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拥军身上看创新5篇

时间:2019-05-13 05:3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周拥军身上看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周拥军身上看创新》。

第一篇:从周拥军身上看创新

从周拥军身上看创新 在“创先争优”中的作用

参加中心开展“创先争优”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一睹了中石化劳动模范物探公司周拥军和江钻股份公司刘珍珍的风采,聆听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尤其是新时期的政工干部周拥军与时俱进带队伍,创先争优立新功的经验和事迹,无疑对新时期共产党员如何带好头、带好队伍是一个良好的启示。

一、“创先争优”需要引入创新“活水”

今年41岁的物探公司2127地震队党支部书记周拥军,有着25年野外勘探生涯,2001年担任党支书,10年率队10余次出征。坚守物探这片热土,先后通过开办“班子夜校”,成立 “民工党小组”,开展思想工作上网络,创新政治思想工作方式方法,凝聚了人心。连续3年来,周拥军带领着2127队年产值均过亿元,一次又一次创造了江汉物探史的新纪录。

周拥军所在的队能在创新争优中取得好成绩,与他的创新理念是分不开的。唯物辩证法向我们揭示,世界的无穷性决定了创新的无限性,事物的发展性决定创新的永恒性。一个政党要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始终用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理念来推进党的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与党员中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更应始终坚持与贯穿创新这一灵魂,更应深刻领会创新这一灵魂同推动 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之间的深刻内涵与内在规律。

创建先进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核心是永葆基层组织与党员的先进性,先进性从哪里来?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使我们基层组织与党员时刻拥有最新的视角,把握最新动态,运用最新的理念,掌握最新的技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的活动中,我们广大党的基层组织与共产党员更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进程中成为更加先进的组织,更加优秀的党员,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所以我们在局机关开展的“强责任、作表率、创一流、促发展,向建党90周年献厚礼”的活动中,理当树立起创新意识,只有“创新”,才可能“争先”。创新能使我们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能始终走在前列。

二、“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创新之道

思想工作上网络。这是周拥军的“创新”之一。近些年来,因特网的普及,员工思想变得异常活跃,个别员工变得心浮气躁。但凡事有弊更有利,网络的高覆盖也为分散施工的地震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可能。周拥军利用因特网这一平台,开设了2127队QQ群,建立了2127队网站和2127队搜狐博客,通过因特网,周拥军与2127队员工在线交流,凝聚了人心。去年底,2127队承担了潭口三维地震勘 探项目,该项目是江汉本土历史上炮数最多,水炮最多,震源最多,覆盖次数最多的地震勘探项目,周拥军带领新班子成员战斗在工地最前沿,在千余名员工的齐心协力下,实现了开门红,提前完成任务,2月底该项目获优质工程。

我党是一个拥有390万个基层党组织,7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高举创新的旗帜。一是要尊重和发挥基层一线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充分调动发挥基层组织与党员的创造力,在实践中汲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二是要明确创先争优的方向与目标。不同区域的基层组织与不同岗位的共产党员在创先争优的着力点与具体实施上千差万别,就要求我们在不同的区域、岗位上把握创新这一普遍规律,坚持正确的方向,达到既定的目标。三是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机制与氛围。创先争优不仅是在原方式方法上做出最佳业绩,更重要的是要大胆的闯,大胆的试,大胆的干,赢得起成功,受得住失败,让创新来推动创先争优量的叠加和质的飞跃。我们各级党组织与党的领导干部要紧扣创新这一主线,在本地区本单位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机制与氛围。

