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13-2016年公共交通发展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时间:2019-05-13 04:3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2013-2016年公共交通发展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2013-2016年公共交通发展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第一篇:《广州2013-2016年公共交通发展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附件

广州2013–2016年公共交通发展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主动适应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总体要求,努力将广州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科学发展的公交都市,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思路

(一)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以“构建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车、水上巴士等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为总体方针,大力发展立体城市交通体系,坚持公交优先,推动地上轻轨、巴士与地铁三者结合,建设适应现代大都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打造多模式、多层次、换乘便捷的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至2016年末,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70%,建成国内领先、科学发展的“公交都市”体系。

(二)工作思路。

2013-2016年,广州公共交通领域实施“861行动计划”——紧紧围绕 “立体公交、集约公交、畅通公交、智能公交、低碳公交、优质公交、文明公交、平安公交”等“8大公交策略”,推进落实30项具体工作;全面落实“组织保障、规划保障、资金保障、用地保障、宣传保障、监督保障”等“6项保障措施”;实现“至2016年末,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70%”的“1个总体目标”。二、八大公交策略

(一)立体公交。

建设完善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车、水上巴士等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形成多模式、多层次、换乘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打造“立体公交”。

1.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1)推进在建 6条(段)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力争在2015年前开通地铁六号线首期、广佛线(西朗至沥滘段)、六号线二期等3条;2016年前开通七号线一期、八号线(凤凰新村至文化公园段)、九号线一期等3条。合计开通营运里程93公里。

(2)启动6条新线建设:八号线北延段(白云湖至文化公园段)、十三号线(鱼珠至象颈岭)、十四号线(嘉禾望岗至街口)、二十一号线(天河公园至增城广场)、四号线南延段(金洲至南沙客运港)、知识城线(新和至镇龙)等线路。

完成时间:2016年

(3)推进新型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力争至2014年底完成海珠区环岛有轨电车系统首期工程,至2016年全线基本建成。

完成时间:2016年 2.不断完善常规公交网络。

(1)结合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提前做好地面公交调整规划,不断优化中心区线网布局,加强发展区线网覆盖范围,大力推进外围区及中心城镇城乡服务均等化,打造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干—支—微”三层次公交服务网络(即干线、支线、区域微循环线)。至2016年全市行政区公交线路总数达1,000条,城市建成区公交线网密度超过4公里/平方公里。

(2)按照“堵疏结合”的思路,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区域大力开行区域微循环公交线路,对具备车辆安全通行的路段实现公交全覆盖。

完成时间:2016年

3.进一步拓展水上巴士服务范围。

结合出行需求,研究开行新一轮水上巴士线路,至2014年,规划新增13艘客运船舶,规划实施航线16条,线网总航程约84公里,将形成“2条高峰线+12条常规线+1条临时线+1条车渡线”的水上巴士航线网络,基本辐射中心城区珠江沿线的主要客流集散点。根据调查及预测,规划实施后2014年水上巴士年客运量将可达4,100万,比目前增长一倍。

完成时间:2014年 4.增加公共交通运力投放。

(1)增加轨道交通运力。至2015年,地铁增购列车90列。其中,一、二、八号线车辆增购车32列(192节车厢),三号线增购车26列(156节车厢),五号线增购车32列(192节车厢)。

完成时间:2015年

(2)增加常规公交运力。根据新开公交线路的需要,至2013年,新增投放800台公交运力(含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形成与公共交通客流量增长需求相匹配的运力增长机制,2014年至2016年按年增长率5%投放常规公交运力。至2016年底常规公交运力总规模达13,000台。推进公交车辆更新,至2016年更新4,500台。

完成时间:2016年

(二)集约公交。

强化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优化公共交通行业资源配置,提高公共交通管理和服务综合效率,打造“集约公交”。

5.推进外围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及(P+R)停车场建设。根据城市轨道建设进度同步配套建设P+R换乘枢纽,加快推进嘉禾、坑口、海傍、南浦、汉溪长隆等P+R换乘枢纽项目,鼓励和引导市民通过停车换乘方式进入中心城区。

完成时间:2016年(具体视土地整理以及规划调整进度和年度投资计划调整确定)

6.推进公交场站建设。

加快规划建设西朗、白云新城公交枢纽站、珠江新城等公交站,预计2011年至2016年建成或改造公交站17个,新增用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并同步考虑与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

完成时间:2016年

7.强化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

通过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站点设置等措施,加强常规公交与地铁的衔接。至2016年,地铁站点200米范围内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100%;与地铁衔接的公交线路比例达80%以上。

完成时间:2016年 8.推进场站管理集约化。逐步理顺产权关系,继续深化和完善全市公交场站(全市国有投资、公建配套、小区提供等)的统一、规范管理,促进站场资源充分利用,提升公交车辆进场效能。

完成时间:2016年

(三)畅通公交。

保障公共交通路权、信号优先,为公交运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公交提速,打造“畅通公交”。

9.继续推进公交专用道规划建设。

到2013年底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超过300公里,至2016年力争达到400公里以上,并同步加强专用道使用管理。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科信局、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区政府

完成时间:2016年

10.逐步推行公交信号优先。

对全市公交线路密集、客流需求较大且有条件的主干路,配合公交专用道的实施,根据实际允许条件,优化交通信号灯相位和时间,尽可能提供公交优先信号。至2016年,力争城市主干路或设有公交专用道的重要道路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信号设置比例达到30%。

完成时间:2016年

11.推进港湾式公交站点改造。

对新建或改扩建城市道路同步实施港湾式公交中途停靠站的改造。同时,对具备条件的其他主干路实施港湾式公交站点改造。

完成时间:2016年

(四)智能公交。在“智慧广州”框架的指导下,建设完善专业化、全方位的智能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智能公交”。

12.实现公交智能调度全覆盖。

完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功能,并规范工作流程,实现多模式发车、智能排班等功能,实现公交智能调度覆盖率达到100%,所有公交线路实现智能调度。

完成时间:2016年

13.深化公交客流分析系统应用。

充分利用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羊城通刷卡等基础数据,强化对运能与需求、客流与班次、成本与收益等全方位的分析,推动公交行业管理由传统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转变。

