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分析与探索

时间:2019-05-13 05:5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分析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分析与探索》。

第一篇: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分析与探索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设备配置及运行现状情况,探索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海阳市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建筑布局、流程及消毒灭菌效果鉴测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结果: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独立消毒供应室有4家,合格率为21.0%;供应室实行集中管理、建筑布局及流程基本符合要求有3家,合格率为15.8%;有消毒供应室专职工作人员的医院有6家,合格率为31.6%;有清洗设备配备和器材配置合格的医院有5家,合格率为26.3%;有职业防护物品配备齐全并经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的医院有3家,合格率为15.8%;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器械保养符合要求的医院有3家,合格率为15.8%;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17家(89.5%)愿意接受集中消毒供应服务。结论: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的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建筑布局、流程及管理到位率较低,清洗消毒灭菌效果质量得不到保障,建议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依照行业标准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将整改后不能达标的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可达到资源整合与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061-0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担负着医院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及发放工作[1],如果消毒不彻底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2],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临床诊断与治疗。所以,消毒供应室的设备配置和运行必须要满足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工作的需求,又能达到预防或控制疾病传播,保障临床医疗用品使用安全[3]。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设备配置严重匮乏、建筑布局及流程不合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得不到保证及管理制度相对滞后[4],显然无法满足现代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工作需求,因而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势在必行。本研究于2014年6-12月对海阳市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设备配置及运行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并掌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及医院管理人员对接受集中消毒供应服务的意愿,探索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提供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山东省海阳市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查内容包括消毒供应室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建筑布局、医疗器械清洗流程及消毒灭菌效果鉴测等。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展开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访谈内容是根据2009年卫生部针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3项强制性行业标准进行设计表格,即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第1部分:管理规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5-6]。调查者将实地考察看到的和访谈结果填写在对应的表格里,随机抽取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详细记录在专用登记表。对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供应室工作人员及医院院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表,调查前说明调查目的,逐条解读问卷项目,取得被调查者的知情同意,20 min内当场回收问卷,由调查人员进行统一评判。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2009年卫生部针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3项强制性行业标准中相关内容规定,判定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建筑布局、医疗器械清洗流程及消毒灭菌效果鉴测等,是否符合行业标准相关内容规定要求,核实调查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将收回的有效问卷调查表、实地考察与访谈内容调查表,按各项目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17家为乡镇卫生院,2家为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有独立消毒供应室有4家,合格率为21.0%;供应室实行集中管理、操作流程基本符合要求有3家,合格率为15.8%;有消毒供应室专职工作人员的医院有6家,合格率为31.6%;7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供应室的设备配置、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等不符合规定要求,见表1。

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供应室建筑布局情况

调查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供应室建筑布局基本符合要求有4家,合格率为21.0%,80%以上消毒供应室没有实行分区管理,无污净专用通道等必要的布局,见表2。

2.3 供应室设备配置及设施情况

本次調查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设备配置和器材的配置合格率在15%~36%,大部分消毒供应室的基本设施配置不到位,见表3。

2.4 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情况

调查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供应室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情况,见表4。

2.5 市场需求

调查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17家(89.5%)愿意接受集中消毒供应服务,并同意使用消毒供应中心(CSSD)提供的器械,其中,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议每日提供下收下送1次,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议每周提供下收下送2~3次。费用方面:如独立单包装剪刀1把3元,清创缝合包1包10元,阑尾手术器械包价格80~100元等,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18家(94.7%)能接受。

