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才兼备尽职守 善思勤行为教育
德才兼备尽职守 善思勤行为教育
——李根朝同志评选“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事迹材料
李根朝,男,1962年9月出生,现年49岁,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曾先后担任普通教师、县教育局仪器站干事、计财股股长、县教育局副局长、县计生委主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等职务,2008年任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何种职务,始终以服务人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己任,爱岗敬业,足于职守,作风正派,办事公道,高效率、高质量地履行了公务,并不断积极探索为人民服务的新途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用自己的品德和才干谱写一个又一个桂东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塑造了新时期领导干部无私奉献、勤政为民、开拓创新的良好形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注重学习,争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李根朝同志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认真学习胡锦涛等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论述和各级纪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廉政准则》等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防线,做到清正廉洁、廉政勤政,任现职以来,他连续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领导干部”,2011年,县教育局党支部被郴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坚持原则,严守纪律,公道正派,团结同志,从2008年起,县教育局领导班子连续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领导班子”。在人事制度改革上,他严格遵循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采取“三考三公”的办法,即“考试、考评、考核、公正、公平、公开”,全面推行“择优聘任、能上能下,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近两年,共招考城区教师25名,公开选聘校级领导3名,选调机关工作人员4名,营造了一种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立足实际,谋划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近年来,桂东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就我县教育发展现状而言,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仍然存在。李根朝同志上任后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研究我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现象,积极谋划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以更开放的思想、更开阔的视野、更清晰的思路,推动桂东教育新一轮大发展。
2009年,李根朝同志多次深入基层、深入教师开展调研,向县委、县政府做好汇报,争取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对教育工作予以重点倾斜,并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300万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从2010年起每年安排10万元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20万元设立“一品教师”奖励基金,对“一品教师”、“一品校长”,每人重奖1万元。
今年4月,他就如何进一步加快桂东教育发展拿出了初步意见,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建议召开大规模、高规格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5月19日,会议隆重召开,会上印发了《中共桂东县委、桂东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和《桂东县建设教育强县规划纲要(2011—2020年)》,文件中规定,建立教师按需补充长效机制,每年按不低于省核定的教师总编制3%的比例引进教师;“十二五”期间,根据实际需要,每建成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就配齐1所幼儿园的教师,在省未核定幼儿教师编制前,暂列入中小学编制;从2011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教育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力争在全市率先创建成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在保证教师原有待遇的基础上,财政预算每年增加200万元建立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交通和山区补贴,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我县教育快速、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政策性保障,给我县教育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创先争优,全力打造一流的教育
“我们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扎实工作,争创一流,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李根朝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凭着对事业的执著,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创新思路,狠抓教育各项工作,并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推动着桂东向教育强县的目标不断迈进。自他任职以来,县教育局连续3年在全县综合绩效评估考核中荣获第一名,2008年,我县承办了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市、区)建设工作现场会,桂东被评为全省首个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2009年,桂东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2010年,被评为“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县先进集体”。