完成时间:2016年

14.建设公交视频监控系统。

在公交站台、公交车辆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对公交运营情况的全程实时监控。至2013年,在重点线路的公交车上部署客流检测设备,实时获取公交车在重要站点的客流情况;在100辆以上公交专用道上运营的公交车安装车头视频监控,用于进行路况监控和专用道路权监控;至2016年,建设50个视频监控站台,用于监控站台客流情况、站场秩序等。

完成时间:2016年

15.推广“行讯通”系统的应用。

推广手机“行讯通”软件的应用,将公交相关运行和服务信息实时公布,为广大市民提供全面、及时的公交信息服务。完成时间:2016年

(五)低碳公交。

建设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能耗模式,不断提升公共交通绿色环保水平,打造“低碳公交”。

16.开展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辆示范推广。

2016 年前示范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1600台。其中,至2013年,新增或更新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辆1310台,包括混合动力公交车辆1270台、双源无轨纯电动公交车辆40台;节能与新能源车辆比例达10%。

完成时间:2016年

17.完善车辆更新扶持政策。

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公交车的应用。研究出台促进低碳、新型环保公交车辆使用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对公交企业引进环保车型、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进行适当的扶持或补贴。

完成时间:2016年

18.落实节能与新能源车辆技术跟踪和改进工作。对新能源车辆的示范运营情况进行技术跟踪,统计并分析有关技术数据;建立新能源车辆技术管理规范,组织各应用单位建立新能源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制度。

完成时间:2016年

(六)优质公交。

通过完善公共交通票价体系,拓展多种形式的公共交通服务,改善市民候车环境,缩短市民乘车步行距离和候乘时间,同时强化公共交通运营服务管理,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打造“优质公交”。

19.大力发展特色公交服务。

深入研究公交服务模式、档次和结构。开拓高峰快线、大站快车、商务专线、节假日专线、旅游专线等多种特色服务线路,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重点研究在大型居住区、城市核心商业区或中央商务区间开行直达商务快线,为市民提供舒适、便捷、快速,引导个体机动出行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

完成时间:2016年 20.完善公交准时服务。

在城乡结合部区域和郊区等客流需求较小的地区逐步建立“准时服务体系”,完善定时发班措施,同时加强发班时间站牌公示和宣传,引导乘客“按时乘车”,减少候乘时间;在中心区等客流集聚区域建立“稳定连续服务体系”,采取灵活的调度措施,通过空车切入、增加短线、大站快车等方式,加快车辆周转,确保班次运力与客流相匹配。在公交总站逐步推广总站发班时间公示制度,方便市民掌握发班信息。

完成时间:2016年 21.改善公交候乘环境。

加大公交候车亭建设。至2016年,全市公交候车亭总数达到5000座,进一步改善市民候乘环境。

完成时间:2016年

22.优化公交站点设置,方便市民乘车。

根据道路交通条件合理设置分站,并按照“同向同站”的原则合理安排公交线路停靠,提高站台使用效率;对全市有分站的公交站点实现“分站互指”(在一个分站明确指示相邻分站停靠的公交线路),方便市民选择候乘分站;根据市民出行需求变化情况,按照“主动覆盖”的原则,合理设置公交站点。至2016年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8%。

完成时间:2016年

23.完善公共交通运营服务管理。

(1)完善公共交通运营服务“四级”(政府—企业—乘客代表—市民)监督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层级力量,借力“乘客代表委员会”平台,加强地铁、常规公交、出租车、水上巴士等行业的日常服务监管。

(2)深化应用公共交通综合服务预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意见有分析、措施有落实、结果有反馈、效果有跟踪”的预评估工作机制,实现公交“规范—运营—评估—整改—完善”的“闭环管理”。充分收集、听取市民意见,及时解决公共交通行业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市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程度。至2016年,公共交通乘客测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完成时间:2016年

(七)文明公交。

加强公交车辆行车作风监管,不断提升公共交通文明形象,注重公交服务“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保障“公众参与”,打造“文明公交”。

24.强化公交行车作风监管,提升公交文明水平。强化驾驶员培训和教育,全面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及服务水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公交车交通违法率(自然月内全市公交违法总次数/全市公交车辆总数),将每月交通违法率控制在5%以下。建立公交车辆文明出行常态化监管机制,使公交发挥文明出行示范作用。

完成时间:2016年

25.贯彻公共交通服务“以人为本”。

坚持深入开展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出租车、水上巴士等窗口行业 “友爱在车厢”、“排队日”、“志愿者服务日”等文明创建活动,营造文明、友爱、互助的乘车氛围。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明公交行业的创建活动,引导市民文明乘车,文明出行。

完成时间:2016年

26.强化对公交司机的“人文关怀”。

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优秀司机的先进事迹,增进市民对公交司机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的理解和支持,让公交司机成为社会上受人尊敬的职业;落实公交首末站的司机配套休息设施及其他配套保障;逐步缩小公交行业职工工资与我市社平工资的差距,实现公交行业职工平均收入不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保持行业队伍的稳定。

完成时间:2016年

27.保障公共交通行业管理的“公众参与”。

完善社会和市民参与公共交通行业管理的机制。完善“公共交通行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平台,在进行公共交通管理重要决策前,充分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同时创造条件让广大市民建言献策,确保相关政策及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贴合市民需求;高度重视人大、政协代表对公交行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完善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公共交通行业管理的机制。

完成时间:2016年

(八)平安公交。

建设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的公共交通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公共交通运营安全水平,打造“平安公交”。

28.强化安全发展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全市公交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成公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督查,不断改善和提升公交安全服务水平。

完成时间:2016年

29.强化安全科技创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落实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加大在安全技术更新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强公共交通行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完善突发事件交通运输保障联动机制,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和应急演练。

完成时间:2016年

30.强化车厢治安管理,保障市民乘车安全。

通过车厢广告、语音提示等加强公交车辆车厢治安宣传,充分发挥智能信息监控和调度系统,及社会治安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强化对车厢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控;完善车载SOS报警系统的建设和使用管理,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障市民乘车安全。

完成时间:2016年

三、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由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责任单位牵头落实分工,全力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工作。

(二)规划保障。加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加强各部门的沟通、联动,确保公共交通建设项目推进实施。

(三)资金保障。落实公共交通基础建设计划资金投入;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对公共交通发展的支持力度,保障公共交通可持续性发展。

(四)用地保障。根据区域规划总人口,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规划公交站场用地,按照《划拨用地目录》取得土地使用权,同时加大公交站场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工作。

