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挑战及对策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面临挑战及对策研究
专业:键盘和声与钢琴即兴演奏(硕士)生:范晓
学号:A15-66
指导老师:包立峰
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挑战及对策研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广义的文化即人化,它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是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党自身建设取得的伟大精神成果。当前形势下,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自身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明确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面临的多重挑战,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加强党员教育工作,发挥中国共产党文化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多元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家之间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其中也不乏一些不良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趁机而入,企图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裂的图谋,甚至通过文化干涉我国的民族问题,甚至在我国发生一些恐怖和暴力事件。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强调,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而台独、藏独分裂分子企图分裂国家的无耻言论和行径还在蛊惑人心。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也会产生许多变化,这严重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权威性。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腐败思想,严重腐蚀了部分人的思想,使得他们金钱面前失去了控制力,甚至某些共产党员出现了贪污腐败等严重现象,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十分淡薄。这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大学生和年轻一代中也屡见不鲜,很多年轻人对于外国节日等十分推崇,而对于中华传统节日却不一定熟悉,这与当代社会的整体文化舆论导向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诚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诚信危机已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冲击。
(二)党员的行为作风和腐败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
总书记曾经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而在当今,党员作风和
腐败问题给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队伍中,不免还夹杂一些不良分子。随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党组织规模日益庞大,党的内部出现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现象,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部分党员干部贪图享乐、腐化堕落,在当地称王称霸,为老百姓所不齿和唾弃,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同时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十分不利的。近年来,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我党严抓党风建设,严厉惩处党员贪污腐败现象,一大批中央和地方官员落马,当地群众欢呼雀跃,可见这些党内的不良分子在地方产生了多么恶劣的影响,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贪污金额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恶劣行径使人大跌眼镜。因此,党员作风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形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象的腐蚀剂,它也在不断地侵蚀在党内的文化,破坏了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同时也影响了民生,使得人民群众产生对于我党的不信任,拉开了普通群众与党员干部的距离。同时,这种不良风气如果蔓延下去,会造成十分不良的后果。
(三)多发的社会矛盾影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改变,新兴社会阶层、利益群体、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层出不穷,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而在社会转型期阶段,法律政策滞后跟不上社会的飞速变革,社会管理方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这些都使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首先,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分配不公平,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加大。再加上物价不断上涨,房价的居高不下,人们的生活成本和生活压力过大,这也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受到了一部分的质疑。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上涨,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非常大,因此就业矛盾大,劳资纠纷也比较多,这也使得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不足。并且,近年来,我国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严重雾霾,各地的天灾人祸是有发生,虽然党中央已经在第一时间进行救灾工作部署,但还是有不良分子在其中恶意煽动舆论倾向,趁机深入到人民颞部,企图造成更大的群体矛盾,这都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挑战。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推动以中国共产党文化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方针,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同时,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出版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和学习材料,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学习和探讨,保持我党文化的先进性。特别是
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号召大学生群体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年轻一代抓起,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加强党员教育工作,树立良好的政党形象
