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辅导员建设的措施
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措施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提升少先队教育水平,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加强少先队辅员队伍建设方案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受团组织的委托,组织队员开展活动,管理少年儿童事务,维护少年儿童权益,从事着面向未来、塑造未来的崇高事业。他们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是少年儿童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
长期以来,广大辅导员以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少年儿童的热爱,勤奋工作,勇于创造,甘于奉献,为少先队事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要充分认识到少先队辅导员在少年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少先队工作、从少年儿童事 业、从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队伍的角度,给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以正确定位。要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多重角色的特征,团、教、队三家加强协调,共同做好辅导员队伍管理工作,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进一步加强和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
二、强化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重视抓好政治理论培训,使广大少先队工作者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将其转化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积极开展少先队业务培训,抓好少先队教育理论、少年儿童运动史、少先队工作方法等少先队基本知识,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国家有关教育法规,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少先队技能技巧培训。学习掌握鼓号仪仗、演讲、歌舞、制作、游戏等开展少先队工作的基本技能,提高辅导员的技能技巧。及时做好少先队重大工作项目专项培训。
结合推进少先队重要工作、重大活动,通过召开工作现场会、观摩交流会、少先队工作论坛等形式,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方式,通过多种传播媒介、信息网络,对广大辅导员进行远程教育培训,扩大培训的覆盖面。
重视发挥一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和优秀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充分发挥那些虽然已离开少先队工作一线但仍关心支持少先队事业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以及退休辅导员、少工委干部的传帮带作用,整合组建一支包括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在岗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加强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工作是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少先队事业发展和加强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团委、少工委高度重视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工作,将辅导员培训工作纳入团干部培训规划,认真落实好培训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做好总体规划,扎实推进,确保实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辅导员培训工作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积极配合做好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三、规范少先队辅导员的考核与管理工作
辅导员的考核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辅导员的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考核的内容按照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
要在政治、工作、学习、生活上关心少先队辅导员,重视推荐优秀辅导员加入党组织的工作。要将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考核作为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主要依据。
大队辅导员的工作要折算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6个教学班以上(含6个教学班)的大队辅导员一般任课每周不超过12节,农村教学点和规模较小的学校大队辅导员最多任课每周不超过14节。如特别需要,辅导员兼课较多,超过部分按照超工作量对待。
四、加大少先队辅导员的表彰与奖励力度
要重视发现、大力宣传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定期表彰。省、市、县(市、区)“十佳(优秀)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每年表彰一次。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优秀教师和共青团表彰的先进个人中,辅导员要占一定的比例。“十佳”和优秀辅导员享受同级优秀教师待遇。、
第二篇:文化路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建设措施
文化路小学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成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提升少先队教育水平,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加强少先队辅员队伍建设方案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受团组织的委托,组织队员开展活动,管理少年儿童事务,维护少年儿童权益,从事着面向未来、塑造未来的崇高事业。他们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是少年儿童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
长期以来,广大辅导员以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少年儿童的热爱,勤奋工作,勇于创造,甘于奉献,为少先队事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要充分认识到少先队辅导员在少年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少先队工作、从少年儿童事业、从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队伍的角度,给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以正确定位。要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多重角色的特征,团、教、队三家加强协调,共同做好辅导员队伍管理工作,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进一步加强和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
二、健全少先队辅导员的配备与选聘制度
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高素质和相对稳定,根据少先队工作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将那些热爱少年儿童、熟悉少年儿童工作、作风正派、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选拔到辅导员岗位上来。辅导员要有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或相当学历)文化程度,掌握教育基础理论和少先队工
作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社会活动能力。
三、强化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参加和接受培训是少先队辅导员的权利和义务。要将培训工作纳入正常渠道,为辅导员参加各种培训及进修创造条件。培训要以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为目标,以加强辅导员的自身修养、提高进行少先队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少先队工作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少先队中心工作、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其方式主要采取理论知识教育和参观考察、实地观摩相结合。培训应视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有所侧重,引导辅导员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增强辅导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自觉性。