(五)宣传保障。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媒体,加大对“公交优先”的宣传报道,提高市民和社会对公共交通发展的参与意识,不断提升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和出行吸引力。

(六)监督保障。加强对《行动方案》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对各责任单位工作绩效的评价体系,每年开展《行动方案》实施工作的总结和评估,并向市政府报告。

第二篇:东莞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

关于东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的汇报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 2012年6月1日

尊敬的陈自昌会长,课题组各位领导: 您们好!首先感谢省交通运输厅、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一直以来对我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关怀和支持,对陈自昌会长率课题组莅莞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幸福广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以深化开展摩托车治理工作为契机,以惠民发展、绿色发展为要旨,大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公共交通起步较晚,在2003年前一直以公路客运或半公路客运半公交的方式来运作,总体运力规模较小,覆盖能力不足。随着近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们立足于东莞已初步形成的组团式城市布局,谋划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在全国率先把镇农村客运纳入城市公交体系,创新性地推出镇内出租车,构筑和完善市区、镇内和跨镇公汽三级公交体系并以市镇两级出租车系统为补充,在仅依靠民营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公交服务网络,形成有东莞特色的公交发展模式。

双轨制,公共交通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日益凸显,初步建立了公共交通的投入、补贴和补偿机制,公交基础配套设施由市、镇两级财政投资和建设,建成的设施属政府所有,免费提供给公交车辆使用;对公共交通实行政策性补贴,对公交企业承担的老年人、残疾人、学生优惠乘车,因油价上涨造成的经营成本增加,安装车内治安监控设备,培训本地户籍司乘人员均由财政给予适当补贴。据统计,2006年至2011年,市财政累计拨付城巴各项补贴资金2.15亿元(含中央油价补贴),拨付各镇用于购买公交车辆免息借款1.35亿元;各镇财政共落实公交建设投入资金2.3亿元,拨付镇内公汽汽车财政补贴共1.24亿元。

(三)规划先行,因需制宜,三级公交线网日臻完善 我市无县级建制,下设4个街道办和28个镇,以及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为适应行政区域相对分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城市布局,在大运量轨道交通尚未建成的情况下,我们不断调整完善常规公交线网,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在2003年组建核心城区城巴系统,2004年起实施“一镇一公汽”战略后,形成了市区、跨镇和镇内三级公交网络体系。为完善三级网络体系,组织编制了《东莞市公共交通规划》,对城巴、镇内公共汽车进行了规划和修编,28个镇也陆续编制了镇内公共交通规划,松山湖园区亦于近期重新对园区公共交通进行了整体规划。在落实规划实施的基础上,我们因需制宜,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等渠道广泛听取群众对公交线网的完善意见,并密切跟踪市属重点工程、新建道路、大型公共场所的规划建设进度,(五)与时俱进,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公交体制改革路向 为鼓励更多的民营资金参与我市公共交通建设,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推进公交市场开放和企业优化重组的通知》,规定除国家政策法律规定和政府特许经营项目外,市内班车客运、城市公交、镇内公汽、出租车以及旅游包车、汽车租赁等经营性运输项目全面开放,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外知名公交企业投资经营公共交通,积极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人才。同时,引导公交企业组建具有综合实力的集团企业,在2007年9月1日前完成优化重组工作,且重组后拥有客运车辆500辆以上或出租车1000辆以上的企业,给予延长5年经营权使用期的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已组建了5个道路客运集团公司和3个出租车集团企业,逐步走上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之路。

为顺应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形势,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公交运营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体现公交社会公益属性,我们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赴香港、上海、杭州、苏州、郑州、深圳、珠海等城市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并就推进公交市场体制改革、提升公交服务水平进行深入论证。目前,已形成专门请示上报市政府,待市政府批复后,我局将按上级要求,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六)完善设施,加强配套,为发展公交提供硬件保证 我市积极做好公交上落站点、候车亭以及停车场、首末站、维修场等设施的规划建设,努力完善公共交通设施配套。目前,市区已建成公交首末站25个,公交候车亭829个、站牌984

年再次投放10辆CNG镇公汽,为日后清洁环保能源在公交领域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八)教惩并举,强化监管,不断开展公交服务质量整治 为规范公交经营服务行为,优化市民出行环境,市交通管理部门以创建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近年来持续开展“文明三有序”、“公交服务年”等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对司乘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并大力开展客运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严厉整治客运车辆冲、绕红灯等危险驾驶行为,并出台了《东莞市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惩处和退出机制》,对严重违规并造成事故或严重后果的,坚决取消肇事车辆的运力指标以及肇事驾驶员的从业资格。2010年至2011年,共对151辆存在冲绕红灯行为的客运车辆作停业整顿5-10天处理,对162名驾驶员进行停岗培训。

二、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我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运输形式单一,运营体制尚未理顺,对比广州、深圳等周边发达城市,仍有明显差距:

一是运输形式单一,资源配臵不合理。目前,我市缺乏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完全依靠常规公交为市民出行提供服务,骨干运输体系未形成,导致整个运输体系的效率不高。在运力资源分配上,冷热不均、过度竞争、热点线路运能过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是配套法律法规滞后,监管手段严重不足。交通运输部、广东省针对城市公共交通的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尚未正

特别是年轻一代大多不愿意从事,近年来用工紧张的现象已越来越突出,对公交正常运营造成实质影响。

三、工作建议

为推动公共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三点工作建议供省领导参考:

(一)加快建立健全行业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鉴于目前《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及配套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出台,行业监管手段及法律保障不足,建议加快以《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为主的行业法规的建立健全,尽快推出城市公共交通牌证管理、运营管理、处罚机制等配套细则。同时,要尽快规范、统一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的立项、许可等程序和相关技术标准,出台鼓励城市公共交通场站进行综合开发的扶持优惠措施,如允许提高土地容积率等;要就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投融资模式、产权归属、养护管理等出台指导性意见。

(二)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 建议省市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向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倾斜,明确在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运营体制、投入体制、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等方面均实行国有主导、多方参与的机制,明确和规范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投入资金的支付渠道。切实减轻公交企业负担,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免或降低公交企业税费。探索、建立和推行城市公共交通成本利润控制规则,对公交企业因执行低于成本的票价、票价折扣以及老年人、残疾人、学生等优待乘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开通冷僻线路增加的成本

业应用LNG、纯电动汽车等的能源价格给予适当优惠,提高企业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予以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意见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意见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意见

