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贤寓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加强师德建设 搞好校本教研 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我校建于1980年,学校占地面积 26 亩,建筑面积432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40人。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0人,小学一级教师13人;本科学历1人,专科学历20人。学校配备了标准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科学探究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馆等。配有视频互动与网络研修系统,校园网运行正常。学校秉承“ 勤奋上进,文明健美”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我们通过优化管理,并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对我校近几年的教师发展工作向各位领导做简要的汇报:
一、完善管理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由一把手任校长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组织机构,校长和教导主任职责明确,且能够有效履行领导、指导、监督等责任。教师专业发展纳入了学校整体规划,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规划,每位教师都制定了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并提高了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具有比较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学识水平。
二、多方筹措资金,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保驾护航
近几年来,我们精打细算、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办公经费除满足日常教学之需外,绝大部分都用于了购置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上,我们是最早建起微机教室、最早建起语音教室、最早建起标准化实验室、最早建起科学探究室、最早设立舞蹈教室、最早实现班班通的学校之一。我校的实验室被保定市教育局认定为“标准化实验室”。各专用教室全天对师生开放,老师们已经养成了利用专用教室上专业课的习惯。
现在我校学生微机40台,教师机16台,学生上机比基本达到了1:1,每个教师办公室都有2—4台微机,绝大部分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微机办公,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e学100数字化课程资源包、学校教学资源包、教师个人制作的课件等都能通过学校内网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利用多媒体上课,直观生动,学生有兴趣,教师也便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011年11月,我们学校图书馆改扩建完成,由原来的不足80平米扩大到现在的240多平米,师生阅览桌90余张,新购置图书11500册,剔除原来过时的旧图书,图书馆藏书达到了15800册,生均36册,春晖图书软件的使用使师生借阅图书既便捷又高效,再配以个性化的书架、时尚艺术性的装饰、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赋予人性化的阅览空间布置,使图书馆成为我校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我们规定每两周最少组织一次师生借阅活动,每位师生一次可以借阅3本书,每班每周上一节阅读课,每学期开展两次以上读书征文活动。图书馆的充分利用为师生搭建了一个查阅文献、积累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的平台。去年,我校图书馆被河北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北省一级图书馆”。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政治学习制度,教师有政治学习笔记。对教师的师德实行了多元评价制度,即学生评、家长评、学校评,将教师的师德素养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局里和教育中心的精神我校还在去年的9月份召开了全体教师师德演讲比赛,教师们感触很深,有的甚至在演讲时潸然泪下。学校为每位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每年都有很多教师撰写师德论文。我校郭瑞艳老师被评为县级师德先进个人,刘英春老师被评为市级师德标兵。
四、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技能
有学者说过:“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个终身持续的进修、学习、提高过程。”由此可见,教师要获得发展,必须要加强在职的学习和培训。我校积极为老师学习创造条件。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学校为参加学历进修的老师提供了时间上和经费上等各方面的支持;对通过学习获得技能的老师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二是在硬件上满足了教师学习的需要。为了让每位教师熟练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我校在每年都要举行教师课件制作大赛,大赛过程详细部署,老师们精心准备,还请到中心的领导作裁判,学校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此项活动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学校领导的引领和高度重视,使教师们深受启发。更主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们也亲身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些都激发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他们从开始时的应付式学习,转变为自觉学习、渴望学习。并且,每年的网上
培训我们的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圆满的完成学习任务,有的老师还被评为“优秀教师”。
五、扎实搞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创新观念,树立校本教研意识
搞好校本教研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因此,学校把“做学习型校长,建学习型学校,带学习型教师”作为我们办学的最新理念,要求老师们把学习看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存方式,要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为此,开展了以下活动。
(1)开展“读书充电”活动。要求老师读好三种书,第一种饭碗书(教材、教参、课标),第二种继续教育用书,第三种营养书(包括文学类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书等等),通过读书,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读书心得,教师间交流读书感受。
(2)开展“六个一”活动。要求老师每周写一篇钢笔字、画一篇简笔画、写一篇工作反思,每学期写一篇案例(课件)、一篇论文、上一节优质课。我们扎扎实实的开展每一项活动,所以老师们的各项能力都比较强。每年镇中心举办的教师书画比赛活动,我们都会有老师获奖。
(3)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走出去”我们主要向骨干教师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近几年,我校先后派出十几名教师参加了县、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在去年暑假,我校还有六位教师参加了省级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这些教师回到学校再对全体教师进行二级培训,并把学到的本领应用到教学中去,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加强校本培训,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标准学习培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请校内的市级优秀教师、名师做专题讲座。通过培训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素质。“请进来”,请周边乡镇老师来我校举行观摩课,深入课堂听课,为教师解疑答惑、指点迷津,使老师们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使学习落到实处,培训突出实效。