(一)狠抓校园安全稳定,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李根朝同志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在日常工作中,他到校必查安全,开会必讲安全,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要求,把安全工作纳入到学校、教师年终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并在全县教育系统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切实做到学校安全风险与教师责任并存,奖励与处罚并重,在全县教育系统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蹲点干部协助抓,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家长一齐抓的工作合力。同时,他还积极联系县公安、工商、文化、交通、农机、城管等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校园周边的网吧及娱乐场所进行清理整顿,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确保了教育系统的大局稳定和谐。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走进桂东,但见大山连绵,沟壑纵横。但总不时闯入眼帘,令人惊喜的,是一所所漂亮的学校。这里的每一所中小学校都几乎是花园式的校园,绿树成阴,宏伟的教学楼错落有致。每一所中小学校各种功能室基本配备,校园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尤其是近年新建落成的坐落于县城东城区的城关二完小,校园设计新颖、布局合理、气势恢弘、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一流。李根朝同志十分重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他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和投资方向,准确把握信息,及时把握节点,秉着“早人一步,先人一着,快人一拍”的精神,全力以赴为教育跑项目、争资金。近三年,共投入资金3752万元,100%完成了合格学校建设任务。近两年,投资1980万元新建了城关二完小,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有学上”、“上好学”。为了不让山区孩子输在现代教育的起跑线上,近几年投资2750万元,建成远程教育站点100个,站点覆盖率达100%,生机比达7:1,实现了“班班通”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今年,又启动了教育新区、城关三完小、特殊学校建设等一大批工程,计划总投资1.387亿元。
(三)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提升师资水平。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李根朝同志认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所以,他提出教师队伍要“两手抓”,即,一手抓地位和待遇的提高,一手抓业务素质的提高。为解决教师实际困难,他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近两年来,安排骨干教师家属就业20余人;2009年,他积极争取县财政、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县房产局及房产开发商的支持,为100余户购房教职工统一办理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并全免评估、担保费用,县财政安排专项补贴资金,对购房教师给予每平方米50元的购房补贴,共补贴70余万元;今年,他又启动了农村学校教职工工作周转房和教师新村建设,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同时,他还从教师培训方面着眼,重视并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实施“一品教师”、“一品校长”培养工程,近两年共培训教师5000余人次,其中选派500余人次参加省市级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县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100%、97%、96%。
(四)狠抓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李根朝同志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始终坚持“质量兴教”的原则,他从抓学校常规管理入手,经常深入学校调研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近两年的全省机器人大赛中,我县代表队共获得了16金、4银、20铜的优异成绩,名列全省前茅。学生美术、书法、摄影、电脑制作等500多幅作品分获国家和省市奖励。2008年以来,我县高考成绩逐年攀升,今年再创历史新高,本
一、本二上线157人,本科上线率62.5%,专本上线率99.7%。初中毕业学业考试7科全A人数比去年增加65人,7A比率为8.97%,比全市平均比率高出1.58个百分点。
(五)狠抓维护教育公平,争办人民满意教育。
李根朝同志始终把教育民生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他经常说:“全县两万余学生、两千余教职员工永远是我服务的对象和工作的重心。”为确保每一个孩子能上学、上好学。他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及社会的支持,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管理中心认真落实省市县资助政策,确保国家助学金足额、及时发放到贫困学生的手中。为解决低龄寄宿生照看难的问题,2009年,他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在全市率先为有低龄寄宿生(四年级以下)的学校按1:30的比例配备了13名专职保育员。同时积极争取到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汶江电业有限公司及省市教育基金会、美国霍勒?厄普邱奇儿童基金会等企业、社会团体、各界爱心人士捐资助学,近几年累计募集教育资金737.4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5880人次,全县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他始终把特困教师的生活冷暖挂在心上,建立了特困教师档案,注重解决教师因大病医疗、意外事故、子女就医及自然灾害严重造成的特殊困难,当好了特困教师第一帮扶人角色,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和“爱烛行动”。据统计,近几年以来共慰问贫困教师1860人次,送慰问金26万余元,为特困教师解决了燃眉之急。