为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缓解中心城市交通压力,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关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符合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提高交通资源

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

坚持城市公交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树立公交优先就是人民大众优先、公共服务优先、公共利益优先的理念,在现阶段形成以大运量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它公共客运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构建多功能、一体化、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和高效、通畅、舒适、便捷的新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要。

主要目标

到2012年,达到以下目标:

1.公共汽电车平均运送速度达到20㎞/h以上,发车正点率达到90%以上,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城市公交可达时间不超过50min;

2.公共汽电车交通覆盖率按车站

服务半径300m计算,建成区大于50%、中心城区大于70%;

3.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

4.城市公交线路网密度中心区达到3km/k㎡~4km/k㎡,边缘地区达到2km/k㎡~/k㎡;

5.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不少于15辆标准车,公交车总数达到4220辆标准车;

6.停车场按国家标准设置,新增用地1013亩;

7.公交车辆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新增车辆尾气排放达到国ⅲ标准,减少空气污染。

三、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主要任务

加大政府投入,加快车辆购置和场站建设

1.将城市公交投入纳入市财政预算。市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5%,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

费等政府性基金提取10%专项用于公交换乘枢纽场站建设、公交车辆更新购置、公交科技进步投入。

2.严格规划建设公交场站。对租用农民土地所建的临时停车场,符合城市规划的采取政府征收、划拨方式;将公共交通场站和配套设施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计划,作为新建居民小区、开发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建设内容,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未按规定配套建设公共交通场站等公共设施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验收。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营运管理水平

1.对市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实行成本规制管理。即:在合理界定城市公交企业成本范围和建立单位成本标准基础上,确定各种财政补贴额,使企业补后规制成本利润率达到一定水平。同时,把补贴与企业服务指标、成本控制水平相挂钩,促使企业精打细算、降低

成本、提高营运管理水平。

2.建立公交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公交职工年均工资不低于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水平,保证公交职工队伍稳定。

3.结合城市规模、人口、经济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合理确定票价,并在一定范围内打折优惠,实施低票价,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市民出行首选公共交通,有效缓解城市道路拥堵。

4.加快公交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逐步构建智能交通系统,尽快完成公共交通出行查询系统,车辆运行显示系统、运营调度系统、站点和停车场站管理系统建设,提高运营管理科技含量和水平。

四、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责任分解

市城乡规划局

对新建和改建道路红线宽度在50米以上或有条件道路,规划设置公交专用道;在城市开发区、大学园区、大型公共场所以及大型居民小区规划配置公

交场站设施,公交停靠站根据公交线网规划覆盖客流通道,以保证城市未来发展主要区域公交需求。

对规划确定的城市公共交通保养场、停车场、枢纽站、首末站、出租车服务中心等城市公交项目用地严格控制,用地变更严格履行规划调整法定程序。对违反规划侵占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市交通运输局

负责编制《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并做好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衔接工作和项目计划、城市公交停保场站建设规划,完善项目审批手续。

对城市公交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管运作,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引进快速公交运营系统,尽快建设brt1号线;优化线网结构,开辟和调整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辆;加强公交企业经营、服务质量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营运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交智能化发

展。

市财政局

将城市公交发展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落实到位,建立规范的公交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合理界定城市公交企业成本和单位成本标准;对公交企业成本和费用进行审计评价,建立规制成本下的补贴、补偿和补助机制,保证公交企业补后规制成本利润率达到6%。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将城市公交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依据《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对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时核准、备案和上报、批复。那一世范文网

市国土资源局

优先安排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公交保养场、停车场、枢纽站、首末站等项目用地;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公共交通车辆停车场、首末站、调度中心、整流站、车辆保养场等项目按照划拨方式供地。不得

改变用途。

市物价局

合理编制公交票价方案,协助省物价部门科学合理制定我市公交票价。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将公交专用道、出租车停靠点和快速公交道路等建设项目纳入城市建设投资计划,与城市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在不设置公交专用道的路面距路口100米处拓宽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

市交警支队

减少对公交车的通行限制,设置公交优先交通信号系统,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公交专用道监控系统并有效管理。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企业提供职工工资收入合理增长政策指导,对公交企业执行国家工时制度以及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费用缴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市加快城市公交发展领导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为规划、交通、财政、发改、国土、物价、住建、交警、人社、公交集团等部门负责人。

政府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建立完善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激励评价机制,督促协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公交主管部门要与领导组成员单位建立城市公交协商制度和联动机制,及时解决涉及城市公交发展的问题。

第四篇:上海水上公共交通客运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推荐]

上海市水上公共交通客运服务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本市水上公共交通客运管理,维护水上客运秩序,规范从事水上公共交通的客运企业(以下简称水上客运企业)、客运船舶(以下简称客船)、港口客运站(以下简称客运站)以及从业人员的服务标准,促进水上公共交通客运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上海市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上海港口客运站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行政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水上公共交通客运的经营及其相关业务活动。

本规范适用的水上公共交通客运,是指黄浦江沿岸北至吴淞口南至毛竹港的城市轮渡和上海市区往返崇明、长兴、横沙的三岛轮渡。

第三条(责任主体)

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交通港口局)是本市水上公共交通客运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规范的组织实施。

市交通港口局所属的上海市航务管理处(以下简称市航务 处)负责本市水上客运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工作;上海港码头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上海港码头中心)负责客运站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上海港港政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上海港港政中心)负责客船及客运站的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崇明县水路运输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关水路运输的管理。

上海市水上客运企业和从业人员按照本规范从事水路客运营运和服务活动。

第四条(企业标准)

水上客运企业应当按本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改进客运服务。企业制定的服务标准不得低于本规范要求。

第五条(社会监督)

水上客运行业接受社会监督。市、区(县)水路运输行政管理部门和水路客运企业应当通过多种渠道经常主动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水上公共交通客运服务和管理。

第二章

水上客运企业

第六条(水上客运企业经营管理)

水上客运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二)建立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拥有与经营范围、经营业务相适应的船舶,并建立营运客船检查、保养、维修管理制度;

(三)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预案演练;

(四)会同客运站落实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所必需的服务设施和安全设施,并建立对乘客携带物品安全检查制度;

(五)遵守国家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加强设备保养,改善运行管理,维护船舶航行、停泊水域的环境卫生,不得违反规定排放、倾倒废弃物、污染物。

第七条(航线管理)

