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升初典型的计算题及解题常用方法
专题训练一
专题一:典型的计算题及解题常用方法
在小学计算题中有好多题型方法新颖独特,在升重点中学考试和进入中学分班考试中,多有出现,有的学生因为没见过这种题型常常得分很少或得零分,其实这种题型只要
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一点都不难。下面老师跟你支支招:
一、熟记规律,常能化难为易。
① 25×4=100,②125×8=1000,③=0.25=25%,④=0.75=75%, ⑤=0.125=12.5%, ⑥=0.375=37.5%, ⑦5=0.625=62.5%, 87⑧=0.875=87.5% 834183814利用①12321=111×111,1234321=1111×1111,123454321=11111×11111 ②123123=123×1001,12341234=1234×10001 ③12345679×9=111111111等规律巧解题:
888888***252252525525525×108 ÷36
25225225252552566666***1
20102010×1999-2010×19991999 12345679×63 72×12345679
二、利用积不变、拆数和乘法分配率巧解计算题: 28.67×67+3.2×286.7+573.4×0.05
专题训练一
314×0.043+3.14×7.2-31.4×0.15 41.2×8.1+11×9.25+53.7×1.9
19931993×1993-19931992×1992-19931992
1.993×1993000+19.92×199200-199.3×19920-1992×1991
333×332332333-332×333333332
796976795363411362267123894
363411-48894124-627796976-180
专题训练一
1998111111-)+2 -)-2000×(+)+3 ***98
2135261039154122051525
12324636948125101
59999×2222+3333×3334 4444×2222+8888×8889
3003230230231++***456
三、牢记设字母代入法
专题训练一
(1+0.21+0.32)×(0.21+0.32+0.43)-(1+0.21+0.32+0.43)×(0.21+0.32)
(1+0.23+0.34)×(0.23+0.34+0.65)-(1+0.23+0.34+0.65)×(0.23+0.34)
1(1+211+3+41)×(211+3+411+5)-(1+211+3+411+5)×(211+3+4)
***1(11+21+31+41)×(21+31+41+51)-(11+21+31+41+51)×(21+31+41)
531579(135+357753579+975)×(***+975+531)-(135+357753135579+975+531)×(357753+975)
四、利用aa÷b=b巧解计算题:
5445①(6.4×480×33.3)÷(3.2×120×66.6)
②(41+51)÷(3+3)
专题训练一
五、利用裂项法巧解计算题
11111111+++ „+ +++„ + 122334991009111335572213355779911 +42+62+82+102
111111+++++2612203042
1×2+2×3+3×4+„„99×100
1×2×3+2×3×4+3×4×5+„„+9×10×11
1+311111111+5+7+9+11+13+15+17 ***
专题训练一
六、(递推法或补数法)1.*** 2.+++++„„++.******
234561+++++ 3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4.1111111 + +++++3612244896192
七.循环小数必须化分数再计算:
920.129-1.291 +0.19756(2)2.830×0.186 2+0.3+0.52(1)0.2+29(3)0.3
八.斜着约分更简单
(1+)×(1+)(1+)ׄ„×(1+
(1-)×(1-)(1-)ׄ„×(1-1212131411)(1+)99100131411)(1-)99100 6
专题训练一
九.定义新运算,一点都不难。贵在理解透,符号是言何? 1.规定a☉b = ,则2☉(5☉3)之值为
.2.如果1※4=1234,2※3=234,7※2=78,那么4※5=
.3.[A]表示自然数A的约数的个数.例如,4有1,2,4三个约数,可以表示成[4]=3.计算: [120] =
.4.规定新运算a※b=3a-2b.若x※(4※1)=7,则x=
.5.两个整数a和b,a除以b的余数记为a☆b.例如,13☆5=3,5☆13=5,12☆4=0.根据这样定义的运算,(26☆9)☆4=
.6.规定:6※2=6+66=72,2※3=2+22+222=246, 1※4=1+11+111+1111=1234.7※5=
.7.规定:符号“△”为选择两数中较大数,“☉”为选择两数中较小数.例如:3△5=5,3☉5=3.那么,[(7☉3)△5]×[5☉(3△7)]=
.8.羊和狼在一起时,狼要吃掉羊,所以关于羊及狼,我们规定一种运算,用符号△表示羊△羊=羊;羊△狼=狼;狼△羊=狼;狼△狼=狼.运算意思是羊与羊在一起还是羊,狼与狼在一起还是狼,但是狼与羊在一起便只剩下狼了.小朋友总是希望羊能战胜狼,所以我们规定另一种运算,用符号☆表示为羊☆羊=羊;羊☆狼=羊;狼☆羊=羊;狼☆狼=狼.运算意思是羊与羊在一起还是羊,狼与狼在一起还是狼,由于羊能战胜狼,当狼与羊在一起时,它便被羊赶走而只剩下羊了.对羊或狼,可用上面规定的运算作混合运算,混合运算的法则是从左到右,括号内先算.运算的结果是羊,或是狼.求下式的结果:
羊△(狼☆羊)☆羊△(狼△狼)=().
