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教师热点问题与政策研究5篇

时间:2019-05-13 04:3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农村教师热点问题与政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农村教师热点问题与政策研究》。

第一篇:中国农村教师热点问题与政策研究

中国农村教师热点问题与政策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对各行各业的心理发展是给予着极大的关注与重视的,职场中在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之下,人们的面对面对的是严峻的心理挑战。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有着教书育人的崇敬目标,从古至今都被誉为神圣的,因而所面对的职业压力也是相对较高的。在我国,教师体系当中,对处在欠发达的、边远的农村教师的心理隐患问题的帮助显得更为迫切。关键词:农村教师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物质财富在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就断地发现人们的各种心理问题暴露在阳光底下。各式各样的校园心理引发的惨剧,如复旦医学院研究生投杀室友、甘肃男老师殴打学生等新闻引起了社会轰动,人们将目光投向校园心理的建设。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建设的机制建立起来,并且在不断改进。这是值得让人欣喜的,毕竟心是整个人的灵魂,身体是整个人的躯壳。只有合而为一,才能使人精神抖擞。

校园里,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常说教师教书育人,有着教书育人的崇敬目标,从古至今都被誉为神圣的,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师本人是否能担当起这个责任呢,他的心理是否健康健全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说:“作为一位教师,他要么是在帮人,要么就是害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接受的教育,这其中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是极大的。教师心心理健康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制约着师生关系的和谐,制约着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他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具重要性。根据二零零五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 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中国教师都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压力甚至无法排解无法宣泄。我们关注着教师这个行业,但我们却经常容易忽视了教师群体里一个极大的分支,即使农村教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中小学教师有800 万之众,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总体教师数中占有很大比例,他们是我国教师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农村教师的生活处境进行调查与研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给予帮助,才能更加、更好地去完善我国教师职业中的帮助机制。倘若我们“忽视”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是忽视中国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 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是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要内容。

难么中国农村教师的心理状况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呢?。

据北京“芙蓉EQ 教育与应用研究中心”所主持的一项针对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18%的教师有抑郁症,13%的教师有焦虑症,2%的教师症状严重。由此可见,中国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乐观,是存在着巨大问题的一个部分。

那么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都来自什么原因呢?

(一)经济压力是主要外在压力

首先中国教育报根据调查,刊登了以下一个严峻的状况:95%的农村教师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以下,近75%的在2500元以下,近一半的在2001—2500元之间,甚至还有27.7%的教师月均工资在2000元及以下。极其低的收入,面对现在快速逐步提高的物价,显然是恨不得一块钱掰成两半来用的。调查显示72.6%的农村教师表示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3.3%的教师离异独自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农村教师作为家庭的一员,极大可能是家里的顶梁柱。区区一两千的工资,他们却要负担着非常重的经济重任。农村教师要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负责,要年迈的赡养父母,还有人际之交往和日常开销都在这每日60-70元之间。

其次,成农村教师心理压力大还体现在教师行业有些明显的工资分布不均,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是巨大的。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这份报告对2007 年全国7 个省、自治区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基本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的工资不到城市的70%。因此,农村教师面对巨大的工资差距会产生心理不平衡,也会想要调离农村,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恶。

最后农村教师的付出与工资是严重的不对等的,因而会产生心理的落差。目前,我国农村教师减员、转岗现象严重,造成在职教师的工作时间长、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作为一个农村教师,他们的工作强度、量度是极高的。农村教师似乎是全能的。他们基本什么都包,不仅教自己任课的,其他岗位缺人的,他们也要为学生讲授这一方面的知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偏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小小的孩子,作为教师,会情不自禁的什么都包揽,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健康安全。宛如高级保姆,心理压力也会极大上升。

(二)身体问题引发的内在恐慌

一位校长反映了这样的现实:学校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29人,这些同志中长期生病的4人,隔三差五因病请假的在10人左右,其他教师中也有很多都得过咽喉病、颈椎病等职业病,致使学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病,作为教师也不例外。

然而,因为不同教师所处的区域不同,面对职业病的时候有着不一样的处境。在城市里,作为一名城市老师,学校是有钱有能力组织教师队伍进行例行的体检,而且就算学校不组织,城市教师也能找到正规的大型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但是,农村教师的处境显得极为恶劣。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有限,除支付水、电等保障正常运转的费用外,学校还要支付教师们的“三险一金”,学校已无财力组织教师定期体检,及早发现身体病患,并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再者,农村内部大型的医院也是极为缺乏的。

身体的健康的不稳定因素必然会引起教师内心的煎熬。

(三)农村教师工作压力过大

在农村地区,上一辈的长辈对下一辈孩子能够走出农村,迈向更加城市生活有着极大的渴望。他们希望孩子能够不再当一名在田地间工作的农民,希望他们有着知识涵养从而改变上一辈穷苦的命运。于是,他们将这一殷切希望都寄托在教师身上。但与此同时,在农村地区,家长的教育意识是十分的薄弱的,他们不懂教育孩子,可能大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仍停留在打骂上或者更甚者认为孩子的教育由老师管的,他们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也抛给教师。除了这两点,还有一个农村教育特有的现象——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加重了教师的压力。留守子女缺乏家庭的关爱和约束,更容易出现各类问题,这些学生出现违纪违规现象根本得不到家长的配合管教。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几乎都落在了教师的身上。

