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涟水县军民小学诗词之乡创建实施方案
涟水县军民小学
关于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古老的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而古诗词,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师生校园精神文化生活,让诗教进校园,借助诗教活动,培养师生鉴赏诗词、创作诗词的能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塑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营造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创建“中华诗词之乡”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吴继军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汪祝龑、王健担任,其他行政班成员、中层干部及全体语文教师担任成员。
三、主要措施
1.积极创设诗教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注重突出诗教工作,结合书香校园的打造,充分利用廊道、橱窗、黑板报、校园网等多种渠道进行一定的宣传诗教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校性学诗词、用 1 诗词、赏诗词、写诗词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诗教文化,丰富校园文化体系。
2.及时抓好诗教培训。
一是采用讲座形式,由教务处组织一次诗词教育培训,培训对象为诗教领导小组成员、全校语文教师及教职工队伍中的诗词爱好者。二是聘请诗词专家开设讲座,对我校校园诗教工作进行现场指导。通过教育培训,使我校语文教师具备诗词格律基本知识,为带头学诗、写诗和教诗词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三是要扎实有效地开展诗教活动,培养和宣传诗教典型。
3.切实开展诗教活动。
第一、保证诗教时间。学校在阅读指导课中,适当安排课时或在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诗词专题教学或辅导。结合乡村少年宫的建设与运行,适机择时开展诗词兴趣小组活动。
第二、讲究诗教质量。为保证诗教工作的最大有效性,我校将把“诗教”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建立一支诗教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成立诗词兴趣小组,要求专职教师要有诗教的专辑教案,兼职教师在语文课教案中有所体现,学生要有专门的诗教作业或诗词手抄报。结合实际,开展诗词创作竞赛、诗词朗诵、手抄报、主题班会、节庆赛诗等多种形式的诗教活动。同时每年举行一次诗词创意大赛。
第三、展示诗教成果。每学期出一期师生诗教专辑。平时注意收集、整理诗教作品,并注重交流与提高。优秀的诗词创作作品可以装裱后装点校园。各班也要在黑板报上开辟诗词创作园地。让师生在诗教成果的享受中,进一步激发诗教的热情,提升诗教的运行质态。
4.注重抓好诗教考评。
建立诗教进校园工作组织机构,制订诗教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开展诗教进校园系列活动。把诗教工作纳入到相关处(室)、班级组织、相关个人及班级等组织的考评之中。要注重考察诗教过程,注意发掘典型的先进诗教事迹,把诗教专项考评作为学校常规性的一项重要工作,真正评选出诗教工作先进个人。通过建立诗教活动表彰激励机制,让教师、学生与学校获得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诗教工作。
要用学校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把诗教进校园工作作为当前学校行为的一个重要部分,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到诗教工作的重要意义,以积极的态度开展诗教工作。
2.建立诗教组织领导体系。
在县教育局成立诗词协会的基础上,学校建立相应的诗教领导组织,以专司诗教活动。组织领导要分工合理、分管到位、监督有力。3.制订切实可行的诗教方案。
在县教育局“诗教进校园”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诗教活动方案,校园诗教活动的开展、推进、总结、提升按计划有序进行,形成学校的诗教特色,全面丰富校园文化体系。
4.多层面保证诗教工作的正常开展。
要高度认识到诗教工作的实际意义,知晓诗教工作的良性开展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营造健康的诗教氛围,积极建立诗教组织,合理搭建诗教平台,在必要的经费、硬件条件上加以保障,促使学校的诗教进校园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涟水县军民小学 二〇一六年二月
第二篇:创建诗词之乡方案(推荐)
径口镇中心小学小学创建“ 中华诗词之乡”
工作实施方案
中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为积极响应教育局在全县大力开展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活动的号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诗词教育工作,丰富和发展师生文化生活,根据《博白县推进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跟县委、县人民政府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通过开展“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活动, 大力弦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古典诗词文化,更好地反映博白人文、历史和环境,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热爱祖国、热爱博白、热爱校园、建设家乡的情怀,提高我校教育质量, 提升我校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工作目标
