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看守所人权保障与械具的使用
浅谈看守所人权保障与械具的使用
古浪县人民检察院监所科 张兴灵
2010年10月25日 11:08:15 来源:中国检察网
【打印】【关闭页面】【返回】
人权保障是一个国家文明和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主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西方哲人曾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高低,可从这个社会对待犯罪人的态度上得以体现。作为被赋予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在依法治国、保障人权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的规定,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机关。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也可以由看守所监管。检察机关驻所检察的主要任务是对看守所的执法活动实行监督。在崇尚法治、保障人权的今天,如何确保被羁押、监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看守所使用械具等一系列管理手段是否合法、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在押人员权益保障和看守所规范使用械具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重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保护,全面正确理解监所“人性化”管理的科学内涵
受传统执法观念的影响,多年来,公、检、法的工作人员一直存在“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的片面价值取向,容易“先入为主”,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保护不够。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人权的尊重,这不仅是对社会中守法公民的权利尊重,也包括对那些违法或者可能违法人的权利尊重。在执法过程中我们要贯彻“无罪推定”的思想。我国刑诉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我们的公安监管民警、驻所检察人员在工作中应当积极贯彻,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尊重其人格,保障其应享有的合法权益,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严格执法。另外我们要转变传统执法观,就是要对现行倡导的看守所监管“人性化”管理加以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首先,人性化管理是优化管理,不是弱化法律。“人性化”不代表“自由化”和“人治化”。人性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管理的策略和方法上,不是放任和迁就,而是将人文关怀融入依法、严格、科学的管理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维护法律的权威。其次,人性化管理是被监管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不是少数人享有的特权。“人性化”不代表“特殊化”和“特权化”。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地方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经费保障不足,即通过“开小灶”的形式,向少数条件好的监管人员提供有偿服务,此外还存在其它一些无明文规定的收费等等。同时少数民警由于受利益驱动也会为一些特殊群体打开“方便之门”。这样的管理是与人性化管理的宗旨背道而驰的。人性化管理必须完全抛开个人身份、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等外在因素,做到以人为本,平等对待,充分保障全体被监管人的合法权利,不是少数人享有的特权。第三,人性化管理是确保安全、构建和谐的必然要求,不是弱化监管职能。“人性化”不代表“表面化”和“形式论”。“确保安全”是监管工作的生命线。“人性化管理”能够营造更多的和谐因素,化解对抗情绪、极大地提升监所安全系数。同时,还能促使被监管人员悔过自新,并积极提供违法犯罪线索或揭发犯罪。“人性化管理”已逐步成为强化监所深挖犯罪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人性化管理”不但没有“弱化”和“放弃”监管职能,反而进一步强化了监管职能,使监管职能落到实处。只有转变执法观念,科学把握监所人性化管理的内涵,才能真正做到不枉不纵,不偏不倚,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显示法律的公正、尊严。
二、看守所在监管中使用械具的必要性和现状
看守所在监管活动中使用械具的必要性:看守所所羁押的人,是指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留所服刑人员,除过失犯罪外,大都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恶不作、过惯了自由放荡生活的人,他们受腐朽没落思想的毒害,犯罪时贪婪、残忍、疯狂,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而走向犯罪。各种类型的羁押人员入监后,其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人身自由被剥夺,与社会、家庭隔离,在严格的管制和严密的监管下接受教育和审查。有的羁押人由于人身自由的丧失、环境的刺激、罪责感的压力,对前途、工作、社会地位、家庭的忧虑等,使他们感到孤独无援,惊恐不安,心绪紊乱等,从而产生自残、自杀等逃避法律制裁的想法,而有的被羁押人的恶习较深,把被抓“入监”推向偶然的情景因素,归咎于自己作案手段不高明,走了“霉运”,但不考虑自己的犯罪思想根源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内心不认罪,不悔罪,没有罪责感,思想上抵触情绪大,在行动上就产生了抗拒、排斥监管教育的行动,甚至做出严重违反监规和监管秩序的举动,不听劝阻和教育。对此看守所对有违规在押人员按规定加戴戒具进行管教,就显得非常必要,戒具的依法使用对维护看守所正常监管秩序,保护其他羁押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被羁押人自残、自杀或重新犯罪,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看守所工作条例》规定合法使用械具的情形有:对已被判处死刑、尚未执行的犯人,必须加戴械具。对有事实表现可能行凶、暴动、脱逃、自杀的人犯,经看守所所长批准,可以使用械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先行使用,然后报告看守所所长。上述情形消除后,应当予以解除。在具体施用械具的过程中,公安部对看守所使用械具为此做出规范性的规定:
一、依照规定使用统一制式的手铐、脚镣和警绳,其他械具一律禁止使用。手铐的最大重量不得超过0.5公斤,脚镣的最大重量不得超过5公斤;
二、械具使用只能用于制止和消除人犯实施暴力、脱逃、自杀和破坏监管秩序的行为,严禁以械具作为刑讯和体罚的手段,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犯,可以使用械具;㈠经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的,或二审维持原判等待复核的;㈡有明显迹象表明可能行凶、暴动、脱逃、自杀的,或已发生这类行为需要防止其继续实施这类行为的;㈢严重闹监,非使用械具不足以制止的;㈣被押解、提讯、出庭受审或者出所就医等途中,需要戴械具的。
三、使用械具要经看守所所长批准;在紧急情况下看守人员可以先行使用械具,然后报告所长。
四、给人犯戴械具时应当松紧适度,既要保证安全,又要避免致伤、致残人犯。严格禁止给人犯戴双铐、双镣。
五、戴手铐、脚镣的时间不得超过15天(已判处死刑的除外)。特殊情况下,经主管公安局长批准,戴械具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看守所干警要加强对戴械具人犯的教育,在其危险性消除时,应当立即解除械具。公安部对看守所使用械具的使用的对象、范围、时间、责任追究等均做出了规定,在长期的看守所监管工作中,对羁押人员违规行为和重点监管对象使用械具已成为看守所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有少数看守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制、滥用械具、随意延长戴械具的时间等问题,以致造成在押人员伤残甚至死亡的事故。我市曾发生“背床板”事件就是例证,在在押人员及亲属和人民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损害了司法机关的良好形象。对此,如何正确、规范使用械具就应当引起我们监所检察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督力度,努力做到及时发现违规问题,及时坚决纠正,从而维护司法机关的形象,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看守所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违规问题,我们要促进和倡导看守所监管中的“人性化管理”和公安部提出的监管中的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的管理目标。
三、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准确把握监管和被监管之间的关系,保证看守所使用械具的规范合法
看守所监管教育的人性化符合法律精神,也体现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但是,单纯地强调惩罚犯罪以维护公共利益,或者片面地强调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在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我们也需要警惕,如果将法律的人性化措施几乎一边倒地偏向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无疑就走向了极端,破坏了法律在惩罚与保护人民之间的平衡。因此,我们在看守所监管活动中推进人性化进程中,必须把握一个合理的限度。监管与被监管人之间是矛盾对立的,在价值取向上是冲突的,而把握这个合理限度和这种对立冲突的平衡很大程度上能够由驻所检察来实现。最新颁布执行的《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办法》为驻所检察工作的有序规范监督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平台。该办法既有实体内容,又有程序性规定。办法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权保护和惩戒违规的公平、公正思想。《办法》第二十三条第四款就规定:“监管民警违法使用警械具或者使用非法定械具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等。《办法》的执行,为驻所检察监督看守所正确使用械具提供了法律的依据和程序上的保障。驻所检察工作要认真学习并扎实贯彻落实《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办法》,注意工作细节,规范工作程序,深入工作一线,通过我们积极主动地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使看守所监管民警养成接受监督、认可监督的习惯。也使羁押人员熟知驻所检察人员的职责、任务,自觉向驻所人员反映情况,进行咨询法律、接受援助等等,使得羁押人员悔罪服法、接受审查、审判。目前我们驻所检察行之有效保障在押人员基本人权的方法有:实行羁押告知制度;实行检察官约见制度;实行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实行检务公开制度;倡导成立在押人员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建立在押人员人体损伤报告制度;改善监所环境,关心生活细节;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全面掌握在押人员权益保障情况等,这些监督方式和监督手段,经过实践,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驻所检察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既可以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在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正确实施,又能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看守所监管秩序的稳定,从而实现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目的。
四、加强交流,严格执法,切实实现看守所依法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文明管理的目的
