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社会孝道先行大全
和谐社会孝道先行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既是过去历史的总结,又是现实实践的先导。涵盖了古今一切有关“孝”的思想观念、法律制度、行为规范、民风民俗以及各类文艺作品在内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的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代的“和谐”思想紧密相连。经历代思想家的倡导、统治者的推行和广大群众的实践,“孝”成为我国古今社会道德规范的普遍原则。今天,继承和弘扬传统孝文化精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和”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样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是其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延用到今天,就是全民推崇的“和谐”理念。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就是对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和延续。
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的今天,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将传统的“和谐”理念上升到时代的高度,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和满足,意义深远。
从伦理的角度讲,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到处充满着仁爱、洋溢着温情的内外协调、上下一致的美好状态。按照《大学》中“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逻辑关系,我国古代关于和谐的提法大致包括自身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归结为一点,即个人“和谐”意识的锻炼。个人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理应自觉提高自身修养、遵守社会规则、践行公共意志,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践行道德修养的起点——孝道做起。
“百善孝为先,家和国昌盛。”“孝”是家庭和睦的关键,家庭和睦又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传统和现代社会的构建和维护具有支柱性的作用。
孝文化是传统和谐文化的重要基石
根据文字可考的史料,“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就字体结构来看,“孝”即是“子尊老”。孔子曰:“父子之道,天性也。”早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随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父母子女关系和家庭单位的形成,作为人类社会属性的孝意识就已经产生,表现为原始低级的纯粹的血亲和谐。西周时期,“孝”形成为社会普遍的伦理观念。自西周以后,各朝各代都有大量关于“孝”的文献记载和民间口头文学,如《诗经》、《礼记》、《论语》、《孟子》、《孝经》等古代经典,《孝子图》、《孝友传》、《孝女传》、《二十四孝》等专门记述孝子事迹的典籍,以及汉代颁布的《孝廉法》和各朝代关于孝的法律条文。至此,孝伦理渐成系统,逐渐形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伦理模式,成为社会的思想和文化稳定器。
首先,“孝”能提升个人修养,以实现“自身和谐”。《易经·坤卦·文言》中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所谓自身和谐,实质上就是要求个人素养修炼到一定水平,能做到“上不欺天,下不害物,内心平和中正,自立立他,自觉觉他”,达到“君子”的境界。作为“君子”,“仁”、“义”、“礼”、“智”、“诚”、“信”、“忠”、“恕”等都是必备的素质,而这些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孝”的外化,“孝”是实现这些素养的根本。儒家认为“孝为百行之冠,百善之始,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意思即是说,“孝”是个人德行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做到了“孝悌”,他的人性就得到了很好的改造,他就能很好地践行社会的规范。在儒家那里,孝被放到个人修养的首要地位,正如孟子所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懂得孝敬,也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做人资格,更别说提高个人修养了。所以,孝行、孝义和孝道的培养,对于个人修养和成长至关重要。只有首先学会如何行孝,才会知道该如何做人,才能实现“自身和谐”。
其次,“孝”能维持家庭和睦,以实现“家庭和谐”。孝文化强大的社会稳定作用首先表现在以孝侍亲,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上。以“善事父母”为基本含义的“孝”,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孝”的内涵又不仅限于此。对于家庭伦理的“孝”,孔子认为除了要从物质上赡养父母,更要从精神上敬爱他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于具体的孝德行为,孔子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事父母,能竭其力”;“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等。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孝敬是全方位的,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思想与行动的融合。在以家庭、家族群体为本位的中国古代,父与子、兄与弟、长与幼、夫与妇等家庭关系,以“孝”为纽带形成了和谐对应的上下、尊卑的人伦关系,维护着家庭关系的稳定。
再次,“孝”能促进社会稳定,以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孝”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睦幸福,构成整个社会和谐安定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孝文化倡导的“侍亲睦邻”,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孔子在《论语》中讲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他把“孝”的范围从爱父母延伸扩大到爱人、爱众,以至忠君、爱国。孟子进一步发展孔子的孝道观,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推广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道德。可见,推己及人、由家及世,“孝”可以促进团结和睦的社会氛围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为人伦和谐提供了依据。孝文化在我国古代是“人治”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孔子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他认为,持之以恒地强化孝道,可以弱化人们的犯罪意识,约束人们的违法行为,维持社会的和平安定。以上所有这些这无疑都是对“孝”在促进社会稳定方面作用的肯定。
长期以来,正是由于受这种传统孝文化的熏陶和约束,中华民族养成了温顺、礼让、仁慈、谦逊、博爱、和衷共济和爱好和平的性格,在其伦理规范的生活中,人们乐于自身的孝德义行、家庭的和睦幸福、社会的安宁祥和,反对尔虞我诈、战争连年、动荡不安,渴望社会和谐。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之 间良好社会关系的维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孝文化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文化血脉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是其中绵延最长、包容最广、内涵最深、最具渗透力和融通力的文化系统,它的内容包括了仁、义、礼、信、诚、敬、恭、俭、让、慈、爱、宽、和等诸多美德范畴;它的行为涉及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扶危济贫、文明礼貌、爱国爱民、积极向上等诸种善行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具有极强的道德教化和精神激励作用,长期以来,它是塑造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格的重要源泉。
在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伦理道德正处于大幅度的调整和重构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非常艰巨,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中尊老爱幼、和谐友善等文化理念和思想资源精华,发挥孝文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将孝道中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扩展到社会,使之形成一种科学的、美好的道德理念,即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的奉献心和事业上的责任感,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风气,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团结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弘扬孝文化精华可以陶冶人性,增强个人的道德素质,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其次,弘扬孝文化精华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孝亲意识,强化赡养观念,促进家庭和谐;再次,弘扬孝文化精华可以提升全国人民的基本道德素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最后,弘扬孝文化精华,由家及国,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团结和谐。