水上客运企业应当按照市交通港口局核准的航线和停靠码头从事营运活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航线和停靠码头或者停止营运。

第八条(航班计划)

水上客运企业应当及时将航班计划通知客运站,向社会公布。严格执行航班计划,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取消或增减班次。

第三章

票务管理

第九条(船票定价)

水上客运船票票价根据航区特点、船舶类型、舱室设备等情况,由水上客运企业制定,报市交通港口局和物价主管部门审批。

水上客运企业应当使用符合国家规定基本格式的客运票证,不得对船票价格内已包含的服务项目另行收费或者向乘客强制 提供收费服务。

第十条(票务方式)

城市轮渡的票务方式可采用公共交通卡、轮渡月票、筹码、车辆过江票据等,并应当在每个客运站内配备公共交通卡刷卡交易设备。

三岛轮渡应当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船票,基本内容包括承运人名称、航线、航次、座位号、票价、开船时间日期等。

第十一条(退票和补票)

如因恶劣天气或其它不可抗拒因素停航时,水上客运企业对持当班有效船票并需要退票的乘客予以全额退款。

对需要补票和补收运费的乘客,水上客运企业按规定办理。

第四章

客运站

第十二条(客运站经营管理)

客运站的日常经营活动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交通运输部有关港口安全作业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规章制度;

(二)定期开展客运站安全现状评价,在安全现状评价或者日常运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排除;

(三)制定本单位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乘客紧急疏散和救援预案以及预防自然灾害预案,报送上海港码头中心备案,并定期组织预案演练;

(四)建立卫生培训制度,组织从业人员学习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和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并进行考核;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制定本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报送上海港港政中心备案,并定期组织预案演练;

(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乘客运输的安全、快捷、便利,保持良好的候船条件和环境;

(六)按照核定功能使用和维护客运站的设施、设备,使其保持正常状态。遇恶劣天气、法定节假日、举办国家或者本市重大活动时,应当对设施、设备作事前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予以排除;

(七)禁止停靠超过码头设计靠泊能力的船舶和运输危险货物的船舶;

(八)严禁乘客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在客运站内设置安全检查设施、设备,配备安全检查人员,按照规定对进站人员携带物品、行李以及乘渡机动车等进行安全检查。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有危险品的,应当立即采取防止危险发生的安全措施,并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公安行政管理部门;

(九)客船不能按时运输乘客的,客运站应当及时发布公告。对滞留港口候船的乘客,应当会同承运人维持候船秩序,及时疏散乘客,做好船期变更和乘客退换票等工作。

第十三条(站容站貌管理)客运站应当保持卫生、文明、整洁的候船环境,建筑物内及码头(渡口)区域地面清洁、无垃圾堆物,座椅干净无破损,及时清理打扫卫生设施(盥洗室、废物箱等),墙面清洁、无乱张贴、乱吊挂等现象;各类导向标志、标示以及宣传公告栏设置规范、清晰,广告设置符合规定。

第十四条(服务设施管理)

售票处应当公布客船班期时刻表、客船班期变更通知、票价表、乘船须知等信息,并与检票处同时分别设置儿童免费乘坐身高标识线。

候船室应当设置电子显示屏,准确完整地对航线、航班等信息进行公告,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法制教育、消防安全、卫生公示栏、禁烟、公司监督投诉电话等宣传公告及标示;配备消防设施设备及简易医疗急救用品,按需要配备防爆设备。

设置服务咨询台,提供信息问询、留言、服务质量投诉等服务项目。如设置餐厅、小卖部等服务网点的,应当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或者食品流通许可。

安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当符合《上海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码头(渡口)应当有与客流量相适应的场地、进出通道、引桥及渡船停靠设施,应当配备救生、消防、防滑防冻、照明等安全设施设备,三岛轮渡码头另应配备供乘客上下船的扶梯。客滚码头应当实行人车分流,并有相关标识和隔离设施,具备与车流 量相适应的停车场地。

第十五条(安全管理)

在客运站内对违禁危险物品目录或样式予以公告;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对收缴的危险品做好登记记录。

加强电子监控设备的维护和利用;加强控烟劝导,除划定的吸烟区外,做到售票厅、候船室、码头及候渡停车场地等公共区域禁烟;维持良好的候船秩序,对违反客运站进站人员行为规范的乘客应当及时劝阻,经劝阻拒不改正的,可以拒绝为其提供服务,禁止其进站乘船。

城市轮渡码头应当严格执行助动车及摩托车进站熄火规定,并督促非机动车及两轮摩托车驾驶员下车推行。

三岛轮渡客滚码头应当设专职人员指挥乘客、车辆上下船,确保客、车分流,严格检查机动车驾驶员上船后停车熄火、拉手刹、拔钥匙,并在位于船首船尾车辆的前后轮胎后放置三角木垫固定车辆。

第五章

客船

第十六条(船容船貌管理)

船名字迹清晰、醒目,栏杆、墙壁清洁,甲板、走廊、地板干净无积水,及时清理打扫卫生设施(盥洗室、废物箱等),设施设备外形完好整洁;各类导向标志、标示设置规范、清晰。

第十七条(服务设施管理)

应当在船舱内醒目位置张贴乘船须知、应变部署表、救生衣 穿着方式、卫生公示栏、禁烟标识等告示,应急通道、救生衣存放处等有明显标志;应当配备消防救生设备和简易医疗急救用品;应当配备播音设备,广播音质清晰,及时向乘客发布到港通知和航行动态信息。

从事城市轮渡的空调客船,客舱内应当在醒目位置安装温度计,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和12月1日至次年3月1日期间,客舱温度高于28摄氏度或者低于12摄氏度时,应当开启空调设施;遇有与上述两项规定不符的异常气候情况,可开启空调机的换气功能,保持客舱空气清新。从事三岛轮渡的空调客船参照执行。

第十八条(安全管理)

按规定的乘客定额载客,禁止超载;乘客登、离船时应当做好引导工作,维持秩序,并提醒乘客码头和船舶的高低空挡,确保乘客上下船安全。

高速客船开航前应当确认乘客行包安放妥当,航行中航行状态改变(如变速、转弯等)前及船舶摇摆时应当发出安全提示,同时适时巡视,发现乘客不适及时采取措施。

航行时加强巡视,遇乘客有违反乘坐安全规则时应当及时劝阻。三岛轮渡的客滚船应当对车辆的安全停放进行巡视检查。航行中遇突发事故(事件)时,应当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保障乘客安全,按规定及时上报信息,并做好乘客的稳定工作。