首先,驻所检察人员和看守所监管民警要进行法规学习上的交流、共同研读刑法、刑诉法的一些常用的刑事法规外,还要加强对我国已加入的国际人权文件学习,如:《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惩罚或待遇国际公约》、《保护所有遭受任何形式拘留或监禁的人的原则》、《执法人员行为守则》等等,做到思想观念上有深层次更新。其次驻所检察人员要学习和熟悉掌握公安监管的所有法律、法规、做到检察监督执法有据、有力、使监管民警信服,督促其规范监管运作。同时主动向看守所全体民警传达新的《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办法》,使他们也对此法规清楚明白,能很好地配合我们的驻所检察监督工作。通过两家共学,相互交流沟通,我们要树立“以法管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执法理念,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公、检两家工作人员要与在押人员之间心灵沟通、平等和谐,对在押人员以诚相待,摒弃高高在上的鄙视心理,通过各种形式的帮教,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他们,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监管干警是真心诚意地教育他、帮助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尊重。要使他们懂得:犯罪是可耻的,接受惩罚是应当的,政府是关爱他们的;接受法律制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改造的过程,脱胎换骨的过程,唤醒他们人性中尚未泯灭的良知。第三,按照依法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文明管理的要求去做,加强谈心教育和思想转化,就可以减少、消除对立情绪及不和谐因素,随之看守所在监管活动中就可少用和不使用戒具惩戒,一些违法违规的监管错误就“少发生或不发生”。这样正常的监管秩序得以维护,在押人员的权利得到依法保护,刑事诉讼活动的顺畅进行,国家法律的目的就可最终实现。
第二篇:老年人的人权保障
老年人的人权保障
对老年人的权利保障可以归纳为:第一,宪法对老年人基本权利的保障主要体现在我国宪法第44、45、49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老年人的退休和社会保障权;(2)老年人获得救济的权利;(3)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保障权;(4)老年人的人身、婚姻、要求给付赡养等权利保障。第二,刑法特别打击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伤害行为,如虐待、拒绝抚养等,保护老年人的权利并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来限制对老年人适用死刑;民法通则和婚姻法分别对老年人的婚姻和要求赡养扶助的权利保障。第三,我国1996年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专门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修订通过了该法),对老年人的权利进行保障。首次将“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写入条文,不常看望老人将违法。
世界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有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统账结合”部分积累制,我国现今确定的是“统账结合”部分积累制,但是对于已退休的老人采用现收现付制,在统账结合制下,来自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当年缴费收入一部分计入社会统筹,另一部分计入职工个人账户。社会统筹资金由政府统一管理运用,个人账户基金作为个人养老储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源于社会统筹,一部分来源于本人个人账户的积累。
我国养老保险主要存在转制隐性债务
1、个人账户出现“空账”、覆盖面不够广、难以应付通货膨胀等问题。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参考英国,区别于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的由国家干预进行全面保障、充分就业和普遍性的模式,以及以“现代自由主义”为指导的减少社会福利待遇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到社会保险市场的模式的 “第三条道路”,主张逐步废除按固定年龄强制退休的制度, 延长老年人的退休年龄,有工作能力的继续工作,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也尽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日本推迟养老金领取年限和限制高收入者的养老金领取的方式,对于退休后再就业的老年人的养老金领取给予一定的限制,从而部分缓解养老金支付的资金问题,也使得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合理。1所谓隐性债务,是指在养老金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或半基金积累制转变过程中,由于已经工作和退休的人员没有过去的积累,而他们又必须按新制度领取养老金,那么他们应得的,实际又没有“积累”的那部分资金。隐性债务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应继续付给新制度实施前已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总额;另一部分是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人员,在新制度实施前没有积累的养老金总额。我国的转制隐性债务被称为“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三篇:监狱服刑人员人权保障
监狱服刑人员人权保障
摘 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监狱服刑人员的人权保障是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狱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保障服刑人员人权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文章对我国监狱服刑人员人权的构成、保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保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监狱;服刑人员;人权保障
引言:2004年宪法修正案写入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而将人权保障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监狱服刑人员作为特定的主体,一方面,它拥有未被法律剥夺和限制的一些基本公民权利以及法律专门赋予服刑人员的特殊权利,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服刑人员”这一特殊身份丧失了一些本该属于公民的权利,或者某些权利的行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由此可见,其人权保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在此就如何保障监狱服刑人员的人权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服刑人员概念与范围界定
服刑人员是指依法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执行或者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依法被关押于看守所,监狱或者在社区服刑的人员。根据我国《监狱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可见,“在监狱执行刑罚的服刑人员的范围是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余刑超过一年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犯罪分子。”①
二、监狱服刑人员权利的内容
关于监狱服刑人员的权利这一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我国刑法学者屈学武教授的观点,监狱服刑人员的权利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平等权。监狱服刑人员作为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平等权。这是由我国法律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导原则所决定的。既包括了作为 ①金鉴主编《监狱学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83页。自然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权利,也包括了立法的平等、司法的平等和守法的平等。它体现了作为公民,既要平等地享有权利,也要平等地履行义务的立法精神。
2.政治权利。政治权利又称为参政权。它是指依照宪法规定,公民参加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和在政治上享有的表达个人见解的意愿的自由权。监狱服刑人员的政治权利指的是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监狱服刑人员所应当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最常见的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根据1983年3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监狱服刑人员可以行使选举权,但因监狱服刑人员正在接受侦查、起诉、审判,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决定可停止其行使选举权。而被选举权和担任国家机关职务及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则由于监狱服刑人员人身自由的剥夺而受到限制,其他政治权利则处于停止行使状态。可见,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监狱服刑人员还是享有政治权利的,只是基于其人身自由被剥夺而暂时停止行使罢了。
3.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是公民一切权利的基础,公民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其他权利都无法行使。公民的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与人身有关的其他权利和自由受法律保护,不得非法侵犯的权利。在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和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监狱服刑人员虽然被判处剥夺了人身自由,但是其他与人身相关的权利还是享有的。如:生命权、健康权、不受刑讯和体罚的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通信权、知识产权中的发明和创造中的人身权利以及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三、我国监狱服刑人员人权保障的现状
我国基本保障了监狱服刑人员的人权,“首先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监狱法》为核心,并由《刑法》《刑诉法》《法院组织法》《法官法》《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民法通则》《民诉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司法解释所共同构成的法律保障体系。”②此外,还签署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如《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为我国监狱服刑人员人权的实现和保障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基础。其次,建立了各种有效的管理制度,如民警直接管理、深入服刑人员生活、学习和劳动三大现场、安全防范措施等,对服刑人员实行依法、严格、文明、科学管理,从根本上保证了监所改造秩序稳定,包括创建现代化文明监所等,为服刑人员的人权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②参见邵名正主编《监狱学》,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60页。
四、对进一步加强我国服刑人员人权保障的探讨
服刑人员在监狱服刑期间,一般要经历入监初期阶段,监狱服刑阶段和出狱前阶段三阶段。而服刑人员的内心转变最关键的时期在入监初期阶段。一般情况下,服刑人员在进行必要的入监检查之后,都会经历为期三个月入监教育。在这三个月时间里,服刑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监狱制度,认真学习监狱监规,认清自己的现有身份。“监狱狱警形象的把这些内容总结为明身份,习规范,学养成,吐余罪。”③由于入监教育是每个服刑人员进入监狱服刑的必经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与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这一阶段最难做到的,往往是第一点:明身份。很多服刑人员虽然人已身陷囹圄,但是,对自己的现有身份不愿意承认或者是不敢承认。往往被沦为阶下囚的滋味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他们不仅仅要克服身上穿的这身囚服所带来的痛苦,更要克服的是人在监牢,自由这一最基本权利受到剥夺之后的心灵伤害。可以说,要承认自己的身份,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监狱狱警要随时关注服刑人员的情绪波动与心理变化,必要时,给服刑人员提供心理辅导与心理疏导,而不应当强迫服刑人员承认自己的身份,有损他们的人格尊严,如果这样,有些服刑人员会对监狱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极大的影响改造。监狱可以设立服刑人员心理辅导室,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平台,尽快转化他们入监之后扭曲的心理状态。