党员是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的形象是政党文化的直接体现,它也直接关系到人民对政党的认识。目前,少数党员干部的不良作风和行为影响了群众对党的认识,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因此,必须加强党员教育工作,抓好制度和体制改革,树立良好的政党形象。首先,要增强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水平,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坚实的信仰。其次,牢固树立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他们分辨是与非的能力。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要坚定自己的信仰不动摇,不被不良风气所腐蚀和带动,不因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损失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益,不做一切伤害我党形象的行为,不给党抹黑。要时刻铭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义务,为党内其他同志做良好的榜样,不犯原则性的政治问题,坚决与一切不良行为和错误思想作斗争。第三,要强化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抓好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实现政党文化建设的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第四。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抵制和反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党内树立正面典型,通过优秀人物的事迹来带动其他党内群众。同时也要严惩贪污腐败行为,作为反面教材,引以为戒。最后必须要强调的一点事,党员建设工作和狠抓贪污腐败工作,必须要与群众紧密联系,通过这些措施使得群众能够增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对于我党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三)发挥中国共产党文化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广大社会成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取决于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文化的认知和感受,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及其自身利益的实现。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将会一直客观存在。因此我党要加强在舆论方面的正确引导,能够使得人们群众认识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状,以及社会矛盾的客观性。这样才能够在一些突发事件时,使人们对于我党的领导充满信心,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坚定地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而不被不良势力所煽动。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文化对社会成员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构建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人民收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通过社会公共服务环境资源配置方面的不平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更多人能够自食其力,加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对于生活困难的群体进行重点帮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另外,还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时俱进,使其在不同时代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焕发出文化的魅力和
青春。
第二篇: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引言: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财务管理,它在医院管理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它是医院正常运作的有力保障。但是目前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因为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加强与完善,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的利益。本文将对目前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在新医改形势下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对策。
在新出台的关于新医改形势下医疗改革政策中明确指出,医疗改革的重心是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做到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财务管理,它在医院管理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它是医院经济管理的核心。医院财务管理的不完善,将导致广大人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所以,医院一定要做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完善。
一、医院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在对医院中所有与资金有关的使用、分配等业务活动进行的组织、计划、考核等工作统称为医院财务管理。医院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完善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能保证医院财务的正常运行、有利于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然而,我国目前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它不利于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的利益,对医院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加强对医院财务制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下文将对目前医院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对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认识的挑战
很多医院的管理者对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认识都不太正确而且也不足够重视,导致管理者对此认识不正确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足够重视对市场动态的关注、树立的对医院财务管理的认识观念不够正确;甚至还有一小部分的医院管理者医院的重心是治病救人,所以医院财务管理不重要。另外,还有很多医院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不够重视,使其降低了医院财务管理效率。还有就是医院财务人员对财务的评价和分析欠缺,在医院很多账目都是电子版的、是通过电脑打印得到的,并没有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没有对医院的财务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果对其进行审核将会耗费很大的精力。所以,医院管理者和医院财务人员一定要改变以上观念,并对医院财务管理加以正确认识。
(二)对医院财务预算制度的挑战
预算管理就是对资金合理分配,从而实现对医院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但是,现在许多医院的财务管理在预算管理这一方面存在着问题,主要问题是对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不够强,觉得预算只是根据要求编制预算表。其次没有对医院财务预算进行科学的编制,主要表现在在预算编制前没有进行足够的科学论证,从而使得编制的预算不够合理。这些做法将使得医院中有限的财务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甚至很有可能造成资金的浪费,进而阻碍了医院的发展。
(三)对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挑战
目前,很多医院管理者一般比较重视对医疗人员的培养,他们认为对医院管理人员的培养可有可无;这样的做法同样也忽视了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不够专业、使得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更有甚者,有些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财务管理知识,完全是基层提拔而来;这些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很低,他们的工作效率也比较低,这样就严重降低了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如果长久的这样下去,将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出现很大的漏洞,并将严重阻碍医院的发展,降低医院的竞争力。