2015年初,学校启动“ 中华诗词之乡” 创建工作,使诗词活动在学校深入开展,师生参与者不断增多,诗词创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为打造博白特色文化品牌,全面建设幸福和谐新博白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主要创建活动(时间:2015年3月-7月)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创建“中华诗词之乡” 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陈柳径口镇中心小学常务副校长 副组长:汤朝海径口镇中心小学副校长 陈英
径口镇中心小学副校长
成员由径口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陈家永老师担任,负责全校创建工作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
2.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学校要抽调得力人员成立诗词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诗词创作和日常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创建活动要达到“七有”标准:有领导班子、有活动经费、有诗词活动小组(诗社)、有活动阵地(办公室和陈列室)、有作品集、有学习记录、有诗词专栏。
3.广泛宣传动员, 营造良好氛围。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创建 “ 中华诗词之乡”活动工作实施方案,迅速召开师生动员会,对创建活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动员;要加大宣传力度, 在校园开设诗词专栏和专题节目、组织专题系列报道和典型推介;采取多种形式迅速掀起学诗词、诵诗词、创作诗词的热潮,在全校营造人人爱写诗、能写诗、会欣赏诗词的良好文化氛围。4.建立诗社组织, 加强诗词教育。要根据创建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成立诗社或诗词兴趣小组,发展具有一定水平的师生加入学校诗词学会, 并积极学习诗词创作技能;组织教师开展诗词教学比赛,加强课堂诗词教学的督促和检查,确保诗词教学出效果;小学高年级以上的语文教师要具备诗词格律基本知识,带头学诗、写诗和教好诗词课程,采取“ 一日一诗”等形式进行诗词教育,引导学生阅读诗词,品赏诗词,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学会创作和赏析诗词,让诗词在学生心中扎根。
5.开展诗艺活动,提高整体水平。学校要积极开展诗词教育活动,以校园广播为主要阵地,制作宣传牌和出版专栏,为学生发表诗词作品提供平台;不定期举办诗词培训、诗词讲座、诗词朗诵会、诗词沙龙、经典诵读比赛、诗词创作比赛、手抄报、主题班会、文艺汇演等方式多样的诗教活动,培养诗词爱好者,提高师生的整体创作水平。
6.培养诗词典型,打造诗乡品牌。要根据方案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认真做好相关材料,要做好各种活动阵地,如展室、诗栏、诗牌、诗墙、诗廊等;还要准备现场表演,如文艺节目、诗歌朗诵、即兴吟诗作对等。要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切实开展诗词创建活动, 打造本校诗词特色品牌,确保我校创建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并取得实效。7.组织相关活动,推动诗教活动深入开展。学校要及时将师生优秀诗词作品推荐到县南流》、《白州诗联》等诗词刊物投稿。每月月底都要以电子文档方式把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向县局创建办公室汇报,创建活动结束后,将在全校中评选出一批在创建活动工作中表现突出, 作成效显著的诗教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2015.3.3
第三篇:创建中华诗词之乡
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市、州)暨中华诗教
先进单位有关规定
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市、州)、中华诗教先进单位,是传承中华文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服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途径。各级党委、政府和诗词组织,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和责任心,积极引领广大诗人、词家和人民群众,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区优势,积极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市、州)、中华诗教先进单位,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章中华诗词之乡(市、州)评定标准