(四)农村不完善的考核制度

教师考核是激励教师努力工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农村中小学对教师的考核存在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方法不规范、考核主体单

一、考核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样作为教师,即使辛勤努力地工作,却没有能在相关的考核上有所体现,打压了自信心和上进心,心里的苦闷也是一筹莫展的。

(五)缺乏精神娱乐活动,内心压力无法排解。

农村一直以来的都有一个长期且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交通的不便,从而地方闭塞。

根据中国教育报调查显示: 54.1%的农村教师在业余时间是做家务、带孩子;43.9%的教师是备课改作业,43%的教师是休息娱乐,34%的教师是自学进修。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相对单一,要么就是帮助家人做家务,要么就是上班工作的延续,比如备课改作业等。即使是休息娱乐,也仅仅是看看电视、聊聊天,娱乐方式相对单调。农村学校所在地区常常没有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等设施,无法为农村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方式。看书、上网、进行身体锻炼之类的活动很少。

生活的单一化,农村教师的眼界就小了,看到的世界也越来越狭隘,更且没有娱乐活动使自己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忧愁,内心的压力也是越积越深的。

解决我国农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对策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正在有限贯彻落实当中。针对农村教师心理问题,我认为以下几点应该结合实际更加严格执行。1.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为乡村学校持续输送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重点支持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贫困地区补充乡村教师,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乡村学校任教一定期限,按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城镇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中央财政比照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给予适当支持。

教师能够及时得到补充就能减少在职老师的工作压力以及负担,并且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能够使一潭死水的教育现状一个活力。

2.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各地要研究完善乡村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切实向乡村教师倾斜。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

奖励机制的公开、透明有效的实施能够给在职老师一个努力向上的目标。3.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中央财政继续给予综合奖补。各地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加快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各地要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

然后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构教育部门应定期为农村教师举行心理辅导讲座,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构,让教师了解有关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使他们掌握心理调适的技能;定期进行心理评估,为农村教师建立心理档案,及时了解教师的心理状况。作为学校领导,必须教育农村教师正确面对工作、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和挫折,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

第二篇:探讨当前基础教育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

当前基础教育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探讨

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基础教育的“基础观”

当前各国学制改革的趋势

论我国的学制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评价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关于新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趋向的分析

关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关于深化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考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研究综述

第三篇:转型期中国农民工住房与规划政策研究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住房与规划政策研究

不彻底打破传统的社会结构,就无法建立现代化的中国。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核心环节,农民工住房利益的合法化则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内容。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经济上是否可能,而在于我们的城市决定做还是不做,后者又取决于对农民工住房问题战略意义的认识。

满足农民工的多种利益诉求,不仅是提高农民工福利的需要,是农村发展的需要,更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是国家现代化的需要。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合理解决是一个关乎到中国21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1. 转型期农民工住房:宏观意义

长期以来,汗牛充栋农民工问题著作大多从农民工利益出发,将农民工作为社会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各地政府更是居高临下地对待农民工的利益诉求以及基于城市经济增长的需要来决定赐予农民工利益的种类和时机,将对农民工利益的关注视为城市的包袱。正因为如此,迄今为止,住房作为与农民工生活休戚相关却与城市经济增长无直接关系的农民工利益尚未被任何一个城市纳入全面规划,规划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也廖若星辰。

事实上,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是农民工全面融入城市的重点和先决条件,而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体,基于满足其多方面利益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并融入城市社会,不仅是关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福利,更加关乎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长期持续增长,关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即新型工业化进程,关乎中国社会能否快速转型,关乎中国乡村发展现代化主要条件的创造,关乎中国能否扭转被长期异化的城市化道路,还原健康城市化的本来面貌,最终构建和谐社会。

正因为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核心环节,而农民工住房又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因此通过农民工市民化对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意义可以间接阐释转型期农民工住房的宏观意义。

1.1 农民工市民化是扭转“虚高城市化”、实现实质城市化的唯一路径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在农民就业上转移到非农产业、地域上转移到城市的基础上, 其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权利等方面全方位转化融入城市社会 ,成为真正的市民,共享城市文明的过程。国际上城市化的进程与农民市民化的过程是高度统一的。而在我国,农民市民化严重滞后于“城市化”。中国从来没有过面向大众的真正意义的人口城市化,当前所谓的城市化仅仅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和地域的转移,农民工并没有沉淀下来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其生活几乎完全游离于城市社会之外,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王春光)。他们不过是匆匆过客,在城市和乡村间不断钟摆。城市的农民工队伍就像一个巨大的蓄水池,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每年都有新加入者补充,每年也都有大量的熟练劳动者离去,留在池子里的永远是年富力强的农民工。因此,乡村人口没有实质性减少,城市人口不能持续增长,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难以实现。①因此,中国真实的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统计意义上的城市化水平。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半年以上的即被统计为城镇人口,据此,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由1978年的17.8%增加到2007年的43.9%,城镇人口由17245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59379万人,增长42134万人。但是,去除农民工的接近真实的城市化水平却低得多,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资料,2006年中国农村外出农业劳动力13181人,扣除在农村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369万人,按照1.2带眷系数计算,外出农村人口为15374万人,如果除去这部分人口,那么2006年真实的城镇人口为42331.7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2.2%。