第二篇:关于圆的几何证明计算题的解题方法[范文模版]
关于圆的几何证明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经过圆心的弦是直径;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圆上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叫做半圆;
大于半圆弧的弧叫优弧,小于半圆弧的弧叫做劣弧;
由弦及其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叫做弓形。
(1)当两圆外离时,d>R_+r;
(2)当两圆相外切时,d=R_+r;
(3)当两圆相交时,R_-r (4)当两圆内切时,d=R_-r(R>r); (4)当两圆内含时,d 其中,d为圆心距,R、r分别是两圆的半径。 如何判定四点共圆,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到一定点的距离相等的n个点在同一个圆上; (2)同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各顶点共圆; (3)同底同侧相等角的三角形的各顶点共圆; (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它的四个顶点共圆; (5)如果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那么它的四个顶点共圆; (6)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P,若PA_*PC=PB_*PD,则它的四个顶点共圆; (7)四边形ABCD的一组对边AB、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若 PA_*PB=PC_*PD,则它的四个顶点共圆。 1、作直径上的圆周角 当告诉了一条直径,一般通过作直径上的圆周角,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这一 条件来证明问题.2、作弦心距 当告诉圆心和弦,一般通过过圆心作弦的垂线,利用弦心距平分弦这一条件证明问题.3、过切点作半径 当含有切线这一条件时,一般通过把圆心和切点连起来,利用切线与半径垂直这一性 质来证明问题.4、作直径 当已知条件含有直角,往往通过过圆上一点作直径,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这 一性质来证明问题.5、作公切线 当已知条件中含两圆相切这一条件,往往通过过这个切点作两圆的公切线,通过公切 线找到两圆之间的关系.6、作公共弦 当含有两圆相交这一条件时,一般通过作两圆的公共弦,由两圆的弦之间的关系,找 出两圆的角之间的关系.7、作两圆的连心线 若已知中告诉两圆相交或相切,一般通过作两圆的连心线,利用两相交圆的连心线垂直 平分公共弦或;两相切圆的连心线必过切点来证明问题.8、作圆的切线 若题中告诉了我们半径,往往通过过半径的外端作圆的切线,利用半径与切线垂直或利 用弦切角定理来证明问题.9、一圆过另一圆的圆心时则作半径 题中告诉两个圆相交,其中一个圆过另一个圆的圆心,往往除了通过作两圆的公共弦外,还可以通过作圆的半径,利用同圆的半径相等来证明问题.10、作辅助圆 当题中涉及到圆的切线问题(无论是计算还是证明)时,通常需要作辅助线。一般地,有以下几种添加辅助线的作法: (1)已知一直线是圆的切线时,通常连结圆心和切点,使这条半径垂直于切线.(2)若已知直线经过圆上的某一点,需要证明某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往往需要作出经 过这一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简记为“连半径,证垂直”;若直线与圆的公 共点没有确定,则需要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得到垂线段,再通过证明这条垂线段的长等 于半径,来证明某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简记为“作垂直,证半径”. 小升初语文考试重点及解题方法随着之间一天天的流逝,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迎来小升初考试了,作为小升初考试的三大科目之一——语文,大家复习的怎么样了吗?下面是整理的小升初语文考试内容及答题技巧,大家可以参考下。 小升初语文考查的内容与小学课内所学习知识完全不同,主要分为四大块:基础知识10%、文学常识35%、阅读理解35%、作文表达20%。 基础知识与小学语文课内所学知识基本一致,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文学常识以诗词和名著为主,也涉及一些成语典故、历史故事;阅读理解是小升初语文考查的重中之重,题型与中考接近;作文表达因为考试时间的限制,更多倾向于对学校语言概括和组织能力的考查,小作文的考查模式较多。小升初语文考试方式及答题思路 1、字、词、句的综合运用 小升初的语文考试,不再仅仅从单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而是将字、词、句综合在一起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例如,在小升初的考试中,按要求写字、词、句在这方面最为典型。 例题: 1)写出含有“绿色”意思的词语 2)请根据《赤壁之战》一文的某些情节,概括出一个歇后语。 3)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4)写出含有夸张意思的成语。 5)根据词的感情色彩不同写一对成语,如:兴高采烈——垂头丧气 答题思路:这样的考察既全面又灵活,可以说完全考出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认真观察,不断积累,才可能得出。 2、文学修养的考察 在小升初的语文考试中文学常识的考察成为仅次于作文的第二大要点,通过一篇文章的阅读,回答几个问题,将学生的基本文学常识,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等杂糅在一起,立体式的进行评估,准确而到位。 例题:阅读《在生活中学写作》后做题。 我一直信奉“语文无处不在”,所以也就觉得学习写作的根本方法是学习生活。 我在看书时,最关心的并非作者表达了什么,而是体味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的,这样,我才能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脑袋去观察和感受生活。我厌恶刻意地背诵和套用中外名篇中的语句。但对于那些真正与我产生强烈共鸣的字词句,我也用在自己的文章里,因为它们已成为我生活感悟的一部分。正因为感受生活,我读名著,大报小报的副刊,流行歌曲的歌词等,只要它的某些东西能打动我,启发我,我是决不会排斥的。 我把与朋友聊天作为人生一大乐事,也喜欢在独处“胡思乱想”。前者,使我听到形形色色的故事,了解各种各样的心态;后者则给我深入思考的自由空间。我还乐于对那些引起争论的事物作一些换角度、换立场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人人笔下皆无”的东西,也时常觉得有话可写。而我所有的失败之作,均由“为写而写”所致。 写作是让人喜欢让人忧的事。其感受也是一言难尽的。 (1)填空 ①“我”学习写作的根本方法是。 ②“我”看书时,关心。 ③“我”从四个方面来写从生活中学写作,分别是。 (2)文中的“胡思乱想”指什么?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链接:怎样理解词义 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据词定义法。有些词有好几种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统统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比较用哪个意思最合适就选哪一条解释。所以,勤查字典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 2、分解组合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 3、以旧带新法。有些新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 4、词义引申法。有些词有本来的意思,还可以引申其他方面的含义,对这类词的理解,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原来意思,再理解它的引申义。 5、联系语句法。结合句子的要表达的意思来针对性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 (3)读文中画“------”的句子,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 链接: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 理解句子有以下几种方法: 1、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 2、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顾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 3、联系实际,典型联想来理解。 4、从比喻、象征意义中去理解。 5、从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有的文章要与当时地的情况联系起来才能理解。 (4)“写作是让人喜欢让人忧的事”,请从文中找出最恰当的语句回答其中的原因。 (5)文中说“语文无处不在”。你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语文? 答题思路:这样的扩展题,学生应该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多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同时也要对文学作品加以评价,而这种考题的重点是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学会总结和积累,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在考试中才能自如地运用,考出理想的分数。 3、语文能力的综合考察 在小升初的语文考试中,语文能力的综合考察既可以是传统的作文,也可以是谈谈自己对社会热点时事现象的一些见解。 4、面试考察 当紧张的考试过后,别放松,因为还有更关键的一轮选拔,那就是面试。 例题: (1)(必考)自我介绍 分析:自我介绍直接反映出孩子对自身的了解以及反映能力,面试必考。 (2)提问:你喜欢旅游吗?描述一下你去过的某个地方?你参加什么公益活动?会不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分析:问孩子很多生活的琐事,从琐事中了解孩子的基本素质和情况。 希望以上提供的资料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在小升初中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中的学校。 物理计算题解题思路 山西省繁峙县砂河二中 郭永相 摘要: 根据本人多年教学经验,特总结出关于物理解计算题的几种思考方式,整理如下,以便于关注此类问题的朋友借鉴讨论。 关键词: 物理 解题思路 列分式 综合式 列方程 正文: 物理计算题,由于其考察知识点的综合性强,所以在不同类型的试卷考察中总是经常见到的。解计算题时在明确了已知物理量与要求物理量后,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选择一种合适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就如同某人从甲地到乙地一样,可以有多种方式。我认为解题的思路总体而言可概括为以下三种方式。 一、从已知向要求思考。 从已知向要求思考,也就是从已知物理量向要求物理量思考。 对于这种思维方式,首先应明确我们已经知道的物理量有哪些,其次就是考虑由已经知道的物理量可以求出哪些物理量。在应用这一思路时,很明显思考必须有个具体的方向。因为此种思维属发散性思维,易使人盲无目标,那么方向在哪里? 向要求物理量思考。求出要求物理量是我们解题的目的,所以从已知物理量向要求物理量思考时,就应在考虑已知物理量的同时,时刻关注要求物理量,由已知物理量我们要尽量求出一些与要求物理量相关的物理量,以便于最终顺利求出要求物理量。所以在书写解题格式时我个人建议采用“已知”、“求”、“解”、“答”的形式(见例题1)。这样书写,便于把握题目中各个物理量以及他们间的联系,为我们解题做好准备。从已知向要求思考这一思考方式,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一句话:“由已经知道的物理量可以求出哪些物理量?”同学们在应用这一思考方式时,只要反复问自己这一问题就是在应用这一思路。应用这一思路解决问题时,书写形式往往采用列分式的形式。对于有多个问题的计算题,采用这种方法明显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前边求出的物理量可以作为要求物理量的已知条件加以利用,从而做到步步为营,求出一个物理量再求下一个物理量。 由已知向要求思考这种思路,适用于一些自认为比较难的计算题。 二、从要求向已知思考。 从要求向已知思考,也就是从要求物理量向已知物理量思考。就是在明确了已知”、“求”以后直接从要求物理量出发逆向思考。具体应用时同样要注意一个思考方向的问题,既然是由要求向已知思考,一方面我们要明确要求的究竟是哪个物理量,另一方面我们在思考时就要有意识的瞄准已知物理量,因为最终我们要利用一些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将等式变换为一个完全由已知物理量书写的表达式,再带进数据求出要求物理量(见例题2)。所以这一思路我认为也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即“要求这个物理量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大家在具体应用时只要反复问自己这句话,也就是在应用这种解题思路。这种思路能够比较快捷的准确锁定要求物理量,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比较迅速的求出要求物理量。应用这一思路解决问题时,书写形式往往采用列综合式的形式,书写量相对比较少,且由于写在一个等式中数据之间可以互相约分,使得计算量也有所减少。 