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实施学时制,经考核合格的少先队辅导员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培训以在职或短期离职的非学历培训为主,主要包括3种培训:一是任职资格培训。对新任辅导员或拟任辅导员进行集中的少先队基本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素质培训。二是在职辅导员提高培训。进行以学习少先队工作新理论、掌握少先队工作新方法和新技能,提高少先队教育及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少先队工作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三是骨干辅导员高级研修。对富有少先队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辅导员进行旨在培养少先队工作骨干、少先队教育科研带头人、少先队教育和管理专家的培训。
四、规范少先队辅导员的考核与管理工作
辅导员的考核每进行一次,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的办法。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
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辅导员的考核结果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并报上级少工委备案。考核的内容按照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
要在政治、工作、学习、生活上关心少先队辅导员,重视推荐优秀辅导员加入党组织的工作。要将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考核作为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主要依据。
五、加大少先队辅导员的表彰与奖励力度
要重视发现、大力宣传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定期表彰。省、市、县(市、区)“十佳(优秀)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每年表彰一次。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优秀教师和共青团表彰的先进个人中,辅导员要占一定的比例。“十佳”和优秀辅导员享受同级优秀教师待遇。
六、少先队建设的成效
由于我校重视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使学校成为了少先队成为学习的乐园,教育的阵地。我校为每个少先队中队配齐了少先队辅导员,并对每个辅导员进行少先队综合知识、少先队规范化建设、少儿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培训,使全校每个辅导员全部获得了资格证书;投资数万元为少先队购置了鼓号、队服和音响器材;在每个中队建起了队角,办起了学习栏,使队员有了自己学习、创作的小天地;对少先队员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开展学雷锋、创“三好”等各种活动,在丰富少先队活动的同时提高了少先队员的生活、劳动和学习技能。
第三篇:辅导员队伍建设措施
魁星路小学四项措施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开学初,学校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严格辅导员的选聘标准和程序,选好配齐辅导员队伍,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质量。每周利用工作例会时间对辅导员进行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团队建设、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增强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能力。
二是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少先队坚持用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引导少年儿童,把思想道德的培养放在首位,用鲜艳的红领巾、神圣的队礼、嘹亮的歌声和庄严的呼号激励少年儿童。通过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努力把基本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少年儿童的内在品质。三是健全少先队队伍建设,抓好各班一日常规评比工作。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每周一召集少先队干部进行培训,规范队员的日常行为,提升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并对这些少先队干部进行详细的分工,层层落实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训练,队干部已经形成了管理意识,各司其职,为老师分担了大量管理工作。队员们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提升了责任感和自觉性,尽力做到以身作则,学校内部环境因少先队干部的参与管理变得更加优雅、卫生,学生课间秩序也得以更加规范。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大队部抓住有利契机,在队员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帮助同学们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王华妮)
第四篇:辅导员建设设想
关于推进我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思考
学生工作处
雷
旭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辅导员工作,不管是从职业定位来看,还是职业要求看,是 “挑战性”很强的职业。要成为个性不
一、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对辅导员的要求很高,同时,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不仅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学院育人目标的需要,而且是维护校园稳定,确保学院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运转的需要。因此,大力加强辅导员培养和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目标要求
1.年龄结构目标。如果真正把辅导员工作既当成一门职业,当成一门专业来研究,就需要一批有经验、有水平的人长期献身于此。有一批年龄稍长、业绩突出的同志坚守在辅导员岗位上,这本身就是队伍专业化的一个标志。年纪较轻的辅导员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也更容易理解学生的动态、想法,使这支队伍充满朝气和活力,但稳定性低、流动性大使得其专业化建设基础不牢。年纪稍大的辅导员经验丰富,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结构逐步完善,有利于推进辅导员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因此,要通过多元化的分流机制,应形成以30岁以下为主体、30岁以上为辅的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
2.学历结构目标。辅导员承担了很多的管理和教育职能,知识储备不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教育,因此,建立一支以本科生为主体,研究生为辅的辅导员队伍是实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保证。
3.知识结构目标。一些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不一定适合辅导员实际的工作需要,容易导致外行当家式的管理现象。因此,保留管理专业、政治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和思政教育专业的辅导员,以改善辅导
员队伍的知识结构。
4.能力结构目标。年龄较大的辅导员的能力结构应该以教育能力为主,管理能力为辅 ;年龄较小的辅导员应以管理能力为主,教育能力为辅。因此,把管理能力较强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辅导员选拔到党政管理岗位,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能力结构优化。
5.职称结构目标。目前的辅导员队伍大多数是初级职称,中级职称人数少,高级职称的辅导员更少。这与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要求不符,辅导员队伍分流机制要压缩初级职称辅导员的比例,适当保留具有高级职称的辅导员。
二、我院辅导员队伍现状
我院现有辅导员19名,其中男 9人,女10人;在年龄结构上25-30岁15人、30—40岁3人、40岁以上1人;其中中共党员6人、共青团员13人;学历结构大学本科15人、在读研究生2人、大专学历2人;他们中从事辅导员工作的1年的12人、2年的3人、3年的 1人、5年以上3人。
三、我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所需和其本身所学专业的矛盾
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辅导员除了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还应掌握实施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指导的知识和能力,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人文素养,懂得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和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但是目前我院90%以上的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结构与履行职责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差甚远,经调查,所学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仅占5.8%,而学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无一人,对辅导员工作来说,可以说基本上是专业不对口。这无形加大了我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投资,延长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周期。
2.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开始动摇