2、创新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两年来,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常见的教研活动:
(1)实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
为了既能实现资源共享又能彰显教师个性特色,我们实行了集体备课,减少了教师备课中所作的无用功,引导教师把精力转移到教材的把握、学情的调研、教法的改进、教学的反思上来,切实提高了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2)聚焦课堂,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
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为此,我们开展了“五课”活动:第一种推门课。就是不打招呼的课,这种听课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目的是对老师们的日常教学进行监督、检查与指导,从而促进常态课优质化。第二种课是示范课。主要是让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作课,从而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目的。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其他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第三种是评优课。在校内开展优质课竞赛,这种竞赛我们每年都搞。教师们非常重视,想方设法备好课,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第四种是同课异构课。学校每学期都进行同年级“同课异构课”。由于同年级教师所讲授内容相同,通过互相听课可以取长补短,听课之后再评课,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第五种是主题研讨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一个研讨主题,一位教师围绕主题作一节课,其它教师听课后进行剖析。
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间相互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精品意识,为当好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中心小学,我校每学期都有教师承担镇、县级公开课,在去年冬季县组织的视频互动观摩课活动中我校的郭瑞艳和刘英春两位老师表现突出,受到了上级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近几年我校多人被评为教学先进个人、学科带头人、学科名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
六、加强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加大了教育科研力度。学校成立教育科研工作组织机构,制定详细的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和计划,并认真总结。我校教师虽没有承担省市级研究课题,(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但已有三位教师承担了县级研究课题,郭瑞艳的《高效课堂和有效
教学模式研究》、赵金英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研究》、王艳丽的《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语文分层教学辅导模式的研究》,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十几名。每个教研组还有自己研究的小课题,老师们在研究中进步,在工作中研究,很多老师把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成绩等以反思,心得、案例等形式记录下来,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近年来老师们撰写的论文有几十篇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杂志报刊上发表。
七、创建特色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我们每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校的一个特色教学。针对这一特色,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首先是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主题就是“打造高效课堂”,然后我们又对这一主题进行听评课活动,最后每位教师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和认识写出对“高效课堂”的体会。现在这一活动正在我校轰轰烈烈的开展中。
几年来,我校在促进老师专业发展上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通过优化管理,增强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提高了教师对专业成长环境的积极回应能力;重视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有效地提高了老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实施了校本教研策略,提供更多专业发展的平台。
通过以上的实践,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成长,促进了我校的迅速发展。我校顺利通过了保定市标准化小学的验收,河北省综合督导评估,省图书馆验收等。在今年的5月13日我校又召开了全县的教学管理工作现场会。学校环境的优美、雅致,档案资料的规范、齐全,师生的彬彬有礼,获得了在场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我校先后获得县级“ 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教学工作示范学校”、“ 省综合督导评估工作暨标准化学校建设先进单位”、2012年督导评估工作“优秀单位”、“河北省一级图书馆”、保定市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经验不足,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定兴县贤寓镇贤寓中心小学
2013年5月22日
第二篇: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促教师专业发展,创特色品牌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汇报
多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快乐、和谐、进取、创新”为办学理念,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特色育人”为办学宗旨;办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育全面发展德才兼备学生为办学目标。学校始终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教师们自我更新、主动发展的意识逐步显现,在观念、思想、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极大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了教育质量的年年新高,从而实现了学校的长足发展。现将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专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大力健全组织机构,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功能。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导小组,组员由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组成,各学科组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做到职责分明,任务具体。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定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理论,牢固树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理念,和教师岗位终身学习的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创建工作中,从管理制度入手,做到了日常管理有序、高效,管理资料项目健全、归档合理。制定了相应的活动制度和文档记录制度,做到学期前有计划,学期中有检查,学期末有总结,学年有评价、考核、奖惩。
二、全面加大教学投入,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条件。
