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

时间:2019-05-13 04:1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

第一篇: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

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

建城[2009]119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重庆市政管委,上海市城乡建设交通委,天津市市容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自2005年建设部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城市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和有关标准,积极开展工作,一些非试点城市也主动加入到试点行列,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还将数字城管向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延伸,采取服务外包等城市化运作方式,改善了城市环境,创造了就业机会,试点工作取得了宝贵经验。为规范数字城管推广工作,针对试点工作中系统建设兼容性差、运行时效低、盲目超前、资金浪费等问题,我部组织编写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参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城市建设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九年七月七日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

前 言

自2005年在全国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以下简称数字城管)以来,数字城管实现了城市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从静态到动态、从开环到闭环、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全面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数字城管探索建立了监管分离的双轴心管理体制,创建了将城市管理对象精确定位的万米单元网格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建立了科学的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和绩效评价机制,构建了一个适应新体制、新方法和新机制的集成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是对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手段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为更好地推广数字城管的基本经验,提高系统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数字城管建设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导则,以指导和规范各地数字城管建设工作。

1.总则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各地要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出发点,以城市管理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构建数字城管系统;数字城管系统建设要注重适用性、可拓展性和可兼容性,为实现数字城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坚持标准、循序渐进。各地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需要,贯彻执行部颁行业标准和技术指南,合理确定管理模式和管理范围,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建设数字城管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经济欠发达城市可从最基础城市管理做起,重点理顺机制、体制,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逐步完善数字城管软硬件系统,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和管理领域,建设适应当地发展水平、经济实用的数字城管。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注重实效,坚持创新。数字城管在提升问题发现能力的同时,需要加大处置资源的数量,提升处置资源的质量,在提升问题处置能力上求实效;建设数字城管系统,必须重视推动改革和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建立监督和管理分开、问题发现及时、处置标准明确、监督考核相对独立的城市管理机制。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坚持群众参与,科学评价。要将 3

市长公开电话和12319服务热线与数字城管有机结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运用系统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积极推进将数字城管考核结果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行政效能监察体系,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整合资源,励行节约。按照勤俭办一切事的原则,整合现有各类信息化资源,实现设备、信息系统的共建共享,减少各类不必要的形象装备;要开放市场,公开招标,在确保系统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设备租用、委托建设等形式开展系统建设,减少数字城管一次性投资;要积极采用先进实用和性价比合理的技术模式和硬件配置,以降低数字城管建设的技术成本。要合理配置数字城管系统运行的维护资源,建立稳定可信的运行维护模式,可选择外包服务、租用托管等形式降低运行维护成本,保证运行安全稳定。

2.建设内容

数字城管建设的核心应包括四个方面。

机制创新是实施数字城管的核心。应建立独立的监督制度、量化的处置制度、量化的考核制度和长效考核制度等。

高效监督是实施数字城管的根本。明确一个隶属政府综合部门相对独立的监督和考核部门是数字城管建设的有力

保证。

标准贯彻是实施数字城管的基础。全面贯彻数字城管的相关标准是建设、运行数字城管的规范化基础。

技术集成是实施数字城管的保障。在体制、机制、标准巨大变革的背景下,只有采用数字化集成技术,才能保证和维持数字城管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和标准的贯彻,实现新体制机制环境下的城市管理高效率。2.1.组织体系建设

按照监督考核相对独立的原则,数字城管建设应明确隶属于政府的相对独立的综合协调部门,完成城市管理监督考核职责。将分散的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考核职能,集中到与处置职能脱钩的监督考核部门中,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和监督考核的职责分离,为建立独立的监督考核机制奠定必要的组织基础。

按照城市管理问题处置资源下放的原则,将分散在城市各职能部门和设区城市区级政府的处置资源(包括人、财、物、事)尽量直接配置到市和区以下的基层执行单位,为发挥处置资源的最大时效和提高基层处置能力,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2.2.制度体系建设

监督制度建设。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标准规定,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监督手册》,构建以问题发现、核查结案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管理问题监督制度体系,以确保城市管理问题高位独立监督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处置制度建设。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立案、处置和结案》(CJ/T315)标准规定,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置(指挥)手册》,构建以处置职责重新确认、处置结果规范、处置时限精准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管理问题处置执行的制度体系,以保证城市管理问题各处置责任部门的职责清晰、结果规范。

考核制度建设。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绩效评价》(CJ/T292)标准规定,制定《城市管理综合绩效考核办法》,以标准化的处置结果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对各执行部门和监督机构的考核制度体系,形成一个监督轴驱动多部门组成的处置轴,全面提升处置效率的核心动力机制。

长效机制建设。在城市现行管理体制下,积极推进将数字城管考核结果纳入到城市有关部门的绩效考核、行政效能督察或干部考核等制度体系,以保证监督、处置、考核机制长期发挥效能。

2.3.信息系统建设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标准规定,建设数字城管中心机房、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体系、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软硬件平台。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标准规定,建设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及数据交换子系统。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CJ/T293)标准规定,进行城管通硬件的选型和采购,建设城管通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2.4.基础数据建设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标准中规定的关于城市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数据需求,建设以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正射影像图等基础地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标准规定,编制本地区单元网格划分与分类编码工作方案,并建设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单元网格数据库。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

