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行业商会建设助推集群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强行业商会建设助推集群经济发展的建议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我发言的议题是加强行业商会建设,助推集群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县启动了“政府强势推进、部门倾力培育、商会积极参与、大企高标引领”的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机制,促进了行业商会工作的快速起步,为助推集群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县已组建行业商会37家,骨干行业商会16家,在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传统产业三大产业中,行业商会覆盖率达90%,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达94%。行业商会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服务会员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整合产业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强区域合作,打造特色产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业商会正在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和推动力量。但从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塑造我县经济区域特色、产业特色和综合竞争力的更高要求看,我县行业商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亟待完善的工作内容:
1、商会发展机制有待健全。行业商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原则要求多,刚性措施少。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行业 商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内容需要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行业商会在推进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服务手段不多,服务措施乏力,其助推市场经济发展、集聚区域经济优势的独特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显现。
2、社团组织作用参差不齐。为策应我县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相关部门成立的各类商会协会如雨后春笋,竞相生辉,为凝聚人心、集聚力量、助推发展正在发挥着不容低估的作用。各类社团组织的迅猛发展,也让我县的名企、名人更加忙碌起来。不少企业要同时参加几个社团组织的活动,部分知名企业家要同时担任几个组织的主要领导。一些企业感到力不从心、应接不暇。同时由于大部分社团组织刚刚起步,效果难免参差不齐,这让部分企业参与社团组织活动的热情面临挑战。
3、秘书长队伍有待巩固提高。行业商会秘书长队伍由于缺少相应的规范,导致商会日常管理工作无法满足集群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培育目标要求。目前重点板块行业商会秘书长基本上由产业集群培育部门或分管领导或二线领导或培育科室负责人兼任。这种格局客观上导致了秘书长工作精力难以保证,一线领导由于身兼数职,往往难以面面俱到。二线领导由于岗位的原因,组织活动的力度程度不同地受到影响。
4、产业配套激励政策有待完善落实。最近几年,我县引 进了许多产业龙头项目,为助推我县特色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而我县的产业链关联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未能与这些大项目实现配套衔接,产业配套激励政策也缺乏支撑,影响了我县产业集群的功能的放大和特色的显现。
5、行业商会功能有待提升。由于观念、政策、环境、运行经验等方面的原因,我县行业商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有相当部分行业商会会长是凭着一腔热情和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开展工作的,在产业的发展方向上,产能的合理规划上,在资源的有效配置上,在行业的有序竞争上,行业商会会长往往由于缺少手段支撑,显得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在目前的行业商会平台上,相互关联的会员企业大部分只是空间的集合,而没有形成产业的集群。行业商会在凝聚人心、集聚力量、塑造优势、打造特色,创造产业综合竞争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还远远没有能够体现。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助推我县集群经济和特色产业的跨越发展,现就加强行业商会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出台我县推进行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XX年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 精神,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海安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出台我县推进行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是建立委托授权机制。依法赋予商会行规行约制定,行业内企业资质认定及等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执业资格评定,行检行评等方面职能,选择一些行业代表性强、运作较规范的商会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稳步推进。二是加大商会工作支持力度。行业商会为产业集群培育提供服务,可逐步实行“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并在构建新的公共财政体系中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使行业商会有热情、有经费、有手段参与产业集群和特色经济的培育工作。三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与商会、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府对商会的指导,加强信息沟通,构筑政府、商会、企业之间沟通协调平台。县政府在制定出台行业发展规划、地方产品标准和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履行前置审批职责时,建议要先听取行业商会的意见,要把它作为科学决策的一个必备程序,并形成一套制度进行规范约束。四是建立“走出去”交流与合作机制。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组织企业经贸考察,加强民间对外交往,为企业提供商机。五是建立监督指导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协助指导商会制定完善行规行约,呈报登记管理部门备案并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支持商会对违规会员进行处罚,树立商会权威,规范会员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六是建立服务机制。为会员提供经济技术、法律、信息、管 理等方面的服务。
2、规范行业组织组建程序。建议规范各经济类行业组织建立的审批程序,把着力点放在行业商会的建设上。一家企业原则上只参加一个行业商会,建议横跨几个行业的非行业龙头企业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不担任商会领导职务,由相应企业子公司的负责人担任商会领导。工商联作为行业商会的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能应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与保证,在县民政部门的配合支持下,统一组建、审批、管理行业商会,共同搞好行业商会建设的规划和行业商会工作规范等。
3、建立健全行业商会专职人员队伍。行业商会作为独立的社团法人组织,在今后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健全自己的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并将行业商会的专职工作人员社会保障纳入全县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县委、县政府XX年《新型工业化发展意见》文件要求,“要重视行业商会自身建设,通过雇员制由财政提供专项经费,为各行业商会配备专职秘书长”。建议政府给予每个重点板块行业商会1个雇员编制,以加速推进行业商会的规范运行格局。
4、创新机制服务会员企业。在县委、县政府开展的“银政企携手攀新高”活动中,建议金融系统扩大对中小会员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其推出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型金融商品。一是争取银行联保授信。以商会为纽带的联保关系,使 企业可以不单纯依靠固定资产为质押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可以由多家企业或个人自由组合组成联合体,由商会根据会员信誉情况向银行推荐,突破资金层面的束缚,实现广大中小会员企业的共同发展。二是力争银行整体授信。已取得法人资格的商会及其会员企业,在核心会员企业的带领下组成发展联盟,作为一个整体与银行建立信用关系。在银行整体授信模式下,使企业会员成为一个整体。他们以整体的信用、财务与银行开展业务,由核心企业与银行进行谈判,以降低谈判成本和业务操作成本以及银行对企业的授信风险。
5、积极发挥龙头项目的放大效应。建议县政府实施政策引导,支持鼓励龙头项目与我县中小会员企业配套发展。一是建立大项目配套服务的信息发布制度,解决大项目承载企业与中小会员企业信息不对称状况;二是制定政策,鼓励大项目在本地发展配套厂商;三是抓典型示范,发挥行业商会的中介和组织作用。努力促进龙头项目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形成产业配套聚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以大项目为龙头,推进社会化服务,带动地方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以上发言,定有不当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二篇:助推行业品牌建设
中国净水器十大品牌排名助推行业品牌建设、引领行业发展。在当今净水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品牌是净水器厂家实现专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净水器品牌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也在不断加强,品牌效应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另外,行业人士对于品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一方面,净水器企业和经销商需要品牌去推广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需要认清品牌来指导自己选购产品。现今的净水器行业,正需要一批优秀的净水器品牌来凝聚行业力量,去开拓更为广大的市场。那么哪些品牌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品牌呢?随着新浪、中国家电、环球家电、艾肯等多家家电类门户网站联合评选出了2014年最新净水器十大品牌排名,使得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很好地答案。
2014年最新净水器十大品牌排名情况如下:
第一名、泉露净水器,具备年产五百万台机器的实力,与华中科技大学成功研发了“泉芯”技术,而进入2014年聘请国际巨星吴孟达为代言人,有望在创品牌新高度。
第二名、美的净水器,美的集团家电行业的巨头,尤其以小家电、空调最为出名,作为跨行业进入净水领域的代表企业,美的净水器近年来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第三名、泉露净水器;泉露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发了“净芯”技术和与万科达成战略合作伙伴,进入2014年后,先是与腾讯亚太家居网合作展开了百城千场采购会,其次又签约中国相声大师、著名影星朱时茂,泉露正在加快品牌建设。
第四名、沁园净水器,进入2014年沁园被联合利华以18亿收购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创下联合利华在中国最大投资,同时也表示沁园从国产品牌变为中外合资品牌,未来沁园的发展将会怎么样,这个是不少人关注的重点。
第五名、立升净水器,立升的重心是工业水处理这一领域,在家用领域主要是以拓展渠道为主,终端市场知名度有待提高。
第六名、泉露净水器;第七名、3M净水器;第八名、开能净水器;第九名、道尔顿净水器。
净水器作为中国的朝阳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据中康怡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净水器目前普及率不到百分之三,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五年内,净水器市场的总容量将达到1亿台,如果以每台均价1000元来算,一个千亿规模的市场即将形成,可见中国净水器行业的潜力巨大。
然而,净水器行业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视。一方面,在外部环境下,净水器行业近年正遭受着利润下降、同质化严重等因素的重压;另一方面,净水器行业自身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一些不法行为造成的行业乱象都在制约着净水器行业的前进的步伐。在这些不利因素面前,净水器厂家要想继续开拓前进,就需要倚重自身品牌的建设,依靠品牌效应来打开困境,才能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泉露净水器品牌总监李阳就如是说到:当前需要一批有实力的品牌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做好优秀净水器品牌的推广和品牌形象的打造,才是净水器行业正确的发展方向。2014年,在净水器行业新的形势下,中国净水器十大品牌排名的诞生,不仅展示优秀的净水器品牌,树立起行业的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同时也促进净水器企业积极自律以及净水器产品的科学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能够加强中国净水器企业的品牌意识,推动净水器行业的整体发展。
为了行业更好的明天,净水器十大品牌排名的评选非常有价值。
第三篇:行业商会建设经验材料(2010.11)
全省工商联组织工作会议 各省辖市、县(市、区)工商联
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二OO八年六月
目 录
1.在基层商会中开展星级考评活动的做法
南京市工商联(3)
2.注重实效打基础开拓创新上台阶
南京市江宁区工商联(6)
3.加强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无锡市工商联(10)
4.积极发挥同业商会作用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无锡宜兴市工商联(14)
5.以‚两个面向‛实现行业组织建设工作的数质并举
徐州市工商联(18)
6.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工商联工作基础
徐州新沂市工商联(20)
7.适应形势要求规范商会运作
常州市工商联(23)
8.强化组织建设创新发展平台
常州市武进区工商联(27)
9.以基层和行业组织建设为抓手努力开创我市工商联组织工作的新局面
苏州市工商联(32)
10.勇于探索务实创新
苏州张家港市工商联(36)
11.推进行业商会充分发挥作用
南通市工商联(40)
12.积极探索经济组织工作新模式
南通如皋市工商联(46)
13.夯实基础典型示范服务中心促进发展
连云港市工商联(49)
14.创新工作方法增强行业商会活动
连云港市东海县工商联(54)
15.加强组织建设工作促进淮安个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淮安市工商联(56)
16.建立木业信用协会推动木业产业发展
淮安市金湖县工商联(60)
17.理顺关系履行职能
18.围绕经济建设做好商会工作
19.狠抓组织建设力促工商联发展
20.加强工商联组织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1.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2.加强组织建设发挥行业商会作用
23.拓宽行业商会职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24.夯实基础工作强化建设质量
25.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增添商会工作活力
26.夯实组织基础激发商会活力
27.紧贴中心立足本职夯实工商联组织建设基础
淮安市楚州区工商联(62)
盐城市工商联(64)
扬州市工商联(67)
扬州市邗江区工商联(71)
扬州仪征市工商联(75)
镇江市工商联(78)
镇江丹阳市工商联(82)
泰州市工商联(86)
泰州姜堰市工商联(89)
宿迁市工商联(92)
宿迁市宿豫区工商联(95)
在基层商会中开展星级考评活动的做法
南京市工商联
为了提升基层商会工作水平,夯实组织建设基础,铆牢工商联工作抓手,近两年,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在全市区县工商联系统中开展考评‚星级基层商会‛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南京广大基层商会的积极响应,形成了市工商联加强引领,区县工商联积极配合,地区党政领导大力支持,基层商会全力争创的可喜局面,扎实有力地推进了南京基层商会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被评为‚2007全国工商联工作十大亮点‛之一。《中华工商时报》用专版对我们考评‚星级基层商会‛工作进行了全面报道。显然,开展考评‚星级基层商会‛活动,对加强基层商会建设,助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基本做法
2005年年底,针对南京基层商会建设暴露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功能发挥亟待加强的现实问题,我们专门召开党组会议,深入剖析了问题的症结,认为工商联必须立足科学发展,始终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建设,以有为换有位,以活动促活力,大力推进基层商会建设。我们结合南京地区实际情况,按照全国工商联《章程》,借鉴外地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决定在全市工商联系统中开展考评‚星级基层商会‛活动。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以会务、硬件、发展三个方面的14个大项、23个小项指标考核评定基层商会的业绩,用三年时间使全市各基层组织全面达到四星级以上基层商会标准,从而进一步推动基层商会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评定标准中的每项指标均有具体分值,并要求有相应的凭证,保证了考评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我们与各区县工商联酝酿制定考评细则,由各区县工商联自行创建、评定三星级基层商会,在此基础上再择优向市工商联推荐申报。每年四季度,我们根据区县工商联申报情况排定考评行程,由分管领导带队,各区县工商联驻会负责同志编入工作组,赴参评基层商会分组互查、考核验收、现场评分。验收完毕后,由我会统计各参评基层商会得分,第一年得分在80分至90分之间的单位被评定为四星级,得分90分以上的被评定为五星级;从第二年起,凡申报四星级的必须是被区县评定为三星级达一年以上的基层商会,凡申报五星级的必须是已获四星级评定达一年以上的基层商会。据此规则得到考评结果后,经市工商联党组研究确定后,颁布表彰决定,并在年终总结大会上授牌,有效期为三年。两年来,我们在各区县工商联的通力配合下,在全市114个街镇商会和102家行业商会中认真考核评选,现已授予30家单位为‚南京市工商联五星级基层商会‛,51家单位为‚南京市工商联四星级基层商会‛。其中,秦淮、下关两区的基层商会已全面达到四星级以上标准。
二、初步成效
过去,为促进基层商会建设,我们也采取召开现场交流会、基层商会会长和秘书长培训班等推动手段,但总觉得力度欠缺,效果有限。考评‚星级基层商会‛活动开展以来,基层组织建设呈现出发展速度快、运行质量好、服务功能强的良好态势,商会工作品牌逐步形成。
(一)考评活动的开展,为基层商会注入了新的活力。考评‚星级基层商会‛作为一项市级考核任务下达后,受到街镇党政领导的重视,并被纳入当地党政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成为名符其实的‚一把手工程‛。按照考评标准硬件方面要求,基层商会要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设施,并要有专职人员和经费保证。鼓楼区江东街道成立了以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正副主任、工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工作小组,严格按照考评标准,制定了创建计划、方案、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均予以充分保障,形成了商会专人负责、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的良好局面。商会现有会员460名,建立了像样的‚会员之家‛,被省工商联评为先进单位。在创建工作中,基层商会的软硬件设施得到大幅改善。许多街镇商会都设有专门的办公室、配备了电话、电脑、空调、数码相机等办公设施,有的还建立了自己的网页以及自主性标识。在此基础上,商会制度建设、商会台帐、商会的会员数据库等工作日渐扎实完备,基层商会活动也日趋活跃有序。由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近东任会长的湖南路山西路地区商会,不仅硬件齐备,而且软件完善,环境好,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考评活动的开展,为基层商会增强了造血功能。‚星级基层商会‛考评活动开展以来,各参评基层商会按照考评标准发展方面的要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在为会员服务、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发挥组织和服务功能,办成了许多单个企业想办却难以办成的事。南京食品饮料业商会针对食品企业营运车辆运输困难和禁区通行的难题,通过市工商联与市交管局、交通局领导召开专题协调会,为会员解决了147张车辆营运证,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下关区钢贸商会通过成立‚联保基金‛,为150家次符合条件的会员企业贷款逾5亿元,极大推动了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区域发展。
二是发挥协调和管理功能,承接了一些过去做不好或不便去做的事。南京新伊汽配商城通过商会建设,被全国工商联汽摩配商会授予‚中国购物放心示范汽配市场‛、‚全国重点培育市场‛称号;白下区朝天宫街道王府大街餐饮商会积极开展行业自律,创建‚美食一条街‛,先后获得市级和省级‚百城万店无假货‛表彰。六合区龙袍镇商会成立蟹黄汤包行业商会,实施规范管理和品牌发展战略,实现了‚汤包经济‛的崛起,并带动了龙袍镇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
三是发挥聚商引资功能,在经济服务中凸现平台作用。江宁区江宁街道商会积极配合街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商会联谊、以商引商方式赴浙江等地招商,先后引进肯特新材料、三通机电设施等19家企业落户街道,投资总额逾5亿元。建邺区沙洲街道商会与区CBD和街道招商办紧密联系,做到企业入驻一家即发展一家,并广泛开展企业走访、政策宣传、对外交流、会员维权活动,帮助政府创造了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三)考评活动的开展,为基层商会开辟了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星级基层商会‛考评活动开展以来,各基层商会按照考评标准中投身光彩事业、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引导会员履行社会责任。一是引导鼓励会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溧水县柘塘镇商会发动会员自筹巨资帮助政府在本镇14公里路段修建路灯,解决了当地群众夜晚出行不便的问题;高淳县淳溪镇商会主动牵头村企结对,捐资110万元开展共建,为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二是引导鼓励会员积极参与吸纳劳动力就业工作。栖霞区迈皋桥、六合区卸甲甸等涉农街道商会每年都要组织多次商会企业专场招聘会,安臵失地农民 4
累计近万人。基层商会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三、几点体会
1、考评活动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经济建设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商会要主动服从和服务于大局,才能谋发展,出成效。‚星级基层商会‛考评为百分制,其中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分值就占到了20分,促使各基层商会积极开展了以商招商、协税护税、吸纳就业、社会公益等方面工作,切实发挥了桥梁和助手作用,因此得到了当地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一些街镇书记就明确表示:‚商会是会员的娘家、党委的助手,我们不能没有商会,也不能不把商会搞好‛。
2、考评活动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商会为会员服务的主角作用。考评‚星级基层商会‛的实践启示我们,基层商会最贴近基层,最贴近会员,因此在服务会员方面显得反应更快,手段更加切实而具针对性。激发基层商会的活力,发挥其为会员服务的主角作用,就是为我们延伸工作手臂,提高工作效能。现在,南京许多民营企业家已习惯有事找商会,一些问题和矛盾就在商会的协调下解决了。
3、考评活动要把为全面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作为基层商会工作的落脚点。考评‚星级基层商会‛,关键在于着眼南京又好又快发展,对基层组织建设制订了科学量化的工作规范和考核体系,将基层商会的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市范围整合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力量和智慧,为南京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群策群力。这就让基层商会工作做到党委政府满意,会员企业拥护,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4、考评活动要让交流互动成为基层商会工作攀升的持续动力。我们考评‚星级基层商会‛的整项活动,是一个公开化、民主化的工作过程。很多工作人员积极献计献策,在标准的制订、考评的程序上提了不少合理化建议,经市工商联组织各区县讨论通过后均予以采纳。在考评验收过程中,市工商联与各区县工商联分管领导一路点评,一路交流。大家说:‚考核即是一种交流,验收即是一种学习,座谈即是一种取经。‛通过考评,让大家学到了经验,看到了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各区县工商联在考评‚星级基层商会‛工作上你追我赶,形成了多年未有的大好局面。
我们感到,考评‚星级基层商会‛活动开展的时间不长,还处于探索阶段。下一步,南京工商联系统将继续创新思路,固强补弱,将考评活动持续引向深入。我们将在省工商联的具体指导下,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围绕突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建设南京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在服务经济建设、投身新农村建设、企业家自主办会、引导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开展更有成效的工作。
