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资源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014.7.15)汇报材料
立足资源优势转变发展方式 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市农牧业产业化上半年工作进行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上半年,我市产业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实有力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大力弘扬总干精神,紧紧围绕以绿色有机为方向,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当好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积极向国家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迈进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截止6月底,全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到25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63家,市级龙头企业155家。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13.6 %,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42.5%;实现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12.5 %;实现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11%;实际上交税金2.1亿元,同比增长5%。总结上半年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规模扩大,整体水平提高。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使企业逐步向大规模、高起点、高附加值方向转变,提升了产业的整体水平。上半年,澳菲利公司年屠宰50万只肉
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市农牧业产业化逐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转变,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步伐明显加快。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搞技术研究、技术合作。草原宏宝公司成立了内蒙古河套农牧业技术研究院,与市农科院共同开展“不同饲草料组合育肥羊综合效益试验”,项目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果。兆丰种业粮食有限公司与郑州粮食学院经过多年的合作研发,成功研制出了石碾制粉机,引领了国际现代石碾制粉技术和工艺,解决了现代面粉加工的一道世界难题。米真公司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共同出资建立了内蒙古中科正标科技有限公司,在绒山羊种羊培育方面,开展全基因组辅助选择育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暖季人工促绒生长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富川公司与河套学院共同成立了富川河套商学院,开发实用技术、培养人才。飞虹饲料公司的蒸汽玉米压片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与自治区科技厅主办,磴口县人民政府共同成立内蒙古肉苁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肉苁蓉产业发展。
(四)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从单一的产前、产中等生产合作领域,逐步向流通、加工、基地建设等领域拓展,肉羊、粮油、瓜果、蔬菜等一些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实现了农资供应、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市场营销等统一服务,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发展,合作效益不断显现。杭后康尔徕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内农户户均年纯收人在12万元以上,人均纯收人高出全旗
一方面农民订单履约率不高,市场价格好时,农民不按照合同卖给企业,市场价格低迷时,企业提高质量标准、限量收购。
四、下半年工作
(一)针对存在的问题早做安排。抓好农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基地的同时鼓励龙头企业自建基地,通过高标准基地建设保障农畜产品品质,提升龙头企业竞争力。
(二)认真组织好旺季生产。对油脂、炒货、脱水菜、肉类加工等季节性生产的龙头企业要实行分类指导,分级负责,跟踪服务,动态调度的方法,随时协调解决原料供应、产品运销、资金需求等一系列问题。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好政策,帮助企业融资。在信贷支持上要“扶优限劣”,抓好信用等级评估,划分类别,明确支持重点。对优良客户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面向市场直接融资,争取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引导企业树立良好信誉,通过原料赊购,实现资金内部循环,减少流动资金使用量,缓解流动资金紧缺的矛盾。
(四)组织参加好全区第二届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和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现场会。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参加好博览会和现场会,在认真学习兄弟盟市先进经验的同时充分展示我市绿色农畜产品。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产业升级。要充分利用我
第二篇: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来源:《求是》作者:高卫东
山西省运城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近年来,我们努力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途径,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示范园区带动。以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引领和辐射全市农业产业优化升级。选择产业优势相对集中的7个农业大县507万亩耕地进行大规模连片建设,在园区内大力发展粮食、果业、棉花、蔬菜等“六大产业”,强化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农业机械、农田生态园林等“六方面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计划等“五大计划”,加快建设优质小麦、玉米、苹果、芦笋等“十大优质产业带”。通过示范园区建设,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以粮、棉、果、菜、畜五大产业为主导,以芦笋、烟叶、双孢菇等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结构基本确立。
龙头企业拉动。通过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延伸,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强龙头。分梯次选择113家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科技型、外向型龙头企业,在资金、用地、人才引进、技术转化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和优惠,同时吸引一批国内外大中型知名龙头企业加盟入驻。二是精加工。提升龙头企业精深加工、系列加工能力,开发终端、高级产品。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干鲜果和林产品加工等,形成以“水果—果汁、果脯、饮料、果冻”、“蔬菜—芦笋罐头、脱水蔬菜、调味品”等系列产品为主的产业链,50%以上农产品实现了加工增值。三是抓整合。通过配套建立原材料供应基地、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市场,引导企业强强联合,实现品牌、技术、产品等资源共享。
新型组织推动。以“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户”为基本模式,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各种组织形式。“集体+农户”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通过与农户建立股份制或者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方式,带领群众上项目、建企业、拓市场。“市场+基地+农户”型。通过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与农户签订长期供销合同,发展规模种植基地,带动农民增收。“合作社+企业+农户”型。通过土地、技术、资金入股,以统一农产品“种、管、收、运、销”为主要合作内容,资源共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进分散、独立、小规模经营向团体、合作、大规模经营转变。