讨论

3.1 建立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重要性或必要性

根据2009年卫生部针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3项强制性行业标准,要求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必须符合标准,才能保障临床医疗用品使用安全[7]。然而,这次对海阳市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运行现状调查的发现与3项强制性行业标准要求严重不符合,基层消毒供应室基础设施设备简陋,大部分供应室建筑布局及流程不合理,建筑面积与位置都不符合要求,清洗消毒及灭菌设备配置落后,以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为主,无超声波清洗机、高压水枪及烘干柜等,消毒灭菌设备滞留于早期的消毒功能状态,供应室未实行集中管理,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缺失,器械物品使用的棉布包装存在污渍及破损情况,70%的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由其他岗位人员(如未持有压力容器操作上岗证书的护理人员)兼职且未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器械干燥保养不规范,以目前现有的供应室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及管理制度等,无法保证消毒灭菌效果质量。因此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势在必行,用专业人员做专业的事,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保证各种医疗器械绝对无菌及使用安全,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保障措施。

3.2 建立消毒供应中心(CSSD),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又叫超级消毒供应中心(CSSD),指那些具备对所在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如医院、门诊、诊所、保健机构等)的全部可复用医疗器械进行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功能的消毒供应中心[8]。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家医院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显然是不可能的。政府部门也鼓励符合要求并有条件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9]。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后,将各医疗机构可复用器械及物品实行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管理,集中清洗、包装、灭菌和发放,进行专业化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清洗消毒物品的质量,确保再生医疗用品的安全性,节约人力物力,减少资金投入成本,有效地达到资源共享。

3.3 有效地提高医疗用品消毒与灭菌质量

建立消毒供应中心(CSSD),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自行配备医疗器械或以租赁的方式实行有偿供应服务,消毒供应中心对可复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监测及发放。实行市内消毒供应物流配送,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物品的及时、安全、足量配送。消毒供应中心实行区域化管理,实行集中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10],先进的清洗消毒灭菌器械设备配置,专业的供应消毒工作人员,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及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用品消毒与灭菌质量[11]。

通过本次对海阳市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的设施、设备、人员、建筑布局、流程、资金投入、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方面展开调查,论证海阳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能有效地将资源整合与共享,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保证供应安全与效率的最大化,有效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减压减负。

参考文献

[1]李秋玲.试析消毒供应室潜在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6):120-122.[2]刘明秀,王玲,朱堂琼,等.18所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2):851-853.[3]曲立美.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4):41-43.[4]潘晓琼,潘晓雅,郑祥超.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3):261-262.[5]寻凌福,欧洁梅.区域性集中消毒供应模式的实施[J].现代医院,2013,13(12):89-91.[6]魏静蓉,府伟灵,廖建梅,等.重庆部分医院灭菌工作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4(1):60-61.[7]朱清平,陈义连.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在优质护理中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72-73.[8]廖小環,陈善泽,傅臻,等.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12-14.[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310.1-2009,ws310.2-2009,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10]葛朝珍,倪晓平,蒋辉权,等.杭州市医院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监测分析[J].中华院内感染杂志,2013,13(4):35.[11]段世晔.消毒供应室中护理新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6):85-87.

第二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与实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与实践分析 作者:何坪 刘平潘传波 杜渝 黄静 舒群 钟宇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学术版A》2013年第08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城乡医疗卫生单位,主要由政府举办。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以下简称综合改革)是将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改革任务进行衔接,目的是彻底破除以药养医机制,重新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新的体制机制。渝中区自2011年在辖区内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开展“药物零差率销售、绩效考核、一般诊疗费用、财政合理补偿”等综合配套改革。本研究通过定量与定性调查,全面总结渝中区基层医疗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篇:农村医疗现状调查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1年6月尹立龙学号***9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

【摘要】调查分析表明,湖南某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全面发展起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认真研究解决。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问题对策

一、引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关系到广大农民健康,进而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大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好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湖南某村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访谈和问卷两种形式进行。访谈的对象主要是湖南某村村委人员和有代表性的农户。针对农民的调查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的,总共发放调查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其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7份,占23.3%;一般的14份,占46.7%;较差的9份,占30.0%。因此,本次实地调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可信度,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在农村的实施状况。

二、湖南某村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分析

(一)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总体情况

湖南某村是从2005年开始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2005年参合率仅为61.6%,2006年提高到了77.5%,2007年又进一步增加到94.6%,发展迅速,现已基本覆盖全体村民。