第六章

从业人员 第十九条(基本服务规范)

遵守职业道德、礼貌友好、文明待客,使用普通话;在岗时身着工作制服、佩戴标志、服饰整洁、仪表端庄;对行动不方便的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做到重点照顾;掌握岗位操作规范和服务要求,熟悉应急处置内容及部署分工,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十条(客运站售票员服务规范)

上岗前应当检查售票设备,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定期备足车票和找零款;准确出票;严格退票手续,准确及时办理退票、退款。

第二十一条(客运站检票员服务规范)

引导乘客有序检票上船;认真验看乘客所持船票的航线和航班,不漏检、不错检、不捡超员票;对超高儿童、超重行包做好补足票款的解释工作。

第二十二条(客运站安检员服务规范)

实施安全检查时应当佩带安全检查证;严格按照规定对进站乘客携带的行李物品及乘渡机动车进行安检,不漏检,对检查出的违禁物品按规定进行处理,并做好对乘客的解释工作。

第二十三条(客运站及客船服务人员服务规范)

了解客运站或客船各项服务内容,掌握航线、航班、时间等情况;遇到乘客吸烟、乱扔杂物等不文明行为,应当礼貌劝阻,维护候船及乘船环境整洁。第二十四条(客船其他从业人员服务规范)

驾驶、轮机及普通船员应当持相应的有效船员适任证书上岗;驾驶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通航法律法规规定,按照许可航线航行,注意避让过往船舶,不得抢航或者强行横越;轮机员应当在开航前严格检查客船各项设施设备,做好船舶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客船达到安全适航规定;船员应当指挥乘客安全有序上下船,并在航行过程中做好安全巡视和宣传工作。

航行中遇突发事故(事件)时,应当按各自岗位职责采取有效应急处置措施,保障乘客安全,并及时上报所属企业。

第七章 应急处置

第二十五条(应急输运)

因突发性灾害天气、水文或港航基础设施损坏等原因造成临时停航,发生大量乘客滞留的情况,水上客运企业及客运站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开展应急输运:

(一)水上客运企业应当将情况及时上报市交通港口局指挥中心,由其统一向社会公告;同时通知客运站,由其在站内予以公告,做好船期变更工作;

(二)对滞留客运站候船的乘客,客运站应当会同水上客运企业采取有效应急措施,维持候船秩序,及时疏散乘客,并做好退换票工作;

(三)遇有乘客严重滞留客运站的,水上客运企业及客运站应当服从市交通港口局统一组织和调度疏散乘客,并做好滞留乘 客的安抚稳定工作。

第二十六条(突发事故处置)

遇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港口生产经营事故、群体性伤亡事件等突发事故(事件)时,水上客运企业、客运站及客船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做好应急处置:

(一)根据上海市交通港航行业安全事故报告规定要求及时上报事故(事件)信息;

(二)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应急措施,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并做好乘客的安抚稳定工作。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乡镇渡运服务规范)

本市乡镇渡运的服务规范由各区县交通主管部门参照本规定制定。

第二十八条(施行日期)

本规范自2012年

日起施行。

第五篇: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征求意见稿)

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征求意见稿)

广州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为了办好亚运会、创造新生活,2010年广州采取一系列“保畅通、保运输”的工作措施,改善了重点拥堵区域、拥堵路段的交通状况,提高了广大市民的出行质量,圆满完成了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交通保障任务。

随着广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拥有量不断增加,市民出行中心聚集效应日趋明显,广州中心城区已呈现交通拥堵趋势。当前广大市民群众十分关注亚运后交通拥堵治理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市交委牵头组织市有关部门联合研究制定交通改善综合措施,将城市交通综合整治向纵深发展,努力实现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广州交通现状情况 目前,广州全市机动车拥有量达到214.5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161万辆,2010年新车上牌量超过30万辆。广州市近五年私人小客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2.1%,私人小汽车千人拥有率 已高达90辆/千人,表明我市私人小汽车正处于快速增长期。2010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的比例 为59.6%。

2009年底,受各种因素综合影响,晚高峰中心城区主干道平均车速 为18.7公里/小时。亚运前2010年4月晚高峰全市60条主要道路中,速度低于20公里/小时的道路约15条,占25%。有数据显示,目前晚高峰中心城区主干道平均车速为21.4公里/小时。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2013年交通拥堵范围将扩大至大部分中心城区,主干道平均饱和度预计将达到0.9以上,平均速度降至20公里/小时以下将成为常态化,交通形势令人堪忧。

二、工作思路

总结广州近年来交通发展情况,以“正本清源、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为原则,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利用公共交通设施积极引导城市人口的合理分布; 持续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交通出行结构;重视交通需求管理,引导机动车有序增长和合理使用;重视交通智能化发展,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建立逐步缓解交通拥堵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总体目标

积极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到2013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力争达到65%,到2015年力争达到70%;研究制定符合广州实际的交通管理政策; 基本形成内部交通和过境交通相分离、通勤出行距离和时间相对减少的交通格局;建立完善职责清晰、协同联动的交通畅通保障及整治机制; 力争中心城区干道车速保持不低于25公里/小时,用3年的时间重点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中心城区交通节点拥堵,交通状况不再恶化,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用5年的时间促进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可持续协调发展。

四、工作措施

借鉴国内外大城市交通管理经验,广州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措施分为八个板块 1

共30项措施。归纳起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加强交通基础建设,包括第一、二、三板块共15项措施;第二大类调节交通流量,包括第四、第五板块共6项措施,第三大类加强交通管理,包括第六、第七、第八板块共9项措施。

具体如下:

(一)加强城市规划,实现中心城区交通设施与城市功能的匹配。

1.加快构建两个新城区,提升三个外围城区,抽疏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 根据《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纲要》,构建两个新城区(东部山水新城、南沙宜居滨海新城),提升三个外围城区(花都城区、增城城区和从化城区),加快教育、行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不断完善综合配套和城市服务功能,增加就业岗位,形成人口的反磁力,截流新增人口并将部分中心城区的人口吸引过去,达到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和交通的作用。

2.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建设总量增量和开发时序。

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建设项目建设审批制度,加大大型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估对项目报批的决策影响力,严格控制建设总量增量,调节建设项目开发时序,鼓励外围组团的综合开发和公共服务配套。对中心城区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得突破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容积率指标。

