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法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练习1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某个人转让房屋所得应适用的税目是()。A.财产转让所得 B.其他所得 C.偶然所得 D.劳务报酬所得
2、某作家的一篇小说在一知名杂志上连载三个月,三个月的稿酬收入分别为2500元、4500元和5000元。该作家三个月所获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A.1316 B.1344 C.1568 D.1920 3、2010年10月,某中国居民因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取得出租房的租金收入为5000元。根据规定,其应纳个人所得税为()。(不考虑其他税费)A.400元 B.420元 C.300元 D.840元
4、余某于2010年9月到10月为张某装潢房屋,协议规定按完工进度分2次付款,9月支付3500元,10月支付5500元。余某提供装潢劳务应纳个人所得税()元。A.1420 B.1440 C.1480 D.1640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A.个人举办展览活动的所得 B.个人雕刻业务所得
C.个人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 D.个人发表论文的报酬
6、许某为中国公民,2010年在我国境内每月的工资薪金为2200元,12月31日又一次性领取年终奖14400元。许某取得该笔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0 B.1175 C.1415 D.1440 7、2010年10月,某中国居民因出租自有的一套检测设备,取得租金收入为5000元。设备原值10万元。根据规定,其应纳个人所得税为()。(不考虑其他税费)A.400元 B.420元 C.800元 D.1000元
8、某著名画家出版个人画册取得稿酬收入50000元,该画家请出版社代其向希望工程基金会捐款8000元(属于公益性捐赠),则其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元。A.800 B.4480 C.4704 D.4424
9、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个人所得税免税项目的是()。A.个人提取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付的住房公积金 B.彩票中奖所得 C.保险赔款
D.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10、下列关于所得来源的确定,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B.不动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
C.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D.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股息、红利的企业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
1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个人所得中,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A.财产转让所得 B.退休工资 C.保险赔偿 D.国债利息
1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不包括()。A.国有独资公司
B.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 C.外籍个人
D.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3、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自行申报纳税时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应纳税所得的,其纳税地点的选择是()。A.收入来源地 B.税务局指定地点 C.纳税人户籍所在地
D.纳税人选择固定一地申报纳税
14、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的,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后计算其应纳税额,该扣除的数额是()。
A.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 B.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50%的部分 C.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60%的部分 D.可以全额扣除
15、边某在参加商场的有奖销售过程中,中奖所得共计价值20000元。边某领奖时告知商场,从中奖收入中拿出4000元通过教育部门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根据税法的规定,边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应纳税所得额为()元。A.3200 B.16000 C.12800 D.20000
16、下列项目中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允许从总收入中减除费用800元的有()。A.承租、承包所得50000元
B.外企中方雇员的工资、薪金所得12000元 C.提供安装劳务一次取得收入80000元 D.汽车租赁收入3000元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个人所得税特点的有()。A.实行分类征收
B.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C.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 D.费用扣除额较宽
2、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提供非专利技术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B.对于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属于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所得,故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C.个人取得特许权的经济赔偿收入,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赔偿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
D.编剧从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不再区分剧本的使用方是否为其任职单位,统一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3、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按“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B.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按“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C.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D.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 ——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4、下列各项中,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税目的内容有()。A.年终加薪 B.劳动分红 C.加班费 D.津贴、补贴
5、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所得中,适用比例税率的是()。A.财产租赁所得 B.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C.工资、薪金所得 D.承包经营所得
6、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是()。
A.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1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B.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
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个人 D.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7、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进行的下列公益性救济性捐赠支出中,准予在个人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的有()。A.向贫困地区的捐赠 B.向农村义务教育
C.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 D.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
8、以下关于个人购买福利彩票、赈灾彩票、体育彩票一次中奖收入个人所得税规定描述正确的是()。
A.一次中奖收入在1万元以下(含1万元)的,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B.一次中奖收入在1万元以下(含1万元)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C.一次中奖收入超过1万元的,超过部分征收个人所得税 D.一次中奖收入超过1万元的,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
9、下列个人所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得减除费用的有()。