“办人民满意教育是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李根朝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始终用来指导自己工作的一句话。多年来,他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用自身的言行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全县广大教职员工争一流、创佳绩,书写了桂东教育发展的新华章。
第二篇:德才兼备尽职守 善思勤行为教育 2
德才兼备尽职守 善思勤行为教育
——记县人大代表、县教育局局长石永义
他到教育局仅短短两年时间,倾注精力为人民办教育、谋求教育事业发展,历经艰辛,成绩不菲。在我县教育事业昨天与今天的辉煌发展背后,支撑着的是他锲而不舍、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是他坚守“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奉献精神,辉映着的是他情系教育、关爱民生的智慧之光。他就是县人大代表、县教育局局长石永义,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均衡发展是出发点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大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作为我县教育界的代表,作为教育事业的实践者和监督者,石永义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时刻关注着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用他的话说就是,“教育事业是一项民生事业,它不仅关系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更是担负着为我县培养栋梁之才的重任。”因此,他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学校、走访人民群众,吸纳群众意见,根据群众的反馈并结合我县实际开展工作。
他始终把“均衡发展”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把区域内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实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在学前教育上,我县今年将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建成7所标准化幼儿园,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子女入园难问题。在义务教育方面,县第二实验小学、县第三实验小学等一批新校舍的落成,不仅硬件设施全新一流,而且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更近一步缓解了学生就近入学难问题。同时也将为高中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稳固推进,苦干实干,实现了高考连续达线率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去年二本达线人数达到551人,创造了历史上应届毕业生达线率之最。
两年的时间,通过加大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教育政策和措施,使我县教育事业获得了新进展,民生之基更加牢固。
教学质量是落脚点
虽然有三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但石永义并非教育出身。作为一名门外汉,他从未停止过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他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落脚点,下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安排2752名教师分阶段参加远程培训,对3000余名中小学、幼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源头活水”。把推进课堂改革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通过搭建以汇报课、示范课、观摩课等为载体的多种平台,锻炼培养广大教师梯次发展,迅速发展,激励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通过举办“规范办学行为、创新课堂模式、强化习惯养成”现场会,推进全县素质教育和新课堂模式改革,通过开展教学能手评选、科研论文评比、网络集体备课评选“三优工程”评选活动,引领全县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淡泊名利是闪光点
石永义同志始终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把办好教育、造福人民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受到各级党委好政府的肯定,山西省综治委、省公安厅、省教育厅授予我县教育局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先进单位,市委、市政府授予标兵文明单位,县委、县政府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综治维稳先进单位、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县总工会授予先进基层工会;2013年荣获“三节”群众文化活动一等奖,市中小学“主体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等。
教育局获奖甚多,而石永义得到的表彰却少之又少,就其原因很简单,他不仅从不过问与自己有关的“先进”、“优秀”之类的评选,而且一但选到他,他每次都会断然拒绝,把荣誉让给基层的同志和一线的同志,他深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
朝霞点燃希望之火,枫叶映红锦绣前程。随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已成不争的事实。在全县教育事业上,石永义正用自己德才兼备、善思勤行的人格魅力谱写出一个又一个新篇章。在未来的工作中,石永义也不会自满,他将以开拓者的姿态笑看朝阳。
张莉
第三篇:格尽职守
恪尽职守:恪:谨慎,恭敬。尽:完善。尽自己的努力,严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比喻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的第一要义就是要立足本职、兢兢业业,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承担工作重任,做实事、创实绩。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恪尽职守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发展。随着政府行政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群众对公务员的办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恪尽职守不仅仅局限于在工作中不消极怠工、不擅离职守,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公务员除了有想干好事的态度,还要有能干成事的本领,这样才能更好地依法行政、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履行好自身的职责。