孝道文化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价值渊源,因而,它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个人和谐、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都是孝意识和孝行为的意义所在。今天,若人人都能保持“孝”这个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把孝的传统发扬光大,人人都怀有爱人之心,则必然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和”的社会风气,整个社会就会祥和安定,趋于和谐。
对孝与不孝的现实思考
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准老年人约占20%。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至5倍。据陕西省老龄办对7个市、13个区县50例老年人非正常死亡典型案例的分析,他杀的13起,占26%;自杀的37起,占74%。在他杀者中,儿子杀害父母、孙子杀害爷爷、儿媳杀害公婆的占92%。在自杀者中,因赡养纠纷、生活窘困而自杀的占40%,因久病不愈、缺少应有照料而自杀的占38%。因受子女冷落、悲观绝望而自杀的占27%,因再婚受阻、精神受挫而自杀的占8%。读罢这组数据,不能不让人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发展前景堪忧。为家庭、子女奔波劳碌一辈子最后却落个无人赡养,甚或被子女谋杀的境地,在沿袭了几千年“父慈子孝”孝道观的传统孝文化大国,却出现了如此高比率的老年人自杀现象,这无疑是挡在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
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思想观念。孝道是伦理,更是常理。事亲行孝乃为人子女之责任和义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现在因不孝而引起的养老问题非常不容乐观,给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诸多困难。众所周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据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称,中国从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4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可见,中国养老问题形势在现在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都将十分严峻。孝顺父母之心,理应始终如一。然而,现在有些人,父母生前不懂得孝敬,等死后却大办丧事,大肆铺张,更有一些有权有势者甚至肆无忌惮地圈地筑坟,修筑“豪华坟墓”,以显示其能“光宗耀祖”。这是完全违背中国传统孝道宗旨的做法,是对传统孝文化的歪曲和亵渎。从以上列举的数字和现象来看,现在和将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端正孝道观念、树立行孝意识、弘扬孝文化都是非常必要的。
孝是培养和实践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措施之一,当代社会呼唤孝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弘扬孝文化精华,不仅仅是改良现今仍然存在的不孝父母、嫌弃老人的不良社会风气,更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于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入发掘孝文化内涵,发展孝文化表现形式,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就憧憬“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充满温情和和谐氛围的理想社会。要实现这一理想,就要从道德的起点——“孝悌”开始,通过从“亲亲”开始,上对君王尽忠,下在朋友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再扩大到“爱人爱众”,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如今,在社会的转型期,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对下一代孝文化教育存在严重缺失的问题。目前,许多家庭都是“421”结构,四位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对孩子的宠爱娇纵成风,致使许多孩子长大后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长辈对于女没有原则的溺爱,不注重甚至没有孝文化教育,是导致以杨丽娟为代表的悲剧产生的根源。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基,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当前,要营造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幸福、社会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弘扬传统孝文化中的合理思想、倡导全社会的“孝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第二篇:传承美德 孝道先行
传承美德
孝道先行
——班级实施孝文化教育的点滴体会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它是一种代代相传的道德文化,自我校开展 “中华美德教育”以来,确定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作为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8个核心项目,我始终在班级进行着相应的教育活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孝”是天下大义,也是做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使孝文化成了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敬父母思想的培养和形成对于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心中有他人等思想观念的树立和优良品质的成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让学生感知孝心,感悟孝道,实践孝行,培养学生学会爱家人、爱他人的高尚品德,学会感恩,体验幸福,使班级孝文化教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我如何对学生进行“孝”的教育中一些做法和体会交流如下:
一.宣传与感知,汲取孝文化教育之精华。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有文明,即有孝道。孝是炎黄民族延续不绝的传统,是中华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脉,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我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了“孝文化”的相关实验与研究,让学生知道古今孝亲敬长的嘉言懿行,以在培养现代人才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1、发出“倡议书”师生走进孝文化。
学校政教处牵头,由思想教导员、班主任发出“孝敬父母,礼待父母”的号召。倡议书一下发,得到了轰轰烈烈的反响,举行签字仪式,纷纷表决心。去研究“孝”,去实践“孝”,并广泛收集有关孝文化的知识,注重新闻媒介的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办宣传橱窗,大力宣传孝道教育的内容要求。收集有关“孝”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
2、聆听故事,体味孝的魅力。
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开展故事会,并以竞赛的故事形式,促使学生去了解,搜集、感知源远流长的孝文化传统,特别是孟母教子、岳母刺字的故事。在学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调动了学生们探寻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二.研究与探讨,感悟孝文化教育之内涵。
在让学生充分感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由学校政教处德育小组牵头,组织开展孝文化的研究,把孝文化注入时代特征。
1、牢记“孝”的本意,体味亲情。
从当前社会现状看,学生的孝道教育突出以下四点,即感恩、体贴、尊敬、关心。
对感恩而言,许多学生对别人给予一次两次的关心和照顾就心存感激,却体会不到父母长年累月照顾他饮食起居的辛苦。子女的感恩情感的缺失,将是最严重的孝道缺失。感恩情感的培养将是整个孝道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对体贴而言,目前,一些学生的节俭与体贴情感淡漠。有些孩子不顾家庭生活条件,电视广告最新推出什么,他们就攀比着吃喝什么;什么最流行,他们就穿什么;什么最高档,他们使用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钱为自己买面子,给同学点歌,庆贺生日Party …。一些工薪阶层的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欲望只得勒自己,亏损企业下岗的父母更是苦不堪言,父母跟他们讲过去节俭的故事特别不耐烦。