调查问卷资料显示,在30个样本户中,2007年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户数为27户,占90.0%,1户未曾参加,2户因故退出。按照规定各级财政人均筹资2005年为10元,2006年增至30元,2007年达到40元;农民缴纳额10元三年保持不变。2007年全村共报销43038元,人均40.34元,其中门诊部分共报销15861元,人均14.87元;大病统筹部分共报销27177元,大病患者人均849元。2007年人均报销额比2005年增长121.2%、比2006增长14.2%,农民受益程度逐年提高。

湖南某村定点医疗卫生室是由村内一名医生与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办公室评审验收合格后批准建立的,卫生室用房由该村医生提供。经实地考察,该卫生室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和观察室,且各室相对独立。在医疗设备配置上,该卫生室备有急救箱、出诊箱等急救设备,以及药品柜、冰箱等药品储备设备。卫生所在日常运行中,由该所医生夫妇提供具体医疗服务,基本可以满足湖南某村村民的小病医疗要求。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湖南某村的全面实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基本医疗权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从而促进了本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具体做法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伊始,该村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从我们在村委会访谈、村定点卫生所获得的问卷调查等情况来看,湖南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做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乡镇成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委员会,行政村成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领导小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辖区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的实施,各级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检查、计生、药品监督、宣传等

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各司其职,积极完成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的各项任务。二是做好宣传与动员工作。为了推动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度的顺利

实施,镇和各有关部门都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印发明白纸、张贴标语、出动宣

传车、广播喇叭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度的优越性和上级有关

优惠政策,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增强农民群众参加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积极性。三是拓展资金筹集渠道,明确上缴流程。四是根

据不同情况,正确确定门诊医药费报销比例和住院医疗费报销标准。五是明确报

销程序。对于门诊费用,本村参合农民在村卫生所就诊的由镇新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管理办公室每月一次定期到村审核报销,在镇卫生院就诊的在报销窗口当场审

核报销。对于住院医药费用,病人则需待出院结算后按规定在石莱镇新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管理办公室审核报销。

(三)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足、形式缺乏创新,村民信任度低。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农民

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仍然心存疑虑,而将近半数的农民仍然持观望态度。新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启动时宣传声势浩大,启动后不能持续宣传,导致农民对参加新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具体做法和意义认识不够。部分村干部和卫生室人员,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有时也不尽全面,认为新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是卫生部门的事,只要靠行政指令完成筹资即可,导致他们

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程度受到影响,削弱他们对农民的宣传效果,从而

是少数农民产生抵触情绪而不主动参加。

2.筹资水平与保障能力低,无法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调查显

示,2007年湖南某村农民医疗实际支出为人均223元;有关研究认为合作医疗

基金的筹资水平应达到“农民人均医疗支出的50%为宜”。按此计算,每人每年

至少应有110元的医疗保障资金才能有效抵御医疗风险,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和返

贫问题。但该地目前筹资水平仅为50元,如此低的筹资水平导致保障能力的低

下,仍然无法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

3.村定点卫生室不能满足需要,素质亟待提高。作为湖南某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村卫生室在实际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但该村卫生室一是设

备短缺,如没有无菌器械、污物桶、消毒缸、高压灭菌等,二是医疗人员素质较

低(一人初中毕业,一人小学毕业),不能满足农民医疗需要。

4.报销比例明显偏低,农民得到的实惠较小。目钱该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报销

比例一般介于70%~80%之间,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医疗费报销比例仅为

30%~40%,与城市相比明显偏低,大部分的医疗风险仍然由农民自己承担。新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的报销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因病致贫和因病

返贫的问题,但从实际角度来看,农民小病挺、大病拖的现象时常发生。

5.定点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制定与控制不够规范。虽然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工作指导手册》的相关规定对药品的价格和进货渠道有明确说明,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却没有有效的监督措施来保证规定的执行。而且,石莱镇定点医疗机