服务体系联动。加强公益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标准化、金融支持、农田水利工程建管等服务体系,尤其是坚持田、林、路、渠、机、电、井、站“八配套”综合开发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装备水平转变。加强科技服务。重点加强对乡镇人才和广大农民的培训,大力推广农村“科技合作社”,加强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加强产销服务。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信息平台,加大对现有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改造,有效提升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功能、物流配送功能。目前,我市已建成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36个,农产品批发、零售及对外联结的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作者:中共山西省运城市委书记)
第三篇: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编辑提示: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计划。近日,笔者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成效比较明显的山东省##市进行了调研,其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山东省##市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如规模经济、标准化生产、市场导向、品牌营销等用于指导发展高产、高效、创汇农业,积极实施农业“三化(即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立足当地优势,确立产业化发展道路
1、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业布局。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原则,##市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本着宜粮则粮、宜菜则菜的原则,先后四次大规模调整作物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市培植了粮食、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粮经作物比例达到4:6。
2、探索集约经营,发展农业园区。近年来,##市大胆创新机制,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建园区。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模式,企业与农民签订合同,公司、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二是依托农户办园区。支持农村中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户承租土地,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实物、技术等合股联办园区,大面积发展蔬菜水果、经济林木、海淡水养殖等家庭农业园区。三是依托特色办园区。把全市农业作为一个生态园区,对产业、产品、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种养、贸工、科研开发、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约经营,使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
3、依托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之路。一是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引进。组建3处科技开发中心、5处科研所,先后研制开发农业新技术60多项;与全国27所大学、46家省以上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10多项。二是建立市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中国蔬菜网、报纸、电视等手段,及时为农民发布和传递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供求及价格走向等信息。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以市农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村科技综合服务大院为培训基地,定期对全市农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轮训。
4、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精细加工。以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等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领域,重点向优势农产品倾斜,培植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使农产品加工规模和加工增值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格局。(二)适应市场需求,推进标准化生产
1、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农业放心菜生产基地、10个外资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对生产基地全部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检测仪器、统一制度规范、统一注册商标、统一销售标识”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一票否决制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了生产档案和警示牌,实现了蔬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2、严格质量检测。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制订了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投资1200万元建立了##市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在15个种菜乡镇配置了速测室和农产品安全流动检测车,负责全市蔬菜产前环境质量、产中农资投入、产后加工处理及市场质量管理等全程质量检测,蔬菜品质显著提高。
3、抓好源头控制。投资40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的农资市场,将全市农药、化肥和种子经营户集中到市场内统一管理,较好地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下大力气搞好产地环境治理,对污染重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使工业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并投资57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进行密封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三)积极开拓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
1、积极构筑国内外市场相融合的现代化市场体系。近年来,##市以蔬菜批发市场为核心,配套建设了“十大蔬菜专业市场”、“十大农资超市”,带动了蔬菜运销、经营、中介等产业和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内外相通、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积极推广新型销售方式,与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及国家机关、大型企业开展了直供直销、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同时,主动走出国门,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市场、公司的合资合作,建立国外销售基地,开通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海上“蓝色通道”、“空中走廊”、网上通道等,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设立“专营店”,产品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巧借外力促发展。一是抓好新品种引进,使农产品结构与国际市场需求接轨。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科技园区以及农产品博览会等招商载体的作用,使之成为全市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过开展农业领域的招商引资,依靠外商的资金、技术、信息和销售渠道拓展国外市场。##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一)发展农业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圈子,以工业化的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以工业化为推动力量克服小生产的缺陷,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导作用,逐步实现农户与现代化技术对接,与大生产对接,与市场流通对接,将农户组织起来,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大生产和大流通。(二)发展农业必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用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保证农产品质量。消费者热衷于绿色环保优质产品的消费倾向和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决定了实行标准化生产、解决安全卫生问题成为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并严格执行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是在市场竞争中求胜的必经之路。(三)发展农业必须树立市场意识,以建市场、抓流