3.按照国家标准落实配套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等国家标准,规划建设道路、交通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重点打造六大功能区(珠江新城—员村、琶洲、白云新城、白鹅潭、广州南站、白云空港); 进一步完善开发项目与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接管、同步投入使用的制度。分区域按差别化原则修订实施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标准。

4.对中心城区货运市场、批发市场实施规划调整和清理、整治或搬迁。积极推进我市“中心区、过渡区、发展区” 货运业布局调整,加快落实“发展区”内物流发展用地,加快推进“发展区”物流园区、新型货运站场的规划建设。结合城区外围搬迁安置场地的落实情况,积极稳妥采取清理一批,土地置换一批,旧城改造一批,经营转型一批等分类措施和办法,适时加强货车交通管制措施,分步推进落实增槎路等路段沿线货运市场、货运停车场的搬迁撤场工作。

结合《广州市商贸网点布局发展规划(2006-2020)》、《广州市产业物流发展规划(2010-2020)》,加快外围区域批发市场的建设,对接物流(配送)园区,积极稳妥、适度有序地实施中心城区批发市场的清理、整治或搬迁。

(二)加强道路网结构完善和外围轨道交通枢纽站建设,提高道路网的疏通循环和换乘接驳功能。

5.研究修订道路网结构性完善工程5年实施计划,优化道路网的结构和布局。根据广州道路网的实际,进一步研究优化道路网的结构和布局,切实改善目前中心城区路网级配不合理,部分道路功能紊乱,局部对外交通通道能力不足,局部路段容易出现交通瓶颈的困境,研究修订道路网结构性完善工程5年实施计划,通过优化调整路网解决结构性缺陷。

6.加快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段、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

结合道路工程前期情况,积极实施道路网改善工程。一是打通断头路,包括同德围地区的三个项目:同康路、石井河东侧西环路、铁路西侧东环路; 新建新滘西路过江隧道、白云六线、华南路东延线、改造东南西环、建设如意坊隧道及南北配套道路工程,建设芳村大道、猎德北延线-北环、大坦沙大桥系统,继续推进流花湖隧道和云溪路西延线建设,加快推进新化快速路和广明高速公路的建设等; 加快推进花城大道东延线工程、加快推进城西地区的广州发电厂、省广弘食品集团等2条铁路专用线整体拆除并按规划改造为市政道路的工作。二是拓宽瓶颈路段,包括拓宽中山六路、广州大桥、洛溪大桥、客村立交、临江大道面粉厂路段、同德围地区两个瓶颈路段: 拓宽上步桥(需同步建设跨北环高速人行天桥)、拓宽西湾路-西槎路等。三是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包括改造华夏路-金穗路交叉口环岛、冼村路-金穗路交叉口环岛、石化路-广园路立交等。

7.建设安全、连续的步行系统,结合绿道适度发展自行车。

结合中心城区交通改善以及人性化出行的需求,完成一批行人过街设施的建设,提供安全、连续的步行系统,同时在有条件区域规划建设自行车道,结合绿道的布局区域适度发展自行车,为慢行交通接驳公共交通提供便利。

8.加快市区外围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站点建设。

加强换乘接驳,科学调节进入中心城区的个体交通。加快市区外围轨道交通枢纽大型换乘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完成嘉禾、坑口、海傍、南浦、汉溪长隆等一批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点建设项目,引导市民通过停车换乘方式进入中心城区,减少中心城区交通流量。

(三)积极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从“财政优先、用地优先、路权优先、信号优先”等四方面积极建设“公交都市”。

9.建立公共交通发展财政扶持的长效机制。

在轨道交通方面,保持亚运前对轨道交通的建设投资力度;在常规公交方面,一是按照“微利经营”原则,建立公交行业成本标准机制,综合考虑常规行业的适当利润率建立补贴制度,同时加强成本的审计、核定,确保补贴政策的公开透明; 二是研究财政对公交车辆提前退出运营的补贴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将公交车辆运营期由现在的平均10年调整到6年-7年,改善车况及车容车貌。

10.继续加快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

继续以超常规的建设力度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未来5年预计将新启动11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包括六号线、七号线、八号线及北延段、九号线、广佛线、十一号线(环线)、十三号线、十四号线主线从化及支线知识城、十六号线、二十一号线等。

11.配套公交优先加快推进公交站场和港湾站的建设。

根据市政府审定通过的《解决广州市公交站场缺口问题工作方案(2010—2015)》,加快组织实施。在公交站场建设财政资金保障的前提下,保障公交站场

建设用地,加快推进相关征地拆迁工作,按照市级重点项目加快办理前期报建手续,到2015年前建成公交站场16个,新增公交站场用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西朗等公交枢纽站8个、珠江新城等首末站8个,同时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港湾站改造及公建配套的公交站场建设工作。

12.推进早晚高峰公交专用道的施划。

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公交路权优先的支持力度,在现有公交专用道128.5公里的基础上,要加大对中心城区早晚高峰公交专用道的施划力度,使总里程超过300公里,实现公交车辆早晚高峰较快通行。

13.研究新建公交优先信号系统。

对已设置公交专用道、公交线路密集、客流量较大且交叉口有条件的主干道进行公交优先信号配置。通过配置公交车辆感应信号系统或在路口设置公交优先交通感应信号,灵活调整交叉口信号周期、信号相位,确保公交车辆优先通行,进一步提高常规公交的运输效率。

14.加大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运力投放力度。

根据《2011年-2015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方案》,加大轨道交通列车的供给,预计到2015年一、二、八号线车辆将增购车32列(192节车厢),三号线增购车26列(156节车厢),五号线增购车32列(192节车厢)。

结合客流的需求,加大力度增加公交车供给,优先投放到中心城区外围公交线路,方便市民乘坐。到2015年中心城区初步计划新增公交车3000辆(含30辆18米BRT公交车)。

进一步完善出租汽车运力科学投放机制。综合考虑大容量公共交通发展、出租汽车行业营收及稳定情况等因素,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出租汽车运力投放机制。

15.加强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接驳。

对于中心城区开展公交线网常态化的调查,优化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设置,完善地铁站和公交站之间的换乘指引,进一步提升广州大道北、白云新城、嘉禾、龙归、钟落潭、滘口、东晓南、沥滘、岑村、天河软件园、科学城、长洲岛等16个市区外围结合部的公交接驳地铁服务水平,以及公交与珠江新城APM的接驳。