对尊敬而言,“敬”是“孝”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父母不仅要“养”,更要“敬,”否则与犬马无异。因此既尊且敬是为人子女的基本道德。
对关心而言,古人云:不顾父母之养,为不孝也。现在的父母往往为了学生更专心于学业上的竞争,主动包揽了一切家务,以至于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弱,有些学生惯于父母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却很少关心整日为自己操劳的父母。
俗话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论孩子是否长大,父母双亲,总会将爱无私地给予儿女。孔子有句名言:“父母唯其忧”就是说:为子女者要想想自己生病时,父母那种忧愁,担心的心情。这句话还教育我们:为人子女者尽量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比如要注意安全,遵纪守法,为此,教育学生做到这些也是孝。
2、把握孝的含义,回报感恩。
孝道教育一般包括子女对父母的亲爱之情,顺从之意,敬爱之心和奉养之情,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遵循中学生心理特征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有的放矢,为学生给出了孝的现代注释:即敬老、侍老、助老、娱老。
具体的说,在道德观念上,教育学生懂得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长光荣,虐待父母和老人可耻;在道德情感上,教育学生对父母的养育怀有感激之情,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以及身体和工作情况,要爱父母,关心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的心意;在道德行为上,培养训练学生对父母说话要恭敬,尊敬自己和别人的父母,接受父母的教导,不过分依赖父母,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孝意味着责任,责任如山,孝体现着做人的道理,对长辈要知恩图报。活动给学生以启迪。敬老,老人是过往新火的传承人,是财富和创造者,是未来发展的导航者,尊敬老人理所当然。侍老,孝更是一种行为,晚辈侍候老人是本份,是天职;助老,老年人是弱势群体,应当关怀他们、扶助他们,让老年人生活的方便、安逸。娱老,对老年人给予精神的抚慰,“常回家看看”奶奶、爷爷。
由此,引导学生由回报父母到感激所有的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懂得感恩。教育所有的学生记住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有义务非得帮助我们,应心怀感激,感恩的心比感激的行为更重要。一个学生在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中说:当你拥有了感恩的心时,你将会发现,天空更加蔚蓝,阳光更加灿烂。
3、理解“孝”的更深的含义:“大孝”博爱,学校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任务。
这里的“有道德”也就包含了孝敬父母的这一教育内容。如果学校忽视了这一教育,社会必将会形成物质富有,精神贫乏的畸形,出现“道德危机”社会风气也会受到污染,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孝道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素质,使他们养成孝亲敬长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到举止美、语言美、仪表美、心灵美。这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孝德教育最终让学生形成爱人的品质,发扬传统孝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由家庭亲情开始,拓展升华为爱家、爱班集体、爱校、爱国、爱天下,实现孝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弘扬与实践,体现孝文化教育之实效。
家庭是孝德教育的肥沃土壤,学校是孝德教育的主要阵地,社会则是孝德教育的重要保障,学校有效整合三方教育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孝道教育活动。
1、利用黑板报,征文,绘画,横幅标语等大力宣传孝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孝道”的良好氛围,为“人人实践孝行”打下舆论基础。
2、结合我班的读书一刻钟活动,开辟一个“故事孝心天天讲”栏目,组织学生收集诚信故事、诚信格言,每天上台进行演讲。并把演讲内容在公告栏张贴,“孟母教子、岳母刺字”……同时亦可对身边不诚信孝的人展开讨论,如何减少不孝的例子发生。
3、开展“寻找孝子——小记者手记”的活动。在寻找孝子的过程中,学生们肯定会发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感悟到孝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在寻找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找到了一些反面事例。教师趁势对日常生活中的正反事例进行对比,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求大家找出“孝”的敌人,对它进行分析,认清其危害性,引以为戒。
4、在班级日志中增添“孝心自评”栏目,用于每天同学们在行孝方面的奖惩与每个同学在这方面的反省。每周评选一名“行孝之星”,并喜报家长。
5、班里组织一次孝文化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坚持孝文化教育与传统美德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孝文化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娱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行孝是做人的根本。
6、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去帮助老人打扫卫生。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感恩意识,让孩子怀着感恩的心生活:这样做并不难,只要我们有这份心,我们终会发现,如果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就会在我们眼里变得越来越美好。
7、召开学生与家长座谈会,让学生聆听父母的肺腑之言:“孝心无价,人生短短几十年,从懂事起,能和爱我们的父母一起渡过的时光没有多少;要善待父母,请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没有孝心的人会有一点爱心。”“对你们来说,经济上赡养父母还为时过早,但在精神上你们完全可以做到。你们对父母最大的安慰就是好好做人,努力学习,在学业上取得最好的成绩,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让家长为你感到骄傲,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你努力了,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你是懂事的好孩子,这同样能使你的父母感到安慰。”与家长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对父母有了最朴素的情感;不管你做什么事,不要让别人说你“没教养”。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走到哪里,即使没辉煌的成就,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同样能令父母师长高兴,并感到欣慰。这也是孝顺。
总之,让学生感知孝心,感悟孝道,实践孝行,这项孝文化教育工作是长期的,也是艰巨的。我们将不断地采取措施,讲究方法,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工作,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必将会流传后世,不断发扬光大。
第三篇: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这两个字,成为了近些年各种媒体和人们日常交往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这说明,中央提出“和谐”的问题,是深得民心的。
我觉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就是代际和谐和家庭和谐,也就是如何对待老年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就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完成。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离不开一个“孝”字。我认为,“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围绕着“孝”,我讲三个问题。一,“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儿女,出于本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为了儿女,他们甘受千辛万苦,以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诗经》上说:父母生我、养我、出入抱我并且照顾我,长大又教育我,父母的恩德无以言表。山东曲阜孔庙有一篇《劝孝良言》,把父母对儿女的爱描写得生动感人。在这里我节录了一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十月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儿在娘腹未分娩,肚内疼痛实可怜。一时临盆将儿产,娘命如到鬼门关。儿落地时娘落胆,好似钢刀刺心肝。把屎把尿勤洗换,脚不停来手不闲。每夜五更难合眼,娘睡湿处儿睡干。倘若疾病请医看,情愿替儿把病担。三年乳哺苦受遍,又愁疾病痘麻关。七岁八岁送学馆,教儿发奋读圣贤。衣袜鞋帽父母办,冬穿棉衣夏穿单。倘若逃学不发奋,先生打儿娘心酸。十七八岁订亲眷,四处挑选结姻缘。养儿养女一样看,女儿出嫁要庄奁。为儿为女把账欠,力出尽来汗流干。倘若出门娘挂念,梦魂都在儿身边。千辛万苦都受遍,你看养儿难不难!”同学们,你看山东曲阜孔庙这个《劝孝良言》,写得多么好啊!