1、经费保障。
学校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满足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施配备及教学资料、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的经费需要。我们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期刊及杂志供教师阅读,先后多次派出教师前往山东、石家庄、保定、等地参加各类培训及学习交流活动,扩宽了教师的视野,将许多最新的教育信息带回了学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学设施。
投入情况。学校办学水平档次有了大幅度提高。
我校建立了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器材室、打印室、档案室、多媒体功能教室各一个,均接入了宽带网络,校园网联通了河北远程教育网,建立了固安三小网站,图书室设立了开放式书架,便于师生阅览。
学校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及时为教师购买教学必须的教学用书等相关资料,为每位教师购买了“U”盘,购买了两个300G的移动硬盘,并不断充实各学科教学所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光盘等软件储备,从根本上满足了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我们还及时地将教师所制作的课件汇总整理在一起,将教师的讲课录像刻成光盘予以保存。
3、时间保障。
学校的校本主题研训日,集中培训活动其次、时间。
我们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级种类的培训,学校规定教师进修学习期间,负责调课,并享受在岗上班教师的一切待遇,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我们派人去山东、石家庄、北京、张家口、保定等地学习,一年来,我县参加省市县培训教师达40多人次,为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强力打造教师专业发展队伍。
(一)继续教育制度: 我校教师队伍优良,专任教师学历达标100%。并积极鼓励教师岗位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工作有专人负责,建立健全了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制度,每年的继续教育参训率和考核成绩的合格率均为100%
(二)建立教科研一体化制度
我校构建教研室、学校、学科教研组的三级教研网络,明确职责,强化责任,确保校本教研不走过场,务求实效。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定了校级领导参与指导校本教研的制度。学校还建立了“校长—副校长—教到处——学科组长—年级组长”这一强有力的教学管理指挥系统,保证工作系统畅通,确保校本研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处加入导师制度。
为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学校先后出台了„„等相关制度,还制定了校级骨干教师及优秀教研组评选细则。制度和细则中对教师发表文章、写课堂札记和做教学反思、做案例分析等都细化了质和量的要求,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情况作为评先、评聘的重要参考。这些较为系统、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井然有序。
(三)加强教科研活动的开展
1、校本研修
为了让校本教研更加常态化、有效化,更有利于教师间的取长补短。我们打破了以往校级研讨过多的局面,将教研活动重点放在教研组内进行,实行了教研组长负责制。教导处人员每周都会深入指定教研组,和教师共同研讨,使教研组的研讨内容更加充实、效果更加显著。教研组也形成了平时随时研讨,固定时间重点研究,每周都为教师们安排了教研活动时间和集体备课时间,每周周三下午两节课后为教师微机培训时间,每周二下午为网络教研活动时间;教师们积极踊跃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日前我校已有30余名教师发帖或跟帖加入到网络教研活动中;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联片教研活动,活动中老师们自觉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勇于展示自我,从而知道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2、教学研究
(1)实施以学代训即推荐或指定一些专业书籍和教育期刊杂志等让教师阅读,通过自学的形式来代替培训。通过教师自我学习,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使此项活动稳步、深入地开展下去,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读书制度》.(2)构建合作交流平台此处 加入构建多元化运行载体内容
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们积极为那些没有讲过公开课的教师创造机会,通过听、评课等方式,帮助其改进课堂教学,为其提供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舞台,培养、树立教师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主题研究
老师们把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经过归纳提炼,作为研究主题,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制定出周密的研究计划。教导处负责为老师们提供相关学习资料,组织相关讲座,由老师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具体研究,使教师人人成为研究者,提高了科研能力,促进了自我成长。教导处还利用教研时间为各年级组织主题研究的研讨课。具体环节要求如下:组内一名教师讲述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一名教师作课展示课题在课堂中的体现;一名教师进行说课;组内教师进行评课;与现场老师们互动。老师们通过主题研讨课总结亮点,发现问题,并进一步调整计划,以期最后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题研究的材料成果,从而使主题研究实现了理论化、课程化。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势在必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申报了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科学民主的师生综合评价
1、教师评价
建立教师评价制度。我们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课堂教学、教学成果、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的形式,对每一位教师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既肯定教师的成绩,又为教师指明发展的方向,大大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为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我校开展了星级教师的评选活动,备课星、讲课星、作业处理星、关爱学生星、教研教改星、师德星、团结协作星、教学成绩星、纪律星、班级管理星,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细则。目前我校有19名教师被被评为校级星级教师。
2、学生评价
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公平、公正、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学业成绩,身体情况,心理状况等多个方面。参与学生评价的也不仅仅是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家长、老师都是评价者,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考察,知识能力,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都在学生考察的范围之内。这样的评价制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寻找学习中存在的差距,充分利用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新课程标准的实质,过去单一的以考分论英雄的评价方式扼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对学生评价方式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改变了学习优则全优的观念。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树十星”活动,即:尊师星、学习星、卫生星、团结星、文体星、纪律星、劳动星、创造星、敬老星、助人星。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设奖,请同学评议,只要半数通过,学校批准评奖,多了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使学生人人都能够受到适当的表彰,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评价方式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3、质量评价