(四)逐步提高中心城区机动车使用成本,加大城市交通组织管理力度。

16.优化调整广州市域停车场差别性收费。

适时适度提高停车收费标准总水平,增加机动车使用成本。利用价格杠杆,引导个体车辆多选择城市外围停放,引导市民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进一步推进停车收费标准差别化政策,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试行住宅配套停车场也按区域级别实行差别性价格政策,适时调整我市收费区域级别划分,加强和规范对占用道路停车经营的管理。

17.研究广州收取交通调节拥堵费的可行性。

借鉴新加坡和伦敦等城市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调节车辆数量的经验,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在广州市部分重点道路交通拥堵区域实施征收交通调节拥堵费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研究提出符合广州实际的交通调节拥堵费的时段、范围、定价基准和收费形式,对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择机实施。

18.优化中心城区道路单向交通组织。

根据中心城区区域道路网络结构特点,结合路段交通流方向特征,选择有条件的区域道路实施单向交通组织,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五)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引导机动车有序增长。

19.进一步优化和扩大货车交通管制。

通过进一步优化和扩大货车交通管制,分离过境交通,减少过境交通进入中心城区。分离环城高速过境交通,提高其承担城市内部交通功能的作用,从而缓解其他主干道交通压力。在目前货车交通管制范围的基础上,分步将环城快速路纳入市区货车交通管制范围。结合货运物流业的外迁进度逐步收紧管制力度,引导过境车辆通过华快三期、北二环、东二环、东新等中心城区外围的高速公路通行。

20.进一步加强公务车的管理。

机关单位公务用车配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到2015年,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指标,并严格公务车使用管理。各国驻穗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穗机构“领”字头号牌小客车按有关规定执行。

21.研究制定中心城区特殊路段或特殊时期临时性交通限行的相关措施。借鉴广州亚运交通保障经验,为保障中心城区重点主干道或区域的道路顺畅,研究特殊区域、特定时段的中心城区重点主干道或区域交通限行措施。

为做好节假日或重大活动期间的道路交通保障,研究中心城区节假日或重大活动期间临时性交通限行措施,确保特定时段特定范围市区道路交通顺畅。

(六)推进智能化交通的应用,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22.积极推动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常态化工作。

总结亚运期间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形成全市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长效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推进平台的常态化工作。

23.建设交通仿真基础数据公共管理平台。

建设全市统一的交通仿真基础数据公共管理平台,扩大交通仿真应用领域,实现多方式仿真模型的相互衔接,实现各种管理措施的实时在线评估,提高交通仿真的辅助决策能力,实现应急预案、道路施工交通组织、信号控制预案的预评估。

24.推进停车场信息资源共享、停车换乘信息系统及P+R票务优惠系统建设。完善现有的停车场行业管理系统,实现停车场动态信息的资源共享,充分挖掘现有停车位资源;在中心区及地铁主要站点周边的大型P+R停车场建设信息服务系统及P+R票务优惠系统,提高中心区内公共交通分担率;以珠江新城区域为试点,建设应用停车位预定系统,提高停车效率,减少车辆“巡泊”造成的大量无效交通流。

25.建立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优化协调控制系统,加快推进主干道交通可变

情报板的建设。

建立统一的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将交通信息、运输信息动态向社会公布;优化主干道协调控制系统,研究应用可变车道信号控制系统;加快推进主干道交通可变情报板的建设,引导车辆提前分流,在东风路、黄埔大道、广州大道、中山大道、环市路、解放路、机场路等道路优先实施。

(七)开展交通拥堵点综合整治,防止中心城区整体拥堵。

26.滚动开展交通拥堵点综合整治。

认真组织排查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点,研究提出综合交通改善意见,制定和实施具体整治工作措施,按计划完成交通黑点综合整治任务;开展交通整治效果评估,补充完善相关交通改善措施。市级财政每年根据财力情况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交通拥堵点的整治,包括平交路口优化、增设信号灯、标志标线等项目。

27.加强对交通拥堵点的现场疏导。

加强市中心城区道路排堵保畅通工作机制。一是抽调一定数量的警力,成立市一级交通秩序整治专业队,交通高峰时段作为快速疏导交通机动力量,加强中心城区主干道、交通易堵塞节点的疏导;二是对排查出来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点,提前制定现场疏导工作应急预案;三是建立“分片管理”及四级勤务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路面民警执勤“见警率”和“管事率”;四是要完善垂直指挥调度机制,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八)加强交通秩序的规范管理,倡导良好出行习惯。

28.加强对路边违法停车及占用公交专用道的执法。

重点加强对路边违法停车的规范管理,加大对主干道违法占道停车的处罚力度,加大对非法占用公交专用道的执法力度,执法范围覆盖所有主干道和公交专用道。

29.提升道路排障救援水平。

对中心城区主干道和高架道路,实现全天候监控车辆运行状况;制定工作预案,遇有抛锚或事故车辆、应急事件时,确保警力和牵引车快速到达现场指挥交通疏导和救援,同时保证应急处置联络的畅通。

30.大力开展文明交通活动宣传。

结合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通过开展文明交通主题教育和培训、举办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文明交通安全知识,使公民交通出行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明显增强。

下载《广州2013-2016年公共交通发展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2013-2016年公共交通发展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药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农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7月20日15:19 为了增强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国务院法制办将《农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

    中小学生守则 公开征求意见稿

    《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提出爱祖国讲文明等内容 发表时间:2014-08-02 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部8月1日公布《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简称《新守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开征求意见稿-宁夏物价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建住房交易价格 行为规则(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区新建住房交易价格行为,建立和维护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价格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

    公共交通公司组建方案

    公共交通公司组建方案一、机构设置图:二、人员组成:公司成立初期,初步设定行管人员为4-5名,其中:经理1人,全面负责公司运营工作。副经理1人,协助经理开展工作。综合科、营运科、财务......

    2021年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总结

    2021年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2021年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总结一、指导思想以___理论和“___”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

    6 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

    6 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天津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天津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

    应尽快发展县城公共交通

    应尽快发展县城公共交通.txt9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造就......

    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最终定稿]

    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按照建设“幸福xx”和《政协xx区委员会2013年工作要点》的部署安排,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