入监教育之后,服刑人员则被分到监狱之下各个班中。监狱下设若干监区,监区下设若干分监区,分监区下设若干班,每个班都有责任民警负责。服刑人员在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参加生产劳动,表现好的服刑人员有机会加分,评选劳改分子会见家属等。当然,这期间,也有表现不积极的甚至抗拒改造的现象出现。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的,应当允许他们参加监狱文体活动,允许他们同家属会见通信,保障他们应有的权利,抗拒改造的,应当先查明他们抗拒改造的原因,而不应当盲目将他们禁闭或用语言伤害他们,例如,有些服刑人员是因为家人生活问题无法解决,和同监舍的服刑人员之间有矛盾或者其他影响服刑人员改造情绪的问题而导致他们情绪不稳而将情绪转嫁于劳动改造过程中。监狱狱警应当定期做服刑人员的家访工作,了解服刑人员的家庭情况,子女上学就业问题,父母养老安置问题,了解他们的生活所存在的困难,并且为他们解决好必要的生活费问题,劝他们不要有思想压力,了解他们对服刑人员的需求与愿望,并定期安排他们会见,不方便会见的,为他们录制视频或录音,并将这些交给服刑人员观看和收听,以利于他们在改造过程中能够专心,放下思想包袱,保证改造的顺利完成。
由于服刑人员长期生活于高墙内,对外面的社会完全陌生了,而他们迟早还是要走出监狱,重新生活的,因此,为避免他们长期生活在监狱与世隔绝所带来的今后出狱后完全不适应这个社会,监狱可以决定让服刑期间表现好的服刑人员出狱接触社会,当然,这种接触社会的方式是有严格限制的,监狱可以将服刑人 ③参见盛桂英《中国监狱工作人员分类问题探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3年第6期。员置于警车中,只让他们在车内活动,通过车窗观察外界,同时,可以为他们配备相应的心里辅导,使他们不至于对外界社会充满恐惧与陌生,为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尽早回归社会、适应社会做好铺垫。服刑人员服刑期满前三个月是监狱服刑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期间,监狱应当为服刑人员出狱做好必要的工作。
例如,出狱前三个月,允许服刑人员不再剃头发,即给予服刑人员三个月的长发期,在身体上逐渐让他们了解他们与现押犯的微妙区别。这期间,监狱狱警应当为服刑人员讲解出狱后户口落户问题,必要时对工作问题,也给他们适当安排,因为,服刑人员出狱后会受到诸多歧视,找工作难于一般人,为解决生活困难的家庭的生存问题,可以为他们安排工作,以便于他们维持生计。服刑人员的权利,并不仅仅限于法律明文规定的,例如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依法获得减刑权等,更重要的是服刑人员作为一个人,应当具有的权利。监狱,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权利,并保障服刑人员这些基本权利,为服刑人员积极改造创造必要条件。服刑人员也是弱势群体,这一点应当予以考虑。
五、关于监狱改造工作其他问题
服刑人员虽然在入监之前给国家,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是,经人民法院依法审判之后,被羁押在监狱之后,反而身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虽然说,这是犯罪分子罪有应得,但是,在现代文明社会,不能因为犯罪分子之前所犯下的罪,就将他们所有的权利都予以剥夺,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因此,监狱狱警在犯罪分子入监之后要做的,更多的是教育,是感化,让他们从内心上真正认识到他们所犯下的罪刑,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去洗刷罪恶的双手,而不是报应,不是一味剥夺他们的权利,他们仅有的一点权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服刑人员也是弱势群体,监狱应当能够保障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帮他们实现他们应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金川.罪犯权利的缺损与救济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2]幕亚平,周建海,吴慧.当代国际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3]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4]王果纯.现代法理学—历史与理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5.
第四篇:中国监狱人权保障
中国监狱的人权保障
半个世纪前,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性文献。监狱的人权保障,往往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的文明与进步程度,是整个人权事业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在纪念《世界人权宣言》通过50周年时,研究监狱人权保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研究监狱人权保障,首先要解决采取什么样的视角问题。就是说,不能只着眼于对罪犯合法权益的保护,而应当同时肯定,国家依法惩罚犯罪分子,是对广大公众人权的有力保障。人权,首要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权,全国人民的人权?我们不能只是站在罪犯的角度来谈监狱的人权保障,而应在强调保障罪犯权利的同时,更要站在人民群众特别是受害人的角度,明确认识到,依法惩罚罪犯,正是为了伸张正义,维护法纪。正如邓小平所说的:“要讲人道主义,我们保护最大多数人的安全,这就是最大的人道主义。”惩罚是正义的,合理合法的,当然,惩罚也绝不是为了报复,而是要在惩罚的前提下,依法保障罪犯的权利,切实实施有效的改造。
中国政府历来把犯罪的人当作人,对他有希望,对他有帮助,当然也要有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罪犯虽因犯罪被判处刑罚,但他仍然是“人”,是中国公民,这正是中国监狱人权保障的出发点。罪犯是人,监狱就应保障他作为一个人所必须享有的权利;罪犯还是公民,监狱就应保障他作为一个公民理应享有的由宪法规定而又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公民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根据我国一贯注重人道主义的行刑思想,结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时代要求,对罪犯的权利作出广泛而具体的规定。《监狱法》共78条,直接或间接涉及罪犯权利的就有33条,并且把罪犯处于监禁状态下需要予以特别保护的权利写进了法的总则。法律规定的罪犯权利计有:人格不受侮辱权,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权,合法财产享有权,申诉权,辩护权,控告权,检举权;入监时有携带生活必需品的权利,入监后有获知监狱是否通知其家属的权利;释放后获得当地政府帮助安置权,依照条件获得救济权,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通信权,会见权,依照规定接受物品和钱款的权利,获得包括衣、食、住、医疗等必要的生活保障的权利;获得行政或物质奖励的权利,依法获得减刑权,假释权,离监探亲权,受教育权,参加体育文娱活动权;劳动权,休息权,参加劳动的罪犯依照规定获得劳动报酬权,获得劳动保护、劳动保险权;享有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包括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享有选举权。此外,对女犯、未成年犯和少数民族罪犯,还规定一些特殊的权利。有些权利,虽然《监狱法》 未作规定,但实际是予以保障的,如宗教信仰自由、财产继承、专利申请以及婚姻、家庭方面的权利等。这些权利,既有法律、诉讼方面的,又有社会、文化方面的;既有政治方面的,又有经济方面的;既有基础性的物质生活,又有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既有服刑期间的权利,又有刑满释放回归社会后的权利。可见,中国监狱对罪犯权利的保障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法律在规定罪犯享有广泛权利的同时,还规定了他们必须严格履行的义务。中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罪犯作为被判处刑罚的公民,更应严格履行特定的义务。《监狱法》不仅保障罪犯个人的权利,也要保障罪犯这一特殊群体的权利,强调罪犯个人对集体、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因此在法的总则中也规定了罪犯的主要义务,即“罪犯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规纪律,服从管理,接受教育,参加劳动”。在其他条款中,还规定了罪犯的相应义务。众所周知,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享有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基础,履行义务是实观权利的保障。罪犯只有严格履行义务,才能保证个人权利的充分实现;如果不认真履行义务,而是胡作非为,甚至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权利,那么自己的权利也就很难得到保证,甚至可能会受到部分的限制或剥夺。
中国法律不仅规定罪犯享有的权利,还规定了实现这些权利的条件和手段,并且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为了保障罪犯的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等权利,《监狱法》明确规定监狱人民警察不得有“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罪犯”、“侮辱罪犯的人格”、“殴打或者纵容他人殴打罪犯”等九种禁止性行为,并且规定,监狱人民警察如有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予以行政处分”。中国的《刑法》也专门规定了“刑讯逼供罪”、“虐待被监管人罪”、“徇私枉法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等,并且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为了保障罪犯的申诉、控告等权利,《监狱法》规定:“罪犯对生效的判决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对于罪犯的申诉,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处理。”“罪犯的申诉、控告、检举材料,监狱应当及时转递,不得扣压。”“监狱在执行刑罚过程中,根据罪犯的申诉,认为判决可能有错误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监狱提请处理意见书之日起六 个月内将处理结果通知监狱。”为了保障罪犯的生活,《监狱法》规定,罪犯生活费“列入国家预算”,“罪犯生活费标准按实物量计算,由国家规定”,“罪犯的被服由国家统一配 发”,“罪犯的医疗保健列入监狱所在地区的卫生、防疫计划”。为了保障罪犯依法获得减刑、假释权,《监狱法》列举罪犯有“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等六项重大立功表观的,作出“应当减刑”的法律规定,并且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减刑(或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 月”。为了健全监督机制,《监狱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监狱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依法实行监督。”中国所有的监狱,都有人民检察院的派出机构。在实际工作中,还建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视察、监督制度,以及监狱内部的监督体系。事实表明,将罪犯的权利以及对侵犯权利者的追究,以法律形式昭告于天下,不仅世人知道,而且罪犯及其亲属也清楚,充分体观了中国对罪犯权利保障的真实性,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光明磊落的态度和坚定不移的信心,这正是有力量的表观。
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监狱重视罪犯的物质生活保障。监舍力求坚固透光,通风保暖,整洁有序;监区环境力求绿化、美化、净化。据1997年统计,全国罪犯每人每月平均伙食费为102元,实际消耗粮食21.96公斤,食油0.72公斤,蔬菜25.09公斤,肉食1.9公斤,鱼、畜、蛋、豆类1.42公斤,每人每日从食品中摄取的热量为3343千卡。近几年来,由于农副产品价格放开,为了保证罪犯生活水平不下降,许多监狱为罪犯食堂划出菜地,建立禽圈,发展“自种、自养、自加工”,产品扣除种籽(幼畜)、化肥、饲料等必要的成本后,全部提供罪犯食用。为了维护罪犯的身体健康,中国监狱系统形成了由省监狱局中心医院、监狱医院和基层医务室组成的三级医疗、防疫网络。1997年,罪犯每千人拥有医师数为3.7人,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数为12.76张,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一个还有5000万人口没有脱贫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罪犯物质生活能保障到这样的程度,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不仅如此,中国监狱还规定了保外就医制度,对身患严重疾病、监狱医院难以治愈的罪犯,经监狱当局批准,予以保外就医。1995年至1997年三年中,全国有3500余名保外就医罪犯经社会医院治疗得以痊愈或基本恢复健康。1997年底,全国尚有保外就医罪犯2.7万余名,约占在押犯总数的2%。