由要求向已知思考这种思路,适用于一些自认为比较简单的计算题。 前面的两种思路在思考应用过程中,都要遇到选择关系即公式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先欧姆再其它,先直接在间接”。也就是说遇到问题先用欧姆定律这一电学基本规律,然后再考虑其它相关的关系;先应用由概念规律得出的直接的原始公式,再考虑由原始公式变形得出的间接的变形公式。 三、前后结合列方程或方程组 此类方法的应用是当已知物理量很少,由已知不能直接求出任何物理量,即使求出,也 与要求物理量相距甚远时;或者是由要求物理量向已知物理量推导,思路也不够明确时。简单而言也就是在第一、第二种思路不能或解决问题比较困难时,就应该应用列方程或方程组的思路了。 像数学列方程一样,首先我们应该确定未知数,一般情况下首选当然是要求物理量,作为未知数。这样的话,一旦求出未知数,也就求出了要求物理量,完成了计算题的解答。不过,有时候直接选用要求物理量作为未知数,往往会使后边的建立等式过程复杂化,求解过程繁琐化。所以,有时应根据实际需要,以一个与各个方面(或物理量)都密切相关的关键性物理量作为未知数,求出它以后再解要求物理量,从而降低解题难度。确定了未知数以后接着就是建立等式的问题了,根据数学中等式的概念:“凡是有等号的式子都叫等式”。我们等式的建立方式就有两个: (一)是以曾经所学所有规律公式建立等式。因为每个公式规律中都有等号。 (二)是由题目中内含的关系,如电压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产生的热量一样多等。应用这一思路解决问题时,书写形式要注意,它不同于数学不能设x只能用物理学当中的字母符号,而且同样要遵循先写字母表达式再写数据表达式的要求,写好数据表达式以后一次性算出未知数,不书写解算过程。(见例题3) 前后结合列方程或方程组,适用于一些自己认为非常难的题。 以上即为解决物理计算题的三种思路和心得体会,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附录: 例题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0Ω, 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a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A;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多少,当滑片P在b端时,定值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 已知:R1=10Ω I1=0.3A U2=2V 求:R2 P1 解: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a端时,由I=U 得U串=U1= I1 R1=0.3A×10Ω=3V R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U1 =U串-U2= 3V-2V=1V I1= UU1R12= 1V10=0.1A I2 = I1=0.1A R2=P1=U1I1=1V×0.1A=0.1W I2= 2V0.1A=20Ω 答: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当滑片P在b端时,定值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是0.1W。 例题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0Ω, 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a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A;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当滑片P在b端时,定值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 已知:R1=10Ω I1=0.3A U2=2V 求: P1′ 答:定值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是0.1W。 例题3.一只电炉接在220V的电路上时,用10min可把这壶水烧开,那么接在110V的电路上时,同样把这壶水烧开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min ? 已知:U1=220V U2=110V t1=10min 求:t2 解:由题意可得: Q1 = Q2 U12R1t1= U22R2t2 因 R1=R2 则有 (220V)R1210min= (110V)R12t2 解之得:t2=40min 答:接在110V的电路上时,同样把这壶水烧开所需要的时间是40min。 第一章 市场均衡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A.4/3 B.4/5 C.2/5 D.5/2 2、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20-P,市场供给函数为S=4P-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该商品实现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A.大于5 B.等于5 C.小于 5D.小于或等于5 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A.4/B.4/5 C.2/5 D.5/2 4、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A.大于B.小于4 C.等于4 D.小于或等于4 5、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0美元的时候,均衡交易量是5000单位。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了8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 A.5000单位 B.多于5000单位但小于5800单位 C.5800单位 D.多于5800单位 弹性 1、已知需求方程为:Q=50-2P,在P=10处的点价格弹性是()A.6 B.0.67 C.0.33 D.0 2、假如Q=200+0.1M,M=2000元,其点收入弹性为()A.2B.–2 C.0.1D.0.5 第二章 效应理论 1、假定X和Y的价格PX和PY已定,当MRS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A.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Y B.减少购买X,增加购买Y C.同时增加购买X,Y D.同时减少购买X,Y 2、假定X和Y的价格PX和PY已定,当MRS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Y 对(T) 3、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则该消费者的总效用是62 错(F) 4、在横轴表示商品X的数量,纵轴表示商品Y的数量的坐标平面上,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D)个单位X而获得1单位Y。 