A.工资薪金所得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D.偶然所得
10、下列各项中,符合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是()。A.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B.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支出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C.保险赔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D.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11、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的情形有()。A.年所得12万元以上
B.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C.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
D.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
12、下列各项中,关于“次”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有()。A.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B.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一项特许权的一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C.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D.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13、下列各项中,符合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是()。A.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B.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支出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C.保险赔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D.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14、下列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前的扣除规定中,说法正确的有()。
A.个人独资企业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 B.个人独资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C.个人独资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
D.个人独资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金可以在税前扣除
三、判断题
1、李某在一次有奖购物抽奖中,购买了价值3000元电视机抽中特别奖金1000元。李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200元。()
Y.对 N.错
2、张某取得一次性的劳务报酬收入2.4万元,对此应实行加成征收办法计算个人所得税。()
Y.对 N.错
3、在美国某企业工作的中国公民王某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可以按照规定每月扣除4800元的费用。()Y.对 N.错
4、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分别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Y.对 N.错
5、个人取得稿酬收入,其应纳税所得额可减按70%计算个人所得税。()
Y.对 N.错
6、对于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后,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收入,现行税法规定,凡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Y.对 N.错
7、个人转让自用达2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居住用房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Y.对 N.错
8、个人取得单张有奖发票奖金所得超过800元的,应就超过800元部分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偶然所得”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Y.对 N.错
9、个人因从事彩票代销业务而取得所得,应按照“劳务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Y.对 N.错
10、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并且居住时间满1个纳税年度的个人。()Y.对 N.错
四、不定项选择题
1、税务机关对某研究所专家张某2010年度个人收入进行调查,经核实张某2010年1~12月份个人所得情况如下:
(1)每月取得工资收入1500元,1~12月份共计18000元;
(2)5月份向某公司提供一项专有技术,一次取得特许权使用费50000元;
(3)7月份出版一本专著,取得稿酬12000元;(4)9月份取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发明奖20000元;(5)到期国债利息收入900元;
(6)个人出租经营性商铺,每月取得租金收入3000元。
已知:在上述各项所得中,张某均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有关单位也未履行代扣代缴税款义务。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工资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1500 B.0 C.900 D.1000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8000 B.9840 C.9800 D.8840
<3>、稿酬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1568 B.1920 C.1344 D.1500
<4>、出租商铺取得的租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元。A.5280 B.2640 C.2200 D.2450
<5>、张某2010年应补缴个人所得税共计()元。A.15984 B.11984 C.14624 D.12536
2、中国公民赵某2010年12月取得以下收入:
(1)取得当月工资45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48000元。
(2)购买福利彩票支出500元,取得一次性中奖收入200000元。(3)为某企业设计照明线路,取得一次性设计收入15000元。
(4)将自有的两套住房中的一套出租,出租后仍用于居住,每月取得租金收入2700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赵某取得工资和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2350 B.7075 C.7325 D.8255
<2>、赵某取得设计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1200 B.2400 C.2800 D.3000
<3>、赵某出租房屋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不考虑其他税费)A.0 B.190 C.270 D.380
<4>、赵某当月共计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9915 B.48715 C.49725 D.49915
第二篇: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对改进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也相应逐年大幅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造成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款流失严重,调节力度远远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制本身不完善以及个人所得税征管手段乏力所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制度的混乱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个人所得税以其聚财和调节个人收入的独特功能而备受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青睐,较好地征收个人所得税既能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又能确保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因此,跟上世界个人所得税改革潮流,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已成为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法律制度
