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税深化改革助推经济发展
推动“放管服”,输送新动力——浙江地税深化改革助推经济发展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是推动我省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浙江地税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深化地税部门放管服改革工作,不断为推动浙江经济平稳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翻开审批归零新篇章
2015年7月1日起,浙江省地税局积极参与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的“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工作,协同国税、工商等部门不断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切实为企业和创业者营造更加畅通的准入环境。各地从材料受理到发照要求不超过3个工作日,大幅缩短了企业办证时间。
“之前在财税政策进校园、大学生创业财税辅导站了解创业财税政策时就听说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已经试点两证合一了,现在来办理发现真的很方便,10多分钟就已经办好了,我对创业更有信心了。”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小林高兴地表示,政府部门服务好、办事快,让年轻人对自主创业充满期待。
在实施企业“五证合一”的基础上,浙江省地税局还在多个城市试点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小林所在的金华市正是试点城市之一。地税部门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功能的深度开发运用,打破市场监管、国地税部门自建系统之间的孤立状态,实现了营业执照办理和税务登记同步进行,个体工商户办证时间从3个工作日,4次往返缩短到当场办结、当场领证。
在推进登记制度改革的同时,浙江省地税局以“审批事项最少、审批速度最快、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为目标,在简政放权的道路上不断前行。2015年以来,全省地税系统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同时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事项,对照我省要求,对税务总局规定的原本5项行政许可审批进行“再瘦身”,仅省局本级保留“企业印制发票审批”1项税务行政许可。今年5月1日,随着“营改增”试点工作全面推开,该许可已不存在,历经4年多的努力,全省地税系统全面实现审批“归零”。
开启综合监管新格局 “零审批”并不意味着监管的缺失。唯有科学地“管”,才能彻底地“放”。在审批“归零”的过程中,浙江省地税局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决不让“一放就乱”成为简政放权的掣肘,防止因审批归零、“前道关口”取消而引发的税收风险。
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活力逐渐被激活,今年上半年,全省确认“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新办企业超12万户,各试点单位共新办“两证合一”个体工商户6.3万户,市场监管从“放活”向“管好”推进,放、管“两个轮子”二轮驱动更显重要。
浙江地税主动作为,创新税收管理模式。一方面构建司法协作网,筑起税收“安全坝”。在与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下发《关于建立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与地税部门税费征缴协作机制的会议纪要》的基础上,着力强化与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门的深度协作,不断规范税收秩序,共同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深化信息共享,着力健全税收司法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贯彻税务稽查“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营造公平税收环境。逐步规范税收执法,通过随机确定稽查对象和稽查检查人员,实行“阳光执法”,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保障市场平等公正,提高税收执法震慑力。
与此同时,浙江地税还积极联合多部门开展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联合激励和“黑名单”纳税人联合惩戒工作,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和社会信息体系建设相衔接,建立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征管模式从“以票管税”向“信用管税”、“信息管税”转变,逐步构建税收共治格局。
打造便民办税新高度
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实现纳税申报与缴费,新设立纳税人办证不用跑腿、当场办当场就能领,遇到涉税问题随时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就会得到满意的答复……近些年,浙江地税内外兼修、双管齐下——对内,通过职权清理,加快职能转变,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成效显著;对外,掀起“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高潮,制定10大类29项便民措施,在公开行政审批清单、提高办税服务效率、推行首问责任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纳税人满意度。
“互联网+”是优化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浙江地税在勤练内功的同时,紧抓“互联网+税务”机遇,实现了网上办税系统和办税服务厅线上线下整合联动,无缝对接,纳税人可以通过“浙江地税因特网办税服务系统”,一站式办理申报征收、业务查询等大部分业务。前不久,浙江省地税局还开发完成了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的“纳税证明”网上服务功能,上线后将实现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网上申请、在线服务、快递送达,自助打印”功能,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
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网税系统功能,浙江地税邀请了全省范围内400家企业作为监测单位,每月在线填写网上办理纳税业务的调查问卷。通过问题梳理,准确定位网税系统的不足,实现有针对性地持续优化,为纳税人提供更优质的网上办税体验。
此外,借着国地税合作的东风,浙江地税主动作为、再次起航,与浙江国税紧密合作,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立足实际,精心打造了浙江省国地税联合电子税务局,已于今年10月正式上线,纳税人在国地税任一网站登陆后,可在两家平台自由跳转,办理双方的涉税业务,在报表填报时,由纳税人统一在国税系统填报财务报表,地税方会自动共享,不需要重复报送,并重点营造个性化服务,增加数据自动保存、放大镜、预约取号等功能,让纳税人感受到真正贴心的服务。
从减少审批事项到审批归零、放权便民,从以票管税到“信用管税”、“信息管税”,从规范服务到“互联网+税务”……浙江地税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坚持让企业松绑,让纳税人舒心,让创业者“轻装上阵”,助力浙江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的加快培育。