创新之道,从大的层面讲,一是要在观念上创新。将发展是第一要务,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普遍原则运用到每个具体的事物与工作上来。立足解决什么是科学发展,如何进行科学发展,着力于创新发展的理念,摒弃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观念与方式,从高能耗的增长方式转变到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到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 生产方式,等等。二是要在机制上创新。着眼于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在解决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的结合上进行积极探索。实践证明,创新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和持久推动力量。三是在创先争优的岗位上激发创新的动力。改革创新是工作的生命,创新创造是做好工作的不竭动力,是发展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在各自岗位创先争优,必须敢于创新,积极进取,善于把握机遇,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着力做到“三个善于”:善于超前思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党员干部既要有创新的激情和动力,又要有考虑问题的理性和全局观;既要善于超前思考,又要有见微知著、一叶知秋的本领;既要善于从全局着眼,把握工作的整体性,又要将创新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冲破旧的条条框框,通过创新为实现科学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善于赢得先机。机遇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只有把握好机遇,才能赢得先机;只有赢得先机,才能占据发展的制高点。机遇总是眷恋有准备的人。党员干部要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把握机遇的能力,抓住并充分利用机遇。要在创新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善于扬长避短。党员干部要在敢闯、敢冒、敢试、敢干时克服心理浮躁、急功近利等缺陷。善于扬长避短,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变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提高发挥比较优势的能力,找准发展的途径,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创新之道,从一个单位和企业来讲。一是创新思路 ;二是创新举措 ;三是创新作为;四是创新手段 ;五是创新形象。

三、周拥军的创新给就业工作的启示

成立 “民工党小组”是周拥军的创新之一。近年来,民工一直是物探地震队员工队伍的主力军,占到整个员工队伍的90%。民工队伍不到位,施工将难以开展,民工队伍不稳定,施工进度将严重受阻。一次,有一个民工放线班驻扎在海拔3500多米的密林里,周拥军患着感冒走了一天一夜才到他们班,身上的衣服全都被雾水湿透了,冲着周书记的诚恳,民工班长坦承地说:“俺原想一走了之,书记如此对俺,俺很感动,俺过去是村支书记,后来带了部分村民出来打工,现在知道您的难处,俺不走了,跟着你过这道坎。”周拥军听到这里,猛地受到启发,心想何不要发挥民工党员的模范作用,以民工党员带民工呢?经过调研和与几位支部委员讨论,他在民工中率先成立了“民工党小组”,充分发挥“民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民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联系到我们所从事的就业工作,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年前召开的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这是对十六大提出的“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发展。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 5 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就是要求凡是愿意并有能力的人都能获得就业机会,都能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就业岗位。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增加“充分”二字,并提到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分析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体现了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油田就业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灵活就业、政策性安置就业人员数量偏多,就业稳定性差。随着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政策享受期限的陆续到期,这部分人员可能会提出就业的要求。二是由于部分人员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就业困难人员帮扶难度更大。三是由于油田生产的特殊性,提供女性的岗位相对较少,近年来女性就业矛盾显得格外突出。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同样油田子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是当前的棘手问题。五是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复杂。劳动力素质与岗位不适应的矛盾加剧,一线技术工人短缺成为油田发展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部分用人单位招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同时并存。去年以来,一些生产单位的需求性用工在油田招不到人,如电(气)焊工、钳工、车工、汽修工和油井作业工,报名应聘人员很少,最后不得不招用农民工。

尽管油田就业工作任务艰巨,但保障民生办实事,是局党委、管理局和分公司对油田职工群众的郑重承诺。油田“十二五”劳动就业工作目标提出:未来五年油田每年至少新增就业1000人以上,做到 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确保油田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国家和湖北省规定的范围以内。在今年的油田工作会议上,局长、分公司总经理张召平再次明确了“2011年实现1000人的就业目标”。局党委书记孙健多次在讲话中强调:“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最大的群众工作,要用情用心用力地做好帮扶工作。”

如何做好油田就业工作?周拥军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创新。一是创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针对零就业家庭、长期失业人员、低保对象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援助,关键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果没有创新,就业安置工作工作会越来越难。

二是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通过建立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园等措施,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对不同就业群体实行分类指导,以协解失业人员为重点开展自强创业,以女性为重点开展巾帼创业,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开展科技创业。

三是创新培训模式。

四是创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服务方式。大力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形成覆盖油田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提高业务应用水平为目标,加快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

第二篇:从毛泽东同志身上看学习精神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终身学习的领导人,也是一位传授理论知识的导师。在数十年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形成了深刻的学习思想。