中国监狱不仅保障罪犯的生存权,而且更为重视罪犯的发展权。监狱实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方针,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和合格的劳动者,是监狱一切工作的归宿。为实现这一目的,中国监狱在依法实行严格、文明、科学管理的同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高度重视对罪犯的教育。中国监狱当局认为,监狱不应只是惩罚机关,更应当是教育改造犯罪分子的学校。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监狱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办特殊学校”活动,对罪犯进行比较系统、正规的思想、文化、技术教育。受教育不仅是罪犯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思想教育以法制、道德、形势、政策、前途教育为主要内容,约95%以上的罪犯接受这类教育。文化教育以普及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为主,1997年全国监狱共开设各级文化班1.26万余个,53万余人入学。自办学以来,经考试,累计已有222.4万余人次获得教育部门颁发的从脱盲到大专的学业证书,其中获脱盲证书的达70.6万余人次。技术教育根据 监狱生产和罪犯释放后就业需要统筹安排,1997年全国监狱共开设各类技术培训班1.33万余个,75.2余万人入学,经考试、考核,累计有213.2余万人次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各类、各级技术等级证书。全国监狱共配备各类教师6.4万余人,其中包括一部分具备教学资格的罪犯担任文化、技术教师。监狱系统的办学活动,被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称誉为“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一条特殊渠道”。
中国监狱还十分重规罪犯的精神生活,各监狱普遍建立图书馆、阅览室,举办墙报、黑板报,组织歌咏队、文艺演出队,开展各类体育比赛,大力加强监区文化建设,让罪犯生活在一个健康活跃、积极向上的氛围中。
第二,实行劳动改造制度。法律规定,凡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组织罪犯劳动,不是为了折磨他们,也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引导他们养成劳动习惯,树立劳动观念,矫正犯罪恶习,强化组织纪律性,学会生产技能,掌握谋生手段。监狱根据罪犯体力和技能状况,合理安排劳动,实行与社会职工同样的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制度,执行国家规定的劳动工时制度,保证罪犯享有法定节日和休息日的休息权利。许多罪犯正是通过劳动实践和技术培训,成为熟练的劳动者,有的还成为技术专家和业务能手。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罪犯获国家专利129项,获地、市以上政府组织的科技评比奖859项,(其中国家级113项),完成发明创造项目488项,完成技术革新8904项。监狱给6896名罪犯评定内部技术职称,并发给相应的技术津贴。许多罪犯正是由于在监狱内学会了技术专长,释放后被社会企业聘为技术员、工程师,有的还当上了厂长、经理,被推选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从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自立于社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实行感化政策,让罪犯在希望中改造。考虑到罪犯中35岁以下的占80%左右,中国监狱要求监狱人民警察象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那样,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耐心细致地教育他们。罪犯有病,工作人员亲自照料;逢年过节,工作人员与他们共度节日;罪犯思想有波动,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跟他们谈心;改造表现好的,允许他们回家探亲,或与配偶同居,等等。使他们看到希望,感到有出路,有前途。近几年,罪犯受到表扬、记功、物质奖励的,每年都占在押犯总数的一半以上。1995年-1997年,罪犯获减刑、假释奖励的,分别占在押犯总数的23.64%,23.59%和24.65%。
第四,动员社会力量,搞好对罪犯的帮助教育。改造罪犯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靠监狱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支持。社会参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协助监狱搞好对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从国家领导人、各级党政机关负责人、社会知名人士到罪犯亲属和在社会上作出显著成绩的刑满释放人员,都经常给罪犯做报告,讲形势,送温暖,提希望,使他们感到 社会的关怀,家庭的期待,从而进一步稳定情绪,树立信心,提高责任感。二是做好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监狱法》规定:“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济。”目前,全国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由党政领导人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帮教工作协调小组,积极帮助刑满释放人员解决生活、就业、婚姻、学习等实际问题,并在思想上继续给予关心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免疫力”,防止走回头路。
中国监狱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一批又一批目无法纪,道德低下、精神空虚、愚昧无知、游手好闲的罪犯,改造成为守法纪、讲道德、有文化、会劳动、懂技术的人,成为无害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从而真正实现做人的尊严,自身的权利也最终得到全部恢复。西方有些人往往对中国改造罪犯工作不以为然,指责中国监狱强迫“洗脑”,强制劳动,是“侵犯人权”。我们不否认改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强制性,我们同时强调引导罪犯由被强制到半自觉直到自觉地改造自己。这就如同医生治疗病人一样,医生的根本职责是确保病人恢复健康,但在治疗过程中,有时也必须采取诸如隔离、绝对卧床、禁食或忌食直至施行手术等强制措施,当然谁也不会因此而指责医生。同样的道理,中国监狱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最终目的正是为了使罪犯以一个守法公民的身份回归社会,这对于他们个人及其家庭,以至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怎么能说这是“侵犯人权”呢?倒是在有些发达国家的监狱里,罪犯长年无所事事,可以不学习,也可以不劳动,逍遥自在,甚至是随心所欲,看起来似乎享有了充分的“权利”,但回归社会后不久又重蹈覆辙,不得不再一次回到监狱,形成囚禁——释放——再囚禁的恶性循环,让可贵的生命白白地消耗在狱内,既给公众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又给自身的权利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由此,我们想起了周恩来总理说过的话:“把罪犯改造成为新人,这就是人道主义精神。”应当说,这才是对“人道主义”最精辟的阐述,最准确的界定。
中国监狱对罪犯权利的保障,从总体上讲,符合《世界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也符合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的基本要求。但勿庸讳言,由于中国是一个基础比较薄弱 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一部分监狱人民警察法律意识、人权意识不强,政策、业务水平不高,在罪犯权利保障方面,确实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诸如:有些监狱罪犯生活较差,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有些罪犯的申诉、控告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少数监狱劳动条件较差,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个别监狱警察违法乱纪,打骂罪犯,甚至致死、致残。对此,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又要客观地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由于监管工作人员与罪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监管工作人员侵犯罪犯权利的现象,世界各国几乎普遍存在,中国也在所难免。如何评价这个问题,关键看三条:一是国家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二是发生案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三是一旦发生这类案件,国家是如何处理的。按照这三条来评估中国监狱的人权保障,如果不抱偏见,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中国法律明确规定罪犯享有广泛的权利,明令禁止一切侵犯罪犯权利的行为,并在法律上作出准确无误的规定;在中国,侵犯罪犯权利,虐待罪犯的案件年年都有发生,但数量不多,而一旦发生,中国政府都一一严肃查处。我们从不掩饰存在的问题,但西方某些人士所描绘的中国监狱酷刑充斥,黑暗一片,绝对是无中生有的蓄意歪曲。
监狱管理历来是国家的内政,体现着国家的主权。监狱人权保障理所当然也应属于国家的主权,罪犯的权利由国家依法作出规定,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也由国家作出处理,毋需别人指手画脚,妄加评论。我们在实践中还体会到,罪犯权利保障不能脱离国情,不能割断历史,而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尽管现阶段中国监狱人权保障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但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行刑思想,坚持正确的方针政策,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中国对罪犯权利的保障,也必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转载自《中国人权网》
www.xiexiebang.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
第五篇:依法治国与人权保障(于俊文)
依法治国与人权保障
于俊文
大家好,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依法治国与人权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新中国法治发展史上和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同人权保障是什么关系?四中全会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提出来哪些新的要求?在这节课我和各位同志们一起来研究学习。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要求时明确提出,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得到落实。四中全会还进一步提出要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还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时,明确提出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样一个新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提出了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新要求。国家2009年通过了第一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年我们国家又发布了第二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2012年到 2015年中国人权的发展做出了规划,提出新的要求。
在党的十八大报道,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决定中,尊重和保障人权都是一个鲜明的主题,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中,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新要求,对于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的权利,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节课我主要讲三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第二个大问题是当代人权保障的实践,第三个大问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一、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一)人权的基本概念
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人权、怎么来理解人权。人权指的就是人民的权益,既是全体中国人民应当享有的权益,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当享有的权益。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人权,人权不是抽象的,它指的就是吃、穿、住、行的权利,是生活在尊严中和安全中的权利,是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人权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保障,我们可以具体从下面几 个方面来理解一下人权这样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