在这里,我再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名字叫《母亲是钟》。是一个成年人为纪念去世的母亲而写的文章。他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没有钟表,上学时不知道时间,所以要经常跑到隔壁的店铺里面看时间。看来看去,店老板烦了,说要看表就自己买一个去,老跑到我这里看什么!他听见了,很委屈地回去和妈妈说。妈妈说:“孩子,我们人穷志不穷,人家不让看就算了,以后上学妈妈给你当钟表,告诉你时间。”到他上中学时,有早自习,妈妈为了不耽误他上早自习,夜里怎么也不敢睡踏实,要看看星星走到什么地方了,鸡叫了几遍,然后让自己的孩子起来上早自习。总的来说,母亲的估计是八九不离十。但是有一个冬天,天阴云密布,看不到星星,也没有听见鸡叫,母亲沉不住气了,就把孩子叫起来吃点东西去上学了。可到了学校一看,大门紧闭,传达室里的钟显示,刚刚凌晨两点。回家吧,山路崎岖不好走,可在这里吧,穷人的孩子穿得单薄。所以,他在校门口一直跑步,跑到五点多校门开了才进了学校。回家后,他给妈妈讲这个事情,妈妈非常难受,抱着他流了泪。第二天他放学回家,看见桌子上放着一个崭新的小闹钟,母亲脸色苍白躺在床上。小妹妹说:“母亲卖了血,买了这个小钟。”
什么叫母爱?这就是母爱。母亲的伟大在于母爱,母爱的伟大在于无私、对儿女的无私奉献。正因为父母对儿女这般牵肠挂肚的爱,所以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赖的情感;长大懂事以后,就想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这个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在书写的过程中,把“老”字的下部省略了,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儿子的“子”,老子在上,儿子在下,这就是现在的“孝”。《说文解字》说:“孝”即善事父母者。那么,我对“孝”也有自己的解释:在孩子小时候,“父”在上面呵护着他;孩子长大了,父母也衰老了,孩子在下面背着父母,这就是“孝”。“孝”字的构成,体现了父慈子孝,充满了深深的爱,也体现了和谐。
把人们这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提升到理论即孝道的高度,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圣孔子和孟子的功劳。孔夫子论孝,一个是讲“孝”的意义,他认为,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他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事。再者,是讲“孝”的内容,重点是三条。第一,是“养”;第二,是“敬”;第三,是“谏诤”。“养”就是让父母吃饱穿暖,生活无忧;“敬”就是在人格上要尊重父母。在《孝经》第十五章,曾子问孔子,唯父之命是从,就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从前天子有谏诤之臣,虽然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父亲有了谏诤之子,就不会陷自己于不义。所以,只要有不义之事,就应该谏诤,唯父之命是从怎么能说是孝呢?
可见,孔子并不赞成愚忠愚孝。孟子在孔子提出的“养”“敬”和“谏诤”的基础上,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人们对父母之爱延伸到其他的老年人,这是了不起的发展。孔孟这些对于“孝”的精彩论述,成为高悬古今、照耀世界的真理。我认为,孔孟这些关于“孝”的精辟论述,不仅两千多年前是正确的,现在是正确的,就是到了共产主义,也是正确的!孔孟关于发掘总结人性的真善美并以之教导于民众的伟大行为,使他们成为人间圣贤。综上所述,“孝”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它的本质是爱,有爱就有孝;它的表达方式是亲情回报,是感恩;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会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汉代以后,董仲舒把“孝”提到了不适当的高度,要“以孝治天下”。同学们,光靠“孝”是治不了天下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加起来才能把天下治好。文化大革命中,把“孝”踩入地下,大批孔孟之道、孝子贤孙。我认为,把“孝”捧到天上也好,踩入地下也好,都不过是加到纯真的“孝”上的历史的尘埃,丝毫也不能掩盖“孝”这一颗明珠的光芒。因此我认为,“孝”的本意是好的,是纯净的,是人与生俱来美好的品德。应该正本清源,还“孝”以本来面目,理直气壮地加以提倡。
为什么说“孝”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呢?第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夫子,就把“孝”这种情感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第二,我们的法律是双向的,父母必须抚养子女,子女必须赡养父母,而西方的法律是单向的,只规定父母对子女的义务,所以,“孝”也是我们中国的特色。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带着一批部长到澳大利亚作访问时,给澳大利亚的华侨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当时有不少白头发的老年人没有位子,温总理说:“请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举手。”然后,温总理要求坐着的部长为这些老人让座。这件事在国际上传为美谈。中国的总理是敬老的。但是我认为,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和周围的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对孝道的认识和实践中,是有差距的。
二,当今时代需要“孝”。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人们惊奇地发现,我们对“孝”的需求是那样迫切。我们的老年人需要“孝”。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达1.59亿,占人口总数的12%。中国的老年人是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亚洲的二分之一。从总体上讲,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中国的老龄化以每年3.3%的速度在增长。目前,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医疗条件也有改善,但一些人认为,人老了,不中用了,是包袱累赘,因而对老年人冷漠歧视。联合国世界老年人大会要求人们公平友善地对待老年人。2004年3月,预防年长者自杀亚太地区会议在香港召开,根据保守的估计,一年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准老年人占了20%,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在我国老年人自杀原因中,家庭原因是引起自杀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自杀成为他们最后的也是无奈的抗争。所以说,老年人需要“孝”。我们的青年人和儿童也需要“孝”。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应当精心培养,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我国不得不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家里形成“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人们由于爱幼的本能而且隔代更甚的规律,我们的儿童往往被娇惯溺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以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冷漠的人。这对孩子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很不利的。因而,我认为应当以
孝道为切入点,加强儿童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对同学们讲孝道教育,不必讲什么大道理,古代孝老敬老的故事就是好教材。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教育的“教”字,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先学孝道,再学文化,这就是教育。在《孝经》里面也能找到根据。孔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首先是德育,其次才是智育。我认为,青年人进行孝道方面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同学们,个个都要当孝敬父母的好青年。应该是“爱与知识同在”。学生应该讲“三心”:第一是感恩之心,二是危惧之心,三是要有进取之心。有感恩之心,才有道德良心;有危惧之心,才不敢胡作非为;有进取之心,才能奋发图强,有所作为。“三心”之中,感恩之心是基础。我们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千千万万的社会工作人才,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要从爱自己的父母做起,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我们的党,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然后,我们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的社会需要“孝”。我们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诚信法则。但目前情况是,市场上假冒伪劣的东西仍然猖獗,诚信成为亟需解决的大问题。对此,一方面要依法惩治,另一方面要加强诚信教育。我认为,诚信和孝道是相通的。诚信要求在市场交换中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孝道讲求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诚回报。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在市场经济中一般是不会作假的。因此,在国民中进行诚信教育,对于形成健康的市场氛围,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的国家也需要“孝”。要把国家治理好,不仅需要法制,还需要德治。德治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家庭美德方面,第一条就是孝敬父母。我认为,关心下一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关心上一代则苍白无力。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孝子不一定都是国之栋梁,但国之栋梁必定都是孝子。
三,弘扬孝道需要广做宣传。
大家知道苏州有个寒山寺,寒山寺建寺三百年,一直无声无息。但到唐朝有个叫张继的人,写了一首《枫桥夜泊》的诗,这首诗把寒山寺的夜晚描述得美妙
绝伦,这样,寒山寺从此才闻名遐迩。所以说,宣传的作用是很大的。那么我们搞孝亲敬老,也需要宣传。所以,我们总结了十条
第一条,孝亲敬老,是人的高尚品德的一面镜子;
第二条,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第三条,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第四条,怎样关爱自己的儿女,就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父母;
第五条,只有像关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公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父母得
到同样的关爱;
第六条,第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爱无言,父母的大爱常在无言之
中,做儿女的应该细心体会才是;
第七条,中华传统,尊师如父;
第八条,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时,我今不敬老,我老谁敬我?