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标准规定,编制本地区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和数据普查工作方案,并建设基于单元网格数据库的管理部件和事件数据库。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CJ/T215)标准规定,编制本地区地理编码数据普查工作方案,并建设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城市地理编码数据库。2.5.专职队伍建设

信息采集员。各地应根据区域大小、城市管理问题发生密度等实际情况,采用自管或市场化管理等方式,组建规模适当的专职信息采集员队伍。负责日常城市管理问题的信息采集、核实核查和各类专项普查工作。

呼叫中心坐席员。各地应结合当地需求配备呼叫中心坐席员。负责受理领导批示、信息采集员上报和社会公众举报的城市管理问题,并进行审核、立案、批转、授权结案等工作。

指挥中心派遣员。各地应结合当地需求配备指挥中心派遣员。负责将监督中心立案后批转的案卷派遣到相应的专业部门,对专业部门的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协调督办。

3.项目管理

3.1.项目管理组织

成立数字城管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重大事项的决定,确定数字城管体制机制的建设,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协调项目各相关单位的协作关系,决定项目组成员的调整。及时听取项目建设过程的进展情况,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宏观监督和指导。明确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所有管理职责,保证项目总体进度和各组工作质量和进度,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进展情况及需要确认的重大事项。

设立管理组,负责数字城管队伍建设,编制各岗位管理制度,包括监督手册、指挥手册、评价指标体系等,并组织培训。设立系统组,负责项目的系统运行环境和应用系统建设和协调,包括网络布署、硬件配置,数据库建设、系统软件配置和应用软件研发,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等工作。设立数据组,负责协调、收集和整理基础地理框架数据,进行单元网格划分、部件和地址数据普查入库工作。3.2项目实施步骤

明确责任,组织实施。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项目实施工作计划。

项目立项、编制方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求分

析报告和实施方案”,完成项目立项和招投标工作,确定项目各承建单位。

组建队伍,制订制度。由管理组牵头,组建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监督员队伍,并编写相关工作制度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监督手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置(指挥)手册》,《城市管理综合绩效考核办法》。

数据普查,系统搭建。由数据组牵头,进行数据普查和数据库建设工作。由系统组牵头,进行系统网络配置,软硬件系统和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应用软件系统研发和实施,城管通硬件采购和软件研发等工作。

人员培训,编制手册。由管理组、系统组牵头,编制《各岗位用户培训手册》、《监督员培训手册》及《系统管理员培训手册》,对系统岗位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技术培训。

系统测试,投入运行。由管理组、系统组牵头,进行系统测试、试运行和正式运行。

档案整理,系统验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文档资料进行整理,存档,并组织系统的验收。

4.验收评价

4.1.组织体系

有明确的隶属政府的独立城市管理综合协调、监督和考 10

核部门,同时实现了处置资源尽量直接配置到市和区以下的基层执行单位。4.2.基本制度

建立并执行了比较完善的监督制度、处置制度、考核制度,形成了考核制度的长效机制。4.3.信息系统

建设了基础软硬件平台系统,以及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及数据交换子系统等。4.4.基础数据

建设了以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正射影像图等基础地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编制了本地区单元网格划分与分类编码工作方案,并建设了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地理单元网格数据库;编制了本地区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和数据普查工作方案,并建设了基于地理单元网格数据库的管理部件和事件数据库;编制了本地区地理编码数据普查工作方案,并建设了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城市地理编码数据库。

4.5.专职队伍

组建了与本地监督区域、问题发生密度相适应的信息采集、呼叫中心和协调指挥的专职队伍。4.6.运行效果

数字城管系统经过一定周期的运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的监督发现和处置执行达到合理的数量,监督执行部门运作协调,考核评价制度基本发挥作用,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城市总体面貌发生明显改变等。4.7.文档资料

机制体制建设文档。包括项目建设、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和运行管理相关的政府文件和管理制度等文档。

建设过程文档。包括系统集成、数据普查、应用系统开发、软硬件采购、网络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场地机房装修、监理等全过程技术文档。

总结汇报文档。针对验收评价的主要内容,集中反映项目概况、建设过程、组织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基础数据建设、运行实际效果的综合汇报文档。

第二篇: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

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

导则(试行)》的通知

建城[2009]11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重庆市政管委,上海市城乡建设交通委,天津市市容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自2005年建设部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城市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和有关标准,积极开展工作,一些非试点城市也主动加入到试点行列,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还将数字城管向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延伸,采取服务外包等城市化运作方式,改善了城市环境,创造了就业机会,试点工作取得了宝贵经验。为规范数字城管推广工作,针对试点工作中系统建设兼容性差、运行时效低、盲目超前、资金浪费等问题,我部组织编写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参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城市建设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九年七月七日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

(试行)

前 言

自2005年在全国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以下简称数字城管)以来,数字城管实现了城市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从静态到动态、从开环到闭环、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全面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数字城管探索建立了监管分离的双轴心管理体制,创建了将城市管理对象精确定位的万米单元网格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建立了科学的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和绩效评价机制,构建了一个适应新体制、新方法和新机制的集成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是对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手段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为更好地推广数字城管的基本经验,提高系统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数字城管建设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导则,以指导和规范各地数字城管建设工作。