第一,人权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享有人权只需要是人这一个条件就足够了。
第二,人权是人有尊严的做人的权利。《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条明确的提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条采用了一个中国文化的概念,就是“良心”这个概念。中国代表张鹏春在起草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时,是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起草委员会的副主席。正是在他的建议下,世界人权宣言采用了“良心”这个中国文化的概念,而且张鹏春强调,在第一条中要保留“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这样一个规定。张鹏春认为,世界人权宣言不能仅仅只体现西方的人权思想,在中国的文化中有非常丰厚的人权思想,比如中国的大同理想,所以中国的文化为世界人权宣言作出了贡献。
第三,人权也是把人当作人来对待的一个根本标准,人权是包含着内在的道德制约的。人权提出做人的标准,这就是反对人的恶性,发扬人的善性。人权的理念就是,只有把人当做人来对待,你才成为一个人。人权的黄金规则就是孔子所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权有三大支柱,就是自由、评定、博爱。什么叫做自由?指的就是人的命运自己能够把握,在专制制度下是没有自由的。马克思说,专制制度的唯一特征就是轻视人类,把人不当作人来看待。什么叫做平等呢?平等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崇高目标,平等是要求每一个人在尊严、价值、机会、权利和责任方面是平等的,平等的价值要高于自由,因为自由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够使每一个人享有。什么叫做博爱呢?博爱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仁,仁者爱人。一个人不仅要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人,而且要推而广之,要爱别人。博爱可以说是人权的最高境界。什么叫做要爱他人呢?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给予帮助,这就叫做博爱、仁爱。
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叫特蕾莎,特蕾莎出生在欧洲,但是她一辈子都生活在印度的贫民窟来帮助穷人。1979年特蕾莎修女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她在代表穷人去领奖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人类缺少爱心是导致世界贫穷的原因,贫穷是我们拒绝跟别人分享的结果。我看了一个资料,据统计世界上前200个富人只需要拿出1%的财产,就可以让所有的人享受基础的义务教育,拿出1%的财产丝毫不会影响富人的生活质量,但是穷人、穷人的孩子享受了义务教育,就会改变他们的命运。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出了博爱的价值,因为我们人类是共生共存的关系。
人权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本原性,本原性是指人权是权利之母,是公共权利的来源,也是法律权利的来源,公民权利的来源;第二个特点,历史发展性。人权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权利的清单在不断的扩大,像知情权、隐私权、环境权、日照权,都是20世纪以来新出现的权利;
第三,人权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人权义务的承担着包括哪些呢?包括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盈利机构、个人,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承担着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责任。因为人权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做人的责任。在这些义务承担者中,国家是最主要的义务主体,国家对人权的义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就是宪法所规定的两个方面,尊重和保障。尊重的义务要求国家不要干预公民自由权的享有,保障的义务指的是国家要防止第三方对人权的侵害,并且要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来促进人权的实现。国家对人权的这两个责任好像是相互对立的,其实是统一的,统一在人权上。不同的人权对国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像公民的自由权利提出国家少干预的要求,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生存权和发展权对国家提出来多干预的要求。国家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越位和缺位都是没有尽到保护人权的责任,而国家的责任是要靠我们每一个公职人员来落实的。
人权的第四个特点是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的统一。集体人权指的是民族、社会群体、全人类享有的人权,比如生存权、发展权、环境权,这些权利既是个人的权利,也是集体的人权。所以人权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权利,不是反对社会的权利。当一个权利的行使侵害到别人的权利,损害到集体的利益、损害到国家利益的时候,就不是人权了,所以人权不是绝对的,人权的行使也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人权的第五个特点,是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什么叫做人权的普遍性呢?人权的普遍性指的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方面指的就是人权的主体普遍性,每一个人都有资格享有人权。人权普遍性的第二层含义,指的是人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也是普遍的。什么叫做人权的特殊性呢?人权的特殊性主要指的就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 区,人权的价值排列、实现方式和保护模式是有所不同的,这就叫做人权的特殊性。强调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是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各国的具体的情况相结合。这样一个结合的过程,是丰富发展一般人权概念的过程,也是积极吸收和借鉴国际上一切有价值的人权保护经验和措施的过程。所以强调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权。我们认为在人权问题上没有唯一的保护模式,各个国家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制定人权的保护模式。
人权概念产生以后,人权保障的历史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三个人权宣言来概括这样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是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标志着人权保障的开始,欧洲资产阶级在反封建专治的斗争中高举人权的旗臶,打倒了王权、神权。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胜利以后发表了法国人权宣言,这标志着人权保障的开始。法国人权宣言明确提出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即无宪法可言。在1791年,法国人权宣言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导言,成为宪法的一个部分。
法国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保障时代的开始,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在原始的劳资关系下,广大劳动者的权利不能得到保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提出了劳动者的人权保障问题。恩格斯指出,工厂奴隶制也和任何别的奴隶制一样,甚至还要厉害些。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开始了争取自己权利的斗争。1918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发表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人权保障制度的产生,这是人权发展史上的 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一年《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作为第一编也载入了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列宁在谈到宪法的时候讲了这样一句名言:宪法是写照人民权利立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利。所以在当代各个国家都是采用宪法来宣告人民的权利。
人权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国际人权保障阶段。1948年联合国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这标志着国际人权保障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认识到人权只有国力保护是不够的,人权问题就是和平问题。1948年联合国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为了纪念《世界人权宣言》的通过,联合国把每年的12月10号定为世界人权日。《世界人权宣言》在全球的层次确立了人权的崇高地位,为了使世界人权宣言里面规定的权利具有法律的效力,联合国开始了制定国际人权条约的工作。从人权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权是全人类追求的一个崇高理想。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第二个问题,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党越来越强调人权保障呢?首先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价值目标。四中全会指出,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四中全会还具体的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得到落实。从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我们看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人民的权利。法治的本质是 民主,目的是人权。
我们党对法治与人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的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的写入了我国宪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权与法治关系认识的深化。党的十八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新要求,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法治与人权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人权与法治有着密切的联系,离开了人权就没有真正的法治,而离开了法治人权也不可能得到实现。所以四中全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衡量法治的根本标准不在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有没有法律,而是要看法律是不是承认人权,是不是承认人的尊严、自由、平等、权利。所以法治是良法之治,人权就是衡量法律是不是良法的一个根本的标准。
人权与法律是什么关系呢?人权是人本身固有的权利,是先于法律存在的。人权是以道德权利、法定权利和私有权利这三种形态存在的,当道德权利受到了国家法律承认和保护的时候,就转化为法律的权利。当法律的权利在现实中得到实现的时候,就成为实有的权利,所以法律的根本目的是人权。总书记指出,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这就阐明了法律是对人民权利的肯定和保护,而 只有保护人民权利的法律才能够受到人民权利的拥护,所以四中全会非常强调要制定良法,良法就是保护人民权利的法律。
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些都表明我们国家要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来更好的保护人权。总书记指出,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如果宪法受到模式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习近平同志还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这些宪法确立的制度和原则,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这强调的是人权和法治关系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权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保障人权是法治社会的一个根本标志。