学校始终将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质量意识,把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考试后,学校要求教师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有效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发展
1、加强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的培养力度,实施名师工程。
(1)每学年都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组织的新课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及时让教师获取教改前沿的经验,使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提高。
(2)每年学校通过组织评优课、说课、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中年教师示范课,全方位出击,推出一批校级优秀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出市、省级乃至国家级名师,扩大现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营造人才培养的氛围,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以名师带名校,以名校带名生。目前,我校已涌现出一大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他们是:„„等。(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吸收营养,强化队伍素质。学校每年都要在教师外出学习上投入资金,派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各地去学习、考察,获取更多的信息,积极参加县聘请的有关专家来县开展专题培训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2010年我校有 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他们。
2、专业发展成绩
近年来,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持续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其中教育教学论文及课件获奖较多,共写出100多篇教学优秀论文,获县级优秀论文奖有30篇。教师个人和学校获奖情况。
3、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学校虽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继续完善和实践的方面。例如:缺少名师的引领,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只能派部分教师外出学习,而不能请名师来学校举办讲座,与专家近距离接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师徒带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制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师徒带教不能只靠师徒的道德自觉,应采用更为有效的机制来保证师徒关系名至实归,让师徒双方的合理要求得到落实。
今后,我们将以评估标准为依据,从制度建设入手,细化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量化考核,完善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让全校师生在张中的校园里愈加幸福地成长。
二
第三篇: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计划
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计划
(2011-2012学年)
一、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依据学校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总体规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校本培训质量;为更好的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每位教师都有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动力,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促进我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1、加强校本培训,营造出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与成长的氛围和环境,构建具有本校特色校本培训体系。
2、加强校本教研,进一步开展教学精细化研究,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探索出更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教研工作设想。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使他们在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工作方法、研究能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4、加强课题研究,以《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理论与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强学科拓展研究,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1、师德培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五法一规范”为依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校内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坚持依法施教。
2、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加强教育基础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围绕新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培训: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和新课程实施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引导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并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以课题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将教育科研工作融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课改推进的迫切需要。本学期,我们将着力构建三大平台,强势推进校本研究。
1、学习的平台
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形成组织学习的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
2、实践平台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上一堂好课”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课堂实践来提高教师新课程实践水平,如教师全员实践课、青年教师借班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改专题观摩课等。
继续实施以“研课—说课—讲课—听课—评课—反思”为步骤的课例研讨活动,让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反思等环节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寻提高教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聚焦课堂,服务教学,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反思交流平台