1.总则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各地要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出发点,以城市管理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构建数字城管系统;数字城管系统建设要注重适用性、可拓展性和可兼容性,为实现数字城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坚持标准、循序渐进。各地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需要,贯彻执行部颁行业标准和技术指南,合理确定管理模式和管理范围,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建设数字城管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经济欠发达城市可从最基础城市管理做起,重点理顺机制、体制,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逐步完善数字城管软硬件系统,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和管理领域,建设适应当地发展水平、经济实用的数字城管。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注重实效,坚持创新。数字城管在提升问题发现能力的同时,需要加大处置资源的数量,提升处置资源的质量,在提升问题处置能力上求实效;建设数字城管系统,必须重视推动改革和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建立监督和管理分开、问题发现及时、处置标准明确、监督考核相对独立的城市管理机制。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坚持群众参与,科学评价。要将市长公开电话和12319服务热线与数字城管有机结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运用系统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积极推进将数字城管考核结果纳入政府的绩 3 效考核、行政效能监察体系,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整合资源,励行节约。按照勤俭办一切事的原则,整合现有各类信息化资源,实现设备、信息系统的共建共享,减少各类不必要的形象装备;要开放市场,公开招标,在确保系统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设备租用、委托建设等形式开展系统建设,减少数字城管一次性投资;要积极采用先进实用和性价比合理的技术模式和硬件配置,以降低数字城管建设的技术成本。要合理配置数字城管系统运行的维护资源,建立稳定可信的运行维护模式,可选择外包服务、租用托管等形式降低运行维护成本,保证运行安全稳定。

2.建设内容

数字城管建设的核心应包括四个方面。

机制创新是实施数字城管的核心。应建立独立的监督制度、量化的处置制度、量化的考核制度和长效考核制度等。

高效监督是实施数字城管的根本。明确一个隶属政府综合部门相对独立的监督和考核部门是数字城管建设的有力保证。

标准贯彻是实施数字城管的基础。全面贯彻数字城管的相关标准是建设、运行数字城管的规范化基础。

技术集成是实施数字城管的保障。在体制、机制、标准巨大变革的背景下,只有采用数字化集成技术,才能保证和维持数字城管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和标准的贯彻,实现新体制机制环境下的城市 管理高效率。2.1.组织体系建设

按照监督考核相对独立的原则,数字城管建设应明确隶属于政府的相对独立的综合协调部门,完成城市管理监督考核职责。将分散的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考核职能,集中到与处置职能脱钩的监督考核部门中,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和监督考核的职责分离,为建立独立的监督考核机制奠定必要的组织基础。

按照城市管理问题处置资源下放的原则,将分散在城市各职能部门和设区城市区级政府的处置资源(包括人、财、物、事)尽量直接配置到市和区以下的基层执行单位,为发挥处置资源的最大时效和提高基层处置能力,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2.2.制度体系建设

监督制度建设。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标准规定,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监督手册》,构建以问题发现、核查结案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管理问题监督制度体系,以确保城市管理问题高位独立监督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处置制度建设。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立案、处置和结案》(CJ/T315)标准规定,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置(指挥)手册》,构建以处置职责重新确认、处置结果规范、处置时限精准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管理问题处置执行的制度体系,以保证城市管理问题各处置责任部门的职责清晰、结果规范。考核制度建设。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绩效评价》(CJ/T292)标准规定,制定《城市管理综合绩效考核办法》,以标准化的处置结果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对各执行部门和监督机构的考核制度体系,形成一个监督轴驱动多部门组成的处置轴,全面提升处置效率的核心动力机制。

长效机制建设。在城市现行管理体制下,积极推进将数字城管考核结果纳入到城市有关部门的绩效考核、行政效能督察或干部考核等制度体系,以保证监督、处置、考核机制长期发挥效能。2.3.信息系统建设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标准规定,建设数字城管中心机房、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体系、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软硬件平台。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标准规定,建设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及数据交换子系统。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CJ/T293)标准规定,进行城管通硬件的选型和采购,建设城管通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2.4.基础数据建设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标准中规定的关于城市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数据需求,建设以城市大比 例尺地形图、正射影像图等基础地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标准规定,编制本地区单元网格划分与分类编码工作方案,并建设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单元网格数据库。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标准规定,编制本地区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和数据普查工作方案,并建设基于单元网格数据库的管理部件和事件数据库。

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CJ/T215)标准规定,编制本地区地理编码数据普查工作方案,并建设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城市地理编码数据库。2.5.专职队伍建设

信息采集员。各地应根据区域大小、城市管理问题发生密度等实际情况,采用自管或市场化管理等方式,组建规模适当的专职信息采集员队伍。负责日常城市管理问题的信息采集、核实核查和各类专项普查工作。