注重实效打基础开拓创新上台阶
南京市江宁区工商联
几年来,南京市江宁区工商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工商联、区委统战部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江宁‛为主题,以贯彻宗旨、履行职能为重点,充分发挥‚三性合一‛的综合优势,狠抓组织建设,完善基础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工商联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建设和谐江宁和全面达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大力发展新会员,壮大组织队伍
会员是商会的主体,也是商会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壮大会员队伍,商会才能增添新鲜血液,才能有不竭的活力源泉。近几年,我们本着‚调整结构、注重质量、积极发展‛的原则,努力把经济实力强、企业规模大、对社会贡献大、热心商会工作的私营企业家吸纳到商会中来。在发展新会员的过程中,我会着重把握了三条原则:
1、在发展对象上,多种成份并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营经济规模的上升,我们不断地进行会员结构调整。首先是选择在当地有影响、规模大、实力强、信誉好的私(民)营企业加入商会,逐步淘汰一些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或已破产的企业会员,适时减少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使企业会员成为会员队伍的主体。我们借表彰‚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之机,吸收了受表彰者中18名最具实力的民营企业加入本会,提升了会员队伍的素质。其次,积极吸纳外来企业加入商会组织。近几年来,外地民企落户江宁发展势头迅猛,据初步统计,仅浙江籍在江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就有3700多人、近百家企业,而且这些企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对这些企业我们主动上门宣传,发展他们入会。再则,重视发展改制企业。我区街道改制企业约有2800多家,他们既是街道的骨干企业,也是基层商会发展的重点对象,把那些规模大、素质好、热心商会工作的企业发展到商会来,是我会发展新会员的重要渠道,既壮大了会员队伍,也增强了基层商会的活力。
2、在发展手段上,多重作用并进。首先,充分发挥机关工作人员的作用。我会虽仅有4人,但全年约有三个月的时间都在深入街道企业调查做工作,积极发展新会员。每年通过我会机关人员做工作,发展新会员约有40多名。其次,充分发挥各级会长、副会长的作用。2005年基层商会换届后,区、街道商会的领导班子成员达280人之多,这支庞大的骨干队伍本身就是商会的‚品牌‛,影响力极大,让他们做工作,现身说法,对发展会员更有利,如横溪商会会长是陶吴建工集团的老总,政治素质好,企业规模大,经营诚实守信,社会形象颇佳,在他的宣传下,该街道的多家企业立即加入商会。第三,充分发挥党政领导的作用。很多街道商会的名誉会长、顾问等都是各自街道的党(工)委副书记,借助他们的力量发展新会员,是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和优势,请他们出面做工作,一些未入会的企业很快加入到商会中来。通过以上渠道,三年来,我们每年发展新会员都在150家以上。
3、在发展过程中,三条原则并重。一是把握大与小的关系。在发展新会员过程中,原则上确定企业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为发展对象,逐步淘汰以小商小贩为主的个体工商户。二是把握量与质的关系。我们不贪多,只求精,尽力吸纳大企业,保持会员队伍的高素质、高质量。三是把握内与外的关系。在发展新会员的过程中,我们对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一视同仁,6
只要符合入会条件,一律吸纳为本会会员,不搞地方主义。
二、大力加强班子建设,加强组织核心
班子建设是商会组织建设的核心。为加强商会班子建设,我们注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1、选好配强,优化班子结构。根据我区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区、街道两级商会领导力量已显得薄弱,迫切需要充实调整商会领导班子。在2005年基层商会的换届中,在调整班子上,我们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突破职数限制,只要有利于商会建设,副会长职数不封顶;二是突破人情困扰,不搞指派,不搞暗箱操作;三是突破资历束缚,真正把具有实力、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企业家推荐到商会领导岗位。对秘书长人选,我们要求思想正,作风好,工作实,有吃苦精神,有组织领导能力的人士担任,我区基层商会的秘书长全部由街道的党委统战委员担任,为商会建设全面上台阶,上水平奠定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提升素质,强化能力水平。商会领导班子成员基本上由企业老板担任,平时都很忙,但对商会却很热心,也很想干好工作,但商会知识和商会工作经验缺乏,为提高他们对商会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我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培训。一是举办全区会长培训班,邀请省、市工商联的领导为他们讲授新时期商会的性质、宗旨和职能,邀请先进地区的商会领导传授商会工作经验,请区委领导讲授新时期商会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等,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为做好商会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组织会长、副会长到中央党校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从2002年起,我们坚持每年组织副会长以上民营企业家赴中央党校学习,组织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报告会。三是组织会长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外地先进商会工作经验,拓宽视野,增强商会工作创新的能力。
3、积极引导,发挥表率作用。充分发挥商会领导班子模范带头作用,引导会员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积极为社会做贡献。一是鼓励支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做大,为国家多作贡献。二是动员骨干企业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带头做到致富不忘国家,不忘社会,不忘群众,多行善事、好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三年来,我区区、街道两级商会的领导班子先后为抗击非典、抗洪救灾、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捐款达8000多万元。三是充分发挥会员骨干积极参政议政。目前我会会员中有32名区人大代表、36名政协委员,组织他们开展调查研究,倾听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写好调研报告、提案、议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三、大力推进‚四有‛建设,加厚组织基础
基层商会不同于区(县)工商联组织,没有编制,没有专职人员,没有专项经费,完全是一个‚领导自选,人员自聘,会务自理‛的民间组织,而且担负的任务非常繁重,角色非常重要。商会的软硬件设施上不去,很难发挥其作用,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抓好‚四有‛建设。商会是非公经济人士的‚娘家‛,首先要把这个家建好,使会员活动有场所,联系有电话,工作有人干,为此,我们下决心抓好基层商会的‚四有‛建设。我们先在原陶吴镇商会抓‚四有‛建设试点,然后在全区推广,并把‚四有‛建设列为年终评比的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全区基层商会基本到达了‚四有‛标准。
二是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大‚四有‛建设力度。‚四有‛建设最主要的是活动场所问题。刚开始,基层商会基本上是‚无家可归‛,没有活动室,没有办公房,盖新房没有资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反映,与各街道 7
联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在各基层商会都有了活动场所。原江宁镇政府把一栋三层楼房全部让给商会作为办公地点。2005年趁基层商会换届之际,我们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解决了4家基层商会办公用房,同时,还安装了电话,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上墙,商会工作大有起色。
三是以点促面,不断扩大‚四有‛建设成果。全区基层商会‚四有‛建设从2002年试点以来,全面推进,不断发展,建设质量越来越高,改善了办公条件,配备了电话,安装了空调、电脑,装潢了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等。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了规章制度等,2006年在市联‚基层星级商会‛考核验收中,九家中的七家达到了五星级基层商会。现在,全区基层商会建设正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大力强化制度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增强组织作用
我们从制度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入手,认真研究并制定下发了《区工商联领导成员分工意见》、《区工商联会议制度》、《区工商联顾问单位成员协调会制度》等文件,以制度来规范日常工作,在执行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工作,使商会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在积极完善和落实商会工作制度的同时,深入开展‚建非公人士之家、树商会干部形象‛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五型‛干部良好形象。
工商联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经济的助手。我们坚持摆正位臵,找准角度,明确定位,克服人员少、力量弱、手段缺等困难,把争取领导、赢得支持作为关键举措,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对工商联的关心、支持,推动工作实现有效突破。2007年11月20日,我们与区总工会联合召开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经验交流暨先进表彰大会。在筹备阶段,我们及时请示区委,得到了区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区委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广大会员的热情和干劲得到极大鼓舞,开展各项重大活动有了保证,做好各项工作更有信心。
商会作为人民团体,组织建设尤为重要。我们始终抓住班子建设这条主线,突出培训提高,发挥骨干会员引领示范作用,优化会员结构,加强‚四有‛建设,开展创建活动等,起到了固本强基的作用。正是我们狠抓区、街道两级班子建设,工商联各项工作才得以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如,在成立区光彩会的问题上,筹备时,我们召开会长办公会,征求会长们的意见,大家立即表示各自募捐一定数目的人民币作为光彩基金在光彩会成立大会上举牌,使得我区光彩会的成立有了实质性的内容和亮点。
服务是立会之本。我们始终突出服务主题,把‚为会员服务、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服务经济上做文章,在服务方式上找路子,在服务效果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近年来,本会在协助政府招商引资,帮助会员企业协调矛盾纠纷,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各种信息、维权服务、为企业会员体检等,增强了商会与会员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本会已连续三年开展‚送岗位、送温暖‛大型招聘服务活动,组织企业提供岗位,累计进场应聘3万多人,签约8000多人,为企业选材配人、解决群众就业,办实事,做好事,就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同时,正因为我们为会员服务做了一定工作,才感动了一部分没有入会的企业加入到商会中来。
创新是商会开展各项工作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大胆创新,扬弃过去,超越自 8
我,才能拓宽思路,体现作为,提升形象。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平台,拓宽工作思路和空间,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注重抓大事、树形象、创品牌,力争做大事、能做事、做成事,追求商会更大发展,谋求商会更大作为,始终保持商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比如我们组织召开的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经验交流暨先进表彰大会,在全市所有区县中是第一家,受到了市工商联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开展这项活动中,又吸引了三大园区外来的企业加入到商会中来。
加强组织建设 夯实组织基础
无锡市工商联
近年来,无锡市工商联把组织工作作为商会工作的基石,以全市经济类行业组织归口管理工作为突破口,着力推进行业组织建设,同时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会员发展等基础性工作,组织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截止2007年底,全市工商联共有会员16830个,其中企业会员12349个,团体会员162个,个人会员4319个(老会员724个)。目前,无锡所辖江阴、宜兴2个市和锡山、惠山等6个区都已建立了工商联,国家级开发区无锡新区尚未建立工商联。全市共有基层商会101个,其中乡镇、街道商会77个,村级商会2个,异地商会6个,以及园区、开发区、市场等商会16个,并成立了上海锡商联谊会、成都无锡商会和香港无锡商会。行业组织建设取得突破。2006年底市委、市政府明确全市经济类行业协会、商会归口工商联管理,在全国首开地级市工商联归口管理行业组织的先河,2007年6月首批44个行业协会归口工商联管理。目前,全市拥有各级行业组织114个,其中省级行业商会2个(省工业陶瓷商会、省润滑油商会),市级经济类行业协会商会63个,区县和乡镇行业协会商会49个。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代表人士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与往届相比,本届全市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等组织对非公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的人数和比例均有明显增加。全市工商联会员企业中有216名企业家担任区人大代表,有232名担任区政协委员;有27名担任市人大代表,有50名担任市政协委员;有8名担任省人大代表,有11名担任省政协委员。在一些重大的评选表彰活动中,这一群体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各类社团组织、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加强基层商会和行业组织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规范,切实发挥工商联助手作用
基层商会是与面广量大的会员企业接触得最紧密的工商联基层组织,因而受到全市各级工商联高度重视。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密切与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联系,加强地方对商会建设的重视和支持,使基层商会充分发挥作用。
一是配合乡镇、街道合并,努力为基层商会工作创造条件。近年来,随着无锡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各市(县)、区多次对乡镇、街道进行了合并,重新划分管辖地域。各市(县)、区工商联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基层商会的指导,帮助合并后重组的基层商会新班子开展工作,重点围绕乡镇、街道的中心工作,建立平台,利用基层商会熟悉企业、熟悉企业家的特点,使基层商会成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一个有力抓手,成为联系企业的有效手段,从而使基层商会工作显现活力。现在乡镇、街道开展经济活动,有不少都是以商会出面进行组织,龙头企业带头,得到广大会员的拥护,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具体的一些做法,各市(县)、区工商联在后面还将做汇报。
二是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抓好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新的工商联《章程》,我们在指导各地基层商会换届过程中,要求他们逐步过渡到五年一届。同时,加强基层商会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通过与乡镇、街道党委的沟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商会具体工作人员的选派提出具体要求,对新上任的人员加强培训交 10
流,以便尽快开展工作。
针对目前无锡还未批准对异地商会进行社团登记的情况,我会试行了《异地商会管理细则》,加强工作指导,不断规范其运作。同时,加强对异地商会的工作指导,在实践中加强对异地商会的监管,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召开工作例会,加强与会长、秘书长的沟通。
三是围绕基层中心工作,积极推进特色活动的开展。各基层组织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各类适合当地经济的活动。开展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近期重点工作之一,乡镇商会在这些工作中具有优势。我市于2007年上半年在滨湖区开展试点,召开了现场会,以点带面,典型带动。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并取得了相当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企业、农村的好评。江阴市青阳镇商会积极组织所在地企业‚走出去‛,每年组团出国参展参会,开阔眼界,如两年一次的世界华商大会上,青阳镇商会企业成为无锡团组的主力。
2、着力搞好行业协会商会归口管理,促进行业组织发展
市工商联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与市发改委、民政局、经贸委等部门进行了反复的沟通协商,对行业协会情况做了深入的调研,并借鉴各地行业组织管理的有益经验,形成了‚循序渐进、相互包容、自下而上、重在新建、积极挂靠‛的总体思路。
一是深入调查,摸清情况。全面摸清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的治理结构、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了解行业协会、商会宏观管理部门、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开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行业组织改革发展之路》等重点课题调研,并举办国际民间商会发展论坛,就行业组织治理结构、改革发展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
二是制定计划,分批推进。起草《2007年无锡市行业组织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和《全市经济类行业组织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着力完善行业组织治理结构,使行业组织的管理在全省率先形成比较清晰的管理新体制。
三是建立制度,加强管理。落实两个工作机制,管理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在宏观层面上加强协调管理;行业组织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促进管理部门与行业组织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推进工作落实。
四是积极培育,提高层次。适应无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着力抓好新兴行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对全市重点行业和产业作了排查,列出重点培育对象,明确在金属制品、电动自行车、电线电缆等行业推进省级或全国级行业组织的组建,2007年筹备了动漫等8个市级行业组织。鼓励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以提升无锡企业在更大范围内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积极推动无锡的行业组织向上挂靠,参与省级、国家级行业组织的活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成为全球性行业组织的会员,争得相关行业的话语权。
五是加强行业组织自身建设。对行业协会进行变更登记注册,通过撤销、归并、重组、发展新会员等办法,扩大行业组织覆盖面,提高行业组织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加强培训,提高从业门槛,逐步建立职业化的工作队伍。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行业组织按照法律规章规定开展活动,推进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年来,通过归口管理,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的情况基本理清,工作思路比较清晰,归口管理逐步理顺,不少行业组织的职能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如机械工业联合会每年组织举办‚工业装备展览会‛和‚汽车及零部件展览会‛;纺织工业协会连年承办‚中国(无锡)国际纺织服装交易会‛,并组织制定5项行业国家标 11
准;塑料保护膜业商会进行价格协调;蔬菜果品行业协会建立行规行约和食品预警机制;如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水泥协会、汽车工业协会等协助政府行业调研、行业统计,积极参政议政,做好政策宣传,以及协助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行业检查等。
三、目前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在会员发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大企业、规模企业还没有加入工商联,有的大企业虽然是工商联会员,但是联系少,不参与工商联活动,这对于工商联的代表性、影响力和活力造成一定影响。
2、会员企业中传统行业的多,而一些新兴行业、高科技产业的偏少,会员发展存在结构性问题。
3、会员发展的速度跟不上非公经济发展的速度,会员的面太窄,以致相关分析数据的覆盖面和代表性不够。
4、会员数据库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数据库的利用率还不高,数据库无法记录动态情况,缺乏企业发展情况的数据,不利于调研分析。随着政府职能的转移,我们作为政府助手,要逐步做到为政府决策提供可信可靠、质量较高的分析、数据。今年,我们将对全市会员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着力吸收大企业、新兴产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入会,进一步改善会员队伍结构。对于两库,我们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不断充实调整,争取使数据库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逐步建立一个动态的、有效的、能够反映工商联会员企业面貌的数据平台。
在企业培训方面,工作面比较窄,缺乏有效的手段。长期以来,我市工商联的培训主要面对的是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和少量企业,而面对广大中小企业的培训机制尚未建立。今年,我们将按照市委要求,精心组织好‚企业家论坛‛,使之成为党和政府宣传政策的讲台、企业家培训和提升素质的平台、工商联工作的品牌。今年,我会将举办两期香港培训班(一期以行业组织为主,一期以基层商会为主)。
在行业组织建设方面,主要问题有:自身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代表性不强,人员素质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行业组织的功能与作用不明显,一些协会办会目的不明确,缺乏必要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手段;目前的外部环境也对行业组织改革发展还有不少制约。对于行业组织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根据我市行业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归口管理的要求,坚持‚扶持、规范、完善、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全市经济类行业组织的归口管理为契机,积极探索经济类行业协会、商会管理的有效手段,以创新管理体制、发展新型行业组织和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为重点,力争在全省率先形成比较清晰的行业组织管理新体制。经过3-5年的努力,我们要在全市建立较为完善的行业组织网络体系,建立健全行业组织宏观管理模式和长效管理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行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工作机制,使行业组织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2008年,着重抓好四项工作:一是着手展开行业发展报告撰写工作;二是稳健推进行业组织建设,对无法继续存在的行业组织进行归并、改组、整合,规范新建行业组织,积极推进全国级、省级行业组织的筹建;三是切实做好行业组织服务工作;四是向政府部门建议通过购买、授权、委托等方式赋予行业组织服务职能的相关内容及项目。
对于乡镇、街道商会等基层组织,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人员调动频繁,工作缺乏连续性。所以,我们的重点在于加强现任人员的培训,促进基层商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新进人员尽快熟悉情况,进入状态,从而促进基层商会真正发挥作用。
对于村级商会,我们要加强调研,一方面促进现有的两个村级商会(江阴市 12
申南商会、惠山区礼舍村商会)提升工作层次和效果,一方面摸清情况,根据村级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组织建设指导意见,促进村级商会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对于异地商会,主要是规范管理工作。今年将针对异地商会日常工作,制订一整套制度,加强与其日常联系与沟通,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积极发挥同业商会作用 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宜兴市工商联
