十七《沙门果经》
④⒄《佛本行集经》卷十五
⑤⒃《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
⑥《四分律》卷四十三
⑦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
⑧⑨⑩《长阿含》卷二《游行经》
⑾《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⑿《四分律》卷三十七
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
⒁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第68页
⒂《中阿含》卷
四、卷四
十、卷四十四等
⒅吴译《摩登伽经》
⒆《杂阿含》卷二十
⒇《增一阿含》卷二十四
注:本论文为1996年的本科毕业论文,发表于《闽南佛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总第18期
第二篇:佛教念诵集8-释迦摩尼佛圣诞祝仪
释迦摩尼佛圣诞祝仪
香赞
戒定真香 焚起冲天上 弟子虔诚 热在金炉上 顷刻纷纭 即遍满十方 昔日耶输 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楞严咒(一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赞偈
佛宝赞无穷 功成无量无量劫中 巍巍丈六紫金容 觉道雪山峰 眉际玉毫光灿光灿烂 照开六道六道昏蒙 龙华三会愿相逢 演说法真宗 龙华三会愿相逢 演说法真宗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娑婆世界 三界导师 四生慈父 人天教主 三类化身 本师释迦牟尼佛 绕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绕佛约数百声然后各归原位)拜愿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右左各十二拜)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右左三拜)南无普贤菩萨(右左各三拜)南无弥勒菩萨(右左各三拜)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右左各三拜)三皈依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合南圣众
释迦摩尼佛圣诞祝圣仪轨毕
第三篇:科举答案之佛道礼仪
佛道礼仪
甲的嫂子是乙的姑姑,则以下两人属于“亲家”关系的是 下列不属于佛教“六道轮回”的是 佛经是释加牟尼亲自写的吗? 道教创始与哪个时代? “佛家三宝”是指 正确答案: 按古代兄弟排行的顺序,次子应该称为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正确答案: 以下不属于道教“四大天师”的是 以下不属于佛教“四谛”教义的是? 灵宝天尊是道教“三清”中的哪一位 济公在哪座寺庙出家?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
以下不属于佛教“横三世佛”的是? “有教无类”是以下哪位提出的观点?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这段话出自佛教哪本著作?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中浮屠的意思指的是 《金刚经》是哪个教派的著作? 古人所称的“顿首”之礼是指
古人讲究谦辞礼让,谈到自己儿子时一般称为 古人讲究尊称礼节,谈到对方父亲时一般称为
唐朝时六渡日本宣扬佛教为当时两国邦交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古人所称的“拙荆”是指
在古代,下列哪个词语中用来称呼对方妻子 古代“敦煌艺术”源于中国哪个教派 道教创始于哪个时代
以下不是古代祭祀常用牲畜的是 以下不是古代“祭祀”准备活动的是 佛教所称“圆寂”是指
古代所称“先考”是一种尊敬的称法,指的是
甲的父亲与乙的祖母 非常道 不是,是弟子记录的 东汉 佛,法,僧 仲 阿赖耶识 萨镇冰 空 上清 灵隐寺 阿赖耶识
弥勒佛 孔子
波若波罗蜜心经 宝塔 佛教 跪而头叩地 犬子 令尊 鉴真 自己的妻子 令阃 佛教 东汉 兔 赏灯
佛门中人去世 已逝世的父亲 甲的儿媳与乙的母亲是妯娌,乙应该称呼甲为 甲与乙是连襟,则甲的女儿称乙的岳丈为 以下与自己“辈分相同”的亲属是
祖父/祖母 外公
姨夫的弟媳的外甥
表弟的侄女的外婆 金兰之交 7天 佛、法、僧 菩萨戒 甲的父亲与乙的祖母 捐赠给寺庙 主持方丈 山西 餐具 以下亲属中,辈分比自己高的是
古时人称“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为 佛门中主持“水陆法会”需要几天时间”
“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其中三宝是指 佛门戒律中“三聚净戒”是指?