呼叫中心坐席员。各地应结合当地需求配备呼叫中心坐席员。负责受理领导批示、信息采集员上报和社会公众举报的城市管理问题,并进行审核、立案、批转、授权结案等工作。

指挥中心派遣员。各地应结合当地需求配备指挥中心派遣员。负责将监督中心立案后批转的案卷派遣到相应的专业部门,对专业 部门的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协调督办。

3.项目管理

3.1.项目管理组织

成立数字城管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重大事项的决定,确定数字城管体制机制的建设,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协调项目各相关单位的协作关系,决定项目组成员的调整。及时听取项目建设过程的进展情况,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宏观监督和指导。明确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所有管理职责,保证项目总体进度和各组工作质量和进度,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进展情况及需要确认的重大事项。

设立管理组,负责数字城管队伍建设,编制各岗位管理制度,包括监督手册、指挥手册、评价指标体系等,并组织培训。设立系统组,负责项目的系统运行环境和应用系统建设和协调,包括网络布署、硬件配置,数据库建设、系统软件配置和应用软件研发,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等工作。设立数据组,负责协调、收集和整理基础地理框架数据,进行单元网格划分、部件和地址数据普查入库工作。3.2项目实施步骤

明确责任,组织实施。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项目实施工作计划。

项目立项、编制方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求分析报告和实施方案”,完成项目立项和招投标工作,确定项目各承建单位。

组建队伍,制订制度。由管理组牵头,组建监督中心、指挥中 心和监督员队伍,并编写相关工作制度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监督手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置(指挥)手册》,《城市管理综合绩效考核办法》。

数据普查,系统搭建。由数据组牵头,进行数据普查和数据库建设工作。由系统组牵头,进行系统网络配置,软硬件系统和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应用软件系统研发和实施,城管通硬件采购和软件研发等工作。

人员培训,编制手册。由管理组、系统组牵头,编制《各岗位用户培训手册》、《监督员培训手册》及《系统管理员培训手册》,对系统岗位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技术培训。

系统测试,投入运行。由管理组、系统组牵头,进行系统测试、试运行和正式运行。

档案整理,系统验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文档资料进行整理,存档,并组织系统的验收。

4.验收评价

4.1.组织体系

有明确的隶属政府的独立城市管理综合协调、监督和考核部门,同时实现了处置资源尽量直接配置到市和区以下的基层执行单位。4.2.基本制度

建立并执行了比较完善的监督制度、处置制度、考核制度,形成了考核制度的长效机制。

4.3.信息系统

建设了基础软硬件平台系统,以及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及数据交换子系统等。4.4.基础数据

建设了以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正射影像图等基础地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编制了本地区单元网格划分与分类编码工作方案,并建设了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地理单元网格数据库;编制了本地区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和数据普查工作方案,并建设了基于地理单元网格数据库的管理部件和事件数据库;编制了本地区地理编码数据普查工作方案,并建设了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城市地理编码数据库。4.5.专职队伍

组建了与本地监督区域、问题发生密度相适应的信息采集、呼叫中心和协调指挥的专职队伍。4.6.运行效果

数字城管系统经过一定周期的运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的监督发现和处置执行达到合理的数量,监督执行部门运作协调,考核评价制度基本发挥作用,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城市总体面貌发生明显改变等。

4.7.文档资料

机制体制建设文档。包括项目建设、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和运行管理相关的政府文件和管理制度等文档。

建设过程文档。包括系统集成、数据普查、应用系统开发、软硬件采购、网络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场地机房装修、监理等全过程技术文档。

总结汇报文档。针对验收评价的主要内容,集中反映项目概况、建设过程、组织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基础数据建设、运行实际效果的综合汇报文档。

第三篇: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列标准宣贯”的培训的个人总结

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 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列标准宣贯”的培训的个人总结

2010年11月27至29日在广西南宁参加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列标准宣贯”的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字化建设的专家齐聚南宁,专家们就《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的内容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列标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学习与宣贯。

会上,首先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郝力用简介的语言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进行了解读,郝力提到导则是在以51个已建成的试点单位为背景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规律和教训编写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使一些城市的数字化城管建设道路上少走弯路。因此解读的详细内容主要由“发展趋势”、“城管问题”、“问题根本”、“基本做法”、“重要经验”、“存在问题”六个方面组成。

一、发展趋势

目前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呈现“两多一少”即大城市多、沿海市多、中西部少和“两个同步”即与经济发展同步、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现象。这样的情况是由多个问题导致的,而这些问题郝副主任也对其一一做了剖析。

二、城管问题和问题根源

首先,为什么要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化发展的速度给城市带来的物理变化和人口变化,导致城市管理的部件和事件成倍数的增长,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挑战。使用常规的方法较来处理这些繁多的事、部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就目前的“数字城管”的建立状态来看,是东部沿海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做得多,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要少。而中西部较少的原因重要是中西部地区处于城市建设的阶段,其关注的点在“如何建好一个城市”的阶段。缺少了一个“较长效”的管理机构,导致部分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建设管理问题”。其中“事件”问题的根源是转移人口的问题,所以只要城镇化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事件问题就一定会存在。“事件”的本质是管理体制和机制与管理“对象”变化不相适应的问题。而城市化管理的部件是一个城市的历史问题,不是一两年就可以解决的。而这样的“管理”是需要一段较长时间再能解决的。而数字化城管的诞生可以说是这一管理方式的“切入点”,对于“数字化城管”来说,其关键在于“管理”。因此其对从事城管问题工作的人员要求必须对城管问题有清楚地认识,有办法。要清楚地认识到城管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这样再同“数字化”相结合就可以对城市管理起到一定效果。