在乡镇、县(市、区)开展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在地级市(州)开展创建中华诗词之市(州)活动。达到下列标准,可授予中华诗词之乡、中华诗词之市(州)称号。
一、领导到位。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市、州)是党委、政府直接领导和实施的一项文化建设事业,是党委和政府行为,必须领导重视,认识统一,工作到位。党委、政府领导要在认识上、工作中把弘扬中华诗词真正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之中,把创建诗词之乡作为兴县、兴市的千秋大业来对待,亲自负责领导创建工作,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议程,纳入社会发展全面规划、提供思想、组织和人力、物力、财力上相应合理和可靠的保证;中华诗词之乡(市、州)创建要注重社会效益,致力于促进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二、群众参与,走向社会。扎实推进中华诗词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旅游景区。学校有广泛系统的诗词教与学活动;机关有诗词学习创作氛围;社区、企业、农村有较多的人能自觉自愿投入诗词创作、吟唱等项活动;旅游景区有诗词文化设施。诗词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经常性、不可或缺的内容,深受群众喜爱。
三、健全组织、理顺机制。要发挥组织作用,特别是思想宣传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创建诗词之乡(市、州)纳入工作日程。诗词组织健全,活动经常。县以上单位有诗词学(协)会,基层有诗社。诗词学(协)会有办公场所,得到政府有关部门支持。有组织地开展诗词学习、采风、研讨、演唱等项活动。
四、经济保证。社会诗教、校园诗教作为一种文化系统工程,需要相应的经济保证。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性的文化建设,创建诗词之乡必须有经常性的、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经费投入,和开拓社会多元化投入的渠道,以保证诗词之乡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这些经费用于开展诗词活动,诗词教育培训、补助诗词作品出版、奖励诗词精品创作等;有关部门要严格掌握,防止浪费或挪作他用。
五、扩展宣传阵地。要有相应的传播媒体、报刊、活动空间和环境氛围。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刊物等传播媒体能够及时反映创建诗词之乡(市、州)工作信息、经验和成果,力戒奢华,力戒形式主义,既讲节约,又把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
六、加强诗教,培养人才。要持之以恒地开展诗词基础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尤其要重视开展中小学诗教活动,抓好师资培训,保证质量,以诗词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提高。
七、珍视传统,创作精品。对本地丰富的人文传统和诗词遗产,要切实加以保护、挖掘、整理、研究、继承,并发扬光大。要不断抓诗词创作,不断有优秀作品问世,在群众创作的基础上,能够推出精品力作,培养出当地具有较高诗词创作水平的领军人物和优秀人才。
八、协调发展,造福地方。中华诗词之乡(市、州)的创建,要和本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要对增强当地的文化软实力,对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对形成和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健康多彩的人文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力。
第二章 中华诗教先进单位评定标准
在大、中、小学以及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创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活动,达到下列标准,可授予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称号。
一、具有诗教工作的主体意识和长效机制。有创建诗教先进单位的整体规划、组织领导、工作管理制度和开展诗教工作三年以上较系统的资料档案。
二、有健全的诗词组织。组织机构健全,有本单位分管领导任诗词组织的实职领导,有规范的组织章程,有稳定的经费保证,有诗人群体和创作骨干队伍。
三、建有稳定的交流平台。诗词刊物定期出版,有经常发表在内、外刊物上的诗词佳作。积极参与本地和全国各地的诗词学术和创作活动,有一定数量与质量的成果。有一定数量的个人或诗词组织的作品集出版。
四、已建立诗词创培训(含兴趣、选修课)制度。有熟悉诗词知识的师资,有一定系统性、科学性的教材(含校本教材)及相应的考核办法等。
五、已建立诗教工作融入单位科学发展思路的有效模式。诗教工作与单位主业相融,诗教载体多元化,受众群体化,有适量的诗词物化工程。校园诗教要走进第一课堂,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诗教,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知识融汇一体,全面提高;企、事业诗教要切实推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发展经济、提高效益,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第三章 申 报