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二个方面的意义是加强人权保障是我国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社会的转型期,矛盾冲突多发,根据统计数据表明,从1993年到2003年这十年的时间里面,群体性事件的数量急剧上升,社会的矛盾冲突是利益冲突,而权利是利益的集中体现。怎么在社会的转型期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呢?总书记在今年1月7号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他指出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实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我们看到总书记强调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就是要树立以权利保障为基础的维稳观。当前群体性事件多发,深层次的原因是在权利和权利的冲突中,或者是在公民权利和公共权利的冲突中,一些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没有受到重视,侵害群众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老百姓有怨气。从现代国家解决社会危机的经验来看,加强人权保障是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有效途径。只有建立在保障人权基础上的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第三个方面的意义,就是它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国梦同人权保障是什么关系?中国梦的价值指向是什么?2013年总书记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谈到中国梦的时候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的为人民造福,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这一论述阐明了中国梦的根本价值是尊重和保障人权,1991年我国发表了第一个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我国的人权白皮书指出,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从第一次提出“人权”这一个伟大的名词后,多少世纪以来各国人民为争取人权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今天人权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受到了各个国家普遍的接受,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讲,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对时代潮流的积极的顺应,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召力和凝聚力。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世界的潮流现在流到了民权。孙中山先生所讲的 民权指的就是人权。今天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的时候这样强调,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这强调的是保障人权就是保障人民对幸福的追求,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
二、当代人权保障的实践
第二个问题,当代人权保障的实践。
(一)生存权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生存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关系。中国的人权白皮书明确指出,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怎么来理解生存权这个概念呢?人的生存权和动物的生存权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生存权强调的是有尊严生存的权利,是生存加上尊严,因此生存权涵盖了从生命权到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基本的内容,而生存权和发展权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我们党提出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强调的就是要保障每一个人的发展权。
(二)财产权
第二个方面的权利是财产权。财产权是指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性的权益。2004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写入了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规定,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2007年我们国家颁布了《物权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一 步强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而且强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为什么我们党和国家这样重视财产权呢?首先财产权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生存和发展,是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第二财产权也是推动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动力,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转和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重要条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特别要注重保护农民的财产权,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这样指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主要是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保护财产权要保护富人的财产权,更要保护穷人的财产权,要平等的保护每一个人的财产权。
财产权和其他权利一样也不是绝对的,也是可以受到限制的。但是对于财产权的限制,必须要按照法治的原则。首先限制财产权的合理性在于为了公共的利益,第二限制财产权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第三限制财产权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第四对于财产的征收征用应当给予合理的补偿。要落实中央的精神,需要完善我们的立法,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这个重要的概念,还要明确征收与征用的法定程序和补偿的标准。
(三)工作权
工作权也叫劳动权利,主要包括就业的权利,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的权利,获得工作报酬的权利、休息的权利、参加工会的权利、集体谈判权。工作权是重要的人权,我们看一看国际社会对工作权的 承诺。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了工作权,1966年联合国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进一步的规定了工作权。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180多项劳工公约和195项建议书,1998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基本劳工权利原则宣言》,提出核心劳动标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权利。第一个是工会权与集体谈判权,第二个是禁止就业与职业趋势,第三个是禁止强迫劳动,第四个方面权利是禁用童工。
我们国家的法律同核心劳工标准是一致的,看看我们国家对劳动权利的承诺:宪法规定了劳动权,1994年颁布了《劳动法》,2007年出台了3部劳动大法,这就是《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所以2007年被称为是劳动立法年,加强了对劳动权利的法律保障。我们国家批准了联合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了联合国的27个国际人权公约,还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的25个劳工公约。这些年我们党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就是实现体面劳动这样一个理念,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这样一个新的理念是有针对性的,在我们的社会上还有一些人不把劳动者当做一个平等的、有尊严的人来对待,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我们的法治体系。
(四)社会保障权
第四个重要的权利是社会保障权。社会保障是一项权利,我国的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都规定了这一项权利。社会保障制度在本质上不同于历史上的济贫,这个根本的转变就是从国家的恩赐变成了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有三个方面:第一通过立法建 立社会保障制度,第二通过公共预算给予财政支持,第三直接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比如说建立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建立廉租房制度。
在人类历史上,德国在19世纪末最早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当时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俾斯麦政权舍得花钱给工人买保险,俾斯麦回答说,一个希望得到养老保险的人一般不好动,而且容易管理。当时德国颁布的《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养老和伤残保险法》被认为是三部大法安天下,客观上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
上个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基本上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而社会保障制度是他们从社会主义这里学过去的。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被称为是第二代人权,是社会主义运动最先提出来的一大类权利。社会保障制度在国际上被称为是社会的安全网。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社会保障制度相联系的是税收制度,税收制度的核心是重新分配财富,现在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一产税,富人多交税,穷人少交税,甚至不交税,让穷人不劳而食,对富人有没有好处呢?当然有,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会,才是一个安全的社会,而富人有责任帮助穷人。
(五)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平等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学习来发展其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的基本权利。受教育权主要包括教育机会权、教育条件权、教育公正评价权。受教育的主体是所有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主要的途径是国家提供均等受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国家有责任建立免费的公立学校制度,采取义务教育和奖励援助入学升学的措施,来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平等的享有受教育权。我们国家《教育法》明确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机会。
同时还规定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今年我国教育部决定在大学入学的考试中提供盲文和电子试卷,这就是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的一个重要的措施。没有国家提供的盲人和电子试卷,失明的学生或者视力有缺损的学生就很难平等的参加高考。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统计,我们国家有8000多万残疾人,其中具有高中程度以上的残疾人只有500万人,而15岁以上的残疾人文盲人口为3000多万人。
怎么通过完善我们的法律才更好的保护残疾人受教育权呢?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我们不仅批准加入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还是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主要起草国之一。2006年残疾人权利公约的通过标志着国际社会对残疾人看法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是残疾人不再被视为慈善机构或者医疗治疗的对象,而是有能力自己做决定和行使自身权利的人。所以残疾人权利公约特别强调残疾人在生活各个方面享有平等的有效参与权。2008年国家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明确的规定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2012年国家实施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但是怎么把这些制度、法律进一步的落实,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六)环境权