一、学习是人性的,贵在有度

学习总是主体(人)的活动,即人的活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因此,学习首先是和必须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必须在人的身体条件范围

内有限度地进行。那种脱离人的具体实际,强制进行,忽视人的本性的学习只能是一种被动的冷冰冰的知识灌输,是不会为人所接受的。

1941年元旦,毛泽东同志为延安保育院的小学生金德崇题词—“又学习,又玩耍”。简单生动的几个字包含了对学习的深刻理解。毛泽东同志一向认为,爱玩耍是孩子的本性,也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他说,入学前的小孩,一岁到七岁,接触事物很多。两岁学说话,三岁哇啦哇啦跟人吵架,再大一点就拿小工具挖土,在玩耍中模仿大人劳动,这就是观察世界。他还认为,对孩子的认知引导应该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拔高,要在人认识事物的本能和自然形成的过程范围内来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其实,只要合理安排,学习和玩耍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人学习的最初阶段就是玩耍和模仿。交互式的学习活动包括群体玩耍和整体模仿都是人实现社会化的最初阶段。学习主体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是在玩耍和模仿中获得的。所谓“寓教于乐”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要在人的身体承受范围内进行,要有度,特别是要符合年轻人的身体特点。这是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的观点。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时说:青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如果对青年长身体不重视,那很危险;青年比成年人更需要学习,要学会成年人已经学会了的许多东西;但是,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的负担都不能过重;尤其是十四岁到十八岁的青年,劳动强度不能同成年人一样;青年人就是要多玩一点,要多娱乐一点,要跳跳蹦蹦;这些特点都和成年人不同;一方面学习,一方面娱乐、休息、睡眠,这两方面要充分兼顾,两头都要抓紧。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时,祝福学生们首先要身体好,然后是学习好,将来工作好。1965年7月3日,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文件的批语中,又一次指出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他大力支持“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教育方针,要求学校的课程、讲授和考试不能以学生为敌人,要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些从学习主体出发来认识学习活动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现状尤其具有针对性。

二、学习是全面的,贵在分析

学习是一个综合的和全面的三维过程:不仅包括学校的学习,还包括社会实践中的学习;不仅是教学活动,更是研究活动;不仅是对正确经验的获取,还是对错误教训的规避。

毛泽东同志主张,学习要结合社会的实践,不但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问题;许多东西单从书本上学是不成的,要向生产者学习,向工人学习,向贫农下中农学习;在学校则要向学生学习,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1958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提出,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学习和劳动结合起来是一大改革。他赞赏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之道。正是为了践行开门求学的原则,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曾利用假期考察湖南农村。北伐战争期间,毛泽东同志于1927年专程赴湖南考察湘潭、长沙等5 县的农民运动,并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同志不止一次地讲过,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但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不仅把理论与实践比作箭与靶的关系,更把对理论的应用或实践本身看作是更重要的学习,提倡在实践中学习。

学习和思考要相结合。毛泽东同志这一主张与孔子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一致。青年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批评学而不思的陋习。他说:“吾国二千年之学者,皆可谓之学而不思。”1964年7月5日,在和一名大学生交谈时,他明确反对注入式教学法,勉励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要自己研究问题,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师的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毛泽东同志在读书时善于独立思考。尤其是在读历史书的时候,常常通过品评历代政事,臧否人物,吸取经验教训,悟出自己所需的为政方略,并在同古人的对话中激发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

“一万年都有两点”,这是毛泽东

同志最为崇尚的辩证法。在学习的问题上,他更是强调学习是辩证的,强调学习贵在分析,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一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学习外国的问题上。他批评有些人对任何事物都不加分析,不掌握“两点”,完全以“风”为准,今天刮北风,是北风派;明天刮西风,是西风派;后来又刮北风,又变成北风派;自己毫无主见,往往由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他在《论十大

关系》中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只有学会和熟练运用了这些原则,我们的国家才会富强起来。