凡计划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市、州)、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的相应地区和单位,应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申报。
一、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市、州),由当地党委或政府(也可联署)申报。创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由学校或相关单位申报。经中华诗词学会备案后即进入正式的创建阶段。申报中华诗词之乡(市、州)、中华诗教先进单位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诗词学(协)会同意并推荐,申报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的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还须经分管教育部门签署意见。
二、申报单位应向中华诗词学会提供以下材料:
1.创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联系方式;2.创建规划,开展创建活动总体安排部署意见;3.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诗教工作安排部署意见;4.创建工作进展简报;
5.反映诗词活动的图像资料;6.其他有关资料。
三、中华诗词学会建立申报单位档案,备案后实行跟踪指导;申报单位须及时向中华诗词学会反馈创建进展情况。
四、申报创建中华诗词之市(州),其所管辖的县(市、区)、校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单位已被中华诗词学会(含省、自治区、直辖市诗词学、协会)授予诗词之乡、诗教先进单位。
第四章 考 察
从向中华诗词学会报送创建计划并备案之日起,创建活动开展一年以上的,方可进行考察。
一、考察内容。以中华诗词之乡(市、州)、中华诗教先进单位评定标准为依据进行考察。1.中华诗词学会派出考察组,会同所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诗词组织领导,共同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考察验收。2.联合考察组要认真听取申报中华诗词之乡(市、州)党委、政府负责人对创建情况的汇报。
3.查阅创建资料。包括申报基层诗词组织花名册;反映诗词活动的文字、图像资料;诗词报刊的出版发行情况、诗词专集样本等;与基层负责人、群众座谈;考察活动场所、办公设施、制度建设及诗化环境(诗墙、诗碑、诗词专栏等);学校的教师诗词教案、诗词教学课题研究成果、学生诗词手抄报、创作专栏、背诵登记卡、本校教材样本等;观摩创建成果展示。诸如展板、诗词吟唱会、赛诗会、诗词书画展、培训课堂、学校诗词教学课堂、文艺表演等。
二、考察意见。联合考察组形成统一意见后,与申报地区、单位负责人交换考察意见,并以此为基础向中华诗词学会汇报。
三、考察责任。联合考察组应按照中华词之乡(市、州)、中华诗教先进单位评定标准,对考察对象进行认真考察,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考察组应如实汇报考察对象创建情况。考察组要廉洁自守,不允许收受考察对象金钱、贵重物品。对考察走过场或不如实汇报、收受金钱、贵重物品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第五章 审 批
中华诗词之乡(市、州)、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由中华诗词学会审核批准。
一、汇报。中华诗词学会召开会长办公会,听取所派出的考察组汇报考察情况。考察组应形成文字汇报材料,提供反映被考察地区、单位创建情况的文字、图像及实物资料;提出本考察组的确定性意见。
二、讨论表决。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办公会经充分酝酿讨论,实行举手表决通过。到会人员有半数以上(含半数)不同意时,不予批准。
三、通知。向被授予中华诗词之乡(市、州)、中华诗教先进单位下发通知,颁发证书、牌匾。
第六章 管 理
中华诗词之乡(市、州)、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在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管理的同时,还应接受相应诗词组织的管理。
一、中华诗词之乡(市、州)、中华诗教先进单位被授予称号一年之内,上级诗词组织应对其进行一次“回头看”,着重检查在考察、审批阶段所指出的问题和不足是否得到了有力改进;由创建转入正常发展之后是否建立了长效机制,并不断有所提升和进步。
二、被授予称号的单位要以工作简报形式经常向中华诗词学会反馈当地巩固、发展创建成果进展情况,及时报送年终总结、工作计划及自办诗词诗刊、诗词教育培训活动简报等。
三、中华诗词学会不定期派员或委托所在省级诗词组织对被授予称号单位进行复查。对巩固、发展创建成果不力的单位,提出改进意见。经督促仍无改进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办公会审查批准,取消该单位荣誉称号。中华诗词学会
2013年3月
第四篇:诗词之乡创建汇报材料
诗词之乡创建汇报材料
随冲
勤耕诗苑禾苗壮,诗教赢来校园新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首先谨让我代表xx中心校全体教职员工向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我校于1958年建校,地处105国道旁,坐落在安徽省太和县xx镇。我校是阜阳市一所农村市级示范初中。占地面积约为40800平方米,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47人,教职工93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44人。本科学历74名,专科学历16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90%。