真实的城市化水平令人沮丧,但是我们必须面对。面对问题,较之回避问题、自我陶醉在虚假的繁荣和虚高度化之中更加明智。要实现实质的、可持续的城市化,就必须致力于农民工的市民化,终结流动,使其沉淀下来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口。农民工市民化是城市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实质城市化的唯一路径。

1.2 农民工市民化是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消费需求低迷。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持续增长的最迫切需要。城市化原本是扩张市场需求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的“虚高城市化”并没有带来消费的大幅度提升。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获得的收入大部分转移回了农村,在城市的消费仅仅是满足其维持劳动力再生产需求的最低支出。2004年,城镇居民月平均消费支出为600元,而农民工月平均消费支出仅290元,年消费支出低于城镇居民3720元。农民工寄回家乡的收入,绝大部分是用于盖房子,拉动的是最低层次的砖瓦砂石产业,农民工及其家属生活质量不能得到根本提高,新型工业 ①②②韩琪,农民工返乡只能使中国“城市化”徒有其表,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0月。

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8页,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化也缺乏市场拉动。

然而,如果农民工能够市民化,成为新增城市居民,其消费观念和方式将发生彻底变化。在城市奋斗若干年后,其消费水平将与城市居民基本相当。按上述2004年数据计算,当前统计意义上的城市化人口即1.5亿农民工如果能真正市民化,则可以拉动560亿元(3720*1.5)的消费品市场,相当于每年为1万多个500万销售额的新企业提供市场空间。同时,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也是农民工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从生活必需品到一般性耐用消费品再到高级耐用消费品,必然带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加快升级,直至中国进入成熟的城市社会。

除了消费需求的直接拉动,农民工市民化还间接拉动投资需求。农村人口从进入城市的一刻起,就不断地消耗交通、能源、房地产、上下水管道、绿化、学校、广场、警察、城市安全系统等城市基础设施。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计算,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需基础设施投资6万元(包括国家投资、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如果每年进入城市人口1284万人,可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7700亿元,相当于200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7%。

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将通过消费和投资需求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助推器。

1.3 农民工市民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统筹城乡发展,可以分“四步”完成。首先,城市通过新型工业化扩大就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发展空间,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起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流”的问题。第二,通过城市的户籍制度创新和改革,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带眷迁移成为城市居民,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环节。解决富余劳动力如何“留”的问题。第三,“三个集中”谋求规模经济效益,这是统筹城乡高效有序发展的关键。解决富余劳动力及乡村入口往“哪里流”的问题。第四,为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提供全方位、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落脚点。解决“不流入城市留在乡村”的居民的发展问题。

农民工市民化,“留”在城市,即第二步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同时也是其他战略的基础:(1)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是第一步战略的重要支撑。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要扩大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则必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制造业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不再是生产要素投入的追加,而是创新。推动城市创新的主体是现代制造业一线就业队伍的知识化和现代化。农民工已经成为就业队伍尤其是一线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极高的流动性使其知识和技术难以持续提高,多数重复从事简单体力劳动年龄大后回归农村。通过农民工市民化,给予其更稳定的预期和更多的培训,快速积累人力资本,塑造现代就业队伍,是现代产业发展及社会转型的基础。(2)实质性迁移是中国乡村发展的经济前提。农民工在城市和乡村间“两栖”,仍然保留农民身份和承包土地,只有把农民工进入城市定居并有稳定的职业收入,从农村实质性迁移出来,减少农民数量,才能实现农业的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农业才有可能发展成为现代化产业,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农村经济落后问题。测算表明,如果能使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定居,那么留在农村的种植业农民的收入可以提高40%以上。因而农民工市民化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

①1.4 农民工市民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2004年,全国农民工11823万人,其中举家外出的2470万人,仅占五分之一。很多农民工夫妻长期分居,留守儿童的成长堪忧,留守老人赡养问题突出。黄山市某农村进行了一次人口结构的典型调查,该村共69户,221人,外出打工的75人,留下146人,其中儿童46人,老人48人。非儿童老人妇女33人.合计127人,占87%;青壮年男性仅19人,以40、50人员为主.“年年盖基本无人居住的新房,年年娶守空房的新娘,年年出生父母远在天边的儿女,年年等待团聚的春节”正是当今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有违人性的城市化显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背道而驰。

惟有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带眷迁移,才能变妻离子散的城市化为阖家团圆的城市化。而在农民工的流入地——城市,其工资待遇低,生存条件恶劣,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在城市的地位得不到城市社会的认同,对流入地城市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意识,甚至处于对立状态,成为城市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农民工犯罪率居高不下,尤其是二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诉求强,但现实中屡屡受挫,强烈的不公平感导致了自卑、怨恨等心理,犯罪率正在呈上升趋势,《瞭望》新闻周刊的调查发现,2000年上海市与外省市户籍的未成年犯人数比大致在6:4,从2003年开始,这个比例开始倒置,即4:6,而2005年的比例已经是3:7,也就是说10个少年犯中有3个上海籍、7个外省籍的。

农民工市民化则能使他们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可,人格得到尊重,在政策制度层面上避免城市社会的歧视,消除与城市居民的对立并逐渐形成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① 严行方,农民工阶层,第62页,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年。1.5 农民工住房是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和难点

