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1[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04:0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1》。

第一篇: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1

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典型案例

一、德安村基本情况

德安村位于上街基镇西南6公里处,共有农户288户,人口1023人,耕地面积10658亩,共有党员18名,积极分子2名。2010年被富锦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2010年末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00元。

二、德安村发展历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强村”这个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强村”,就必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近年来,德安村在富锦市委、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明确提出以“经济强村”为突破口,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了富民强村。

(一)、选好班长,配强队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提供人才保证。“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而选好这个支部的“班长”又是关键的关键。镇党委在选拔农村基层干部时,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把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级基层组织中来,着力打造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村集体领导班子。德安村的支部书记郭志勇,参军退伍后,自学了中专课程,1995年被推选为德安村村主任,2002年被推选为支部书记。近年来,他不但自己搞立体种养年收入有18万元以上,他和村两委班子一班人达成共识,村集体投入100万元建成农机合作社,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白面加工厂、挂面加工厂、大米加工厂等企业,安臵剩余劳动力100余人,使集体经

济纯收入从每年的2万元猛增到7万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迅速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干部的市场意识和经济洞察力至关重要。镇党委一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经济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二是多次组织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搞得较好的兄弟乡镇参观考察,促进他们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把好的经验、好的发展路子带回来。德安村郭志勇和村民代表在参观学习了白瓜种植技术后,回来广泛发动村民扩大白瓜种植面积。2011年该村白瓜种植面积达到了1500多亩,人均多增收100多元。

(二)、理清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指明方向。思路决定出路。加快经济强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把资源优势或地缘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德安村“两委”班子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写好三篇文章:一是写好“瓜类”的文章,抓好3000亩瓜果园区建设。通过技术改造,2010年全村瓜果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二是写好“水田”的文章,发展5000亩水稻种植基地。2011年该村水稻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该村已产出水稻4500多吨,实现产值1350多万元。三是写好“玉米”的文章,在不适合瓜类和水稻种植的地块,发展3000亩玉米作物。

(三)、加强管理,盘活资产,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是基础,经营管理是关键。每个村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经营项目,如果管理不善,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为此德安村着重抓了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市场化管理,多管齐下,提高经营效益。采取租赁经营的方式将那些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一直处于闲臵状态,没有经济收益的林地、村北山坡这部分资源,租赁给有实力的老板进行连片开发,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村集体获得

租金收入。采取集体和个人入股,收益按股份分红的模式,经营德安村农机合作社,以增加集体收入。二是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管好集体资产。德安村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理财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200元以上开支必须经村两委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每季度把村财务公开一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成立有村财务监督小组,每年由监督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将结果张榜公布,加强对村财务的监督,纠正账目不清等不良行为,防止贪污挪用、滥支乱花、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给群众一个明白。

三、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当前,一些村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债务沉重,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结合德安村发展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关键在领导班子,尤其需要一个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实践证明,凡是那些集体经济发展快,集体资产管理好的村,都有一个坚强的村级领导班子作保证。

(二)依法经营土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土地是村级集体资产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保障。要全面开展村级土地、房屋资产的清查,积极开展宅基地、农用地整理,增加有效用地面积,最大限度地拓展集体资源运作空间。依法经营土地资产,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专业承包、招标经营等形式,搞活集体土地经营。

(三)强化制度监督,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健全村

级财务预决算、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经济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确保支出科学、合理。强化村级财务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明确议事范围,规范议事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

(四)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鼓励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发挥其组织优势和地域优势,团结带领农民群众,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富民为目的,大力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整合土地、技术、资金等各种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第二篇:东方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东方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东方村位于三塘铺镇南部,丘陵地貌,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0亩,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60人、358户,共有党员40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村人平收入大部分来自务工、经商,村民富裕程度出现两极分化情况。为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我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区位优势,通过一系列举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加强班子建设,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着力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针对村干部的素质现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在村干部当中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农村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配强村级班子和素质能力的培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大会制度,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和健全村级财务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公开协商和招投标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集体收入

因本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农田大量荒废,东方村水利设施便利,并有水溪河贯穿其中,农场农田均为优质水田。为集中整治耕地抛荒问题,并增加集体收入,东方村村支两委经研究提议,成立东方村农民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经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农户以农田及现金形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通过购买机械设备,集中购买种子、耕种,将全村近400余亩农田承包耕作到位。另外,将村上闲置水塘进行集中鱼苗放养

三、成立东方村劳务队,解决闲置劳动力

一部分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力因自身条件有限,就业方面随市场变化,无稳定收入来源。为此,东方村成立了以村支两委成员为首的东方村劳务队,通过争取项目,承包工程,将本村闲置劳动力按各人所长安排务工,这样,既解决了闲置劳动力的问题,增加其收入并兼顾家庭,也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第三篇:黄渊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黄渊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全面推进“五个基本”建设,更好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我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区位优势,通过一系列举措,到2010年下半年,村级集体收入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聚精英、拓市场,创建专业合作社

黄渊村属近郊村,毗邻荆州市开发区,农业生产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前,由于,本村的蔬菜经营模式存在着散、乱、小的问题,农民对市场、销路等信息知之甚少,导致农业发展速度缓慢。