第二篇:领导小组成立助推全面深化改革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的战略部署,并且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改革合力,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全面落实改革目标任务”。这是中央第一次成立统筹全面改革的领导小组,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无疑会产生深远影响。
领导小组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工作机制
领导小组是中国政治所特有的一种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它广泛存在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活动中,如广为人所熟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外事领导小组、农业领导小组,等等。领导小组不属于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序列,不是一种制度化的组织,但事实上却在中国政治运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领导小组制度是现代科层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归口管理制度相结合的产物。现代科层体制需要政府根据职能性质分为不同的职能部门。而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以部门为单位的“条条关系”。这种条条关系又与地方政府的“块块关系”交织在一起,从而造成了体制的“条块分割”特点。归口管理是指把政府工作按性质归类为财经口、文教口、政法口、农业口、外事口等不同的类别,国务院通过归口管理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通过归口管理制度加强对政府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制度便是现代科层制度和归口管理制度的产物。在中国政治的运作过程中,领导小组制度对于实现归口管理和协调条块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意味着中央建立起最高层次的工作机制来负责对改革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改变了过去以归口管理方式推进各个领域改革的方式,显然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领导小组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助推作用
根据中国政治和政府运作过程的特点,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将在两大方面助推改革向全面和纵深发展,一是破除部门利益阻碍,二是统筹和敦促改革落实。
破除部门利益阻碍。在“条块分割”体制下,政府部门作为利益主体出现,且具备追求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力、动机和资源,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由于部门利益作祟,在改革推进中很多部门不愿意调整和放弃自己的职权,有强烈的冲动去极力扩大本部门权力和谋取本部门利益,由此造成了“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甚至是“部门利益个人化”。部门围绕利益的争夺对改革造成了很大障碍。以地方大部制改革为例,部门利益始终是决定大部制改革中部门设置的关键变量。大部制改革在各地的开展中充满了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各个部门都千方百计维护本部门利益,都用尽浑身解数来说明本部门的重要性,设法保留本部门不被合并或撤销。
另外,部门利益还导致了我国立法过程中的“部门利益法律化”倾向。由于我国行政法律法规基本上是由部门来起草的,部门往往利用自己在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中的特权和便利,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通过立法来维护、加强和扩大本部门的权力,减少和减弱本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将部门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以部门利益取代国家利益,借强化管理之由,行谋取部门利益之实。这显然违背法治的统一精神,成为改革整体推进的最大障碍。总之,部门利益谋取集团利益,危害公共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破坏法治建设,削弱法律权威,违背法治精神;滋生寻租和腐败,破坏社会风气,等等。显然,部门利益的存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瓶颈和障碍。
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进行通盘考虑和统筹规划。过去我们在各个领域的领导小组,在政府运作过程中发挥了有效的协调作用,对于克服部门利益给改革造成的阻碍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领导小组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改革全局,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显然有利于破除部门利益藩篱,有利于从源头上根除部门利益给改革设置的种种障碍。
统筹和敦促改革落实。“摸着石头过河”和“由点到面”的改革推进方式是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经常采取“试点”的方法,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摸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探索会被吸收到中央制定的政策中,然后在全国范围推广并上升为国家制度。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源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户的自发创造,村民自治源于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村民在全国建立的第一个村委会。这两个制度都是对中国农村改革和社会治理产生重大影响的制度创新,是发挥基层自主探索和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集中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际上也是源于近年来基层群众自治深入开展、社会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实践经验。
目前,被学界称为“政府创新”的地方试点改革,在全国各地的各个政府层级、各个领域广泛开展,并逐渐汇聚成中国特色的改革方式,成为观察中国政治的独特窗口。改革开放35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由点到面”的改革锁定了中国的渐进改革之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功改革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之一。另外,这种放手地方试点探索,依靠地方经验推动整体制度变迁的改革方式,缺乏专门的机构去统筹规划和督促落实改革,也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弊端。例如,地方试点中充斥着很多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存在着很多“口号化”“盆景化”的改革,缺乏改革的长远战略眼光。虽然说改革需要经过“试错”,但如果改革缺乏必要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改革很有可能走不少弯路以及陷入不必要的拖延。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试点改革缺乏制度保障,容易走向失败以及陷入不必要的折腾。如有学者指出,基层政府的许多制度创新几乎都面临着严重的制度困境。就是那些曾经获得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项目,也有差不多1/3名存实亡了。由此可见,总体设计和统筹推进对于改革,特别是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尤为必要。