“诗教进校园”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高雅校园、书香校园、青春校园”的迫切需要,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诗词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为配合创建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诗教活动,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诗教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青少年学习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加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和爱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诗词队伍结构,防止“诗词断层”;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素质教育的新天地”。现就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xx镇有著名的xx集遗址,它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唯一保存的省级历史文化遗址。该遗址属大汶口时期文化,曾发掘有石斧骨针、陶器、青铜器等大量文物,遗址上现建有倪公祠、经锄楼、课最堂等古代建筑。其中一株明朝的古柏己历经400余年的世事沧桑。相传,经锄楼为西汉武帝时期御史大夫倪宽幼年读书的地方。明嘉靖年间,后人为纪念倪宽“勤奋好学,为民宽厚”所建,是太和八景之一,史称“锄楼映月”。“经锄楼"三个字是清大书法家梁献手笔。
xx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有东汉名士郭宪、西汉御史大夫倪宽等名人,今有杨少华、杨清华、杨润华、马腾、王志明等一批国家级书法大师。目前,该镇成立有著名的倪宽书画院。附近商铺林立,经济繁荣,xx镇已成为105国道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生长在这片沃土上的xx镇中心学校建校已有50多年的历史,历经风雨,现在硬件设施齐全,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风端正、学风良好,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为家乡发展和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
二、广泛的师生创作基础
诗词吟诵创作交流,早在创建之前就已蔚然成风,xx镇人文荟萃,具有广泛的诗词创作群众基础,几年前就涌现了像张仕芳、杨思忠、李恒
三、刘志堂、刘尚志等一大批享誉家乡的诗词爱好者。目前,xx中心学校大兴诗词之风,在广大师生中掀起了诵诗、学诗、写诗的热潮,整个校园诗教氛围浓厚,可谓是“春风化雨兴诗教,诗露词霖润校园”!
三、成立一个组织,强化领导重视
我校为加强对诗教工作的领导,成立了xx中心校诗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李尚友校长任组长,中心校本部有校工会主席随冲同志具体分管负责。学校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让他们明确诗教工作意义,积极推动诗教工作的蓬勃开展,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诗教意识,努力培养骨干诗家,目前,我校已有近10位教师成为县诗词会员。
四、搭建一个平台,完善工作机制
学校积极搭建诗词教育学习和创作平台,成立了“经锄教育诗社”,李尚友校长任社长,现已发展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社员达180多人。诗社制定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和章程,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扎实有效,积极主动,经锄教育诗社已成为广大师生学诗练诗的“温馨之家”、“幸福之家”。
五、完善一套制度,确保正常开展
为保证学校诗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有《诗教活动学习制度》《诗教活动培训制度》等,将诗教活动纳入平时教育教学内容,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全方位多渠道的推进诗教活动。教导处排定有教师诗教研讨课,定期开展师生诗词培训和讲座,语文组教师平时都备有诗词教学教案。并要求每位教师至少做到“四个一”:即每天要诵读一首古典诗文,每周至少要练习学写一首诗词作品,每学期要上一节有关诗词方面的公开课,每期要写一篇有关诗教方面的研究论文。
六、开展五项活动,加强创作交流
、培训活动
我校坚持诗词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师生的诗词素养。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强化教师从事诗教工作的内功。学校除定期广大师生开展诗词讲座活动外,两年来先后选派40多人次去参加各级各类诗词培训,并几次邀请县诗词学会张震会长等领导专家到我校指导工作,开展培训讲座、采风、吟诵等活动,受训师生达500多人次。
加强诗词创作交流,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交流形式主要是师徒结对,我校社员与县诗词学会专家领导结对,通过上门拜访、电话问疑、手机短讯、乡镇互访等多种样式,促成师生间长期、密切的交流,不断提高诗词创作水平。