近几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和上级工商联的指导下,在抓好镇(园)商会换届的基础上,以组建同业商会为抓手,搭建工作平台,找到商会工作的落脚点和切入点。随着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目前全市20个镇、园区、街道全部建立健全了商会组织,商会工作网络已经形成。根据我市的石材、工业陶瓷、纺织服装等行业呈现大规模发展的势头,为了更好地引导企业有序竞争,发挥工商联的优势,我们相继成立了华东石材市场、城中劝业广场、伏东琉璃瓦、茶叶、油品、矿山、工业陶瓷、纺织服装、餐饮业、铸钢、纺织化纤、陶瓷、花卉园艺、涂料、生猪业、灯具业等17个同业商会。我们充分发挥同业商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协调的作用,成为工商联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所在。
一、加强同业商会组织建设,推动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一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我们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工商联工作,加强沟通和联系,及时把工商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等,向市委提出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于2001年8月以宜发“2001”65号文件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联和基层商会工作的意见》,2002年,市委统战部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商会组织建设的通知》,宣传工商联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对镇(园)商会组建同业商会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2004年12月与市委统战部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强同业商会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于2005年5月下发“2005”54号文件《关于加强同业商会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在每年召开的全市商会工作会议上,市委领导都亲临会议,对工商联工作作出指示。我们根据民政部“2004”41号文件精神,与市民政局协调,成为部分市属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部门,4家行业商会进行了法人登记。2004年6月,邀请在宜的省、无锡市政协委员专题视察同业商会工作。
二是组织同业商会开展活动。从2001年起,每年召开全市同业商会工作会议,邀请镇(园)商会秘书长参加。在会上,请做得好的同业商会介绍做法,以典型引路,使他们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从而为加快同业商会组建步伐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54号文件精神,2007年1月,召开同业商会工作会议,总结2006年工作,部署2007年工作,学习无锡市政府关于《无锡市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发展若干规定》。2007年4月,与市发改局联合召开座谈会,邀请工业陶瓷商会、市陶瓷商会、花卉园艺商会、餐饮业商会、市草莓协会等就政府部门如何购买行业协(商)会服务、在哪些方面把部分职能移交给行业协(商)会等问题进行座谈讨论,市发改局下发文件,确定工业陶瓷等4家行业协(商)会作为政府购买行业组织服务的试点,并正式签订了购买服务协议书,现已全部完成并得到财政资金补助20万元。在2006年12月商会百年庆典活动中,各同业商会积极参与,很好地总结了自身行业商会工作,借鉴和吸收历史上行业商会的经验,将行业商会工作载入了《宜兴商会百年》史册。
三是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和进行培训,借鉴先进地区同业商会的成功经验。1998年赴浙江温州等地学习,回来后组建了我市第一家同业商会——江苏省华东石材市场同业商会,近几年曾先后组织同业商会赴浙江、山东、及本省南通、常州等地学习,同时每季度召开同业商会会长会议,组织学习《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行业组织工作通则》及其它行业商会的经验,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是根据各镇特色,组建同业商会。我们根据各镇非公有制经济的特色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组建同业商会。在调查摸底和做好前期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我们针对万石镇石材批发面广量大、客户多,但竞争无序、市场管理混乱的局面,探索性地组建了江苏省华东石材市场同业商会,实现了行业自律,规范了市场竞争秩序。经过几年的实践,万石石材市场已从一个管理混乱的市场成长为一个享誉全国的华东地区最大的专业石材批销市场。城中劝业广场广大经营户对规费等问题几次提出异议,在没有得到答复的情况下采取群体上访、集体罢市等过激行为后,问题没有解决,反而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我会于2001年8月组建城中劝业广场同业商会后,先后召开会员代表会议,征询意见,对照有关政策,寻找处理办法,并以商会名义向市政府反映,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经过座谈协商,最后这一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2003年8月和9月在环科园分别组建了工业陶瓷同业商会和纺织服装同业商会。2004年3月、8月、11月和12月分别组建了餐饮业同业商会、铸钢同业商会、陶瓷同业商会和纺织化纤同业商会,2005年7月组建了花卉园艺和涂料同业商会,2006年3月组建了生猪业同业商会,2007年1月和10月组建了茶叶和灯具业商会,省和无锡市亚麻业商会及巷头建材市场商会也在筹建之中。
二、积极扩大同业商会影响,努力为会员企业服务
一是积极营造发展环境。城中劝业广场同业商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劝业广场的发展和繁荣为己任,坚持以服务立会为宗旨,充分发挥全体会员的聪明才智,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统一全体会员的思想认识,通过打造完善的服务体系,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倡导市场的经营氛围和文明的经营作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同业商会的各项工作逐步显现出来,为规范经营户的行为,同业商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市场行为的公约和制度,以此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彻底杜绝不正当竞争,同时也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参与调解各类经济纠纷,先后为会员提供购房、购车等贷款所需证明,为外省籍会员解决子女入学、住房、医疗、保险等切身问题,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工业陶瓷同业商会紧紧围绕会员企业的需求开展服务,利用《工业陶瓷通讯》联系和宣传会员企业,达到互通信息的作用。创办了‚中国工业陶瓷网‛,并完成了‚中国工业陶瓷网‛的升级,在网上发布新闻、供求信息及产品图片,签订了许多合同。提高了商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刚成立时只有59家企业入会,现已有会员企业193个。万石石材市场同业商会通过经常性上门走访和不定期召集会员代表召开座谈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会员单位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积极帮助协调各种关系,全力以赴搞好服务,对出现的各类矛盾和纠纷,不厌其烦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努力做到当事双方满意,并为会员妥善解决在经营纠纷、子女入学、用地用电、商业欺诈等方面的问题,抵制不合理收费,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整顿市场秩序,为防止多头收费,根据政策规定,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把原有税务、工商等收费项目统一集中起 15
来,由同业商会实行‚一站式‛收费,在2005年整顿和搬迁路边市场及重建新华东石材市场工作中,充分发挥同业商会作用,现已有全国26个省市的1000多户客商进入新市场经营。
二是维护良好的发展秩序。纺织服装商会在商会未成立时,员工无序流动一直是各个企业比较头疼的问题,如何按照劳动法规,规范有序加强各自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是每个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纺织服装商会成立后,把规范员工无序流动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员工流动的约定,各会员企业从自身做起,凡是会员企业员工跳槽的,其他各个企业一律不收,并且互通情况,及时通报各个会员企业员工无序流动情况,各自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有效地控制了工人的无序流动。城中劝业广场同业商会与国税、地税等部门协商,实行‚一站式‛收费,既方便了广大经营户,又防止了乱收费,赢得了广大经营户的交口称赞。工业陶瓷同业商会制定了关于‚制止无序竞争,促成共同发展‛的约定。生猪业、涂料业、灯具业等同业商会的建立,为规范行业行为,实行行业自律,遏制无序竞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会员的普遍赞同和好评。
三是努力化解资金制约。工业陶瓷同业商会为了帮助会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上的暂时困难,创立了互助基金,制定了《创业互助基金操作细则》,到现在已为182家(次)企业解决了937.3万元资金。
四是开展员工培训。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城中劝业广场同业商会先后邀请工商、税务、公安等单位举办多次法律、法规、经营作风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每年组织全体经营户就加强商业职业道德进行全员培训,配合司法、科委、妇联等部门开展‚普法‛、‚科教‛、‚卫生保健‛等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学习资料。餐饮业同业商会制定了全年工作计划和餐饮业会员守则,建立厨师档案库,统一培训厨师和服务员,建立劳动用工即时通报制度,组织会员企业到外地参观学习,组织参加2007省第六届烹饪大赛及无锡地区第三届烹饪大赛,筹办了市第三届烹饪大赛,举办了中级以下厨师资格培训,筹划出版了《宜兴菜典》,建立了本市餐饮服务业内部信息共享系统(如采购、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等)。
五是开展互相协作。纺织服装商会成立后,彻底改变以往互不通气的情况,变同行必妒为同行相亲相帮,会员企业利用商会这一平台,大家走到一起,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各自企业的生产优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各个会员企业在生产设备上做到互相调剂,当接到不同要求的订单后,能互相提供信息,有时有的企业接到订单后,没有专用的设备,无法组织生产,花钱去买又不合算,通过商会,做到互相调剂,短时借用,克服了各自的困难,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各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
三、做好行业商会工作的几点体会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深感到,要使行业商会真正发挥作用。一是组建前要搞好宣传发动,进行调查研究,创造条件,把握时机,及时组建;二是工商联要做好具体指导,要把行业商会建设放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负责。三要选好同业商会会长和秘书长,要选在本行业中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且热心商会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企业家担任会长,要聘请熟悉经济法规且热心为广大会员服务的同志担任专职秘书长;四是要根据行业特点制定活动计划和开展工作;五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开展工作,组建同业商会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会员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要通过组建,打造本行业的航空母舰,从而促进地方经 16
济快速发展。
以‚两个面向‛实现
行业组织建设工作的数质并举
徐州市工商联
徐州市工商联十分重视行业组织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和创新行业组织建设工作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在工作中面向经济各行各业,做好调查研究,不断寻求发展组织的切入点,努力争取商会组织的数量增加;面向已有的商会,探寻提高商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大力推动商会组织的质量提升;从而保证行业组织建设工作既有数量上的增加,又有质量上的提高。
目前,徐州市工商联系统市、县、乡三级现有行业商会151家,其中市工商联直属商会36家。此外,市工商联还有直属异地商会4家,协会3家,开发区商会1家。行业组织涵盖了全市民营经济的绝大部分行业,其中不少是支柱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共有约7200家企业会员分布在各商会,部分商会已经形成了全市性的组织网络。
一、面向经济各行各业要数量工商联组织作为工商业界的代表组织,曾一度架子大,队伍小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会从快速壮大队伍的角度考虑,充实了会员工作力量,提出了‚面向经济各行各业要数量,以组建商会来发展会员‛的要求。
2004年,我们深入行业访企业、认面孔、搞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提出:一要先在和人民生活相关的行业组建商会;二要推动商会面向社会开展大型活动,让社会了解商会、认识商会,使各行各业看到商会的独特作用;三要对新组建的商会‚扶上马、送一程‛,帮助商会‚动‛起来。2004年下半年连续组建了房地产营销行业商会、玻璃行业商会、汽车装潢养护行业商会,并帮助他们面向社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我们在组建房地产营销行业商会的同时,就促成商会主办了全市性的大型房展会,借主办房展会扩大了商会影响。
几年来,凭借着面向行业要商会,从事会员工作的人视野宽了、办法多了、信心足了,在行业组织建设方面每年都有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扭转了工作的被动局面。如2005年借政府放松纺织行业管理的机会,成立了覆盖全行业企业的纺织行业商会;2006年,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家参加商会的积极性,在最活跃的女性企业家中组建了女企业家商会;2007年,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企业家参加商会,组建了以企业家二代为主体的青年企业家商会;今年又在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行业组建了节能建材行业商会。
目前,行业组织建设初步形成了辅导一批、筹建一批、每年成立一批的局面。
二、面向行业商会要质量
随着商会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了带好、管理好这支队伍,在缺少外来经验和现成办法的情况下,我们注重基层实践,不断总结他们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不断改进自身工作。一是自2005年开始,每年都要召开直属商会会长述职会或商会工作交流会,总结交流商会工作经验;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如针对部分商会制度不健全问题,我们在全面总结五金机电等商会工作的基础上,于2006年起草、下发了《徐州市工商联行业商会工作规则》和《商会工作考核办法》两个制度性文件。针对行业商会换届工作无章可循的问题,我们结合温州商会等换届工作,起草、18
下发了《关于徐州市工商联系统商会换届工作的意见》。今年结合福建闽南商会的好做法,我们又起草、下发了《关于上报商会领导成员分工的通知》、《关于下发商(协)会领导联系会员制度的通知》;三是创办了商会交流的平台。2006年办了《行业商会简讯》,2007年联合民营企业家协会创办了《淮海商界》杂志,今年又在行业商会工作交流会上下发了行业商会工作交流会议材料汇编;四是对二级商会实行授权制。由工商联会长同二级商会会长共同签署《授权书》,授权书中明确了二级商会会长的权利和责任;五是每年组织商会工作考核;六是不定期地开展商会相互之间学习观摩活动;七是对长期不开展活动或在‚五有‛方面不达标的商会实行书面提醒制,对提醒无效的商会予以宣布解散;八是实行列席商会会长办公会制度。分管主席或会员部工作人员列席商会会长办公会,重点列席工作情况不够理想的商会。
自2004年我们行业组织建设工作实行‚两个面向‛以来,行业组织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市直属商会以平均每年8家的数量递增;商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商会‚五有‛率水平达到了90%以上,每家商会都能做到全年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商会组织已成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强化组织建设 夯实工商联工作基础
新沂市工商联
近年来,我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省、市工商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稳妥推进,把强化工商联组织建设作为提升工商联地位、扩大工商联影响、增强工商联凝聚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会已组建基层组织14个,其中,异地商会4个,行业商会9个,行业企业沙龙1个,会员企业近千家,个人会员2000余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会被评为省工商联系统2004-2005、2007先进集体,我会浙江商会和苏南商会分别被评为省工商联系统2004-2005、2007先进基层商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认识,把组织建设摆上重要位臵 凡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工商联工作面临的困难都比较多。一是企业数量偏少,行业关联度较弱,工商联工作面偏窄;二是由于种种原因,非公经济人士对工商联的地位、作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三是一些同行业企业缺乏交流合作理念,甚至不愿意坐到一起;四是工商联编制少,人员老化,思想解放不够,加之办公条件较差,办公经费缺乏,工作畏难情绪大。这些困难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也制约了我市工商联工作的开展,2002年以来,针对经济发展对工商联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我们首先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对全市企业情况进行了摸底,有选择地组织部分非公经济人士召开座谈会,倾听他们的呼声,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时,在走访、座谈中,介绍工商联,宣传工商联,从而使一批企业对工商联有了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思想觉悟较高、企业影响力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非公经济人士组建了非公经济人士队伍,并在当年的人大、政协换届工作中积极推荐了部分代表人士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帮助他们登上了参政议政的政治舞台。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对企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与部分非公经济人士初步建立了情感上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驻会一班人,多次召开会议,学习有关文件,开展热烈的讨论,就如何开展工作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最终大家一致认识到:新的形势对工商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首先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这就是:工商联虽然没有行政职权,工作条件差,困难多,但同样是党的工作一部分;我们不能怕困难、等条件,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开展工作;我们要把与非公经济人士交朋友作为开展工商联工作出发点;工商联如果没有基层组织,工作的影响面、拓展力都无从谈起,必须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点。由于我们统一了思想认识,对工作困难有了充分的准备,使我们的工作有了方向,有了目标,为我们近几年来能够在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一些成绩,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创新方式方法,推动组织建设在组建
工商联基层组织上,一开始,我们也走过弯路。有的是盲目追求数量;有的是没有选好领头人;有的是对组建工作过于乐观等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工作的开展。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不断学习外地工商联的先进工作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确立了组织建设‚质量第一,有序发展‛的原则,并制定了我市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十年发展规划,即按照行业发展的成熟 20
程度,争取每年组建1-2个基层组织。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主要把握两个方面:
(一)、把培育商会作为组织建设的重点,防止‚夹生饭‛和‚成立即结束‛现象的发生。首先,根据组织建设规划,对组建商会的条件是否基本具备进行调研分析,按照条件成熟程度确定商会培育目标。其次,根据培育目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非公经济人士进行重点接触,进一步交流感情,介绍商会,逐步引导、加深他们对组建商会积极作用的认识。三是主动邀请他们参加工商联组织的有关活动,有重点地安排他们参加全市范围内的一些大型活动,使他们亲身感受工商联组织的作用和力量,从而坚定他们组建商会的信心。四是有的放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对同行业人士,我们大力宣传交流合作的意义,介绍合作典型,逐步转变他们过去那种同行是冤家,不能谈在一起,坐在一起的偏见认识,使他们认识行业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作用,为行业商会的组建奠定基础。
(二)、在组建商会形式上追求多元化。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批客商纷纷在我市投资兴业,我们从乡情入手,主动帮助开展同乡之间的联络,充分利用同乡聚会,政府组织的客商座谈会、招待会等各种机会介绍商会、宣传商会,培育他们的商会意识,激发他们组建商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一些数量少、行业特殊,不适合参加行业商会的企业,我们积极引导他们以感情交流为主线,以多种合作方式为纽带,不拘形式先团结起来,为发展综合性商会作准备。对具备行业商会组建条件,但因种种原因暂不宜组建商会的,我们以搭建平台,促进交流合作为目的,用企业沙龙等形式把同行组织到了一起,发挥了类似行业商会的作用。
在基层商会的发展上,我们还注重‚借力‛。如我市多管局、水产局拟组建行业协会,我们及时与他们协调,在组建协会的同时组建商会,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并加强联系与指导,从而使工商联的‚阵地‛得以扩大,触角得以延伸。
(三)、认真做好组建工作。在充分培育商会的基础上,我们认真细致地做好商会组建工作。一是选好会长,配好班子。商会能否办好,会长是决定因素。根据培育商会过程中掌握的情况,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初步确定商会的会长和班子成员侯选人,一方面采取各种方式征求、统一会员们的意见,另一方面,积极做候选人的思想工作,打消他们的顾虑,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引导他们认清荣誉和责任。对于秘书长人选,我们主动征求商会意见,一般从政府职能部门退居二线不久的领导干部中选择向商会推荐,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商会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密切沟通和联系,也使商会在工作中吸收了许多党政组织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了商会的健康发展。二是制订细致的实施计划。在商会组建过程中,我们都制定了细致的实施计划,组织筹备小组召开多次会议,帮助他们起草各类文件,协助他们联络发展会员,组织他们研究确定成立大会的相关事宜。三是主动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每组建一个基层商会,我们都主动帮助商会联系市四套班子领导和有关政府部门,邀请他们参加成立大会,使广大会员能够体会到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增加商会的威信,树立会员的信心,由于我们的精心准备和细致操作,近几年组建的各类商会,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都参加了成立大会,成立大会开的十分成功,对宣传工商联,扩大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强化引导督促,巩固组织建设成果
商会成立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会员服务、为社会服务才是成立商会的最终目的。为了巩固组织建设的成果,我们加强了对各类商会的指导。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商会开展工作的保证。我们狠抓行业商会的制度 21