第四篇: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编辑提示: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计划。近日,笔者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成效比较明显的山东省##市进行了调研,其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山东省##市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如规模经济、标准化生产、市场导向、品牌营销等用于指导发展高产、高效、创汇农业,积极实施农业“三化(即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立足当地优势,确立产业化发展道路
1、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业布局。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原则,##市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本着宜粮则粮、宜菜则菜的原则,先后四次大规模调整作物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市培植了粮食、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粮经作物比例达到4:6。
2、探索集约经营,发展农业园区。近年来,##市大胆创新机制,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建园区。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模式,企业与农民签订合同,公司、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二是依托农户办园区。支持农村中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户承租土地,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实物、技术等合股联办园区,大面积发展蔬菜水果、经济林木、海淡水养殖等家庭农业园区。三是依托特色办园区。把全市农业作为一个生态园区,对产业、产品、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种养、贸工、科研开发、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约经营,使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
3、依托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之路。一是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引进。组建3处科技开发中心、5处科研所,先后研制开发农业新技术60多项;与全国27所大学、46家省以上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10多项。二是建立市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中国蔬菜网、报纸、电视等手段,及时为农民发布和传递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供求及价格走向等信息。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以市农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村科技综合服务大院为培训基地,定期对全市农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轮训。
4、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精细加工。以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等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领域,重点向优势农产品倾斜,培植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使农产品加工规模和加工增值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格局。(二)适应市场需求,推进标准化生产
1、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农业放心菜生产基地、10个外资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对生产基地全部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检测仪器、统一制度规范、统一注册商标、统一销售标识”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一票否决制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了生产档案和警示牌,实现了蔬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2、严格质量检测。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制订了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投资1200万元建立了##市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在15个种菜乡镇配置了速测室和农产品安全流动检测车,负责全市蔬菜产前环境质量、产中农资投入、产后加工处理及市场质量管理等全程质量检测,蔬菜品质显著提高。
3、抓好源头控制。投资40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的农资市场,将全市农药、化肥和种子经营户集中到市场内统一管理,较好地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下大力气搞好产地环境治理,对污染重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使工业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并投资57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进行密封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三)积极开拓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
1、积极构筑国内外市场相融合的现代化市场体系。近年来,##市以蔬菜批发市场为核心,配套建设了“十大蔬菜专业市场”、“十大农资超市”,带动了蔬菜运销、经营、中介等产业和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内外相通、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积极推广新型销售方式,与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及国家机关、大型企业开展了直供直销、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同时,主动走出国门,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市场、公司的合资合作,建立国外销售基地,开通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海上“蓝色通道”、“空中走廊”、网上通道等,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设立“专营店”,产品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巧借外力促发展。一是抓好新品种引进,使农产品结构与国际市场需求接轨。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科技园区以及农产品博览会等招商载体的作用,使之成为全市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过开展农业领域的招商引资,依靠外商的资金、技术、信息和销售渠道拓展国外市场。##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一)发展农业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圈子,以工业化的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以工业化为推动力量克服小生产的缺陷,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导作用,逐步实现农户与现代化技术对接,与大生产对接,与市场流通对接,将农户组织起来,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大生产和大流通。(二)发展农业必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用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保证农产品质量。消费者热衷于绿色环保优质产品的消费倾向和