2、常规活动
我校扎扎实实开展诗教常规性工作,让诗词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走向学生,积极营造儒雅、清正、诗香浓郁的诗教氛围,我校把诗教工作作为我校打造和谐校园、高雅校园、书香校园、青春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立有效诗教工作机制,开展有目的的诗教活动,有步骤有计划的落实诗教工作目标。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校已形成浓厚的校园诗教氛围,学生爱诗、学诗、吟诗、写诗、用诗的兴趣盎然。
3、采风活动
我校经常组织社员开展诗词创作采风活动,促进社员专业成长。仅本学期以来,我校就选派优秀师生30人次随同县诗词学会领导先后到界首邴集梨园、大新禅堂寺、太和樱桃园、我镇茨河湾、经锄楼等地采风,接受诗家指导。通过采风,不仅开阔了社员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写作题材,<~>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与激情,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创作水平,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4、吟诵活动
我校努力拓展诗词诵读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利用晨读、课前十分钟等时间诵读诗文,坚持诵读登记制度,填好诵读登记卡。我们还开展了如诵读比赛、诗词吟诵会、赛诗会、古诗文知识竞赛、诗句接龙等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领略古老大地的山川河流,体会到古人的高远志趣和报国情怀,享受文思泉涌、妙笔生花的快乐,实践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谛。诵读诗词已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
5、比赛活动
为引导师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华民族优雅精神气质,促进诗教工作的活泼开展,促进“书香校园”的常态化、个性化发展,激发他们读诗诵诗写诗的兴趣,学校每年定期举办古诗词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赛诗会、中华诵—经典演讲、诗词创作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师生尽情倘佯在诗词的海洋里,体验感悟经典的内涵和创作的乐趣。
七、构筑四个载体,展现诗教成果
为展示学校诗教成果,激励师生创作,我们积极建立展示平台,努力构筑四个载体。、构建平面载体,出版校刊《经锄之声》。读诗是体味,创作是内化与升华。在强化诗词背诵积累的同时,我们提倡并鼓励对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师生进行诗歌创作。为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诗词创作交流的平台,我们特意在校刊《经锄之声》里开设有诗词专版“茨滨诗苑”栏目,刊登师生的优秀诗作,目前已出版五期,其中第五期为诗词之乡“创建专刊”,尽可能的给广大师生提供展示才情、张扬个性的机会。
2、构建墙廊载体,营造诗教氛围
因地制宜诗化校园环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为给整个学校营造了一个浓郁的较为立体、深入、广泛的诗教氛围。学校开辟了校园诗墙、视窗、诗廊,在教学楼墙壁上张贴图文并茂的古诗词作品和经典成语等,让每个角落都诗化起来,让学生在诗的氛围中感悟做人道理,受到中华诗词和传统文化的陶冶。
我们还将师生创作的优秀诗作在文化长廊上展示,让广大师生感受到诗词创作的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3、构建音讯载体,陶冶学生情操
我们在校园广播站开设经典诵读专栏,定期朗诵经典诗文或者我校师生创作的诗文,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陶冶心智,体会自身学诗诵诗的快乐。在我们学校,可以说目之所及,到处是经典古诗文;耳之所闻,名曲萦绕,配乐古诗朗诵。在古诗文的濡染下,儒雅的气质在师生的身上正逐渐有所体现,班风班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课堂上,活动中,校园外,经常会有一些同学在特定情境触发下,经典诗文脱口而出。经典诗文的浸润,全校师生更儒雅,更文明,更有书卷气。
4、构建网络载体,扩大诗教影响。
我们还充分运用校园网站这一载体,及时宣传报道我校诗教工作的成果,发表我校师生创作的诗词作品,邀请优秀老师做好有关诗词讲座,搞好师生之间,校与校之间以及与外地诗友之间的诗词交流和学习,不断扩大诗教影响。
八、投入一批资金,改善工作条件
一年来,学校为經锄教育诗社配置了专门的办公室,配备有办公桌、有电脑、打印机、资料柜、多媒体等,投资五万多元,改善了工作条件,从经济上保证了诗社活动的正常运行。本学期,学校又添置了16个诗廊,加上装裱作品以及书写用的笔墨纸砚等用于诗教工作的投资近八万元。
九、彰显一个特色,开展楹联创作
我校诗教工作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楹联创作兴趣小组建设。多年来,我校张永剑老师辛勤耕耘,精心培养,成立有学生楹联创作兴趣小组。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对联知识讲座、我联我写、对联展示、出外培训等活动,成绩斐然。几年来,师生共书写对联3000多联,在全国各级楹联大赛中我校师生100多人次获奖。楹联兴趣小组新颖多彩的活动已成为我校诗教工作的一个特色和靓丽风景!