如果说过去的35年对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改革的目标与方向都需要从实践中探索和反复检验,那么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无疑意味着改革已经在诸多领域有了明晰的目标,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未来走向有了总体的战略规划。
中央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面改革,在改革中发挥“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的作用,无疑有利于发挥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盘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利于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推动改革向全面和纵深发展。此外,这种改革方式显然也能够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兵突进式改革,有利于减少“伪创新”和“假改革”等等。总之,领导小组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所在。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今天,国家治理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通过建立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三篇:工业园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工业园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渭南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调查 陕西调查 第32期 总第305期
2013-11-5 10:37:00 工业园区是依托市、县区域形成的一种聚集型的产业圈,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中指出:“实践证明,发展县域工业园区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形成产业集群,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近日,我们对渭南市的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工业园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区域总体水平,园区企业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较少,配套生活、环保设施建设滞后,人才流失、供需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成为制约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 1.政策扶持产业园区建设
200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产业化、集群化、园区化发展的思路,全省工业园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保证了县域工业园区的规范发展、科学运行。2009年,省政府又印发了《陕西省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2009—2012年)》,其中着重提出了要在现有187个县域工业园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抓好100个重点园区建设,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2011年制定了《县域工业集中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定对集中区内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两年安排省级专项资金1.46亿元,共支持了116个项目,总投资达55.29亿元。
渭南市2007年开始集中建设工业园区。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了《中共渭南市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在财政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税收、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并制定了跨区域经营企业、产业联合转移企业的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政策。经过6年多的建设,全市工业园区的数量已达13个,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2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园区10个;一期规划建设面积118平方公里。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从2009年底的264户增加到2013年6月底的927户;园区主导产业由单纯的工业逐步向发挥各自区域优势的农业及服务业产业拓展,分别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医药、精细化工、机械装备制造、煤化工、钢铁等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园区的规划建设及相关事务由独立的园区管委会进行管理,政府投资,企业受益,产业基础良好,充分发掘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吸引市、县内外甚至国内外企业集聚园区。截止2013年6月底,13个工业园区完成水、路、电、气等基础设施投资83.70亿元,投资强度为0.75亿元/平方公里。2.园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区域总体水平
工业园区从规划到建设集合了当地的优势资源,区内聚集的企业往往是当地甚至全国实力较强的企业,加之各项优惠政策对园区企业的倾斜,使得园区内企业快速成长,带动了园区经济的加快发展。园区入驻的927家企业,九成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园区外企业。从营业收入看,2012年渭南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450.96亿元,同比增长11.7%;而13个工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237.75亿元,同比增长30.3%,园区实现营业收入占全市的85.3%;从税收看,2012年渭南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69.5亿元,同比下降38.4%;工业园区企业上缴税金37.2亿元,同比增长22.6%,园区创造的税收优势极其明显。