构的药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甚至还高于国家最高限价,这实际上是把农民

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惠转嫁给了医疗机构,这有悖于新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的初衷。同时,村卫生室由于购进药品的自主权很高,进药渠道比较混乱,许

多药经常从药贩子手中购进,难免出现给患者用假药、劣药、过期药的现象,其

后果更不堪设想。

6.外出打工期间发生的住院费用报销审核程序多、周期长、手续繁琐。根据

文件规定,在外出打工期间在当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住院治疗者,除必须携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和身份证或户口簿之外,还需提交村委会和打工单位有

效证明和住院病历复印件。由于湖南某村经济的欠发达,本村外出务工人数连年

增加,打工人员占了村总人数相对较大的比例。这部分人群在打工期间一旦因病

住院,他们在接受治疗出院后不得不往返于打工单位、村委会与当地定点医院之

间办理证明以完成医疗费用的报销,额外付出的交通费用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因病

治疗的费用,产生了无谓的医疗负担。

7.缺乏技术指导,未能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应有作用。虽然医疗定点机构采

用了计算机管理,村办公室也配备了微机等信息设备,理论上对于医疗信息的控

制起到了较好的协助作用,但实际应用中由于管理人员缺乏技术培训,报销、审

批、汇总等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而且合作医疗补偿审批和保障兑付的工作

量非常大,各种原始票证、单据和手册很多,落后的管理手段极易造成误差多、漏洞隐患多、信息交流不畅和监管困难等问题。调查中发现,由于管理手段落后,湖南某村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表、证、卡、册和文件、原始参与缴费名册、统

计资料和补偿报销凭证保存不完整、甚至丢失。

三、湖南某村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看法与愿望

(一)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方式的看法

当问到“什么样的缴费水平自己能接受”时,在农户中竟有70.0%选择0~5

元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标准,另有27%选择5~10元(这仍然低于现行标准),只有3.0%选择了高于10元的10~15元。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村经济的落

后与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知识的匮乏。当问到“如果政府给每个农民的补

助大幅度提高时,是否愿意适当提高个人缴纳额”时,88.0%的回答愿意,12.0%的仍不情愿。这说明如果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的话,提高农民的个人筹资额是可

以为农民所接受的。

(二)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制度的知晓程度与看法

当问及“是否清楚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时”,回答很清楚的占13.3%,知道的占20.0%,多达63.3%的农户只知道报销一说,不知道怎么实现,不知道的占

3.4%。至于报销制度的看法,意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报销比例太小,对经济负

担的减轻效果不显著(63.3%);二是手续太繁琐(33.3%)。这说明农民对报销

制度的知晓程度有待提高,而报销制度本身也有待完善。

(三)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定点医疗机构的满意程度

在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定点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的评价中,有

20.0%的农户表示满意,63.3%的农户感觉一般,但仍然有16.7%的农户表示了不

满。

(四)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整体信任程度

当问及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否有信心时,只有23.3%的农户选择了很有

信心,53.4%的农户选择了一般,还有23.3%的农户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没有

信心。对于明年是否还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53.3%的农户愿意参加,另有

46.7%的农户持观望态度。以上数据表达了本村村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

本信任,但现实存在的种种因素限制了信任度的进一步提高。

(五)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来发展的期望90.0%的农民强烈希望政

府能够在药品市场领域发挥更大的调控作用,进而有效控制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基本药物的价格,73.3%的农民认为应该提高大病报销的比例,60%的农民期待增

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金使用的透明度,53.3%的农民认为应进一步改进报销

方式,简化报销手续,36.7%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关部门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还有23.3%的农民认为大病封顶线(20000元)需要重新设

定。

四、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

(一)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创新宣传形式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宣传与教育,合理的动

员可以让这项惠及农民的好事获得农民的认可,变要农民参加为农民主动参加。

一是改变宣传对象的单一目标(农民)性,拓展宣传目标人群,即广义宣传对象

应包括县、乡镇、村及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农民以及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和服务人