其次,为什么数字化城市管理在许多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响应和较好的管理效果?那是因为在绝大多数运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城市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的城市中,其试金石是“以机制调整的软办法,来弥补机制不足的缺陷”加上“数字化管理”的支撑便成为城管问题的“接入点”使得城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好的反映。这便是“以软办法,解决硬缺陷”的体现。

三、基本做法

基本做法主要从三方面解读:

1、改革体制,2、完善体制,3、规范确责。

所谓的“以软办法,解决硬缺陷”中的“硬缺陷”首先是城市管理资源分散在多个部门中,管理权属比较分散。其次是监督、决策、执行和考核都在一个部门,不能暴露问题所在。因此,要使考核有效,第一:必须把监督部门独立出来。才能对相关部门进行真正的“考核”,这样才能更好的建立上级依据数据考核相关下级部门的科学有效地考核体制。从而使城市管理有序的向目标推进。而数字化城管在设计之初已经蕴含了这个内容。第二:尽可能把行动资源下放到能够与“事件”“部件”发生直接接触的部门,这样有利于上级部门考核下级部门的方式。

除此之外,郝力副主任还提到需要“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一个是以考核和监督为机制的办法(处置标准),其可以鞭策所有与城市管理问题的相关部门来进行对城市事件以及部件的管理。另一个则是相关的一系列考核办法。

四、重要经验

在数字城管试点工作的实践中,重要经验总结为“监管分离是前提,高位考核是根本,发现核查是手段,確责达标是关键,信息技术是支撑,高效处置是目的。”

五、存在问题

在目前工作中主要问题表现在体制调整较难,制度设计模糊,处置责任不清,技术定位错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全体数管工作人员的努力的,它不是单一的由某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我们全体数管工作人员都需要一种团结的精神来工作。

通过郝力副主任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的解读,我认识到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首先它不仅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有城市管理问题业务知识方面的要求,还对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有思想上的要求,我们必须接受到来受到监督的相关责任单位的压力,同时还要以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处理相关的案件。此外此项工作还是一项具有挑战的工作,他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及现在存在的问题都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面对并处理的。

在听完郝力副主任对“数字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论讲解后,来自于“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处置中心”的赵美英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城市管理部件监督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标准进行了宣贯。整个宣贯内容结合赵主任的工作经验围绕三个内容开展,分别是:编制的相关背景,涵盖的主要内容,杭州的贯标实践。

在编制的相关背景里面提到一点:编制标准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明确它的用途,致使他必须具有一定的原则,而这个标准是在51家试点单位为背景的情况下编制的。且数字城管它不同于其他的城市管理方法,它主要是体现一个高位监管的机制。同时还举了一个 “川”与“卅”的例子。“川”仿佛就像我们各个相关部门,它们相互之间并没有联系,各有各的一套处置制度。这便是前面郝力副主任提到的“硬问题”的一个表现。但是只要“川”中间有“—”,就相互之间有了联系,而数字城管就像是这条“—”把它们都连接起来了。把它们连接起来后还要进一步的考虑到它们的“建”和“用”两个方面。在用的方面,因为“标准”是用于全国性范围内的,所以它在编制中也遵循了一定的原则:引领性原则,普适性原则,法定性原则,刚性化原则,兼顾例外性原则。而随着城管问题的变化,“标准”也会有一定的修改,就此次宣贯的标准内容而言,就是在已有标准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此外,“建”好的同时也要“用”好,这样才能发挥出理想效果。所以要求我们要学习其相关内容,在有一定业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灵活的运用它。

而在“标准”的实施方面,赵主任结合杭州的具体情况对标准如何实施来进行解读,(一)、立案环节上,对采集员(监督员)巡查频次、核查时限设定了三级标准,以确保问题全面发现,充分考虑了动态性问题因核查不及时影响问题结案等问题。

(二)、立案上,设施了采集立案要求和量化指标,并设置了一、二级管理区域,对同一类别的问题按照处置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确定立案、处置、结案的标准。

(三)、处置环节,按A、B、C三级标准,设定了事、部件问题处置时限,同时标准正文中规定了三级案卷派遣时限,从标准上控制因派遣影响问题的及时处理等负面因素。如针对于专业部门的处理时限延时的问题,杭州市就通过限制案件量的方法来控制,他们是每个月给相关责任单位的处理时限延时量是3%,相关责任单位如果超过了这个限额其在考核上就会减去相应的分值。这样就避免了专业部门每条案件都通过延时的方法来拉长处理时间,保证了问题的及时处理,提高了效率。