三、学习是渐进的,贵在自知

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了然于胸的循序积累的线性过程。在学习的起点上,要甘当“小学生”,谦虚自知,才能“积跬步而至千里”。毛泽东同志在长沙求学时期曾立言以身心之修养、学问之研求为主,用功读书,虚心求教,持之以恒。在延安时期,已是中国共产党主席的毛泽东,在读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一书时,曾亲笔作了3000余字的摘录,还致信艾思奇虚心求教。他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说,要了解情况,“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在《论十大关系》中,他从国家的高度指出,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但是也要有批判地学,不可盲目地学;在技术方面,我看大部分先要照办,因为那些我们现在还没有,还不懂,学了比较有利;但是,已经清楚的那一部分,就不要事事照办了。上世纪60年代,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全国出现了“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高潮。核工业系统有人对还没有学会和掌握的尖端技术,就跃跃欲试地想搞革新。宋任穷及时地发现和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写信向毛泽东同志作了汇报。毛泽东同志在中南海接见宋任穷时,针对这一现象明确提出,像小孩学写字,要先写正楷,后写草书。二机部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指示,提出对没有掌握的苏联设计“不准改”,对苏联供应的仪器设备不准乱拆乱动,对苏联的设计和设备做任何改动,都要经过上级批准,等等。这就及时“压缩了空气”,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混乱。

四、学习是长期的,贵在坚持

“一万年都要学习嘛!”这是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中的一句话。“一有意志,万事皆成。我劝同志们也和我一道学习。事务太多,时间不足,然亦可以挤一点。养成学的习惯,就能学下去。”这是毛泽东同志于1959年9月11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过的一句话。

毛泽东同志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和践行了这两句话。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自少年时代起,毛泽东同志就善于挤时间看书学习。长沙求学时期,他勤学苦读。革命战争年代,他利用战争空隙争分夺秒地研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更加嗜读和加强学习。毛泽东同志在中南海的故居就像个书的海洋,居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连卫生间里也摆放着书。为了读书和学习,毛泽东同志把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时,毛泽东同志也总是带着几箱子书,一有时间就开卷学习,孜孜以求。直到临终之前,毛泽东同志也未放弃对书本的钟爱和对学习的坚持。在1976年9月7日至8日下午的弥留之际,毛泽东同志仍在坚持看文件、读书和学习。据医疗护理记录,8日这一天毛泽东同志看文件、看书共11次,达2小时50分钟。其中有一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了7分钟的书,他又昏迷过去了。10多个小时后,毛泽东同志在书香中离世了。

毛泽东同志的学习思想贯穿于他学习实践的全部和生命历程的始终,充分揭示了学习的内涵、意义和方法论基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学习的本质,对于我们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谁在学习、什么是学习和怎样学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的学习思想和理论,其内容之丰富和深刻,并不是一篇短文就能概括的,充分研究和发展毛泽东同志的学习思想和学习理论也将会是一个针对现实的重要课题。

第三篇:从焦裕禄同志身上

从焦裕禄同志身上,我们学什么?

————深入学总书记的兰考讲话精神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总书记重访兰考。在兰考,站在焦裕禄同志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总书记“心情很激动、很不平静”,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吏治兴则国兴”,总书记的兰考讲话,寄予了对全党同志深切的期望,给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树起了精神的标杆,为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指引了方向。

一弹指一挥手间,离焦裕禄同志辞世至今已是50年,整整跨越了半个世纪。尽管时代不同,艰苦的岁月距离我们大多数人那么遥远,但我们再听、再看、再读、再学,我们依然被焦裕禄同志深深感动,为他折服,泪满盈眶。这说明,有一种精神,那是能穿越时空与人共鸣。面对新时期的“赶考”,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好好掂量和思考,深入学习总书记的兰考讲话精神,搞清楚,弄明白,我们从焦裕禄同志身上,究竟学什么。