要大力倡导反思性教学,把“反思”作为开展校本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借助于网络论坛的形式开展如“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等形式的研究活动,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寻找问题,继而转化为课题来研究。教师定期在校园主页相关栏目上发布自己的教学反思。
(三)加强教师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素质。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素质。要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其次通过教研组和学校的培养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因为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
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第三加强青年教师的教科研培训,认真进行校本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给青年教师铺设实践和进修学习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使自己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不断攀升。
(四)挖掘校本资源,创建学校特色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现实性问题。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使教师获得专业上的发展,以促使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创建学校特色课程。
(五)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开展课题研究,能够促使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并且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并形成理性的认识;具有探索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的创造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方案的能力。为此,本学期继续抓好我校课题《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理论与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重点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指导,提倡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努力达到“四个结合”的要求,即:课题研究与课改相结合,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相结合,与提高质量务求实效相结合。
四、组织机构:
组长: 史文贤
副组长:贾文军
成员:刘凤喜、刘二成、李秀、各教研组长 具体岗位分工:
史文贤校长:教师专业发展全面工作 贾文军副校长:教师专业发展具体工作 李秀主任:教师教学专业发展工作 刘凤喜主任: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计划
(2011-2012学年)
义
联
庄
乡
中
心
小
学
第四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大龙华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专家来我校督导检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多年来对我乡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校依据《易县示范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估标准》,以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紧紧围绕“立足家乡,办人民满意教育;彰显特色,育时代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和建设“让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理想学校的奋斗目标,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狠抓教师专业发展。并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大龙华中心小学成立于2009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45270平方米,建筑面积8076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生1376人。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6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教师全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学校配备了电子备课室、多功能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劳动器材室、卫生室、少先队科技活动室等14室,4个教学班实现班班通。学校共有图书31477册,学校校园网与班班通运行正常。
二、加强领导与制度管理,保障经费和硬件设施到位。我校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以校长
佟荣喜为组长,副校长王建国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明确了由“校长、主任引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和艺术教研组具体落实”的工作职责。由教务主任崔继伟(原大龙华中学英语教师)分包英语教研、由总务主任任永山(原大龙华中学语文教师)分包语文教研、由教务处干事卢建忠(原大龙华中学数学教师)分包数学教研、由德育主任闫建民(原大龙华中学英语教师)分包综合科教研。各主任直接参与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和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了教师专业发展能够科学化、长效化,我校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教师继续教书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科研制度》。坚持把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校本教科研的业绩作为教师业务考核、评优评模以及评定骨干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发挥激励作用。
在经费投入上,把校公用经费预算的5%列为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校本教研、教师培训和及时购臵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图书、报刊、资料等。
三、扎实开展实效性教研。
1、加大课改力度,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聚焦课堂,让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强化把“把课本教厚”的理念,确立了“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的三段式的教学思路,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法落实课标新理念,力争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学校几位领导分头听
所包学科的课,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意见,提出改进方法。通过研究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课后研讨、行为改进,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和自我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正是在这种“磨课”的过程中,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解决了,课堂教学规范了,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提高了。“磨课”中狠抓“五种课型”,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一是推门课。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推门听课,及时了解教师教研教改现状,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指导他们落实教学常规和基本的教育理念。