(四)、结案环节,针对问题立案状态,对应提出结案的标准,并以视觉标准作为结案的标准,从而较好地处理好数字与行业标准的差异,同时更为直观展示数字城管的成就。

此外,赵主任还提到在未来数字城管发展过程中,希望监督员可以进行普查部件等一系列的展望。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会议还有来自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专家组”的专家蒋景曈对《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标准宣贯,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的高萍对《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标准进行了宣贯,来自烟台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郭副主任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建设“高效节约型数字城管的建设要点”进行了介绍,来自常州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陈建伟主任则从三方面对《城市市政综合监督信息系统 绩效评价》进行了介绍。通过他们的讲解,是我对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的相关评价的内容和具体考核标准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此外,还有来此成都和南宁的“数字化城管”相关领导对他们工作中的经验进行了交流。以上专家和领导都对“数字城管”以及“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等相关建设标准和考核机制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作经验,并使用简介易懂的语言加以介绍,使我对数字化城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这次学习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相关知识,使我在认识上提升了层次。而对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目前处于一个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现状,我们每个人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数字城市管理”在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其次要注意的是最先进的组织是学习型的组织,只有不断学习,全面普及城市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为本单位提供全面的“服务”,在学习其他兄弟单位的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数字城市管理在市民以及城市管理建设中的影响力,才能适应这个社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昆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监督指挥中心吴晶秋

2010/12/3

第四篇:建设数字化管理城市

建设数字化管理城市——鄂尔多斯市探索社会管

理创新工作综述(中)

内蒙古新闻网11-03-29 09:03 【打印本页】 【字体:小 中 大】来源: 内蒙古日

最早发起经济转型的鄂尔多斯,又一次在内蒙古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道路上先人一步。

2010年10月,以连续3年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前10名的成绩,鄂尔多斯被列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

以此为契机,鄂尔多斯针对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特点,以创新的理念,把提升全国最安全城市建设水平的重点放在了数字鄂尔多斯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和与此相关的治安防控、预警等机制的健全、完善上,正在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社会、提高效能、服务群众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公共安全体系。

数字化打造治安防控网络

数字化防控,对鄂尔多斯的社会管理创新而言是水到渠成的选择。

2008年,“数字东胜”浮出水面。随后,“数字康巴什”、“数字乌审”、“数字伊金霍洛”、“数字准格尔”等纷纷亮相,鄂尔多斯全面拓展着城市数字化管理的范围。继中心城区外,所有旗所在地今年内均将初步建立起数字化管理平台。到2012年,旗区之间要进行联网,实现全市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数字化平台的搭建,让鄂尔多斯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社会治安动态管理成为可能。目前仍然在强力推进的遍及市、旗区以及各治安堵卡点、城市主要出入口的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将使城市主要街道、交通要道、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全面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所有的苏木乡镇所在地、重点开发区都将建成视频监控或者报警中心。从而形成以市、旗区公安联网指挥中心为大平台,以主干网互通、点面相连的大防控

网络。

一个融技防、物防、人防为一体的现代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就此拉开帷幕。

乌审旗投入6000万元,建设以完善光纤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可视化管理系统为目标的“信息畅通工程”。全旗76家重点单位、30家金融营业网点技防设施安装率达到100%。

准格尔旗投入8000万元启动数字准格尔一期工程建设。其中,投入1600万元为32所小学、幼儿园安装了智能报警监控系统。建成技防镇5个、技防小区18个。伊金霍洛旗投入8500万元,实现了重要交通节点、敏感场所、行政事业单位、娱乐场所等技防全覆盖。

鄂尔多斯还提出,各旗区财政每年要安排防控体系建设专项经费,保持技防建设、设施改造等有序开展。

大投入成就了大技防体系的快速推进。

康巴什新区以“可视化新区”为依托,建设以高清视频探头和红外线自动报警装置为主体的技防体系,独创治安预警、街面巡逻、网上巡逻、视频巡逻、社区防控、校园安保网、单位防控网“七大防控体系”,搭建起全天候、无缝隙治安动态防控网。东胜区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各类技防系统,公共区域全部安装高清晰摄像机,要害部位普及了治安动态视频监控,居民小区等实现探头全覆盖,实现了城区视频监控无盲区。

这种防控网络带来了“控得住、查得清、调得出、用得上”的效果。就拿伊旗来说,全新的技防体系实施一年来,装有技防系统的单位和场所发案率同比下降22.6%,60%的技防点实现了“零”发案。

据规划,到今年底鄂尔多斯将新增视频监控探头20000个,城镇居民自动报警装置安装率达到30%,报警与监控联动设备改造率达到100%。

有了大技防体系做支撑,鄂尔多斯还辅之以人防战略,整合社会资源,巩固完善

了集打击、防范、震慑、控制为一体的“大巡防体系”,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工作。

在各城镇组建起来的专职巡逻队,保证了辖区有民警、街面有巡警、单位有内保、街巷有联防。仅准格尔旗就有各类群防群治组织近900个,提高了动态打击防范水平。目前,全市建成“五张防控网”,即由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区域警务合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组成的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动态防控网络。严密的大防控体系,使“平安鄂尔多斯”的建设拥有了第一层保护网。数字化引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

数字化服务,在鄂尔多斯建立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中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是“数字城管”新概念的提出和推广,让鄂尔多斯进入了管理精细化时代。对于难度较大的人口管理,数字化可谓是轻松应对。