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起步晚、新增成员多、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短,还未出现各高校辅导员队伍流动过快或流失现象,但根据调查,辅导员对自己工作前景感到“充满希望”的占5.5%,认为“ 没有前途”50%,还有45%的“不知道” ,而做辅导员工作出于本人自愿的占23.5%;处于无奈的占76.5%, 思想上认为干辅导员工作为无可奈何的权宜之举,导致辅导员都想转为专任教师或兼课,调查结果也显示, 如果有可能从辅导员岗位上转岗,他们 94.1%打算做当教师, 5.8%的人打算干行政 ,可以说,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已经动摇。
大家知道,作为辅导员工作和其他教师工作一样,可以说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才能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全面地把握,也能够应对学生中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出现了辅导员队伍流动过快或流失量过大,就无法实现我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3.事务性工作繁多与实现专业化、职业化的矛盾
按照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和专职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要求,辅导员应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贫困生扶助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具体负责指导学生党团建设、班委会建设,指导班级开展各类有益的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组织各类专题活动等工作。
如果将我院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做一仔细剖析的话,不难发现辅导员工作经历的80%左右被日常事务性的工作牵扯,辅导员真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的时间、精力则少之又少,这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极为不利的,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归根结底是 “领导”,是“引领和指导”学生工作,而非“管理”学生,是把自己所知、所学应用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而不是具体事务性的工作。
4.辅导员后备力量储备不足
我院现有学生工作干部47名(含主管校领导、学生处、团委干部,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及辅导员),其中专职辅导员19人。
我院现有全日制学生总数4660人,08年如果达到5500人左右,按照教育部关于辅导员与学生人数1:200的比例要求,还缺额8人。
如果不能及时、足额的配备辅导员人数,就会导致现有辅导员工作压力过大,造成他们心理失衡,产生对学生工作的厌倦甚至恐惧心理,丧失对学生工作的信心,从而不安心辅导员工作,严重的可使辅导员队伍建设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5.辅导员队伍缺乏统一的管理
首先在辅导员选聘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准入制度,其次在辅导员日常管理方面,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考核体系不够完善,没有系统的激励措施。
四、我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设想
在谈具体改进方法前,我们不妨看看国外大学的做法。拿美国来说,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已基本实现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申请进入学生事务管理的人员通常都具有心理咨询、学生事务实践、学生发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硕士学位,并就各自的专业开展工作。同时美国大学很多都设有学生事务管理硕士专业,学生管理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学生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目前虽然中央和地方都高度重视,但要理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还需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按部就班的开展,根据我院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确立一个观念,实现三个转变
1、确立“建设一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观念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基本特征: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指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创新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把学习和工作融合起来,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新型辅导员队伍。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应有的特征:从个人层次上看,学习型辅导员的学习是持续性的,是辅导员队伍与辅导员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辅导员可以阶段性的培养学习,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不
断超越自我;从团队层次上看,学习型辅导员的学习重点在于提高业务工作水平,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绩效;从组织层次上看,学习型辅导员的学习目的是将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共享学习成果,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社会层次上看,学习型辅导员能够认识和理解自身从事工作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高。
2、力争实现“三个转变”:
(1)由事务型向学习型转变,提高学习能力。辅导员工作涉及到学生事务的各个方面,辅导员要处理好各类问题,就需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学习并善于灵活运用两类知识: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中共党史与党建理论、共青团历史与团建理论、世界观与人生观理论、思想道德修养等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内容;二是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知识、法律常识等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
(2)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提高工作能力。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辅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就需要提升理论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教育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能力,达到在实际工作中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提高科研能力。学生工作有其客观规律,本身是一门科学。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对此进行归纳总结、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理论创新,可以形成扎实的成果,反过来再指导后续的实践,就能大大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从而能够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因此,增强科研能力,注重学科研究,是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管理
学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建立完善、科学的辅导员选聘、管理、考核、激励、培养体系,大力推进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1、把好“入口”关,严格辅导员准入制度
面对逐年增多的辅导员岗位应聘者队伍,首先要严格把握选聘标准。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方式,把“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作为选聘的重要标准,着重考察应聘者的知识结构、思辨能力、逻辑推理、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等方面能力,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的对口性。其次,进一步严格选聘程序。辅导员选聘工作要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院组织、人事、学生工作部门和各系等相关单位按辅导员任职条件及笔试、面试考核等相关程序具体负责选聘工作。
2、明确辅导员管理机制
对辅导员的管理要实行院系双重领导。学生工作部门是学院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各系共同做好辅导员管理工作,各系对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
3、健全、完善辅导员队伍考核及激励体系