个人所得税在税制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全世界22个发达国家中,17个国家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不以个人所得税为主的5个国家(法国、奥地利、冰岛、葡萄牙、挪威)中,其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最低的也在14%以上,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相继展开了以所得税为核心的大规模税法改革。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改革的基本趋势是比较一致的:在世界范围内扭转了所得税税率多年来不断增高的趋势。我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于1980年颁布施行,其主要适用对象是外籍人员及港、澳、台同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务院于1986年颁布了适用于我国公民的《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及《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暂行条例》。至此,在对个人所得征税方面,“一部法律、两个行政法规”并存的局面形成了。这些法律法规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些法律法规的不足也就越来越明显了。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93年10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对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它标志着个人所得税法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主要变化包括:扩大了个人所得税法的适用范围、引入征税的“居民”概念、调整了应税项目、税负比以前有所降低等。《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至今已经实施了7年,而正是这7年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社会分层最剧烈的阶段,新问题不断出现。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税制模式难以体现公平合理。法制的公平合理能激发人们对法的尊重,提高公民依法办事的积极性。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各项所得分类征收,扣除标准
各不相同。这种模式尽管便于操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全面反映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难以体现纵向公平的原则;所得按月、按次分项计征,为高收入者通过分解收入来减轻税负提供可乘之机,容易引发避税行为,导致税款流失;费用扣除不尽合理。对工资(薪金)所得采用定额扣除法,以固定数额作为费用扣除标准,未能与物价指数挂钩。对不同纳税人采用单一的费用扣除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家庭人口数量、赡养人口多少及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差异,尤其是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后个人负担相关费用的差异,造成税负不平衡;分类制与源泉扣缴制度相联系,纳税人主动申报的不多,不利于公民纳税意识的加强。
2.税源隐蔽分散,难以监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来源渠道增加,收入结构日趋复杂。收入的多渠道、多形式,加上以现金支付为主,无帐簿、凭证可查,增加了税务部门对其监控的难度。目前个人收入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造成大量的应税收入流失。
3.征管手段落后,影响征管水平。个人所得税是纳税人最多的一个税种。征管工作量大,必须有一套严密的征管制度来保证。我国目前实行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征收方法,申报、审核、扣缴制度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4.处罚难以从重从严。西方国家普遍严格执法、严厉惩处。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法对偷逃税行为处罚过轻。同时,在税收征管中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往往以补代罚、以罚代刑,致使税法威慑力不强,难以起到惩戒作用。
5.我国个人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缺陷。首先,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规定采用分类所得税模式,对税法列举的11类应税所得,分别采用不同的税率、不同的计税方法、不同的纳税期限征收个人所得税。此课税模式虽便于征管,但无法遵循量能负担原则,使得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其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过分倚重源泉扣缴方法,忽视个人申报方法的有效利用,导致大量没有源泉扣税的应税所得逃避了义务。再次,现行个人所得税缺乏个人应税所得跟踪制度,导致税务隐匿的个人应税所得核查不力,高收入者逃避个人所得税较为普遍。最后,无法纳入前10项的应税项目全放在“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项目,此项目没有明确费用扣除额,税负最重,无操作的可行性。加上中国企业的约束机制不健全,会计信息严重失实,多本账、设立小金库等现象较多,名目繁多的工资表外收入接近甚至超过工资表内收入。在账面上长期不分配利润,暗地里却通过借款、私费公报等方式转移为个人收入,形成不合理的高收入。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
逐步扩大税基,调整费用扣除内容和标准。从效率观点看,税基的大小将直接影响个人获取各类所得的经济行为。税基过窄或存在大量税收优惠,必然改变个人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进而产生个人经济行为的替代效应。这一方面改变劳动资源配置,扭曲资本流向;另一方面,个人为实现这种转化需要付出代价,政府为了防止这种转化同样需要付出代价,进而增加经济制度运行的交易费用,降低制度效率。因此,广泛税基的建立才是个人所得税税基的理想状态。建议进一步拓宽个人所得税税基,将附加福利、股票转让所得等列入征税范
围,增强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防止制度效率的降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费用扣除内容和标准决定着税基。
解决税基隐性问题。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低效,其主要原因是税基隐性问题。为此,应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措施,使个人收入显形化。这些措施包括:改革结算体系,实行金融资产实名制。强制推行非货币化个人收入结算制度,对储蓄存款、有价证券等实行实名制,并争取银行的支持和配合,加强现金管理。经济条件较成熟的地区,可以在股票、房地产等领域尽量推行票据化,减少现金交易,向经济往来票据化过渡;建立规范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界定清楚个人财产来源的合法性及合理性,堵住一部分人偷税的渠道。这也有利于税务机关加强对财产税、遗产继承税、赠与税等税种的控制,防止一部分人将收入进行分解和分散。
引入税收指数化条款,建立弹性税制。为消除通货膨胀对个人所得税制的影响,应实行税收指数化。根据通货膨胀情况,相应调整费用扣除额和税率表中的应税所得额级距,再按适用税率计税,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因通货膨胀导致的税率攀升,抵消通货膨胀对税收公平的消极影响。
改革征管方式,提高征管水平。改革征管方式。首先要切实落实代扣代缴制度,加强源泉控制。出台《扣缴义务人申报条例》,明确扣缴义务人的权利和责任,规定激励和处罚措施,调动扣缴义务人的积极性。税务机关要加强对代扣代缴单位的宣传、培训及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其次,扩大和完善个人自行申报制度。在扣缴义务人和个人自行申报之间建立起交叉稽核制度,实行纳税人和支付所得的单位双向申报制度,保证税收收入足额入库。提高征管水平。首先,加强征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其次,建立健全现代化征管手段。可以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并在一定范围内联网,建立协税互税网络,使得个人收入资料稽核现代化、专门化。再次,推进税务代理制度的实行,建立独立于税务机关之外的合格的代理人队伍,发挥其办税公正性,提高办税效率和质量。
普遍推行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制度,建立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相结合的征管模式。我们发现,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方面,几乎都采用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相结合的征管模式。我国在进一步推行这项制度时,应结合实际,分步进行。首先,应加强源泉扣缴制度的实施力度。对未按税法规定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严惩,并将其通过公共媒介曝光,以此逐步培养公众依法纳税的良好意识。其次,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自行申报制度。
将个人所得税定为中央税或共享税,由国税局负责征收。从理论上讲,在划分中央税和地方税时,应遵循效率原则、适应原则和公平原则。所谓效率原则就是在判断一个税种应划归中央还是地方或共享,应以征收效率的高低为依据。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个人所得,但个人所得的所在地会随着纳税人的流动而难以固定。所谓适应原则是指税基广的税种应定为中央税,税基窄的税种定为地方税。从目前看,尽管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例不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法的完善,征管力度的加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必将大幅度提高。因此,为了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建议将个人所得税划为中央税。所谓公平原则是指税收征管权的划分应以是否有利于税收负担的公平分配为准。个人所得税是一种可以调节社会分配的税种,它是为使全国居民公平地负担税收而设置的。若由地方政府征收,就难以达到公平的目的。