建设,要求各行业商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通过制度规范、约束商会各项工作的开展,争创‚制度化商会‛。各商会制定了会长办公会制度、会长联系会员制度、会员接待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二是定期召开基层会长、秘书长会议。为了解、督促各基层商会工作的进展情况,我们每季度召开一次基层商会会长、秘书长工作会议,听取各商会的工作汇报,相互介绍经验,同时帮助他们分析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导商会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我们还定期开展对秘书长的培训,不断提高秘书长的工作水平。三是积极帮助基层商会解决困难。我们充分利用我会的法律、经济政策顾问,协助各商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困难,我们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有的还请市有关领导出面协调。对一些涉及政策的问题,我们都协助商会在调研基础上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市委、市政府。四是组织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为了借鉴外地商会的先进经验,提高我们的办会水平,我们每年都组织基层商会秘书长到先进商会学习考察。通过学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做好商会工作的紧迫感和信心。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近几年来,我会各基层商会围绕服务新沂经济发展、服务会员,积极开展了各种会务活动。一是服务经济发展,招商引资见成效。各基层商会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招商活动。浙江商会连续几年协助政府分别举办了新沂(杭州、绍兴、温州、台州)投资说明会,帮助引进了数家浙江企业;促成了中国农业大学在我市建立农化创新基地,促进了我市农化工科研水平的提高。苏南商会协助政府举办了新沂(苏州、无锡)投资说明会,先后联系引进科倍(江苏)服装有限公司、中美合资杰盛纺织有限公司、吴江市广东商会纺织工业园以及全国首家差别化复合纤维等多个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福建商会邀请北京福建商会、福州商会、吴江市闽南商会来新沂考察,多次接待港、澳、台等地来新客商,引进了注册资金2000万美元的台资企业金义合玻璃工业有限公司。二是服务立会,帮助会员见成效。管理培训方面,先后举办了《现代企业管理》、《企业纳税筹划与合理避税》、《农机技术》、《养殖技术》、《外经贸业务》、《安全生产》、《劳动合同法》等培训班。宣传方面,苏南商会、浙江商会编发了《商会简报》,宣传政府有关方针政策,报道商会及会员的重大活动。浙江商会、苏南商会还利用《新沂新闻》的‚外地客商在新沂‛栏目,大力宣传会员的创业事迹。先后有斯尔克纺织等5家会员接受了电视专访。食品商会与市消协联合开展了‚放心食品‛评选活动。融资方面,苏南商会与市财政局共同投资的担保公司-江苏苏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为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信用担保、融资担保等融资服务。化工商会注册1亿元的投资担保公司正在筹建中。在帮助会员解决实际困难方面,各基层商会为会员协调解决了大量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从为会员提供法律、经济政策咨询到帮助会员组织开业庆典和奠基仪式,无论大事小事,各基层商会都为会员提供较优质的服务。三是参与光彩事业,回报社会见成效。2007年2月,我市慈善基金会成立,我会会员向市慈善基金会认捐期款近3000万元。苏南商会、浙江商会每年春节都走访慰问敬老院。苏南商会自2004年起,每年捐资5万元,为10户农村建国前老党员建安居房。其他商会也以不同形式开展了扶贫、助学等活动。‚光彩事业‛已成为我市基层商会带领会员反哺社会、展示风采、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适应形势要求 规范商会运作 努力开创工商联组织建设工作新局面
常州市工商联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的商会组织像破土而出的幼苗茁壮成长,在交流合作、协调关系、维护权益、行业自律、服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组建成立各类行业商会、同业公会(协会)78个,其中:市属21个,辖市区57个,经民政局注册的行业商会、同业公会(协会)33个,其余为各级工商联的下属行业组织。到去年年底,全市成立基层商会57个。
一、我市商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作为商会组织的主管部门,我们把加强商会组织建设摆上工商联工作的重要位臵,在从严组建商会、规范运作商会、充分发挥商会应有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严格把关,全面提升商会组建质量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家成立商会组织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商会承担的职能、发挥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为此,我们在商会的组建成立上始终注重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一方面,在条件成熟、规模突出、影响较大的行业积极成立商会组织,吸纳企业加入,不断扩大工商联的工作阵地;另一方面,从商会筹建开始,坚持从严把关,力争规范成立,全面提升商会的组建质量,扩大商会的影响力,增强商会发展的活力。
1.严把成立标准关。前几年,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我市组建了一些不成熟的行业商会。从多年的运作成效、行业影响和作用发挥来看,这些商会是不成功的。近年来,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在组建商会时,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的工作思路,专门明确了商会组建的条件和标准,用以规范商会的成立。对新组建的商会,我们坚持‚三不‛标准,即没有合适的会长人选不组建;没有合适的秘书长和工作班子不组建;会员没有代表性和广泛性不组建。由于标准的设臵和执行,推动了商会发展工作的健康运行。最近几年成立的塑化业商会、石化业商会、房地产商会、酒水业商会、制药业商会等通过大量发展会员,商会规模不断扩大,已具备一定的代表性,不仅在全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全市范围内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和示范效应。
2.严把组建程序关。为规范商会的组建,我们在设臵标准的基础上,还专门制订了一套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商会组建条件和程序,在会员的数量和质量,组织机构的设臵,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和固定办公场所的具备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条件和要求,从发起人提交组建商会申请、批准成立筹备组,到申请发展会员、考察领导班子候选人,再到召开筹备组会议、成立大会、会员大会,对每一个组建程序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臵。商会组建过程中,由会领导和职能处室指导和监督程序的执行,确保商会规范成立,为今后商会的有效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严把行业选择关。选准行业组建商会是商会正常开展工作的前提。近年来,我们把商会组建的重点放到支柱产业、重点行业、特色产业上,加强行业的调查摸底,认真做好培育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商会组建。组建商会的行业必须具备 23
三方面条件:第一,选择的行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要有一定的影响,这样才能保证商会的生命力;第二,自愿入会的企业要占到行业企业总数一定的比例,才能扩大商会的代表性;第三,行业当中的骨干企业、代表性企业要积极加入,才能提升商会的影响力。同时,我们还结合我市行业协会数量众多这一特点,加强与优势行业协会的联系,共享资源,组建新的行业商会组织。另外考虑我市外来投资较多的实际,组建了潮汕商会、温州商会、南安石材商会3家行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商会。
(二)建章立制,努力规范商会运作模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商会组织我们不仅重视组建,努力把好源头关,更注重加强制度的建设,以制度来规范商会的运作,使商会活动正常开展,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1.建立健全行业商会工作制度。为确保行业商会工作良好运转,进一步推进商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我们注重抓好制度建设,达到以制度管理事务、以制度约束会员、以制度规范运作的目的。去年,我会积极参与全市行业商会(协会)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起草工作,并紧密联系我会的实际,制定形成了常州市工商联(总商会)直属行业商会会议制度、报告工作制度、会长述职制度、会费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和秘书长工作职责等6项制度,进一步规范行业商会的管理和发展。同时,在市工商联的指导下,各行业商会成立后,结合行业发展状况,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行规行约。通过建章立制,行业商会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杜绝了随意性和盲目性。
2.定期召开商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为加强对全市各直属行业商会的工作指导,密切商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形成优势互补、办事高效、凝聚合力、团结向上的行业组织工作体系,我会从去年开始实行了一季度一次的直属行业商会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为开好联席会议,我们每次都确定不同的会议主题,合理安排好会议内容,目的是通过不断地召开会议,传达市委、市政府的有关精神,部署市工商联的重点工作,理清各自的工作思路,交流大家的经验与做法,相互借鉴,相互提高。
3.着手制订行业商会发展指导意见。当前,虽然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常州市委、市政府也制订了一些相关意见,但是我们认为这些文件对于行业商会规范发展的具体指导性,尤其是实际操作性不大,为此,我会考虑从行业商会成立及规范运作的角度,制定一个切合发展实际、内容设臵合理、可操作、较规范的指导意见。总的来讲,指导意见要体现一个原则、明确一套标准、提出一些要求、突出一个效能。‚一个原则‛就是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原则,重视行业商会质量,不盲目追求数量。对于一些条件不成熟、标准不符合的行业,严格控制成立商会;对于异地商会适度限制,尤其是对县市级商会严格限制;对现有行业商会积极稳妥地进行规范整合,进一步提升商会层次、放大商会功能。‚一套标准‛就是明确行业商会组建成立在行业选择、班子配备、机构设臵、会员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标准。‚一些要求‛就是提出行业商会发起成立、规范运作、日常管理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一个效能‛就是要求商会在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功能的拓展,逐步参与行业标准、行业发展规划的制订等。目前,指导意见正在着手制订,准备年内出台并实施。
(三)拓展功能,充分发挥商会应有作用
随着行业商会数量的递增,我们注重引导商会创新运行模式,推动商会功能 24
拓展和强化,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优势。
1.创新经济服务。服务是商会的立会之本、兴会之基。为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市工商联先后组建了融资、法律、信息、人才、科技五大服务中心。全市现有行业商会把为会员排忧解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房地产商会自成立以来,针对全行业遇到的不合理收费、高档商品房销售单价标准、土地供应方式、建设项目容积率管理、高层建筑二次供水等问题,认真调查摸底,撰写报告,如实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的呼声,收效明显。家具同业公会积极为企业开展短期融资担保,帮助企业开拓外贸业务。塑化、石化、餐饮、美容美发等商会积极邀请市有关部门,加强对行业企业的法律讲座、政策解读、技能培训和人才招聘。
2.支持企业维权。我市行业商会成立后,积极设立维权机构,聘请法律顾问,充分运用法律武器、舆论工具,努力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凝聚力、吸引力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商会针对部分业主反复投诉外墙保温设计标准的问题,主动邀请市建设、法制、法院、仲裁委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找出解决办法,圆满解决了投诉纠纷。餐饮商会针对污水排放存在重复收费的问题,聘请市工商联法律专家组开展法律服务,提出了《对环保局和排水管理处向饮食业排污收费的法律意见》,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3.加强行业自律。为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高商会的公信力,大多数行业商会引导会员企业严格自律、自我规范,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行规行约,依据法律法规和商会章程积极开展行业自律活动,有效维护了大家的共同利益。房地产商会制定了诚信经营自律公约,对会员企业在依法获取土地、依法拆迁、维护和遵守交易秩序、诚信广告宣传、诚信销售以及同行业公平竞争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约定。石化商会为配合全市开展化工行业专项整治,积极发出环境保护履责倡议,号召化工企业自觉节能减排、争创‚绿色化工‛,进一步强化企业环保责任主体意识。餐饮、快餐、酒水等商会均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制定同业发展公约,达成行业自律的共识。
4.倡导社会奉献。各级行业商会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引导会员投身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真情回报社会。目前,我市共成立‚百万光彩基金‛13个、‚两百万光彩基金‛2个、‚五百万光彩基金‛1个、‚千万光彩基金‛3个,基金总额达5780万元,共实施光彩事业项目200多项。在光彩基金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热心社会事业的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慈善捐赠,我市慈善基金总量在短短2年的时间内突破了10亿元大关,达到10.36亿元,基金规模在江苏位列第一,在全国也是领先。
二、2008年商会组织建设的基本设想
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支柱产业、优势行业规范组建商会,创新商会组织协调机制,实现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的良性互动。
1.坚持量质并举,大力推进行业商会、基层商会组织建设,确保完成省联下达的目标任务。
2.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推进商会组织有效运作、规范整合,切实提高商会的运行效率和工作水平。
3.加强教育培训,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行业商会领导队伍和秘书长队伍。4.大胆探索实践,不断拓展、深化商会职能,对条件成熟、发展良好的行业商会在参与制订行业标准、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提升商会的影响 25
力和战斗力。
5.积极协调沟通,进一步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争取多方面的支持,扩大商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影响。
三、加快商会组织建设的有关建议
1.希望省工商联进一步理顺商会发展体制,推动商会民政注册登记,明确商会组织的法律地位。
2.结合当前行业商会、基层商会发展形势和实际,加快制定江苏省商会规范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3.围绕促进商会的有效组建和规范运作,出台江苏省商会发展激励政策和措施,配套专项发展经费。
4.促进全身行业商会的交流互动,注重秘书长队伍的教育培训。
强化组织建设 服务发展大局 努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武进区工商联
近年来,武进区工商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紧紧围绕‚进军现代化,建设新武进‛的奋斗目标,以基层和行业组织建设为抓手,努力将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对象转向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在参政议政、教育引导、服务经济、服务会员、对外联络、光彩事业、组织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武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率先基本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3月26日,全国工商联党组全书记来武进调研期间,对武进工商联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县区工商联如何发挥作用,我在武进找到了答案‛。区工商联被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绪武赞誉为‚政府助手,会员之家‛。武进工商联工作被省工商联作为全省县(市、区)工商联先进典型在全省推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
一、切实加强商会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工商联工作的基础。
在工作中,我们牢牢把握‚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特点,紧紧围绕‚两个健康‛总目标,始终坚持‚服务立会、服务兴会‛宗旨,牢固确立‚在联字上做文章、在服务上树形象‛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不断优化会员结构。2000年以来,随着全区乡镇企业改制工作的全面结束,全区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得到了充分激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展现出了勃勃生机,民营经济总量占据了武进经济的‚大壁江山‛。我们认识到,工商联原有的会员结构和工作思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以工商联换届为契机,结合会员重新登记,大力优化会员结构,充实会员队伍,抓大领小,以强带弱,把一批政治素质好、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热心工商联事业的民营企业家吸收进工商联队伍,有的还增补进入工商联领导班子,现在,区工商联有兼职企业家副主席21名,企业家执委120名,彻底改变了过去工商联会员企业规模较小、活力较弱、社会影响力较小的散软状况。在区工商联鼓励、教育、引导、帮助之下,民营经济走上了迅猛发展的快车道,企业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产品明显增多,社会贡献日益显现,呈现出充满活力茁壮成长的生动局面,为武进实现‚富民强区‛目标提供了可靠保证,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到目前,全区工商联会员企业已达3135家,会员企业的经济总量已占全区经济总量的75%以上。二是切实加强基层、行业商会组织建设。武进基层、行业商会建设起步较早,而且历届党委、政府对基层和行业商会组织建设非常重视,2000年,当时的武进市委就根据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及时转发了《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关于加快筹建镇商会工作的意见》,并于2004年下发了《关于组建行业商会的实施意见》(武办发“2004”77号)。部署落实基层和行业商会组建工作,到2002年底,全区23个镇全部建立了商会。去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我们及时制定工作方案,顺利完成了新建镇商会的合并和班子调整工作。同时,我们学习国外经验,按照‚自选领导、自聘人员、自筹经费、自理会务‛的原则,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组建了与国 27
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新型行业商会,先后组建了区酒业、棉纱、家俱、房地产业、酒店业、纺织、电子、冶金、机械装备、轻工、化工医药、照明电器协会等12个行业商会和雪堰毛纱同业公会、芙蓉电动车同业公会、湟里电动工具同业公会、礼嘉游艇同业公会、湖塘机电同业公会等5个同业公会,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区的行业商会组织体系。2007年以来,我们先后组建了湖塘纺织城市场商会和天台县常州商会、武进区工商联徐州商会、武进石油业商会。今年4月29日,我们又组建了常州市武进区青年企业家商会,全区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商会立体管理网络,为创造‚小政府,大中介‛的社会管理服务格局作了有益的探索。三是着力完善考评督查体系。为确保基层、行业商会组织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活动正常化,2004年,区委转发了区工商联《进一步加强镇商会工作的意见》(武办发“2004”66号),制定了基层商会‚十个有‛的标准,即有醒目的商会牌子;有健全的领导班子;有稳定的积极分子队伍;有完善的工作制度;有明确的工作规划;有扎实的工作措施;有丰富的活动内容;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一定的活动经费。并将基层商会工作纳入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考核内容。同时,我们不断完善基层、行业商会考评体系,进一步明确基层和行业商会工作职能和工作重点,加大考核力度,从2007年开始,连续两年制定下发了基层和行业商会工作考核办法,印发了配套的考核手册,并以此作为对基层商会和行业商会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进行检查评比,努力促使基层商会和行业商会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坚持以‚两个健康‛为主题,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队伍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三性合一‛的有机统一,牢牢把握好、贯彻好‚统战性‛,紧密依靠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切实加强教育引导,不断提高非公有制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一是坚持典型引路。坚持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主题教育,在活动中不断发现和培养工商联工作的积极分子和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从1996年起,我们连续13年坚持每年召开由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的高规格的‚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先进事迹汇报暨表彰大会,通过先进典型交流发言和大张旗鼓地表彰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先进会员等方式,进一步激励全区广大企业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家强国富民责任感,引领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做优做强产业,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二是坚持培训队伍。我们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经常性培训之中,通过培训,一方面,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发现和培养一批乡镇商会、行业商会的工作骨干和后备干部,目前除了区工商联120名常执委外,我们还拥有一支近600人的骨干积极分子队伍。近年来,我们连续举办了13期厂长(经理)培训班,累计参加人数达1000余人次。还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国内外著名学府的各种高级研修班和省内外的多种形式培训活动。从2007年开始,我们还先后启动了注册纳税筹划师、高级经营师等两项新的职业资格培训,其中纳税筹划师培训班已经举办了两期,第一期高级经营师培训班近期已经顺利结业。2007年以来,全区各级商会组织举办或协办各类培训班近50次,累计参训人员达到2500余人次,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家及其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三是认真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推荐工作。从2001年开始,我们就着手加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中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安排工作,我们按照素质好、实力 28
强、活力大、威信高且热心人大、政协工作,具有较高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的要求,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推荐到区人大和政协,扩展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面,增强民营企业家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参与度,扩大民营企业家的话语权。在去年我区召开的两会上,分别有115名企业家代表和98名企业家委员,占到全体代表和委员总数的30%左右。
三、牢固确立‚服务立会‛宗旨,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着力完善商会服务体系。从1999年成立区工商联法律服务中心和人才服务部以来,我们先后成立了培训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企业家医疗保健中心等五大服务中心。同时,在发挥五大服务中心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探索更新更高层次的服务方式。2007年初,我们又设立了参政议政、科技创新、对外联络、中小企业、法律维权以及光彩事业等6个专门工作委员会,由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担任主任,机关工作人员担任秘书长,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切实加大服务力度。充分发挥总商会网站和会刊的作用,宣传报道会员在企业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及时刊登上级有关方针政策以及相关的前沿信息和商贸信息,使商会网站和会刊成为服务企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宣传民营企业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切实加强人才服务,坚持把人才培养和引进作为完善和创新服务的重要举措,积极配合区人才市场举办各类大型人才招聘活动,组织民营企业参加省内外的人才招聘会,2007年以来,累计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先后为几十家民营企业引进100多名各类高级管理及技术人才,还先后组织2名德国退休专家组织的专家到我区今创集团和日盈电器有限公司开展工作,帮助民营企业提升经营和管理水平。积极组织开展大型法律咨询活动,特别是针对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区工商联以及各基层、行业商会及时邀请相关的法律专家,举办贯彻落实新法培训班,为广大企业出谋划策、指点迷津、提供咨询,受到广大会员的高度评价。同时,积极开展法律援助,组织律师为会员处理涉法纠纷,千方百计为会员发展经济保驾护航。切实关爱企业家身心健康,从2002年起,我们就组织镇、开发区商会企业家副会长及其家属进行免费体检,并连续4年组织区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赴上海华山医院进行高规格全面体检,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跟踪服务,以此传递党委政府对民营企业家的重视,使民营企业家深切感受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同时,我们还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把无微不至关心民营企业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凡副主席生日当天,都要以总商会名义赠送生日贺卡、鲜花和蛋糕。三是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商会紧紧把握企业发展脉搏,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轻工业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在江苏鸿联集团召开‚走进鸿联、共话发展‛座谈会,专门邀请区工商局领导就企业品牌建设作了专题辅导。地板协会与市、区质监局联合组织召开了产业集群、‚中国名牌‛培育工作座谈会,对全区地板行业品牌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这些都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家对创建品牌的认识和理解。