第四篇:爱岗敬业尽职守 Microsoft Word 文档
爱岗敬业尽职守
——记西畴县职业高级中学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先进工作者 刘仕书
刘仕书同志于1991年7月毕业分配到西畴县职业高级中学任教,投身教育工作二十年来,曾担任过班主任、校办公室主任,团总支书、德育主任等职。工作二十年中,他品味了职业教育办学的艰辛,在学校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一直站在学校工作第一线,身兼多职,不辞辛劳,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他工作严谨,为人师表,认真研究学校管理,默默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96年被共青团文山州委评为“优秀团干部”;99年被州教育局评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97年被县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学科第一名;2000年12月被共青团西畴县委评为“优秀团干部”;2006年6月在县教育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06年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平安校园”创建“先进个人”;2008年被县教育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10年9月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一、抓好组织机构建设,齐抓共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制定的《西畴县禁毒防艾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对禁毒防艾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禁毒防艾工作责任制。他深知,要使禁毒防艾工作得到重视,成立禁毒防艾领导机构,完善学校禁毒防艾工作各项措施,拟定学校禁毒防艾规划,将禁毒工作列入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学校相关工作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他以学校为主体,以班级为主导,着力培养得力的班主任作为禁毒防艾骨干,充分发挥禁毒防艾中间力量,实现了禁毒防艾工作的全面开展。工作中每个细节他亲自监督指导,与各年级组、班级签订了禁毒防艾宣传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任书覆盖面宣传面达100%,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在抓学校禁毒防艾工作中,他深知职中学生的复杂性。学生难管,来源复杂,层次差异大,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差,当时学校没有围墙等特点。在这样的条件下,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德育工作,规范学校管理,抓校风、学风建设才是跟本。他先后制定禁毒防艾工作制度,完善禁毒防艾工作各项考核,通过加强对学校的治理,注重禁毒防艾工作制度的落实,多管齐下,学校逐步形成文明、和谐、健康、平安的校园氛围。
二、抓好宣传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禁毒防艾环境 他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的禁毒防艾理念,禁毒防艾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从学生抓起。他始终坚持对禁毒工作的宣传教育引导,不断加大禁毒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师生拒毒、防毒意识,始终坚持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6.26”国际禁毒日、“禁毒宣传周”期间利用广播、黑板报、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关爱生命、远离毒品”活动和《禁毒法》宣传。每学期都要开展了禁毒防艾宣传活动和培训讲座,两年来共发放各种禁毒防艾宣传资料多达2000多份,制作禁毒防艾多媒体课件,成立禁毒防艾展室等。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使师生深刻认识到毒品艾滋病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严重危害,增强了全校师生禁毒法制意识,引导师生自觉提升抵制毒品的侵蚀,并积极参与到禁毒防艾宣传教育队伍中来。
三、创禁毒防艾示范学校,抓禁毒防艾示范基地建设
2010年,西畴县职中被列为西畴县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示范校点建设单位,在此项工作中,他严格按照文件精神要求,建章立制,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向上争取资金制作宣传展板、制作展室一个,坚持把示范校的建设作为推动我校禁毒防艾工作动力。示范校创建中,上报材料多,学校建档台帐资料要求规范,这对其他职工来讲,是一些看不见的工作,是些与教学无关的事,可他不这样认为,他不计较别人怎么看,而是自已默默地奉献着。2011年在示范校创建的基础上,又被县610办公室推荐为西畴县禁毒防艾示范教育基地,基地建成后,将是我县禁毒防艾的一大亮点工程,将进一步推动我校禁毒防艾工作健康发展。
五、言传身教、树教师良好形象
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树好自身形象很重要,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十多年来,他工作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给自己定了三条原则:一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老师做到的自已先做到;二是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三是言语、行动、仪表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职高学生学习差,层次差异大,纪律差,学习风气不浓。为了转变校风、学风,寓教育于言传身教之中,时时、事事、处处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影响教育每一个学生。更重要的是自已带头遵守校纪、团结同志,带头不讲粗话,带头爱护公物,带头作自我批评。正是由于自己带头示 范作用,使学生看在眼里,默默行动起来,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在师生面前的威信。