二是过关课。对于新分的15名特岗教师,安排骨干教师根据学科结对子,亲临课堂指导,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听课验收,并汇报验收情况。给年轻教师压担子,分任务,使他们迅速成长,与其他教师齐头并进。
三是展示课。每位教师每学期把自己最欣赏的一节课拿出来做公开展示课,各教师交流听课收获,及时推广先进经验。
四是示范课。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外出学习,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并指导和参与集体备课,每学期至少上两节示范课,发挥好骨干教师带头作用。
五是研讨课。分学科按不同的主题定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及时推广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形成总结性材料,在全校进行交流。
2、探索集体备课方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校本教研
注入活力。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我校一直在摸索着前进。我校实行集体备课签到制,现已做到集体备课出勤正常化。每个备课组主要以同年级同科的两位教师为主,各年级同科教师为辅,采用“伙伴式”备课。“伙伴式”备课具有“三个体现”:体现互助、交流、合作;“伙伴式”备课分三个层次。第一是“个人备”,首先是教师个人自备,每位教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个人的教学风格,发挥自己的特长,备出个性化教案;第二是“集体备”,集体备课时要吸取伙伴备课中的“亮点”,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二次设计,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第三是“课后备”,教师课后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将具有实效性、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总结经验、加以完善,对于不符合本班实际,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的教学设计查找原因,加以改进。
3、开展主题集体教研活动。
我校定于每个第二周的周四下午2:30—5:30进行学校的主题集体教研。每个教研组根据教学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定出活动主题,然后集体讨论,找出解决的办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最后形成教学成果。
4、倡导教学反思,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我校积极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一天一小反思,写在教案的课后小结中。两周一大反思,写在自己的教学随笔中。反思成为了我校教师的自觉行为,老师们在反思中促进了自己专业发展。
5、互助成长,结对子提高
学校十分重视结对帮扶活动,制订了同伴互助的具体方案,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促进年青教师迅速成长和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我们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与薄弱点进行组合成立互助小组,共同提高。如教学经验方面的问题有经验足的老教师、理念新的骨干老师帮青年教师;课件的制作、网络的使用由青年教师帮老教师。我们老师虚心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我校的老教师也全部能够制作课件,使用课件教学。
四、实施课堂结构改革,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2009—2010学年,我校各教研组大胆尝试,开展课题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完善,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如语文组——“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指导”、数学组——“指导学生解答应用题”、英语组——“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综合组——“实验教学法”等。这些课题在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下,正在逐步辐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学习兴趣较浓,自主学习的习惯得到了培养,实践和创新意识加强,学业成绩优异。现在语文组——“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数学组——“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英语组——“小学英语课堂导入发的研究”、综合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等课题正在研究实施中。
五、丰富教研形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自我校成立起,就开始了“书香校园”的创建,努力打造书香教师。“最是书香能致远”,通过读书提升其精神境界,保持阳光的心态,消除职业倦怠,寻找到新的兴奋点,创生出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创造充盈的教育人生。学校要求教师一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坚持写读书笔记。如今,读书已经成为龙小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职业习惯,读书增加了教师的“底气”。
2、计算机培训活动。学校多次组织计算机培训,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入手,到课件的制作,网络的建设等,内容丰富,收到了教师的欢迎。本学期我们又把教研室的专家请来开展了一次多媒体培训。
3、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2010年田凤玲老师、庄若云老师参加保定市骨干教师培训,崔继伟和周淑明老师去石家庄参加了“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今年,闫红英和崔继伟老师去北京参加了阅读课培训。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来后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六、特色办学,打造品牌学校。1、2011年,在市、县教育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我校与贝塔斯曼传媒公司和绿孩子读书俱乐部项目组联合,“阅读课特色实验班”已正式在我校落户,我校为实验基地之一。
2、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努力开发学校校本课程。我
校在认真执行国家地方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了适合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校本课程。已经实施的有国学教育诵读《论语》、《行规礼仪教育》和《可爱的家乡、成长的摇篮》。
七、取得的成效。
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2010年7月苑凤娟老师的论文《小学习作教学新探索》获全国一等奖。2011年3月佟荣喜校长在全县校长评课大赛中获得第二名,并接受了中国教育报的采访。2011年4月在县级课件大赛中马萧箫老师、庄若云老师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2011年3月赵小微老师辅导的征文《易水湖畔我的家》在“颂家乡、提干劲”征文大赛中获得保定市一等奖。2011年5月闫红英老师辅导的征文获得第二届冰心大赛三等奖。
我校先后获得县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学质量优胜单位”、“颂家乡、提干劲征文大赛优秀组织奖”和“冰心文学大赛优秀组织”等荣誉称号。
八、问题与反思
总结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在取得小小的一点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有着更多的思考和追求。
1、教研活动缺乏开展的深度,学习内容较为局限;同时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高,需要多“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
2、我们的工作还处于层面之上,还未深入到校本教研的精髓,没有留下多少值得细细品味、或供人评判的资料,需要