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存在多个方面的制度障碍,在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性障碍,严重地阻碍了城市化的实质推进。最严重最为直接的制度障碍包括社会保障、土地制度、公共住房和教育培训四个方面。

其中,住房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和先决条件。农民工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如果无法寻找到一个稳定的房屋来栖息,必将威胁到其生存。其次,安居才能乐业,房屋是为人们在工作劳累之后提供休息的场所,没有一个安全固定的住房,必将影响到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影响其工作和生活。再次,住房直接涉及到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农民工居住的隔离加深了“农民工”的身份标识,导致农民工与城市融合困难,还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总之,住房是安居乐业的前提,能否在城市拥有或租用成本低廉的一套住房是决定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完成他们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最终保证。缺乏合适的居所会成为农民工进入城市门槛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流动人口中离开户口登记地3年以上的占50%,5年以上达到33.4%。外来常住人口的相对稳定性增强提出了加速其融入社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预期当大量的农民工从临时性居住转到长期性居住后,他们对住房条件的要求将会提高,而他们的经济状况又无法从现有的制度中满足其住房要求。部分因为这个原因,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至今仍是一个空白,其进展远慢于其他制度障碍。比如社会保障方面,绝大部分城市已经要求企业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部分城市也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要将农民工纳入四项基本保险的范围;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也确立了 “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农民工适龄子女在北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与有该市常住户口的学生“一视同仁”,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公办中小学将按人头得到财政经费。而农民工住房方面罕有制度出台。

如何创新城镇住房制度,实现农民工居者有其屋,逐步改善居住条件,最终将其纳入城市住房体制,这是对城市管理者治理城市能力的一种考验。

2. 关于农民工住房讨论的若干误区

2.1解决农民工住房将导致城市规模难以控制

这一观点在城市政府和学界都很有市场,似乎每一次讨论是否赋予农民工某种权益的时候,城市规模调控这一面大旗都会被祭出作为反对理由之一。其思路是如果在某方面放宽限制,给予农民工某种权益,比如提供福利住房、纳入社会保障、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等等,就会吸引更大规模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基础设施、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产生严重的“城市病”。基于此种考虑,很多城市尤其是北京等特大城市的各级政府,不断致力于如何通过经济或者行政手段将外来农民工挡在城市行政区之外,甚至有学者建议设置“学历”门槛。

首先,农民工作为理性经济人,选择从农村流入城市,是因为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产业能获得比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更高的报酬。在对不同城市和不同工作的理性选择中,就业机会及发展空间远比住房条件更有分量。农民工不会因为住房没有保障,放弃流入就业岗位充足的城市,同样也不会因为住房有保障就疯狂涌入就业不充分的城市。这也正是农民愿意放弃农村宽敞房屋到城市忍受恶劣居住条件的根本原因。既然人口流动不以住房保障为转移,那么将常住流动人口纳入住房保障,逐步改善其居住条件对城市规模的影响较小,不会导致城市规模的失控。比如北京市公立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放松限制后,并没有出现之前担心的就学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

其次,在中国,除了少数特大城市,绝大多数大中城市都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具有基础设施边际成本不变的特点,既不会因为农民工的使用而产生拥挤,也不会因为“驱赶”农民工就造成空闲。即使在特大城市,人口承载力仍有潜力可挖。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和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可以提高城市人口承载能力,容纳更多流动人口。

如果迫于资源环境压力确实需要调控城市规模,着力点应该放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上,通过产业调整提高劳动力“技术”门槛,减少劳动力总量需求,从而控制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

同时,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有助于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来缓解其对城市规模产生的附加压力,将人口流动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3解决农民工住房会产生大量贫民窟,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有些学者认为,农民市民化滞后于工业化,是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特色。目前的土地、住房制度安排使得中国没有像印度、巴西一样出现大面积的贫民窟,有着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因为,农民工在城市里没有稳定住所,随时可以退回农村,依靠土地维持生计,农民工长期往返于城乡之间的窘境是中国大规模的社会转移相对比较稳定的客观保障。如果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解决其在城市的居住问题,城市里就会大量聚集低收入的农民工群体,贫民窟大量出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问题会在中国重现,社会和谐与稳定荡然无存。

事实上,贫民窟目前在中国城市中同样存在。联合国人类居住规划署将贫民窟定义为“以低标准和贫穷为基本特征的高密度人口聚居区”。巴西地理统计局对贫民窟的界定是拥有50户以上人家、房屋建筑无序、不具备主要公共设施与服务的人口聚居区。根据这两种贫民窟定义,城市农民工聚居的“城中村”,就其存在的状态、特点与作为城市低成本居住生活区的功能看,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贫民窟。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其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过城市棚户区贫民窟的阶段,贫民窟作为农民到市民的“社会阶梯”起到了缓和外来农村移民的住房需要与城市住房制度之间尖锐矛盾的作用。然而,贫民窟对城市发展的各种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发达国家无不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介入与干预,改善直至根本解决城市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比如,联邦德国二战后大量移民涌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住房矛盾突出。政府把解决住房困难作为当务之急,大量投资住宅建设。向低收入阶层提供“社会福利性住宅”,政府大量补贴建设此类住宅的企业。1949-1979的30年里共建设“社会福利性住宅”780多万套,占同期新建住宅总数的49%,并随着城市化不断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住房供求关系的缓和,减少最终停止建造“社会福利性住宅”。