3.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快速发展的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渭南市经济的重要贡献力量,带动了全市经济的较快发展。目前渭南市工业总产值中,七成来自工业园区;全市工业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八成多来自园区企业;全市工业企业缴纳的税金,五成多来自园区企业。2012年,工业园区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达三成,全市经济增长的动力30%来自于工业园区,表明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渭南市经济发展的领军。
4.对扩大社会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调查显示,工业园区从业人数增长较快,是社会就业扩大的重要区域。2012年,工业园区吸纳社会就业人员16万人,就业人数同比增长32.8%;从业人数占渭南市全社会就业人数的5.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富平县庄里镇的陕西华达陶瓷有限公司是西部地区最大的陶瓷砖生产企业,年销售额数亿元,产品销往新疆等地。该公司上千名职工中,有超过700人为附近窦村镇、庄里镇的农民工,经过培训,他们成为流水线上的技术工人,人年均收入1至2万元。
二、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进程亟待加快
标准厂房的建设对于提高工业园区建设质量和承载力、吸引企业入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09年开始,渭南市政府在全市工业园区推进标准厂房建设,但目前标准厂房建设进程缓慢,制约了工业园区吸纳企业和招商引资。截止2013年6月底,工业园区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标准厂房面积仅为20.1万平方米,仅占规划面积的17.5%。13个园区中只有5个园区实施了标准厂房建设,6个制订了标准厂房建设规划,还有2个标准厂房建设规划正在制订中。
2.园区土地集约化利用不足
由于标准化厂房建设进程缓慢,标准厂房容积率较低,造成土地浪费。一些工业园区土地规划后一直没有企业入驻,土地长期闲置。如渭南市某经济园区,标准厂房规划面积32.05万平方米,目前仅建成1.6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其他土地闲置。大荔县、白水县的工业园区,也存在同样问题。
3.部分园区配套设施不健全
对于入驻的企业,如何帮助其顺利快速的发展是工业园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建设住宿用房等生活配套设施是促进企业加速成长的基本条件。调查发现,部分工业园区在标准厂房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配套的公租房、商务办公用房以及职工住宿用房、商业网点等配套设施的后续建设,企业缺乏入驻动力,入驻企业难以集中精力发展生产。一些工业园区存在排污管网不配套,雨污不分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热、供气等设施落后等现象,给周边地域带来了极大的环保压力。
4.园区企业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工业园区建设,吸引了不少优质企业入驻园区,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如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因业务发展,每年都需要扩充300到500名专业人才,但是人力资源市场上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现象长期存在。陕西省高校林立,但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对接,导致园区内企业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矛盾。
5.园区中较大型企业优秀劳动力流失现象开始显现
由于渭南与西安毗邻,园区企业有经验的优秀员工外流现象日益显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西安存在区位优势,很多有经验的员工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到西安寻找发展;二是企业员工大多希望能够在工作的地方安家立业、高质量生活,而园区建设和企业目前尚不能满足,园区企业和地方政府吸引人才的措施和政策仍然缺少一定力度。
三、促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明确建设目标,系统规划园区建设
在战略定位明确以后,园区建设必须有系统的规划跟进和明确的目标体系,为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提供清晰的导向。如环保、生活设施的配套建设,在引进项目前就要做好系统规划,怎么建、建哪里,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或企业进园如何管理等,都需要明确。园区 应围绕自身的战略定位,明确每年引进多少企业、建设多少厂房、建设多少配套设施,为推进园区各项工作和加快发展指明方向。
2.强化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有机协调
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城市发展是产业发展的支撑。工业园区应坚持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服务工业化的建设理念,做到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有机互动,协调发展。应当加强优惠政策的制定,帮助入驻企业解决员工成家、置业等生活问题,真正做到“筑巢引凤”,留住人才,使工业园区逐步向产业聚集、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文明、人民富裕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发展。
3.积极寻求高效的园区管理和运行机制
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不断适应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创新:一是建立全新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在园区管委会模式基础上注重引入专业的管理服务企业,逐渐下放服务权限;二是赋予园区管理者系统的管理权限,确保企业在园区内就能完成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所有审批手续;三是实行独立管理,避免与行政区的权利交叉现象;四是园区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要高度精简,转变作风,使各项优惠措施能够实实在在惠及区内投资者和企业。
4.着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项目驱动是节约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的有效方法。工业园区管理部门要加大力度促进企业和项目进园,根据企业进园进度逐渐扩大园区规划土地面积;对于入园的企业,要严格控制土地使用面积和厂房容积率,杜绝企业多占土地导致占地不用现象发生。
签发:王恩斗
核稿:李 玲
撰稿:渭南调查队 张建录 肖茸 刘小兵
第四篇:全力助推XX经济发展
全力助推XX经济发展
作为重要的行政执法和经济管理部门,国税部门肩负着为国聚财、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双重使命。伴随着XX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XX的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也给国税部门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牢牢把握XX经济“稳中有升,持续提升”的总基调,坚持经济税收观,围绕中心、站位全局、主动作为、服务大局,自觉把国税工作融入XX经济建设大局,全力助推XX经济发展。