四、紧扣发展主题,着力推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坚持内引外联。充分发挥商会桥梁纽带联系作用,做足‚联系‛文章,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与外资开展合资合作,加大‚走出去‛力度。我们坚持广联商缘,扩大加强与海内外商会的联系和合作,先后与韩国阴城郡商工会议所、加拿大江苏商会、美国国际商会等多家国外商会结成了友好商会,先后邀请了美国华侨商会、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美国国际商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商会和客商到武进参观考察,为民营企业外引内联搭建平台。主动为 29
基层商会和会员企业出国出境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提供服务。几年来,会同各基层商会先后组织了一大批企业到世界各地开展经贸洽谈,使民营企业家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坚定了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认真组织发动会员企业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和经贸洽谈会,签订了大批合同和订单。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主动参与区委、区政府举办的各种招商活动,认真做好客商邀请和接待工作。我们坚持每年都要邀请一大批中外客商参加市、区举办的大型招商活动。同时,主动挑大梁唱主角,直接承办大型招商活动,先后承办了2006中国武进(温州)投资说明会,以及‚2007聚焦武进——‘长三角’县(市)区工商联经贸合作峰会暨企业创新论坛‛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三是积极引导企业上市融资。2007年以来,我们先后接待了美国华尔街资本控股、香港新恒基集团和美国华胜律师事务所等多家从事境外上市的劵商来我区参观考察,为民营企业提供上市辅导,目前,相关劵商已经与我区裕成电子、智思集团、盛德钢管、华阳电器和常州轧辊厂等十余家企业达成了境外上市的初步意向。还陪同香港新恒基集团客商到武进高新区和鸿联集团、顺风光电进行了参观考察,新恒基集团已与顺风光电达成了合作意向。我们还牵头相关企业筹建风险投资公司,协助组建的江苏长丰信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风投公司,都已正式挂牌成立。同时,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牵头组织做好全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区)评选工作,为我区一举荣获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区和首选投资县(区)第一名两项桂冠作出了贡献。工商联在服务大局工作中大显身手,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五、围绕构建和谐武进,大力推进光彩慈善事业
我们在会员中认真开展‚致富不忘党恩情‛系列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会员企业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武进发挥主力军作用。从2003年,今创集团有限公司向武进区光彩事业促进会捐款100万元,率先在全区成立了第一个百万光彩基金——剑湖铁配百万光彩基金开始,我们先后建立了亚邦集团、中天钢铁、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和鑫瑞特钢等4个千万光彩基金和12个百万光彩基金。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区工商联会员参与扶贫济困、助残助学、修桥铺路等各项‚光彩事业‛的捐款和各类慈善捐助累计已经超过10亿元。为响应区委、区政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我们研究启动了‚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引导会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区工商联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主要抓手,作为机关的服务品牌。在今年全区‚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先进事迹汇报暨表彰大会上,区工商联向全区民营企业发出了《积极参与‚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倡议书》,共同呼吁广大民营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踊跃参与‚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共建美好家园。在区工商联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引导下,已经有1700多家企业与285个行政村签订结对协议,参与新农村建设捐款累计超过2亿元,为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强化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打造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桥头堡
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以及全国工商联十大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准确领会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工商联‚十大‛报告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及金融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机关工作人员服务经济、服务会员的能力和本领等。扎实开展机关服务效能建设年系列活动,广大党员干 30
部踊跃投身效能革命,积极开展专题讨论,认真进行自查自纠,有的放矢进行整改。通过学习和各项活动,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服务立会‛的理念进一步确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进一步增强;办事效率、办事能力进一步提高。整个机关想干事、要干事、能干事、抢干事、干成事的正气蔚然成风,机关上下充满全心谋事昂扬向上的氛围。在人少事繁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以及广大会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集体和区级机关‚勤政、廉洁、三服务‛优胜单位。
以基层和行业组织建设为抓手 努力开创我市工商联组织工作的新局面
苏州市工商联
我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工商联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组织建设作为工商联工作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发展。全市各级工商联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一思想,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时期工商联组织工作的新方法,在基层、行业商会建设,会员队伍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四要素上摸索出一些新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绩。现将近年来我会组织工作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我市工商联系统的组织网络已经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为实现工商联工作的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奠定了基础。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市各级工商联的会员总数为16414家,其中企业会员13843家。全市共有行业组织139家,其中市属21家,市(县)区级66家,乡镇(街道)级52家,行业涉及制造业、商业、现代服务业约30多个门类。基层商会总数为128家,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一些地区还开始了建村级分会的探索。异地商会16家,市属的有3家。全市形成了一支千余人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两库‛工作开展正常,新构建的企业会员综合信息分析平台已投入使用,实现了与会员数据库的对接。与两年前相比,无论是在会员发展,基层商会、行业商会组建还是代表人士培养方面,我会组织建设的四要素都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行业商会、基层商会、企业会员和代表人士的数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44.79%,19.63%,45.49%和33.33%。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们还筹建了苏州历史上第一个异地商会――宿迁苏州商会;市级异地商会组织也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3家。
实践证明,把会员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培养,基层组织建设和行业组织建设四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是整体推进工商联组织建设的有效办法。近年来,我们把基层、行业组织的建设工作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强化基层商会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行业商会的组建步伐;以基层、行业组织建设的广泛建立为载体,进一步拓宽发展会员的渠道,努力提高会员队伍的质与量;把工商联的基层、行业组织作为服务会员的平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商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支高质量的会员队伍又推动了商会工作的开展,扩大了商会的社会影响。
二、企业会员普查进一步夯实商会组织建设基础
为了进一步掌握我会企业会员队伍的发展状况,达到摸清家底、发展会员、强化队伍、扎实基础的目的,2006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工商联企业会员普查工作,这在全省工商联系统中属于首次。我们采用上下联动的方式,把发展会员、培养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完善‚两库‛建设与普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普查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改善会员队伍结构、增强会员代表性和行业影响力,努力把有社会影响、行业影响、热心工商联事业的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改制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的社会阶层相关企业发展进来,剔除了一部分‚关、停、并、转‛等已不具备 32
代表性的会员企业,使会员队伍建设实现了‚量质并举‛。企业会员普查工作为工商联的会员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巩固了组织基础,提高了会员质量,亦带动了非公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据统计,在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会有68家会员单位入选受市委、市政府表彰的百佳民营企业;有6个会员企业家入选市十佳民营企业家;9个会员企业家入选市十大民营经济领军人物;在全市30家上市企业中,其中17家民营企业我会的会员单位就有14家,占比达到82.35%。
三、基层商会全面覆盖,工作日趋制度化和规范化
当前,我会基层商会建设已走过了布点和调整阶段,正处于完善阶段,商会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2005年我们召开了全市乡镇(街道)商会经验交流暨表彰会,主要就落实基层商会的办公场所,工作人员和经费,逐步使商会走上了制度健全、活动正常的道路。两年来,广大基层商会通过把握三个抓手,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极大地增强了商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一抓服务。服务是工商联的立会之本。广大基层商会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会员实际需求出发,开拓服务领域、运用服务手段,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服务,增强了商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抓活动。基层商会组建后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面向会员,定期组织开展好各类活动。活动开展得好,会员能够切实感觉到商会的生命力所在,商会的凝聚力才能得到增强,这是工商联工作永葆活力的一大法宝,各地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都创造出不少好的经验。三抓自身建设。近年来各地都陆续制订和实施了基层商会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考核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商会工作的正常开展。一些地区的基层商会在上级工商联的指导下也建立了必要的工作制度,如学习制度、活动制度、会长会议制度,制作了相当完备的台帐资料。一些市、区工商联在抓好基层商会组建工作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抓基层商会的规范化建设,如吴中区工商联的‚三化‛达标考核制,张家港工商联的考核责任制等。各地还有针对性地举办了基层商会秘书长培训班,从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入手进一步规范了商会工作的开展。经过各方的努力,我市基层商会的工作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绝大部分商会都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聘请了专职秘书长,企业家担任会长的组织模式也得到了普及。基层商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日益彰显,商会不但发挥了党委、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还能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特色,发挥了企业做大做强的载体作用。同时,商会通过引导企业参与光彩事业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推动、促进了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四、不断探索行业商会组建和运作的有效机制。
(一)部门联合共同推进行业组织建设。为了加快行业商会的组建步伐,我们在部门合作、共建商会上面进行了尝试。近年来相继与市经贸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在联合组建并共同推动行业商会开展工作方面达成共识,把行业商会建设作为每年部门工作会晤、开展合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先后与市经贸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组建了市工商联融资担保业商会、市职业中介(人力资源)同业公会和市物流业商会,开展了在现代服务业中组建行业商会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融资担保业商会,在国内属于首家,自2004年成立之后,积极探索我市融资担保机构联保互保的新机制,为扩大担保总额和担保面提供了途径,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二)行业自律能力进一步加强,行业有序发展得到规范。我市大部分行业商会根据本行业的特点,按照有关职能部门的要求,制定了行规行约,建立健全了自律机制,创造出不少好的做法。市工商联餐饮业商会成立以来,多次召开顾 33
问会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实施了有关行业自律的一系列办法。如《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反对不正当竞争的实施意见》、《苏州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从我做起倡议书》等,为建立我市诚信、健康、安全的餐饮消费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市工商联黄金珠宝业商会积极参与‚全市创建的全国消费放心城市活动‛,制订了《苏州市黄金珠宝行业创建放心行业达标考核验收标准》,要求会员企业规范管理、诚信经营,争创零投诉企业。吴江市超市百货零售业商会在诚信经营上着手,以会长单位为抓手,建立了十四项内部管理措施,公示《十大承诺制度》,在树典型的基础上,整体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三)行业商会的行业调研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一批行业商会积极开展了行业调整与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商会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凸现。市工商联餐饮业商会与苏州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所联合编写了题为《苏州餐饮发展的现状和态势研究报告》的行业调查报告,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报告科学分析了我市餐饮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业内企业的未来发展和政府部门的规划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市融资担保业商会对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建立和完善了各担保公司的资料档案,为建立行业信息数据库创造了条件。吴江纺织商会开展了业内产品结构和市场销售情况的专题调研,撰写了《吴江丝绸纺织发展报告》;商会还配合丝绸协会就发展家纺产业进行了调研。
(四)行业商会广泛联动,商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市工商联的组织协调下,各行业商会间的联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市工商联房地产业商会、典当拍卖业商会、融资担保业商会举办了关于投资决策、土地政策和我市房地产业发展形势的研讨会;典当拍卖业商会特邀黄金珠宝业商会参加了如何掌握有关黄金、首饰、珠宝的鉴别及保养知识的培训班。通过交流,反映了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为业内企业的互动提供了载体;也为工商联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的可行性创造了条件。
五、代表人士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
做好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起一支高质量的代表人士队伍,是工商联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据统计,目前共有622名非公经济人士担任全市各级工商联执委,366名非公经济人士担任各级工商联常委;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非公经济人士有261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的非公经济人士有501人。几年来,我们通过强化培训,着力增强代表人士的政治觉悟和创业本领,积极引导他们争当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涌现出一大批受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表彰的优秀民营企业家;我们利用‚两会‛平台,充分激发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能力,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大批积极、务实的点子和建议。代表人士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工商联常、执委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参与机关、部门的行风政风评议活动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六、今后几年的工作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我们工作的基础,花大力气扩大会员队伍,提高会员素质,花大力气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非公代表人士队伍,扩大行业商会(同业公会)的覆盖面,提高行业商会(同业公会)活动能量,提高基层商会运行质量。我们力争在五年内,使全市民营企业会员总数达到民营企业总数的15%以上,规模型和科技型民营企业的会员占有率达到85%以上;全市行业商会(同业公会)总数达到160家以上;基层商会的考核合格率达到85%以上; 34
会员数据动态更新率达到90%以上。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努力破解行业商会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努力探索行业商会的组建机制。我市行业商会建设要针对行业商会登记困难和已建商会工作开展不平衡等主要问题,为此,我们要在掌握民营企业分布的动态情况之下继续做好组建行业组织的前期调研工作,尤其做好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筹建现代服务业行业商会的调查摸底工作,力求做到筹备一批、储备一批、掌握一批、建立一批;在筹建行业商会的过程中,要整合职能部门的力量,积极开展合作共建。要积极呼吁政府出台有关行业组织改革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从政策上鼓励工商联按照一业一会的原则建好行业商会,进一步加强对商会的管理。要对已建但工作开展不正常的行业商会进行改组重建,对已建的商会组织提出完善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逐步形成常规的行业商会考核机制,促使商会改进管理、健全机构、规范制度、开展活动。
二要做好‚两库‛的动态管理工作。投入一定力量完善企业会员综合信息分析平台的建设,做到及时维护、动态更新,形成覆盖市、县级市(区)、镇(街)三级的会员数据库网络,实现会员企业信息和非公代表人士信息的动态管理和科学分析。要依托商会网站和会员信息综合分析平台开展网上发展会员的新探索。
三要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要进一步重视加大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建设,积极配合市委统战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主题教育‛与代表人士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切实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坚持以强国富民为己任,把企业发展融于国家发展大局之中,不断增强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力求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开展业务教学结合起来,把政治引导和管理培训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整体素质。要完善政治诉求和利益表达机制,不断畅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渠道,配合统战部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力度,引导代表人士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有分量的提案、议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四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培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的过程中,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勇于探索务实创新
努力开创新时期工商联组织建设新局面
张家港市工商联(总商会)
近几年来,张家港市工商联围绕全国工商联和省、市工商联的工作部署,紧贴市委、市政府‚到‘十一五’期末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县域民营经济科学发展先导区‛的战略定位,认真履行商会职能,积极创新商会服务,以‚强化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发挥行业商会功能、培养民营企业代表人士‛为重点,突出培养‚两力‛,即工商联组织在会员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注重‚两种环境‛,即社会环境和发展环境;发挥‚两个作用‛,即工商联组织的协调作用和党委、政府的助手作用。工商联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工商联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肯定,得到会员的一致认同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一、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近几年,张家港市民营经济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素质不断提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民营经济对全市GDP的贡献份额,均占全市总量的70%左右。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销售收入近2200亿元,有230多家民营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其中3家超百亿元,沙钢集团成为全省首家利税突破百亿元的民营企业。与此同时,商会建设紧跟发展步伐,会员发展、代表人士培养、基层组织、行业商会建设不断推进。截止2007年底,工商联所属会员企业2800家,非公经济代表人士97名,建有各类商会34个,其中镇商会8个、办事处商会10个、市级行业商会9个、镇级行业商会3个、保税区、开发区行业商(协)会2个、异地商会2个。全市镇商会组建率达100%,独立会馆建设率达90%。行业商会工作跻身于苏州市商会工作前列,门类涉及化工、机械、针织、建材、装饰装璜及三产等多个领域。