所以医院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二、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提高资金管理效益是医院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医院的所有资金运转基本上都是依据编制的预算来进行的,而且医院的经济效益也与医院的财务管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医院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加强与完善,我认为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采取的对策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医院的重心是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做到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想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一定要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所以,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医院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医院的财务管理、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二)加强对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财务预算管理,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首先,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从而使得医院财务预算管理逐步向全局性医院财务管理迈进,要对医院财务的预算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从而使得编制的医院财务运算具有合理性和规范性;同时,编制的医院财务预算一定要细节化,一定要做到对医院各个部门、各个项目的预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个部门的财务有依可寻、才能提高对医院预算财务的可控性与可操作性。其次就是要提高医院预算财务的科学性,因为只有能够给医院的预算财务提供一个科学的论证,才能有效的提高财务预算的可操作性、才能使得医院的财务能够合理的分配、才能提高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对医院收入与支出的管理
为了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一定要加强对医院收入与支出的管理。首先,一定要加强对医院财务收入的管理,这主要是因为高额的药费、高额的医院器材都使得医院投入了很大的成本。例如为医院采购药品等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在对医疗器材室实行统一的采购标准。这样做不但是对医院工作人员的肯定,还是对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其次就是加强对医院财务支出的管理,对于加强对医院财务支出的管理可以从合理核算项目成本、通过招标进行医院所需药品、器材的采购两方面入手;通过以上两方面可以有效的降低医疗成本,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三、总结
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财务管理,它在医院管理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医院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加强与完善。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不断有利于医院的长久发展、提高医院的竞争力,还有利于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张润波.新形势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3,7(3):253-254.[2] 刘艳洁.对新医改下的医院财务管理思考[J].经济视野,2013,13(8):126.[3] 何艳伟.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2,2(9):190.(作者单位:新乡市中心医院)
第三篇:新形势下共青团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共青团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路径研究
**公司特种分公司 *华
共青团作为企业组织发展中的“后备力量”,一直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企业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随着近几年来,各级企业加快了改革发展的步伐,新时期下企业共青团开始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受人员精简、机构重组、组织兼并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共青团的力量在日益削弱;另一方面受经济冲击、思想波动、组织弱化等因素的干扰,企业共青团的地位在发生转变。面对当前处境,我们务必深刻认识共青团发展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要善于依靠和团结青年力量,提高青年队伍研判形势、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能力,进一步想办法、拿措施、出点子加强团组织的转型发展,善于从组织战略的高度,推动共青团的可持续发展。本人结合多年来从事团组织的岗位实践和工作经验,围绕“团组织如何应对挑战,实现转型升级”话题,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国有企业团组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团员队伍力量削弱,青年人才引进减少
当前国有行业受微利薄润、竞争激烈、行业成本高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团员队伍中离职现象较为普遍,青年思想情绪波动大。再加之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实行内部改革、管理流程再造,为了盘活现有的人力资源,企业因此减少了新分大学生的引进。同时还受企业“新陈代谢”较快的影响,许多青年面临超龄退团、转业转岗的情况,团员队伍力量明显减弱。
(二)团内活动处处受限,工作兼职化普遍
由于企业当前正处于困难时期、效益不佳,出于勤俭治企、过紧日子的考虑,目前各个单位正在逐年削减团内活动经费,导致团组织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部分基层共青团开展组织生活完全依靠于自力更生,一些活动的开展几乎依附于行政、工会,能够自行性、针对性地开展青年活动的机会不多,团内活动处处受限,青年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逐年减弱。再加之,当前随着人力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一些基层单位将团组织纳入到党群、行政科室,团干部身兼数职,团内工作有淡化的趋势。
(三)团组织发展艰难,转型力量单薄
在国有生产性企业行业中,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存在着生产现场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很多基层团组织分布在全国各地,造成团组织力量分散,能够集中凝聚团员青年的机会较少,团组织能够静下心来谋求发展、共谋未来的时间不多。如今企业为了早日脱离困境,将全部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实现经营目标上,不仅淡化了团内工作,青年成长关怀也有边缘化态势,由于工作不受重视、团内力量单薄,因此团组织要实现转型发展尤为困难。
二、团组织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性
(一)团组织实现转型发展是企业立足市场、拓展业务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与企业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当下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产品、科技、实力的竞争。一个企业要立足于市场经济浪潮中,必须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表现在产品的质量、企业科
技的实力,另方面取决于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换而言之企业的竞争实际也是人才的竞争。“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主要取决于企业拥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企业要实现持续、稳步发展,就必须创建一支知识文化水平高、业务技能强、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青年组织,所以团组织实现转型发展既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正确方法。