因为它可能导致同一收入的两个人因居住地不同而税负不同。
提高免征额。1994年我国修订《个人所得税法》时,把免征额确定在800元,确实能起到调节过高收入的作用。但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为9300元,月均780元左右,是1994年3倍多,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已涉及到大部分中低收入者。而从征收数额看,来自中低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在全部税额中所占比例较低,对国家的财政收入意义不大,却加重了工薪阶层的税收,从长远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引进“负所得税”。收入调节功能不完全是由个人所得税来实现的,当大部分家庭的收入低于免征点时而是由支出来实现的。因此,西方实行高福利制度就是采用转向支出的办法调节收入,此时税收是为支出聚财。在个人所得税法中,我国可以引进“负所得税”的概念,对低收入者进行所得税的返还,通过税收政策来贯彻社会保障的政策,通过税收政策较强的时效性弥补财政政策对低收入者进行社会保障补助的不足,与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起来,老百姓的纳税心理会更平衡。
加强执法力度。对偷逃税行为从严处罚,建立一支具有权威的、拥有相应技术手段的税务监察稽核队伍,并通过立法,赋予税务机关在处理违章违法行为方面的某些权利。对一些情节严重、数额巨大的偷逃税行为,除了经济上重罚之外,还应给以刑事制裁。
第三篇: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二)掌握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税目和计税依据
(三)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四)熟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五)熟悉个人所得税税收减免
(六)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七)了解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一、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的劳务和非劳务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1.实行分类征收;
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3.费用扣除额较宽; 4.计算简便;
5.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具体来讲,是指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1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同胞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等。
(一)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对纳税义务人的管辖权通常分为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在界定两者管辖权的标准上,常用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在纳税义务人的界定上既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又行使居民管辖权,把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划分为居民和非居民两个部分。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二)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1.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居民纳税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应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向中国政府履行全面纳税义务。
2.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向我国政府履行有限纳税义务。
二、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
凡支付应纳税所得的单位或个人,都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目
一、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二、所得来源的确定
1.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义务人任职、受雇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2.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3.劳动报酬所得,以纳税义务人实际提供劳务的地点,作为所得来源地。
4.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源地;动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
5.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三、个人所得税税目
按应纳税所得的来源划分,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大致可以分为3类,共11个应税项目。
(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包括: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
4.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5.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比照执行。
(三)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或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还包括个人按月或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
(五)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票、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十)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自2011年9月1日(含,下同)起,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稿酬所得适用税率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即只征收70%的税额,其实际税率为14%。
四、劳务报酬所得通用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加成征税采取超额累进办法,即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一次超过20 000~50 000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5成;超过50 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税率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自2008年10月9日(含)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
从2008年3月1日(含)起,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
一、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为个人取得的各项收人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后的余额。
(一)收入的形式
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二)费用扣除的方法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除特殊项目外,一般允许从个人的应税收入中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包括为取得收人所支出的必要的成本或费用,仅就扣除费用后的余额征税。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确定、分类扣除,根据其所得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办法。
二、个人所得项目的具体扣除标准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标准(自2011年9月1日起为3 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其他费用扣除规定
税法规定了一些其他费用扣除标准。
四、每次收入的确定
纳税义务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7项所得,都按每次取得的收入计算征税。
1.劳务报酬所得,根据不同劳务项目的特点,分别规定为:
(1)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2)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2.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一项特许权的一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4.财产租赁所得,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6.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7.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第六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费用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纳税义务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者: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比照执行。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者:=(纳税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或者:=(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者:=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每次收入额-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每次收入额×(1—20%)×20%×(1—30%)
(六)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人在1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1—20%)×20%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
(八)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月)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
-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20%
2.每次(月)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而为限)]
×(1—20%)}×20%
(九)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情况下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2.个人销售无偿受赠不动产应纳税额的计算:
(1)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以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在受赠和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按相关规定处理。
(十)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十一)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规定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对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做了一些特殊规定。
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税收减免
一、免税项目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其他所得。
二、减税项目
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2.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3.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免的。
上述减税项目的减征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三、暂免征税项目
1.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
2.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境外出差补贴;
3.外籍个人取得的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
4.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
5.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外籍专家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1)根据世界银行专项借款协议,由世界银行直接派往我国工作的外国专家;
(2)联合国组织直接派往我国工作的专家;
(3)为联合国援助项目来华工作的专家;
(4)援助国派往我国专为该国援助项目工作的专家;
(5)根据两国政府签订的文化交流项目来华工作两年以内的文教专家,其工资、薪金所得由该国负担的;(6)根据我国大专院校国际交流项目来华工作两年以内的文教专家,其工资、薪金所得由该国负担的;(7)通过民间科研协定来华工作的专家,其工资、薪金所得由该国政府机构负担的。6.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其他所得。
第八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扣代缴;二是自行纳税申报。此外,一些地方为了提高征管效率,方便纳税人,对个别应税所得项目,采取了委托代征的方式。
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纳税期限
一般情况下,纳税人应在取得应纳税所得的次月7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所得并缴纳税款。
纳税期限的最后1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1日。对纳税人确有困难,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
三、纳税地点
1.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的,其申报地点一般应为收入来源地的主管税务机关。
2.纳税人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的,可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3.从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向其境内户籍所在地或经营居住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4.扣缴义务人应向其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5.纳税人要求变更申报纳税地点的。须经原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第四篇:备战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知识点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同程教育:专注于个性化学历教育完全解决方案---今同程,为明天!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知识点: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的劳务和非劳务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一)实行分类征收
(二)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三)费用扣除额较宽
(四)计算简便
(五)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知识点: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目
知识点: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所得来源的确定 个人所得税税目
【其他规定】
1.“稿酬所得”税目中:对报纸、杂志、出版等单位的职员在本单位的刊物上发表作品、出版图书取得
所得征税问题,有关税收制度规定如下:
(1)任职、受雇予报纸、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因在本单位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取
得的所得,属于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
人所得税。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应按“稿酬所得”
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出版社的专业作者撰写、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应按“稿酬
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目中:
(1)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
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特许权的经济赔偿收入,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赔偿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
(3)编剧从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不区分剧本的使用方是否为其任职单位,统一按“特许
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中国个性化人力资源开发网()电话:010-621***49
同程教育:专注于个性化学历教育完全解决方案---今同程,为明天!