分析我国城市贫民窟的形成逻辑,在社会转型与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庞大的农民工流动群体涌入城市,居住上提出了廉租房、低价房的需求,而城市政府供给的廉租房不覆盖流动人口,城市正规房地产市场更难以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供需矛盾只能在城市非正式住房市场寻求出口,而在城市边缘的城市化村庄,具备城市规范制度体系所不能提供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当地农民出于自身利益最终演化为城市非正式廉租屋供方主体,农民工聚居区在城中村形成,社会成本高昂。

因此,我国贫民窟的改善和消除也只能通过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来解决。无论是否保障农民工住房,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和居住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试图通过让已经从事现代产业接触城市文明的农民工随时倒退回落后的农村,来换取城市贫民窟的避免和城市表面整齐划一的想法不仅是不公正不道德的历史倒退,而且在现实中也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并且,过分强调农地的保障功能,忽视其生产功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将难以实现,“三农”问题难以解决。

只有调整城市发展建设的思路,在城镇规划、住房建设、公共服务、社区管理上关注进 ①

① 蓝宇蕴,我国“类贫民窟”的形成逻辑———关于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47页,2007年第5期。城就业的普通农民工,对农民工居住问题作出制度安排,才可以防止贫民窟及众多社会问题的发生,才能促进城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2.4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难以承受农民工住房保障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必然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当前中国发展水平是否能够负担?会不会因此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对农民工住房保障很常见的担忧。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家财政实力日益雄厚。从下图可以发现,1993年至今的15年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20%,高出GDP增速10个百分点。2007年增速更是创历史新高32.4%,财政收入总额达到5.13万亿元。地方财政方面,重点城市(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财政收入增速近年来也一直维持在30%左右。可以说,伴随经济高速增长,中国政府积累了大量财富,已经完全具备完善社会保障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实力。

1978—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增速35302520************0220042006年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GDP增长速度百分比

同时,大规模货币资产过剩,缺少合适安全的投资方向。1995年,银行第一次出现3000多亿元的存差,此后,银行存差不断扩大,2007年,银行的存差已经上升到12.8万亿元。同期国家的外汇储备也在快速上升,200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每年的存款快速增长,但由于中国的银行没有混业经营,扩大的存差直接意味着银行效益降低。流动性过剩隐藏着极大的金融风险。

因此,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无论从国家财政实力还是社会流动资产哪方面来看,资金都已不是问题。而且有学者认为“廉租房项目几乎没有风险”,政府从商业银行贷款大规模建设廉租房,是安全有效地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途径。

解决农民工住房的障碍和阻力主要在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用于农民工住房建设的土地难以获得堪比商业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甚至需要免费划拨,这就必然威胁到地方政府的短期利益。

但是,农民工住房的解决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保持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符合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中国经济目前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劳动力价格上涨,如果企业不能及时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来消化,则必然导致生产的衰退或者萧条。目前沿海地区房地产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农民工居住生活成本提高,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上升,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高度依赖出口的企业濒临倒闭。如果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则可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维持长时间的比较优势。在产业结构转型完成之前,继续保持中国的竞争力。

①3. 农民工住房规划政策导向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比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以农民工可承受的合理租金向农民工出租。温家宝总理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08年主要任务”中将“要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深圳等一些城市也开始积极探索农民工住房规划与政策。《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提出针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合理住房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市住房建设,规划期末,实现常住人口户均拥有或租住一套住房。深圳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与社会保障体制相配套,将非户籍常住人口低收入家庭分年限逐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

3.1将农民工住房需求纳入规划视野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中长期的战略性发展指导,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本依据。在全社会努力饯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先导,亟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的生活,注重人的需求。不同职业、年龄及社会背景的人群生活 ① 赵燕菁,廉租房建设与国家宏观经济,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3期。在同一个城市,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阶层多样化的需要,使公众感受到城市生活本应有的舒适便利。

但中国城市规划思想仍然难以摆脱建筑学的思维方式,规划师往往注重表面的物质空间构筑,忽视社会和人的需要。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城市投资主体多元化,各方面利益冲突复杂的时期,城市规划又经常表现为由强势利益主体所主导,公众的需要被忽视。

其中,农民工的利益诉求被规划领域所忽视程度最为严重。近年来以农民工为核心的外来常住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人口学界、社会学界、农村与农业的研究、城市化研究、经济学等诸多重要领域最为关注的课题,从各自视角研究的成果汗牛充栋。规划领域对此重大战略性课题却近乎表现出集体失语,相关研究极少。规划在计算城市规模时考虑到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测算并扩大城市规划用地,针对外来常住人口的任何具体公关利益都缺乏空间落实。包括中小学、公共住宅、甚至自来水、公共厕所等。由于规划领域没有将外来常住人口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放在应有的战略高度,对他们权益的安排没有在规划中充分体现,致使许多其他领域的研究对策难以落到实处。比如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等。

中国已经到了必须并且能够逐步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公共住宅的时候了。规划领域应该肩负起推动中国地方政府与社会合理接纳外来常住人口,促进外来常住人口与地方社会融合的历史使命。适应动态的城乡人口迁移的需要,根据城乡之间人口空间格局的变化去调整并形成新的城乡发展空间架构。切实将农民工住房需求纳入城乡规划和管理,并在用地、布局等方面予以统筹安排。