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注意收集和整理。
3、期盼走向网络教研之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大龙华中心小学
2011年6月12日
第五篇:市中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汇报材料
重自我意识,抓过程管理,促专业发展
―――市中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汇报材料
9月,自区教育局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起,我校积极相应区教育局的号召,校委会就多次召开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会议,学习区教育局的专项文件,领会局文件的精神。然后在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结合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详细地指定了《市中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徐跃富校长为组长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教师发展专业档案,形成了电子文档。现在,学校教研室正在严格按照学校的实施方案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并创造性地开展了一部分工作。现项在座的领导加以汇报:
一、全面细致对教师进行分析,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分层次、有梯度地对教师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
我们单位实一个人员比较多的大单位,在职教师达240多人,众多的教师在年龄层次、工作年限、学历层次、专业理论、教育技术等方面参差不齐。大致可以对我校的教师情况予以定位:
1、本部教师队伍整体上还很年轻,教师中刚刚分配或者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大多有激情,学历层次高,有着比较先进的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正因为年轻,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不足,对教师工作的现状估计不足,因而工作中也存在部分教师不能很快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好高骛远,穷于应付的现象。
2、部分村级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是从民师转正的。这部分教师工作年限长,教学经验丰富,对待工作有耐心,教育学生有方法,但相对而言专业知识比较薄弱,对当前的教育形式认识不足,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够,由于长时间的从事同一种工作,往往对工作的热情不足,尤其是对待教学改革的热情不足,少数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更有甚者,面临退休,出现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3、学校虽然已建立了有效的教研、科研培训制度,开设了一定数量的课题,然而教师整体的教育科研理论储备相对缺乏,教育科研能力还不够强,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真正有影响力的成果较少、在全国专业报刊交流论文的还比较少。
4、我校有着重视教师培养的良好传统。在学校的培养下,在教师的刻苦努力下,我校走出了一批以李秀伟、刘立平为代表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名师队伍,他们是我们学校的校本专家,是我校教师发展可利用的宝贵资源。
5、整体而言,我校教师具有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绝大多数的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原意接受新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技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正是由于教师的千差万别,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所有的教师都按照同一的步伐、同一个路子进行专业的发展。我校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认真进行分析定位,在确定了教师发展的共性目标之后,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规划要求,规定各种教师的最近发展空间。我们把全处的教师基本定位于四个发展空间,即:入门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
1、入门教师:新分配教师能够完成从优秀大学生到教师的转变,有教育责任感,热爱学校,热爱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能在教导处的领导下,科学、严谨、规范地制定好教学计划,做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及教学质量分析等教学常规工作;具备计算机初级水平,能熟练地运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操作,熟练地制作表格,快速进行文档排版。工作一年后在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考核评价中达到良好水平。
2、合格教师:教龄2-4年的教师,能够完成从入门教师到合格教师的转变,掌握任教级段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了解学科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能够把握住学科的发展动向,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教育学生的能力,时刻注意研究学生,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真正做到“教书与人”;能够承担区级公开课或示范课;能熟练地用photoshop制作课件;在学校教学质量考核中达优秀水平。
3、骨干教师: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有较强的指导青年教师能力,被指导的教师成长迅速;能够承担市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研究成果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同等级别的论文评比中获奖,或者有多媒体教学课件、软件等作品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并能开设讲座;建有个人博客,能够及时上传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教育方法。
4、专家型教师:主要标志:形成学科教育特色;完成一到两门自主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开发;优良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在市内有一定的知名度;拥有自己的网页,并被人熟知和认可,点击率高,应用率高。届时能被评为特级教师、省市级名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二、重视教师思想意识的转变,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1、重视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和评估工作
提起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往往想到的就是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的提升和教师专业技术的掌握,忽略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视,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无关。这种理解是有失偏颇的,试想: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怎么会有热情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一个不热爱孩子的教师又以什么为动力去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学校就把师德教育列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重视了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发展。08年9月,我校召开全体教师会,徐校长针对新教师的“职业不稳定感”和老教师思想中的“混日子”以及教师中普遍存在现象作了专题讲座,讲座中,徐校长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就业压力,教师的待遇现状等,从各个方面激发教师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并带领教师重新学习了新颁布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次讲座在教师中,尤其是在新分配教师中的震动很大,坚定了青年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决心。对于“师德月考评”制度,我校不仅没有淡化,而是进一步加强,适当增加了学生监督的内容,让师德考评更公开更透明,师德考评的结果纳入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年终量化评估中。