A、5 B、1 C、1/4 D、4 5、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D)。 A、60 B、45 C、150 D、75 6、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C)。 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 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同时增加X,Y的购买 7、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5,收入效应X*X2=+3,则商品是().A: 正常商品 B: 一般低档商品 C: 吉芬商品 D: 独立商品 8、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10,Y的价格为2。若张某买了7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和20个单位,则(C) A.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 B.张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张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张某要想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 9.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Y的边际效用应该是(A) A.20 B.30 C.45 D.55 10.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PX=5元,PY=4元,假设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X 和 5单位Y,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要实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A)A.增购X而减少Y的购买量 B.增购Y而减少X的购买量 C.同时增加X和Y的购买量 D.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量 11、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 +5,收入效应= +3。则该商品是(A)。A.正常商品 B.一般低档商品 C.吉芬商品 D.独立商品 12、已知某正常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 +2,则收入效应=(D)。A.-4 B.-2 C.-1 D.+1 13、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 +4,收入效应=-3。则该商品是(B)。A.正常商品 B.一般低档商品 C.吉芬商品 D.独立商品 14、已知某一般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2,则替代效应=(D)。A.-2 B.-1 C.+1 D.+3 15、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 +3,收入效应=-5。则该商品是(C)。A.正常商品 B.一般低档商品 C.吉芬商品 D.奢侈商品 16.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4,则替代效应=(C)。A.-2 B.-1 C.+2 D.+5 17、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x的边际效用为75,那么此时y商品的边际效用为(D)。 A.60 B.45 C.150 D.30 18、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D)A. 108个 B. 100个 C. 106个 D. 6个 19、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该家庭获得最大效用时的商品数量为(B) A.49 B.7C.14 D.2 20、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2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足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是30元,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D)A.20 B.30C.45 D.60 21、M=Px•X+Py•Y是消费者的(C) A.需求函数B.效用函数 C.预算约束条件方程D.不确定函数 22、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则该消费者的总效用是(A) A.78 B.14 C.62 D.16 23、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Y,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是(C) A.X=25 Y=50 B.X=125 Y=25 C.X=125 Y=50 D.X=50 Y=125 24、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预算方程为Y=50-X,则消费组合(X=20,Y=30)(B)。 A.可能是均衡点 B.不可能是均衡点 C.一定是均衡点 D.以上均有可能 25、假定茶的价格为一杯12元,果汁价格为一杯6元,当两者的MRS>2时,消费为了达到最大的满足,会选择(A)。A.增购茶,减少果汁的购买 B.增购果汁,减少咖啡的购买 C.同时增加茶、果汁的购买 D.同时减少茶、果汁的购买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关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一)计算成本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又劳动的价格w=2元,资本的价格r=1元。当总成本为3000元,厂商达到均衡时,使用的K的数量为()。A.1000 B.3000 C.4000 D.500 2、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2/3K1/ 3,又劳动的价格w=2元,资本的价格r=1元。当产量为800,厂商达到均衡时,最小成本为()。A.2400 B.3000 C.3600 D.4000 3、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又劳动的价格w=2元,资本的价格r=1元。当产量为800,厂商达到均衡时,使用的L的数量为()。A.800 B.3000 C.3600 D.4000 (二)判断规模报酬 1、当Q=2.5L0.7K0.6 时,其规模报酬应该是()。A.递增 B.