学习焦裕禄同志,要真正做到“硬骨头”。

50年前,焦裕禄同志在兰考,仅呆了470多天,但他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是什么磨就了他的铮铮铁骨,忍着剧痛的折磨,把一生的热血洒在了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毫无疑问,是理想信念,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执着,撑起了铮铮硬汉的“脊梁”。而这正是我们当代共产党人中有些人身上所缺乏的。对于这一点,总书记形象的称为“缺钙”。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总书记把共产党人的信仰喻为“总开关”。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追求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道路上的第一大考题。因此,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是给精神不断“充电”、“加钙”,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要真正做到“硬骨头”。

学习焦裕禄同志,要真正做到“为民请命”。

穿越回50年前的兰考,我们来看,焦裕禄同志的时间都去哪儿了。1962年12月6日,焦裕禄同志来到兰考,连年不断的沙荒、盐碱、内涝、水灾、饥饿的灾民,让这个铮铮硬汉泪洒满襟,食难宁寝难安。于是,在重灾区、田间地头、农户民舍,飞沙、暴雨、寒风、骄阳下,治沙、治碱、治水,焦裕禄同志身体力行,殚精竭虑。那盏老油灯、那把破旧的藤椅,还记得忍着剧痛伏案工作的身影。他心中满满装着的是“百姓”,却唯独没有了他自己。为了兰考36万的群众不再遭受灾难的折磨,不再挣扎在死亡线上,他恨不得把时间掰开了花,而他的病耽搁了又耽搁,却已是没有一丝转机。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焦裕禄同志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道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1949年3月23日,中央领导从西柏坡前往北平的路上,毛泽东同志说这是“进京赶考”,“不当李自成”。60年过来了,但这席话对于全党、全国来说,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场面向未来的“赶考”,考官就是百姓。焦裕禄同志用他有限的生命给“考官”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都应该反思:我们心中有没有真正装着百姓,我们有没有真正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我们有没有真正为百姓谋利益,还是在为自己谋私利,我们写出的每一份答卷能不能让百姓真正满意。

学习焦裕禄同志,要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50前的兰考,因为沙荒、内涝、盐碱、水灾泛滥,成了豫东的重灾区,36万人,其中3.8万人出去逃荒。焦裕禄同志上任的第二天就开始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一年多的日子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为治水,他对主干水道追根溯源,越县跨省,绘出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为封沙,他带领调查队跋涉2500多公里,对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编号立档,“扎针(栽泡桐)、贴膏药(沙丘上封土)”的方法来自于实地考察的灵感;为改地,他一口一口地品尝碱土,摸清盐碱地的性质,得出“咸的是盐,凉丝丝的是硝,又骚又苦的是马尿碱”的结论,让一辈子与盐碱地打交道的老农不得不佩服。在焦裕禄同志去世的第二年,兰考初步实现了粮食自给,甩掉了豫东历史最有名的缺粮县的帽子。可见,焦裕禄同志生前制定的方案已见成效,治“三害”取得初步成果。这一切都来源于焦裕禄同志的苦干、实干、敢干、能干,摸清规律,科学发展。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有党的领导,有毛主席著作,有几十万人民,只要干,一定能在困难当中闯出一条路来,一定会改变兰考的面貌”。焦裕禄同志的话让人经久回味,他的开拓进取、实干的精神永远是鼓励我们勇敢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强大的思想动力。

学习焦裕禄同志,要真正做到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470多个日子里,他深入基层调研,几乎跑遍全县;治水、治沙、改地,从方案到实验,他身先士卒;儿子没掏钱白看了一场戏,为此他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特殊化;他的办公条件是简陋的,办公桌、文件柜等都是建国时的旧物;他自己患病,家里人口多,经济困难,却从未要过救济;甚至他临终前还要求徐俊雅同志不准在他走后向组织提要求,增加组织的麻烦。焦裕禄同志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严格要求。他不仅自己做到了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也要求他的家庭及本县的全体干部也要做到。

对照焦裕禄同志,我们再来看我们现在的干部差距在哪里。“表哥”、“房叔”等一些高官们贪污受贿、为所欲为,锒铛入狱,甚至被判死刑。还有一些干部高高在上,公费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权私用„„,认为我为国家做贡献,只要钱不进我自己口袋,吃点喝点用点算啥,躺在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挣下的功劳簿上洋洋自得。这些人何论什么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殊不知,他们架起了一道鸿沟,一道横亘在老百姓与官员之间的鸿沟!这些人的作为是导致当今社会民仇官心理急剧膨胀的根源。习总书记曾用“温水煮青蛙”、“雷峰塔的倒掉”喻示这种危害的后果,这足以引起我们全党同志深刻反省和高度警醒。