第九条,当官不敬老,不是好领导,当官又敬老,人人都说好;
第十条,忠和孝都是人爱心的表现,孝是小家之爱,忠是大家之爱,孝是
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升华,当忠孝不能两全时,为国尽忠,也就内
涵了为父母尽孝之德。
最后,我祝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来爱父母,敬师长,完善自己的品格,提升自己的境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担当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
第四篇: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华夏儿女孝亲敬老,代代相传。华夏大地特殊的土壤和气候孕育、诞生和发展了中华孝道文化。孝文化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渗透于中国人的心灵,并积淀和内化成最具民族特点和凝聚力的文化基因,成为一种普遍的伦理道德和恒久的人文精神。
一、中华孝道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历揽古今,无论是孝感动天的禹舜,还是亲尝汤药的刘恒;无论是百里负米的仲由,还是芦衣顺母的子骞,无不体现着敬亲养老的高尚品质,无不流传着感人至深的孝道佳话。孝从亲子关系出发,由家而族,由族而国,不断丰富其内涵,又从君而臣,由臣而民,不断扩充其外延。具体地讲,传统孝道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养亲尊亲
《孝经·纪孝行章》云:“予日:‘孝子之事亲也,居则事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桓宽《盐铁论·孝养》提出:“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可见,孝要求对父母要做到养与敬两个方面。
2、传宗接代
传统孝道视传宗接代为其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父母生之,续莫大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予育孙能使家庭以至整个宗族得以稳固和延续,使先祖得以祭祀。所以儒家十分重视男子宗系的接续,完不成这一重任,便是最大的不孝。为了防止无后,男子便可休妻纳妾,而女子只能从一而终。因此,传统孝道又于父权之外衍生了夫权,加深了对女子的压迫,也加重了传宗接代在孝道中的份量与不可替代性。
3、善继善述
儒家认为,为人予讲孝道就必须“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孔子主张,对父母正确合理的意愿与事业,应支持和继承:“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要求子女除了物质上使父母生活有保障,精神上也要与父母保持一致,特别是父母过世后,继承父业并发扬广大,这是对父母在世时尊敬的延续。使家道衰落,家学失传,家风败坏的人是谈不上孝的,所以常有古人因有不肖之子而哀叹愧对列祖列宗,自认不孝的。
4、祭祖耀祖 中国古人特别重视丧礼和祭礼,讲究“慎终追远”,认为丧礼和祭礼不仅能表达生者对已故的先人的追忆,也能体现人子的孝心,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古代社会中,家庭门第高低决定着祖宗祭祀、予女庇护、宗族衍续的荣辱,所以子女都担负着升扬、光大门庭的崇高而艰难的责任。
5、移孝作忠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中国家国同构的特殊文化、政治体制中,国是家之合,君是民之父,推家庭之小孝及万民之主的君主,孝扩大于君便是忠,忠是孝的放大。移孝作忠有其内在合理的逻辑推演和现实的不朽功用。移孝作忠,使孝超出一家一族的界限,以立国为本,以天下为怀,是封建社会最高层次的孝,也是封建士人力求达到的一种最高目标。
二、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局面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格局,发展到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格局。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孝道文化对促进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孝道文化在现实社会中最典型的意义体现是,它是维系和谐家庭的纽带,是建设和谐家庭的重要精神资源。但孝的作用又不仅仅限于家庭,以孝作为出发点,扩大开来,其对于社会和谐的建设作用同样是不可或缺。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把孝的范围延伸扩大了,从爱父母到爱人、爱众,以至爱国、忠君。他在《论语》中讲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把人作为爱的对象,并强调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人立”,“己达”、“人达”,意思是说,自己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要帮助他人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自己要想达到的,也要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爱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人己关系的重要原则,在现代的人际关系中,仍然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原则。在论述孝与忠的关系时,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意思是说,孝是忠的前提,一个人如果是一个孝子,他就不会不忠于他的国家。总之,一个能孝敬父母的人,一般不会成为社会上的害群之马。更不会对国家不忠,对社会作乱。儒家特别讲究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孝就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重要途径。讲求孝道的结果,能够使家庭内部和谐,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为每一个家庭成员和家庭,甚至家族的发展提供保障。一个家庭如果四分五裂,内部不和,怎么会产生凝聚力和前进的动力呢?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社会上的成功之士,他们大多有一个和谐的、凝聚力强的家庭,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稳定和平,来自每一个家庭的和睦融洽。我们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睦,是国家兴旺繁荣的前提。而孝在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每一个家庭做到幸福美满,社会才能实现稳定和谐。如果小家庭动荡不安,那么整个社会也无法安定团结。可见家庭对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提倡孝,是建设和谐家庭、健康家庭所必不可少的。儒家把“父慈子孝”这种和谐的家庭关系推及到整个社会,比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是十分可贵的。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社会一度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许多不良事件也层出不穷,造成的悲剧也很多,特别是农村中广泛存在的子女不孝顺父母的现象,都值得我们深思。所以在家庭中重新弘扬、提倡孝道正是当务之急。孝敬父母,慈爱子女,那么,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就是一种轻松、和谐、融洽的局面。如果这样的话,不仅家庭中的矛盾和暴力不复存在,整个社会上也不会有弱肉强食的暴虐。可见,父慈子孝不仅是一个理想的家庭格局,如果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整个社会国家中去,那将是一种理想的文明社会。也就是说,孝道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这一点,古人也已经认识到了。比如,孔子论述孝与忠的关系时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就是这个意思。古代许多王朝都号称以孝治国,也是从孔子这一思想发展而来的。