2、加强培训,转变意识,让“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的需要
由于教师队伍和教师职业的相对稳定性和教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小学教师相对专业发展的意识薄弱。针对这种现象,08年9月中旬,纪校长面对全校教师做了题为《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必要性》的培训讲座,讲座从教师职业的发展方向入手,结合与医生、律师的对比,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08年10月,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主题为“我的教师专业发展”沙龙活动,教师们畅所欲言,探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通过这两次活动,基本统一了教师的认识,在教师中掀起了专业发展的热潮。
三、多种形式地开展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针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活动:
1、案例式反思:让教师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并由此探寻面对学生、面对教学、面对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方法,以实现教师的教育理想。通过长时间这种形式的研究,我校教师已经基本行成立即时反思的习惯,教师们的反思有新意、有深度。
2、录像课研讨:把教学的每一刻真实呈现。为了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以提高,我校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录像课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录像课研讨的方法是:事先在征得教师同意的前提下,对该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全过程地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进程,然后在专题研讨会上进行播放,充分暴露并展示授课教师的设计意图、思维过程,组织其他教师直接与授课教师对话、研讨,可以就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或相关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也可以从这样一些鲜活的教学实录中抓住教师普遍认为有所欠缺的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调控能力、运用教学语言能力等进行切磋、探讨,从而使教师的培训工作由单纯的外在说教演化为教师自身的主动建构;
3、与名师携手:挖掘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几年来,在教师不断的行动研究中涌现出了一批在省、市、区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都有一定的超前性,是校本教师培训的极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实施了“与名师携手,走向成功”活动,通过师徒结对等形式,依托“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尤其我们重视了街道教研员的作用,我校将在街道教研员以往重督导评估工作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教研员的“研究”“辅导”“示范”的作用,提出每位教研员必须承担区级以上课题,每个学期必须有一篇以上的学术论文在市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每个学期必须上一节面向全处的公开课,每个学期听评课不少于60节,每个学期必须辅导一名新教师,每个学期必须面向全街道开展一次以上的培训会。
4、加强校本教研的开发力度。我校着重推广参与式校本培训,通过开展技能型(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实践型(教学观摩、案例交流、教学反思、写教后记等)、评价型(课例评析、听课评课、课堂教学竞赛等)、理论型(专题讲座、写学习心得、做自学笔记、组织理论学习等)、研究型(课题研究、问题探究、策略研究、专题讨论等)等多种方式的校本培训,多渠道地拓展教师交流空间,实现双赢和多赢。
5、积极开展教师个体行动研究。我们提出,要在校内积极开展教师个体行动研究,要让教师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学潜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此向教师提以下四点要求:第一,提倡教师写专题总结。将写经验总结改为写专题总结,教师就会有意识、相对集中地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理论,写出来的专题总结会有较高的质量。第二,提倡教师写科研型的教学随笔。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随时记录自己所教学科应予采取的教学策略,并在实践中反复尝试,积累有一定数量后进行提炼、归纳。第三,提倡教师做案例研究。教师从身边的教育、教学的故事中撷取典型的、生动的、对自己有所触动的、对他人有所启迪的教育故事作为案例来进行研究和撰写。第四,提倡教师撰写有深度的反思记录。教师可以从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的预设与实际的差距、对后续教学的启示、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等问题入手写反思记录。高质量的反思记录更好地洞察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实践,揭示自己在实践中所应采用的教育理念。
6、发扬团队精神,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探索教研组管理和教研活动创新,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开展“书香办公室”、“星级教研组”创建评比活动,促进组内教师互研互助,共同提高。
7、重视教师专业理论的学习。学期初,依据区教育局的工作意见和学校的计划,我校重点对教师“教学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以及学习《给教师的建议》的情况进行了督促和考评。
四、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对教师实行发展性评价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仅仅靠自觉还是不够的,它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和激励,为此,我校专门出台了《市中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考评制度》,在区教育局考评办法和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即:教师专业发展量化积分+教师专业提升积分+教师规划活动完成情况积分,这种评价方法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二)创造性地实用教师档案袋
我校教师成长档案收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个人基本信息。
2、个人专业三年规划档案。包括(1)与专业发展有关的奖励证书复印件;(2)发表的教科研文章复印件;(3)参与课题研究、开设研究课、讲座等活动的记录、报告、证明、评价表等;(4)反映个人教育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5)反映个人教学水平(专业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6)专业成长要事活动和典型事件记录;(7)教师专业学习、培训作业及考试考核记录、继续教育证书等;(8)教育教学案例及个人反思的相关材料;(9)教师个性化发展记录。
3、评价系列。主要包括:(1)阶段性自我评价;(2)阶段性学生评价;(3)阶段性家长评价;(4)阶段性同事评价;(5)教育教学情况评价记录。
以上是我校近期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些具体的做法,理解上可能有些偏颇,做法上也存在许多不足,我们一定会向兄弟单位学习,也殷切地希望各位领导能够予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