浮梁古县衙至今还挂着一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习总书记对这幅对联曾作了诠释,认为古代官民关系尚能如此,作为共产党人应有更高的境界。我们共产党的执政权利是党领导人民、依靠人民夺取的,是人民赋予的。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该遵守党纪国法,面对物质权利的诱惑,守住底线,保持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清正、廉洁、高效的政府,我们必须要真正做到艰苦朴素、廉洁奉公。

总书记自上任以来,他的新政亮点之一就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整顿干部作风,从上至下,率先垂范。他的兰考重访,无异于一颗春雷炸响在每个共产党人的心间,学好用好焦裕禄精神是我们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赶考”路上必须坚持的主题。

第四篇:从iphone看企业创新

从苹果看企业创新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到了想像。

————————雨果

乔布斯和沃兹两人决定成立公司,他们想了好几个名字,乔布斯一次旅行回来后,向沃茨建议把公司命名为苹果。

从苹果的第一个标志可以看出,这个苹果就是进400年前落在牛顿头顶上的那一个。

现在已经没有人去追问问什么这是一个苹果公司,而不是一个香蕉公司,但是事实上,不论这个公司叫什么,他所传承的是一个创新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想法,正是这个落在牛顿头上的苹果,给人类真正揭示了天文的奥秘和万物的平衡和深沉的哲理,同样也正是这个苹果,发起了一场IT领域的新革命。苹果公司每一个新产品发布,都会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和期待,因为苹果的设计和产品为客户带来的不是满意而是惊喜,不是满足需求而是创造需求!苹果每次推出的新产品,都会有意无意的改变一个产业的格局和商业模式。有人这样评价乔布斯,“他拥有令人吃惊的能力,总是能发现那些应该存在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找到合适的技术,将其和无法想象的美学元素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巨大的魅力。”苹果每一款新产品消费者可能做梦都没有想过,但是一拿到手里,消费者会惊喜地说,我想要。这就是苹果公司所达到的营销境界。

2007年,苹果首次发布了第一款iPhone手机。短短两三年后,“大屏幕无键盘”已经成为只能手机的标志性脸孔。短短三年,苹果从一个外行,到引领手机潮流。然而,昔日手机巨人诺基亚在iPhone面试2年多的时间里,依旧沉浸在对过去辉煌的回忆中,没有推出一款足以接近iPhone的产品。即便现在NOKIA试图与微软联手,在时间上已经落后了三年。

从表面看,颠覆性的创新往往出自外行之手。这句话的实质是,没有辉煌历史的公司同样能抓住商业的本质,过去十来年,苹果推出的音乐播放器和新型手机产品,成为其业绩重要增长点,苹果在这些领域都并非先行者,但却后来居上其原因在于该企业注重创新且“不按常理出牌”。苹果从一开始,就没有简单的把手机当成通话工具,而是创造性的将其定位为无限可能的个人终端平台。诺基亚并非不想做好,仅其芬兰奥卢研究中心就有2000名工程师。但问题是,如果心智模式十分陈旧,找错了努力的方向,再多的投入也是白搭。现在看看诺基亚的经典口号“Connecting People(直译:连接每个人)”,也显得一成不变。这其实把诺基亚限制在通讯的狭小世界里,一直把手机仅仅当做手机,而忽视对用户需求未来的把握。对比iPhone喊出的那句“再一次改变世界”,乔布斯的野心也并非大的不可能实现,他想做的,也不过就是想把电脑装在口袋里罢了。