3.2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框架思路

农民工因就业地、职业、收入和流动性的不同,居住选择也存在很大差异。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首先需要研究农民工阶层分化状况,根据其不同的居住特点和需求制定“分层次、多样化”的农民工住房政策体系:对于少数中高收入农民工,如企业老板、经商户等,主要由市场解决其租赁或购买住房的需求;中低收入且在城市稳定就业若干年的农民工,应纳入公共住房保障体系,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权利;流动性较强、居住地点不固定的农民工,如建筑等行业从业人员,则主要规范其住宅安全和卫生标准,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按照城市公共住宅标准,将户籍与外来常住人口公共住房纳入一个体系。运行方式以租为主,租售并举,以适应于流动性需要。对于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居住一定年限的低收入农民工,政府提供低租金住房或租金补贴,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工,应与户籍居民同等享受廉租房的供给。符合一定收入和就业年限条件的农民工应当允许其购买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等公共住房,并给予贷款等支持。逐步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范畴,对自愿缴纳公积金的农民工所在用工单位要强制其缴纳公积金,农民工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买房,也可以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

多渠道为农民工提供低租金住房。制造业开发区等用工密集地区,应鼓励企业为职工建设集中居住区;或者通过优惠政策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面向农民工的住房,向用工企业或农民工个人出租;也可以允许农村集体组织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农民工宿舍。对于这些宿舍,政府需要制定安全标准和基本卫生要求,保证人均使用面积和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的提供。并根据情况引导建设一定数量的家庭住房,以满足农民工带眷迁移的需要。

加强城中村租赁管理与服务。城中村交通相对便利、房租较低、与农民工原有生活习惯相符,在很长时间内仍然对解决外来常住人口居住问题起着重要作用。对大城市现有的城中村进行普查,分类指导,完善此类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民建房及出租行为的管理,改善出租屋生活环境。对改造过的或者达到相对较好水平的出租屋认定一段时期内其居住的合法性。

参考文献待添加。

图书:

1. 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 2.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3. 中国农民工调查 4.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5. 农民工阶层 6. 城市边缘人

第四篇:世界大趋势与中国发展热点问题

宁波大学考核答题纸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025L06BTU课程名称:世界大趋势与中国发展热点问题任课教师:李智晔 学号:1160900×× 姓名:得分:

中国教育的弊端

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被教育经历的大学生我来说,中国教育弊端已经困扰我“n”年了。从高中开始学习政治以来,接着课本给我的所谓的正规传统思想教育,但高中的我们还是有着不被思想束缚的天性。我们学习中国,更好的从书本上理想的理解中国,但现实还是能割破理想的浮窗。

种种教育弊端让年轻的中国面临着“物种单一”的不稳定发展,单单就应试就让原本缺陷的体制变得岌岌可危,因为应试已经将人的优点规划的简单明了了,那些原本有些不同于应试体系才能的人,比如拥有特殊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他们对理论追求的程度只是略微知晓罢了,因为那样不影响他们的发展与创造,但现在他们为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这里指大学的设备与设施及思想启蒙,被迫学习应试规定的理论,所以自身的天赋或才能被理论束缚得不到充分的挖掘。你们知道创新为什么那么艰难吗?我想就是受到现有的理论知识的束缚,令发明家的思维固定了。你们想啊,从北京到罗马难道只能固定一条道路吗?我所说的道理也是这样的。从前有个思想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在小学黑板上画一个圆圈,分别让成年人和小朋友回答像什么。让小朋友做答时,结果小孩子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说像月亮,有的说像珍珠,有的说像球......可让大人回答时却只是鸦雀无声,支支吾吾的只是说就是一个圆,还有少数人回答像轮胎和硬币的。可想而知,思想教育固定,让原本想象丰富的我们变得如此的“呆头笨脑”。这应试也只是单单一个方面而已。

还有就是教育措施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我们都知道,虽然教育体制不尽如人意,但国家也在尽力做到最好了。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受教育的人数在逐年增多。这是因为国家的补助政策比较给力,凡家中有受教育而受到困恼的人都可以申请国家补助。补助?对,就是这样一个利民政策也会引发社会问题。早已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就是真正需要补助的人却拿不到补助,而那些有钱的人家却成了国家补助的对象,想必这里面所引发的政治问题,所含的污水不少吧。那些有钱人为了贪图利益,利用关系骗取国家补助,连真正贫困家庭都很难申请到的贫困证明,他们都轻而易举的得到了。这个富人的贫困证明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是简简单单的社会问题,它所涉及的还是教育方面的弊端。教育局内部,水深水浅,我们学生应该十分清楚吧!简单点说,真正贫困的家庭还在因为学费书费等一系列的和“钱”挂钩的问题上不起学,而“假贫困”的家庭却能够真正得到政府的补助。这就涉及到当今中国教育界的腐败问题。政府、学校要的是一份贫困证明,而贫困证明从何而来!到头来,问题还是又回到“钱”上,有钱有地位的人总是知道利用手中的一切来得到更多,而这份贫困证明也只需他们简单的几句话或者少量的钱财。