第六个方面的权利是环境权。环境权是一项新的权利,十八大报告明确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社、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对造成生态环境损伤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环境权指的就是人所享有的在健康舒适和优美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环境权主要包括环境资源利用权、环境状况知情权和环境侵害的救急权。1972年联合国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第一次把环境确立为一种人权。联合国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人类享有在一种尊严和健康生活环境中获得自由、平等和充足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本代和后代人类环境的庄严责任。我们看到,在这里人权和义务又是不可分割的。
环境权的核心是要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权既是个人的权利,也是集体的权利,既是现代人的权利,也是 未来子孙后代的权利。联合国专家经过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危险气侯变化的闽值为全球平均温度,最多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2度,超过了2度人类就面临着灭顶之灾,这就要求人类必须消除不能够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1992年1000多名科学家发表的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指出,人类和自然正在走上相互抵制的道路。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与池田大作的对话中提出,要使人类避免危机,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
我们国家把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的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一个人都承担着保护环境的责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也要求进一步的完著环境法律体系,来加强对环境权的保护。我认为第一我们要进一步的重视环境权,第二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立法,比如说尽快制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修改环境保护法,确立公民的环境权,明确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七)文化权
十八大报道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强调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什么是文化?1982年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宣言给文化做了这样一个界定:文化是一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特征、物质特征、智力特征、情感特征的总和,不仅包括艺术、文学,还有生活方式、人的基本权利、价值体系、传统、信仰等。
我们看到,文化指的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权利既是一项个人的权利,也是一项集体的权利,主要包括参与 文化生活的权利,享用文化科学进步所带来益处的权利,作品利益受到保护的权利。
作为集体权利的文化权,主要是指国家和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受到保护的权利。集体文化权利保护的核心是少数民族及边缘化群体所享有的属于他们特有的文化。我国的宪法第四条明确的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多处规定了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具体措施。我国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极为重视,国家组织支持有关单位和部门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历史文化书籍,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尊重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保障其宗教信仰自由和生活风俗。
(八)生命权
第八个方面的权利是生命权,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当代各个国家普遍通过建立各种法律制度来保障生命权,而且保护的标准在不断提高。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核准唐惠女儿被迫卖淫案中被告人周军辉、秦新的死刑,今年9月5号湖南省高院对周军辉、秦新强迫卖淫、强奸、组织卖淫二审重审案进行公开宣判,改判两被告无期徒刑。这体现了我们政府进一步限制死刑的决心,我们看到,在当代出现了限制死刑和废除死刑的制度。
截至到2009年世界上有92个国家废止了所有犯罪的死刑,10个国家废止了普通犯罪的死刑,有138个国家在法律上和事实上废止了 死刑。为什么要反对死刑呢?理由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死刑误判难以纠正,人的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杀头不像割韭菜,杀错了想改正也没有办法。第二,死刑的执行上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第三,死刑没有减少犯罪的发生。
怎么来看待死刑的威慑力的问题,在国际和国内存在着不少争论。我们国家目前不具备废除死刑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我国的法律对死刑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死缓制度起到了限制死刑的作用。我们的法律规定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2007年死刑获准权收回最高人民法院,也起到了限制死刑的作用。2001年我国新修订的《刑法》取消了13个死刑罪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就是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客观正确的认识死刑的作用和犯罪产生的复杂原因,提高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程度,坚持少杀慎杀的原则,逐步限制死刑,以致废除死刑,这就是我国人权保障发展的一个方向。
(九)免受酷刑的权利
第九个权利,免受酷刑的权利。酷刑在长期的人类历史上不仅被认为是合理的,而且是合法的,但是人权概念产生以后人类开始了用法律来反对酷刑的斗争。1984年联合国通过了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在这个国际法中,第一次给酷刑下了一个定义,指出酷刑是蓄意使某人在肉体或精神上遭受蔑烈疼痛或痛苦的任何行为,而这种疼痛或痛苦是由公职人员或以官方身份行使职权的其他人,所造成或在其唆使同意或默许下造成的。所以我们看到国际人权法对酷刑的界定是非常的广泛,只要是造成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痛苦的行为就被认为是酷刑。酷刑是对人格最严重的侵犯,既是对受害者,也是对酷刑实施者人格的践踏,酷刑往往使人生不如死。国际上为了防止酷刑,主要采取这样几个措施:一是把酷刑定为刑事犯罪,第二是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第三是确立被告人的沉默权。
反酷刑是我们党一贯的政策,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坚决废止重型,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我国的刑法用七条罪名来阐述酷刑,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员罪、虐待部署罪、报复陷害罪、非法拘禁罪、非法搜查罪。1988年我们国家批准了联合国禁止酷刑的公约,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反酷刑法律制度,但是我们看到,在现实中刑讯逼供现象屡禁不止。刑讯逼供就是一种典型的酷刑,从佘祥林杀妻错案到赵作海冤案,再到廉斌的冤案,都有刑讯逼供的影子。
总书记提出,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总书记提出,绝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救助臵之不理,绝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绝不允许滥用权利,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绝不允许知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压。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 法权利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就提出了如何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又保护无辜的公民不受法律追究。
怎么来落实四中全会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新要求呢?需要转变我们的观念,也需要完著我们的机制。《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提出了要保障刑事被告依法获得辩护、法律援助、申请回避等诉讼权利,2012年我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补充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明确规定,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并且第一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刑事诉讼法的总则之中。要加强对人权的司法保障,我们还需要在法律上规定有条件的承诺权,还要推广重大案件的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必须有律师在场,讯问时应当录音录像这样三项制度。
(十)政治权利保障
第十个方面权利是政治权利保障。十八大报告强调更好保障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都强调了对人民政治权利的保障。在当代我们看到对政治权利的保障出现了两个特点:一个是除个别国家外呢,选举权的普遍性在法律上基本上得到了实现;第二个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的保障得到了加强。
我们的宪法明确的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我国宪法第35条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41条明确的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 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甲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在我们国家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是宪法规定的权利,受到宪法的保护。
但是宪法的这个权利往往在现实中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党的分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指出这是权利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利,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压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利。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把十八大三中全会,还有四中全会提出来的这些新要求,都用法律制度固定下来,用制度来更好的保护人民的政治权利。
(十一)特殊群体的权利保障
第11方面的权利,我们来介绍一下特殊群体的权利保障。特殊群体主要就指的是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这些群体,保障他们权利的目的是要促进权利平等的全面的实现。对于特殊群体的保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非歧视加上特殊的保护。我们宪法明确确立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男女平等原则。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的写入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