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对辅导员的考核应由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各系和学生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勤与考绩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对辅导员在政治思想、组织观念、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要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
4、控制“出口”,建立有效的分流机制
(1)“专家化”出口。对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业绩突出且教育能力强的人员设立非领导岗位,解决好他们的待遇和出路,培养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对这些人待遇设定,有两套模式,一种是对等于一定的行政职务等级,如处级、副处级、科级、副科级等,这种
模式可以参考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的做法;另一种是对应于一定的职称等级,如正高、副高、中级、初级等,这种模式可以参考上海大学的“辅导员职级制”。我们认为第二种模式较为合理,因为思政教育专家的主要职责是教育而不是管理。
(2)校内“党政管理者”出口。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管理能力强的辅导员,选拔到校内党政领导岗位,是辅导员队伍成为学校党政干部的摇篮。关于这一点,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公开竞聘,保证选拔的公平性;二是推行岗位轮换制,让一部分管理能力或党务工作能力突出的辅导员能有机会积累在相应行政或党务口工作的经验。
(3)“业务教师”出口。就是要完善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通道,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辅导员讲授“两课”,或开设专业选修课;让专业水平较好的辅导员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学校可以适当地为哲学辅导员创造一些条件,如,在课时量认证上有一些优惠政策。
5、加强辅导员的培训
为更好地开展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应制定专门的《辅导员专业化理论学习、业务培训考核办法》,对专业化学习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效果提出明确考核要求和标准,在进行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过程中,应将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妥善地将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和学历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此作为对辅导员走职业化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
6、建立完备的辅导员助理体制
为了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一心一意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给每一名辅导员按学生人数比例配备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助理可以是责任心强的任课教师或行政人员、也可以是高年级的学生干部,老师可以给一定补助,学生可以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支付其劳动报酬,帮助辅导员分担一些具体事务性工作,让辅导员从具体室务中解脱出来,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创造性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落到实处、引向深处。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基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则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重要保证。两者互为依托,但有先后次序之别,所以必须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基础上深入进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以专业化建设为依托深入推进辅导员队伍向纵深发展。
我院的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上处于起步阶段,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各个部门的支持配合、辅导员自身观念的转变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因此我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二〇〇八年六月
第五篇:浅谈辅导员专业化建设
浅谈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通讯系王宇婷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总结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从辅导员定位、选配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阐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途径,最后提出在十六号文件精神下,辅导员要把握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关键字:专业化、政策环境、角色定位、职能定位
正文: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1、辅导员队伍专业化
高校学生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专业化就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不同职能或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指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在某一个领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的工作方法,能完成一般教师不能完成的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2、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高校辅导员主要由专职与兼职人员两部分组成。兼职辅导员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青年业务课教师兼职,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工作“双肩挑”;另一种是由研究生党员和高年级本科生兼职,他们一边学习,一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大多数高校辅导员是以兼职为主,配备少量的专职人员。
3、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项育人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必须实现专业化;
其次,这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客观需要。新的教育形势下,社会对学生要求的变化也需要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做出相应转变,即由“完全知识”型教育向“知识与能力”型教育转变。因此,除了第一课堂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外,第二课堂的能力培养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如果说专任教师在第一课堂身
兼重任,那么辅导员在第二课堂的任务也是任重道远的。做人的思想工作最难,做年轻人,尤其是当代年轻人的思想工作更难。既要成人又要成才,这当中有
一个先后之分,成人是最重要的。要真正启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要加强我们思
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说服力和凝聚力,真正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里
去并不是件简单的工作。
第三,这是由大学生的特点及形势发展决定的。现代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春风化雨的思想教育,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和全方位的服务,以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同时,学校在实施扩招后,在校学生规模急剧增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度、难度明显增加,原有的辅导员队伍已经不能适应,因此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第四,这也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原有的辅导员队伍存在着职
责不清、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精力分散、流动性大、队伍不稳
等弊病,只有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
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因此,辅导员要具有开拓进取精神,不拘泥于老经验,老做法,不墨守成规,要学会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条与众不同、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要
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传媒,把新思路、新知识、新信息传递和灌输给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一支专业化的队伍。