在东胜区,推崇的是“市民卡”。通过一张免费办理的集医疗、社保、公交、水电、小额电子钱包等功能为一体的市民卡,就获取了大量流动人口的信息资源。经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对他们的数据进行跟踪采集、智能检索和无线传输,使流动人口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

在伊金霍洛旗,显示威力的是“以网管人”。通过认真比对核查流动人口数据、公安网暂住人口信息库、工作对象信息库和在逃人员信息库,加强了网上人口在线的跟踪管理。

在杭锦旗,流行的是“居民电子档案”。通过这样一个软件系统,就整合了公安、司法、农牧业、民政、银信等部门职能,将辖区内户籍人口以及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和生产生活、就业培训、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综合信息进行统一采集,实施了实时、动态的更新维护管理。

对于化解矛盾纠纷,数字化依然功效不凡。

2010年,随着鄂尔多斯市联合接访工作机制的出台实施,各旗区纷纷建立由“中

转站”变身为“终点站”的中心接访,对群众问题进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

在此基础上推出的网上信访,更加拓宽了群众信访的渠道,满足了群众诉求的愿望。现在,全市各级信访部门共处理网上信访事项680件。市、旗区两级信访系统成功实现同自治区的互联互通。

对于便民利民服务,数字化更是独步天下。

居家生活有便捷的数字化服务。在东胜区建设街道办事处曙光社区,启用了由9大系统以及若干子系统组成的智能化数字服务系统。居民足不出户,按动服务按钮,就可以享受到社区或者物业公司提供的各种“10分钟”服务,甚至包括超市、社区医院等联网服务。同时,还推出“一卡通”服务,使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够办理水、电、暖、电信、税务等多种交款事宜。

市内出行有数字城管的保障服务。只要对市内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建等7大类95小类,以及宣传广告、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等5大类54小类的城市管理事项不满意,即可通过热线举报或者由城市监管员使用“城管通”设备将图像、位置等上报信息中心,立案后再报指挥中心,由其再分门别类报送相应职能部门,处理完毕再反馈信息中心,由其通知监管员对处理情况核实后结案。流程均通过信息平台进行。这种大城管格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像乱停车、乱贴广告等问题半个小时就搞定,丢井盖等也不过一天时间就会得到解决。

这种网格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使“平安鄂尔多斯”拥有了第二层保护网。数字化启动应急管理体系

数字化应对危机,是鄂尔多斯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中维稳的一个亮点。

从市到旗区均建立了应急管理委员会,成立了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突发性事件、重大治安事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各类应急管理机构,制定了《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等各类工作预案,以进一步提高了危机管理能力。最终让这些机构和预案得以高效运行的,就是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与应急指挥平台的打造。

借助这个平台,鄂尔多斯充分发挥信息辅助决策的作用,利用空间地理信息、远程视频等手段,整合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应急保障数据,形成了完整的风险隐患预警播报体系。

一旦发生突发性公共危机,就会在数字城市信息管理、数字城管指挥和数字城管监督评价“三大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协调运作,相互制约,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作出有效、及时、科学的应对。

更多的时候,实施的是对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机制。从情报信息搜集、研制、传递等方面入手,努力获取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社会动态信息,严密防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其苗头隐患进行排查。

2010年,伊金霍洛旗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网上追逃、网上破案,抓获在逃人员16名。

在打造数字化危机预警、处理系统的同时,鄂尔多斯还为突发事件、应急事件设置了两道坚固的防线,牢牢地掌握了化解矛盾的主动权。

一道是重大决策维稳风险评估机制。凡涉及重大改革措施出台或者调整、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均要进行风险评估,防止决策不当引发大的矛盾纠纷,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另一道是建立应对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专业化队伍,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对此类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毫无疑问,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应急处置能力、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使“平安鄂尔多斯”拥有了第三层保护网。

“数字化的应用,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让城市社会管理具备了较为优厚的硬件资源,而且创新了社会管理手段,提升了社会管理水平,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鄂尔多斯的领导如此认为。(记者贾怡媛 张俊在 杨帆 王玉琢)

第五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刘严萍,何继新,王磊

(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在城市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环境有限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双重压力下,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实例,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以期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关键词:基础设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管理模式;中新天津生态城

一、引言

城市基础设施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虽自2001年以来,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在欧美国家产生,并成为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被视为解决城市因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一个系统化途径,但其更多地侧重于规划层面。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日益具有现实意义。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现存问题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开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市场化进程,概括而言: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和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一般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进行建设项目管理。按照2015年6月1日正式施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具体可以采用投资-建设项目-运营-移交、投资-建设项目-拥有-运营-移交、投资-建设项目-移交-运营等方式。

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目前政府直接投资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和保障,因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是很完善,各城市的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都处于探索阶段,基本表现为政府自己组织专门机构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政府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管理两种模式。

以上两类基础设施的管理均出现了诸多弊端:(1)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不能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以及项目本身对城市环境和公众利益所带来的破坏;(2)面对多种性质类型的基础设施项目,部门间的组织体制关系纷繁复杂,管理不善;(3)公众发挥外部环境破坏的监督作用的途径和信息有限;(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忽视环境效益,因而出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经济与环境效益不协调的局面。