二、开拓进取,积极推进工商联组织建设 张家港市工商联虽然成立时间较早(1963年),但文革期间停止工作,直至1987年才恢复工作。恢复初期,会员结构以国营、集体企业为主体,个体、私营企业寥寥无己,受经济环境及多种因素影响,工商联工作相对滞后于苏州其它地区。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激励下,依据实际,大胆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会员,积极组建基层商会和行业商会,摸索出了工商联工作的新理念,探索符合市委、市政府要求和会员实际的工商联组织工作新路子。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1、提高对工商联组织地位的认识,是推进工商联组织建设的前提。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有着统战性的政治优势、经济性的发展基础、民间性的旺盛活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增多,政府职能的转变,工商联的经济性更加突出,在工商界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党中央赋予工商联‚发挥好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助手作用、在构建和谐 36
劳动关系中的协调作用、在发挥行业协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重任,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对民营经济发展和工商联工作寄予厚望,建设好工商联组织,不仅是工商联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几年来,我们工商联大力发展会员、加强代表人士培养、强化商会服务、开展基层商会标准化建设、注重发挥行业商会功能,在社会上和广大民营企业当中树立了良好的组织形象,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组织基础。
2、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是推进工商联组织建设的保障。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对工商联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市委书记黄钦、市长王翔以及分管市领导先后走访工商联机关,调研工商联工作。市领导每年参加工商联迎春茶话会或联谊会,市委书记亲自讲话,为民营企业发展和工商联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工商联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2007年,市委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在会议组织过程中,充分听取工商联对实施新三年腾飞计划的意见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鼓励成长型规模企业上台阶的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过程中,也都充分听取了工商联的意见和建议。工商联在着手探索企业家办会的新路子时,也得到了市委的认可和支持,市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工商联(商会)工作的意见》,并召开了由各镇分管书记出席的全市商会工作表彰会,提高了各镇领导对基层商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006年底,我市就全面完成了基层商会的改选,同时通过独立会馆建设,带动并实现了基层商会‚四有‛的规范化建设,基层商会形成了企业家当会长、分管经济党委副书记当分管领导、经服中心副主任或分管经济副镇长当秘书长、聘任专职人员当秘书的组织格局,加强了政府对商会工作的指导力度,增强了基层商会组织的活力。
3、形式多样,真诚服务,是增强工商联组织凝聚力的关键。近几年,我们工商联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构建服务平台,真诚务实地服务会员企业。
一是发挥行业商会直接服务的功能。如:我们氨纶纱商会根据会员特点,对原材料实施集中招标采购,降低了氨纶丝的采购价格和企业生产成本。色织商会建立的共性技术服务中心,不仅解决了会员产品检测难的问题,缩短了检测时间,而且降低了外发检测成本,商会实施的大企业接单、小企业加工以及人才引进、定期交流、信息共享等行约,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防火板商会凝聚力量,集中攻克技术难题,各项指标在国内领先,被列为全国玻镁防火板的质量标准。五金商会通过与温州五金商会、南宁东博国际五金机电城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会员企业在温州地区和东盟国家开辟窗口和贸易合作提供了通道。塑机协会联合市外经贸局,积极开展江苏省塑机进出口基地设臵在张家港的相关工作,通过该项目的申请,努力为会员争取政策和发展方面的支持。
二是多渠道、多形式的服务。
1、融资服务。2002年,经我们工商联多次呼吁、提交政协提案,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5000万元,建立了张家港市金港投资担保基金,目前已增资至260000万元,累计为1500多家会员企业提供了担保,共计发放贷款近395000万元。帮助一大批会员企业解决了短期流动资金缺乏的燃眉之急,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工商联每年还通过召集民营企业与市农村商业银行召开银企座谈会的形式构建银企合作平台,增加对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额度。
2、协调服务。我们工商联积极借助政府职能部门的力量,专门聘请了12个行政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作为总商会顾问,聘请了与行业相关的20个职能部门分管领导作 37
为行业商会顾问,碰到问题可以及时请教,对职能部门的扶持政策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同时也能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取得他们的支持,使协调处理矛盾更加便捷。
3、外引内联服务。我们认为商会的‚联‛字功能,主要体现在外联各地商会,内联全体会员企业,能够为会员企业牵好线搭好桥,促进合作共羸。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经工商联牵线搭桥或提供信息开展的会员企业间的加工合作、贸易合作、项目研发、配套合作达30余次,成功率80%以上,还扩展到江西、四川、苏北等地的收购、兼并项目。
4、绿色健康服务。2005年,我们与市中心医院联合创办了苏州首家私人医生会所--张家港市私人医生会所暨爱可私人医生全国连锁第101会所,建立会员健康档案,跟踪会员日常保健。连续6年制订健康检查个性方案,组织常执委委员赴省干部疗养院、上海仁济医院及本市相关医院免费健康检查。发现重大疾病的,工商联还帮助联系专家会诊,争取到国内权威医院诊治。
工商联形式多样、真诚务实的服务,促进了会员企业的发展,在全市民营企业中树立了形象、扩大了影响,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自身的组织建设。有效地增强了工商联组织的凝聚力。
4、重视民营企业代表人士的培养,是提升工商联组织形象的基础积极引导、热情帮助民营企业既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建设现代企业,做强、做精、做优企业,又要引导民营企业代表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热心公益事业、投身光彩事业,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我们工商联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代表人士健康成长的工作方针。近几年,我们通过开辟《百家企业风采》、《成长型企业访谈》、《张家港民营企业走进全国五百强》、《精彩人生》、《民营企业呼唤商会》等电视栏目以及《张家港商人》会刊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引导民营企业一要站得高、看得远,诚信创业;二要科学管理,注重创新,做强、做精、做优企业;三要以德治企、以法治企,善待员工;四要热心公益,奉献社会。一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代表人士茁壮成长,他们不仅在财富榜、纳税榜上闪闪发光,也在慈善榜、爱心榜上铸就了光彩。2006年,我会民营企业代表人士出资各类教育和扶贫捐款达6295万元,占全市的85%。今年3月我市开展的‚共享受阳光、慈善助学‛活动中,我会20名民营代表人士捐款420万元。2007年评比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全省民营企业就业大户、纳税大户‛,会员企业入围、入选率达100%。全市百家骨干企业中,民营代表人士企业占90%。受市委、市政府表彰的优秀企业家中,民营代表人士占95%。
三、务实创新,不断开创工商联组织建设新局面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全省工商联组织工作会议的要求,紧紧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和全年的多项目标任务的完成,进一步振奋精神,务实创新,使我会组织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1、创新工作思维,在打造商会服务新亮点上作努力。今年,力争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在帮助会员解决银行资金上有新举措,上半年及10月份分别召开2次外资银行与会员企业座谈会,会上组建会员企业担保公司,多渠道为会员发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二是争取建立民企应诉中心,为民营企业创建法律服务平台;三是帮助2-3家行业商会建立共性技术服务中心,集中资源,解决发展难题;四是建立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会晤制度,进一步取得他们对会员企业的支持。
2、延伸工作职能,在凝聚民营经济发展合力方面作努力。围绕工商联《章程》要求,我会在五个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发挥工商联在民营企业家参与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是‚三抓‛,抓会员企业技改投入、抓结构调整、抓自主创新;第二,注重发挥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助手作用,主要是‚三个加强‛即加强企业联合、加强政企沟通、加强行业商会职能;第三,注重发挥工商联在团结会员爱国、敬业、守法、诚信、贡献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做精做优做大企业的意识;第四,注重发挥发挥工商联在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和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作用,加快会员企业适应新的《劳动合同法》;第五,注重在组建行业商(协)会及行业商(协)会改革发展中积极作用,加强行业商会的建设与管理,切实发挥行业的自律和助手作用。
3、突出又好又优,在建设特色商会上作努力。一是突出基层商会会馆建设特色,继续领跑江苏省镇级基层商会会馆建设。确立以会为媒,加强产业协作;以会为友,促进横向交流;以会搭台,推动产研互动。二是突出行业商会建设特色。2008年将继续做好对我市特色产业和主要产业的调查研究,力争建成全国性行业商会1家,市级行业商会2-3家。三是突出商会交流服务特色。争取与1-2家国外商会缔结友好商会,与2-3家国内商会缔结友好商会。
创新服务手段 丰富工作内容 推进行业商会充分发挥作用
南通市工商联
行业商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它更是工商联服务会员企业的平台、创新工商联服务工作机制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们把行业商会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丰富工作内容,有力地促进了行业商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行业商会的发展历程我市行业商会的组建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行业组织175家,其中行业商会161家,涉及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等60多个行业,覆盖规模以上企业数的80%,会员总数达到12933家,在民政局注册的一级法人85家,占行业组织总数的49%。回顾行业商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9年-2002年):探索性组建阶段。这个阶段初期,主要是在民营企业相对集中又没有直接政府主管部门和协会的行业领域组建行业商会。1989年,在市工商联的推动下,我市成立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家行业组织-酱园业同业公会。1992年,党的十四大后,我市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行业商会在探索中建设。截至2002年底,全市共组建各类行业商会(公会)组织54家,会员2873家。
第二个阶段(2003年-2006年):全行业组建阶段。十六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工业主管部门相继撤销,大批国有、集体企业实行改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建立行业商会组织成为迫切要求。为适应新情况,启东市、通州市、如皋市、海门市等地相继在全行业或部分重点特色行业中组建行业商会。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与当地特色产业、重点行业发展相适应、覆盖广泛的行业商会新体系,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组建各类行业组织168家。总结这一阶段的组建特点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主导和推动作用;二是坚持企业办、政府助、党领导;三是以板块经济为依托,在重点、特色行业全面组建行业商会;四是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
第三个阶段(自2007年开始):重点推进行业商会发挥作用阶段。党的十七大指出:‚要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行业商会工作指明了方向。2007年,全国各级工商联相继换届,换届后,我市工商联提出,要在稳步推进组建的同时,将工作重点逐步从推动行业商会组建转移到指导、推动行业商会规范运作、开展活动、发挥作用上来。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党委、政府支持工商联(总商会)、工商联(总商会)指导行业商会、行业商会直接联系服务本行业企业的工作格局。
二、行业商会的主要特点
我市行业商会从行业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在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
1、板块经济的助推器。板块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形态,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据统计,全市共有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板块22个,其中16个板块已组建了行业商会,这些依托板块组建的行业商会已成为 40
推进板块发展的助推器。一是构建板块园区。为统一解决会员企业发展用地问题,行业商会积极向政府争取,纷纷建园区、建商城,引领行业发展。南通市太阳能光热商会开辟了太阳能产业园区。南通市肠衣商会总投资6.8亿元,占地420亩的‚中国肠衣城‛一期(投资3.2亿元)已建成,110家企业企业已进城发展。如皋市长寿食品商会正在筹备打造‚中国食品城‛。这既节约了用地,又促进了板块集聚。二是举办有影响的行业活动。一些行业商会把全国性的行业大赛、行业发展论坛争取到南通召开,扩大板块的影响,为板块的做大奠定基础。南通市家纺商会自2006年开始,每年都举办中国家纺设计大赛,有效地提高了会员企业的设计水平,推进了家纺板块向高层次发展。三是创建技术中心。经过启东市电动工具商会、市钢丝钢绳商会、市家纺商会的不懈努力,国家五金工具检测中心、中国钢丝钢绳检测中心、中国家纺协会检测中心等都已落户或正在落户南通,有力地促进了产品的升级与质量的提高,给传统板块赋予了新的内容。
2、招商引资的新载体。近年来,行业商会及时把握政策,捕捉商机,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少项目在行业商会的努力下,顺利落户南通,成为招商引资的新载体。一是利用行业商会与外地商会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启东市化工商会加强与浙江温州市化工商会、温州市鹿城区化工协会的联系,引来一批温州化工企业来启东化工园区落户。二是利用经济发达地区在通异地商会开展招商。目前,我市已组建市级浙江省温州商会、福建省泉州商会、广东省潮汕商会3家异地商会。在2006年温州商会换届时,邀请了在全国各地的温州籍企业家300多人来,通过招商推荐,扩大南通的影响,吸引企业来通发展。三是开展产业专题招商。行业商会开展行业整体包装推介,举办以行业为主题的系列专题招商会。2007年,如皋市举行了行业商会的招商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会上签约98个项目,总金额37.88亿元。四是围绕‚总部经济‛建设,探索行业商会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新途径。家纺商会‚中国家纺研发基地‛、服装商会‚中国服装研发中心‛、金属商会‚金属大厦‛、温州商会‚温州大厦‛等正在筹划过程中,这些行业商会把建设行业商会大厦基地作为推进行业商会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举措。
3、会员企业的保护神。行业商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诸多以往单个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成为会员企业的保护神。一是利用沙龙为会员解决发展问题。行业商会以行业‚代言人‛的身份,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联系,通过举办沙龙,及时反映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政府的支持下,很多难题迎刃而解。市房地产商会通过沙龙的形式,组织会员企业与国土、建设、物价等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仅使会员企业及时了解到国家的相关政策,也使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掌握了行业的实际情况,并对商会提出的如扩大指导价浮动幅度,规模开发采取备案制,规范土地供应方式,提高信誉保证金等合理化建议予以采纳。沙龙的形式,直接、快速、效果好,不少行业商会也纷纷借鉴这一做法,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二是带领会员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我市海安、如东、启东等地的紫菜主要是销往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由于日本设臵贸易壁垒,影响了紫菜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2004年11月份,以我市海安紫菜业商会、如东紫菜业商会会员企业为骨干力量的江苏省紫菜协会向商务部提出反贸易壁垒调查,要求日本政府取消对中国紫菜的进口限制。经不懈努力,2005年2月21日,日本政府宣布对中国紫菜进口解禁,日本多年来一直对中国紫菜拒绝进口的歧视终于成为历史。之后,又在政府部门的 41
支持下,成功破解了日本的技术壁垒,使南通紫菜畅销日本市场。三是制止仿冒侵权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海门市三星镇是闻名全国的绣品之乡,起初,有些企业创新意识不强,模仿和翻版频频发生,严重危及了整个绣品市场的生存和发展。在海门三星家纺商会的筹划下,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乡镇版权管理办公室,当年就为企业注册了147只拥有版权新款花型的产品,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先后对30多起侵权行为进行了查处,制止了侵权的行为,有效地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4、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我市目前175家行业商会中涉农类的就有80%,许多行业商会建立后,因地制宜,把行业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新生力量。一是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农村产业基地。鑫缘茧丝绸集团是茧丝绸商会的龙头企业,多年来集团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以‚利益为纽带、合同为依托、技术服务为保障‛的产业化运行体制和利益连接机制,龙头企业发挥行业辐射功能,先后在全县建成现代化科技示范园区2个,万亩丰产方4个,千亩丰产方30个,百亩标准示范方50个,形成了产业基地规模化。目前为鑫缘配套的桑园面积达18万亩,年产优质茧2万吨,全县从事蚕桑养殖的农户达11.4万人,全年蚕农栽桑养蚕的收入达7亿元,22万人受益于茧丝绸产业,成为当地带动农民致富最有成效的行业。二是培育农民经济人,带领农民奔小康。如东县草绳业商会培育出了100多位农民经济人,编织草绳成为当地成千上万农民的家庭副业,废稻草变为宝,使当地农民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海安里下河大米商会先后培训会员200多人次,他们为农户提供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等服务,并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帮助,如今,‚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产出的‚里下河‛牌大米已走出江苏,走向全国,里下河地区的农民也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5、重大经济活动的主力军。围绕政府重点经济工作,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与和配合,成为我市行业商会发挥自身优势的一个特点。商会作为服务于经济的非政府组织,‚办节‛、‚办会‛是其一大优势。电动工具业商会协助政府成功举办了‚第五、第六、第七届中国电动工具国际展览会‛,水产商会协助政府成功举办了‚第五、第六届海鲜节‛。在‚港闸区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中国〃启东天汾第八届科技五金交易会‛,‚百名浙商看通州‛等大型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当地行业商会的优势。不少行业商会还积极协助政府成功举办了科技节或经贸洽谈会等。同时,行业商会还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有影响的国内外大型展览会,帮助企业开阔眼界、拓展市场,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深受会员企业的欢迎。近年来,行业商会总是活跃在政府组织的许多重要经济活动中,由于行业商会卓有成效的工作,致使政府在开展各类经济活动时总是能想到行业商会并委以重任,因此,在实践中,行业商会已成为政府开展经济活动的得力助手。
6、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单元。过去,回报社会往往是企业的个别行为,行业商会成立以后,积极引导会员企业以各种方式为政府解忧,为群众排难,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一是捐资助学送希望。启东市为改善全市中小学校校舍和教学设备,向社会各界发出了开展‚托起明天的太阳‛和‚放飞明天的希望‛活动的倡议,启东市总商会和10多家行业商会积极响应,共捐款7000多万元,许多中小学校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南通市房地产商会等,每年暑假期间,都要向市慈善会捐款,以帮助贫困学子渡过难关。市书报刊发行业商会,每年向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捐书活动,向市内农村学校开展送书活动。2007年,南通市金 42
属商会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五家渠市捐赠20万元人民币建立光彩小学。二是扶贫济困送温暖。许多行业商会还把中秋、元旦、春节作为关心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的重要时期,他们发动会员企业,带上慰问金走访困难户,带上慰问品,看望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和儿童福利院的儿童。餐饮商会每年组织会员企业开展爱心年夜饭活动,将几千份年夜饭送到困难群众手中。2006年,南通市家纺商会共筹集了价值72万元的3600条过冬棉被,送往全市九个县(市)区。三是加快发展送岗位。2007年初,南通市服装商会、家纺商会,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4050‛下岗职工专场招聘会,一些下岗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当场未签约的,被录入南通家纺人才库。为使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现在,有的行业商会还把为会员服务和帮助困难群众就业有机结合起来,由行业商会统一到劳动力人才市场招工,同等条件下,困难家庭和下岗职工得到了优先照顾。
三、积极推动行业商会充分发挥作用
行业商会是一个新生事物,作为工商联,如何推进行业商会发挥好作用值得很好地探索。近年来,我们把加强行业商会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各种措施强力推动行业商会充分发挥作用。
1、加强基础建设,切实为行业商会发挥作用提供保障。在行业商会组建时,我们就要求行业商会必须做到‚三有‛,即:有办公场所、有专职人员、有活动经费。在解决办公场所上,启东、如皋等县(市)工商联经过政府协调,为行业商会提供办公室,并尽量配齐基本的办公设备,我会也专门把工商联的原办公楼腾出来,供部分市直行业商会办公,其他的行业商会也都较好地自行解决了办公场所。在专职人员配备上,启东、如皋等县(市)参照招考公务员的形式择优录用,通州、海门等县(市)聘请长期从事行业经济工作的人员担任专职人员,还有部分通过人才市场公开招聘、会长推荐等形式聘用。在经费落实上,我们鼓励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筹集,即:会费收缴一点,班子成员多奉献一点,商会服务创收一点,争取政府支持一点的办法。通州市先后两次拨款10万元作为工商联筹建行业商会的启动资金。市餐饮业商会通过组织团购的做法,既帮助会员降低了成本价格,又贴补了商会的工作经费。如东、海安紫菜商会通过举办专场紫菜交易会,既解决了会员企业无序竞争问题,又获得了低于惯例的手续费,为商会筹措了充足的活动经费。
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促使行业商会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工商联拟定了行业商会的会议制度、报告制度、人事安排程序、行业商会会长、秘书长职责、文档工作管理制度、会长联系会员制度、会员建议、意见办理制度等12项制度。在行业商会试行的过程中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并汇编成册,印发到每个行业商会。目前已成为许多行业商会制订制度的范本。制定了《南通市行业商会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参照办法》、《县(市)区行业商会、乡镇行业商会升格为上一级商会的暂行办法》。制定了《南通市行业商会综合评分体系》,共六个方面25项,以百分制进行打分。制定了对行业商会每两年一次的考核评比制度,一批运作优良的行业商会脱颖而出,成为众多行业商会学习的榜样。在工作中,市联要求行业商会工作必须做到六有:即各类职责、各种制度、工作台帐、会员数据库、工作计划、总结。
2、深入调研,找准切入点,着力培育行业商会服务品牌。在工作中,我市部 43