(二)团组织实现转型发展是凝聚青年队伍力量的有力手段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结合当前的形势,助推团组织实现转型升级能够积极有效地带动团员青年共同参与企业管理,能够摆脱团组织单纯地依赖于行政党委扶持、只限于完成一般组织工作的现状,能够激发青年员工为企业未来发展献计献策的热情。往往而言,衡量团组织在企业生产中是否发挥了青年生力军的作用,除了以队伍和谐、组织发展状况作为衡量标尺外,团组织的贡献效能、工作业绩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因此团组织实现转型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团组织的工作水准、呈现青工队伍精神风貌的具体表现,对企业共青团提高吸引力和影响力具有深刻的意义,还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企业人文环境,促进干群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青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幸福指数和归宿感。
(三)团组织实现转型发展是提升青工自身综合素质的组织保障
实现团组织的转型发展,不仅是直接提高青年员工科技文化知识、道德素质修养、业务水平能力的着实方法,还是引导青年员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有效途径。结合本单位当
前的发展形势,我公司正在努力打造特级总承包企业,企业需要培养和储备一大批高知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提高综合竞争力。而作为青年员工,一方面需要企业提供发展、施展能力、发挥水平的舞台和机会,另一方需要企业这所大课堂不断壮大自身力量、丰富人生阅历。企业只有通过加强青年员工学习,实现组织的升级转型,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让广大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尽早地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服务能力,维持企业稳步发展。当然,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青年职工的努力,因此实现团组织的转型发展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现团组织的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一)构建“学习型”团组织,以转型升级为动力,筑牢发展之“基”
一是加强认识,转变观念。构建“学习型”团组织,并不是简单地看书读报、开班培训,一些团支部片面地认为能够开展党的知识理论、团的业务工作等内容的学习活动,就等于完成了“学习型”团组织的工作任务。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往往我们发现,通过采用这样的载体构建“学习型”团组织不仅没有达到学习深造的效果,还会引起团员青年的反感和抵触。因此在构建“学习型”团组织工作上,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强认识,建立“终生学习、学以致用”的理念,要深入基层团支部了解青年团员“想学什么、要学什么”,并结合本单位岗位技术的薄弱环节和缺口,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学习活动,让青年职工享受学习、快乐学习、乐于学习,实现由“我想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
二是重在落实,狠抓成效。能否实效性地构建“学习型”团组织,关键在于工作的落实程度。“学习型”团组织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建立严格的学习规章制度,拿出硬办法、强手腕督导青年职工静下心、沉住气开展学习,采取定期闭卷考试、知识答辩、学习抽查、技术实践考核等有力手段,实实在在地让青年职工重视学习,避免学习走过场、重形式、做样子的不良现象,充分用活培训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健全学习的激励机制,制定金点子、好办法促使青年快乐学习、勇于学习,采取学历深造、现金奖励、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可靠载体,真真切切地让青年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信心、心存动力,激活学习有盼头、有希望、有成就的奋发热情,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二)深化“创新型”团组织,以转型发展为保证,增强发展之“力”
一是创建“会经营”的青年队伍。按照当前企业“精确、精细、精益”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着力在青年中培养一批懂得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的精英队伍,在工作中引导他们落实坚持全面预算管理和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控思路,帮助他们学会精心研究预算成本、科学制定目标成本和全过程管控实际成本的能力,助力他们养成真实反映收入与成本的经营习惯,为以后企业输送人才、建功立业做好提前的定向培养。
二是创建“懂技术”的青年队伍。科技创新、技术升级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更是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各级团组织要积极带动青年队伍参与到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中,充分发挥组织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教育青年在岗位实践中落实好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注重过程控制、杜绝质量事故。通过自主开展“优质工程”创建活动,培养一支懂得信息化建设、科技研发、产能升级的青年专家队伍,为企业未来实现转型发展、资质升级储备人才。
三是创建“精管理”的青年队伍。岗位实践工作中,团组织要立足长远、放眼未来,利用借鉴同行业先进单位的有效做法,找准存在的瓶颈和短板,通过对标发力,不断消除短板,培养一支精通企业改革发展、推动内部运行模式、懂得优化资源配置、善于制定企业未来规划的青年队伍,要将推行简约管理、掌握人力资源、注重管理效率的职业化青年人才推荐到重要岗位上,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三)打造“服务型”团组织,以转型发展为基础,赋予发展之“源”
一是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的接班人。团组织要紧紧围绕引导青年立志成才的终极目标,以政治文化阵地作为转型发展的入手点,发现和挖掘一批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善于开展组织活动的青年人才,大胆将他们安排到党群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考力,利用开展各项文娱活动,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内涵。
二是培养维护队伍稳定的新力量。团组织不仅是促进企业与青年的“连心桥”,更是维护队伍稳定的中坚力量,因此共青团一方面要着重培养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青年干部,让青年在共青团的培养摇篮中树立敢为职工着想、乐为职工服务、愿为职工
解难的工作意识;另一方面突出提升青年能够驾驭复杂形势、善于做好职工思想、积极维护职工稳定的能力,让具备高素质、能力强的青年干部到职工群众中去,促进“服务型”人才能在职工队伍中充分发挥团结领导的正能量,利于企业的长治久安。
第四篇: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培育“四有”公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分析其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来看清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挑战,以便更好地应对。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进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对高素质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国家对高校投入力度不断地加大。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上,不断发挥其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的丰硕成果。
制度上:由于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有了更自觉的认识,高校校园学生文化工作呈现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趋势。许多高校已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保证。物质上:高校中教学大楼,图书馆,操场,体育馆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为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文化活动中的问题:看似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娱乐活动”占得比重多,学术类思想性活动比例较少,这些偏向娱乐性的活动并不能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以师大为例,仅12月就有三次以上的联谊交友活动海报挂出,涉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偏少。很多活动组织进行时存在无序混乱等问题,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宣传文化或教化的作用,这是文化建设中应努力避免的。组织的文化活动采取的形式也较为固定,缺少创意,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涉及学生思想建设的活动举办的频率比较低,看起来像是完成上级任务,并未认真加强。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学生中仍存在不爱惜公共财物,不遵守基本道德公约的现象。以师大为例,尽管洗手间都贴有“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的标语,不遵守的人仍大量存在,自习室图书馆研究间更是常见乱丢弃的垃圾,这证明了知识能力和道德水平没有必然联系,高校的文化建设不应该侧重于文化活动的举办,而应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文化”不是在别人能看到时做到彬彬有礼,而是强调在没有监督时也能自觉地做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高校中科学文化建设已十分重视,而思想道德建设更不能忽视。