因此,城市率先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对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界定

绿色供应链管理(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它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确切定义,目前理论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总的观点是指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分”及“无任何副作用”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1]。

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并无统一定义。综合国内外文献[2-5],本文认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回收的全生命周期中,由政府、企业根据系统内外部环境,共同制定和完善城市建设项目所用原料、施工、运营、回收技术的质量和环境管理标准,并进行内部质量和环境监督,同时协调公众等外部监督主体的整个管理过程,通过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规划、协调和优化控制来实现项目利益相关方在项目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

课题来源:2015天津建委科技计划项目(天津建设领域绿色供应链管理体制机制与政策激励体系研究)作者简介:刘严萍,(1979-),女,河南汝南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城市管理研究。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2015年5月,天津市政府出台《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方案》,重点研究实施“创立、改造、限制和废止”的产业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资源行动,推进产业绿色化。2013年3月,国务院批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6,7]。综合而言,中新天津生态城最适合作为推进建设领域供应链管理的试点。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许经营方案实施流程必须遵照《办法》,基于此,并结合基础设施不同类型项目各自的特点以及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具体情况,现对中新天津生态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探索,表述如下:

为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天津市绿色供应链管理指导小组级别应设置在财政局、审计局、规划局、建委、国资委以上,和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应处于平等协作地位,共同协调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并具有最终调整权和决定权。

城市基础设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平衡发展,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保证各主体服从统一的经济与环境效益的调整,因此必须依靠行政力量,政府理应成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首要核心主体,依据工程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工程合同、环保法规、绿色采购及建造标准等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而项目管理公司是市场主体,不具有保障环境效益的行政权力,应处于政府指导下的供应链核心主体地位。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作为二级管理的主管单位,是市政府下设的直属部门,是二级层面上的首要核心主体,作为公共利益的体现者和维护者,必须从根本上负担生态城内所有基础设施绿色建造的指导和管理责任,对上向天津市绿色供应链管理指导小组和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负责,向下指导中新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项目和管理。为此,必须建立绿色建造项目信息发布平台,网上公开供应链信息,统一市场准入,公平择优确定投资人,披露城市基础设施在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项目、绿色运营阶段的相关管理信息,与审计部门共享信息,保护市场环境、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实现各类资本平等参与、投资回报合理、运作透明。

中新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在政府监管下,实施公司法人负责制的专业化管理,接受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的直接领导,接受规划、土地资源、建委、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管理,接受公众对于生态城基础设施从规划设计到建设项目运营全过程的环境效益的监督。通过中新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的管理,可将所涉及的勘察企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制造供应商、供应商和物流方,甚至银行、基金机构等金融支持方纳入到一个供应链中。首先,中新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和政府之间在平等协商、依法合规的基础上的项目合同,明晰各自的权责,不达绿色标准则须承担相应责任。

公众肩负绿色供应链的推进过程的外部监督的社会责任,是城市管理多主体之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重要推动力量。

五、结论

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实例,探索性地提出政府与亚太经合绿色供应链中心共同引导、投资与管理分离、审计与社会监督结合、经济与环境效益并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参考。参考文献:

[1] 王能民,孙林岩.绿色供应链管理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铮.国内外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J].经济研究导刊,2013(2):157-160 [3] 柯洪,尹贻林.公共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7):149-152 [4] 杨耀红.我国建设项目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探究 [J].经济师,2005(7):143-145 [5] Koskela L.Application of the new production philosophy to construction [R].Palo Alto:Stanford University,1992 [6] 蔺雪峰,汪波,冯剑丰.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城市治理研究 [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84-288 [7] 纪泽民.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项目与管理的多元共治模式探析--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视角 [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4):20-23

作者联系方式: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严萍,邮编:300384 手机号:*** E-mail: liuxiawy@126.com

下载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2023年中国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目录)[大全]

    (三)、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一)、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五)、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四)、企业业务发展规模分析 (五)、企业......

    创新管理模式 推进数字化城管

    创新管理模式 推进数字化城管 城市是“三分建,七分管”,随着肥西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肥西县城区框架不断扩展,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日益突显。面对城市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管理任务......

    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共5则)

    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北京、重庆市市政管委,上海市建委,天津市市容委,新疆建设兵团建设局:.北京市东城区在城市管理中,依托数字城市......

    关于我市建设“数字化城市”的建议V1.1

    关于我市 建设“数字化城市”的建议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盘锦市分公司 二00九年十月二十九日 中国联合通信网络有限公司盘锦市分公司 ---- 目录 前言 ......................

    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区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同时,传统型的城市......

    讲义-城市数字化管理

    第1章 绪论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数字化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符合中国目前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将大......

    数字化城市的实现

    物联网使数字城市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实现城市信息的全面性、智能控制和处理。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以数字化城市为基础,引入物联网概念、技术、设备,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

    城市数字化建立工作措施

    为进步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作用,增强各职能部门城市管理责任意识,强化城市管理的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保证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正常高效运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根据《 区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