员。二是创新宣传形式,除了通常的发放宣传单、广播宣传等传统形式外,针对

当地特色制定创新性宣传策略,如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合作医疗专题,让享

受到合作医疗好处的农民群众现身说法;以村为单位举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知

识竞赛;组建文艺宣传队深入农村巡回演出,抓住契机进行宣传。

(二)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提高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水平

一是政府应加大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筹资水

平。建议总体筹资水平由现在的人均50元,提高到人均100元,其中个人筹资

20元,政府补助80元。二是为提高农民受益的程度和合理确定基金的支付结存

数额,应该根据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的原则重新审核制定

报销比例。一方面要防止比例过低而使基金沉淀过多,影响农民受益,另一方面

要防止补偿比例过高而使基金透支。三是不断扩大补偿范围,将慢性病门诊医药

费补偿纳入保障体系,让患慢性病的参合农民也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三)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加强医疗服务建设

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乡村医护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技术水平,改善医德医

风,让病人住得下,留得住,花钱少,治得好。首先要拟定切实可行的乡村医生

培训计划,全面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培训工作,定期考核审查其基础医疗卫生

素质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知识,未达标医护人员绝不能上岗;其次是着眼未来

培养高素质医护人员,解决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危机。如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

卫生院工作;要求高等医学院校针对我国农村医疗实际需要,定向为农村培养适

用的医疗人才;积极开展城市支援农村,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等对口支援活

动;提高乡村医护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支援家乡。争取用几年时间来

提高乡村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学历层次,使农民群众能就近得到较好的医

疗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规范采购药品价格

将农村合作医疗的医药用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完善药品购销制度,最大限

度的降低医疗成本,让利于民,受惠于民。同时,发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物价

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药品质量,规范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完善药品价格审核

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切实降低药品价格,如:加强药品成本审核,进一步降低

药品价格,物价部门要在对药品成本进行深入、认真调查的基础上,严格审核药

品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规范成本构成因素,并安排好各种差价、比价关系,严

把价格审批关,挤压不合理的价格空间,杜绝虚高定价。总之要形成由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农民代表共同参与管理的新格局,让参与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

群众对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拥有充分的管理监督权,切实维护参合农民利益。

附:

调查问卷

问题1:您是否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

A没有参加B参加了

问题2:您一般到什么样的医院看病()

A村医院B镇医院C县医院D市医院

问题3:什么样的缴费水平自己能接受()

A 0至5元元B 5至10元C 10至15元

问题4:您对新农村合作制度是否有信心()

A有信心B没有信心C一般

问题5:明年您是否还愿意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

A愿意B不愿意C看情况

问题6:您是否清楚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时()

A很清楚B不知道C不太清楚

访问问题:

问题1:您对报销制度的看法:

a,报销比例太小,对经济负担减轻程度小(63.3%)

b,手续太繁琐(33.3%)

问题2;您对定点医院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

*满意(20%)

*不满意16.7%

*一般63.3%

问题3:您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来发展的期望有哪些:90.0%的农民强烈希望政府能够在药品市场领域发挥更大的调控作用,进而

有效控制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药物的价格,73.3%的农民认为应该提高大病报销的比例,60%的农民期待增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金使用的透明度,53.3%的农民认为应进一步改进报销方式,简化报销手续,36.7%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关部门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

高,还有23.3%的农民认为大病封顶线(20000元)需要重新设定。

感谢您的参与,谢谢合作!