我想进一步讲一下关于妇女权益保障问题,性别平等是我们国家 的基本国策,在国际上也是联合国优先关注的事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三八妇女节的一次讲话中这样说,联合国的全球使命是人人享有平等权利和尊严,实现男女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利是这一使命的根本。联合国是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文书来保护妇女各个方面的权利。1995年中国政府主办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这次世界妇女大会非常成功,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一个叫北京宣言,一个叫行动纲领,提出两个重要的口号,一个口号是妇女权利就是人权,第二个口号是让性别意识进入决策主流,就是在决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决策在实践中会对男女两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由于男女在社会中角色和地位的不同,一些中立的法律和政策可能会在实践中对妇女产生不利的影响。正是这样的一个认识推动了反性别歧视机制的发展:一个是强化保障妇女权利的倾斜原则,比如说规定就业配额制度;第二个方面制定反家庭暴力法,1993年联合国通过消除对妇女暴力宣言,提出对妇女的暴力就是对人权的暴行。去年全国人大宣布《反家庭暴力法》已经列入了全国人大的立法的计划;第三个方面就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社会的边缘妇女。比如说瑞典在上个世纪90年代修改刑法,规定只惩罚缥客,不惩罚妓女。这个法案通过以后非常有效,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缥客减少了三之二,妓女减少了80%。这样一个立法的理念就是缥娟是对妇女的性别剥削,没有买方就没有卖方。
三、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最后一个问题,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我国人 权事业发展。
(一)我国人权保障的基本成就
在旧中国广大的人民毫无人权可言,新自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整体人权也实现了历史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的形成,我国的人权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墓本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的保障人权的法律体系,我国的宪法全面的规定了公民的基本的权利。
第二个成就,制定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这是我国政府制定的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是全面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政策文件。这既是我国政府在人权领域做出的庄严的承诺,又是在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特点和规律重要探索基础上的系统部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把解决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一个首要的地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两次飞跃,一次是从贫困到温饱,第二次是从温饱再到小康,这样两次历史性的跨越。我们消除了2亿多贫困人口,提前完成了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达到了74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也不断的提高。
第四个方面成就是,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丰富民主形 式,不断保障和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比如说为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我国近年来通过各种措施大力推动政务公开,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互联网成为人民行使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的途径。中国在人权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正像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四中全会的召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人权保障方面也提出来了新的要求。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人权制度保障
所以第二个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人权制度保障。1.增强全社会茸重和保障人权意识
第一个方面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全党和全社会的人权意识,对于全党来说提高人权意识就是要解决好我们所做的一切究竟为了谁的问题。人权意识是法治意识的墓础,人权是比法治更墓础的概念,只有理解人权,才能够真正的理解什么是法治。
十八大报告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我们看到,在现实中一些执法人员缺乏人权意识,保护人权好的法律在现实中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所以《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提出要广泛开展人权教育,我们的两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都提出来了开展人权教育这样一个新的要求。第二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明确的提出继续开展对公务人员的人权培训,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权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人权知识,不断提高公民的人权意识。
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提出一个新的人权战略,就是通过教育 促进人权。前联合国人权高专路易斯阿伯尔在谈到联合国的人权教育的时候这样说,人权教育是推动人人享有人权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是发展人权文化的墓本手段,是促进平等和促使人民在民主机制下参与决策的工具,也是防止侵犯人权和暴力冲突发生的一种投资。我们的两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也确立了通过教育促进人权这样一个新的战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我们消除对人权的误解和对法治不正确的看法。法治不是治民的工具,是要保护人民权利的。所以四中全会也提出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强调的就是执法人员首先得树立法治保护人权的意识,每一个公民也要树立按照法律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并且尊重他人权利的这样一种意识,所以人权教育和法治教育两者是一致的。
2.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洽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第二,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四中全会提出来的要求。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对于建设法治政府,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对每一个公民,四中全会提出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 定捍卫者。我们看到,凡是违反法律的都是侵害人权的行为。社会主义法治是把人民的权利体现在制度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的是更好的来保障人民的权利,我们执法者、每一个人都得树立这样的法治理念。
四中全会提出来三个一体建设,强调公共权力和私权力都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运行。我们现在法治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执法者不守法,一些党员干部把老百姓当做守法着,只要求老百姓守法,自己不守法。所以习近平同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更不能依言代法、以权压法、拘私枉法,强调了党员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党员干部带头守法才能在社会上形成好的示范效益。执法者首先守法,这就是最好的执法。
3.进一步完善我国立法,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立法,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稳定,给我们的各级政府都提出来了这样的问题:谁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他们关注的主要权利是什么?政府应该为他们做什么?政府的政策和立法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在社会的转型期,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指的是失业下岗人员、农民工、贫困的农民、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的人,他们在收入、资源医疗保健服务、社会参与机会等方面相对较少,面临着巨大的生活的压力和贫困的威胁。
怎么从立法上来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呢?四中全会提出,要倍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试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四中全会还进一步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按照四中全会的精神完善我们的立法,加强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我认为我们还应当制定反歧视法、最低工资法、工资支付法、社会救治法、慈著法、反家庭暴力法,我们还需要建立国家人权机构。
4.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权执法保障机制
第四,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权执法保障机制。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就提出来了法治政府建设问题。我认为我们应当建立执法人员人权培训制度,建立法治政府要以宪法规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为标准,既要严格执法,又要人性化执法,加强对人权的保障。第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第一次明确提出来五个公开。
以政府的信息公开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 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调的是责任,完善我们的责任制度。
5.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
第五,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是守护国家法律的一种重要权利,只有保证司法机关独立的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才能够做到司法公正,才一能够防止地方保护主义,防止关系案、人情案的发生,才能够树立司法的公信力。所以四中全会提出来很多的措施完善我们的制度。第一要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的保护机制,最高人员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这些机制就是为了保证司法公正,更好的加强司法对人权的保障。
第二个方面四中全会也提出,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也是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第三个方面,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第四个方面,完善司法救助制度。我认为我们也应当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完善,来更好的加强对人权的司法保护。
四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原则,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就是要认真落实四中全会的精神,我相信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发展,我国的人权事业一定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