甲的嫂子是乙的姑姑,则以下两人属于“亲家”关系的是 拜佛时香客送上的“香火钱、香油钱”是用来 在寺庙里总管各项事务的一位僧人称为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位于哪个省 佛教中人所用的“钵”是一种
第四篇:体育教学说课之技巧及注意事项
体育教学“说课”之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说课
1、说课的来源
“说课”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属于听得多,看得少,说得更少,现在我们学校里搞教研活动也要说课,评职称要说课,评教坛新秀要说课,评优秀教师要说课,学会说课已经成为新世纪我们每位教师必修课,因为它与我们教师职业息息相关。“说课”是怎么来的呢?“说课”这个名词的出现和作为一种单独的教研形式广为运用,始于1987年6月河南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1991年7月,《中国教育报》首次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从而揭开了说课活动的序幕。
2、说课的概念
什么叫说课,说课就是指教师以讲解方式,向听的对象(如领导、同事、评委等)就某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述说自己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分析及教学设计和理论根据的过程。这里所指的教学内容,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内容,可以是一个课时,也可以是几个课时。关键是:第一,所说的课,必须是自己亲自上的或备的课,第二,说的内容中,必须有具体的教学过程及理论依据,两者缺一不可。通俗一点说,说课就是你要说清: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3、说课与上课 说课与上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同一教材进行处理,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目的不同,上课的目的在于把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并进行思想教育,也就是使学生会学,说课的目的在于向听的对象说清对所教内容的教学思路,也就是便于听者明白,第二是内容不同,上课主要是教什么?怎么教?而说课不仅要说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第三方法不同,上课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课中主要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尝试练习等方式进行活动,而说课就仅靠教师的解说为主,第四对象不同,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而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事、评委等。
二、说课的优点
说课,作为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鲜事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不仅能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理论,进一步熟悉大纲和《新课程》,熟悉教材,提高教师处理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学法的实际教学能力,还能提高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说课针对于其它教研活动来讲,我觉得它有下列明显的优点:
1、组织灵活。说课不受场地,器械、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可以在办公室,也可以在大礼堂,可以几个人,也可以是几千人,可以是半天,也可以是一天,相当灵活,可以减少多种因素的干扰。
2、注重理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只注意,我这样去做,而对“为什么这样做”的思考常常无暇顾及,在说课过程中,不但要教师说出“教什么”和“怎样做”更要说清“为什么这样做”?这个“为什么这样教”就是“说理”,要说请这个为什么?教师就必须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教育理论去阐明。
3、短时高效。一般说一堂课的时间在20--30分钟,但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来源分析处理,又包括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既要说明怎样教,又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同时在这20--30分钟时间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也可以完全显现出来。
三、体育课说课的内容
什么是说课内容,说课内容是指说什么问题,它是说课的核心。内容的完整与内容处理合理显示着说课者的说课技能、知识水平和学科教学的专业素质,自然关系到说课的质量。说课内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说设计理念等。
1、说教材。
说教材就是说“教什么?”和对所要教的内容理解以及处理,具体包括:
①说教材内容及地位。即所说课是哪个年级的哪节课,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处于何种地位,有何作用?是复习课还是新授课?课的主要内容是第几次出现,其他内容在本课中的作用等。如:某位老师在说四年级《变速走》这堂课的时是这样说教材的:《变速走》是《体育与保健》四年级上册的一堂复习课,课的的主要内容是改变速度的走和打活动目标。改变速度的走在一二年级已经出现过,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正确走的观念,走路姿势较正确,但对于步幅、步频知识的介绍较少,本课通过自然走到变速走、快速走让学生发现走得快的条件主要有步幅和步频决定,并能知道这些知识点;打活动目标在低年级中已经出现过,本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投掷能力。
介绍教材内容,不仅是为了让听者了解说课者所授课的内容,也是为听者提供说课者随即要说的根据教材内容所采取的教法、学法及教材处理是否合理作出判断前提条件。
②说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和依据。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说课中处理教材的依据。这一环节要说清课程标准中关于所说课和说课有关年级,在水平阶段方面的要求之外,还要说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在《变速走》这课的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说的:本课的设计首先考虑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同时根据四年级学生喜欢模仿,乐于在情景活动中接受教育等特点,在课堂中创设积极情景,使学生想学、会学、爱学、善学。
③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就是指通过教学过程,预期学生可能产生的发展和进步,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判教学效果的标准和手段,我们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分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在具体的方法中我们要采用预期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来描述,也就是采取“行为观的描述方法”,如刚才说《变速走》这课的技能目标我们把它确定为:通过练习,使95%以上的学生建立一种正确走的动作,能根据要求改变速度的走,并保持动作的正确,能用3种以上方法投掷,提高投准能力;
④说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堂课中根据教学目标必须着重讲解、练习的内容称之谓“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理解或学习有困难的地方。重点和难点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又有区别,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说课不仅要说清教学的重点难点,还要说明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及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
⑤说教具学具安排。就是要说清这节课中你所需要的准备的教具和学生练习用的学具以及这样安排的原因。如《变速走》一课中,需要准备的教具是一只小鼓,用来敲打节奏,使学生能跟着节奏走。两只篮球用来作活动目标。学具是每人准备好一根绳子,作为自制垒球的器械。
2、说学情。
就是针对你所上课的水平段学生的心理生理情况和对本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现有基础等进行分析说明。一般可以说说这段孩子的思维能力、模仿能力以及动作协调能力等。
3、说教法、学法
教法就是指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怎样教的问题,学法就是学生如何学形成知识技能的方法。说教法,就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说出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常常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选择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注重和学生特点,教师特长相融合,一般新授课常常采用讲解示范--尝试练习--拓展延伸的方法,在复习课中则采取练习纠错,小组合作学习多方法。说学法,即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告诉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或技巧,也就是学法指导,一般新授课采取模仿、尝试法,练习课采取练习、竞赛法。说教法学法体育课中,一般采取是先概括说教法、学法,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说具体的教法和学法。
4、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指的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的某一具体的任务,借助一定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师生共同活动过程。说教学过程是说课中的中心内容,能否说清教学过程是能否说好课的关键。说教学过程,就是要说清自己的教学思维、课堂结构环节,练习的设计、队列队形、时间安排、器材安排等环节。