最后再说一句我想说的,如果比尔盖茨让微软成为传奇,那么乔布斯本人就是传奇。

赵西强

2011626

第五篇:从阿里巴巴看企业管理创新

从阿里巴巴看企业管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仅有良好的生产效率、足够高的质量、甚至灵活性已不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管理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企业管理创新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它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国际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符合管理本土化的要求,符合“入世”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要求。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是:以价值增加为目标,以培育和增强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各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具体来说包括技术创新、战略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观念与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创新等。

阿里巴巴是全球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务交流社区。自阿里巴巴于1999年成立以来,基于阿里巴巴价值观体系的强大的企业文化已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及其子公司的基石。他们在商业上的成功和快速增长以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基础,并始终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从整体上可以细分为思维创新、战略创新和产品创新。

 企业管理思维的创新

我国企业要实施管理创新,首先,必须要进行管理思维的变革,要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其次,中国企业要坚持“人本管理”的管理观念,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核心,积极推动企业经营思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创新,改善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在企业中建立起浓厚的管理创新意识和氛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阿里巴巴凭什么能存活下来?2003年,马云在美国哈佛的一次演讲中给出了答案:“第一,我不懂技术;第二,我不做计划。”这听上去很荒唐,但他接下去的话似乎让这“怪异”的说法变得有凭有据,“我不懂技术,因此,我要求工程师无论开发出任何软件都要让我先试用,我不会用就意味着80%的人都不会用,工程师们就得重新开发。正因为有了这一条,我们的软件操作起来十分简便,已有2000多万个中小企业的老板成为我们的客户。我不做计划,我认为计划书写得越厚越容易脱离实际,但是不按计划书说的办,那就骗了投资者;如果按计划书去运作,又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所以我不订计划。”马云和他的同事就是靠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思维,使阿里巴巴挺过了最初的创业期。

现在阿里巴巴无疑是全世界最大的B2B(Business to Business)网站,因为他们有1300万家企业会员,但是阿里巴巴初创的时候,包括CEO在内的阿里巴巴的创业者,并不知道自己公司的模式叫B2B。阿里巴巴的CEO和他的伙伴们当时的初衷就是希望阿里巴巴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成功。就是这样的无意识当中,马云和他的伙伴们把B2B应用于中国市场,并开发出一套盈利的C2C(Consumer to Consumer)新模式,产出巨大的效益。马云和他的团队是成功的创新者,成功的实现了经营模式的创新,以及产品、营销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创新。马云从底层市场入手,定位于中小企业,并以此作为切入电子商务市场战略途径的出发点,即为“找虾米”战略。阿里巴巴的倒行逆施,倒立者马云的创新思维,令金字塔的塔底变成了塔尖,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企业管理战略创新

正确的战略是成功的一半,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需要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战略愿景和战略定位。良好的战略愿景为企业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业务战略和战略保障体系提供指导方向。

阿里巴巴以B2B业务为切入点,通过横向和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结合,使其构筑了B2B、C2C、软件服务、在线支付、搜索引擎、网络广告六大业务领域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全面覆盖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化的各大环节。整个商业生态圈的六大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通过资源的整合应用最终发挥最大价值,实现了产业链的协同。同样,基于此原理,其他企业也在采用相似手段,实现其产业链延伸和系统,如百度高调宣布利用其搜索资源和丰富的社区资源,全力进入C2C市场,这也再次验证了阿里巴巴战略布局的前瞻性和价值性。马云是全球电子商务B2B模式的创建者,这为全球中小企业发展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如果没有阿里巴巴,B2B在全球范围内或许不会社会创造如此巨大的价值。创新同样决定了淘宝的命运。在全球C2C老大EBAY挥斥中国市场,刚刚建立的淘宝用两年时间,把整体市场做大了上百倍,并从强悍的对手中拿走了曾经属于对方的80%多份额。

阿里巴巴自创建之始就没有简单复制美国的B2B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走了一条创新之路:为中国的制造商和国外的采购商搭建一个信息平台,为中小企业服务,帮中小企业赚钱。从最基础的替企业架设站点,到网站推广以及对在线贸易资信的辅助服务、交易本身的订单管理,不断进行开拓和延伸。正是阿里巴巴立足于中国中小企业特点的这种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开拓出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差异化的产品,并开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强有力,可持续,可拓展。