二、辅导员专队伍业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根据资料显示,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已基本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申请进入学
生事务领域工作的人员通常需要具有心理咨询、学生事务实践、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硕士学位,并就各自的专业开展工作。结合我国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建设专业
化辅导员队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明确定位。明确定位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学校要
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对辅导员的角色和职能作出明确的定位。
(1)角色定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活动,班
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也就是说,在实践中,辅
导员负有重要的管理职责,但不是一般的行政管理干部;辅导员承担重要的服务性工作,但不是学生各方面服务工作的协调者;辅导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教师,但其职责有别于任课教师。辅导员同时具备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可以将辅导员和班主任合二为一,设立专职辅导员,并把辅导员作为政治工作队伍的骨干力量,纳入学校教师队伍的编制,与教师、行政管理干部一样实行职务聘任制。
(2)职能定位。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任务、内容、方法的变化,辅导员的职能也要相应地调整。对此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观念,对辅导员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明确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承担四种职能:一是教育职能,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各种“人生课题”,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成才道路;二是管理职能,即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规范管理,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建设学生集体;三是服务职能,即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代表和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做好落实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各项政策,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指导、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心理问题;四是研究职能,即以研究者的姿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和课题研究,研究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需要,总结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经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
第二,合理选配。要多渠道、高标准选拔、配备政治辅导员。从专业角度而言,应物色思想政治、管理、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以上的毕业生担任辅导员工作。从辅导员工作的有序性而言,可以选本校将来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担任辅导员工作,高校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给予这类本科毕业生进修研究生的机会,这样可以稳定队伍,优化结构,使辅导员实现能力和学历的双丰收。
第三,政策配套。改善辅导员的待遇和条件,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学校要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大力改善辅导员的待遇和条件,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
(1)解决职务职称。学校要把辅导员明确纳入教师编制,在职务竞聘、职称评定等方面为辅导员提供政策保障,切实解决辅导员的职务职称的问题。
(2)提高福利待遇。学校要通过分配制度改革,设立辅导员岗位津贴,保
证辅导员的收入达到专任教师的平均水平,并比同级的行政管理干部高出一档。
(3)注重要文关怀。学校要注重从工作、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关心辅导员,建立校系领导联系辅导员制度,定期召开辅导员座谈会,了解辅导员的心理需要,帮助辅导员办实事、解难题,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
第四,结合当前形势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尝试在学生社区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辅导、形势与政策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配备专业化辅导员,以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内涵建设。
1.学生社区辅导员。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和交往的主要场所,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辅导员是以学生社区为主要工作领域的一线工作者,肩负着在社区延伸学生工作的任务。社区辅导员在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学生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领导下开展工作,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以学生党建、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学风建设、指导服务、安全稳定等为主要内容。
2.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目前,单凭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的工作已无法满足日益高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和完善三级心理健康网络十分必要。三级心理健康网络包括:一级网络由最贴近学生的辅导员组成,二级网络由院系总支副书记和心理健康辅导员组成,三级网络由心理咨询专家组成。心理健康辅导员处于三级网络中的第二级,相对普通辅导员而言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又比心理咨询专家更贴近学生,能够高效、快速地实施心理救助与介入危机干预。心理健康辅导员必须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原理与沟通技巧,获得一定的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3.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必须接受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人才测评与统计、就业求职心理研究、计算机应用、毕业生就业与管理研究、劳动人事制度及相关的法规研究、人才市场营销及人才需要趋势研究等方面的培训,获取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主要负责向学生提供政策法规、就业心理、信息咨询、就业技巧、职业设计等方面的指导,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服务。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从入学开始其生涯规划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辅导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帮助和指导,同时还提供课程学习和专业发展方面的辅导;对高年级学生,通过就
业指导课,提供政策法规、就业技巧、公关礼仪等服务,帮助毕业生顺利走上社会,在就业初期即为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4.“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辅导员。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可以选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的辅导员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辅导员,在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生动准确地讲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5.学生事务管理辅导员。这与传统的专职辅导员比较接近,主要从事党团建设、社团指导、社会实践、考核奖惩、帮困助学、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从具有多年辅导员工作经验或学生事务专业毕业的人员中选拔。
三、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展望
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对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家政策优越的大环境下,辅导员自身应该抓住机遇,在工作中及时总结,善于积累,同时,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基础,以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大潮中立于优胜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