一般来说,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环节包括导入,辅助练习,基本练习、巩固活动,课堂小结等。在说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我们把这些环节说清楚,如我是怎样导入新课的,大概用时多少?队列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理论依据,在每一教学环节都要说清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并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整个过程要说的详细、具体,但也不是说必须面面俱到,因为毕竟不是课堂实录,我们在说的时候,可以采取主要教学环节,重难点突破详细说,如基本联系,巩固活动等环节就必须说得详细些,其他环节如课堂小结等环节,则可以适当简而言之,但要避免“蜻蜒点水,面面俱到”式的说课。
四、说课的基本要求
要说好课,首先要精心设计,不要信口开河。因为,说课是说给同行、领导听的,是说如何上课,不是简单介绍上课的内容,更不是上课给听说课的老师领导听。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当然也要注意说课的一些技巧,就像演讲时的演讲持巧一样,对整个演讲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说课时,我觉得以下方面是要着重注意的。
1、语言简练,朴实无华。说课关键是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在说课中不必用华丽的词汇来点缀。只求说清楚、说明白就可以。同时,说课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20分钟以内。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在说课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说,防止无重次的泛泛讲解,尤其是对本节课的技能教学,我们要将主要的时间放在说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和教法设计上。
3、理论与实践联系。因为说课与授课不同,它不仅要讲"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所以,我们做每一次都工作都必须在一定的理论支撑,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4、适当运用媒体。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利用教学多媒体进行说课,效果会更好,但要合理运用。
说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但课说得好,并不是课一定上得好,这中间当然还有一个过程,但是我相信,只要这样去说课,这样去上课,日久天长,就可以把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分阶段。因为感觉了的东西并不能真正地认识它,只有理解了东西才能真正地认识它。只要我们这样去说课,这样去上课,日积月累,就可以提高教学要求水平,熟练教学技巧,娴熟地驾驭课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更是一门艺术。
第五篇:贾平凹散文之残佛
贾平凹散文之残佛
去泾河里捡玩石,原本是懒散行为,却捡着了一尊佛,一下子庄严得不得了。那时看天,天上是有一朵祥云,方圆数里唯有的那棵树上,安静地歇栖着一只鹰,然后起飞,不知去处。佛是灰颜色的沙质石头所刻,底座两层,中间镂空,上有莲花台。雕刻的精致依稀可见,只是已经没了棱角。这是佛要痛哭的,但佛不痛哭,佛没有了头,也没有了腹,莲台仅存盘起来的一只左脚和一只搭在脚上的右手。
那一刻,陈旧的机器在轰隆隆价响,石料场上的传送带将石头传送到粉碎机前,突然这佛石就出现了。佛石并不是金光四射,它被泥沙裹着,依样丑陋,这如同任何伟人独身于闹市里立即就被淹没一样,但这一块石头样子毕竟特别,忍不住抢救下来,佛就如此这般地降临了。
我不敢说是我救佛,佛是需要我救的吗?我把佛石清洗干净,抱回来放在家中供奉,着实在一整天里哀叹它的苦难,但第二天就觉悟了,是佛故意经过了传送带,站在了粉碎机的进口,考验我的感觉。我庆幸我的感觉没有迟钝,自信良善本泯,勇气还在。此后日日为它焚香,敬它,也敬了自己。
或说,佛是完美的,此佛残成这样,还算佛吗?人如果没头身,残骸是可恶的,佛残缺了却依样美丽。我看着它的时候,香火袅袅,那头和身似乎在烟雾中幻化而去,而端庄和善的面容就在空中,那低垂的微微含笑的目光在注视着我。“佛,”我说,“佛的手也是佛,佛的脚也是佛。”光明的玻璃粉碎了还是光明的。瞧这一手一脚呀,放在那里是多么安祥!
或说,佛毕竟是人心造的佛,更何况这尊佛仅是一块石头。是石头,并不坚硬的沙质石头,但心想事便可成,刻佛的人在刻佛的那一刻就注入了虔诚,而被供奉在庙堂里度众生又赋予了意念,这石头就成了佛。钞票不也仅仅是一张纸吗,但钞票在流通中却威力无穷,可以买来整庄的土地,买来一座城,买来人的尊严和生命。
或说,那么,既然是佛,佛法无边,为什么会在泾河里冲撞滚磨?对了,是在那一个夏天,山洪暴发,冲毁了佛庙,石佛同庙宇的砖瓦、石条。木柱一齐落入河中,砖瓦、石条、木柱都在滚磨中碎为细沙了而石佛却留了下来,正因为它是佛!请注意,泾河的泾字,应该是经,佛并不是难以逃过大难,佛是要经河来寻找它应到的地位,这就是他要寻到我这里来。古老的泾河有过柳毅传书的传说,佛却亲自经河,洛河上的甄氏成神,飘渺一去成云成烟,这佛虽残却又实实在在来我的书屋,我该呼它是泾佛了。
我敬奉着这一手一脚的泾佛。
许多人得知我得了一尊泾佛,瞧着皆说古,一定有灵验,便纷纷焚香磕头,祈祷泾佛保佑他发财,赐他以高官,赐他以儿孙,他们生活中缺什么就祈祷什么,甚至那个姓王的邻居在打麻将前也来祈祷自己的手气。我终于明白,泾佛之所以没有了头没有了身,全是被那些虔诚的芸芸众生乞了去的,芸芸众生的最虔诚其实是最自私。佛难道不明白这些人的自私吗,佛一定是知道的,但佛就这么对待着人的自私,他只能牺牲自己而面对着自私的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啊。
我把泾佛供奉在书屋,每日烧香,我厌烦人的可怜和可耻,我并不许愿。
“不,”昨夜里我在梦中,佛却在说,“那我就不是佛了!”
今早起来,我终于插上香后,下跪作拜,我说,佛,那我就许愿吧,既然佛作为佛拥有佛的美丽和牺牲,就保佑我灵魂安妥和身躯安宁,作为人活在世上就好好享受人生的一切欢乐和一切痛苦烦恼吧。
人都是忙的,我比别人会更忙,有佛亲近,我想以后我不会怯弱,也不再逃避,美丽地做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