和这个字,那是个禾苗的“禾”字,那边是个“口”字,也就是说要想“和”人人得有饭吃,人人得有地种,你看那像不像一颗庄稼,那面像不像个粮食屯?按现在农业现代化来说,一看像个收割机样,那边就是接粮食的布袋,接粮食的筐子。再看这面,这个和谐的“谐”字,一个言字搭个“皆”字,上面像两个人一样,底下还是个“白”字,叫我理解这就是说要和谐人人都得说话,人人都能够畅所欲言,要叫你说你就说,有一个“白”字,你要是不说白不说,你说了不白说。但说话一定要存好心、说好话,再落实在我们生活中,行好事、做好人。
英国有个大哲学家,世界有75个诺贝尔奖金的得主,说21世纪的问题很多,要解决21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靠孔孟学说,一个靠大乘佛法,孔孟学说就是讲仁爱的,孝行天下,大爱无疆;大乘佛法那是讲慈悲的,慈悲为怀。通过学习中华传统孝文化,看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公益纪录片以及拜读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之后,看了里面很多的感人的事迹,觉得非常惭愧,发现自己很多不足和缺点,今后一定要落实在自己的生活里,孝顺父母,处事待人接物依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导,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新孝道的构建途径
1、教育普及
传统孝道历经数千年不衰,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与人们自小即接受孝道教育有密切联系。现代人们孝意识淡薄,当代思想品德教育中孝道教育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提倡孝道应从儿时教育做起,做到幼时灌输,长大躬行。进行孝道内容教育,应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经典理论的宣扬,阐扬传统经典理论中的孝教思想;第二,结合时代特色的孝道内容教育。
2、法律约束
传统孝道历久不衰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律保障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古代,“不孝”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且是法律中的一种罪且有相应的刑名,处罚也是相当严重的。相比之下,古代对不孝的惩罚严而泛;现代则疏而窄了。当代的不孝行为几乎不受法律惩诫,而仅仅依靠道德约束来维持。所以,不孝子孙在法律面前无所忌惮,在老人面前狂妄无德。现代要树立新孝道,倡行尽孝的社会公德,必须加强法律对不孝的惩罚力度,成立专门法律,明确对不孝行为的管理机构,将孝行与个人信誉结合,与遵法守纪结合,形成有效的惩治不孝的法律约束机制,保障老人合法权益,让老人晚年幸福。
3、政府保障
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建立破除了传统孝道存在的基础,为树立新孝道创立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决定新孝道不能政治化,但也不能完全地民间化,自由化。政府及其政治经济制度要发挥主导作用,保障孝道倡行,使孝道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社会准则之一。没有政府、经济、法律、利益诱导等社会机制的强有力的支持,孝道践行只能是一句空话,而这些支持必须由政府保障。借鉴传统孝道依托政治遍行社会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综合利用多种途径,确保孝道盛行,孝德重兴,是我们民族文化重放光彩的必由之途。
4、道德提倡
传统孝道由孝的观念发展至国家统治意识,影响着中华民族各个文化领域。但随着政治经济基础丧失,文化背景转换,孝道又回到其原始的出发点,归位于家庭伦理范畴,返回道德意识领域。我们现在谈论孝道,更习惯于把它作为一种道德行为。道德问题的解决,必须用归属于道德的途径。现在树立新孝道,我们需要进行道德提倡,加强舆论的监督和精神鼓励。我们不可能使全社会成员都具有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但我们可以使全社会成员具有起码的扶老爱幼,关心他人的道德感情。道德具有层次性,道德建设也是由低层次上升到高层次的。把孝道作为当代道德的底线,大力提倡,遵循着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培养模式,关爱老人,敬重长者,总是为孝道践行,形成良好社会公德采取的最易行、最质朴、最低层次的道德行为吧!凡是时代需要的东西必然会壮大。我们正在全力构造和谐社会。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等这些和谐社会公德的建立,需要孝道的介入和发挥积极的作用。新孝道将作为新时代道德的旗帜,引导着人们注重自身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进入人人道德完善、世风日淳、公德完满的大同世界。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孝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与人类共始终!
参考文献:
[1]徐元君.孝道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 35(1): 87-89.[2]谢子元.论孝道创新与新孝道建设[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21(1):38-43.[3]张明义,钟伟.弘扬孝道构建社会和谐[J].社科纵横, 2007,22(3):37.[4]杨俐.孝道在构建传统中国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6):184-189.[5]贺桂欣.和谐社会与高校现代孝道教育初探[J].教育探索,2007,(1):84-86.
第五篇:中国孝道与和谐社会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起源于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朝,兴盛于三千年前的西周,自春秋末年的孔子、曾子对其做过系统地理论上的阐述后,遂成为中国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发生过重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仍有其现代价值。
一、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传为孔子指导,曾子作的《孝经》中记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就是说孝道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也必须奉行。古人认为这一伦理观念绝对正确,毋庸置疑。
孔子、曾子为什么把这一思想推崇这么高呢?可从下面三点说起。
1、从社会伦理回报的角度来看
千万年来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的本身,思维使人类越来越聪明,合群劳动使人们在战胜自然中不断取得胜利。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一代生一代,一代教一代,一代传一代,人类才不断战胜自然,发展、前进。后人对前人的尊重,是对社会文化成果的尊重,是对自己生存条件不断改善、提高这一事实的尊重。前人开路后人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社会上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前人创造遗留下来的,没有前人一代代的努力,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今人还处于蒙昧状态。仅只笼统地说对待那些披荆斩棘为后人铺路的前人来说,后人就应对其尊敬、爱护与奉养。这些前人如果正是自己的父母,他们更直接地为自身的生存发展铺好道路,那不更应该尊敬、爱戴与奉养吗?