第四篇:XXX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XXX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一、改革的背景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这一问题更是成为阻碍XXX县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借此改革东风,2011年,我县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启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

二、2011年改革试行取得的成绩

我县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以来,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思路,全县上下积极行动,精心组织,协调配合,稳步实施,有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 合配套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完成乡镇医疗资源整合。我县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中,按照“一乡一院”的设置原则,将原有的 家卫生院规划整合为政府办乡镇卫生院 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个,并核定人员编制 个,为医改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覆盖。我县自2010年12月31日起,在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经过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了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覆盖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零差率销售。月份全县药品零差率销售总额 万元,让利给老百姓 余万元。门诊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 %,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同比下降 %,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同比下降 %,实现了两降一升的阶段性目标。

建立县乡两级绩效考核体系。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XXX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该办法,认真研究制定本单位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案,从而形成县乡两级绩效考核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提高了卫生负责干部和医务人员对国家医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规范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也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管理水平。

三、改革遇到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政策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投入和补偿机制、运行管理机制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

1、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持续、稳定、合理的投入机制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基本保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长期的、持续性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是其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虽然医药卫生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中都有较明显的增加,但并未形成一种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不利于医改工作的计划性和连续性。

2、健全的运行管理机制仍未建立。

目前我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向广大基层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名义上是政府举办,但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管理;名义上是非营利性机构,但仍存在营业性收入,这与《意见》中明确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性质相违背。

3、基层卫生人才匮乏,缺乏对基层人员的激励和补偿。基层医务人员总量仍然严重不足,人才结构也不合理,与不断增长的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我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 很大。很多乡镇卫生院一个医生要充当“多面手”,这既不符合日益严格的医疗行为规范化管理,也是一个很大的医疗纠纷隐患。目前的基层医改政策解决这一问题的力度还不够,部分乡镇卫生院还面临业务骨干流失的危险。

(二)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仍存在障碍。

要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将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村卫生室,存在以下困难:

1、村卫生室业务用房由集体提供难度大。

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生室业务用房由政府或集体长期无偿提供使用”。但是,根据目前我县模底情况,近80%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是由乡村卫生租赁或是乡村医生私房,如果在短期内要求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设在村部、村集体提供或由政府出资新建都存在较大的难度。

2、乡村医生补助和养老政策难以明确。

实施一体化管理后,如何合理核定乡村医生工作任务、数量,如何通过考核确定乡村医生的补助等,难以平衡标准;如何建立健全乡村医生聘用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仍有待探索。

3、乡村医生整体素质一时难以提高。

实行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作为一个独立序列进行统一管理,对乡村医生的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但从目前来看,现有的乡村医生执业资质偏低,其实际的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服务能力与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其年龄普遍偏大,要实现信息化管理还有难度。

(三)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仍需健全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有待实践检验。改革解决了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公平问题,能不能解决好效率问题同样重要,如果解决不好效率问题,改革就可能面临失败。这次改革,特别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以药养医”的局面基本打破,但如何正面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利益动力,是改革的关键所在。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竞争动力下降,服务效率随之下降。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要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在深化医改工作任务中,要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作为提供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对此项工作重视起来,加强基层卫生人员能力建设,用制度和规范确保工作的落实,尤其是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要制度化、规范化,财政资金拨付要及时、足额,以更好地配合工作任务的要求,有计划地逐步扩大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涵盖的内容。

四、对策与建议

XXX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路“高歌猛进”,在此基础上,XXX县有能力也有必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在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的大潮中,实现卫生事业发展的“水涨船高”。医改是全国性的大课题,纵观全国各地的医改工作,真正在改革中取得实效的,都是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我们应借助XXX县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充分研究和适应上级政策,进一步增强医改工作的创新能力,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

一、建立综合保障的投入机制。

1、在财政投入方面,坚持政府保障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原则,建立健全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稳定的投入补偿机制。政府保障性投入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要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政府保障政策进一步纳入今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同步提高财政保障水平,逐步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2、在政策保障方面,除了改革的政策保障有力外,还需要在基层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以完善。

尽快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医技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能进能出和激励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生机与活力。在科学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实行定编定岗、全员聘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并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和薪酬待遇,在此基础上进行 竞聘上岗。对竞聘上岗中落聘的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安置。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负责岗位,也要进行公开选聘,并实行聘期制。

拓宽补偿机制渠道,促使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留得住人才,建设人才,吸引人才,使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不因人才流失而降低服务水平。这其中也包括如何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再学习能力和意识,主动更新和补充学习不断发展的医疗卫生知识。