 企业产品创新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使得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管理能力等方面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而创新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唯一手段。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是研发型企业的最为重要的创新途径和手段。

英语教师出身的马云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产业中的一个另类。1999年,当众多国内企业把美国舶来的B2B、B2C、C2C等各种电子商务模式视为圣经的时候,马云就意识到,亚洲的电子商务市场与欧美的电子商务市场有着本质的区别,特别是B2B模式,前者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而后者则是针对大企业的,显然,两种市场不可能用一样的模式。基于这种判断,阿里巴巴自创建之始就没有简单复制美国的B2B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走了一条创新之路:为中国的制造商和国外的采购商搭建一个信息平台,为中小企业服务,帮中小企业赚钱。2001年,阿里巴巴又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个网上交互式商务信用管理系统——“诚信通”,现在这项创新业务已成为阿里巴巴第二大收入来源。

另外,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个人交易网站淘宝网推出的B2C(企业对个人)业务。这种被称为“颠覆亚马逊”的中国特色B2C的模式迥异于以亚马逊的B2C模式。:亚马逊是从企业利润中瓜分出一块,淘宝的B2C是帮助企业赚钱后再赚钱。当亚马逊模投入巨资建

立仓储、配送中心的时候,淘宝网B2C新模式则不需要有这部分支出,这部分支出仍然属于B方。

阿里巴巴从同期发展的众多电子商务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全世界最大的B2B网站,而阿里巴巴B2B模式也与雅虎门户网站模式、亚马逊B2C模式和eBay的C2C模式一起,被硅谷和互联网风险投资者称为“互联网的四种模式”。让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企业实现全贸易环节,从支付、物流再到企业管理、融资和商务服务等一系列的企业经营活动都能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实现。

目前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产业链已初具雏形,B2B、C2C、电子支付、搜索、在线管理服务及物流等。但未来,这一庞大的电子商务产业帝国还需继续深化和拓展,阿里巴巴继续以快人一步的步伐前进......世纪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我国企业管理提出严峻的挑战。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化经济,它要求企业在管理手段上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应用,在经营决策上注重掌握和运用决策支持系统,在作业流程上进行重新安排或彻底更新;知识经济是一种网络化经济,它要求企业减少管理层次,加快信息传递和反馈速度提高管理效率;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要它求企业管理人员尽快转变思维方式,更新知识结构,在管理思想上从重视物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并提高企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重视环境管理。总之,知识经济必然要求企业管理在各个方面推进变革和创新,在这一方面,我国的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下载从周拥军身上看创新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周拥军身上看创新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秘书身上寻找效率

    从秘书身上寻找效率一提起“秘书”,相信许多人的脑海里立刻涌现这样的形象:第一、她是一位女士;第二、她在一般机构中均属可有可无的旁边人物(花瓶)。这是令人深感遗憾的看法......

    从基层视角看税收管理创新

    从基层视角看税收管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税收事业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

    从基层视角看税收管理创新

    从基层视角看税收管理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税收事业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

    人类从哪些动物身上得到启示

    人类从哪些动物身上得到启示? 按女儿要求查找的一些资料,供各位家长分享。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

    从狗身上得到的启示

    从狗身上得到的启示 暑假里,我去奶奶家玩,奶奶家养了一只小狗,它在天热时总是不停的伸舌头,这点够洗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查了资料。 原来,狗是很不耐热的动物.因为狗不会出汗,也不......

    从温总理身上想到的体会(最终定稿)

    前几日在网上有两条关于温总理的新闻,一个是总理致信《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里一处地质知识的错误并对广大读者致歉;另外一个是总理为送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亲自撑伞。当......

    从制度创新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从制度创新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WiMAX看自主创新(共5篇)

    从WiMAX看自主创新 大家都知道3G有WCDMA、CDMA2000、TD-SCDMA三个国际标准,却不知道还有第四个标准WiMAX;大家都以为TD很短寿,却不知道 WiMAX支撑的时间更短;有的人觉得TD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