递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L3/8K5/8(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则()。 A.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 B.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 C.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减 D.无法判断 3、对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LαKβ(其中0<α、β<1),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如果αB.如果αC.如果αD.如果α+β+β+β+β>0,则我们可以判断该厂商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0,则我们可以判断该厂商正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1,则我们可以判断该厂商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1,则我们可以判断该厂商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三)其他计算题 1、已知生产函数为Q=LK-0.5L2-0.32K2,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令式中的K=10。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是()。A.10-0.5L-32/L B.10-0.5L C.10-0.5L-32L D.10-L 2、已知生产函数为Q=LK-0.5L2-0.32K 2,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令上式的K=10。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为()A.10-0.5L-32/L B.10-0.5L C.10-0.5L-32L D.10-L 3、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A.1元 B.19元 C.88元 D.20元 正确答案:AAA AAC ADB 第四章 完全竞争市场 1、某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函数为TC=Q3-9Q2+81Q+25,则其收支相抵价格为()。 A.66 B.60.75 C.56 D.50 2、某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函数为TC=Q3-9Q2+81Q+25,则其停止营业价格为()。 A.70 B.66 C.67.75 D.58 3、某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函数为TC=Q3-9Q2+81Q+25,则其收支相抵价格和停止营业价格分别为()。 A.66和58 B.66和60.75 C.70和60.75 D.60和50 4、某完全竞争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为8元,平均成本为13元,平均可变成本为10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B.停止生产且亏损 C.继续生产但亏损 D.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5、某完全竞争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为12元,平均成本为14元,平均可变成本为9.5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继续生产但亏损 B.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C.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D.停止生产且亏损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已知某厂商的产量Q是500单位,总收益TR是500美元,总成本TC是800美元,不变成本FC是200美元,边际成本MC是1美元,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他应该()。 A.增加产量 B.停止生产 C.减少产量 D.以上措施都可采取 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1、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 = 0.1Q3-6Q2 + 140Q + 3000,反需求函数为P = 150-3.25Q,那么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是()A.20 B.15 C.30 D.40 2、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为 Q = 100/P2,企业的边际成本始终为1,利润最大化时垄断价格为()A.1 B.2 C.5 D.10 3、设垄断厂商的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4Q,总成本函数TC=0.6 Q2+4Q+5,总利润最大时Q为()A.3 B.4 C.5 D.154、设垄断厂商的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4Q,总成本函数TC=0.6 Q2+4Q+5,总收益最大时Q为()A.3 B.4 C.5 D.15 5、一个垄断企业以12元的价格销售8单位产品,以13元的价格销售7单位产品,则与8单位产品相对应的边际收益是()A.5元 B.12元 C.1元 D.6元 6、设垄断厂商的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4Q,总成本函数TC=0.6 Q2+4Q+5,总利润最大时P为()A.8 B.10.4 C.5 D.4 7、在伯特兰寡头市场上有两个厂商,其边际成本均为20,市场需求为P = 50-Q,则均衡市场价格为()A.10 B.20 C.30 D.40 8、A 和B 销售竞争的产品,他们正在决定是否做广告,支付矩阵如下; 厂商乙 做广告 不做广告 厂商甲 做广告 10,5 15,0 不做广告 6,8 10,4 纳什均衡是() A.做广告,做广告 B.做广告,不做广告 C.不做广告,不做广告 D.不做广告,做广告 第六章 1、某工人在工资为每小时20元时每周挣800元,当工资涨到每小时40元每周挣1200元,由此可知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应 D.无法确定 C.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第三篇:小升初语文考试重点及解题方法
第四篇:物理计算题解题思路
第五篇:微观经济学典型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