二、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

1、政府必须坚持对医疗机构的主导地位,医疗机构必须坚持公益性质,并逐步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

政府加大对医院的投入,医院实行低价运行,其收入全部上缴政府,由政府管理,人员工资和支出由政府核拨,收支两条线互不交叉。这样,医护人员收入有保证,没有“创收”的压力,回归治病救人的本位,从而彻底切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其营业性收入的利益联系,令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名副其实。同时,要切实解决好乡镇卫生院债务问题,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不断夯实农村卫生服务基础。一是加大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采取县、乡、村共建,以村为主的方针,逐步完善村卫生室的改造、建设及设备配备,全面实现规范化;二是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 制度实施范围,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由县财政预算经费进行补助,保证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三是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制度,规范执业行为,强化管理指导,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三、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机制。

在政策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来后,如何实现科学、完善的考核,确保政策的真正贯彻落实,确保老百姓受到医改带来的真正实惠,是决定改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要在全员聘用和合同管理基础上,将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收入组成、群众满意度等作为对医院经费拨付的考核依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公开透明、动态跟踪的绩效考核,并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要积极引导广大医务人员转变从业理念,转变“以药养医”时代的收入分配观念,尽快适应新医改形势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的经济收入分配制度,做到“出勤、出力、出效益”。

2、要坚持综合考虑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坚持日常性督促检查、定期抽查和群众参与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和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

3、要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分配激励机 制,全面落实绩效工资,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奖优罚劣,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

4、要坚持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原则,科学制定绩效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坚持实事求是,考核过程民主公开,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第五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与财政补助政策的实践探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与财政补助政策的实践探索

本文分析了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绩效工资改革与财政?a助政策探索模式的优劣之处,探讨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绩效工资改革效果、财政补助措施的保障措施和方法,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一、不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与财政补助政策的实践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性的影响

第一,从药品零差价补给方式和利润分配模式的结合上来看,这种政策对医疗卫生机构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明显的调动作用。在政策实施之后,人均医疗收入、医疗收入总额、门诊与急诊人次都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与此同时,药品零差价补给方式和利润分配模式的结合在管理和实施上难度不大,也没有对绩效核算提出过高的要求,但是其缺陷是造成均次费用的增加,导致患者医疗负担有所提升

第二,从单纯收支核定差额补给与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的结合上来看,这种财政政策会削弱和挫伤医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会使得人均医疗收入、医疗收入总额、门诊与急诊人次都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在政策实施之后会显著提升均次费用,增加患者医疗负担,并且具有较高的补助管理难度和绩效核算要求,可以说这种结合方式恶化了看病难、看病贵的负面影响。

第三,从分项补助收支核定财政投入政策与双轨双浮绩效考核分配模式的结合上来看,这种政策对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能够实现人均医疗收入、医疗收入总额、门诊与急症人次数量的明显提升,同时还能够将均次医疗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一种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再者,这种财政补助政策管理难度一般,对绩效核算也没有恒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财政补助政策与绩效工资管理的集合方式。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与财政补助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一)分项补助收支核定财政投入与双轨双浮绩效考核分配模式结合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模式

双向浮动的绩效工资分配模式和双轨制的绩效考核方式能够让医务人员意识到提升服务数量的重要性,因为服务数量直接和绩效工资挂钩,这样门诊与急诊业务量达到医务人员将会获得远超于业务量小的医务人员,绩效工资的水平能够拉开显著的差距。在实际运行之中,这种结合方式能够将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差距拉到三到五倍左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医疗人员提升工作积极性。同时,两级分配制度的确立还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级行政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得到了明确,在机构内部确立了明确的层级管理机制,让各级管理部门都实现权责利的充分结合,院长的绩效工资和基层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这样院长将会产生和医务人员共进同荣的意识,将越级管理、多头管理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使得院长管理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行政管理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同时,绩效工资分配要与医疗卫生收入、药品收入之间脱离关系,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大处方、卖高价药品、随意收取检查费的现象遏制,降低医疗服务人员的趋利行为。