2、从家庭伦理的亲情来看
父母生儿育女,绝对不等同于一般生物的繁殖后代,其最大的特点是亲情和爱。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有思维。思维使人有了灵性,此灵性即指人的性、情。情产生爱。天下的爱有多种:大到对国家、民族的爱,小到对异性的爱。还有对亲朋的友爱,对世人的关爱,对事业的钟爱等。但是在一切爱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之爱。子女出生后,父母在对子女抚养、教育到长大成人过程中,父母无不付出无怨无悔的劳动,最大的代价。对子女灌输以深厚、持久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子女,父母可以忍受各种艰苦,爱护子女胜过爱护自己,保护子女胜过保护自己。子女在父母的爱河中成长,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在各个方面,自然应该换取子女对父母的爱。从思想、情感上的爱,到行动上的爱,表现为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与奉养。这便是子女对父母的孝。
3、从生态伦理发展观上来看
地环上自从有了生物之后,由低级向高级,由植物到动物。发展中分门别类,各自独立生存。以动物来说,他们生育后代以后,又不停地设法教育后代生存的手段。如鸟学飞,兽学走。小鸟逐渐变作成鸟,小兽变作成兽。他们的后代,有的成长后,也回过头来对自己的前辈奉养。如乌鸦反哺等。这是动物的本能。但此本能却是维系他们生存、发展的一种手段。这正好体现出社会上的生态伦理观。尽管这些动物不像人一样在社会上生活,但这些行为却体现出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子女孝敬父母,自然也符合生物界生存和发展的规律。难怪有人说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他还达不到一般动物的水平。
二、孝道促进社会和谐
家庭是社会上最基本的单位,孝道是人际之间伦理关系最起码、最重要的规范。人际关系协调就能使社会和谐,因此孝道在社会和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孝源于自身和谐
“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不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上,相互和谐,便可稳定、安乐、发展向前。曾子总结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忠恕”,就是和谐的具体体现。忠是尽力做好自己工作,恕是搞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把各种事情做好了,把各种关系处好了,社会便可安宁,生产就能发展。一个人要使社会稳定,首先自己要稳定,曾子所说的自身稳定,正是建筑在孝的基础上。自身稳定有两个方面,一是身体上,一是思想上。其一身体上,曾子认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因而“不敢毁伤”,“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也不敬乎?”“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父母完整地生下儿女,儿子要把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地完整地归还父母,正是孝。其二,思想上,“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孝子要远离坏话,不说没根据的话,多说有益的话。在社会生活中为坚持自己的正确意思,可以激烈争辩,顾不得什么方式等等。但从总的看来,曾子希望一个孝子在保全身体、搞好人际关系上的主张,对于社会安定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2、孝亲可使家庭和睦
中国有句古语“家和万事兴”。“家和”主要表现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母从来对子女慈爱,这是天性,兄弟之“悌”建立在孝的基础上,因此“家和”的主要内容、主导方面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曾子在说到孝的三层含义中,最起码的是瞻养父母。高一层是不要以自己的行为给父母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最高要求是继承父母的遗志,做出大的事业使父母受到世人的尊敬。孟子说不孝的表现有五种:第一,因为懒惰不劳动,不能养活父母。第二,经常赌博、酗酒,不养活父母。第三,贪财好利,听信妻子的谗言,不孝敬父母。第四,整日迷恋歌舞声色,不孝敬父母。第五,经常与别人打架斗殴,惹祸招灾。使父母受到危险和威胁。上述正面与反面对孝的论述,都在于使家庭稳定、和谐。不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个人孝亲的各种内容都体现家庭和谐。做子女的孝敬父母,自然会尊敬兄长、爱护幼弟,做到兄友弟恭。例如晋时的王祥,继母对他不好,仍然孝敬不违。继母生病要吃鲜鱼,时值三九严寒,王祥破冰求鱼,给继母食用。王祥的种种行为,教育了幼弟王览。王览对兄长尊敬、呵护,其故事也传为历史佳话。
3、孝亲可使社会和谐
《孝经》开头便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当作一切道德的根本,说人们的教化从这里开始产生。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孝和悌的话,这种人不会做出犯上的事,更不会在社会上作乱。就是说做到孝悌的人,能促使社会和谐,决不会成为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接着又说,一个君子应努力做到为人最根本的事,为了这种根本,各种良好的道德因素就会生出来。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仁,而孝正是仁的根本。正确的顺德、合理,就是从敬爱自己的父母开始。这又体现出孝为社会和谐的基础。人们常说一个家庭是整个国家、社会中最小的细胞,许多细胞组成人体,许多家庭组成国家。家中和谐了,社会便和谐了。所以“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事亲孝”、“事兄悌”,扩大到社会上,就可以忠、顺。在社会上、国家中,人人做到忠、顺,社会就稳定了、和谐了。《孝经》中说天子“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反之,君子成人之美,处理民间的事情十分慎重,能使社会和谐。如前述孟子所说五种“不孝”表现为懒惰、赌博、酗酒、贪财、信谗言、迷恋声色、打架斗殴,都是一些不安定因素。孝亲的人不会那样,这又从另一方面证明孝能促进社会和谐。
孔子、曾子多次阐明通过孝可使社会和谐、稳定的道理。曾子引孔子的话说古代的“五刑”有三千种,“罪莫大于不孝”。最大是三种罪恶,一是不尊重君主,一是诽谤圣人,一是不孝敬父母,这三件事都是“大乱之道”。在过去,每逢年节、室内正中牌位上写着“天地君亲师”。这五项最受人间尊敬者,君”之下就是“亲”。尊敬他们,说明尊敬权威、尊敬他们,为了祈求社会和谐。孝不但促进社会和谐,曾子也曾在爱护自然方面作过比较。他说,树木应按时伐,禽兽应按时杀。如果滥伐树木,乱杀禽兽,肆意对自然界进以摧残,反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应该和不孝一样的罪过。
4、孝亲可使“民德归厚”
《论语》中记曾子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是说在孝敬父母上,对他们临终时,更要好好地孝敬。先人死后,应追忆、追念、祭祀。孟懿子向孔子问什么叫孝,孔子回答“无违”后,接着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时,按照一般人之常情,予以事奉,父母死后,依礼安葬,日后对父母按时祭祀。人们认为祭祀似乎是一种迷信举动,其实不然,祭祀是怀念先人的一种仪式,是怀念先人的事功,追忆先人的道德的举动。怀念先人正是要向先人学习,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形成一种文化代代相传,道德代代相传的风气。时人学习先人的好道德、好作风,不就是“民德归厚”了吗?