此外,高校学生中“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仍存在,采用网络等新形式传播的“迷信主义”也有抬头的趋势,这些都是文化建设中需要警惕的。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从上述现状可看出,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其存在的问题可看出未来仍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一)多元价值观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
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识记表层,随着市场经济、科技的发展,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新事物的不断出现正不断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重塑着一些基本观念。从一个语言学专业学生的角度,近年来很多新词新语的出现能生动及时地反映人们思想状态的变化。高校学生中普遍使用的很多新词新语很多有低俗化的趋势,如“屌丝”“穷挫丑”“土肥圆”“穷癌”“懒癌晚期”等,有些词本是用来调侃搏大家一笑,而过于广泛使用以致很多人用这些词自称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这些词语背后代表的一种草根的无奈和自嘲。随着微博的流行,很多微博段子手显得十分机智有才,往往能在社会热门事件发生后迅速编出应时的段子针砭时事,这固然有好处,而有些段子讽刺的现象后究竟是在“针砭时弊”还是只是无奈地应和。
柯震东吸毒事件曝出之后,多少人在其微博下留言“没关系我们还支持你”,网友调侃同样是吸毒,李代沫吸毒后其微博下大多是骂他“骗子人渣”的评论,于是感叹道,“这果然是个看脸的世界!”很多大学女生竟调侃称要去北京监狱外排队见柯震东,调侃归调侃,如果这样的言论多了,该给主流价值观造成怎样的冲击?
词汇语言最能及时生动地反映人们思想状态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接受各种资讯的来源也更加多样化,各种信息通过多种媒介迅速传播,且夹杂着他人的评论和看法,当所有人都在大声说话时很难听到自己内心思考的声音。人心越是浮躁,高校学生就越应该保证头脑清醒,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不同的信息观点采取辩证批判的态度。一些貌似机智实则心术不正,甚至助长歪风邪念的段子或话语背后体现的是人们信仰缺失,价值观受到冲击。
多元价值观对“集体主义”也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在高校中同学间“互助团结,共同进步”的优良传统不常见了,继10年前的朱令事件后,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再次让我们寒心。前阵子上海某法院二审仍维持对被告林森浩的死刑判决,其以“愚人节开玩笑为由”的投毒行为引人深思,多元的价值观可能导致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诱惑变多,部分学生为求异于他人更是会做出一些违背主流价值观的事。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
网络是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但是由于其作为大众传播载体自身所具有的弱点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网络文化的内容良莠不齐,当其成为高校学生接收、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很多网页广告包含大量三俗内容,这对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侵蚀。
网络的发展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渗入的方式更隐蔽更多样。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在思想领域展开攻势,企图通过网络这种虚拟传播手段向我国主流社会进行渗透,强烈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标准。通过网络看剧或玩游戏是高校学生课余放松的主要消遣活动。部分美剧、韩剧中体现的不健康的价值观易使广大青年学生受到侵蚀,世界观、价值观被扭曲,因此广电总局已明文推迟引进部分美剧,韩剧。事实上,应对此种挑战最好的方法应是我国的文化产品生产者努力制造优秀的文化产品,公平地与外来文化产品进行竞争。真正优秀的,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外来作品还是值得推广的。
(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
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往往造成消极、落后的国民习性,即所谓的“劣根性”,一些沉淀在人们心中的陈旧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林语堂先生上个世纪30年代在《吾国与吾民》中就系统分析过国人性格中圆熟、忍耐、冷漠、老猾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等特性,单看“冷漠”这一特性,今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仍是需要加强克服的。很多学生仍是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并不热心公益。中国社会在古代长期处于的“人治”社会,中国百姓的自由没有法律保障,导致人们不敢发表政治言论,“只有模棱两可的冷淡态度最为稳妥安全”。而在有了法律保障言论自由的今天,国民性格中“冷漠”的因子就减少了吗?联想到近年来发生的“摔倒老人没人敢扶”及其他不断挑战我们道德底线的事件,高校文化建设中更是应该加强此类“顽疾”的应对。
传统文化中的“迷信”的因子也在以其他形式出现。如社交平台上常见的“锦鲤大王”转发可佑全家的转发,还有一些星座运势等,对待这些应仅将其看作娱乐。
三、小结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的一环,从离我们最近的校园文化建设可看出其面临艰巨的挑战,似乎也对一些看似可笑的行为采取稍稍理解的态度。如前阵子广电总局删节了某剧一些暴露的镜头引起超过95%被调查网民的不满,“删节”的举措正体现了文化建设事业艰巨。当然,各部门还应看清哪些是主要挑战,哪些是次要。通过多种活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仍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最艰巨的任务。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了一个详细的介绍。主要是从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为了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大力促进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是时代的根本旨归。总体来说,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是中国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在思想上、精神上的积淀和升华,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方位总结和未来展望的思想成果,其主要特征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其理论意义不仅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本质和功能的理论,突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作用,更加深化了对文化目的和手段辩证关系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是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其框架构建总体思想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方法是第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因为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基础和源泉。第二是以政府为主导,实施有效管理。政府是国家公共机关的总和,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文化管理,能够有效运用国家的影响和力量制定文化发展政策提高文化服务能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精神文化的需求。第三是以市场为主体,整合文化资源。以市场为主体整合文化资源就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组织和调节文化资源配置和文化市场运行,促进文化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发展。第四是以社会力量为依托,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党和政府来推动是不够的。必须以社会力量为依托,建立的完善文化服务体系,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文化建设全面。