近年来,我们村涌现了一批以周永宏等人为代表的创业致富能手,通过创办绿康蔬菜专业合作社,将蔬菜产业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由种子研发、生产、加工到销售服务一条龙式的产业链条。2009-2010年,本村通过采取竞标等方式,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下将土地承包出去,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最大空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也带动了整个蔬菜产业的发展。预计将在2010年底为村集体净增加2万元收入。

二、搞服务、保生产,增加集体收入

本村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具体服务项目。产前,有村“两委”班子及各小组联络员深入各农户,征求所需的种植品种、种子以及生产资料,采取分门别类到种子、农资、农膜生产厂家和经销部门进行集中订购的方式,为农户提供方便以及质量保障。同时,与商家协商,按照低于市场价格的标准销售给农户,从中获得部分差价,增加集体收入。产中,村“两委”将利用现有资源,为各农户提供农药、技术等,帮助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切实为老百姓搞好跟踪服务。产后,村“两委”将及时做好市场调查,引进和联系产品销售商贩到本村直接收货,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同时,可以从中提取中介费增加集体收入。预计到年底,村集体可净增加3-5万元的收入

三、节能耗、创效益,兴办蔬菜加工业

本村的农业产业主要是以蔬菜生产为主,每年产量可在几十万吨以上,但由于市场行情经常波动,在蔬菜生产销售过程中,部分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很多农户将蔬菜丢置、耕作、浪费,鉴于此情况,村“两委”重点围绕兴办蔬菜加工产业,把弃用的蔬菜实施转化,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

四、建制度、强管理,完善村级财务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经济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确保集体支出科学、合理,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二是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大会制度,明确议事范围,规范议事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凡是关系全体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如集体土地征占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干部报酬、企业改制、大额举债、大额开支等事项,都必须让群众知道,由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第四篇:慈化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沮漳河畔富水常流

——远安县花林寺镇慈化村

慈化村位于花林寺镇东部,地势平坦,水源广阔,全村版图面积8.6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00户,常住人口935人,党员38人。村集体水产养殖面积700亩,村民人均纯收入50%来自水产业。近年来,该村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依托优质水资源、做活“水文章”,大力发展村级经济。

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优质服务。自全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慈化村确立“创新思路谋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为活动主题,村“两委”一班人经过多次的研究与讨论,决定发掘本村水域面积大、生态环境优、交通便捷的优势,确定“典型示范带动,发展壮大水产业”的工作思路,把水产业作为壮大村级经济的“一号工程”来抓。为了真正将思路变成出路,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部分党员自掏腰包搞规划,将规划好的养鱼池200亩,通过公开承包的方式发包给党员熊智勇等人,并负责联系镇农村公益综合服务中心为承包方作好立体养殖和生态养殖等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同时,村“两委”还积极争取花林寺公路收费站的支持,为该村养殖户提供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减免过路费、降低运输成本,提供优质服务、确保道路畅通等。

抓住惠农机遇,助推水产业发展。“有了财政贴息的好政策,政府为我办理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增强了我恢复生产的信心,现在又收到贴息资金,增进了我创业创收的决心。”该村1组水产养殖户孙传尧在拿到救灾贴息资金之后,高兴得合不拢嘴。近年来,该村紧抓各项惠农政策,做

好基础建设、服务养殖户、壮大村级经济:一方面,该村在整合低丘岗改造、一事一议等涉农资金,用于完善水、电、路等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争取贴息贷款政策的支持,该村积极争取“三万”活动驻村单位县农村合作银行在贷款授信、贴息贷款、贷款利率、贷款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并进村入户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和核灾工作,引导受灾养殖户积极申请贷款,推动该村养殖业的加速发展;另一方面,该村盘活闲置资产,把水库、河滩承包给有能力的大户经营管理,每年可收取承包、服务费用,使得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发展后劲。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一方面,村“两委”班子通过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强化村“两委”班子民主理财意识和发展意识,形成一支乐于奉献,善于干事创业的队伍建设,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大会制度,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和健全村级财务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公开协商和招投标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使得该村“两委”班子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领头雁”,得到了群众认可和好评。

截至目前,仅水产养殖一项,该村就取得了4.7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库2座(200亩),年发包收入4000元;精养鱼池15口(200亩),年发包收入28000元;河滩开发150亩,年发包收入15000元。

第五篇:北寨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发挥区位优势 引 项目 壮大集体经济富群众 ——北寨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北寨村 属移民后靠村,位于官厅湖东岸,距县城27公里,紧邻官厅湖,官康公路从村边穿过,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全 村 现有农户1 57 户,4 21 口人,党员25名,耕地1080亩。截至 2011年底,北寨村集体积累资金达184万元,固定资产115.6万元。其中,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855 元。

一、找准症结,明确思路。多少年来,北寨村 土地贫瘠,种植品种单一,村民靠天吃饭,农民人均收入较低。村级办公场所破旧,办公条件简陋。村 里 都是土路,一到春秋两季 多风天气,到处都是土。夏天一下雨,路就没法走。2006年,新一任党支部班子上任以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员和群众代表会,问计于民,寻求致富良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闲散土地资源优势,立足村子 紧邻官厅湖,官康公路从村边穿过,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的优势,村里决定将低产田及荒地进行开发,推向市场,积极招商引资,以项目来带动集体经济增长。

二、立足实际,招商引资。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北寨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请进来”招商、中介招商、政府协助招商等多种方式。

下载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1[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1[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