以上所说的都是关乎国家的大方面,现在我来谈一下家庭教育问题。如今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父母的教育模式千篇一律,打着“给孩子一个未来”的旗号,肆意干涉孩子发展,剥夺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发展。为何现在教师、医生等职业已近饱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种职业是父母眼中的“铁饭碗”,福利好、待遇好,父母们趋之若鹜,孩子们就要顺从长辈的意见,朝着这方面发展。山东、河南等地方“高分低能”现象尤为严重,学生们把分数当成衡量自己能力的一个标准,能取得高

就是父母眼中的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这种种现象的始作俑者是什么呢?是当今中国错误的教育模式还是父母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伴随着人口问题而来的就是国家实施的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最终导致了什么问题呢?除了老师所讲的中国发展与劳动力短缺问题,还有就是中国出现了新一代的“小皇帝”和“小公主”,父母过度的溺爱孩子的结果之一便引发了家庭教育的畸形变化。再加之父母的攀比心理,许多孩子原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被扼杀在钢琴、舞蹈各种补习班中了。

......本世纪初,党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伴随着这一战略的提出,教育问题也一跃成为中国发展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些教育弊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当仁不让、献计献策。

针对应试问题,我认为:应试教育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这是一个选拔人才的标准,去除当然是不可能的。我觉得政府也应该做一些相应的调整,让学生不再因为一个“分数”去学习。考试也不应该禁锢在理论考试方面,而应该多注重平时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大学的门槛也不应该只为“理论高分”的学生开设,像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也应该录取,这就像古代皇帝“广纳良才”政策。我们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分数。国家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各方面人才的机会,比如说增设一些特殊人才教育机构或者在大学里面增加一些特别专业,让一些赋有创造力和拥有灵活思维能力的人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让他们的天赋得以发展而不是被扼杀在当今应试教育之中。

针对教育措施所引发的“富人贫困证”等社会问题,我的解决方案是:首先应该加强政府的执法力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教育局也不应该单单只看一纸文章(内容和公章),而应该去基层了解,是否真正的贫困,要落实到学校。然后就是加强国民素质教育,让真正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还应该加强国民信息的采集,落实到细节,让政府的补助和国民信息相关联,是否真正需要国家帮助,一看国民信息便可知晓。这样就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对于最后说的家庭教育弊端,我的想法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想一下子改变父母的教育模式肯定有很大的困难。我们需要逐步去改变父母的传统观念,不要只是看中孩子的成绩。首先应该提升父母的素质教育,让父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对孩子好,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观念上的好坏。然后就是职业问题,要排出父母的职业歧视,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父母明白职业不分贵贱。国家也应该对一些职业进行调整,尤其是一些冷门职业,要提高福利待遇,让更多的人才流向这些岗位,比如在这些冷门岗位增设一些公务员系统,让父母看到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初步改变父母对某些职业的传统观念。之后就是对孩子过分溺爱的问题,现在计划生育一般城市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视如珍宝,但也应该注意“磨难历练人才”,只有练就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保证孩子在往后的人生中有足够的本领去应付所有的不如意。

综上所述,中国的教育问题存在很大的弊端,要出去这些弊端,需要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事在人为,相信只要大家都一起去做,只要大家都想改变现状,只要大家都有所顾忌、有所发现,就能有所解决、有所提升,就能找到真正的突破口,就能真正解决问题。相信中国的教育问题有所解决,祖国的明天就会更好。

第五篇:周边热点问题分析与中国安全

周边热点问题分析与中国安全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复杂的地缘关系决定了中国安全环境的严峻性。近年来,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局部形势跌宕起伏。通过柴宇平教授对周边热点问题分析,加之从影响我国安全稳定的因素进行了说明和对比,提出若干有关国家安全战略的思考。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增加新的变数,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究其原因,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周边的整体安全环境可谓喜忧参半,总体上呈现“北稳”、“西热”、“东闹”之势在内容上,这次形势与政策的报告会主要有下面几个主体内容: 第一,对周边影响我国安全稳定局势的因素进行分析,阐述我国目前可能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第二,对我国国家安全战略进行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及时迎接与化解挑战。第三,对现在面对的情况简单作一个总结。总之,中国周边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安全与稳定面临巨大威胁,所以,中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应对,保障我国安全。

关键词:中国,周边热点,国家安全,战略思考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国界线长约为22千米,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陆上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照这样的海陆位置,按现在的形势分析,中国的周边环境是相当复杂的。除此之外,在世界上人口过亿的10个国家中中国周围有6个;世界上宣称有核武器的8个国家中中国周围有4个;国际上极有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五个地区中也有四个在中国周围。如此复杂的地缘关系可知中国安全环境的严峻性。

中国周边环境安全形势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现阶段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

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腹地,处于亚洲通往欧洲的要道上,并且因为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特别是石油,历来是各种政治力量竞相角逐的战略要地。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形势复杂多变,对新疆地区乃至整个中国都有着较大影响。就中亚自身来讲,一方面政局不稳,内部冲突不断,对我西部边境安全构成威胁。如最近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爆发的大规模的骚乱,就有向周边地区蔓延之势。另一方面,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的泛滥以及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渗透都是国家的安全隐患。此外,美国正不断加强对里海、中亚石油及其战略通道的控制,并以反恐为由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军事部署。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也是对中国西部安全的严重威胁。俄罗斯与中国安全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两国的共同边界长达4300公里。俄罗斯不但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还拥有超强军事力量,依然是个军事强国和核武器大国,因此是影响中国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冷战结束后,中俄邦交迅速实现了正常化,也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从普京到梅德韦杰夫,中俄不断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加强合作,两国关系稳步向新的高度和深度发展。但中俄间仍存在一些干扰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问题。随着中俄两国力量对比的变化,俄罗斯对中国的担心和疑虑反而增加了。俄罗斯不断加大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反映出俄罗斯对中国的防范心理。可以说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在稳步发展中也有不稳定因素存在。