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决定了实行标准化生产、解决安全卫生问题成为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并严格执行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是在市场竞争中求胜的必经之路。(三)发展农业必须树立市场意识,以建市场、抓流通来推动农业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加强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流通企业,开拓流通领域,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推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机制,建立起以专业化、规模化大生产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大市场,以大市场、大流通进一步推动大生产的良性循环,实现生产和组织流通水平不断升级。对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几点建议(一)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比如在农业经营方面,遇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的问题,亟须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市立足本地优势,对农业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链条。推行“龙头企业加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合同、订单形式把农民同龙头企业、基地、协会连成一体,使广大农民手持订单开展生产。(二)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在严格执行土地延包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快土地向农业园区集中,向龙头企业集中,向种植大户(能手)集中,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进城镇化进程,消除户口、就业、子女上学等障碍,鼓励农民务工经商、发展第三产业。(三)加大政府的组织和引导力度。##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政府从组织市场建设、开拓流通领域入手,从资金、土地、信贷、科技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因势利导组织农业的发展,使得当地蔬菜种植的传统与现代市场有机结合,带来了农业经济的大发展。比如,在组织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同时,##市政府还采取了给予税费优惠政策、建立信息报价系统、加强市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培育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协调开辟埠外市场等措施,积极扶持和服务于市场的发展;大力宣传推广农业科技,由政府出资建立科技示范园,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和新品种,经过种植示范后再广泛传播;为了促进标准化生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发展信息网、质检站和质检中心以及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政府也都采取了联动的方式进行发展。(四)切实搞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品化经营。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建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乡村组织。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编辑提示: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计划。近日,笔者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成效比较明显的山东省##市进行了调研,其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山东省##市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如规模经济、标准化生产、市场导向、品牌营销等用于指导发展高产、高效、创汇农业,积极实施农业“三化(即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立足当地优势,确立产业化发展道路
1、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业布局。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原则,##市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本着宜粮则粮、宜菜则菜的原则,先后四次大规模调整作物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市培植了粮食、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粮经作物比例达到4:6。
2、探索集约经营,发展农业园区。近年来,##市大胆创新机制,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建园区。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模式,企业与农民签订合同,公司、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二是依托农户办园区。支持农村中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户承租土地,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实物、技术等合股联办园区,大面积发展蔬菜水果、经济林木、海淡水养殖等家庭农业园区。三是依托特色办园区。把全市农业作为一个生态园区,对产业、产品、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种养、贸工、科研开发、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约经营,使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
3、依托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之路。一是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引进。组建3处科技开发中心、5处科研所,先后研制开发农业新技术60多项;与全国27所大学、46家省以上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10多项。二是建立市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中国蔬菜网、报纸、电视等手段,及时为农民发布和传递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供求及价格走向等信息。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以市农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村科技综合服务大院为培训基地,定期对全市农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轮训。
4、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精细加工。以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等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领域,重点向优势农产品倾斜,培植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使农产品加工规模和加工增值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格局。
(二)适应市场需求,推进标准化生产
1、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农业放心菜生产基地、10个外资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对生产基地全部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检测仪器、统一制度规范、统一注册商标、统一销售标识”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一票否决制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了生产档案和警示牌,实现了蔬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2、严格质量检测。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制订了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投资1200万元建立了##市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在15个种菜乡镇配置了速测室和农产品安全流动检测车,负责全市蔬菜产前环境质量、产中农资投入、产后加工处理及市场质量管理等全程质量检测,蔬菜品质显著提高。
3、抓好源头控制。投资40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的农资市场,将全市农药、化肥和种子经营户集中到市场内统一管理,较好地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下大力气搞好产地环境治理,对污染重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使工业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并投资57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进行密封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积极开拓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