3.“财产转让所得”税目中
4.“偶然所得”税目中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税率
知识点: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 稿酬所得适用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
得适用税率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
知识点:
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的概念 个人所得税项目的具体扣除标准 其他费用扣除规定 每次收入的确定
第六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知识点:
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规定
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税收减免
知识点:
免税项目 减税项目 暂免征税项目
第八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知识点:
纳税申报 纳税期限 纳税地点
中国个性化人力资源开发网()电话:010-621***49
第五篇:经济法 第二节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第二节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5项,统称“五险”。
1、基本养老保险。
2、基本医疗保险。
3、工伤保险。
4、失业保险。
5、生育保险。
4、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依法继承。
(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与计算
1、单位缴费:企业缴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2、个人缴费:个人养老账户月存储额=本人月缴费工资×8%
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本人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计入发养老金的基数。
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
(五)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享受条件与待遇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享受条件
(1)年龄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2)缴费条件---累计缴费满15年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若参保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也可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三、基本医疗保险
1、单位缴费:一般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
2、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
(1)个人缴费部分: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2)用人单位缴费的划入部分。
由统筹地区根据个人医疗账户的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等因素确定用人单位所缴医疗保险费划入个人医疗账户的具体比例,一般为30%左右。
(四)职工基本医疗费用的结算
(1)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一般符合以下条件: ①参保人员必须到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或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
②参保人员在看病就医过程中发生的医疗费用必须复核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范围和给付标准。
③参保人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中,在社会医疗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与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费用部分,由社会医疗统筹基金按一定比例支付。
(3)参保人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中,在社会医疗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费用部分,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或个人自付;统筹基金起付线以上至封顶线以下的费用部分,个人也要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一般为10%,可由个人账户支付也可自付。参保人员在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部分,可以通过单位补充医疗保险或参加商业保险等途径解决。
(五)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支付的医疗费用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1、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2、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3、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4、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然后向第三人追偿。
(六)医疗期
1、医疗期期间
3、医疗期内的待遇。
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最低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医疗期内遇合同期满,则合同必须续延至医疗期满,职工在此期间仍然享受医疗期内待遇。对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或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规定给予其经济补偿。
四、工伤保险
1、工伤认定
2、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四)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超过12个月。
一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两项待遇,不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
(五)工伤保险待遇承担途径
1、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 ①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②住院伙食补助费;
③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④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⑤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⑦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⑧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⑨劳动能力鉴定费。
2、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 ①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②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③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六)特别规定
1、工伤保险中所称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2、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3)拒绝治疗的。
3、因工致残享受伤残津贴的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基金补足差额。
4、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追偿。
五、失业保险
3(1)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缺一不可):
①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的。
②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包括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因用人单位过错由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③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2)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最长为24个月。
(3)死亡问题: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向其遗属发给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
4、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及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的情形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1)重新就业的;(2)应征服兵役的;(3)移居境外的;
(4)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5)无正当理由的,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的。
六、生育保险
3、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①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②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③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七、社会保险费征缴
(2)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1、用人单位缴纳义务
(2)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2、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权利义务。
(1)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110%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