(二)分项补助收支核定财政投人与双轨双浮绩效考核分配模式结合需要完善的配套政策

第一,可以推行基本药物专卖专买制度。在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改革过程中,基本药物制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滥用药品、不规范流通药品、吃药物回扣等不良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目前尚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法律规范。笔者认为在现有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设置基本药物专卖专买制度是一项有力、科学的监督措施,药物统一结算平台的建立能够直接将药品二次议价的利润纳入国库,同时这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

第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需要探索更加科学的用人机制,实施定编定岗不定人的人事管理机制,进行人才聘用制度的创新,使得人员编制和人员招聘得到分离管理,与此同时还要推行同工同酬管理,使得具有一技之长的医务人才和管理人才能够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潜能,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的建立还会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第三,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政策。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中,要树立医保第三方付费原则和花钱买服务的理念,为科学地制定财政投入政策做好准备。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细化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核算,让每一步项目经费的流向和用途都清晰明确,分项进行成本核算,为细化考核标准和服务项目奠定良好基础。

第四,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绩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就需要创新管理手段,通过信息化监督和实施监督来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日常监督,将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在合理范畴之内,避免因为收入转嫁而加重医疗服务负担。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建立绩效工资改革长效机制

首先,需要完善绩效考核与绩效分给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绩效工资体系,对现有的按照人均绩效工资水平乘以人员人数来进行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的方法,构建完善的绩效工资总额控制方法和测算方式,以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作为核定绩效工资总额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进行风向核算,在工作量津贴绩效工资之中,要实行零起点核算方式,将津贴数量和服务数量严格、直接地挂钩,将多劳多得的绩效考核原则彻底地落实下去。在目标达标绩效考核之中,奖励工资要实行优绩优酬原则,并严格按照绩效考考核结果进行工资分配,拉开绩效考核差距。

其次,建立绩效任务和绩效工资水平平衡挂钩制度,构建专属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行业特色的绩效工资增长机制。医疗卫生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医务人员在诶产工作中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应当给予其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人均工资水平的平均工资。同时,要建立绩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敦促人事部门按照实际工作数量、实际工作质量进行绩效工资总量的核算与控制。

再次,建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绩效工资统筹核算制度。现行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就存在无序竞争、各自为政的管理局面,在资源分配上严重不合理,并且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距。笔者认为接下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重点应当朝着县乡村一体化模式方向前进,实施绩效工资县域铜虫分配、统一核算,彻底打破小集团固有利益,实施管办分离、医药分开、编聘分离制度,鼓励医疗服务人员多点执业,只有实施一系列真正打破利益关系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才能实现医改的目标。

下载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分析与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分析与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探索[小编推荐]

    [摘要] 目前在中国乃至全球,结核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而且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农村,致使基层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如何控制结核病,是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前的......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分析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加强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医院管理水平,增强基层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水平探讨对策。方法......

    现状调查与分析5篇

    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目的为配合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全面掌握汕头市交通现状,特别是交通需求特征、道路交通状况、公交客流分布等情况,从 交通供需两方面分析和评价汕头......

    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督管理与奖惩办法(征求意见稿)

    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督管理与奖惩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保障全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之后的综合情况分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之后的综合情况分析 本文属于中联论文网优秀论文 本文来源于:中联论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xingyejingjilunwen/34765.html 转载请......

    关于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调查情况及测算方案汇报

    关于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调查情况及测算方案汇报 各位领导: 为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顺利实施,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运行机......

    兰州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状调查分析

    兰州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状调查分析 姚文 单民莉 常进良 王艳 (兰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了解兰州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现状和集中消毒餐具的卫生......

    基层医疗改革调查情况与建议五篇范文

    基层医疗改革调查情况与建议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情况抽样调查的通知》精神,11月下旬,省医改办会同调查总队联合在全省17个医改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