孔子说“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可知孝是双向的,这也正与孝可提高人们的道德相应。自古以来,孝敬父母的人,其儿孙对其必然孝敬,不孝敬父母的人,其儿孙也对其不孝。因为孝是一种世间伦理道德中最起码的品德,孝敬父母的人,自身做出榜样自然教育、影响了下一代,把这一好的道德品质传下去,将人民的素质有效地提高。
三、孝道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的孝道,是奴隶制度及封建制度一切道德的根本。它体现子女对父母的爱,也明显地表现出宗法等级制的亲疏原则,是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基础。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时至今日,仍有其时代价值。具体表现为:
1、孝亲体现人类“永恒的范畴”
俄国的列宁1884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一个人的思想中有“阶级(历史的)的范畴”和“永恒的范畴”两方面的内容。例如生儿育女是“永恒的范畴”,但生下儿女后,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内容,什么方式教育儿女,却是属于历史的(阶级的)范畴。这种“永恒的范畴”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直到人类不存在才不存在,它不受历史阶段及阶级的制约。即父母对子女的亲情是永恒的。在子女来说,不但对父母孝的感情与生俱来,而且是父母死后也还存在。
子女对父母的孝,决不是一般的尽义务,儿女不应把父母当成包袱,而应当成财富,这可从几方面来说:其一,人类为了生存与延续,就要生儿育女。父母对子女的生育、抚养,一是付出精神代价,付出无私的爱心,一是付出经济代价,令其饱暖,才能成长、成才。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老了,儿女理应对年迈的父母赡养、照顾,此乃事之常理。其二,父母抚育子女,不是只让儿女吃饱穿暖,就算了事,主要以一番爱心对子女的灵魂进行塑造。用各种方式教育、陶冶子女。要求与鼓励,批评与鞭策,都是父母对子女疼爱的方式。同样,子女对父母,也应从思想和态度上尊敬、尊重,此亦人之常情。其三,父母、长辈具备很多知识、技能,们饱经沧桑,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到了晚年,很愿意把自己的知识财富、经验体会传授给子女及晚辈,子女及晚辈应认真向他们学习。而这正是建立在父母、长辈生活可靠,受到尊重的基础上。其四,父母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都有一定的生活目的和理想追求。他们为此奋斗一生,也以此教育子女,希望子女继承他们的事业,不一定指具体行业,而是指理想、抱负。尽管他们的政治思想属“历史的范畴”,但在继承志愿这一点上却有共通性。其五,社会在发展、父母希望子女也象自己一样,甚至超过自己,有一番造诣或干出一番事业来,这不仅对社会有利,对父母也增添光彩。“人往高处走”是通常的规律做子女的应在父母前进的基础上更加奋力前进,更上一层楼。而不是坐吃山空,每况愈下。这不仅是父母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
上述赡养、尊重、学习、继承、发扬几个方面,都体现出子女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也是一种“永恒的范畴”。
2、孝亲体现人道主义 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是说孝悌是“仁”的根本。“仁”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充分体现我国古代的人道主义。主要有下列表现:其一,仁者“爱人”。在奴隶社会中,广大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孔子发现人、尊重人、爱护人。孔子说“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然后做到与民和睦,即仁者“爱人”。其二,惠民、利民,孔子主张“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努力为百姓办好事。曾子在说到“孝有三”之“大孝不匮”时,说到“博施备物”,就是孔子所说广博地对民应做些好事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其三,亲民,孔子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此指对父母要和颜悦色,由此推广到对民众也亲切、和蔼。其四,《尚书·康诰》中把“元凶大恶”说作因“不孝不友”而成,可知对亲孝,对人友,是与元凶大恶完全相反的,防止元凶大恶,正要施民以惠。其五,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明确地说出“亲亲”与“仁民”,即对人民施以人道,“仁民”与“爱物”,即由爱人到爱生物,爱自然本是一回事。
孔子及儒家由孝发展成的爱人学说,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人道主义,而这正建筑在“亲亲”即“孝”的基础之上。
3、孝可促进社会稳定
我国自古忠孝并提,忠孝结合。孔子明确地说过“孝慈,则忠”,《礼记》记“先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除珍贵有德者及珍贵与国王亲近的贵族外,后三者都和孝悌有关。曾子说“居处不庄,不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不孝也,战阵不勇,非孝也。”五种非孝的表现中大都与政治有关,与社会有关。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做到孝,就应对君忠心,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作战时勇敢等等,这都是服务于政治,服务于社会的措施。孝为伦理道德的根本,只有在家孝敬父母,才能努力忠于事业、为国尽力。宋代岳母,教育儿子岳飞从军抗敌、精忠报国,并将这四个字刺到岳飞背上。岳飞驰骋疆场、报国杀敌,既是孝母亲尽孝,又是遵母命尽忠。中国古时有个谚语“不孝的人,不能与之交朋友”。一个人对父母不能尽孝,在社会上对朋友也不会讲信实。历史上清官多孝子,孝子多清官,正体现忠孝结合。以现代中国的现实来说,朱德对母大孝,以此孝移于革命事业,做出轰轰烈烈的业绩。孔繁森对母大孝,以此孝移于自己的工作,爱护藏胞。当今社会,应首先培养孩子孝敬父母,他才能友爱同学、努力学习。那种养尊处优,不知孝敬父母,从小被捧到天上的孩子,到社会上也不会好好工作,将来对国家贡献也不会大。
因此可以说孝是做人的基础,是从事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基础。这个基础稳固了,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社会稳定,发展到起到积极作用。
4、孝可促进经济发展
孝既然是伦理道德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形势下,也应有其相应的作用。如孝从爱亲推广到仁、爱人,就应很好地贯彻经济伦理思想。即自己从事的经济活动对社会是否有利,同样是高科技,是为广大人民造福呢,还是用高明的手段毒害人民呢,在企业内部对自己的职工是否有爱心,是否关心自己的职工,是否能用各种形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自己的经商伙伴是否讲信义,共创条件,力争双赢,而不是自己发财,伙伴遭殃。由孝推行到对别人讲信义。义者,宜也,适宜的干,不适宜的不应干,在经济活动中,应贯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精神,重义轻利,义中取利,就能保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做一个从正当渠道发财高素质的商人,中国称儒商。由孝亲推衍到善待自然,在从事经济活动中应很好地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不要竭泽而渔。现在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一带,家族企业不少。一个企业中的主要成员或重要成员多属于同一个家族、亲属。除工作关系外,还有血缘关系。这更需要传统的孝悌作为润滑剂,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滋润,更加密切,孝悌及亲属之爱在家族企业中起到积极作用。
当今世界。十三亿中国人民、五千万华侨、华人。都对中国的孝道很熟悉,正在奉行,并教育自己的子女在奉行。孝这一中国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及现实中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对此加强了解,使人类文化宝库中的这一文化遗产,在新世纪中更放异彩。
参与文献:
[1]郭相颖.孝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9,(01):118-122.[2]骆承烈.中华孝道促进社会和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14-17.[3]李宝库.中华孝道的传承[J].文明,2011,(04):8-9.[4]记者韩忠智.弘扬中华孝道 共建社会和谐[N].中国老年报,2010-03-23(001).[5]李仁君.论孝的起源、形成与发展[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6]申志兵.论儒家“以孝治天下”孝道理论的形成[D].吉林师范大学,2008.[7]任景信.弘扬中华孝道 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