二、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与途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形成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努力从全国范围内清除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体系,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 “ 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 “ 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伟大任务。将文化建设的内涵集中表述为四大部分: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4.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我国文化建设当前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
1.文化实力显著增强。2.文化市场日益繁荣。3.文化改革深入推进。4.文化交流全面展开。
5.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文化理论体系建设、宣传舆论体系建设、文化 体制机制体系建设这三大主体性工程。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是加强文化理论体系建设,提高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能力、加强宣传舆论体系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强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含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含义方面,学界一致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
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
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为指南。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多种社会
思潮,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后,加强对农村、城市社区等基层文化建设的 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为繁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 非常重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长期的历史性工程,需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
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坚持以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多种社会思潮,引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加大财力、物力、智力等多方面的投入,振兴基层文化产业,动员一切
可以动员的积极力量,鼓励群众积极参加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洪流中,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展开, 政治、文化领域的全球化也势不可 挡,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谋求民族文化的健康发
展,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就必须对当今世界
文化发展的态势及其对我们民族文化发展带来的可能后果有个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然后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 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化进程本身具有双重性质, 一方面它代
表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另一方面它带有浓重的西方中心论价值取向。所以全球化对中国主义文化发展影响主要是双方面的。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
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
径, 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犯当地文化和传
统、威胁经济社会稳定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
程。面对这把双刃剑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第一, 提高人
们的文化自觉, 增强人们对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第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上的指导地位,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第三, 坚持对外开放、面向世
界的方针, 博采世界多元文化之长。第四,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展示中华文化风采。第五,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提
高文化的竞争力。总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而又面向世界, 我们不应当因为全球化
所带来的文化挑战而逃避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碰
撞, 而应当依据全球化的文化逻辑, 充分利用全球
化带来的有利条件, 博采众家之长, 努力进行文化 创新,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五、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当今世界,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
化软实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
想保证。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
动, 就必须在不断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的同时, 大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如何提高呢?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1.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 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
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
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2.大力提倡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 的重要精神支撑,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坚固精神纽带。3.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在文化建设中, 抓住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 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
想, 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 培
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 氛围, 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 同, 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打下深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