分行业商会勇于探索,创出了各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如市餐饮商会的‚爱心年夜饭‛、市家纺商会的‚中国国际家纺设计大赛‛、市美容美发商会的‚美容美发大赛‛等,这些富有特色的服务品牌不仅深受会员欢迎,也有效地扩大了行业商会的社会影响。2008年,市工商联提出在全市行业商会中开展创建服务品牌的活动,要求行业商会创新服务手段、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力争在1至2年内创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品牌,提高全市行业商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凝聚力。为使创服务品牌活动顺利开展,我们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行业商会中开展行业经济情况分析。要求行业商会会长、秘书长带领商会专职人员深入会员企业,了解行业经济发展情况,摸清行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问题入手,找准服务切入点,千方百计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提升服务的实效,推进行业经济持续发展。二是实施‚一人一会‛制度,即实施市工商联机关干部挂钩联系市直行业商会制度。要求每个机关干部联系1家市直行业商会,转变服务理念,改变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到行业商会的第一线、深入到服务会员的第一线,协调帮助行业商会开展特色服务品牌活动。
3、服务会员,服务经济,着力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开展沙龙服务是行业商会引导企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我们都要在行业商会中开展问卷调查,征集行业商会和会员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及意见、建议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沙龙活动。2007年与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劳动局和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相关部门举办6次沙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2007年7月,我们组织20多位行业商会会长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对话恳谈,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大卫高度重视恳谈会上行业商会会长们提出的30多条涉及行业发展的意见、建议,确定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处理,解决了诸多以往单个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增强了商会的凝聚力,也提升了其在地方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目前,这种恳谈会已形成了一种机制,每半年进行一次,成为推动解决行业发展难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成为促进行业商会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此外、为了推进部分具备上市条件的重点骨干企业走上资本运作的道路,2008年,我们制定‚一人一企‛制度,要求机关干部一人联系一家重点企业,实实在在地为企业上市服务。
加强培训,引导行业商会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是我们的又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们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组织举办MBA课程班,目前已开办8期班,企业家学员达到403名,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家的素质。市家纺商会举办家纺设计师职业资格培训班,已有60名学员通过中级和初级职业资格考试,成为全国第一批通过职业资格考评鉴定的家纺设计师,为家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在对行业商会会长、秘书长及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上,我们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培养出了一批熟悉行业商会工作的专门人员。一是狠抓集中培训。近年来,我们共举办行业商会秘书长培训班4期,会长培训班2期,专职工作人员培训班2期,使全市行业商会的会长、秘书长、专职工作人员轮训一遍。此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并被列入市干部培训的内容,市财政每年都给予5万元培训经费的支持。我们还组织百名行业商会会长、秘书长走出去与兄弟市行业商会进行交流,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做好商会工作的信心。二是坚持以会代训。我们建立了市直行业商会秘书长季度联席会议制度,由各行业商会通报、交流上季度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三是搞好述职交流。每年底,我们组织行业商会会长进行年终述职交流。通过述职交流,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 44
高的目的,也使整个行业商会工作呈现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4、与政治安排相结合,着力提升行业商会参政议政水平和实效。行业商会班子成员都是引领行业经济发展的重量级企业家,商会会长是行业经济的领军人物,有很强的代表性,我们在进行政治安排时有重点地将这些代表人士推荐安排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和工商联领导班子。据统计,市直行业商会会长作政治安排的有28人,占市直行业商会会长总数的88%。为了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的水平,一方面,我们每两个月开展一次活动,组织大家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对大家在调研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调研报告、工商联集体提案等形式反映上去,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不少意见、建议得到采纳。另一方面,开展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意识和水平。目前,这些被安排的行业商会会长们都能积极参政议政,履行责职,建言献策,向政府反映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每年都要递交30多份个人提案,较好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使商会更具影响力。此外,在各级工商联的努力下,南通不少县(市)区行业商会的会长、秘书长被邀请列席地方党委全委会和人大、政协会议及经济工作会议,一批行业商会会长、秘书长被聘为行风监督员,这不仅扩大了行业商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也拓展了商会参政议政的渠道,更显示出商会的力量。
5、以主题教育为重点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着力宣传行业商会和民营企业家风采。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结合30周年开展‚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题教育,着力宣传行业商会和民营企业家风采。一是在《南通民营经济》杂志上开设专栏,举办‚民营经济发展30周年‛征文活动。回顾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歌颂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重点报道民营企业创业、经营、发展的成功事迹和回报社会、积极参与光彩事业的善举义行。二是举办‚民营企业家走进高校‛宣讲活动。我们将组织5位成功企业家代表,走进高校宣讲创业发展的亲身经历,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三是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民营经济发展巡礼》图片展并编撰画册。选用我市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的成果、行业商会的工作成果等图片,在市区及各县(市)区巡回展出。四是在市工商联机关中开展‚一人一题‛活动。要求机关干部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民营经济发展这个主题每人撰写一篇文章。
我们完全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商会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但从目前的实际工作看,还存在一些困难。一是法律地位不明确,制约了商会作用的发挥。二是行业商会与行业协会的关系未理顺,商会难享受到协会的优惠政策。三是一些地方还存在注册登记难,成为行业商会发展的前提性制约。四是如何保持行业商会会长、秘书长持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在开展行业商会工作方面,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行业商会工作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和更宽松的环境,我们将抓住机遇,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努力推动行业商会工作实现新的飞跃。
转变政府职能放权行业商会 积极探索经济组织工作新模式
如皋市工商联(总商会)
发展行业商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是加强行业自律的重要抓手。截至2007年底,如皋市工商联已先后组建了太阳能、肠衣、长寿食品等22家市级行业商会(其中太阳能、肠衣、液压机已经升格为南通市市级商会)、29个镇级商会以及5个异地商会,共吸收会员企业2400多家,其中市级商会吸收会员企业1600多家,几年来,如皋商会紧紧围绕‚维权、自律、桥梁、发展、娘家‛的十字方针,逐步发展,不断壮大。商会已经成为如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既是全市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的结果,也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鼎立支持、大胆创新商会工作有着密切关系。我们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全力支持,充分发挥主导和推动作用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2004年2月,如皋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同业商会建设的意见》,开始推动行业商会的组建和发展。文件的出台,为商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2004年7月和2006年12月,如皋市委又先后以42号文件和64号文件的形式,对行业商会进行了授权。从准备组建行业商会开始,如皋市委就把商会建设列入到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程度不断加大,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四套班子明确了具体分工联系人。市委陈书记更是每半年一次对商会进行调研,凡是商会的重大活动都亲自参与。3年来连续出台了3个专门文件解决同一问题,以及陈书记逢商会重大活动都亲自参加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如皋市委、市政府对商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
(二)赋予商会相关职权。要想充分发挥行业商会的作用,就必须明确行业商会相应的职能权利。为此,如皋市委、市政府在2004年7月出台了《关于放手发挥同业商会职能作用的意见》,对商会的基本职权进行了初步明确:赋予商会知情权、参政权、监督权。2006年12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如皋商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如皋市委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行业商会职能权利的意见》,对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部分政府的职能向商会进行了转移,使商会的职权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三)配优配强领导班子。在工商联的班子和人员配备上,如皋市委、市政府也做到了侧重倾斜、选优配强。3位驻会会长都是近年来新调进的,有着丰富的基层一线和经济工作经验;市委还从乡镇优秀公务员中选调了4位35周岁以下的年轻同志,使得如皋工商联现有在职人数达到了11人,相对于一般县级工商联3-5人的状况,人员力量得到了大幅度充实和高标准配备。同时,市委从非领导职务干部中选派了部分懂经济、有热心、能奉献的优秀人员到市级行业商会担任专职副秘书长,切实加强对行业商会的指导和帮助。此外,我们还积极协调苏浙大市场腾出闲臵房屋,实行市级行业商会专职秘书长的集中办公制度,强化了工商联对商会的管理与沟通。
二、强基固本,规范运作,奠定商会履职基础
要使行业商会真正能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以下四要素:即有一名好会长;有 46
好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活动经费和规章制度;有开展会务、联系政府、服务会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几年来,我们注意从夯实基础入手,帮助行业商会强基固本,有效地提高了行业商会的执事能力。
(一)推进规范运作。在行业商会的运行过程中,我们注意不断完善、规范。2006年工商联在市委64号文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认真贯彻64号文件,切实加强市级商会工作的意见》。《意见》从贯彻执行64号文件出发,对市级商会工作提出了5点要求,从硬件保障、人员专职、会议规范、经费审批等方面对加强商会建设提出了明确意见。《意见》的出台为商会工作的规范运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为增强市工商联(总商会)与行业商会的密切联系,及时指导、推动行业商会的规范运行和发挥作用,我们工商联还建立了驻会会长与行业商会挂钩联系制度,每位会长分别联系6至7家行业商会,做到行业商会的重要活动、会议都直接到场,进行面对面指导,进一步促进了行业商会规范运行。
(二)强化业务培训。我们工商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集中轮训、相互交流‛等多种形式,对行业商会会长、秘书长及专职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一坚持以会代训。为了促进行业商会有效地开展工作,我们建立了市直行业商会会长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和市直行业商会秘书长每月例会制度,由各行业商会通报交流本月(季度)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从实践情况看,这种形式比较有效,特别对工作相对落后的行业商会而言,不仅能及时学习借鉴其他行业商会的成功经验,同时更能清楚地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二是搞好述职交流。每年底,我们坚持组织行业商会会长进行年终述职交流。每个行业商会的会长对述职交流非常重视,事先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通过述职交流,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也使整个行业商会呈现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此外,我们还组织20多家行业商会会长、秘书长走出去与兄弟市行业商会进行交流,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做好行业商会工作的信心。
三、创新思维,认真探索,开创如皋商会特色
(一)注重制度创新。在商会的组建上,我市工商联结合实际,大胆创新。首先商会领导班子的产生方式,改革了以往的举手表决的形式,引进了票决制,进一步发扬了民主;会长任职期限由过去的3年改革为1年,增强了会长为会员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每年无记名投票选举给会长以压力和动力。其次秘书长的产生,改革了最初由公务员兼职、指定秘书长人选的方式,转变为实行市场化运作,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秘书长的方式,秘书长的产生参照录用公务员的程序进行。从目前运行的情况看,聘用专职秘书长相对于副会长兼任秘书长和政府派驻秘书长两种方式而言,所发挥的作用更突出。因为专职商会秘书长更能集中精力,且能从行业发展的高度,为全体会员企业谋利益。
(二)注重活动创新。招商引资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以企引企、以企招商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的捷径,而商会正是推动以企招商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们工商联不断加大以商会为载体的招商引资力度,各商会也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招商活动展示了活力,为如皋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去年6月28日,我市工商联以太阳能、电动车、汽摩、旅游四家商会为主进行专题招商,共邀请客商近300人,签约项目98个,签约项目总额37.88亿元;本月16日,我市工商联又利用如皋市浙江商会换届、众多市外浙商云集如皋的大好时机,举办了投资说明会;此外异地如皋商会也表现出了地缘关系的独特优势,在各地举办的招商活动邀请客商、提供信息、牵头项目,推动了一些项目的顺利签约和落户,47
带动了如皋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注重机制创新。近两年来,市工商联在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和非公企业中创新开展党建工作,就如何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商会的先锋模范作用进行了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商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先后在百货商会和液压机商会建立党支部,促进了会员企业的和谐发展。
我市工商联主动联系经济环境监察部门,反映商会诉求、企业呼声。在市级相关部门和工商联的大力推动下,我市22家市级行业商会的会长和秘书长被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聘为如皋市级机关行风监督员。2006年9月,市工商联还与如皋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联合建立了服务商会的六项沟通机制。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经济环境监察中心与市级同业商会的联系沟通,有利于更加充分发挥行业商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职能作用,维护企业及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全力打造优质高效、宽松和谐的发展软环境。目前商会在我市已名副其实成为了市委市政府检测经济软环境的一面镜子。
四、快速集聚、全面提升,做大做强特色经济板块 行业商会的建立,加快了行业的整体发展步伐,促进了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对我市行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行业商会的建立,促进了产业板块的快速集聚。南通市肠衣商会作为会员企业的代言人,站在行业发展的高起点上,为行业企业谋发展,采取‚政府支持、商会牵头、市场运作‛方式,尽力打造目标产值100亿元的中国肠衣城项目。目前首期工程已经竣工,已有近百家肠衣企业申请入园。肠衣城的建成将成为如皋肠衣的集中区、中国肠衣的大本营、世界肠衣的加工厂,从而更好地做大做强如皋肠衣产业板块经济。太阳能、食品等商会也在快速集聚之中。
(二)行业商会的建立,促进了行业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南通市液压机商会积极为企业创建技术服务平台,经多方努力,成立商会研发中心,承接研发项目,为如皋乃至江苏的液压机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创新和配套发展平台。如皋市服装商会响亮地提出了组建‚服装商会大厦‛的目标,通过筹建商会大厦,提高如皋服装行业的知名度,加强业内企业间的交流合作,逐步扩大了如皋服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皋服装商会大厦将于今年上半年破土动工。
(三)行业商会的建立,促进了行业整体的规范发展。目前,如皋的十大重点产业推进体系中,涉及商会的有食品、新能源、服装等5大产业,相应的诸如如皋市太阳能产业园、如皋市医疗器械产业园、如皋市电动车工业园等一批以商会为平台的产业园区正在形成。通过行业商会大力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不断优化功能布局,培育产业特色,促进了产业板块快速集聚,规范发展。
3月底,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哲洙及省工商联主席李仁等一行来如调研商会工作,全书记对我市的的行业商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行业商会的运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要求我市行业商会组织要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创新商会工作机制,强化商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实践基层商会工作。要充分发挥商会‚娘家‛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促进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在探索中前进,在探索中改进,推动商会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夯实基础 典型示范 服务中心 促进发展
连云港市工商联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工商联和市委统战部的有力指导下,我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三性‛优势,通过夯实基础,典型示范推动全市工商联系统组织建设,使我市企业会员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行业商会、基层商会总数不断扩大,活力逐步增强,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多次被省工商联表彰为‚先进集体‛,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发展民营经济优秀服务单位,承办‚行业商会建设成效显著‛的有功单位。
一、突出发展主题,加强‚两个队伍‛建设
(一)调整会员队伍结构,抓好会员企业发展。我们积极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将会员发展与普查相结合,与调研工作相结合,与商会服务工作相结合,重在经济实力强、社会影响大、有代表性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中发展会员,及时调整会员结构,使一批上规模企业和来连投资企业进入了工商联企业会员队伍,会员结构明显改善。截止去年底,全市工商联会员总数达到5575个,其中企业会员2923个,企业会员占全市私营企业总数的1.78万户的14.3%。
(二)提升代表人士素质,加强非公代表人士队伍的培育工作。一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每年举办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和各级工商联执(常)委扩大会以及座谈会、现场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将有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最新会议、文件精神和要求及时通过各级非公人士传达到全市基层商会和广大会员企业。二是不断调整优化。以换届为契机,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到企业调研,充分掌握基层的基本情况和企业的基本诉求。把我市社会新阶层、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主要企业代表人士吸纳到工商联组织中,担任市县区工商联常执委的非公人士达到443人,比上届增长了28%。其中市直非公执委调整了三分之一,新一届75名非公代表人士执委所在企业的税收贡献、吸纳就业分别占全市民营经济的69.1%和9.2%,代表人士整体素质和社会贡献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三是开展综合评价工作。我会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率先开展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与18个部门共同完成了市直196名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市直代表人士信息库及时进行了全面更新。形成的综合评价材料,在各级人大、政协换届筹备期间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各地人大政协换届后,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有184人担任市、县(区)人大代表,377人担任市、县(区)政协委员,5人担任省人大代表,3人担任全国人大代表,还有两人分别是市委委员和候补委员。四是大力彰显典型示范效应。我会逐步建立起以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龙头的各类先进典型的培育表彰激励机制,激发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抢抓机遇、艰苦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情和信心。2005年以来与市委统战部等八部门联合连续两届开展了市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工作,并由市政府予以表彰,在本市最高学府淮海工学院举办了优秀建设者先进事迹报告会,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经各级工商联组织培育和推荐,已有217家会员企业和167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先后获得劳模、政府特贴等市级以上的85个奖项829 49
个(次)表彰。我们在市各主流媒体和市总商会网站设立专栏开展针对优秀典型的系列宣传报道,先后刊登我市民营企业先进典型文章500余篇,大力宣传民营经济领域各类先进典型的同时,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因地制宜,创造条件推动基层组织和行业商会建设
作为苏北欠发达地区,连云港市的民营经济虽然增速较快,但与苏中、苏南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商贸和一般的生产制造业虽然有组建商会的需要,但其成分主要是小企业。食品、医药、化工、电力、机械等对全市经济起支持作用的行业,仍由政府强势部门管理,大都组建了协会。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会提出商会建设需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协调,一手抓商会的组建,重点在县区,基层商会逐步实现全覆盖,在涉农产业等需求高的行业加快组建商会;一手抓商会典型培育和团体会员的发展,积极吸纳那些民间性强、具有活力的经济类行业组织为工商联团体会员,不断壮大和延伸工商联的工作手臂。具体有四点做法:
(一)通过目标考核,一着不让地抓商会组建。近年来,我会目标考核工作日益完善,在指导全市工商联系统工作开展上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而组织建设的目标考核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各级工商联的充分重视。首先是明确发展速度。我会设立了全市行业商会五年建设目标,从2004年起,每年新增行业商会13个以上,确保到2008年底实现我市行业商会总数达到100个。将行业商会和基层商会组建数和‚三化‛建设达标率作为各县区联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其中行业商会建设被列为确保任务,设立倾斜加分考核导向。其次是明确质量要求。将行业商会和基层商会‚三化‛达标工作进行了细化,制定了详尽的标准和考核表。每半年对全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通报,在年初时下发考评表,年终在自评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确定达标和先进商会。近年来,在各级工商联的推动和企业需求拉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市商会建设发展迅速。在数量上有了大幅提高,2004年以来全市新建乡镇商会39个,总数达到76个,新建行业商会52个,达到80个,接近4年前的两倍。在组建领域上有所延伸,涉及的行业由主要是餐饮服务业向第一产业的种殖、养殖和第二产业的生产加工业延伸,在现代服务业,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也有所拓展。在组建的层次上呈立体型发展,乡镇行业商会建设蓬勃开展,乡镇级行业商会已接近全市行业商会数的三分之一。
(二)协调关系,扩大商会发展空间。一是积极建言献策。我会连续多年提出关于加快行业商会发展和协会改革的提案,在市政协全会上所作的《关于加快我市行业组织建设的建议》等大会发言,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得到较好采纳。二是构筑总商会平台。经市委领导同意,2003年我会在全省率先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连云港市总商会‛,四县‚总商会‛也相继注册。这为更好地发挥商会的民间性优势,加强与海内外商会的交流与合作构筑了新平台。三是建立与党委、政府部门的工作交流和合作机制。我们聘请了与会员发展、商会工作关系密切的26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总商会顾问,建立起经常性沟通联系。与民营经济发展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十多个部门建立了工作会晤机制。积极的沟通协调,扩大了商会影响,也使我市行业组织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我市行业商会在民政注册数达到了23个。
(三)延伸手臂,加强与各级经济类行业组织间的合作。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出发点,积极发展与各协会的关系。我们对经济类行业组织在其负责人的政治安排上、在工作指导上、在活动参与上、在提供服务上、在表彰推荐上实 50
第四篇: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
目录产业集群的效应 ………………………………………………………1 2 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2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2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3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3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3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3 4 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4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4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4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4 参考文献..……………………………………………………………..……
5摘要: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支撑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更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和现状进行考察,提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壮大,对
提升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加快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民族经济产业结构竞争力
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始终扮演着经济增长助推器的角色。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集群经济战略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发展途径。在当前的“十一五”规划制定中,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建设也成为各地政府首要关注的问题。对于经济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其经济发展完全有可能借助产业集群模式,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和企业的创新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1.产业集群的效应
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组织形式。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和区域的劳动生产率,为区域经济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和互补性,可形成协同效应;产业集群的集散效应可汇集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完善的产业集群可以促使集群内企业拥有稳定的学习、交流、创新和进步的共生机制,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创新效应;产业集群还可发挥区位群体效应,形成区域品牌优势。更主要的是,集群制造不同于大规模制造,集群制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以往工业化道路上的弊端,具有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良性互动的特征,也必然大大推进城镇化进程。
可见,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其发展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为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
近几年,民族地区经济无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集群化趋势皆初显成效,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2.1.1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极大地带动了周围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地区龙头企业,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2.1.2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畜产品资源优势充裕,在肉类加工工业、乳类加工工业、蛋类工业和皮革毛绒工业等各类加工工业中表现突出。
2.1.3能源、化学工业产业集群。近年来,各区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充分发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以煤、电、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
2.1.4金属冶炼制造业集群。民族地区资源富集,许多资源不但储量大而且开发条件好,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2.1.6旅游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集中了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其中新疆、广西近年来发展较快,初步具有一定的规模。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
2.2.1丰富的资源禀赋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基础。资源优势有利于培育构建以此为支撑的产业集群。
2.2.2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拉动产业集聚。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依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项目及其他国家重点工程,促进了生产要素集聚,加快了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
2.2.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一批有影响、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及企业集团开拓了市场,创出了品牌,不断带动基地建设,引领其他相关配套企业的成长、壮大。
2.2.4特色产业多集中于初级产品市场。民族地区的特色产品产量大,质量高,但对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却有限。
2.2.5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在产业分布上,民族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从规模到数量都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几个高科技园区。
总体来讲,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启始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在产业集聚阶段,有的还仅仅是个雏形。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明显之处在于鲜明的民族性。其二,民族地区具有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对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三,在各民族地区,由于区位条件、历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存在差异,发展产业的形式与结构各不相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尽相同,使得各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也相应呈现出差异性。当前,对于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决策和规划都应充分认识这些特点,由此树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民族地区缺少沿海经济起飞时好的商业环境(沿海区位优势、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国内经济短缺、国际产业大量转移等),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要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抓好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的建设,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应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位品牌”,不仅要使物质资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还要使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也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体系之中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民族地区各地文化特色明显,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创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重要的是营造产业创新氛围和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经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4.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待开发阶段,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要跨入现代工业化的门槛,就必须把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输入等和区内条件结合起来。为此,应坚持科学规划,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如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协调产业政策;逐步对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金融支持;营造产业载体,吸引企业聚集;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入沿海东部企业和外资企业弥补本区集群内部的产业缺口。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民族地区在特色农业、畜产品、能源开发、旅游业、边境贸易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潜力可挖。不断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特色产品和资源的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现有产业集群要以现有的主导产品为基础,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加强主导产品的内部分工协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产品的开发,填补产业链条上的空白点,逐步完善产业的整体功能。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专业市场与地方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国内许多地区产业集群都得益于各类专业市场的有效发展。民族地区应利用地理等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产业配套,依靠各类专业市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通过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的集中,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当前,绝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产业集群从事的是加工业。这些产业集群凭着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规模经济等优势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影响。但是,这些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等并不能保证产业集群的持久优势;强化内生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开发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是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民族地区应在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的基础上,推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大力培育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集群模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集群产品产业化。对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当地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力量,发挥当地专业性人力资本的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如此,民族地区才能把产业集群不仅建成产品加工基地,更积极建成产品创新基地。
参考文献:
[1]廖佳敏.建立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与管理.2006,(3)
[2]徐承红.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企业活力.2005,(10)
[3]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5,(5)
[4]隋映辉.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青岛出版社.2005
[5]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李靖靖.发展壮大内蒙古产业集群研究.内蒙古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06
[8]陈德峰.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中国创新网.2006-9-8
第五篇:浅谈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
浅谈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 摘要:产业集群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它具有显著的特点,我国现有的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缺陷需要解决,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应对新的国际竞争压力,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好莱坞,中国北京的中关村,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卓有成效的实例。
集群本意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间,就有国外学者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1990年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
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它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中国纺织集群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这三大经济圈最为集中,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60.97%的从业人员,86.04%的出口交货值都聚集在这里。西安高新区以大唐电信、海天天线、华为、中兴、西电捷通、宇龙等企业为代表,3G技术为支撑的通讯产业集群,2005年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以德国英飞凌、美国爱尔、美光、应用材料、西岳电子等4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2005年产值超过35亿元。
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
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还包括上下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以及提供专业化基础结构和提供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技术标准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很多产业集聚群还包括商会和涵盖产业群成员的其他集体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第一,外部经济效应。集群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企业并不大,但集群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极高,产品向区域外的市场扩散,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了集群同类企业之间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节约了资金成本。
第二,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地理位置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集群区内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充满活力的非正式关系。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里,这种垂直一体化安排和远距离的企业联盟安排,更加具有效率。第三,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不甘人后的自尊需要,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至区内的其他企业,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是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产业集群也刺激了企业家才能的培育和新企业的不断诞生。
但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
第一,集群整体意识的淡薄。“聚而不群”现象普遍存在,在我国的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无论大小,基本都是“五脏俱全”,即各自独立完成产品开发、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
第二,开发设计能力弱、技工和人才严重短缺、质量提高缓慢、创新能力弱、产品雷同与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同业无序竞争和内耗严重、缺乏品牌意识、管理水平落后、融资环境差、支撑服务体系欠缺、环境污染加剧等等问题在目前多个产业集群试点中普遍存在。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
如目前全国的摩托车产业普遍没有跳出仿制的窠臼。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仍然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车型虽然不少,但同质化问题突出,仿制车型多,创新产品更少,总体上尚未完全形成自主开发的体系和能力。
第三,价值链整合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关联度低。企业集群是价值链整合的产物,但在形成企业集群过程中,有些同类企业不是自发集聚形成的,而是各地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市场主体、金融市场的投资行为,靠政府行政命令聚集在一起,但实际企业之间并不存在高度关联性,不是价值链自然衍生而成的企业集群,企业间难以形成依靠各自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相链接起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导致企业产品单
一、缺乏协同效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要想提升产业竞争力,一定要改变产业集群的现状,提升产业集群的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制定适当的产业指导规划,使现有或新建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相辅相成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对已有中小企业集群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建立,对新建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形成集群来安排项目,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配套体系中,使之改变独立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多生产中间产品,并在同大企业合作过程中享有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其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二是转变集群集中于制造环节的现象,实现产业服务化,将集群提升与产业链完善结合起来。加快企业集群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企业集群生存环境,要大力培育各种规范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融资服务,技术服务、法律服务和人才培训。在企业集群发展中要选择关联度高,存在价值链整合效应的产业进行优先扶持。注重原材料、零部件及各种包装储运方面的整体配合的一贯性,从而提高企业集群的竞争力。
三是加强产学研的互动和一体化,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深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深圳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等合作建立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等国内外40多所著名大学合作建立虚拟大学园,近5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深圳成立产学研基地,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近80所、博士后工作站39个,孵化科技企业2200多家。企业与高校建立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由初期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点对点分散式合作,逐步扩展到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全方位合作,标志着产学研合作网已具相当规模和较高水平。由此可见,产学研一体化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