牢记税收使命,为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牢记国税部门“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根本职责,把围绕收入抓管理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开展“新春话发展”、“五五立局”论坛等活动,把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谋发展、干工作上来,凝聚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来。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主线,不断做大税收蛋糕,为XX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保障。2011年我局共组织税收72.68亿元,继2008年后再次迈过70亿大关,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累计组织税收20.99亿元,实现首季开门红。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始终遵从“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这一基本规律,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重点,严格执行一系列调结构、促发展的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2011年落实税收优惠11.09亿元,其中审批出口退税3.7亿元,固定资产进项抵扣6.48亿元;2012年出台了支持XX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一系列措施,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压缩环节加快审批、创新机制优化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结构调
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起征点调高等政策,起征点调高政策惠及16357户个体工商户,未达起征点户达到个体工商户的75.5%。对39985户(次)小微企业免征普通发票工本费83.6万元,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创新纳税服务理念,为经济发展构建有效载体。牢固树立“中原发展我有责”的主人翁意识,把握优化服务这一重点,积极主动服务,提升服务标杆。我们加快由“执法+管理”向“执法+服务”转变,在全系统开展了“服务在我手中 满意在您心中”活动,积极探索办税服务大厅实体化,实现审批事项在大厅办结,加强工作讲评和沟通管理,建好服务窗口;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对纳税人进行沟通式、定点式讲解和引导,树立依法诚信纳税典型,用和谐融洽的征纳关系为经济发展凝聚合力。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环境。牢固坚持依法治税这个基本原则,规范税收执法,努力为XX经济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坚持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当好税收法律卫士,自觉用法律约束行为,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加大稽查力度,严厉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税收经济秩序,2011年共检查纳税人838户,执行入库税款1.23亿元,今年1—3月稽查入库1975万元;加强执法监督,发挥税收执法督察和内部审计的综合监督作用,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坚持素质引领,为服务经济发展打造高效团队。牢固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将以人为本与从严带队相结合,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坚持文化培育,用“忠诚、奋进、发展、为民”的XX国税核心价值观引领人,带动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开展“国税大讲堂”活动,抓好岗位技能培训、高素质专业化骨干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狠抓工作落实,开展“我的工作大家评”、明察暗访活动;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围绕案例找风险,围绕风险抓内控,围绕内控保平安”大讨论,完善内控机制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为服务XX建设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和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保护电力设施 助推经济发展
保护电力设施
助推经济发展
——达州市“保护超(特)高压电力设施平安乡镇(街道)”创建活动推进会在渠县成功召开
为了深入贯彻省、市综治委的安排部署,全面推进“保护超(特)高压电力设施平安乡镇(街道)”创建活动,确保全市超(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7月18日下午,达州市“保护超(特)高压电力设施平安乡镇(街道)”创建活动推进会在渠县召开。会议由市综治办副主任张建忠主持;中共渠县县委副书记淳永奉介绍了渠县的人文历史和发展现状,并就渠县“三电”工作的总体情况作了说明;市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委“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三电”办主任方波做重要讲话;达县、大竹、渠县的“三电”负责人汇报了“保护超(特)高压电力设施平安乡镇”创建活动工作的开展情况;市级相关部门,达县、大竹、渠县所涉乡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达县在“保护超(特)高压电力设施平安乡镇”创建活动中,一是建立了五个工作机制,即:组织领导机制,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共防共治共调共处的协调工作机制,定期排查工作机制,确保境内两条超特高压线路安全畅通。二是做到三个广泛宣传教育,利用综治宣传月活动集中宣传,以及对中小学生、未成年人、施工作业人员的宣传教育、“五残”人员的监管、废旧收购站点的发展宣传,提高群众爱线护线意识。三是抓好三个排查整治,切实消除超特高压线路安全隐患,即:开展集中重要部位的清理整治行为,全面摸排涉线各类矛盾纠纷,危及超特高压电力设施运行的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深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确保保护超特高压“平安乡镇”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方波要求,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要提高认识,增强做好超(特)高压电力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紧迫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解决突出问题,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突出重点,加大宣传教育、巡线守护、排查调处和打击整治的力度,确保创建活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对照责任目标,健全完善排查打击整治、企业内部治安保卫、联动执法推进基层平安创建、宣传教育、保障考核等工作的长效机制。方波希望,大家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平台上,全面推进“保护超(特)高压电力设施平安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各项工作,为建设幸福达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