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

长期以来,朝鲜出于保护自身安全的考虑,一直在秘密研制核武器,使得本来就微妙的朝鲜半岛局势变得更加紧张,也增大了我国维护东北安全稳定的压力。朝鲜拥有核武器,将直接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破坏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并势必造成有关国家的连锁反应,不但促使美、俄竞相部署核力量,而且会给韩、日等国研发核武器提供借口,使半岛成为“核弹火药桶”。

日本与中国安全

建交以来中日关系稳步发展,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依然不容乐观。首先是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拒绝对侵华战争进行深刻反思,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教科书,领导人屡次参拜靖国神社,这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之后是在领土、领海问题上不断制造麻烦,公开宣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与我国争夺东海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权益,从而加剧了中日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还与美国强化军事同盟关系,加强军事合作,力求在与中国的斗争中取得军事上的优势。日本在中国周围的一系列动作是我国安全的巨大威胁,我们应当高度警觉。

印度和中国安全

作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印度不断加强自身军事实力,以实现其地区大国乃至世界大国的梦想,并把中国作为其实现大国梦的最大威胁。近年来,中印关系虽然已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大障碍。首先,边界争端是影响中印两国关系的首要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领土存在争议,并在1962年发生过边界战争。边界问题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又直接涉及国民的民族感情,从根本上制约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不少印度人认为,中国是一大潜在对手,中国的强大是对印度的威胁。因此,印度不断加强其军事实力,这使得中国的西部面临着潜在的安全隐患。西藏问题是影响中印关系的重要因素,印度虽然表示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分裂中国的政治活动,但却在暗中支持**集团分裂活动,企图以此增加向中国施压的筹码。

南海问题与中国安全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海上邻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摩擦显著增多。主要表现为东南亚国家非法侵占南中国海我国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东南亚国家的行为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从战略上看,南海地区在国际海运航道上的地缘战略优势和丰富资源,是中国未来海军建设和潜在能源供应的重要基地,关乎中国的崛起。围绕南海水域、岛屿的主权争夺愈演愈烈,并日益复杂化和国际化的态势,已经成为维护我国安全利益的重要制约因素。台独、藏独、疆独等分裂势力与中国安全。

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安全、统一和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具有深远性。台湾问题使我国一直存在卷入大规模局部战争的可能,对国家健康持续发展带来极大困扰。随着国民党2008年大选的获胜,台海局势出现了缓和的有利局面,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美国与中国安全

美国虽然不是我国的周边国家,但美国在东亚有着巨大的战略利益,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的安全环境影响最大。因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美国是中国的邻国,而且是最大的邻国”。在中国东南,为了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连接通道,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已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构成了三道岛链防线。美国在我国周边地区密集的军事部署更使我国面临强大的军事压力。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需严密关注、高度警惕、正确应对。

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技巧性地解决。此外,针对外界对南海问题的炒作与曲解,宜适时明确界定中国在南海的维权“底线”。

放眼未来,周边安全是中国发展中需要经历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谋划中国对外的策略,必须想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周边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安全与稳定面临巨大威胁,所以,中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应对,保障我国安全。

下载中国农村教师热点问题与政策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农村教师热点问题与政策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教材与农村教师

    新 教 材 与 农 村 教 师 关键词:理念、机制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新的课......

    中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

    中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发展态势呈现出较以往更为复杂的局面,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失衡......

    当前中国国际贸易政策研究(合集5篇)

    《当前中国国际贸易政策研究》 一、国际贸易的新特征: 1.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2.贸易保护政策效果不明显、3.国际利益争夺激烈。 二、发展中国国际贸易策略: 1.加强国家政府职......

    核刊—《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杂志

    核刊—《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杂志 标签: 专题研究、医改评论、医疗保障、药物政策、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医院管理、国际卫生、公共卫生、理论探索、经验借鉴、书评 顶 分......

    中国农村教师的两难问题(范文模版)

    中国农村教师的两难问题 我的很多同事面对山区学生成绩的难以提高,面对家长们的“非议”,于是调到了县城学校去工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摇身一变,由“水平差”的老师顷刻成......

    农村教师现状与发展(模版)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与发展 酉阳县兴隆镇土坪明德小学 黄杰 我是一名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 2004年从大学后就毕业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教书育人这个职业。如今在教育第一线工作已差不......

    世界大趋势及中国发展热点问题

    从朝鲜射星看东北亚局势 2012年12月12日,朝鲜官方媒高调宣,朝鲜“光明星3号”卫星发射成功,卫星已进入预定轨道。此消息一出,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其周边各国也相继作出不同的反应,再......

    我的一天,农村教师的中国梦

    我的一天,农村教师的中国梦 大营中学 甄国跃 早上七点半,伴着晨光,我准时骑着摩托车停在学校大门前,我照常没有鸣笛示意看守大门的王伯伯来开门,我自己停下来将大门轻轻推开,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