六、坚持禁毒防艾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没有无德育的教育,没有无情感的管理”这是他办公室一条醒目标语,同时也是他长期做德育工作体会,他在长期德育工作中,抓住职高生思维活跃这一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动多了,学生有事做了,学生违纪也就少了。他坚持把禁毒防艾与学校校风学风的治理结合起来;坚持把禁毒防艾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结合起来;坚持禁毒防艾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坚持把禁毒防艾宣传教育与学校活动结合起来;坚持把禁毒防艾同学生的做人教育结合起来。为此他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能得到多层次更丰富的教育。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学生在积极实践的过程中,感悟亲情和友情,了解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进而调整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达到拒毒防艾能力的提升。
七、关爱学生、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职高生中学困生、双差生面大,双差生产生原因及社会背景复杂,转化难度大。他深知这层学生如果引导不当,他们将会成为吸毒、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走上不归路。面对每一个职中教师,这都是一个工作难题。可他从不气馁,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作为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面对违纪学生他总是耐心引导,循循善诱,挖掘他矛盾心灵深处内因,给予纠正思想偏见和认识。针对打架斗殴的学生,他的处理的原则是:公正、严肃、及时、矛盾化解彻底。处理每一个学生事件,从调查落实到处理、化解矛盾、讲清危害、达到彻底转化、不留后患,要花很多时间,他经常在别人休息了他还在学校做学生思想工作。学校有事多是他第一个先到,他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多年来,他先后对学困生、双差生的教育作了深入的研究,撰写了“职高学困生、双差生转化策略”等相关论文,承担“职高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组的组长,先后对学困生、留守学生的心理作了全面的调查研究。为贫困生解决困难,为学困 生、双差生做了大量的思想转化工作,每年平均转化学困生、双差生达120人次以上,学困生、双差生转化率达95%以上。
八、心系学校、任劳任怨
他在长期工作中,报着“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精神,不管任何岗位,他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学校出谋献策。德育工作中他深知环境育人的重要性,积极向学校建议,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优化育人环境。经过几年的建设,校园校训、校风、名人名言、禁毒防艾警示牌为校园增添了一道风景。运用积极的舆论导向,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感化,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文明习惯。十余年来,学校没有一例吸毒者。2004年为了让学校上层次,他在为学校争创省级合格学校过程中,假期没休息过,亲手加班加点做展室收集资料;2010年他再次为学校“示范性职中”升等晋级过程中承担大量的资料收集及展室布置等重要工作;在任德育主任期间,他深深体会到要提升学校管理层次,提升学校品位,只有抓住“文明学校”、“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才能真正得以提升。在他的努力下学校于2005年11月实现了县级“文明学校”的验收,2009年11月实现了州级“文明学校”的验收,2006年10月实现县级“平安校园”校园的验收,现正努力争创更高层次的“文明学校”、“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工作他不分份内和份外,只要是领导安排的、对学校有利的他从不讲价钱,按质按量完成。始终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孜孜以求,完善自我,作为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者,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会被时代抛弃。孜孜以求,加强学习,自我完善,是他的人生写照。平时工作中注重学校管理工作的研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在学校德育及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多年的德育及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让他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他用智慧、能力、心血来成就了这份事业,德育及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是一座舞台,让他体验了各种角色。为了这份事业,他依然在执着的追求,默默的奉献。
第五篇:格尽职守的材料员
格尽职守的材料员——杨成士
年逾50的共产党员杨成士是正珠煤业综采队的材料保管员。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在开展节资降耗修旧利废活动中,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宗旨,从日常一点一滴做起,为矿节约开支,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受到了队领导和职工的赞扬。
杨成士在管理材料上,认真执行材料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发料上严格把关,做到不见领导批条不发料、不交旧不发料。一次,一名工人在领钻头时,既没批条又没拿旧的,他坚持不予发给。这名工人说他“太死心眼,不近人情。”他却说:“按制度办事是我应尽的职责,我没有权利违规滥发料。”严格地把好了材料消耗这个关。
老杨是个闲不住的人。每日整理货架、清点帐卡忙个不停,帐目材料日清月结有条有理。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把回收的旧钻杆、旧连接套、旧接头等物品收集起来,凡是自己能加工的,全部经过打磨清洗除锈垢,重新用到生产上。他常说:“别看这些物件小,可买价并不低,扔掉了很可惜,修一修就能变废为宝派上用场,不能小瞧这一点。”几乎每个能修的小物件都经过他反复修理使用了好几次。近两个月仅此几种物品就从没发过新的,为矿节约资金1.5万余元。
(贾胜强供稿)