十、涌现一批人才,创作蔚为风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全校师生的辛勤努力,我校诗教工作初见成效,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初步彰显。目前,在县诗词学会的培养下,我校涌现了像xx等一批爱诗写诗的优秀教师,他们先后在《太和教育》《阜阳日报》等各级报刊发表诗作千余首,其中不乏质量上乘之作,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赏!xx等十多位老师诗词作品在上级评选中获奖。在学生中,我校也涌现了为数不少的诗歌创作新苗。学生xx现为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会员,xx楹联学会会员。联都网、中华国粹网等网站超级版主。曾荣获XX年中国对联创作金奖,并在全国各级诗联赛事中共获奖近百次。小诗童xx在阜阳市诗词界颇负盛名,很受诗词前辈的推崇。他的很多诗作发表于全国各地报刊,并被县诗词学会诗友们争相转发,传阅。xx同学的现代诗作获得太和县留守儿童征文大赛特等奖;xx同学的小令获得全国青年诗人大赛二等奖。两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诗词创作及征文大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奖。
创建诗香校园,彰显学校特色。诗教活动为我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两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诗教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必须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我们在实践中摸索,肯定存在有许多缺点和不足,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改进和提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着我县创建诗词之乡的强劲东风,我们xx中心校将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以诗词创建为契机,积极打造诗教校园文化品牌,把我校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不仅仅是一块牌子,我们要的是美好生活的品质和诗意校园的品位,更需要承载的是社会历史的责任和担当、文化血脉的传承与弘扬!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诗词之乡
大型诗集《公主岭风韵》是公主岭市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标志性工程,于2009年10月20日出版发行,共收录21个省、市(区)286人的934首诗词。《公主岭风韵》分五编:第一编《怀德古风》,收录公主岭古人11人86首诗词;第二编《响铃新韵》;收录公主岭市当今作者59人113首诗词;第三编《文游雅集》,收录外地作者83人476首诗词;第四编《遗址沉思》,收录7人吟诵公主岭市古遗址120首诗词;第五编《诗乡贺咏》,收录全国各地126人祝贺公主岭市创建中华诗词之乡126首诗词。此书可与《历代诗人咏集安》、《长白山池南撷韵》媲美。
公主岭市荣获中华诗词之乡三载有寄 诗乡载誉已三年,次第青黄染韵田。秉笔问心碑烜赫,采风得意柳翩跹。每当铃响打头阵,岂许山荒违顺躔。流派开来齐举棹,遵凭绮卷慰前贤。卜算子·探访农民诗人李彥
越过信州城,直向佟家去。抚掌犹珍汗茧亲,农院寻诗路。流派起关东,继迹开新旅。小试春芽脉发时,韵蓄村深处。
李彥,1962年生,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佟家村二队农民,包种5埫地,闲暇时写诗词,已有诗作千余首,在《图们江放歌》和《鹤乡雅韵》采风中,两度荣获“十佳”称号。长白山诗派农民诗人的真正代表,他是关东的骄傲,他的诗带着黑土的芳香,青蔬的芳香,五谷的芳香,愿他的创作在秦家屯镇这广袤的黑土地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